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容气势大的词语(精选5篇)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第1篇
关键词: 自然手语 比较句 句法特征
自然手语是聋人的母语,也是聋人之间最常用的沟通工具。语言学界的学者例如吕会华和高立群(2023)在论文《中国手语的从句关系》中明确界定:“中国手语是指中国聋人使用的,有自己的语法体系的一种自然语言,也就是中国聋人社群中通用的自然手语。”[1]自然手语具有不同于汉语的语法特征与语序规则。汉语和手语各有语法,但是有的时候两种语法是可以共享的。通过比较,可以了解手语与汉语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一步认识手语的语言规则和差异。纵观自然手语中各类表示比较的语句,我们不难发现自然手语的比较语句多种多样:以语法结构为例,有繁式与简式;若以语言方式为例,则有明比与暗比;若从项目数上看,则有单项式比、双项式比及多项式比等。研究手语的比较句的句法特征的目的在于找出汉语和自然手语之间的不同之处,发现其中规律,寻觅它们内在的统一,以便更好地运用两种语言。
1.手语中比较句的语法特征
1.1繁式和简式
手语中比较句分有繁简之分,不同的说法,同一个意思,既可用较复杂的句式表达,又可用较为简单的句式表达。例如,“小李比小明力气大”,手语至少可以有三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1)用两个并列的小句。
汉语语序:小李力气大,小明力气小。
自然手语:小李/力气/大/是,小明/力气/小/是。
(“/”用来划分手势词界)
(2)用一个偏正复句。
汉语语序:小李和小明两人力气比的话,小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和/小明/两/力气/比/小李/力气/大。
汉语语序:小李和小明要论力气大小的话,还是小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和/小明/两/力气/大小/看/小李/力气/大/是。
(3)用一个简单的比较句。
汉语语序:小李比小明力气大。
自然手语:小李/比/小明/力气/大/是
以上多种句式,逻辑意义相似,附加语调色彩却有差异,这取决于自然手语的语法表现形式主要在面部表情等非手控特征、利用空间布局和部分手势词形变化等方面有所不同。
1.2明比和暗比
明比句更加直白明了,在语句中把相比的两端都诉诸语言,无论是描述的对象,抑或是比较的对象(或基准)都表示出来。
例如:汉语语序:土鸡肉比家鸡肉香。
自然手语:土鸡肉/比/家鸡肉/香/是
汉语语序:口比糖甜,心比煤黑。
自然手语:糖/口/比/甜/煤/心/比/黑
暗比句则更加含蓄隐晦,在语句中只把相比的一端诉诸语言,而一般会选择把比较的对象(=比较的基准)略去。
例如:汉语语序:往右转走(比往直走)近些。
自然手语:往/右边/走/距离/近/是
汉语语序:坐飞机去(比乘其他交通工具)快些。
自然手语:飞机/比/快/是
汉语语序:这件衣服的袖子太短了。(跟一般的衣袖比或自己衣的标准比)
自然手语:衣服/这/袖子/小/缩短
这些比较的对象多是浅白易懂的,可以略而不谈,因为这样运用话题优先和重复一些关键词手势的视觉效果是增强了语气,突出了重点,更好地传达和表达了句子的意思。
1.3比较事物的异同和高下
在比较事物异同,或就某一特征比较高下(优劣)方面,汉语的句式多用随同格(和、同、跟),而在手语句式都一一省略,代替为“两”多用比较格强调视觉空间的位置,比较两个词汇的方式有时是先空间定位,后用指点手势提及或圈出提及范围进行表达比较级。例如:
(1)汉语语序:小麦和青稞不同。
自然手语:小麦/青稞/两/不同
(2)汉语语序:计算机与电脑意思一样。
自然手语:计算机/电脑/两/一样/意思/是
(3)汉语语序:你现在的样子跟以前不一样。
自然手语:你/样子/现在/以前/两/不同
比异同也可不用随同格,而用相似、像等,它们都位于比较对象之后。例如:
(1)汉语语序:他像小孩一样。
自然手语:他/小孩/像/是
当然,形容词根复合的形式(多少、高矮)在这里也适用。或是为了达到表示在某一特征上的异同关系的目的,而在形容词根加后缀的形式。例如:
(1)汉语语序:这两只苹果大小一样。
自然手语:苹果/这/两/大小/一样/是
(2)汉语语序:他们俩个子高矮一样。
自然手语:他们/二/身体/高/一样/是
1.4比人、比物和比事
某些时候,同一定义的手势标记,会同时在自然手语中两人相比或和两物相比中使用。例如杭州手语方言中,比人句用“大于”之意的手势表示“超过”。语法空间位置是以手语者以视角为标准诠释的,这些位置,朝哪个方向进行比较,都是从手语者的角度判断是超过哪个。例如:
(1)汉语语序:他比我快
