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1
“般若”:就是智慧。般若有文字般若、观照般若、实相般若。以文字般若而生出观照般若,由观照般若来契合本体的实相般若。这个般若叫究竟的智慧。
“波罗蜜多”:就是到彼岸上。波罗是彼岸,蜜是到,多是上。
“心”:就是真心。比喻这部经就像人的心,是一身的主体一样。
“经”:是每一部佛经的通名。经是经常不变的法,不能改变的。一字不可去,一字不可添。经者“径”也,是修行所经过的一条道路。
观自在菩萨(观世音菩萨)
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观自在菩萨所修行的是深般若到达彼岸)
照见五蕴皆空(观世音菩萨把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照空了)
度一切苦厄(度脱所有的苦难)
舍利子(是智慧坚固的意思。舍利子也叫舍利弗)
色不异空(色就在这个空里边)
空不异色(空也在这个色里边)
色即是空(色就是空)
空即是色(空就是色)
受想行识(如空色。受想行识本体也是空的)
亦复如是(也是一样的)
舍利子(是智慧坚固的意思。舍利子也叫舍利弗)
是诸法空相(这些法都是空的,它没有自性)
不生不灭(寂然通。寂然就是通达无碍了)
不垢不净(离开染污了)
不增不减(你能悟得这个自性,是也不增也不减了)
是故空中无色(所以真空里没有色)
无受想行识(没有受想行识。受想行识本体也是空的`)
无眼耳鼻舌身意(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也没有了)
无色声香味触法(色声香味触法六尘也没有了)
无眼界(没有眼睛所能看到的一切)
乃至无意识界(直到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也都空了)
无无明(没有无明,都明白了)
亦无无明尽(也没有无明尽了)
乃至无老死(甚至没有老、死)
亦无老死尽(也没有老、死的尽头)
无苦集灭道(没有苦集灭道,修出离生死轮回)
无智亦无得(没有智慧也没有证得的果位)
以无所得故(你没有执著有所得的心,没有执著证果的心)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般若波罗蜜多这种深智慧的法去修行)
心无挂碍(心没有挂碍,就能破除报障)
无挂碍故(没有所挂碍,就是了生死了)
无有恐怖(就没有恐怖)
远离颠倒梦想(就能远离颠倒梦想,破除你的烦恼障)
究竟涅槃(德行圆满了,一切障碍都没有了,这就叫圆寂,也叫涅槃)
三世诸佛(过去世诸佛、现在世诸佛、未来世诸佛)
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三世诸佛都是依照这个深般若来修行)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到无上正等正觉的)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所以就知道妙智慧到彼岸这个法)
是大神咒(就没有再比它大的了,是不可思议的境界)
是大明咒(能照破所有一切的黑暗、烦恼、无明)
是无上咒(没有再比它高上的,就是到佛的果位上)
是无等等咒(就是没有再可以和这个等了,就是到最终的佛果,最终的那个究竟觉)
能除一切苦(什么苦都可以除)
真实不虚(绝对不是假的)
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本经共有二百六十个字,最后三十一个字是密说,前面是显说。密说即佛门中常讲的咒语,咒以不翻为原则,咒语有五不翻,这是唐朝玄奘大师译场所立的规矩)。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阅读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1)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3篇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解说: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1
《心经》包括经题、经文,总共只有268个字,但却把佛法的精要含义,以及宇宙人生的真理,讲解的非常明了透彻。《心经》包含了佛教的核心内容,是修习佛法的纲领,是打开佛法大门的一把钥匙,也是帮助我们观照宇宙人生**的大智慧。
我们知道,佛讲《阿含经》讲了十二年;讲《方等》讲了八年;然后讲《般若》讲了二十二年。这部《心经》,文字虽少,但意思却很深,短短的268字,就已经包括了全部《般若》的内容,可见《心经》的重要性,非同一般。
我们现在分析一下这部经的经题:
“般若”是梵语,一般翻译为智慧,但不是普通的智慧,是我们自性本具的智慧,不是从外面学来的,是自性,是本体。
为什么不直接用智慧,而用般若呢?因为般若还有三层意思,智慧这个词还包含不了:第一是实相般若。就是最真实的样子,原来的那个本性。第二是文字般若。可以说整部佛经里面的所有文字,都可以称文字般若。般若的别名也很多,比如真如、自性、法性、如来藏、中道、菩提、圆觉等等。第三是观照般若。就是通过般若智慧,可以观照宇宙世间一切事物,看得清清楚楚,没有任何障碍,这是真智慧。
般若的这三层意思,实相是本体,文字是表相,观照是作用。
“波罗蜜多”,也是梵语音译,波罗是翻译过来是彼岸,蜜多翻译过来是到,整个意思就是到彼岸。用我们*常的话说,就是到家,*常我们经常说“这个人功夫到家了”,意思就是非常圆满了。
那整句“般若波罗蜜多”的意思,就是最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古人把生死比作此岸,把涅槃比作彼岸,用般若波罗蜜多这种究竟圆满的大智慧,就可以了脱生死,到达涅槃的彼岸。
那“心”呢?意思就比较多,一般讲这部《心经》,就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的精要,是其中的精华,是这部大经的中心。也是把这部《心经》比喻**的心脏,心脏在人身体的地位,显然是非常重要的,也有这层意思。
“经”是个通题,佛说的所有经典,都称为经,梵语叫修多罗。经就是永恒不变的真理,是经典的意思。
所以通过这部经的经题,我们就能基本了解整部经的大概内容了。这部《心经》讲的就是究竟圆满的大智慧,这种智慧,可以帮助我们到达涅槃彼岸。我们只要每天用《心经》所讲的道理去训练,去体会,去观照,也会发现我们自身潜在的大智慧。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2)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度一切苦厄3篇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度一切苦厄1
题目:《心经》解说
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祈愿“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发愿令佛弟子(自己的名字),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称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在第二讲中,我已经用白话将心经解说一遍。现在我要依经文来逐句说明。
如果有哪位佛友!上次没有上到课的人,。
众佛友!
学经者当知道,佛陀说法,是为了解决问题,令问题不再产生。
正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因此,我们在学习佛陀的教法(佛法)之时,要了解佛陀所说法的重点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要”。
众佛友!
例如:学武功时,也是如此,当师傅在教徒弟“武功招式”之时,徒弟要去体会这一招式是要做什么用的。是用来进攻的呢?还是用来防守的呢?
又这徒弟还要深入知道这一招式,如果是进攻是攻击对方的什么部位。如果是防守是防对方的什么样的攻击。
又这徒弟还要深入知道这一招式,如果是属于攻守合一的,他还得知道哪一手是攻?哪一手是防?哪一脚是攻?哪一脚是防?
如此,才能在应敌之时,所学的招式,才能变为有用的攻守利器。
不然,只是运动运动,而不算是武功了!
而这种学武功时,知道每一种招式,是做什么用。就叫“心法”。
又学武功时,能深入知道每一种招式,如何巧妙变化的运用。就叫“深入心法”。
众佛友!
现在就以学武功为比喻来说明学佛法也是如此的。
什么是佛陀的教法的心法呢?
