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精选17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

  一、名师说课

  说教材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选自鲁迅的《且介亭杂文》,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国民党军队节节败退,国民政府在哀求国联无望之后,既而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散布对抗日前途悲观的论调。此时《大公报》也跟着起哄,于1934年8月27日在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上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然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早已濒于精神灭之域。”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针对这一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之际,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以驳斥这一反动论调,这篇文章既义正严辞地批判这一悲观无望论调,又猛烈地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更热情地歌颂了英勇斗争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信心,鲁迅先生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确实值得我们学习。教育学生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奋斗,也是我们这课书教学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上应该完成的目标。课标也明确指出“培养学生高尚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批驳的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悲观论调,这一悲观论调的要害是“以偏概全”,正如鲁迅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偏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作者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摆出对方论据(第1自然段),紧接着引出对方论点(第2自然段),然后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也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结论,它们论证不了论点(第3—5自然段),这是直接反驳;中间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并举古今事例论证“中国有并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正确的论证,与对方谬论针锋相对(第6—8自然段),这是间接反驳;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得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的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这篇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写法灵活,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故本文的教学,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理清思路的基础上,理解驳论文的思维流程,深层探讨课文的意蕴,体会这篇驳论文在写法上的特点,因此我把学习本文的结构严谨、波澜起伏、跌宕有致的艺术特色,学习反驳论证作为教学的知识和能力目标之一,并列为重点,加以突出。因为九年级学生刚接触议论文,对议论文还比较陌生,而课标要求学生能“区别观点与材料(道理、事实、数据、图表等),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

  这篇课文,语言犀利,带有很深的内蕴和很强的讽剌意味,最能体现鲁迅杂文那种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的风格。教学本文应组织学生揣摩语言,理解关键语句的深层含义,体味鲁迅杂文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和讽刺性的语言特点。为此,我把品味语句,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鲁迅杂文的语言魅力,作为教学的又一知识和能力目标,并视为难点加以突破。因为初中生的语言感悟能力还比较差,而课标却要求学生能够“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学习得法,事半功倍。课标明确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所以教师教学方法的选择,学生学习方法的确定,既要“遵循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和语文学习规律”,又要根据文本的特点和教师的个性。“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这是课标对阅读教学提出的具体要求。为此在本课教学中,我尽量创设丰富多彩的教育情境,让学生在合作中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

  本文短小精悍,朗读一遍大约3分钟,而且感情强烈很适合通篇诵读,所以我采用诵读的方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学生在读中感,语中悟,从而增强语感,深入感知。

  议论文的语言都准确、严谨、缜密、逻辑性极强,本文也不例外。因此我在教学中运用品读的方法,通过品读课文,揣摩、推敲语言,学生既体味了文章语言的魅力,又理解了文章的思想内涵,学生的理解能力得到了增强。如抓住第一自然段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让学生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意味,体味作者情感。

  本文有的语句有很深的含意,如“中国人”一词在文中出现了五次,它所指的范围各不相同,如何让学生理解呢?我采用了讨论探究法,让学生自主合作地探究,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变换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拓展了思维。

  本文的写作年代距离现代已经73年了,当时的背影老师虽作了一些交代,但学生对文中有些隐喻的说法难以理解,如第9自然段中“脂粉”、“筋骨和脊梁”、“壮元宰相”和“地底下”四个词语的理解学生存在很大的困难,于是我用比较阅读法,直接用这些词语的比喻义代替它,抓住文中着重号表示被国民党检查官删除的部分这一契机,让学生在比较中自己感悟作者这样写的苦衷,也在比较中完成对知识的迁移或延伸。

  本文是学生接触到的第一篇驳论文章,对于驳论文的知识我是采用讲授法,直接告诉学生什么是驳论,驳论有什么特点等,让学生在理论的指导下有目的地学习本文。

  说教学过程

  本文的教学我分以下几个板块进行:

  第一块板:解题激趣,营造氛围,活跃思维

  步骤一:我直接导入这一课,结合课题我设计“在不阅读课文的前提下,你能从课题中获得哪些信息”的问题。这是一个开放题,需要学生大胆地思维,积极地探索。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阅读兴趣,激起了学生阅读的期待,拓展了学生思维的空间。我虽然提出了不阅读课文的要求,为了回答问题学生还是在偷偷地阅读课文。

  步骤二:根据学生的回答创设多种教学情境来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如:在学生回答“题目是一个反问句”的基础上,让学生推断出本文是一篇驳论,多媒体显示驳论文简介,我顺势简要地说明什么是驳论以及驳论的特点。这既丰富了学生知识,又为本文的学生扫清拦路虎。在学生回答“题目交代了本文要谈的对象是中国人,要谈的事件是是否失掉了自信力”基础上,请学生说说“什么是自信力?”“你认为哪些人才是自信力的人?”这既营造了活跃的课堂氛围,又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的基调。

  第二板块: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

  步骤一:资料助读,走近作者和文本。多媒体显示时代背景,作者简介。因为本文与现代相隔了七十三年之久,当时情形与现在殊不相同,要实现学生与作者,与文本对话,就有必要让学生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及作者本人。

  步骤二:教师范读,注意读音和情感。多媒体显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这一步骤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这是现在教学往往被忽视的,其实课标对初中生的认字、写字、朗读都有明确的要求,我们要认真地贯彻执行。而现在的学生也往往不重视这些,写起文章来错别字连篇,有时还提笔忘字。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切不可忽视这一步骤。

  步骤三:学生朗读全文,找出论点和论据。多媒体显示。“①作者要反驳的错误观点是什么?②这一错误观点是怎样才产生的?③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④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其依据是什么?”通过这些问题的回答,学生对课文有了整体感知,也基本理清了思路,这也是符合课标“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的要求的。

  第三板块:精读课文,讨论探究,理解内涵

  步骤一:精读第1—5自然段,讨论探究。多媒体显示“①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②第1、4段有一部分加点的文字,是国民党检察官曾经删掉的文字,这说明了什么?”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通过这一问题的讨论探究,让学生体会到驳论证比较论点,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胜于雄辩,我们一定要有推理判断能力,有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才可以明辨是非,不被歪理所迷感。这也就是课标上所说的三维目标之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

  步骤二:精读第6—8段,讨论探究。多媒体显示“①作者是如何立论的?请简述作者的思路。②‘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被‘大家’所知道?”通过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与讨论,学生理解了为了驳倒对方,也可以提出与对方争锋相对的论点,并论证其成立,这就是间接反驳。明白了“中国的脊梁”是指踏踏实实地为民族进步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代表广大民众的利益,从而增强了学生民族的自信心、自豪感,并激励他们为祖国美好的明天而发奋学习。那么本课教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目标在这一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得到了实施,而学生在耳濡目染中也受到了教育。

  步骤三:全班齐读第9段,研讨下列问题。多媒体显示“①‘中国人’一词在文中共用了几次?找出来辨析它们的含义有什么不同。②这段文字你不理解的是哪些地方?说出来同组研讨,还不能解决的,提到全班研讨。”第二个问题,我原是这样设计的“这一段文字中的‘脂粉’‘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地底下’分别指什么?”这样问就扼杀了学生创造性,束缚了学生的思维,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能充分体现个性化的阅读,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

  第四板块:品读课文,揣摩语言,体味情感

  步骤一:品读课文第1段,师生一起揣摩、推敲“总”、“只”、“一味”三个副词,学会语言表达技巧,体会讽刺意味,体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通过揣摩推敲,学生懂得了情溢言表,言为心传,感悟到语言运用的妙处,领悟到作品的内蕴,融合贯通了作者思想感情,与作者的脉博一起跳动,培养了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步骤二:品读课文第3、4自然段,揣摩“自欺力”、“他信力”造语的新奇。通过揣摩,学生领会了这是一种修辞手法叫仿拟或仿词,是作者用“自”与“他”、“信”和“欺”两组反义词衍义造成。这一字之改,既显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又将反动派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真是力透纸背,令人难忘。这大大地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的感染力,使语言的那种幽默、辛辣、讽刺的意味更见强烈了,把鲁迅对反动派的痛心疾首表现得酣畅淋漓。

  步骤三:自由默读全文,找出对你影响最大,感受最深的句子进行品读

  在小组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更进一步地领会语言的表达技巧,更深刻地感悟作品的内涵,更贴切地体味作者的情感。这一步骤的设计是让学生更多地进行探究性的阅读和创造性的阅读,尝试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从而提高阅读质量。这一过程也是难以把握的,是一种自我挑战。

  第五板块:总结课文,联系实际,扩展延伸。

  步骤一:作者为了论证自己“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一论点的正确,列举了“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人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请你用这种句式说话,进行扩展延伸。多媒体显示“请用以下的句式说话,我们从古以来,就有 的人,他们是一种 ,如 等。”“示例①: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他们是一种不求名利,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②我们从古以来,就有拼命硬干的人,他们是一种不怕流血牺牲,反抗反动统治,坚决抵御外侮的革命者和民族英雄,如陈涉、文天祥等,”此教学环节的设置既是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理解的展示,也是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锻炼,更是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步骤二: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请说一段话并作简单的介绍。此教学环节的设置,主要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受当代“中国脊梁”的丰功伟绩,为我们的民族而自豪,为我们的祖而骄傲!

  步骤三:课堂小结。

  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掌握了驳论的写法,另一方面理解了鲁迅先生精深的思想和宽广的胸怀,同时也体味了他那泼辣尖锐,犀利有力,批评讽刺的语言风格,让我们永远铭记先生的教诲,用坚挺的身躯迎接新生活的挑战,用坚不可摧的自信迎接时代的挑战,为使我们的民族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而努力奋斗。

  二、名师引路

  [创新方案一]

  教学角度:改编为访谈节目

  主要教学步骤:

  1.第一次合作讨论。查询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查词典,解决生词。熟读课文,广览资料,小组展开思考讨论:①作者是针对什么观点展开批驳的?②悲观论调者的观点是如何得出的?③作者是怎样反驳的?④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

  2.第二次合作讨论。①将全班学生分为三个组:正反,反方,观众,主持人。单位,进入角色,再次合作讨论,为访谈做准备。教师指导方法。

  3.进入角色做访谈。(1)主持人提问。可能涉及的有:①请闻鲁迅先生,您当时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②请问反方,你们为什么要有这样的悲观想法?③请问鲁迅先生,您怎样看待这些公开的文字?您有什么证据证明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呢?④“脊梁”怎样理解?您列举的四类人如何理解?您能列举一些具体的真人真事吗?⑤请问,反方,您还坚持您的观点吗?您认为您犯了一个怎样的错误?(以偏概全)(2)观众质疑。观众就不懂的句子或者其他的问题可以向正反或者反方提问。

  [创新方案二]

  教学角度:辩论活动

  主要教学步骤:

  1.教师导读指导。①第一遍读课文,大致了解文章内容。②检查:体裁?(驳论文)作者针对怎样的谬论展开反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作者树立的正方观点是什么?用原文说。(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③穿插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第二遍读课文,深入讨论。你发现支持错误观点的论据了吗?作者认为对方的推论有什么问题吗?你能给作者的论据补充一些鲜活的事实论据吗?④教师小结文章的思路。2.辩前准备活动。①选出代表。正方反方各四人,其他做观众。兼评委。教师做主持人。②正反方各自组织辩论材料,要求发言时口齿清楚,观点鲜明,作为论据的材料充分有力。评委及其观众要总览全局,事后评选最佳辩手。3.开展辩论活动4.评选最佳辩手

  三、精品教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人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 鲁迅 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二、检查预习情况:   

  (1)解释下列词语:   

  玄虚:用使人迷惑的形式来掩盖真相的欺骗手段。   

  渺茫:因没有把握而难以预期。   

  诓骗:用谎话骗人。   

  怀古伤今:怀古,追念古代的事情。   

  为民请命:请命,代人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困苦。   

  (2)简介“九•一八”事变与本文的写作背景。   

  1931年9月18日 ,日本帝国主义突然向沈阳进攻,蒋介石下令不许抵抗,国民党军队不战而逃,不到半年,日本帝国主义就占领了我东北三省。而国民党政府腐败无能,采取不抵抗政策,“南京政府束手无策”“单会去哀求国联”,“国联”即“国际联盟”的简称,是英法等帝国主义国家瓜分世界和调节相互矛盾,于1920年成立的国际组织。鲁迅指出“国联却正和日本是一伙”。“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政府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它派出的调查团到我国东北调查后,在发表的《国联调查团报告》中,指出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并非“合法之自卫手段”,但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的措施。蒋介石向国联哀求,实际上就是向日本帝国主义哀求,充分地揭露了蒋介石屈膝投降的奴才相。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祈祷“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会”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 1934年9月25日 ,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题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一反问句,意即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鲁迅,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他的作品很多,有小说集《呐喊》《彷徨》等,散文集《朝花夕拾》,诗歌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且介亭杂文集》等。本文选自《且介亭杂文集》。   

  ⑶驳论文简介。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三、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要求思考文章的论证层次。   

  第一部分(1、2自然段):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   

  第二部分:批驳敌论。   

  第一个层次(3—5自然段)驳论敌论论证;   

  第二个层次(6—8自然段)驳敌论论   

  第三部分: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9自然段)   

  四、阅读第1、2段课文,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两段话中,揭示了对方什么谬论论点?什么论据?哪些语句最富于讽刺意味?   

