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端午节的诗句(精选5篇)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范文第1篇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唐玄宗)。又到农历五月初五――我国民间传统节日――端午节,亦称端阳节。古往今来,历代文人墨客为端午感怀,留下了大量诗篇。
端午节总是与爱国诗人屈原联系在一起,这在古代诗句中就有体现。唐代褚朝阳诗云:“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把酒时伸奠,汩罗空远而。”诗里句间表达了对屈原的怀念。张耒的《和端午》:“竞渡深悲千载冤,忠魂一去渠能还。国亡身殒今何有,只留离骚在世间。”诗人为屈大夫含冤离去而鸣不平。贝琼的《已酉端午》:“风雨端阳生晦冥,汩罗无处吊英灵。”抒发了对屈原的凭吊之情。边贡的《午日观竞渡》:“共骇群龙水上游,不知原是木兰舟。云旗猎猎翻青汉,雷鼓嘈嘈殷碧流。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江亭暇日堪高会,醉讽离骚不解愁。”作者从观看龙舟竞渡而油然而生对屈原的敬慕之情。宋人梅尧臣的《五月五日》诗也流露了对屈原的敬意:“屈氏已沉死,楚人哀不容。何尝奈谗谤,徒欲却蛟龙。未泯生前恨,而追没后踪。沅湘碧潭水,应自照千峰。”
端午风俗五花八门,屡见于诗人的笔端,如宋代戴复古的《扬州端午呈赵师》诗:“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不酒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生动地反映了古时人们过端午的情景。古诗: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展示了古时端午民间喝菖蒲祈平安,家家户户悬挂艾草驱虫祛邪的场面。北宋诗人朱松的《重五》诗:“异乡逢午节,卧病此衰翁。竹笋迸新紫,榴花开小红。山深人寂寂,气润雨。煮酒无寻处,菖蒲在水中。”描写了在异乡看到的端午节风情。广东潮汕人过端午节颇为热闹,当地有《端午》诗云:“家家插艾望消灾,欲食粽球兴满怀。更喜龙舟竞渡处,锣频鼓急浆花开。”在众多端午风俗诗中,诗人往往在描写端午食粽上花费笔墨,如“端午数日间,更约同解粽”、“白白糍粽美,青青米果新”、“诸闹渔歌响,风和角粽香”等诗句,反映了民间食粽的普遍。唐明皇吃了一种“九子粽”后,赞不绝口:“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唐代诗人元稹的“彩缕碧筠粽,香粳白玉团”,写出了粽子的形状和味道。诗人温庭筠的“盘斗九子粽,瓯擎五云浆”,描述了粽子的大小。清代林苏门的“一串穿成粽,名传角黍通。豚蒸和粳米,白腻透纤红。”写尽了火腿粽的妙处。而清代查慎行笔下的“清暑初交殿角风,又传节物近开中。灵符旧系千丝缕,玉粒新颂五彩筒。青箬香分菖叶绿,银盘光射石榴红。云帆不却三韩贡,拜赐还教纪祖功。”则描绘了当时用高丽贡米制作粽子的情景。
在端午风俗中,龙舟竞渡场面壮观热烈,更是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成为端午节诗人高哦低吟的好题材。唐代张悦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储光羲的《官庄池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去来波。”宛若一幅幅龙舟竞渡风俗画,清新又动人。唐代诗人张建封的“五月五日天晴朗,杨花绕红啼晓莺……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斡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午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挠。”更是惟妙惟肖地再现了龙舟竞渡那扣人心弦的场景。唐代白居易的“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归。”则反映了当时龙舟竞渡出现以夺锦标为胜的情景。宋代陆游的《归州重五》诗,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把竞渡盛况描绘得呼之欲出,气象非凡:“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清代董平章的诗句:“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执肩看龙舟。”描绘了当时人们倾城看龙舟竞渡的盛景。
