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yǐ然不动;chù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和,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 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此文段是唐朝文学家柳宗元所写( )的片段,该文选自( ),作者贬永州,写下了有连续性的游记多篇,合称( )。
2.加黑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影布石上,yǐ然不动(映照)
B.以其境过清(认为)
C.乃记之而去(离开)
D.斗折蛇行(像北斗星一样)
3.正确一项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A.心神凄凉,骨头寒冷,静悄悄的,十分幽深,十分悲哀。
B.心神凄凉,骨头寒冷,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C.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D.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得使人感到忧伤,幽深极了。
4.从内容上看,第一段写了( )和( ),“似与游者相乐”流露作者淡淡的( )之情,当作者观赏第三段小石潭四周( )的环境景物时,又涌起( )之情。
参***:
1.《小石潭记》《柳河东全集》《永州八记》
2.B
3.D
4.游鱼、潭水、喜悦、幽静、抑郁忧伤。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2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
1.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竹卷()石底以出为坻()()然不动
寂寥()无人翕()忽幽邃()犬牙差()互
2.给下列形近字组词。
3.文学常识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 ,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
他的第四篇。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环如鸣佩环______________(2)清水尤清冽_____________
四面竹树环合__________以其境过清___________
(3)可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明灭可见____________
不可知其源_______________不可久居____________
5.下列加点的字解释相同的一项是( )
6.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为为坻为屿B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D尔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惟手熟尔
7、阅读下列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金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为,为,为。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然不动,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连。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写所缺的语句。
2.下列带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
A潭中鱼可百许头(大约)B斗折蛇行(像蛇一样)
C不可久居(居住)D影布石上(映)
3、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字的意思
(1)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2)潭中鱼可百许头_________________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____________(4)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______________
(5)明灭可见__________________(6)乃记之而去_________________
4.翻译下列句子
①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5.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
6.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作者游览小石潭的心情有怎样的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8.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小石潭记》同步练习
参***:
1.huángquánchíyíliàoxīshuìcī
2、略
3.①抒情议论散文②柳宗元山水游记《永州八记》
4、(1)玉环、环绕(2)清凉、凄清(3)大约、可能、可以、能够
5、C
6、B
7、
1.略2.C3、略 4、略
5、游览的先后顺序石奇、水清、鱼活、溪流曲折、环境凄美
6.作者浏览小石潭之初的心情是欢快的,但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随之而来。
7.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8.因为作者参与**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9.略
10、D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
[甲]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务所依,日光下澈[注],俟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注]澈,又作彻。
[乙]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五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节选自《与朱元思书》)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3分)
(1)以其境过清 (2)乃记之而去(3)窥谷忘反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小题3:甲文和乙文中画线的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4分)
小题4: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参***:
小题1:(1)因为。(2)离开。(3)返回(答“返”、通“返”、同“返”均可)。
小题1:(4分)(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水中)游动的鱼和细小的石头,可以看到底,毫无障碍。
小题1:(4分)水的特点:[甲]清澈(或:清); [乙]清澈(或:清)和湍急(或:急)。
描写角度:[甲]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乙]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相结合(或: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
小题1:(1)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忧伤的思想感情。
(2)流露出作者陶醉于自然美景,淡泊功**禄的思想感情。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文言实词的.词义,*时应多积累、牢记,那么回答此题就很容易。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解释时结合所在句子进行。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句子翻译,一般以直译为主,注意不要用现在的意思解释,省略的成分应补充上。如:(溪水)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分析能力,先理解画线句子的意思,再按要求比较分析即可得出。
小题1:此题考查的是对句子的理解和概括能力,先理解句子的意思,再结合写作背景分析即可得出。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阅读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1)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3篇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1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佁然不动 佁然:
(3)以其境过清 以:
(4)不可久居 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斗折蛇行
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潭西南而望
D.凄神寒骨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9.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了伏笔?(2分)
答:
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处境和 的心情。(3分)
答案:
6.(4分)(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3)因为(4)停留
7.(2分)D
8.(3分)它的岸的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9.(2分)隔篁竹,伐竹取道
10.(3分)凄清寂静,孤独寂寞,忧伤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2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 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丙]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早发白帝城》
(注:①唐肃宗乾元二年(759)春天,李白因永王璘案,流放夜郎,取道四川赴贬地。行至 白帝城,忽闻赦书,旋即放舟东下江陵,写下此诗。)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4分)
(1) 虽乘奔御风 (2) 潭中鱼可百许头
(3) 其岸势犬牙差互 (4)以其境过清
【小题2】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⑵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小题3】《早发白帝城》和《三峡》,同样写猿声,其作用有何不同?(4分)
【小题4】[甲][乙]文中划线句子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描写方法上有何相似的地方?(3分)
【小题5】下面句中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⑴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⑵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答案
【小题1】(1)即使(2)大约(3)像狗的牙齿一样(4)因为
【小题2】(1)在春冬两个季节,雪白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倒影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看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3】《早发白帝城》用猿声衬托行船的快和作者的心情,《三峡》用猿声带哀转久绝表现峡谷 幽长的特点,渲染了秋天三峡的萧瑟气氛。
【小题4】[甲]文中句子写出三峡水流湍急、水势险恶的特点。[乙]文中突出了小石潭的清澈。
间接描写(或侧面描写)
【小题5】(1)从字里行间流露出轻松喜悦之情。
(2)流露出作者内心孤寂、凄凉、压抑、忧伤的思想感情。
《小石潭记》阅读练习及答案3
8.阅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悄怆幽邃邃:深
B.为坻,为屿,为嵁坻:水中高地
C.斗折蛇行蛇:蜿蜒曲折
D.以其境过清清:凄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而潭西南而望人不知而不愠
B.以以其境过清属予作文以记之
C.之心乐之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乃乃记之而去乃重修岳阳楼
(3)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B.本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
C.一切景语皆情语,第④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
D.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解析:
8.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句意: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也幽深极了。邃:深。解释正确。
B.句意: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坻:水中高地。解释正确。
C.句意: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弯曲。蛇:像蛇那样。解释不正确。
D.句意: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清:凄清。解释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D.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判断正误即可。ACD.
分析正确。
B.错误;《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④句中重点词: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皆,都;空,在空中。句意为: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②句中重点词: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互相交错;知,知道。句意为:溪流*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答案:
(1)C(2)D(3)B
(4)④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②溪流*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2)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3篇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1
a:
hello, my name is yang jun. look, this is my school. there are many flowers and trees in it. i like my school. i’m in class two, grade five. there are forty-one students in my class. look at my classroom. tt’s big and bright. you can see a com*r on the teacher’s desk. and there’s a tv near the blackboard. on the wall, there are some nice pictures. i like them very much.welcome to my school.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
( ) 1. there are lots of trees and flowers in the park.
( ) 2. yang jun ji in class five grade two.
( ) 3. his class is big and bright.
( ) 4. there’s a book on the tercher’s desk.
( ) 5. there are some pictures in the classroom.
b:
my name is sheila. i’m from london. i live in wuxi with my parents now. my bedroom is small but clean. in my bedroom, there is a bed, a desk, a chair, a com*r and a bookcase. on the wall, there is a photo and a guitar. i can play the guitar. the photo is nice. the girl in the photo is me. there are lots of storybook and picture books in the bookcase. my bedroom is nice. ilike it very much.
阅读短文,判断正(t)误(f)。
( ) 6. shelia is an english girl.
( ) 7. shelia is in wuxi. her parents are in london now.
( ) 8. there is a photo of her family on the wall.
( ) 9. shelia can play the guitar.
( ) 10. there is a com*r in the bookcse.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2
一、听读音,给下列单词标号(10分)
1、goung() strong() funny()
2、Friday() Sunday() Tuesday()
3、pork() fish() potato()
4、under() in() behind()
5、road() flower() river()
二、找出与其三个单词发音不同的一个,将序号写在题前括号里。(10分)
()1、A、bread B、peachC、seat D、tea
()2、A、grow B、town C、yellow D、window
()3、A、cat B、bag C、face D、hat
()4、A、big B、pig C、sit D、kite
()5、A、short B、horse C、shirt D、ball
三、请为下列单词选择正确的选项,将其序号填入括号里。(5分)
()1、English A、数学 B、语文 C、英语
()2、Monday A、星期二 B、星期四 C、星期五
()3、motton A、羊肉 B、猪肉 C、鸡肉
()4、curtain A、镜子 B、窗帘 C、空调
()5、village A、房子 B、河流 C、乡村
四、单词归类。(15分)
young , Monday , pork , chicken , tree , Sunday , thin , mutton , beef , Tuesday , strong , flower , Friday , lake , river .
young
Monday
pork
river
五、选词填空。(30分)
()1、She my mother .
A、am B、are C、is
()2、Let clean the door .
A、my B、I C、me
()3、My father is teacher .
A、you B、your C、I
()4、This is ruder .
A、he B、him C、his
()5、Is she young?