自然手语:他/我/大于/快
汉语语序:这只黄瓜比那只黄瓜长
自然手语:黄瓜/这/那/大于/长
比事句跟比人不同。比事句涉及动词时,需要加上手势“好”往上的动作即比这个更好的意思强调句子中心。例如:
汉语语序:与其杀死母牛,不如留着挤奶。
自然手语:母牛/杀/不/留着/挤奶/比/好
汉语语序:你去不如我去。
自然手语:你去/不/我去/比/好
2.比较句的归纳分析
随着手语的发展,聋人沟通的自然手语越来越丰富,手语比较句也起了一些变化。从今天看,不仅今天跟以前有所不同,就是今天自然手语里面也有不同的汉语语序规则的分歧。就比较句的异同而言,我们也可以谈谈自然手语言中二物相比的句子,可以“A比B好”为例。通过对大量的语料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对自然手语比较句的基本格式与类型进行了初步归纳。主要从四个方面加以分析。
2.1语序分析
让我们一起分析(A比B好)这个二物相比的例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一句子中包含四个成分:名词A(描写对象)、名词B(比较对象)、比较标记和形容词。
以上四项可用代号表示如下:名词A=X名词B=W,比较标记=than,形容词=Y。自然手语比较句的语序可以是:(1)“W+X+than+Y”,(2)“X+than+W+Y”,例如:
(1)家鸡肉/土鸡肉/比/香
(2)土鸡肉/比/家鸡肉/香/是
以上两句,语序不同,意思一样,都表示“土鸡肉比家鸡肉好吃”。由此可以看出自然手语比较句语序的一些基本特征:形容词Y(谓语)的位置是固定的,总位于句子结尾处;比较标记也是固定不变的,它通常排列在比较标准之后;而句子中唯一可以一互换位置而不改变句义的,则是描写对象和比较对象,描写对象必须置于比较标比(than)的前面。由此得出,以上格式改写成下面的形式或许更加会清晰明了:
(1)X+(W+than)+Y或X+Wthan+Y
(2)(X+than)+W+Y或Xthan+W+Y
综合上述,无论自然手语、汉语手势还是各种的语言交流,在就基本语序而言,它们都是一致的。若将句式加以扩展,语序安排相应就会更加复杂。以形容词前再加一个名词为例,就可以把事物的属性说得更详细。如“A比B好”可以扩展开为“A比B身材好”,“A比B学习好”,“A比B技巧高明,心更细”,等等。由此看出,这里句子的排列排序有多种,且全句整合了三个名词性成分。以“他比我学习好”为例,至少有四种说法存在于自然手语中:
我/他/比/学习/好他/比/我/学习/好
我/学习/他/比/好学习/他/比/我/好
如果全句名词项更多,语序排法自然就更复杂。例如“北京牛肉比南京牛肉价钱高”涉及“北京”、“南京”、“牛肉”、“价钱”四个名词成分。在自然手语的表达中,下面几种说法的意思是相同的:
(1)南京/牛肉/北京/比/价钱/贵
(2)牛肉/北京/比/南京/价钱/贵
手语比较句句式的这些表层差异是由自然手语的语序特点决定的,也与聋人在视觉上的认知方式有关。所谓“视觉语言学”这个名称是游顺钊在1983年提出的。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分析,证明了手语具有人类语言所应具备的所有成分。唯一不同之处是:手语这样的语言系统是以视觉―动作的管道而不是听觉―发声的管道作为沟通方法[2]。
2.2形容词Y分析
形容词在比较句中的用法有几种不同情况。在汉语里,形容词可以单独作谓语或宾语。例如前面举过的例子:小明比小红身高,牛奶比羊奶香。在自然手语中,形容词根一般置于句末,很少出现单独作谓语的情况,后头要加点手势动作的频率和力度表示语气和程度。手语句子结构是主题在前,说明在后。自然手语里有一种表面上看来是以形容词比较级形式结尾的句子。例如:
这所房子比那所房子高自然手语:房子/这/比/这/高X2
这朵花比那朵花漂亮自然手语:花/这/比/这/漂亮(加力度)
实际上这里有一个带有指向性的手势为辅助动词跟前面的形容词根缩合在一起了,在否定句和疑问句里有这个指向性的手势,直接指点,以人或地点代词,如:
这个是不是比那个高?自然手语:这/比/这/高/有/没/有
这个没有那个高自然手语:这/比/这/高/没有
2.3疑问分析
在不同的方言里,比较句的问法各有不同,是非问句、选择问句和特指问句因地而异、格式不同。在自然手语中,一般疑问句从来不加以问号:吗?呢?呀?等,而脸部呈现疑问的表情:睁大眼睛和扬眉毛表示疑问。手语表示对事物的选择时,先要明确在几种事物中选择。然后伸出左手手指,几种事物就伸出几个手指,并指明哪个手指代表哪个事物。最后用另一手在几个手指中,比较提问时,就指明是哪一个或哪几个手指代表的事物。同时面部配以疑问的表情[3]。
这个比那个高吗?自然手语:那个/这个/比/高/哪个?
这本书比那本书厚吗?自然手语:书/这/那/厚/大于/是?
男孩和女孩哪个大?自然手语:男孩/和/女孩/两/年龄/大/哪个?
