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蓉《乡愁》
席慕蓉《乡愁》(精选17篇)
席慕蓉《乡愁》 篇1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内容 学生活动 内容 媒体 使用 时间 设计 意图 一、 导入 二、诵读、分析 三、应用 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更不能回故乡去看看(直到1989年在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愁。 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 ◆1. 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2. 诗人把乡愁比作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讨论问题。 小结要点: 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惆怅,类似于通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诗人的思乡之情耐人寻味;接着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惆”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打比方,为的是形象地说明:乡愁永远存在心中,挥之不去。强调了乡愁的绵远和永远不可排遣的浓重。 朗读课文。 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都运用了贴切、生动、新颖的比喻,仔细品味,然后以母校为描写对象,写一段40到50字的话,中间要使用3到4个比喻。 学生自己准备.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进行讲评、小结。 下课以后每位同学进行修改,写在作业本上。 听老师范读并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学生发言。 打草稿。 发言交流。 投影展示板书。 3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学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内容 学生活动 内容 媒体 使用 时间 设计 意图 一、 导入 二、诵读、分析 三、应用 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更不能回故乡去看看(直到1989年在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愁。 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 ◆1. 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2. 诗人把乡愁比作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讨论问题。 小结要点: 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惆怅,类似于通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诗人的思乡之情耐人寻味;接着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惆”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打比方,为的是形象地说明:乡愁永远存在心中,挥之不去。强调了乡愁的绵远和永远不可排遣的浓重。 朗读课文。 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都运用了贴切、生动、新颖的比喻,仔细品味,然后以母校为描写对象,写一段40到50字的话,中间要使用3到4个比喻。 学生自己准备.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进行讲评、小结。 下课以后每位同学进行修改,写在作业本上。 听老师范读并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学生发言。 打草稿。 发言交流。 投影展示板书。 3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学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内容 学生活动 内容 媒体 使用 时间 设计 意图 一、 导入 二、诵读、分析 三、应用 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更不能回故乡去看看(直到1989年在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愁。 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 ◆1. 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2. 诗人把乡愁比作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讨论问题。 小结要点: 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惆怅,类似于通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诗人的思乡之情耐人寻味;接着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惆”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打比方,为的是形象地说明:乡愁永远存在心中,挥之不去。强调了乡愁的绵远和永远不可排遣的浓重。 朗读课文。 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都运用了贴切、生动、新颖的比喻,仔细品味,然后以母校为描写对象,写一段40到50字的话,中间要使用3到4个比喻。 学生自己准备.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进行讲评、小结。 下课以后每位同学进行修改,写在作业本上。 听老师范读并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学生发言。 打草稿。 发言交流。 投影展示板书。 3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学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力。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 内容 学生活动 内容 媒体 使用 时间 设计 意图 一、 导入 二、诵读、分析 三、应用 席慕蓉的故乡,在她诗中是在“长城外”“阴山下”的那个“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上。但是,由于命运的安排,她不在那儿出生,也不在那儿长大,更不能回故乡去看看(直到1989年在她46岁时,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可是,作为多情的诗人,面对着人为的山河阻隔,在遥远的海岛上,她与故乡有割不断的血脉联系,故乡是她精神的归宿,灵魂的家园。她只有在梦中,在诗中,寄托无限的乡愁。 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 ◆1. 诗人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的? ◆2. 诗人把乡愁比作什么?有什么表达作用? 讨论问题。 小结要点: 这首诗大致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写,第一节对故乡月夜笛声的描写;第二节写离别时,表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惆;第三节写离别后,表现对故乡绵绵无期的思念。 “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用月夜的笛声来营造整个诗的凄清的氛围,把人带进梦幻般的意境中。“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惆怅”,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惆怅,类似于通感,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诗人的思乡之情耐人寻味;接着把故乡的“面貌”和那种“怅惆”的心情比作“雾里的挥手别离”这一非常具有画面感的场景,使读者进一步体会乡愁的滋味;最后诗人点出乡愁,又用了一个富有创造性的比喻“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诗人用根本不可能存在的事物(现实中并没有那种永不老去的没有年轮的树)来打比方,为的是形象地说明:乡愁永远存在心中,挥之不去。强调了乡愁的绵远和永远不可排遣的浓重。 朗读课文。 余光中、席慕蓉的《乡愁》都运用了贴切、生动、新颖的比喻,仔细品味,然后以母校为描写对象,写一段40到50字的话,中间要使用3到4个比喻。 学生自己准备. 请同学们朗读自己的作品,互相交流。 然后老师和同学们共同进行讲评、小结。 下课以后每位同学进行修改,写在作业本上。 听老师范读并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学生发言。 打草稿。 发言交流。 投影展示板书。 3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14分钟。 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学习运用比喻表情达意,提高表达能 乡愁说课案 李庄中学 王德君 一、说教材 (一)对教材的理解 《乡愁》是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二)目标的设定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设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创作小诗。 思想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诗歌的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诗人对祖国、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说教法 1、创设情景导入。运用多媒体手段,用彭帮桢的歌曲《月之故乡》和李白的《静夜思》,结合画面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点出主题——思乡之情。 2、诵读法。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教学中,教师采用配乐朗读,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体会诗的情感基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然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最后配乐朗读。 3、讨论、归纳法。对诗歌的线索,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题,采用讨论法以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4、写作训练法。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体会诗与散文的不同。并在赏析的基础上自己创作小诗。 5、迁移训练法。补充冰心的小诗,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三、说学法。 1、了解作家及创作的背景。因为诗人身处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几十年,才有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学生要了解这一点才能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会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通过读,再是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品味——悟情。 3、整体感知,把握诗的形象,并能概括诗歌的主题。 4、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练、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并学会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诗歌。 5、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写小诗,把心中所想、所感用诗的语言写下来。 6、通过迁移训练,扩大学生阅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彭帮桢的歌曲《月之故乡》,配以画面1. 2、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配以画面. 3、点出共同的主题思乡之情. (二)讲解余光中《乡愁》.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诗歌蕴含的情感.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情感基调、诗歌节奏、朗读重音;(画面3) (2)学生自由朗读; (3)男、女同学间读;(画面4) 2、赏析诗歌. (1)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画面5) 鉴赏诗歌的方法诵读—品味—悟情. (2)师生讨论A贯穿该诗的线索是什么(画面5) B诗歌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画面6) (3)学生练习A用散文的语言叙述诗歌四个小节所描绘的四个画面; B抽学生朗读改写后的散文片段; (4)小节诗歌内容;(画面8) (5)讲解归纳诗歌主题;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画面9) (三)迁移训练指导创作小诗. 