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道难赏析(精选5篇)
蜀道难赏析范文第1篇
I207.22
一、笔下形象带有个人主义,有强烈的主观感彩
他以惊世骇俗的笔墨,创造了瑰丽奇伟的意境的同时,又毫不矫饰,真诚的袒露自己的内心世界,将自己的个人感情融入所看到的大自然。在《蜀道难》中主观感受极其强烈。首句即以惊叹词“噫吁健笨头,犹如天风海雨,突兀而来,先声夺人,给人一种惊心动魄之感。而“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主观感叹是全诗的基调和主旋律,以反复咏叹的形式抒发强烈的感情。第一次出现在首句“噫吁剑危乎高哉”荡气回肠的惊叹之后,是诗人激情的爆发,诗人满腔的感情,奔涌而来,势不可挡。一声惊叹后又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提唱,接着用惊人之笔,描绘出一幅巨型的蜀道山川画卷。而末句的主旋律的一声惊叹,更表达了浓郁的主观色彩。虽然诗篇对自然形象的刻画较多,但是诗人自身的形象仍然通过矗立在诗的画卷上的惊人形象及所显示的雄伟的气魄所表现出来了,这一切,无不显示出强烈的主观色彩。
二、夸张大胆,想象变幻莫测,但是却易于人们接受
在《蜀道难》中极力渲染蜀道高峰绝壁,万壑转石的险难,运用浪漫主义的手法,通过奔放雄健的语言,让读者身临其境地领略祖国秦陇、巴蜀一带的奇险。全诗围绕“高”、“危”二字,淋漓尽致地描写蜀道的艰险。李白文中的夸张,往往表现为“无理之理”。文中写到“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就用了夸张手法,“上青天”通俗的夸张手法,使人仿佛感受到了那高耸入云,令人望而生畏的崎岖蜀道。文中诗篇中通过用鸟道和天梯来比喻道路的陡峭、险峻;用黄鹤之高飞,猿猴之善攀援,比喻那些善于穿越险境的人;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描写形势之险峻;用磨牙吮血、杀人如麻的豺狼、虎蛇等的一系列高度的夸张手法将蜀道的高、危、险、难等形象地表现出来,既增强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也突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诗人将自身的感情融入文中,以惊心动魄的蜀道比喻不服从朝廷的叛乱者,暗喻政治危机,形象而又贴切。
三、句式的参差错落和韵律的跌宕舒展,音调随文情而抑扬顿挫
在《蜀道难》中的文中有着奔腾回旋的动感。李白把自已的个性融入乐府诗的创作中,形成了行云流水的抒情方式,诗歌在尽情地驰骋豪放不羁,奇情伟志的实践中,往往表现为一种挥洒自如的,幅度极大的诗意跌宕。其大起大落、流动跳跃的内在韵律,成为论者常予肯定的饶有个性特色的抒情歌唱。诗人通过对文中形象的创造、选择、安排,极尽狂放洒脱之能事,其大开大合,感情就像江涛海浪。可谓行云流水,行于所当行,止于所当止。这种动感也体现在情感呈现方面。诗人饱满激动的感情,起荡迅速,如天马行空,一旦迸发,如万斛之水不择地而生。例如,诗篇首句:“噫吁剑∥:醺咴眨∈竦乐难,难于上青天”起,
既达到了随心所欲,出口成诗的绝妙境界,参差错落,长短不拘,三字句、四字句、七字句、九字句,自由活泼地交错运用,初看似绝无规律,细味则规律可寻,非常真实地表达了作者奔涌而出,自由奔放的情感。
四、诗句回环反复、一唱三叹,文中情感渲染更为突出
全诗分为三部分,在诗篇的开头出现了“噫吁剑∥:醺咴眨∈竦乐难,难于上青天”的惊叹,为整个诗篇奠定了雄壮豪迈的基调,使读者对蜀道开辟之难有了最初的感受。在诗篇中间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又给诗篇染上一层光陆怪离的色彩,加重了感情基调,表达了诗人越来越激动的情感,增强了诗篇动人心魄的力量。以此诗句不仅仅回应了开头,也对下文进行了暗示。最后诗人又一次发出感叹:“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写蜀道形势的险要和环境的险恶,并有所寄寓,使得整个诗篇的感情有所延伸和收束,从而表达诗人的无限遐想,深化了主题。在对蜀道的深刻描绘中,汹涌着作者的激情,而这又是通过主旋律的反复吟唱,达到感情的爆发、延伸、收束,这构成了诗的基调。
五、古今相称,虚实结合,形成渲染烘托的作用,从而突出诗歌的中心
