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名师听课记录(3篇)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名师听课记录篇一

1.打破串讲的传统古诗教学模式,力避逐字逐词逐句讲析的呆板做法,给学生以自主学习的权力,充分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在参与中自悟自得。

2.领会诗歌的意境是古诗教学的关键。教学中想方设法让诗中的画面和诗人的感情在学生脑中"活"起来,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把诗人创造的意境在学生的心中再现。

3.课后作业收集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在激发学生学习古诗兴趣的同时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一、谈雪激趣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怎样的雪景?你们看见过在漫天大雪里钓鱼的情景吗?诗人柳宗元就看到了这样的情景。(出示雪景图)

二、初读感知,想像画面

1.听老师配乐朗读,尽可能在脑海中想像出诗中所描绘的画面。

2.轻声自由朗读,读准字音,想像画面。

3.指生朗读。

4.说说你脑海中的画面有些什么,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三、进入情景,自主学习

1.对于这首诗,同学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学习。能用自己的话描绘诗句景象的,可以试着说一说;喜欢朗读的可以有感情地读一读;擅长画画的同学可以画一画。

2.学生交流。

(1)播放音乐,指生描述:冬天到了,北风呼呼地吹着,接着下起了鹅毛大雪,一连几天也不停,到处是白茫茫的一片。所有的山上都看不见一只鸟在飞,所有的路上也看不见行人的足迹。但在冰天雪地里,一个身披蓑衣,头戴斗笠的老翁,却孤零零地坐在一条小船上,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钓鱼。

(2)刚才这位同学描述的好在哪儿?(强调用自己的语言,自然生动有创造性地描述。)

(3)你有什么补充的?

(1)展示有代表性的简笔画。

(2)用诗句来描绘自己的画。

(3)引导讨论:"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是如何在画面上表现出来的?

(1)抽生读。

(2)集体评议。(师指导读好停顿、节奏、韵脚。)

(3)练读。

想同学所描述的情景,边想边读。

看同学的简笔画,边看边读。

听音乐感受诗的意境,边听边读。

(4)抽生背诵。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优秀诗文还有很多。课后同学们从他的作品中再找一二首自己喜欢的诗,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名师听课记录篇二

《大海睡了》是一首儿童诗,写喧闹了一天的大海在夜晚渐趋宁静,表现了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诗文虽短小,字里行间却充满童趣,充满美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朗读能力的好教材。

1.知识目标:学会生字,理解生词,体会大海的温柔和可爱,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通过观察、练读、讨论、评价、欣赏、背诵等方式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朗读能力和评价能力。

1.指导观察法

遵照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以图带文、图文并茂,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也自然地加深了对课文的学习。

2.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旨在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调动学生的兴趣,诱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投入课文所设置的情境中。

3.鼓励欣赏法

教师及时的点评,甚至学生之间的互评,都是以鼓励、欣赏为主,主要是激励学生充分地展示才能,满足他们希望得到赞许,体会成功的心理特点,激起学生学习的欲望,增强朗读的信心。

1.合作学习法

在学生自读自悟的基础上,注重讨论、交流、合作、体会。让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同时,能联想自己已有的知识积累。

2.美读训练法

以“看”“听”“说”“读”“悟”为主要训练方式,把“读”的训练贯穿在整个教学中,通过师与生、生与生面对面地提高、思考、讨论、交流、体会、练读逐步实现教学目标,让学生在具体的阅读实践中得到锻炼。

一、紧扣生活,引入新课

1.学生的已知经验是其思维的源泉。首先,我问学生:“同学们,你们都喜欢旅游,有谁见过大海?”“你见过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在一部分学生骄傲地说出了自己对大海的感受后,我及时邀请大家到大海去旅游,进一步调动起学生的兴趣,学习的欲望被初步激发。

2.出示多媒体课件。随着画面的展示,大海时而风平浪静、时而波澜起伏、时而惊涛拍岸……千姿百态,尽显眼前。教师和着音乐娓娓道来,强烈的感受,使学习欲望被再次激发。

二、指导看图,整体感知

出示课文中插图的课件,在学生观察插图时,相机引导他们从上到下说明图意。在体会月亮、星空、海鸥、大海多个个体美的同时,感受整个画面的和谐。这样做,可培养学生有条理地观察事物的能力,创设情境,进行整体感知。

三、读中感悟,悟中生情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精读课文的好处是:学生读得越充分,理解就越容易;学生理解得越好,朗读就越有感情。因此,我的教学重点就放在如何采用多种方法,让学生将精读训练落到实处。在这个环节,我设计了几个步骤层层推进:

1.教师配乐范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文,体会文中的美感,我采取了配乐范读的形式。和着节拍,细细品味。

2.抓住重点指导第一句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重在自悟。教学过程中,我抓住“大海睡觉了”这一部分,提出“你从哪里读出大海睡觉了?”“此时大海为什么能睡觉?”由此展开学习,引发出大海的“睡”与风儿、浪儿的“不闹”“不知”有关,进而了解风吹浪打、风平浪静的内在联系。

