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费尔巴哈提纲(精选5篇)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实践 直观唯物主义 实践唯物主义

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的出现绝非偶然,它是时代的产物,是马克思哲学理论活动的结晶。费尔巴哈突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回复了唯物主义的权威,但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仍然存在着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的缺陷。马克思从无产阶级的斗阵出发,依据哲学发展的必然逻辑,对德国古典哲学进行了分析和批判。《提纲》正是马克思批判德国古典哲学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哲学一个重要理论成果,也是马克思亲身实践的结晶。《提纲》对实践的强调就是对实践体验的理论回应。

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抛弃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唯心主义,特别是抛弃了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但同时也抛弃了黑格尔的辩证法,费尔巴哈承认自然界离开意识而独立存在,意识是人脑的产物,空间、时间和机械运动是物质的存在形式;人是自然的产物,是思维和存在的统一体。他肯定了世界可知性,坚持认识论上的反应论,但他把人看是一种脱离历史和社会关系而存在的生物,并唯心主义的解释社会现象,着就使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成为“半截子的唯物主义”。

《提纲》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的重要标志。在《提纲》中,马克思恩格斯既分析批判了黑格尔唯心主义体系,又吸取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基本内核,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结合起来,并从唯物主义立场出发,运用辩证法深刻分析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内在矛盾,发现了唯物史观,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提纲》对于哲学的革命表现在许多方面,但是有一个根本的基点是其核心,既实践的观点。马克思在草拟这份提纲时,已远远超出了费尔巴哈直观唯物主义片面性的观点,明确地提出了新哲学最根本观点,即革命的实践的观点。在这一观点的统帅下,马克思主义阐明了三个重要的问题:一是“实践”本身的哲学阐明;二是在实践的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视角来分析社会历史的发展;三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来解释人的本质。

另外,《提纲》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及其社会基础。指出了旧唯物主义的三大缺陷:一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法脱节,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从而具有了形而上学性;二是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消极被动的反应论,不了解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懂得实践是认识的前提和基础;三是旧唯物主义历史观上是唯心主义的,由于它的不彻底性,从而不能吧唯物主义基本原理贯彻到社会领域中去,从而而只是由社会意识去说明社会存在和发展。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2篇

Abstract: Marx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settlement of the old materialism represented by Feuerbach in "Theses on Feuerbach", based on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view as the watershed of the new and old materialism, draw a line completely, giving Marx's philosophy with distinct practical features. It helps us to better grasp the practical characteristics of Marx's philosophy, to analyze the scientific practice concept in "Theses on Feuerbach", to further understand the process of the construction of Marx's theory of scientific practice.

关键词:《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科学实践观;解读与思考

Key words: "Theses on Feuerbach";scientific practice view;reading and thinking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23)31-0237-04

0 引言

科学的实践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是马克思在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实践观批判和继承的基础上所建立的。1841年,马克思在其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差别》中,就对实践的问题进行了阐释,但“这种实践概念仅仅停留在思维层面,带有黑格尔唯心主义的主观色彩。”[1]《莱茵报》至《德法年鉴》时期,马克思认识到停留在思维领域的实践批判并不能改造世界,还需要必要的物质力量。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对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进行了批判,分析了实践的客观性、主体性、创造性,与唯心主义哲学划清了界限,深化了对实践的理解。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将实践观引入认识论、自然观和历史观,对费尔巴哈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进行了批判,使其实践观日臻成熟,为其新世界观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

1 马克思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旧实践观的扬弃

1.1 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实践观

黑格尔是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也是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在黑格尔的哲学体系中,其实践观具有重要的位置。黑格尔的实践观是对近代哲学家康德、费希特、谢林等实践观的批判继承。黑格尔以客观唯心主义为前提框架,认为实践的目的为自由,辩证地考察实践,形成其实践观。马克思青年时期深受黑格尔影响,在其博士论文中关于实践的探讨中就可以看出黑格尔对其的影响[2]。

