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精选5篇)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1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条规定:“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可见,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法律规定的高等教育中心任务之一。在1995年的全国科学技术大会上,同志提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时展、高校改革和发展的迫切需要,还是大学生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内在需求。对于工科类高校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创新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是高等学校适应时代要求的全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手段和主要内容,是高校科技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共青团组织在素质教育和学校整体工作中实现“有为、有位”的坚强阵地,更是广大青年学生进行素质拓展、全面成才的宽广舞台。近年来,各大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都在积极探索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
二、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1.具有创新的热情,但缺乏毅力。
创新过程并不仅仅是纯粹的智力活动过程,还需要以创新情感为动力,在智力和创新情感共同作用下,创新才可能获得综合效应的能量。调查显示,大学生在兴趣的深度、广度、稳定性及效能上,都有相当的发展,但有待于进一步提高,这需要具有坚强的毅力。大学生能够意识到毅力在创新活动中的重要性,但缺乏毅力,在实际工作中往往是虎头蛇尾,甚至放弃追求。例如,我院科技创新园每年刚开学招新的时候,学生参与的积极性相当高,但到学期末能坚持一直在创新园从事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很少。
2.具有创新意识,但不善于利用和创造条件。
创新能力的发展和创新行为的展出,都是建立在创新观念和创新欲望的基础上。工科大学生普遍具有科技创新动机,对科技创新有一定程度的认识,希望在学习中产生新思想与新理论,积极寻找新的学习方法,但由于学校创造性学习条件的局限及学生自身不善于创造和利用学校的现有条件,缺乏向知识经验丰富的教师或同学请教的勇气,往往不能把握本学科最新发展的动态和相关学科知识的横向关系,由此限制了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进一步发展。近期对我校在校三四年级学生进行的一次调查中发现,88.9%的学生未尝试请教老师写过学术论文、68.7%的学生未进行过某种发明创造、71.3%的学生不经常阅读图书馆提供的本专业的理论期刊,可见大部分在校大学生都没能好好把握学校提供的创新条件。
3.思维活跃,但缺乏科技创新思维。
大学生在成长接受教育过程中,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积累,逻辑、推理、思维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思维相当敏捷,但同时也不断被知识的经验性和规律性所束缚,丧失了独立思考和想象的能力。主要表现在:(1)功能固着,将某种对象的功能和用途看成是固定不变的,这是思维缺乏灵活性和独创性的突出表现;(2)权威迷信,绝对相信所学过的知识,全无批判意识,导致思想僵化和禁锢;(3)思维惰性,根据考试内容进行功利性学习。
4.科技创新“体验型”多,成果转化少。
为激励“挑战杯”等科技创新活动的开展,各大高校都在政策、资金和学生期末综合测评上给予倾斜和支持。然而,大学生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三大激励措施:证书、学分、奖金却成为部分同学参与活动的“动力”。其结果是部分参加科技创新活动的学生不愿进行系统性的长期研究,稍有阶段性成果就匆匆鉴定、报奖,这些短期行为既难以保证科技创新活动的突破性成果的产生,又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
三、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途径
1.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塑造大学生创造人格力量。
我们应以学术性社团为载体,通过社团积极开展各种科技文化活动,营造宽松和平等的环境氛围,把大学生从机械地接受知识传授中解放出来,使大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和积极性在理解、鼓励和支持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挥,从而帮助学生发展个性,发挥特长和优势,不断发展和完善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例如我校根据学科特点建立了各种科技社团组织,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学生科技社团充当了参与者和组织者两种角色,通过组织不间断、不同层次、不同内容的科技创新活动,不同学生在科技活动中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开展活动。针对大一、大二学生多开展科技知识竞赛、论坛、讲座等活动,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使更多学生进入学术环境,了解当前科技前沿动向,为参加科技创新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针对高年级学生,开展各类作品大赛、制作和发明比赛,使他们理论联系实际,在自觉进取中培养自信,在迎接挑战中培养勇气,在战胜挫折中培养意志,在对待利益关系调整中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塑造创造人格力量。
2.以课外科技活动为平台,激发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欲望。
强烈的创新欲望是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内在动力,然而,目前不少在校大学生都缺乏创新欲望。为了克服这一难点,必须用实际内容、具体形式来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欲望。开展课外科技活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一是以“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龙头举行各类竞赛,如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机械设计大赛、程序设计大赛、节能减排竞赛,等等。通过这些竞赛的开展全面调动了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体验到了科技创新活动带来的乐趣与成就感,激发了大学生科技创新的欲望。二是设立科技创新项目。如学生科研计划项目、新苗人才计划项目、开放性实验项目等,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通过独立完成项目或在教师指导下完成项目,提高学生的科研水平和创新能力。
