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玉米的调研报告(7篇)

在当下社会,接触并使用报告的人越来越多,不同的报告内容同样也是不同的。那么报告应该怎么制定才合适呢?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优秀的报告文章怎么写,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一

马家河园区办聂开伟

一、玉米产业项目背景

玉米是世界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又是重要的工业原料,用途广泛,发展前景好。我国的玉米主要用于以下几种产品的生产:一是玉米淀粉,主要用于食品、造纸、纺织、医药等领域;二是淀粉糖,它是以玉米淀粉为原料的高级产品,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食用价值,被广泛应用在食品、医药、化工、发酵等行业中;三是变性淀粉,它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品等行业,前景很好;四是酒精,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燃料酒精价格低廉且环保,而且燃料酒精绝不会引起汽车发动机的不良反应,市场潜力巨大。玉米深加工项目是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项目,产品附加值高,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通过对玉米的精深加工,提高其产品利用价值,延长产业链条,带动包装、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增加就业机会,促进社会稳定,振兴当地经济,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二、玉米产业项目内容

延川县依托延安地区丰富的玉米资源优势,利用高、新、先的玉米转化技术,形成年深加工玉米30万吨的规模是比

较现实的,重点发展以下四类企业:

(一)淀粉及其衍生物系列产品:玉米淀粉、玉米油、玉米蛋白等;

(二)提取食品、医药添加原料产品;

(三)高品质饲料系列;

(四)工业酒精、食用酒精、调料(味精)等产品。 下游产业可以带动玉米秸秆和玉米芯深加工产业:玉米纤维浆加工,饲料加工,板材加工,秸秆压块加工等

三、

玉米产业项目建设优势

1、资源优势:以延安地区玉米产业发展来看,玉米种植历史悠久,病虫害较少,易于田间管理,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新技术和良种不断推广,玉米种植面积稳中有升,特别是延安实施治沟造地工程,未来四年新增土地50万亩,再加上原有种植面积,未来延安未来玉米种植面积将突破300万亩。延川县玉米常年种植面积稳定在10万亩以上,年总产量5万吨以上,玉米秸杆年产量可达8万多吨;周边区域玉米常年种植面积200多万亩,产量75万吨,未来产量将突破100万吨,原材料价格低廉,供应丰富,是玉米深加工企业的理想选址。同时,依托延川县周边地区丰富的玉米秸秆和玉米芯资源,引进配套的深加工企业,也可利于玉米深加工产业发展配套的食品加工企业,这样就能形成玉米产业深加工的 “集聚效应”,延长产业链条,使延川县的玉米深加工产业做大做强,形成规模,产生强大的品牌效应和经济效益。

2、区位优势:延川县地处陕西省北部、延安市东北部,全县东西长74.25公里,南北宽51.5公里,总面积1985平方公里,距延安市80公里,东临黄河与山西省永和县、石楼县隔河相望,西北与子长县毗邻,西接宝塔区,南靠延长县,北与榆林市清涧县接壤。全县辖8镇6乡,346个行政村,人口19万人。延川是延安的北大门,也是延安乃至陕北的交通枢纽,210国道、205省道和渭清线穿境而过,延水关黄河大桥贯通秦晋。

3、政策优势:延川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工业产业项目的引进工作,对引进企业项目按照“一企一策”的原则,主动为企业提供一流的优质服务。

4、市场优势:玉米产业因高附加值而成为“朝阳”产业和“黄金”产业,发展潜力十分巨大。玉米深加工的主要产品—变性淀粉、淀粉糖、赖氨酸、麦芽糊精等,特别是变性淀粉广泛应用于造纸、纺织、食品、饲料、医药、日化、石油等工业,使用量最大的是造纸、食品和纺织等行业,前景看好,经济效益可观。

四、玉米产业项目效益

该项目在延川原料充足,经济效益好,投资回报快,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当地实际,产品为大众生活必需品,切合市场需求,抗风险能力强。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二

岐山县2023年玉米秸秆综合利用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在省、市各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和精心指导下,“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标已经实现,而人类生存环境恶化的问题却日益突出,为了切实保护全县生态环境,防止秸秆焚烧污染,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维护公共安全,合理利用资源,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如何提高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已成为当务之急,现就我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情况做如下调研。

一、我县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基本情况

玉米是我县主要粮食作物,常年种植面积达到32万亩,全年生产玉米鲜秸秆64万吨以上。(亩均产秸秆按2吨计算)近几年来,我们充分发挥农机优势,始终把玉米机械化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作为全县农机化的一项重要工作,综合利用机械化收获、机械化秸秆还田、机械化免耕秸秆覆盖、机械化秸秆青贮、机械化秸秆饲料加工、机械化秸秆低碳燃料加工等技术已在我县逐渐崛起。

1、秸秆综合利用方式虽多样化,但综合利用率不高。目前,全县秸秆综合利用方式主要有秸秆加工为饲料青贮、秸秆机械化还田或高留茬覆盖、回收秸秆使其变为秸秆燃料及用作农村生活燃料四种。据统计,全县从事秸秆饲料加工户年产量500吨以下的9户,1000吨-3000吨的3户,3000吨-5000吨的5户,5000-10000吨的4户,建立青贮窖21个,年秸秆饲料青贮量为5.76万吨;成立了1个从事秸秆低碳燃料加工的秸秆联盟组织,年加工低碳燃料0.25万吨;机

械化秸秆还田面积达3.2万亩,还田量达6.4万吨;用作农村生活燃料的约为3.0万吨,四项合计15.41万吨,利用率仅达到24.1%。从调查看出,虽然综合利用形式多样,但利用率还过低。大部分秸秆被丢弃在野外无人管理,秸秆焚烧现象仍十分严重。

2、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掌握的程度不高。秸秆饲料青贮技术虽然已推广了近5年,但大部分农民对其技术还缺乏了解,掌握不全,青贮的饲料容易变质、发霉,动物无法食用。由于保护性耕作技术还未大面积推广,致使玉米秸秆还田面积数量难以提高。低碳燃料这一新技术我们专业技术人员都很少亲眼目睹,更不用说农民了。

二、制约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因素

1、认识问题不到位

一是长期以来,政府本身没有把秸秆真正作为资源来看待,重视程度不够,综合利用上缺乏统筹规划,政策不明朗。尽管各有关部门和专家开展了一些调查和分析工作,但仍存在着秸秆资源不清、利用现状不明等问题;市场化机制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二是群众在没有看到玉米秸秆立竿见影效益的前提下,为了省工省时,最方便的方法就是将其丢弃野外,根本不会去想环境污染方面问题。再者农民认为玉米收获受时间影响不大,使用玉米联合收获机、玉米青贮收获机费用高,又轧地,不合算。

2、机具落实不到位

由于存在认识偏差,加之机具性能、价格方面存在问题,尽管国家对此类机械进行了补贴,但面对价格昂贵的各类机具群众还是“望

而却步”。更不用说宣传极少的秸秆青贮机和低碳燃料加工机械。截止目前,全县玉米联合收获机仅114台,秸秆还田机50台。在对20户联合收获机调查中,10户机手认为价格昂贵,作业时间短,投资回收期长,加之玉米收获各地差异不大,机手认为跨区作业意义不大;10户机手反映地块小,行距不统一,收获效果差,所有这些因素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民购机用机积极性。

3、示范宣传和政策扶持不到位

由于政府本身对秸秆资源的利用不明朗,近几年只是把秸秆焚烧列入了一时日程,且在“三夏”期间表现得尤为突出,而忽视了秋冬季玉米秸秆焚烧的问题,甚至引发火灾。其次是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推广应用使部分玉米秸秆粉碎还田,而大量的玉米秸秆用途如秸秆堆沤、腐烂、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先进技术在我县没有被广泛宣传应用,扶持的力度、范围小,群众认知度低。

三、加快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建议对策

1、加强领导,营造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的良好氛围

玉米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涉及面广、工作难度大、各级政府应加强领导,切实把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列入议事日程,认真制定工作措施,搞好组织协调。各有关部门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密切协作,共同做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综合利用及禁烧工作。农业部门指导搞好种植结构调整和标准化种植;农机部门认真抓好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落实工作,加速相关技术和机具的引进、开发和示范推广,组织好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

