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小见大的作文(精选5篇)

以小见大的作文范文第1篇

“以小见大”的写作手法虽然在我们平时的阅读中时常见到,但是其中一些细节还需要大家认真体会,用心把握:

首先,我们应该理解以小见大的“小”的含义。以小见大的“小”内涵比较广泛,我们大体可以从三个角度进行把握。

1.可以是具体而平凡的人、事、物、景(如《合欢树》这篇文章中的“合欢树”和“我”的母亲)

2.可以是一处细节(如《吻火》中吻火的动作细节),或某个局部(如《都江堰》一文作者善于从有限的景物和事件中挖掘出深广的历史积淀、文化内涵,即通过对景物和事件的速写式描绘,表达作者对社会、历史、文化、人生乃至宇宙的独特思考)。

3.可以是某一独特的表现角度(如《故都的秋》《动人的北平》采用的平民化视角)。

所谓“大”就是通过这些小的题材、细节和独特的角度表现伟大的情感、深刻的思想或重大的意义。

以小见大的作文范文第2篇

一、要把握好小题大作的方向,就要回归即小见大的本真涵义

即小见大:从小处或小事见到大道理。理顺“即小见大”中“小”和“大”的关系也很重要,“小”是起因、是感情的发端,是文章的出发点和主题的蓄力点,是要实写明写具体写的地方;“大”,是归宿、是感情的升华,是文章的落脚点和主旨的揭示点,是要虚写暗写简略写的地方。虚张声势甚至声嘶力竭是文学表达的败笔,写小的景物、人物显示大的意蕴才是高超的写作技巧。因为小,可以写得具体,通过具体的人和景来显示大的景象,耐人寻味。我们可以多回味名家作品,把握即小见大的本真涵义。如朱自清《背影》捕捉细小情节:“探”、“攀”、“缩”、“倾”系列动作,于细微处下功夫,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只有把握了这样的分寸,才有可能写出下面这样即小见大的精彩文章:

一人一龟一世界

春天绕满了房屋。又是一个明媚的午后,我蹲在抹了釉彩的瓷缸前唱歌给乌龟听,吊兰斜探来一抹新绿,映在浅浅的水里,那是外公的乐园。可是,外公的乌龟好像少了一只吧……

我蹭到外公身后,他正用心浇着花。“还有一只呢?”我小声探询,外公的手不经意地一抖,沉默良久,声音沙哑的回答:“还有一只搬过来后想老家了,就回去了……”“哦!”我蹦跳着走了,未及去想沉默中的深意。

花,姹紫嫣红,仿佛小时候一脚踩一只乌龟在外公的搀扶下咯咯笑的欢乐,可它们却告诉我,应该安静,再也不能像小时候那样了。

我惊异地回头看外公的身影。孤独,缓慢,清瘦很多,像瓷缸里那只伸着脖子聆听春天的乌龟,很安详。(常州考生)

二、要传授好“小题大作”的策略,就要关注深度阅读的体悟过程

学生在习作中套作、仿作不可避免,但要真正提高写作能力,就要记住:个性化的写作应该以个性化的阅读为基础,而个性化的阅读能力和语文老师的教学引导是分不开的。学生作文普遍存在着“作者迷失”的现象,就连绝大部分的中考、高考满分作文中也难觅“我”的影子,这与阅读教学中教师较为普遍的“个性化解读的迷失”不无关系。“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这句话我们都耳熟能详,但在阅读实践中却往往成了“一千个读者只有一个哈姆雷特”,就是老师标准答案中的那一个哈姆雷特。

语文中有全部的生活,生活的全部是语文的内容。揭示魅力,感染学生,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是语文老师的基本任务。能像下面这位考生这样感受家乡的点点滴滴实属不易:

我不知不觉来到了这里,我生于斯而长于斯的故里:青果巷。

东下塘水光潋滟,这一条窄小的河流像一位温婉贤良的母亲,清瘦的身影永远伫立不倒,有几只春归的燕子涉水飞翔,蜻蜓点水般轻逸的动作留下了水波未绝,也在我心中泛起涟漪。东下塘的水是稳重的,没有水应有的灵巧,她累了吧!养育了一代又一代的青果巷人民,她不再似从前清澈得望眼欲穿,而多了一份潜心休憩的乏力与倦怠。