A、Yes , she isn’t .B、Yes , she is . C、They have art
()6、What do you have on Mondays ?
A、I have art . B、You have art . C、They have art .
()7、What do you have for lunch ?
A、I have beans . B、I have English . C、I have a book .
()8、Can you do housework ?
A、Yes , I do . B、Yes , I am . C、Yes , I can .
()9、There is a fish .the river .
A、in B、behind C、on
()10、We have P.E and artFridays .
A、at B、on C、in
六、从B栏里找出A栏问句的相应答语,将其序号填入括号里。(15分)
A B
()1、What do you have for dinner ? A、It’s Monday .
()2、What’s your teacher like ? B、She can cook the meals .
()3、What can your mother do ? C、I have eggplant and tomatoes .
()4、Is there a ball under the chair ? D、Yes , there is .
()5、What day is it taday ? F、He’s very strong .
七、阅读理解,判断题后句子正(T)误(F)。(15分)
I have my own room now . It’s small and nice .
There is a mirror , a bed and a big closet .
There are green curtains and two end tables .
I put many story—books on my two end tables .
I often read them . I love my new room very much .
1、My new room is big . ()
2、There is a mirror in my new room . ()
3、There is one end table in my new room . ()
4、There are many story—books in my new room . ()
5、I don’t love my new room . ()
参***
一、1、young2、Sunday3、potato4、under5、river
二、1、(A)2、(B)3、(C)4、(D)5、(C)
三、1、(C)2、(B)3、(A)4、(B)5、(C)
四、young , thin , strong
Monday , Sunday , Tuesday , Friday
pork , chicken , mutton , beef
river , tree , flower , lake
五、1、(C)2、(C)3、(B)4、(C)5、(B)
6、(A)7、(A)8、(C)9、(A)10、(B)
六、1、(C)2、(E)3、(B)4、(D)5、(A)
七、1、(F)2、(T)3、(F)4、(T)5、(F)
英语练习题及答案3
一、写出下列单词的过去式。
learn_______sing________dance_______eat_______am/is_______fly_______
take_______climb_______have________buy________play________visit________
row_______see_______get_______read________wash_______clean_______
do________go________leave________watch________
二、写出下列单词或词组(动词写过去式)。
唱歌和跳舞________________照相____________
爬山______________________买礼物___________
游泳_____________________看大象___________
去滑雪___________________去滑冰___________
吃好吃的__________________学汉语___________
三、选择。
()1._______didyoudoonyourholiday?
A.HowB.WhereC.What
()2.Where_____you_____onyourholiday?
A.did,goB.did,doC.did,went
()3.She________lastweekend.
A.wentskiB.wentskingC.wentskiing
()4.Heboughtsomebooks____me.
A.toB.forC.at
()5.I_______and________yesterday.
A.sang,danceB.sang,dancedC.sing,danced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3)
——《小石潭记》《右溪记》阅读理解及答案3篇
《小石潭记》《右溪记》阅读理解及答案1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
【甲】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有删节)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水抵*,悉皆怪石,攲嵌盘屈①,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休②木异竹,垂阴相荫③。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④之所游处;在人间,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已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⑤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右溪”。刻铭石上,彰示来者。(元结《右溪记》,有删节)
【注释】 ①攲(qí)嵌盘屈:倾斜嵌叠、曲折盘旋的样子。②休:美好。③阴:树荫。荫:遮蔽。④逸民退士:退居山林的隐士。⑤俾(bǐ):使。
1.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
(1)斗折蛇行()
(2)凄神寒骨()
(3)不可名状()
(4)为之怅然()
2.下列句中加粗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则可为都邑之胜境乃记之而去
B.以其境过清 卷石底以出
C.潭西南而望 而置州以来
D.为之怅然佁然不动
3.翻译下列句子。
(1)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文的作者带我们去“小石潭”和“右溪”游览了一番,两者同中有异。(1)请你向同学概括介绍“小石潭”和“右溪”的相似之处。
①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
(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
甲文:__________________
乙文:__________________
参***:
1.像北斗七星;使……感到凄凉(凄清);说出失望;失意,惆怅
2.D
3.(1)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2)这条溪水如果在荒山野外,那是很适合隐士游览和居住的地方。
4.(1)①都地处荒郊,少有人来。从【甲】文中的“寂寥无人”和【乙】文中的“无人赏爱”等语可以看出;
②都是以石为底、为岸。从【甲】文中的“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和【乙】文中的“水抵*,悉皆怪石”等语可以看出;
③景色都很优美。从【甲】文中的“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和【乙】文中的“休木异竹,垂阴相荫”等语可以看出;
④都能使人产生凄凉、惆怅之感。从【甲】文中的“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和【乙】文中的“徘徊溪上,为之怅然”等语可以看出。(意思对即可。)
(2)甲文:清澈透明
乙文:水流湍急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4)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0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
文言文阅读
自三峡七百里中,*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小题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虽乘奔御风( )
②飞漱其间( )
③佁然不动 ( )
④斗折蛇行(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小题3】这两篇文章都写到了水,小石潭中的水和三峡的水各有什么特点?(2分)
【小题4】两篇选文都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方法,试各举一例赏析。(4分)
答案
【小题1】①即使②急流冲荡③呆呆的样子④像北斗星那样(每小题0.5分,共2分)
【小题2】①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2分)。
②青葱的树,翠绿的藤蔓,(树枝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2分)。
【小题3】小石潭中的水是空明澄澈(1分);三峡的水春冬之时是清澈的,夏季的时候是水势疾速(1分)。
【小题4】《小石潭记》中“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运用侧面描写,通过潭中游鱼若空游写出了潭水空明澄澈的特点(2分);《三峡》中“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运用侧面描写写出三峡的水夏季水势猛,水流疾速的特点(2分)。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①“虽”是个多义词,在这里是“即使”的意思;在“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中是“虽然”的意思。②“飞漱”在这里是“飞泻、冲荡”的意思。③“怡然”中的“然”是“……的样子”的意思,“怡然”就是“愣住的样子”。④“斗”在这里是“名词作状语,像北斗星那样”,在现代汉语中“斗”的意思有很多,如“斗智”中的“斗”就是“比赛胜负,争胜”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词语,包括实词和虚词两类。文言词语的考查以实词据多。考查的词语,一般为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词性活用词等。当然仍以课文下面的注解为主。学习中要注意理解,避免死记硬背,并做到重点突破,对于易错、易混词要加以积累。
【小题2】试题分析: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落实。①句中的关键词有“自(这里是如果的意思)”,不能与“自三峡七百里中”中的“自(在)”意思相混。“亭午(正午)”“夜分(半夜)”“曦(这里指太阳)”;②句中的关键词有“翠蔓(翠绿的茎蔓)”,“蒙络(覆盖缠绕)”,“摇缀(摇动连接)”,“参差(参差不齐)”,“披拂(随风飘拂)”等。另外,①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互文,理解时要按照“自非亭午,不见曦;自非夜分,不见月”的结构理解。最后把词语的意思连缀起来,语意通顺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3】试题分析:从“水尤清洌”及“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流澈,影布石上”可以看出小石潭中的水是空明澄澈。从“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及“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可以看出三峡的水夏季的时候是水势迅猛、疾速;从“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可以看出三峡的水春冬之时是清澈的。
考点:本题考查梳理、提炼、概括阅读信息的能力。
点评:这类题目要整体理解选文,到问题出现的语段去寻找答案,能用原文语句回答则用原文语句回答,也有的要提取原句的一部分,具体情况根据问题和选文内容而定。
【小题4】试题分析:侧面描写,又叫间接描写,是指在文学创作中,作者通过对周围人物或环境的描绘来表现所要描写的对象,以使其鲜明突出,即间接地对描写对象进行刻画描绘。如:《三峡》中“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运用了景物描写的写法与夸张的修辞手法突出表现了三峡山的绵延高大峡长岭连的特点,从侧面描写渲染山峰高峻、江面狭窄;《小石潭记》中的第二段,整段话没有一个字正面写到水,只是描绘出一幅画面,但又无处不在写水。你看鱼儿在水里游,就像在空中浮游没有凭依一样,这就侧面写出了水的清,清到仿佛透明的程度;太阳光照下来,鱼儿的影子都落在潭底的石头**,这就更显出了潭水的清澈。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赏析文章侧面描写语句的能力。
点评:这类综合题,首先要认真阅读选文内容,找出侧面描写的语句,然后再结合具体的语境进行赏析。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2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全石以为底/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B.潭中鱼百许头/杂然相许C.不可久居/居数月,典马将胡骏马而归D.乃记之而去/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小题2】.请将文言文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译文: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文:
【小题3】.全文两次写列“乐”,这与文章忧伤凄苦的感情基调矛盾吗?为什么?
