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语学习之低龄化论文

外语学习之低龄化论文

  摘要:本文从语言习得的原因,儿童语言的习得过程,儿童教育心理学三个角度分析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论证了儿童学习外语低龄化的益处,希望能对外语教育有所帮助。

  关键词:外语学习;低龄化;语言

  在这个信息技术革命,知识大爆炸的年代里,随着世界经济整体化和居民的迁移,各国之间的联系日益加强;各个领域的合作更为广泛,精通一种语言已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因此,外语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迫使人们不仅要掌握一、二种语言,而且要懂得更多种语言,并能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它们。这种世界发展的趋势对一个国家的外语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我国外语教学花费的时间、金钱、精力最多,却收效甚微,主要原因还在于没有掌握好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

  在笔者上高中的时候,学校为我们请来了一位18岁的美国少年做我们的口语教师。作为同龄人的我们,口语不如人家地道,就拿一些高考题来难他,每次他都能说出正确的答案,但是却说不出理由,只是挠挠头说“No reason.”我们就会笑他“假老外”。现在想起来,我们每个华人都在说汉语,用汉语,汉语作为我们的母语,我们从来没有想过“这句话为什么要这样说?为什么不那样说?”除了语言学家和从事语言工作的人们,一般人是不会去研究上面两个问题的。但是,我们仍然可以把我们的母语说的很好,很自然,就像条件反射一样简单,并完成其交流的功能。

  所以,进入九十年代以来,许多专家和学者都致力于研究是否可以模仿母语习得的过程来学习外语,使我们的语言学习变得简单而有效,把对语言知识的学习转变为一种语言能力的培养。这一理论就使语言学习的低龄化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的趋势。近几年,低龄儿童比大龄儿童或成人在外语学习上更具优势的观点逐渐被人们所接受,越来越多的发达国家开始普及幼儿外语教育。而在我国,幼儿外语教育只是处于尝试阶段,还需要不断探索和研究。那么,语言学习的低龄化到底有哪些益处?哪个时间段是它的关键期呢?

  一、语言习得的基本条件

  对于语言的习得和获得,目前有“模仿说”、“强化说”、“天赋说”、“认知说”等许多理论,但比较一致的看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语言发展具有先天生物学基础,特别是大脑的语言功能或语言遗传机制起着决定性作用。人的思维机能是有所分工的,左半脑控制语言创作力、句法结构和逻辑思维;右半脑负责非语言创造力的思维活动,如音乐、美术及其欣赏能力、视觉能力和空间思维想象力。Lenneberg认为如果左脑在青春期,即十二岁以后受到损害便会严重地影响语言能力的发展。在十二岁之前,由于脑神经的分工还未完成,如果左脑受到损害,语言能力则自然地从左脑移到右脑。这样语言习得不会受到任何妨碍。基于这个学说,Lenneberg提出了十二岁左右为掌握语言的临界期。在此以前,儿童能毫不费力地学会语言。在此以后,语言学习就变得困难多了。

  二是认知能力的发展影响语言获得(包括知识积累的阶段性和智力发展的差异性)。

  三是语言环境是获得语言的必要条件(包括模仿和强化这样一些外部因素)。

  从以上三点可以看出,对一个发育正常的人来说,语言环境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其获得语言的两个重要因素,而认知能力是随着年龄和智力的发展而不断进步的。因此,语言环境就成为获得语言的关键一环。阮慧丽(徐汇区教育局幼教科科长)曾在网上官方访谈录种发表过这样一个例子“我曾经在幼儿园带过一些日本孩子。刚来幼儿园的时候他们一句话不会说,但是三个月或半年后,中文说得非常好。他在家里有说日语的环境,到学校有学中文环境。孩子学语言很快。孩子学任何东西,只要不是功利的,有负担的,方法得当,我认为,孩子学任何东西都是可以的。”这个例子生动地说明了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它是一种模仿和强化的过程。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人在成年后移居国外,外部语言环境对他们来说是存在的,同时模仿和强化的过程也是存在的,他们却很难把外语说的和外国人一样标准,总是会受到自己母语口音或语法的影响。为什么成人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和儿童相比会呈现出这样的缺点呢?我认为成人主要还是错过了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造成他们外语学习的困难。1920年,印度加尔各答东北部的山地里人们捕获了两个生活在狼群中的孩子,大的8岁,小的2岁。据记载,这两个狼孩只会像狼一样嚎叫,不会说话①。这个例子证明如果一个人脱离了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环境,在语言学习的关键期,没有语言环境,再掌握语言就会很困难。

  以上几个事例告诉我们语言环境对语言学习的重要性,同时也告诉我们如果失去了人类社会语言环境,或者错过了语言习得的最佳时期,再掌握语言就会有困难。

  二、从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分析

  儿童的语言习得过程分为语言前阶段和真正语言阶段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语言前阶段(1岁左右的幼儿)

  该阶段又分为“非自控”(前6个月)和“咿呀学语”(6个月~1岁)两个时期。这一阶段幼儿说不出正确的词,但听觉已语言化,能区分音位,可对语言指令做出相应反应。

  第二阶段:真正语言阶段(1岁左右开始进入)

  该阶段又分为单词时期、双词时期、简单句时期、复杂句时期四个时期。

  1.单词时期(1岁~1岁半)。可分辨语音比能说的多,无法发出较复杂的词。幼儿发出的单词具有了最初的语义能力,如会用“果果”代替“想吃果子”;同时也可以理解词语本身的具体和抽象的意义,如幼儿说“爸爸”可能是看见“爸爸回来了”,也可能是看见“爸爸的鞋子了”,但并没有初步组织词语的能力。

