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蛇添足的歇后语(精选5篇)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1篇

鼠目寸光、抱头鼠窜、城狐社鼠、牛鬼蛇神、牛头马面、九牛一毛、牛头不对马嘴、虎视眈眈、虎头蛇尾、虎穴龙潭、如狼似虎、兔死狗烹、兔死狐悲、守株待兔、龙马精神、龙生九子、龙腾虎跃、画龙点睛、杯弓蛇影、打草惊蛇、画蛇添足、马不停蹄、万马奔腾、指鹿为马、三羊开泰、顺手牵羊、杀鸡儆猴、猴年马月、尖嘴猴腮、鸡犬不宁、鸡毛蒜皮、呆若木鸡、狗仗人势、狗血喷头、白云苍狗、猪狗不如。

二、有关十二生肖的歇后语:

1、老鼠钻风箱——两头受气。

2、老牛拉破车——快不了。

3、老虎戴念珠——假慈悲。

4、.兔子尾巴——长不了。

5、龙王爷跳海——回老家。

6、蛇钻竹筒——直来直去。

7、马槽里伸出个驴头——多嘴多舌。

8、羊入虎口——有进无出。

9、猴子捞月亮——空忙一场。

10、老母鸡下蛋——脸红脖子粗。

11、狗蹄子打马掌——对不上号。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2篇

关键词: 熟语 动物 溯源 中德文化异同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进行思维和传递信息的工具,是人类保存认识成果的载体。语言具有稳固性和民族性。所谓熟语是语言中固定的词组成句子。使用时一般不能任意改变其组织且要以其整体来理解语义。包括成语、谚语、格言、惯用语、歇后语等。

德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言体系,因此不管是在语法上、还是构词上都有许多不同,但是人类的思维是相通的,有少部分熟语的表达在汉语和德语中又是一样的,所以本文把熟语划分为三类来比较,第一类是两种语言都相同的

一些表达法;第二类是在对方语言中有相应的表达,但是用其它词汇表达;第三类是两种语言各自特有的一些现象。

一、可以直译的一些熟语

乌鸦嘴(rabenschwarz sehen)、替罪羊(der Sündenbock)、浑水摸鱼(im trüben fischen)、对牛弹琴(von etwa soviel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n Sonntag)、兔死狗烹(viele Hunde sind des Hasen Tod)、爱叫的狗不咬人(Hunde,die bellen,beiβen nicht)、人靠衣装马靠鞍(Kleider machen Leute,S?ttel machen Pferde)、披着羊皮的狼(Wolf im Schafspelz)等。

我们就拿“替罪羊(der Sündenbock)”、“浑水摸鱼(im trüben fischen)”、“对牛弹琴(von etwa soviel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n Sonntag)”来举例:

“替罪羊(der Sündenbock)”在《德语成语典故词典》中的释义为:源自古代犹他教祭礼。在每年的赎罪日那天,犹他教大祭司会对两头山羊进行抽签,其中一头要作为对上帝的祭品被宰杀。在大祭司痛陈以色列人犯下的原罪以后,另一头山羊就作为替罪羊,被驱入大沙漠中活活饿死。这在《圣经?旧约》的《利未记》(16,20―21)中有详细记载:亚伦为圣所和会幕并坛,献完了赎罪祭,就要把那只活着的公山羊奉上。两手按在羊头上,承认以色列人诸般的罪孽、过犯就是他们一切的罪愆,把罪愆都归在羊的头上,借着所派之人的手,送到旷野去。

这一词条在《汉语惯用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喻指代人受过的人。源自犹太教、基督教《圣经》故事。《圣经?利未记》记载:古代犹太教每年一次由祭司将手按在羊头上,表示全民族的罪过已由此羊承担,然后把羊赶进田野,称为“替罪羊”或“负罪羊”。

“浑水摸鱼(im trüben fischen)”在《德语习用语溯源》中的释义为:水浑的时候鱼儿看不见垂钓者。希腊喜剧家阿里斯托芬曾用这一成语比喻蛊惑人心的克里昂:“只有城里乱成一团时你才能取胜。”

这一词条在《汉大成语大词典》中释义为:比喻趁混乱时机捞取不正当的利益。

“对牛弹琴(von etwa soviel verstehen wie die Kuh von Sonntag)”在《新德词典》中的释义为:对某事完全不懂。

这一词条在《常见成语故事》中释义为:古代,中国有位大音乐家,名叫公明仪,善于弹琴。有一次,他独自一人看见一头牛低着头吃草,他便高兴地“为牛弹清角之操”。那头牛呢?不顾琴声多么幽雅,还是“伏食如故”。原来并非听不见琴声,实在是听不懂这曲调高雅的音乐。后来人们就用“对牛弹琴”来比喻对蠢人讲大道理白费口舌。