2.4否定分析
比较句的肯定式加上否定词即“是”要加点头的动作或“不”摇头的动作,是以摇头皱眉的面部表情就构成否定式。但这个否定词加在哪里,自然手语的语序就不一样。在聋人手语里,否定词“是/不”也可以直接放于形容词后面或句末的。例如:
这个比那个不高。自然手语:那个/这个/比/高/不
汽车没有火车快。自然手语:汽车/火车/比/快/不
他体力不像我这么强自然手语:他/体力/我/强/相似/没有
否定比较句在形容词后面是手语与汉语语法的一大区别。手语中的否定词在句末,是对前面所述事情的否定,这样的句法结构聋人容易理解。
3.结语
在自然手语中,比较句的类型多种多样,难以一言以蔽之。以上的一些初步分析只针对其一特征和双项比较句,而未能对几种比较句的句法特征、语序结构、具体句式的使用语境等进行全面了解,深入探讨。目前,中国手语研究仍处在初级阶段,手语研究资料比较缺乏。世聋联主席马克?约肯尼先生简述了联合国《维护和促进残疾人权利和尊严的全面综合国际公约》,在此公约草案中,更确立了手语为正式语言,确认其存在的地位和价值。1998年10月,世界聋人联合会(WFD)主席莉莎?考比宁博士(Liisa Kauppinee)率团访问中国,曾提出:中国需要手语研究[4]。挪威心理学家特亚。贝斯列提出一个饶有发人深省的问题:如果我们接纳一个人,也就已经接纳了这个人的语言;如果我们排斥一个人的语言,也就排斥了这个人。因为语言是我们社会存在的重要组成部分[5]。足以证明手语研究的重要性,任重道远。这是值得关注的自然手语的语法问题。中国一些手语研究专家,虽然在自然手语领域尝试过诸多探索,也有过“柳而花明又一村”般的收获,但终究对手语语法系统深入研究不足、手语句法特点很多,很难总结。未来,我们在悬而未决的问题永不止步、让更多的手语语言学及聋教育专家共同努力发展中国手语研究事业,促进聋人文化及手语教育共同繁荣。
参考文献:
[1]吕会华,高立群.中国手语的从句关系.当代语言学,2001,VOL13(2):116-123.
[2]游顺钊.视觉语言学论集.语文出版社,1994.
[3]沈玉林,邵宝兴.中国手语实用会话.郑州大学出版社,2009.
[4]戴目.中国手语概论.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汉语 科学 低碳 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3)10-0034-01
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在古埃及楔形文字演化成为英语的过程中经历了五种语言,即古埃及楔形文字、腓尼基古文字、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变迁,而这些语言都是基于字母发展起来的,只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且又比较适合语音控制和信息录入的计算机时代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正以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语言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加快汉语语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诸多手段。
一 汉语语言的优势
衡量一种语言的优劣有许多种方法,如简洁性、灵活性、稳定性、广泛性、包容性等,其中,能否使人易于记忆并在其有生之年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能否顺应时展有效节约资源也是其重要标准。
1.汉语是未来计算机语言运用发展的最佳选择
人的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现出来的,思维是无声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语言是有声的思维。在普通话中汉语的发音有一千二百个,而英语的发音仅有四百个,两者相比,汉语的发音数量是英语的三倍。
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电脑运用较少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简单,但运算时间加长,而运用较多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复杂,但相对运算时间缩短。目前,语言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的各种语音输入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语音输入的精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2.汉语具有构词的科学性及容易记忆的优势
从目前英汉常用词汇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在用大约四千个汉字来承担着至少一百万个英语单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使汉语词汇的记忆比英语简单了许多,形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远远少于汉语。例如,用汉语对“人”这个字进行描述时,可以关联性地表达为大人、小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黑人等,它们都带有一个“人”字,而英语则表达为adult、child、the old、the young、the disabled、hero,表现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相关性。这样几百万的英语单词就产生了,这就从构词上加大了学习者的记忆难度。
3.汉语是节约型社会最理想的语言
在全球变暖,全社会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所排放的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然而,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两倍的纸张,按照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所印刷的读物要比用汉语所印刷的读物多五倍计算,那使用西方语言比使用汉语要多浪费十倍以上的木材,增加二十倍以上的工业废水。所以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资源,减低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换言之,也就是在缔造低碳经济社会。