“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利用远古传说中的古蜀国,来表明蜀道开辟之久远。再以神话传说来道出“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的蜀道_辟之难,接着用诸多鲜明的形象一一展现蜀道之奇险,以上均为写古,但其间有悲叹友人“问君西游何时还”的发问,已是写今了。文中第三部分描写环境和地势之险恶,则是集中笔墨,对当时严峻的社会形势的深刻描绘了。诗人从“西当太白有鸟道”的秦地高耸入云的太白峰写起,一直到剑阁峥嵘,锦城之乐,其脉络遵循着自秦入蜀的轨迹,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蜀道之难行。同时当时政治局势的艰难。
六、结语
综上所述,《蜀道难》运用浪漫主义的夸张手法,通过奔放雄健的语言,把人们带进神奇惊险的天地,领略祖国秦、陇、蜀一带奇险、壮伟的风光,其笔触着力描写蜀道的艰难与环境的险恶,是诗人描绘大自然形象的杰作。同时,又曲折地抒发了诗人苦闷退却与昂扬进取,失望与希望等错综复杂的感情,抒写政治理想与现实政治间的矛盾。理想与现实,出世与入世,豪情与悲思,都在错综复杂的感情中起伏跌宕。从而,我们看出《蜀道难》不愧是一曲奇情异想的人生悲歌。
参考文献:
[1]田莉.论李白浪漫主义诗风[J].学理论,2023(5).
蜀道难赏析范文第2篇
一、重美读,轻讲解
多年来,应试教育模式淹没了个性鲜明的古典诗词教学特点,具体表现在教师过于注重采用讲讲读读的教学方式传授古典诗词,忽略了指导学生运用美读法细读深品古典诗词文本中的丰富意蕴。这种以高考试题为鉴赏模式的应试教学法消减了古典诗词固有的诸多美学元素与艺术感染力,使学生对古典诗词感性的审美感知异化为一种唯利是图的理性认知。如此,学生自然无法将古典诗词中蕴含的鲜明节奏、美丽意境、丰富情感、多维主题等美学元素转化为唯美的、愉悦的、丰富的、深刻的、多维的审美体验,更无法将之内化为自己的情感体验,其诗意般语感和艺术化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等自然成了空谈。
鉴于此,教学李白的《蜀道难》时,应该将著名文论家沈德潜、文学家曾国藩、教育家叶圣陶等人一贯主张的吟咏、美读引进课堂。因为李白的《蜀道难》是“以声为用者也,其微妙在抑扬抗坠之间。读者静气按节,密咏恬吟,觉前人声中难写、响外别传之妙,一齐俱出”。(沈德潜语)因此,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先以高声朗读文本之法揣摩其气势,领会其意境与精神,继之以浅吟低唱之法品味作者之音,感悟作者之情,领会作者之意,并与作者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二、重点化、轻模式
诸如李白的《蜀道难》等流传千年的古典诗词往往蕴含着独具特色的艺术魅力。教学时,倘若沿袭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解读文本,例如知人论世――阅读全诗――理解大意――归纳主题――品析艺术风格等貌似规范有序,实则一成不变的适用于任何文体的教学模式,定然斫伤《蜀道难》等古典诗词气象雄伟、境界阔大、笔墨纵横等雄奇意境,淹没其蕴含着的作者热爱自然和回肠荡气的浪漫情怀。
因此,教学时,我们应根据《蜀道难》的内在意蕴与艺术特点将点化式教学引进课堂,即首先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蜀道难》的过程中找出最能体现诗歌艺术风格的字、词、句,然后引导学生以此为切入口对其“密咏恬吟,以玩其味”,即既着眼于诗歌的艺术构思,又品味于诗歌的艺术表达,更感悟于诗歌的情感意蕴。
李白的《蜀道难》蕴含着的想象神奇、夸张奇妙,语言热情奔放,句式参差错落等美学特质,营造的高峻险阻、神秘莫测的古老蜀道艺术天地,皆归于李白对人生、对社会的深刻观察和深切体验。教学时,教师如果能够在学生浅吟低唱或高声诵读《蜀道难》的基础上,再运用诗意般精美凝练的语言对诗歌中蕴含着深层意蕴和全诗主旨的关键句“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等加以轻轻点化,那么,学生对《蜀道难》的品鉴效果定将胜于传统刻板单一的程式化教学效果若干倍。
三、重个性,轻划一