  [明确]谬论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谬论论据: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现在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   

  其中“只希望着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等句最富于讽刺意味,揭露了国民党政府面对日本侵略“只会哀求国联”,采取坚决不抵抗政策的卖国投降的本质。   

  (2)文中反复承认“是事实”“也是事实”“却也是事实”,与原文的批判有什么关系?   

  [明确]有着前后照应的关系。   

  五、阅读文章3~5段,思考:写驳论,要善于寻找批驳的“突破口”,所谓“突破口”,就是对方谬误的薄弱环节,抓住了它,就能击中要害。联系全文,想一想,为什么本文以反驳对方的论证,即指出其沦据不能证明论点为“突破口”?   

  [明确]因为谬论论据都是被作者给予肯定的事实,谬论论点表面看上去似乎也正确,那么要想驳斥这——观点,最好的方法自然是揭穿对•方的论据与论点之间没有内在的逻辑联系,即驳论证了。   

  六、总结、扩展   

  本节课着重分析了课文的逐层推进的论证层次,找出了谬论论据和论点及驳斥方式。   

  七、布置作业   

  继续阅渎课文,找出作者的正面观点。   

  第二课时   

  (一)明确目标   

  在整体把握课文的基础上,研讨课文三、四部分。   

  (二)整体感知   

  文章在批驳对力•论证的基础上作了正面立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三)教学过程   

  1.指名朗读6~8段,要求学生思考:文章在批驳对方论证的基础上提出了什么样的观点?   

  [明确]文章6~8段间接驳斥了对方的论证,即谬论论据上所说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是不能代表当时广大人民利益的国民党官僚和所谓的“社会名流”。他们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中国人,他们是中国的败类。而真正的中国人在国难’当头时,应是“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我国自古以来就不泛这样的人,他们才是“中国的脊梁”,“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赴后继的战斗。”在此基础上作者提出了正确的观点:“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2.你能举出一些具体事例来证明作者的观点吗?   

  [举例]“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于 9月20日 和22日连续发表宣言,提出“组织群众的反帝运动,发动群众斗争,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的战斗号召。在党的号召和领导下,全国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日运动,坚决反对蒋介石政府的不抵抗政策。1931年9月至12月,曾发生三次规模很大的学生请愿运动。   

  3.作者指出应如何评价中国人?齐读文章最后二段。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4.鲁迅为什么反复强调“中国人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评价中国人应该去评价这部分人,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只希望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的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文章最后再次强调了上段所立的观点。   

  5.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四)总结、扩展   

  本文以驳论证的方式逐层推进地批驳丁“九•一八”事变三周年后,有些人慨叹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谬论。揭露了国民党政府的卖国投降本质,肯定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广大抗日军民所作出的巨大贡献。   

  文章语言犀利、带有强烈的讽刺意味,如“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作者指出还是一种“自欺力”,揭露了蒋介石“坚决不抵抗”的卖国投降本质。   

  课后请同学们阅读与本文背景相关的鲁迅的另一篇驳论文《“友邦惊诧”论》,学习其驳论点与驳论据的方式。   

  (五)布置作业   

  整理完成课后练习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论据是真,但不能证明论点

  错误 直接反驳 正确

  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间接反驳我: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教学反思:

  这一节课,充分感受了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在“九一八”事变后,全国上下一片悲观,鲁迅先生洞悉先机,发出中国人应该自强自信的呐喊!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应注重本课的现实意义。当这一切过去,你们将成为“新中国的脊梁”, 相信自己,你们将赢得胜利,创造奇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2

  课文分析:

  批驳的是一种悲观论调。鲁迅从两个方面批驳对方论点。一方面,揭露“一部分人”,他们对民族悲观失望,“自信力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这是直接驳斥;另一方面,用历史和当今的事实证明“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是间接批驳。最后,文章从立场观点上作出结论:“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课堂设计:

  一、导入:

  大家对鲁迅先生早已不陌生了。从他当年毅然弃医从文的经历,到后来《呐喊》、《彷徨》等文集的问世,无不表现了先生毕生追求民族自由解放的拳拳爱国之心。1936年,先生去世时,上海民众在他的遗体上覆盖了写有“民族魂”三个大字的白布,来表示对先生人格精神的景仰和赞颂。他博大精深的思想至今仍有着巨大的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来学习他写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的一篇很有代表性的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出示课题。)

  二、自读课文后,思考问题,理解内容:

  1、为什么用这样的一个问句作为题目?

  2、作者在文中批判了一个什么样的观点?对方为什么这么说?

  追问: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而再、再而三地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

  3、作者在文章中想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他有什么材料作为依据?

  三、理清行文思路及批驳角度:

  (1-2)提出对方论据和论点,批驳矛盾谬误之处——失掉了“他信力”。

  (3-5)进一步尖锐地揭示“求神拜佛”的实质——发展“自欺力”。

  (6-8)论证从古以来,中国就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人”在。

  (9) 得出结论,自信力的文章,不可看表面文章,应看地底下。

  ——直接、间接批驳。

  四、品析鲁迅先生批判敌人时辛辣、尖锐的语言风格。找具体句子说明。

  五、拓展延伸:

  1、文中写到的自古就有的“四种人”比较概括,你能为其中一种人举几个具体的人物和时间作为实例吗?今天,我们还可以举谁为依据?——(补充论据。)

  2、阅读鲁迅的《最先与最后》,感受鲁迅杂文的独特风格。

  六、总结归纳,布置作业。

  资料链接:

  最先与最后

  鲁 迅

  《韩非子》说赛马的妙法,在于“不为最先,不耻最后”。这虽是从我们这样外行的人看起来,也觉得很有理。因为假若一开首便拼命奔驰,则马力易竭。但那第一句是只适用于赛马的,不幸中国人却奉为人的处世金针了。

  中国人不但“不为戎首”,“不为祸始”,甚至于“不为福先”。所以凡事都不容易有改革;前驱和闯将,大抵是谁也怕得做。然而人性岂真能如道家所说的那样恬淡;欲得的却多。既然不敢径取,就只好用阴谋和手段。以此,人们也就日见其卑怯了,既是“不为最先”,自然也不敢“不耻最后”,所以虽是一大堆群众,略见危机,便“纷纷作鸟兽散”了。如果偶有几个不肯退转,因而受害的,公论家便异口同声,称之曰傻子。对于“锲而不舍”的人们也一样。

  我有时也偶尔去看看学校的运动会。这种竞争,本来不像两敌国的开战,挟有仇隙的,然而也会因了竞争而骂,或者竟打起来。但这些事又作别论。竞走的时候,大抵是最快的三四个人一到决胜点,其余的便松懈了,有几个还至于失了跑完预定的圈数的勇气,中途挤入看客的群集中;或者佯为跌倒,使红十字队用担架将他抬走。假若偶有虽然落后,却尽跑、尽跑的人,大家就嗤笑他。大概是因为他太不聪明,“不耻最后”的缘故罢。

  所以中国一向就少有失败的英雄,少有韧性的反抗,少有敢单身鏖战的武人,少有敢抚哭叛徒的吊客;见胜兆则纷纷聚集,见败兆则纷纷逃亡。战具比我们精利的欧美人,战具未必比我们精利的匈奴蒙古满洲人,都如入无人之境。“土崩瓦解”这四个字,真是形容得有自知之明。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看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3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文中的某些语句、文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

  (3)认识并初步学习杂文这种文艺性论文,理解鲁迅的杂文的社会作用和实际意义。

  (4)认真领会鲁迅杂文的强大说服力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5)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树立并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建议

  课文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摆出论敌的论据和论点。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一味求神拜佛。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不同的是本文从批驳敌论论证入手指出敌论论证的荒谬,根据论敌的论据根本就不可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正确的推理应该是:先前的信“地”、信“物”后来的信“国联”。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他信力”也失掉了;求神拜佛只能会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所以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通过批驳论敌的论证,证明了论敌的论点根本不能成立。最后,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举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和现在的事实作为论据,使正面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正面论点的确立,又是对论敌论点的间接驳斥。最后,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启示人们擦亮眼睛,从本质上看问题,识破敌人的伪装,同是看到中国人民并未失掉自信力的现实。

  写作特点

  《?》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驳论的战斗性和文艺性是这篇杂文的特点。

  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舆论界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进行有力的批驳。文章在驳论部分,先摆出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随即一一批驳,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从侧面批驳中除摆事实、讲道理外,还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文章有破有立,这篇杂文虽然只有七八百字,却像匕首一样,刺向对方的要害,痛快淋漓。

  杂文的特征

  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是指它的思想性和斗争性。当然,还有一些,象“短小”、“讽刺与幽默”都可以算作是它的特点,但下列三点是主要的:

  一是知识性。杂文跟一般的议论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它常常是谈古论今,说文道理,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杂”又不是杂乱无章,是杂而不乱,总是服务于一个中心。这样,在这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给人很多趣味,这就是它的知识性。

  二是文学性。杂文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形象性,一个是它的感情性。杂文的形象性是说,杂文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来说明道理,而且还可以勾勒出自己的“杂文形象”,从而来生动、形象地阐述事理。杂文的感情性是说,作者要直抒胸臆,要表现自己的个性,要有鲜明的爱憎感情,使读者往往可以感觉到它的作者的音容笑貌,甚至是他的性格特征。

  三是思想性和战斗性。关于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我们在讨论狭义杂文时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杂文的形象性

  怎样来创造杂文的形象呢?它的基本作法是:抓住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一些本质特征,以生动的笔触,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特点和脸谱来,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在勾勒形象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论证,“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它的要点是:在勾勒形象的时候,要突出论点所强调的某一本质特征,其余则不需要费笔墨。不要单纯地描绘,要为说理而描绘,在描绘中说明道理。还要分析所勾勒的形象,在分析中使理更明。达到通过形象来说理的目的。这个形象就是杂文形象。这种做法叫做“画像识类”或者是“取类画像”,即通过对某一形象的勾勒,就可以看清一些事物的真谛或一些人物的心灵。它的构思写作过程大致是:选取原形——分析原形——描绘论证。

  杂文的性质

  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背景简介: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

  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内容简介: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第二部分: 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3--8)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9自然段)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 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小结:

  两篇杂文的比较:

  批驳层次 《文学和出汗》

  揭示谬论 先揭示谬论论点 先揭示谬论的论据,再揭示谬论的论点

  再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 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 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 用直接批驳法摆事 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与谬论相

  实批驳谬论的论点 对立的观点

  结 语 从揭露迁入的角度总结 从教育人民的角度总结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论敌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论敌立论的基础;再抓住论敌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 “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地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致敌于死命。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作业:

  1、[思考和练习] 第四题、第五题。

  2、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探究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搜集课内外学习阅读过的鲁迅先生的杂文,分析归纳鲁迅杂文的意义。

  参考资料:

  (一)鲁迅的杂文所反映的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时事政治、文艺思想、妇女解放、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接触到了,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思想斗争史;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史诗。

  (二)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看到国民党反动派腐朽和残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欺压;也可以知道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鲁迅的杂文,紧密的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指向着一切敌人,以“燃烧着的猛烈的火焰在扫射着猥劣腐烂的黑暗世界”(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续言》),是团结、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鲁迅的杂文,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产物,它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它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4

  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

  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①,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九月二十五日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5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的】

  1.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学习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解题导入新课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

  二、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

  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四、布置作业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6

  初三( )班 姓名:

  《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学习资料

  一、课文说明:

  本文以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语言,驳斥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一错误论调。

  文章分三个层次展开论述:

  第一个层次:摆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被反驳的论点

  及其论据 ①自夸地大物博、②希望国联

  ③求神拜佛

  第二个层次:从对方的论据出发,论述中国人失掉“他信力”

  发展着“自欺力”

  第三个层次,论述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盛赞“中国的脊梁”

  ★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成功地运用了驳论点和驳论证两种反驳。

  夸地大物博

  驳斥论证 求国联 只有他信力 论点不攻自破 (直接反驳)

  求神拜佛 发展自欺力

  正面立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中国的脊梁 (间接反驳)

  二、问题探讨: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答:首先承认对方对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那“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的观点就不存在了。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直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的力量。

  2、第一自然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答:不能。

  “总”表明时间之长,频率之高。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唯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

  “只”表时不做别的考虑。是抓住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

  “一味”表时专注于此,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

  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3、第三自然段,作者说信“地”、信“物”、信“国联”是他信力,你认为他信力的实质是什么?