黑格尔以客观唯心主义为立场,在其哲学体系内构建起了独特的实践观,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认为真正的人是其自身劳动的结果,人的实践不仅指人的活动,还包括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在主观精神阶段表现为实践精神,到客观精神阶段才成为实际的可能;二是认为人类的实践具有“目的性”,其目标是实现自由,并强调该过程中理性的重要性;三是认为实践是一种中介活动,除了主体,一切客体都是中介手段,目的在手段中实现;四是认为实践在自由统一行使中的客观的东西和主观性,从主客体的辩证关系来理解实践[3]。黑格尔实践观兼有革命性和保守性。其革命性在于黑格尔运用唯心辩证法,对主体与客体、实践与认识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对实践的中介、目的进行了分析,一定程度上解释了实践的本质性。其保守性在于,其实践观禁锢与其唯心主义的哲学体系中,实践更多地被理解为思维领域的实践,对物质力量视而不见。马克思在《1844年哲学经济学手稿》中在对黑格尔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从实践的理论来源、唯物基础、本质内容、特性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实践观,实现了对黑格尔实践观的变革,与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

1.2 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实践观

费尔巴哈一度被认为是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者,在1831年《基督教的本质》中,他以唯物主义哲学否定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冲破了黑格尔的哲学体系。费尔巴哈从其人本主义的立场出发,以其哲学体系中“类”的人的概念和自然为基础,阐释了他的实践观。费尔巴哈的实践观对马克思具有重要的影响,恩格斯就曾说:“这部书的解放作用,只有亲身体验过的人才能想象得到。那时大家都很兴奋:我们一时都成为费尔巴哈派了。”[4]

费尔巴哈将人的实践活动定义为直观性的人的具体感性活动,即人的肉体感官对外界的直接的镜子式地反映活动。费尔巴哈对实践的理解主要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将实践理解为人的生理活动,诸如吃喝玩乐、睡觉等诸多活动,费尔巴哈曾明确指出:“我们不仅呼吸,我们也吃和喝,我们还用我们的不懂美感的牙齿咀嚼食物,不仅为了尝它的味道――这里味道以及其他感觉都只是手段――而且为了把它正式消化,使它变为血和肉,把它的本质变为我们的本质”;二是将实践理解为人的一种自我保护的,利己的行为,在费尔巴哈看来犹太人的经商活动是一种典型的利己主义的活动,认为“他们的原则,他们的上帝乃是利己主义”,将实践理解为庸俗利己的商业活动;三是将实践理解为人的直观的感性活动,认为实践并非主体主动的去改造客体,而是主体被动的收到客体作用,被动反映客体的活动[5]。费尔巴哈用其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全盘否定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但却受到其人本主义的影响,未能看到黑格尔唯心哲学中的革命性,即辩证法。首先,费尔巴哈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阐释推动了哲学向前推进,但却未能正确认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仅仅强调用感觉去读自然之书。其次,费尔巴哈将感性直观和类意识作为检验,将实践的检验标准定位于主观领域。在将实践定义为感性的直观的认识的情况下,费尔巴哈直观、感性的去理解自然和社会,将自然和社会看做能动的存在,忽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不能正确的认识社会实践的作用和地位,不能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社会的历史的发展,最终在历史观上沦为唯心主义[6]。

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科学实践观的阐述

2.1 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鲜明特征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做人的感性活动,当做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马克思的这句话实际上是对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双重批判。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哲学家,仅从客体或直观的角度去认识世界,忽略了人的主动性、能动性,将实践活动简单的理解为主体被动式地反映客体。以黑格尔为代表的唯心主义哲学家,虽然就实践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但囿于其唯心主义的立场,片面地放大的人的意识作用,忽略了物质力量的制约作用,过分强调了人的主观能动性。二者关于实践的认识各有其进步性和保守性,均不是科学的实践观。

马克思在构建其哲学体系的过程中,深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在对二者的批判性解读中,马克思深刻的认识到二者的缺陷,对实践观点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费尔巴哈在阐述其实践观时虽然试着实现对黑格尔的彻底否定,但这种否定是片面和蹩脚的。正如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所说:“费尔巴哈不满意抽象的思维而诉诸感性的直观;但是他把感性不是看做实践的、人的感性活动”,因而在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马克思吸收了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合理内核”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阶级性和实践性特征突出的新唯物主义。马克思在提纲中的表述清晰地阐明了他的观点,他认为对现实事物的认识不能只从直观的、感性的角度去认识,从客体角度出发去认识,而应从主体实践的角度去认识。实践是主观见诸客观,主体见诸客体的活动,是主体与客体的结合,是联接主观与客观的桥梁,是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手段[7]。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鲜明地指出了其哲学的阶级基础和功能和使命。马克思说:“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8],其中“市民”社会指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指的则是实现了自由人联合体的人类社会,是一个目标,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所建立新唯物主义的阶级基础。“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点明新唯物主义哲学的功能是通过实践改造世界。以往的旧哲学则更多的是对世界的解释,而对资本主义社会不合理的批判也仅仅停留在理论的层面,新唯物主义则是要通过理论指导无产阶级通过革命实践去旧制度,从而建立更加合理的社会制度,这充分表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特征。