3.以制度建设为保障,保持大学生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有效地培养大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必须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管理运行机制作为保障才能起到实效。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制度至少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组织管理方面的制度,如人员的安排、机构的设置、资金的投入、场地的建设,等等,都应该建立科学和规范的制度。二是相关的奖励制度。奖励应该是多层次、多形式的,有部级、省级的,也有学校甚至院系一级的。在学生奖励方面,可考虑设立“学生科技创新成果奖”、“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先进个人”、“大学生科技创新标兵”等荣誉称号;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学分折算制度及科技创新成果与相关课程考试成绩挂钩的制度;制定学生科技创新成果与奖学金挂钩的制度及制定科技创新与免试推荐攻读研究生的制度,等等。在对指导教师的奖励方面,如设立优秀指导教师奖,建立指导教师优先晋升职称、职务及优先给予科研课题立项的制度,以及教师指导学生科研和参与科技创新活动给予计算工作量等方面的制度。还要设立开展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的集体奖,充分调动大学、院系和学校其它部门和社会有关部门的积极性。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自主创新 《自然辩证法》课程 案例应用
《自然辩证法》课程是高校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研究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一般规律、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一般方法,以及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的课程。2023年高教版教材《自然辩证法概论》的编写,增加了“创新型国家”这一内容,旨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推动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创新型国家的建设。针对这一内容,除了采取传统授课方法外,更适宜采取案例教学法。从学习理论看,案例就是库恩所称的“范例”,具有情境性、具体性、易迁移的特点。因此,从课程目标和定位看,《自然辩证法》课程在这部分内容的案例应选取与科学研究相关的典型范例,使学生产生一种亲切感,创设引人入胜、新奇不解的学习情境,起到触类旁通的功效。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出现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在该内容的教学设计上,我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案例有助于这一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自主创新的内涵
同志指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核心就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发展科学技术的战略几点,走出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推动科学技术的跨越式发展。”[1]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自主创新能力较强。自主创新的实质是通过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独特核心技术及在此基础上实现新产品的价值的过程,其成果一般体现为新的科学发现,以及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产品、品牌等[2]从广义上讲,基于本土科技知识进行创新、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成果,都可视为自主创新的范畴。本文所探讨的科技自主创新案例主要聚焦于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当代自主创新,即我国科学家在继承传统科学技术的基础上,利用传统的科学技术资源和方法,解决了现代科技问题,并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作出独特的原创贡献的案例。
二、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可能性
案例教学以案例的收集为出发点。中国具有丰富的传统科技资源,几千年的科技传统形成了独特的体系、思想与方法,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世界科技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李约瑟的鸿篇巨制《中国科学技术史》,洋洋洒洒七大卷三十四分册,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整理研究挖掘历经半个多世纪,至今仍未全部出版完成,便是中国古代科技资源极其丰富深厚的一个明证。李约瑟对此感慨道:“随着时间的流逝,证明这是一个绝对的金矿。古代和中古时代的中国科学成就,一再表明足以使人眼花缭乱。”[3]面对这座“金矿”,一些当代中国科学家的自主创新已经有力地显示了传统科学在当代的巨大价值,这些资源至少通过以下两种类型为案例教学提供了可能。
1.传统科学思想方法解决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这方面最为典型的案例是数学家吴文俊的自主创新工作。吴文俊在深刻领域与继承中国传统数学的基础上,融合西方数学和当代计算机技术,一举解决了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开启了具有浓郁中国特色和强烈时代气息的新的研究领域――数学机械化,并被广泛运用于智能计算机、机器人学、计算机图形学、工程设计等多个不同领域[4],在国际上形成了自动推理与方程求解的“中国学派”[5],为此,他在2000年获得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此外,还有翁文波提出的包括可攻度性方法和干支法等信息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天灾预测中的运用,任振球特大自然灾害触发机理研究及预测,徐钦琦提出阴阳大年生物进化论[6]等,这些丰富的科学文化遗产已然成为当代中国重要的科学原创力,为《自然辩证法》课程提供了丰富案例。
2.利用传统科学史料研究现代科学问题的案例。这方面的典型案例不甚枚举。著名科学家竺可桢利用历史文献资料收集冰川进退、湖泊冻结、动植物分布等资料,采用数学方法加以分析,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一文,对气候波动提出令人信服的观点,这种气象学历史研究方法开创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科学研究中仍具有重要的价值。在天文学方面,席泽宗发表的《古新星新表》,充分利用了中国古代在天象观测资料方面完备、持续和准确的巨大优越性,考订了从殷代到公元1700年间的90次新星和超新星爆发纪录,使之成为这方面空前完备的权威资料,为超新星这一天文学的重大课题的研究开创了新局面[7]。近几十年来,利用中国古代的天象纪录研究超新星遗迹、地球自转的不均匀性、太阳黑子活动的周期、哈雷彗星的轨道演变等许多问题,也逐渐成为热门课题,如英、美、日、韩等国都有人在研究[8]。另外,在李四光、竺可桢的编制基础上形成的《中国地震历史资料汇编》,势必在当前的地震科学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科学家自主创新案例应用的教育意义