二 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的中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信息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延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工具性作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除中国和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美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人在使用汉语,使用人数接近15亿,而英语的使用人数仅有3.5亿人。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它还是联合国必须使用的六种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第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穿透力。汉语蕴涵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具有独特的魅力,传承文明,昭示未来。世界上曾经有几十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等。大浪淘沙,后面的三种文字早已消亡了,唯独汉字硕果犹存,不但长盛不衰,且呈方兴未艾之势。第三,汉语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伴随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居世界第二,1978~2023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的加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必将有力促进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三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言处境堪忧甚至消亡,汉语却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并非简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由汉语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汉语是思维速度最快的语言,在运用中具有信息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汉语在运用与传播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低碳经济价值优势。笔者相信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魅力和使用最方便的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骆小锁.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08
【摘 要】汉语以其自身的魅力,在世界语言之林中优势突出。本文采用了语言分析、数据比较、文献查阅等方法分析了汉语语言的特点及汉语语言的优势。通过引证分析,证明了汉语是当今世界最具优势的语言之一。深入研究汉语语言,对传播中国优秀文化,主动吸纳其他语言或文化精髓,充分发挥汉语在世界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汉语 科学 低碳 魅力
【中图分类号】H1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23)10-0034-01
纵观中外语言发展史,在古埃及楔形文字演化成为英语的过程中经历了五种语言,即古埃及楔形文字、腓尼基古文字、希腊语、拉丁语、法语的变迁,而这些语言都是基于字母发展起来的,只有汉语是世界上唯一不使用字母且又比较适合语音控制和信息录入的计算机时代的语言。随着中国经济飞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日益提升,汉语正以其自身的价值和独特的魅力走向世界。一个国家的语言被广泛使用,标志着这个国家的强大。语言是民族文化形成的基础,为加快汉语语言的推广和应用,推动与世界各国的交流与合作,国家相关部门已经采取了建立孔子学院、开展对外汉语教学项目等诸多手段。
一 汉语语言的优势
衡量一种语言的优劣有许多种方法,如简洁性、灵活性、稳定性、广泛性、包容性等,其中,能否使人易于记忆并在其有生之年获取最大容量的信息,能否顺应时展有效节约资源也是其重要标准。
1.汉语是未来计算机语言运用发展的最佳选择
人的思维内容与思维方式是通过语言及动作表现出来的,思维是无声的内部语言,是语言的高级表现形式,语言是有声的思维。在普通话中汉语的发音有一千二百个,而英语的发音仅有四百个,两者相比,汉语的发音数量是英语的三倍。
计算机的二进制原理告诉人们一个事实,电脑运用较少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简单,但运算时间加长,而运用较多音节与字符参与运算时,其操作复杂,但相对运算时间缩短。目前,语言学家们在电脑上进行的各种语音输入法的对比研究发现,汉语语音输入的精确率远远超过其他语种。
2.汉语具有构词的科学性及容易记忆的优势
从目前英汉常用词汇量的比较中可以看出,汉语在用大约四千个汉字来承担着至少一百万个英语单词所表达的内容。这使汉语词汇的记忆比英语简单了许多,形成这个差距的主要原因还是在于英语的发音种类远远少于汉语。例如,用汉语对“人”这个字进行描述时,可以关联性地表达为大人、小人、老人、年轻人、残疾人、黑人等,它们都带有一个“人”字,而英语则表达为adult、child、the old、the young、the disabled、hero,表现不出它们之间的任何相关性。这样几百万的英语单词就产生了,这就从构词上加大了学习者的记忆难度。
3.汉语是节约型社会最理想的语言