通过这一组词汇的对比我们发现,这里出现的熟语大多是与人们生活相关,而且是在全世界几乎任何地方都能见到的动物,比如:牛、羊、狗、兔、鱼等。人们在生活实践中逐渐认识并积累了这些词汇,虽然德语和汉语属于不同语系,但在这里有了交汇点,那是因为动物的习性不会因为驯养它的主人不同而改变,不同民族的人也是按照动物的本性来作比喻的,比如:羊代表驯服和无辜,狗代表忠诚,兔子代表胆小,牛则代表老实和勤恳。动物

不仅是人类的朋友,它们还丰富了我们的语言。

二、需要意译的一些熟语

落汤鸡(Er ist pudelnaβ)、害群之马(ein r?udiges Schaf steckt die ganze Herde an)、引狼入室(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 画蛇添足(Eulen nach Athen tragen)、呆若木鸡(wie vom Donner gerührt dastehen)、老马识途(ein alter Hase)、老牛破车(im Schneckentempo)、亡羊补牢(besser zu sp?t als niemals)、小题大做(mit Kanonen nach Spatzen schieβen)、本末倒置(das Pferd am Schwanz aufz?umen)、瞎猫碰到死老鼠(auch ein blindes Huhn findet mal ein Korn)、山中无老虎,猴子称大王(wie der Hahn auf dem Miste/Wenn die Katze aus dem Haus ist,tanzen die M?use)、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gebrannte Kinder fürchten das Feuer)、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den Freund erkennt man in der Not)、塞翁失马,安知非福(kein Unglück so groβ,es hat sein Glück im Schoβ)等。

我们就拿“落汤鸡(Er ist pudelnaβ)”、“引狼入室(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画蛇添足(Eulen nach Athen tragen)”来举例:

“落汤鸡(Er ist pudelnaβ)”在《德语习用语溯源》中的释义为:按照德国语言史学家克鲁格的说法,“Pudel”一词指的是卷毛狗,该词约于1700年从动词“Pudeln”(狗爬式游泳)转换而来。从前,“Pudel”或“Pfudel”在广泛使用的方言中是“Pfütze”,即“水洼”的意思。早在16世纪,在塔伯纳莫坦地区就有“青蛙水坑”之说。照博尔夏特的说法,“pudelnaβ”一词在1594年曾在菲什阿特所著《加尔干图阿》一书中(第47页)以“phudelnaβ”的形式首次出现。

这一词条在《汉语惯用语词典》中的解释是:汤;热水。“落汤鸡”,形容浑身湿透像掉在热水锅里的鸡一样。

“引狼入室(den Bock zum G?rtner machen)”在《德语成语典故词典》中的释义为:羊在园子里经常糟蹋花木,或钻进草丛里吃草,或攀在树干上啃树皮。让羊当园丁,无异是引狼入室。在古希腊神话中,山羊被视为酒神狄奥尼西沃斯(Dionysions)的仇敌,它吃尽其葡萄,最后将其置于死地。因此,在南方,使丰收和日光告终的月份就称为摩羯星座(Steinbock)。

这一词条在《汉大成语大词典》中释义为:比喻把坏人引入内部。

“画蛇添足(Eulen nach Athene tragen)”在《德语成语典故词典》中释义为:猫头鹰(Eule)使智慧的象征,是雅典城的保护神雅典娜(Athene)的圣鸟,也是该城的城徽,在钱币上到处可见。因此,把猫头鹰运往雅典,确实是多次一举。在德语中,类似的成语还有Wasser in die Elbe schütten,Bier nach München bringen等。

这一词条在《常见成语故事》中释义为:楚国有一个庙宇的主人,给看守庙宇的几个人一壶酒。这几个人互相商议之后,说:“如果我们几个人都喝这壶酒,就不够喝,如果让一个人喝,那又让谁喝呢?现在我们每人都在地上画一条蛇,看谁先画成功,谁就占有这一壶酒。”

于是,几个人就在地上画起蛇来,其中有一个人先把蛇画好了,伸手拿起酒壶。可是,他看见其余几个人还没有把蛇画成,就左手端着酒壶,右手又在地上作画;并且得意洋洋地说:“我还能替蛇画出脚来。”

当他还没有把蛇脚画出来的时候,另外一个人已经把蛇画成功了。那人马上从他手里夺过酒壶,不客气地说:“蛇本来没有脚,你怎么能够替它添脚呢?”

夺过酒壶的人非常高兴地喝了酒。替蛇添脚的人只得懊恼地望着他咽口水。

这个故事出于《战国策?齐策二》。后来人们就用“画蛇添足”来指做事节外生枝,不但无益,反而害事。

通过对比我们看出,在这一组出现的动物词汇范围就要比第一组多一些,比如:鸡、马、狼、蛇、老鼠、老虎等。这里有属于家养的鸡和马,也有野生的狼、鼠、蛇、虎等。这一组词在汉语中都有贬义,而相应的德语译文则没有贬义;鸡是最常见的家禽,并且成为人们喜爱的食物,烹饪前总要去毛,这就需要在热水中泡一下,久而久之就出现了“落汤鸡”这个惯用语。而相应地,狗在德国是人们最信任、像朋友般对待的动物,人们在构词时用狗来形容并无贬义。此外我们还能看出汉语词条大多来自历史上各个时期的名人典故,而德语词条大多源自古希腊和雅典的神话故事。

