反对自由主义原文(精选5篇)
反对自由主义原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合法反对;多党制;利益分配
中图分类号:D0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23)10-0032-01
自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政党以来,政党制度已经走过了300多年的历史。西方资本主义主义国家在这一过程中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从初期的你死我活的互相倾轧,到后来的法律框架内互相包容和理解,大都逐步确立了运转良好的多党制度。目前,多党制已成为保障西方国家民主自由的基本政治保障之一,其关键所在就是西方国家在长期的政党政治实践中逐步确立了“合法反对”原则。
一、合法反对原则的提出及其内涵
合法反对原则的提出和确立,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认识过程。早期的资产阶级的政治领袖大都是痛恨党争的政治一元论理想主义者。大多数美国制宪先贤认为,政党就是结党营私、恶性竞争的代名词。军人出身的第一任总统华盛顿在位期间,对内阁中以国务卿托马斯.杰斐逊和财政部长亚利山大.汉密尔顿为首的两派争斗深恶痛绝,他在1796年的总统告别演说中,语重心长地警告后人, “一个派别对另一个派别的交替统治,由于党派纷争所产生的天然报复心理而使斗争愈演愈烈。在不同的时代和国家中,这种交替统治干下了最令人厌恶的罪行,它本身就是一种可怕的专制主义”[1]。 1798年,美国甚至还颁布了意在控制党派活动的《惩治叛乱法》。
直到十九世纪20、3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自由民主的发展,资产阶级终于发现,“党派斗争虽有坏处,但不仅是不可避免的,而且对于用相对稳定的方式维持政治秩序,保持政治生活的活力和政治领导层的及时更新是有益处的[2]”。在认同现有的民主政治法律制度的前提下,肯认反对党的合法性并允许其参与政党竞争,并不一定导致政党分肥,相反,还会更进一步促进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发展。合法反对原则作为政党竞争的游戏规则应运而生。
作为多党制制度设计的核心思想――合法反对原则(Legitimate Opposition), 最早是由美国历史学家和政治学家理查德?霍夫斯塔特(Richard Hofstadter)于1969年在《美国合法反对原则的兴起(1780―1840)――政党制的思想》一书中提出的。书中指出,合法反对原则,是指在都认同现有资本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给予反对党合法地位,并且允许反对党通过合法的方式和程序,对执政党及其政府提出批评和建议,从而达到自己参政甚至现政府执政的目的。
根据理查德?霍夫斯塔特的观点,合法反对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对反对的认同(Recognized Opposition),有组织的反对(Organized)以及以和平方式实现政权更替的充分自由(Free enough in its activities to be able to displace an existing government by peaceful means)[3]”。这三个方面侧重点不同,互为补充,缺一不可。
(一)对反对的认同
西方多党制体制内,各方“认为一个政党离开对方也就无所谓自身,政党之间的斗争不是追求吃掉对方、压垮对手,而是要与之相互依存,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以此来延续本党的政治生命”[4]。同时,这种反对党的反对,必须是有效和实际的,而不是执政党的陪衬或者政治作秀,更不得是执政党的分支机构。
言论(思想)自由一向被民主国家认为是人的最重要的自由。在密尔看来,思想自由首先需要保护的是个人自由,“进步的唯一可靠而永久的源泉还是自由,因为一有自由,有多少个人就可能有多少独立的进步中心[5]”。美利坚宪法修正案,即《权利法案》第一条明确规定:“国会不得制定关于下列事项的法律:确立国教或禁止信教自由;剥夺言论自由或出版自由;或剥夺人民和平集会和向政府请愿伸冤的权利。[6]”
言论自由批评自由反对自由反对派自由反对党自由!此公式表明了言论自由发展的必然结果,言论自由的实质就是反对的自由。游行示威、结社、选举、罢免不过是言论自由的深化与法律程序化而已!在社会实践中,政党意志正是具有共同利益的人们思想的集中表达,反对党在选举和议会中对执政党的反对,其本质上正是公民言论、行动自由在政党制度上的反映。党派斗争在历史上有过不光彩的表现,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的历史上,其均有邪恶的一面,但消除党派斗争必然要限制不同利益的表达自由及结社的自由,从而阻碍民主的进程和社会的进步。两害相权取其轻,政党之间的互相反对的价值显然高于。
(二)有组织的反对
组织一词,在汉语中有名词和动词两种含义。在名词意义上,组织是形成集体意志的唯一途径,政党则是组织的高级形态,反对党不仅在人力上,而且在组织结构上都应该是坚强有力的有机集合体。在动词意义上,反对党的“反对”必须是有合法、负责、有效的。首先,执政党与反对党均承认彼此的合法地位,竞争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进行,不得随意挑战现存的政治制度。其次,反对党须得同执政党一样,对国家长远利益负责,不得任意的反对,必须有相应的替代性政策。反对党是指在健全的议会制度之下候任登台执政的在野党。反对党不是非法组织,也不是流氓集团,而是堂堂正正地监督执政党。