答案
【小题1】D
【小题1】(1)(游鱼)呆呆地一动不动,忽然又向远处游去,往来轻快而敏捷。
(2)向小石潭西南方望去,(小溪)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小题1】不矛盾。作者被贬,心中自然忧伤凄苦,而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恹伤的心情;但这种从自然美景中得到的快乐是短暂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凄苦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3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伐竹取道______________
(2)为坻为屿______________
2.翻译。
(1)如鸣珮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尤清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小石潭,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开辟(2)水中高地
2.(1)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相碰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2)水格外清凉。
3.声音:如鸣佩环;形状:石头怪异;周围景色优美:青树翠蔓。
4.比喻:“如鸣佩环”,生动表现水声的悦耳清脆。
5.使读者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使小石潭的出现有悬念,出现后层层见其美丽景致。(意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4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江 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17.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鱼可百许头 可: (2)蒙络摇缀 络:
(3)佁然不动 怡然: (4)悄怆幽邃 悄怆:
18.翻译下列句子。(4分)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19.《小石潭记》中写景,主要突出写了小石潭的水清澈这一特点,作者既用了正面描写,如 ,又用了侧面描写,如 。(3分)
20.柳宗元在《江雪》中所描写的环境特征,在《小石潭记》中也有表现,主要体现在 ;诗与文所写的时代背景相同,都是作者 , 所以表达出的情感也有相同之处,这就是 ,当然,在《江雪》中,更表达了作者虽处境孤独,但仍傲岸不屈的性格,这主要体现在 这个词语上。(4分)
参***:
17.(1)大约 (2)缠绕 (3)呆呆的样子 (4)忧伤的样子
18.略
19.水尤清洌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20. 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被贬官期间 内心悲凄、孤寂之情 独钓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5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4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注释】。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3麻(xiu),竹荫.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搭桥,架桥) (2)逾石而往有石泓 (越过,经过)
(3)北堕小谭(落入) (4)卷石底以出(弯曲,翻卷)
18.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C)。(2分)
A有泉幽幽然 其侧皆诡石怪木
B然胡不已乎 安陵君其许寡人
C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D然卒入于渴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1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答案】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2分)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答案】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 音响动山谷。(2分)
20.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答案】
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6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凄神寒骨凄:凄凉B.隶而从者隶:跟随' C.如鸣佩环鸣:发出的声音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C.以其境过清**不以臣卑鄙D.乃记之而去。 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小题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译文: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译文: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7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甲】
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倍尺,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大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鲜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
潭幅员减百尺,清深多倏鱼。又北曲行纡余,睨若无穷,然卒入于渴。其侧皆诡石、怪木、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词的含义。
(1)民桥其上_________________
(2)逾石而往有石泓_________________
(3)北堕小谭_________________
(4)卷石底以出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其长可十许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搭桥,架桥
(2)越过,经过
(3)落入
(4)弯曲,翻卷
2.C
3.(1)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 音响动山谷
(2)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
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8
小石潭记
唐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倏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已,曰奉壹。
1.解释下列句中粗点的词。
(1)水尤清冽 尤:________________
(2)潭中鱼可百许头可:________________
(3)以其境过清清:________________
2.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1)如鸣飙环,心乐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文中第一段交代作者发现小石潭的经过,第二段描写_______________,第三段探寻水潭源流,第四段突出了潭上气氛,全文抓住了小石潭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4. 作者在文中的感情前后不同,请概述作者感情的变化及其原因“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 (1)格外(2)大约(3)凄清
2.(1)好像人身上佩带的琳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感到很高兴(我的心情高兴起来)。 (2)溪岸的形状像狗牙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3. 潭中景物 幽静(清幽、幽深、凄清、冷清)
4.答案:作者感情由“乐”变“凄”。作者遭贬失意来到山水中寻求解脱,发现小石潭,看到水中景物感到高兴;看到潭上凄清的环境又勾起自己谪居生活孤寂悲凉的心境。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9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语:(4分)
(1) 心乐之( ) (2) 蒙络摇缀( )
(3) 斗折蛇行( ) (4) 乃记之而去(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3】文章第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其作用是什么?(2分)
【小题4】“境由心造”,“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作者为什么会产生这种心情?(2分)
【小题5】为了发展永州旅游业,当地准备开发小石潭景点,结合课文,请你为该景点写一则50字左右的简介。(3分)
答案
【小题1】(1) 以……为乐、感到快乐(意动用法) (2) 覆盖
(3) 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4) 离开、离去(共4分)
【小题2】(1)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多头,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也没有。(2分)
(2) 溪流*的形状像犬牙似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2分)
【小题3】观鱼或潭中鱼;衬托小石潭水的清澈透明。(2分)
【小题4】表达了作者孤独忧伤的心情。因为作者参与朝廷**革新失败被贬谪到永州,
作者想到自己就像这风景秀丽却被埋没于荒山野岭的小石潭一样,虽有才华,虽想有所
作为,却得不到赏识。(2分)
【小题5】略。(要求,条理清楚,语言通顺,3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0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 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参***:
9.(3分)D
10.(3分)A
11.(4分)(评分说明:关键词有一个词没解释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关键词:犬牙、差互)
(2)(2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关键词:固、全)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5)
——浙江历史高考练习题及答案
浙江历史高考练习题及答案1
一、单项选择题(48题,每题1分, 共48分)
1、古希腊****形成的特定条件是
A.地处欧、亚、非三大洲要冲
B.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
C.古希腊人民对**、**的追求
D.城邦的出现及其激烈的争夺
2、古希腊的一位***企图用妥协的办法来求得**双方的和解,一方面改善*民的经济状况,一方面保护贵族的****;一方面将**民分为四个等级,一方面设立陪审法庭,他形容自己“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他是
A.梭伦 B.苏格拉底 C.克利斯提尼 D.伯里克利
3、雅典在历史上产生了许多思想家、哲学家、演说家,其主要原因是
A.****的影响 B.公民大会的推动
C.具有公*、文明的社会氛闱 D.雅典人天生擅长思考
4、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说,雅典议事会的成员由400人改为500人,每(地域)部落出50人,而在以前,每(血缘)部落则出100人。上述变化发生于
A.梭伦**前? B.梭伦**时期?
C.克利斯提尼**时期? D.伯里克利任首席将军期间
5、柏拉图认为,在理想的社会中,由“贤人”***家,武士们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据此我们可以推断柏拉图
A. 对雅典****状况持肯定态度 B. 赞同抽签选举办法
C. 主张按照人的品德确定社会分工 D. 主张实行直接**
6、论文的关键词**容有着提纲挈领的作用。有一篇评价某历史人物的论文,关键词有“哲学家”“中庸之道”“逻辑学”等,该人物最有可能是
A.孔子 B.柏拉图 C.普罗塔戈拉 D.亚里士多德
7、“在中世纪,人类意识的两方面——内心自省和外界观察都一样——一直处在一层共同的纱幕之下,处于睡眠或半醒状态。……在意大利,这层纱幕最先烟消云散。”纱幕在意大利“最先烟消云散”的根本原因是
A.意大利最早出现了资本**萌芽
B.文艺复兴运动发源于意大利
C.意大利的文化遗产和人才结构
D.意大利人开辟新航路
8、文艺复兴时期的名著《十日谈》,凭借故事来歌颂爱情与女性的智慧,讽刺教士的腐化与伪善,体现了薄伽丘
A、反对封建纲常礼教的激进****思想
B、反对资产阶级剥削与**,要求建立理想社会
C、歌颂现实生活,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提倡***等的人文**思想
D、反对教会**迷信的启蒙思想
9、《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上半叶欧洲最受欢迎的小说之一,小说描写了鲁滨逊和野人“星期五”在无人岛上享受没有教会、没有国王的生活。小说之所以受到欢迎是因为它反映了
A、人文**者要求现世享受的精神 B、冒险家们开辟新航路的愿望
C、反对**和迷信的启蒙思想 D、工业资产阶级开拓市场的需求
10、洛克说:“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或限制**,而是保护和扩大**……哪里没有法律,那里就没有**。”这句话的本质意思是
A.天赋** B.只有实行法治,人才能充分享有**
C.法律为保护**而设立 D.**限制**的**,人才能充分享有**
11、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的相同点包括
①都是思想**运动 ②都弘扬了科学精神
③都强调人的** ④都反对**王权强调**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2、 “它扩展了人类活动的范围,海洋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迅速上升,世界的人种地理分布、宗教与文化格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 这则材料所反映的史实是
A.新航路的开辟 B.郑和下西洋
C.英国**帝国的建立 D.“海上马车夫”的航海活动
13、 一位**历史学家这样总结道:在欧洲的**扩张中最重要的人物不是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而是那些拥有资本的企业家们。对这一观点最恰当的解释是
A.否认了航海家们的贡献 B.突显了企业家的作用
C.企业家为航海活动提供了物质** D.资本的发展是**扩张的根本原因
14、15—17世纪在欧洲被称为“扩张的时代”。从全球史观角度审视,“扩张”所产生的影响是
A.促进了西欧封建**的解体 B.为西欧国家**扩张提供了条件
C.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隔绝的状态 D.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过程
15、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曾对1550—1650年这一时期作了如下描述:“近代世界编年史上,从未存在过对商人、投机者和暴发户来说如此持久、如此可贵的一个良机。”此“良机”主要源于
A.商业** B.工业** C.价格** D.文艺复兴
16、亚当?斯密说:“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是人类历史上所记载的.最伟大最重要的事件。”文中所谓“发现美洲和经过好望角至东印度群岛的航道”的历史人物分别是
A.麦哲伦、达?伽马 B.哥伦布、达?伽马
C.哥伦布、迪亚士 D.迪亚士、麦哲伦
17、新航路的开辟和**扩张所产生的影响
①给**地带来灾难 ②有利于欧洲资本**发展
③**地的生活方式发生变化 ④世界由孤立开始走向整体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8、1992年是哥伦布航行到美洲500周年,许多国家纷纷举行纪念活动,当时美洲印第安人后裔也用一种另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感情,以下几条标语,你认为哪一条最能表现他们的感情?