李白的《蜀道难》意象丰富、气势逼人、气象宏伟、境界阔大、意境深邃、画面绵延、意蕴深远。诗中蕴含着的丰富、深远之主题,千百年来一直是人们争论不休的话题。从古到今,一批又一批诗人、学者、评论家等都在细细揣摩李白蕴含在《蜀道难》中的主旨到底是什么。于是,对于李白《蜀道难》主题的诠释版本就出现了“刺严武说”、“讽玄宗入蜀说”、“送友人入蜀说”、“即事成篇,别有寓意说”、“仕途坎坷说”、“别无寓意说”等等,不一而足。这正应验了那句话:“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
新课改理念指导下的《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教学应该特别关注语文教材中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情感体验的深远影响,要努力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等文学作品的多元审美体验和具有鲜明个性的独特审美体验,而不能将教师的审美体验灌输或者强加给学生,更不能整齐划一地强迫学生接受某种学术观点。
因此,讲授李白的《蜀道难》时,我们应该要求学生自己查阅资料,了解学术界对《蜀道难》主题众说纷纭、莫衷一是的探讨,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与古典诗词文化修养等,对《蜀道难》上述诸多主题进行研究或展开辩论。当然更要鼓励学生在此基础上对《蜀道难》的主题产生全新的、完全属于自己的观点。
四、重陶冶,轻应试
蜀道难赏析范文第3篇
一、入时,即将学生引入作者及其作品所特有的时代背景中去。古代诗词都是作者有感而发,将当时特定的情境浓缩为精炼的文字,这些都与现代中学生有着巨大的时差。为解除这一时差,我在教学古代诗词前,总是想方设法为学生创设条件或情境,引导学生了解诗人的境遇,作品的时代背景。
如《蜀道难》一课,从题目就可看出该诗讲的是攀登蜀道之艰难。学生顺着这一诗眼研读:该诗先写历史上开辟蜀道的艰难,继而写蜀道高危攀越之难,最后写蜀地乃是非之地,人难以安居。由于时差的原因,学生对其内涵的理解只能停留于这一层面上,后来我引导学生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深入讨论,学生恍然大悟:原来作者其时正处于李唐王朝由盛转向衰败的过渡时期,诗人写蜀道险要与攀登之难,意在告诫李唐王朝要防止一些野心家作难;再联想到作者当时遭遇皇帝不重用,权贵排挤,最后被赐金放还的境遇,但诗中仍表现对国家命运如此的忧虑与关切,由此又可知诗人写蜀道之难还意在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
二、入意,即将学生引入到作品意思的理解中去。由于诗词受篇幅和句字的限制,语言高度凝练,蕴含十分丰富。所以我在学生初步理解诗词的基础上,还引导学生对诗词句中包蕴的内涵加以探讨,这样使学生较深入地掌握诗词所表达的意思。
如《虞美人》中的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是把握全词情感的核心句。尤其是核心词愁,包蕴了作者多重的忧愁,更是掌握作者情感的关键。为此,我在学生自主把握词意的情况下,向全班同学逐步提出下列问题:文中哪个句子可作情感核心句? 问君,君为谁?自问,问何事?哪个词概括了全词的感情? 愁包蕴了哪些愁?讨论中,学生渐而发现一个亡国之君的愁之多:家庭支离破碎、优越生活不再、君王宝座失落、时光匆匆飞逝,这层层叠叠的铺大盖地的愁接踵而至,真是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由此学生也已深深感受到了词人极度哀伤的心情。
三、入境,即将学生引入到作品所特有的意境中去。中国古代诗词多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特点,诗、画相融。我巧抓这一特点,多借助多媒体的情境教学,或直接让学生根据句意画画。从而将学生引入诗词的意境中,感受到诗词的意境之美。
如《沁园春长沙》一课,我在引导学生联系作者及其写作背景,基本了解词意后,直切突破口,提问学生:这首词描述了几幅画面?各概括了哪些内容?这一组典型的画面塑造了诗人什么样的形象?要求有基础的学生可当堂画画,基础不强的可图文结合,然后让学生到台前展示、交流。最后我再用电教图片展放,加以深化领悟。通过两个层面的构画展示与交流,学生眼前呈现出由独立寒秋图、湘江秋景图、峥嵘岁月图、中流击水图所组成的一轴轴多姿多彩的革命画卷,画卷中展现出抒情主人公的战斗风采和思想性格。