(三)以和平的方式实现政党竞争、政权更替的充分自由
在英国,反对党的存在一向被看作是自由和民主的象征。反对党监督政府必须在宪法和法律的轨道上运转,同时,政府的健康运行也有赖于反对党、媒体等方面的合理化批评与制衡。否则,执政党就有可能进一步强化手中的权力,突破法治的界限,甚至走向事实上的集权和专制。当然,“反对必须是‘合法’的,竞争要成为永久的‘互利’原则。就反对党和在野党而言,它们都不是反对整个政治制度,不挑战现存宪法和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对于执政党一方来说,要尊重反对党和在野党一方的意见的充分表达,对它们的限制必须在法律的框架内进行。[7]”
在封建专制社会,由于彼此之间没有建立起对合法反对原则的默契,因而,反对集团要想执政,只有采取军事、暴力革命等武装手段原政权,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新政权。因此,执政者也会把现有政权的反对者当作最大的敌人,采取各种残酷的手段进行打击。而在合法反对原则之下,彼此从互相敌视与猜疑,转变为在遵守共同游戏规则之下的合法反对,无论是执政党还是反对党、在野党,均尊重“以和平方式实现政权更替的充分自由”,在的框架内,维持自由、有序与和平,远离专制、动荡和暴力。
政党存在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夺取政权。在现有合法反对原则之下,政权的更替,必须反对暴力,应以和平尤其是民主选举的方式实现。比如,2000年11月的美国总统大选,布什与戈尔仅仅因佛罗里达州的一个县的选举而决定胜负,甚至戈尔比布什的选民票还要多,但是当布什根据美国宪制获胜之时,戈尔虽然非常不服,却并没有鼓动选民闹事,而是在宪法的框架内接受了现实,从而实现了政权的和平交接。类似的例子在英、法、德、意等欧美发达国家还有很多。这也反映了发达国家民主制度的成熟。
二、合法反对原则的前提
纵观世界,合法反对原则运行比较理想的大都是西方发达国家。广大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二战后也大都沿用了西方的多党制,但多党竞争的过程中常常出现许多暴力与专制,比如近期北非埃及、利比亚、泰国等国出现的暴乱等,这究竟是为什么呢?分析西方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不同,合法反对原则的良好运作还需要以下一些基础或条件。
(一)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
形成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自由主义,几百年来始终是西方国家的主流政治思潮。无论在意识形态领域和社会政治生活中,自由主义都占有统治地位,其已成为西方国家勾画政治蓝图、制定发展方略的主要理论基础。随着自由民主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的人民普遍认识到,自由乃天赋之人权,任何人、任何政府都无权随意剥夺;同时,任何自由都是相对的,都必须在现有的法治框架内运行,“人生而自由,又无处不在枷锁之中”。政党竞争的存在,为不同的反对意见提供了合理有序的表达途径,但不能因此而过分滥用。而发展中国家,虽然大多也建立了多党制,但是由于其传统上专制主义的横行,缺乏自由主义的政治传统,导致其多党民主竞争,常常充满了血腥与暴力。
(二)全民对法治的信仰
多党制政党制度中,“合法”是“反对”的前提条件,法治社会是合法反对原则的基本要求。而法治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公民普遍的法治信仰是法治得以实现的关键。只有在法治的体制内,才能保证政党竞争的有序性,才能维护所有政党的正当利益 。以美国为代表的多党竞争,从当年充满肮脏的“政党分肥制”走到今天比较完善的合法反对,也正是在法治日益完善的过程中实现的。
(三)主义的双重人性假设
西方发达国家之间的政权更替,之所以能够以自由和平的方式顺利实现,在很大程度上要得益于西方的制度安排。西方对于执政者,采取的是性本恶的假定,即使之前再伟大高尚的人或政党,一旦执政,都有侵害人民权益的倾向;对民众,则持性善的假定,反对党有权利有能力来监督政府,甚至取代当权者执政。因而限制政府的权力,保护个人的自由是完全必要的。
除了上述内容之外,合法反对原则有效运转还离不开社会的多元主义、市民社会的基础、实践上的亲历代议制的经验、逻辑上的辨证思想以及文化上的理性主义等。
三、合法反对原则的价值
(一)以和平方式实现了社会利益再分配
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社会上必须会产生不同的利益集团。他们之间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彼此之间必然会产生矛盾和冲突,在不同利益互相斗争的过程中,有着共同利益价值取向的人联合起来形成了代言人团体――政党。也即是说,政党竞争普遍存在和持久的根本原因,在于社会利益分配的不同。而多党制下各党之间的合法竞争,使得各党所代表的利益集团的利益得到有效的维护,从而有利于社会的长期稳定。
(二)长远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统治者的利益
合法反对原则之下的政党之间的自由、有序竞争有利于塑造均衡的政治秩序,长远上维护了社会的稳定有序和统治者的利益。
合法反对改变了传统上的国家与社会的关系,实现了执政者与社会民众之间的平衡。因为,政党欲上台执政,必须通过选举的方式,由广大选民根据宪法的授权,自由选择自己信赖的人组成政府。无论哪个政党上台执政,都必须充分表达选民的意愿,并竭力满足他们的利益要求,否则在下次选举中就会被选民所淘汰。因此,在这种民主制度安排下,政府官员切实成为了人民的公仆,而不再是高高在上、脱离人民的统治者。