机械化综合利用;财政部门进一步加大对玉米机收跨区作业和秸秆机械化还田、综合利用的支持力度;环保部门认真履行执法监督职责,及时依法查处秸秆焚烧等违规行为。

2、突出重点,拓宽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渠道

按照发展秸秆经济的总体思路,拓宽综合利用渠道,使秸秆变废为宝。突出抓好玉米收获、秸秆还田、保护性耕作和深耕深松等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积极发展秸秆工业原料化生产和秸秆堆沤、腐熟、气化、碳化、青贮、打捆包膜等机械化技术,不断创新应用模式,提高秸秆综合利用水平。一方面,狠抓玉米机收、秸秆机械化收集及秸秆还田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应用,做好后续农业生产环节的配套作业;另一方面,发挥农机合作社、民营联盟企业力量,促进玉米秸秆饲料加工及燃料开发。要建立有效的市场机制和储运体系,提高秸秆商品化水平,制定鼓励秸秆综合利用的具体政策措施;引进、推广经济实用的配套技术设备。特别在我县一年两熟地区,推进配套秸秆便捷处理设施,使农民收集处理秸秆快速、便捷,减少或杜绝随意遗弃和露天焚烧现象。

3、加大对玉米秸秆综合利用机械及生产作业补助

目前,全县玉米秸秆除青贮、低碳燃料加工外,按适宜机械还田面积25万亩计算,需秸秆粉碎还田机械(含玉米收获机)1000台,而全县现有机械不足200台,尚需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800台;此外,为保障秸秆还田后的小麦播种作业,全县尚需深松犁、小麦免耕播种机各500台。机械购置累计投入需5000万元不止。由于受传

统种植习惯和作业效益的影响,农民对购置玉米收获机、秸秆还田机、深耕犁、小麦免耕播种机的积极性并不高,现有的国家购机补贴资金和补贴比例远远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这就要求我们采取对应的激励措施,加大作业补助,极大限度地调动群众购机用机积极性。

4、加强农机、种植、畜牧三者的协调

二是畜牧养殖户、玉米种植户、农机户三方协作需进一步加强,由于农村土地零碎,种植户出售玉米秸秆不是十分顺利,这就要求种植户和养殖户必须提前定好协议,并按照机械作业进度及时将秸秆运送到青贮地点,三秋时节一环节的脱节,所以农机部门及农民专业合作社应积极发挥各自职能,合理协调三者的关系,使整个运作过程顺畅。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三

河 南 农 业 大 学

农业植物病理学寒假社会实践病害调研报告

实践题目: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危害情况

及综合防治策略班级:09级植物保护3班姓名:袁 向 东调查时间:2023年1月

关于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危害情况

及综合防治策略的调研报告

为全面了解谢集镇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害情况,近日,根据学校老师的要求,走访了东街村委会、谢集镇镇政府、镇农药销售处,并深入南街村、北街村、陈庄村,通过口头询问和笔录对玉米茎基腐病害情况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东街村玉米茎基腐病害总体情况

1、总体情况

东街村玉米种植面积约为八千亩,占粮田种植面积的90%,以种植夏玉米为主。近年来,由于气候异常,在夏玉米生长前期干旱,后期成熟时长期阴雨,导致玉米茎基腐病害发生面积有扩大的趋势。

2、玉米茎基腐病发生情况

全村茎基腐病发生面积约为4500亩,约占全村玉米种植面积的56%,发生茎基腐病的玉米田一般比往年减产30%-40%。玉米茎基腐病多发生于,缺钾、硅以及玉米长势不好的田块中。大家知道,玉米很多病害都是先在根部侵染引起根腐,表现为苗期病害、茎腐、青枯等。近年来,根腐病越演越烈的主要原因是连作病菌积累量大,苗期低温多湿,加之栽培措施不当及长年偏施氮肥,施肥营养不均衡,农民不重视药剂拌种,又缺少抗根腐病品种和防治玉米根腐病的常识。去年我村,在玉米成熟期连降大雨,为茎基腐病的发生创造了有利条件,雨后乍晴,受气温快速回升影响,玉米茎腐病大面积发生。收成好的年份玉米亩产基本上可以达到500-600公斤,而去年受玉米茎基腐病的影响,玉米亩产下降到400公斤左右。

3、玉米茎基腐病的防治情况

当前,在全村发生玉米茎基腐病害的田块中,有效施药面积为4000亩,占全村受害玉米田的88%,在一定程度上防治了茎基腐病的发生。九月中下旬是茎基腐病发生高峰期,也是防治的最佳时期。去年镇政府为把此次玉米茎基腐病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镇政府采取补钱、发药等各项措施积极应对病害。对于受害的玉米种植农户,镇政府给予1元/亩的直补,并通过各乡镇农业推广站和农科站给予物资资助,对受害农户给予免费发放防治茎基腐病的专用农药。

农户方面,在我调查的南街村,村委会统一为农户进行了喷药,费用由农户承担,陈庄村也在病害发生时就及时、积极、主动地组织专人进行了买药、喷药处理,部分农户还对病害较严重的玉米田进行了二次喷药,但也有部分农户在收到政府下发的钱和农药后却没有进行喷药。

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政府相关部门药品发放不及时

在应对玉米茎基腐病方面,群众反映最多的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发放农药品不及时,药品发下来的时候,已经错过了防治的最佳时机。有防治病虫害意识的农户在收到农药之前已经自己对受害玉米田进行了施药。

2、部分农户对虫害情况不重视

由于农户为个体经营,每户经营的土地相对较少,经营土地的收入也相对较低,导致部分农户种粮积极性不高,不重视病害对玉米收成的影响,在收到的农药品后,由于没有时间等原因并没有进行施药。

3、病虫害监测数据收集困难,调查网络不健全

准确翔实的监测数据是农作物病虫害科学防治的基础,而调查网络的健全又是监测数据准确翔实的基础。当前负责农作物病虫害监测数据收集工作的主要是各乡镇农科站,人员少,力量弱,并不能很好的完成这些工作,而村一级并没有相关的数据收集机构,病虫害数据收集的网络不健全,数据收集也就很困难。

4、基层农科站的职能没有很好发挥

基层农科站肩负着收集农业生产数据,指导、培训农民进行生产的重任。现在农科站的人员工资由政府承担,但办公经费得靠自己解决。当前,农科站人员少,经费少,工作多而杂,不能很好的完成病虫害数据的收集工作。

三、综合防治策略

一、宏观建议

1、充分发挥村委会在农田种植管理方面的作用,对于有一定集体经济基础的村,可以考虑实行对农作物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模式。及时掌握虫害发生、发展动态,并上报各有关部门,避免信息滞后导致的应对措施不力,为上级各有关部门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提供及时、真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2、制定相关政策,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只有土地经营权实现流转,才能帮助农村一部分劳动力从土地上解脱出来,让其从事

二、三产业,逐步成为城镇人口。只有土地经营权实现流转,才能让土地集中到一部分人手中,从而实现土地的规模化、集约化生产。只有让农民看到种粮的效益,才能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才会更加重视病害的防治工作。

3、加快推进病虫害监测体系建设,建立健全基层监测网络。除去乡镇农科站等政府职能机构,还应该积极发展村级病虫害监测网络,以村委会、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农民自治组织为依托,建立健全基层病害监测网络,为病虫害的监测、预警、防治等工作提供数据支撑。

4、充实乡镇农科站的力量,充分发挥其在收集农业生产数据和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方面的职能,积极做好对农作物的监测,对农民的指导工作,准确掌握病虫害的发生情况。

二、专业建议

1、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

近年该病上升与部分育种材料抗病性差,耕作栽培条件改变有很大关 系。因此,选用抗病自交系,培育抗病杂交种是首要防治措施。

2、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

引致茎腐病的病原物都是弱寄生菌,保能侵染生长势较弱的植株。

加强栽培管理,合理施肥,合理密植,降低土壤湿度等措施可以使植 株健壮,减少茎腐病。

3、轮作换茬,适期播种

合理轮作,深翻土地,清除病残和不施用未腐熟的有机肥,可以

减少田间菌源,达到一定的防治效果,另外适期播种错开病菌发生的 高峰期,也有利于减轻病害的发生,但各地要因地制宜选择播种期。

4、药物预防和治疗

发病初期用天达裕丰2000-2500倍+72%农用链霉素3000倍+96%

天达恶霉灵3000倍喷施基部2-3次。对于发病较重的地块可以用3% 中生霉素600-800倍+96%天达恶霉灵3000倍液喷施基部。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四

关于玉米收获机械化情况的调研报告

高陵县地处陕西省关中平原腹地,位于西安市辖域北部,全县辖4镇4乡,2个管委会,88个行政村,740个村民小组,总面积294平方公里,总人口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9万。

高陵县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渠井双灌,是我国北方著名的粮食生产县和笼养鸡县。早在1958年就被国务院授予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1994年建成西北地区首家"吨粮县",受到省、市政府表彰。近年来,随着国家支农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机购置补贴力度也越来越大,农业机械化进入了全面快速健康发展的阶段。我县把加快玉米收获机械化作为农机推广工作的突破口来抓,通过几年的引进示范玉米收获机械化开局良好,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及广大农民群众的欢迎。为了进一步做好此项技术推广,现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调研。