就是我们要知道佛陀所教的法的每一个法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如何巧妙的变化运用。
众佛友!佛陀所教的教法,共分四大类:
即“四种悉檀”:一者各各为人悉檀。二者对治悉檀。三者世界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
悉檀,梵语 siddhanta ,宗旨目的。
也就是说:
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依其不同的宗旨目的来分,可以分为四类。
一、个别指导(各各为人悉檀):其教法,是为了针对当事人而施设的,只适合当事人来运用。
例如:周利槃陀伽,是属于很特别的弟子,所以佛陀特别为他施设适用于周利槃陀伽个人适用的教法。
又例如:佛陀的亲弟弟难陀,是唯一佛陀强迫令其出家的。
这些属于只针对该众生的特殊情况而施设的教法,只适用于当时个人的状况。而不属于可以常态使用的教法。就叫“个别指导”(各各为人悉檀)。
二、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教法(对治悉檀):其教法,是为了针对问题而施设的,只要有相同的问题的人,就可以运用这个教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佛陀教不净观对治贪欲,教数息观对治散乱,教缘起观对治愚痴,教界分别观对治我执,教念佛观对治恐怖…如此林林总总。都是属于对治悉檀。
三、创造世界创造境界的教法(世界悉檀):佛陀的教法是针对为了成就某种境界或投生某种世界而施设的教法。
例如:佛陀教观无量寿佛经就是在教韦提希夫人往生净土的法门。
只要有相同愿望,相同目标的'人,就可以学习这个教法。
四、指示永恒的现象真理(第一义悉檀):佛陀针对诸法实相来说明,开示永恒的真理来让我们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每个人都应觉悟的。
例如:佛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在教诸法实相,所以称为“法印”。
我们每个人,都应知道,每个人都应觉悟。
而属于“第一义悉檀”的教法,是不论我们觉悟不觉悟,懂不懂,修不修。其道理都是如此的,其现象也都是如此的。也就是永远“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只有“涅槃是寂静”。
所以对第一义悉檀的教法,我们无需“修”,而需“悟(照见)”。
众佛友!
当知“第一义悉檀”才是佛陀教导的真正“心法”。而其它的“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世界悉檀”都只是“招式”。
也就是说:佛陀教导我们“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世界悉檀”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去了解“第一义悉檀”。
如《大智度论》载:“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CBETA, T25, no. 1509, p. 59, b17~18)
众佛友!
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佛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当我们在为人演说佛法时,最后一定要会归“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第一义悉檀”的教法。
也就是教导众生永远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
如果我们所教的不属于永远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而是无常变化的,暂时可以用用的种种变化相,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现在,我们要深入探讨《心经》,所以在体会《心经》的教法中的任何教法之时,请大家还要会归“永恒的真理”来体会。才能真的学到“心”经。
现在要开始说明《心经》。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释经】
当观世音自在菩萨,修行更深入运用“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无后患地渡过生死河岸”的法门时,如实观照,并知见到对五蕴(色身、感觉情绪、心中影音、审虑决定、认识观念)的发展习惯皆是要朝向“令苦厄空虚”之下来发展,因此能度过这一切的苦难困厄。
【说明】
一、问:为什么将“观自在菩萨”说成“观世音自在菩萨”呢?
答:观自在菩萨,梵名 Avalokitesvara,或译为:光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
依玄奘大师的翻译习惯,都是将 Avalokitesvara 译为“观自在菩萨”。
而我取其圆满的意思,所以依古译经师的“观世音自在菩萨”为白话说明。令众生了解Avalokitesvara本具二义。一、观世音,二、观自在。
二、问:为什么此 Avalokitesvara 菩萨,有时名“观世音”呢?
答:《妙法莲华经》“无尽意菩萨…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三、问:又为什幺此 Avalokitesvara 菩萨,有时名“观自在”呢?
答:《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载:“尔时世尊。复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多众生故。住陀罗尼形。而为众生演说安立。**随喜解其理趣。为修行者开示法要及诸护摩。善巧方便能获无上正等菩提。及获二乘人天之果。以清净身能为众生作诸佛事。示现佛身。安立寂静无住涅槃。若有众生应以摩酰首罗身得度者。即现摩酰首罗身。为彼众生演陀罗尼秘密之法。乃至应以帝释之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种种之身。乃至异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有情无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演说。以是义故名观自在。”
众佛友!
从这儿,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呢?是因为此菩萨是“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又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叫“观自在菩萨”呢?是因为此菩萨是“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为之说法”,所以可以自在感应众生的需要而现身,所以名为“观自在”。
四、问: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呢?难道还有“浅般若波罗蜜多”吗?
答:“般若波罗蜜多”本来就是甚深之法,没有“浅般若波罗蜜多”。但是因为可以一直深入再深入的运用,所以说为“行深”也就是深入而行。
五、问:是否有哪一部经的经文,有说明到“般若波罗蜜多”有深入运用的不同吗?
答: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载,佛陀在说明六度时,当说明“般若”一项时,说道:“出家菩萨处于空闲。亲近供养诸佛菩萨一切智者。常乐听闻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无厌足。善能分别二谛真理。断除二障通达五明。说诸法要能决众疑。以是因缘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
为求半偈弃舍身命。不惮众苦志求菩提。即得成就’亲近波罗蜜’。
于大会中为人说法。于深妙义无所秘惜。能令发起大菩提心。于菩萨行得不退转。常能观察我身兰若及菩提心真实法身。如是四种无有差别。如是如是观妙理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众佛友!从这经文我们就知道,要成就“般若波罗蜜多”是有所谓的深入的。
当“般若波罗蜜多”再深入运用,将一切身心都是用来志求无上菩提时,这时般若波罗蜜多,就进升为“亲近波罗蜜多”,意思就是更接近无上菩提。
又当“般若波罗蜜多”再深入运用,来教导一切众生也发菩提心,并深入观照一切妙理(第一义悉檀)。这时“般若波罗蜜多”又进升为“真实波罗蜜多”。
而当能如此层层深入而都能运用时,才名为“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众佛友!
如此,可知此般若法门是有所谓的“深入运用(行深)”的。
六、问:在《心经》的经文中,有说明到如何“行深”的经文吗?
答:有。
如:揭谛(运用吧!)揭谛(运用吧)波罗揭谛(运用此法门来度过生死河岸吧!)。就是属于“般若波罗蜜多”。
波罗僧揭谛(带领着大众运用此法门来度过生死的河岸吧!)。就是属于“真实波罗蜜多”。
菩提萨婆诃(请回向成就无上菩提)。就是属于“亲近波罗蜜多”。
可见,此心经的教法,还是有教我们要层层深入运用。所以名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众佛友!因为我要开会的关系,现在只能说明到此。
祝大家深入般若有效运用。
作业:
一、写心得报告。
二、说明“四悉檀”。
三、说明“般若波罗蜜多”如何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解说:度一切苦厄2
题目:《心经》解说
请大家合掌!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祈愿“无上甚深微妙法,百千万劫难遭遇,我今见闻得受持,愿解如来真实义。”
回向:佛弟子(自己名)愿以今天听经功德,回向给法界一切众生,愿令一切众生,未种善根者,得种善根;已种善根者,善根增长;善根增**,发菩提心;已发菩提心者,于菩提心不退转;菩提心不退转者,速成佛道;成佛道者,广度一切众生无有障碍。
并愿以此回向之福,发愿令佛弟子(自己的名字),业障消除,福慧增长,身体健康,家庭和乐,事业顺利,生生世世不堕三途八难,生生世世见佛闻法随佛修行,发菩提心,行菩萨道,成熟众生,庄严净土,早登正觉,广度众生。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佛”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法”三称
“皈依十方三世一切僧”三称
称念并回向毕者,请放掌!
众佛友!
在第二讲中,我已经用白话将心经解说一遍。现在我要依经文来逐句说明。
如果有哪位佛友!上次没有上到课的人,。
众佛友!
学经者当知道,佛陀说法,是为了解决问题,令问题不再产生。
正所谓:“佛说一切法,为治一切心,若无一切心,何用一切法!”
因此,我们在学习佛陀的教法(佛法)之时,要了解佛陀所说法的重点是要解决什么问题。这就是所谓的“心要”。
众佛友!
