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株待兔教学反思(精选25篇)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精选25篇)

  身为一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教学能力,通过教学反思能很快的发现自己的讲课缺点,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守株待兔教学反思(精选2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下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透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

  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之后透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资料,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用心主动的发展。然后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透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语文课程标》指出:“语文课程应用心倡导民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语文课程就应是开放而有活力的”《守株待兔》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潜力和合作潜力,体现大语文观。

  一、创设自主的学习环境,学生的创新火花在闪耀,自主探究的精神在滋长。

  在揭题伊始,我就让学生听故事自主提问,提的问题还真不少:野兔倒底是怎样了,为什么会撞死在树桩旁?种田人只但是是捡了一只兔子,为何那么高兴?种田人真的傻吗?他为什么老守候在树桩旁?

  学生提这些问题更能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让他们小组讨论,一齐来解决他们想要明白的问题,把学生的学习用心性充分调动起来,他们各抒己见,谈论着自己的看法,把每个学生带进课堂。整堂课中,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意,受到教育。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训练

  想像对孩子来说是一项很重要的潜力,他们也喜欢发挥各种丰富的想象。因此,在本堂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大胆地想象:“野兔为什么会跑来撞死在树桩上”“种田人坐在树桩旁想些什么”……以及作业,编故事,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他们的想象力。如:“野兔为什么撞死在树桩上呢?”“有一个猎人在追赶它,跑得不知方向了,撞死”。“和乌龟赛跑,不能再输,光想没看见树桩”。“它的儿女受到了伤害,一时想不开”……

  学生的想象力被激发出来,同时,在学生表达的过程中,就是一项很好的语言训练,语文教学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的同时,更就应注重学生语言文字的训练。另让学生谈谈自己身边,自己周围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真切地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三、给学生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

  学生总喜欢表现自己,展示自己的,在教学中,不能枯燥无味的讲,要让学生动起来,在课堂上给学生带给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教学中只有真正地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才能得到好的教学效果。兴趣的激发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的好与差。在语文教学中“读中悟”是语文学习的基础,也是很不错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多动口,多动脑,能提高对文章资料的加深、理解。让学生适时地、大胆地发挥想象,能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更能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

  这是我第一次在教研课上选取上寓言故事,以前觉得这样的教材会无从下手,就那么一瞬间,忽然觉得为什么不尝试一下?所以当初就那么匆匆决定上《守株待兔》。上了之后,原先敢于尝试会有那么美丽的收获!

  《守株待兔》,是寓言故事,那么就包括两部分的组成。“寓言”就应就是故事所蕴藏的寓意,而这则寓言,我想让学生记得“要想不劳而获,最终一无所获!”而既然是故事,就得让孩子会说这个故事,能向周边的人转述这个故事。怎样才能让孩子们会讲,而且讲清楚,讲正确呢?

  首先按课题讲。揭示课题后让学生给“守”扩词,“看守”“守护”“守卫”……那么《守株待兔》的“守”就是“守候”。之后得出“待”就是“等待”那么“株”指什么?孩子们自由读课文,划出中介绍“守株待兔”的句子,出示:“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读句子,原先“株”就是“树桩”,穿插学习了“桩”这个生字。这样题目的意思,学生透过组词,找句,就那么自主性地理解了。然后引导学生探究“为什么种田人要守着树桩坐着野兔?结果怎样样?”再次跟文本对话,根据学生的回答,一一板书“撞死”“白捡”“坐等”“全完了”。师生看着板书,合作完成“()撞死了,()白捡了野兔,于是坐等(),结果,()全完了!”指导学生根据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把故事将具体。而故事要想讲生动,则要等全篇课文的学完。

  所以接下来的学习主力就是识字读文。

  “为什么野兔会撞死在树桩上呢?”请一个孩子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其他孩子圈出那关键字。于是“窜”被孩子们从课文中揪了出来,字理识字,“窜”本义是老鼠躲藏在了洞穴里,那么发觉危险,老鼠们就会四处窜逃,于是就有了“抱头鼠窜”“东跑西窜”。那么“窜”表示的是一种怎样样的“跑”,孩子们说谁飞快地跑,慌张地跑。追问“猜猜,野兔为什么要如此飞快、慌张地跑出来呢?”孩子们的想象力十分丰富,有的说是因为遇到了猎人,有的说是因为被狮子追赶……而这样的意外并不是为经常发生的,于是孩子们说“这只是巧合”“这只是偶然!”然后在朗读中再次领会“窜”的迅速和慌不择路,所以种田人才得以“白捡”。

  在预习新课时,刚好有孩子质疑为什么说“白捡”,在课堂上我适时地表扬了孩子的用于质疑,然后鼓励其他孩子帮忙解答,于是“没花一点儿力气”被会学习的孩子找了出来。创设情境,如果你“白捡”这么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你的情绪会怎样样?孩子们说得起劲“开心”“高兴”“兴奋”……于是“乐滋滋”自然进入了孩子们的视线,不用繁琐的解释,孩子们都能“乐滋滋”地读好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因着“乐滋滋”,种田人“从此丢下了锄头……”学习“此”本义“就餐”,延伸义“到位”现指“这,那里。”联系“此人”“此时”“此处”“此地”明白它的的此刻好处。然后学习“锄”,为什么是金字旁?右边的“助”声旁的作用所在。种田人丢下了“锄头”就是丢下了自己的劳动工具,就是放下了种田,那他要干什么?如何理解“整天”?我说:“早上,阳光明媚”孩子们之后说:“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我说:“中午,烈日炎炎”孩子们之后说:“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我说:“傍晚,夕阳西下”孩子们之后说:“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我说:“第二天,第三天……”孩子们之后说:“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我说:“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孩子们之后说:“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看有没有野兔再跑来撞死在树桩上。”那么种田人这样的行为,我们用一个词来概括,该怎样说呢?“不劳而获”被我板书了出来。