燕子飞入了青果巷黑色的屋瓦,飞入了那一层苔藓,飞入了我年幼时的生活。“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在青果巷的雾气氤氲中,我隐隐感到了燕子的眼波流转,它想向我询问:“少年郎,你也回家了么?”耳畔忽又想起母亲的歌声:“青青野果,桃儿花错;青青野果,梧儿叶落……”(常州考生)

三、要运用好“小题大作”的技巧,就要重视勤奋创作的实践尝试

曲不离口,拳不离手,作文不是讲出来的,不是改出来的,而是用心写出来的。要多读多写,不能口上谈兵,因为任何技巧的形成,都是反复练习的结果,只有在反复的写作实践中,才能悟出其中的规律。鲁迅说:“文章应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多练习,此外并无心得或方法的。”多读多写对作文成功很重要。在勤奋的练习下,文章的思路会由模糊逐渐变得清晰,由闭塞逐渐变得开阔,由松散逐渐变得严密,由杂乱逐渐变得纯一。多读多写,对事物的感受会逐渐变得细腻,很多时候会产生心灵的冲击。不懈的写作实践,“情”这一文章之根才会慢慢扎下,久而久之,情出胸臆,抒发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自己内心的感动渐渐融入到语言文字当中,于是就会“一切文语皆成情语”。

四、要拿捏好“小题大作”的分寸,就要积攒感受生活的写作本钱

不知从何时起,我们把语文当成了一门脱离生活的学科,打开课本,似乎就是为了“解读文本”。离开课本,很多人就是两眼一抹黑。半夜观赏月食,夏日清晨观察蝉儿脱壳,酷暑偷偷在河边扑腾,单身出游,结伴远行,独自面对困境,这样的经历现在的初中生真是难得一遇。还有大量的课外阅读,这些可都是写作的基本的家底呵。就比如看电影,底片是一张一张的,放映时速度太快,我们只看到连续相,一秒钟开关二十四次,不经过生活的严格的训练,我们的肉眼如何有能力去捕捉和辨别?也许正是长久陷身于浅浅的课本泥潭,近在咫尺的生活热浪已经难以激发我们的热情。“身土不二”是韩国随处可见的广告词,意思是说,我生在自己的国家,拥有养育我成长的国土,而生我养我的土地上生产的东西才是最适合我的,时刻提醒国民用本土的产品。韩国人自己解释“身土不二”,就是“生为韩国人,死作韩国鬼”,他们以强烈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民族自豪感传承着自己的文化,珍爱着自己的文化,甚至让人觉得到了固执的地步。而我们呢?没有俯下身子品味细节的心路徜徉,却养成视而不见、充耳不闻的少爷小姐的作风,好作文哪里还能写得出来?下面这样本真的片段现在已经不那么容易看到了:

“妈!”“唉,怎么了?”“家里没电,我还要做作业,怎么办?”“有蜡烛吗?”“不知道!”母亲那双有力的手把我拖了出去,冲向一家小超市。那儿有蜡烛。

人们在黑暗中叫着,蜂拥而上抢蜡烛。母亲十分着急,瘦弱的她无法挤进去,她的声音颤抖着,急切地对店主说:“我孩子要中考了,给我两支蜡烛吧!”站在母亲身后的我,听到这话,心里酸酸的。突然,仿佛有一道闪电划破寂黑的长空,我忽然发现,母亲手拿蜡烛,两眼里好像有什么东西,亮亮的,我又发现,她的头上有好多白发……我要落泪了,我悄悄背过身去,擦去泪水……

回到家中,端坐在小房间里的书桌前,我擦亮火柴,点燃两根蜡烛。微弱的烛光在我的呼吸中颤动着,悠悠的,暗暗的,正好能照亮我的书本。我抬起头,看着那缓缓落下的烛泪和那跳动的烛焰,仿佛又看见了母亲刚才为我抢蜡烛的神情姿态。明亮的烛焰传递着一种温暖,那,应该是母亲的爱吧!