例如:学武功时,也是如此,当师傅在教徒弟“武功招式”之时,徒弟要去体会这一招式是要做什么用的。是用来进攻的呢?还是用来防守的呢?
又这徒弟还要深入知道这一招式,如果是进攻是攻击对方的什么部位。如果是防守是防对方的什么样的攻击。
又这徒弟还要深入知道这一招式,如果是属于攻守合一的,他还得知道哪一手是攻?哪一手是防?哪一脚是攻?哪一脚是防?
如此,才能在应敌之时,所学的招式,才能变为有用的攻守利器。
不然,只是运动运动,而不算是武功了!
而这种学武功时,知道每一种招式,是做什么用。就叫“心法”。
又学武功时,能深入知道每一种招式,如何巧妙变化的运用。就叫“深入心法”。
众佛友!
现在就以学武功为比喻来说明学佛法也是如此的。
什么是佛陀的教法的心法呢?
就是我们要知道佛陀所教的法的每一个法是做什么用的,要知道如何巧妙的变化运用。
众佛友!佛陀所教的教法,共分四大类:
即“四种悉檀”:一者各各为人悉檀。二者对治悉檀。三者世界悉檀。四者第一义悉檀。
悉檀,梵语 siddhanta ,宗旨目的。
也就是说:
佛陀所说的一切教法,依其不同的宗旨目的来分,可以分为四类。
一、个别指导(各各为人悉檀):其教法,是为了针对当事人而施设的,只适合当事人来运用。
例如:周利槃陀伽,是属于很特别的弟子,所以佛陀特别为他施设适用于周利槃陀伽个人适用的教法。
又例如:佛陀的亲弟弟难陀,是唯一佛陀强迫令其出家的。
这些属于只针对该众生的特殊情况而施设的教法,只适用于当时个人的状况。而不属于可以常态使用的教法。就叫“个别指导”(各各为人悉檀)。
二、针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教法(对治悉檀):其教法,是为了针对问题而施设的,只要有相同的问题的人,就可以运用这个教法来解决问题。
例如:佛陀教不净观对治贪欲,教数息观对治散乱,教缘起观对治愚痴,教界分别观对治我执,教念佛观对治恐怖…如此林林总总。都是属于对治悉檀。
三、创造世界创造境界的教法(世界悉檀):佛陀的教法是针对为了成就某种境界或投生某种世界而施设的教法。
例如:佛陀教观无量寿佛经就是在教韦提希夫人往生净土的法门。
只要有相同愿望,相同目标的人,就可以学习这个教法。
四、指示永恒的现象真理(第一义悉檀):佛陀针对诸法实相来说明,开示永恒的真理来让我们知道。这是每个人都应该知道的。每个人都应觉悟的。
例如:佛陀说:“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就是在教诸法实相,所以称为“法印”。
我们每个人,都应知道,每个人都应觉悟。
而属于“第一义悉檀”的教法,是不论我们觉悟不觉悟,懂不懂,修不修。其道理都是如此的,其现象也都是如此的。也就是永远“诸行是无常”、“诸法是无我”,只有“涅槃是寂静”。
所以对第一义悉檀的教法,我们无需“修”,而需“悟(照见)”。
众佛友!
当知“第一义悉檀”才是佛陀教导的真正“心法”。而其它的“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世界悉檀”都只是“招式”。
也就是说:佛陀教导我们“各各为人悉檀”“对治悉檀”“世界悉檀”都是为了帮助我们去了解“第一义悉檀”。
如《大智度论》载:“复次佛欲说第一义悉檀相故。说是般若波罗蜜经。”(CBETA, T25, no. 1509, p. 59, b17~18)
众佛友!
如《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载,佛说:“云何为人演说?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当我们在为人演说佛法时,最后一定要会归“不取于相,如如不动”的“第一义悉檀”的教法。
也就是教导众生永远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
如果我们所教的不属于永远可以依靠的永恒的真理。而是无常变化的,暂时可以用用的种种变化相,那就是“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现在,我们要深入探讨《心经》,所以在体会《心经》的教法中的任何教法之时,请大家还要会归“永恒的真理”来体会。才能真的'学到“心”经。
现在要开始说明《心经》。
【经文】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释经】
当观世音自在菩萨,修行更深入运用“事先知道以便安全有效无后患地渡过生死河岸”的法门时,如实观照,并知见到对五蕴(色身、感觉情绪、心中影音、审虑决定、认识观念)的发展习惯皆是要朝向“令苦厄空虚”之下来发展,因此能度过这一切的苦难困厄。
【说明】
一、问:为什么将“观自在菩萨”说成“观世音自在菩萨”呢?
答:观自在菩萨,梵名 Avalokitesvara,或译为:光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观世自在菩萨、观世音自在菩萨、现音声菩萨、窥音菩萨。略称观音菩萨。
依玄奘大师的翻译习惯,都是将 Avalokitesvara 译为“观自在菩萨”。
而我取其圆满的意思,所以依古译经师的“观世音自在菩萨”为白话说明。令众生了解Avalokitesvara本具二义。一、观世音,二、观自在。
二、问:为什么此 Avalokitesvara 菩萨,有时名“观世音”呢?
答:《妙法莲华经》“无尽意菩萨…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三、问:又为什幺此 Avalokitesvara 菩萨,有时名“观自在”呢?
答:《佛说大方广曼殊室利经》载:“尔时世尊。复遍观察净居天宫。告观自在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能愍念多众生故。住陀罗尼形。而为众生演说安立。**随喜解其理趣。为修行者开示法要及诸护摩。善巧方便能获无上正等菩提。及获二乘人天之果。以清净身能为众生作诸佛事。示现佛身。安立寂静无住涅槃。若有众生应以摩酰首罗身得度者。即现摩酰首罗身。为彼众生演陀罗尼秘密之法。乃至应以帝释之身。迦楼罗身紧那罗身。摩呼罗伽悉地明仙。日月星宿童男童女种种之身。乃至异类二足四足多足无足。有情无情三界之身而得度者。即皆现之而为演说。以是义故名观自在。”
众佛友!
从这儿,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叫“观世音菩萨”呢?是因为此菩萨是“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又我们也知道为什么叫“观自在菩萨”呢?是因为此菩萨是“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为之说法”,所以可以自在感应众生的需要而现身,所以名为“观自在”。
四、问:什么叫“行深般若波罗蜜多”呢?难道还有“浅般若波罗蜜多”吗?
答:“般若波罗蜜多”本来就是甚深之法,没有“浅般若波罗蜜多”。但是因为可以一直深入再深入的运用,所以说为“行深”也就是深入而行。
五、问:是否有哪一部经的经文,有说明到“般若波罗蜜多”有深入运用的不同吗?
答: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载,佛陀在说明六度时,当说明“般若”一项时,说道:“出家菩萨处于空闲。亲近供养诸佛菩萨一切智者。常乐听闻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无厌足。善能分别二谛真理。断除二障通达五明。说诸法要能决众疑。以是因缘即得名为‘般若波罗蜜’。
为求半偈弃舍身命。不惮众苦志求菩提。即得成就’亲近波罗蜜’。
于大会中为人说法。于深妙义无所秘惜。能令发起大菩提心。于菩萨行得不退转。常能观察我身兰若及菩提心真实法身。如是四种无有差别。如是如是观妙理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蜜’。
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众佛友!从这经文我们就知道,要成就“般若波罗蜜多”是有所谓的深入的。
当“般若波罗蜜多”再深入运用,将一切身心都是用来志求无上菩提时,这时般若波罗蜜多,就进升为“亲近波罗蜜多”,意思就是更接近无上菩提。
又当“般若波罗蜜多”再深入运用,来教导一切众生也发菩提心,并深入观照一切妙理(第一义悉檀)。这时“般若波罗蜜多”又进升为“真实波罗蜜多”。
而当能如此层层深入而都能运用时,才名为“成就般若波罗蜜多”。
众佛友!