A.“你们庆祝的是我们的苦难” B.“感谢哥伦布将光明带给我们”
C.“新**的伟大发现者” D.“哥伦布给我们带来贫困”
19、早期的**扩张对欧洲产生的最大影响是
A.增强了***的实力 B.满足了封建主的奢侈生活
C.引起了商业** D.加速了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20、下表反映1500-1800年间欧洲主要国家商船抵达亚洲的数量。结合所学知识和表格信息,可以得出的推论是
国 家 数量(艘)
1500-1599(年) 1600-1700(年) 1701-1800(年)
葡萄牙 705 371 196
荷 兰 65 1770 2950
英格兰 - 811 1865
欧洲合计 770 3161 6661
——安格斯?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
A.16世纪时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最多,有“海上马车夫”之称
B.17-18世纪荷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率高于英格兰
C.18世纪葡萄牙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减少,转而致力开辟新航路
D.18世纪英格兰抵达亚洲的商船数量增长迅速,有成为海上霸主的趋势
21、在欧洲宗教**中,马丁?**坚持人们唯一信仰的神圣权威是
A. 罗马教皇 B. 国王 C. 诸侯 D. 《**》
22、 加尔文认为“一个人之所以发财致富,不在于他的品德、智慧或勤劳,而完全靠上帝的恩赐。”加尔文此语的目的是
A.因行称义 B. 为资产阶级追求财富辩护
C.建立人人*等的新教会 D. 实行政教分离的****
23、****规定:“总统可否决国会通过的法律”;“国会可以以三分之二多数通过总统否决的法律”。这体现的原则是
A.联邦制原则、**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原则
C.***等原则、**制衡原则 D.****原则、分权原则
24、1776年**《**宣言》**:“任何**的正当**,均由人民同意而产生”;法国大**初期,各地人民******,**落入国民会议手中。以上史实体现的**主张是
A.**在民 B.三权分立 C.议会** D.社会契约
25、19世纪70年代,德、法两国相继颁布了新**。这两部**内容的共同之处是
A.国家元首独掌行政大权 B.国家元首对议会负责
C.国家元首任命内阁成员 D.议会完全行使立法权
26、华盛顿被誉为“18世纪离去的最后一位伟人”,人们在他的遗嘱中发现一条规定,要求在他的妻子去世以后**他家中的**。他当总统时不能**全国**的原因是
A.他是种植园主,内心不愿****
B.1787年**规定,立法权属于国会
C.新成立的联邦**无力解决**重大问题
D.他家中的**他有权**
27、“***总统由参众两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以绝对多数票选出。”法国1875年**的这一条款仅以一票之多获得通过;1877年,共和派在议会选举中获胜,法国共和**运行。但当年君主派的一家报纸仍叫嚣:“我们要把***和共和派搞成连狗都不吃的烂泥浆。”这从根本上反映出
A.共和制欲被君主制**
B.法国共和制的确立非常艰难
C.恢复君主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D.共和制的确立不适合法国国情
28、英国克伦威尔**时期和法国拿破仑**时期为了维护**都实行了一系列措施,二者所实行的共同特点是
①进行专权** ②颁布资产阶级** ③对外征战 ④改共和制为**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
29、英、法、美三国**爆发的相同原因是
A.封建国王与议会矛盾尖锐 B.封建**阻碍了资本**的发展
C.原有**与资本**发展的矛盾 D.封建**出现财政危机
30、**的《**宣言》和法国的《**宣言》都具有历史进步意义,两者都鲜明的体
现了
①天赋**思想 ②“三权分立”学说 ③都主张**在民
A.①②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
31、英、法、美资产阶级**的共同之处是
A.都体现了封建**过渡到资本**** B.**武装都打败了国王**
C.都处死了国王 D.都建立了资本******
32、“当立法权和行**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便不复存在了;……如果司法权不同立法权和行**分立,**也就不存在了。”这段材料应出自下列哪一部历史文献
A.《**法案》 B.《论法的精神》 C.《社会契约论》 D.《神学**论》
33、造成英国资产阶级与新贵族在反封建**中结成联盟的根本原因是
A.其经济利益的一致性 B.其**倾向相同
C.是资产阶级妥协的结果 D.是新贵族追随的结果
34、从社会转型的角度看,英国《**法案》的颁布表明
A、国王已经有名无实处“统而不治”地位 B、资本**商品经济已经取代自然经济
C、人民的社会地位提高,公民替代臣民 D、法律为标志的国家**取代**王权
35、英国资产阶级**前,查理一世因为税收权问题和英国议会展开了激烈的**,从历史发展趋势来看,该**的实质是:
A.议会和国王的**之争
B.新兴资产阶级、新贵族与封建**的**
C.维护英国传统体制之争
D.议会与国王的经济利益之争
36、以下法国**中,更迭顺序正确的是
A第一帝国、第二***、第二帝国、第三***
B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二***、第三***
C第一帝国、第二***、第三***、第二帝国
D第二***、第一帝国、第二帝国、第三***
37、WWW.CCTV.COM 法兰西文化年专题进行了一个网民**,在”你最了解的法国人中”,拿破仑高居榜首.下列拿破仑的活动中,对捍卫法国**成果和传播大**精神具有重要意义的是
①入侵西班牙和俄国 ②制定《拿破仑法典》
③多次打败反法联盟 ④制定1791年**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②③④
38、下列关于英国责任内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沃波尔是英国第一任内阁首相
②内阁由议会产生,对议会全权负责
③内阁和**必须接受国王的**和**
④首相既是**首脑又是议会多数***,掌握国家实权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39、“欧洲人进行了思想理论的探索,但美洲却首先成为**上实践的土壤。”18世纪晚期,北美人民实践欧洲启蒙思想的表现有
①为摆脱****进行民族**战争 ②实现三权分立的****
③消除种族歧视,构建*等社会 ④建立联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40、 1791年法国**规定,路易十六是“国家的第一***”,必须宣誓效忠国家和法律,这表明
A. 法国人民**王权成立***
B. 该**体现了君权神授思想
C. 国王**受到三级会议的限制
D. 国王**受到限制
41、关于近代英、法、美、德四国资本****的建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法案》确立了**共和制
B.法国《**宣言》确立了资本**社会的法律规范
C.英国和德国两国的国家元首是君主
D.法国和德国两国国家**的重心在议会
42、**学者认为:“工业**之所以在英国开始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就是在十六七世纪中这里已经形成了有利于工业化的社会**结构、心理状态和价值尺度。”文中的“社会**结构”奠基于
A.《大**》 B.《****书》 C.《大**书》 D.《**法案》
43、启蒙运动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人文**,下列**与之相符的是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知识即美德
C.得救在于信仰而不在于善行
D.人类最宝贵的财产——**
44、以下各项属于法国启蒙思想家的共同主张的有
①反对君主**** ②反对教权**和等级**
③主张***等 ④倡导君主立宪制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
45、汉密尔顿认为:“如果人是天使,那就不需要**了。如果是天使**人,就不需要对**有任何外来的或内在的限制了。”**人对**进行“内在的限制”的主要措施是
A 加强****
B总统由人民选举产生
C 实现三权分立**
D 议员由人民选举产生
46、英法美资产阶级**的共同之处在于
①把反对君主**作为**目标 ② 以立法来巩固**成果
③确立了代议制** ④ 建立了三权分立的****
A、①②③ B、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7、英国“光荣**”与法国热月**的相同点是
A. **过程中的倒退现象
B. 资产阶级与封建**相妥协的产物
C. 借助**力量发动的**
D. 资产阶级要求建立正常的**秩序
48、代议制是一种间接**的形式,其主要特征是
A.选举和议会立法
B.**和三权分立
C.君主立***
D.**共和**
二、非选择题(5大题,共52分)
49、阅读下列材料:(13分)
材料一 苏格拉底终生从事教育工作,具有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并有自己的教育理论。关于教育的内容,他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教育目的是造就**人才。他认为**人才必须受过良好的教育,主张通过教育来培养**人才。苏格拉底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二 马丁**说“我的良心,是出于上帝的命令,我不能也不愿意撤回任何意见。” ——启蒙历史网论坛
材料三 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提马刺吗?……一切享有各种天然能力的人,显然是*等的。……除了法律之外,不依赖任何别的东西,这就是**的人。 ——《伏尔泰语录》
材料四 **上的**是公共**,要保障公共**,就应该避免把**单独托给一个人、几个人或***。因为一切有**的人都容易滥用**,这是**不易的一条经验。为此提出一条原则,要防止滥用**,就必须用**来约束**,形成一种能联合各种**的**,其各种**既调节配合,有互相制约,即**要分开掌握和使用。
