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上最感人的演讲(精选5篇)

史上最感人的演讲范文第1篇

摘要演讲是个性的艺术,成功的演讲者是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同时优秀的演讲者的演讲还必须以卓越的思想、非凡的洞察力、深刻的哲理深入人心。演讲风格的形成来自于人性智慧、缩短心理距离以及幽默因素的构成,本文将着重从这个三个方面来探析演讲艺术的审美内涵及风格构成。

关键词:演讲艺术 审美内涵 风格构成 情理交融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优秀的演讲者,既要具有严密的思维逻辑,同时还要具有动人的情感力量;既要晓之以理,又要动之以情。那么,作为一名演讲者,如何才能达到上述效果呢?演讲艺术具有怎样的美学内涵以及风格构成?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 要情理交融,以理引情

“动人心者莫先乎情”。本文以为,一个成功的演讲要倾倒听众,必须以情动人,唤起听众的同感。感同身受是演讲的基础,演讲者的感情是来自于他所表达的内容的真切感受,是在表达过程中自然的感情流露,这当然与文艺工作者在文艺创作时“演”出来的感情是不一样的。因此,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是很难打动他人的。而演讲者感情的产生,源于演讲内容中有非说不可的事理,听众被感动是在接受了演讲者所要表达的“理”的基础上的自然的感情迸发。演讲的最终目的不是为了“煽情”,而是让听众接受正确的观点和思想。因此,演讲者要注重对所讲的内容进行由表及里的提炼深化、进行理性的升华,让听众的感情在事理的说明中自然产生;在明“理”基础上产生的感情才是理性的、持久的,而不是狂热的、盲目的。例如,丘吉尔在1941年的反法西斯演讲中,开头就告知全国军民法西斯入侵的可能性,而后指出德国法西斯入侵的目的和侵略的本质,最后谈到了战争的意义和战略战术。他的演讲环环相扣、层层深入,由现象到本质,凝练集中地回答了人民关心的几个问题,指出在国家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全体人民只有奋起反击才是唯一的生存之路。因演讲抓住了本质,道理讲得清、论得透,具有深刻的哲理性。所以,他的演讲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坚定了人民的信心,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在反法西斯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所以,演讲要倾倒听众,就必须做到说理清楚、思想深刻,再加上语言表达艺术,才能说服人、感动人、激励人。

1969年6月21日,美国宇航员首次在月球登陆,开辟了人类历史性旅程的新纪元。总统尼克松在宇航员登上月球之际,通过电视对他们发表了《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的演讲,全文如下:

“因为你们的成就,使天空也变成人类世界的一部分。而且当你们从宁静的太空对我们说话时,我们感到要加倍努力,使地球上也获得和平和宁静。在这个人类历史上最珍贵的一刻,全世界的人都已融合为一体。他们对你们的成就感到骄傲,他们也与我们共同祈祷,祈望你们安全返回地球。”

这篇演讲不仅精辟,而且是地球人首次向登上月球的两位地球人发表的讲话,尼克松抓住了人类历史上一个值得纪念的珍贵时刻谈“天”说“地”,情感与理智达到了很好的统一。感人心者首先在于情感,这是艺术力量以及感染力的集中体现所在,也是演讲艺术的美学特色之一。

二 要哲理深刻,形象生动

情感是一个成功的演讲者必备的条件。那么,除了情感之外,能否在演讲之中渗透深刻的人生哲理也就显得尤为重要。美国心理学家卡耐基认为:平淡的讲演若能包含富于人情味的故事,必然更引人入胜。讲演者应只讲述少数重点,然后以具体的事例作为引证,这样来建构的讲演,一定会吸引听众的注意。具有人情趣味的材料最丰富的源泉正是演讲者自己的生活背景。不要觉得不该谈论自己,便踌躇着不敢述说自己的经验。只有在一个人满怀敌意、狂妄自大地吹嘘自己时,听众才会起反感。当然,在平淡的讲演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也绝非易事。