《自然辩证法》课程作为研究生的思想政治课程,除了使学生梳理正确的自然观、科技观、方法论之外,还应充分发挥其在传统与现代、西方与中国、科学与人文等方面的沟通作用,这是新版教材将“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纳入教学目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中国科学家在当代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课程目标将以更具现实性和启发性的方式呈现出来,可以把以上几方面的沟通作用较为集中地凸显出来,有利于体现《自然辩证法》课程的文化功能、教育功能、科学功能、历史功能。同时,通过对“科技自主创新”的案例教学,达到一举多得的效果、以小见大的效果,其意义颇为深远。
1.融合研究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教育。自2023年8月教育部出台《研究生思想政治课新课程试点工作方案》后,《自然辩证法》课程由原先理工类硕士生必修课调整为不分学科、专业均可学习的选修课,同时课时也有所调整。在新的课改方案下,课程面对的是人文类和理工类的研究生,根据该课程的本身特点和学生的培养目标,《自然辩证法》课程应搭建起科学与人文的桥梁,“通识”教育的内涵更加凸显。硕士研究生是高素质的人才,应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为造就全面发展的人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精神资源。我国科学家自主创新的案例涉及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古代及现代的科学思想,具有融合科学素养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功能,对培养全面发展的研究生具有重要意义。
2.引导研究生树立自主创新意识。二十一世纪的今天,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科技竞争日益成为国家间竞争的焦点,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自主创新能力,成为国家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作为我国研究生培养体制的课程,《自然辩证法》课程面对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关注中国背景下现代化建设中的科学技术自主创新问题,有助于使学生对科学技术的中国道路形成自觉思考,增强使命感和自觉性。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关注我国近些年的自然科学奖、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获奖的科学家个人或科研团队,并透过他们解读当前科学发展的新特点和动向,学习他们在研究时的人文关怀和科学精神,不仅贴近研究生的科研实际,还可帮助他们树立科学技术战略观和科学技术创新观,对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3.培养爱国主义情感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使命感。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吴文俊、竺可桢、席泽宗等老一辈科学家对传统科学的创新案例,不仅有力地证明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代仍具有巨大价值,还在国际科学界为中国科学赢得了尊重,对研究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积极的教育意义。“为有源头活水来”,通过现实的科技创新案例,使学生认识到借鉴中国传统的研究方法,有助于解决现代的科学问题,使他们重新认识我国的科技资源,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继承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自觉性和使命感有很好的教育效果。在课程中,以案例为切入点带动整个教学,通过生动的讲解,再配合图片再现、视频观看、分组讨论等方式充实课堂,可以达到良好效果。中央电视台十套《大家》栏目推出的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特别节目《荣耀中华》,便是一个很好的视频素材。
4.提高科研创新的方法论自觉。中国数千年的历史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乃至全人类的宝贵财富,新的时代需要我们认真发掘中国传统科学的资源。在分析案例后,要进行必要的方法论总结和提升,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和方法论自觉。例如吴文俊案例的方法论在于突破西方中心论下的科学观,以历史主义恢复古代数学的规范,但同时又不拘于本土知识传统,而是在此基础上,以西方数学为观照,以当代科技发展为创造性转化的发酵剂,融会中西,贯穿古今,为中华科学的复兴开出一条切实可行的道路。通过案例的方法论解读,有利于学生树立起自主创新的意识和方法论自觉,在现实的研究工作中结合自己的专业进行思考,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又有利于在当代的科技中对中国传统科学文化形成文化自觉,保持开放的姿态,不断提升文化软实力,提高适应新时代文化选择的自主能力,为文化强国和创新型国家建设奠定良好的思想准备与基础。
四、注意问题
案例教学重在分析。案例教学绝不是一些典型案例的简单罗列,也不是简单地播放和观看录像。录像、图片、文字、讨论等可以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启示,教师应进行必要的引导与深化。因此,案例教学应在案例的分析上下工夫,真正做到深入解读,而不流于形式,起到“解剖麻雀”的教学效果。例如在对吴文俊的案例进行分析时,必须围绕三点展开分析和讨论:一是在传统科学文化的教育内容上,应在与西方数学比较的前提下,讲清楚中国传统数算法化、机械化的特点与几何定理机器证明的问题;二是在自主创新方法论上,讲清楚吴文俊使用的历史主义原则对古代数学的研究、以西方数学作为优秀文化资源和以计算机技术作为创新转化手段的自觉性;三是在意义阐发上,讲清楚吴文俊自主创新的重要意义和当代启发。只有凸显这几点,案例教学在上述几方面的教育功能才能很好地体现,才能真正发挥案例教学举一反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为建设创新型国家而努力奋斗[M].人民出版社,2006:6.
[2]郭贵春主编.自然辩证法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1:306.
[3]潘吉星主编.李约瑟文集――李约瑟博士有关中国科学技术史的论文和演讲集(1944-1984)[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2.
[4]张维.不断创新的著名数学家――吴文俊[J].自然杂志,2007(4).
[5]吴文达.吴文俊的数学机械化理论及方法[J].中国科学院院刊,1991(1).
[6]李世.科技创新与中西文化互补之我见――六个典型实例的思考[J].中国工程科学,2005(4).
[7]李正风.中国科学家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创新:概念、特征与方法[J].南京社会科学,2023(4).