四、入情,即将学生引入作者及其作品所要表达的情感中去。诗词的艺术魅力主要在于凭借充沛的感情,情景交融的意境,富有美感的形式使读者入情入理。因此,我引导学生从诗词的气氛和意境中去体验蕴含其间的情感,从而与作者在思想上发生共鸣。
蜀道难赏析范文第4篇
一、妙用电教,再现意境美
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手段逐渐进入到我们的语文教学中,为我们的语文教学注入了一股活水。电教设备的使用,让抽象的语言文字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让我们对于诗歌中描绘的意境产生直观的感受,有一种身临其境之感。这样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和文本直接对话,有助于学生对诗歌意境的深入体会。
例如教学《蜀道难》这篇课文时,在初读课文的时候学生们就感觉到这篇课文中描绘的意境难以深入体会,究其原因和作者的语言表述有一定的关系,同时学生们对于蜀道没有直观的经验,这就给教师的教学造成了一定的困难。为了解决这样的问题,教师充分利用了电教设备的优势,让学生对文本内容有了直接的体会。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课下搜集到了很多关于蜀道的相关资料,然后将这些资料制成微课视频,让学生在课上进行观看。在多媒体上,同学们看见了青泥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以及古木参天等景象,对于蜀道的雄奇艰险有了直观的体会,同时大家还听见了瀑布发出的震耳欲聋的巨响以及子规的悲凄啼鸣,让我们再次深刻感受蜀道之险。这样,在电教设备的帮助下,学生们走进了文本创设的情境中去,感受到了诗与境的交融之魅力,让学生感受到诗歌的意境美。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为了消除学生对于诗歌学习的畏难情绪,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诗歌的意境之美,采用了电教设备的辅助手段,将抽象的文字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将文本中描绘的意境进行再现,不仅让学生享受到了美的熏陶,而且有效促进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有助于学生的深度阅读。
二、鉴赏名句,咀嚼语言美
鉴赏诗歌之美,还可以从诗歌中的经典名句入手。在苏教版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很多诗歌都是编者精心挑选的经典之作,其中的很多名句都是流传悠久的佳句,一直以来给人们带来了美的享受。在鉴赏诗歌的时候,教师完全可以抓住这样的经典名句进行解读,感受作品中的语言美,实现对文本的深度阅读。
例如在教学《登高》这首古诗的时候,教师就采用了咀嚼名句的方法引导学生鉴赏文本的意境。在这首古诗中,被大家传诵至今的佳句就是“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而教师就从这句古诗入手引导学生深度咀嚼:“同学们,‘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今天我们就一起仔细品味一下这个句子,请大家思考一下,什么是文本中说的‘落木’?长江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吗?文本中提到的几个修饰性词语,例如萧萧、滚滚、无边、不尽,又给我们怎样的想象画面?”这样的几个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大家纷纷讨论起来,通过大家的合作交流,形成了这样的看法:在这句话中我们感受到了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以及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这不仅是在写景,更是在抒情,几个修饰性词语的使用让阔大的意境真实展现在我们眼前,让我们想到了落木O@之声,长江汹涌之状,同时也让我们感受到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伤感之情。这样在鉴赏名句的过程中,学生们充分联想,在探究过程中对于诗歌中的语言美有了深刻的体会。所以在品味诗歌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赏析名句,从而实现对文本语言之美的深入体验。