  2.双词时期(1岁半~2岁)。这一时期,孩子们开始组合两个词,这主要是儿童交际发展的需要。此时,幼儿已经产生了最初的语法能力,如“爸爸车车”可能是在表达“爸爸的车车”,也可能表达“爸爸和车车”、“爸爸骑车车”、“爸爸给我车车”等语义。

  3.简单句时期(2岁或2岁半进入)。这一阶段是幼儿多个实词连用的简单句阶段。幼儿并没有完全掌握语法系统,不能区别时态变化,但已经能够正确地掌握语序层次等基本的句法结构形式。如“妈妈回家”可能会说成“妈妈走家家”或“妈妈去家家”这样不准确的句子,这些句子实际上已经很接近成人语言了。

  4.复杂句时期。据科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统计、研究,说汉语的儿童大约3岁就可进入成人句阶段,到6岁就算完成了成人句阶段。

  综上所述,儿童在掌握语言的过程中是听早于说,理解句子早于构造句子;语言的能力早于语义和语法能力。

  三、儿童语言习得的心理基础

  日内瓦学派中以皮亚杰为首的学者把儿童的认知发展分为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四个阶段。

  1.感知运动阶段(0~2岁)中儿童可以从具体实际中感知某些概念。结合语言习得的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儿童认知发展的感知运动阶段包括儿童语言学习的语言前阶段和真正语言阶段的单词与双词阶段,此时儿童语言习得特点是可分辨的语音信息比能说的语言信息多,并且对语言信息能做出相应的反应,但是却无法用正确的.语音或言语来表达,所以这一阶段对儿童进行以听为主的外语教学是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特点的。

  2.前运算阶段(2~7岁)中儿童头脑中有事物表象,能用词代表头脑中的表象,能设想过去和未来的事物,知觉成分占优势,并能摆脱具体例子去理解并运用所感知的概念及其意义。联系语言习得的过程,儿童已经进入了真正语言习得阶段中的简单句和复杂句时期。此时对儿童进行外语口语的练习,儿童可能会出现短期的语言混乱,但是最终他(她)会理出自己的语言线索,就像在一个大家庭中有好几种方言存在,儿童仍然可以很自然地适应一样。虽然英汉两种语言有各自不同的特点,如:汉语的实词多重复,主谓结构的搭配较松散,句子中多使用一些并列结构;而英语中代称使用比较多,主谓结构的搭配非常严谨,句子中多使用一些主从结构等等。但是一些语言习得研究者所做的实验表明,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中,如果儿童在五六岁以前开始学习第二语言,那么他们说第二语言则丝毫没有任何口音。否则,如果在六岁以上才开始在自然的目的语环境中学习,那么语言发音就往往会有一定的口音,年龄越大,口音越重。这些实验说明年龄和习得第二语言有着密切的关系。

  3.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儿童能借助逻辑推理进行转换;形式运算阶段(7~11),儿童具有在心理上控制若干变量,同时考虑其他几个变量的能力。

  综上所述,结合儿童语言习得的过程可以看出,在6岁左右说汉语的儿童就完成了成人句阶段。再学习外语就会失去优势,所以,6岁前是儿童学习语言的最佳时期。

  我们知道,关键期假设理论②认为,人在成长过程中有一段时期比其他任何一个时期都更容易习得语言。关键期始于婴儿期,可以持续到青春期。这段时间是习得语言的关键期,是与人的大脑策划过程相吻合的时期,大脑策划过程一旦完成,人的语言功能便已在大脑皮层上定位。关键期后开始的语言习得将难以获得完全成功,这是因为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已过,人脑的语言机制开始退化[语言僵化现象产生]。进一步研究还发现:2~3岁是儿童口头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3~4岁时求知欲发展最旺盛的时期,4~5岁是书面语言发展的最佳年龄,5~6岁是儿童抽象概括能力发展的敏感期③。因此,在6岁以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在关键期对儿童进行教育,无论多么抽象复杂的语言,无论文化背景如何,每一个儿童都能容易、快速地掌握语言。收效快、记得牢,错过关键期,学习就会有困难。绝大多数成年人学习语言则要经过一个漫长的,甚至几乎是艰难的过程,而且有些人在学习了十几年以后仍不能达到流利的水平,就是这个原因造成的。而更有说服力的一个事例就是——吉妮案例。吉妮案例为人类是否有一个关键期提供了积极的佐证。一名叫做吉妮的美国儿童出生后第20个月起被父亲单独囚禁起来,与世人隔绝。吉妮在13岁半被人解救出来之前失去了习得语言的机会。吉妮在过了语言习得临界期后开始学习母语,至今尚未完全习得英语。吉妮案例表明,人类的语言习得机制具有生理属性,即有一个生理的成熟期,也有一个生理的退化期。这一事例说明,一个人即使有正常的人类社会生活,存在正常的语言环境,错过了语言学习的最佳时期,再掌握人类语言就会有很大困难,甚至不可逆转。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6岁以前,是儿童语言学习的最佳阶段,在关键期对儿童进行教育,收效快,记得牢,错过关键期,学习就会有困难。因此,外语学习的低龄化是科学的、符合人类生理和心理发展过程的。

  注释:

  ①《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人类.社会版/何本芳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心理奥秘,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 第37页

  ②《现代语言学》/何兆熊,梅德明主编.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年1月第一版 第226页

  ③《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人类.社会版/何本芳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心理奥秘,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 第37页

  ④《中国少年儿童百科全书》人类.社会版/何本芳主编.浙江教育出版社/心理奥秘,少年儿童的心理成长 第15页

  参考文献:

  [1]胡明阳.语言学概论[M].北京:语文出版社,2000.

  [2]何兆熊,梅德明.现代语言学[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1999.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