如此,可知此般若法门是有所谓的“深入运用(行深)”的。
六、问:在《心经》的经文中,有说明到如何“行深”的经文吗?
答:有。
如:揭谛(运用吧!)揭谛(运用吧)波罗揭谛(运用此法门来度过生死河岸吧!)。就是属于“般若波罗蜜多”。
波罗僧揭谛(带领着大众运用此法门来度过生死的河岸吧!)。就是属于“真实波罗蜜多”。
菩提萨婆诃(请回向成就无上菩提)。就是属于“亲近波罗蜜多”。
可见,此心经的教法,还是有教我们要层层深入运用。所以名为“行深般若波罗蜜多”。
众佛友!因为我要开会的关系,现在只能说明到此。
祝大家深入般若有效运用。
作业:
一、写心得报告。
二、说明“四悉檀”。
三、说明“般若波罗蜜多”如何行深。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3)
——心经经典句子及解释
心经经典句子及解释1
1、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观世音菩萨在深入思考人生的终极目标问题时,他透过纷繁的俗世生活,看清了生命的真实意义,发现人的色、受、想、行、识,竟然全部都是虚无的形态,因此而彻底觉悟,超脱了一切的痛苦和厄运。
2、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这时他从宁静中醒过来,对舍利弗说:舍利子啊(注:舍利子即舍利弗 )
凡是可看见的物质,它们都是由极微小的颗粒而构成的,若再更深层次的观察,会发现这些极微小的颗粒也消失了,变成了看不见的意识能量形态。所以一切物质在本质上都是以虚无的意识能量状态而存在;而同时,虽然一切物质其本质上虽然都是以虚无的意识能量状态存在,但在现实中以我们很粗陋的视觉功能所看到的,却是一个个不同的形相。因此可以说,“色本质上是空,空表相上是色”
或者更直观的说,物质和虚空本来当下就是一个。两者是一体两面(即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波为能量,粒为形态),色空不二,互为体相,不可单独言说的。
3、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我们继续去观照我们*常的感受、思想、行为、意识。你会发现,由于它们都是基于我们的体相而存在的,既然我们这个色身本体都是虚无的,所以他们的本质也更是虚无的,是根本不存在的,只是我们虚幻的一种意识执着而已,也都是跟色空一体的道理一样,不可单独言说的。
4、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
舍利子呀,更确切地说,只要是我们可以感知到的一切,事实上都是没有真正实体存在的,它们本质上都是空无。这个共同的空无可以勉强给一个假名——自性。
它从来就没有生过,因此不存在有消亡之说;它无有实体的,所以不用担心它会有污垢,也无法说它是清净的;它是非物质也非能量的,所以既不能说有增加,也无法说会减少。它**长青、永恒不变、寂然不动、含藏万有。
5、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
因此,在这个自性的真空里,是不存在物质形态的;不会有任何的感受、思想、行为和意识存在;没有我们的眼见、耳闻、鼻嗅、舌尝、身受、意识这些概念存在;没有颜色、声音、香气、味觉、触受、佛法的这些名相存在。
6、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
既然以上这些都不存在,所以也就不存在眼睛所看到的空间以及思想所意识到的世界等十八种界限了(十八界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界,色、声、香、味、触、法六尘界,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识界); 不会有无明愚痴存在,甚至连无明愚痴这个概念都没有;
7、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
不会有生、老、病、死的现象,甚至于连生、老、病、死的概念都没有;没有苦的概念存在,所以也没有所谓的人生八苦、集聚无常、生灭涅磐、求道成佛这些方便引导度化的八万四千法门;没有智慧名相概念,也就无所谓能证得智慧或是让智慧圆满了。由此自性宁静清净。
8、以无所得故,菩提萨捶。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
由于内心无所希求,不求得到,因此开悟,觉悟到自然法则给予众生的那种公**私的恩情。因此,我们应该做到心无挂碍,去追随人生的真理。因为心无挂碍,我们就不会畏惧任何困难,就会远离那些乱七八糟的妄想,最终让自己超脱尘世的烦恼。
9、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事实上,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诸佛,只要修此静心观心的`法门。皆可获得无上的正等正觉,实现真正彻底的解脱。
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
由此可知,人生的真理乃是能够消弭生活烦恼的大神咒,是能够破除人间愚昧的大明咒,是能够带来光明前景的无上咒,是无可替代的无等等咒—它是如此真实灵验,绝不虚无。
10、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所以,《心经》的主题就是告诉各位:
放下吧!放下吧!让我们一起去追求人生的真理吧!希望我们中间的每一位,都能够尽早地成就自己的一生。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4)
——木心经典语录3篇
木心经典语录1
1、智者无非是善于找借口使自身**消失的那个顽童。
2、凡永恒伟大的爱,都要绝望一次,消失一次,一度死,才会重获爱,重新知道生命的价值。
3、知得多,爱得多。爱得多,知得多。
4、智者,乃是对一切都发生讶异而不大惊小怪的人。
5、很多人的失落,是违背了自己少年时的立志。自认为成熟,自认为练达,自认为精明,从前多幼稚,总算看透了,想穿了。于是,我们就此变成自己年少时最憎恶的那种人。
6、当愚人来找你商量事体,你别费精神——他早就定了主意的。
7、生活的最好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
8、艺术的生命宿命,是叛逆的,怀疑的,异教的,异端的,不现实的,无为的,个人的,不合群的。宗教的宿命,是**的,顺从的,**个人的,积极地,目的论的,群策群力的,信仰的,其实就是**。
9、一流的情人永远不必殉陨,永远不会失恋,因为“我爱你,与你何涉。”
10、人类前大半部份的历史,是有神论,后来的历史,是有真理论。我以为有真理,就是有神论。到了说没有真理,人,才真正***了。
11、做生活的导演,不成。次之,做演员。再次之,做观众。
12、生命好在无意义,才容得下各自赋予意义。假如生命是有意义的,这个意义却不合我的志趣,那才尴尬狼狈。
13、人的快乐,多半是自以为快乐。植物动物,如果快乐,真快乐。
14、眼看一个个有志青年,熟门熟路地堕落了,许多“个人”加起来,便是“时代”。
15、规律背后,有命运在冷笑。
16、青春真像一道道新鲜美味的佳肴,虽然也有差些的,那盘子总是好的。
17、爱情本来就没有多大涵义,全靠智慧和道德生化出伟美的景观。如果因为爱情而丧失智慧和道德,即可判断:这不是爱情,是**,**的恣睢。
18、快乐来自智慧,又滋养了智慧。
19、事物的细节是规律性的,事物的整体是命运性的。
20、不可能有真理,仅只是热情,无所谓思想,至多得到些感觉。
21、艺术的神圣也许就在于容得下种种曲解误解。
22、活在自然美景之中,人就懒,懒就善。
23、找好书看,就是找一个制高点。
24、肉体的健康,制衡精神。健康是一种麻木。
25、人害怕寂寞,害怕到无耻的'程度。换言之,人的某些无耻行径是由于害怕寂寞而做出来的。
26、人类的**是人类自己造成的。
27、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
28、艺术本来也只是一个梦,不过比权势的梦、财富的梦、情欲的梦,更美一些,更持久一些,艺术,是个最好的梦。