“像智者那样思考,像常人一样说话”是亚里士多德探讨演讲语言提出的要求。演讲所使用的语言应将哲理蕴涵于形象、深邃依托于通俗,用普通的语言把深奥的道理讲出来。演讲是口语的艺术,口语不同于书面语,其最大特点是当声音消失时,这句话就消失了演讲语言要追求的效果,因此让听众一听到就能理解,并在头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应注重语言在瞬间给人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因此,成功的演讲者都十分注重使用听众喜闻乐见的“俗语”。例如,毛泽东在1945年的《抗战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的演讲中说:

“抗战的胜利果实应该属于谁?这是很明白的。比如一棵桃树,树上结了桃子,这桃子就是胜利果实,桃子由谁来摘?这要问桃树是谁栽的,谁挑水浇的。蒋介石蹲在山上,一担水也不挑,现在他却把手伸得老长老长地要摘桃子。他说此桃子所有权属于我蒋介石,我是地主,你们是农奴,我不准你们摘。我们在报上驳了他。我们说,你没有挑过水,所以没有摘桃子的权力。同志们,抗战胜利是人民流血牺牲换来的,抗战胜利应当是人民的胜利,抗战的果实应当归给人民。”

这里没有深奥晦涩的术语,也没有文采绮丽的语句,深刻的道理以平实的语言表达出来,使人“过耳难忘”。

演讲的价值不是由内容的长度,而是由内容的深度和吸引力的大小来衡量的。在演讲的成功范例中,由于长篇大论而得到好评的少之又少;相反,简短精辟的演讲由于结构紧凑严谨、突出主题,能给听众留下清晰的印象。过长而乏味的演讲,只会把最闪光的思想淹没在无味的语言中。心理学的研究早已证明,听众在听演讲的前几分钟,注意力比较集中,效果较好;但时间越长,效果越差。可以说,成功的演讲者都深谙此道。

1925年,泰戈尔在美国发表的一个题为《我们不向别人借贷历史》的演讲中,层层剥笋似地阐述了自己演说中的思想:印度独立自主的力量源于自身。演讲一方面充分体现了泰戈尔本人崇高的民族气节,表达了他坚信东方文化和西方文化同样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的信念;另一方面从不同角度论证了在自己本土上竞相仿效西方文明,是百害而无一利的。当泰戈尔讲到“我们印度必须坚定地不向别人借贷历史,假如我们抹煞自己的历史,就无异在白杀”时,他运用思想和逻辑的力量抓住了听众,征服了听众。此外,鲁迅的一些演讲,如《从未有天才之前》、《老调子已经喝光》等,都是以其深邃的思想、非凡的洞察力、深刻的哲理而深入人心的。

三 要突出风格,呈现自我

既要有激情的力量,同时还要具有缜密严谨的语言魅力以形成自己的语言特色。演讲作为一门艺术,个体性和独特性的风格自然是必然要追求的。当然,不论是情感的洋溢,还是哲理性的思考,实际上某种程度上都在凸显自我的演讲风格。那么,如何在演讲之中更好地呈现自我呢?笔者以为演讲倾倒听众的关键是“在最需要的时候,说出听众最需要的话”。演讲的生命之源在于现实性,而不是艺术性。历史上许多著名的演讲,如果单从艺术的角度来看,其运用语言的技巧和水平并不是很高,但在现实中的价值和作用却是非凡的。在当前的实际工作中,许多宣传思想干部也把“打动听众心灵”、“倾倒听众”作为演讲成功的标志,并且在不懈地追求。演讲是否能够倾倒听众,关键在于演讲者是否说出了群众心中所想所盼的事和话。演讲者要善于发现、思考人们关注的问题。要如此,就必须克服演讲中普遍存在的两种问题:一是“万金油”,演讲中充斥着不需要的空话套话,而对疑点问题却统统避过,这类演讲,很难吸引听众,自然也不会有好的效果;二是“录音带”,在演讲中重复听众早已了解的信息,使用的多是报纸文件的原话,难免使人生厌。