  答:其实质是自欺欺人。信“地”、信“物”是靠祖传的家当、外在的辉煌装点自己的门面,是败家子的作风;信“国联”则是抽掉自己的脊梁,像“叭儿”一样尾随着,像藤蔓一样缠绕着。以上两种作为都是在虚妄的状态下过活,或像哈哈镜一样感觉自己的强大,或仰仗别人的施舍来证实自己的富足,唯独没有自己,自然是“自欺欺人”了。

  4、作者反驳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个观点,在反驳时所说的“他信力”“自欺力”分别指的是什么?是针对什么现旬而言的?

  答:作者所说的“他信力”指的是相信和依赖其他事物的思想和心态;“自欺力”指的是自己欺骗自己的思想和心态。前者是针对“两年前,我们总自夸地大物博”,后来“只希望国联”的现象提出来的;后者是针对这两个现象和“现在改为一味求社拜佛”的现象提出的。

  应当注意的是,“他信力”的所指不包括“一味求神拜佛”这种现象,因此,当由前两种现象改为第三种现象时,作者说“失掉了他信”,“发展着自欺力”。这些现象都发生在“九一八”事变后,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和一些社会名流不是寄希望于中国人民,不是组织民众抵抗侵略,而是寄希望于其他靠不住的东西和大搞迷信活动,因此作者批判这是“他信”和“自欺”。

  5、“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这两句话,作者用了怎样的修辞格,在文中起着什么作用?

  答:“他信力”“自欺力”用了仿词的修辞格,一字之差,将论敌自欺欺人、自我麻醉的嘴脸刻化得入木三分,显示了语言艺术的魅力。

  6、“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分别指:

  埋头苦干的人: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著于某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如大禹、屈原

  拼命硬干的人:置身家性命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如陈胜

  为民请命的人: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解除疾苦的人。如寇准、包拯

  舍身求法:为追求某一规范(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似舍身取义。如康有为、李大钊

  7、“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答:①“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

  ②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8、“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答:当时国民党到处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时。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9、第七段的“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饰不住他们的光耀”一句,你认为鲁迅是怎样评价中国封建历史?

  答:鲁迅对中国封建主流文化是否定甚至批判的,他认为尽管帝王将相掌握了话语权威,欲把所有的功绩往自己身上揽,但历史是由代表广大民众利益的人民创造的,鲁迅用洞悉世事真相和敏锐目光看到来自地底下的力量,每一个历史阶段,这股力量都会由弱到强,如岩浆喷涌而出,最终推动历史的进程。这也可以看到鲁迅改造国民精神的极大热情。

  10、“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1)这段话中的“人们”、“他们”、“大家”、“中国人”、“一部分人”等人称代词,分别指代的是(  )

  a.自古以来的人,有自信力的人,老百姓,全体中国人,为资产阶级效劳的人。

  b√承前指“埋头苦干”等四类人,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军队和人民,当时社会上一般的人;泛指中国人,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御用文人。

  c.“埋头苦干”等四类人,全体中国人,中国的人们,少数统治者。

  d.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人,普通老百姓,全体中国人民,少数反动文人。

  (2)“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是诬蔑。”画线词语的表达效果:

  答:“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这情。

  11、“脂粉”“筋骨”“脊梁”分别喻指什么?

  答:脂粉:指的是美化、伪装,用以掩盖事实真相的欺骗手段,这里指中国正在发展的自欺力。

  筋骨和脊梁:指除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那些埋头苦干、拼命硬干、为民请命、舍身求法的人。

  1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指什么?

  答:“状元宰相”,指的是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

  13、练习:

  (1)、给加点字注音:脊梁( ) 玄虚( ) 诓骗( )

  搽( )

  (2)解释词语:

  怀古伤今:

  为民请命:

  舍身求法:

  老谋深算:

  虎视眈眈:

  (3)驳论的方式可以分为 、 、 三种,本文成功地运用了其中的 和 两种反驳方式。

  (4)在下列句子后写出你熟知的历史人物:

  埋头苦干的人: 拼命硬干的人:

  为民请命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

  (5)文中的敌论是:

  (6)作者提出“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课文中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论据: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学设计7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6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5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4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3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知识点拨与学法引导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教课实录及教学反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对话表演实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2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习题精选1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练习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同步训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综合能力测试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学评估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基础训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8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文中的某些语句、文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

  (3)认识并初步学习杂文这种文艺性论文,理解鲁迅的杂文的社会作用和实际意义。

  (4)认真领会鲁迅杂文的强大说服力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5)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树立并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建议

  课文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摆出论敌的论据和论点。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一味求神拜佛。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不同的是本文从批驳敌论论证入手指出敌论论证的荒谬,根据论敌的论据根本就不可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正确的推理应该是:先前的信“地”、信“物”后来的信“国联”。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他信力”也失掉了;求神拜佛只能会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所以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通过批驳论敌的论证,证明了论敌的论点根本不能成立。最后,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举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和现在的事实作为论据,使正面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正面论点的确立,又是对论敌论点的间接驳斥。最后,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启示人们擦亮眼睛,从本质上看问题,识破敌人的伪装,同是看到中国人民并未失掉自信力的现实。

  写作特点

  《?》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驳论的战斗性和文艺性是这篇杂文的特点。

  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舆论界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进行有力的批驳。文章在驳论部分,先摆出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随即一一批驳,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从侧面批驳中除摆事实、讲道理外,还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文章有破有立,这篇杂文虽然只有七八百字,却像匕首一样,刺向对方的要害,痛快淋漓。

  杂文的特征

  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是指它的思想性和斗争性。当然,还有一些,象“短小”、“讽刺与幽默”都可以算作是它的特点,但下列三点是主要的:

  一是知识性。杂文跟一般的议论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它常常是谈古论今,说文道理,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杂”又不是杂乱无章,是杂而不乱,总是服务于一个中心。这样,在这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给人很多趣味,这就是它的知识性。

  二是文学性。杂文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形象性,一个是它的感情性。杂文的形象性是说,杂文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来说明道理,而且还可以勾勒出自己的“杂文形象”,从而来生动、形象地阐述事理。杂文的感情性是说,作者要直抒胸臆,要表现自己的个性,要有鲜明的爱憎感情,使读者往往可以感觉到它的作者的音容笑貌,甚至是他的性格特征。

  三是思想性和战斗性。关于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我们在讨论狭义杂文时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杂文的形象性

  怎样来创造杂文的形象呢?它的基本作法是:抓住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一些本质特征,以生动的笔触,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特点和脸谱来,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在勾勒形象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论证,“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它的要点是:在勾勒形象的时候,要突出论点所强调的某一本质特征,其余则不需要费笔墨。不要单纯地描绘,要为说理而描绘,在描绘中说明道理。还要分析所勾勒的形象,在分析中使理更明。达到通过形象来说理的目的。这个形象就是杂文形象。这种做法叫做“画像识类”或者是“取类画像”,即通过对某一形象的勾勒,就可以看清一些事物的真谛或一些人物的心灵。它的构思写作过程大致是:选取原形——分析原形——描绘论证。

  杂文的性质

  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教学设计示例

  一、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结构谨严、波澜起伏的艺术特色。

  2、学习鲁迅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增强民族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反驳论证的方法(间接反驳)

  2、难点: 文章所表现的鲁迅爱憎分明的思想感情的领会。

  三、教学时数:

  一课时

  四、教学步骤:

  背景简介:

  “九·一八”以后,日寇加紧侵略我国,国土日益沦丧。国民党反动政府于1934年派亲日分子黄郛乞求和平,遭到日本公使有吉明的拒绝。日军深入华北。

  悲观失望的气氛笼罩着上层社会。当时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发表社论,指责中华民族失去了自信力,为国民党反动政府推卸责任。针对这观点,鲁迅先生特特地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占我国东北三省三周年以后的一星期,发表本文,指出: 中国有充满自信力的人存在着,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筋骨和脊梁。

  内容简介:

  这篇杂文就当时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提出义正辞严的批判,既猛烈抨击了奉行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热情歌颂了在斗争中英勇的中国人民,对中国前途充满了信心。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 摆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1--2)

  开篇以似乎确凿的事实为据,用一句话指出了三个阶段中“中国人”表现出来的三种不同的态度:1、盲目骄傲,夜郎自大。(“总”含有“一向”的意思)2、盲目崇拜,借助外援。(“只”含有“唯一”的意思) 3、今不如昔,祈求鬼神。(“一味”含有“死心踏地”的意思)把这三者联贯起来,其态度是: 由自夸到崇洋,再到自欺欺人、虚无渺茫。因此有人“慨叹”: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是论敌的论点。( 这是报刊上先后宣扬过的三件“事实”,都不过是“公开”的、表面的东西,并不能反映社会的本质和主流 )用了三个事实来反复强调和肯定,即事实已铸成铁案。

  第二部分: 驳斥论敌的论点和论据。(3--8)

  根据批驳的对象不同,分两层。

  第一层,针对对方的三个论据,运用层层剥茧的方法,指出其虚伪性和欺骗性,抨击其卖国行径。(3--5)

  “他信力”、“自欺力”这是作者在本文里特地造的两个新词,用“自”和“他”,“信”和“欺”两对反义词衍义造成的。这是一种修辞手法,这两个新造的词和原词“自信力”一对照,就显出极其深刻的讽刺意义。

  二自然段“有人”是指梁实秋等文人,针对对方三个论据一一批驳。文章用两个假设复句,第一个假设复句,“自信”早已失掉,第二个假设复句,是退一步讲,接着指出失掉“他信力”后可能寻找一条“新生路”,那就是相信自己,“但”字一转,“不幸”得很,走上了一条可怕的路,即求神拜佛、虚无漂渺、精神麻醉的路。这就是上层统治者自欺欺人,以掩盖他们乞求于帝国主义镇压革命的罪恶目的。因此,文中“中国人”究竟是谁,就不言而喻了。

  这里加着重号的句子,是反动政府“书报检查处”删去的文字,它揭露了上层统治者大搞求神拜佛来掩盖自己投降卖国真面目的反动实质。

  第五自然段从正面立论,这是三、四自然段所揭露的逻辑结论。既失掉“自信力”又失掉“他信力”走上自我麻醉的道路,就是“发展自欺力”的表现,这一语道破了反动派自欺欺人的实质。

  第二层,正面歌颂我国有史以来前仆后继战斗着的中国人民,揭露反动派凶残毒辣的行径,驳斥论敌的论点。(6--8)

  第六自然段是过渡段,承上启下,明确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先承接上文,对“自欺”作了历史说明,指出“自欺”是反动派的老货色,从古就有,于今更甚。“笼罩了一切”说明“自欺”在当时国民党上层社会泛滥的严重性。

  这里的“中国人”与上文的“中国人”内涵迥然不同,上文指国民党反动派一小撮民族败类;这里指富有反抗精神的中国人民。

  哪些人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一种是不求名利,埋头苦干,创造社会财富和灿烂文化,推动历史前进的广大劳动人民和创造发明家。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起而反抗反动统治的革命者和坚持抗战抵御外侮的民族英雄。如陈涉、李自成、洪秀全、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解除或减轻人民疾苦而奔走呼号,为民请命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奋不顾身,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

  这就是“中国的脊梁”,是用比喻形象地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

  除历史人物外当今的英雄更多,斗争更伟大。鲁迅先生在赞美革命者具有坚定的信仰和不屈不挠的精神的同时,怒不可遏地揭露了敌人“摧残”、“抹杀”革命者的罪行。最后鲁迅先生郑重宣告: “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直斥“有人”的无耻谰言。观点十分鲜明,感情十分强烈。

  在这一层中,鲁迅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对“中国人”作了阶级分析,热情赞扬了作为“中国的脊梁”的“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第三部分: 号召广大中国人民要分清是非,向英雄人物学习,积极投入革命的洪流中去。( 9自然段)