29、谈到他的缺点时,他便紧紧搂住那缺点,一脸憨厚的笑——缺点是他的宠物。
30、不谦而狂的人,狂不到哪里去;不狂而谦的人,真不知其在谦什么。
31、人们的错,都错在想以一种学说去解释去**所有的东西。
32、悲观是一种远见。
33、**总是一种偏见,甚至是强词夺理,终归是自我扩张,排斥**。
34、电影可以剪辑,小说可以停、跳……生活真是可悲。只有快乐时,生活和电影一样——瞬间就过去了。
35、幸福就是心安理得地爱艺术。
36、文学是可爱的,生活是好玩的,艺术是要有所**的。不要讲文学是崇高伟大的,文学可爱。文学是人学。至少,每天要看书。**人称电视是白痴灯笼,电视屏幕越来越大,脑子越来越小。
37、常以为人是一种容器,盛着快乐,盛着悲哀。但人不是容器,人是导管,快乐流过,悲哀流过,导管只是导管。各种快乐悲哀流过流过,一直到死,导管才空了。疯子就是导管的淤塞和破裂。
38、理想**,是表示耐性较好的意思。
39、宇宙观决定世界观,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决定艺术馆、**观、爱情观。
40、万头攒动火树银花之处不必找我。如欲相见,我在各种悲喜交集处,能做的只是长途跋涉的归真返璞。
41、岁月不饶人,我亦未曾饶过岁月。
42、友谊的深度,是双方本身具有的深度。浅薄者的友谊是无深度可言的。西塞罗他们认为“只有好人之间才会产生友谊,还是说得太忠厚了。
43、持*常心,不做*常语。
44、不嫉妒别人与你相对谈笑,我只爱你的侧影。
45、真理,是人人都同意的寓言。
46、**人善舞蹈,*人精书法,*的“书法”之道,是所有的艺术表现**中,最彰显天才和功力的一种灵智行为。
47、天才有两条规律:一是把事情弄大。一是把悲哀弄永恒。
48、有时,人生真不如一句陶渊明。
49、悲观**是一种态度,一个勇敢的人的态度。
50、轻轻判断是一种快乐,隐隐预见是一种快乐。如果不能歆享这两种快乐,只是便是愁苦。然而只宜轻轻,隐隐,逾度就滑于武断流于偏见。
木心经典语录2
1) 《春秋》《史记》,并没曾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那是由于:礼,不能节人;乐,何尝发和;书,未足道事;诗,岂在乎达意;易,更难普遍道化。万象流传,毫厘是必失的,所以千里必差。——木心《素履之往》
2) 天才必经修炼、涵养,才有味。——木心《文学回忆录》
3) 宗教总是从情理开始,弄到不合情理。——木心《文学回忆录》
4) “在绝望中求永生。”常见人驱使自己的“少年”“青年”归化于自己的“老年”。我的“老年”“青年”却听命于我的“少年”。顺理可以成章,那么逆理更可以成章——少年时自己说过的一句话,足够我受用终生。——木心《鱼丽之宴》
5) 论顽固,是自然最顽固,无视自然,要吃亏的。——木心《素履之往》
6) 那我也是啊,我是世上独一无二的听众。——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7) 轻浮,随遇而爱,谓之滥情。多方向,无主次地泛恋,谓之滥情。言过其实,炫耀伎俩,谓之滥情。没条件的痴心忠于某一人,亦谓之滥情。——木心《素履之往》
8) 都有一份纯真、激情、向上、爱美、生动憨娈的意境,亦即是罗曼蒂克的醇髓,几乎可说少年青年个个是艺术家的坯,诗人的料,英雄豪杰的种。青春将尽,天赋的本钱日渐告罄,而肉体上精神上开支浩繁,**来放了。这个人人难逃的律令,人人全然不知,像感觉到童年,童年已逝的道理一样,青春也不自识,更不自识,因为从童年到青春是柔润发旺的进程,而青春既尽,即转戾燥干涸,其势趋下,畴昔的纯真激情向上爱美都是天然而然。——木心《素履之往》
9) 宠辱不惊。此种遭遇和态度(宠辱,不惊)本是很糟糕的,落入了宠或辱的境地,一时摆脱不了,只好睥睨处之,以反常应付反常而已。——木心《即兴判断》
10) 她们呆等那红葡萄酒似的一瞥,越是难得越是想得到。——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11)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昵。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盌,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那时,那浮汆的盌,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2) 一天比一天柔肠百转地冷酷起来。——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13) 脸是正方形的,嘴唇曲线分明,双目饱含着红葡萄酒似的浓情,好不容易才瞟人一眼,围观的女人连忙接住眼波,他却淡然暝敛,径自弹他的琴。——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14) 现代建筑的外观,纯求新感觉,几年后,七折八扣,愈旧愈难看。决绝的直,刚愎的横,与自然景色不**,总还得耸立在自然之内。论顽固,是自然最顽固,无视自然,要吃亏的。——木心《素履之往》
15) “魏晋风度”宁是最令人三唱九叹的了;所谓雄汉盛唐,不免臭脏之讥;六朝旧事,但寒烟衰草凝绿而已;韩愈李白,何足与竹林中人论气节。来元以还,艺文人士大抵骨头部软了,软之又软,虽具须眉,个个柔若无骨,是故一部华夏文化史,唯魏晋高士列传至今掷地犹作金石声,投江不与水东流,固然多的是巧累于智俊伤其道的千古憾事,而世上每件值得频频回首的壮举,又有哪一件不是憾事。——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6) 方法论,只是**,不是目的。——木心《文学回忆录》
17) 有小俗套,有大俗套,后者是别人的风格,对你就是俗套——别人的雅,就是你的俗。——木心《文学回忆录》
18) 宗教,哲学,艺术,都不快乐,靠回忆往事来过日子总不是滋味。——木心《素履之往》
19) 还有那些跳蚤,它们咬过“良”,也可能咬过“梅”,有诗人曾描写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血,一跳蚤的身体为黑色的殿堂,借此融合,结了婚,真是何等的精致悲惨——我的血也被混了进去,我是无辜的,不是良和梅的证婚人。——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20) 庄严和滑稽隔一层纸。——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木心经典语录3
1) 我的悲伤往往是由于那些与我无关的事件迫使我思考。思考的结果,我与那些时间仍然无关。唯此悲伤,算是和那些时间有过接触了。——木心《即兴判断》
2) 禅宗与其他哲学一样是“矫情”,是“执拗”,是与生命憋气。——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3) 女孩拢头发时斜眼一笑很好看,男孩系球鞋带而抬头说话很好看,还有,那种喜鹊叫客人到的童年。——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4) 四个态度:彼佳,彼对我无情——尊敬之。彼佳,彼对我有情——酬答之。彼劣,彼对我无情——漠视之。彼劣,彼对我有情——远避之。——木心《素履之往》
5) 街角的寒风比野地的寒风尤为悲凉。——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6) 负心人负了我之后还会去负别人,我*静下来。——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7) 还没分别,已在心里写信。——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8) *人总是闹哄哄,偶尔静下来,是在酿制更闹的闹哄哄,兵营如此,僧庙如此,殡仪馆如此……——木心《素履之往》
9) 一个人,随便走几步,性格毕露。——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0) 人类的快乐,不靠理性、电脑、物质,而来自感情、直觉、本能、快乐行动。——木心《文学回忆录》