演讲要突出个人的魅力和特点,这样就要求更人性化一些,如果你老是单纯谈平常事情或一般观念问题,很可能令对方感到厌烦;但当你谈的是人的问题时,绝对可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卡耐基指出,一定要让听众感到愉快和有趣,不然演讲者说什么听众都不会注意。演讲并无固定的模式或风格。中外许多著名的演讲家,他们在演讲风格上就表现得多姿多彩,各有千秋。列宁的演讲旗帜鲜明,富有鼓动性;丘吉尔的演讲刚柔相济,机敏灵活;孙中山的演讲庄重大方,既优雅谦和,又热情奔放;鲁迅的演讲言辞犀利,闪耀着思想斗士的光辉;毛泽东的演讲幽默风趣,透辟深刻;邓小平的演讲简明扼要,准确精炼。这些语言大师们的演讲风格虽然各不相同,却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不说套话,不拾人牙慧,要说就说自己的真知灼见。而真情真话是最能够打动听众的。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却常遇到缺乏个性、没有特点、没有活力的演讲,听之使人味同嚼蜡,大倒胃口。鲁迅说:“只有真的声音,才能感动中国人和世界人;必须有真的声音,才能同世界人同在世界上生活。”演讲是说真话、讲真情的艺术;否则,即使演讲的技巧很高明,也很难有好的效果。加里宁把那种只注重语言技巧,而没有注入自己的真思想、真感情的演讲,称为“晒不了人的月亮”。所以,演讲要达到倾倒听众的效果,就要把演讲的技巧与真知灼见完美对接,这样才会散发出磁电般的感染力。

有人曾问美国前总统威尔逊:“准备一个10分钟的演讲,要花多少时间?”他说:“两个星期”;“准备30分钟的演讲?”“一个星期”;“准备两个小时的演讲呢?”“不用准备,马上就可以讲”。这种回答听起来令人难以置信,却恰恰是演讲成功的经验之谈。简短意味着高度的概括和浓缩,没有长时间的思考和精心的提炼,是难以做到的。在当今时代,追求效率和效益是人们的共识,要想增加演讲的吸引力,就要在概括和提炼上下功夫。李洁唠叨和空泛。成功的演讲者都十分注重对现场气氛的调控,营造有利于演讲的氛围。对演讲现场气氛的调控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对现场心理气氛的调控,目的是要缩短讲听双方的心理距离,达到心理相容的状态。缩短心理距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卡耐基十分推崇的方法――单刀直入地把自己摆进听众之中,说明自己与听众有共同点、相通处,有共同的利益。这种方法常常有立竿见影的效果。例如,温家宝总理在十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一开始用了不到6分钟的时间介绍自己的经历和家庭。他在讲话中将个人的命运与人民的期望和国家的发展自然地结合在一起,特别是当他说到全国2500多个县区,他已经跑遍了1800多个时,现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人们感受到了温总理认真、踏实的作风,听众与总理之间的心理距离迅速缩小。温总理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和喜爱;二是对现场情绪气氛的调控目的是通过活跃现场气氛,吸引听众的注意力。避免听众分神的方法首先是要恰当地运用表情、手势、眼神,增加语言的表现力;其次,使用多种修辞方法,尤其是令听众感到新鲜、有趣的比喻,克服平淡、打破沉闷,使演讲生动形象;再次,适时穿插一些笑话和幽默笑语。幽默是演讲的“调味品”,能够增加演讲的“色香味”,既可调整演讲的节奏,又可消除听众的疲劳。心理学家特鲁?赫伯说,幽默是“一种最有趣、最有感染力、最具普通意义的传递艺术”。成功的演讲者不会忘记在演讲中给幽默留一席之地。