  这一部分,鲁迅号召广大中国人民必须擦亮眼睛,剥去敌人的伪装,彻底粉碎阴谋活动。同时指出“状元宰相”与“地底下”的地位不同、立场不同、对待革命的态度也不同。“状元宰相”是为一小撮上层统治阶级搞摇旗呐喊的,“地底下”是指中国人的真正代表及其正在奋斗的光辉业绩。这里运用了比喻,含义是: 反动派及其御用文人的文章是荒谬的,不足为据的,要自己亲自到被压在下面的另一个世界里去观察。

  小结:

  两篇杂文的比较:

  批驳层次 《文学和出汗》

  揭示谬论 先揭示谬论论点 先揭示谬论的论据,再揭示谬论的论点

  再揭示谬论论据

  初步批驳 用批驳谬论论据的方法 用批驳谬论论证的方法

  深入批驳 用直接批驳法摆事 用间接批驳法摆事实论证与谬论相

  实批驳谬论的论点 对立的观点

  结 语 从揭露迁入的角度总结 从教育人民的角度总结

  相同点:

  1、两篇杂文都是单刀直入,首先端出论敌的论点和论据,而后针对论据进行批驳,以摧毁论敌立论的基础;再抓住论敌问题的实质,予以无情抨击。( “人性论”、“自信力”)

  2、两篇杂文都是用“以子之矛,陷子之盾”的方法来战胜论敌的,即抓住对方逻辑地的矛盾乘虚而入,一击致敌于死命。

  3、两篇杂文在论证的过程中,理论与事实有机结合,说理透辟,判断准确,事实确凿,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无可辩驳的逻辑力量。

  作业:

  1、[思考和练习] 第四题、第五题。

  2、作文:《由脊梁而引起的思索》。

  (四川省资中县第一中学语文组 温钧 整理编写)

  探究活动

  组织指导学生搜集课内外学习阅读过的鲁迅先生的杂文,分析归纳鲁迅杂文的意义。

  参考资料:

  (一)鲁迅的杂文所反映的生活是非常广泛的,时事政治、文艺思想、妇女解放、儿童教育等各个方面都接触到了,可以说是一部中国近代生活的百科全书;是中国现代思想斗争史;是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斗争的伟大史诗。

  (二)从鲁迅的杂文中,可以使我们认识到旧社会的黑暗;看到国民党反动派腐朽和残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和欺压;也可以知道革命先烈为人民的解放事业所进行的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

  (三)鲁迅的杂文,紧密的为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斗争服务,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神圣的憎恶和讽刺的锋芒”,指向着一切敌人,以“燃烧着的猛烈的火焰在扫射着猥劣腐烂的黑暗世界”(瞿秋白:《鲁迅杂感选集续言》),是团结、教育人民和打击敌人的锐利的思想武器,是我们学习的典范。

  (四)鲁迅的杂文,是地地道道的中国产物,它具有民族风格和民族气魄。它的社会主义内容和民族形式,为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和发展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为中国现代文学史留下了光辉的一页,同时也是世界文化宝库的瑰宝。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9

  教学目标:

  1. 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重点

  1. 学习驳论文的写法。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课时安排

  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查字典,看注释,扫清文字障碍。查找“9.18”事变材料与本文的写作背景,增强知识积累。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掌握驳论文的文体知识,整体感知课文,研读课文一、二部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今天我们在上课以前先听一首歌,同学们听完后说一下你听的感受。

  (放〈〈松花江上〉〉)

  生:悲壮

  生:悲凉

  生:想到了中国曾遭受的屈辱

  师:是啊,旧中国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及国民反动派的压迫。伤痕累累。“九.一八”更让每个中国人备感屈辱,大家收集了哪些有关“九.一八”的资料呢?

  生:“九.一八”是日本人在南京发动的大屠杀,残害和中国老百姓30万人,因为发生在9月18日。所以称为“九.一八”事变

  生:“九.一八”事变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证。

  师:是啊,“九.一八”事变令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气愤,也令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奋起反抗。“九.一八”事变后,国民党多次向国联申诉,要求制止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但国联采取了袒护日本的立场,居然承认日本在中国东北的特殊利益,国联对日本的侵略不采取任何制裁措施。哀求国联无效后,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以祷告“解救国难”为名,多次在一些大城市举办“时轮金刚法”等,“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因此,在当时有些人便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

  针对上述情况,鲁迅于1934年9月25日正是“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为批驳这种错误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心写了这篇文章。

  二.整体感知

  1. 检查预习生字词的情况,教师正音

  2. 现在我们找几个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并思考以下的问题:

  l 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他是错误的?

  l 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学生个别朗读课文,其他同学听读思考,小组讨论。

  生: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师:为什么呢?

  生: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

  师:很好,看来对课文比较熟悉。那么既然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那么作者的观点又是什么呢?

  生:针对对方的观点作者 正面提出了自己的观点“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师:和对方的观点截然不同,那么他的理由是什么呢?

  生:有很多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三.问题探究

  师:我们明确了文章的正确的观点,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个问题,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学生讨论。

  生:因为当时就是确实存在这样的情况。

  生:事实是这样,但是,这样的事实却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起到了对方的目的。

  师:两位同学分析的很不错,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是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事实存在得到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象抖包袱,吊起读者胃口,达到讽刺的目的。

  师:大家有没有注意在我们课文的第4段有一些文字下面加点。

  生:是啊,是要强调吗?

  生:着重指出吗?

  师:其实 这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查官曾删掉这段文字。大家联系当时的写作背景想想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以小组找资料,根据背景分析讨论。

  以小组发言。

  生:说到他们痛处了,不敢面对。

  师:看来大家分析材料的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的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查官惟恐去之而不及。从加点的文字也可以看出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告,其无畏的精神的令人敬佩。

  作业:

  识记字词。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研读第三、四部分。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文章从论证方式上来看,属于那种方式的议论文?

  生:属于驳论文。

  师:那么,这篇文章通过反驳对方的什么来达到反驳对方论点的目的。

  生:通过反驳对方的论证来反驳对方的论点,先承认对方论据“却是事实”但是对方的论剧不能证明对方的观点,论证过程不合逻辑。

  师:很好,看来大家基本掌握了驳论文的基本特点。这节课让我们继续研讨第三、四部分。现在我们请几个同学来朗读文章的6—10段,其他同学思考下列问题。

  幻灯显示: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生:读课文。思考问题。

  师:如果感觉独立思考困难的话,可以以小组来讨论。

  (学生合作探究后回答)

  师:好,现在我们把讨论的结果来交流一下。哪个组先说一下你们组的意见?

  三组:“中国的脊梁”应该是有血有肉的,为民族的进步做出奋斗的人。

  六组:“中国的脊梁”应该是为中国进步做出贡献的人。

  师:回答的很不错,我们大家一起来总结一下。“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是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很多人的努力不为人们所知道。

  师:那么我们再来讨论下一个问题,“状元宰相”和“地底下”的含义是什么?

  生:“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他们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鲁迅曾说过“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为同志,是自引为荣的”

  师:很好,大家为他的精彩回答鼓掌。

  生鼓掌。

  三.品位语言

  师:鲁迅先生的笔锋犀利,讽刺意味强,我们来揣摩一下第一段中三个副词“总”、“只”、“一味”的位置能否互换位置?

  生:不能。

  生:“总”就是“一直是”的意思,让人看到国民党夸耀“地大物博”时洋洋得意,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

  生:“只”抓住了国民党政府抓住救命稻草的丑态

  生:“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的写出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负讽刺意味。

  师:总结,这是一篇极有讽刺意味的驳论文,但是也激起了每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人的信心。“中国的脊梁”在我没现在也有现实意义,你能谈一谈吗?请以此为中心,写一篇读后感。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0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鲁迅先生在本文中是怎样以一个阶级论者、以一个共产主义者的眼光来对敌人和有害事物的迎头痛击,并大张伐挞,从而置敌人于死地。

  (2)结合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切体会文中的某些语句、文段的深层含义和所隐指的具体内容。

  (3)认识并初步学习杂文这种文艺性论文,理解鲁迅的杂文的社会作用和实际意义。

  (4)认真领会鲁迅杂文的强大说服力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5)通过学习鲁迅先生的作品,树立并具有坚定的民族自信心。

  教学建议

  课文思路

  作者在文章的开头就树立了批驳的靶子,摆出论敌的论据和论点。论据是:两年以前我们总是自夸地大物博,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现在是一味求神拜佛。论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不同的是本文从批驳敌论论证入手指出敌论论证的荒谬,根据论敌的论据根本就不可能得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正确的推理应该是:先前的信“地”、信“物”后来的信“国联”。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他信力”也失掉了;求神拜佛只能会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所以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通过批驳论敌的论证,证明了论敌的论点根本不能成立。最后,作者针锋相对地提出正面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作者举出了自古以来的事实和现在的事实作为论据,使正面的论点立于不败之地。正面论点的确立,又是对论敌论点的间接驳斥。最后,作者用了一连串的比喻,启示人们擦亮眼睛,从本质上看问题,识破敌人的伪装,同是看到中国人民并未失掉自信力的现实。

  写作特点

  《?》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驳论的战斗性和文艺性是这篇杂文的特点。

  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舆论界散布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这种对抗日前途悲观失望的论调,进行有力的批驳。文章在驳论部分,先摆出形成“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随即一一批驳,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从侧面批驳中除摆事实、讲道理外,还运用了反证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文章有破有立,这篇杂文虽然只有七八百字,却像匕首一样,刺向对方的要害,痛快淋漓。

  杂文的特征

  杂文有什么特征呢?从广义杂文来说,公认的有三条:一曰“杂”,二曰“文”,三曰“理”。“杂”主要是指它的知识性,“文”是指它的文学性,“理”是指它的思想性和斗争性。当然,还有一些,象“短小”、“讽刺与幽默”都可以算作是它的特点,但下列三点是主要的:

  一是知识性。杂文跟一般的议论文和一般的文学作品不一样。它常常是谈古论今,说文道理,东西南北,海阔天空,显得很“杂”。但“杂”又不是杂乱无章,是杂而不乱,总是服务于一个中心。这样,在这所谓“杂”的形式下就给人许多知识,给人很多趣味,这就是它的知识性。

  二是文学性。杂文的文学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它的形象性,一个是它的感情性。杂文的形象性是说,杂文不仅可以借助现成的形象来说明道理,而且还可以勾勒出自己的“杂文形象”,从而来生动、形象地阐述事理。杂文的感情性是说,作者要直抒胸臆,要表现自己的个性,要有鲜明的爱憎感情,使读者往往可以感觉到它的作者的音容笑貌,甚至是他的性格特征。

  三是思想性和战斗性。关于杂文的思想性和战斗性,我们在讨论狭义杂文时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杂文的形象性

  怎样来创造杂文的形象呢?它的基本作法是:抓住某一事物或人物的一些本质特征,以生动的笔触,寥寥几笔描绘出他们的特点和脸谱来,从而创造出具有某种特质的形象。在勾勒形象的同时,也就进行了论证,“潜移默化地从中获得明确的结论”。它的要点是:在勾勒形象的时候,要突出论点所强调的某一本质特征,其余则不需要费笔墨。不要单纯地描绘,要为说理而描绘,在描绘中说明道理。还要分析所勾勒的形象,在分析中使理更明。达到通过形象来说理的目的。这个形象就是杂文形象。这种做法叫做“画像识类”或者是“取类画像”,即通过对某一形象的勾勒,就可以看清一些事物的真谛或一些人物的心灵。它的构思写作过程大致是:选取原形——分析原形——描绘论证。

  杂文的性质

  杂文的性质从广义上来说,杂文就是以议论为主的说理性散文。它的种类很多,例如:随感、随想、杂谈、笔记、小品、游记、演说等等,不一而足。

  从狭义上来说,是指在“杂文”这个大家庭中那种以“激烈的战斗态度批判社会现实的杂文”。它采取的是幽默、讽刺的手法,主张直接为现实的政治斗争服务,正如鲁迅自己所说,是“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是匕首,是投枪,能和读者一同杀出一条生存的血路的东西”;写得“生动、泼辣,有益,而且也能移人情”。

  第 1 2 页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1

  以下是关于《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范文,仅供参考!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鞠躬)我是号考生!