1、鉴赏冰心小诗; 画面10 画面11: 画面12: 画面13: 2、练习学写小诗.(画面14) 要求要有具体形象. 要抒发自己的感情. 山东省新泰市泉沟镇初级中学 薛启华 一、设计思路 自读质疑 合作探究 这堂课的设计思路:① ──→ ② 整体感知 品味研读 点拔释疑 拓展延伸 ──→ ③ ──→ ④ 朗读指导 比较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环境,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 第一环节:初一是初次接触新诗,教师应加强指导,教师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导读功能,利用系列化的目标,步步激疑、启思,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去研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第二环节:在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读,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学生是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引导学生去感知诗歌内容,特别是品味“一枚”“小小的”“一张”“窄窄的”“一方”“ 矮矮”“一湾”“浅浅的”这些叠词和数量词词语,体会诗人如何将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 第三环节:朗读指导。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自己会确定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我把朗读的训练与指导贯穿于本诗的学习全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时,可用阶梯式朗读法指导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初读全诗做到流畅、准确;再读全诗要求读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深深怀念。 第四环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课内的学习,迁移拓展到课外相关诗文的阅读积累,从课内到课外构成了一个“大语文”的学习框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两首诗风格、朗读方面,加以适当的指导。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板书:乡愁) 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读准字音。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它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2、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几人读)。〔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如无,则罢。〕 〔可能读错的字音:一枚mei 海峡xia 后来呵ya〕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4 分钟后,比谁能背诵课文,并能回答课文后的三道思考和练习题。 4、检查自学。 (1)指名背。(背对的同学要表扬:好,对)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 〔生若背错了,请其它同学更正〕 合作探究,品味研读。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读书已能背熟了,这是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通过自学能把课文后的题目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的,那就请前后桌讨论( 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3 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名回答。 师:谁来回答第1题?〔结合课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 若不对,则问:有不同意见的举手。你同意这种意见吗?(着重弄懂这头、那头指什么?说明什么?你怎么知道的?最深:其它任何思念都不及它) 若生能回答出:用前三种乡愁,使爱国之情更加突出。(多名学生回答) 师问:为什么? 多名学生回答,必定有学生逐个分析各个时期的乡愁。①小时候,我外出求学、打工,最使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干系就在一张邮票上。小时候的“我”一定最关注邮票;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②长大后,在外边了,最思念的是新娘,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③后来呵,大概中年的我,祭扫母亲的坟墓时,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一 抔黄土,黄土下安睡的母亲。 “这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多么令人痛楚,黄土的里外是两个决然不能沟通的世界,无家书可达意,无舟船可抵达,它牵动着自己的全部思绪。中年丧母最令自己痛楚的,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无法解决的愁,终身的痛苦) 以上三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④中国台湾与大陆,本应密切往来,但却相互隔绝,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最令人痛心!(应该可以通的,而没有通, 令人心痛) 点拔释疑,朗读指导。 师:你能读出这些感情吗? 〔点名读〕 谁能有感情地背诵?点名背。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纷纷发言,略。)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板书:感情 语速 节奏 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 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 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呢?估计生能回答。 (多名学生回答: 乡愁是一台电话机; 乡愁是一座桥梁; 乡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乡愁是一只洁白的信鸽; 乡愁是一轮圆月。 〔富有创造性的要表扬,如生比喻不恰当,则让他说出理由〕)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师: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声。下面请同学, 欣赏另一位中国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相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布置作业: 师:乡愁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以把范围放大些,课下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 师:(放歌曲──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同时祝愿中国台湾同大陆早日统一。 三、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始终用新课标的理念作指导,建立起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被动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 ─探究”,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这节课的设计也依据了诗歌体裁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理解(感情)”三步四环节的品读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乡愁》一诗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板书设计: 小时候(少年) 少年清愁 │ 生离之愁 │ 家愁 长 大(青年) 夫妻离愁 │ │ │ 后 来(中年) 丧母哀愁 ── 死别之愁 │ ↓ 现 在(老年) 思归浓愁 国愁î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能有感情地诵读诗歌,感受诗歌的节奏,理解、体味诗歌的意境和深刻的意蕴;体味诗歌的绘画美、音乐美、结构美等特点,把握诗歌的象征手法。 2、过程、方法: 以读为本,通过朗读吟诵,感悟诗歌的意蕴美,通过美读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通过品读回味,欣赏诗歌的语言。 3、态度、情感、价值观: 体味诗人所表达的乡愁,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的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的主题。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 【板书设计】 乡愁 余光中 小时侯 邮票 故乡之思 长大后 船票 |逐层 后 来 坟墓 (托物寄情) ↓推进 现 在 海峡 家国之思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导入 同学们,从小到大,你们离开过爸爸妈妈吗?当离家三五天,或半个月的时候,你们回想家吗? 我们想家时,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原离祖国,漂泊在异乡的游子,特别是台湾同胞,因海峡两隔,长期不能见到亲人们,那才是真正的愁,真正的痛啊!每一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勾起游子对故乡的眷念。 让我们一起走进诗人余光中那浓浓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二、资料助读 1、余光中(1910~)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中国台湾。 三、朗读,整体感知 1、听录音磁带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朗读。 教师作朗读提示。(停顿、重音)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 教师作简要点评。 4、齐读课文。 其余学生听读,准备点评。 四、研读诗歌 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感情,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2、学生合作研讨: ⑴ 《乡愁》一诗中,诗人抓住“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象表达的情感。说说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时间推移而一步步加深、升华的? ⑵ 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 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⑶ 诗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都紧扣了事物的特征。但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3、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4、比较阅读。 5、中国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容的《乡愁》也是抒写乡愁,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6、背诵课文: ⑴ 有感情朗读课文。 ⑵ 自由背诵。 ⑶ 指名背诵。 7、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长新的主题,古诗中有许多象余光中的这首“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首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诗人的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分组合作讨论。 自由背诵课文。 五、课堂反馈练习 阅读舒兰的《乡色酒》,完成题目: 三十年前你 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正年少 人也圆 三十年后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满 乡愁也满 1、诗中“你“我”所指的对象分别指什么? 2、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3、鉴赏诗歌。 六、作业布置 《乡愁》中一个诗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都没想自己是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离别的模糊写清楚。 