  “种田人这样做,会有收获吗?为什么?”“偶然”“巧合”再一次出此刻孩子们的话语里。而课文的结局就是这样介绍的:“日子一天一天过去了,再也没有野兔来过,他的田里已经长满了野草,庄稼全完了。”鼓励孩子们“你觉得自己在读这句话的时候,会强调哪些词语?”“一天一天”“再也没有”“长满”“全完了”孩子们一无遗漏地找了出来,而且读得有声有色。然后让孩子们来劝解种田人,水到渠成,于是“一无所获”应运而生。

  最后留足够的时间指导孩子们书写生字,投影评析孩子的写字,同桌互相给对方的字打星。孩子们认认真真地写完了字,然后仔仔细细地寻找对方写得漂亮的字,每一个孩子都参与,每一个孩子都收获。

  “不要为了一只野兔,放下整块田地!”也许孩子们此刻不懂,但是相信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们会慢慢了解的。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3

  有人说“语文课堂教学最美的不是你的答案,而是你的声音。”这天,我教《寓言——守株待兔》时,更加体会到了这句话的真正意思。当讲到第一段的时候,我首先让学生齐读一遍,读完之后,我不解地问学生:“不知怎的,这只兔子为什么会撞在树桩上呢?请同学们想想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这一问,同学们开始议论起来。有的说:“这只兔子因被猎人追赶,慌了神,就一头撞在了树桩上。”有的说:“这只兔子在树桩上,死了。”有的说:“这只兔子太胖了,想减肥,结果就去跑步,跑得太快了,就撞在树桩上,死了。”有的说:“兔宝宝被猎人抓走了,兔妈妈也不想活了。”有的说:“这只兔子在和乌龟赛跑,兔子很想得到冠军,结果就撞在树桩上,死了。”

  就这样,学生一下子想到了许多种答案。有的还真得很有创意。

  当讲完课文,提问学生:“如果你看见那个种田人坐在树桩旁边等兔子时,你会怎样劝他?”同学们又议论开了。整节课,全班同学都在开动脑筋。

  这天,这节课语文课,上得很开心,学生也学得很开心。我想:以后在课堂上必须要多创设这样的情景,这样,不仅仅学生的学习用心性有所提高,而且还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我们何乐而不为呢?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4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寓眼”,关键在于寓意的揭示。

  上完这一课后,我感觉自己对寓意的揭示安排得较为巧妙,水到渠成,学生揭示的教好。主要原因是我在前文的铺垫做得较好,突出表此刻:

  (1)学生质疑问难后,我便请学生带着“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边等野兔”这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不一会儿学生便汇报所划的句子。我根据学生所找的资料出示了这句话“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话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让学生谈一谈自己的体会,随着学生的回答,随即启发引导学生,像种田人这样白白的捡了一只野兔这叫什么?学生回答后及时板书:不劳而获

  而后再请学生从他的想法上谈一谈这种不劳而获的高兴心理,随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对不对?继而让学生得出种田人捡到野兔是碰巧的事。

  (2)请学生细读第一段划出有关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导学生抓住“忽然”“窜”“撞”这几个词来引导学生想象一下造成野兔惊慌失措的原因,继而得出野兔必须是遇到了危险的事,碰死在树桩上纯属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换个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偶然。”之后便让学生谈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经常发生的,但种田人不明白,却执迷不悟,不知是偶然发生的事。顺理成章再让学生划出表现他不知是偶然发生的有关语句。

  (3)正因为前文为学生揭示种田人错在哪儿做好了铺垫,所以当我提出那个人错在哪儿时,学生纷纷举手,回答的十分精彩!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体会这个人的悲惨下场一无所有,之后让学生入情于境发挥自己的想象:请同学们看图,你看这个人还在那儿呆呆地、傻傻地等着,假如这时你从他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话音刚落,学生想象的闸门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课堂气氛也随之推入了高潮,同学们的精彩回答比比皆是:有的学生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样能天天想好事呢?”有的学生说:“你赶快醒悟吧!快快起来好好种庄稼吧!要不然你明年吃什么呢?”还有的学生说:“你可要老老实实地劳动,只有这样才能有好的收获,才能过上好日子。”

  总之,寓言所内含的深刻的寓意就这样从学生的口中以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揭示出来。由此可见,寓意的揭示贵在做好铺垫。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5

  《守株待兔》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丢掉锄头,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得到野兔,地也荒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趣味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小故事大道理是寓言故事的特点。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读为本,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悟出小故事中的大道理,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字词教学仍然是低段教学中的重点,但本则故事简短,所要认识的字词不多。我主要采用了集中识字与随文识字结合的方法。如在板书课题时,引导学生学习“守”字,“上头一个宝盖头,下头一个寸字。看着这个小房子,守着这方寸之地,就是“守”。由此来理解“守株待兔”这个成语的意思。并让学生从文中找出描述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句子,从而懂得“株”就是指“树桩”的意思。再比如“窜”字的教学,我引导学生从小篆中了解“窜”字最初的意思:“老鼠飞快地钻进地洞里。”从而理解飞快地、慌乱地、急速而没有目的地跑就是“窜”字的意思,形象易于理解。

  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我的想象,充分的说,在说的同时,不忘记对写话的训练。教学时我是采用比较朗读来帮忙学生理解“从此他丢下锄头,整天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中有“整天”和没有“整天”的不一样,在读中体会种田人从白天到黑夜、从早上到晚上地等在那里,并经过教师地引读让学生体会当别人辛勤劳动时,种田人却无动于衷地等待着,白白地等着他的庄稼枯死。

  早上,种田人乐滋滋地坐在树桩旁边等着,他心里想:要是能捡到一只野兔,那该多好啊。可是他什么也没有得到。

  同时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

  此时,你走过种田人的身旁,看到他那样,你想对他说什么?