2.2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关于人的认识正确与否究竟应如何检验、究竟什么是真理的检验标准,一直是哲学史中争论不休的问题。康德和黑格尔在其唯心主义哲学的框架内,主张在人的自我意识的范围内寻找检验真理的标准,结果只是用理论来解释理论,这种标准是形式和主观的,结果只能使得真理的标准更加缥缈不定。费尔巴哈对康德和黑格尔的真理标准问题提出了质疑和批判,而认为决定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感性直观。虽然费尔巴哈也曾作出过“理论所不能解决的那些疑难,实践会给你解决”的论断,但其对实践内容的误读使得这种判断标准毫无价值可言,真理的标准问题仍然受到其人本主义的唯物主义哲学禁锢。无论是黑格尔的“绝对精神”标准,费尔巴哈的“直观”标准,还是“大多数”等其他原则,其共同的缺点在于其停留在主观领域,主客体二者是分离的,因而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关于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马克思在对前人观点批判性解读的基础上,作出了科学的回答。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二条中指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自己思维的此岸性,关于离开实践的思维的现实性或非现实性的争论,是一个纯粹经院哲学的问题。”[9]马克思这一表述充分解释了认识和实践的关系,即认识源于实践,实践推动着认识的发展,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形而上的主观经验和客观事物都不能作为其检验标准。实践具有直接的现实性,实践是认识、理论的现实化,这就决定了实践能够成为主体与客体联接的桥梁,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如果离开实践谈真理的检验标准问题,依靠纯粹的理论来验证人的认识是否正确,这只会使关于真理问题的讨论沦为经院哲学的议题。马克思关于真理检验标准问题的表述,不仅是对其实践观的简单表述,更是对旧哲学的批判。对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理论价值,恩格斯曾给出了极高的评价:“它作为包含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献,是非常宝贵的。”[10]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马克思主义深受人本主义的影响,以理想图景对照现实。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从人本主义走出,抛弃费尔巴哈人本主义式地话语,开始进行对费尔巴哈进行批判,从而为其新世界观的形成打下了基础。

2.3 实践基础上对唯物史观的相关论述

首先,马克思将实践观引入自然观,指明实践是人与环境统一的基础。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第三条中,马克思论述到“有一种唯物主义学说,认为认识环境和教育的产物,――这种学说忘记了:环境正是由人来改变的,而教育者本人一定是受教育的;因此,这种学说必然会把社会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凌驾于社会之上”[11],并鲜明地指出:“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一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12]法国唯物主义者爱尔维休、狄德罗、孟德斯鸠对人与环境的关系问题作出过探讨,其认为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决定性,其代表观点为“人是环境的产物”。在这种观念的指引下,必然推出意见支配世界,形成康德所说的“二律背反”,进而造成唯心主义的“英雄史观”。马克思对这种观点进行了批判,认为这种观点忽略了实践作用下人对环境主动的改造作用。马克思认为环境创造人,人也创造环境,二者的改变统一于变革的实践之中。

3.3 全面深化改革中应坚持以科学的实践观为指导

党的十以来,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起改革开放旗帜,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用全局观念和系统思维谋划改革,推动新一轮改革大潮涌起。“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改变世界。”[15]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提纲》中的这一论述深刻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实践性。改革实践的深入,带来了改革理论和政策一系列重大突破,形成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战略思想,使党的改革方略达到全新的高度。当前我国正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期、深水期,各项改革实践正不断落地生根。但与此同时,随着改革的深入推进,既有和新生的社会矛盾愈加凸显,对改革形成阻力。全面深化改革中实践的创新呼唤着理论的创新,理论的创新反过来又推动着实践的发展。我国全面深化改革实践和理论的创新发展,正是在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良性互动中不断向前迈进的。在改革理论创新中,唯有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从生动的改革实践出发,不断推进理论的创新适应实践的需要。同时,应在改革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双重创新。

参考文献:

[1]尤雪莲,阮海超,赵景.黑格尔实践观对马克思科学实践观的启示[J].唐山学院学报,2009(3):31-34.

