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精选5篇)

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1篇

关键词:研究生;社会实践;社团;中心

中图分类号:G643?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23)03-0203-0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广大学生为主体的社会实践活动在我国广泛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学生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推动产学研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研究生领会实际工程、管理思想,提高把握课题的能力;有助于增强研究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其奉献精神;使研究生、学校以及实践单位三方都能从中受益,因此受到研究生、高校和地方企事业单位的普遍欢迎。以浙江大学为例,研究生挂职锻炼活动源于1996年,至2000年通过挂职达成的科技合作项目总金额就已经多达5000多万元,创直接经济效益500多万元。研究生去基层锻炼,成为连结学校和地方的桥梁。他们把学校的先进知识和理念带到地方,应用于实际生产和管理工作;把地方的需求返回学校,又为学校科研启发一些新的方向,这种多赢的合作机制值得继承和发展,值得推广。鉴于研究生社会实践的重大作用和意义,各高校都将研究生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一个重点,并纷纷对研究生的社会实践长效机制进行研究。作为浙江大学学生社团组织,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自成立以来极大地促进了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发展,现以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的发展历程、现状、事实为例,阐述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一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研究生社会实践中心简介。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ocial Practice Development Center for Graduates of Zhejiang University)(以下简称SPDC)是浙江大学全日制研究生的自治社团组织。自2008年成立以来,中心秉承“服务社会,实践成才”的宗旨,致力于全校研究生社会实践形式、内容等方面的调查研究,以组织、开展和参与研究生挂职锻炼、西部行、学院社会实践和海外交流等四个基本项目为工作重心,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和挖掘新的社会实践项目。中心下设有主任团、公共事务部、项目管理部、人力信息部、对外宣传部等机构。中心成立至今是第四届,助学校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提供的广阔平台,为浙大学子服务。2023年浙江大学共组织了102个研究生社会实践团队,参与人数达1330人,相比2023年,分别增加了57%和85%。广大研究生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成效浅析。社会实践,就必须注重社会实践的每一个环节。浙江大学依托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SPDC)这一社团很好地推进了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

一、严密组织,规范管理

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将社会实践分为校、院两级,更多地把组织工作放在校级活动上,院级活动由院系组织开展,在项目后期再统一纳入评比总结工作中。在研究生暑期挂职锻炼、西部行活动开展前期,积极和基地及实践单位联系,制定出周详的计划,由中心组织落实,包括宣传、策划、实践团队的招募等,整个活动都会以项目制的形式来进行,根据实践基地划分成不同的项目组,并把相应具体的任务落实到每个项目组,再由各个项目组根据自己的目标、内容着手准备。以组织发动工作为例,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会采取多渠道、多形式的宣传方式,校内横幅、喷绘、论坛、校级网站、院级网站和点对点短信等形式,力争把社会实践的消息覆盖整个校园,传达给每一位研究生。SPDC成立后,在研究生关注多的校内网站——飘渺水云间设置了专属版面,为广大的研究生了解挂职锻炼、认识挂职锻炼提供一个方便的平台,也有利于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每个项目组的负责人与指导老师及主任团保持联系,统筹该项目组的工作。研究生社会实践要把最合适的人输送到最需要的岗位上,经过长期实践,SPDC形成了一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挂职锻炼选拔机制,包括简历筛选、面试的多个环节才有机会获得挂职锻炼的机会,不仅要求专业上尽量对口,而且我们会对挂职人员的心理素质、适应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加以考察,最终择优录取,做到选拔的公正、公平、有效。