[8]席泽宗.科学史十问[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8:5.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3篇
研究生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和锻炼,不仅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储备,而且需要多学科的、交叉性的知识储备。爱因斯坦曾言:“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4]不同学科的理论、知识、观点、方法与技术的交叉、碰撞、吸收、融合与共振,能改善研究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与能力结构,形成单一学科所不及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处理问题的素质和能力。“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就是一门包含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综合性、交叉性学科,能够实现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观、科学技术方法论与科学技术社会论等多种学科知识的互补,该课程所蕴含的知识有利于培养当代研究生的创新素质与创新能力。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一定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自然辩证法概论”不仅研究自然界及其与人的关系,而且研究科学技术的研究方法及其与社会的关系。“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与创新型国家五部分。“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主要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依据科学技术的发展演变来研究科学技术的内容、方法及其人文蕴涵,研究自然、社会及其相互关系。因此,“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必然包含大量的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反之,如果把这些知识排除在“自然辩证法概论”之外,那么它也就只能凭借思辨、猜测、臆想甚至幻想等手段进行研究,而这些属于人类早期的做法,或者说是宗教、神话、文学的做法。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融合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英国科学家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即人文科学文化和自然科学文化),指出人文科学文化与自然科学文化分裂的危害。杰罗姆•凯根提出建立“第三种文化”,即融合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的文化。但高度分化的当代科学为其融合设置了障碍。“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包含自然科学知识、人文科学知识与社会科学知识,便于学生对同一事物或同类事物进行多侧面、多角度、多层次的理解与认识,沟通自然科学、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知识,实现对事物立体化、真实化的理解与认识。这种理解与认识可能是相互协调的,也可能是相互矛盾的,但无论怎样,都是对真实世界、现实世界的理解与认识。以这些理解与认识为基础,以现实事物为基点,协调、统一、融合多方面的理解与认识,从而在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科学技术、科学技术与社会的问题时能够实事求是地认识、解决与处理,实现自然与生态、科技与国家、经济与社会等多方面的协调与可持续发展,缓解、预防或避免生态、环境、能源、人口、社会等问题的发生。
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多种思维底蕴
“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既是一门马克思主义思想政治理论课,也是一门综合性、交叉性较强的课程,具备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批判思维与辩证思维等创新能力所需要的思维底蕴。第一,“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理论思维是人类在知识和经验事实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事务本质、规律和普遍联系的一种理性思维。从课程内容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涉及很多自然科学方面的概念、观点与理论,这些理论能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论思维能力。从课程性质方面讲,“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属于哲学门类,哲学是抽象思维较强的学科,哲学类课程的学习过程就是对抽象思维能力锻炼和提升的过程。如,对生态自然观部分的学习,既要理解和掌握相关系统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也要理解和掌握生态科学的概念、观点和理论;既要从科学视角审视生态自然观产生的现实根源与逻辑必然性,也要从哲学视角审视其理论内涵与当代价值。任何科学研究活动都必须运用理论思维,许多伟大的科学家也是哲学家,如爱因斯坦、玻尔、波恩、贝塔朗菲、普里高津等。著名物理学家波恩指出:“关于哲学,每一个现代科学家都深刻意识到自己的工作是同哲学思维错综地交织在一起的。”研究生教育要超越感性思维与经验思维,培养和锻炼研究生形成普遍性、规律性认识的抽象思维。“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是多学科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其抽象程度与理性思维水平要高于一般的专业科学理论,能够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理性思维能力。第二,“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所谓批判性,就是人们对已有的理论知识、思想观念等提出怀疑,并通过科学研究寻找真理,实现对现存事物的改造和思想理论的革新。目前,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广泛应用,在增加社会财富、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同时带来了资源匮乏、生态危机等问题。“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不仅是对现实的了解和理论的学习,而且是在具体分析的基础上,对这些内容作批判性考察,考察其理论根源、现实根源与价值观根源。如,对“科学技术与社会”部分的学习,不能简单认为科学技术是好的、万能的,也不能简单认为现代社会中的科技运用都是善的、正当的,而要研究科学技术的发展状态及其在社会中广泛应用的科学技术根源、现实社会根源与科学技术观根源。对既定事实与理论的怀疑与批判是创新素质与能力的重要内容。如果一味地循规蹈矩、因循守旧、崇拜偶像、迷信权威,就只能复古守成,难以创新。具有批判性思维能力才能对不断变化的事物去伪求真,追根溯源。是对前人既定的理论框架完全接受,还是大胆反思和批判、推陈出新,成为评判人们是否具有自主创新意识的重要参量。“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倡导批判性的科学精神、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态度与实事求是的科学追求,有助于培养和增加研究生的批判思维能力。第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有助于培养和锻炼研究生的辩证思维能力。马克思指出:“辩证法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理解中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理解。”“自然辩证法概论”以辩证的视角理解人、自然、科学技术、社会及其之间的关系。如,对科学的理解,既要理解其可确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可证伪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个体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社会性的一面;既要理解其“小科学”时代的意义,也要理解其“大科学”时代的意义;既要理解其简单性的本质,也要理解其复杂性的本质;既要理解其对人类社会积极性的一面,也要理解其消极性甚至破坏性的一面;既要理解与认识科学,也要理解与认识非科学、伪科学与反科学;既要避免科学主义,也要避免反科学主义。
