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德学习材料(精选5篇)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初中思想品德 德育教育 联系实际 认识体会
作为初中德育教育主要阵地的初中思想品德课不仅负起培养初中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任,更承担建设学生良好人格的重要责任。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生的学习成效不仅直接关系到学生本学科的学习成绩,更关系到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取向是否正确。初中阶段正是学生人格形成的重要时期,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社会、诚实守信的人格品质,显得尤为重要。这关系到将来社会的和谐,祖国的繁荣,以及个人的健康成长。初中思想品德课正值初中生自我意思觉醒,自我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学生的心智的成长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关系着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
初中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提高学生的适应能力;培养学生与人交往,进行交流活动的技能;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自觉意识,形成遵纪守法的正确行为观念;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最终形成良好的行为品质。可见,初中阶段学好思想品德课是多么重要,教学目标的实现对社会和个人都有至关重要的现实意义。可是,在初中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目标的实现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不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如果对思想品德课不感兴趣,学习变得乏味,就不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教师应该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重要目标。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教材中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利用教材中插图和小故事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些插图和小故事,不仅是对教学内容的补充,而且发挥教材中文字所不能发挥的作用,并以形象生动、直观的方式表达出丰富的信息,有利于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也起了重要作用。教师不能够忽视教材中的插图和小故事的重要作用,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和分析,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
二、教材内容整合不够充分,教材有待进一步优化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中,不仅存在正文内容,更存在大量辅助教学材料,通常是以小字形式呈现。有的教师片面认为,小字部分的内容并不重要,在教学中放在次要地位,甚至并不被教师考虑。其实,这种对辅助教学材料的认识过于片面。教材中的辅助资料,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正文部分的有益补充,更是对正文部分内容的充实和证明,在实际教学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辅助材料的教材编排和教师对这一部分的处理,都没有充分发挥这些材料的作用,有待进一步优化整合。
三、思想品德教育要充分联系实际生活
初中思想品德课教材内容不仅包括正文、插图,还包括说明材料、名言警句、案例分析材料、思考练习等,可谓相当丰富。但这并不意味着教师的教学仅仅局限于这些课程内的材料就能搞好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这是因为,思想品德课是用来指导学生正确参与社会实践活动,保持良好健康的心态,实现健康的人文交往的。从这一点来说,课程以外的内容对于教师教学更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教师的思想品德教育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教师可以把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引入课堂教学中,这些事例可以是教师自己收集的、与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实例和时政热点及相关练习题,等等。切不可忽视这些教材以外的资源对学生的教育意义,很多时候学生厌倦课本说教,而一些与自己生活相关的事例或是带有生活气息的活生生的案例更能很好地触动学生的神经,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教师要充分挖掘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第2篇
1 中学思想品德教学存在的误区和面临的问题
1.1 思想品德学科面临尴尬的局面,成为被学生忽视的学科。目前,中学生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所带来升学方面的竞争与压力不仅没有减轻反而更重,这给素质教育的全面贯彻带来了极大挑战。学生平时应付多门科目的作业、复习与考试,真正用于阅读书籍,拓宽知识面的时间相当少,这造成了学生的知识面狭窄,影响了其全面发展,更对思想品德教学设置了诸多障碍。不仅如此,升学的巨大压力,迫使学生采取抓大头、舍小头的方法,将某些升学中分值较小,不占重要地位的学科如同鸡肋般抛在一边,置之不问,思想品德学科通常会成为被忽视的对象,学生自身的轻视态度加剧了思想品德教学的难度。