一、目前我县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总体情况

(一)对玉米收获机械化的认识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惠农政策的出台、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民经济基础的提高,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如鱼得水,走上了稳步、良好、快速的发展之路,使农机化事业有了新的活力。特别最近两年玉米收获机械化

技术发展已趋成熟,已被广大农民朋友认可,全县玉米收割机拥有量达到105台。

(二)机械使用性能情况

1、山东福田-3型小型小麦玉米两用自走式收割机,该机的实际工作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合理,作业可靠,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低,服务跟的上,卸粮快,效益高,各项技术参数,基本达到设计要求,受到用户认可。

2、河北冀新-2自走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机型体积小,通过性强,故障率低,玉米籽粒损失少,作业速度快,效益高,服务好,但还田质量较差,操作手柄装配位置不合理,整机外观粗糙,机架强度不牢固,脱焊时有发生。其价格低,经济实用,得到用户认可。

3、山东玉丰-2-3型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率低,效益高,服务及时,质量高,用户满意。

4、富平-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该机在实际作业中,结构基本合理,装配方便,通过性强,玉米籽粒损失少,故障少,速度慢,效益低,其禾器与摘穗辊时有堵塞现象,需进行技术改造。可是,有个别用户对该机进行投诉,但厂家的服务态度得到用户的认可。

5、山东金亿春雨-3型小麦玉米收获作业中,匹配马力大、结构基本合理,但其作业速度慢,机械故障多,玉米籽

粒损失多,效益不高,服务跟不上,表现在⑴发动机烧机油。⑵液压油管断裂漏油。⑶传动链条断数多。⑷变速箱弯曲。⑸割台、轴承裂缝,受到用户极大的不满。

以上机型在实际作业中,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摘穗辊抵压玉米棒尾部的情况,造成籽粒损失。主要原因是玉米成熟不够籽粒损失较少,一旦玉米成熟好的情况下,籽粒损失加大,这与剥壳器使用时间有绝大关系。二是收割机收获与秸秆还田一次性完成作业时,小时作业量(亩)相对较慢,且还田质量与单机还田质量较差,效率不高。三是玉米收割机卸粮程序也与玉米收割机效率高低有绝对的关系。大部分玉米收割机一次性将收获的玉米棒不能顺畅的倒到农田运输车上,费时费力,以山东福田-3型自走式玉米收割机卸装置最为顺畅。

经过调查论证,以下机型在我县实际应用中,各项技术性能都表现良好,宜引进推广。

1、山东福田-3型小麦玉米两用收割机。但需改进割台,分禾器体积长(20公分)且宽,往往在进入地头时,对玉米撞倒现象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2、山东玉丰-2背负式玉米收割机。但需对输送槽进行改造,输送槽存在输送过程中驾驶员到地顶头会缩油,输送带速度放慢,一部分玉米棒未送到集粮箱,掉了下来,给驾驶员造成不安全因素,也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3、河北冀新-2型玉米收割机。其整机设计合理,价格低廉,经济实用,受到用户好评。但需改进整机的外观质量,操作柄装配到合理的位置,机架材料强度焊节牢固,还田切碎等方面更新。

二、几点建议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对玉米机收重要性的认识。要通过赶科技大集、送技术下乡、搞好新技术宣传工作,同时召开各种形式的玉米机收现场会,带着农民干,干给农民看,增强他们的感性认识,使玉米机收在农民中产生更大的影响和更好的效果。

2、争取加大财政扶持力度。要积极向各级党政领导宣传发展玉米机械化收获的重要性,争取各级党政领导对这项工作的重视和财政资金扶持,加大对农民购机补贴力度,充分调动农民的购机积极性,加快玉米机械化收获的发展步伐。

3、不断增强农机人员的责任心,加强与生产厂家的合作。农机新技术,新产品被农民认识和接受,需我们农机部门作好前期市场引导工作,这就要求农机推广人员不断增强工作责任心,特别在玉米收获机械市场刚刚起步,不仅要作好机具选型工作,还要进一步加强与生产企业的合作,以适应性强、可靠性高、价格低为主攻方向,引进适宜当地的机具。

4、因地制宜,搞好样板,以点带面。结合实际,要先重点发展基础比较好的乡镇,严格按照示范点示范技术操作规程建立高标准,高质量的试验示范点,把示范点做大做亮,以点带面,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

5、强化技术服务。要积极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到乡村庭院、田间地头,为玉米收割机户切实搞好技术指导、培训、机具检修等,加强对农户及有机户安全意识培训,使农民朋友放心地购买、使用玉米收获机械。

6、开展跨区作业服务。一台玉米收获机械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完成作业30至40亩,按70元/亩的价格计算,一台机械一天可实现收入2100-2800元,扣除作业成本,纯利润可达1000元以上,利益较为可观,若在“三秋”期间开展跨区作业,实现连续生产,一台背负式作业机械当年就可收回投入,要认真

总结

小麦机收跨区作业的成功经验,根据玉米成熟期时间差,组织、引导收割机有计划地开展跨区作业,增加他们的收入,以经济利益的驱动调动农民购机热情,推动玉米收获机械化进程。

三、发展前景

玉米收获机械化,无论是从客观条件,还是从主观因素来看,都表明它是我县玉米生产全程机械化发展的必然趋势。通过近几年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的试验、应用、调查情况分析,我们认为玉米收获机械化技术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一是玉米收割机到推广应用的时候了;二是农民群众在补贴资金的引导下,购买农机具的热情起来了;三是农民群众在中央“三农”政策的惠顾下有钱了;四是玉米收割机性能基本成熟了,生产厂家技术服务质量提高了;五是再度加大玉米收割机的补贴资金力度,玉米机械化收获就基本实现了。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五

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

发布时间:(2009-11-26 15:43:15来源:省粮食局.调控处)

我省今年玉米收购情况的调研报告

玉米为我省秋粮主要品种,产量占全省粮食总产量近一半左右,既是种粮农民增收的基本来源,也是粮食企业搞活经营,提高效益的优势品种。因此,做好我省玉米收购工作,对于满足市场需求、搞活粮食流通、促进农民增收和企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了准确掌握我省玉米生产情况,了解各类收购主体发展经营状况,研究当前收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政策措施,以更好地指导做好今年的秋粮收购工作,近期,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开展了秋粮收购工作专项调研,并深入西安、渭南两市基层粮食购销企业、玉米深加工企业、个体粮商和售粮农户进行实地考察、座谈,听取有关方面的意见建议,现综合各市上报的调研报告及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省玉米生产的基本情况

(一)秋粮播种面积较上年有较大增加。据各市粮食局上报调查数据汇总,全省今年秋粮播种面积为2885.5万亩,比上年增加312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965.3万亩,比上年增加290万亩。分市看,全省除西安市秋粮与玉米播种面积略有减少外,其他各市均有增加,其中渭南市秋粮和玉米播种面积增加最大,增幅分别达到13.6%与20%。另据9月份省农业厅召开的秋粮生产形势分析会议初步统计,全省秋粮播种面积为2528.5万亩,其中玉米播种面积为1795万亩,比上年增加59万亩。

(二)秋粮玉米产量有望创我省历史最高。根据各市汇总秋粮总产为829.11万吨,较上年增加70万吨。其中玉米产量为598.94万吨,较上年增加39.59万吨。全省9个设区市秋粮和玉米均为增产,1个市减产,其中增产幅度最大的为渭南市,秋粮和玉米产量分别为135万吨和125万吨,较上年增加20%。目前,省农业和统计部门尚未公布全省秋粮产量。综合各方面因素分析,我们预计,今年我省玉米产量将达到525万吨,有望创我省玉米产量新高。预计玉米商品量为250万吨,较去年增加25万吨以上。

(三)玉米品质大部分达到中级质量。从调研情况来看,关中西部玉米受玉米扬花期及成熟期阴雨天气影响,霉变粒较去年有所增加,品质略差于去年,但容重在590-680克/升之间,大部分达到中级标准;关中东部、陕北和陕南地区玉米生长过程中气候影响较小,品质与去年接近或略好于去年,容重在650-700之间。

调查表明,今年我省秋粮玉米增产的主要原因,一是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在国家惠农强农政策措施的作用下,加之上半年玉米市场价格快速回升,玉米种植收益提高,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种粮积极性,全省玉米播种面积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二是玉米单产量有所增加。我省今年在玉米播种期降水均匀,播种机械化程度提高,普遍抓住了土壤墒情好的有利时机,为后期玉米生长奠定了基础。在玉米生长期,全省除部分地方外,大部分地区降水适时,水量充足,基本上没有受到大的旱情影响,预计今年的玉米单产比丰收的2008年每亩提高22.5公斤左右。