同是端午,由于诗人们的境遇不同,在诗中所流露的情感也各异。唐代殷尧藩在《同州端午》一中写道:“鹤发垂肩展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儿童见说深惊讶,欲问何方是故乡。”诗人对故乡对亲人的思念跃然纸上。唐代文秀的《端午》诗:“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有洗得直臣冤。”诗里句间表达了作者为爱国诗人屈原鸣不平的心情。明代高启的《端阳咏子》诗:“香艾裹秫炊,投祭楚江湄。颇恨馋蛟横,忠君竟不知!”流露了作者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无限情思。清代谢墉的《粽子》诗:“玉粒量米水次陶,裹将箬叶苎丝韬。……土俗清明供礼暮,诗家端午吊离骚。年年节令春徂夏,丙舍南瞻念母劳。”诗人不仅描写了故里粽子制作工艺,而且借粽子倾吐对远方老母的思念之情。抗战时期,老舍先生写了一首端午诗:“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前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这首诗既反映了抗日时期生活的艰难困苦,又流露了作家积极向上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读来别有一番滋味。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范文第2篇
一、了解我国古代诗歌常见的类型及其特点
古代诗歌按其写作内容的不同有不同的类型,且各有自身的特点,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写景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景物为描写对象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景物描写中的诗体。所写景物只是作者抒情的载体和手段,诗人往往通过景物的叙写表达自己深刻的人生感悟,或对人生的理解。言在此而意在彼是这类诗歌的共性,多采用象征、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托物言志的写法。鉴赏时要首先要把握所咏景、物的特点,其次要领悟诗人在景物描写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或哲思。如李商隐《蝉》这首咏物诗作者以蝉自喻。前四句写蝉的艰难处境,暗喻诗人自己的真实处境;后面四句则直抒胸臆,把自己的命运和蝉联系起来,从蝉的叫声得到警示,要像蝉那样保持清高和廉洁。诗人借蝉抒发了自己心中不平之气,也是自命清高的表白。
2、羁旅诗:是表达因滞留他乡很久而不能回家所产生的思乡及思亲之情的诗歌。游客浪子,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心中所感都包含着由此触发的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家庭的憧憬。这类诗情真意切,凝聚了诗人的人生感叹,飘泊愁苦,表达了古人对亲情、友情的重视,有极高的人生价值。羁旅类诗词中常用“孤”“悲”“无情”“怜”“空”“独”“故园”“相思”等词来表达情感。羁旅诗常抒写的大致有:①叙写羁旅之苦,抒发内心的孤独、凄凉及思乡之情;②感念亲情之深,表达对亲人的热爱与思念;③抒发独居它乡,不得重用,怀才不遇,报国无门的孤独寂寞、幽怨愤慨之情;④抒发厌恶战争、思念家乡亲人之情。
3、边塞诗:就是表现军旅生活的诗作。边塞诗是时代的产物,最能体现国运的兴衰。多表现古人卫国护家,热爱生活,思念故乡亲人的情怀,有的则抒写战士的长期戍边难免要产生的“边愁”。但意境雄厚开阔,情调激越悲凉,绝不是寻常温柔缱绻的儿女之情。盛唐时以豪迈奔放、一往无前为主调(代表人物有高适、岑参),宋代更多表现出诗人报国无门的哀伤(代表人物有范仲淹)。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在于从不同的角度展现时代的风貌,鉴赏时应首先把握时代特征,然后推敲作品中蕴含的不同思想感情。如王昌龄的《从军行》,诗歌以雪山、孤城作背景,有力地显示出役经百战,金甲磨穿的战士们誓扫楼兰的决心。
二、归纳古诗鉴赏各类题型的答题套路,规范答题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常见的题型有:诗歌描写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有何特点?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意象?作者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等。
(1)意象鉴赏: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陌上柔柔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
[参考答案]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
解题步骤及要点:
①找出诗中描绘形象的相关语句,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什么形象)②用精炼的语言概括形象的特征。(形象的基本特征)③结合诗歌的主旨分析形象的作用或效果。(形象的意义)
(2)意境鉴赏
军城早秋(严武)
昨夜秋风入汉关,朔云边月满西山。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
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寓意?