三、两种语言独有的熟语

汉语中有许多关于虎和龙的成语,比如:虎视眈眈(lauernd nach etw.starren)、调虎离山(ein Ablenkungsman?ver durchführen)、与虎谋皮(einen b?seartigen Menschen zur Aufgabe seiner eigenen Interessen bewegen wollen)、虎毒不食子(wie grausam auch der Tiger ist,erfri?t nicht seine Jungen)、坐山观虎斗(der lachende Dritte sein)、群龙无首(eine Gruppe ohne Leiter)、龙飞凤舞(schwungwolle und kunstvolle Pinselführung)、画龙点睛(Wort klar machen)等。而在德语中也有和龙相关的熟语,如:Drachensaat(引起纷争的根源),却没有一个和虎相关的熟语,取而代之的是关于狮子的熟语,如: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begeben(敢入狮穴)。其它德语中的和动物相关的动物熟语还有:das weiβ der Kuckuck!(天晓得),So ein alter Esel!(你真是个笨蛋),Schwein haben(走运),Mein lieber Schwan!(我的天啊!),einen Vogel haben(不正常),einen Affe haben(喝醉了)等。

我们就拿“坐山观虎斗(der lachende Dritte sein)”、“画龙点睛(Wort klar machen)”、“Drachensaat(引起纷争的根源)”和“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begeben(敢入狮穴)”来举例:

“坐山观虎斗(der lachende Dritte sein)”在《汉语惯用语词典》中的解释是:在一旁观看双方的斗争,待两败俱伤时,再从中取利。它的德语直译为:笑着的第三人。

“画龙点睛(Wort klar machen)”在《常见成语故事》中释义为:南北朝梁时,有个著名的画家名张僧繇。有一天,他在金陵安乐寺的墙壁上画了四条龙,栩栩如生,但是都没有点上眼睛。人们见了觉得奇怪,问他为什么不点眼睛。他回答说:如果点上眼睛,龙就要飞走了。人们不相信他的话,便请他点上眼睛。于是他就把其中两条龙点上眼睛。忽然,天空乌云密布,雷电交加,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上天去了。没有点上眼睛的那两条龙,却仍旧留在墙壁上。这当然是一种传说,借以说明张僧繇的画形神兼备,生动逼真,传神入微。

这个故事出于唐人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七。后来人们根据这个故事构成“画龙点睛”这个成语,比喻说话或写文章,用一两句警句点名主旨,使内容显得精彩有力。

这个词语翻译成德语就是:使话语明确,就不是一个熟语了。

Drachensaat(引起纷争的根源)在《德语习用语溯源》中的释义为:引起纠纷的根源,大多是伤人的闲话。据希腊《阿耳戈英雄史诗》的记载,伊阿宋采纳了梅代阿的建议种下了龙牙。后来,长出了许多武士,当伊阿宋朝他们中间抛掷石块时,他们便相互厮打起来。“种下不和的种子”(Zwietrachts?en)这一生动传神的习语也可以从这个解说中得到解释。

Sich in die H?hle des L?wen begeben(敢入狮穴)在《德语成语典故词典》中释义为:源自《伊索寓言》。一头狮子佯称自己有病,请狐狸到它的洞穴里来,目的是把它吃掉。狐狸识破了前者的阴谋,回答说,他是很乐意拜访百兽之王的,但使他感到惊讶的是,只见进洞的脚印,不见出洞的。

在这一组中出现的词汇是各自语言中独特的现象,比如:虎、龙、狮子等。虎主要产自亚洲,而中国有东北虎、华南虎,因此也就产生了许多相关的词汇,就连小孩子都知道武松打虎的故事;龙在中国更是被尊为神物,封建帝王都称自己是天子,只有他们能穿龙袍,坐龙椅,民间也流传着许多关于龙的故事。而在德国,龙只是童话中的动物,并且含有贬义。

在中国,老虎是百兽之王,而在德国百兽之王是狮子,所以汉语中有“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德语中却出现了“敢入狮穴”这样的表达。这一切也都源于不同的生活习惯和地域文化差异。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的文化传统、风俗习惯对于熟语的喻义都有不同的解释。只有深入了解这些熟语的深层文化寓意,才能提高自己的外语水平,使对语言的运用更生动、形象,更具表现力。

参考文献:

[1]新德汉词典(修订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

[2]朗氏德汉双解大词典.外研社,2000.

[3]贾慧蝶.德语成语典故词典.同济大学出版社.

[4]简明德汉惯用语词典.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5]趣味德语.黎美.外文出版社,2002.

[6]中德熟语中动物象征意义的比较.德国研究,2004.4.

[7]颜继禄编写.常见成语故事.四川人民出版社,1979.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3篇

各种情感的交相辉映,是普通人再美不过的生活场景了。

曾带着期望来到这里,亦真诚寻觅属于自己一片天地。究竟并不是所有人能如自己愿般理解自己!