一、设计思路 自读质疑 合作探究 这堂课的设计思路:① ──→ ② 整体感知 品味研读 点拔释疑 拓展延伸 ──→ ③ ──→ ④ 朗读指导 比较阅读 新课标要求在阅读教学中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在具体操作上要努力搭建好师生课堂交流的平台,创造一种宽松、祥和、愉快的对话环境,利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碰撞,激起智慧的火花,从而共同探疑、解题,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培养个性。 第一环节:初一是初次接触新诗,教师应加强指导,教师要发挥教学目标的导学导读功能,利用系列化的目标,步步激疑、启思,引导学生按照一定的程序去研读课文,初步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 第二环节:在整体感知、理解诗意这一环节中,让学生自己去读,结合老师提出的问题,自主发现问题,然后学生之间相互合作,共同探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定位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习者,学生是主体。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说真话,诉真情。引导学生去感知诗歌内容,特别是品味“一枚”“小小的”“一张”“窄窄的”“一方”“ 矮矮”“一湾”“浅浅的”这些叠词和数量词词语,体会诗人如何将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 第三环节:朗读指导。指导学生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自己会确定朗读的语气、语调、节奏、重音,从而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我把朗读的训练与指导贯穿于本诗的学习全过程中。指导学生朗读时,可用阶梯式朗读法指导学生。首先要求学生初读全诗做到流畅、准确;再读全诗要求读出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和对祖国的深深怀念。 第四环节:是让学生积极参与,从课内的学习,迁移拓展到课外相关诗文的阅读积累,从课内到课外构成了一个“大语文”的学习框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对两首诗风格、朗读方面,加以适当的指导。 二、教学过程 教师导言: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一首诗《乡愁》。(板书:乡愁) 自读质疑,整体感知。 1、下面,先请同学们朗读这首诗,比谁读准字音。如有读错字音的,请其它同学举手帮助更正。 2、指名读(一人读一节,共十几人读)。〔如有读错字音的,则说停,并引导学生更正,教师并板书;如无,则罢。〕 〔可能读错的字音:一枚mei 海峡xia 后来呵ya〕 3、下面请同学们根据老师的指导自学。 朗读课文,边读边体会《乡愁》这首诗所表达的感情。4 分钟后,比谁能背诵课文,并能回答课文后的三道思考和练习题。 4、检查自学。 (1)指名背。(背对的同学要表扬:好,对) 师:会背的同学举手,比谁背得好。 〔若举手多,则检查;如不多,则再给2分钟〕 〔生若背错了,请其它同学更正〕 合作探究,品味研读。 同学们,大家通过自己的读书已能背熟了,这是理解课文的必由之路。通过自学能把课文后的题目都正确回答出来的同学请举手。有不会的,哪道题不会的,那就请前后桌讨论( 可进一步弄懂某些词语的含义,如这头、那头指什么?),3 分钟后比谁回答得好。 (1)名回答。 师:谁来回答第1题?〔结合课文,说说你由“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而产生的联想〕 若不对,则问:有不同意见的举手。你同意这种意见吗?(着重弄懂这头、那头指什么?说明什么?你怎么知道的?最深:其它任何思念都不及它) 若生能回答出:用前三种乡愁,使爱国之情更加突出。(多名学生回答) 师问:为什么? 多名学生回答,必定有学生逐个分析各个时期的乡愁。①小时候,我外出求学、打工,最使自己思念的便是家中的母亲。对母亲的思念寄托在一封封家书之中,而保证这封信能够从“这头”到“那头”,干系就在一张邮票上。小时候的“我”一定最关注邮票;邮票便是小时候最突出的“乡愁”。②长大后,在外边了,最思念的是新娘,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③后来呵,大概中年的我,祭扫母亲的坟墓时,脑海里浮现出昔日亲人的面容,还有那一 抔黄土,黄土下安睡的母亲。 “这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多么令人痛楚,黄土的里外是两个决然不能沟通的世界,无家书可达意,无舟船可抵达,它牵动着自己的全部思绪。中年丧母最令自己痛楚的,以此来衬托现在的乡愁。(无法解决的愁,终身的痛苦) 以上三乡愁是在三个特定时期最令作者思念的。 ④中国台湾与大陆,本应密切往来,但却相互隔绝,既不能通邮,也不能通航,最令人痛心!(应该可以通的,而没有通, 令人心痛) 点拔释疑,朗读指导。 师:你能读出这些感情吗? 〔点名读〕 谁能有感情地背诵?点名背。 师:太棒了!你能不能给大家介绍一下你读诗的经验? 生:感情要饱满,语速不能太快。 师: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 (生纷纷发言,略。) 师(小结):读诗首先要把握好感情,语速适当,还要读出节奏和重音。(板书:感情 语速 节奏 重音) 师:评价某位同学读得如何,可以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下面请大家四人一组讨论一下这首诗的节奏和重音,然后互相听读,选出读得最好的同学。 (教师巡回了解各组读的情况,学生积极性很高。) 师:下面我们开始朗读欣赏,谁先来? (生争相朗读,并自由发言评价。约有六七个同学作了范读,大都声情并茂。) 师:(重点指导)重音并不一定重读,有时根据感情需要应处理为重音轻读。例如:“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中“小小的”三字读为重音,但不能重读,而应轻读。 师:在读诗的过程中,同学们和诗人的心沟通了,我们读懂了余光中那殷殷赤子情怀。诗言志,同学们能不能用形象的语言即兴表达出你想家的感觉呢?估计生能回答。 (多名学生回答: 乡愁是一台电话机; 乡愁是一座桥梁; 乡愁是一本厚厚的日记本; 乡愁是一只洁白的信鸽; 乡愁是一轮圆月。 〔富有创造性的要表扬,如生比喻不恰当,则让他说出理由〕) 拓展延伸,比较阅读。 师:思乡是游子共同的声。下面请同学, 欣赏另一位中国台湾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自由朗读几遍,比较席诗和余诗的异同。 (学生朗读,然后讨论,自由发言) 生:这两首诗都表现了作者的乡愁。 师:不错,这是两首诗的相同点,除此之外还有吗? 生:两首诗都运用了比喻。 师:乡愁本来是抽象的,作者借助于具体的形象把它表现出来,引起读者的联想和相像。 生:我觉得两首诗在形式上不一样。 师:能不能具体说说? 生:余光中的诗分了四节,每节的句数和字数基本上一样多,看上去比较整齐,而席慕蓉的诗看上去参差不齐。 师:说得非常好。还有吗? 生:席慕蓉的诗表达感情比较朦胧含蓄,余光中的诗比较直接清晰。 布置作业: 师:乡愁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古今中外有许多脍炙人口的乡愁诗,大家可以把范围放大些,课下把能搜集到的所有乡愁诗整理成《乡愁专集》。 师:(放歌曲──佟铁鑫演唱的《乡愁》)伴随着余光中的乡愁,咱们就要说再见了。今后无论走到哪里,同学们都不要忘记故乡,月是故乡明,回家的感觉真好!同时祝愿中国台湾同大陆早日统一。 三、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这节课的设计思路,始终用新课标的理念作指导,建立起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师启发指导,师生共同长进,发展的教学模式;改变了长期以来以被动学习为主的语文学习方式,建立起以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拓展创新为主导的新型学习方式。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并尽量多给他们以时间和空间,强调“发 ─探究”,这样学生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主旨、情感,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就大大拓展了学生思维的自由度。这节课的设计也依据了诗歌体裁特点,教给学生学习诗歌的一般方法,即:“朗读(诗歌)──品味(语言 )──理解(感情)”三步四环节的品读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让学生了解《乡愁》一诗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善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 板书设计: 小时候(少年) 少年清愁 │ 生离之愁 │ 家愁 长 大(青年) 夫妻离愁 │ │ │ 后 来(中年) 丧母哀愁 ── 死别之愁 │ ↓ 现 在(老年) 思归浓愁 国愁 文/赵富良 上课班级:南京市郑和外校初二(9)班 执教者:南京市郑和外校 赵富良 师:我们中国有个非常著名的散文作家,他的名字叫余秋雨。他说,很多外国友人都曾问我一个同样的问题,如果让你推荐一个中国最值得观赏的地方,只选择一个,你会推荐哪里?他说,我总会毫不犹豫地回答——三峡。 我想说的是,如果有同学问我,老师,请你向我们介绍一种中国最值得欣赏的文学体裁,只介绍一种。我相信,我也会毫不犹豫地回答——诗歌,中国的诗歌艺术。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每一个中国人的灵魂深处无不浸润着诗歌所留下的印记。它早已深深地影响了我们的生活,自觉或不自觉地在潜移默化中流传下来。 师:举几个简单的例子来说,在生活中,当我们吃饭时不小心浪费了一些粮食,我们的父母会敲敲桌子说,谁知盘中餐—— 生(集体):粒粒皆辛苦。 师:非常好。或者当我们在家里玩耍,浪费了时间的时候,我们的父母又会告诫我们说,少壮—— 生(集体):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师:再或者当我们取得成绩的时候,我们的老师又会教诲我们,欲穷—— 生(集体):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师:非常好,不必再举太多的例子,诗歌早已渗入每一个中国人的血液之中,分离不开。因为诗中有爱,诗中有恨,诗中有温暖的友情,诗中有温馨的亲情。然而,更让我牵肠挂肚、费尽思量的却是那些带着忧伤的思乡之情。不必把栏杆拍遍,在唐诗的高峰中苦苦寻觅;也不必细说从头,在宋词的柔波里轻轻荡舟。单是书上的两首小诗就足以让我们感受到思乡所带来的惆怅与美丽。我们先来看一幅画面。(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画面,音乐响起。) 师:“乡愁”,当我们轻声朗读这两个字的时候,当我们在课前预习这两首诗歌的时候,心中是否会油然而生一种情感?那又是一种怎样的情感呢? 生:淡淡的怅惘和迷茫。 生:我感到一种忧伤。 师:很好,这正是诗人在诗歌中所着力营造的一种意境之美,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意境产生呢?诗歌又是怎样在字里行间悄悄地将忧伤传递到每一个读者的心灵之中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带着这样的疑问进入“乡愁”,一起在“乡愁”中漫步! 师:请大家打开语文课本,翻到103页,我们先来看一下作者,哪位同学告诉我,余光中和席慕蓉是何处的诗人? 生:余光中和席慕蓉都是中国台湾人。 师:很好,他们都是中国台湾诗人。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我们再了解得稍微详细一些。请大家看屏幕。先看余光中。(点击鼠标,屏幕显示余光中的介绍)(生朗读) 师:《乡愁》写于1972年,作者是在1950年赴台,当时他年方—— 生(集体):22岁。 师:大家要记住这个数字,22岁到中国台湾。好,我们再来看另外一个诗人——席慕蓉。(点击鼠标,屏幕显示席慕蓉的介绍)(生朗读) 师:余光中的诗写于1972年。席慕蓉的诗写于80年代早期,当时的中国台湾与大陆之间仍不可以公开互相来往。但是很多中国台湾人,包括海外的游子,都是身在海外,但心在大陆。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柔情而又不失真挚的两首《乡愁》。 师:我们说诗歌是文字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我们先一起回忆一下欣赏诗歌的四个乐章。(点击鼠标,屏幕显示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生朗读) 师:好,下面让我们一起奏响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音乐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请同学用心地体会一下诗中的那样一种淡淡的忧伤之情。我读完之后,也请同学们集体朗读一下。(师朗读)(生朗读) 师:好,我们再来看最后一节,感受一下我的朗读和大家的朗读有什么不同?(师朗读)(生朗读) 师:大家读得比前面有进步,但似乎仍然有些不尽如人意之处,是不是还有什么真挚的情感隐匿在诗歌的字里行间,没有被我们所发现呢?让我们每人都随身携带一个探测器,进入诗歌欣赏的第二乐章,这就是—— 生(集体):咬文嚼字——感受诗歌的语言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点击鼠标,音乐停) 师:《三国演义》说:天下大势,合久必分。我非常不忍心把我们的同学分成两块,我右手这边的同学请你欣赏余光中的《乡愁》,我左手这边的同学请你欣赏席慕蓉的《乡愁》。(向右)当然你可以说我对席慕蓉,(向左)你可以说我对余光中特别有感觉,你也可以背离你的组织,去自由欣赏。 师:好,给你们几分钟时间,请大家前后左右,一边讨论,一边圈点批注。要做到手中有笔,心中有书。(几分钟后) 师:有没有什么不太明白的地方,比如说诗里面有些词语、有些句子还不太理解?(没有同学举手) 师:没有,那就请同学开始发言了。先看甲方。 生:我所要讲的是《乡愁》这首诗,就是余光中写的,我觉得写得比较好的地方就是它的形容词,比如说在每一节里面,第二句话“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和“浅浅的海峡”都很有味道,我就从第一节开始说,好吗? 