  总括语

  为了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突出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在讲授过程中我既要做到精讲精练,又要放手引导学生参与尝试和讨论,展开思维活动。因此本节课力争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由被动听讲式学习转变为积极主动的探索发现式学习,下面我主要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加以设计。

  说教材

  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是鲁迅的一篇杂文,选自《且介亭杂文》。作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反驳了当时社会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以及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的言论,鼓舞了民族自信心。阅读本文,分析这篇杂文所选用的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方式,掌握鲁迅的驳论方法和讽刺艺术,学习驳论文的写法。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说学情

  教学的基本前提是为了学生而进行的教学,其根本目的在于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因此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所面对的学生特点。对于初中的学生来说他们正处于青春的叛逆时期,渴望独立,自我意识增强。该阶段的学生思想开始发展成孰,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成长。这就造成他们在性格上既有活跃的一面,也有内敛的一面。因此,在教学中,我尝试着用一套较宽松的教学教学方法,努力去激发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怀,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以饱满的热情全面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

  说教学目标

  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应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有机整体,这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应以知识与技能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把前面两者充分体现在过程与方法中。因此,我将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知识和能力:

  文中选用论证方法的分析和语言训练,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

  通过阅读课文,分析论据和所运用的论证方法,掌握鲁迅的驳论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的自信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民主意识。

  教学重难点

  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储备和知识点本身的难易程度,学生很难建构知识点之间的联系,这也确定了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重点:认识鲁迅杂文的特点;难点:直接反驳和间接反驳相结合的方法;

  说教法

  新课程教学中的指导思想是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基于此,我将引导学生采用以下的教学法:阅读法、谈话法、小组谈论法。

  教学过程

  我认为,钻研教材,研究教法学法是上好一门课的前提和基础,而合理安排教学程序则是最关键的一环,为了使学生学有所获,我将从五方面展开我的教学过程。

  环节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好的导入未成曲调先有情,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不但使学生了解这节课所要学习的课题和内容,还要形成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探究的欲望。请列举进入当今社会有哪些举世瞩目的成绩?作为中国人应感到幸福、骄傲和自豪;然而,我们的旧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中国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和教育家,以自己的文笔一次次抨击当时那种旧社会制度。今天,我们来学习鲁迅先生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

  环节二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对于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习惯,整体感知的教学环节可以实现这一目的,所以我先让学生浏览课文,扫除阅读障碍:弄清字词读音、解释下列词语。之后朗读课文,思考问题并在文中划出标识性语句:本文作者批驳的错误论点是什么?作者树立的观点是什么?(明确:“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我们有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1)读课文前五个自然段,看看作者是怎样从对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来进行批驳的?(明确:对方错误论据:“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分析这些事实只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并不能证明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作者就是以此为突破口,证明敌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批驳了敌方的观点)

  (2)再读七至八段,那些文字证明自已观点是正确的?(明确:作者通过大力歌颂历史和现实中的“脊梁”,“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自信的中国人来证明自已的观点)

  (3)文章最后一段起什么作用?“状元宰相”和“地底下”分别指哪些人?(明确:前者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后者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

  环节三深入研读,重点品味

  研读是解决重难点的重要环节,我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在交流评价中变单向为多向,让学生都动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1、大声朗读立论部分,你认为什么人可称是“中国的脊梁”? 为什么称为“中国的脊梁”?

  (明确:因为只有称得上“脊梁”的才算得是真正意义的中国人,为人民着想,从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作为出发点,永远也不会失掉自信力,在当时只有中国共产党和广大的抗日军民才能算是“中国的脊梁”,而不是开头提到的“自夸”“国联”“求神拜佛”的人。一种是不贪图名利,勤学苦练,创造灿烂文化,推动历史进程的人,如毕升、李时珍等;一种是不怕流血牺牲的民族英雄,如李自成、岳飞、文天祥等;一种是代表人民利益,不顾个人安危,为百姓办事的人,如杜甫、白居易、关汉卿等;一种是历尽艰辛,探求佛教教理的人,如法显、玄奘等,作者对在历史上起过进步作用的人的高度评价,他们是“中国的脊梁”)

  2、我会在这一环节找学生代表朗读,提问:你能通过诵读来表达出作者的感情吗?

  (明确:鲁迅先生对民族败类充满憎恨和嘲讽,对民族的脊梁又充满了崇敬和赞扬因为爱憎分明,鼓舞斗志,充满力量。)

  3、小组讨论:本文的写作特点?(通过这种讨论的方法,可以集思广益,互相启发,同时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对问题的钻研精神并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在此期间我会进行巡视,个别点拨,最后进行归纳总结。)

  (明确:通过反驳论证来批驳错误的论点,主要采取反证的论证方法。这篇驳论性杂文,针对当时社会“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论调,进行强有力的批驳。文章在驳论部分,“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观点的三个既定事实“自夸”“国联”“求神拜佛”进行批驳,摆事实、讲道理,运用了反证的方法,采取通过反驳论证批驳其论点的方法,先证明对立的另一论点“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的正确,来反证认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的错误,虽然文字不多,但句句在理,直击要害,痛快淋漓。本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这也是鲁迅先生杂文风格。)

  环节四拓展延伸,提升情感

  语文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那么在感知和研读环节了解了文章“写什么”和“怎么写”之后,拓展环节应该让语言与精神同构共生,品出美文的魅力,读罢此文,我们深感到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中国的脊梁”终于把中国人的自信从过去带到了现在。当今的中国经济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在世界的舞台上有着稳固的国际地位,作为中国人我们感到骄傲和自豪,但与此同时,大家用感受到沉重的历史使命,让我永远铭记历史教训,现在认真学习,以后努力工作,做一个自强自立的中国人,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

  环节五小结作业

  对于本节课知识的归纳,我采用随机提问的方式。每一个提问到的同学总结一条,让每一个同学都有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的机会。我之所以采用这种方法,是因为这样可以促进每一个同学积极地学习并可以了解同学们的学习情况。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的小结作业设计成今天读后感,作为当今社会的人要怎么做?

  板书

  为体现教材中的知识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比较注重直观、系统的设计,这就是我的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一、对方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论据:“地大物博”“国联”“求神拜佛”

  二、直接反驳:“他信力”“自欺力”

  三、间接反驳: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论据:“中国的脊梁 ”

  四、总结:“状元宰相”“地底下”

  结束语

  本节课我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及其认知规律,采用直观教学和活动探究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形成的整个思维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中提高自己的认识水平,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以上就是我今天全部的说课内容,谢谢请各位老师!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2

  中学语文九年级(上)教学案例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设想: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 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 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01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b逞赶蚶瓷贸ぴ诒晏馍献鲎阄恼拢馄彩且谎?/div>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我想让学生自己找找过去的、现在的事实)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解说: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解说: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板书设计】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鲁迅

  驳 夸地大物博 只有“他信力”

  斥 求国联 —论点不攻自破

  论 求神拜佛 发展“自欺力”

  证

  间接反驳

  正面立论 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 脊梁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3

  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深入体会作者的爱国主义思想感情。

  2.学习写驳论文的方法。

  教学重点:

  1. 体会鲁迅的忧患意识和爱国精神。 2. 理解重要语句的深层含义。

  3. 领悟文章的写作技巧。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增强感知、感悟。

  2. 品读法。读重点语句,品味其思想内涵和写法。

  3.讨论法。在讨论中互相启发。

  4. 多元探究法。在讨论的基础上,对某个或某几个问题变换角度思考,拓展思维。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语设计

  有人说,新世纪的第一年——20xx年是“中国年”,申奥成功、加入wTO、国足出线等等,喜事不断,中国人感到从未有过的幸福、自豪;然而,70多年前的中国是怎样的面貌呢?那时的中国人又是怎样的精神状态呢?当时,有一位思想的巨人、顽强的战士,以犀利的目光洞悉着这一切,一次次振臂呐喊、一次次冲锋陷阵——他,就是鲁迅先生。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一篇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板书课题),看看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新的启发,学到怎样的做人、作文的方法。

  (解说:从身边事说起,亲切。而且鲁迅的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建设的思想,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二、解题

  本文是一篇驳论文。这种文体一般是先指出对方错误的实质,或直接批驳(驳论点),或间接批驳(驳论据、驳论证);继而,针锋相对地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加以论证。从广义上来看,这又是一篇杂文,杂文短小精悍、写法灵活。鲁迅的杂文有“投枪”“匕首”之喻,由此也可窥见鲁迅杂文风格之一斑。

  本文收入《且介亭杂文》,属鲁迅后期杂文。鲁迅写这篇文章之前的一个月,就发烧,“自觉肋痛”,肺病已相当严重。文章写完之后的两个多月,写了《病后杂谈》,还致信杨霁云,自称是在敌人和“战友”的夹攻下的“横战”。可是,健康的恶化和精神的压力,并没有影响他对世事的热忱关注。

  本文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后。中国近代本来就国运积弱、屡遭欺侮,“九一八”事变又在许多中国人心中投下失败的阴影,国内悲观论调一时甚嚣尘上,然而鲁迅却凭着对社会现状的洞悉,发出中国人当自信自强的呐喊,实在难能可贵。

  课题《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聚焦当时社会的热点问题,把要谈的对象——“中国人”和事件——“失掉自信力了吗”直接放在标题上,能引起读者的思考和阅读欲望。再则,它以这种问句的形式出现,悬而不论,这是很巧妙的。若用陈述句或反问句,则太直白,没有张力;而现在的标题既有对错误论调的反诘,又有对己方观点的自信,或也包含投向大众的关切和询问……而这几方面内容又是交织在一起的,这就使标题内涵非常丰富。鲁迅向来擅长在标题上做足文章,这篇也是一样。

  三、研习课文

  (一)整体把握,理清思路

  1.速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读准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并理解下列各字词的含义:

  搽 玄虚 省悟 自欺欺人 渺茫 脊梁 诓骗 怀古伤今

  (解说:初读课文,须扫清障碍。可让学生自查工具书解决。)

  2.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什么?作者提出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明确:对方的错误观点是“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从来就没有相信过自己;而现在的求神拜佛,则是在自欺了。作者正面提出的观点是“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因为有过去和现在的事实为证。

  (我想让学生自己找找过去的、现在的事实)

  (解说:这是让学生整体感知,迅速筛选信息,摄取要点。学习议论文,整体把握的方法之一是初读时迅速圈画出观点和论据。)

  (二)具体研习,突出重点、难点

  1.诵读第1~5段,讨论探究:

  (1)作者既然认为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为什么还要一再承认对方说的都是“事实”?

  明确:首先承认对方说的是事实,但通过分析事实后,发现对方要说的其实不是自信力的问题,这样,对方的观点就不存在了。这叫归谬法。

  这是驳论的一种方式,由真实存在的依据推导出错误的结论,从而证明对方的观点是错误的。指出对方论据证明论点的过程不成立,在论证方法上这是驳论证。它欲擒故纵,先“抬”后“贬”,好像抖包袱,吊起读者的胃口,达到讽刺的效果。

  要驳论证,关键要能透过现象看本质,因为对方或因为己方利益或因为认识上的局限,往往用事实掩盖了真相,这就需要作者能拨乱反正。因此驳论证比驳论点、驳论据更能体现智慧和力量。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认识到事实有时并不等于雄辩。而对方罗列的事实却在为作者服务,这是极具讽刺效果的。通过思考,学生训练了推理判断能力,培养了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意识。)

  (2)第5段有一段加点的文字,国民党检察官曾删掉这段文字,这说明什么?

  明确:“求神拜佛”恐怕是国民党在山穷水尽时自欺和欺人的最后一招。鲁迅是个现实感很强的人,他一针见血地指出“求神拜佛”的危害和严重后果,这自然触到了国民党的痛处,并且,让他们陷入捉襟见肘的境地。所以,检察官惟恐去之而不及。

  从加点文字也可以看到鲁迅的境况,但鲁迅却不惮于在枪林弹雨中为民众奔走呼号,其无私无畏的精神令人敬佩。

  (解说:这样设计可以让学生认识到“自欺力”的表现和实质,并孓解当时的社会现状。)

  2.品读第6~9段,讨论探究:

  (1)“中国的脊梁”指什么人?为什么他们的牺牲不能为“大家”所知道?

  明确:“中国的脊梁”是指脚踏实地地为民族的进步而奋斗的人们,他们是使中国挺立起来的“脊梁”,他们往往来自下层或代表着广大民众的利益。但由于中国长期的专制奴役统治,“中国人向来就没有争到过‘人’的价值,至多不过是奴隶”(《灯下漫笔》),许多事情自然无权知道真相。另外,近代以来的许多社会变革多缺乏对广大民众的宣传发动,这样一来,对于为他们的自由尊严而牺牲的先驱者,他们多半表现出“看客”的心态,不能知道在某种程度上演化成不愿知道了。对于这一点,文中虽然没有提到,但结合当时的社会现状,不能说没有这个因素。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2)“状元宰相”、“地底下”的含义分别是什么?