二、建立与地方的友谊,维系与基地的纽带

我校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发展中心在党委研究生工作部老师们的指导下与基地保持密切的联系,并不断沟通,在细微处实现社会实践基地稳定化。2023年,浙江大学研究生挂职锻炼基地已经发展至18个,并且开始逐步走出浙江,走向全国。为了保持与社会实践基地的良好关系,每年会在相关的挂职基地进行回访,聆听来自对方单位的声音。近年来利用浙江大学研究生及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组织者的双重身份,陆续回访了仙居科技局、浙江聚仙庄饮品有限公司,建德基地的大慈岩镇等等。参与同学投入极大的热情,利用课余时间实地走访调研,形成内涵充实的回访文章;对外,在挂职单位中宣传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形象,为争取到更多的挂职岗位付出努力。对内,根据回访,我们对相关基地的素材进行整理并反馈给学校有关部门,以便做出相关的调整,更好地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服务。如大慈岩镇政府邵根清主任在回访时说,希望能与浙大的学子们合作,争取形成荷花花茶、叶茶的系列产品。他所在的建德市大慈岩镇,各种与荷花相关的自然资源特别丰富,地方企业也由此意向。此外,今年的莲子腐败病的防治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进一步发展“荷”产业的基础已经具备。但是,农业有它自身的周期。他希望,浙大的挂职研究生最好是每年的3~9月都能来——从种子种下到果实收获,暑期集中一些,将会收到更好的效果。学校接受这些建议,及时调整挂职时间。SPDC作为研究生社团协助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建立与地方各单位的联系,通常利用过年过节会在每给各个基地发节日祝福贺卡,以维系感情类似于这么一些的祝福语,看似简单,实则饱含我们对各单位的感谢,话到意至。一些地方基地科技部门的负责人也会经常利用出差杭州的机会,来学校洽谈研究生社会实践有关事项,SPDC的同学会全程陪同与交流,增强研究生与挂职基地领导的实际接触,SPDC的同学热情周到地接待,使地方基地的负责人对浙江大学研究生的实践活动能力有了更深的了解。

三、岗前培训,跟踪管理

岗前培训是顺利完成社会实践的重要环节。来自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地方合作处、宣传部、新闻办的老师们用生动的培训课程为同学们开展暑期挂职锻炼打下坚实的基础。更有来自学长学姐的经验分享,为同学们答疑解惑,使对挂职锻炼半知半解的同学们对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的内容、意义及实践方法有了更为清晰的认识。学校规定凡是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出发前都必须进行岗前培训,并进行考核评定作为选修课计一学分。如2023年6月PDC邀请了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吕淼华,副部长陈凯旋,杭州市余杭区科技局高新科科长胡国庆,浙江康盛股份有限公司常务副总韩建文等领导和嘉宾为各基地指导老师和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进行研究生挂职锻炼培训会暨《社会调查与科技服务》课程,吕部长引用前几届挂职锻炼的经典案例诠释“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这一理念的深层含义。曾在嘉兴秀洲区挂职副区长的我校地方合作处副处长周坚,结合自身在挂职工作中切身体会及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思路,以“知识造福社会,创新引领未来”为主题,鼓励所有参加挂职锻炼的研究生要勇于探索,发现问题,敢为人先,不断创新,以服务为宗旨,在贡献中成长。这样的培训活动从未间断,为一批批优秀的在校研究生顺利走上挂职锻炼岗位提供了卓有成效的支持和帮助。除此以外,中心下设项目组,分别负责各实践基地跟踪管理;协调好实践小分队和实践单位之间的合作关系。如2023年的暑期社会实践中广西基地由于对方临时取消挂职岗位,但学校已召集和培训好同学准备出发,SPDC主任团了解到这个情况后,本着为同学和实践单位负责的态度,主动积极与挂职单位联系,多次协调困难,最终给同学们争取到了社会实践的机会。

四、总结、评比和表彰,建立明确的激励机制

为了总结一年来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取得的成绩并交流成功经验,浙江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在每年的12月份都会召开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总结表彰大会,总结过去一年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表彰研究生社会实践先进基地、优秀指导老师、先进个人、优秀团队、优秀调研报告、优秀组织,商讨并落实下一年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会上学校和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领导、实践基地的领导都会应邀出会并发言,受邀优秀社会实践个人也会展示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的前前后后,难忘的经历、深厚的情感、丰硕的成果。SPDC是总结大会的工作的承担者。在社会实践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后期评比和表彰,巩固扩大社会实践成果。并且建立了完整的资料库,对各项目的总结资料和活动成果保存汇编,编辑出版电子杂志,完成了项目总结等资料的存档工作。每年一度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大会的筹备召开是实践中心学年工作的重点。前期近两个月的筹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得到部领导的支持,在上届基础上总结创新,从完全没有相关的大型会议筹备经验到最后为与会的校内外嘉宾呈现了一场隆重圆满的表彰大会,大家付出了非常多的心血。主任团从10月初即开始筹备,提前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划定具体负责部门及完成时间,由主任统筹负责,确保筹备进度的不拖延。临近召开前一个月主任团几乎是每个星期碰面开会反复商讨各项细节。大会中,公共部负责会场布置、入口领导引导以及颁奖人员引导等多项工作;人信部负责签到及PPT制作播放;外宣部负责会场内外宣传品布置及会议拍照摄影;项管部负责领奖及展示人员安排。部门各司其职,井然有序。会后同学留守对会场进行整理扫尾,善始善终非常尽职。通过这样的总结大会对SPDC全体成员也是一次综合能力的考验。也是SPDC全体成员的社会实践内容。