1.2 社会的轻视与偏见,加剧了思想品德教学的难度。由于应试教育与升学压力的影响,社会上普遍具有主科、副科的思维定势,思想品德无疑就被列入了副科行列中,视为末流。同时,中学思想品德教学资源稀缺,有些学校缺乏足够专业的思想品德从教人员,不得不由其他学科教师来兼任,造成思想品德教师素质良莠不齐,教学质量难以保证。社会的普遍轻视,势必影响到学生,思想品德学科当然就无法在学生心目中树立崇高的位置,也就得不到学生足够的尊重和充分的重视。
1.3 教学方法和手段相对滞后,影响了课堂教学效果。长期以来,传统的“灌输式”、“填鸭式”教学方式导致思想品德课对学生缺乏足够的吸引力,学生不愿意上思想品德课,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在德育中主渠道作用的发挥,难以提高学生的学科能力和教学质量。有的思想品德课教师不善于挖掘教材的内涵,只是进行知识的灌输,随后利用“题海战术”布置大量的练习,学生忙于应付,很难领悟教学内容和提高能力。
2 思想品德课堂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创设教学情境,善用导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阵地,教师应以饱满的政治热情、高尚的品格修养、通俗的说理能力、恰当的材料升华能力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思想品德课有别于其他课的最显著特点是它的思想性、教育性和情感性。因此,我们在课的导入阶段应该注重“情境导入”,通过教师组织材料,创设符合教学目标的教学环境,进行情的感染、知的渲染、意的锻炼、行的训练。
导入可以采用电视剧片段、学生的收集材料、以往身边发生的有意义的或有影响的生活实例等;教师还可以根据教学目标的需要,组织学生表演小品或欣赏音乐歌曲,使导入变得更有情趣,学生乐于接受学习目的的引导,积极投入到自觉的学习之中。
2.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现在使用的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虽在以前的基础上作了修改,但总体上仍显得空泛、枯燥。因此,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学效果,必须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是要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新课程标准倡导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在思想品德的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更要注重营造好良好的师生关系,才能创造和谐、活跃的教学氛围。课堂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沟通、交流,相互激励、分享不仅是教学相长的需要,更是有效课堂教学应该追求的目标。二是建立班级学习小组,开展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一般以4~6人为宜,通常看班级的学生人数和教室面积大小而定。三是利用好讲学稿或导学案,让学生做好预习,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四是创设学习情境,精心设计问题,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2.3 精心设计探究问题,认真组织小组讨论。学生经过课前对讲学稿的预习,对一节课的学习内容已经有所了解。教师应当精心设计一些问题,让小组成员合作讨论,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第3篇
一、在发现中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由单纯的知识传授者向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转变,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总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历史中的人,历史中的文物,乃至赋有历史文化色彩的山山水水,学生都有发现的欲望。在发现学习中,学生的主要任务不是接受和记住现成的历史知识,而是参与知识的发现过程,是在主动解决问题。教学中,老师除了保护这欲望外,还需提供学生发现的平台,这平台就是根据教材而选择的历史资料。
二、在质疑中探究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问是思维之始,也是学生探究之始。所以,引导、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让学生在质疑中探究、感悟,是品德课堂中一大教学任务。引导学生质疑,教师就必须钻研历史资料,充分把握教材潜在的智力因素和学生的思维基础,善于在难点上制造悬念,留下“空挡”把思维的机会、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
三、在活动中探究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多种感官去观察、体验、感悟社会,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活动中探究,在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要及时鼓励学生的各种尝试和有创造性的思考,引导学生得出有价值的观点或结论。”教材中呈现的历史资料,那是一个远离学生的世界,有点枯燥,但真实、发人深省。只有在活动中探究,学生才能获得对世界的真实感受。
教学《李奶奶身上的伤痕》一课时,学生读了第86页“南京大屠杀”的小资料后,对日军的暴行感受不深,老师就让学生算一算:“六个星期中,南京被屠杀的军民达30万,日军每周屠杀多少人?每天屠杀多少人?”当算出来的数据与太仓市常住人口6万,新区二小学生1300多人比较时,学生反应激烈多了,再叫学生说说日军是怎样虐杀我们同胞的。学生越说越愤慨,内心都被日军的暴行震撼了,深切感受到战争所带来的深重灾难。这时老师告知学生,从卢沟桥事变到侵占南京,日军仅用了不到6个月的时间,又讲述了济南会战、徐州会战、南京会战等有关史料。此时,学生的内心凝固了,他们理性地去寻找原因了,并在思考中有所得。