合法反对保证了政党之间的均衡,从而避免了一党坐大、专权的危险。虽然西方国家在政体上存在三权分立与制衡,但是,如果三权都由一个政党把握,那么,权力之间的分立与制衡可能就会形同虚设。因此,必须引进政党竞争机制,通过政党之间的竞争来避免不同权力机关之间的集权,尤其是促进立法与行政之间的权力制衡。现实中美国的总统与议会,甚至议会中参议院与众议院之间,都常常由不同党派控制,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美国民主制度健康运行。
反对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根源,世界文明的进步有赖于反对的存在。罗马帝国没有基督教的反对派,就没有欧洲基督文明产生;没有英国清教徒的反对派,美国就不会产生和独立。美国政治制度彻底开放反对党的空间,两百年来反对党成了社会变革的动力之一;没有国会的反对派党,美国也不可能发达进步,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日本、欧洲如果没有强大的反对党,人民的利益不可能得到保障。
合法反对原则的良好运行,使得西方国家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在多党制的互相批判、监督牵制与平衡中得以实现。“对于统治阶级而言,让社会存在着一个以上的反对党,不是为了给自己制造麻烦,而是为了增加社会稳定的系数,让其作为社会的‘安全阀’,既能够使不同党派之间实行互相监督,又可以抵消社会不满势力的压力[8]”。如果没有这种合法反对的竞争制度,代议制政府制度、民主普选制度的有效性将受到影响,社会公正、权力制衡、遏制腐败、政治创新将大打折扣。因此,有无合法反对型的多党制度,是衡量一个国家是否实行了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资本主义国家能否步入现代政治文明的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美)哈罗德?F?戈斯纳尔,理查德?G?斯莫尔卡.美国政党和选举[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80:2.
[2]朱光磊.政治学概要[M].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312.
[3]王建华.试析西方政党合法反对的原则[J].南京社会科学,2004,(5).
反对自由主义原文范文第2篇
自由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大学生一、自由主义及其内涵
自由主义思潮是自中国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流行最广的社会思潮,中国的自由主义思潮是试图效仿西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全面改造中国社会,使中国融入所谓世界趋势的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是自由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是自由主义的内核。
(一)自由主义的起源和产生
自由主义是一种基本的政治信念,一种哲学和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制度构建和政策取向。它还是一种宽容异己,兼容并包的生活方式。它把自由当做政府的基本方式和政策。
作为一种意识形态,作为自由主义最早可以追溯到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于教会权威的反抗以及英国光荣革命中的辉格党人声称,人们拥有选择亲王的权利,可以视为宣扬人民的先驱。
17世纪至18世纪,自由主义被视为由于工业革命和随后的资本主义制度而产生的一种意识形态。言论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负责和自由市场等概念最先也是由自由主义者提出来的,后来才陆续被其他意识形态所采纳。
(二)自由主义的内涵
1.自由主义的基本原则
(1)自决原则,个人的生活只有在他们是自我决定的,即自由选择的意义上才是有价值的;(2)最大限度的平等自由。国家应当保障每个人与他人的同等自由,相容的最大的个人自由;(3)多元主义。由于个人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们有可能做出不同的选择,简言之,存在善的观念多样性;(4)中立性。从前三项原则推出,国家应当保持中立并且反对完美主义;(5)公平的原则。应当公平分配资源,以使所有人都有追求其自身的观念的公平机会;(6)正当对善的优先性,正义原则约束个人对其自身善的观念的追求。
2.自由主义的基本特点
(1)主张非调控化,反对国家干预。强调国家对经济运行和经济活动的调控与干预越少越好,顺从自由市场的利润最大化原则是自由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自由主义者坚信:只有实行市场自由竞争制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才能为技术进步提供所需的多样性、复杂性、和灵活性,而国家的宏观管理和干预反而阻碍了技术进步。
(2)鼓吹私有化,宣扬“私有产权神话”的永恒作用,反对公有制度。自由主义者是私有化的狂热拥护者,认为私有制经济具有内在的稳定性。在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的调节下,私有制经济能自动地实现经济的均衡,使经济稳定在可控的失业水平上。