依托社团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拓宽了研究生社会实践管理模式,是一种创新,从立项开始到最后的评比总结,社团中心的人全程参与社会实践。SPDC在为浙江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服务中积累和形成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不少成效,但这毕竟是一项年轻的事业,仍然需要不断地总结提高使各项工作不断完善、规范管理。增强高校之间相互的沟通与交流,汲取他人之长来不断推动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总之,依托社团,开放、学习、总结,才能保持其活力,使其获得持久的生命力并作用于研究生社会实践。

参考文献:

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2篇

1.1实践管理

首先动员研究生和导师与专业相结合申报实践项目主题和实践单位,进行主题征集。鼓励研究生跨专业、跨年级组建社会实践团队。本实践团队共8人,其中指导教师2人,化工研究生2人,化学研究生4人。实践团队按照申报主题及拟申请的项目等级,开展预研究工作,提交预研究报告及《研究生社会实践项目立项审批表》。学校从研究生参与度、实践天数、项目特色、专业结合情况、项目与导师课题相关性、项目策划及预研究情况、项目预期成果等七方面对实践项目进行立项评审。实践活动开展过程中,指导教师按照实践预期目标精心指导研究生社会实践。同时,学校督导组对实践单位进行走访,及时了解研究生社会实践的真实情况。实践结束后,学校从实践完成情况、成果应用价值、社会影响、实践成果学术价值、符合学术道德等五方面对实践成果进行评估。然后召开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展示交流会、优秀团队汇报交流会、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及个人表彰会,对社会实践进行表彰推广。总之,学校对从主题征集、立项评审、活动开展、成果评估到表彰推广整个实践过程进行有效管理。同时,要求承担实践项目的学院高度重视,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副院长牵头,组织实施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根据研究生的特点和教育规律,选聘思想品德好、组织能力强的教师担任社会实践指导老师进行全程指导。加强社会实践安全培训和教育工作,制定安全预案,购买意外伤害保险,与参与者签订《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个人安全责任承诺书》。

1.2实践成果

政府部门调研和化工企业现场调查表明,竹埠港地区28家化工企业已全部签订了关停迁协议,其中26家已全面关停或迁出湘潭,2家将于年前迁至九华开发区。关停迁将显著提高节能减排效果,全年共减少用电约4000万度、用煤约30万t,减排废水约160万t、SO2等废气约70%,减排重金属镉约72kg、铅约1kg、铬约2kg。关停迁后,许多企业的化验室或生产现场还存放有部分化学试剂或原料,遗留有大量的化工废液及废渣,原材料、化学试剂的包装物、空试剂瓶,存在安全和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如此,在关停迁过程中未发生重大安全生产事故及环境污染事件和群众性事件,企业与政府精诚合作,较好地解决了所有相关人员的安置问题。实践过程中,安排专人负责宣传报道和信息报送调查情况。实践结束后,通过团队报告会、经验交流会、社会实践报告、DV展播、图片宣传等形式,宣传所取得的实践成果。

2与专业相结合的研究生社会实践研究

2.1内容专业化

内容专业化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基本要求。专业化能结合专业策划社会实践主题,建立较好的社会实践基地和团队,加强社会实践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依靠专业优势开展社会实践,不仅可以充分调动师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也能让师生充分体验走出校园、深入基层的精彩。在精心组织、认真督导、全面总结的基础上,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随时调整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适应时代要求,变活动的简单组织为工作的专门研究,使社会实践常做常新。

2.2场所基地化

场所基地化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基础。基地化能全方位多渠道立体化宣传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意义,努力寻求地方政府和社会的认可与支持。能从地方经济建设需求出发建设校企合作、政校合作、地方共建等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基地,密切地方关系,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实现多方共赢。能将社会实践基地与实践教学基地、产学研基地、工程硕士联合培养基地、大学生就业创业基地相结合,促进学校教学改革和学生全面发展,培养优秀工程技术人才。