  我想对他说:

  这时的你,又想对自我说什么呢?

  从种田人的身上联系到自身,使学生明白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碰运气过日子的道理。这样教师就能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教学,学生也不会总是在大门外徘徊,举足不前;教师能够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也能遇事迎刃而解了。

  在提倡很多阅读、海量阅读的今日,一本教材远远不能满足孩子们学习的需求,教师应当为孩子们选择读本,充实课堂,丰富知识。所以,我在最终把小古文《守株待兔》补充进课堂。想以此让孩子们接触到小古文,感受我们中国文化的精妙,喜欢上我们中国小古文。但由于自我在课堂上的取舍不当,总是什么也舍不得,所以时间不够。这也是我以后在备课时要加以用心的地方。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6

  本篇课文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一心一意在树桩旁边等着。文章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就是:不能仅仅依靠运气过日子。

  在本节课第一节主要是让学生读准生字,读通节奏,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在字词教学方面,它仍然是教学中的重点,教学时通过多种方法,使他们掌握字词。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生字的掌握度应该是不错的。但是没有过多地强调生字的意思,还有个别学生没有理解个别生字的意思,导致翻译时有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中应该多强调词语解释,课堂上就牢记。

  个别学生不理解翻译课文的意思,写成了对文章的概括,这样是不准确的,应该向学生强调什么是翻译课文,让学生知道要把重点的生字翻译出来。

  守株待兔是一篇文言文,对于学生来说还是一定难度的,需要多读,尤其是带着节奏读,这样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就能理解课文,比教师的直接讲解效果好很多,在第一课时过分强调教师的讲解,导致学生的朗读还需要加强。

  讲完了这节课,我觉得大部分学生的掌握还是可以的,但是仍然需要及时巩固,否则很容易遗忘,下一节课加一些对课文的复习会更好。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7

  紧张而激烈的大比武终于结束了,我的心里松了一口气。整个比赛中上课这一关对教师的要求最高,半天的备课时间,自己独立完成。

  我上的是低年级第二册第四单元《守株待兔》这一课,是根据同名寓言故事创编的,让学生唱一唱,演一演。通过这个活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创造力,帮助学生加深对歌曲的理解和体验。现在就自己的备课、上课的情况进行总结:

  我备课时教学设想是让学生首先学会这首歌曲,然后进行歌表演。表演时争取人人参与到歌曲表演中,从而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及创造力。

  然而对学生以及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了解,这给上课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我上课时发现学生已经会唱这首歌了,我的心理就更紧张了,心想:如果再上一遍学生肯定是没有兴趣的,那重点只能让学生进行歌表演了。于是我让学生把歌曲唱了一遍,把学生在歌曲中存在的休止符问题解决了,把歌曲复习演唱后就让学生分组表演。当第一组学生表演歌曲时,其他组的小朋友就参与这组小朋友的表演活动,帮助他们思考需要哪些角色,然后帮他们演唱并且参与点评,尽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近来了。

  这次大比武给我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通过这次比赛我发现了自己存在很多的不足,这也督促我在今后的工作中要不断反思,我想只有在平时扎实认真的对待每一节课,在关键时刻才能把自己的才能展现出来。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8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拾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兔子,从此,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结果什么也得不到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偶然得到意外好处就产生侥幸心理,不再努力,想不劳而获,结果什么也得不到。”这一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课程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本课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学习方法。首先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再通过师生互动、对话、引导和启发,最后归纳出寓意。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语文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主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9

  文言文博大精深,凝聚了中华民族最宝贵的人文精髓。《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的文言文,本寓言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不劳动是不会有收获的,不能靠运气过日子”这一道理。

  对于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学习文言文是有一定难度的。今年我做为国培2坊主备人之一,经过三次备课两次上课,顺利完成了坊主吴老师交给的任务,现在将这一节课的反思总结如下: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教材中不仅有文言文还有帮助学生理解文言文的大意。在备课时,我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大意,让学生根据每一句大意去找对应的文言文句子。学生看到这样的要求,高兴劲儿立马就来,太简单了。不一会就高举小手,纷纷发言。学生找出对应的文言句之后,我又让学生在找出古今意思差别大的字词,帮助理解课文。学生们读了白话文大意后,和文言文进行对比,一读就懂,不仅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而且常常佩服古人有才,这么多的意思竟然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到位,倾诉清楚,激起学习的兴趣。

  二、朗读贯穿教学始终。

  文言文语言精练,具有音韵美和节奏美,读起来琅琅上口,所以古人称读为‘吟”“咏”。学生在只有在读中,才能更好的体会到文言文的韵律之美和意蕴之美。在课堂上要求学生一读做到不添字不掉字,通顺流利即可。二读,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要想读出韵律和节奏之美,我进行了范读,让学生找出我读的’和他们读的不一样的地方,问题一提出,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心中一亮:“原来老师不仅读出了节奏,还读出了感情。三读,读出感情。在分析完课文之后,学生已经知道文言文的大意,再次让学生进行朗读,学生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角色,根据自己的理解感受去读,在品读中感悟到寓言的内涵和深刻的哲理。

  三、理解寓意突破重难点。

  明白寓意,联系生活实际谈看法是本节课的重难点。学生在充分的朗读之后,已经知道寓意,但我没有直接说出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让学生自己说,同桌互说,班内展示等形式讲故事,联系生活实际说启示的方法把寓意说出来。这样一来,教师不仅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想象充分的说,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把寓言告诉道理牢记于心。

  四、不足之处。

  时间分配上有点前松后紧,造成后面讲故事环节展示学生稍微少了点。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0