3.合作体会练读第二句

有了第一句作为基础,第二句的学习可以立足于学生自己体会感悟,充分发挥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教师适当进行点拨指导。先让学生边看图边自由读第二句,说说大海睡着了是什么样的?再在小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体会。在学生充分合作的基础上进行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就能较好地突破“大海抱着明月,背着星星”,其实是明月、星星的倒影照在大海上这一难点,增加了趣读性。

4.配乐背诵,理解感悟

结尾,教师趁热打铁,给时间让学生当堂背诵,既积累了语言,又进一步深化对课文的理解。

四、欣赏音乐,总结延伸

“军港之夜”中的师生共舞,拓展训练中的“大海打着香香的鼾,做着甜甜的梦,她会梦见什么呢?”这些,也会给学生们带来深远的影响。将课堂与音乐相结合,将课堂与课外相结合,不局限于课堂,不拘泥于教材,这也应该是新时期教师的奋斗目标吧!

小学语文说课稿 小学语文名师听课记录篇三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愚公移山》,对于本节课,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法指导、教学过程四个方面进行说明。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下册,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它具有以下几个特点:故事性强,人物形象鲜明;可读性强,易于学生背诵、记忆;基础性强,有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教育性强,寓意深刻。文章通过讲述一位年近九十的老人带领全家人每天挖山不止,最终感动天帝,把山移走的故事,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本篇是在前面所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欣赏古典文学作品,了解用法及意义,提高自学文言文的能力。

2、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的三维目标,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应该使学生在获取基本知识技能的同时,增强实际运用能力,养成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在本节说课中,我设定了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通过对本课的学习,让学生积累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理解对比、衬托手法及课文以神话结尾的作用。(2)过程与方法目标:要求学生学会用全面辨证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于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勇气。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初中学生的基本学情,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把握文章主要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感悟寓言所传达的愚公精神。难点在于掌握文言文词语的用法和意义。

作为初中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几十篇的文言文,积累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具备了基本的独立阅读和欣赏古文的能力。因此在本节教学中,我主要采用启发引导、探究发现、和问答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为了使教学更加生动直观,我会配合采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

第三部分 学法指导

有人说过最有价值的知识莫过于学习方法的知识,所以老师在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具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因此在教学中,我会秉承新课标提出的“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的理念,尽可能多的让学生多动脑多动手多交流,让学生学有所得,得

之有法,培养他们阅读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第四部分 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突出重点、条理清晰、紧凑合理。我把本节课分为四个版块: 第一版块: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首先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江涛演唱的歌曲《愚公移山》。这首歌曲学生都十分熟悉,容易引起学生共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而且歌曲的旋律铿锵有力,听起来十分有气势,能起到渲染课堂气氛,振奋学生的精神的作用。然后在音乐背景中引入本课的导语,导语是这样设计的:这首歌曲大家一定都十分熟悉,它述说了中国古代著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人对愚公的敬仰。那么同学们想不想知道愚公到底是怎么把山移走的?完整的`故事本身到底是什么样的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篇课文。

第二版块:整体把握,感知课文。

首先通过多媒体屏幕向学生呈现这样几个问题。愚公为什么要移走两座大山?愚公移山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有哪些?愚公要把山移到何种程度?故事结尾带有神话色彩,为什么要这样写?

然后要求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大声的朗读课文,按照自己的理解找出上述问题的答案。要求学生在朗读过程中做到声音洪亮,有节奏感。注意字词读音、句内停顿及个别语句的语气处理,字词的含义可以参考注释、工具书等一一落实。在这个环节中我会在学生中间巡视,帮助学生解决疑难。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最后我还要强调一下一些重点词语的用法意义、重点语句的翻译,便于学生的记忆和积累。

第三版块:合作讨论,探究质疑。

此版块共设置了两个问题:

1.文章的主人公是愚公,为什么要写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壮举,谈谈你的看法。

2.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愚公精神有没有过时?

先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再次朗读课文,然后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最后班级交流,形成较统一的认识。

这两题的设计意图及处理方式分别是: 第一个问题的设计:主要引导学生领会本文运用的衬托和对比的写作手法的作用。可采用辩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估计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愚公坚持到底的精神值得肯定和发扬;估计也有少数学生认为,愚公移山的做法不聪明,不明智,做事不能量力而行,针对以上两种不同看法,在评价时注意评价的开放性,要给学生表达自我意愿的空间,但也要倡导积极乐观适应时代发展的思维模式。

第二个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本文的寓意,准确体会愚公精神。找到文本与现实的切

入点,这既是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又是学习本文最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九年级的学生,概括出文章的寓意不难,应该要求概括性语言的准确和简练。后一问属于开放性话题,教师要注意主流的倡导,力求让同学们明白,坚忍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将是任何时代都需要的!

第四版块:布置作业 强化巩固

为了加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与消化,巩固所学知识,在本课结束时,给学生布置这样一道作业:本文是经典的寓言故事,很有特色,让学生写一篇读后感。

总之,对于本节课,我是根据学生心理特征和认知规律,采用探究合作的教学方法,以问题为基础,以能力和方法为主线。有计划的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同时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期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