二、自由主义思潮对当代大学生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进程,自由主义思潮开始在我国出现并流传开来,并且对我国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影响。多数青年大学生对自由主义思潮有基本正确的认识,能够做出合理的评价。但是,部分青年大学生不善于深思熟虑、易走极端的特点,使他们不能全面地认识自由主义思潮;加之自由主义思潮的部分内容迎合了当代青年大学生自主、选择、多变的潮流,于是,自由主义思潮对部分青年大学生产生了强烈的负面影响。
1.动摇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仰
“美国为谋求全球霸权暗中策划的软战争,涉及了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等各个领域,其中核心是推行自由主义的意识形态,作为攻击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的政策武器。”自由主义思潮借助网络在校园里广泛传播,致使广大高校师生中出现理想信念淡泊,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产生怀疑,对共产主义理想丧失信心,这会严重影响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文化领域的主导地位。
2.动摇青年大学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经济、文化得到了发展,广大人民群众也分享到了改革带来的成果,得到了极大实惠,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充满信心。但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我国出现越来越多的问题。
3.消解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精神动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国内国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自由主义社会思潮对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提出了挑战。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播,对实行改革开放以后的中国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它消解了部分青年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三、应对自由主义思潮对大学生的消极影响之对策
核心价值观,就是特定的社会群体判断社会问题时依据的是非标准,遵循的行为规范。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民为主体,以人民的利益为标准,在全社会实现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观。其中包含着爱国进取、创新自强、信仰坚定、思想远大、自由民主、公平公正、文明和谐等内容。
1.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一元统领,反对多元化
“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是我国意识形态保持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途径。在当前的社会环境下,我们必须高举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牢牢把握住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动权、领导权、话语权。只有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才能保证中国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任务。因此,要不断加强形势政策课教育,使青年大学生充分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真谛和当前我国的各项方针政策,增强青年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坚定他们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2.巩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思潮
“非主流社会思潮体现着差异性和多样性,对它应该尊重和包容,并加以正确引导;反主流社会思潮体现着现实生活中消极的,落后的方面,对它必须加以抵制和批判,化解它的负面影响,如果不对其进行合理的思考和批判,必然会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命运和前途。因此,我们必须高扬主旋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发挥统领作用,占领思想文化的制高点。