三、“自然辩证法概论”课程具有沟通科学、技术、社会与人文的实践底蕴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现代科技革命; 创新型人才; 教育理念; 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 G40-0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8631(2023)01-0097-0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当今时生的科学革命与技术革命合流,以产业革命为后果的空前大变革,它涉及了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各学科、工程技术生产技术的各领域。现代科学技术革命创造着新的技术群、产业群,改变着产业结构和劳动组织,对现代生产和生活的各个领域都发生着巨大的影响。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正在改变着世界图景,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1]。
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高校是国家科技创新体系得重要组成部分,是知识创新、知识生产、知识传播和应用、科学研究和各类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地,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担负着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重要历史使命[2]。应该指出,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高校科技创新的能力和水平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不能适应国家科技创新形势的要求,这是与高校的地位不相称的,因此,正确认识科技创新和实施科技创新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高校科技工作的主要内容。
一、现代科技革命的特征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比起以往的科学革命、技术革命,以及与其相关联系的其它领域中的革命有如下几个特征[3]:
1.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科学技术发展中紧密联系综合变革的总和,它使社会生产力的结构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2.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促进了整个科学技术系统及各学科向综合化、整体化发展。科学理论趋于统一,技术发展趋于综合,学科之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日益结合。
3.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使人的主体因素在现代世界中的作用大大提高了。由于科学与技术的融合,人对自然的关系由解释过渡到控制;由分析物质结构和自然过程过渡到有目的地合成物质结构和影响自然过程,甚至合成生命和影响生命的过程。体现了人在生产体系中的地位上也发生了重要的变化。人们从直接参加生产过程者转变为监督者、调节者来控制整个生产过程,并成为决定生产力、竞争力和经济增长的关键因素。
4.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个全球性过程,在不同社会制度的发达国家中进行着同一的科学技术革命。
5.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一次使人类劳动智能化的革命,它被用之以代替或增强人的体力,减轻人们的体力劳动,而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最核心的问题是强化信息科学技术,是普及以自动化系统为结果的智能化。
6. 现代科学技术革命是在科学技术前导下而实现的现代生产力根本变革,它突出地表现为社会生产的高技术化、科学技术的产业化的进程大大加速。
二、现代科技革命对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挑战
在现代科技革命飞速发展的今天,科技对国家的经济增长和综合国力增强的作用越来越大。哪个国家的科技创新走在世界前面,哪个国家就会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而科学和技术创新又要靠人才来完成,只有拥有大量的高素质的人才资源,拥有大批具备持续创新能力的人才,经济发展才有巨大潜力。相反,缺少科学技术储备和创新型人才,则科技创新就会变成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具有丰富知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是自然产生的,是依靠教育培养和造就的。
现代科技革命的浪潮已席卷全球,呈现出加速化、整体化、物质化、社会化的发展趋势和特点,这对于高等教育来说无疑是顺应科技革命的需要谋求大发展的良好机遇,自然也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更是至关重要。然而,所谓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大学的培养教育对创新型人才的形成具有极为关键的作用。
所谓创新型人才,是指富于独创性,具有创造能力,能够提出、解决问题,开创事业新局面,对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做出创造性贡献的人[4]。一般是基础理论坚实、科学知识丰富、治学方法严谨,勇于探索未知领域;同时具有为真理献身的精神和良好的科学道德。创新人才首先是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高度发展的人才[5]。