二、当前我省玉米市场情况

(一)玉米收购工作已逐步展开。自9月底到10月初,我省从南到北逐步进入玉米收获期,10月中下旬基本收获完毕,进入整理晾晒阶段。目前,我省玉米收购工作已逐步展开,据统计,截止2009年11月5日,全省共收购新产玉米12万吨,其中国有企业收购0.8万吨。据我们调查测算,预计到明年春节后,我省全社会玉米收购总量将达到225万吨左右,较去年增长10%左右,其中国有粮食企业收购75万吨,与去年基本持平。

(二)当前玉米收购价格情况。10月中旬我省东部地区玉米开秤收购价格:水份在16-18%以内,粮食经纪人收购价(每50公斤,下同)72元,较去年同期上涨15元左右,涨幅为25%;玉米深加工企业厂内收购价为76-78元,较去年上涨16元,涨幅为27%。受国内市场供求和玉米深加工产品需求旺盛拉动,10月底到11月初,我省玉米收购价格有所上升,水份16%左右玉米经纪人收购价格为76元,玉米深加工企业挂牌收购价格为80-83元。预计后市受经济进一步回暖和农民惜售心里影响,玉米价格仍将维持小幅震荡上扬行情,但幅度有限。

(三)玉米主要流向和流量情况。随着近年来我省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蓬勃兴起,我省逐渐由玉米产大于需,大量玉米调往四川、重庆、广东、广西等南方销区,逐步呈现出有进有出,东北、山东及甘肃、宁夏周边地区玉米流入、净调出逐年减少的趋势。据调查,2008年度我省向南方销区流出玉米为105万吨,东北及周边地区流入玉米90万吨,净流出15万吨,净流出较2007年减少13万吨,较2006年减少33万吨。预计今年我省玉米流出量将进一步减少。

三、我省玉米流通的新特点

我省玉米收购市场是2002年秋季放开的,市场化程度较高,随着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玉米收购市场发生新的变化,收购主体日益多元,并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玉米深加工企业在玉米收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据不完全统计,2008年度我省玉米深加工企

业消耗玉米为220万吨左右,较2006年的178万吨,增长42万吨,涨幅为23.6%,达到去年玉米产量的45.5%。预计在新的玉米生产年度,玉米深加工企业的需求进一步扩大,需求量将达到250万吨左右,约占今年全省玉米产量的47.6%。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需求量的增加,直接收购量也持续增长,对玉米价格的影响也日益显著。据调查,我省户县国维淀粉厂年产玉米淀粉68万吨,消化玉米100万吨,2008年受金融危机影响,在五条生产线基本停产、利润大幅下降的情况下,仍然收购转化玉米68万吨。该企业自今年2月份开始,逐渐恢复正常生产,1—9月份已累计收购玉米56万吨,日收购量达到3000吨,预计全年收购量将达到100万吨左右。目前该企业主要通过各地粮食经纪人送货到厂开展收购,收购价格根据生产需求和市场确定,较经营企业收购价格略高,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当地玉米收购价格,发挥了积极作用。

(二)农民售粮业态发生改变,粮食经纪人作用日益明显。粮改以来,我省粮食经纪人队伍发展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全省常年开展粮食经营活动的粮食经纪人已超过5000人,年粮食收购量在5000吨以上的个体工商户超过1000人,其中部分发展壮大成个体粮商,具备一定的仓储条件和资金实力。有些粮食经纪人直接将粮食对接发往销区,或直接批量销售给储备企业,经营量和资金量都比较大。在调查中了解到,临渭区故市镇一个体粮商,拥有专门场地、仓房和地磅等设备,日收购玉米60-100吨,常年往四川成都方向驻点发运玉米。在调研中,从临潼、蒲城等地国有粮食企业了解到,目前交售玉米主体已以经纪人为主,占交售总量的80%以上,农民一般不再直接送粮到库,农民和粮库双方对粮食经纪人的购销依赖正在加深,经纪人在搞活粮食流通、方便农户售粮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购销形式发生变化,委托代购经营业务成为常态。大型中、省粮食储备企业充分发挥仓储设施、收购资金、市场信息、购销网络等方面的优势,抓住有利时机,在积极扩大收购网点、掌握粮源的同时,主动与地方粮食经营企业合作,委托其开展代储业务,成为近年来各地特别是渭南各县区突出特点。地方粮食经营企业由于改制尚未完成,收购资金贷款困难,目前大多数利用企业现有闲置场地、仓储设施、仓储管理等方面的资源,开展代购代销、边购边销业务,实现互利双赢。同时大型储备企业,特别是中储粮直属企业,已开始在我省粮食产区广泛设点收购,积极扩大粮食经营量,并逐步形成了比较完整的购销网络。我省西瑞集团利用社会资源在玉米产区临潼投资建设交口、相桥两个收纳库,计划收购玉米5万吨。中储粮西安分公司蒲城直属库、渭南高田直属库与地方粮食企业合作,通过托管和委托收购的方式开展玉米收购。

四、各地做好玉米收购的主要做法

(一)认真调研,早做筹划。为确保玉米收购顺利开展,按照省局的要求,各市县粮食部门认真

组织开展了对玉米收购工作的调研,并主动与农业、统计部门联系,了解当地玉米生产情况,在收获期间深入田间地头及晒场了解玉米质量和农民意愿,密切跟踪关注省内外玉米市场行情,积极组织企业分析研究玉米收购形势,联系销区玉米收购客商,制定具体玉米收购、整理、储存和运销相关方案,做到了早筹划、早安排。

(二)积极准备,周密部署。各级粮食部门高度重视秋粮收购工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引导企业积极腾仓并库,校验仪器,落实收购资金,做好各项收购准备工作。目前,全省收储企业仓容准备已经到位,基本能满足今年对玉米收储的需要。其中西安市准备仓容30万吨,保证了全市玉米收购的需要。

(三)分类指导,主动扶持。各地粮食部门站在面向对全社会粮食企业管理的角度,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培养和引导各收购主体积极入市。要求辖区内的中、省储备企业充分发挥优势,抓住有利时机,积极开展收购工作。指导新组建的国有粮食企业,在贷款资格认定一时难以解决的情况下,想方设法,克服困难,积极筹集资金,开展自主收购。引导企业充分利用现有闲置场地、仓储设施、仓储管理等方面的资源,牵线搭桥,主动与中省储备企业合作,开展代购代销,搞活粮食经营。要求市、县粮食储备企业创造条件,通过委托代购代销、边购边销等方式,积极开展秋粮收购工作,不断提高企业经营效益。同时,各地还结合实际,充分依托当地加工转化用粮企业,特别是一些龙头企业,积极鼓励他们发挥优势,积极入市,开展秋粮收购工作。多数县区还适时召开多种形式的培训会,召集粮食经纪人集中培训,在认真宣传粮食政策的同时,积极组织动员他们深入农户开展收购活动,充分发挥了经纪人经营方式灵活的积极作用。

(四)加强管理,热情服务。各级粮食管理部门加强对全社会粮食流通的管理,尽可能的将符合资格的各种粮食收购主体纳入进来,积极参与粮食流通。在此基础上,把管理与服务相结合,寓服务于管理之中。进一步加强对各经营企业经营台帐、统计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及时向收购主体宣传粮食政策,通过各种媒体发布市场价格信息,热情搞好各项服务。富平县专门成立了粮食经纪人协会,将全县粮食经纪人组织起来,一方面讲授粮食质量标准和粮食流通规章,一方面提供市场信息服务,促进了玉米收购市场的健康发展。

五、当前玉米收购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调研过程中,各地提出了玉米收购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

(一)仓储设施简易老化。我省地方粮食企业仓储设施简易,对安全储粮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亟需进行改建改造。西安市基层粮食企业40%的仓房建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以苏式仓、简易仓为主。咸阳市危旧仓占到总仓容的20%,屋顶和墙体老化严重,裂缝、脱皮、掉块、漏雨现象较多。

(二)玉米收购资金不足。粮改后,由于种种原因,一些新组建企业未能获得农发行的信贷资格,企业筹集粮食收购资金困难。在调研中发现,渭南市蒲城县孙镇粮食购销公司等一批基层粮食购销企业未获得农发行信贷资格,没有信贷资金支持收购,该公司在获得购销合同后,采取职工集资和高利借贷的方式筹集收购资金,开展收购活动,严重影响了玉米收购的顺利开展。这种现象在我省宝鸡、咸阳、汉中等地也不同程度存在。