11) 你的美意是多重的,我的信念只一重,邮程再长,也会到达。——木心《即兴判断》
12) 试想“先天下之忧而忧”大有人在,怎能不跫然心喜呢,就怕“后天下之乐而乐”一直后下去,诚不知后之览者将如何有感于斯文——这些,也都是*的山川草木作育出来的,迂阔而挚烈的一介乡愿之情。没有离开*时,未必不知道——离开了,一天天地久了,就更知道了。——木心《哥伦比亚的倒影》
13) 从多情转向无情就这样转了……以单个的人来看,没有人从无情者变为多情者的,果子一烂,就此烂下去。——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14) 善和恶,都是过分的宠狠,善亦别有用意,恶亦别有用心。——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15) 悲观**是知识的初级、知识的终极,谁不是凭借甘美的绝望,而过尽其自鉴自适的一生。——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16) 有的书,读了便成文盲。——木心《云雀叫了一整天》
17) 我读书的秘诀是:看书中的那个人,不看他的**,不要找对自己胃口的东西,要找味道。——木心《文学回忆录》
18) 功利**(功利观念)趋向极端总会流弊白出,***和资本家都是短见的。——木心《素履之往》
19) 奉劝各位:除了灾难、病痛,时时刻刻要快乐。——木心《文学回忆录》
20) 我为古人难受,他们遍体鳞伤,然后微笑着劝道:“可要小心,不要再吃亏。”——木心《文学回忆录》
21) 为人之道,第一念,就是明白:人是要死的。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死前的一段过程。凭这个,凭这样一念,就产生了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可是宗教、哲学、文化、艺术,又是要死的……教堂、博物馆、美术馆、图书馆,煞有介事,庄严肃穆,昔在今在永在的样子,其实都是毁灭前的景观。我是怀着悲伤的眼光,看着不知悲伤的事物。——木心《文学回忆录》
22) 昨夜睡不着,与李通电话:就问这个,他答:“因为女人的头发里面是头发。”我追问:“再里面呢?”答:“还是头发。”——李真狡黠,看来史前史外史后的事,他并非全盘无知。——木心《即兴判断》
23) 与君初相识,便欲肺腑倾,只拟君肺腑,一我相似生,徘徊几言笑,始悟非实真,余情不可收,悔思泪沾襟。——木心《我纷纷的情欲》
24) 如果米开朗基罗在雕大卫时,知道三天以后这件作品将被炸毁,他一定歇手饮酒去了。“永恒”的观念,迷惑着艺术家。——木心《素履之往》
25) 艺术家是凭自己的艺术来教育自己成为艺术家的。——木心《素履之往》
26) 其实世界上最可爱的是花生米。若有人不认同这一点,那么,花生酱如何。——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27) 当一个人历尽恩仇爱怨之后,重新守身如玉,反过来宁为玉全毋为瓦碎,而且痛悟修辞学,即用适当的少量的字,去调理烟尘陡乱的大量人间事——古时候的男人是这样遣度自己的晚年的,他们虽说我躬不悦,遑恤我后,却又知优哉游哉聊以卒岁,总之他们是很善于写作的,一个字一个字地救出自己。救出之后,才**死去。还有墓志铭,不用一个爱字不用一个恨字,照样阐明了毕生经历,他们真是十分善于协作的。——木心《琼美卡随想录》
28) 有些事,就这样自己不啼,鸦雀无声,所以还是麻烦自己啼一声的好,让人家便宜,莫让人家便宜太多。——木心《素履之往》
29) 禅宗是个人**的极致。——木心《爱默生家的恶客》
30) 为什么我们遇见一个畸形怪状的身体是不激动的,而遇见一个思路不清的头脑就难以忍受,不能不愤慨起来了呢?——因为,一个跛脚的人,承认我们走得正常,而一个跛脚的精神,却说我们是跛脚的。——木心《即兴判断》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5)
——修心经典美文3篇
修心经典美文1
修心:无论如何选择,只要是自己的选择,就不存在对错后悔。过去的你不会让现在的你满意,现在的你也不会让未来的你满意。当初有胆量去选同样该有勇气把后果承受。所谓一个人的长大,也便是敢于惨烈地面对自己:在选择前,有一张真诚坚定的脸;在选择后,有一颗绝不改变的心。
修心:人生美景一倾杯,颠倒乾坤梦一回。凡事看得开、想得透、拿得起、放得下,学会隐忍性情,懂得克制欲望,退却时理智,谦让时大度,除却杂念私心,少些攀比计较,才会随缘自适,人的天地才会壮阔辽远。
修心:别人拥有的,你不必羡慕,只要努力,你也会拥有;自己拥有的,你不必炫耀,因为别人也在奋斗,也会拥有。多一点快乐,少一点烦恼,不论富或穷,地位高或低,知识浅或深。每天开心笑,累了就睡觉,醒了就微笑,生活就是这么简单。
修心:如果思念是一种病,我们都病入膏肓了。可是没有思念的人,我只是如期望中那样得了感冒。 恐怖和美好,**和上帝,一半狂热,一半冰冷。我很知足。感谢佛祖。
修心:那些疼痛的记忆又涌上我的心头,曾经的海誓与山盟,曾以为地老天荒就是永恒,没料到时间却成了相思的催化剂,让我的心一次一次的痛,碎了一地的记忆,拼不出完整的你!
修心:当初有些事,让我们刻骨铭心;曾经有些人,令我们难以释怀。我们一路走来,告别一段往事,走入下一段风景。路在延伸,风景在变幻,人生没有不变的永恒。走远了再回头看,很多事已经模糊,很多人已经淡忘,只有很少的人与事与我们有关,牵连着我们的幸福与快乐,这才是我们真正要珍惜的地方。
修心:走过季节的转角,看时光深处的暖,轻轻的划过。一直坚信,生命的色彩是靠自己调节,是靠自己来把握。那些怀想,念与不念,想与不想,都会在心底。过去,淡淡的记着,未来,顺其自然,任其发展,不奢求,不埋怨,做好自己就可,如此,心便安,情更暖。
修心: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
修心:不必奢求每个人都懂你,谁都有自己的故事和传奇;不必贪求每个人都爱你,再美的花儿也有无谓的看客。就做自己。
修心:最大的成功就是差一点失败,努力才会找到你自己,找的那个最好的自己。相信成功就在你做的每一件事里,就在今天。
修心: 彼岸花开开*,
断肠草愁愁断肠。
花开彼岸本无岸,
魂落忘川犹在川。
醉里不知烟波浩,
梦中依稀灯火寒。
花叶千年不相见,
缘尽缘生舞翩迁。
花不解语花颔首 ,
佛渡我心佛空叹。
彼岸花开,有叶无花,有花无叶。它是黄泉路上开在忘川彼岸唯一的花,人的灵魂渡过忘川就要忘却生前的情丝,情不为因果,缘注定生死。生生死死,死死生生,这本就是天地之道,也就是佛家的法,人本是佛,佛始是人。
修心:珍惜自己的每一分每一秒,不要对你不喜欢的任何人浪费你的时间。
修心:没规划的人生叫拼图,有规划的人生叫蓝图;没目标的人生叫流浪,有目标的人生叫航行!蜜蜂忙碌一天,人见人爱;蚊子整日奔波,人人喊打!多么忙不重要,忙什么才重要!一次重要的抉择胜过千百次的努力!今天的生活是由三、五年前选择决定的,而三、五年后的生活是由今天决定。
修心:若是有一天,我们可以如此幸福,我愿意在日历上记下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一起追忆那些往事,将甜蜜和美好永远记在心里。 若是有一天,我们可以如此幸福,我愿意守候你一生一世,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永远不离不弃。我的爱不奢华,但真实,必要时我愿意为你赴汤蹈火,在所不惜。
修心:日复一日的生活一成不变节奏,蹉跎了岁月 也改变了你我。不敢提及改变,甚至连上班换个路线都心惊胆战。没想过要得到什么,反倒什么都怕失去,在患得患失中跌跌撞撞迷失进了生活。在深夜里忽然想起被遗忘的梦想,才终于明白:生活其实没有改变我们什么,而是我们自己要选择怎样的生活。
修心:我们的一生之中,经历过无数的风波,起起伏伏,担忧考试不合格,初恋时非对方不娶不嫁,初到社会做事出错……但现在还不是好好地活着吗?昨日的压力,已是今天的笑话了,还摇摇头,说一句:“当时真傻。”人,只要生存下去,总会过的。
修心:你发脾气,只能说明你的智慧还不能解决你所面临的问题,所以孩子们用你的能力向你的学长说你能,你是最好的!