2.3经费多元化

经费多元化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重要保障。除学校的专项资助经费外,要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筹措经费,支持研究生社会实践。因此,要加强与地方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的交流合作,充分挖掘自身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点,积极组织策划能为地方建设做出贡献的服务项目,争取政府投资,为社会实践和地方经济建设助力。要充分发挥师生特长,根据师生专业优势找准校企合作和产学研合作项目,解决因经费不足制约社会实践活动向纵深发展的瓶颈。

2.4运行项目化

运行项目化是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有效途径。项目化能针对某些具体问题开展研究、提供服务,可以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从民生问题出发,将产学研发展与调研成果相结合。能使实践内容与专业紧密结合,实践目的明确,实践形式丰富,实践经费充足。能满足服务研究生与实践单位的双重发展需求,是培养研究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切实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作用和职能的有效途径。

2.5管理机制化

管理机制化是提升社会实践效果的重要保证。通过建立健全社会实践活动机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为社会实践活动的规范进行和均衡发展提供保证。研究生院不仅对从主题征集、立项评审、活动开展、成果评估到表彰推广整个社会实践过程管理有明确的措施,而且对承担社会实践项目的各培养学院有具体的要求。使社会实践真正达到帮助广大研究生了解基层需求,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和实践能力,引导研究生在社会实践中奋发成才的目的。

2.6成果社会化

成果社会化是发挥社会实践作用的重要手段。社会实践能全面提升团队合作精神、思想修养和综合素质,增强研究生社会责任感,提高研究生实践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实践育人的作用。同时,社会实践所取得的成果,能为地方政府进一步做好相关工作提供参考,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社会实践服务社会的职能。

3结语

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知行观;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

中国传统的“知行观”内涵丰富,具有浓厚的“格物致知”和服务社会的意识。近年来大学生社会实践越来越为高校、社会和学生所重视与认可,在实践育人与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日益彰显。关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研究已有多角度的探讨,但是在体系性和深入性方面还有待加强。因此,将“知行观”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进行研究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与应用意义。

一、“知行观”的思想内涵与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暗合”

“人非生而知之”,乃学而知之,行而知之,更多是行而知之,这种体验最深刻,也能得到实践的检验。其实,“对知行关系的厘定,从知先行后、知本行次、知行互发、知行俱到、以行为重到知行合一、不分先后等等,见仁见智、不一而足”[1]。这些观点表面看来并不相同,有些甚至给人截然相反的感觉,但是,总体而言,他们都肯定“行”的独特价值,只不过有的认为“知行合一”,有的认为“知先行后”,都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把社会实践纳入学校教育教学总体规划和教学大纲,规定学时和学分,提供必要的经费。”教育部也曾专门发文强调,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更有利于创新人才的培育,同时可以增强他们运用专业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与知行观的思想内涵暗合。

二、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知行观”的欠缺与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

目前我国的硕士研究生主要分为两类:即学术类和专业类研究生。前者在高等教育定位中侧重其科学研究能力,后者则侧重应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二者都离不开学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支撑。就研究生培养的现状来说,研究生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多,以至于自觉地以“知行观”为指导进行求知和社会实践的更少。另外,“我国传统的教育理念,教育仅仅局限于教室和教师,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就是接受教师的传道、授业和解惑,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和领悟。所以,我们培养的学生只会学习和考试,不会创造和创新,我们培养的学生与社会实际需要相脱节,教育脱离产业发展,脱离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教育不能很好地服务于国民经济,这种状况既束缚了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也浪费了学生的青春时光”[2]。这种“知行观”的欠缺与传统教育观念的束缚形成的双重叠加效应,使得研究生普遍忽视社会实践能力的培养。

2.以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

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时间短、实践内容简单、实践效果较差,往往出现以参观、浏览和提交实践报告、参加短期竞赛代替的情况。同时,用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的现象尤其严重,特别是研究生开展社会实践往往只能选择组织研究生“三下乡”实践团的形式,进行专业实践或者科技支农、科技支工,至于志愿服务类、社会调查类、专项能力提高类等社会实践则很少开展。