再沉重的生活负担也压不住她柔弱的双肩,再艰难的岁月也挡不住那双燃满希望的明眸。青丝褪尽,白霜染鬓,我是母亲心中的唯一,母亲,请原谅我的任性,到现在才领会你的爱。

以小见大的作文范文第3篇

这部小说自1813年发表至今,一直在文坛中长盛不衰。在影像艺术发展史中,从1938年到2005年这部小说被各国艺术家翻拍达十余次,其中,更以1940年的好莱坞版本电影、1980年英国BBC电视剧、1995年英国BBC电视剧和2005年的英国电影最为著名。这部文学经典一再地被编剧和导演搬上银幕和荧屏,不仅因为它生动再现了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处于保守状态下的英国乡镇世态和人物形象,也在于作者以独到的文学语言和手法,既传达出了文学艺术的独特感染力,也巧妙配合了电影艺术的表达手法,从而让《傲慢与偏见》的文学表达和影像表达都充满了独特的语言特色与艺术魅力。

德国戏剧家莱辛在《拉奥孔》里,把艺术分为两类:诗(文学艺术)和绘画(造型艺术),前者为时间艺术,后者为空间艺术。诗可以把一个场面分解为若干点(句、词、字)和音节,在时间上展开,在空间里成点。而空间艺术可以将一个场面同时拖出,在空间中展开,在时间上成点。而“混淆诗与画的界限将会导致诗与画迷失各自的本性。”[1]进入20世纪,电影的出现解决了这个时间艺术和空间艺术的界限问题,它在时空上同时充分展开,克服了文学在空间方面和绘画在时间方面的缺陷,兼有诗和造型的表现力,影视语言也由此被称为文本结构和音画系统的结合体,是所有影视作品的叙说工具。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作为文学的一种形式,小说的创造直接受到语言的影响。小说中的文学语言能够在读者脑海中形成画面,通过语言让读者对一个具体场景或人物产生抽象概念。这种由想象力构成的思维图景是发散的、不确定的,不同读者根据自己的主观经验和偏好所构造出的场景和人物都是不一样的。这种文学语言的塑造为读者带来了想象力上的丰富空间,能够营造出深邃而美妙的艺术体验。而电影语言是以空间形式呈现的语言,是电影艺术在传达和交流信息中所使用的各种特殊媒介、方式和手段的统称,参与画面形象创造的表演、场景、色彩、服装、念白、音乐、音响效果、摄影效果等,都在构成特殊的电影语言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傲慢与偏见》各个电影版本在影视形象上不断创造、不断出新,体现出影视艺术表达的杰出效果;其作品文本久久深入人心,但又以独特的表达方式为影视创作提供了发挥空间和转化余地。两者互为影响,交相辉映,各自表现出独具自身特色的艺术魅力。

一、《傲慢与偏见》的影视表达语言特色

电影作为一种空间艺术,要在有限的时间长度中为观众带来一整套的艺术体验,它需要将故事情节与人物个性更快更直接地展示给观众。这种限制性决定了电影的语言更为紧凑、简洁、口语化,更多以对话和画面构成。 虽然人物心理的描写很难在镜头前直接表述出来,但观众可以更直观地领会到人物和场景。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教授博德威斯特尔曾对同一文化中的人在对话中的言语和非言语行为进行研究,其中,包括目光、表情、衣着、人体姿态、面部表情、身体距离等在内的表达方式都可以被归为非言语行为,这类语言“在人类交际行为中占据约70%的分量”[2]。与文学语言不同,影视语言表达的优势在于对非言语行为的强烈凸显,影视语言非凡的表演效果和音响效果,往往能从侧面彰显出人物的心理个性,在对《傲慢与偏见》的影视改编中,这一点分外明显。

电影语言在对原著的表现上,既要注重对原著的外在风格和内在灵魂的契合,也要对原著故事内容和场景进行改编取舍,以取得符合电影语言特点的更好的表达效果。这一点从1940年美国版《傲慢与偏见》和1995英国BBC版对原著的处理上可以略见一斑。1940版的《傲慢与偏见》,是好莱坞类型片式的制作,在忠实原著的基础上有自己独特的倾向与发挥;而1995版BBC的《傲慢与偏见》是公认最接近原著、细节改动最少的版本,两者的影视表达特色存在很大的差异性。