(三)收购市场监管难度增大。粮改后,粮食收购市场主体多元化日益明显,玉米深加工企业收购总量不断增加,粮食经纪人队伍迅速壮大。与此同时,短斤少两、压级压价和超量扣杂扣水现象仍时有发生,对粮食市场正常的流通秩序造成一定的影响。地方粮食部门囿于监督检查人员编制和经费不足,市场监管难度较大。

(四)初期高水高杂玉米保管难度大,企业收购意愿低。近期收购玉米水分普遍在16-18%之间,部分群众交售玉米并不整理晾晒,加之缺乏烘干设备和仓房条件简易,粮食企业收购玉米难以保管,风险大,大量敞开收购的积极性不高。

六、进一步做好粮食收购工作的有关政策建议

一是进一步加强领导,确保秋粮收购工作的顺利进行。各级粮食部门要将秋粮收购作为近期粮食中心工作来抓,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组织上加强领导,充分发挥各市场主体优势,引导企业积极购销,防止出现玉米收购卖粮难问题。各级粮食部门要成立由主管领导负责的秋粮收购工作领导小组,认真分析本辖区收购形势,协调解决收购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调动各种积极力量开展玉米收购工作。要合理规划,统筹组织好中、省、市、县各类储备企业的收购经营活动,避免出现“扎堆”和“空白”点,消除相互恶意竞争现象的发生,确保玉米收购活动的有序进行,保持当地玉米收购价格的基本稳定,维护广大售粮农民的利益。

二是进一步加强对基层粮食企业的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国有粮食企业主渠道作用。我省基层粮食购销企业在粮改后,普遍面临新企业组建慢、资产质押多、仓储设施陈旧和获得贷款资格难等问题的困扰,严重制约这些企业的发展,也不利于发挥面向基层,直接服务“三农”的优势。因此,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从政策上、制度上对他们给予储设施改造、资金贷款筹措等方面的支持,指导企业进一步加快产权制度改革,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整合资源,激发新的经营活力,促进企业通过购销不断发展壮大,以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三是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调研,注重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玉米深加工产业的发展,有利于扩大玉米收购,增加种粮农民收入和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同时也对玉米收购带来了许多不确定因素。各地要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产业的调研,合理提出发展建议,积极引导其遵循并服务于粮食收购的大局,努力实现多赢局面。建议对这类企业重点加强库存和购销监测,促使执行国家粮食质量标准,履行相关法定义务,使其成为实现粮食供需紧平衡的有效载体,为国家粮食宏观调控服务。

四是切实加强对粮食经纪人的管理,逐步规范其市场购销行为。我省现有专兼职粮食经纪人超过1万人,这其中专业技能参差不齐,法律法规意识淡薄,收购行为亟待规范。基层粮食部门需要通过组织收购座谈会和培训班等形式,将粮食经纪人的培训和监管纳入工作日程,引导其遵守国家粮食质量标准,进一步规范购销行为。建议指导县区粮食部门通过成立粮食产销合作社或成立粮食经纪人协会,将粮食经纪人组织起来,加强专业培训,引导规范执行国家粮食收购政策,使粮食经纪人成为粮食收购领域的积极力量。

(陕西省粮食局:王勇张翔李文锋)

二○○九年十一月六日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六

玉米倒伏情况和防倒减灾

调研报告

9月日,出现了一次大风强降雨天气,致使部分玉米出现不同程度的倒伏,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灾情发生后,县领导高度重视,成立了专家调查组,对全县23个乡镇开展了灾情调查。

一、受灾倒伏情况

据调查统计,全县玉米受灾倒伏面积亩,占玉米播种面积的%,其中茎秆完全折断面积占95%,植株大片倾倒覆地面积占5 %,预计全县秋粮减产公斤,经济损失元。

二、倒伏原因分析

根据我县玉米倒伏情况分析,造成倒伏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品种选择不当。有的农户种植的玉米品种抗倒性差,倒伏的面积较大;二是种植密度过大。经调查,倒伏面积最大的地块就是密度过大,植株茎秆高的地块。近年来,玉米提倡合理密植以提高产量,但有的农户不根据品种特性盲目的密植,造成群体过大,抗倒性差。有的农户是因为管理粗放,播后不间苗、定苗,造成田间密度过大,玉米个体生长发育不良,植株茎秆高而细,穗位高,抗性差,遇暴风雨易倒伏;三是施肥不合理。经调查分析,有三种施肥情况容易造成植株倒伏。第一种情况是氮、磷、钾配合不合理,氮肥施用量过大,磷钾肥施用量不足,造成玉米营养失衡,玉米生长过快,植株过高,茎秆细长,使玉米茎秆的柔韧性降低,抗拉能力下降,从而使玉米植株的抗倒伏能力下降,遇暴风雨容易发生茎折倒伏。第二种情况是

在玉米生长期间追施肥料时,肥料离根茎基部过近,将根的基部烧断,使支持根(气生根)的数量减少,导致根的支持作用降低而发生根倒伏。第三种情况是追肥时施入地表过浅,造成玉米根下扎滞缓,使玉米根系不发达而发生根倒伏;四是田间管理不当。在玉米生长期间,不合理地施肥浇水,导致玉米个体发育不良,茎秆细长,抗性差,病虫害发生严重,特别是玉米螟幼虫蛀食茎秆,造成孔洞,茎腐病危害茎秆,遇暴风雨均容易发生倒伏。

三、不同品种抗倒情况

从上官村玉米倒伏调查情况看,不论哪种品种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只是倒伏的面积大小有区别。调查浚单20块地,其中倒伏块地,倒伏率%,倒伏面积占%;调查郑单958块地,其中倒伏块地,倒伏率%,倒伏面积%;调查滑玉11块地,倒伏块,倒伏率%,倒伏面积%。由此可见,浚单20和郑单958耐密型品种抗倒性较好,滑玉11大穗稀植型品种抗倒性稍差。

四、不同种植方式和管理水平抗倒情况

从上官村玉米百亩方、千亩方和万亩方内倒伏情况看,百亩方倒伏面积占%,千亩方倒伏面积占%,万亩方倒伏面积占%,可见管理水平的好坏,直接影响玉米的抗倒能力。目前玉米种植方式主要是宽窄行种植和等行距种植两种。就这次倒伏情况看,由于当时遇强降雨,风力大,不论是哪种方式的种植都有不同程度的倒伏。百亩方采取宽窄行种植,田间管理到位,倒伏程度较轻。

五、玉米抗倒、防倒措施

1、选用抗倒品种

目前生产上抗倒性较好的品种有农大10

8、安玉8号、郑单

14、濮单3号、郑单

17、郑单958等。

2、合理密植

合理密植是建立良好的群体结构,实现高产、高效的重要措施。玉米的种植密度要根据不同的栽培模式、不同品种特性、不同生产

水平和地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一般品种,每亩株,品种,每亩株。通过合理密植,来改善植株个体发育,协调优化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生育状况,增强植株的抗倒能力。

3、科学施肥

施底肥时合理使用配方肥,增施农家肥,因地制宜地适当增加磷钾肥的施用量,控制氮肥用量,以防止植株徒长,达到抗倒目的;追肥时要深施,并距植株根茎基部7cm,避免烧根和根系发育不良,减轻倒伏程度。

4、加强田间管理

在玉米生长期间,合理施肥浇水,加强病虫害的防治,确保植

株的健壮生长,提高玉米的抗逆性。对于高肥力地块,可在玉米苗期底墒充足的情况下,控制灌水,进行蹲苗,蹲苗时应掌握“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干不蹲湿”的原则,时间应从出苗开始到拔节前结束,套种玉米苗势较弱,一般不进行蹲苗。雨水过多的地区,应注意排涝通气; 在玉米生长的心叶末期(抽雄前7天左右),如果植株生长过旺,可适当的进行化控,防止后期倒伏。

玉米的调研报告篇七

玉米种植实习论文

组 员:张坤 余泽文

常永林 孙菊 彭逸云

班 级:农学1404

玉米种植实习论文

一、玉米的发展历史

(一)玉米简介

玉米,又名番麦、御麦、包米、珍珠米、棒子,是今天重要的粮食和饲料作物。玉米原产于南美洲,1492年,当哥伦布踏上美洲的一个岛屿时,就“发现了一种名叫麦兹的奇异谷物。它甘美可口,焙干,可以做粉”。哥伦布的这篇日记,曾被认为是世界上关于玉米的最早文字记载;学术界也曾认为自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玉米才在世界上传播开来。

(二)玉米起源:

玉米原产于墨西哥或中美洲,栽培历史估计已有4500~5000年。1954年在现今墨西哥城下60~70米处的岩芯中(判断为25000~80000年前的地层)发现了花粉化石,有人认为可能是玉米花粉,由此推断现代玉米的祖先是野生玉米。但此说未被广泛承认。1964年r.s.麦克尼什在墨西哥南部特瓦坎山谷史前人类居住过的洞穴中,发现了一些保存完好的野生玉米穗轴,据判断为公元前5000年有稃爆粒种玉米的残存物,现代的栽培种系由此进化而成。但也有人认为玉米是从野生墨西哥类蜀黍(euchl-aenamexicana)进化而来,或是由类玉米与其他禾本科植物杂交而形成的。1492年哥伦布在古巴发现了玉米,以后知道整个南北美洲都有栽培。1494年他把玉米带回西班牙后,逐渐传至世界各地。

中国玉米栽培已有400多年历史,估计传入的时间当在1511年前。传入的途径由陆路从欧洲经非洲、印度,传入西藏、四川;或从麦加经中亚细亚传入中国西北部,再传至内地各省。一说由海路传入,先在沿海种植,然后再传到内地各省。在乾隆至道光年间(1736~1850)全国已有20个省区种植玉米了。玉米的引进:由于引进的玉米特别适合山地种植,所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满足了日益增长的人口对粮食的需求,扩大了土地播种面积,促进了农村畜牧业的发展。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条件,玉米的引进栽培在解决了一定的社会问题的同时,也对中国的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玉米植株吸水较多,盘根极深,在人类栽培的主要谷类粮食作物中,种植玉米产生的水土流失是最严重的。

玉米一般的分类标准:

硬粒型:也称燧石型。籽粒多为方圆形,顶部及四周胚乳都是角质,仅中心近胚部分为粉质,故外表半透明有光泽、坚硬饱满。粒色多为黄色,间或有由、红、紫等色。籽粒品质好,是中国长期以来栽培较多的类型,主要作食粮用。

马齿形:又叫马牙型。籽粒扁平呈长方形,由于粉质的顶部比两侧角质干燥得快,所以顶部的中间下凹,形似马齿,故名。籽粒表皮皱纹粗糙不透明,多为黄、白色,少数呈紫或红色、食用品质较差。它是世界上及中国栽培最多的一种类型,适宜制造淀粉和酒精或作饲料。

半马齿型: 也叫中间型。它是由硬粒型和马齿型玉米杂交而来。籽粒顶端凹陷较马齿型浅,有的不凹陷仅呈白色斑点状。顶部的粉质胚乳较马齿型少但比硬粒型多,品质较马齿型好,在中国栽培较多。

各种玉米(9张)

粉质型:又名软质型。胚乳全部为粉质,籽粒乳白色,无光泽。只能作为制取淀粉的原料,在中国很少栽培。

甜质型:亦称甜玉米。胚乳多为角质,含糖分多,含淀粉较低,因成熟时水分蒸发使籽粒表面皱缩,呈半透明状。多做蔬菜用,中国种植还不多。

甜粉型:籽粒上半部为角质胚乳,下半部为粉质胚乳。中国很少栽培。

蜡质型:又名糯质型。籽粒胚乳全部为角质但不透明而且蜡状,胚乳几乎全部由支链淀粉所组成。食性似糯米,粘柔适口。中国只有零星栽培。

爆裂型:籽粒较小,米粒形或珍珠形,胚乳几乎全部是角质,质地坚硬透明,种皮多为白色或红色。尤其适宜加工爆米花等膨化食品。中国有零星栽培。

有稃型:籽粒被较长的稃壳包裹,子粒坚硬,难脱粒,是一种原始类型,无栽培价值。

玉米用途:

由于玉米籽粒和植株在组成成分方面的许多特点,决定了玉米的广泛利用价值。就玉米用途而言,大体可以分为人类口粮、牲畜饲料和工业生产原料的三种用途。

玉米是重要的传统食品:

营养丰富:玉米籽粒中含有70-75%的淀粉,10%左右的蛋白质,4-5%的脂肪,2%左右的多种维生素。籽粒中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a、维生素b

1、维生素b2含量均比稻米多。以玉米为原料制成的加工产品有3000种以上。玉米是制造复合饲料的最主要原料,一般占65-70%。

食用广泛:玉米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粮之一,特别是一些非洲、拉丁美洲国家。现今全世界约有三分之一的人以玉米籽粒作为主要食粮,其中亚洲人的食物组成中玉米占50%,多者达90%以上,非洲占25%,拉丁美洲占40%。在“玉米的故乡”墨西哥,“国菜”玉米饼的年消耗量达到1200万吨之多,人们无论贫富贵贱都非常喜欢食用;在发达国家和地区,玉米也被作为补充人体所必需的铁、镁等矿物质的来源为人们广泛食用;在某些贫困国家和地区,玉米依然是人们廉价的裹腹之物。

食品加工优势:玉米的营养成分优于稻米、薯类等,缺点是颗粒大、食味差、粘性小。随着玉米加工工业的发展,玉米的食用品质不断改善。形成了种类多样的玉米食品。如特制玉米粉和胚粉、膨化食品、玉米片、甜玉米整穗速冻、籽粒速冻、罐头和玉米啤酒等

玉米是饲料之王: 据报道,100千克玉米的饲用价值相当于135千克燕麦,120千克高粱或150千克籼米。以玉米为主要成分的饲料,每2~3千克即可换回1千克肉食,玉米的副产品秸秆也可制成青贮饲料。饲料消费是玉米最重要的消费渠道,约占消费总量的70%左右,发达国家高达80%,是畜牧业赖以发展的重要基础。该项消费可以看作是生活水平和人口数量随时间变化的一个函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初期,恩格尔系数较高,人们对肉、蛋、禽、奶的强劲需求拉动了畜牧业和饲料业的大发展,导致饲用玉米需求大幅度增加,成为玉米增产的主要动力;在生活达到一定水平后,恩格尔系数下降,对肉、蛋、禽、奶等的需求将保持平稳,此时饲用玉米消费将仅与人口数量成正比。具体应用包括:

(1)玉米籽粒:玉米籽粒,特别是黄粒玉米是良好的饲料,可直接作为猪、牛、马、鸡、鹅等畜禽饲料;特别适用于肥猪、肉牛、奶牛、肉鸡。随着饲料工业的发展,浓缩饲料和配合饲料广泛应用,单纯用玉米作饲料的量已大为减少。

(2)玉米秸秆:也是良好饲料,特别是牛的高能饲料,可以代替部分玉米籽粒。玉米秸秆的缺点是含蛋白质和钙少,因此需要加以补充。秸秆青贮不仅可以保持茎叶鲜嫩多汁,而且在青贮过程中经微生物作用产生乳酸等物质,增强了适口性。

(3)玉米加工副产品的饲料应用:玉米湿磨、干磨、淀粉、啤酒、糊精、糖等加工过程中生产的胚、麸皮、浆液等副产品,也是重要的饲料资源,在美国占饲料加工原料的5%以上。

玉米是重要的工业原料: 玉米淀粉:玉米在淀粉生产中占有重要位置,世界上大部分淀粉是用玉米生产的。美国等一些国家则完全以玉米为原料。为适应对玉米淀粉量与质的要求,玉米淀粉的加工工艺已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特别是在发达国家,玉米淀粉加工已形成重要的工业生产行业。

玉米的发酵加工:玉米为发酵工业提供了丰富而经济的碳水化合物。通过酶解生成的葡萄糖,是发酵工业的良好原料。加工的副产品,如玉米浸泡液、粉浆等都可用于发酵工业生产酒精、啤酒等许多种产品。

玉米制糖:随着科技发展,以淀粉为原料的制糖工业正在兴起,品种、产量和应用范围大大增加,其中以玉米为原料的制糖工业尤为引人注目。专家预计,未来玉米糖将占甜味市场的50%,玉米在下一世纪将成为主要的制糖原料。玉米油:是由玉米胚加工制得的植物油脂,主要由不饱和脂肪酸组成。其中亚油酸是人体必需脂肪酸,是构成人体细胞的组成部分,在人体内可与胆固醇相结合,呈流动性和正常代谢,有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等心血管疾病的功效玉米油中的谷固醇具有降低胆固醇的功效,富含维生素e,有抗氧化作用,可防治干眼病、夜盲症、皮炎、支气管扩张等多种功能,并具有一定的抗癌作用。由于玉米油的上述特点,且还因其营养价值高,味觉好,不易变质,因而深受人们欢迎。

二、玉米的生长发育规律

(一)、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

玉米的一生:

发芽------出苗--拔节---孕穗----抽雄开花---吐丝---受精---灌浆

(大约70-150天)

物候期:出苗:苗高2cm 拔节:雄性生长锥伸长,伸长节间伸长2-3cm,大喇叭口:心叶丛生,形成大喇叭口状。抽雄开花:雄穗主轴从顶叶抽出3-5cm 吐丝:雌穗花丝开始露出苞叶2cm左右 成熟:苞叶变黄而且松散,籽粒脱水变硬。

(二)、器官形态发育 根 形态:须根系,由次生根和初生根组成。次生根又称节根,地下部分的节根成为地下节根,地上茎节的节根为地上节根或气生根。

生长:幼苗2-3叶时,开始发生第一层地下节根,一般4--6 条。随着茎叶生长,依次向上发生,可达4-8层。地下节根是玉米主要根系。

生理功能:根系每层所吸收的矿物质主要输往该层根所在的节位以上的叶,而不向下输送。

影响根系生长的和功能的因素:氧气,水分,养分供应。应该多中耕,保持土壤疏松。

形态:胚轴分化发育形成茎,由若干节和节间组成。茎节数目和叶片数目相同。

生长:茎的纵向生长是顶端分生组织和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横向增粗靠每个细胞的体积扩大。通常,位于地上部分有3-7个不生长节间为不伸长茎节。

生产上的要求:下部节间短而粗,上部分节间要适当拉长。

形态:叶着生在茎节上,一般由叶鞘,叶舌,叶片组成。

生长:叶片一般是14-24片,根据单株叶片的多少可以判断品种的熟期。一般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的适期栽培的叶片数目是比较稳定的,年际变化小。

叶的功能分组:玉米不同部位叶片对器官的建成作用不同,按“供长中心叶”和“生长中心叶”的关系,把叶片分成4组:根叶组,茎叶组,穗叶组,粒叶组。

花序与穗的发育

花序的形态:雌雄同株异花,异形异位的异花授粉作物。雄花序为圆锥花序,由主轴和若干分枝组成,主轴上着生若干行成对小穗,分枝细,每个小穗由两片护颖和两朵小花组成,每朵小花由内颖,外颖,鳞片和雄蕊组成,正常雄蕊产生大量花粉粒。雌花属于肉穗状花序,结实后成为果穗。雌穗为变态的侧枝,由茎节上叶腋中的腋芽形成,由穗柄,苞叶和果穗组成。

雌雄穗的分化与发育:主要分为生长锥伸长期,小穗分化期,小花分化期,性器官发育成熟期,雌雄穗的形态变化有差异。

开花授粉与授精

当雄穗散出花粉,雌穗花丝露出苞叶时称为开花。

花粉落在花丝上面,在柱头上面萌发并且完成授精。一般在温度2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时,花粉授在柱头上10min后开始萌发,30min后大量萌发,1-2h花粉管进入花丝中。

子粒的形成与发育

子粒形成期:授粉后1-15d,种子像半透明小珠子,体积和含水量迅速增加。

乳熟期:授粉后15-35d,种子由扁圆形逐渐变成长圆形,种皮由白色转化为淡黄色,体积增大至三倍,并在最后达到最大值。

蜡熟期:授粉后36-50d,随着淀粉的沉积和含水量的下降,子粒内含物逐渐浓缩而呈蜡状,含水量下降,干物质大量积累。

完熟期:授粉50d后,进入子粒的脱水过程,仍有干物质积累。

三、对环境的要求

温度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形成了喜温的特性,整个生育期要求较高的温度。通常以10℃为其生物学起点温度。

发芽最适温度为25-35℃.当日均温度达到18℃以上时,植株开始拔节,在一定范围,温度越高,生长越快。抽雄开花期要求日均温度为25-28℃.子粒形成和灌浆期要求温度20-24℃为宜。

玉米生育期间对有效积温要求比较稳定。

在生产上,适当早播,延长出苗到抽雄阶段时间,有利于营养物质积累和幼穗分化。

水分

需水特性,玉米的蒸腾系数约为250--320,比小麦和大麦低,但是玉米产量高,所以消耗水的绝对数量大。

播种至出苗期,需水量少。拔节至抽雄期,茎叶增长迅速,雌雄穗不断分化和形成,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气温升高,叶面蒸腾强烈。

抽穗开花前一个月是玉米的水分临界期,对水分需求敏感,此时要保证土壤水分在田间持水量在70%-80%比较合适。

抽雄至子粒形成期,玉米进入开花,受精和子粒建成期,是决定穗粒数的关键时期。对水分需求达到顶峰。

子粒形成至蜡熟期,充足的水分保持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进行。蜡熟至完熟,进入干燥脱水时期,需少量水,维持生命活动。

光照

玉米属于喜温短日照作物,短日照可以加速生育进程,同时生育进程的加速又与温度高低密切相关。

养分

氮的吸收、积累:吸氮量随着产量的提高而提高,充分发挥品种生产潜力。从阶段吸收量来看,苗期少,穗期多,粒期其次。

磷的吸收、积累:吸磷量随着产量升高而降低,这表明,愈是高产,磷肥效益愈高。前期需磷少,后期多。

钾的吸收、积累:吸钾量随着产量升高而升高。

三、玉米水肥管理

作物需求方面

(一)水分 玉米植株高大,在生长期间必然要消耗大量的养分和水分,但生育中水分过多,会造成土壤缺氧,这时根系活力减弱,吸水困难,但叶片蒸腾不减,尤其是晴天,叶片消耗水分更多,易造成生理代谢失调,出现叶片卷曲,生长缓慢。

若播后遇大雨,天晴后土壤板结,应及时破板松土,散湿通气,助苗出土;播后若遇天气干旱,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60%,应采取浇水和松土措施保墒。

(二)肥料

1、基肥不足追肥补基肥(以农家肥为主)

追补农家肥可以增加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增强土壤的团粒结构。如果基肥不足只是单纯追施化肥,容易导致土壤越种越瘦,越种越板结。

2、有肥就追,有水就浇?

在玉米拔节前的苗期,如果不进行适时、适量地追肥、浇水,往往造成玉米地上部分幼苗徒长,而地下部分根系难以下扎,致使玉米失去蹲苗锻炼的机会,从而给玉米植株倒伏埋下隐患。在玉米灌浆期追肥浇水,既加大了玉米生产投资,又浪费了肥料,同时还会造成玉米贪青晚熟,甚至导致遭受霜冻等不良后果。

3、重氮磷钾,轻施微肥

玉米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不仅需要氮磷钾等“大量”肥量,还需要微量元素等微肥。微肥在玉米的生长发育过程中,虽然需求量小,却也起到重要的作用,比如玉米适量施用锌肥,可以有效提高穗粒数和千粒重增加。

4、抽穗后不追肥 玉米抽穗后,有大多数地块由于基肥施用不足或基肥质量不高,肥效基本耗尽,土壤中的养分已经满足不了玉米后期生长发育的需要,要想获得玉米优质丰产,必须酌施一些速效性氮肥,以防止玉米早衰,促进玉米灌浆和籽粒饱满,提高千粒重。“攻粒肥”不但不可省,反而要早施、穴施、适量施。

玉米不同时期水肥管理

(一)玉米苗期

缺苗3株以上的可浇水补栽3叶龄小苗;缺苗2株以下时,可在其左右留双株,最好是在田头地边同期播种育苗,及时带土移栽补苗。待成活后,及时补施少量速效氮肥,促其及时赶上正常苗。若缺苗严重,应及时催芽补种,出苗后加强管理,使其赶上正常苗。

玉米苗期需水肥都比较少,除套种、轮茬播种以及因地瘦、基肥不足、种肥不足、苗弱需要早施、重施苗肥,遇旱需灌水外,一般采取早锄、勤锄、深锄、少浇或不浇水的办法,达到控上促下,促苗矮壮(蹲苗)的目的,为后期壮秆、大穗、抗倒奠定基础。

(二)玉米穗期

1.中耕施肥培土

穗期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在拔节前后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攻秆肥进行深中耕(6-8cm)小培土,将肥料埋入土中,行间的泥土培到玉米根部形成土垄。在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穗肥,再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

2.灌溉与排水

穗粒期(孕穗到开花灌浆期)需水量最多,约占总需水量的43.3%-51.2%。拔节后应结合施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为宜。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应结合重施穗肥,重浇攻穗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防止“卡脖旱”。

(三)玉米花粒期

1.补施粒肥(根外追肥)

根据玉米的长势、长相,追施1-2次叶面肥,可用商品叶面肥,也可每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2%-0.4%和尿素1%溶液50kg喷施。