3.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薄弱

研究生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不多,他们主要面对的是理论学习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与社会实践有较大的距离,结果导致动手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较差。一部分导师承担的科研项目少,缺乏足够的科研经费,带的学生数量又较多,无法提供给研究生足够参与科研实践的机会;还有相当一部分研究生即使参与了科研实践,也很难有自主选择的权利,只是局限于导师的研究领域之内,无法充分发挥学生本人的实践创新能力。由于科研、实验场所的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的建设都很难跟上研究生人数的规模需求,过多的研究生拥挤在比较小的空间内,生均教育资源紧张,造成研究生缺乏必要的实践空间,研究生本身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就受到了限制。以要求社会实践能力较强、高等教育定位为应用型的研究生为例,“在现实工作中,各学校只重视招生规模的数量,进行粗放式的培养,经费能省则省、教育教学环节能简则简,特别是社会实践或工程实践环节没有给予充分重视,陈旧的设备、老套的方法、落后的实验产品,没有创新的科技含量,落后于社会需要”[2]。这种情况导致的结果就是:大学本专科学生的社会实践热情、实践时间、实践内容明显要强于研究生,研究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在很多方面弱于本专科学生。

三、“知行观”视角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培养的路径

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该在“知行观”引领下进行,即学生要学习钻研理论知识,更要注重知识运用和创新,走进社会、走进实践基地,进行成果转化。研究生要树立知行合一的观点,侧重在行的过程中探索新知,需要在学习书本理论、增强实验技能、开展课题研究之外,勇于开展社会实践。

1.树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理念

研究生是社会学术创新的后备力量,是国家培养的重要人力资源。因此,研究生的社会实践应与专业实践相结合,不能用专业实践代替社会实践,也不能用社会实践代替专业实践。社会实践不仅能培养研究生的专业能力,而且还能培养团队协作、开拓创新、组织协调、危机处理等多方面的能力;而专业实践使学校的课堂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研究生具备了一定的社会实践能力,可以放手让他们去做课题调研甚至进行工作实习、开展科研活动,使他们从中学到更多东西。

2.完善考评和经费投入体系

“实践评价不科学、反馈总结不到位将严重制约社会实践的良性循环。每个社会实践活动在结束之后,没有科学的评价体系去判断实践活动的开展效果,只是注重过程中有多少媒体报道、多少单位参加,追求单纯的数字、照片和文字总结,追求先进个人、集体的评比表彰,更将这些作为评价指标,根本没有对实践效果及学生的自我实现做出科学评价。”[3]这是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共性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问题。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有效开展,离不开完善、创新的保障机制以及全面、有效的考评机制,要制定科学的研究生实践活动的后续审查制度和考评体系。政府、高校、企业作为引导、组织、接受学生社会实践的主体,需要建立健全保障及考评机制,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更加宽松的环境和稳定的支持。同时,应该建立健全经费投入体系,将经常性实践经费与项目性实践经费、专项表彰经费与日常保障经费、校级经费与院级经费统筹起来,设置账目、专门予以管理和审核。

3.建立并拓展实践基地,重视研究生导师的主导作用

“企业希望有高学历的人才积极参与,愿意与高校合作创办各类技术应用的研究所,实施见效快的借脑开发。研究所建在厂里,企业领导看得着、叫得应,又能提高企业形象,因此企业舍得高额经费的投入。”[4]这种模式使研究生社会实践的质和量都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然而目前这样的实践基地不仅数量极少,而且种类也比较单一。很多实践基地往往建立在实习实训的基础之上,局限于专业培训或者实践教学,其视野、运用、效果与社会实践的要求相较而言较窄。应该建立并拓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基地,比如说专业实训、专业实习、创新创业、志愿服务、爱国主义教育等。同时,要特别注重研究生导师作用的发挥,我国目前的研究生教育管理体制是“导师负责制”,导师不仅负责教学、科研方面的指引,而且在职业规划、专业发展、生活态度、心理状况等多方面对研究生有很大影响。

4.发挥校友会在社会实践中的协助作用

当前校友会在高等教育发展中的作用日益凸显,校友是学校的宝贵财富,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具体体现。校友会是联谊会的一种新形式,在研究生社会实践过程中能起到很大的作用,他们在沟通毕业生与学校、单位的感情方面往往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当然,在这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研究生的主体作用,主动进行业务对接,精心设计项目,尽量要使成果运用同当地的实际需要有效衔接起来。另外,“通过校院系研究生会和地方企事业单位建立的联谊会也是一种可积极发展的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它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积极性,使更多的同学参加社会实践。当然,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指导,培训学生干部,引入考核机制,防止负面情况的产生”[4]。