[2]欧阳康,张明仓.实践唯物主义的萌芽:黑格尔实践观及其意义[J].江海学刊,2008(5):35-41.

[3]朱亮.黑格尔实践观刍议[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1990(3):29-34.

[4]费尔巴哈.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集[C].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77.

[5]汤建龙.《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实践”的真实含义[J].唯实,2007(2):8-10.

[6]陈艳玲.费尔巴哈实践观之失误及其启示[J].理论导刊,2009(5):29-33.

[7]任婷.解析《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的实践观[J].社科纵横,2023(3):143-145.

[8][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87,227.

[9][14][1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01,499,502,500.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3篇

关键词:认识论 感性的人的活动 实践

中图分类号:B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25X(2023)O9-0017-01

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条是这样写的:“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的人的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①

这条内容阐述了哲学上的认识论问题。在这个认识论的问题当中,我们尚且不去讨论内容的真理与否,我们可以看到,马克思对于作为主体的一方——感性的人的地位的肯定,“只是从……,而不是……”的语法表明了马克思在此的思想中心是——主体人。但是,“感性的人的活动,实践,主体方面”三者可以说是并列形式的短语,前两个表示的是一种动的状态,而第三个则指明了这个状态的载体。于是我们与其说马克思思想的中心是人,不如说马克思看重的是主体人的感性活动。因此,人,在马克思那里,由于其感性的活动,由于他的实践,才可以称之为主体。马克思在这里高扬的重心不是主体人类,而是主体人类所具有的感性活动。

我们诧异马克思在这里没有将重心归结为一个可以直观的物,而是归结为一种活动。从这里,我们看得出,马克思作为人类思想家的睿智和天才洞见。同时,从其前一句话“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看出马克思对于直观解释的否定。

马克思对认识主体的感性的活动、实践的肯定,也就表明了对非感性的人的活动、非实践的否定。非感性的活动,在马克思表示的意思即是“直观”。我们或许会质疑“直观”一词本身包含有感性的成分。在这里,马克思的“直观”表示的是一种没有经过人类思维活动的直观。这样的“直观”,与非人类的生物视野中,别无二致。也就是说,人类若采取直观的理解形式,那么人类就自甘堕落为非人类。“客体”的用语在这里是与其后“主体的方面”相对。从客体的形式去理解,表示了我们认识事物的中心不是通过感性活动的人类,而是直接从所认识的对象、客体去理解。从对象本身去解释对象。这样的方法,亦是说明了客体的形式即是直观的形式。因此,连接“客体的”与“直观的”两个词汇之间是表示选择性的逻辑词汇“或者”,而非全部意义的词汇“且”。

在这里,我们要质问,从对象本身去解释对象,难道这样对于事物的认识不更具有真实性么?马克思对此的解释只用了“直观”一词。但是,这样的说明已经不能够说服我们。对于他者的认识,我们站在主体人类的感性活动的立场,难道更接近于他者本身么?对他者的主体的感性活动认识难道比他者本身对自我的认识更具有真实性么?

在这里,马克思没有再给予我们解释。我们知道的是他对此问题的否定回答。但是,在《提纲》的第二条马克思就立即做出了解释:“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②一个实践的问题,实践即表示感性的人的活动,也即是说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检验人类思维的客观真理性。也就是说,对于他者的认识,我们的立脚点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理解,从作为感性的人的活动去理解,而对于他者本身解释的客观真实性,我们依旧采取人的感性的活动去检验。从感性的人的活动出发,从实践去理解事物,同时在感性的人的活动中,在实践中检验对于事物理解的客观性和真理性。这便是马克思的认识论观点。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为何《提纲》被后人喻为天才型的人类预见。

在讨论了认识事物方法的问题后,我们从第一条还可以读出,马克思对于认识对象的定义:“对对象、现实、感性”。我们关注马克思对于认识方法的理解,却时常忽略马克思对于认识对象的定义。对象、现实和感性,马克思将主体的感性活动的另一方定义为这三者,似乎毫无头绪。但是,从第一短句中,我们看到,马克思对于外在认识事物是站在对旧唯物主义的批判的立场上,深刻指出一切旧唯物主义的缺点所在。而并非人类对于外在认识事物的全部囊括。这是要明确的。也即是说,马克思对于感性的人的活动、对于实践的对象是有前提条件的,这个前提条件是对一切旧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批判。