在我国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国内改革发展处于关键攻坚阶段的时期,受自由主义思潮的冲击所产生的淡化政治、淡化意识形态、淡化马克思主义的不良倾向,给广大青年大学生造成了强烈的负面影响,已经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面对自由主义思潮的挑战,我们坚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青年大学生能够抵制自由主义思潮的消极影响,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坚持社会主义理想,自觉提高思想道德素质与政治素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与共产主义事业奉献青春与力量。
参考文献:
[1]詹姆斯·布坎南.财产与自由[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
[2]杨斌.“新自由主义”的泛滥及其危害[J].探索,2005.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新华网,2004-9-19.
反对自由主义原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任何事物的 发展 都有其 历史 渊源,要了解和认识它就要研究它发展的整个过程,“自由”作为 现代 法律 的基本价值之一,作为最根本的价值,有很多的社会原因, 经济 原因等。本文在此探讨了自由的思想渊源,即西方自由主义思想。
一、西方自由主义的产生和种类
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早可以追溯至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对于国教权威的对抗。人文主义的主要思想是主张个性解放,反对中世纪的禁欲主义和宗教观:提倡 科学 文化,反对蒙昧主义,摆脱教会对人们思想的束缚;肯定人权,反对神权,屏弃作为神学和经院 哲学 基础的一切权威和传统教条。所以在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就开始以各种 艺术 形式来表现自由和追求自由。而自由主义作为一种理论、一种完整的思想体系最早出现在英国,确定在m世纪,确切的讲是a}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后。
自由主义的分类有很多种,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积极自由主义和消极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大陆自由主义和英美自由主义,有的把自由主义分为经济自由主义, 政治 自由主义,伦理自由主义和哲理自由主义。虽然对自由主义的分类很多,而且也有助于对自由主义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但目前我们国内对西方自由主义的分类主要倾向分为西方经济自由主义和政治自由主义。
经济自由主义是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而发展的,政治自由主义表现在积极的政治行动上,“如起草宪法和权利法案,建立代议制政府,推广选举权,实现制衡制度,编制法典等,最高主权被认为属于人民全佩政治制度则必须顺应人们的意志”,其中代表人物是亚当斯密,马歇尔,还有哈耶克。政治自由主义作为一种政治哲学和思想流派,代表人物主要有托马斯·霍布斯,约翰·洛克,边沁等。
二、西方自由主义的作用
首先,西方自由主义具有世界性。它虽然产生于西方,但自由作为人类普遍追求的价值,是不分地域和种族的,这就使得它具有世界性。当代西方自由主义的政治文化社会化是实现自由民主的“崇高使命和最高使命”。以西方为主导的政治社会化是将经济上的强大实力同自由主义政治文化向世界各地强行推行“民主和自由市场”.在实施社会化的过程中,它虚拟了一个“全球社会”,将国家与非政府组织所推行的政治文化之间的关系拟化为社会化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它所型铸的政治主体不是“公民’,而是文化的“消费者”:政治社会化途径不是“家庭、学校、社会各组织共同体”的有机谐合,而是倾销文化产品的“购物商场”。全球化以特定的形式促成了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并使其以否定的形式表现为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而人类共同利益的形成和各种全球问题的出现客观上又反过来向当代人类的全球性社会提出了一种共生共存的价值规范,这就是要求当代全球性社会中的人们以人类的共同利益为价值取向来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世界的关系,以便解决当代的各种全球问题,使人类能够继续生存和持续发展。
反对自由主义原文范文第4篇
这里碰触到的根本问题明显是,西方自由主义民主的政制理想是否具有普遍性?是否是现代政治文化中的普遍“真理”?如果细致辨析,当区分两个不同性质的反对普遍性的观点。一种观点可能是说,自由主义民主的制度理想尽管源于西方的社会和文化脉络,它基于对公共理性及其所认定的基本争议价值的肯定,具有普遍性,但并不等于在不同文化传统的社会或国家演化中只有一种自由主义的现实形式:“应当”具有普遍性的政治的自由秩序,其具体的现实形式仍是未决的,要依不同文化传统的现代演化的历史具体性来决定,某一现实的形式(如北美的自由民主制度)不具普遍性意义。这可以名之为反对抽象的政治自由价值的普遍论。自由民主的的基本政治价值(实质)具有普遍性,而具体的侀政制度结构(形式规则)又有历史演化的差异-因而不具有普遍性。比如,常言说的英美自由主义,在具体制度结构方面就有不同:……