四 结论

总而言之,演讲要注意紧紧把握住听众的心理,把听众企盼听到的关键问题,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这样的演讲才能引起听众的心灵共鸣。同时要注意现场调控,营造气氛。演讲的现场效果取决于讲听双方,如果听众对演讲表现出很大的兴趣、很高的兴致,演讲者就会受到鼓舞,效果也会比较好。所以,演讲要做到思想深邃精炼,语言简洁朴素,常常得到听众的赞叹。富有吸引力的演讲总是用尽可能少的词句,输出尽可多的信息。因此,演讲艺术风格的形成既来自于情感的融入,又来自于语言背后的哲理化思考,同时还需要在风格的彰显之中展示思想的才华与精神的魅力。

参考文献:

[1] 赵秀华:《演讲艺术论稿》,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2] 修海林、李汇童:《演讲审美艺术刍议》,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3] 黄嘉城:《演讲中的修辞运用》,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1999年版。

史上最感人的演讲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效课堂 历史情境教学法 创设方法“情境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情境,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并使学生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其核心就在于激发学生情感。在课堂中实施情境教学,教师是主要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可以在学生碰到困难时给予必要鼓励和引导。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呢?借鉴其他教师的经验并结合实践,我总结了情境教学运用的几种方法。

一、运用图片、实物等创设物具情境

在历史教学中所谓的物具是指具有历史A教学价值的历史遗留下来的物品或文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运用多种手段再现历史,最大限度地让学生掌握距离他们极其遥远而难以记忆的历史知识。运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材料很好地创设物具情境,展示物具并配以有说服力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使教材内容形象直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所学的历史经久不忘,而且可以把较为复杂的问题简明化、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使学生易于理解,还可以使学生参与情境,探索新事物,提出新观点。

学生对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并不陌生,利用这幅画创设情境还原历史实际,师生共同对信息进行寻找、观察、感受、理解,将有效信息的教与学紧密结合。如:在讲都市的商业经营场所时,纪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清明上河图》图8思考:到了北宋,坊和市发生了哪些变化?讲到宋代街市与前代相比有什么变化时,请学生仔细观察《清明上河图》的第一页图10、11,通过学生观察、体验,认识到宋代城市经营手段、经营时间、经营理念等方面发生了变化。种情境的创设让学生通过感受画面中的信息,深入历史,从而掌握真实的历史。同时使这节课有浓浓的历史气息和趣味,让历史课堂教学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学生的“主体性”。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性的课堂是打造有效课堂的前提之一。

二、运用多媒体音像,创设影视教学情境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主张让学生“带着一种高涨的激动的情绪从事学习和思考”,要创造“使学生情绪高涨的环境”,使自己所上的课“引起学生积极的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借助多媒体等电教设备,利用音频、视频等媒体手段,再现场景与情境吸引学生注意,让学生在情感的熏染中,在情境的氛围中,感知历史,激趣,陶冶性情,活跃思维。

如在讲述《抗日战争》“日本的滔天罪行”时,教师单纯讲授枯燥无味,缺乏震撼力,无法感受日本军队二战期间在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我上课时播放电影《南京大屠杀》的片段,让学生感受体验,身临其境,看完电影片段后,请学生谈谈观后感,有的学生谈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日本军队的残暴、和平的可贵等。学生在感受体验中获取了有效信息,将思维从感性认识上升到了理性认识。通过影视情境的创设唤起学生对于和平的热爱、生命的珍惜。影视情境为学生再现了过去的历史,提供了感性材料,促进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能力的发展。

三、角色扮演方式创设情境

角色扮演“实质是使表演者和观众处于一种真实情景之中,产生解决问题的愿望和对参与的理解”。它是透过历史史实和问题情境的设计,没有舞台限制,不必经过排演,让学生在设身处地的情况下尝试扮演历史中的人物,然后经由全班学生的共同讨论,再次尝试不同的处理方式和行为模式,以增强学生洞察历史环境、解决各种问题、适应生活的能力。