二、《傲慢与偏见》的文学表达语言特色

优秀的文学作者,向来可以娴熟地运用文字来促进情节发展,文学语言独具的文学艺术、修辞技巧、优美的韵律和深远的所指都是其独特的表达特色。文学语言以时间为轴线展开的特点,又决定了它能为读者提供更大的想象空间,也为影视作品的改编提供了更大的发挥余地。在《傲慢与偏见》中,作者使用的一些个人特色的文字表达方式,为这部作品改编为影视作品时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使它既能保留18世纪的时代特色,同时也折射出了新时代的艺术审美品位,“小说 《傲慢与偏见》在描写人物和景物方面缺乏具体性,叙事时运用无所不知的视点,故事几乎完全依靠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人物性格。”[3]

首先,小说几乎完全依靠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显示人物性格,这很适宜于影视语言的表达特点。小说开篇,我们首先读到班纳特夫妇的对话,然后伊丽莎白插话,几个姐妹依次登场聊天,交代班纳特先生和彬格莱的互访,然后第一次舞会上彬格莱和达西及亲眷们出场,舞会次日卢卡斯一家拜访……这一过程中,对话一直贯穿着整个发展情节和人物行动,这和影视语言中以对白来推动故事的表达形式如出一辙。作者擅长描写人物的对话,能够巧妙利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营造各种气氛,推动情节发展。她笔下的人物对话,既富有戏剧张力,可以生动描绘出人物的性格、情感和冲突,又是产生幽默效果的主要手段。

其次,在描写人物和景物上,《傲慢与偏见》是非常缺乏具体性的。例如,人物的外形描述上很少有具体的体貌特征,也几乎从不描写人物的质地、颜色和样式;罗辛斯、彭伯利等几处住宅和居所,也是匆匆一笔带过,对其他景物环境也从未下过心力仔细呈现。《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锐利笔触和精巧锤炼,几乎全部放在了小说人物个性特点的塑造上。因此,尽管细节描写笼统,但小说还是能够给人不可磨灭的印象。这种表达特点也给影视作品的编剧提供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使《傲慢与偏见》在荧幕上的表现总是比在古典基础上带有浓烈的时代气息。

最后,《傲慢与偏见》采用了全知的叙事视角。小说一开头,以全知视角走进内瑟菲尔德花园,听见班纳特夫妇的对话。女主角伊丽莎白第二章出场,全书就以伊丽莎白的感受为主要视角,然而并非单一视角。伊丽莎白的聪敏机智,胆识,远见和强烈的自尊心,这些特点也是通过其他人的视角和感受来认知的。这种叙事视角和电影的叙述视角是统一的。

从文学和电影的关系来看,文学给电影提供了丰厚的内容土壤,电影则赋予文学以新的生命和表现形式。一部具有经典价值的小说可以被多次翻拍,一部成功的电影往往引发小说的重新畅销。《傲慢与偏见》既是一部经典的文学作品,也是成功的电影艺术作品。除了内容与主题的经典性,《傲慢与偏见》的上述特点使它历久弥新,成为被翻拍次数最多的文学经典之一,也使它在翻拍过程中一直推陈出新,不断给原著读者和电影观众以惊喜。

三、结语

简·奥斯汀的作品200多年来历久不衰,受到后世的极大赞誉。英国著名文学家和评论家基布尔(T.T.Kebble)说“简·奥斯汀是一位喜剧艺术家”,并认为她“在纯粹喜剧艺术方面仅次于莎士比亚”。爱尔兰文学家、文学评论家弗兰克·奥康瑙尔(Rrank O’Connor)认为奥斯汀是位“最杰出的道德家,她总是通过小说来教育读者,而且她教导的方式是谨慎而周到的。她在小说中从不说教,而总是寓教于讽,寓教于乐,让读者从作品那些滑稽可笑人物的自相矛盾、荒谬可笑的言谈举止和适得其反的行为中得到乐趣与启迪”。