事与愿违的例子不计其数!对此,我理解着你对我的不理解!

我始终这样简单的思考着;沉默是最好的解释!始终如一的坚信;解释永远是多余的借口,这个世界太纷扰杂乱了,人心淡漠!

不管是什么人,什么事当纠结不快发生时,想要为自己辩解,往往语言更显得那般苍白无力!

其果必是欲盖弥彰!画蛇添足!可今天伴有心痛的我却明知故犯了!

长久以来,我习惯了用沉默去淡化物是,感觉此时的真诚已经是一种伤害所以沉默则是最好的解释!

在这个人心淡漠的世界里,有始而终的我心依旧!

尽管现实残酷屡次将心刺伤**委屈、承受,纠结、痛苦,甚至怀疑自己,可之后我振作明思;这些除了让我变得更坚定坚强之外,剩下的教训便是告诫自己“别太拿自己当回事”冷眼观世,回头冥思,于人与己,一生短暂,值得用一生付出的事多如牛毛。每个人都有自己一辈子追寻的生活,之所以不能苟同,想来立场不同罢了。但不可否认的是自己的那份真实,坦诚、和心切!

坦坦荡荡做自己,用一颗透明的心去做真实的自己,做自己认为该做的事情!

这一生一世中谁都会诸如此类的困惑迷茫,但于人于己只要问心无愧,即便少了那份理解又有何妨!

此时言语笨拙可还是字句连篇,例外了!是在乎闹的吧···下不为例!!!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4篇

地点:北京侏罗纪宾馆

主持人:刘楠(本刊记者)

秘书:黑白无常

与会嘉宾:鸟、鱼、虫、狗、猫、龟、蛇

举办单位:《文化》月刊

会议厅张贴告示:

当代人对宠物与人类性别关系的认识,往往存留着一个谬误:宠物永远要和女人相提并论,因为它特属有闲阶层,而女人又是有闲阶层的主体。

豢养宠物的首要前提是为了娱乐,所以需要支出赏玩的时间,还要培养耐心与爱心,因此它特属有闲阶层没错;用经济学和社会学的眼光来看,女人在参政比例、经济状况、职业性质以及公众意识形态中,依然是从属性的弱势群体,联合国经济及社会理事会审查评估报告可以证实这一点,因此女人是有闲阶层的主体也没错;然而这种逻辑推理显然为世人造成一种错觉。从宠物饲养的专业性和饲养者的性别比例分析,男人对动物的趣味取向仍左右着宠物市场的发展。他们与动物相处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而亲密程度已远远超越女人与动物的情感。由男性构成的强势文化,将会因这种温和友善的关系对世界范围的野生动物保护以及维持生态平衡,产生决定性的影响。

根据会议录音整理文字如下:

刘:大家好!今天的议题就围绕着男人与宠物各抒己见。咱们前脚刚迈进2000年,后脚就有某些新闻媒体把养宠物痛斥为“恶俗”,并上升到阻碍新世纪步伐的高度去批判这种嗜好。希望在座各位能畅所欲言、侃侃而谈,会后我管饭!

鸟:Yes,sir,我快鸟快语先说说。假如从宠物品种的市场规模来谈,恐怕还没有比鸟与男人的关系更密切的了。特别是在中国,男人对鸟的偏爱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试问大伙谁在一大早儿见过老太太遛鸟的?

刘:这还真把我问着了!

鸟:清一色的老头儿!这类由老年男性自发组织的晨间沙龙,多出于驯鸟和健身的目的,兼有排遣孤独的功能,也就是解闷儿。有一部叫《鸟人》的话剧讲的就是这事儿,文化味儿倍儿足!因性别的差异,老太太们可以浓妆艳抹、披红戴绿地扭扭秧歌,借助昏暗的光线,顾影自怜地在路人的注视下做做姑娘们的梦。可老头儿们就没有这么风光了,他们宁愿将这类视听的炫耀转移到鸟的身上,即便是再不健谈的男人,就是俗称“闷葫芦”的主儿,愣能在鸟身上找着共同的语境,也乐得参与这个Party了。鸟的叽叽喳喳和女人的唠唠叨叨对男人来说最重大的区别是,鸟纯粹是自鸣得意,而女人要是听不上几句答腔,就得制造一些更加婆婆妈妈的麻烦。养鸟人的老龄化当然只是一种表象,中青年的比例仍不在少数。只不过他们不肯拎着鸟笼招摇过市,这多少带着纨绔之风又好像无所事事,能招女人待见嘛!但他们仍然会置女人的卫生习惯和满腹牢骚于不顾,挖空心思地利用一切空间来培养自己的兴趣。如果追究起来,还是一个历史遗留问题。