北京师范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的温艳丽老师在讲授《西安事变》一课时,就运用了角色扮演的方法创设历史情境。温老师首先确定本课角色扮演的两个主题――西安事变前后张学良和杨虎城所面临的困境及决策,以及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中国局势发生的变化和意义。然后指导学生进入角色扮演实施过程:第一阶段,分组收集材料及确定表演角色;第二阶段,按照第一阶段所明确要扮演的一些角色,挑选扮演者和导演、编剧;第三阶段,布置场景;第四阶段,课堂上的表演;第五阶段,展示幻灯片,布置表演后的任务;第六阶段,统计问卷,并把结果在课堂上告知学生。接下来把小组提出的重演部分在与演员交流后进行重新表演,并加以总结。很明显,温老师通过角色扮演创设情境方法充分体现出了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从搜集资料,选演员、编剧、导演,设计场景到最后的表演、评价、总结,都凸显了学生的活动,同时体现了教师在表演之前、之后的指导、总结作用。

四、虚设历史人物创设情境

中学生学习历史、感悟历史的过程与史学家研究历史的过程不同。史学家研究历史,必须依据确切的史料,中学生学习历史,除了借助史料外,还可以虚设人物,让学生在浓缩或概括的历史情境中经历和体验历史。新课改中不少教师都采取这种做法:如东莞市教研员夏辉辉老师在上《雅典的民主政治》时,设计了一个虚构的历史人物――雅典人帕帕迪;深圳市宝安中学唐云波老师在上《鸦片战争后的中国社会经济》时虚构了一个历史人物――二毛。从二位历史老师虚设的历史故事看,虚设人物故事并不是胡编乱造的,一定要有史实作依据。正如夏辉辉老师所指出的:“我在虚拟这个人物的时候是有原则的,以这种神入的方式学习历史,必须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历史,不是乱虚拟,不是乱创作。不论是帕帕迪还是二毛,肯定不是一个真实的历史人物,但通过他们在一定程度上还原当时的历史,或许他们有许多因素的综合、巧合,但绝不是乱捏合,这对帮助中学生理解那段历史是有益的。”这些老师的积极探索,为学生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设了情境,激活了课堂,也激活了历史。

由于笔者能力学识所限,以上所列举的情境创设方法还不完备,但从中可以看出情境教学对于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推动新课程的顺利实施有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因此,新课改下,教师都应积极尝试创设良好情境,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2]钱钟书.管锥编.中华书局,1979.

[3]纪连海.从《清明上河图》看北宋的城市经济.历史教学,2009(4).

史上最感人的演讲范文第3篇

一、分析造成历史课堂沉闷的原因

1. 忽视了“人”的存在

这里的“人”不是单指学生,还包括老师。虽然课改已经开展几年了,但是仍有一些老师迫于考试成绩的压力,剥夺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老师也忽略了自己在讲课中对内容处理的主观能动性。一个个的考试要点主宰着课堂,它们才是课堂真正的“统治者’,老师和学生只是知识的传授和被动接受的工具。老师在课上重复考试重点,经常这样说:“这段是考试重点,用笔勾下来,然后全部背下来。”这样做只是把历史知识看成死东西告诉学生,学生自然也就把历史学习当做死记硬背的东西,枯燥无味,从而使历史和历史课的活力丧失。这样的讲授成了没有情感性、思想性、时代特征的历史知识讲授。也就是,老师把鲜活的历史变成了僵死的内容,这样不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而且还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压制了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2. 缺乏情感性

初中生的感性认识非常丰富,但他们的理性认识不是太好。而如今的历史课大多是1234或abcd等条条框框的知识点,甚至有的老师为了节约时间,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果,于是就在课上直接勾画出知识点,然后督促学生背下来,最后做一些相应的巩固练习。如此这般的历史课堂不会出现师生智慧的交流和情感的碰撞,也不能凸显历史事件中的人文魅力,致使历史课堂失去了特有的魅力。