  守株待兔在课堂上给学生展示自我的机会,在上这节课的时候,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表演这个故事。一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二是为了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这则故事,在表演的过程中,学生很出色,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都表现得淋漓尽致。就是连树桩,他们也想出花样来展示,兔子的动作,特点也展示得十分棒,学生在欢乐中度过这堂课,也正因为他们的表演使学堂课显得生机勃勃,成为这一堂课的亮点。

  不足之处

  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改进措施

  如果我再重新上这节课的话,我会这样做:

  (1)启发谈话,引入新课。从学生实际生活中,所见到事物谈起,说有没有妄想过不劳而获的成功,引入课题,释题质疑。

  (2)图文结合,理解词意。借助图片动画弄懂“丢下”、“全完了”,在简笔画中找出这样的情景。

  (3)指导朗读,启发想象。重点引导体会感叹号的语句所表达的不同语气。

  (4)突出重点,解决难点。

  ①通过动作表演理解课文;

  ②通过“拾兔”,懂种田人懒惰的原因。

  (5)总结学法,引导自学。检查效果,完成练习。

  (6)角色表演。假设情境,创造思维,练说:种田人认识错误后的情境。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1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之后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再次读文,自我想,自我填;最终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2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经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本着“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经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之后经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资料,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

  这种做法不仅仅化难为易,并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进取主动的发展。然后经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我读,自我想,自我填,最终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并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经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3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揭题伊始,我首先引导学生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读文,理清文章的脉络;然后让学生自读自悟,说说这则寓言的意思;接着出示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再次读文,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全班讨论归纳出寓意。这样就克服了传统教学繁琐的分析和空洞的说教。学生掌握了学习寓言的方法。

  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怎样避免“守株待兔”的现象发生。这样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4

  这是一篇成语故事,讲述的是一个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死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死的兔子,故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这则寓言的教学,我主要采取读中感悟的方式引导孩子学习。

  学生读完课文后,引导学生说出“种田人印象”,学生根据自我的感悟,都有自我的见解。之后我对种田人进行了评价,让学生从文中找到教师评价的根据。“真幸运、真敢想、真耐心、真伤悲”四个“真”引领学生感悟了文中的重点句子,同时种田人的形象在孩子的头脑中也更加生动。

  在最终一个环节,我说:假如这个种田人是你的邻居,你每一天都看到他坐在树桩旁边等待着兔子来撞死,好美滋滋地拿回家美餐一顿,可是,兔子再也没有来过了,他田里的庄稼都没了。这时的你,应当怎样劝他呢?我的话音刚一落,一个个小手便举起了。陈仁俊迫不急待地说:“你快点去种田吧!兔子不会再来了,要不然你会没有东西吃的。”紧之后吴哲宇说:“上次你捡到的兔子只是幸运才捡到的,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好事,劝你还是回去种田吧。”林茂也不甘示弱,说:“你想不劳而获,那是不可能的。你想要得到就赶紧去劳动吧,不要再等了。”……哎呀,班里真是热闹得很呢!真是佩服孩子们说得这么好。每一则寓言故事都会蕴含一个深刻的道理,课文学完了,要让他们生硬地说这个道理来,恐怕也难些。可是,他们能够经过读课文,然后如此地劝说种田人,我认为这说明孩子们真正地懂得了这个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这堂课在我们的讨论声中结束,孩子们却意犹未尽……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5

  《守株待兔》是一则寓言故事,告诉学生:不要有不劳而获的侥幸心理。但怎样才能让孩子真正去理解所蕴含的道理呢?

  我打破常规教学,提前一周让学生先读文,并告诉学生通过课本剧的形式来展现。赵修贤扮演哥哥,惠玉闯扮演弟弟,还有的女生扮演小禾苗,还有扮演兔子的。学生在准备之前,相信一定会对课文反复阅读,并且还会找有关的资料,也可能会向大人请教,通过多种途径,相信孩子们一定会准备的很充分

  上课了,我先让孩子们来演,孩子们的表现比我想象的还要好!赵修贤表现的哥哥形象,除了文中的等着兔子意外,还加上了自己的理解,真正表现了哥哥的懒惰;而惠玉闯扮演的弟弟更是形象,时刻在提醒、叮嘱哥哥:天下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只有自己种才有吃不完的菜,才能有一切劳动成果!小禾苗和小兔子,通过舞蹈来展现。每一个动作都凝聚着孩子们的心血,他们的表演也赢得孩子们的阵阵掌声!

  我知道孩子们在课下一定做了充分的准备,因为他们10几分钟的表演已经远远超过了课堂40分钟的效果,以后的课堂能还给学生的就还给学生,这样的教学才有时效性!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6

  《守株待兔》一则寓言故事,课文主要讲的是一个种田人,偶然得到一只撞死在树桩上的野兔,从此丢掉锄头,整体坐在树桩旁边等着,结果再也没有等到野兔,田地也荒芜了。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不劳动不会有收获,不能靠运气过日子。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叙写了一个饶有趣味的故事,从而阐明一个深刻的道理。

  引导学生回忆概括理解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理解课文内容时,通过学生反复品读课文,找出守株待兔这一成语的内容,懂得“株”的意思。在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将课堂自主权真正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大胆地说。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7

  《守株待兔》是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部编本三年级下册第5课,是一篇文言文。讲述了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宋国有一个农夫,看见一只兔子撞在树桩上死掉了,便放下手里的农具整天守着树桩,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当然农夫没有在捡到兔子,而他的田地却荒芜了,农夫也被宋国人笑话。这个故事揭示了一个道理:不努力,而抱侥幸心理,指望靠好运气过日子,是不会有好结果的。

  一、彩图导入,引领新知

  教学本课时,我先联系学生已有的阅读经验,以展示学过的寓言故事图片,让学生看图猜成语故事导入,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进入课题。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写,同时老师一边写课题一边说说每个字的书写要求,学生跟写可以更好的集中注意里。