黑白无常(以下简称黑):请就鸟类本身的特性谈谈与男人的关系。

鸟:中国古代文人讲究吟诗作画,据不完全统计,鸟是入诗入画最多的宠物,用现代词形容就是曝光率最高。将感性的赏识用相对理性的方式记录下来,在那个年月是男人的专利,搁女人那儿至多也就是落个有口皆碑。不仅是鸟,其它各类宠物都一样,男人以书画为载体为宠物文化的传播做出了承前启后的历史贡献,况且其中不乏经典名作。鸟的特性因品种而异,仅举两例。男人对以鹩哥为代表的学舌鸟类的钟情,基本源于对乖巧温顺的渴望,夫唱妇随嘛,这一唱一和我看有点重温“夫为妻纲”和“三从四德”的嫌疑。“小鸟依人”就是形容这种女人的,她们往往会自生“笼中雀”式的哀婉情绪,而即便是再多愁善感的男人,也绝不会展开这种联想。鸽子以擅飞和迷途知返著称,所以它便成为鸟宠中唯一不受自由限制的特例。女人的方向感通常较差,而男人却常以此自居,一个“找不着北”的男人会认为有本能的缺陷。所以他们给予鸽子的慷慨,是希望女人们也能像他们对待鸽子那样给予自己最自由的生活空间,因为他们知道按时回家,即便出了圈也有浪子回头的一天。但有必要提醒的是,鸽子作为和平的象征可是出于远古人类的想象,后来毕加索划拉几笔就让和平鸽的形象誉满全球了。事实上,鸽子经常会制造一些很不文明的粗暴场面。

虫:哎,要谈暴力就轮着我了。男人自古就得洗耳恭听“丧志”的谆谆教导,像鸟啊虫啊都是达官贵人或市井无赖把玩的物件儿,是奢侈糜烂的宫廷生活和胸无大志的穷秀才们“业荒于嬉”的写照。我觉得男人玩儿虫不外乎分为两类,一是听叫儿,像蝈蝈、油葫芦、纺织娘、金铃子什么的;还一就是看掐架的,像蚂蚁、蟋蟀。中国唐代,蟋蟀仍然以鸣叫博得男人的喜爱,到了宋朝时就开始捉对厮杀起来了,并且由此助长了之风。拿宠物如此广泛地下注开赌,估计非蟋蟀莫属了。民间曾盛行过斗鸡,可鸡毕竟难登大雅之堂,而且不便于随身携带,明显缺乏精致。好赌是男人的天性,那种风险带来的刺激体现了男人的冒险精神,当然这种精神弄过头就成了神经。听叫的虫类与这种“斗志”相比,就只能算非主流了。因为听鸟、听卖唱都是听,虽然动静大小不一样,可终归不是独此一家的。

刘:没错,就是不可替代性。

虫:OK,还有掐架这事儿,充分表露了男人的暴力倾向。男人再怎么西服革履装绅士,看见特不顺眼的还是想暴捶一顿最解气。别看法布尔的《昆虫记》写得美不胜收,其实那都是“看上去很美”,是形而上学呀。男人对虫子的态度绝对是功利主义至上的。听叫的、看打架的、取毒的、当美食的……但凡没有实用价值,通杀!苍蝇、蚊子、蟑螂、蚂蚱怎么样,动物保护轮不到我们这儿,也算心狠手辣了。还说斗蛐蛐吧,多少是比罗马角斗场文明些,将宏观化为微观,又没那么血赤呼啦了。可真要是掐起来掉胳膊掉腿儿是常事儿,这就不触目惊心啦?蚊子再小也是肉啊!蟋蟀这帮哥们儿身板儿虽小,可偏偏也是一伙糙老爷们儿,一见面就掐,你说烦不烦哪?忒不争气了!

刘:现在好多了,男人没那么多闲工夫找这把乐了。每逢夏季满大街都是卖蝈蝈的,听听声儿而已。

虫:这肯定是鸡贼男人干的事。橘子大小的笼儿?宠物中还有比我住房紧张的吗?!

鱼:连人都买不起房,你就凑合着吧,别跟怨妇似的。记者同志,请帮我续点水,谢谢。中国是金鱼的故乡我想是众所周知的,唐朝那会儿正式升格为宠物,明末则达到全盛。鱼应该说是宠物饲养的首选,“大音稀声”这种最高境界说谁呢,说我哪!谁不追求大雅之趣啊。男人的这个雅兴其实有很强的所指性,对,就是针对女人的。“女人似水”呀!说白了,玩儿鱼就得先把水玩儿好了,都听过“养鱼先养水”吧?在远古时代,鱼是女阴的象征,以中国、印度为代表的早期文明古国概莫能外。不信你们看刘记者的性文化系列去呀!

刘:你讲的倒不假,可要说男人因此好鱼是不是有点悬了?

鱼:一点儿不悬!为什么古人崇拜鱼啊?就因为鱼的繁殖能力强劲,再加上外形粘腻,容易产生性的联想,比如身形如梭的锦鲤以及文种、龙种、蛋种金鱼的岔尾和肚子。“年年有余”这样的吉祥话不就是借“鱼”发挥吗?“余”就是多,多就是生命力强的结果。

鸟:我说哥们儿,听说鸟好像也是男性生殖崇拜的象征,要不老听小男孩儿之间瞎逗时穷嚷嚷“掏鸟掏鸟”的,敢情男人养鸟也事关重大啊?