修心:曾几何时,我们在脑海中以为事情应该是某种样子的,而后来却发现,事实并不像我们所想像的那样子? 曾几何时,我们都是因为缺乏信任而凭借主观臆断来不公正地评价别人,结果往往远离了事实**。
修心:逃避,不一定躲得过,面对,不一定最难受;孤单,不一定不快乐;得到,不一定能长久;失去,不一定,不再有;转身,不一定最软弱;别急着说别无选择,别以为世上只有对与错,许多事情的答案都不是只有一个,所以我们,永远有路可以走!
修心:无论男生,还是女生,无论爱情,还是友情,能做到没有期盼,真的很难。但是,期许并不等于现实,刻求也不能完全如意。最理想的状态还是顺其自然,在内心为自已保留一份真诚和纯净。朋友之间要少些忌恨,多点信任,少些猜疑,多点理解,少些索取,多点付出,别让心态,羁绊了情感,羁绊了生命。
修心:有人说,生活如一杯白开水,放点盐它是咸的,加点糖它是甜的。生活的质量靠心情去调剂。每个人的心都是一颗水晶球,晶莹闪烁,忠于生命的人总是将五颜六色折射到自己生命的每个角落,让生活蓬勃生动,流光溢彩。
修心:当我凝视你的眼,当我听到你的声音,当我闻到你秀发上淡淡的清香,当我感受到我剧烈的心跳,我明白了:你在我心中最美,你是我今生的唯一!
修心:问世间,情为何物,直叫人生死相许。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署。离别去,欢乐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修心:世界上最美丽的爱情不是我喜欢你,也不是你喜欢我,而是当我爱着你的时候,你也正在爱着我。
修心:两个相爱的人,不管时间有多久,距离有多远,最终都会幸福的在一起。
修心:这个世界上,活在别人眼里的,凡事做给别人看的,其身如尸,其心必腐,这种人永远找不到真正的自我。走在路上,我们总觉得某些人很重要,总想有意去逢迎,可等走远了再回首,与你关系密切的,也就那么寥寥几个,许多人不过是花开一季,常在无形中淡出了你的视野。
修心:在每一丝曙光破晓之前,一定是快要窒息的漫长黑夜;在每一次荣光到来之前,一定有太多狼狈的时刻被看不起的日子;在每一阵掌声到来之前,总有太多唏嘘太多冷眼;在每一个山顶峰巅 总有贝壳;每一片浩瀚的沧海,都是过去的.桑田。所以在每一个快要放弃的时刻,记得对自己说:要加油 不要哭。
修心:不同的心境,看不同的景致,也体味全然不同的人生。同样的境遇,有的人仿佛置身天堂,有的人感觉如处**。人生犹如一丛玫瑰,没有绝对的美丑,鲜花与芒刺,就看我们关注的是什么。心中充满感恩,温暖时时相伴,念念宽恕别人,和气自然相随。
修心:生命中,有一个人可以去惦念,是缘分;有一个人惦念自己,是幸福。有些事,在不经意间,开始。在不经意里,承诺。在不经意中,产生爱。有些人,在不经意时,分开。于是,各有各的生活,各自爱着别人。曾经的相爱,现在已互不相干。即使在同一个小小的城市,也不曾再重逢。
修心:当一颗树不再炫耀自己叶繁枝茂,而是深深扎根泥土时,它才真正的拥有深度;当一颗树不再攀比自己与天空的距离,而是强大自己的内径时,它才真正的拥有高度。树的生长需要深度和高度,人的成长同样需要深度和高度。高调做事,低调做人,怀一颗慈悲心,装一心的快乐,迎万事万物,让自己的生命充满爱。
修心:人之所以活得累,是因为想得太多。身体累不可怕,可怕的是心累。每个人都有被他人牵累,为自己负累的时候,只不过有些人会及时调整,而有些人却深陷其中不能自拔。人之所以不幸福,是因为不懂得知足。幸福其实就是一种期盼,一种心灵的感受。只要用心去发现、用心去感受,就会发现幸福其实一直在身边。
——修心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6)
——努力的近义词解释3篇
努力的近义词解释1
中文发音:努力[nǔ lì]
努力的词语解释:尽量的使出自己的力气来做事。努力指用尽力气去做事情。后来指一种做事情的积极态度。比如说努力工作,努力学习。
努力的近义词:竭力、全力、勤奋、发奋
用努力造句
1、这次考试我没有赶上第一名的同学,下次我一定要努力学习,争取得个全班第一。
2、成绩的提高是与自身的努力分不开的。
3、我要努力学习,将来报效祖国。
4、在每天生活中努力去改善彼此间的关系。
5、他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很努力。
6、小明通过努力,终于取得了好成绩。
7、努力了一定会有回报。
8、努力专注于你自己的事业和生活。
用努力的近义词造句
竭力:他竭力想挽回,但失去的就是失去的。
全力:在学**我们必须全力以赴,否则考试时我们只能坐以待毙。
勤奋:她学习非常勤奋,我们要以她为榜样。
发奋:我要为了让我身边的都更好的生活而发奋图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解释3篇(扩展7)
——木心经典散文
木心经典散文1
孩子的知识圈,应是该懂的懂,不该懂的不懂,这就形成了童年的幸福。我的儿时,那是该懂的不懂,不该懂的却懂了些,这就弄出许多至今也未必能解脱的困惑来。
不满十岁,我已知“寺”、“庙”、“院”、“殿”、“观”、“宫”、“庵”的分别。当我随着我母亲和一大串姑妈舅妈姨妈上摩安山去做佛事时,山脚下的“玄坛殿”我没说什么。半山的“三清观”也没说什么。将近山顶的“睡狮庵”我问了:
“就是这里啊?”
“是啰,我们到了!”挑担领路的脚夫说。
我问母亲:
“是叫尼姑做道场啊?”
母亲说:
“不噢,这里的当家和尚是个大法师,这一带八十二个大小寺庙都是他领的呢。”
我更诧异了:
“那,怎么住在庵里呢?睡狮庵!”
母亲也愣了,继而曼声说:
“大概,总是……搬过来的吧。”庵门也*常,一入内,气象十分恢宏:头山门,二山门,大雄宝殿,斋堂,禅房,客舍,俨然一座尊荣古刹,我目不暇给,忘了“庵”字之谜。
我家素不佞佛,母亲是为了祭祖要焚“疏头”,才来山上做佛事。“疏头”者现在我能解释为大型经忏“水陆道场”的书面总结,或说幽冥之国通用的高额支票、赎罪券。阳间出钱,阴世受惠——众多和尚诵经叩礼,布置十分华丽,程序更是繁缛得如同一场连本大戏。于是灯烛辉煌,香烟缭绕,梵音不辍,卜昼卜夜地进行下去,说是要七七四十九天才功德圆满。当年的小孩子,是先感新鲜有趣,七天后就生烦厌,山已玩够,素斋吃得望而生畏,那关在庵后山洞里的疯僧也逗腻了。心里兀自抱怨:超度祖宗真不容易。
我天天吵着要回家,终于母亲说:
“也快了,到接‘疏头’那日子,下一天就回家。”
那日子就在眼前。喜的是好回家吃荤、踢球、放风筝,忧的是驼背老和尚来关照,明天要跪在大殿里捧个木盘,手要洗得特别清爽,捧着,静等主持道场的法师念“疏头”——我发急:
“要跪多少辰光呢?”