  明确:“状元宰相”是指统治阶级的御用文人,鲁迅曾评述御用文人“他的帮法,是在血案中而没有血迹,也没有血腥气”,他们的功能就是为世道搽上“自欺欺人的脂粉”。“地底下”指变革社会的积极力量,因为它来自民众,故称“地底下”,在当时,这股力量指中国共产党。他说:“那切切实实,足踏在地上,为这现在中国人的生存而流血奋斗者,我得引以为同志,是自引以为荣的。”(《答托洛斯基派的信》)把“状元宰相”、“地底下”相对比,可看出鲁迅的“立人”精神和民本思想。

  (解说:这样可以让学生结合背景深入揣摩语句的深层含义,并学习用形象生动的语言揭示深刻的道理。)

  (三)欣赏品味

  1.揣摩第1段话,三个副词“总”、“只”、“一味”能否互换位置?为什么?

  明确:不能。“总”让人看到国民党政府夸耀“地大物博”时的洋洋自得,同时“总”又写出夸耀者的底气不足,因为,夸来夸去只能夸这一样,且惟恐别人不知,这也暗接“只求国联”的必然性:“只”是抓救命稻草时的“执著”,仰人鼻息之状跃然纸上;“一味”则是深陷而不能自拔,沉迷于其中的滋味因而也不愿自拔。这三个副词准确地写出了国民党政府在自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的“事实”,极富讽刺意味。

  (解说:用替换练习体会用词的准确,学习语言技巧,体会讽刺的意味。)

  2.揣摩下列加点字词的表达效果:

  ……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那简直就是诬蔑。

  明确:“总”写出当时社会的黑暗程度,并间接讴歌“中国的脊梁”屡挫屡战的精神。“简直”表达了作者的激愤之情。

  (解说:通过揣摩字词体会文章的深意,并体味作者的思想感情。)

  (四)课堂训练

  1.作者用什么方法反驳对方的错误论调?

  明确:用了驳论证的方法,即指出对方的论据不能证明观点,然后正面立论:“中国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解说:这道题是让学生巩固驳论的方法并梳理文章的思路。)

  2.“中国的脊梁”在当时有什么意义?

  明确:当时国民党到外散布悲观论调,广大民众也因“中国的脊梁”的总被摧残、被抹杀而看不到光明。鲁迅反复赞扬“中国的脊梁”,可以鼓舞斗志,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力。

  (解说:通过揣摩重点语句的含义加强对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

  (五)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习了驳论文的一种写作方法,理解了鲁迅关于“中国人自信力”的阐述,“中国的脊梁”在当时的社会曾大大鼓舞国人的士气,在今天仍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同时,鲁迅杂文的语言技巧和讽刺手法的运用也极大地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解说:小结时须言简意赅、提取精要,勾画本节课的轮廓即可。)

  四、布置作业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说说它和本文所表达的思想内容有什么异同。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怕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会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至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正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鲁迅《这个和那个》,收《华盖集》)

  (解说:有助于巩固课文内容,并深入体会鲁迅关于“中国的脊梁”的论述。)

  2.分小组搜集资料,写一份调查报告《中学生阅读鲁迅作品的现状调查》。

  (解说:通过自主学习来拓展思维、提高能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4

  【同步达纲练习】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一到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

  1.第一句在全文结构上的作用是什么?

  2.最后一句最初发表时被删去了,你认为是删去好,还是不删好?

  3.文中加“△”的“这”指代什么?

  【创新能力训练】

  傅雷家书

  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可是不敢说。你这个年纪是一切向前往的,不愿意回忆的;我们噜哩噜哩的抖出你尿布时代的往事,会引起你的憎厌。孩子,这些我都很懂得,妈妈也懂得。只是你的一切终身会印在我们脑海中,随时随地会浮起来,像一幅幅的小品图画,使我们又快乐又惆怅。

  真的,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这幸福不知应当向谁感谢,尽管我没有宗教信仰,至此不由得谢谢上帝了!我高兴的是我又多了一个朋友;儿子变成了朋友,尽管将来你我之间离多聚少,但我精神上至少是温暖的,不孤独的。我相信我一定会做到不太落伍,不太迂腐,不至于惹你厌烦。也希望你不要以为我在高峰的顶尖上所想的,所见到的,比你们的不真实。年纪大的人终是往更远的前途看,许多事你们一时觉得我看得不对,日子久了,。

  孩子,我从你身上得到的教训,恐怕不比你从我这儿得到的少,尤其是近三年来,你不知使我对人生多增了几许深刻的体验,我从与你相处的过程中学得了忍耐,学到了说话的技巧,学到了把感情升华!

  你走后,妈妈哭了,眼睛肿了两天:这叫做悲喜交集的眼泪。我们可以不用怕羞的这样告诉你,也可以不担心你憎厌而这样告诉你。人毕竟是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也不是可耻的事。何况母亲的眼泪永远是圣洁的,慈爱的!

  1.读第一段,回答下面问题。

  (1)第一段“这一类的话我们不知有多少可以和你说”中的“这一类的话”指什么?(用原文回答,15字以内)

  答:

  (2)第一段提到令作者“又快乐又惆怅”的是什么事?为什么说它是“又快乐又惆怅”的?答:。

  2.在第二段中,作者写道:“你这次在家一个半月,是我们一生最愉快的时期。”读第二段,回答下面问题。

  (1)作者说这话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回答,10字以内)

  答:

  (2)本段画波浪线的两处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愉悦之情,请从语言运用的角度选择其中一处来分析,说说它何以能表达出强烈的感情。

  答:

  3.从本文语言特色考虑,填入第二段横线上的应是下面哪一句?简要说用理由。

  (1)现实却给你证明,我是对的。

  (2)现实却给你证明我并没大错。

  答:

  4.家书反映出傅雷对两代人如何相处的一些看法。通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1)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青年人应持有怎样的态度?

  答:

  (2)傅雷认为在两代人相处中,长辈应克服自身哪些弱点?

  答:

  (3)傅雷希望两代人建立怎样的关系?

  答:

  5.读完本文后,结合对本文主旨的理解,写出你此时最想对父母说的一句话。

  答:

  【学科渗透训练】

  人们常会天真地认为,人类是大自然的主宰。你看,有那么些人,带着全副装备,历尽千难万险,爬到千年积雪的顶峰,把手中的小旗往脚下一插,就豪迈地宣布:我们已经征服了高山。

  有句话说“人类一思想,上帝就发笑”,如果高山有情,面对这些“征服者”也会笑得前仰后合。一只蚂蚁,有幸艰难地爬上了大象的背,于是它宣布:我已征服了这只大象。这是不是太滑稽了?意大利有位女探险家,不远万里来到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她要挑战自然,徒步穿越大沙漠,创造奇迹。可是当她走出沙漠时,却跪倒在沙漠边上。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她不承认征服了沙漠,而是感谢沙漠能允许她通过。

  我们曾那么意气风发地相信“人定胜天”,口口声声说要创造自然。大片大片地开山垦荒、围湖造田,大肆砍伐森林,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几百年才长成的林木,人类可以在短短几十分钟内让它在地球上消失;上千年的热带雨林,可以在几年内将它们变成光秃秃的平地;几百万年才进化而成的物种,可以在几十年间使它绝迹。人类还有什么不能办到的?大家说人类的力量真是伟大。可是,还没有来得及陶醉,大自然就反过来惩罚人类了。水土流失使江河床位上升,水灾频发,生灵涂炭;沙暴肆虐,大气污染,局部地区的空气质量已不适合人类居住。这到底是谁征服谁?

  究竟什么才是人类的力量?

  当我们想砍伐参天大树时,果断地放下了屠刀;当我们想品尝珍禽野味时,毅然地收起了猎枪;面对一片静谧的湖水,我们发出一声由衷的赞叹;面对一座巍峨的高山,我们欣赏它的神秘和雄伟……这才叫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

  1.文中“蚂蚁征服大象”的例子论证了什么观点?

  答:

  2.下列对第二自然段中画线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女探险家认为成功穿越大沙漠,是因为大自然提供了机会和条件。

  b.女探险家以谦虚谨慎的态度看待自己成功穿越大沙漠。

  c.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感受到大自然无与伦比的威力。

  d.女探险家成功穿越大沙漠后,认识到不应把大自然作为征服的对象。

  3.文中第三自然段中,加横线的词语形成时间上的强烈对照。这对于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思想感情的表达起什么作用?

  答:

  4.根据文章,指出“人类的力量——理性的力量”是什么。

  答:

  参考答案

  【同步达纲练习】

  1.过渡2.不删好。因为这句话指出了求神拜佛的后果。3.国联就渺茫

  【创新能力训练】

  1、(1)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2)回忆儿子的往事这件事。因回忆儿子的往事而快乐,因儿子离开父母而惆怅。2.(1)儿子变成了朋友。(2)①转折或衬托;②反问3.填第(2句。第二句与全文语气、口吻相一致,态度谦和,语气亲切,像和朋友谈心一样。4.(l)青年人应该理解长辈的情感,尊重老人的意见。(2)长辈应克服落伍、迂腐、不够耐心、不太讲究说话技巧等缺点。(3)建立和谐融洽、没有隔膜的朋友般的关系。

  【学科渗透训练】

  1.人类征服自然的说法是可笑的。2.b3.深刻揭示人类砍伐森林、破坏生态环境的严重后果,表达了作者对无节制地掠夺自然资源的痛恨和惋惜。4.热爱自然,保护自然。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5

  知识掌握

  本文写于________年________月,正是“________”事变三周年之后,收入杂文集________,文章破立结合,批驳了________的错误论调。

  能力提高

  “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日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1.选文第1节中的“笼罩了一切”和“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矛盾吗?如何理解这样的写法?

  ________

  2.选文第二段和第三段论述的侧重点有何不同?它们共同证明了什么观点?

  ________

  3.理解下列句子或短语中加粗部分的含义。

  ①这就是中国的脊梁________

  ②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________

  ③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________

  ④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________

  ⑤要自己去看地底下________

  4.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与世界的接触日益频繁,我们清醒地看到,在很多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差距,你认为这对我们的自信力有何影响?

  ________

  延伸拓展

  有人提出“洋化”与“奴化”的问题,洋化就会带来奴化,这说法能成立吗?只要举一些日常生活的例子,就可以明白。

  最足以说明洋未必奴的例子,是我们每天使用的钢笔,这本来是洋货,但是现在已经普及到小学生了,能说明使用钢笔也跟奴化有关吗?

  但是,在几十年前,用钢笔也曾被指责为奴化,放弃了国产的毛笔不用而用洋人的钢笔,那就沾上了奴气。为了这个问题,鲁迅先生写过一篇《论毛笔之类》的文章,从写字的效率来说毛笔敌不过钢笔的道理。鲁迅先生自己是个写毛笔字的书法家。但是从省工、省时与方便来说是赞成钢笔的。他说:洋笔的用不用,要看我们闲不闲。如果没有悠悠然拂砚神纸的闲空,自然是钢笔和墨水方便了。……

  当然,普遍使用钢笔,也并不排斥毛笔,因为毛笔的书法是艺术,旧式的文房四宝也有它的功能。

  至于崇洋到了月亮也是外国的圆,那才真是洋奴哲学,但不能由此作出凡洋必奴的推断的。

  1.这是一篇驳论文章,它批驳的论点是________;作者的论点是________。

  2.文章采取的驳论方式是哪一种?