鱼:你以为哪?!都是有历史典故的。你别打岔先听我说!不过自30年代热带鱼传入中国后,一部分生猛的食肉鱼又满足了男人的另一个比较凶残的欲望,那就是对捕猎活食的观赏。“斗鱼”不属于此类,那有点像斗蛐蛐儿,是实力对等的较量。像“地图”、“七星刀”、“美洲虎”这类大型鱼类暴撮鱼虾和泥鳅时的血腥场面,是不折不扣的弱肉强食,非常迎合男人一种阴暗的嗜杀心理。其残暴程度,是饲养任何一种常规宠物无法替代的。美国文化批判家保罗?福塞尔在《格调》一书中,将饲养一缸稀奇古怪的热带鱼视作下层阶级的情趣,恕我不敢苟同。这是一件掰扯不清的事。上流社会的人一贯强调血统论和宿命论,就连他们的猫狗的血统都要上溯到祖辈三代去考证,所以一切稀奇古怪的东西以及稀奇古怪的品味根本就不能入流。不过这个美国人提到鱼缸里不能摆放一些美人鱼、风车、撒尿的小孩之类的装饰品倒是对的,这简直谈不上格调。

猫:你先歇歇吧,说得我都馋了。我承认自己的长相有点“二”,哦,就是半男不女。谁让5000年前埃及人因我捕鼠有功就把我奉为月亮女神来着呢。看过美国电影《木乃伊》的人都知道我是怎么镇邪的。可这种盲目的崇拜让他们在与波斯人的战争中吃了大亏――人家个个拿着猫头盾牌就不敢打了。中国人也是,管我叫“玉面狸”、“雪姑”、“昆仑妲己”什么的,想哪儿去了。可提醒一下诸位,知道“照猫画虎”吧?甭看我笑容可掬,但我是猫科动物中最袖珍的,也就是说男人养我的心灵背景,实质上是将对象征着雄性威猛力量的狮虎豹的向往全寄托在我身上了,任重道远哪。所以说玩儿猫的男人不丢份!

黑:有理有理,这话我爱听。

猫:我有几种特性与男人挺投脾气,比如孤傲、任性、狡黠、爱吃醋,依赖性不强,喜欢与人保持若即若离的关系等等。傲是咱天生的,“傲气不可留,傲骨不可没”是古训,我顶瞧不上狗的那副奴颜婢膝的样了……

刘:不准人身攻击,你是不是有种族歧视呀?

猫:言重了,Sorry!这种我行我素的独立性时常招许多女主人烦,偶尔腻腻还行,横不能老对我呵五吆六的,忍耐是有限度的,所以我特不理解怕老婆的男人。至于狡黠,主要反应在“猫腻”这个词的推广上了,能够容忍我这种奸猾任性的男人,一般都不会过份专横武断,支配欲也不很强。还有象“哪有猫不沾腥的”这种说法,往往拿来形容男人的好色啦。其实大伙说我好色吗?就那么回事。不过我特别劝告有些女孩常把自己比作可爱的小猫,恐怕她们是忘了“闹猫”那档子事了,“叫春”时之惨烈奔放舍我其谁呀,连我自各儿都觉得像个,真豁出去了!老刘,开完会替我点一盘鱼香肉丝行吗?

狗:这你可又俗了!你要是饿了我就接茬说。我觉得会议厅告示上提到的宠物和女人的假象问题,主要是由我一手造成的。其因有二:一是狗源与价格的约束以及城市对猛犬的限养,使狗的品种基本限定于以串种“京叭”为代表的玩赏逗趣的范畴,这些状如玩具的毛绒绒的家伙迎合了女人的口味;二是虽然遛狗乐在其中,但这项工作的性质类似于保姆,需要足够的耐心,这不仅让男人望而却步,而且似乎很不符合身份,假如是条大丹犬或牧羊犬或许另当别论。巴顿的那条法国哈喇狗就没少给他丢人。而美国总统历来有养狗的传统,不养狗人民都不答应。

刘:照你的意思,美国两党早该把驴和象都换成狗才更顺民意。

狗:就是对忠诚的需要。从国家到家庭,各种层次的管理都必须有忠诚的支持,任何形式的欺骗都会招致一场因愤怒引发的混乱。我知道自己的忠诚常常是愚忠,恰好也正是这种奴性使我更善解人意。男人对忠诚的需要程度与女人存在着某种差异。男人对背叛行为会做出激烈反应,从而产生某种冲动的判断;可女人对背叛行为的怨恨往往在许多自相缠绕的辩解中得以化解。我建议养狗的男人都认真读一读奥地利动物行为学家劳伦兹的《所罗门王的指环》和《狗的家世》。所有动物的驯化史是从狼变成狗的过程开始的,狗的深层驯化增添了对人类的依赖程度,而任人摆布的代价却是野性与自由的丧失。驯化的过程很符合男人的口味,男人的本性就喜欢驾驭,对汽车、女人的审美情趣都与他们对工具的偏好如出一辙。不是有一个摇滚艺人说“养个女人和养条狗差不多”嘛,虽是戏言可反映了一种男人心理。都说女人对“相夫教子”比较内行,其实她们最关注的是健康和品质,而真正涉及生理与心理更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仍属于男人统领的医学和心理学领域。现在连学龄前教育都兴博士出身的男阿姨。我和男人的关系一直维持着伙伴式的友谊,和女人却更象母子关系。