四、在古今中探究
教材是“活性因子”。作为教师,要明白鲁洁教授所说的教材是“活性因子”这句话“活”在哪里?即要理解教材所提供的素材的内在价值,不能被素材的表象所局限,教学仅停留在一些文字、图片所反映的知识层面,而要对其内涵进行深度开发,挖掘出他的德育价值,使“死”教材“活”起来,焕发出生命光彩,发挥其“造血功能”(鲁洁语)。我所理解的“活”是要让学生活起来――大脑活起来,能想会思;嘴巴活起来,能说会道;情感活起来,能共鸣可体悟……在教授历史内容时也需如此,且更需注重历史内容的现在价值,找出历史与现在的联系,古为今用,以史为镜。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要求“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探究活动”。这就要求教师更好的把握教材,开发教材,改造教材,让教材说话,引导学生用探究的方式去观察、感受、研究社会,力求让学生成为真正的发现者和探究者,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充满活力和生机。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德育素材 有机渗透 自觉内化
教育家赫尔巴特说过:“世界上不存在没有教育性的教学。”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的思想品德是通过外部影响并经过主体内化过程才形成的。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就是将数学学科所具有的德育因素与德育自身的特点有机结合起来,在发展学生认知能力、开发智力的同时,将数学教材中蕴含的德育因素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有机地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各个环节,使德育内容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内化为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从而实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
一、使用好课本中的德育素材
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拥有丰富的德育素材。老师应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不失时机、潜移默化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把德育贯穿于数学知识的教学中。
1.用好课本中的数学史料。教材中的“你知道吗?”介绍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的突出贡献与劳动人民的智慧。对此,要通过组织学生阅读讨论,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动力。
2.用好课本中的图表材料。这些图表直观形象,是德育的生动教材。
3.用好课本中的数据材料。例如在“百分数”应用题中,教材中列举了许多数据,通过这些数据的理解和比较,学生能真切感受到祖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变化,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二、把握好教学中的德育渗透
数学学习过程既是学生获取知识、发展思维的过程,也是良好的意志、品德形成的过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德育。如在小组合作学习中,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拓宽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培养语言表达能力、自学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同学之间团结友爱、合作共进的精神。使他们意识到,大家在一起学习,个人目标与小组目标之间是相互依赖的关系,需要集思广益,形成合力,只有在小组其他成员都成功的前提下,自己才能取得成功。学生在这样的活动中,能够真切地体会到团结互助的重要性。
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材告诉我们:中国人均水资源约2200立方米,大约相当于世界人均水平的25%。此时应适时教育学生:虽然我们身处水乡(昆山),仍然要珍惜水资源,注意节约用水。在“统计”教学时,让学生调查改革开放前后家庭拥有电脑、电话、电冰箱、小轿车的数量。在编习题时,呈现一些生活中的数据和资料,通过提取现实生活中与数学紧密相关的信息,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油然而生,既沟通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又赋予了数学教学中的思想教育以时代气息,引起学生共鸣。
三、培养好学生的个性品质
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良好的习惯和个性品质应通过反复不间断地训练来实现。教师要正确、积极地引导,从一点一滴抓起,既要循序渐进,又要贯穿始终。
1.培养学生一丝不苟、严谨细致的态度。数学的科学性和严谨性要求我们在教学中应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如在进行计算训练时,要求学生边审题边思考:题目是否抄错?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能否进行简便计算?怎样验算?在计算时要求学生一步一回头,自觉进行检查,及时分析错误出现的原因,防止以后再错。同时要求学生对题目中的数字、运算符号、小数点等必须写清楚、规范,做完作业后要养成自觉检查的习惯。在得出某一结论时应从不同的角度反复推敲和验证,以理服人,这样既发展了数学逻辑思维能力,又培养了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