3. 缺乏时代性和思想性

历史学习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以史为鉴”,但现实中却是为了追求分数,课上不留给学生体会感悟历史的空间,不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也不去联系实际问题,这样的课堂只能是“死”的课堂。学生所记忆的历史也只能是短时的记忆,不是有意义的学习。例如,在讲到《大禹治水》一课时,如果只按照课本去照本宣科地给学生叙述出治水的方法、过程、体现的精神等,然后就让学生开始背诵,这样教学效果不会很理想。于是我就在讲述后,给学生设置了一个这样的问题:“你是否能在现实生活中列举两个实例来说明疏和堵的结果有什么不同?”这种问题学生积极发言,提高了学生的参与度,使得所有学生全都理解了“疏导”的真正含义。

二、让历史课堂真正“活”起来的方法

1. 创设合适的教学情境

老师要根据历史学科的知识特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认知的特点,投入情感并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如实物、模型、挂图、录音机或多媒体课件等渲染出教学所需要的具体、生动形象、感人的环境氛围,从视觉、听觉和感觉等多方位给学生一个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在最佳的氛围中学习历史知识,感悟历史,进而升华自己对历史的认识和理解。如在讲解完庄子、孔子和韩非子这些先贤的主要思想以后,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情境:如果在我们班有三位老师:分别是孔子老师、庄子老师和韩非子老师,对犯了错误的学生,他们都会怎样处理呢?你赞同哪一种处理的方法?问题一提出学生们就开始了激烈的讨论,热情都非常高。通过这样的讨论不但帮助学生掌握巩固了他们不同的思想主张,而且还让学生能够转化和运用,使他们能够把历史知识和现实生活相互联系起来,使得那些遥远的历史变得不遥不可及,拉近了历史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提供了历史知识的应用空间,激发了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2. 老师要精练授课的语言

老师优美、形象、生动的话语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老师要在平时不断地加强语言训练,讲课声音要抑扬顿挫,吐字要清晰,表达要明白流畅,要尽可能的通俗易懂,分析要深入浅出,而且描述要生动形象,这样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产生并保持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的探究。例如,在讲《万里长城》时,如果仅仅这样说“长城雄伟壮观,工程浩大”,就太单调直白,如果改为“美国宇航员曾经说,由太空上看地球,只能看到两项人类建筑,一个是荷兰的拦海大堤,二是中国的长城”“如果用长城上的砖石筑成一道高2.5米,宽1米的长堤,可以围绕地球一周”,通过这样的语言就可以使学生对长城的“壮观”“浩大”产生直观的了解,显得更加的形象鲜明。可见,生动、优美、形象的语言可以使枯燥无味的历史课变得生动活泼。历史老师的语言是关系着能否取得良好教育效果的关键部分,语言使用得当,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 利用角色扮演,激发学生积极性

“角色扮演”是在老师指导下,学生们通过表演场景剧的方式展示自己对某个历史人物的评价和对某个历史事件的认识。

角色的扮演可以是教师依据授课的需要,引导学生们进行人物的扮演,形象生动地展现历史场景,使扮演角色的学生和观看的同学共同去体会该事件深刻的历史背景和历史人物当时的心理,最后老师再依据学生的理解和体会加以总结和升华。

角色的扮演也可采取表演小品的方法,让学生们自编自演,这样可以使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性更加增强。例如,本人在讲《商鞅变法》这一课时,让学生们表演了他们自行创作的小品。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生动形象的语言,以及认真的表演让我和同学们佩服,更使得全班同学深刻地体会到了商鞅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顺应了历史发展的需要,力排众议,改革历法,建立新的制度这一艰苦复杂的斗争过程,收到了极好的效果,并得到了很多同事的一致认可。

史上最感人的演讲范文第4篇

一、从教材中挖掘历史素材,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相比中学其他学科,历史课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历史素材,有助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在中学历史教材中有很多著名的爱国人物及爱国事件,表现出前人对祖国的热爱,对民族的强烈责任感等,这也正是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的好素材。讲述历史人物及其事迹,让学生懂得“有国才有家”,国家只有安定,人民才能安居乐业。在近代历史教学中,通过对鸦片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历史事件及禁烟运动的林则徐、血战日军的张自忠等历史人物的学习,让学生记住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并明白只有热爱自己的国家,努力把祖国建设强大,才不会受到压迫和侵略。维护国家利益的民族英雄将被世代敬仰,相反,出卖国家利益的人将被后人唾弃。