英国小说家毛姆对《傲慢与偏见》这部小说的赞誉极高,他相信“广大读者已经认定《傲慢与偏见》是奥斯汀的杰作,我认为他们的评价是很中肯的。使一部作品成为经典名著的,不是评论家们的交口赞誉、教授们的阐述研究、用作学校里的教科书,而是使一代又一代的众多读者在阅读这部作品中得到的愉悦,受到启迪,深受教益。我个人认为,《傲慢与偏见》总体来说,是所有小说中最令人满意的一部作品”[4]。同时,由于作者独到的文学表达手法使作品为电影艺术的改编与重塑也留下了极大的发挥空间,从而使这部作品的影像表达也充满了独特艺术魅力。20世纪以来,《傲慢与偏见》几个版本的重要影视作品翻拍同样赢得了高度的评价与口碑,成为各个年代的电影艺术经典。

[参考文献]

[1] 陈定家.拉奥孔导读[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67.

[2] 王勇.浅谈非言语行为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7(03).

[3] [美]乔治·布鲁斯东.《傲慢与偏见》——从小说到电影[J].世界电影,1979(01).

[4] [英]简·奥斯丁.傲慢与偏见[M].孙致礼,译.南京:译林出版社,1990:3.

以小见大的作文范文第4篇

一、大中取小,以小取胜

“大中取小”就是对于大的、宽泛的文题,“择其一点,不及其余”,也就是只写大文题中的某一方面,给自己提供一个充分发挥、表现的舞台,这样就能在600字左右的篇幅内写出切合题意、立意鲜明、内容充实的文章。以小取胜,指所选取的小材料,一定要能反映重大的或具有普遍意义的道理。如某市中考作文要求以“最需要”为话题作文,一位考生拟题为“鸟窝,是我最需要的”,写村中的一片树林被砍伐,鸟儿失去了窝,自己由于不见鸟飞,不闻鸟鸣,而产生了孤寂、异样的感受,结尾点明“环保,在乡村同样迫切”这一主题。选择小小的鸟窝作为切入点,小中见大,以小取胜。

二、处处铺垫,层层衬托

小事好比珍珠,放在玉盘里才能显其光辉,这玉盘就是铺垫衬托。写作高手往往会在铺垫衬托上做文章。以朱自清的《背影》为例,文中写父亲过铁道买橘子是主体所在,但之前却做了层层铺垫,先写了父子奔丧回家料理祖母的后事,又写父亲送子到浦口车站同挑夫讲价钱,叮嘱茶房,等等,设下“玉盘”,最关键时刻才摆出“珍珠”,让它大放异彩。学生佳作《从那时起,我长大了》一文成功运用了衬托法。作者先写“我”怨恨父亲,顶撞父亲,伤了父亲的心,后写见父亲忍着腰痛提水,自己主动接过水桶,这时父亲眼里闪出了泪花。两个情节相得益彰,突出了孩子对大人的理解、体贴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前面的反面衬托,后面的内容显然无法打动人。由此可见,写小事时运用铺垫、衬托的手法是非常重要的。

三、巧绘细节,凸显神韵

细节描写,是指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某一特征细致、具体地描绘。在写人叙事中,恰当地运用细节描写,可以把人物、事件写得有血有肉、活灵活现,让人看了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从而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如林风谦的《一生走不出您浓浓的爱》,文中有这样一段文字:

6岁时,邻居王伯杀了头猪,送来半斤肉。当时,吃饭不点灯,昏暗中母亲误吃了一块肉,随即又吐出来,放到我的碗中。

这一细节就极其生动地表现了母亲爱子的深情,可见,选取那些打动自己心灵的细小真实而又典型的事件,最能体现人物的思想感情和品德风貌,折射出时代的特征。

四、侧面出击,以奇制胜

攻城掠寨,正面进攻往往难以制胜,而从侧面迂回,找准敌方的薄弱环节,集中力量,重重一击,倒能出奇制胜。这种方法用在作文的选材上,同样有效。考场作文篇幅有限,无论写人记事还是论述问题,“面面俱到,结果是一面都不到”。因此,选材最有效、最省力的方法是选取自己最熟悉事物的一个侧面或人物活动的一个片断,深入开掘,集中笔墨,着力描述,这样往往能事半功倍,创造奇迹。又因为人们常常着重正面,轻视侧面,故而从侧面入手往往能独辟蹊径,让人耳目一新。例如,600字的短文《小站歌声》,主题是歌颂山村教师对孩子深沉的爱和无私的奉献精神,但作者没有正面写她如何扎根山村、如何在艰苦的环境里任教、如何关爱孩子,只写了孩子们到小站送老师回城“结婚”的感人场面,结尾点明老师是患了血癌,进城治病了。这样,一个全身心热爱孩子的山村女教师的崇高形象,便在人们面前耸立起来了。笔墨如此简洁,感染力如此巨大,得益于从侧面选材。

【佳作展示一】

一个都没少

一考生

我喜欢吃芒果,爸爸喜欢吃芒果,妈妈也喜欢吃芒果。我们一家三口对芒果情有独钟。

外婆从外地回来,带了3个芒果。爸爸把它们放在冰箱里。

我打开了冰箱,在柔和的灯光下,3个芒果齐崭崭地摆放在果盘架上,发着青红色的光,透着好闻的香味。虽然它们十分诱人,但我还是悄悄地关上了冰箱门。

妈妈看到了,从冰箱里拿出一个,递给我说:“你吃吧。”我接过芒果,拿在手里有点儿凉,心却是热的。

妈妈这几天嗓子发炎,外婆打电话来问:“嗓子好些了吗?芒果可以去火,叫你妈吃。”

外婆说芒果能去火,我想芒果还是留给妈妈吃吧。于是,我又把芒果放进了冰箱。

第二天回到家,我发现3个芒果被放在了桌上。 “你怎么没吃呀?今天大家一起吃吧。”妈妈声音沙哑地说。

她递给我一个,自己拿了一个,给爸爸留起一个。

我拿着芒果进了自己的房间,抚着芒果光滑的表皮,好舒服。我把它放到鼻子上嗅嗅,好香啊。我没有吃,随手放在了书桌上。

晚上做完作业,我伸个懒腰,看了芒果一眼,似乎又听到妈妈的咳嗽声了,我想还是留给妈妈吃吧。

我打开了冰箱门——两个芒果依旧在灯光下散发着柔和的光。我把芒果放了进去,芒果,一个也没有少……

【点 评】

作者用3个芒果将深深的、浓浓的亲情表现出来,以小见大,出手不凡。作者采用白描手法,不事渲染,不用烘托,不附议论,不加抒情,但给读者提供了文字外广阔的想象空间。行文中巧妙的暗示和照应不动声色地显示了文章主旨,如“妈妈这几天嗓子发炎”“妈妈声音沙哑地说”“似乎又听到妈妈的咳嗽声了……”妈妈明知吃芒果能去火,却舍不得吃,女儿知道芒果去火,想到妈妈嗓子发炎咳嗽,也舍不得吃,母女之情就这样表现出来了。

【佳作展示二】

母亲送来一本“武侠书”

一考生

上中学后,武侠小说似乎有特殊的“魔力”,像鸦片一样让我着迷。我终日萎靡不振,成绩逐渐下降。老师和同学的劝告,我一点儿也听不进去,但不久前的一件事,却把我从迷雾中拉了出来。

那天是星期一,上完早操,我正捧着武侠小说看得津津有味。突然,教室外面有人喊:“××,有人找你,快点儿,那人等你好久了!”我很纳闷,谁会在这大冷天来找我呢?我放下小说,走出教室,只见操场对面学生宿舍楼前站着一个人,正是我的母亲。在寒风中,她弓着身子,双手不停地搓着,脚也不停地跺着。我有些奇怪,母亲一大早赶过来,有什么急事呢?

看到我,母亲用手理了理被风吹乱的头发,用略带焦急的口吻说:“昨天下午,你走的时候忘了带一本书!”说着,她从腋下的黄色布包里掏出一本厚厚的书。映入眼帘的是那本用牛皮纸包着上面写着“语文”二字的书,我的心一紧,大气不敢出。可是,妈妈并没有察觉什么,只略带责备地说:“你这孩子,居然忘带语文书了!本想昨晚送来,可是路太远,没耽误你学习吧?”