[参考答案]夜晚、秋风、汉关、寒云、冷月、西山,诗的前两句描绘的是一幅初秋边关阴沉凝重的夜景。寓意边境局势的紧张。
答题步骤及要点:
①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在忠实原诗内容的基础上进行联想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②结合景物的特点和情调,用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意境(孤寂冷清、恬静优美、萧瑟凄凉、雄浑开阔等);③根据意境氛围的特点来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2、“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常见的题型有:解释词语的具体含义,指出意象的特定含义及语言风格等。
(1)炼字
寄远(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首句中“悠悠”在诗中有何作用?
[参考答案]一方面描绘水流的悠长和江面的空寂,另一方面以景写情,烘托出客子思归的孤寂之情。
答题步骤及要点:
①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②展开想象,复原该字在句中描述的景象;③分析该字蕴含的表现手法(比拟、比喻、通感、以动显静等),揭示其表达效果。
(2)诗眼
小重山?端午([元舒顾]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空惆怅: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答题步骤及要点:
①指出该字(词)对表达主旨所起的作用;②结合诗句进行梳理,列举全诗围绕该字(词)写了哪些内容;③分析该字(词)在诗歌结构上的作用。
3、“诗歌表达技巧鉴赏”常见的题型有:诗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包括修辞)?有什么作用?等
鹧鸪天代人赋(辛弃疾)
陌上柔柔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词的最后两句作者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运用对比(或拟人、借景抒情等)。作者将城里愁风畏雨的桃李与乡间溪头迎春开放的荠菜花相对照,借景抒情,表达了作者解官归田后鄙弃城市官场、热爱田园生活的感情。
答题步骤及要点:
①分析诗中运用的表现手法(表达方式或修辞);②结合诗句内容具体分析这种手法;③揭示这种手法在诗歌中对塑造形象、表达思想情感、传达主旨等方面所起的作用。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范文第3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学习以质朴的语言展现所描绘事物的特点;
(2)学习详略结合、重点描述具有代表意义的事物,表现主题的写法;
(3)学习将记叙与描写相结合表现主题的手法。
2.过程与方法:
(1)反复朗读,体会语言魅力,感悟文章情趣;
(2)整体把握文章的结构,为口头表达、写作做好积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品味文章字里行间蕴含着的宁静、淡泊、闲适的心情和志趣超然的情感,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日常生活细节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的独特语言风格,认真品读。
2.激励学生用心体验生活,珍惜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朗读法;自主合作探究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
【教学流程】
一、引用诗词 导入新课
师:“唐朝文秀有诗云: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从这首诗中,你们得到了哪些信息?
生:端午、屈原。
师:相传,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我国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许多端午的风俗一直流传至今,你们都知道哪些呢?
生:吃粽子、赛龙舟、挂香包、吃鸡蛋……
师:我国各地端午的风俗是不尽相同的,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江苏高邮看看那里的端午风俗,品一品那里与众不同的《端午的鸭蛋》。
(设计说明:以与端午有关的诗词导入新课,使学生自然而然地融入端午的节日氛围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
(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正音、正字:系(jì) 用酒和(huò) 络子(lào) 薄罗(báo) 门楣(méi)
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现、当代作家,江苏高邮人。
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分别给第一段,第二、三段,第四段拟一个小标题。(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交流。)
生:端午的风俗。
生:家乡的鸭蛋。
生:端午的鸭蛋。
师:作者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风俗?为什么先写端午的习俗?
生:系百索子、做香角子。
生:剪贴五毒、贴符、喝雄黄酒。
生:放黄烟、写一笔虎、吃十二红。
生:作者浓墨重彩渲染端午气氛是为文章的主体“鸭蛋”预设了合理背景。
(设计说明:以上环节设计的目的在于指导学生从结构上、思想上整体把握文章,理清行文思路,领会文章主旨,使学生能体会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日常生活中富含生活情趣、人生意味的感悟。)
三、细读课文,问题探究
师:高邮鸭蛋有什么特点?