在全球变暖,全社会以低污染、低能耗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的背景下,人们已经注意到大量砍伐木材会造成森林面积减少,生态平衡受到破坏;同时在造纸过程中所排放的CO2、SO2等有害气体,造成空气污染,进而引起全球气候灾害性变化。然而,大量数据统计显示,印刷同样内容的一本书,西方语言要比汉语浪费两倍的纸张,按照全世界使用西方语言所印刷的读物要比用汉语所印刷的读物多五倍计算,那使用西方语言比使用汉语要多浪费十倍以上的木材,增加二十倍以上的工业废水。所以节约纸张就是节约资源,减低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换言之,也就是在缔造低碳经济社会。
二 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是人类相互沟通、相互交际的中介,是人类社会最重要、最基本的文化与科学技术的信息载体,在推动人类社会知识的积累、文化的形成、科学的发展、教育的延续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工具性作用。有资料显示,目前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除中国和新加坡外,马来西亚、越南、柬埔寨、美国、印尼和加拿大等国家也有人在使用汉语,使用人数接近15亿,而英语的使用人数仅有3.5亿人。
在世界语言之林中,汉语语言的世界魅力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是汉语,同时它还是联合国必须使用的六种官方文件中最薄的一本。第二,汉语有悠久的历史文化穿透力。汉语蕴涵着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具有独特的魅力,传承文明,昭示未来。世界上曾经有几十种最古老的文字:汉字、古埃及文字、古苏美尔文字和巴比伦文字等。大浪淘沙,后面的三种文字早已消亡了,唯独汉字硕果犹存,不但长盛不衰,且呈方兴未艾之势。第三,汉语有着巨大的经济发展潜力。伴随中华民族的不断强大,经济发展后劲持续增强,经济总量跃升居世界第二,1978~2023年的33年间,中国经济的年均增长率超过了8%,经济的加速发展,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的明显提高,必将有力促进汉语语言在世界范围内的推广和应用。
三 结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由于种种原因,许多语言处境堪忧甚至消亡,汉语却越来越表现出其强大的生命力,这并非简单取决于中国的政治、经济地位的日益上升,更为重要的是由汉语自身的优越性所决定的。汉语是思维速度最快的语言,在运用中具有信息量大、容易记忆的特点,同时,汉语在运用与传播过程中,有其独特的低碳经济价值优势。笔者相信汉语将成为世界上最重要、最具魅力和使用最方便的语言之一。
参考文献
[1]骆小锁.现代汉语引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第3篇
[关键词]い 强 对比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23)10-0026-02
日语中的“い”是表达强度的一个形容词,很多人认为它的含义与汉语的“强”是相对应的。但通过大量的例子证明,这两个词汇的意思和用法并不是完全对应的。两汇在一定程度上凝结了两国文化和两国人民不同的思维方式,所以说在含义相近的同时也有很大不同。本文通过对两个词汇的作为形容词使用时的词义分类、搭配范围和惯用表现进行对比,探索两种语言中含有相同形态素“强”的两词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一、先行研究
关于形容词的中日对比,国内的学者已进行了诸多研究。其中以葛涛(2023)、赵嫦虹(1997)、赵蔚青(2004)、杨婧玮(2023)、彭广陆(2023)为代表。
葛涛(1997)提出了中日形容词具有共性与差异,并且从形态、文法和文体三个角度对中日形容词进行了分析。赵嫦虹(1997)归纳了汉语、日语形容词在形态、意义、功能三个方面的一些基本差别。赵蔚青(2004)对日语的“深い”“浅い”和汉语的“深”“浅”进行对比研究,主要探讨了两组词汇的共起关系和文法机能。杨婧玮(2023)从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角度,并参考了赵蔚青(2004)的研究方法分析“い”“重い”和“轻”“重”的意思及用法。从①共起关系②文法机能③印象、文体、惯用表现三个方面对两组词汇进行了分析。彭广陆(2009)提出,在汉语和日语中存在着像“校园(中)――校庭(日)”这样的包含同样的形态素,并且意思相近的词对,并把他们称作“中日同素语”。
二、研究对象?用例收集?研究方法
本文以形容词“い”和“强”为研究对象。同时,在日语中形容词的共起现象比较复杂,特别是在与动词共起时,通常用法上偏向于副词功能,与汉语形容词的对比性较小,因此研究将不对此进行研究。而汉语形容词的形态构成上种类比较繁多。本研究将只针对单音节形容词“强”进行研究,对多音节形容词和复合形容词“强大”“强壮”等将不做研究。
本文通过使用语料库进行取例。日语语料库选用了《代日本语き言均衡コパス》(网络版),汉语语料库选用了《CCLコパス》(网络版)。
本文参考先行研究中的研究方法,从中日两语料库中各抽取500例进行分类,从词义分类、搭配范围和惯用表现等角度对“い”与“强”进行对比分析。
三、对比“い”与“强”的词义及搭配
关于“い”和“强”的词义分类,在字典中有一定的说明。但是不同的字典中对该词词义的分类并不相同,并且全面性也较差。对于两国语言的学习者来说,想要更好地把握好两词的使用,就必须对其有一个全面细致的了解。以下是从中日两语料库中各抽取500个例句进行的归纳与分析:
(一)强壮的、强大的
“い”和“强”两词的本意均表示强大,与弱相对,也就是说具有很强壮的力量,很勇猛的意思。在这个用法上中日两国都有很相近的搭配范围内,一般都会与“力量”、“拥有力量的动物、人、由人组成的群体”及“需要人的力量完成的体育项目”等连接。
(二)(语气)强有力的、有支配力的
“い”可以表达说话语气强有力,即强硬的口吻、语气。该与前一个语义有所不同,体现了一种对他人的强迫感,存在着一种支配力。常见搭配有“口调”“命令”“言叶”;而汉语中“强”的该用法十分少见,在考察中只发现了一个例句,而表达类似含义时,汉语更多用“强硬”“强烈”来表达。
(三)能力大、功效强
“い”和“强”均可以表达一种高程度的能力、功效。这种情况下,“い”和“强”都经常与“―力”搭配。例如(13)(16)表示某种能力很强。但日语“い”还会与“抗菌”“冷房”等词汇连用,表示该物品本质就该具有的某种能力、效力很强。例如,与“抗菌剂”连用就指杀菌剂的杀菌能力强。就这种用法在汉语的语料库中并没有收集到相关事例,可见表达这种含义时候,“い”要比“强”的适用范围更广泛。而“强”也可以和汉语中与“能力”含义相近的“水平”一词一起连用。
(四)(关系)紧密的、密切的