师:好。 生:“小小的邮票”说明邮票很小,但是却把年轻的作者和他亲爱的母亲分别两地。 师:一枚“小小的邮票”却造成这么大的伤害。 生:对,还有那个“窄窄的船票”,船票是“窄窄”的,却把作者与他美丽的新娘分隔两地。 师:一张“窄窄的船票”却造成了宽宽的伤痕。 生:对呀,还有“矮矮的坟墓”,坟墓只不过是一个包裹着他母亲躯体的土包,但是却把他与他亲爱的母亲生死相隔。 师:这是一种无比的悲痛。 生:嗯,还有那个“浅浅的海峡”,海峡虽然是浅浅的,却把作者的祖国相隔两地。 师:海峡是否真的很浅? 生:海峡当然非常深,但作者为什么说是“浅浅的海峡”呢? 生:我觉得表现出作者的一种无奈。这样更能体现出作者对祖国的深切思念。 师:更显出作者思念家乡的一种急切心情,非常好! 师:别急着坐下,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在前面还有什么地方讲到“浅浅的”? 生:“浅浅的天河。” 师:很好,“我想那浅浅的天河,定然是不甚宽广”,那么你说这边的海峡宽不宽广? 生:应该是比较宽广的吧! 师:哪个词语能看出来? 生:“一湾。” 师:一个“湾”字,写出海峡非常宽广!这个“湾”字还有什么含义? 生:我觉得好像是绕来绕去,非常曲折。 师:很好,作者非常想回家看看,但是呢,他又不得不面对宽广而又曲折的回家之途,叫作者怎能不愁从中来? 师:正因为这样,诗歌带着一种很自然的淡淡的忧伤。那么怎样才能抚平作者心中的伤痕?怎样才能消除作者心中的惆怅?哪位同学来回答一下,怎样才能让作者不再有乡愁? 生:唯一的办法就是让作者回他的家乡,见他的故土。 师:但是现在不能回去,中国台湾和大陆之间还不仅仅只有一个海峡。 生:那就是他盼望着祖国两地早日统一。 师: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盼望海峡两岸早日统一,这正是作者立意所在。他所想到的乡愁,不仅仅是一种个人之愁,更是一种民族之愁、国家之愁。这正是这一首诗境界高妙的地方。 师:大家欣赏得非常出色。我们把最后一节再来朗读一下,就更能体会作者心中那种难以抑制的惆怅。特别要注意,为什么在朗读的时候,“大陆”要停顿那么长时间?然后才缓缓地道出“在那头”。(师生朗读) 师:停顿最好再长一些。(师朗读)大陆可以望见,却不可以达到!真是可望而—— 生(集体):不可及。 师:这才是忧伤的根源。(师生朗读最后一句,朗读最后一节) 师:非常好,我们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好,下面来看一看席慕蓉这一方,乙方。 生:我觉得这一首诗的每一节都有不少词可以让人来体会。比如说第一节的“清远”,“清远”首先给人一种感受,声音非常空旷,它给人一种很大的空间感觉。 师:很好,而且这个笛声,我们在前面介绍过李益的一首诗:不知何处吹芦管—— 生:一夜征人尽望乡。 生:还有那个“月亮”,“月亮”我理解成中秋节,古诗不是说过“每逢佳节倍思亲”吗?而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作者却在异地孤单地看着月亮,想着家人,写出他回不了家的一种孤单感觉。 师:不是中秋节看到月亮想不想家人? 生:想。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师:读得好一点。将李白全诗朗读一下。(生朗读) 师:很好,继续往下。 生:还有第二节的“模糊”。“模糊”给人一种感觉是朦朦胧胧的。而她说“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说明她很小的时候就离开了家乡,也可以体现出她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生:最后一节“没有年轮”,也写得很好,说明他的思想感情是不能用年份来概括的,写了它的思乡之情非常浓厚。 师:而且是“永不老去”,永远不会消失。 师:再问大家一个问题,为什么写“树”?为什么把“乡愁”比喻成“树”? 师:树有什么特点? 生:长长的。(笑声) 师:长长的,而且会越长—— 生:越高。 师:乡愁也是—— 生:越长越多。(笑声) 师:越积越多。再讲一点:树啊,树到了秋天会有—— 生:落叶。 师:落叶都是—— 生:都要归根。 师:非常好,落叶归根,所以作者用树写出了乡愁的浓厚。 师:我们再一起朗读一下这首诗的最后一节。(师生朗读)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 师:还有没有什么问题?真的没有问题了。(停顿)不,还有。诗歌是读不尽的,它还需要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去那美丽的画面中飞翔。这就是欣赏诗歌的第三乐章:联想想象——感受诗歌的图画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 诗中有画,这是多数抒情诗所共有的一个特点。我们先一起观看几幅跟诗意相近的画面。(点击鼠标,屏幕显示画面) 师:请同学们一起静思片刻,在书的空白处用你细腻的笔触描绘出属于你心中的那一幅优美的图画。(几分钟后) 师:好,请同学们停下手中的笔,让我们一起聆听最精彩的想象。 生:我想象的是余光中的《乡愁》第四节。“夕阳西下,我坐在沙滩的礁石上,倾听着来自远方的声音。夕阳就像是一团熊熊的火焰,似乎永不燃尽,但我知道,夕阳会离我远去,就像这海浪一样,有一天我也会听不到它的声音。一串串脚印在沙滩上,望不到边,那正是我走向家乡的路。我问苍天,向着大海母亲喊道:‘妈妈!’可是我却听不到任何的回答。人言落日是天涯,望极天涯不见家。我听见了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这海浪是来自祖国的,可对面的亲人们,你们听见这里的声音吗?” 生:我想象的是席慕蓉的《乡愁》第一节。 师:请说。 生:“夜轻了,静了;风缓了,停了;窗前的老树也似乎更苍老了。树梢上挂着一轮盈盈的满月,趁着柔和的夜撒下冷冷的月光,落叶夹杂着叹息从树上飘下,但是它终于还是回归到它所希望的地方——那一片深情的土地。而我,只是孤单地倚在窗前,想念着,期盼着……一团愁云遮住了月光,明亮的月光在凝重的云下挣扎着,试图想挣脱,但最终还是无力地放弃。直到一阵风吹过,吹散了云,吹散了那月光上的忧伤。风,何时也从我心上掠过,吹走我心头的愁。不知不觉,我已轻轻哼起故乡童年的歌谣。” 师:好一幅略带忧郁的远眺思归图,好一幅充满伤感的月下思乡图。温婉的声音,美丽的画面。让我们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两首《乡愁》都是情景交融的佳作。如果说余光中的诗是手心,席慕蓉的诗是手背,手心、手背都是肉,问大家一个或许会令你难以回答的问题:你最喜欢哪一首?手心?手背? 生:我比较喜欢手背,(笑声)也就是席慕蓉的《乡愁》。我觉得作者比喻用得非常好,她把故乡的面貌比喻成“一种模糊的怅惘”,把对故乡的思念之情表达得独特而有新意,让人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我也是比较喜欢席慕蓉的《乡愁》,我认为这一首诗她写得比较含蓄,意境更加深远一些,给人很多想象的空间。 师:非常好。有没有喜欢余光中的?有请男同学。 生:我觉得这一首诗,它的层次感非常强,给人一种在时光隧道驰骋的感觉。它从“小时候”一直到“而现在”,中间穿过很多的时空。另外,我觉得它的比喻也非常的贴近人心。 生:我更加喜欢余光中的《乡愁》,因为这首诗,第一个,它的时间感比较强。还有一个就是这首诗从他很小的时候,也就是童年时,他渴望见到他的母亲,一直写到长大以后,隔海远望,一层一层递进。这里面的乡愁有爱的冉冉上升,而且到最后一句话,他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他萌生了一种对海峡的恨,他恨海峡阻隔了他与大陆的距离,而正是这种爱与恨之间的距离,才会有乡愁这种不可逾越的距离。 师:他是生活在爱与恨的边缘。非常好,刚才几位同学的回答都非常精彩,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两首诗都有它美丽的地方,相对来说,余光中的《乡愁》境界更胜一筹,它表达了对祖国统一的期望,所以它的诗里面体现了一丝阳刚之美,更带有一点男子的气概;而席慕蓉的《乡愁》,语言非常清新,感情非常细腻,更多的是一种阴柔之美,体现了女子的妩媚。 师:刚才这一步,正是我们欣赏诗歌的第四乐章——比较映衬。 生(集体):感受诗歌新奇美。(点击鼠标,屏幕显示) 师:只不过我们所进行的还只是课内的比较。现在请同学们选择我们曾学过的,或者老师曾介绍过的,再或者你课外所掌握的关于“乡愁”的诗歌,和本文中的其中一首进行比较映衬,感受课文中的《乡愁》所具有的独特风韵。(思考讨论)(几分钟后) 师:好,你可能想得还不够成熟,还只是一些简单的比较,没关系,只要你把最真实的想法讲出来。 生:我觉得,从艺术手法来比较,余光中的比喻非常贴切,而郭沫若的《静夜》联想想象很丰富,使人感觉到“鲛犹如此,人何以堪”;从内容上,余光中的“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乡愁,被一湾海峡相阻隔,而李觏的《乡思》中说,“已恨碧山相阻隔,碧山还被暮云遮”,我觉得在这里可以改成:“已恨碧海相阻隔,碧海还被暮云遮”。 师:讲得不错,大家鼓励一下。(掌声) 师:我们再来听听这边将席慕蓉的诗和哪一首进行比较? 生:我是将席慕蓉的《乡愁》和闻一多的《七子之歌》作比较。席慕蓉的诗从艺术上讲比较含蓄,《七子之歌》相对来说表达得就比较明显,像孩子急切地盼着就要回家的心情。席慕蓉她身在中国台湾,和祖国是分开的,还没有回到祖国,所以她的心情就有一些淡淡的忧伤。 生:我是先拿席慕蓉的《乡愁》和《教我如何不想她》作了一下比较。 师:刘半农的《教我如何不想她》,你能不能背出一段给大家听听。(生背诵) 师:非常好,就背到这儿,你说吧! 生:刘半农是将祖国比喻成“她”,一个女性,我理解的是母亲。而《乡愁》中的比喻都是“物”,以物来传情。另外,《乡愁》中选取的一些事物都非常有特点,比如说“清远的笛”,笛自古以来就是表现一种忧愁,在李益的《受降城外闻笛》中也写到了“笛”。还有后面的月亮,“月有阴晴圆缺”,她就想到了人的“悲欢离合”。还有后面的“雾”,“雾里的挥手别离”,她有可能是泪眼模糊。 师:泪眼模糊,所以才是一种“模糊的怅惘”。 生:对,“雾”,它既阻隔了她和亲人之间的距离,而且也阻隔了她和祖国之间的一种交往。但作者没有特别地点出来,而是隐隐约约地去表现。 师:主要表现了她一种迷茫的心境。 生:对,而且这一首诗还写得非常含蓄,里面没有一句直接说“啊,我非常的思乡”,而是把那样一种思乡的感情寄托在字里行间。 师:非常好,掌声鼓励一下。(掌声) 师:诗中有音乐,诗中有图画,诗中还有语言与新奇的美,正是这一切构成了诗歌的情景交融,使整首诗充满了意境之美。淡淡的月光,浅浅的海峡,一棵没有年轮的树,一方矮矮的坟墓,它们共同传递出的情感是一种淡淡的忧伤。但究竟为什么而忧伤呢?忧伤什么? 生:在忧伤很多东西啊!(笑声) 师:举个例子来说。 生:比如说他很想家,想妈妈给他包饺子,包的饺子比外面的好吃(笑声);也比如说他看到这支笔,然后想到这是妈妈给买的。 师:一种想家的感觉,作者在此的忧伤仅仅只是思家的忧伤吗?还有什么忧伤? 生:我想是两岸不能统一,也很想念自己的亲人。 师:这已不仅仅是一种个人的忧伤,更是一种民族的忧伤,国家的忧伤。所以说虽然是一种淡淡的忧伤,却是一种浓浓的意境之美啊!这正是我们欣赏诗歌的最主要的地方——感受诗歌的意境美。 师:让我们一起再次通过朗读吟诵,来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崇高的情感。(点击鼠标,音乐响起)(生朗读) 师:很好。听,这样一首时时在耳边浮现的歌曲,这样一段轻轻在耳边萦绕的旋律,正是余光中作词,罗大佑谱曲并演唱的《乡愁四韵》。让我们静静聆听一分钟吧!(一分钟后) 师:实在不忍心打断我们同学满是“乡愁”的思绪。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 师:好,下课! 附:诗歌欣赏的四个步骤 中国基础教育21世纪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内容 学生活动内容 媒体 使用 时间 设计 意图 一、 导入 二、 诵读 三、分析 四、总结 介绍作者创作《乡愁》时的情况: 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都在大陆,他们也都出生在大陆。余光中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中国台湾。席慕蓉1943年出生于重庆,祖籍内蒙古,1949年由南京迁居香港,1954年赴台。一方面,两位诗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古典文学一往深情,极其钟爱,他们承继了传统文化中乡愁这一永恒的主题,写出了新意;另一方面,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中国台湾长或阻隔,而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游子思乡之情,不免经常流露出来。创作了不少抒发思乡之情的诗作。 引用古人和现当代抒发乡愁之思的诗作,让学生体会游子思乡感情和乡愁诗的特点,导入新课。 老师范读。 学生思考: ◆作品是按照什么顺序组织材料抒发思乡之情的? 讨论问题。 小结要点: 诗人以时间的推移和空间的转换组织内容,抒发深深思乡之情。 以时间的变化组诗: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四个人生阶段。 以空间上的阻隔作为这四个阶段共同的特征:小时候的母子分离一长大后的夫妻分离一后来的母子死别(这是一种特殊的“分离”)一现在的游子与大陆的分离。 学生朗读三遍。 要求: 正确的朗读。作到读音正确,停顿适当,不错不漏。达到朗读的最基本的要求。 思考问题: ◆1.诗人用了哪些贴切的比喻来使乡愁形象化? ◆2.这些用来左比事物,同作者各个年龄段的经历有什么关系?有什么表达效果?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 讨论。 学生讨论上面的问题。 小结要点: 诗人为这人生的四个阶段各自找到一个表达乡愁的对应物:小时候的邮票一长大后的船票一后来的坟墓一现在的海峡。 小时候离家读书,通过写信的方式,来向母亲诉说心中的思念,所以乡愁诗小小的邮票。这思念的对象既是母亲,也是故乡。在这里,故乡即母亲,母亲即故乡。 长大后,为生活所驱遣而奔走他乡,这时候,除了对母亲的思念,又增加了对爱人的惦念,所以,那缕缕乡愁,便只有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寄情于那一张张来来回回的船票。 到后来,时空的隔离再也得不到沟通,一方矮矮的坟墓,把我与母亲——生者与死者,永远地隔开了! 现在那一湾浅浅的海峡,不仅把我与祖国故乡隔开了,而且无法逾越。到这里,诗人的乡愁得到了升华,由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普遍的家国之思。 乡愁本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情感,但诗人表达出来后却成为具体的事物,变成了具体触摸到的东西: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样,诗人的乡愁就有了依托。