生:蛋白柔嫩、油多,黄是通红的“双黄蛋”。(质细而油多。)
师:大家想不想知道高邮鸭蛋到底是什么样子的?(多媒体显示:高邮鸭蛋。)
师:从文章的字里行间我们能读出汪先生的一个心愿,这个心愿是什么?
生:不仅希望高邮鸭蛋走向全国,更希望它走向世界。
师:请大家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拟一句广告语,宣传一下高邮鸭蛋。(学生交流,然后即兴回答。)
生1:高邮鸭蛋,蛋白柔嫩,质细油多。
生2:高邮鸭蛋,鸭蛋中的战斗(双黄)蛋。
生3: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就收高邮蛋。(生笑。)
师:其实,在很久以前就有人为它作了宣传,他就是袁枚。我们读读他是怎样宣传鸭蛋的。(请一位学生读引文。)作者引用袁枚的《腌蛋》,有什么好处?
生:丰富文章的内容,增添古朴之气。
师:不知道大家是否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请看第三段最后一句话。哪位同学能有感情地读一下?(一名女生先读,感情表达有所欠缺。又有一名男生自荐读,赢得大家的掌声。)
师:作者为何要否定北京的鸭蛋呢?
生:通过对比和反问,突出对故乡咸鸭蛋的喜爱之情。
师:作者写端午的鸭蛋着重写鸭蛋络子、吃鸭蛋、玩蛋壳,为什么写这些内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行文活泼生动,充满童趣,抒写了对儿时生活的怀想和留恋和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
(设计说明:通过以上情节的设计,让学生随着问题的逐层深入,感悟作者对故乡的热爱、眷恋之情,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会揣摩渗透在字里行间的细微感情。)
四、品味语言,感受情趣
师:其实和高邮的咸鸭蛋同样有味道的还有作者的语言,汪曾祺是一位非常讲究语言艺术的作家,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赏析一下本文的语言。
生:运用短句:如开头的“出鸭”“系百索子”。
师:短句读起来有什么感受呢?
生:如同唠家常,亲切自然。
师:除了短句,还有什么呢?
生:第143页,“蛋白……”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家乡鸭蛋的美味。
生:文中第143、144页用了“白嘴”“空头”,富有乡土气息。
师:这是什么语言呢?是富有地方特色的……
生齐:方言。
生:第143页,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冒出来了,用一个“吱”字,极其形象,如闻其声,如观其象。
师:你真会用词,“如闻其声”“如观其象”,如临其境哪!确实,就这么一个字,便绘声绘色地写出了红油冒出来的动感与品尝者的。
师:但你刚才读的时候,红油冒出来了吗?我们大家一块帮她冒出来。
生齐读一次,再读一次。
师:这汪老就是不一般,文章写得很随意,很自然,很有生活情趣。
生:引用资料,比如引用了囊萤映雪的故事。我不懂的是,为什么要引用这个故事呢?
师:这个问题我也不会,同学们,谁帮我解答?
生:紧接上的蛋灯来写,也可以让我们领会古人的苦读精神。
生:对美好童年往事的无限遐思和眷恋。
生:引用历史上有关读书的名人轶事,更增强了文章的趣味性和艺术氛围,有淡雅的幽思令人回味。
师:这就是汪曾祺,写文章如同随意聊天。
生:有些语句形象,有孩子气。如“这有什么好看的呢?”“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师:对啊,不管什么时候,只要我们拥有一颗童心,就不会老。
师:刚才我们一起探讨了口语,方言,古诗,短句。还有一种语言,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所食鸭蛋多矣。”“矣”字经常会在哪类文章中出现啊?