5.对研究生社会实践进行针对性培训

研究生社会实践与大学本专科生的社会实践同中有异,要对其进行针对性培训。大学本专科生的社会实践活动规律是“一年级的学生入学时间较短,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低,但他们具有强烈的热情,可以组织开展社会考察、社会服务活动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重在发挥社会实践的思想性作用,同时为专业性做好准备。二年级学生已有一定的专业知识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开展一些社会调查和一部分科研活动,将专业性初步与思想性结合起来。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较为深入、系统地学习了专业课程,可以依托专业知识广泛开展科技文化服务活动,以及科技发明和创业实践”[5]。研究生社会实践活动同样要遵循教育规律,在社会实践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对不同专业的学生应安排不同的实践内容,分阶段、分层次地进行。研究生社会实践应该聚焦在科技支农、课题转化、成果运用等方面,充分发挥他们的知识优势,在社会实践中发挥引领性和突破性作用,在社会风气扭转、社会经济发展、公益项目提升等方面承担起特殊责任。另外,国内社会实践日趋项目化与专业化,对研究生社会实践的培训机制、内容、方式、效果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魏义霞.宋明理学知行观探究[J].齐鲁学刊,2007(2):32-35.

[2]朱静娜.论培养应用型研究生社会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J].学理论,2023(7):187-188.

[3]张宏亮,柯柏玲.大学生社会实践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分析[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23(2):134-136.

[4]张为鄂,王忠明,陈文华.研究生社会实践模式的分析比较[J].中国高教研究,2003(9):36-37.

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4篇

[论文摘要]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必须注重方法论的研究,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这一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是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统一的目标,符合我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符合各族人民的愿望,极大地振奋了民族精神,极大地激发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但是十六大的主题,也是理论创新的主题。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理论创新的灵魂和方向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概括13年来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经验时,首先强调的是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不断推进理论创新。他强调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世界在变化,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在前进,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在发展,迫切要求我们党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勇气,总结实践的新经验,借鉴当代人类文明的有益成果,在理论上不断扩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实现理论创新,首先要解决从哪里着手的问题,这就是理论创新的主题问题,也是理论创新的方向问题。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理论创新的基本内容。它是理论工作者在一定时期所普遍关注的问题,是理论的焦点问题,是一个它的解决能够给理论带来重大发展的问题。

不同的历史时期理论创新的主题也不同。在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要求和理论创新的主题是建立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理论体系。毛泽东思想的形成是我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坚持理论创新的集中体现和取得的最伟大的成果。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革命实践上的主题转换也带来理论上的主题转换,实践和理论创新的主题由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社会主义建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又成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主题。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特别是邓小平理论,推进了邓小平同志开创的社会主义改革和发展事业。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提出并且正确回答了在新时期我们要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不仅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重大发展,而且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重大发展。新世纪理论创新的主题就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是理论创新的灵魂、方向。

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是邓小平同志在理论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并且作了科学回答的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但是,由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是不断发展的,因而作为这种实践的反映和承担着对这种实践指导作用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也是要不断发展的。在现阶段要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和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就必须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这个主题。经过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我们胜利实现了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的第一步、第二步目标,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但是必须看到,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仍然是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巩固和提高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还需要进行长时期的艰苦奋斗。因此,我们必须立足于国内外形势的新变化,结合我们党的历史经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理论创新。

二、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回答重大问题是理论创新的出发点

江泽民同志2001年8月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时指出:“当今世界和我们所处的时代,同过去相比发生了很多深刻的变化。无论从国际还是从国内看,我们都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必须从理论上和实践上作出回答并加以解决。”[1]这段话为我们推进理论创新指明了方向,这就是理论创新必须着眼于研究回答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在新的历史阶段,新问题、新挑战层出不穷,各种矛盾错综复杂,尤其是那些矛盾集中、影响广泛的重大问题,是我们事业发展过程中必须解决的问题。例如,我国生产力和科技、教育还比较落后,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还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根本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人口总量继续增加,老龄人口比重上升,就业和社会保障压力增大;生态环境、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矛盾日益突出;我们仍然面临发达国家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占优势的压力;经济体制和其他方面的管理体制还不完善;民主法制建设和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长期困扰人们思想的症结所在。各种深层次问题和矛盾已经并将继续展开,对理论研究工作提出了巨大挑战,也孕育着理论的突破性发展。这就要求我们把深入研究回答现实生活提出的、广大干部群众关心的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作为当前理论研究的重中之重,集中力量,刻苦攻关,努力取得有深度、有分量、有说服力的理论成果。