“い”可以与“”“びつき”连用,表示关系的紧密和密切。而“强”则没有这一词义。
(五)深刻
“い”和“强”都分别可以与“影响”“印象”连用,表示“影响深刻”“印象深刻”的含义。
(六)强烈的、激烈的
“い”和“强”都可以表示“强烈的、激烈的”这一含义。但在与不同类型的名词搭配时,表达的具体含义又略有不同。并且两词的使用范围也不尽相同。以下是对不同情况的分类讨论。
1.势头强烈、不减弱
“い”和“强”均可以表示势头很强劲,与势头减退反义。但“い”既可以修饰风,也可以修饰“雨”,而“强”作为形容词时只能用于修饰“风”,表示为“风很强”或“很强的风”,但是修饰“雨”时则不能用其形容词性,只能作副词修饰“降雨”,表示为“强降雨”。
2.(感情)强烈
“い”和“强”均可以表示感情的十分强烈。“い”多与“―感”“疑い”“愿望”“要望”“精神”“志望”“意向”等搭配。值得一提的是在“い”与“志望”“意向”等搭配时候可以引申为“坚定”的意思,“强”多与“―感”等搭配,与“意愿”等搭配表示“坚定”含义的用法非常少见。
3.感官感受强烈
“い”和“强”都可以表示“感官感受比较强烈”这样的含义。“い”可与“光”“い”“味”“音”等搭配;“强”则可以与“光”“气味”“味道”“声音”等搭配。
(七)固执的
“い”在案固定搭配“がい”中表示“脾气很固执”,而“强”没有对应的用法。
(八)擅长的、精通的、水平高的
“い”通过格助词“に”与体言相连,可以表示“某人在某个方面极为擅长”或是“某物适合用于什么情况”,搭配的名词范围很广泛。但“强”在汉语中没有相似的用法。
(九)胜过、优越、好
“强”可以表示“胜过、优越、好”的含义,而“い”没有这一用法。
四、结论
本文借助语料库的调查结果,主要从词义和搭配两个角度对比了含有相同形态素“强”的日语形容词“い”和汉语形容词“强”的异同。得出以下结论:
1.“い”和“强”均具有“深刻”这一词义,搭配的范围也基本相同;
2.“い”和“强”均具备有如下几个词义:“强壮的、强大的”,“(语气)强有力的、有支配力的”,“能力大、功效强”,“强烈的、激烈的”。但是表达这些词义时,可以与“い”搭配的名词更多。换言之,“い”在表达如上含义时使用范围更广泛。
3.“い”可以与若干名词搭配表达“(关系)紧密的、密切的”,“固执的”,“擅长的、精通的、水平高的”的词义,而“强”没有这些用法。
4.“强”可以表达“胜过、优越、好”的词义,而日语“い”没有这一用法。
以上几点,总结了“い”和“强”在词义分类、搭配范围及惯用表现方面的异同,对中日学习者、翻译者的教育和应用都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通过具体实例进一步证实了“日语形容词具有总括性”。(赵嫦虹,1997)该研究不仅深入到对中日语言的根本特征的探索,对两国的实际交流有重要意义,因此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今后可以通过精确地统计实例的频率或扩大研究对象的范围得出更有突破性的结论。
【参考文献】
[1]国哲弥.意味の方法.大修店,1982.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第4篇
常见考查题型:
(一)整体感知内容概括文章主题。
考察类型
1.直接概括全文内容。
2.回答某一段落内容或全文的主题以及作者的思想感情等。
解题钥匙
1.尽量利用原文语句。
2.没有原文语句可利用时,要注意概括得全面、准确,不要漏掉答题点。
(二)品味散文语言体悟词句作用
考题形式
一、品味词语。
1.解释词语含义。
2.品评加点词语的作用。
解题钥匙
1.解释词语(在语境中)的含义要结合语境。
2.品评词语的表达作用,要结合语境、作品的主题思想、作者的思想感情、景物意境、人物性格、特殊的表达效果(即运用了某种修辞手法的词语)或在结构上起到独特作用。方法指导:坚持“词不离句,句不离文”的原则,切忌“断章取义”。联系上下文,推知其语境义。
二、理解句子的含义。
(答题时应从句子表现的句意和与主题的关系上分析考虑。)
三、理解句子的作用。
答题时应从以下两个角度入手:
1、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2、内容和主题上:点明主旨,深化主题。
四、语言赏析。
A、用词之美------找精美的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形容词、叠词及成语等。
B、修辞之美------找文中的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作用:比喻使语言生动形象;排比使语言气势磅礴、感情强烈;拟人使事物形象可感;对偶使语句形式整齐、音韵铿锵;反问句增强语气;夸张突出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设问: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启发思考…)
C、句式之美------如骈句、长短句、对偶句、也有排比句,还有运用一组关联词语的句子等等。
另外要注意抓住六种重要句子:
①首句。一个语段的首句往往有提示、概括和承转的作用
②中心句和点睛句。
③感情句。语段中的有些句子明显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和态度。
④描写句。那些刻画人物和环境的句子往往有表现人物思想性格,烘托、渲染气氛的作用。
⑤修辞句。为了更好地写景状物,传神达意,作者往往在语段中运用一些修辞手法。
⑥尾句。语段的尾句或概括总结全文,或照应开头,或留下思考的余地,或抒发感情。表达效果上有些句子有升华主题,渲染气氛,烘托心情等作用。
(三)、常见的艺术表现手法
象征、衬托、对比、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咏物寄情、寓理于事、融情于事、先抑后扬、以小见大
(四)、散文的线索
散文线索就是文章结构的红线。
抓住线索,也就抓住了作者的思路。
根据文章中心需要,可以以物为线,以事为线;可以以人为线,以情为线;也可以以时间为线,以地点为线。找线索的方法:
一要注意文章标题(有的标题直接揭示线索,有的标题包含线索的因素);
二要注意文中反复出现的词语、句子;
三要特别注意文中的议论抒情,因为散文中的“情”通常是文章组织材料的重要线索。
(五)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
1.比喻:生动、形象2.拟人:人格化、生动化、形象化3.排比:增强语言气4.反问:加强语气5.反复:强调6.对比:突出其中一个。7.对偶:句式整齐,结构统一8.夸张:极力的表现。
形容气势大的词语范文第5篇