这是诗歌中常用的一种技巧:托物寄情,这种方法可以增加诗作的艺术感染力。 学生齐声朗读课文。 概括这首诗歌的主题。 学生发言。 小结要点: 诗人用小小的邮票、窄窄的船票、矮矮的坟墓、浅浅的海峡、“我”、“母亲”、“大陆”等形象表现乡愁,抒发了对故土的深深的思念之情。 朗读课文。 听老师范读并思考问题。 讨论问题 朗读三遍。 分小组讨论,每组选出代表,整理同学们的发言,准备交流。 学生发言。 先自己准备,然后发表意见。 朗读。 投影展示板书。 2分钟 8分钟 10分钟 10分钟 7分钟 为深入理解作品内容奠定基础。 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和手法。 深入理解诗歌的形象和诗人的感情,感受优美的意境。 乡愁说课案 李庄中学 王德君 一、说教材 (一)对教材的理解 《乡愁》是九年义务教材第三册第四单元中的一篇自读课文。本单元是一个新诗单元,要求学生在反复诵读的基础上体会其中丰富的想象,优美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真挚感情,注意诗中运用的比喻、拟人、象征等表达方式,揣摩诗歌形象、含蓄、精练的语言。本诗是中国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的作品,诗中表现的是许多文学作品共同的主题——乡愁,但诗人不落俗套,构思独特,借助时空的变化来推进诗情的抒发,表现了诗人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情思念。 通过学习本诗,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创作小诗,抒发自己心中所想、所感。 (二)目标的设定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的特点,设置: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2、指导学生创作小诗。 思想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家乡的热爱。 教学重点: 诗歌的鉴赏方法指导。 教学难点: 诗人对祖国、家乡的深深思念之情。 二、说教法 1、创设情景导入。运用多媒体手段,用彭帮桢的歌曲《月之故乡》和李白的《静夜思》,结合画面创设情景,导入新课,点出主题——思乡之情。 2、诵读法。鉴赏诗歌的第一步就是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教学中,教师采用配乐朗读,给学生做示范,让学生体会诗的情感基调,朗读节奏,朗读重音,然后由学生自由朗读,初步感知,最后配乐朗读。 3、讨论、归纳法。对诗歌的线索,诗歌的形象,诗歌的主题,采用讨论法以加深理解,在此基础上加以归纳、小结。 4、写作训练法。本诗中的四个形象组成了四幅不同的画面,通过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体会诗与散文的不同。并在赏析的基础上自己创作小诗。 5、迁移训练法。补充冰心的小诗,让学生用已掌握的方法来鉴赏诗歌。 三、说学法。 1、了解作家及创作的背景。因为诗人身处中国台湾,与祖国大陆隔绝几十年,才有对祖国、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学生要了解这一点才能加深对诗歌主题的理解。 2、诵读法。诗歌的鉴赏离不开朗读,有感情的朗读,是学会鉴赏诗歌的主要方法。通过读,再是品味诗歌内容,领悟诗歌的主题。即诵读——品味——悟情。 3、整体感知,把握诗的形象,并能概括诗歌的主题。 4、学会展开想象与联想,欣赏诗歌优美的意境,精练、准确的语言,培养审美情趣,并学会用散文的语言来改写诗歌。 5、利用已学知识,学会写小诗,把心中所想、所感用诗的语言写下来。 6、通过迁移训练,扩大学生阅读,提高鉴赏诗歌的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用多媒体播放彭帮桢的歌曲《月之故乡》,配以画面1. 2、学生齐背李白的《静夜思》,配以画面. 3、点出共同的主题思乡之情. (二)讲解余光中《乡愁》. 1、指导诵读,整体感知诗歌蕴含的情感. (1)教师配乐范读,学生体会情感基调、诗歌节奏、朗读重音;(画面3) (2)学生自由朗读; (3)男、女同学间读;(画面4) 2、赏析诗歌. (1)指导学生鉴赏诗歌;(画面5) 鉴赏诗歌的方法诵读—品味—悟情. (2)师生讨论A贯穿该诗的线索是什么(画面5) B诗歌用了哪些形象来表现乡愁(画面6) (3)学生练习A用散文的语言叙述诗歌四个小节所描绘的四个画面; B抽学生朗读改写后的散文片段; (4)小节诗歌内容;(画面8) (5)讲解归纳诗歌主题; 3、指导学生背诵全诗.(画面9) (三)迁移训练指导创作小诗. 1、鉴赏冰心小诗; 画面10 画面11: 画面12: 画面13: 2、练习学写小诗.(画面14) 要求要有具体形象. 要抒发自己的感情. 语文阅读是一门考验阅读能力的知识考点,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乡愁》阅读题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好好学习并掌握这部分知识,赶快学习起来吧。 《乡愁》阅读题及答案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阅读题目: 1、这首诗是按顺序叙述的,从哪里能看出来?用“____”画出诗中相关的句子。 2、诗中,诗人把乡愁比喻成“邮票”,是因为“邮票”传递着之爱;把乡愁比作成“船票”,是因为“船票”代表着之情。 3、朗诵这首诗歌时,应该 A、急速、悲壮B、欢快、幸福C、缓慢、忧伤 阅读答案: 1、时间顺序小时候……长大后……而现在 2、邮票是一种意象,诗中的船票、邮票、坟墓等都是意象,都寄予了思乡情怀。 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运用了比兴的手法,表达了对母亲、新娘的思念和渴望两岸统一的强烈愿望。 3、c根据题目顾名思义思乡应该缓慢一些。 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乡愁是思念家乡的忧伤心情,可以说是中国诗歌中一个历久常新的主题,提起它,我们的脑子里就会涌现出许多有关乡愁的诗句,下面就请同学们交流搜集到的有关乡愁的诗句。 生1:我搜集的诗句是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生2:我搜集的诗句是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生3:我搜集的诗句是王湾的“乡书何由达,归雁洛阳边”。 生4:我搜集的诗句是杜甫的“风月自清夜,江山非故园”。 …… 师: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都会牵动游子的离愁别绪,勾起对故乡的眷恋。诗人们都把难以排遣的思乡之愁诉诸笔端,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凄婉哀伤的诗歌。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中国台湾当代诗人的思乡之作——《乡愁》。 师:请大家打开课本第98页,先来了解作者。书上的介绍非常简单,哪位同学能介绍得更详细些? 生1:余光中,1949年去香港,1950年去中国台湾,1958年赴美进修,1959年任中国台湾师范大学英语系讲师,1974年任香港中文大学教授。 生2:我补充一下,余光中著有诗集《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白玉苦瓜》。 生3:余光中诗作的特点是具有浓重的中国意识和深厚的历史感,构思奇巧,意象新奇。 师:同学们能充分利用课外学习资源获取信息,非常好。这首诗写于1972年,当时由于特殊的政治原因,大陆和中国台湾长期阻隔,诗人又经常流浪于海外,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写下了这首诗。 师:同学们,诗歌是跳动的音符,而欣赏诗歌正是将这一个个音符串成一段精美的华彩乐章。下面我们将奏响的是第一乐章,朗读吟诵,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先听老师朗读一遍余光中的《乡愁》,注意朗读的语调、语速、节奏。 伴随着“思乡曲”,教师范读课文。 师:听完老师的朗读,谁说说这首诗的语调、语速、节奏? 生1:这首诗语调深沉,语速舒缓。 生2:诗歌的节奏按照课后习题三的示例,以此类推,就可以划出来。 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一名学生朗读后,有个学生点评:“语速稍快。” 又一名学生朗读,大家报以热烈的掌声。 接着同学们采取男女生交叉朗读,同桌之间交叉朗读的方式。 …… 师: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这首诗既然采用了叙事的形式,叙述了什么事? 生:诗人从小到大的经历。 师:概括很准确。诗言情,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理由是什么? 生1:思乡之情,因为“乡愁”一词贯穿全诗。 生2:对家乡的思念及对祖国统一的期盼,“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以看出诗人渴望和祖国团圆。 师:这两名同学学习诗歌的方法很巧妙,“诗以一字为工”,光靠读是不够的,还要仔细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以挖掘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我们进入第二乐章,这就是琢磨品味,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同学们分组讨论:诗歌当中有哪些富有表现力的语言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学生进行热烈的讨论。 师:请同学们交流一下讨论的结果。 生1:“小小的”、“窄窄的”这两个形容词使乡愁浓缩于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反衬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师: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生2:“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这组意象是乡愁这一抽象情绪的具体对应物,具体生动。 生3:“小时候……而现在”,这些表示时间的诗,既写出了诗人的经历,又体现出了诗人情感的步步增强。 师:把握住了诗歌的内在联系。 生4:“这头”、“那头”,这两个表示方位的词语,用空间上的隔离来表示诗人产生的乡愁。 …… 师:美丽的语言,忧伤的乡愁,通过对局部语言的品味,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诗歌语言的精练含蓄、富有感染力,加深了对诗人情感的理解。让我们大家从整体上再去发现、总结诗歌的新奇美。 生1:这首诗意象独特,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邮票”等前三个意象是铺垫,末节抒发了爱国主义深情。 生2:诗歌用表示时间的词语来组构全篇,层层深入,及至最后,集中抒发了诗人思念大陆的强烈感情,构思精巧。 生3:全诗都采用“乡愁是……”的句式,既写出了乡愁,又分清了层次脉络。 …… 师:《乡愁》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丽的恋歌,我们在感受诗人这种真挚的情感之余,何不来尝试一下,模仿“乡愁是……”这一句式来写一写乡愁? 生1:乡愁是故乡那湾永远流淌的小溪。 生2:乡愁是雕刻在记忆中的古老的童话。 生3:乡愁是远行时母亲久久的伫望。 生4:乡愁是故乡的天空中放飞的风筝。 …… 师:同学们,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远不会老去。让我们期盼大陆和中国台湾的统一早日来到。 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标准》中要求“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提高自己的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乡愁》是一首抒写乡愁的名篇佳作,诗人以独特的意象、严谨的结构、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对于这首诗歌的学习,我既没有要求学生逐句讲解诗句的意思,也没有概括诗歌每节的内容,而是按照“朗读——品味——发现”这样的教学思路,引导学生去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品味诗歌的语言美,发现诗歌的新奇美,使学生对诗歌的赏析上升到一定的审美的层次。 高尔基说:“真正的诗,永远是心灵的诗,永远是灵魂的歌。”诗歌是最富情感的,诗人把自己的情感表达出来,而他的目的总是要在读者的心目中引起同样的感情作用的。针对学生对诗歌的朗读能力较差的现状,结合诗歌的特点,在课上我加强了对学生的朗读指导,主要是读出感情、节奏、重音,注意语速、语调等。把无声的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诗中所抒发的情感叩击学生的心灵,引起学生的共鸣,生动地再现作者的情感。《乡愁》就诗的每一节来看,句子有长有短,参差不齐,节奏感很强,很适合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音乐美。学生第一次接触新诗,教师的配乐范读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这首诗的感情基调、语速、节奏,对学生的朗读起到了较强的指导作用。一是可以使学生增加读诗的兴趣,另外还可以依据一定的标准对他人的朗读情况进行点评。在这里,有感情地朗读始终是放在首位的,事实上,我们在学习诗歌时,都是在诵读中逐渐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情感。 “诗以一字为工。”通过品味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深刻地感受蕴藏在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在这一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的精神,既有个人的见解,又有集体的智慧,各抒己见,互相交流,挖掘了学生的内在潜能。让学生结合对词语的品析,简单描述想像到的画面,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充分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让学生去发现这首诗的新奇之处。