另一种观点可能是说,自由主义民主政制由于是西方文化习性的结果(=西方的真理),因而其基本政治价值(实质)不具有普遍性,若主张它具有普遍性,就是西方中心主义或西方文化霸权论。这种观点既然否定政治的自由价值(实质)具有普遍性,自然就堵死了这种价值具体地获得实现的一切通道。由于任何社会规程的价值理念都是人类学意义上的文化习性,这种观点主张,任何文化习性的社会理念应有平等的权利成为其基本的政治价值(实质),其结果就是反对政治的自由价值实质的普遍性。
既存的自由立宪国家制度是否真的保障了个体自由,的确仍是一个问题。但没有问题的是,保障个体自由是自由主义立宪的原则。其他“主义”(比如民族社会主义)的立宪原则并不以个体自由,而是以意识形态花的民族共同体的目的和价值为立宪原则。国人如今好讲“”,但最好先搞清楚,是什么样的,以何种价值基础来立宪(或修宪)?
自由主义思想持守形式理性,抵制浪漫的民族理性思维。按自由主义价值论的价值自抉及“真理认识论上的平等”-任何一种价值观都不能认为自己比其他价值观优越,国家或共同体代表每一个人的价值的观点根本无法成立。这里可以再次看到,文化民族主义的政治原则与自由主义的政治原则的对立,不是特殊性与普遍性的对立,而是两种现代政制正当性论证的对立。
反对自由主义原文范文第5篇
后中国存在一个文化上的转型,也即由群体本位文化向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所谓群体本位文化就是中国激进体制之下的以长老、家国为中心的一种文化形态,而个体本位文化是开放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以个体为本位的一种自体中心的文化形态。这种文化的转型在历史上并不是空穴来风,最早的萌芽应该是晚明,其次是晚清,而五四时群体本位文化向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达到一次高潮,但是这种转型并没有实际完成而是因为民族解放要求的压抑而中途夭折了后这种转型又重新开始,通过整个20世纪80年代的不时的冲击,20世纪80年代这种个体本位文化的转型已经基本完成。这一文化转型对于20世纪80年生了重大影响,可以说整个社会气象的变化都与之相连。对于这一问题现在中国学界的研究还非常不够。
中国激进文化是一种群体性文化,结构呈金字塔型。这个文化的最上层是一个独语者,比如说中国封建时代最大的独语者就是孔子,孔子可以出语录(论语》解放以后196070年代出过语录、鲁迅语录)其下是一些释解者,再下是群众。这就分成了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文化规则的制定者,第二层是文化规则的解释者;第三层则是文化规则的执行者。这样三个层次构成了中国激进文化的金字塔型结构。群体本位文化的实质是群体本位文化中的等级压抑,群体本位文化中,整个社会成员被分成三个档次:独语者、释解者、群众,这三个档次又可以简化为两个层面:超级主体和群众,群体本位文化中,只有绝少的几个人可以成为超级主体,绝大多数人最终成了没有名字没有身份的群众,成为无个性的尊崇者,把牧羊鞭交给了那个超级主体,自己成了那些没有身份的羊。
后的文化转型奠基于市场经济的基础之上。市场经济诞生意味着社会生活以阶层为单位逐渐演变为以独立个体为基本单位。落实到文化领域便形成个体本位的文化尺度,这是一种只有诸神而没有上帝的文化,否定了上帝”这个绝对尺度,否定超级主体的存在强调任何人都是平等个体,都是相对的有它限度,因而不能成为绝对仲裁。个体本位文化的显著特征就是消灭超级主体和群众的二分法,上帝没有了人们从“群众”中回到自己的家”成为那个独立的个人”由群众变成一个个独一无二的个人,既有最高的权利(自己为自己立法)也还原于每一个独立个体相同的水平上(个体性的成立以其他无数个体性的成立为前提)这个体的竞赛上自然会有人跑在前,但并不因为他处于前沿的位置就赋予它一个上帝的权利,因为我时刻准备超越它个体本位文化的理想状态是个体的逾越竞赛。
和后文化可以进行比较的五四文化。五四人呼唤的新文化拿周作人的一句话来讲叫做“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文化,五四时期的刊物比方《新青年》新潮》等等都强调“个性”个人”对“个体”个人”个性”张扬是五四文化的奠基石他对中国传统的群体文化的反动,对个体文化的呼唤。但是这种文化转型并没有最后完成。而是其后的民族危机面前偃旗息鼓了由此我来看后文化,这种转型因为有市场经济的支撑而显得成功得多,20世纪90年代特别引人注目的两部电视片,一部是编辑部的故事》一部是爱我家》编辑部的故事》中的那个老主任不再象过去的影视作品中的那种领导者,威严、高高在上、富有权威,政治上的表帅,人格上的典范,思想上的楷模,相反成了一个总是被调侃的边缘性角色;爱我家》中最有戏的青年人,爷爷”成了反讽性角色,不再是过去那种权威性的家长、家庭生活的中心了这和传统小说中所反映的群体文化不同,比方《红楼梦》中地位最高的贾母,其次是贾政等,每一辈都有一个等级。后个体本位文化背景下的影视中,过去几乎无一例外地被处理成正面形象的超级主体身上的神圣光圈消失了相反他成了反讽性的角色。再比如《中国人在纽约》上海人在东京》这两部片子都是描写个人如何在海外发展自己成果自己的这种影视片在过去我不可能看到因为保守的群体本位文化是守成型的不主张向外发展扩张,而是主张不离故土,父母在不远游,以父母为中心,以家族、群体为中心,而个体本位文化是以发展以创造以个人为本位,只有在这种文化之下才会出现这样的影视作品。由这样一些观察我认为中国当今的文化已经进入了个体本位文化的初级范畴。