  二、多种方式朗读,总结朗读方法

  设计穿越环节与古人对话,感受古文与现代文的不同。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顺势让学生回忆:这种语言形式叫作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人们写文章的时候使用的语言。教学中,我主要运用多种方法,充分引导学生练习朗读,加深对文言文的感受。出示无标点文言文、竖版从右向左排版文言文,游戏环节,学古人摇头晃脑诵读古文,古今对话——师说现代文,生说文言文,多种方法练习诵读古文,得出“巧停顿,诵古文”的方法。

  三、重视理解词语的学习方法的指导

  引导学生回忆理解概括文言文的方法——看注释,借助工具书,联系上下文,看插图,然后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紧扣本单元的语文学习要素。引导学生进一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关注古今词义的不同,如“走”是“跑”的意思,表示“走”的意思用“行”,与现代汉语不同,发现语言上的差异。

  四、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和语言训练

  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学生领会寓意时,也是让学生从读中来感悟守株待兔背后的真正寓意。将课堂的自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充分地说。

  教学过程中,我在三个地方进行了说话练习,一个是学生讲自己听过的《守株待兔》的故事。一个是穿越古代见到农夫你想对他说什么。一个是说说身边的类似守株待兔的人。想象说话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弄明白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五、拓展延伸,推荐书目

  阅读书上的阅读链接拓展寓言故事,一篇带一篇的教学方式,这是我对语文主题学习的初步探究,学生在有限的课堂上能够多阅读,多积累。推荐《中国古代寓言选》,学生课后通过阅读,定将收获更多。

  讲完一节课成长一次,感觉自己学习的知识还有很多,回想课堂还有诸多不足,希望通过教学反思,指导以后教学:

  1、时间的把控上有点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的环节进行得比较仓促,给与孩子思考的时间有些少,否则,课堂生成效果会更好;

  2、对于“谈谈身边类似的守株待兔的人”这个问题的回答,其实第一个孩子的回答有些偏离,教师应该进行指导,还好后面的孩子在举例时谈得较好。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需要提高。

  3、课堂容量和课堂的高度还需要不断努力。

  4、教师的课堂语言还需要不断锤炼,评价语需要有针对性、多样性。争取做到准确、精炼和丰富。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8

  这是一则寓言故事,寓言故事的“寓眼”,关键在于寓意的揭示。

  上完这一课后,我感觉自身对寓意的揭示布置得较为巧妙,水到渠成,同学揭示得较好。主要原因是我在前文的铺垫做得较好,突出表现在:

  (1)同学质疑问难后,我便请同学带着“为什么要守在树桩旁边等野兔”这一问题读课文从文中找到答案,不一会儿同学便汇报所划的句子。我根据同学所找的内容出示了这句话“种田人急忙跑过去,没花一点力气,白捡了一只又肥又大的野兔。”让同学谈一谈自身的体会,随着同学的回答,随即启发引导同学,像种田人这样白白地捡了一只野兔这叫什么?同学回答后及时板书:坐享其成。

  而后再请同学从他的想法上谈一谈这种坐享其成的高兴心理,随即揭示出他的想法对不对?继而让同学得出种田人捡到野兔是碰巧的事。

  (2)请同学细读第一段划出有关野兔撞死在树桩上是碰巧的句子,引导同学抓住“忽然”“窜”“撞”这几个词来引导同学想象一下造成野兔惊慌失措的原因,继而得出野兔一定是遇到了危险的事,碰死在树桩上纯属一件巧合的事,“巧合”换个词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偶然。”接着便让同学谈他们对这个词的理解,得出偶然的事件是不能经常发生的,但种田人不知道,却执迷不悟,不知是偶然发生的事。顺理成章再让同学划出表示他不知是偶然发生的有关语句。

  (3)正因为前文为同学揭示种田人错在哪儿做好了铺垫,所以当我提出那个人错在哪儿时,同学纷纷举手,回答的十分精彩!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同学体会这个人的凄惨下场一无所有,接着让同学入情于境发挥自身的想象:请同学们看图,你看这个人还在那儿呆呆地、傻傻地等着,假如这时你从他身边走过,你会对他说些什么?

  话音刚落,同学想象的闸门便一发而不可收拾,课堂气氛也随之推入了高潮,同学们的精彩回答比比皆是:有的同学说:“你真傻呀!你捡到一只撞死的兔子,那只是偶然发生的一件事,怎么能天天想好事呢?”有的同学说:“你赶快醒悟吧!快快起来好好种庄稼吧!要不然你明年吃什么呢?”还有的同学说:“你可要老老实实地劳动,只有这样才干才有好的收获,才能过上好日子。”

  总之,寓言所内含的深刻的寓意就这样从同学的口中以不同的语言表达效果揭示出来。由此可见,寓意的揭示贵在做好铺垫。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19

  本环节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读自悟,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后,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展示环节中教给学生自学的方法,让学生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学习生字,如加一加、减一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有效利用导学案,有步骤地引导学生开展自学活动。在活动中注重生生互动,引导其他小组成员适时地帮助展示小组给“守”扩词,真正实现了生生对话。讲故事环节精心设计,小组成员比赛,调动了同学们讲故事的积极性。

  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我在这节课里还有做得不足的地方,如开展自学活动时对学生的要求不够明确,个性话评价语言不够到位,也不够丰富等等。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努力!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0

  新课程改革已以不可阻挡之势走进了我们每一个教师的心头。怀着对新课程教学的学习、探索、思考,我两次执教了人教版第六册《寓言两则》之一《守株待兔》一文。以下是我在两次教学中的反思和点滴想法,坦诚相告,以求得发展,求得进步。