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精神。一个数学问题往往有多种解决途径,通过对数学概念内涵与外延的深入探讨,通过将一个数学问题经过各种变换,转化为其他问题的做法,通过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训练,以此发展学生思维的批判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同时在知识的相互联系、相互依存中,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
小学品德学习材料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课改 高效 课堂 激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高效课堂是一种课堂形态,它表现为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要求在课堂内获取最大的教学效益。反思我们的小学品德课堂,现状不容乐观:公开课热热闹闹、花样百出,教师绞尽脑汁、使出浑身解数,为的只是吸引眼球,随着华丽课堂的落幕,学生收获多少不得而知。常态课堂更令人担忧,内容单薄,结构松散,很多教师把品德课上成“看图说话”,随意东拉西扯,学生收获甚微。这些品德课堂重形式,轻实质,学生没有得到真正有效发展,教学效益低。
新一轮课改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课改提倡高效的教学,其核心是研究如何提高教学的效益。而实施高效课堂是教学永恒的主题,是教师永远的追求。为了打破品德课堂费力而低效的局面,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激活学生、教师、教材等课堂三要素,致力打造高效的品德课堂。
1激活学生:先学后教,以学定教,归还
在传统的品德教学中,教师主宰着整个课堂,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的状况,课堂教学犹如一潭死水,简单、机械、缺乏应有的活力与朝气。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是一种全新的教学尝试,它突出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老师通过学生的自学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了课堂讲解,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节省了大量时间。通过笔者的实践,先学后教的方法运用在品德教学上,教学效率提高了,学生学得积极、主动,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例如,在教六年级上册《品德与社会》的《四大件的变迁》一课前,设计了关于爷爷奶奶年代、爸爸妈妈年代“四大件”的导学表格,发给每一个学生,进行“刨根问底”的调查比赛,看看谁刨出的“猛料”最多。这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在课前通过访问长辈、查阅资料等方式,完成了导学表。在上这一课时,因为学生课前已进行了自学,并了解大量的有关知识,都迫不及待地要把自己刨根问底得来的“猛料”说给大家听。有的带来了照片,有的带来了旧物件,还有的饶有兴趣地把有关长辈年代与“四大件”有关的小故事娓娓道来……笔者惊喜地发现,由于有了课前的自学准备,学生了解到的信息异常丰富,水到渠成。正是因为采用了先学后教的方法,这节课在热烈的交流中,不知不觉达成了教学目标,取得了高效的课堂效益,甚至课后也意犹未尽。
“以学定教”就是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潜能、认知水平等为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发展。并且要结合学生的学习规律、学习习惯,根据学生的“所需、所学、所好、所疑”确定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资源、教学方法。在传统的品德课堂中,教师往往照本宣科,把课本内容生硬灌输给学生,完全不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强迫学生处在一个被动的状态中。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尝试改变这种现状,每节课前均先了解学生最想知道的是哪方面的知识,然后再有的放矢地准备教学内容。
例如,在教六年级下册的《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一课时,经了解,大部分学生对生活在北寒带的人比较感兴趣,可调整了教学内容,除了布置学生搜集有关的资料外,在备课时笔者也把重点倾斜在学生关注的焦点上,课堂上,汇总了大家收集的资料,共同探讨了生活在北寒带的因纽特人的衣着、住房、生活习惯等话题。通过学习,学生进一步明白了生活在不同的环境状况下,人们有着不同的生活习惯。由于是学生们自愿提出要了解的,所以学生学得兴趣盎然,收效很大。
由此可见,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真正让教师为主导,学生当主演,它与陶行知先生提倡“教学做合一”的方法是一致的,它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创造出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让品德教学焕发生机,提高实效。
2激活教师:更新观念,转变角色,拉近距离
人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就得有一桶水。”这种比喻只强调了教师对学生的单向给予,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能动性。《礼记?学记》说得好:“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在实施课改的今天,教师的这种单向给予的观念和高高在上的姿态已经被打破了,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强调学生的作用,发展学生的才能。经过笔者的实践,教师在品德课堂中更新观念,转变角色,以多重身份去参与学生的学习,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使课堂变得有趣而高效。