三、引导想象,体验情感美
鉴赏诗歌离不开学生想象力的发挥,只有学生能够借助想象的力量对诗歌进行创造性理解,才能让学生真正体会诗歌的情感,同时在鉴赏诗歌情感的过程中也实现了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深入阅读,实现了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
《雨霖铃》是柳永的经典之作,在这首词中作者向我们展现了非常凄美的意境以及浓重的离愁别绪。在学习过程中,教师重点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体会当时的意境,让学生产生深刻的情感体验。以“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一句的学习过程为例进行说明,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体会一下这两句诗渲染了怎样的氛围,抒发了怎样的情感。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们想象到这样的画面:秋日的清晨,凉风吹来,头顶一弦残月,旁边杨柳依依,让人不禁想起别离时刻,顿生愁绪,才知借酒浇愁愁更愁,正是“不着一情字却处处见情”。
蜀道难赏析范文第5篇
知识目标
1.了解《三国演义》的内容、地位及其价值,识记有关文学常识。
2.熟悉本课的语言特点,积累有关词汇。
能力目标
1.欣赏《失街亭》中的战争描写技巧。
2.欣赏《失街亭》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而理解诸葛亮的形象。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课文,明确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然失败的道理。
重点难点
1.复杂的战争描写分析。
2.人物性格展示的技巧。
第一课时
一、导语
中国明代为世界文化的繁荣做出过不朽的贡献,仅以出现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享誉世界的长篇小说和《牡丹亭》等杰出剧本而言,就足以令世人瞩目。今天我们要欣赏《三国演义》中的一个精彩片段,借一斑而窥全豹。现在,请大家交流一下各自掌握的有关《三国演义》的情况。
教师在必要时补充以下几点:
1.《三国演义》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第一部最完整的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有人认为它是我国艺术成就最高的一部历史演义小说。
2.该书成书之后,不仅国内流传很广,而且流传到国外,英国不列颠博物院、牛津大学图书馆。法国巴黎国家图书馆都有明代的刊本,日本、俄国都有不同版本流传。它成了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
3.《三国演义》的社会影响十分巨大,不仅对政治、军事、思想和文学艺术有着明显的影响,而且在经济领域也表现出不凡的魅力,近十几年,世界一些著名企业的厂长经理都读这本书,有的还把它作为厂长经理必读书。
二、整体感知
学生快速阅读课文,理情故事情节。
【明确】全文以孔明派将点兵为故事开端,以马谡拒谏为故事发展,以双方激战,蜀失街亭为故事高潮,以孔明布置退兵,挥泪斩马谡为故事结局。其间错综复杂,多线交互,波澜曲折。行文思路:细作急报(引子)——孔明调兵{开端:马谡争先(咽喉)——王平辅佐(谨慎)——高翔备救(谨慎)——魏延据要(周密)——赵邓疑兵(周密)——自出斜谷(略提)}——马谡拒谏(发展)——司马探营(发展)——双方激战(高潮:司马探营,调遣军马;司马进兵,蜀兵丧胆;王平救援,张郃迎挡;马谡败逃,魏延救援;魏延被困,王平驰援;高翔救援,失去列柳;高魏劫寨,被困获救;败逃阳平关)——挥泪执法(结局)。
三、研习课文
1.课文写街亭之战,采用的是全景式写法,重在战争双方的形势分析和调兵遣将等准备过程,蜀魏双方在分析形势和军事部署上各有何特点?从中可以看出这场战争什么样的特点?