刘:女人们真该“闻宠识男人”啊……下面请……

狗:等等,还一事儿没顾上说。男人干的最缺德的勾当就是对宠物实施手术了!敢情把祖宗遗留下来的这点阴损本事全“发扬光大”到我和猫身上啦?

猫:哎哟喂哥们儿,这掏心窝子的话我刚才就没好意思说,要不说我是奸臣呢,您才是真的汉子,够仗义!

刘:咱会后单聊这话题。

狗:那哪成啊!到时候你撂爪就忘了。我觉得这是一个道德问题,还是摆在桌上开诚布公的好。对,人道主义何在?我们也有使用避孕产品的权利。目前宠物用品市场确实比较繁荣,宠物的生活的确有了很大提高,连玩具橡胶骨头都琢磨出来了。可叼不叼骨头不紧要,当务之急是做好计划生育工作。千万别哄着我们当“太监”……

刘:饭局上说饭局上说,我给你单点一东坡肘子。龟你也说说,甭老缩头缩脑的。

龟:嗯……自古以来,男人就把我当作福寿财权的象征,夏朝开国皇帝大禹定龟为国宝;商代自建立之日起就诏令“以龟献宝”,处事问龟卜。对于我这个起源于2亿5千万年前的动物来说,从始至终我在男权思想中就占据了醒目的位置。嗯……爱龟的男人从性情特色上分析,具备孤独的特质,不管他权可倾国还是穷困潦倒,也不管他性格内向与否和语言表现力的强弱,这种孤独是一种寻求不到同一层面对话的苦闷,所以连某种浪漫的情怀都会向守拙内敛倾斜,最典型的例子要算围棋天才李昌镐了。至于忍者神龟,是美国人的笑话而已。东方人的许多哲学思想可以在我的身上得以体现,即使道家养生术中某些关于呼吸吐纳的要诀都仿效我的水平。嗯……

蛇:打扰您一下,您这儿“嗯嗯”的大伙快睡着了。先让老同志休息一下,我说两句。我算宠物中的另类,刨除商业目的的人工养殖不算,蛇的饲养原来是用于捕鼠和镇宅,男人常在夏天光着膀子耍蛇倒有防暑降温之效。女人玩蛇十分罕见,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伊甸园偷吃禁果的传说。男人玩蛇大体出于两个动机,首先是蛇在十二生肖中号称小龙,而大龙是唯一虚构的动物,它的形象是多种动物拼凑组合的。中国人对龙的崇拜可谓达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古代皇帝均自命为真龙天子。而庶民百姓,则认为男是龙女是凤讲究龙凤呈祥,到现实生活中就拿蛇替龙鸡替凤了――

鸟:是鸟为凤鸟为凤!不过蛇兄,现代科学证明鸟可是恐龙分支的后裔,你说……

画蛇添足的歇后语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语块 结构 语言表达 写作

语言学界很早就开始了语块研究,学者们运用Nattinger&deCarrico等人的方法对汉语语块进行了分类和研究,但是这个方法主要应用于英语语块研究。近年来汉语学者发现汉语中同样存在广泛的语块研究,并对它们进行了广度和深度的研究,结果表明英汉语有很大区别,该结果说明有必要根据汉语的自身特点,加强汉语语块的研究与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关于语块的定义概述

Skehan认为,语块是指以整体形式保存在长期记忆中的范例,是事先预制好且被频繁使用的多个词的组合。语块与词相比,不够稳定,变动性也比较大。事实上,一个句子一般含有几个意群,这些意群或其中的固定结构都可以视为语块,是指介于词汇和句子之间的模式化的短语。

就本研究所掌握的资料来看,最早的语块定义产生于计算机领域:“它是一种结构,是符合一定句法功能的基本短语。每个语块都有一定的核心词,并围绕该核心词展开,以核心词作为语块的开始或结束。”2007年,国内学者周健提出对汉语语块的定义:“一种经常出现在各类句子中的,具有构句功能的,比词大的单位。”“可以看出,前者以计算机运用为目的,后者以语言学为背景,两者出发点不同,但殊途同归,对汉语语块做了有益的探索。2009年,周惊《对外汉语语块研究——以为例》在前人的基础之上,对汉语语块进行了更精确的定义:“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语义和形式固定的。在语境中经常以整体出现、分割后或改变意义或不符合语言习惯的造句单位。”宿飞鸿在《汉语语块及其学习策略研究》中提出了语块的定义:“在特定语境中整体出现的相对完整的临时或固定的意义块。”这个定义中,着重强调两点:“形式相对完整和意义相对完整”。