——孟德斯鸠《罗马盛衰的原因》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概括苏格拉底的主要主张有哪些? (3分)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二中马丁**的“意见”是什么?这些“意见”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
(3)概括材料三、材料四所体现的主要思想及其所产生的历史影响。(5分)
(4)以上思想家提出的思想主张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有什么共同影响?(2分)
50、探究大国崛起,借鉴历史经验,认识人类历史走向(14分)。
英国的兴衰说明了一个道理:一国的振兴和强大靠的是**性创新,英国从500年
前开始崛起,就是因为它在许多关键时刻站在历史的前沿,创造了历史的未来。
——齐世荣主编《15世纪以来世界九强的历史演变》
(1) 结合所学,指出17世纪以来英国崛起,在**方面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重
大影响的“**性创新”的表现。(4分)
洛克 牛顿
(2)结合所学内容,参照示例,为两位历史人物撰写简介。(8分)
示例:
克伦威尔:英国*****、军事家,17世纪**英国人民**斯图亚特封建****,利用****,维护**成果。
(3)综合以上材料和所学,阐述你对17世纪以来英国崛起的认识。(2分)
52、阅读下列材料:法律**不仅确保了人类社会文明成果,还体现了时代发展需要。(10分)
材料一
第5表 死者的财产需按其遗嘱进行处理。
第3、8表 债权人可将无力偿还的债务人,交付法庭判决,直到将其戴上足枷、 手铐,甚至杀死或卖之为奴。
第8表 凡故意伤人肢体而又未能取得调解时,则伤人者也需受同样的伤害。不过,如有人打断**人的骨头,他须偿还300阿司罚金;如被打折骨头的是**,罚金可以减半。
第11表 禁止贵族与*民通婚。
——摘编自《十二铜表法》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归纳《十二铜表法》的内容。(3分) 你认为材料一的法律规定体现了“法律面前人人*等”吗?为什么?(3分)
材料二 某国**的若干条文:
第十五条 联邦议会的**职位及其事务的**权属于**任命的帝国**……
第十七条 建议并公布帝国法律及**其执行之权属于**……
第十八条 **委派官吏,命令他们宣誓效忠帝国,并可命令他们退职……
请回答:
(2)根据材料二说明该国的**及其特点。(4分)
52、法律与****都是建构和维护国家**秩序的工具。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一 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是非常愚蠢的,没有人愿意因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雇用一个舵手或建筑师或奏笛子的人……而在这些事上如果做错了的话,其危害要比在管理国家方面发生错误轻得多。
——苏格拉底
(1)列举在苏格拉底时代,雅典公民用“豆子抓阄的办法”可以担任的公职。(2分)简述苏格拉底对“豆子抓阄的办法”的态度及原因。(3分)
(2)近代史上,**各国逐步建立起了代议制****。因国情差异,各国的****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试分析导致英、美两国代议制**不同形式的原因。(6分)
53、英语共同语的基础形成于14、15世纪。1382年,《**》首次译成英文;1611年,重译为英王钦定本。17世纪,英语出现在北美洲;18世纪末,出现在澳大利亚。
依据材料和所学,分析英语在不同阶段得到发展的原因。(4分)
《小石潭记》练习题及答案3篇(扩展6)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 (荟萃20篇)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
小石潭记
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面加框词在文中的意思。
(1)凄神寒骨( )
(2)其岸势犬牙差互( )
(3)自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4)悄怆幽邃(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1)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前面写“心乐之”,后面又写“悄怆幽邃”,一乐一忧是否矛盾,应如何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使……凄;(2)参差不齐;(3)向西;(4)忧伤的样子
2、(1)(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2)我坐在小石潭上,四面被竹子和树木围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3、不矛盾。乐是优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柳宗元参与**,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因而凄苦是他感情的主调,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乐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2
文言文《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9.本文作者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字 ,世称柳河东。(1分)
10.解释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水尤清冽( )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
③乃记之而去( ) ④隶而从者( )
11.苏轼评价柳宗元的文字:“似淡而实美”,认为可与陶渊明的文字媲美,请从语言表达的角度,赏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这段文字。(2分)
12.“一切景语皆情语”,在小石潭前留恋的时光中,作者的心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探究一下其中的原因。(2分)
13.“小石潭”的美景令人神往,“佳山胜水网”向全国网民推荐这一处名胜,请你根据作者的描绘,写一段介绍小石潭的文字。(3分)
9.略10.略 11.这句话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把潭身比作北斗星和蛇爬行的样子,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潭身的曲折、或隐或现。(2分) 12.作者的心情由欢快愉悦转入凄凉忧伤,欢快愉悦是因为小石潭风景优美,另他陶醉,凄凉忧伤是作者想到自己抱负不能伸展,感到孤寂。( 2分) 13.参考:小石潭小巧玲珑,藏在翠竹之中,环境优雅,它的水面有很多小岛屿,形状各异,潭水特别清澈,观看水中的游鱼令人陶醉,潭身曲折绵长。(围绕石、水、环境、潭身,每点1分)(3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3
阅读《小石潭记》,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簧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悄怆幽邃 邃:深
B.为坻,为屿,为嵁 坻:水中高地
C.斗折蛇行 蛇:蜿蜒曲折
D.以其境过清 清:凄清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项是________
A.而 潭西南而望 人不知而不愠
B.以 以其境过清 属予作文以记之
C.之 心乐之 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D.乃 乃记之而去 乃重修岳阳楼
(3)下列对课文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________
A.本文按照空间顺序,采用移步换景的写法,介绍了游览小石潭的全过程。
B.本文与《岳阳楼记》《醉翁亭记》都属游记,都借山水之景表达了作者悲伤厌世之情。
C.一切景语皆情语,第④段所表现出来的凄神寒骨源于作者内心的悲伤、凄凉。
D.本文是作者被贬谪到湖南永州后,流连于自然胜境,以排解心中郁积的苦闷而作。
(4)把文言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②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案:
8. 【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A.句意:寂静的使人感到忧伤,也幽深极了。邃:深。解释正确。
B.句意:形成小石礁、小岛屿、小石垒。坻:水中高地。解释正确。
C.句意: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弯曲。蛇:像蛇那样。解释不正确。
D.句意:因为它的环境过于冷清。清:凄清。解释正确。
故选:C。
(2)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的含义,进行比较,得出答案即可。A.第一个“而”,表示修饰;第二个“而”,表示转折。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B.第一个“以”,因为:第二个“以”,来。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C.第一个“之”,代词;第二个“之”,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性。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同。
D.两个“乃”都是“于是,就”的意思。选项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
故选:D。
(3)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辨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通晓全文大意的基础上,根据各个选项的描述,然后——判断正误即可。ACD.