  [    ]

  a.驳论点  b.驳论据  c.驳论证

  3.画线的句子运用了反问修辞,它的作用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知识掌握】

  1934  9  九一八  《且介亭杂文》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能力提高】

  1.不矛盾。这样写是为了突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2.第二段侧重于历史上的“不失自信力”的中国人,第三段侧重于现在的没有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两段话共同证明了“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

  3.①中坚力量②美化、伪装③气节、操守、人格、品质④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的言论⑤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4.略。

  【延伸拓展】

  1.洋化就会带来奴化  洋化未必带来奴化  2.a  3.强调“洋未必奴”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6

  学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阅读议论文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把握阅读议论文的方法,养成阅读议论文的习惯。强调自主学习,联系自身的生活实际与当今世界环境和国人的处境去思考与领悟,主动地去质疑、探究。让学生多读、多思、多领悟。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深刻地领悟鲁迅先生的语言魅力,感受中国人民所经历的曲折坎坷,激发学生阅读议论文的兴趣,调动学生自主地去学习、分析和研究的热情,联系生活实际,加强修养,陶冶情操,让学生接受爱国主义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人们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该尊重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对议论文的阅读要求是要能区分观点与材料,发现观点与材料之间的联系,并通过自己的思考作出判断。本文又是一篇驳论文,是鲁迅先生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有些人散布对抗日前途的悲观论调,指责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而做出的批驳。加之今年又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结合今天的社会实际,让学生自主感悟,获得一些人生体验。

  教学方式:

  1.从文题入手,调动学生自己的生活体验、知识积累去阅读课文,发挥独立思考的能力,做出自己的判断。

  2.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通过多种形式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尊重学生的个性见解、看法,加深对文章主旨的理解,联系生活实际,使他们受到情感的熏陶。

  预习要求:

  1.查找搜集有关鲁迅及时代背景和驳论文的有关资料,准备课堂交流。

  2.整理有关今天中国巨大发展的各种信息,课堂展示交流并作出评价。

  3.阅读鲁迅先生的《这个和那个》中的一段文字,并且有自己的一些看法。

  多有“不耻最后”的人民的民族,无论什么事,总不会一下子就“土崩瓦解”的。我每年运动时,常常这样想:优胜者固然可敬;但那虽然落后而仍非跑到终点不止的竞技者,和见了这样的竞技者而肃然不笑的看客,乃是中国将来的脊梁。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情况

  1.学生简介鲁迅先生的生平事迹。

  2.学生讲解驳论文的一般知识。

  3.学生介绍时代背景——九•一八事件的相关情况。

  【设计说明:通过生生交流及生生评价、师生互动,避免照本宣科,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搜集、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既检查了预习效果,又扫除了一部分最基本的学习障碍,一举两得。】

  二、导入新课,激发热情、兴趣

  教师承上有感而发:中华民族面临日本军国主义长驱直入,已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在民族生死存亡的重要关头,伟大的爱国者鲁迅先生痛斥、分析和批判悲观失望的论调,鼓舞民族的自信力和战斗力。他认为,代表中华民族的,不是帝王将相、状元宰相,而是被压迫的人民,他们是中国的脊梁,值得我们学习。

  三、理读课文,整体把握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并谈自己初步获取信息的方法。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并能相互适当解答。

  学生的问题归结:

  1.本文揭示对方什么谬误的论点,有那些论据?

  明确:错误论点: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

  论据:(1)两年前:自夸“地大物博”。

  (2)不久:只希望“国联”。

  (3)现在:一味求神拜佛。

  2.作者为什么认为它是错误的?

  明确:直接反驳: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着“自欺力”。

  3.作者提出的正面观点是什么?

  明确: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4.作者提出的观点有何依据?

  明确:从古至今有满怀自信的“中国的脊梁”。

  5.作者得出结论是什么?

  明确: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设计说明:让学生能自主理解、自主提问,相互交流学习,逐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的意识、合作的精神。】

  四、学生质疑探究

  1.文中的中国人分别指那些人?

  明确:(1)指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

  (2)指所有的中国人。

  (3)指中国的“脊梁”。

  2.鲁迅所批驳和赞扬的是那一类型的人?

  批驳:国民党发动统治者及御用文人悲观失望,妥协投降。

  赞扬:中国的“脊梁”,广大人民奋不顾身,坚强不屈。

  3.作者是怎样批驳的?

  明确:驳论证,以偏概全,论证过程不成立,从而推理出论点是错误的。

  4.作者在批驳时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欲扬先抑、欲擒故纵、极强的讽刺,像“匕首”、像“投枪”。

  5.中国的“脊梁”指什么?有何涵义?

  明确:埋头苦干的人:广大人民,包括为人类做出有益贡献的知识分子。

  拼命硬干的人:反对国内剥削阶级和外来侵略者的革命人士,民族英雄。

  为民请命的人:同情人民,为人民鸣不平、伸张正义的人。

  舍身求法的人:英勇献身,追求真理的人。

  6.结合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六十周年及自己整理的有关今天中国的巨大发展所取得的成就的各种信息,谈谈自己对鲁迅先生的爱国热情和犀利的笔触的看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思、辩中探索、研究,捕捉、筛选信息,并能结合社会现实,去深层次的挖掘文章的思想内涵,激发强烈的爱国热情,张扬个性。】

  五、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比较阅读预习中布置的《这个和那个》片断,根据本文所学,区别其异同。并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

  【设计意图:抓住语文教学最基本最实用的比较阅读方法,借鉴课内的学习方法,进行迁移训练,以开放的形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自悟自结,可以从内容、主题、精神等方面进行,培养高度的概括能力。一课一得。

  七、作业:

  请写一片断作文,介绍今天的“中国脊梁”,他们是什么样的人?有哪些成就?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学生整合材料、表达观点的能力,纵深拓展学生的课堂学习。】

  课后反思:

  1.化难为易

  议论文学生难学、难懂,尤其是驳论文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就是难上加难,加之又是鲁迅先生的一篇语言简洁、思想深邃的文章,而且是作者在“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针对当时的社会现实而写的,距今已经70年了,因此我课前要求学生来搜集整理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及本文的时代背景等相关资料,既作为一项学习内容,又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扫除了障碍,不全面的地方教师稍做补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整合能力,把难懂的课文容易化,同时也激发了学生想要学习本文的兴趣,又教给了学生遇到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法,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困难,也检查和培养了学生利用工具书的习惯。

  2.化繁为简

  本文的结构严谨、论证缜密,语言尖锐泼辣,极富战斗力,可谓体现了鲁迅先生行文“投枪”、“匕首”之特色,因此许多的词语和句子就包含了深刻的含义,这也与当时的社会现实有关,作者不得已而如此,因而抓住这些关键语句的学习就显得至关重要,所以对“自欺力”、“他信力”、“中国人”、“中国的脊梁”、“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要看看他的肋骨和脊梁”、“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等等词句的深入理解,成了切入点,牵一发而动全身,化繁文为简文,且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化难为易,从而凸现本文的主旨。

  3.化静为动

  通过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促其在阅读、思考、讨论、辨析中,深入把握文章的内容及思想感情,并且拓展、延伸教学内容,跨越时空,展现今天,把鲁迅先生的静态文章变为学生对国家、民族的无比热爱与努力之情,彰显爱国精神。

  (贺锋宁夏惠农区尾闸中学)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 篇17

  课文研讨

  一、整体把握

  全文内容可列为下表:

  (四)结论:

  (第9段)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不足为据,要看地底下。

  可以看出,这篇课文分为三个部分,层次清楚,重点突出。段与段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衔接紧密,过渡自然。例如,第3段开头“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这一句上承第1、2段对方的论据和论点,然后进行批驳。又如,在直接反驳部分与间接反驳部分之间,安排第6段作过渡段:“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从而转向正面歌颂,作间接反驳。

  从文章结构可以理清作者思路。文章第1段摆出对方论据,第2段紧接着摆出对方论点。第3至5段,作者承认所摆出的论据是事实,是“真”的,但推不出“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结论,它们不能证明论点。他们早已失掉自信力,只是曾经有过“他信力”,现在发展着“自欺力”,因此现在叫嚷“中国人失掉自信力”,只是为了掩盖自己悲观失望、丧失信心的心态。这是直接批驳。接着,作者在第6至8段,另立一个与对方论点对立的论点: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第6段承上启下,正面立论,第7至8段热情歌颂富于自信力的“中国的脊梁”,从而驳倒对方。这是间接批驳。第9段是结论,照应题目,对题目提出的问题作出回答。

  二、问题研究

  1.这篇驳论在写法上有什么特点?

  主要特点是:用驳论证的方法直接批驳,又用正面立论的方法间接批驳,从而彻底驳倒对方谬论。

  对方的论据确是事实,问题在于这些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就是说,论证上不合逻辑。就这样,通过驳论证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从正面提出论点,这个论点与对方论点是针锋相对的。证明了这个论点的正确性,等于宣告对方论点不能成立。这是间接驳斥了对方论点。

  直接批驳和间接批驳相结合,批驳就全面深刻,十分有力。

  2.这篇文章的论述性语言好在哪里?

  这篇文章的语言尖锐犀利,富于战斗性,带有嘲讽意味。

  例如,在文章开头,“总自夸着‘地大物博’”“只希望着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充满着嘲讽意味。“总”,一副自我炫耀、夜郎自大的样子;“只”,一副仰人鼻息、抓救命稻草的形象;“一味”,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顽固不化的样子。这些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脸谱,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等修辞方法,大大增强了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尤其是仿拟,仿照“自信力”,造出“他信力”“自欺力”,显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仅仅改动一个字,就将反动当局仰人鼻息、自欺欺人的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令人难忘。

  练习说明

  一你也许从历史课知道,中华民族一向是富于自信力的民族。想一想,如果你面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你将怎样批驳?再熟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写的:怎样从对方论据不能推出论点来直接批驳,又怎样提出正面论点作间接批驳?从中你获得哪些启示?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把握驳论的能力。

  第一问。批驳一个错误观点,学生从小起就在生活中不断地遇到,不断地在增长这方面的能力。学生也许没有写过驳论文,但口头实践是不会少的。因此,不妨让学生思考一下,怎样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

  第二问。作者承认对方的论据是事实,但只能指一部分人,不能指全体中国人,因此不能证明论点。这是通过驳论证来驳论点。作者又提出正面论点,指出“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这就间接批驳“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错误论调。

  第三问。可让学生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二联系全文,辨析下列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说明“状元宰相”“地底下”指的是什么。

  1.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

  2.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

  3.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

  4.于是有人慨叹曰: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

  5.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

  此题意在培养学生揣摩语言文字的能力,并使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

  五个句子中“中国人”的含义,依次是:指极少数顽固分子以外的中国人民;指广大人民;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指所有的中国人;指国民党反动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

  “状元宰相”指当时国民党反动政客及其御用文人。

  “地底下”指当时还处于地下斗争状态的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力量。

  三课文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在上世纪30年代,“有确信,不自欺”,“在前仆后继的战斗”。在今天,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试写片段作文,作一番介绍。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联系实际学习课文。

  本题答案不求一致,言之成理即可。

  教学建议

  一、这篇文章写于“九一八”事变三周年之际,距现在近70年了,文章又是针对当时社会现实写的,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文章的思想深邃,语言简练,可以引导学生了解鲁迅的生平业绩和作品风格。不妨让学生通过图书馆、网络或者其他途径搜集这篇课文及其作者的有关背景资料,如果没有条件,也可以由教师印发给学生阅读。

  二、课文结构严谨,层次清楚,论证缜密。可以引导学生用列提纲的方法,把握课文的层次结构和思想内容。在列提纲以前,先指导学生找出对方的论点和论据,再讨论对方论据不能证明对方论点;然后找出作者的正面论点和论据。把这些内容梳理清楚了,就可以建议学生用提纲形式显示课文的主要内容和大致结构。

  三、对这篇课文,要引导学生多诵读,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读去感知、领悟、理解、把握课文的思想内容。对文中的重要语句,要用品读法品味其思想内涵以及作者遣词造句的技巧。对文中的关键问题,可以组织学生讨论、探究,提倡各抒己见,使学生在多种看法的碰撞中深化对课文的认识,在三个维度上得到提高。

  四、下边三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重点探究:第一,作者为什么把“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作为批驳对象?批驳这个错误论点有什么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作者怎样用驳论与立论相结合的方法驳斥错误论点的?驳论主要阐明什么观点?立论又主要阐明什么观点?第三,课文结构十分缜密,段与段、句与句衔接自然,勾连紧密,层次推进,无懈可击。试作具体说明。

  五、本文语言保持了鲁迅杂文的一贯风格:泼辣、犀利、有力,讽刺意味强,感情色彩浓。可以引导学生举出一些典型语句加以品味、分析。

  六、引导学生重视领会鲁迅先生的立场、观点、方法。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文章的驳论方法上,对于作品的思想感情则不去深入领会。要指导学生看出悲观论者错误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学习鲁迅革命的立场、观点、方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和做人两个方面都获得益处。

  有关资料

  一、《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备课札记(陈根生)

  (一)

  鲁迅杂文的一大特色是小中见大,“格局虽小”,内里却“有着时代的眉目”。这是由他的革命的创作思想所决定的。他在谈到自己写杂文的目的时说:“现在是多么切迫的时候,作者的任务,是在对于有害的事物,立刻给以反响或抗争,是感应的神经,是攻守的手足。”(《且介亭杂文·序言》)这就告诉我们鲁迅写作杂文完全是时代的要求,斗争的需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正是这样。

  当时一家有影响的资产阶级报纸《大公报》。在1934年8月27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中所散布的悲观主义、失败主义的论调并不是《大公报》的发明创造,《大公报》实在只是捡了蒋介石的唾余而已。蒋介石于1934年2月17日《新生活运动发凡》一文中说:“反观吾国国民,颓唐,污秽,散漫,零乱,有如今日,安得不见轻取侮于列邦?”蒋介石于1934年7月在庐山军官训练团大肆兜售“三日亡国论”更是荒谬绝伦,说什么“到现在他(指日本──引者)一切军事的准备比世界上任何一国都要充足”,“不仅十天之内,三天之内他就可以把我们中国所有沿江沿海的地方都占领起来,……灭亡我们中国。”──长敌人志气,灭自己威风。中国之大,神州之众,还有谁比蒋介石更失掉自信力的?还有谁比蒋介石所代表的大地主、大官僚、大资产阶级更失掉自信力的?