三、高校如何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高校是国家人才培养和储备的重要基地,成功的专业人才的培养也是高等教育的成功关键所在,特别是培养创新型人才,这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解决人才培养困境,也是回答钱学森之问的重要举措。高校既是知识传播传承,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也是进行科学研究,创造新思想新理论,创造新技术,推广科学技术理论等的重要基地。因此,高校是培养具有创新理念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科技人才的最佳基地,将知识、理论和技术的创新研究工作融入到创新人才的培养中更是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最佳培养方式。但是如何很好的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融入结合到高校教育的实际教学和科研活动中则是我们高等教育成功回答钱学森之问的关键。本人觉得在我国高校内更加有效的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应该解放思想改变更新教育理念加强和重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 改变教育理念。观念是行动的先导。要培养创新型人才,高校教师就必须革除陈旧的教育观念,大力推行创新的精神理念,将创新理念融入到具体的各种教学和科研活动中。高校教师教育观念的转变应着眼于将创新的理念要渗透到各种具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中,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提出各种基础性理论问题或技术问题,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敢于否定某些事物或理念,对于提出的问题给出多种解决方法方案。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自主提出问题,倡导学生要敢于怀疑的做学问精神,通过怀疑,自己提出发现问题,最后自己利用各种技术手段和资料研究解决问题。在具体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2. 改变教育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因材施教,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新学习。首先,教学内容是培育人才的物质载体,是传递知识、启迪思维、培养能力的基本手段。及时地把新知识、新技术、新成果引入到课堂教学中,不断更新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坚实基础。其次,要使用最新、最适用的教材融合相关学科知识追踪学术前沿,增加应用性内容[6]。在教学过程中融入如何科学正确利用现有的理论技术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对所掌握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教学工作的成败。因此要改革单一的讲授方式,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营造民主的教学氛围。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因材施教,积极培养学生对新事物新理念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望,培养对专业的兴趣爱好。将创新的理念渗透于具体的教学方法手段中。
3. 加大高校教师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应该是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重,将创新理念渗透于实际的科研实践活动中,这样才可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国家和高校应该高度重视高校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要进入相关科研生产制造实体企业中,到生产车间中认识了解掌握最新的生产加工制造技术,在实践中发现和形成新的科研课题,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各种技术难题,加大推广校企合作,建议重视程度应上升到政府主导和国有大型企业积极支持配合。
4. 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加大学生实践教学环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重要标准,理论的正确与否都需要在实践中去检验,而且通过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所掌握的知识理论和技术有更深的认识,在不断的实践中更容易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和想法,更加容易发生理论和技术的创新。因此大学的实践教学应该更多地融入到生产实习,科技预研活动和实际科研项目中。开放校内更多的各种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研究所等实践教育研究场所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实验和自主创新活动。
5. 近年来国家和部分大型企业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各种科技创新活动和科技竞赛是一种很好的激发大学生进行科技创新的现象。通过参加此类活动大大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学习掌握新技术理论的积极性,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具有很好的推动作用,因此在国家层面和学校层面要进一步促进和加大科技竞赛活动的支持力度和奖励机制。为在校学生提供更大更多更广的科技创新平台,鼓励和激发更多的学生参与到更多的科研活动和科技竞赛中。
6. 要倡导高校内部建立院系独立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可以依托相关行业的大型企业,对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或者企业技术人员进行技术再培训,吸收更多的行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到基地进行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使校企合作基地成为相关行业专业的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中心,进行有效的技术交流,技术合作和行业新技术推广工作。使在校学生不出校门即可学习掌握到行业内的最近技术手段,使学生学习目的性更强,好奇心更强,求知欲持续时间更长,对新技术理论的认识程度更深,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创新激情和创新欲望。
7. 加大产学研合作教育,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孵化器。产学研合作是指企业、大学、科研院所三者之间的合作。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创新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利用学校和企业两种不同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参与实际工作有机结合,培养适合不同用人单位需要的具有较高的创新和实践能力的教育模式。大学要独立完成创新性人才的培养,在教育功能上是有限的。而产业与科研系统较之学校教育系统更直接地面对知识、技术创新的实际,尤其是一些高科技产业与高科技开发部门更是立足于科技的前沿,他们对创新趋势、信息的掌握程度,生动而又实在的创新工作等不仅直接贡献“实力”,而且蕴藏着教育的潜能。这种优势一旦被补充到大学,那么对于创新人才培养就可能产生优势互补式的飞跃。
因此,从优势互补考虑,在宏观上让大学、产业和科研三要素,以合作的联结方式组成更大的教育系统及产学研合作教育系统就具有更完备的结构,也就能期待它发挥培养创新人才的系统功能。
参考文献:
[1] 史小俐.现代科技革命与教育体制改革[J].机械高教研究,2002(4):1-3.
[2] 王余丁.在现代科技革命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思考[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9.9(3):1-4.
[3] 蒋恕,王华.现代科技革命条件下高校育人模式改革的思路与对策[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3(S1):168-169.
[4] 徐金梧.培养创新人才[N].科技日报,2004-6-29.