学生入情后,在阅读过程中不断有新发现,并能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先去发现,然后说出依据,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这首诗学生的发现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诗歌的层次结构,二是诗歌的立意。用时空的变化顺序来组诗,使这首诗的层次非常清楚,由对家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大陆的思念,正是作者思想感情的升华,学生这么多的发现,可见他们的潜力是无穷的。 学生的即兴写诗,是让他们借助这种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人生体验,学生对生活的独特感受是他们积累的学习语文的宝贵财富。当学生的生活体验被引发时,学生的情感就会自然地抒发出来,而不是刻意地模仿。这个练习的目的不在于他们能说出多么富有韵味的诗句,而是在于表达自己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 在这样开放的课堂中,教师要时时认识到,对学生给予足够的理解和尊重,这对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往往能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在新理念的指导下,教师已不单是知识的传播者,更多时候是一名参与者、引导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权和自主权,强调自主、合作、探究,这样学生才可以自主理解,感受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获得自己的独特体验和发展,使学生的学习变得丰富而充满个性。 乡愁是对家乡的感情和思念,对故土的眷恋是人类共同而永恒的情感。远离故乡的游子、漂泊者、流浪汉,移民,谁都会思念自己的故土家乡。那么乡愁的教案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乡愁》教学教案设计,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乡愁》教学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了解有关诗歌和文学的基本常识。 2、 理解、欣赏两首诗歌的优美意境和丰富含义。 3、 了解现代诗歌的语言要求:节奏鲜明、音韵和谐。 教学步骤: 第 一 课 时 一、导语设计 1、 乡愁是中国诗歌一个历久常新的普遍的主题,这其中不乏千古传诵的名篇,同学们最熟悉的唐代大诗人李白的《静夜思》,就表达了这样一种思乡之情。 齐读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诗人身在羁旅中,夜不成寐,看见床前明月光辉,疑是地上的秋霜,于是抬头看月,由此想到“千里共明月”的诗句,就思念起故乡来。月色引发了人们深沉的思乡之情,因此成为后世诗歌表现思乡的主要意象。 总结:《静夜思》 唐代 格律诗(近体诗) 五绝 (形式) 思乡 (内容) 《乡愁》 现代 自由诗 (形式) 乡愁 (内容) 2、文学常识: 1)现代诗的基本特征: 诗歌的本质是抒情的,要有真诚、挚烈的感情,才能发挥想象力,只有当诗人的胸襟情怀确实能与时代潮流以及广大人民的喜怒哀乐息息相通时,才能得到广大读者的共鸣。 诗歌的形象刻画需要高度的凝练和集中,现代诗尤其重视这一点。(舒婷《致橡树》:橡树、木棉、凌霄花等意象象征具有不同爱情观的人,表达新时代的爱情观。) 诗歌还讲究语言的音乐性,现代诗虽没有严格的格律规范,但也要求既有自由变化,又有内在的和谐。 2)余光中简介: 余光中可以说是一个“以现代文学运动为轴心的扛鼎诗人”。从现代诗的创作和影响来说,目前中国台湾诗人还很少有人超过他。并且,他还是中国台湾文坛上影响深远的散文家、评论家、翻译家。 他是50年代中国台湾掀起的现代诗运动中“蓝星”社团的发起者,他不仅以丰富的作品,还以新古典主义批评理论,推动了中国台湾现代诗最初的发展和后来的分化。他的现代诗影响很大,风格变化多样,著有《莲的形象》、《敲打乐》、《白玉苦瓜》、《梦与地理》等十几部诗集。 余光中是一位锐进的诗人,他从传统诗的格律束缚中挣扎出来,又回到传统的继承之中,他掀起反叛五四新诗的旗帜,又从自由诗中吸取营养。他的不少诗作,有着深沉的怀念祖国的感情和强烈的民族意识,《乡愁》就是其中有代表性的一篇。 (教学设想:导入过程以介绍现代诗与古体诗区别为重点,目的是:一,学生通过回忆古人思乡佳作,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二,借助对《静夜思》的简单分析,使学生对诗歌的意象、意境的把握有初步的认识;三、明确现代诗的一些概念,为后面的教学过程作准备。) 二、朗读全诗: 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我们要通过朗读体会它的节奏美感。 (先请同学领读,再全班朗读) 1、 读准节奏 2、 体会情感节奏 (朗读中揣摩作者情感,并通过朗读的轻重缓急和声调的抑扬顿挫表达出来) 3、 体会节奏美感 (教学设想:诗歌是富于抒情的文学样式,新诗尤其如此,它感情奔放,挣脱了旧体诗严格的格律枷锁,虽无固定格式,不讲究语言外在格律,却有内在旋律与和谐的节奏,通过朗读理解节奏美感,是理解这首诗的敲门砖。) 三、分析全诗: 1、 提示: 意境指作品中描写某种事物所达到的艺术境界,它是作家的思想感情和生活图景和谐统一的结果。如我们说到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大家马上就能想到落寞单调的秋景和作者心中凄凉断肠的情怀,情由景寓,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这便是诗的意境。那么,这个意境我们是如何领悟到的呢?主要是通过这诗中的具体可感的形象领悟到的,如枯藤、老树、昏鸦……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凄凉、落寞的气息。这些把情感化为可以感知的形象符号、情感的客观对应物就是意象。因此,要领悟诗歌的意境美,要从寻找意象入手。 请同学们找出诗中的主要意象 诗中主要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板书) 2、 这些意象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这些意象前的形容词怎么理解?请同学们讨论并概括。(板书) 诗人从亲历的生活中选取了“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四个物象来寄寓情感,这种取象看似平常,却蕴涵饱满的诗情 : 邮票(小)——母子深情(绵长) 船票(窄)——夫妻恩爱(厚重) 坟墓(矮)——生死悲痛(巨大) 海峡(浅)——思乡哀愁(绵绵无尽) 总结: 这首诗成功在于它有新颖意象,区别于一些诗歌意象的单一陈旧。以往有些诗歌的意象要么沿用约定俗成的稳定意象,如柳(送别),月(思念),这样难免落入窠臼;要么意象较为单一,有时虽有多个意象,但由于特征差别不明显,难免有堆砌繁杂之嫌。 因此在意象的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之美。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达,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都是现代生活的实景,它们是单纯的,却明朗、集中、强烈,新得真切,新得奇特。 它们又是丰富的,作者使用了“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等形容词。邮票虽小,牵系绵长母子情,船票虽窄,负载重重夫妻情,矮矮的坟墓载不下巨大的悲痛,浅浅的海峡阻碍了无尽的乡思,落笔虽小,却诗情饱满。这就是诗的内在张力,使全诗含蓄、饱满,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仅仅四个单纯的意象,就使上述那些丰富复杂的思想感情跃然纸上,作者功力可见一斑。 3、 这些意象所反映的感情与主旨“乡愁”之间如何有机联系? (1) 围绕主旨——并列 (板书) (2) 时序延伸——递进 说明: (1) 诗歌结构上采用了并列的方式,紧紧围绕“乡愁”这一主旨,因而诗歌包含的母子别、新婚别、生死别、故乡别等内容,既在客观上具有独立性,能使读者体验诸多不同的愁滋味,又有紧密的内在联系,表现出一个人生旅途的广袤空间。 (2) 意象组合上并不单纯采用并列方式,而是还分别展示了“小时候 ”、“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样延伸的时序,使诗的情绪呈现出层层递进的态势,这种意象的递进融进了作者漂泊生涯的邈远时间。 幼儿时念母情浓,年轻时恋妻情重,与母亲的死别更把人生的哀愁推向高峰,但不论生离还是死别,都比不过乡愁更为深广,随着年龄增长,人生理智逐渐成熟,终于达到从一己亲情到对祖国故土热爱之情的飞跃升华。 《乡愁》教学教案的反思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它以独创的意象、精巧的构思和近趋完美的形式抒发了浓郁的思乡之情和盼望祖国早日统一的美好愿望,具有强烈的现实感和鲜明的时代感。为了完成以上教学任务,我安排以下教学环节: 首先,导入时让学生说出自己所积累的表达乡愁的诗句,让学生明白积累的重要,然后引出新课。 其次,进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在朗读中读出节奏,读出语速语调,读出感情等。把无声的书面文字变成有声的语言,使学生与诗人在诗歌中所迸发的思乡爱国之情产生共鸣。 再次,在品味诗歌的意境这个环节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组讨论交流,充分体现了新课标自主、合作的教学理念。 最后通过拓展延伸,进一步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及审美情趣,其中的仿写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 不足之处:一是课堂节奏有点前松后紧,在仿写指导上做得还不到位。二是没有将读诗与品读结合起来提高读的实效性。 七年级语文下册《乡愁》案例——2005jqp 新丰县第三中学 江 平 素质教育目标 知识储备点: 1、品味诗歌语言,了解诗人的情感。 2、了解诗歌的写作顺序和感情线索。 能力培养点: 1、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2、反复诵读,使学生掌握诵读诗歌的要领和技巧。 3、提高学生欣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体验点: 使学生增强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立志刻苦学习,以报效祖国。 教学重点难点: 1、反复诵读诗歌,体会诗人对祖国真挚的热爱之情。 2、分析本诗独创的意象和精巧的构思。 教学方法: 朗读法、启发、探究法. 教具准备: 投影片、录音机. 教学步骤: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投影片:一位中年人,坐在床前抬头凝望窗外明月)同学们,看这幅画,你们会想到谁的诗句呢?这首诗是表达怎样的情感呢?(学生回答)对,这首诗是著名的唐代诗人李白所作,表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家乡是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地方,当我们一旦离开它,总会生起或多或少的乡愁。今天我们再一起来学习中国台湾著名学者余光中的〈〈乡愁〉〉,体会其中的情意好吗? 二、板书课题,作者简介: 余光中,中国台湾学者,1928年出生于南京。祖籍福建永春。1949年去中国台湾,是当代中国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学者。 一、 研习新课: (一)听读,整体感知。 1、播放〈〈乡愁〉〉配乐诗朗诵录音。 2、同学们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请说出来大家讨论。 3、教师适当评点后,范读课文,让学生再次体会诗中悲愤而激昂的感情基调。 (二)品读,体会诗的音乐美。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然后请同学代表读课文,集体纠音。 2、结合练习三划分全诗节奏。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读出感情。 (三)解读,品味诗的意象和情感。 (出示投影片,分小组探究下列问题:) 1、在诗人漫长的生活经历里,乡愁一直萦绕在诗人心头,可以从哪些词语看出来呢?(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 2、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东西,但很多诗人却把它寄托在具体可感的事物中,如:李白就通过“明月”寄托乡愁,那么这首诗是通过什么来表达乡愁的?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3、结合上文,说说你由“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产生的联想,它们是如何表现乡愁的? (四)课堂互动。 (学生针对本课不懂的问题发问,由学生来回答,老师适当点拨。) (五)延伸拓展,深化积累。 1、“乡愁”从古到今都困扰着羁旅他乡的游子们,因而也成为文学创作历久常新的主题之一,我们学过的作品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学生背诵,肯定学生课外的学习和积累。) 2、在〈〈乡愁〉〉一诗中,作者把乡愁比喻成“邮票”、“船票”等,请你也仿照这个句式说一、二句话 (老师启发,鼓励学生大胆尝试,并及时给予中肯评价) (六)再次朗读课文,然后课堂小结。 1、全班再次诵读课文,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们常说:“甜不甜故乡水,亲不亲故乡人”正因为如此,文学史上才留下了那么多感人至深的抒发“乡愁”名作,那么作为学生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来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欣赏歌曲〈〈谁不说俺家乡美〉〉边想出答案。 (七)布置作业; 1、背诵《乡愁》 2、以爱家乡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文体不限。 《乡愁》(教学实录)执教者:南安实验中学 李 芳 点评者:南安实验中学 陈照星 师:上课! 生:老师好! 师:同学们好!请坐。 