形体语言(Bodylanguage),也称非语言交际(NonverbalCommunication),是人们在社会活动中,除语言符号系统外,用以表达思想、情感、态度、意向等传递知识技能以及信息内涵的行为和方式的总合。形体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的一种重要的媒介。它涉及到人的面部表情以及人们在交流中用来表示他们的感情的手势。美国人类学者博厄斯等人指出,人的体态运动实际是一些能够加以揭示的密码,诸如表情、眼神、手势、位置、距离等都能惟妙惟肖地“传情达意”,不管有意的还是无意的,它都能传递一定的信息。形体语言像文字语言一样,能为处在特定文化的人们所理解和接受。在英语课堂教学中适当运用形体语言,能为教学带来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形体语言的特性
在英语课堂上,形体语言配合课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和活跃课堂气氛,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的质量,是一种辅助性教学手段。它的特点主要如下:
1.直观性。教师通过自己的表情、姿势、行为或举止向学生提供信息或发出指令,有助于吸引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注意,加深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必须理解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教师的形体语言直接获得知识信息,它比其他任何直观教学手段更方便、更形象、更具魅力,给学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学生对英语语言新知识的理解往往不是通过教师的讲解达到的,而是通过对教师的表情或动作的观察而得到的。例如,在学习一个动词时,教师配上一个简单的动作,给予学生一点提示,学生就可理解词意,这样做可能会比教师用英语反复解释更加准确。
2.解释性。对于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使用的英语,学生不可能完全都懂,那么教师可以借助动作进一步表明自己的意图。教师的语言词汇量和口语表达能力有时也会限制教师运用英语解释语言知识的水平,尤其是讲解一些抽象的或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东西,使用形体语言便可弥补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这时,形体语言的作用会显得非常重要。
3.交际性。除了有声语言,形体语言也有沟通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思想感情的作用。英语课堂教学以交际活动为主,呆板,毫无生气的交际会使学生逐渐产生厌倦情绪,而生动活泼甚至夸张一些的表情、行为、举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促使交际活动顺利进行。因此,形体语言的使用是交际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
二、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意义
研究表明:“在某个情境中,百分之三十五的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百分之六十五的信息是由非语言传递的”;[1]“只有百分之七的情绪信息是由语言传递的,其余百分之九十三要靠非语言来传递”[2]非语言行为也即形体语言是无声的,但它表达的内容却是非常丰富的,一个眼神,一个点头,一个手势都可以传递一条信息,表达一种情感。在英语教学中充分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的思维随身体动起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英语课堂就能活跃起来。形体语言的运用,既符合学生易于接受新鲜事物和好模仿的特点,又能增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拉近彼此间的距离。
1.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形体语言的恰当使用,能使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有一些学生注意力分散,导致师生交流的失败。除了学生的主观原因之外,也可能是教师方面造成的,如教师无意义的重复或枯燥冗长的讲解使学生感到索然无味而产生厌倦情绪,对课堂教学内容不能集中精力,而去寻找使其大脑神经兴奋的其它事物。为了克服这种现象,除了找出学生的主观原因,教师还应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况,善于运用无意注意规律,使学生注意于教学活动。就英语课堂教学而言,教师讲英语时声音的大小,速度的快慢,声音的高低,学生对单词和语句的熟悉程度,内容的新颖等都可以成为对学生无意注意的刺激。然而,教师在讲话时伴随的姿势,表情等是最具直观作用的。它有助于教师更准确更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兴趣,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说过,任何一个优秀的老师,他必须是一个善于激起学生对自己课堂感兴趣的老师。激发学生的兴趣,就能使他们容易掌握所学的知识。对此,可以采用“鼓励”的方法。在教学中,当学生回答问题正确时,就可以微笑地对他们说,“verygood,great,excellent”并竖起大拇指,或和他们击掌,表示鼓励。即使回答错了也同样可以给他们一个微笑,以示鼓励。老师的一个点头,一个肯定的眼神,都可以让学生感到支持和鼓励。这样,学生对英语更感兴趣,乐于参与课堂教学。
2.营造课堂气氛,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在英语课堂中,教师的举首投足,穿着神情,课讲到兴奋时的激昂,悲哀时的低沉;学生或端正或散漫的姿态,时而紧张时而放松的表情;师生之间的微笑、点头、沉默、注视等等都会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这些无声的形体语言起到了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沟通师生之间的感情的作用。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讲到教学重点时会增高音调,放慢语速,当学生出现皱眉头或茫然的表情,表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理解;当学生打哈欠或左右张望,表明学生对所讲内容不感兴趣。再如,教师提出问题后,学生目光注视教师,做出期待的表情或举手,这就表明这个学生很有信心回答这个问题,相反,如果学生躲避教师的目光或低头,就表明这个学生不会回答这个问题。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必须尽量准确把握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改变教学方法,营造出和谐的课堂气氛。