分析正确。
B.错误;《岳阳楼记》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
故选:B
(4)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
④句中重点词:可,大约;许,表示约数;皆,都;空,在空中。句意为: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②句中重点词: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差互,互相交错;知,知道。句意为:溪流*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答案:
(1)C(2)D(3)B
(4)④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托似的。
②溪流*的地形像犬牙似的互相交错,也不知道溪流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4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横线字词。
(1)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凄神寒骨
(4)以其境过清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本文按游览顺序来写景,请将有关作者行踪的语句摘录在下面的横线上。
4.文中先后出现了两个“乐”字,却又以“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收篇,你认为这样写矛盾吗?请结合写作背景说说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在文中的意思。
(1)蒙络摇缀
(2)为坻
(3)日光下彻
(4)悄怆幽邃
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文中出现两个“乐”字,是什么给作者带来了这短暂的快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抛开作者的忧愁,小石潭是一处绝妙的景致。认真阅读文章,你一定会发现许多令人难忘的景点。选择其中的一个景点,为之拟一个富有情趣的名字,把它填在表格中,并写出你题这个名的文字依据。
景点名 文字依据
例听水径 闻水声 如鸣佩环
9.解释下列句中加横线的词语。
(1)下见小潭
(2)潭中鱼可百许头
(3)怡然不动
(4)皆若空游无所依
10.第二段中写的是游鱼,实际上也是在写潭水。请用两个四字短语分别概括潭水和游鱼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把这段文字中表明作者心情愉快的句子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可:大约(2)斗折: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3)凄:使……凄凉(4)以:因。
2.(1)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着,缠绕着,摇动着,连缀着,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那石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3.“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潭西南而望”——“坐潭上”——“乃记之而去”
4.这样写并不矛盾。文中两次写乐,一次是听到水声心生爱意而“乐”,一次是看到游泳鱼似在和游人逗乐而乐。但这种乐是转瞬即逝的被贬的柳宗元内心是寂寞悲凉的,再美的山水风光也难以排遣他内心的凄怆,所以寂寥无人的小石潭只会让他觉得不可久居。
5.(1)缠绕(2)水中高地(3)直射(4)深
6.从潭的西南望过去,溪水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7.水声悦耳 游鱼逗人
8.不设**答案。示例:观鱼台 “潭中鱼可百许头”一段。
9.(1)向下,往下(2)表示约数(3)呆呆的样子(4)依靠
10.潭水:清澈见底;游鱼:怡然自乐。
12.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愉悦的。依据是“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5
阅读并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不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本文第一段描写小石潭的概貌,采用了_________的手法;第二段写潭水和游鱼,则变换为_________的手法;第三段写潭水来源及岸势,多用_________辞格,摹形状貌,形象逼真。
2.文中描写小石潭的_________等景物,突出了小石潭_________的特点,全文寓情于景,抒发了作者在寂寞处境中_________的情感。
3.作者为什么将这个无名小水潭命名为“小石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石潭溪水的流向是怎样的?作者观察景物的立足点是在潭的哪个方位?依据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一句在文中起何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移步换景;定点特写;比喻
2.山石、潭水、树蔓、游鱼、溪流、岸势;清幽、明丽、深远;悲凉凄苦
3.因为这个小水潭完全是由各种形态的石头围出的池潭:“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小石潭的溪水是由西南流向东北;作者观赏景物时站在小石潭的东北方向;依据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潭西南而望”
5.这是全文揭示的主旨,画龙点睛的句子。它虚实相生,由景生情,抒发作者在寂寞处境中悲凉凄苦的情感。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6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
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一)
1、解释下列倾斜词在句中的意思。
(1)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 (2)心乐之 ( )
(3)卷石底以出 ( ) (4)潭中鱼可百许头 (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请从文中找出你最喜欢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对联的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上下联对偶工整。
上联:坐在小石潭上休息,柳宗元倍感凄神寒骨。 下联:醉翁亭中,赏心悦目。
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1、解释下列倾斜词在句中的意思。
(1)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 (2)斗折蛇行 ( )
(3)凄神寒骨 ( ) (4)以其境过清( )
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为了发展旅游事业,当地拟开发小石潭景点,请你根据文章内容为该景点写一则简介(100左右)。
4、选文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在表现感情时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案:
(一)
1、向西;喜欢或以为乐;而,顺接;大约。
2、略。
3、如:句子: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理由:
这几句描写游鱼,动静结合,充分显示出游鱼的情趣,也间接地表现了小石潭水的清澈。
4、略。
(二)1、成为;像北斗星那样;使感到凄凉;因,因为。
2、略。
3、可写成生动性说明文。
4、乐、悲(由乐到悲);寓情于景(情境交融)。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7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1.解释加粗的词语。
(1)伐竹取道______________
(2)为坻为屿______________
2.翻译。
(1)如鸣珮环。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水尤清冽。
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从哪些方面来描写小石潭,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段中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各有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段运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有什么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1.(1)开辟(2)水中高地
2.(1)好像身上带的玉佩相碰发出的清脆的声音。
(2)水格外清凉。
3.声音:如鸣佩环;形状:石头怪异;周围景色优美:青树翠蔓。
4.比喻:“如鸣佩环”,生动表现水声的悦耳清脆。
5.使读者领略各种不同的景致,具有极强的动态画面感,使小石潭的出现有悬念,出现后层层见其美丽景致。(意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8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悉皆怪石,欹(qī)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① 以其境过清 ( ) ② 不可名状 ( )
11.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荫。
12.两文各写出了水怎样的'特点,分别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4分)
甲文:
乙文:
13.两文在写法上有什么共同点?试举一例说明。(2分)
10.答案 :① 因为 ② 说出
评分:每小题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11.答案 :① 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② 美好的树木与奇异的山竹投下的阴影,互相遮映。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2.答案 :甲文:清澈透明,侧面(间接)描写 乙文:水流湍急,正面(直接)描写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意思对即可。
13.答案 :借景抒情 例如甲文借描写小石潭的幽美、凄寒,表达了作者孤寂悲凉的心境。
评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9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柳宗元《小石潭记》)
[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悉皆怪石,敧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
[注] ①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合营溪:汇入营溪。 ③敧:倾斜。④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
1、[甲]文第一段描写的内容是 ;[乙]文中描写溪水的语句是
2、解释下面划线词在句中的意思。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②以其境过清 清:
③南流数十步 南:
④不可名状 名: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4、面对美景,[甲] [乙]两文作者为什么会产生伤感和“怅然”的情绪?
参***:
1、(潭)水和(游)鱼 清流触石,洄悬激注
2、①大约,大概 ②凄清,冷清清 ③向南 ④说出
3、①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②秀美的树木奇异的竹林,垂下的阴影相互掩映。
4、小石潭周围凄清的环境以及小溪优美却无人赏爱的景色,触发了作者对自己境遇的感慨。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0
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完成文后题目。(12分)
(甲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
思书》)
(乙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小题1】用"/"标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之处(每句只标一处,2分)
(1) 自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许 里
(2)卷 石 底以 出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1)窥谷忘反 ( ) (2)猛浪若奔 ( )
(3)水尤清冽 ( ) (4)斗折蛇行 ( )
【小题3】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小题4】甲乙两文都写水的清澈,其中甲文从正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乙文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则是。(要求填完整的一句)(2分)
答案
【小题1】(1)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2)卷石底︱以出(各1分
【小题1】(1)通“返”,返回。(2)飞奔的马。(3)格外,尤其,特别。(4)像北斗星一样。(各1分)
【小题1】(1)那些极力追求**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息热衷于功**禄之心。(2)(鱼)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各2分)
【小题1】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或: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各1分)
解析【小题1】学生应了解文言的句读知识,学会根据句子的含义划分节奏。
【小题1】学生对教材中的文言文的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1
【甲】小石潭记
唐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石钟山记
宋苏轼
《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始访其遗踪,得双石于潭上,扣而聆之,南声函胡,北音清越,桴止响腾,余韵徐歇。自以为得之矣。然是说也,余尤疑之。石之铿然有声者,所在皆是也,而此独以钟名,何哉?
元丰七年六月丁丑,余自齐安舟行适临汝,而长子迈将赴饶之德兴尉,送之至湖口,因得观所谓石钟者。寺僧使小童持斧,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硿硿焉。余固笑而不信也。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壁下。大石侧立千尺,如猛兽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栖鹘,闲人声亦惊起,磔磔云霄间;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或曰此鹳鹤也。余方心动欲还,而大声发于水上,噌吰如钟鼓不绝。舟**恐。徐而察之,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微波入焉,涵澹澎湃而为此也。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因笑谓迈曰:“汝识之乎?噌吰者,周景王之无射也;窾坎螳鞳者,魏庄子之歌钟也。古之人不余欺也!”
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郦元之所见闻,殆与余同,而言之不详;士大夫终不肯以小舟夜泊绝壁之下,故莫能知;而渔工水师虽知而不能言,此世所以不传也。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自以为得其实。余是以记之,盖叹郦元之简,而笑李渤之陋也。
8.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B.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C.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D.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9.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日光下澈,影布石上布:投映
B.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蛇:像蛇一样
C.而此独以钟名名:名字
D.自以为得其实实:**
10.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3分)
A.甲文是作者柳宗元参加王叔文**的**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到湖南永州,为排解内心苦闷,探山访水而写的一篇精短游记。
B.乙文以游踪为顺序,先交代作者夜游石钟山的原因,再抓住景物的特点,生动再现了作者月夜独游石钟山时的见闻和独特感受。
C.甲文在景物描写中巧妙传达出作者情感的变化:听见水声的高兴——发现小潭的欣喜——欣赏美景的愉悦——难耐凄清的悲伤。
D.虽然都是游记,但两文在写法上却各有千秋。甲文记叙和描写相结合,融情于景;乙文重在明理,以记叙、描写和议论为主。
11.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句子。(8分)
(1)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4分)
(2)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4分)
参***:
8.(3分)A
9.(3分)C【解析】名:命名
10.(3分)B【解析】“以游踪为顺序”说法不准确;“独游”与原文不符合。
11.(8分)
(1)(4分)因为(认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清”“居”“去”各1分,句意1分。)
(2)(4分)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置”“虽”“鸣”各1分,句意1分。)
【解答】
(8)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明确句意,然后根据句意进行分析。句意为: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故断为:舟回至两山间/将入港口/有大石当中流/可坐百人/空中而多窍/与风水相吞吐/有窾坎螳鞳之声/与向之噌吰者相应/如乐作焉。
故选:A。
(9)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
ABD.正确;
C.有误,名:命名。
故选:C。
(10)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题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要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内容,把握文章主题。
ABD.正确;
B.有误,“以游踪为顺序”说法不准确;“独游”与原文不符合。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翻译的要求是做到“信、达、雅”,翻译的方法是“增、删、调、换、补、移”,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
①重点词:以,因为。居,停留。乃,于是,就。而,表承接关系。句意:因为(认为)小石潭的环境过于凄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就记下这番景致离开了。
②重点词:以,把。置,放。虽,即使。句意:现在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更何况是石头呢?