创设情景,导人新课 师:(微笑)同学们,当你离家三五天,或十天半个月的时候,你们会想家吗? 生:(齐声)会。 师:(微笑,亲切的俯身询问)想家的感觉是什么样的?哪位同学来说说看? (生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纷纷举手) 生1:想哭又哭不出来。 生2:酸酸的,涩涩的。 师(微笑):什么地方酸酸的,涩涩的。 生3:鼻子、心里,还有眼泪也想掉下来。 师:(深情地说)同学们,其实老师跟你们一样,想当年老师在异地求学,每当夜深人静时,就是想家的时候,想起家中年迈的父母,想起家 中门前屋后的小树,彻夜难眠。这时老师心里总是默默吟诵着王慧玲的一首短诗——《想家的心情》,其中有两句老师特别喜欢,至今还记忆 犹新。同学们有没有兴趣听呢? 生(急切齐声):有。 师:想家的心情,是母亲倚栏凝望的眼睛; 想家的心情,是游子凭窗凝阵的懂惯; 想家的心情,谁都感受得到,谁也说不清。 (学生热烈鼓掌)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是啊,想家的心情,谁都说不清,同学们想家的时候还可以常回家看看,可是那些远离祖国,漂泊异乡的游子,特 别是台湾同胞,因为海峡的阻隔,亲人们长期不得相见,那才是真正的愁呀,真正的痛啊!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台湾诗人余光中先生的诗《乡愁 》。一起走进诗人那浓情似雾的乡愁世界,一起来倾听诗人内心的呼唤。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作者吧,哪个同学根据你积累的资料,简要的把你所认识的余光中先生介绍给大家。 (生纷纷找出资料竞先举手) 生:余光中,1928年出生,祖籍泉州永春,著名的诗人、学者。 师:介绍得很好。同学们,请看屏幕,这是老师搜集的。(播放多媒体,余光中的介绍,年幼时与母亲的合影、晚年的照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就是余光中先生,是泉州永春人,跟我们是—— 生:同乡(老乡)。 一、诵读 师:请同学们继续看屏幕,认真听录音朗读,感受一下诗的感情基调和诗的朗读节奏。(播放课件。学生全神贯注地听录音看课件上的演示 ,朗读深沉、图文并茂,学生深深地被感染了。) 师: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 生(急切):是深沉的。 师:对,是深沉中略带哀伤的,那我们朗读时的速度应该是—— 生:缓慢的。 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文,根据课后习题三的提示,边标出节奏边小声朗读。 (生边小声试读边快速标出朗读节奏,师来回巡视着,指导有疑难的同学)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同学们,我们一起来试读这首诗。 生齐读第一二小节。 师(用掌声示意学生停下):这两节语速耍再慢点,要读出思念之情。) 生齐读第三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啊"这里要变音,读作"y(呀)",因为"啊"的前一个字的韵母如果是"B、O、e、i、("就要读成"y(呀)"。"母亲在里头" 的"头"要读轻声。这个小节表达的是生离死别,要读出适当的颤音。 师示范,学生齐读第三小节。 接着学生读第四小节。 师(用手示意停下):这一节音调要上扬,要有荡气回肠的感觉,"在那头"要一字一顿的,(老师示范)。我们把这首诗完整地再读一遍。 (学生齐读,比第一次更有感情。) 二、解读 1、想景悟情 师:同学们读得很好。这首诗抒发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生一阵小议论,有人举手。) 生:抒发诗人对家乡对祖国的思念之情。 师:这种感情看得见吗? 生(齐声):看不见。 师:要把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抽象的感情具体表达出来,就要借助意象,意象就是诗中的形象。请同学们帮老师找找看,这首诗借助什么样 的意象表达这浓浓的思乡之情? 生: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师:同学们,对吗? 生(齐声):对。 师板书: 小时候 邮票 长大后 船票 后 来 坟墓 现 在 海峡 师:其实诗人是巧妙的运用诗歌创作的一种方法 托物寄情(板书)。诗是精当而含蓄的艺术,只懂得这四个意象还不够,还应该根据意象 想象诗歌表达的具体内容。请同学们分小组讨论,想景悟情。再现诗申的内容,用语言表达出来。 (生六人一组,师来回巡视,具体指导。)(5分钟后总括)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通过想像,演释诗的内容。哪一个同学先来? 生:小时候,作者外出求学,他想念母亲时就给母亲写信,他想:邮票呀邮票,请你带去我对母亲的思念;逐渐的作者变成了青年成家立业了 ,船票联结他与妻子的感情;到了中年,回到了朝思暮想的家乡,看到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他痛哭流涕。(生饱含感情)母亲呀,母亲,我再也 见不到您了;后来作者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每当他登上中国台湾的最高峰时,眺望家乡,不由思绪万千,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呢 ?(全班掌声热烈) 师:哪个同学来评点一下这个同学说得怎样? 生:我觉得他第三小节说得不够好,感情不够。 师:那请你有感情地体现一下。 生:到了后来,他终于回到故乡,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冰冷的坟墓。却看不见母亲那慈祥的面容,他跪在坟前痛哭道:母亲呀母亲 ,你在哪里,不孝儿回来了。(生感情哀痛,声音已是有点哭腔,眼角湿润。) (全班学生一片沉寂后,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 师:这两位同学评点得很好。老师特别刚才这位同学用了"邮票呀邮票,请捎去我对母亲的思念"和"祖国呀祖国,你什么时候才能统一",我 觉得这些语句饱含着这位同学深深的感情,老师还欣赏地是,他很好地演译了诗中的时间,从"小时候 (生跟着齐念)长大后 后来 现 在",而且说到晚年的时候,有外貌的细节描写,头发是 白发苍苍。 师:哪位同学能再来演绎诗中的内容。 生:小时候,作者出外求学,当夜静时总想起母亲,就拿笔写信,望着那小小的邮票,他希望这邮票能带去他对母亲的思念之情。后来他渐 渐长大了,成家立业了,为了养家糊口,外出工作。每当要回家时,望着那窄窄的船票,想着新娘做好了可口的饭菜在家等待着;后来作者回到 朝思暮想的家乡,母亲却在一方矮矮的坟墓里,作者心酸极了,那种辛酸是无法言喻的。而现在,作者己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他站在中国台湾 的高山上,眺望祖国大陆:这浅浅海峡饱含着多少人的辛酸泪水,什么时候祖国才能统一啊!(此时这个学生流下了眼泪,其他同学也轻轻拭起眼 角的泪水。全班同学和所有听课老师掌声热烈。) 师:这个同学讲得太好了,动了感情,眼泪都流下来了,老师也被深深感动了。这首诗的第一小节表达了对母亲的深深思念之情。这是一种 —— 生(齐声):亲情(教师板书) 师:第二节是对妻子的怀念,这是一种—— 生(齐声):爱情(教师板书) 师:第三节则是写诗人回到家乡时看到的却是一方矮矮的坟墓,这时候诗人表达的是一种深深的哀痛[板书:哀痛);而第四节表现的是诗人盼 望祖国统一(板书:盼统一)。作者由个人的悲欢到民族感情的寄托,由前三小节的思亲之情上升到最后一个小节的浓浓的爱国之情(板书:"思乡 之情"与"爱国之情") 2、质疑 师:同学们对这首诗还有什么疑问吗? 生1:海峡明明是"深深的",为什么诗人说是"浅浅的"? 师:这个问题提得好,哪个同学来说说看,这是为什么?(生一阵小议论) 生2:作者是因为盼望祖国统一,才说是"浅浅的"。 生3:他相信祖国早晚要统一,所以说是"浅浅的"。 生4(急切地站起来):因为作者对祖国的思念之情远远深于海峡,所以说是"浅浅的"。(生交头议论。) 师(用手示意停下):同学们说得太好了,"海峡浅浅"、"邮票小小"、"船票窄窄"、"坟墓矮矮",看起来都是很小的,但它们却反衬了诗人那 种深深浓浓的思乡爱国之情。 3、欣赏诗歌 师:通过朗读,想景悟,情,我们己经感受到诗人独具的艺术匠心。现在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这首诗美在哪里?同学们可以从结构、主 题、意境、修辞等去欣赏。(生议论开来,有人举手。) 生1: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富有音乐美。 生2: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富有结构美。 生3:意象美,每一小节诗人都把乡愁比某一种东西。 师(环顾四周):同学们都说得很好,像这么美的诗,应该把它背下来,但不要死记硬背,找找看这首诗有什么规律可帮我们快速背诵。 生1:每一小节的第一句都是表示时间,从小时候到现在。 生2:叠词。还有每一小节的开头都是订乡愁是……在这头……在那头" 师:刚才同学们总结的是这首诗的结构特点。只要掌握了这些特点,背诵就容易了。老师先背给同学们听听,会背的同学也可轻声跟着(教 师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部分同学轻声跟着。) (背诵完毕,教室里响起热烈的掌声) 师:谢谢同学们的掌声。哪位同学愿意到讲台上来背给同学们听听。(有两位女生自告奋勇上台背诵,教室里一片寂静,每一声朗读都叩动 同学的心弦。思乡之愁之痛,在每一张稚气而又严肃的脸上。) 师:这两位同学背得很好,现在我们全班一齐背。不会背的可以看书。 (学生充满感情地背诵着。)(背诵完毕。听课老师鼓掌。) 三、拓展 1、仿句 师:这首诗作者通过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寄托了浓浓的思乡之情,其实除了这些事物外,还有许多东西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弓1起我们 的思乡情绪。同学们结合自己的理解,用具体的事物为"乡愁"打个比方吗?(学生争着举手回答) 生1:乡愁是一枚青橄榄,苦苦的、涩涩的,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师:非常好,巧借了李煜的词"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2:乡愁是一根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生3: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酸。 (师微笑,生给予热烈的掌声) 师:很形象,很具体。 生4:乡愁是一串风铃,叮叮咚咚的,让人忧愁。 生5:乡愁是一滴泪水,酸酸的,涩涩的。 生6:乡愁是母亲头上的乱发,理也理不清。 生7:乡愁是一湾湛蓝的海洋,望不着边际,看不到底。 生8:乡愁是河,流淌人生最初的梦。 生9:乡愁是一缕清烟,飘忽不止。 生10: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 生11:乡愁是家乡的小路,让人留恋忘返。(听课老师,香港课程专家点头微笑) 生12:乡愁是家乡的河,永远在我们的心中流淌。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们可以把这些句子整理起来,就是一首很美的乡愁诗了,同学们就是这首诗的作者,也可尝试做诗人了。(学生笑) 2、各领风骚话说愁 师:愁,有乡愁,离愁,国愁,也有家愁,古往今来,愁是许多文人笔下的主颠,请同学们根据你的积累,说一句含有"愁"的古诗词句。最 好能够说出作者。 生1: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李煜 生2: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 生3: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李白 生4: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 (下课铃声响了,还有许多同学举手想要发言。) 师:时间关系,我们暂时说到这里,课后同学们再互相交流。请同学们看一下老师的积累。(多媒体演示积累的有关"愁"的古诗词句,学生 快速地抄写在笔记本上) 师:在结束这堂课时,我还想让同学们看看余光中先生创作此诗时的情景。(演示余光中的介绍,鼠标点在"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眺望… …) 师:老师也来想景悟情,想象诗人创作这首诗的情景。 师:一个深秋的夜晚,夜深了,一轮明月升上了天空,如水的月光推开了门窗,洒进了屋里,一位诗人倚窗而立,时而低头沉思,时而抬头 眺望,一股思乡之情如潮水般地涌出,一首诗从他的心中流淌出来:"小时候,乡愁是一张小小的邮票……"(学生充满感情地跟着考师背诵。) 师:好,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向所有的来宾表示我们的谢意。 (学生转身向后鼓掌致谢) (此课是2叨3年3月6日上午,为香港课程专家小组夜临我校考察指导时所上的研讨课] [以下是南安实验中学陈照星校长对本节课的点评] 《乡愁》是一篇充满人文饱含感情的诗歌,教师成功之处在于用心去教,用感情教,用自己的情感感染学生,努力使师生的感情融人作者 浓浓的乡愁之中,产生心灵上的共振,所以《乡愁》这一堂课声情并茂,使人仿佛置身于艺术的殿堂,得到一种真正的艺术感受。下面谈谈我 对这堂课的几点看法: 一、课堂导人设计新颖,让学生从想家的切身体会谈起,进而老师也叙述自己思乡的感受,吟诵短诗《想家的心情》层层铺设,喧染情感 ,自然引人新课,让学生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二、突出探究创新的特点。体现了"诵读——解读——拓展"的教学模式,这是在课改实践中摸索出来的一个新型教学模式,其核心是:"读 熟、悟透、迁移"。这堂课这三大块很清晰,诵读的环节不仅有图文并茂的配乐朗诵,学生自由读,齐读,而且老师注重在朗读在中起示范作用 和指导作用,如感情基调的把握很到位,"啊"字的变音指导,"头"读轻音等。解读环节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老师没有向学生灌输什么, 而是让学生在小组中想景悟情,描述诗的内容,让学生主动参与,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让学生质疑、答疑、讨论、评价,老师点拨及时 弊确,并自己率先示范背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的环节,让学生模仿诗中的意象为乡愁打一比方,激活了学生创新的思维,例如学生 说:杉愁是一条电话线,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乡愁是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苦苦的,涩涩的。