  第一次反思  一、自我评价

  1、课堂气氛不活,没调动起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2、课文朗读不够,不到位。

  3、课文复述时,没能紧扣课文,学生发散的东西多而散,以致不能顺利领会寓意。

  4、学生评价粗浅,老师没有进行引导。

  5、教案设计面面俱到,教学目标不够明确,重难点不很突出。

  6、课堂教学时间安排前松后紧,导致重点部分的训练时间不够而拖堂。

  二、自我反思

  1、课堂气氛不活:《守株待兔》是一个较简单的寓言故事,绝大多数的孩子能够用自己的话比较完整地加以讲述。原以为导入时就让学生简单地讲一下故事,会引起孩子们的兴趣,但由于讲故事的同学声音不够洪亮,讲述不够生动,所以一开始就营造了课堂的沉闷的气氛。后面出示了五幅图画,原意是要求学生图文结合复述课文,希望可以掀起一个高潮的,且这也是老师在设计教案时动了脑筋的地方,夸张一些的说,是老师苦心策划的一个环节,但学生明显兴趣不大,复述时随意且无内容,说者激昂,听者淡然。少部分学生甚至开起了小差,见此情景,老师也没了激情。

  2、在教案的设计过程中,没能充分把握教材,总想面面俱到。结果是在教学中指东指西,盲目教学。尽管老师全场奔命,极力煽情,忙得不亦乐乎,学生却是气定神闲,任你风狂雨骤,自是岿然不动。就别谈完成和落实朗读、复述课文,领悟寓意的教学目标了。

  3、拔高要求,总喜欢要学生进行评价。学生评价时,老师应抓住最佳时机给学生予以点拨。大多数时候,教师成了一个洗耳恭听的观众,没有穷追猛打,乘胜追击。一味对孩子讲的东西表示认同,似乎是不管你讲什么,只要你能说就行。局面失控,变成了老师被学生牵着走了。

  4、对学生情况估计不足。比如:在拓展想象时,我在五幅图后出示了一幅空白图,原意是想通过学生自行补充的内容,又能达到更深刻地挖掘,领悟寓意的教学目标。没想到一些孩子提出他可以一边劳动,一边等野兔或是他可以改行做猎人等一类完全在我意料之外的回答。无奈之下,老师只好硬生生地抛出了自己准备的问题。这次原以为学生又会顺藤摸瓜地回答,没想到学生的回答竟然又是大出所料。好几个孩子都说他的亲人、邻居、朋友都会鼓励他,他一定可以等到更肥更大的野兔,与原先料想的回答整个儿不挨边。学生回答问题时的随意,说明了老师平时没有做过这样有方向性的训练,学生也没能接受到有目的的系统的训练。我姑且把它叫作学习过程中导定向的训练吧!学生回答问题的质量,既是平时训练的体现,又是训练效果的检验,更能充分体现出老师驾驭课堂、把握课堂的艺术。新课程提出了新的理念:一个纲,七个性。一个纲就是指要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面对这些自由程度极强的孩子,老师还是要拿出农人种庄稼的精神来开荒、耕耘的。在孩子心灵的土地上,播上思想的种子,就会有行为的收获;播上行为的种子,就会有习惯的收获;播上习惯的种子,就会有品德的收获。这样做的好处,受益的绝不仅仅只是学生。

  5、忽略了朗读的重要,以致复述不能顺利进行,寓意的领悟不能水到渠成。在本课的教学中,朗读和复述课文是重点,生字教学完全可以紧扣课文进行教学。但在这一环中,老师忽略了朗读,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这样做,学生表面上得到了机会,得到了锻炼,因为他们去想了,有发散的东西了。顺应了现在一再强调的要让学生自由地学习,鼓励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的要求,老师也可以乐得清闲,这样做不是很好吗?但实际上却背离了课本。只听老师滔滔不绝,学生口若悬河、不闻学生书声琅琅的语文阅读课,不是好的语文课。学生一节课之后,到底能收获什么?可能是课本上的东西知之甚少,课外的东西也淡而忘之。以读为本是近几年来教育界

  呼声很高的一种教法,也是一种反璞归真的学法。牢牢抓住朗读,扣住重点朗读,读好、读懂,加强感受与体验,使老师在课堂上能游刃有余地教学,学生也不会总是在大门外徘徊,举足不前;老师可以胜似闲庭信步,学生也能遇事迎刃而解。

  三、仍存在的困惑

  1、有关老师和学生主体地位的问题:到底该怎样做才能算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传统的老师决定学生的思维,牵着学生走不对,但学生自由发挥,老师跟在学生后面走似乎也不对。老师和学生谁才是课堂上的主体?这个度如何去把握?

  2、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的路子是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还是套用某种固定的模式?是给个问题,然后小脑袋一碰,你们讨论去吧,再找几个人汇报汇报完事?还是你一句我一句热热闹闹来个大讨论、大辩论?如今开放的教学课型如百家争鸣,真是你方唱罢我登场。质疑式、讨论式、辩论式、茶馆式、小组式、采访式、主题式……到底是套用?还是要努力形成自己的风格?

  3、有关语文学科性质定位的问题:语文课堂上到底是突出读?还是突出演?是突出让学生去想(即发散思维)?还是重点引导学生去悟(在读中悟)?老师能不能在课堂上对知识进行蔓延?这个度又应该如何去把握?|

  第二次反思  一、自我评价

  《守株待兔》这一课我前后共备课三次,第一次教案突出了老师的主体地位;第二次倒是训练了学生,但目标又不够明确;到第三次时,我将教案重新做了较大的调整,思路变得更清晰,

  重难点更突出,目标更明确了。我将本课教学目标定为了三个:

  1、学会生字和词语。

  2、朗读、用自己的语气有感情地复述课文,领悟寓意。

  3、拓展想象,训练口语交际。

  教学时我紧紧抓住这三个目标进行教学,这节课条理清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生字教学自然、灵活,学生完成了从积累到运用的过程。

  第二、以训练为主,训练学生读书,说话。老师所设置的每一次的练习,都结合课文朗读进行。

  第三、学生的提问,学生的回答离教学目标更近了,避免了盲目性,因而能较自然地带出寓意。

  第四、问题的设置带有层次性,关注到每一个学生。

  第五、老师注重学生的个性体验,在课堂上,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性,尊重学生,让学生自己体验,自己感悟。

  二、自我反思

  1、如何开课?如何营造开课的气氛?如何掀起开课的高潮?排球运动中,扣球手在扣杀时要做到短、频、快,老师是不是可以借用并充分运用?