生:文言文。
师:对了,这就是文言词语。作者善于使用口语,方言,短句,使文章通俗易懂;又善于使用文言,古诗,使文章典雅大气,达到雅俗共赏的效果。
(设计说明: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查找语句,品味本文语言朴素、幽默、典雅之美,感悟作者宁静、淡泊、闲适的心情和志趣超然的情感,感受作者闲适自由的创作风格。)
五、创设情境,深刻反思
师: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一些传统文化逐渐淡出了我们的生活。不必说端午,也不必说中秋,就是春节这个最具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在今天似乎也显得年味儿有点淡了。越来越多的国人不贴年画,不吃年糕,不贴窗花,以至于不断有民俗专家担忧春节是否会消失。因而有必要掀起一场“保卫春节”的文化运动;然而,与之相反的是,春节在国外多个国家成为了时尚,春节开始走红世界――印尼把春节定为全国性假日。英国首相、美国总统、加拿大总理、俄罗斯总统等许多国家领导人,都会以新春贺信等方式,给华人拜年。而韩国已经申报端午节为文化遗产……学了本文后,谈谈你是如何看待这种现象的?
(小组讨论,各抒己见。)
得出结论:保护传统节日,珍视传统文化!
(设计说明:引发学生对我国传统节日、传统文化的思考,增强传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意识和使命感,从而增强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六: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师:“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一份浓浓的乡情,一份甜甜的童趣。生活中,我们总会有许多难以忘怀的东西:也许是带给你笑声的一个尖尖的沙堆,也许是轻轻滑过你脸庞的一片树叶……同学们,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真真切切地记下生活的滋味吧!请大家以“生活滋味,始于 ”为题写一段文字,记下自己曾经经历过的事,字数不限,但要写出乡土味,写出感情。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齐:老师再见!
(设计说明:让学生体会本文“以小见大”的写法,让学生明白:好的文章取材于生活,来源于生活,生活之中处处有语文。我们要有一双观察生活,发现美的慧眼。同时,通过课后练笔,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
【教学反思】
一、在主题情感的挖掘上不够深入,探讨研究缺乏深度。
我对“为什么以端午的鸭蛋为题”这个整体感知的部分把握不够,为了进入下一个环节,让学生活动不够到位。因此,有些体现学生主动性的动手、动口的活动来不及开展,未让学生很好地展开讨论,感受不够深入。在分析体味语言时,有些学生的发言未尽,也是轻轻点过,未让学生畅所欲言,挖得不够深。个别学生的口头表达声音过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表达。
二、板书的设计缺乏美感,知识呈现不够系统。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范文第4篇
我国为龙舟的故乡,三千余年前的西周古籍《穆天子传》中已有“刻大桐木为虬头”的记载。古时的龙舟装饰十分讲究,舟身窄而长,有龙头、龙尾,还有鳞甲,船上结七彩,张旗伞,舟首装上威风凛凛的木雕龙头,头两侧装上水牛形的大角,即龙角。角上还写有寓意吉祥的词句,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等。现代的龙舟,一般也是舟作龙形,装饰各异,别有风采。体育比赛的龙舟,一般用木材或玻璃钢或合成材料制成。
龙舟竞渡源远流长,早在春秋时期已出现。浙江鄞县出土的一件春秋时期的青铜钺上就有古代越人竞渡的图像。民间赛龙舟的习俗,在唐代已盛行。每到端午这天,人们倾家而出,观看龙舟竞渡。竞渡之时,岸上彩旗猎猎,鼓乐喧天,人声鼎沸,呐喊助威。在有声望的长者指挥下,十八对身强力壮的划手并排于舟身两侧,个个身穿色泽鲜艳的衣服,腰束织锦布带,头戴毛巾,齐心协力,振臂奋力,浪花飞溅,龙舟似蛟龙腾水,离弦之箭,令人眼花缭乱。唐代诗人张建封的《竞渡歌》,正维妙维肖地描绘了当时龙舟竞渡盛况:“鼓声三下红旗开,两龙跃出浮水来。棹影斜波飞万剑,鼓声劈浪鸣千雷。鼓声渐急标渐近,两龙望标目如瞬。坡上人呼霹雳惊,竿头彩挂虹霓晕。前船抢水已得标,后船失势空挥桡。”宋代黄公绍《端午竞渡棹歌十首》所写的“棹如飞,棹如飞,水中万鼓起潜螭;最是玉莲堂上好,跃来夺标看吴儿。”把宋时龙舟竞渡夺标的盛景描绘得栩栩如生。北宋画家张择端的《金明池夺标图》和元代王振鹏的《龙舟夺标图》也都细致真切地再现了当时的热烈情景。龙舟竞渡以夺标为胜,杆竿上挂着的锦彩就是奖品,这就是今天“锦标”一词的由来。如今,在我国许多地方,尤其是江南水乡,龙舟竞渡尤为盛行。1984年国家决定把龙舟列为全国正式比赛项目,并于1985年成立中国龙舟协会,每年举行全国或国际龙舟赛。现龙舟运动已遍及五大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龙的传人发明的龙舟已驶向世界各地的江河湖泊。