群体本位文化是一种伦理型的文化而后个体本位文化则是一种身体型的文化。存在就是身体,个体本位文化重视每个个人的身体性存在以“存在为中心来认识世界,一种注重每个个体的生存,注重每个个体的存在文化。个体本位文化并不非常看重生活的最终的形而上目的而是看重一种生活方式将存在自身视为目的其次个体本位文化是一种个人文化,重视个体独立和自由;再次个体本位文化是一种充分开放的文化,不以民族中心观念看待世界,更愿意从个体的直接的需要用一种更为开放的无拘无束的心态来对待新的事物,能以一种更为开放的心态面对世界格局。群体性文化的存在基础是人的身心二分法。没有身心二分法就没有劳心与劳力的社会分工,没有身心二分法就没有用知识给人类划分等级贵贱的可能,超级主体(天上的上帝、地上的圣人、领袖等)就是利用身体和灵魂的二分法证明自己的存在逾越者地位的自从人类呈现了身体和心灵的二分法,原始的身心统一的人就消失了人类的肉体就一直是以一种匍匐的姿态在这个世界上为灵魂承担着这样那样的龌龊与罪恶,人类的肉体倒下了而人类的虚幻的想象的灵魂却高高在上地站立了起来,被赋予了上帝、道德、良知、正义等等的面孔,而这些有形和无形的面孔之后的唯一的真实的隐身人也是唯一的得益人就是超级主体(上帝、圣人、社会大全)杀死了原始的安居于这个世界的灵肉统一不分的身体本真地处于安妥状态的人,建立了两个妖怪:灵魂的人、肉体的人,并为这两个虚想出来的怪物编织了无数的神话。要求人“爱灵魂不要爱身体,爱上帝不要爱自己”爱绝对主体:真理、大全、善,而无限地鄙视自己,无限地为自己的原始罪孽寻求它宽恕和救赎。爱上帝的原则看起来似乎绝对高尚,而实际并不如此,因为上帝存在于天国中,并不显身于世界,因而爱上帝的原则其实最终就是爱他这个世界的代言人:地上的圣(知识分子)爱地上的神(领袖)以及虚构的大全”这里人的朴素的身-心二分法通过神秘的神-人二分法转化进而发展为现世主义的圣-俗二分法、大全”与个人的二分法,并在结果上落实为现实世界的人在主体地位上的逾越主体与一般主体)绝对等级制度。总之群体文化之下的人是身心割裂所,使以心、理性、灵魂来压抑身、感性、肉体,禁欲主义的非行动的反身体的使人的肉体死亡的中国历史的源头没有象古希腊的伊壁鸠鲁那样的崇尚身体、感性的反对派伦理学家,又没有经历尼采那种非道德主义哲学的冲击,所以中国的反身体、敌视感性〖感官〗视肉体为仇寇的道德主义观念一直延续了几千年,中国人在长达几千年的过程中一直受着这些可耻的道德主义者的愚弄和欺骗,以至中华民族看起来似乎是先天就反身体的中国人不重视身体锻炼、缺乏户外体育活动的兴趣─对身体蔑视得太久了几千年的结果人们获得了一种种族上的身体的颓败形式,群体醋意文化的鼓吹者、旧时代的道德主义者应该为这种身体素质的普遍虚弱、体力的普遍萎靡,感官〖感性〗普遍退化负责,一个灵魂主义的民族怎么不会得此体症呢?个体文化的来临为建立一种一种反对身心二分法的以身心一体为基础的新的伦理学〖自体中心的伦理学〗提供了可能,进而为原始地身心统一的人的复活提供了契机。个体文化时代取消了身心二分法,不信灵、魂、圣、上帝,不相信绝对善,不相信社会大全的人〖不信神的人〗将坚持个人的感觉而不是依靠神(圣、灵、社会大全)意志,依靠自己的自我意识而不是依靠外在逾越主体的威权而建立道德的自体主义。灵、魂、神、上帝只是人的身体的不同名称。人从来就是身体的人,由此我可以确立人的身体作为唯一的道德主体〖道德承担者〗地位。身体性存在唯一真实的存在因而人的善就存在于我身体之内。不是逾越于身体的灵魂”特权,不是神”品格,道德内在于人的身体性存在之中,没有逾越于身体之外的善。这方面中国激进语言可以原始地给我以启发,如毛骨悚然─原始地表明了恐惧”一种身体反应。悲伤”只是痛哭或饮泣(身体行为)形容词,绝望”只是身体上的慵懒萎顿的形容词。自体中心的善是实践的善因而也只能是身体的行动的善。坚持只存在身体的善的观点也就否定了非实践的善的存在也就是否定灵魂的善以及抽象的社会大全的善、康德意义上的理念的善的存在如果人本善,那就是说人的身体本善,人的身体〖感性、官能〗一切善的根和源。身体的人也是个体的人。人类的道德实体是个人─身体的作为行为主体以及结果的个人。离开了地狱与天堂的惩戒与诱惑,离开了神意以及社会大全,只剩下个体的人,这时道德的动身点就只能是立足于自我意识和感觉的个体的人的道德领受。20世纪90年代,人不再仅仅是受缚于“土地”农民)和“单位”工人、干部等等)群人,还有从中游离进去的经济自由人(个体经济从业者)文化自由人(个体演员、自由作家等等)等个体的人。社会对个人的观念哪怕是异端观念也有了更大的容忍度,社会对个人的道德上的评价比过去更为宽松了这就是个体文化的特征。过去我群体本位文化中什么都有一个大而全的规范统治着,穿什么样的衣服用什么样的词汇,称呼他人要用“同志”穿衣服必需是中山装等等这些社会都有规定,这是一种泛理性的社会,90年代这种状况改变了对于个人幸福的理解对于个人幸福的追求更为自由,追求幸福和财富成为人的自由”也成了人的权利”整个社会由过去的秩序文化向自由文化转移。过去什么都是公有的连人也是公有的人被作为一种资源分配给一个又一个单位,单位规定了一切,个人的自由度是极小的个人的发明性,个人在单位”之外的自由活动的空间是极为有限的一切都受到一个无形的网的制约。现在个体的人特别是经济自由人、文化自由人出现了不再属于一个又一个单位而是属于自己,对自己的生活方式的选择权加大了经济自由人、文化自由人的出现还意味着伦理自由人的诞生,因为道德评价不再可以直接左右他生存了当然伦理自由人的出现不是说放纵,而是说过去社会权利是集中在社会结构的高点上(单位)由它来统一你行为而现在社会把权利交给你个人。
20世纪80年代由于市场经济不发达,人们还处于一个共名的时代,这个时期人们用一种统一的人道主义话语来说话,为了对付一个共同的人的解放的时代命题人们只能用一种声音说话,那个时期个体的人的选择实际上依然是不充分的1970年代末期我社会面临经济、政治、人伦的大崩溃,为了挽救社会于崩溃之前,只有以整体的面目呈现,20世纪80年代文化向着个体本位文化过渡而没有达到个体本位文化的地步,因为社会在总体上还必须依靠群体力量,依赖某些特殊的长者地位来统一社会意志,如在政治上依靠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进去主持正义,文化上依赖老一辈作家唱“归来者之歌”20世纪80年代是一个过渡时期,社会依然服膺于一个统一的意志,统一的存在准则,而20世纪90年代则是一个真正的个体本位文化时期,每一个人都以自己的本位的面貌呈现在社会中,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而存在