《提纲》的第一条,马克思表明了新唯物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观点,同时也体现出马克思的博学、睿智和对于科学真理的热爱和追求。对于旧唯物主义的批判,他了之前自己所高声赞扬的费尔巴哈的见解,直接点透旧唯物主义的软肋,同时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亮明自己的观点。有破有立,有理有据。“他在《基督教的本质》中仅仅把理论的活动看作真正人的活动,而对于实践则只是从它的卑污的犹太人的表现形式去理解和确定。”③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4篇

关键词: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实践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3-949X(2023)-03-0033-02

《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称“提纲”)主要批判了十六至十八世纪以来以英国和法国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在批判的过程中马克思提出了自己的新观点――实践的观点,为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提供了纲领性支撑。

一、学术界对于“提纲”的研究成果

第一,关于“提纲”的来龙去脉的成果。马克思去世之后,恩格斯在1888年为其《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一文进行修订时发现了这一部提纲,并将其命名为“十一条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将其作为上述书目的附录首次公开于世。该著作在当时的名字叫做”马克思论费尔巴哈”,而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提纲”则是另外加上去的。所以,可见同样的一份马克思的笔记,经过时间的流逝和其在各国的辗转有了三个不同的名字。同时,这部著作也存在马克思的原稿和经过恩格斯的修订的稿件这两篇有所差异的稿件,不少学者对于这两篇文稿进行过对比式的研究,力图找出其中的异同点。大部分学者认为,马克思的版本和恩格斯的版本在哲学精神上是具有高度一致性的,恩格斯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对该文稿进行了更加精细、深刻的加工。学者王东和郭丽兰就认为,“马克思1845年的原始文本和1888年经过恩格斯修改过后发表的《提纲》,两者在基本思想、理路上是根本一致的。” 此外,在承认不同时期的两份稿件存在根本一致性的基础上许多学者又认为其中存在着少许差异,而这些差异中,马克思的原稿具有更大的研究价值。

第二,实践是认识产生的源泉的思想,客观物质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本身,而旧唯物主义没有看到人类社会之中各式各样的联系的存在,所以在旧唯物主义的世界中,人是孤立的、是静止的,是作为一个抽象而存在的。学者孙伯就曾发表过类似的看法,“单个人是可以直观到的,单个人的活动也是可以直观到的,而单个人之间的联系和关系却不是直观所能把握的。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尽管也是物质的客观的关系,却并不像自然客体那样能成为感性直观的对象,而只能成为思维和理解的对象在观念中被把握。” 马克思在这部著作中也批判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所谓抽象的发展,也就是抽象的辩证法,包括一切的唯心主义在内,其不知道能动的东西产生于人的实践活动之中,它把人的意识看作是脱离人的实践活动而产生的一种先天的或者说是生来就有的本质中包含的东西。

第三,“提纲”这篇著作也是作为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需要而产生的一部著作。十九世纪上半叶,欧洲的一些比较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不仅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而且还成功的实现了工业革命,资本的积累已经达到了空前高涨的一个阶段。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斗争也日益加剧,随着斗争的不断发展无产阶级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开始意识到争取自身解放的重要性,从而开始登上历史的舞台,其中三大工人运动是典型的代表,而“提纲”正是为了无产阶级运动的迫切需要而写成的。学者鲁克俭曾经指出,“从马克思思想发展的进程来看,“提纲”对“手稿”中的自然唯物主义即直观唯物主义进行了清算,提出了一种新型唯物主义即实践唯物主义,从而成为《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 可见“提纲”中所提出的实践唯物主义的哲学观点是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形成过程中的第二步探索,其具有质的突破但同时存在着“目的论”的局限性。

第四,马克思还对费尔巴哈的自然观做出了批判的继承。他把宗教蒙昧主义看作是封建专制的精神支柱,其认为批判宗教是当时德国一切政治和社会改造的当务之急;他还强调人是自然的产物,认为人的本质是感性、肉体的实体,思维和精神都是有实体派生出来的属性,而自然界是永恒的第一实体。对此,费尔巴哈曾说过,“我的学说或观点可以用两个词来概括,这就是自然界和人。”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根本特征就是用自然界去代替绝对观念,把理解人看作是理解自然界的根本之所在,对于费尔巴哈的自然观的思想,马克思和恩格斯都进行过高度的称赞,其中,恩格斯还曾经说过,“对宗教的批判最后归结为人是人的最高本质这样一个学说。”