龙舟竞渡场面壮观热烈,牵动了诗人的情愫,成为端午节诗人高哦低吟的好题材。唐代张说的《岳州观竞渡》:“画作飞凫艇,双双竞拂流。低装山色变,急棹水华浮。”储光羲的《官庄池观竞渡》:“落日吹箫管,清池发棹歌。船争先后渡,岸击去来波。”宛若一幅幅龙舟竞渡风俗画,清新又动人。唐代白居易的“齐桡争渡处,一匹锦标归。”则反映了当时龙舟竞渡出现以夺锦标为胜的情景。宋代陆游的《归州重五》诗,以极其简练的语言把竞渡盛况描绘得呼之欲出,气象非凡:“斗舸红旗满急湍,船窗睡起亦闲看;屈平乡国逢重五,不比常年角黍盘。”清代董平章的诗句:“堂开宛在俯中流,士女倾城尽出游。记得小西湖上路,罗衫纨扇看龙舟。”描绘了当时人们倾城看龙舟竞渡的盛景。
描写端午节的诗句范文第5篇
1.局部情感审美
所谓局部情感审美,就是分析部分诗句所蕴含的情感,即抽取诗歌中部分诗句,要求考生分析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2009年高考各地试题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设题:
(1)赏景析情
借景抒情是诗人不直接言明思想感情,而是寓于眼前的自然景象之中,是一种间接而含蓄的抒情手法,不同于直接抒情(也称直抒胸臆)。借景抒情的诗句往往是高考命题的切入热点。
如2009年高考福建卷第5题:《江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
借景抒情是古诗创作中常用的手法,选题中颔联妙在融情于景。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
再如:2009年高考重庆卷
(折桂令)问秦淮
孔尚任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箫?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描写了什么样的景色?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写景与言情,非二事也。善言情者,但写景而情在其中”(况周颐《熏风词话》)。选诗言情,正是通过一系列有形之物的描绘来抒发与表达的。因此,寓情于景,正是此曲在艺术上的一大特色。它没有一处带感彩的字眼出现,如:“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这几句,写白鸟绿水黄花红叶,本应构成一幅绚丽多彩的秋景图,但却“无个人瞧”,好一个物是人非,于是只好放任其自飞自流,自开自落。但物是人非的感慨,昔盛今衰的喟叹,一切俱在其中矣。
(2)直抒胸臆
直抒胸臆就是直接抒发自己的思想感情。借景抒情比较含蓄,有时理解难以到位,而针对直抒胸臆的诗句,分析作者的感情则相对简单。如2009年高考安徽卷:
小重山?端午
舒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共女,庆端阳。细缠五色臂丝长。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往事莫论量。千年忠义气,日星光。《离骚》读罢总堪伤。无人解,树转午阴凉。
从全词看,“空惆怅”和“无人解”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此题是考查理解诗中表达思想情感的关键词语,结合上下文,尤其是诗句“谁复吊沅湘”、“树转午阴凉”,很容易读出作者慨叹人们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对屈原的怀念和崇敬之情。据此可以明确为“空惆怅”是慨叹世人忙于节日的喜庆,而不理解或淡忘了端午节厚重的历史内涵,表达了对爱国诗人屈原的怀念之情;“无人解”则抒发了作者不为世俗理解的孤寂落寞情怀,也表达了对屈原忠义气节的崇敬。
再如:2009年高考全国卷Ⅱ第12题:《军城早秋》,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选诗的后两句表现了作者作为镇守边疆的将领,斗志昂扬、坚信必胜的豪迈情怀。第三句写部署奋力出击,显示昂扬的斗志;第四句写全歼敌军的决心,显示必胜的信心。
(3)迂直并济
在2009年高考试卷中,有些诗句的抒情方式相对复杂,同一联中既含蓄又直白。这种题型看似复杂,但学生只要掌握了规律,就能准确解答。如2009年高考山东卷:
寄远
杜牧
南陵水面漫悠悠,风紧云轻欲变秋。
正是客心孤回处,谁家红袖凭江楼?