【参考译文】
【甲】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
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曲曲折折,(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
一起去游玩的人有吴武陵、龚古、我的弟弟宗玄。跟着同去的有姓崔的两个年轻人。一个叫做恕己,一个叫做奉壹。
【乙】《水经》说:“鄱阳湖的湖口有一座石钟山在那里。”郦道元认为石钟山下面靠近深潭,微风振动波浪,水和石头互相拍打,发出的声音好像大钟一般。这个说法,人们常常怀疑它。如果把钟磬放在水中,即使大风大浪也不能使它发出声响,何况是石头呢!到了唐代李渤才访求石钟山的旧址。在深潭边找到两块山石,敲击它们,聆听它们的声音,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重浊而模糊,北边那座山石的声音清脆而响亮,鼓槌停止了敲击,声音还在传播,余音慢慢地消失。他自己认为找到了这个石钟山命名的原因。但是这个说法,我更加怀疑。敲击后能发出声响的石头,到处都这样,可唯独这座山用钟来命名,这是为什么呢?
元丰七年六月初九,我从齐安坐船到临汝去,大儿子苏迈将要去就任饶州的德兴县的县尉,我送他到湖口,因而能够看到所说的石钟山。庙里的和尚让小童拿着斧头,在乱石中间选一两处敲打它,硿硿地发出声响,我当然觉得很好笑并不相信。到了晚上月光明亮,特地和苏迈坐着小船到断壁下面。巨大的山石倾斜地立着,有千尺之高,好像凶猛的野兽和奇异的鬼怪,阴森森地想要攻击人;山上宿巢的老鹰,听到人声也受惊飞起来,在云霄间发出磔磔声响;又有像老人在山谷中咳嗽并且大笑的声音,有人说这是鹳鹤。我正心惊想要回去,忽然巨大的声音从水上发出,声音洪亮像不断地敲钟击鼓。船夫很惊恐。我慢慢地观察,山下都是石穴和缝隙,不知它们有多深,细微的水波涌进那里面,水波激荡因而发出这种声音。船回到两山之间,将要进入港口,有块大石头正对着水的**,上面可坐百来个人,中间是空的,而且有许多窟窿,把清风水波吞进去又吐出来,发出窾坎镗鞳的声音,同先前噌吰的声音相互应和,好像音乐演奏。于是我笑着对苏迈说:“你知道那些典故吗?那噌吰的响声,是周景王无射钟的声音,窾坎镗鞳的响声,是魏庄子歌钟的声音。古人没有欺骗我啊!”
任何的事情不用眼睛看不用耳朵听,只凭主观臆断去猜测它的有或没有,可以吗?郦道元所看到的、所听到的,大概和我一样,但是描述它不详细;士大夫终究不愿用小船在夜里在悬崖绝壁的下面停泊,所以没有谁能知道;渔人和船夫,虽然知道石钟山命名的**却不能用文字记载。这就是世上没有流传下来石钟山得名由来的原因。然而浅陋的人竟然用斧头敲打石头来寻求石钟山得名的原因,自以为得到了石钟山命名的**。我因此记下以上的经过,叹惜郦道元的简略,嘲笑李渤的浅陋。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2
阅读下文,完成第6-10题。(14分)
【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乙】夜雪大作。时欲登舟至沙市[1],竟为雨雪所阻。然万竹中雪子敲戛[2],铮铮有声,暗窗红火,任意看数卷书,亦复有少趣。自叹每有欲往,辄复不遂。然流行坎止[3],任之而已。鲁直所谓﹕无处不可寄一梦也。
――袁中道《游居柿录》
作品注释
[1]沙市:在湖北江陵县东南十五里长江北岸。[2]雪子:即霰,南方称雪子。[3]流行:远行。坎止:静止。
6、【甲】文的作者是____(朝代)文学家_____(人名)。(2分)
7、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 ②明灭可见( )
③任之而已( ) ④辄复不遂( )
8、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②时欲登舟至沙市,竟为雨雪所阻。
9、甲文潭中鱼皆若空游无所依从侧面表现了___________;
乙文万竹中雪子敲戛铮铮有声反衬了________________。 (2分)
10、甲乙两文表现了不同的思想感情,甲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
乙文表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
6.答案:唐朝 柳宗元 评分:每空1分,共2分。
7.答案:①大约 ②显现,看得见 ③它 ④就评分:每小题1分,共4分。
8.答案:①它的岸势像犬牙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②我当时想乘船到湖北沙市去,竟然被下大雪所**。
评分:每小题2分,共4分。翻译正确,语言通顺即可。
9.答案:潭水的清澈透明 夜的寂静评分:每空1分,共2分。
10.答案:甲文表现的是孤寂、忧伤,乙文表现的是达观、超脱。评分:每空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每小题3分,共9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小题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凄神寒骨凄:凄凉B.隶而从者隶:跟随' C.如鸣佩环鸣:发出的声音D.佁然不动佁然:呆呆的样子
【小题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心乐之似与游者相乐B.潭中鱼可百许头不可久居C.以其境过清**不以臣卑鄙D.乃记之而去。 思而不学则殆
【小题3】下面对本文内容和写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作者把地处幽僻的小石潭作为描写对象,意在借荒远之景,寓贬谪之怨,倾抑郁之情。B.首段文字,由小丘到篁竹,由篁竹到闻水声,再由水声寻到小潭,采用了移步换景的写法。C.作者善于捕捉景物的特征。如鸣佩环的水声、参差披拂的枝头蔓、空游无依的鱼儿、斗折蛇行的小溪、竹树环合的四周,把小石潭绘就成一幅美妙的图画。D.本文语言凝练。写卷石的形态各异,仅用了“坻”“屿”“嵁”“岩”四字刻画;写小溪的曲折蜿蜒,也只用了“斗折蛇行”四字描述;写环境的清新和心绪的烦躁,仅用了“过清”二字加以揭示。
【小题4】将文言材料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小题2分,共4分)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1)译文:青葱的树,翠绿的茎蔓,树枝藤条遮盖交结,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译文: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2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4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6.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可:
(2)佁然不动 佁然:
(3)以其境过清 以:
(4)不可久居 居: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斗折蛇行
B.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C.潭西南而望
D.凄神寒骨
8.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3分)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答:
9.第一段中哪些语句为后文的“寂寥无人”“其境过清”埋下了伏笔?(2分)
答:
10.“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八个字高度概括了小石潭的 氛围,表现了作者 的处境和 的心情。(3分)
答案:
6.(4分)(1)大约 (2)呆呆的样子 (3)因为(4)停留
7.(2分)D
8.(3分)它的岸的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参差不齐,不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9.(2分)隔篁竹,伐竹取道
10.(3分)凄清寂静,孤独寂寞,忧伤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5
文言文阅读(12分)阅读下面文言文选段,按要求答题。(l2分)
(甲)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选自《答(与)谢中书书》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节选自《小石潭记》
8.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晓雾将歇(hé)B.沉鳞竞跃(yào)C.参差披拂(cī)D.佁然不动(tái)
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⑴五色交辉()⑵四时俱备()⑶青树翠蔓()⑷俶尔远逝()
10.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实是欲界之仙都。
⑵潭中鱼可百许头。
11.甲乙两文都描写了水,请说说作者笔下的水有何共同特点。(2分)
答案:
8.C9.(1)交相辉映(2)四季(3)翠绿的藤蔓(翠绿的茎蔓)(4)忽然10.示例:(1)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这里确实是人间的仙境。)(2)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石潭里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11.清澈、透明、纯净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6
《小石潭记》一文,完成小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3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 (2)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傲尔远逝( )
【小题2】下列四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不可久居
②皆若空游无所依 若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③以其境过清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
④乃记之而去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A.①②③④四组全都不同 B.④相同,①②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小题3】翻译句子。(5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小题4】文中哪三个句子最能直接体现小石潭的主要特征?从发现小石潭到离开,作者对于小石潭有哪几种独特感受?(5分)
答案
【小题1】(1)大约,大概 (2)像北斗星那样(3)游
【小题2】A
【小题3】(1)(2分,其中“澈”“布”各0.5分)阳光直射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
(2)(3分,其中“犬牙差互”各0.5分,补上省略部分1分)那岸上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潭水)的源头。
【小题4】主要特征(3分,每点1分):水尤清洌(或:潭水清洌).全石以为底(或:全石为底),四面竹树环合(或:竹树环合)。作者的感受(2分,每点1分)一方面是乐,一方面又凄清。这固然与作者的心境有着紧密联系,又是因小石潭的景引起的。
解析
【小题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2】本题考查对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的理解能力。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大约) 不可久居(能够)②皆若空游无所依(好像) 若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如果)③以其境过清 (因为) 以钱覆其口(《卖油翁》)(用)④乃记之而去 (代词,代小石潭的景物 ) 君将哀而生之乎(《捕蛇者说》)(代词,代蒋氏)。经分析A为正确答案。
【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小题4】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先根据文章的内容来分析哪些句子最能体现“小石潭”的特征,然后根据文章中景物的变化来分析作者的独特感受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7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4分)