此时,面对母亲饱经风霜的脸,我能说什么呢?是的,书是放在家里,可那是我看完后放在家里的一本与学习无关的武侠书啊。我机械地摇着头,母亲如释重负地长舒了一口气。我想,她一定为帮自己的儿子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而高兴吧!

“你快去上课吧,我还得赶回去干活哩。”母亲的语气明显比刚才轻松多了。

母亲走了,我木然地站着,望着母亲远去的身影,心中不由得涌起一股莫名的歉疚:“妈妈,我一定好好学习!”泪,不住地滚落,那本可恶的“书”,不知什么时候滑落在地上。

以小见大的作文范文第5篇

小学阶段的少年儿童最富有好奇心,好动、善于模仿和表演是孩子的天性。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善于借助孩子的这一特性,充分调动和发挥孩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表演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不仅使课堂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而且还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现以《坐井观天》一文为例谈谈课堂表演的几个重要环节。

1.从“无声”到“有声”

课本只是语言文字、标点符号、和图形的一个综合载体,是一种无声的语言。然而在教学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反复朗读,使这无声的语言变得有声有色。所以,朗读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表演能否成功的首要环节。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时,首先要仔细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然后认真琢磨,哪里读轻;哪里读重;哪里读快;哪里读慢;读人物对话时,还要注意哪些该抑;哪些该扬;哪些该顿;哪些该挫;读的时候只要把握好轻、重、快、慢,和抑、扬、顿、挫就能把这些无声的语言文字变得有声有色。 如:在教学《坐井观天》一课时,我让学生认真体会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青蛙的语气要低沉而傲慢;小鸟的语气要清脆而真诚。读青蛙的语调时,要“抑”;小鸟的语调时要"扬"。通过反复练习,学生已经能把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读得有声有色。这样就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

2.变“课本”为“剧本”

语文课上的课本剧表演是一种深读课文推敲课文语言文字、体会人物情感并将其形诸于外的排演过程,是一种特殊而有效的阅读理解手段。 因而在表演课本剧前,首先要反复阅读课文,圈画出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然后讨论如何把握角色。其次要让学生深入研读“剧本”,深刻把握故事情节的发展、生动的对话、形象的动作及人物细腻的神情变化等内容。如我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时,先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用“”画出小鸟说的话,用“〖CD#2〗”画出青蛙说的话。反复感知使其对整个故事情节达到能复述的程度。最后让学生讨论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评评青蛙和小鸟的话谁对谁错。表演青蛙该用什么语气和神态;表演小鸟又用用什么语气和神态。

有了对课文的研究,对人物面貌的大致把握,就为课本剧的表演,探究“角色”演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样“课本”也就变成了“剧本”。

3. 由“声色”进入“角色”

表演是朗读的深化和提高,而情感是表演的生命线。没有情感的表演是枯燥无味的,那种“喜不见笑意,悲不见颤音”的表演是多么的遗憾啊!所谓表演就是将剧本中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综合体现在表演者的身上,让观众有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感其情。

在教学《坐井观天》一文的角色表演时,我让学生先择自己喜欢的角色,自主选择合作伙伴进行演习。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扮演青蛙,青蛙说的每句话分别用什么语气和神态,伴演小鸟,小鸟说的每句话又分别用什么语气和神态。如青蛙问:“你从哪儿来呀?”要用惊讶的语气和神态。“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要用轻蔑的语气和神态。小鸟说:“你弄错了,天无边无际,大得很哪!”要用天真、和蔼的语气。青蛙笑了,说:“朋友,我天天坐在井里一抬头就看见天。我不会弄错的。”要表现出青蛙自以为是神态。小鸟也笑了,说:“朋友你是弄错了。不信,你跳出井口来看一看吧!”要用肯定、劝告的语气来表现。总之要让学生通过表演,力争体现出青蛙见识短浅,自以为是;小鸟见识多广,真诚可亲的生动形象。这岂不是由“声色”进入“角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