二、通过历史文化遗迹,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因此,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不能仅停留在课堂上,更重要的是走出去实地考察学习。在课堂上,教师关于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的讲述过于抽象,学生很难接受和理解。然而,国家现存的历史文化古迹很多,如文化、先进科学技术的古迹或文物,以及历史人物的故居、展现历史事件的地点等。作为中学历史教师,每年尽可能组织学生参观历史文化遗迹,通过参观,让学生认识到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瑰宝,是中国悠久历史与高度文明的象征。同时,教师还要使学生明白保护历史文化遗迹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那些不遵守参观规则,随意毁坏,肆意涂划等不好的行为应该及时禁止,而那些为个人利益倒卖文物的违法行为应该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树立学生保护文物的好习惯。

三、从演讲中体验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以往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如同演员,学生犹如观众。这种状态使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影响,导致教学效果不理想。这种单一的传统教学方法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现代教学更注重学生的主动性,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才会有成效。学生参与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演讲比赛是其中较为典型的方法。比如:教师可指导学生组织演讲比赛,题目可以围绕“爱国”来展开,使学生亲身感受历史情境,以此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在比赛过程中,演讲者可尽情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同时,在台下的同学也可对演讲者提问,演讲者当场作答,进行良好的互动。比赛后,教师对演讲者进行评价,对台下的同学进行鼓励,争取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其中,一起亲身感受这种爱国主义热情,培养组织能力,激发爱国主义情感。

四、从讨论中理解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教师需要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讨论课是中学历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兴趣,有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还能加深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在开设讨论课时,教师可以提供一些灵活的命题,但内容不能脱离培养爱国主义情感的主旨,让学生自己寻找资料、组织材料,并发表自己的看法。诸如,学完洋务运动后,要求学生通过各种方法寻找资料,组织材料,阐发对李鸿章功过是非的评价。有同学收集关于李鸿章签订的条约认为这些条约使得中国的不再完整,中国经济更加萧条,人民生活极度贫困,最终成为半殖民半封建的社会,并提出李鸿章是一个典型的卖国贼。但也有些同学则提出不同的意见,认为李鸿章创建了近代史上第一支海军力量,推动了中国近代军事经济的发展,是开创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表现出了他的爱国性与进步性。对于学生的各种不同观点,笔者充分肯定了他们的自学能力,并总结评价任何人不能极端化,也不能以偏概全,应就事论事,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引导同学在某些问题上达成共识: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应该牢记中国近代史上的屈辱,为中华崛起而努力学习,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接班人。这样的讨论课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增强学生对历史人物或事件的理解,也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五、结语

史上最感人的演讲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中学历史教学 情境教学 教师

新课程强调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求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让学生在读中学、玩中学、做中学、听中学、在思考中学习、游戏中学习、合作中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更多的学习方式,让身体更多器官参与学习,从而获得学习的乐趣与全面和谐的发展。因此,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历史教育关注的焦点也发生了变化,从关心如何讲好历史课,到关心如何让学生学会历史、体验历史、感悟历史。历史教学已经从单纯研究教法,发展到更广泛的研究学法上,而情境教学的出现和应用恰好顺应了新课改的这一要求。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引入、制造和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以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学内容,积极主动地配合教师活动,从而提高教学效率的一种教学方法。那么,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运用情境教学呢?单靠传统的讲述法让学生进入情境是很难实现的。所以在课堂教学中,要针对学生的心理,结合教学内容,拓宽教学思路,创设各种情境,让学生在时空结合中回到历史,体会各种历史事件的发生、发展、结束,从而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知识得到丰富、能力得到提高。以下结合本人的教学实践谈谈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如何创设情境,再现历史。