【明确】写双方的形势分析,主要是通过双方主帅的语言来写。诸葛亮闻听司马懿兵马将到,立即猜出其“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司马懿令司马昭前去探路,首先探街亭,“若街亭有兵守御,即当按兵不行”。诸葛亮嘱马谡“街亭虽小,干系甚重。倘街亭有失,吾大军皆休矣”,并嘱“下寨必当要道之处”。司马懿闻听“街亭有兵把守”即叹“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当听说守兵“军皆屯于山上”时立即喜日“乃天使吉成功矣”。且看布兵,蜀方派王平在山下十里扎寨,魏方便派张郃阻击;蜀方担心王平不是张郃对手,派魏延去街亭之后接应,魏方两面夹击,三面包抄围困魏延。以上双方布兵互有了解,但是妙在后面蜀方的赵云、邓芝和诸葛亮本人这两路兵马未被魏方料想彻底;而魏方出兵在列柳又不曾被蜀方全然知晓。真是同中有异,各有短长。可见,双方形势分析都看准了街亭为首要战略重地,双方的布兵都以街亭为重心,通盘考虑。这是一场旗鼓相当,高手相逢的恶战,任何一方的一丁点失误,都将导致成为整个战役的失败一方。这种写法表现了作者高屋建瓴,把握全局的大家风范。他把战役放在了整个政治形势和战争形势中予以通盘考虑,为蜀国的国运将江河日下铺下了基石,也为马谡的必死蓄足了形势。作者没有孤立地写街亭之战,而是在不动声色中作了鸟瞰式绘画,把具体的特定的街亭之战与整个战局沟通起来,如此更能突出马谡的错误,增强对“死守教条”教训的认识。
2.为什么战役双方都把街亭看得那么重要?
【明确】街亭是蜀兵进军退兵的咽喉之地。毛宗岗在第95回总评中说:“前卷方写孟达不听孔明之言而失上庸,此卷便接写马设不听孔明之言而失衡亭。上庸失而使孔明无进取之望,街亭失而几使孔明无退足之处矣。何也?无街亭则阳平关危,阳平关危则不惟进无所得,而且退有所失也。”这在诸葛亮叮嘱马谡时也说得明白。蜀方固守街亭是北伐的保证,魏方死夺街亭是变被动为主动的关键。魏国要打退蜀军,必然要找其要害,断其“咽喉”。故双方均以街亭作为必争之地。正因为此地如此重要,所以,双方拉锯式的争夺战方如此激烈。
3.课文写战争过程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曲折有致,跌宕生姿。魏兵围山,马谡兵败;王平欲增援,却有张郃打援;马谡逃遁,眼看危急,又遇魏延救援;魏延一路冲杀,眼看就要夺回街亭,却受三面夹击之危;在千钧一发之际,王平引兵来援;魏、王、高会合后计议夜袭劫营,又遭埋伏,奔回列柳,却见城已被占。魏方设计,蜀方中计,时升时落,似大海潮涌,忽起忽伏,如叠嶂层峦。令人忽喜,让人陡惊。真是一波三折,一宕再宕,如平沙千里,陡似峭崖扑面,于尺幅之中,尽龙腾虎跃之势,扣人心弦,引人入胜,表现了《三国演义》高超的战争描写艺术。
4.课文作者是站在哪方的角度来写这一战役的?从哪里可以看出?另一方是怎样处理的?