大学生科技创新论文范文第5篇
王兆国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认真学习贯彻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更加坚定地走在科技改革发展的最前列,为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王兆国指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中央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客观要求,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根本保障,也是应对国际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要充分认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继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推动完善人才培养与发展机制,加快建设创新文化,为科技工作者充分施展才华创造有利条件,营造全社会尊重和鼓励创新创业的良好环境,大力激发科技工作者推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积极性。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更加坚定地走在科技改革发展的前列,全力支持和推动科技体制改革,更加积极自觉地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弘扬科学道德和创新文化建设多作贡献。王兆国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切实加强和改进对科协工作的领导,重视发挥科协及所属团体在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逐步提高科普经费的增长速度,确保“十二五”时期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的比例超过5%的目标顺利实现。切实加强与科技工作者的联系,倾听他们的意见和呼声,协调各方面力量为他们多办好事、实事,把科技工作者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的周围。各级科协组织要认真履行“三服务一加强”工作职能,发挥好科技社团在推动全社会创新活动中的作用,承担起促进人才成长提高的重要任务,推动形成社会化科普工作格局,促进全民科学素质不断提高。
韩启德在大会开幕词中指出,优秀文化是科技创新的活力所在、根基所系。科学文化是一种集体创造,是围绕科学活动所形成的一套价值体系、思维方式、制度约束、行为准则和社会规范,已经广泛渗透进现代社会和现代文化之中,深刻影响着社会上的每一个人。科学文化的核心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对塑造人类精神世界和先进文化具有引领作用。对真理的执着追求是科学精神的核心,追求真理就要承认未知、宽容失败,要克服功利主义的科学观。科学精神的精髓是崇尚理性,要唯实、要切问近思。要提倡理性的质疑和批判,质疑是研究的起点,批判是科学的生命,要敢于超越,要敢于开展平权的学术争论,要善于识别真伪。韩启德认为,对确定性的追求是现代科学的基本思维方式和根本特性,也是现代科学的威力和魅力所在。中国学术界在坚持传统整体观和辩证观的同时,要虚心学习现代科学的长处,努力追求范畴内的确定性,融合中西之长,促进中国科学技术发展,并为人类文明作出更大贡献。韩启德指出,中国已经奠定了现代科学技术的基础,建立起完整的体系,并取得了一系列世人瞩目的成就。但我国的科技实力仍然落后于发达国家,科学精神还没有在全社会得到足够的弘扬,全民科学素质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科学发展的要求。要认识到科学精神的培育是一个漫长和艰巨的过程,也要看到我国科技赶超先进的有利条件。我们要继承中国优秀文化传统,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培育科学文化。韩启德强调,中国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其他各个方面的发展要靠弘扬科学精神。他热切呼吁,每一位科技工作者要肩负起重任,从我做起,带头践行科学精神,带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讲科学、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和良好风尚。
张庆黎代表中共河北省委、省人大常委会、省政府、省政协和全省人民,对大会的胜利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向各位领导、各位来宾表示诚挚的欢迎、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到2023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这是以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确立的重大战略目标,发出的向科学技术进军的伟大号令。本届中国科协年会秉持“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的宗旨,以“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为主题,进行广泛交流和深入研讨,体现了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对于加快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张庆黎说,河北是一片历史厚重、充满希望的热土。自古以来大数学家祖冲之,地理学家郦道元,天文学家僧一行、郭守敬等科技先驱,在许多领域创造了闪耀着中华民族智慧之光的科技成就。近代以来,河北汇集了许多先进技术和专业人才,诞生了中国第一袋水泥、第一辆蒸汽机车、第一段标准轨距铁路、第一口机械化矿井,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河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把科学技术摆在战略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冀和人才强省战略,科学技术和各项事业日新月异。张庆黎说,河北基本省情可以概括为“一大二全”。“大”,就是人口大省、经济大省、资源大省、文化大省。“全”,就是地形地貌全。从一定意义上讲,河北是中国的缩影。河北发展面临的形势可概括为:一个全国独有,一个前所未有,两个同时并存。基于这样的省情认识,去年我省第八次党代表大会确立了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的战略目标。实现这一战略目标,最根本的要靠改革开放、靠科技创新、靠人才支撑。我们在举全省之力打造曹妃甸和渤海新区两大增长极中,在举全省之力打好扶贫开发攻坚战特别是抓好环首都扶贫攻坚示范区建设中,在深入实施“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中,始终坚持科技引领、创新驱动,把科技创新和科技进步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个领域、各个环节,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提高全民科技素质,加快建设经济强省、和谐河北进程。张庆黎说,科技是发展的重要力量,科技是腾飞的翅膀。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河北举办,为我们学习先进经验、深化科技合作,提供了宝贵机遇。我们一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领导同志的重要讲话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环境,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好地借助海内外科技人士的优势,深化科技改革、扩大科技开放,使更多的科学理念、科学知识、科学技术、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在河北落地生根、开花结果,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胜利召开。最后,张庆黎预祝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圆满成功。
开幕式上颁发了第五届周光召基金会科技奖、第十五届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实用工程奖和成果转化奖。
开幕式后,举行了大会特邀报告会。张庆伟,周济与斯坦福大学物理系教授、清华大学“”特聘教授张首晟,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国家减灾委员会专家委副主任史培军分别围绕用科技创新促进钢铁业结构调整、制造业数字化智能化、创新在中国、灾害风险科学与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能力建设作了大会特邀报告。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副院长李静海主持特邀报告会。