 1.以精彩、形象的描述再现情境

教学是门语言的艺术。马卡连柯曾说过,同样的教学方法,因为语言不同,效果可能相差几十倍。创设教学情境,如果离开精炼的语言描述,即使有了某种情境,也不能发挥教学作用,实现情境的价值,也难以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满足学生对真善美更高层次的追求。因此在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学语言的运用。在讲到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我给学生讲述了这样一个场景。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的首领额尔金下了一道震惊世界的命令,下令3500名士兵放火焚烧人类历史上最大、最美、拥有最多奇珍异宝的圆明园,中国无数能工巧匠花了几个世纪的辛勤,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带回来的一个万园之园的园林之梦就这样被彻底焚毁了,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中华五千年文明在大火中哭泣……。通过场景述说,学生更能体会火烧圆明园是中华民族的历史耻辱,从而激起学生的历史责任感。

 2.以疑问思考创设情境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课堂教学中,注重给学生精心设计值得探究思考的问题,让学生置身历史情境中,加深对历史的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思考中学习。如在讲“科举制焕发的活力”一节时,给学生设计了这样的问题,假如你是唐朝时的一名读书人,打算参加科举考试,要考哪些科目,你对哪些内容较感兴趣?再如讲丝绸之路一节时,设计的问题是如果你是西汉时的一位商人,想到遥远的欧洲去经商,将带哪些商品出发,沿途要经过哪些重要的地方,又将带回哪些商品?通过以上这些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回到当时的历史情境中,亲身体会古人的经历,从而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掌握,增强对历史学习的兴趣。

 3.以历史短剧表演再现情境

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历史短剧表演体会情境,重现历史情境,让每一个学生去思考、去准备、去亲身体验,这样可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增加他们的学习信心。如在讲西周分封制时,因初一学生年龄较小,理解起来较难,通过短剧表演,可化解这一重难点。表演时,让六名同学分别扮演周天子、嫡长子、其余众子、贵族、异姓诸侯和前代贵族,扮演周天子的同学将土地和臣民(道具)分封给受封者,而受封者接受分封时对周天子表达了感激之情,阐述了对周天子应尽的义务。通过这样的短剧表演,无论是观剧的同学还是表演的同学,都表现出对所学内容的极大兴趣,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也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分封制这一重点内容。

 4.以现代教学手段营造历史情境

历史学科具有时空的特定场景,教师应有意识地引入具有一定情绪色彩、形象具体的历史场景,让学生有切身的体验与感悟,通过现代教学手段,把学生带人历史氛围中,体验历史情感、认识历史本质。

 4.1 利用多媒体展示影视片断,进入历史情境

如在讲“汉武帝推进大一统格局”时,利用《大汉天子》的影视片断导入新课,学生直观地领略了汉武帝的雄才大略,从而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进入历史情境,感受历史事件的经过,当学生通过影视情节融入到历史氛围时,对进一步探究学习这一节历史就较容易。

 4.2 通过音乐渲染历史情境音乐是作曲家心灵的倾诉,情感的流淌

都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创作出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的,具有浓厚的时代气息。所以音乐最能调动人的情感,抚慰人的心灵,渲染情境,创造氛围。如在讲日本制造的“九一八”事变这节内容时,先给学生播放了《松花江上》这首歌曲,让学生体会歌曲所表达的感情,通过听歌,学生深深感受到了当时东北人民对故乡的眷恋和被迫背井离乡的悲痛之情,学生完全陷入到这样的情境之中。再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就易进入状态。

 5.注重用先进理论指导教学模式的运用

历史教学也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历史教学模式也在实践中不断地得到充实,发展、升华。中学历史课堂教学模式的实施应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在中学历史课堂上实施合作教学。目的在于建立师生、生生之间相互合作的教学方式,倡导一种协调作战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创新意识、集体意识,使学生在开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自由成长。二是课堂教学问答。在历史课堂教学中,结合教学实际把学过的内容分配到各组,由组长负责,让学生自己出题,然后抽签抢答,可调动全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三是课堂角色互换。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展现自我,既锻炼其语言组织能力,又强化其对相关知识的理解。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