二、关于《提纲》内容的整体分析

“提纲”中始终贯穿着一个基本的线索,这一基本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提纲的前两条作为总论而存在,是整篇文章的总纲,它从总的方面揭露并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一切唯物主义的根本缺陷,并阐明这一根本缺陷就是缺少实践的观点,没有将实践的观点引入到认识论之中。可以说,总论是以后各条的理论前提,以后的诸多条目就是在此基础上展开的。

文章开端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 ,这里指的唯物主义主要是十六至十八世纪以英法为代表的唯物主义,西方近代唯物主义哲学掀起了一场反对迷信、尊重科学的哲学革命,在哲学革命中,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成为了其中的主流,这也就出现了培根、霍布斯、洛克等为代表的十七世纪英国唯物主义者;以爱尔维修、狄德罗等人为代表的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和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德国唯物主义者。马克思认为,他们虽然在哲学的基本问题上坚持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观点,但是却是机械的、静止的,所以具有很大的局限性。所以,在“提纲”第一条中,马克思主要批判了旧唯物主义离开人的实践活动直观地认识事物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在认识人与客观世界的关系这个问题上,一切的旧唯物主义都把客观的物质世界看作是与人的活动毫无关系的一种纯粹客体,而并没有把它看作是人实践活动的对象和结果来看待,忽略了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也忽略了人是存在于物质世界之中的这两点关键,从而也就忽略了人的实践活动对客观世界具有的改造的作用。

在旧唯物主义的世界观中,尤其是费尔巴哈的世界观中,客观物质世界在人出现以前就是存在的,并在存在之后永远是静止不变的,人也是自出生就不会发展变化的存在。也就是说,费尔巴哈将人理解为一种感性的存在,这种感性的存在的论断既肯定了人的存在是具有物质前提和基础的唯物主义的基本世界观,同时又具有局限性。

中间具体内容指出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验证真理的正确性,因为所为真理就是正确的认识的体现,如果不通过实践的检验,那么真理只能是是一种抽象的存在,也就是由人臆想出来的一种东西;而所谓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其实也就是静止的观点,虽然旧唯物主义哲学在反对封建神学的方面具有进步性的作用,但是其主要缺陷仍然明显。从实践的观点出发来解释这些关系问题就能得出环境是不断变化的这一论断。人有什么样的实践活动这是因,就会产生什么样的环境,这是果,当结果作为环境而存在又成为因的时候,环境就发生了改变。

最后的部分指出了新旧唯物主义的立足点的不同,即市民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区别。所谓市民社会就是仅仅看到了让市社会是有人组成的,但是这个人是静止的,作为机器一般的存在,并不是人类社会中作为社会化的人的存在。

三、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以往的哲学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仅仅一说明、解释这个世界为目的,其真正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这是在人类的历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自笛卡尔以来,哲学尽管被人们认为发生过多次重大的转变,但从根本上看,就思维方法而论并没有超越近现代哲学所具有的界限。所以马克思的实践唯物主义正是为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的指导。

与实践唯物主义相对立的是直观唯物主义,马克思关于实践唯物主义的论述是在其对直观唯物主义进行批判的过程之中形成的。马克思的著作中曾经有这样的表述,“对实践的唯物主义者即共产主义者来说,全部问题都在于是现存世界革命化,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 可以看出,马克思把实践的观点看成是自己的新唯物主义哲学的首要和基本的观点。

实践唯物主义顾名思义就是从实践的角度出发去考察理解自然、社会、人和人的认识的唯物主义,而所谓的从实践出发,就是从人的主观能动性出发,是对从直观的角度去考察客观存在的唯物主义的一种扬弃。其继承的部分在于对于哲学基本问题上的物质第一性的回答,其抛弃的部分在于直观唯物主义看待客观事物是静止不变的而不是发展的。

人作为实践的主体同自然发生关系,人是设计者和能动者,人可以赋予自然以能动的形态,这也是所谓的改造世界使其具备适应人所发展的条件,在自然进入历史的过程中时,其变为社会的存在物,从而整个自然界就成为人的现实的或者是潜在的客体。依照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自然科学而且包括其他社会意识形式都必须从社会实践中去获取自己所必须的材料,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发展。

注释:

[1]王东,郭丽兰.《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新解读――马克思原始稿与恩格斯修订稿的比较研究[J].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7年6期.