2.灌溉与排水

玉米乳熟期降雨过多,土壤水分长时间超过田间持水量的80%以上,应注意做好排水。天气干旱,空气相对湿度低于30%,会严重影响开花受精,应及时进行灌溉。

四、各生育时期栽培技术

(一)玉米穗期栽培技术

1.玉米苗期栽培管理的主攻目标

苗期管理的主攻目标是保证苗全、苗齐、苗匀、苗壮,促进根系发育良好,植株敦实。

2.玉米苗期栽培技术

(1)防旱、防渍、防板结,助苗出土

播后若遇天气干旱,土壤最大持水量低于60%,应采取浇水和松土措施保墒;若播后遇大雨,天晴后土壤板结,应及时破板松土,散湿通气,助苗出土。

(2)查苗补苗

出苗后应及时查苗,发现缺苗断垄,应及时补苗。缺苗3株以上的可浇水补栽3叶龄小苗;缺苗2株以下时,可在其左右留双株,最好是在田头地边同期播种育苗,及时带土移栽补苗。待成活后,及时补施少量速效氮肥,促其及时赶上正常苗。若缺苗严重,应及时催芽补种,出苗后加强管理,使其赶上正常苗。

(3)间苗定苗

间苗和定苗的目的是在保证合理栽种密度的要求范围内,消除幼苗之间的营养面积和光照条件竞争,达到苗壮苗齐的目的。间苗一般在3叶期进行,5叶时定苗,结合间苗定苗,及时拔除病苗、弱苗、虫苗。

(4)中耕除草

中耕除草是为了调节土壤墒情,增强土壤的通透性,促进根系的生长。苗期一般中耕2~3次,即定苗前1次,拔节前1~2次,第1次应浅(3~4.5cm),第2~3次苗旁宜浅,行间宜深(9~12cm)。

(5)水肥管理与蹲苗 ①水肥管理

玉米苗期需水肥都比较少,除套种、轮茬播种以及因地瘦、基肥不足、种肥不足、苗弱需要早施、重施苗肥,遇旱需灌水外,一般采取早锄、勤锄、深锄、少浇或不浇水的办法,达到控上促下,促苗矮壮(蹲苗)的目的,为后期壮秆、大穗、抗倒奠定基础。

②蹲苗

“蹲苗”应遵循“蹲晚不蹲早,蹲黑不蹲黄,蹲肥不蹲瘦,蹲湿不蹲干”的原则。早熟品种发育快,苗期短,一般不蹲苗,晚熟品种生育慢,苗期长,若生长旺,则应蹲苗。对基肥足,土壤水分足,幼苗生长势旺,叶色浓绿的田块,应蹲苗;反之不宜蹲苗,而应加强肥水管理。(6)防治地下害虫及鼠害

玉米苗期的地下害虫有小地老虎、蝼蛄、金针虫、粘虫等。为害最大的是小地老虎,三龄前多集中在玉米心里危害,三龄后白天钻入土中,夜间出来危害,会咬断幼苗基部。近年来鼠害十分严重,它扒食播在土中的种子。两者均是实验全苗的大敌,必须认真防治。

(二)玉米穗期栽培技术

1.玉米穗期栽培管理的主攻目标

玉米植株敦实粗壮,叶片生长挺拔有劲,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协调,达到壮秆、穗大、粒多的目的。

2.玉米穗期栽培技术 (1)中耕施肥培土

穗期一般进行两次中耕培土,在拔节前后至小喇叭口期,结合施攻秆肥进行深中耕(6-8cm)小培土,将肥料埋入土中,行间的泥土培到玉米根部形成土垄。在大喇叭口期结合重施穗肥,再进行1次中耕高培土。

(2)灌溉与排水

玉米蒸腾系数在250-320之间,是利用水分比较经济的作物。苗期需水不多,较耐旱。穗粒期(孕穗到开花灌浆期)需水量最多,约占总需水量的43.3%-51.2%。拔节后应结合施肥浇拔节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70%为宜。

大喇叭口期到抽雄期为玉米需水临界期,对水分反应十分敏感,应结合重施穗肥,重浇攻穗水,使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70%-80%,防止“卡脖旱”。

(3)防治病虫害

穗期主要虫害有玉米螟(辛硫磷拌土灌心)、黏虫(40%乐果乳油1500~2000倍液喷洒心叶)、蚜虫(克螨灵、达螨灵、蚜虫净)等;主要病害有大斑病(多菌灵、代森锰锌、百菌清)、纹枯病(井岗霉素、多菌灵),要注意勤查,及时防治。

(三)玉米花粒期栽培技术

1.玉米花粒期栽培管理的主攻目标 养根保叶,延长叶片和根系功能期,防止贪青或早衰,以提高结实率和粒重,达到丰产丰收。

2.玉米花粒期栽培技术

(1)补施粒肥(根外追肥)

根据玉米的长势、长相,追施1-2次叶面肥,可用商品叶面肥,也可每次亩用磷酸二氢钾0.2%-0.4%和尿素1%溶液50kg喷施。

(2)隔行去雄

在玉米刚刚抽雄时,隔一行去两行或隔一株去两株雄穗,全田去雄三分之二,有利于田间通风透光,节省养分,减少虫害,可增产5%~8%。

(3)辅助授粉

在开花吐丝的晴天上午9-11时,先用采粉盘收集50-100株花粉混合后,用授粉器逐株均匀地授在雌穗花丝上,隔天授粉1次,连续进行3-4次。

(4)灌溉与排水

玉米花粒期应灌好两次关键水:第一次在开花至籽粒形成期,是促粒数的关键水;第二次在乳熟期,是增加粒重的关键水。花粒期灌水要做到因墒而异,灵活运用,砂壤土、轻壤土应增加灌水次数;粘土、壤土可适时适量灌水;群体大的应增加灌水次数及灌水量。籽粒灌浆过程中,如果田间积水,应及时排涝,以防涝害减产。

(5)病虫害防治

虫害与穗期大致相同。除穗期相同病害外,主要有:丝黑穗病(三唑酮、甲基硫菌灵、烯唑醇、戊唑醇、腈菌唑ec等拌种)。穗腐病(多·克·福种衣剂,大喇叭口期用井岗霉素和多菌灵毒土撒心,吐丝期代森锰锌喷果穗)。疯顶病(甲霜灵锰锌、杀毒矾等拌种)。

五、未来发展方向

概述:玉米是全世界总产量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不仅是人类粮食的主要来源,也是一种热门的保健食品,玉米素有长寿食品的美称,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维生素、微量元素、纤维素及多糖等,具有开发高营养、高生物学功能食品的巨大潜力。由于任何一种作物的功能都不是单一的,所以玉米未来的发展方向必然是多元化的,以下做下简单的设想。

1.深加工:

玉米深加工是优化产业结构,延长产业链,增加产品附加值的具体表现,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重要措施。比如可以提炼生物酒精。用玉米做酒精解决能源问题。再如:玉米胚芽粕、酒精胚芽粕饲料、玉米皮喷浆、玉米皮、玉米蛋白粉、麸皮等。

玉米是三大粮食作物中最适合作为工业原料的品种,也是加工程度最高的粮食作物。玉米加工业的特点是加工空间大、产业链长、产品极为丰富,包括淀粉、淀粉糖、变性淀粉、酒精、酶制剂、调味品、药用、化工等八大系列,但主要是淀粉及酒精,其它产品多是这两个产品更深层次的加工品或生产的副产品,这些深层次的加工品或副产品其价值相当高即具有较高的附加值,随之便可带来高利润。在生物化工,工业化工方面也有很大的利用前景。

2.食用:

1、排骨玉米汤

2、培根烤玉米

3、奶香玉米饼

4、玉米豌豆 5、烤玉米 6、炸玉米 7、等等等等

相信在人类的不断创新和实践下,会来会有更多的吃法,这也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点。

3.保健:

保健方面自不必说。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在这项持续一年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同时,玉米中含有大量的营养保健物质也让专家们感到惊喜。除了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胡萝卜素外,玉米中还含有异麦芽低聚糖、核黄素、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预防心脏病、癌症等疾病有很大的好处。含有7种“抗衰剂”。相信在这方面能开发出更大的前景,更大得为人类造福。

4.育种: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一:机械收获和机械收粒品种是首选品种之一。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二:茎秆坚韧和矮秆耐密 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三:紧凑型株型,叶间距开阔。未来玉米品种发展趋势之四:小雄穗和大根系,抗病强和广适性。

在育种方面可以有更多的突破,培养出更多新的,适合育种目标的品种。

以上就是个人的一些简单的设想,发展自然是变化多样的,没有定数,一定会有更多开发的空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