二、语块的分类法则研究

至于对语块的分类,目前虽然各有千秋,但是似乎不够完善,并存在一些改进的空间。国内语块的分类主要有五种:

第一种:周建在他的《语块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价值与作用》(2007)一文中,通过对汉语中存在的语块的考察,把语块分为三类:

(一)词语组合搭配语块。比如,“医院下了病危通知,老王肾功能己经……”我们想到的接续词语多半是“衰竭”,“功能—衰蝎”的搭配就可以视为一个语块。这类常用搭配很多,如“共商—国事”、“繁荣—经济”等等。

(二)习用短语,包括习惯用语、熟语等,含固定形式和半固定形式。尤其是那些平时常说的,可词典里又多半查找不到的短语,如“原来如此”、“话又说回来”、“没完没了”、“吓我一大跳”等等,还可以包括日常生活当中常用的短句。

(三)句子中连接成分等类固定结构。如复句的关联词“不但……而且”、“除非……否则”、“不管……都”、“只有……才”、“即使……也”、“不是……而是”、“既然……就”等等。

第二种:钱旭著认为,语块包括“搭配、惯用语、成语、歇后语、谚语,格言、名言、势句、会话套语、儿歌、歌词、宗教经文”。在他的《汉语语块研究初探》(2008)中把语块分了三类:词级语块、句级语块和语篇语块。词组层面的语块属于词级语块,句子层面的语块属于句级语块,语篇层面的语块属于语篇语块。

(一)词级语块:搭配、惯用语、成语、歇后语

(二)句级语块:谚语、格言、名言、警句、会话套语

(三)语篇语块:儿歌、歌词、宗教经文

第三种:贾光茂在《汉语“语块”的结构与功能研究》(2008)中根据结构将汉语语块分为“凝固结构”和“半凝固结构”。凝固结构大致相当于多词词组或程式性话语,结构不能变化。半凝固结构相当于限制性短语和句型框架,结构可以变化。

第四种:杨金华在《论语块的特点、性质认定及作用》(2008)一文中拟根据语块中内部成分的组合情况,把语块分为如下三类:

(一)内部成分不变的组合,如“/八荣八耻/三位一体”等等。

(二)不变成分加可变成分的组合,如“不分好坏(是非、善恶)/不明事理(真相、是非、去向) ”等等。

(三)框式组合,如“交出一份……的答卷/打造……平台/和……(某人)分一杯羹/以……为……(如‘以我为主’)/不……不……(如‘不声不响、不知不觉’)/从……到……(如‘从南到北、从早到晚’)/……来……去(如‘说来说去、飞来飞去’) ”等等。

第五种:马晓伟在《语块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2023)中将汉语语块的形式特点进行分类,根据语块所属的语法单位层次,即其是出现在词组层面还是句子层面,将之分成两种类型:词级语块和句级语块。词组层面的语块属词级语块,句子层面的语块属句级语块。属于词级语块的有:成语、惯用语、歇后语、缩略语、高频搭配等,属于句级语块的有:谚语、名言、格言、警句、句子的连接成分以及会话套语。

根据语块内部是否带空,又将其分为固定语块和带空语块两种。如成语、谚语、歇后语、名言、警句等就属于固定语块;而带空语块最明显的代表就是句子连接成分,其空出的部分可以根据语义的需要填入适当的内容。由此将汉语语块分为四种类型:

(一)词级固定语块。如“成事在天”、“九牛一毛”、“七上八下”、“画蛇添足”、“弹钢琴”、“敲门砖”、‘“北极的冰川——顽固不化”等。

(二)词级带空语块。如“跟……一样”、“在……中”、“由……至……”、“对……来说”、“……以后”、“越……越……”、“以……为……”等。

(三)句级固定语块。如“你好”、“再见”、“不客气”、“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等。

(四)句级带空语块。如“我认为……”、“我觉得……”、“既不是……也不是……”、“只要……就……”“因为……所以……”、“非但……反而……”、“一边……一边……”“与其……宁可……”等。

第五种划分较为明确,这些分类方法从汉语的特点和实际出发,而且立足于对外汉语教学,这种从形式上分类的方法操作性较强。

三、语块教学对提高写作的意义

学者Altenberg(1998)发现,自然话语中80%是由板块结构组成的,也就是说,语言使用者所产出的大部分话语是通过其储存在记忆中的语块来完成的。语块教学法对大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语块在信息处理过程中可以作为整体输入、输出,减轻短时记忆的负担,提高对文字表达的生动性与流利性。学生能节省处理低端信息的时间与精力,更加注意高端信息处理,从关注短语、句子到更多关注语篇结构、段落关系、段落内句子之间的层次关系等宏观结构,提高写作能力。在写作过程中,学生大脑中储存大量的语块,有利于文字表达,提高语言的自动化进程。

教师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培养学生识别与运用语块的意识,使其掌握一定的语块,通过记忆与运用具有不同形式与功能的语块,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及文学素养,从而提高其综合能力。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