研究回答重大问题,必须着眼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运用,着眼于对实际问题的理论思考,着眼于新的实践和新的发展,根据实践的经验和发展的要求,对党和国家工作中的全局性、战略性、前瞻性重大问题,作出科学和全面的论述。不断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我国现阶段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及其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关系的演变及其合理的制度体系;关于新的历史条件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继承和发展;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世界社会形态与文明类型的关系、各国文明的多样性与当代社会发展等等,都是我们在理论创新中必须解决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三、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行理论创新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理论创新必须重视探索新的实践。理论的生命力来自实践,离开对现实生活中重大问题的关注和研究,理论就会成为无源之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革命和建设实践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的实践性决定了它的科学性。它总是随着在总结实践经验基础上的认识深化而深化,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马克思主义诞生一个半世纪以来,实际生活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革,时代、社会实践和科学技术获得了前人难以想象的变化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体系,经过列宁主义阶段,在中国发展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阶段,并且这种发展过程并没有完结。无视时代的巨大变化,不去总结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丰富的实践,马克思主义就不能发展,理论就不能创新。因此,要实现理论创新就必须重视总结实践经验,探索新的实践。

注重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这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和建设胜利的法宝,也是实现理论创新的正确途径。所谓理论创新也就是认识深化和飞跃的成果。这自然离不开实践,离不开对实践经验的总结。正因为如此,我们党的三代领导人都非常重视对实践经验的总结以及探索新的实践。作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第一阶段即毛泽东思想,就是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的总结。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又一重要理论成果,是在和平和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世纪之交,江泽民同志深刻总结了我们党80年的历史经验和其他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根据国内外、党内外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基于对共产党执政的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深刻把握,以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政治胆略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理论勇气,创造性地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随着新世纪的到来,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们的奋斗目标极其宏伟,建设任务极其繁重。因此,探索新的实践显得更为重要。这是因为我们干的事业是全新的事业。

所以说,只有以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以我们正在做的事情为中心,善于总结实践经验,重视探索新的实践,就一定能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实现理论创新,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谱写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新篇章。

理论创新应注重方法论研究。当前,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机遇期,各种深层矛盾、问题不断凸显,热点、难点、焦点问题不少。这些矛盾和问题涉及各个领域、各个方面,与以往相比具有新的特点,更需要从根本上、全局上、方向上予以思考和解决。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探讨新思路、新方法,在理论创新中注重方法论的研究。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历来十分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意义,反复强调:我们的学说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恩格斯说过:“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2]毛泽东说过:“我们不但要提出任务,而且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3]任何实践都离不开科学的思想方法的指导,任务确定后,又要采取科学的工作方法去实现。思想方法是否正确,工作方法是否得当,关系到能否完成任务,甚至关系到整个工作的成败。

注重方法论研究,关键是如何解决“结合”问题,即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抓住“结合”,实际上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所体现的最根本的方法论。马克思曾经说过:“正确的理论必须结合具体情况,并根据现有条件加以阐明和发挥。”[4]注重方法论研究,就是要善于把握要点,把握大局,宏观思考,从战略高度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要富于创造精神,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既借鉴世界经验又不照搬别国模式;要从中国的现实和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出发,去总结新经验,创造新办法,寻找新路子,特别是从哲学的高度对群众实践经验加以概括和升华,把渗透于具体经验中的方法论原则提炼出来,从而形成指导实践的方法论。注重方法论研究,必须反映时代的要求;顺应当代人类思维主导观念转变的走向;回应当代中国实际——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呼唤。注重方法论研究,还必须吸收一切人类文明成果,特别是吸收和运用系统论、信息论和控制论的研究成果。“三论”对当代科学研究以至经济和社会生活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三论”所提供的现代科学方法,比如系统方法、信息方法、反馈方法、功能模拟方法对当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复杂系统的工程,要求我们运用系统方法,以整体的动态联系的观点进行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规律,正确指导和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理论创新必须坚持历史与现实的统一。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创新,是通过对历史经验的科学总结和对现实实践的正确把握实现的。理论创新往往包含着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和无产阶级新的实践的出现而对旧的理论的修改、完善过程,是在对过去的理论的积极扬弃中实现的。