【明确】是站在蜀方来写这一战役的。从题目“失街亭”可看出。魏方是穿插在情节推进中来写的。整个情节以司马懿与诸葛亮为矛盾主线,穿插诸葛亮与马谡、王平与马谡等矛盾,各线相互牵制,烘云托月,交错起落,围绕街亭这一中心错综展开。课题着一“失”字,很值得品味。全文写一“失”字,皆由用人失察引起,失了街亭,失了战机,失了已夺之地,失了将得的胜利,失了锐气,最终失了灭魏兴汉大业。诸葛亮失察,误用了马谡;马谡失谋,误扎了营盘;马谡失谋、失随机应变,导致失了战略要地,失了性命,失了蜀方的大业;诸葛亮失察,失了用人的正确尺度,失了正确的决策,失了军事家、政治家应有的明智。真可谓一失足成千古恨。
第二课时
一、导语
《失街亭》节选自《三国演义》第95、96回,描写的是诸葛亮实现“伐魏复汉”大业的“六出祁山”之“一出”中的一次关键性战役的失败过程。它不仅仅留给人们办事要从实际出发,死搬教条必然失败的启示,而且让人深深领悟到准确识人、恰当用人的重要性;同时,这一节故事中的塑造人物的方法和描写战争的技巧,都达到了极高的品位,让我们在获得独特的艺术美感的同时,又学习了高超的写作方法。
二、难点突破
以本课为例,分析《三国演义》描写人物的技巧。
【明确】
1.言行互补,绘形传神。诸葛亮、马谡等人物形象鲜明,给人以深刻印象,其主要原因是作者在写这些人物时不是静止地交代,而是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具体表现。用的是中国传统的“略貌取神”法。诸葛亮点将时对马谡说的话,既见精细小心,又显见解清明;他对马谡既有疑虑,又由于有一惯的好感,在马谡主动请缨又信誓旦旦的情况下,终于抹不开面子,委以大任;面对马谡的狂言不休,他已经失察一次,但未引起注意。接着又派王平相助,尽管表现了他谨慎的一面,但是,岂不知马谡哪肯听王平之言,又表现了诸葛亮的再次失察。失败之后,诸葛亮一再自责。先是迎接赵云,言“是吾不识贤愚,以致如此”,后是杀了马谡,痛哭不已,“深恨己之不明,追思先帝之言”,表现了不掩过,不饰非,不推倭的品质。他对马谡家属的顾惜,又决非念旧情之故可以完全概括的,其中也包括了他的自责在内:是我的一念之差害了马谡呀!文章从点将、布兵、执法、痛哭等行动和贯穿于这些行动之中的语言,使诸葛亮形象真实可感,活生生地立在了读者面前。马谡也是如此,先是口出狂言,照应了先帝“言过其实”的评价;后是不听劝告,表现固执已见的性格;满口“名言警句”,恰是读书不化的典型;临阵缺乏应变之法,可见缺少实干才能。然而,马谡也是条“汉子”,兵败后,并不投降,也不逃匿,而是自缚请罪,甘愿就死,并不以与丞相的私交而求免死,也不再言希望戴罪立功,有敢作敢当的硬气。马谡的悲剧是“食书不化”的
悲剧,是理论不联系实际的悲剧,是刚愎自用的悲剧。其他人物,也是寥寥数笔,便形象毕现,足见作者写人艺术之高明。
2.相互比照,多方映衬。《三国演义》人物塑造,很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对比映衬,在对比映衬中形象更为鲜明。诸葛亮的精细与马设的轻狂,马设的骄矜与王平的慎重,处处对比;司马精的精明与诸葛亮的旗密,司马、诸葛的互相称赏,蜀方将领对马谩的看法与司马父子对马设的评价,多处映衬;敌对双方映衬,自己一方对比,正面对比,侧面映衬,变化多样,手法灵活,不仅使人物形象更为鲜明,而且还给人以深层思考空间。如司马兹一眼就可看出马设“徒有虚名,乃庸才耳,孔明用如此人物,如何不误事”,为何蜀方竟无异议?