三、形体语言在课堂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形体语言的研究专家曾经说过:“一旦失去形体语言,一个婴儿就无法成为正常的人。”可见形体语言的重要。对于青少年的教育来说也同样如此。有声的教学语言虽然可以传递各种信息,但单调的教学语言会使整个英语活动过程像运转机械一样冷漠死板,而形体语言是一种很好的无声语言。所以,作为一名英语老师,要善于运用形体语言。
1.形体语言在词汇教学上的运用。学生一般都具有模仿能力强的特点,使用直观教学可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形体语言就是一种形象直观的教学法。在英语词汇教学过程中,机械地让学生跟读背记,课堂就会枯燥乏味,效果也不佳,学生不会乐意地只跟教师单纯地读单词,即使读了也没有真正输入大脑。而词汇又是英语学习的核心。运用形体语言教词汇,可以作到“快,好,牢”的效果。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努力丰富自己的形体语言。如在教“jump,run,climb”等动词的时候,边呈现单词边做相应的动作,尽管有些动作会滑稽可笑,但其作用是无法否认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形体语言,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意思,学生跟着教师边说边做动作,会掌握得比较快,而且印象深刻。又如在教animals时,教师可以通过模仿动物的动作,让学生猜所要学的单词,这种教学方式生动有趣,很受学生欢迎,可以长时间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乐此不疲。
2.形体语言在听说教学上的运用。听力在日常生活中是重要的。希腊哲学家Epictetus曾说:自然界赋予人们一个舌头和两只耳朵,使他们有可能听到自己说的话达两次之多。理解他人是英语教学的基本目的。在外籍教师的课堂里,可以说是纯英文的听说课,如果没有形体语言的帮助,恐怕难以完成教学任务。一位外籍教师上课时,有一段听力材料中有/blei/这个词,全班学生一时不知何意,外籍教师也知道学生不理解,但他又不懂汉语,这时他急中生智,只见他左手叉腰,右手用手指按住头顶,脚尖着地,在讲台前滑稽地转了一圈,学生一下子全明白了,是“芭蕾舞”(ballet)的意思。英语课堂大都是以对话开始的。教学大纲要求教师为了达到练习英语的目的,要根据对话的特点来组织课堂教学。当开始新课时,老师用英语概述故事,形体语言可以起到很好的帮助。例如,当教师说Sheisinaverybigroom时,教师可以缓慢地伸开他的双臂,当他说Sheisabeautifullady时,他可以睁大眼睛,张开嘴巴。这样学生将会留下很深的印象。再如,和新生上课见面,他们彼此并不认识,教师可以先自我介绍,使用新词汇和新结构,同时伴随生动形象的表达方式,尽可能配合适当的手势,向学生问好时脸带微笑,在说“Nicetomeetyou”时边和学生握手。在不同情景中形体语言的运用,将促使一节课具有吸引力并获得成功。
3.形体语言在阅读教学上的运用。非语言交际“如果广义地说,可以包括大量的身体行为和语言行为的某些特征,如音高、音亮、音调及语调。”[3]这里所要提及的是大声阅读,即朗读。开声朗读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语音和语调,并且培养他们把词汇的发音、拼写和意义相结合的能力,而且有助于学生去发现文章内在的情感和欣赏语言的美丽。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形体语言来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朗读句子时,应该注意哪里需要轻读,哪里应该强调,并且要注意提高或降低音调。我们可以模仿音乐教学过程中使用的加强或轻软的节拍。一般说来,在陈述句和疑问句中我们使用降调,在选择疑问句中先用升调然后用降调。然而学生并不能经常习惯此用法,并且总是让他们感到困惑,不过,借助于形体语言就能比较容易解决这些问题。例如,使用手势。当朗读选择疑问句时,可以让学生在读升调时把手抬起,降低时把手放低。经过一段时间训练后。每次学生读句子时他们就会提醒自己想起手势。如此一来,正确朗读句子对他们来说将是没问题的。生动的手势以及流利的英语能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并确保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中起积极作用。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为了锻炼和提高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应尽量少用汉语。这样,形体语言便成了促进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的交流,理解的必要手段。正确理解形体语言在语言教学中的意义,掌握形体语言的特点,并善于运用它,不仅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化繁为简,扩大信息量,而且还能沟通师生间的感情,最终达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同时,可以使教师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充分地表达自己,更加完美地展现语言的内涵,使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的真谛,可以使一节优秀的英语课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Fast,J.BodyLanguage[M].NewYork:M.EvansandCompany,Inc.1970.
[2]朱迪·C·皮尔逊.如何交际[M].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6.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