  2、在梳理问题进行点拨时,老师的语言要拿捏到位,明白如话。如果把拓展想象中他的亲人、邻居、朋友纷纷劝他说这个问话设置为:假如你就是他的亲人、邻居、朋友,你会怎样劝他?这样更直接,更有针对性。

  3、学生所提出的所有问题都应该给予及时的回答。对一些很明白的问题,应该当时解决,涉及到课外知识的问题,可以告诉学生通过课外查有关资料获得,而对牵涉到文章主要内容,即本节课教学目标的有关问题,则放在学课文当中去解决。

  4、当学生在表达不清楚时,老师该怎么办?学生回答问题声音小时,老师又应该怎么办?放大学生优点,不要吝啬你的表扬。善用赞扬和鼓励,才能引发学习动机。

  5、在教学的最后两个环节出现失误:一是点明寓意时,老师太苛求学生的寓意尽量靠准老师心中的标准答案,限制了学生的自由发展。正如《画杨桃》一文中告诉我们的一样:当我们看见别人把杨桃画成五角星的时候,不要忙着发笑,要看看人家是从什么角度看的!苏轼也有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限制孩子思维的发展,等于为孩子和老师画地为牢。老师应该如何去把握好这个度?二是拓展想象时,因为已下课,学生半

  天不往老师心中的答案上靠,又因为怕完不成教学任务,一着急,脑子出现瞬间空白,忙不迭地追问学生:他们应该怎样说?似有你今天说不出来,就休想下课的架势。学生早被吓回去了,那里还会有言语?欲速则不达,破坏了整个教学过程的流畅性。新课标提出要尊重学生,倡导自主性,加强实践性,作为新时代的老师,应该努力往这方面靠近。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愈高。

  6、在教学中对每一个环节的时间应该充分把握,有备无患,老师也不会自乱阵脚。

  三、解答困惑

  1、突出学生主体应该围绕教学问题来进行。引而不发,助人自助,教师无论是带还是跟,都应该视情况而定。目标中说要注重情感体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教会学生怎样学,比让学生学会什么重要。学的过程比获得的结果重要。孔老先生在两千多年前不是早就教诲我们:知其然,亦要知其所以然。在过程中学会了、掌握了方式方法,结果自会水到渠成。

  2、要强化问题意识。在任何教学活动中,师声双方均是主体活动者,任何单一的答案都应该得到否定。但教师所起的作用就是导引。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教学目标提问题,不能漫无边际。这也就是要对学生进行导定向的系统训练。

  3、有关语文学科性质的定位问题。情感浓烈的课文要引导学生以读和悟为主,故事性强的课文要突出演和想。

  4、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明确教学目标,一切教学环节都应围绕教学目标服务。教学目标的确立要简洁、突出重点,而切忌枝蔓太多。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要做到有的放矢。点、线、面都想顾及,是绝对不可能的。这样既影响了教学的正常进行,又使得教学效果不突出。

  5、高潮一词的理解是比喻事物高度发展的阶段,具体到教学中来,就是要能使学生兴奋,老师兴奋,体现出一堂课中最精彩、最引人入胜的地方。一部影视作品能否引起观众的共鸣,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编剧的精心策划,导演的精彩拍摄,适度引导,演员的出色表演。同样的道理,一节四十分钟的课堂就是一部微型作品,导演是老师,演员是学生。这部作品的好与坏,老师要承担很大的责任,因为老师面对的是一群特殊的演员,是一群没有接受过专业化训练的演员,或者说是一群正在接受训练还不够成熟的演员,高潮的出现绝对要靠老师的引导。一节课的高潮可能出现在四十分钟的每一分钟里。具体的问题是如何引起这个高潮!开课时需要高潮,课中时需要高潮,课尾时仍然需要高潮。讲故事、游戏、表演、唱歌、猜谜……种种种种都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关键是看老师如何去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让这种积极性充满整个课堂,乃至自己的每一个课堂。换句话说,就是老师要给学生永远的新鲜感,而这个新鲜感的保持确实是值得每个教育工作者深深思索的,特别是经验尚浅的年轻教师.

  两课之后的感想:

  任何思想的转变和观念的蜕变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新课标带来的新观念对我们习惯了传统教学的老师无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面对冲击,我们应该有怎样的态度?是退缩?是无畏?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怎样才能让这种冲击成为我们前进的动力而不是一种束缚?通过两课两反思,使我逐渐进入蜕变的过程。终于把读书挤进了课堂,终于向传统教学发起挑战了,终于把训练学生作为重中之重了。第一次上课时,总想面面俱到,什么都想展示,结果是所有自己能想到的都展示了,却没一样落实了,活活给自己上了一副枷锁,导致第一节课的失败。第二次上课前,我努力要求自己跳出这个框框,力求站在一定的高度进行教学,得到的结果是:它只给我指出了前进的大方向,至于如何迈步则是我自己的事情。于是我思考,我改进,我努力。虽然仍有缺憾,但我想我至少已完成了重塑自我的轮廓。如果进行第三次、第四次的教学,我相信我会使雕像更趋完美。