  这有代表性的论调深刻地反映了时代的、阶级的心理,决不是偶然的个别的街谈巷议。鲁迅捕捉住这一论调进行深入剖析,是极有现实战斗意义的。今天我们读起来仍然深深感受到内中所包藏的丰富的历史内容,呼吸到强烈的时代气息,并且领略到一颗伟大的心脏在紧紧连着人民革命事业而勃勃跳动的心声。

  (二)

  补充下面一则材料以使学生理解“自欺力”一词。“九一八”以后,国民党官僚政客和社会“名人”曾在北京等地多次举行“法会”,祈祷“解救国难”。1934年4月,又由国民党著名政客戴季陶和下野的北洋军阀段祺瑞等发起,请第九世班禅喇嘛于4月28日至5月18日在杭州灵隐寺举行“时轮金刚法会”,“请班禅大师求佛菩萨来保佑”,说什么“古人一遇灾,上者罪己,下者修省。……今则人心浸浸以衰矣!非仗佛力之加被,未由消此浩劫”,鼓吹“法会”可以“为国内消灾患,为世界祈和平”。这场闹剧的“司马昭之心”,不过是在这内外交困之际借此转移人民的视线,麻痹人民的心智而已。

  (三)

  “要自己去看地底下”一句中“地底下”,是相对于豺狼当道、狐鼠奔逐的地面上而言;这不是一个自然科学的涵义,而是政治范畴的概念。正如鲁迅在《野草·题辞》中写道:“地火在地下运行,奔突;熔岩一旦喷出,将烧尽一切野草,以及乔木……”当年中国政治舞台的“地底下”正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革命力量风起云涌,蓬勃发展,他们才是中国的“筋骨和脊梁”,是中国未来的希望所在。

  (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语言犀利是和作者出色地运用仿拟修辞手法是分不开的。鲁迅笔下的仿拟,决不是简单、机械的模仿,而是仿照现成的词语格式变动字眼、寓以新意的一种创新用法。这种仿拟修辞手法往往都书有一定的针对性,或顺其意而仿之,或反其意而仿之,都能借助变动的字眼表明自己的独特见解,尤其是在驳论文章里往往能产生一种辛辣的幽默感和讽刺意味。因而仿拟修辞格为鲁迅杂文广泛使用,如《拿来主义》中仿拟出“送去主义”便是。这一篇中“自信力”本是《大公报》社评使用的一个字眼,鲁迅抓住不放,就着这个字眼起伏翻腾,在“信”的对象、类属、影响上大做文章,起而剖析出反动政府本没有“自信力”而只有“他信力”,继而联系新近求神拜佛闹剧进一步挖掘出现在正发展“自欺力”,由“自信力”而“他信力”而“自欺力”,析理精警,出语奇崛,使人耳目一新。由于运用“仿拟”修辞格翻造出一字之差的三个词语,层层深入剥笋,步步强化逻辑力量,而且睿智闪烁,机趣横生,也增添了辛辣的讽刺锋芒。

  鲁迅杂文对敌人深恶痛绝,犀利如刀,而对中国人民的优秀儿女则是衷心爱戴,热情似火。一曲高亢激越的“脊梁颂”之后,便热情赞颂中国共产党人“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在那样严重白色恐怖中写得这样字字含情,句句有意,寄托着这位伟大革命作家的钦敬深情,是何等难能可贵!

  犀利如刀与热情似火,是两种不同的语言风格,却又和谐地统一在一篇优秀杂文里,这也说明不同的思想感情的确也要求迥然相异的语言外衣才能出色地表现出来;二者不仅不相左,而且相互映衬,相辅相成,显示出鲁迅杂文语言艺术的色调丰富、绚丽多彩。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84年第5期)

  二、民族脊梁的颂歌──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安永兴)

  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逐渐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的半殖民地。在帝国主义面前,“可怜的民族,奴隶的民族,上上下下都是奴隶。”在某种意义上,整个旧中国就是一个奴隶王国,在这个铁一般黑暗的国度里,帝国主义的奴役与中国古老的封建传统相结合,使中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与自信力受到了极大的摧残,在一部分人当中,甚至丧失殆尽。鲁迅对此痛心疾首,与这种奴隶的“劣根性”进行了坚忍不拔的斗争,但这并不意味着鲁迅认为四万万同胞都已经消极、沉沦乃至堕落,他清醒地看到了问题的另外一面,即中国现实和历史上的“脊梁”。《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中华民族脊梁的一曲颂歌。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写于1934年9月25日,时值“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之间。当时,日本帝国主义的铁蹄在践踏了东北三省之后,又向关内步步进逼,亡国灭种的威胁迫在眉睫,悲观失望的情绪主宰了一部分人的头脑。1934年8月27日《大公报》社评《孔子诞辰纪念》哀叹:“民族的自尊心与自信力,既已荡焉无存,不待外侮之来,国家固早已濒于精神幻灭之域。”针对这种论调,鲁迅在他53岁诞辰时,写下了这篇著名的杂文。

  作者冷峻的目光首先注视着现实。文章一开头就列举了三种事实:自夸“地大物博”,寄希望于“国联”;“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这些事实都见之于“公开的文字”,表示言之有据,事实确凿,然后很自然地引出本文批驳的论点:“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但作者当即指出,这个提法本身就是不确切的,因为信“地”,信“物”,信“国联”,这明明是“他信力”,而不是“自信力”。这种以论敌的论据为论据来反驳论敌的论点的方法,使文章在从容不迫的气度中,蕴含着一种无可辩驳的力量。

  文章在指出一部分人连他信力都已丧失之后,笔锋一转:“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作者在这里开出的“新生路”,意在反衬下文的“死路”:“玄虚之至”的求神拜佛,只能说明“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这一结论是前文的自然引申,但文笔一波三折,跌宕起伏,在层层递进的推理之中,始终贯穿着逻辑的力量。

  在批驳了论敌的论点之后,作者深沉的目光由近及远地转向了我们民族古老的历史。他那纵贯古今的思绪首先从严峻的现实中生发开来,指出“自欺”并非现在的新东西,而是古已有之,于今为烈,以致“笼罩了一切”。“笼罩”一词,在这里用得十分准确、形象,它生动地描绘了这种思潮像毒雾一样禁锢着人们的头脑,并蔓延到了各个领域。然后,作者用“然而”一转,满腔热情地歌颂了“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他们当中,既包括历史上那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更包括现在那些“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而又“被摧残,被抹杀”的人。这样,作者的思绪就在追溯历史长河的源流之后,又回到了现实,明确指出:“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

  文章的结尾提出了判断自信力有无的正确标准:“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状元宰相”,当是泛指古今封建统治阶级在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代言人。“地底下”,则是泛指古今一切有自信力的中国人,并与前文的“笼罩”成为鲜明的对照。这样的结尾,既总结了全文,又恰与文章开头“公开的文字”相呼应,使文章结构完整,浑然一体。

  综观全文,文章以现实为纬,以历史为经组织材料,开头始于现实,然后引申到历史,再由历史回到现实,结尾则既是对历史的总结,又是对现实的概括。文章先破后立,破得有力,立得牢固,驳论与立论相结合,互相映衬。驳论以事实为依据,内含逻辑推理,极其雄辩;立论则直抒胸臆,充满激情;排比句式的运用,更使文章增添了气势;议论与抒情水乳交融,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核心是论述中国人自信力的有无,因此,正确地理解作者所称颂的有自信力的人的含义,就成了理解这篇杂文的关键。笔者认为,“中国的脊梁”是一个民族的概念,而不仅仅是中华民族中某一阶级、某一集团的概念,在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情况下,更是如此。我们中华民族是有着光荣革命传统的伟大民族,她孕育了千千万万个英雄豪杰,其中既包括劳动人民中的优秀人物,也包括剥削阶级中的志士仁人以及历代统治阶级中的杰出人物。由于历史条件的原因,后者的聪明才智比前者有更多的机会得到发挥;他们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等领域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比后者有更多的可能在史书上有所记载。文中所论及的“埋头苦干的人”,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执着于某一项事业,不畏艰险,奋斗不息的人。就在写作本文之后一年,作者写了历史小说《理水》,塑造了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形象,可互相印证。“拼命硬干的人”,当指那些置身家性命于不顾,揭竿而起、斩木为兵的农民领袖和精忠报国、壮怀激烈的民族英雄。“为民请命”的确切含义,指的是为老百姓请求保全生命或解除疾苦,这一词语的出处,见《汉书·蒯通传》:“西乡(向)为百姓请命。”“为民请命”这一提法在极“左”思潮泛滥时曾经受到过大规模的口诛笔伐,以至一些教科书的编者在选用这篇杂文时,不得不将这句话从文章中删除。但是,正如一位戏剧家借助剧中人物之口所说的那样:“为民请命,何罪之有?”几乎在写作本文的同时,作者写了历史小说《非攻》,塑造了一个古代为民请命的墨子形象,也可互为印证。“舍身求法”的“法”,这里可做标准,规范解。又,“法”在世界各国语源上都兼有“公平”“正直”“正义”等含义,所以,“舍身求法”可以解做:为追求某一种规范(诸如公平、正义等),不惜牺牲性命,类似“舍生取义”,而“舍生取义”语出《孟子·告子上》,它在本质上属于儒家思想。历代统治阶级中的不少杰出人物,都把它奉为行动的准则,这样的例证,史不绝书。甚至无产阶级革命的一些先驱,有时也借用这一成语来激励自己的革命意志。可见,作者在这里列举的几种类型的人,都不仅仅限于某一阶级或集团,而是指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华。鲁迅是实事求是的典范。对于那些所谓“正史”,他虽然借用梁启超的说法,认为它们不过是为帝王将相作家谱,但这并不意味着对历代统治阶级采取简单否定、一笔抹杀的态度,更不意味着对他们中的杰出人物所做的贡献也采取不承认主义。他曾经把汉唐统治者魄力的“雄大”与“闳放”和“人民具有不至于为异族奴隶的自信心”一起来加以肯定;他还推崇被人误认为奸臣的曹操是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至于他称赞一些在文学史上做出重要贡献的诗人和散文家的例子,就更是俯拾皆是了。对于那些被现代的某些人改铸得无比高大的农民起义领袖,鲁迅也从未做过无原则的歌颂,而是毫不掩饰他们历史和阶级的局限性。他对明末农民起义领袖张献忠多有针砭,即是一例。

  同样,现实生活里的“脊梁”,既包括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也包括中华民族中其他阶级和集团中的杰出人物。就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两年,在日本帝国主义挑起的“一二八”事变中,驻守上海的十九路军就曾奋起抵抗,重创敌人,使之四易司令。在作者写作本文之前一年,二十九军又血战喜峰口,以大刀和血肉之躯与敌人拼搏,震惊中外。国民党军队在这些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与敌人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无疑是“有确信,不自欺”,“前仆后继的战斗”的具体表现,在民族敌人面前,他们理应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革命人民同属于民族“脊梁”之列。至于作者在本文中所指斥的失掉自信力而发展自欺力的人,主要指的是国民党政府中的一部分上层人物,但也不宜理解得过于绝对。本文明明写道,这种自欺力已“笼罩了一切”。可见,这种思潮也不仅仅局限于一个阶级、一个集团。恩格斯在论述三十年战争给德国带来的影响时指出,小资产阶级的市侩庸俗习气“已经沾染了德国的一切阶级”,“它既经常笼罩着王位,也经常笼罩着鞋匠的小屋”。“这种旧遗传病毒”甚至“感染”到党内,以至“必须警觉地注意这些人”。联系到作者一贯坚持的对国民“劣根性”的解剖,我们也应该承认,这种缺乏自信力甚至发展着自欺力的现象与人民群众中的某些不觉悟的部分也并非绝缘。正由于此,在困难当头的情况下,强调民族自信力,唤起民族自豪感,就成了思想战线上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而《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就是鲁迅实践这一任务的光辉篇章。

  (选自《中学语文教学》1986年第8期)

  ※版权归本站或作者所有,仅供大家学习欣赏,任何人不得私自转载!※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