三、欣赏品味
1.欣赏课文叙事语言和人物语言特色。
【明确】叙事语言,繁简适宜,人物语言,特色鲜明。如“二人拜辞,引兵而去”等出兵过程,两军的扎寨过程,都写得很简,战斗过程写得较详。对表现人物性格有作用的又一定点到,如“孔明寻思,恐二人有失,又唤高翔”;“孔明大喜,素引诸将出迎。赵云慌忙下马伏地……孔明急扶起,执手而言”等,表现了孔明的性格特点,写得很细。人物语言各有特色,都是聪明指挥员,孔明的话与司马懿的话不同,孔明精细周密,老练沉着;司马懿
精细谨慎,又直露畅快,表现了明显的被孔明威压之感。马谡、魏延等人寥寥数语,也情态毕现,非他人所有。
2.有人认为诸葛亮被人为地神化了,其实他也是人,在三国争战中,他也犯了普通人易犯的错误,请谈谈各自的看法。
【明确】由于《三国演义》的精心塑造,诸葛亮成为“古今贤相中第一奇人”。作者倾注全部感情来写他,以致有写诸葛近似神的说法,即使在失街亭中写他的失误,洗掉了一点“神”气,但也是说他如何知错,如何责己,如何执法,如何通情。有人指出,诸葛亮不是神人,他也有常人的不明智和失误,正因如此,他才真实可信。他的识人之误。用人之错,绝非一次。如华容道错用关羽而放走劲敌,疑魏延屡驳其计而坐失战机等。再如他攻陈仓,
始终未能攻下等,也都显示了他不是全能之神,而是普通之人,或说是杰出之人。更有甚者,批评诸葛亮挟个人私见,高傲固执,不听先帝告诫,以个人好恶和凭关系用人,甚或不用魏延是有阴暗的心理目的等等,则有偏激不实之弊。综观诸葛亮一生,其光辉形象是不容置疑的,错误也是不可回避的,这就是真人。
四、小结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的《三国演义》“据正史,采小说,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述百年,该据万事”,结构宏大,善写战争,人物传神,影响深远,值得深入研读。今天,在《三国演义》这条大河里,我们只取了一瓢甘浆,就已经领略了其巨大魅力。今后,我们可以继续自己钻研,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写出有价值的研究论文或专著,为我们的文学宝库再增一点亮色。
探究活动
讨论:失街亭,谁之过?由此引发你什么感想呢?
参考:
1.街亭之失,马谡应负主要责任。马谡狂妄自大公然违令,蜀军咽喉之地迅速丢失,造成全局被动。诸葛亮对马的缺点并非全无认识,对街亭布防十分细致周密,如马谡屯兵当道抵挡司马懿大军,战局会朝着有利于蜀方的方向发展。
2.街亭之失,诸葛亮应负主要责任。诸葛亮识人不深用人不当,致使街亭失陷全局被动。司马懿评曰:“孔明用此人,如何不误事?”诸葛亮自承“深恨己之不明”,可见诸葛亮用人不当是失败主要原因。
3.是情之错:其一,怜措之情。诸马之间,两代情,马谡是孤儿,是孔明的晚辈。其二,部属之情。孔明是主帅,马谡是参军,多年共事,感情深厚。其三,爱才之情。诸马共事间,马曾多次出谋划策,被诸葛亮采纳,取得了战争的胜利,并使诸葛亮改变了对马的看法。再当时蜀国缺才士情况下,诸葛亮认为马有才,爱才之情油然而生。其四,面子之情。诸葛提议马谡时,谋士们有不同看法,但主帅既提,就将就吧。情,人世间永恒的主题。但情用得不好,小则害人,大则为祸天下。愿为政者慎之。街亭失守,是主帅诸葛之错,这是肯定的,只是错在感情用事。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