江泽民同志指出,作为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必须始终注重总结历史,善于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方法论,从对历史规律的不断认识和把握中找到指导我们前进的方向、道路和经验,不断开辟未来发展的新境界。回顾党的历史,每当我们面临新的历史转折和新的开拓创新课题时,总是要从新的现实角度反观历史,总结经验,以汲取智慧和力量,牢牢把握未来。党的遵义会议、七届二中全会、十一届三中全会、十三届四中全会,都是如此。特别是党的六届七中全会和十一届六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验和教训,尤其是坚持还是违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经验教训,作出了《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于我党确立毛泽东思想的指导地位和形成邓小平理论奠定了重要的思想基础和组织基础。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机遇期的历史关头,党的十六大又深刻地总结了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波澜壮阔的历史,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十条基本经验。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中,必须坚持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同现实实践相统一,只有这样才会催发巨大的创新和开拓力量。首先,现实是历史的发展。关注历史、总结历史,是出于现实实践的需要,是为了解决现实实践中的问题而去研究历史的。其次,历史认识为现实提供了解决问题的依据。事物的历史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现实实践的性质的方向,历史中包含着具体事物的具体规律,历史中包含着实践的经验和教训。第三,现实还是检验历史认识的准绳。在现实实践中通过实践的反复检验对历史认识进行不断的丰富和完善。

注 释

[1] 《江泽民在与军队高级干部理论研讨班学员座谈的讲话》 人民日报2001年9月1日。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9卷,第406页。

研究生社会实践总结范文第5篇

经过近几年的发展,我国的新农村建设到底情况如何,进展到什么程度,取得了什么效果,遇到哪些困难,解答这些问题不仅需要理论上的系统分析,更需要通过深入细致的实践调查,取得第一手的翔实资料,进行科学的评估,才能对我国新农村建设问题作出科学的判断和总结。

这些年有关“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图书也出版了不少,有的从宏观战略上探索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问题,如(《新农村建设战略研究》,有的分专题研究新农村建设的具体思路问题,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若干问题研究》;有的从实践案例角度,总结新农村建设所取得的经验,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百村调研汇集》;还有许多从部门、从地区的角度探讨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可谓林林总总。这些理论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对推动新农村建设都起到过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新农村建设是一个不断推进的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不断总结新经验、研究新问题、提出新对策,不断完善和丰富既有的理论成果,并以社会实践来检验理论成果,努力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理论体系。

由宋洪远等著,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农村建设:政策与实践》就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的阶段性成果,也是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重大理论与现实问题研究》的最终成果。

本书共分14章。不仅系统回顾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历程、取得的成就、国外经验和典型案例,而且就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如何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强化公共服务、提高农民素质等重大现实问题进行综合分析。探讨了通过完善财政支农政策、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增加新农村建设资金投入,通过构建新型社会化服务体系促进现代农业建设等相关问题;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借鉴国外经验和我国实践推进新农村建设等理论问题,进一步深化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论分析;此外,还研究了影响新农村建设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乡村治理和村民自治制度等改革问题,进一步完善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研究的系统性和针对性。

本书的突出特点,就是注重实践,注重实证研究。2007年8月-11月,该课题调研小组分别赴吉林省四平市梨树县,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安徽省滁州市、明光市,江苏省南通市、如皋市开展实地调研,从县、乡、村三个层次,访谈了有关机构和人员,围绕新农村建设中的体制和政策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研究。此外,课题组还对安徽省、江苏省、吉林省和陕西省等四个省农村固定观察点的样本村、农户和企业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资料分析。2008年底,课题组完成大部分研究报告的初稿。2009年和2023年,课题组对新农村建设相关政策措施的落实情况,专门进行了两次百县万户调查。还通过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系统进行农户问卷调查和政策落实情况调查,结合已有的公开研究成果、统计资料和相关数据等,系统分析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理论问题,深入研究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现实问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