本届年会以“大科普、学科交叉、为举办地服务”为宗旨,围绕“科技创新与经济结构调整”主题,搭建学术交流、科普活动、决策咨询三大平台。年会将举办21项学术交流活动、4个系列1400多项科普活动、8项专题论坛活动和11项专项活动。
年会分会场:
水资源保护与水处理技术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
数字文化产业和技术创新国际研讨会(国际)
LED灯光艺术科技发展论坛(国际)
消费品使用说明编制标准国际研讨会(国际)
绿色船舶与海洋装备创新发展及产业化论坛
林业新兴产业科技创新与绿色增长学术研讨会
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
钢材深加工研讨会
建材工业电子信息及仪控技术研讨会
生物精炼技术研讨会
低成本、高性能复合材料发展论坛
政产学研用结合,促进企业创新与特色产业园区
软土路基工程技术研讨会
极端天气事件与公共气象服务发展论坛
除尘及脱硫脱汞设备、技术发展与应用研讨会
环境保护与经济转型研讨会
环境危害与健康防护研讨会
科技创新与慢病管理学术论坛
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研讨会
转型创新促通信业新发展论坛
山区高速公路技术创新论坛
科普活动:
院士专家校园行
科普大联动
河北省会科普嘉年华活动
科普文艺演出
专题论坛:
技术创新与智慧河北论坛
河北省装备制造业发展论坛
科技创新与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论坛
资源高效利用与农业可持续发展论坛
科技型中小(微小)企业发展论坛
科技创新与环首都绿色经济圈建设发展论坛
钢铁产业与新材料发展论坛
环保与金融高层论坛
专项活动:
韩启德主席与大学生见面会
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与大学生见面会
求是杰出青年奖获奖者座谈会
中国科技政策论坛
科学道德建设论坛
技术创新?企业发展论坛
女科学家高层论坛
学会党建论坛
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人才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举行
以打造人才高地来打造产业高地,以优化人才结构来优化产业结构,通过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平台,河北省广纳高端人才、推动人才项目对接,取得了丰硕成果。9月10日上午,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在石家庄市河北会堂举行人才项目对接签约仪式。从年会签约项目中遴选出的20个经济合作和院士及高层次人才合作项目在仪式上签约。据统计,共115个项目在年会签约,协议投资总额达843亿元。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陈希,河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张庆黎,省委副书记、省长张庆伟出席签约仪式。河北省委副书记赵勇主持签约仪式。中国科协副主席、书记处书记程东红,中国科协党组成员、学会学术部部长沈爱民;省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梁滨,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景春华,副省长龙庄伟、张杰辉,省政协副主席、省科协主席段惠军,省长助理、省政府秘书长尹亚力出席签约仪式。
据介绍,此次年会签约合作项目呈现四大特点:一是合作层次高。与两院院士的合作项目达22个,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中电科十三所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项目达32个。二是投资额度大。在88个经济技术合作类项目中有52个项目协议投资过亿元。三是涵盖领域广。合作项目既有钢铁、煤炭、建材、石化等传统产业的技改项目,又有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研发项目。四是科技含量高。多数项目涉及解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如生态矿山建设关键技术、锂电高温变性、制革生产源头控制重金属污染技术等。
在签约仪式上,中国工程院杨胜利院士与石家庄以岭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工程院李龙土院士与河北瀛都复合材料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姚建铨院士与石家庄经济学院,中国工程院刘旭院士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吴以岭院士与涉县人民政府,中国工程院张钟华院士与河北大学,海外归国专家管祖光博士与河北先河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归国专家周希明教授与河北翰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矿业大学与冀中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东北大学与河北钢铁集团,浙江大学与河北天择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美国万霆科技转化发展公司与廊坊市盛世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与石家庄市鑫城电器有限公司,瑞士ABB公司与秦皇岛三农现代化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天津理工大学与邯郸市奥德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河北工业大学与三河市燕东彩涂板有限公司,四川大学与东明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北京科技大学与唐山雷浩能源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兴隆县北大青鸟无线互联投资有限公司与兴隆县人民政府,华能源(北京)电力设备有限公司与保定天冠电力设备制造有限公司分别就合作项目进行了签约。
海峡两岸专家共议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
9月9日,第十四届中国科协年会第七分会场――海峡两岸现代设施农业与园艺产业发展研讨会召开,为确保园艺产品在新形势下持续安全发展,更好的满足城乡居民对园艺产品的需求,加快推进区域化布局、标准化生产、规模化用地,大力发展设施农业,来自中国大陆地区和中国台湾地区的专家学者针对两岸的实际需求,开展学术交流与讨论。
农业部全国农技推广中心首席专家张真和对园艺产业现状、主要贡献、突出问题和发展重点作了阐述。台湾大学农业经济系名誉教授李顺成与参会专家分享了台湾地区经济发展管理成果和经验。
会议由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中国农技协)、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台北市农会联合承办。农业部科技入户项目蔬菜首席专家、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研究员、中国农技协设施果蔬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志斌,中国科协国际联络部副部长李秀亭,台北市农会总干事钱小凤,中国科协农技中心主任、中国农技协常务副理事长张晓军,中国农业大学副校长、中国农技协副理事长、中国农技协农村合作组织发展研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傅泽田,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热带作物学会副理事长王文壮,中国农技协秘书长李彦捷,河北省台办副主任赵韶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所长王玉海等出席会议,来自全国各省、市的80多位专家、学者和台湾地区的20多位代表参加会议。
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召开
9月7日,首届中国科技政策论坛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论坛由中国科协荣誉会委员、决策咨询专门委员会主任齐让主持。来自全国各地的科技政策制定者、专业政策研究人员、科学家、学术界代表、省级科协代表以及其他机构的代表共计150余人参加此次论坛。
此次论坛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主题,采取大会主旨报告与专家对话两种形式,注重决策者、政策研究人员、科技工作者和社会公众的思想交流与碰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