  由此可见:理想的教学设计与教师的课堂实施总是有一定差距的。差距会带来困惑,更会带来冲突,但困惑使人奋进,冲突使人成熟,而成功就静候在冷静的思考与沟通之后。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1

  经过几个礼拜的艰苦奋斗,学校和工作室的公开课总算是上完了,还记得自己坐在电脑前,不断地观看名师的教学设计和教学反思,一心想找到符合自身的上课模式,设计出属于自己的教案,再根据自己的教案,上网下载有用的PPT资料。可这个过程让我发现原来抉择真的很难,一下觉得这个好,一下觉得那个好,可都弄在一块吧,又似乎太多了,一堂课根本上不完,就这样在不断的增加删减让我花了不少时间,以致于到上课的前一天才弄好,真是效率不高。不过课上得还顺畅,环节紧扣,尤其让我惊讶的是学生都十分的热情,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让我思考自己班上的学生为什么就不能如此,是我的教学管理还不过关,还是本课学生已经上过才如此顺畅呢?无论是哪一点,我觉得我回到学校都该好好的教育学生的课堂举止,端正他们的学习态度,强调课堂纪律。

  除此之外,针对自身的这堂课的教学,感谢吕老师的点评,我会进行改进,运用填空的形式让学生了解课文的大致内容,多关注学生,多鼓励学生,多学习提高自身的基本功,也希望以后能多听到名师的建议,自身可以快点成长,我认为其实公开课上多了,心理素质会提高,会更加自信,会在不断的反思的过程中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2

  《守株待兔》是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则寓言故事。课文通过种田人因一次偶然的机会得到一只撞的兔子,他就放弃农活整天守着树桩等待撞树的兔子的事,生动形象、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了“想不劳而获是不行的”这一比较深奥的道理。

  本着二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

  在揭题开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让学生很快地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地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准确地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新知的方法,得到了积极主动的发展。然后通过设计的表格让学生自己读,自己想,自己填,最后归纳出寓意。学生经历了这样获得新知识的过程,不但对新知识掌握得牢固,而且掌握了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教学中我还努力地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谈谈生活中还有哪些类似“守株待兔”的人和事,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并力求通过读作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整个课堂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将课堂教学时间还给了学生,让学生真正获得健康主动的发展。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3

  这篇课文由《掩耳盗铃》和《守株待兔》两则寓言组成。篇幅虽然短小,但是情节完整,叙事生动,语言明白如话,有很强的艺术魅力。这样的小古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行教学。

  一、示范朗读,加强指导。这是学生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学生读起来有一定的困难,因而老师先示范,再从停顿、重音、语气和节奏方面给予指导,让学生反复练习,吧句子读正确,读流利,为理解句意打下基础。

  二、联系注释,理解句意。这两则寓言语言浅显易懂,加之大多数学生对这两则寓言故事较为熟悉,只要能利用注释,完全理解句意。这也是学习古文的一个很重要的方法。因而学习本文时把这一方法渗透到学习得过程中,一方面使学生理解了句意和故事,另一方面让学生觉得学习古文并不难,保持兴趣。最重要的是掌握的学习古文的方法,不仅得到“鱼”,也得到“渔”。

  三、注意拓展,扩大视野。学完本文,学生不仅明白了故事,更明白了文中的道理。对这样短小隽永的寓言故事一定很感兴趣,因而可以补充一些或让学生搜集一些文言小故事,如《郑人买履》《掩耳盗铃》《守株待兔》等,让学生按照本文的学习方法阅读、品味、感悟,那么学生的视野从课内拓展到课外,真正实现了课堂内外的结合。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4

  《守株待兔的老农夫》选自人教版小学四年级音乐上册,第二单元的歌曲,节拍是四二拍。是一首叙述性体裁的歌曲,主要描述了一个《守株待兔》的寓言故事,诙谐、幽默的通过歌曲形式讽刺不劳而获的老农夫。本节课我以《守株待兔》的成语故事作为导入点,激发兴趣,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理解音乐故事。这样做了铺垫,吸引了学生的学习注意力,效果不错。

  在备课时,我所注意到的一些知识点和歌唱技能上的要求,在实际教学中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完成,有个别乐句学生音准掌握得不是很好,通过反复训练,讲解,这样,学生很快唱准了。

  因为本课的知识量很大,所以最后时间上有点紧张,音乐文化视野拓展部分没有完成,以后要注意时间的设计和对教材的深刻再挖掘,尽量不出现没有想到的情况发生。

  最后剩了一点时间,我就把歌曲变成了课本剧,让几个学生分角色表演歌曲,结果大家都很积极在表演的过程中也都很放得开,模仿兔子的的同学表现的很慌张,老农夫的同学在等待的过程中都自由的发挥,让小观众们看得津津有味。快下课了,没机会上台表演的同学还都很遗憾,直到我说“下节课咱们继续表演”时,才开心起来。所以音乐课能让学生们意犹未尽就算是成功的,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都带着学生们多多表演,让他们感受不一样的快乐。

  守株待兔教学反思 篇25

  本着三年级语文教学大纲“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精神,教学《守株待兔》这则寓言故事时,我以新基础教育理念为指导,主要通过在教课本知识的同时,也教给学生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程序结构,也就是把“两类结构”的学习和运用作为本课教学的重要任务,在揭题伊始,我就呈现学习方法,接着通过解题:“守株”“待兔”,让学生很快的把握了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并巧妙的根据题目“守株”和“待兔”,让学生既快速又准确的理清了文章的段落。这种做法不仅化难为易,而且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加以运用,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同时也获得了学习的方法,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中我没能为学生架设生活与教材联系的桥梁,没能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没能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没能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这是需要改正的地方。

  让学生在自主、民主的氛围中学习,自由的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寓言故事,体会寓意,受到教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