[2]孙伯.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纪念《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写作150周年[J].哲学研究,1995年第12期.

[3]鲁克俭.《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的写作原因及其再评价[J].马克思主义与现实,2008年第5期.

[4]费尔巴哈哲学著作选读(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 1984年版 p523.

[5]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p9.

关于费尔巴哈提纲范文第5篇

1 《提纲》与思想政治教育关联内容的论述

1.1 《提纲》中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论述

《提纲》在第一条中,马克思批判了以费尔巴哈为代表的旧唯物主义的直观性和不彻底性,他认为,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的活动,是人类能动地把握和改造外部世界的自觉活动,是感性的、客观的、革命的、实践批判的活动。我们周围的现实世界本质上是人类实践活动的对象化产物,应该从人的实践的角度去理解和把握我们周围的对象世界。第二条中,马克思字面上似乎是在讨论认识论的问题,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但深层次上,它阐明的是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即,理论与实践、存在与思维、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问题。它说明实践是沟通理论与实践、主观与客观、此岸与彼岸、自然和历史的桥梁和纽带。

科学的认识论和人生观体现了马克思的唯物辩证主义,这不仅对大学生认识论的知识提供了一把标尺,而且也是大学生满足主观因素与客观因素、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实现自身与整个社会高度统一的理论标准。它可以使大学生对事物本质和现象从感性认识经过对事物的综合分析以及实践的考验后,提升大学生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对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有更为深入的理解,对个人与社会、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正确的界定,对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有一个明确的定位。在社会实践中,正确运用价值观的导向作用使大学生明白自身的贡献和社会的回报,以及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和事物的客观规律之间的密切联系。

1.2 《提纲》中人与环境和教育论述

《提纲》中,马克思批判机械唯物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批判了它的否定人的主观能动性的一面;批判唯心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论,反对环境决定论、生物决定论。

《提纲》在第三条中,阐明了人的能动的实践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对于正确认识和理解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指明了方向。马克思在《提纲》中关于人与环境和教育的关系的论述,不但有力地批判了“环境决定论”、“教育万能论”等错误思想,而且对建构当代的发展观、树立科学的教育现、坚持马克思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 《提纲》相关内容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2.1 《提纲》中科学认识论与实践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导向,以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为核心,以校园文化建设为重点,以网络教育为依托,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现状做进一步调查,深入分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和方式、课程设置和师资队伍以及教育对象、教育环境和教学管理机制等现行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和校园文化建设的要素,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进行创新,对教育教学管理机制进行改革,才能达到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内容的丰富性和包容性、教育模式的互动性和共享性、教学方式的娱乐性和开放性,实现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可度和自主接受能力。思想政治教育要想充分发挥其作用和功能,实现育人目的,必须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以科学的认识为基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

第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践。一要旗帜鲜明地弘扬“知”,用正确的“知”来武装、指导“行”;二要丰富“行”的形式与内涵,在“行”中促进“知”的升华;三要坚持“知行统一”,打牢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积极探索“全方位育人”的思想政治教育新路子,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实践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途径。以思想政治教育为目的的社会实践可以使大学生自身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通过实践不知不觉地对个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和日常生活中不好的行为习惯有一个更清楚的直接认识,这对大学生来说就是将思想转化到行为的过程,也是实现“知”到“行”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道德涵养水平,能够使自己发现新问题、新情况,实现“行”到“知”的升华,也只有真正地做到知行合一,才能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2 《提纲》中环境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第一,注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自身的环境优化。荀子认为,在个人处于环境中时,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很大的,但是,环境因素对个人良好品行的形成是积极影响还是消极影响,最终取决于人们自己。如果个人的内部环境很好,那么,在遇到恶劣的外部环境时,个体就会呈现一种“出淤泥而不染”的坚定态度。而且,个人内部环境优良还能对恶劣的外部环境祈祷一定的优化或者正面效应,人们可以适应环境也可以改变环境。个人良好的内部环境作用是实现所有思想政治教育行为和整个社会外部环境的重要渠道,通过正面的、积极向上的教育活动培养大学生良好的个人内部环境是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乃至大学生良好品行的核心。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