【甲】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乙】右溪①记(节选) 元结
道州②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www.营溪③。*悉皆怪石,敧嵌④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映。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⑤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⑥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乃疏凿芜秽,俾⑦为亭宇;植松与桂,兼之香草⑧,以裨形胜。为溪在州右,遂命之曰 “ 右溪 ” 。刻铭石上,彰示来者⑨。
【注释】 ①右溪:道州(州治在今湖南省道县)城西的一条小溪,这里泉清石奇,草木葱郁,环境十分优美。元结任道州刺史时,又对它进行了一番修葺,并刻石铭文,取名右溪。②道州:今湖南省道县。唐时偏僻荒凉,元结曾在此为官。③合营溪:汇入营溪。 ④敧:倾斜。嵌:张开。⑤逸民退士:遁世隐居的人。⑥置州:设置州郡。⑦俾(bì):以便,准备。⑧兼之:并且在这里种植。 ⑨彰示:宣扬,告示。来者:后来的游者。
26.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一样的一项是( )(2分)
A. ① 潭西南而望 ②而置州以不可知其源。
B. ① 以其境过清 ② 以中有足乐者
C. ①乃记之而去。 ② 静者之林亭
D. ①其岸势犬牙差互 ②安陵君其许寡人
27.根据上文,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1)斗折蛇行( ) (2)以其境过清( )
(3)*悉皆怪石( ) (4)不可名状( )
28.用“/”给文中划线句子断句,划出两处。(2分)
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
29.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佳木异竹,垂阴相映。
30.下列对短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乙两文都表现了作者为排解内心的忧郁而寄情山水的心境。
B.甲文中“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下见小潭”写了发现小石潭的经过,乙文中“乃疏凿芜秽……以裨形胜”写了整治右溪的经过。
C.甲文第二段写出了水的清澈透明,乙文“清流触石,洄悬激注”写出了水流的湍急,两处都运用了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写法。www.
D. 甲乙两文所介绍的“小石潭”和“右溪”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地处荒僻,少有人来;都是以石为底、为岸;景色都很美等。
31.两文都运用了借景抒情的写法:甲文借写小石潭的优美凄寒,表达了作者 的心境 ;乙文借描写右溪美好的景色却无人欣赏,表达作者 的悲伤。(2分)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8
(甲)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而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节选自《小石潭记》)
(乙)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曰: 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
9.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潭中鱼可百许头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B.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C.皆若空游无所依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D.天下缟素,今日是也 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甲文以动静结合写鱼似与游者相乐,乙文以 出游从容体现鱼之乐,其用意都是借鱼乐来抒发作者愉悦的心情。
B. 甲乙两文都写了人在游赏自然风景时的感受,但甲文侧重写景,寓情于景 。乙文则以景切入,重点在写人记事,刻画人物形象。
C. 甲文的作者柳宗元和乙文中的庄子对外界的认识都带有欣赏的态度,善于将主观的情意发挥到外物上来产生移情同感的作用。他们都具有艺术家的风貌。
D. 甲乙两文都用了对比。甲文以作者先乐后忧的对比,表明作者融身自然美景的欢乐只是暂时的,凄苦才是他感情的主调。乙文以庄子和惠子认知态度的对比,反映了这对朋友因共同好辩而拥有的生活情趣。
1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⑴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⑵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
参***:
9.(3分)D
10.(3分)A
11.(4分)(评分说明:关键词有一个词没解释到位扣1分)
(1)(2分)那石岸的形状象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关键词:犬牙、差互)
(2)(2分)你本来就不是鱼,你不知道鱼的快乐,这是可以完全确定的!(关键词:固、全)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19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甲】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得石渠。民桥其上。有采幽幽然,其鸣乍大乍细。渠之广,或咫尺,或掊足,其长可十许步。其流抵走石,伏出其下。逾石而往有石泓,昌蒲被之,青藓环周。又折西行,旁陷岩石下,北堕小潭。潭幅员战百尺,清深多俢鱼。又北曲行圩-,睨若无穷,然卒入干渴,其侧皆诡石怪杰,奇卉美箭。,可列坐而庥4焉。风摇其巅,韵动崖谷,视之既静,其听始远;
【乙】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堇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光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
【注释】。渴(he)地名,指袁家渴.。箭小竹。3麻(xiu),竹荫.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民桥其上() (2)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谭( ) (4)卷石底以出( )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有泉幽幽然 然胡不已乎
B其侧皆诡石怪木 安陵君其许寡人
C然卒入于渴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D自渴西南行不能百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其长可十许步。
(2)风摇其巅,韵动崖谷。
小题4: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2分)
参***:
小题1:搭桥,架桥 越过,经过 落入弯曲,翻卷
小题1:C
小题1:它的长度大约十来步。山风吹动树梢,悦耳的声音响动山谷。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
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意思,都是课内重点词语。
(1)名词做动词,搭桥,架桥。(2)越过,经过。(3)落入,流入。(4)弯曲,翻卷
小题2:C、介词,到。A、形容词词尾,……的样子/转折连词,然而。B、代词,指代“渴”/助词,表祈使。D、介词,从/连词,如果。
小题3:(1)可:大约。许:上下。(各一分)
(2)其巅:指树木、花草、翠竹的枝梢。韵:措风吹动草木的声音。
小题4: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乙文:谭水清冽,水声悦耳。(甲文乙文中水的特点答对,各得1分。共2分。意思对即可)
《小石潭记》阅读答案20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堪,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乃记之而去。
【注释】①渴:指袁家渴,一泉水名。 ②箭:小竹。 ③庥:同“休”,休息。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含义。(4分)
(1) 民桥其上 ( ) (2 )逾石而往有石泓 ( )
(3)北堕小谭 ( ) (4)心乐之 (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风摇其巅,韵动崖谷。(2分)
(2) 青树翠蔓,蒙络摇辍,参差披拂。(2分)
【小题3】甲乙两段文字所描写的水,各有什么特点?请分别简要概括。(4分)
【小题4】柳宗元的《小石潭记》是一篇借景抒情的山水游记,试说说作者观鱼和游览结束时的心情分别是怎样的?为何有这样的变化?(4分)
答案
【小题1】(1)桥: 建桥、架桥。(2)逾:过、越过。(3)堕:落入。(4)乐:以……为乐
【小题1】(1)风吹动着山顶,像美丽动听的音乐,在山崖和山谷间回荡。(2分)
(2)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茎蔓,覆盖,缠绕,摇动,连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2分)
【小题1】甲文:清澈幽深,鸣声多变; 乙文:清澈透明,水声悦耳。
【小题1】先“乐”后“忧”(2分)。作者被贬谪后心情抑郁,因而寄情山水寻得欢乐。但这种欢乐只是暂时的,一经小石潭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就流露出来。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桥”在此为“动词”,意思为“建桥”。(2)“逾”根据语境,意思为“超过”。(3)“堕”根据语境意思为“落入”。(4)“乐”在此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为“以----为乐”的意思。
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字词的理解的理解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在理解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一些字的特殊用法。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1)时,注意“巅是山顶的意思,韵是像----音乐的意思,动是回荡的意思”,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流畅性。翻译(2)时,注意“蒙是覆盖的意思,络是缠绕的意思,缀是连接的意思,参差是长短不齐的意思,披拂是随风而动的意思”,翻译时还要使整个句子保持完整性、流畅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点评:文言翻译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初中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甲文中“其泉幽幽然,其鸣乍大乍小”体现出水具有“清澈幽深、鸣声多变”的特点。乙文中“如鸣佩环,水尤清冽”体现出水具有“清澈透明、水声悦耳”的特点。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文章的内容,关键在于读懂文章的内容,然后根据文章的意思,分析出甲乙两段水的特点即可。
【小题1】试题分析:作者柳宗元被贬永州,心情郁闷,因而把心情寄托于山水之情,但快乐的心情只是暂时的。所以分析作者心情变化的原因结合“作者当时的处境小石潭凄清的环境”来分析即可。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者情感变化的原因的能力。
点评:理解作者情感的变化原因,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之上,结合作者的生*经历以及当时的'生活处境来分析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