(1)教师应该是“热情的欣赏者”。在上《变化着的人,变化着的家园》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按照自己的籍贯分成小组,用图文、资料、表演等方式分别展示改革开放以来家乡及家乡人的变化,笔者把讲台让给学生,作为欣赏者坐在台下用欣赏的目光关注着学生展示的一切,每每听到感兴趣之处还向学生提出问题。对于老师角色的转变,学生感到新鲜之余,得到的更多是鼓励、促进,全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表演欲望,给学生心理上的支持,使学生的热情更加高涨,从而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去,提高课堂效益。
(2)教师应该是“积极的参与者”。 课程改革把教师定位于参与者,它改变了教师在传统教学中的权威者地位,教师处在了一个与学生平等的地位来组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作为参与者的教师,应该把自己看作是学生群体中的一员,积极地和学生一起讨论、实验,在与学生共同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进而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在上《假如我是人大代表》一课时,组织学生开展了一个“假如我是人大代表”的模拟活动,和学生一起进入角色,针对身边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有学生提出了《关于整治学校周边无牌食品摊贩的提案》、《关于丰富小学生课余生活的提案》等,在认真听取了学生的发言后,我也参与其中,提出了《关于正确引导小学生健康上网的提案》,作为一名学习活动的参与者,笔者的发言引起了学生的共鸣,还纷纷各抒己见提出自己的看法。整个教学过程营造了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氛围,效果良好。
(3)教师还应该是“大胆的开发者”、“友好的合作者”、“正确的引导者”等角色。在课堂中,只要教师转变观念,放下高高在上的姿态,不断自我激活,主动拉近与学生的距离,和学生处于互学互助的平等地位上,品德课堂会更加如鱼得水,取得高效。
3激活教材:精选内容,充实资源,拓宽视野
目前的品德教材的确让老师们举手无措:教材的开放性拓展了学生的活动空间,但有些内容很松散,不容易组织;教材突出了生活化的特点,但事实上有些材料与学生的生活是有距离的;教材中的“留白”太多,填补时很费功夫。导致在目前的品德常态课堂中,教师往往只能拿着教材,对仅有的文字和几幅图片进行解说。无疑,这种方法是低效的。《品德与社会》新的教材功能观认为:教材是学生进行思想活动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学习教科书本身不是目的,它只是学生学习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杖,是调动学生进行心理活动、思想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个手段。因此,要使品德课堂达到高效的目的,就必须最大限度地激活教材,大胆地重组、替换教材内容,精心地挖掘、充实资源,遵循“实效而有价值”、“恰当而有效”的原则,让教学资源切切实实地为课堂教学服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1)要大胆替换教材内容,发挥近距离效应。品德课本中有些例子与学生的生活有一定的距离,不能产生距离,这就要靠教师灵活地替换了。例如在《共同的责任》一课,课本提供的故事《一位出租车司机的公民意识》讲的是发生在2003年“非典”时期的感人事件,2003年,六年级的学生还很小,几乎没有感受可言,因而不可能产生共鸣。于是,笔者把这个故事舍弃了,换成了汶川地震中社会各界为灾区人民捐款捐物的事例。相比之下,汶川地震学生有亲历过,也参与过有关的捐资活动,这一教学资源的替换一下子就拉近了文本与学生的距离,容易产生共鸣,也把“共同的责任”理解得更加透彻,提高了课堂效益。
(2)要让教材内容由虚变实,空间上舍远求近。品德教材中提供的资源有的是适用于北方地区的孩子的,可能对于我们南方的学生不太适用。其实,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独特的教育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适当穿插一些地方资源来丰富教学的内容,使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大部分学生都是本地人,在上《变化着的人,变化中的家园》一课时,笔者让学生搜集家乡变化的相关资料,学生通过收集整理资料,对家乡的发展变化有深刻的了解,笔者把学生收集到的资料整理后作为教材。正是发生在身边的,所以学生兴趣更浓,体会更深,教育效果也就提高了。
(3)要利用网络,补充“留白”,拓展视野。在品德教材中有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留白。留白是教材空灵的部分,它给予教师自由发挥的空间,我们要挖掘隐藏在这些资料背后更丰富的资源,拓展学生的视野,课堂才能达到高效。经过笔者的教学实践,发现在网络中蕴藏着非常丰富的辅助资源。例如,上《大漠里的无名英雄》一课时,为了让学生深切体会邓稼先的光辉事迹,笔者在网络里搜索了视频《BTV档案――大漠英雄两弹元勋邓稼先》视频里展示了很多邓稼先在研究原子弹过程中鲜为人知的感人细节,给学生很大的触动,教育效果不言而喻。又如上《伟大的普通一兵》一课,播放了视频《雷锋档案》;上《不同的环境,不一样的生活》一课,播放了科教纪录片《超越生存:北极因纽特人荒野求生》;在上《神奇的“三极”》一课时又分别播放了视频《美丽的极光》、《探秘赴北极科考船雪龙号先科设施》等,有效地补充了教材的空白,用动态的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打造了高效的品德课堂。
总之,课堂改革是必须的,打造高效的品德课堂是课堂改革的必然,高效的品德课堂离不开学生、教师和教材这三要素,三者是互相影响、相得益彰的。“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只要教师懂得激活这三要素,机智地处理这三者的关系,方能使品德课堂呈现出波澜与惊喜,真正实现高效。
参考文献
[1]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