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的哲学意蕴研究

摘要: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运用“底线思维”的思维方法,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效治理国家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底线思维;执政意识;行动哲学;深化改革

一、“底线思维”及其主要特征

1.何为“底线思维”

“底线”原指“长方形比赛场地中短边的边线”,引申后指一定的限度、事情在能力范围前的临界值。底线一旦被突破,就会出现让人难以接受的结果,甚至导致彻底失败。“底线思维”是一种以底线为导向的精细的思维方法和心态。它要求行为主体计算风险,估算可能出现的最坏情况,并为此设置一系列有效的防御措施和争取行动,追求最好的结果。

2.“底线思维”的特征

“底线思维”是一种典型的后顾性思维取向。其主要表现在对于事物的矛盾双方会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的关注,对事物发展给予正确的认识,对可能产生的负面后果采取了有效防御体系,并且对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会相互转换中的“一定条件下”倍加关注,以及对好的结果发展的积极追求。有了防御机制和进取措施在决策过程中,往往可以得到最好的结果。退而言之,即使达不到最好的结果,也能够保证在事情发展过程中“保住底线”“守住底线。”

二、底线思维的哲学基点

“底线思维”是在中国全面深化改革这一新的历史时期对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进一步深化和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一种新的思维范式和文化范式。

1.“底线思维”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内在要求

“底线思维”方法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具体表现。首先,“底线思维”的提出是基于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提出:“认清中国的国情,乃是认清一切革命问题的基本的根据。”从具体国情出发,是革命和改革进程中最重要的立足点,是解决和思考问题、制定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底”,是“底线思维”产生的依据和源泉。其次,“底线思维”的提出是基于改革开放进入攻坚克难时期的实际情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社会矛盾凸显,改革迈入了实实在在的“深水区”。这亟需我们运用“底线思维”去正确界定和防范风险,在认识其长期性和复杂性的基础上挖掘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把握底线,不断推进改革。

2.“底线思维”蕴含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首先,“底线思维”蕴含着联系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事物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人们在运动中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底线思维”要求遇事从坏处着手准备,力求获得最好的结果,做到“未焚徙薪”,将主动权牢牢攥紧,强调从全局的高度出发,揆情度理,把风险降到最低,从这些“坏处”的外在联系看到争取“最好”结果的内在联系。其次,“底线思维”蕴含着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认为,主观能动性是指人们能动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力。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求我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遇到任何事情都要看到它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和“成绩”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相互转化。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在认识并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做事--未雨绸缪、率先策划,绝不逃避问题和矛盾,避免后者向前者的转化,稳固掌握事物变化的正确方向,积极促成前者向后者的转化。

三、“底线思维”在社会问题中的广泛运用

共产党人运用“底线思维”旨在通过管理创新,正视现实中的棘手问题,及时化解矛盾,防患于未然。作为积极的方法论,底线思维在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文明等诸多领域都发挥了巨大作用。

1.“方向底线”决定不能犯颠覆性错误

近年来,西方一些政治势力多次“预言”,中国在一些“根本性问题”上会发生他们预测的“变化”。甚至在国内,也有人曲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和道路,将发展中出现的矛盾、困难和问题与走回封闭僵化的老路挂钩。指出,中国的改革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方向问题上,我们的头脑必须十分清醒,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十八届三中全会公报更是明确指出,改革的根本方向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于“根本性问题”的强调与说明,更加清晰地凸显了我们的改革必须在方向底线的指导下推进。方向底线可以分为方向和底线来理解。在全面发展中守住方向,就是要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等多个领域的改革,破解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体制机制障碍,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在改革实践中守住底线,就是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国情相结合,从中国实际出发,把握根本性问题不动摇。

2.经济增长的合理区间

中国经济的发展正处在一个新阶段,运用“底线思维”来看待经济增长速度,既是对中国自身负责,又是对世界负责。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指出:“保持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完善宏观调控政策框架,守住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现阶段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稳”是指经济增长处在合理区间,“进”是指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步伐加快。政府对经济放缓的容忍度在提高,宏观调控也将放眼长远,不再纠缠于一城一池的得失。只要就业水平等不滑出“下限”,在社会所能容忍的较低的失业率范围内;物价涨幅不超出“上限”,能够保障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增长率在7.0%~7.5%这个合理区间内稳定波动,高一点或低一点都是正常的。说到底,“底线思维”就是政府在经济改革中,用保障就业和物价来制定的红线。既是出于对经济的考虑,又是出于对大局稳定的考虑。