本诗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变化?请作简要分析。
这两句是写正值客心孤寂之时,忽见红袖凭楼而增思家之情。诗人看到红袖凭楼的情景时,一下子联想到家人也在盼望自己归来,于是思家之情更加浓重。上句直抒胸臆,下句则含蓄蕴藉。
(4)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是文学创作的基本任务,更是诗歌艺术的重要使命。古人对这种传情思维作过具体论述:“神用象通,情变所孕。物以貌求,心以理通。”就是说作者的情感,是由“象”感发的,而情感又是离不开“貌”的;情是融于理的,理则又是情的升华了。高考命题者在考查时往往让考生分析作者借某个特定的物象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如2009年高考天津卷:
严郑公宅同咏竹
杜甫
绿竹半含箨,新梢才出墙。
色侵书帙晚,阴过酒樽凉。
雨洗涓涓净,风吹细细香。
但令无剪伐,会见拂云长。
请你谈谈对最后一联寓意的理解。
竹品,即人格。诗人反复状写竹的可爱,意在突出心中所达之意:尊重天性,顺应物性之自然;或者呼吁统治者要呵护人才,而不要随意摧残人才;或者以竹自况,期待朝廷能提携自己,使自己能“致君尧舜上”,能为治国平天下奉献绵薄之力……这首咏物之作,托物言志,十分妥贴,状物,形象生动;言志,委婉含蓄。
2.整体情感审美
所谓整体情感审美,就是要结合全诗进行分析评价,从而理出作者借以抒发的感情,其难度比理解某个句子中作者的情感大。考生必须全面地分析材料,尽可能多地解读出其中的内涵。如2009年高考广东卷:
月
杜甫
万里瞿唐月,春来六上弦。
时时开暗室,故故满青天。
爽合风襟静,高当泪脸悬。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作者通过咏月主要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整体把握,杜甫一生颠沛流离,漂泊不定,经常远离故乡、远离亲人。对于自己的家乡、亲人,他是思念情切,刻骨铭心。全诗以明月兴思情,同一轮明月寄寓着两地彼此的思念,思情的悠远绵长与月夜的孤独寂寞,相织相融,形成一种清丽深婉、寂寥苦思的凄清氛围,使读者不觉之间与之同悲共泣。
此题要求考生要结合全诗分析,还要结合注释中的背景资料来答题,整体感知诗歌的感情时,除了把握诗句的内容外,还要联系作者生平经历及时代背景,做到知人论世。
再如2009年高考辽宁卷第9题:《晚泊岳阳》,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是怎样表现的?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触景而生的思乡之情,是通过卧闻钟声、系舟树下、静赏江月、倾听歌声等举动,城里钟、水上歌等听觉感受,城下树、空江月、水上人、云水苍茫、轻舟飞逝等视觉形象,以景寓情来表现的。句句写景,景景关情。
3.情感审美比较
高考对情感审美的考查,除了整体感知外,有时还比较诗中具体情感的异同。如2009年高考湖南卷:
三月晦日偶题
秦观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点绛唇
元好问
醉里春归,绿窗犹唱留春住。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
渺渺予怀,漠漠烟中树。西楼暮,一帘疏雨,梦里寻春去。
词多富情趣,而宋诗多理趣。请从作品中对春逝态度的角度,分析秦诗之理趣、元诗之情趣是如何表现的。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