“总要一支香烟工夫。”
“什么香烟?”
“喏,金鼠牌,美丽牌。”
还好,真怕是佛案上的供香,那是很长的。我忽然一笑,那传话的驼背老和尚一定是躲在房里抽金鼠牌美丽牌的。
接“疏头”的难关捱过了,似乎不到一支香烟工夫,进睡狮庵以来,我从不跪拜。所以捧着红木盘屈膝在袈裟经幡丛里,浑身发痒,心想,为了那些不认识的祖宗们,要我来受这个罪,真冤。然而我对站在右边的和尚的吟诵发生了兴趣。
“……唉吉江省立桐桑县清风乡二十唉四度,索度明王侍耐唉嗳啊唉押,唉嗳……”
我又暗笑了,原来那**的黄纸折成的“疏头”上,竟写明地址呢,可是“***度”是什么?是有关送“疏头”的?还是有关收“疏头”的?真的有阴间?阴间也有纬度吗……因为胡思乱想,就不觉到了终局,人一站直,立刻舒畅,手捧装在大信封里盖有巨印的“疏头”,奔回来向母亲交差。我得意地说:
“这疏头上还有地址,吉江省立桐桑县清风乡***度,是寄给阎罗王收的。”
没想到围着母亲的那群姑妈舅妈姨妈们大事调侃:
“哎哟!十岁的孩子已经听得懂和尚念经了,将来不得了啊!”
“举人老爷的得意门生嘛!”
“看来也要得道的,要做八十二家和尚庙里的总当家。”
母亲笑道:
“这点原也该懂,省县乡不懂也回不了家了。”
我又不想逞能,经她们一说,倒使我不服,除了省县乡,我还能分得清寺庙院殿观宫庵呢。
回家啰!
脚夫们挑的挑,掮的掮,我跟着一群穿红着绿珠光宝气的女眷们走出山门时,回望了一眼——睡狮庵,和尚住在尼姑庵里?庵是小的啊,怎么有这样大的庵呢?这些人都不问问。
家庭教师是前清中举的饱学鸿儒,我却是块乱点头的顽石,一味敷衍度日。背书,作对子,还混得过,私底下只想翻稗书。那时代,尤其是我家吧,连唐诗宋词也不准上桌,说:“还早。”所以一本《历代名窑释》中的两句“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我就觉得清新有味道,琅琅上口。某日对着案头一只青瓷水盂,不觉漏了嘴,老夫子竟听见了,训道:“哪里来的歪诗,以后不可吟风弄月,丧志的呢!”一肚皮闷瞀的怨气,这个暗趸趸的书房就是下不完的雨,晴不了的天。我用中指蘸了水,在桌上写个“逃”,怎么个逃法呢,一点策略也没有。呆视着水渍干失,心里有一种酸麻麻的快感。
我怕作文章,出来的题是“大勇与小勇论”,“苏秦以连横说秦惠王而秦王不纳论”。现在我才知道那是和女人缠足一样,硬要把小孩的脑子缠成畸形而后已。我只好瞎凑,凑一阵,算算字数,再凑,有了一百字光景就心宽起来,凑到将近两百,“轻舟已过万重山”。等到卷子发回,朱笔圈改得“人面桃花相映红”,我又羞又恨,既而又幸灾乐祸,也好,老夫子自家出题自家做,我去其恶评誊录一遍,备着母亲查看——母亲阅毕,微笑道:“也亏你胡诌得还通顺,就是欠警策。”我心中暗笑老夫子被母亲指为“胡诌”,没有警句。
满船的人兴奋地等待解缆起篙,我忽然想着了睡狮庵中的一只碗!
在家里,每个人的茶具饭具都是专备的,弄错了,那就不饮不食以待更正。到得山上,我还是认定了茶杯和饭碗,茶杯上画的是与我年龄相符的十二生肖之一,不喜欢。那饭碗却有来历——我不愿吃斋,老法师特意赠我一只名窑的小盂,青蓝得十分可爱,盛来的饭,似乎变得可口了。母亲说:
“毕竟老法师道行高,摸得着孙行者的脾气。”
我又诵起:“雨过天青云开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母亲说:
“对的,是越窑,这只叫夗,这只色泽特别好,也只有大当家和尚才拿得出这样的宝贝,小心摔破了。”
每次餐毕,我自去泉边**,藏好。临走的那晚,我用棉纸包了,放在枕边。不料清晨被催起后头昏昏地尽呆看众人忙碌,忘记将那碗放进箱笼里,索性忘了倒也是了,偏在这船要起篙的当儿,蓦地想起:
“碗!”
“什么?”母亲不知所云。
“那饭碗,越窑夗。”
“你放在哪里?”
“枕头边!”
母亲素知凡是我想着什么东西,就忘不掉了,要使忘掉,唯一的办法是那东西到了我手上。
“回去可以买,同样的!”
“买不到!不会一样的。”我似乎非常清楚那夗是有一无二。
“怎么办呢,再上去拿。”母亲的意思是:难道不开船,派人登山去庵中索取——不可能,不必想那碗了。
我走过正待抽落的跳板,登岸,坐在系缆的树桩上,低头凝视河水。
满船的人先是愕然相顾,继而一片吱吱喳喳,可也无人上岸来劝我拉我,都知道只有母亲才能使我离开树桩。母亲没有说什么,轻声吩咐一个船夫,那赤膊小伙子披上一件棉袄三脚两步飞过跳板,上山了。
杜鹃花,山里叫“映山红”,是红的多,也有白的,开得正盛。摘一朵,吮吸,有蜜汁沁舌——我就这样动作着。
船里的吱吱喳喳渐息,各自找乐子,下棋、戏牌、嗑瓜子,有的开了和尚所赐的斋佛果盒,叫我回船去吃,我摇摇手。这河滩有的是好玩的东西,五色小石卵,黛绿的螺蛳,青灰而透明的小虾……心里懊悔,我不知道上山下山要花这么长的时间。
鹧鸪在远处一声声叫。夜里下过雨。
是那年轻的船夫的'嗓音——来啰……来啰……可是不见人影。
他走的是另一条小径,两手空空地奔近来,我感到不祥——碗没了!找不到,或是打破了。
他憨笑着伸手入怀,从斜搭而系腰带的棉袄里,掏出那只夗,棉纸湿了破了,他脸上倒没有汗——我双手接过,谢了他。捧着,走过跳板……
一阵摇晃,渐闻橹声唉乃,碧波像大匹软缎,荡漾舒展,船头的水声,船梢摇橹者的断续语声,显得异样地宁适。我不愿进舱去,独自靠前舷而坐。夜间是下过大雨,还听到雷声。*山色苍翠,水里的倒影鲜活闪袅,迎面的风又暖又凉,母亲为什么不来。
河面渐宽,山也*下来了,我想把碗洗一洗。
人多船身吃水深,俯舷即就水面,用碗舀了河水顺手泼去,阳光照得水沫晶亮如珠……我***,可以泼得远些——一脱手,碗飞掉了!
那碗在急旋中**着水,像一片断梗的小荷叶,浮着,氽着,向船后渐远渐远……
望着望不见的东西——醒不过来了。
母亲出舱来,端着一碟印糕艾饺。
我告诉了她。
“有人会捞得的,就是沉了,将来有人会捞起来的。只要不碎就好——吃吧,不要想了,吃完了进舱来喝热茶……这种事以后多着呢。”
最后一句很轻很轻,什么意思?
现在回想起来,真是可怕的预言,我的一生中,确实多的是这种事,比越窑的夗,珍贵百倍千倍万倍的物和人,都已一一脱手而去,有的甚至是碎了的。
那时,那浮氽的夗,随之而去的是我的童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