3.改革的边界底线习

总书记指出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必须坚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耕地红线不突破、农民利益不受损”三条底线,分别是我国进行土地制度改革的政治底线、用途底线和价值底线。首先,坚持土地公有制性质不改变的政治底线,明确了农村土地制度创新的底线与界限。有利于在坚持正确方向的基础上充分解放思想、大胆改革创新。其次,坚持耕地红线不突破的用途底线。18亿亩耕地红线是中央从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的高度结合我国土地资源禀赋情况,为了粮食安全、生态环境、农民权益等多重利益受到保障而做出的布局。土地用途管制作为确保耕地红线的最基本最可靠的手段,坚守耕地红线同时也意味着要坚持土地用途管制原则不动摇,这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最后,坚持农民利益不受损的价值底线。即便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土地仍然是农民的命根子,影响着他们的生产生活方式甚至基本的生存保障。只有充分保障农民利益,改革才能够稳步推进。坚持农民利益不受损这条底线决定了它的优先地位。土地问题历来是国家的重大敏感问题,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需要大胆创新,也需要谨慎。处理好二者关系的关键,就是要牢牢把握这三条底线。

四、“底线思维”是哲学改革方法论

虽然“底线思维”在全党引起了广泛重视。事实上,我们对“底线思维”的认识还有待深化,需要克服一些误区。

1.“底线思维”是一种思想方法

首先,它要求“思”。“底线思维”实际上是一种积极主动的思维,要求人们主动思考什么是底线、底线在哪里,做到心中有谱。其次,它要求“行”。在确保最小战略利益的前提下,努力争取顶线,收获更大的利益。第三,“底线思维”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它令人勇于面对事实并接受出现的最差情况。第四,“底线思维”立足全局、突出重点,进行取舍,对下一步的行动心中有数,以实际行动化解风险。

2.底线思维是一种工作方法

具有哲学方法论意蕴的“底线思维”首先是认识事物的方法。当把“底线思维”方法用于指导、处理、解决工作实践和全面深化改革中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实现向“好”的方面转化,其实也就成了一种工作方法。现阶段,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进行重大决策,积极稳妥处理矛盾冲突,稳定社会秩序,推进改革开放等,迫切需要树立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的方法,有助于指导我们正确认识和解决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和矛盾”、实现其向“成绩”方面转化,有助于更加能动地推动各项工作,实现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和谐的进步——更加坚定对改革发展的自信,是新时期提升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要观念准备和实践要求。

3.“底线思维”是一种行动哲学

当前我们对底线思维的认识仍有偏差。只是简单地将它看成是一种忧患意识,或是经济发展、民生问题的处理方法。没有看到虽然“底线思维”是由忧患意识孕育而生的。但底线思维并不等同于忧患意识。忧患意识是文化传承,是执政思维,是生活的智慧。而底线思维强调的是基于忧患意识产生的认识问题、解决问题、掌握主动权的方法,即是“底线思维的方法”。底线思维是对矛盾方法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换规律的深刻把握,是蕴含了辩证法、方法论的系统性思维模式。同志曾在党的八届七中全会上指出,所谓方法,无非就是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二者相互结合。思想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方法,工作方法是改造世界的方法;前者决定后者,后者是前者在实践中的表现。把“底线思维”又称作“‘底线思维’的方法”也就是这个道理。

综上所述,对于“底线思维”的认知应当看到它包括并超越了忧患意识,成为了一种改革方法论、实践方法论,甚至可以称为行动哲学,其体现了认识与实践、理论与实际的高度统一。

参考文献

[1].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3.

[2].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C].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3].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A].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23.

[4]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文件汇编[C].北京:人民出版社,2023.

[5]董德福,沈辰辰.全面深化改革方法的哲学向度——学习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论述[J].探索,2023(2).

作者:杜晨 位:江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