后是发展型的开放型的标志就是社会心理以创造、以自由、以向外开放为主导性的心态,而这个心态是个体本位文化所独有的过去我群体本位文化以遵守、以继承、以秩序为本位,整个社会处于一种群体性的互相制衡互相约制关系之中,人们所想的不是怎样发展自己同时也发展社会,使自己达到一个自由的追求幸福追求财富追求荣誉的境界,而是想如何去适应文化的规范不致遭到非议,如何在制衡性的关系网络之中也去制衡他人以便和别人达成妥协获取利益。现在一个真正的个体本位文化时代已经到来,这个时候人文知识分子、乃至批评家担负了更为严重更为尊严的使命,建构个体文化的重任人文知识分子的地位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重要。
二、个体文化时代的批评战略
个体本位文化和个体论感性美学的基础上,批评的立场只能是相对主义的个体本位文化的时代要求批评由分散走向统一,个体走向群体,自由走向秩序,由辩议变为指点,要求批评统一于一尊,服膺于一个“真理”一切议论都从这个所谓的真理动身是不可能的今天这个时代任何形式的绝对论的批评都是站不住脚的今天我讨论文学批评问题应该从符合我这个时代的实际水平的思想高度动身,立足于“立场论”正如我另外的文章中所指出的立场”中原始地包含了立”和“场”相对关系,立”立于某个点,任何一个具体的时间点上同一个空间点只能为一个个体所占用,一种个体行为,作为一种个体的行为它使存在自己设定自己,这里文学批评家证明自己为自我具足的存在反对人云亦云,反对任何式样的观念统治,防止自己丧失个性而成为一个“大众”一个“一般人”实现自己为个人、个体批评家;另一方面立定于某点同时还是站立于场中,世界中,与他者相逢,也使自己成为一个他者,这里“批评家个人”必需面对自己的界限,这个“批评家个人”同时必需还是人成为“批评家个人”条件,必需面对他人作为个人的要求。这样从“立场论”来看当今的批评问题我就会得出一幅“立”和“场”相结合的图景:立”就是每一个批评家现身于文学批评,使成为批评家”而这个“批评家”永远是那个个人”而“场”则是所有批评家的站立之所,由一个个“批评家个人”组成,批评家个人联合体,同时它又是批评家作为“那个个人”界限,也就是说每一个批评家个人都以平等的身份立足于批评的场中,这里存在只有一个又一个个人,没有权威、圣人更没有神,任何一个个人都不可能也不必要成为别的个人的仲裁者。这个没有独裁和威权的批评家“个人”联合体中,批评只能是相对主义的因为这里有的一个个平等的个体,任何一个批评家都是个人”都不可能升格为“绝对主体”成为绝对正确者,换而言之,这里没有绝对论的基础。
具而言之。一,相对主义批评观不是指某个具体的立场,而是指“那个个体”立场就是个人;第二,相对主义批评观作为一种方法是批判的个体论方法,就是说一个人有能力找到自己独立的看待世界的原始立足点,并有力量坚持这个立足点;第三,相对主义批评观在今天的提出意味着批评领域里的民主、平权,意味着作家、读者、批评家三者关系的重新定位和调整。过去的批评,特别是诊断型、牧师型、领袖型、哨兵型批评在今天已经不可能了相对主义批评立场就是对这些型号的批评的否定,对批评领域里的民主和平权局面的肯定。这一批评观在今天的提出当然有它针对性,一种反叛。反对作者中心,即认为作者对文本拥有宗,批评家必需对作者臣服;也反对社会中心,即认为文本之外存在一个独立于主体的客观“真实”批评家必需对这个真实臣服;也反对文本中心,即那种认为文本的地位至高无上,批评家必需将文本视作上帝的看法;因而它对批评家主体地位的高扬,如果说它有中心的话那就是一个又一个独立的批评家个体。相对主义批评观认为批评家与作家、文本站在同样的历史起点上,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主体向着一个开放的文本开放自身,批评是独立的平等的个体在语言中的相逢,反对批评中的社会决定论、道德决定论、政治决定论、宗教决定论等等一切形式的决定论观念,强调批评家从存在本体论动身,从自己“立场动身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批评家作为个体存在必需供认其它批评家作为个体存在权利和可能。相对主义批评观的针对性还在于,反对当下批评界以道德批评代替审美批评的做法要求恢复批评家审美体验的个人性和原始性,要求批评家的个人化的体验,并在体验中蕴含批评家情感的真实,以“真诚的个体的激情”为前提融入到批评对象中去,这就是批评家的个体化。不必担心这种个体化会导致价值虚无,相反越是个人化的体验越是会为人们保管逾越私人狭隘的空间,因为人类本真的体验是共通的比方说对终极问题的追问、爱恨情仇、生老病死的体验都是共通的。
批评家有没有立场?第二批评家有没有坚守个体立场的能力和意志力?深深地感到很多人在观念上认同个体本位精神,但是实际做的过程当中却表现得恰恰相反。许多“文化先锋”貌似独立,其实骨子里保守的东西依然深深地诱导着他人四处寻找依托。今天,这种依托对象有所改变,有的找到宗教绝对;有的找到世俗的道德绝对;有的找到地上的圣,话语领袖崇敬;有的找到历史绝对,比如大陆儒家文化本位主义;这是当代批评家缺乏个体立场以及坚守个体立场的能力的表示。由此动身提出相对主义批评观,就是要坚持个体本位,呼唤个体文化时代的来临,批判这个时代当中的知识集权、知识等级制度,解构这个时代的知识霸权、话语垄断,呼唤个体以及个体文化的建构。对于个体本位虽然从“五四”以来我知识分子就有这样的认同,比如从周作人的个人主义的人间本位主义以及胡适等的文化自由主义,再到批评上的第三种人、自由人批评,一直到八十年代的主体论、中介论等等都有着观念上的对个体本位的认同,但是观念上认同是一回事实际运作又是一回事。现在提出相对主义就是要将之落实到运作中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