乡愁是一碗老醋,每尝一口都让人心 酸学生的想象力真是让人赞叹。"各领风骚话说愁"注重引导学生积累知识。 三、多媒体教学手段对课堂教学起到了恰到好处的辅助作用,体现了课堂资源的整合。课前的《乡愁》歌曲创设了氛围,作者的介绍、照 片的展示,朗读的图文并茂,再加上如泣如诉的二胡曲《江河水》作为整堂课的背景音乐,都给人以审美的熏陶和艺术的享受。 周自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能力目标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德育目标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点 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教学难点 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 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 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投影仪、录音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学习《我爱这土地》,把握诗中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爱国情感。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板书文题、作者) 二、资料助读 投影: 艾青和《我爱这土地》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 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慨激昂的诗。 三、感知、研习诗歌《我爱这土地》 l,教师深情地范背全诗。 2.学生自由诵读。教师作诵读提示: 这首诗无固定的节律,不押韵。它主要由句中停顿和句末停顿构成一定的节拍。诵读时要着重体会由诗中感情起伏所构成的“内在节奏”。 示例: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 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 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 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 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 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4,思考:诗歌是按怎样的思路抒写的? 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后明确: 全诗以“假如”领起,用“嘶哑”形容鸟儿的歌喉。接着续写出歌唱的内容,并由生前的歌唱,转写鸟儿死后魂归大地,最后转由鸟的形象代之以诗人自身形象,直扦胸臆,托出了诗人那颗真挚、炽热的爱国心。 5.精彩研读。 学生合作研讨: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4)诗歌的第二节与第一节有着怎样的联系?把第二节去掉,诗歌主题的表达将会受到怎样的影响?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1)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 因沉重的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 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又,温柔的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4)如果说第一节是对“爱土地(祖国)”主题的抒情性的铺陈描述.第二节短小精悍的两行则可看作是对主题的高度凝练的概括。去掉第二节,诗意则得不到提炼和强化。 6.学生熟读背诵全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土地”是艾青诗歌的中心意象之一,它凝聚着诗人对祖国——大地母亲最深沉的爱。读《我爱这土地》,我们感受着那个苦难年代,爱国知识分子对祖国的最真挚的爱的表白。这心声,是历久不衰的主旋律,更是永远唱不尽的主题。 五、布置作业 阅读艾青的《太阳》一诗,写一篇评述性短文。 太 阳 从远古的墓茔 当它来时,我听见 从黑暗的年代 冬蛰的虫蛹转动于地下 从人类死亡之流的那边 震惊沉睡的山脉 群众在旷场上高声说话 若水轮飞旋于沙丘之上 城市从远方 太阳向我滚来…… 用电力与钢铁召唤它 它以难遮掩的光芒 于是我的心胸 使生命呼吸 被火焰之手撕开 使高树繁枝向它舞蹈 陈腐的灵魂 使河流带着狂歌奔向它去 搁弃在河畔 我乃有对于人类再生之确信 1937年春 (提示:这首诗写于1937年春天。诗人那时刚从监狱中出来不久,正流浪在上海滩头。苦难感和光明感交织在心里,成了艾青写这首诗的情感基调。诗歌异常典型地体现了那些年月热爱祖国、投身战争、谋求解放的热血青年的时代思潮)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诵读,体会《乡愁》诗的意境和感情。赏析诗中递进组合的四个意象,理解诗意由乡愁到家国之思的升华。与席慕蓉的同题材诗进行比较阅读。 [教学步骤) 一、检查作业 各学习小组推举代表在班上宣读,师生共同点评。 二、研习余光中《乡愁》诗 1.诵读,整体感知诗意。 (1)请学生默读,熟悉诗歌内容。 教师提示余光中简介: 投影: 余光中(1929~)当代诗人和诗评家。湖南衡阳人。现居中国台湾。1946年考入厦门大学外文系。1948年发表第一首诗作,次年随国民党军队赴台。1953年10月参加《创世纪》诗刊,致力于现代主义诗歌创作。主要作品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等,诗集《灵河》《石室之死》等,诗论集《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地抒发了游子思乡的殷切感情,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赞赏。他的诗,兼取中国古典文学与外国现代文学之精神,创作手法新颖灵活,比喻奇特,描写精神深刻,抒情细腻缠绵,一咏三叹,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韵律优美,节奏感强。被尊为中国台湾诗坛祭酒。他的诗论文章,视野开阔,富有开拓探索的犀利朝气,强调作家的民族感和责任感,善于从语言的角度把握诗的品格和价值,自成一家。 (2)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教师作诵读提示: 《乡愁》诗的形式美很突出: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统一,节与节、句与句比较整齐对称,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整齐中有参差;二是音乐上营造出一种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同一位置上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使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数量词的运用,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美。这首诗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的恋歌。 诗的节奏和重音划分如下: 乡 愁 小时候 后来啊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这头 我/在外头 母亲/在那头 母亲/在里头 长大后 而现在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大陆/在那头 (3)配上著名音乐家马思聪的《思乡曲》,教师作示范朗读。 思考: “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但在《乡愁》诗里,它转化成了具体可感的东西,作者是如何实现这一转化的?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诗人巧妙地将“乡愁”这种情感进行了物化,也就是找到了它的对应物。在人生的每一个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具体可感的对象上。这种技法.通常称之为“移情”,可以增加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4)合作研讨: ①诗人所抒写的“乡愁”是怎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加深、升华的? ②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 ③诗歌的第四节对诗意的拓展有怎样的重要作用? 学生研讨后回答,教师明确: ①“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 四个对象,分别是人生四个阶段“乡愁”的对应物。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小时候一长大后一后来一现在。 小时候,诗人少小离家,与母亲书信往来,乡愁寄托在小小的邮票上。长大后,为生活而奔波,与爱人聚聚离离,船票成了寄托乡愁的媒介。到后来,—方矮矮的坟墓,将“我”与母亲永远分开了!而现在,一湾浅浅的海峡将“我”与祖国大陆隔开。个人的故乡之思上升到了代表一群人的家国之思。全诗在此戛然而止,留下长长的余味。 ②“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 ③如果去掉第四节,充其量只是一首普普通通的思念故乡的诗;有了第四节,前三节就成了铺垫,这一节又画龙点睛,乡愁的诗意升华为国愁和民愁了。 2.比较阅读。 中国台湾当代女诗人席慕蓉的《乡愁》(详见课本p5)也是抒写乡愁的,说说它与课文在表达上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点拨: 这两首诗有着相似的写作背景。余光中和席慕蓉的祖籍和出生地均在大陆,后来赴中国台湾。 两位诗人都钟情于中国古典文化,承继传统文化中乡愁的永恒主题写出了新意。 不同之处在于,席慕蓉的故乡在蒙古草原,她既不在那里出生,也不在那里长大,直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机会踏上故乡的土地。她只有在梦里,在诗中,寄托无限乡愁。她的《乡愁》,缠绵悱恻,分别写故乡月夜的笛声、离别故乡时心中模糊的怅惘、别后对故乡的绵绵思念,意境深幽,比喻新异,也具有比较强的时代意义。但在思想深度的开掘上,这首《乡愁》不如余光中的《乡愁》那样深刻。 3.语言运用。 余光中说乡愁是“浅浅的海峡”,席慕蓉说是“没有年轮的树”,那么,如果有一天走出家门,你心中最惦记的是什么?请发挥想象,仿照课文,用漂亮的比喻句尽现你的感觉。 三、课堂练习 阅读舒兰(中国台湾)的《乡色酒》,完成题目。 三十年前 三十年后 你从柳树梢头望我 我从柳树梢头望你 我正年少 你是一杯乡色酒 你圆 你满 人也圃 乡愁也满 1.对诗中“你”“我”所指的对象及其关系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你”指故乡,“我”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b.“你”指亲人,“我”指远离家乡的人,诗中抒写的是亲人与“我”之间的思念。 c.“你”指情人,“我”指情人的另一方,诗中抒写的是情人之间的互相思念。 d.“你”指月亮,“我”指远离家乡的游子,诗中抒写的是游子对家乡的思念。 2.对这首诗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诗的上下两节运用了对比艺术,将景与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诗的主题。 b.全诗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比喻和象征等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感情抒发得淋漓尽致。 c.诗中运用第二人称写法,使诗歌带有对话色彩,如同诗人在对着对方倾诉感情。 d.诗的句式长短交错,上下两节结构齐整,重章叠唱,在反复中使诗的主题得到升华。 参考答案: 1.d 2.d(不是重章叠句,也无反复)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乡愁”是我国传统文学历久常新的主题,像唐代诗人李白的名作《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王湾《次北固山下》:“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崔颢《黄鹤楼》:“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余光中的首这《乡愁》诗,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映射着中国古典诗词的神韵和魅力。吟诵这深情的恋歌,我们掂量出了诗人思想中中国意识的分量。 五、布置作业 1.《乡愁》中一个诗节就是一场凄美的离别,请设想自己是诗中的主角,写一段文字把诗中离别的模糊补充清楚。 2.仿照题为《国魂》的新诗的第一节,分别以“长大后”和“而现在”为开头,续写第二节和第三节(每行诗的字数不加限定)。 国 魂 小时候 国魂是项上的红领巾 我在红旗下 烈士在心头 参考答案: 1.略 2.长大后/国魂是冠军领奖台上运动员眼里的泪水/我在国歌声中/运动员在阳光下面而现在/国魂是青年志愿者跋涉的双脚/我在紧跟着/亿万人在行列中 板书设计 作者邮箱: [1]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席慕蓉《乡愁》 篇2
席慕蓉《乡愁》 篇3
席慕蓉《乡愁》 篇4
席慕蓉《乡愁》 篇5
席慕蓉《乡愁》 篇6
席慕蓉《乡愁》 篇7
席慕蓉《乡愁》 篇8
席慕蓉《乡愁》 篇9
席慕蓉《乡愁》 篇10
席慕蓉《乡愁》 篇11
席慕蓉《乡愁》 篇12
席慕蓉《乡愁》 篇13
席慕蓉《乡愁》 篇14
席慕蓉《乡愁》 篇15
席慕蓉《乡愁》 篇16
席慕蓉《乡愁》 篇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