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政治课
思想政治课(精选17篇)
思想政治课 篇1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是用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法律常识、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努力探索着……
1、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对学生教育就要始终坚持这个方向。
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较高的目标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如:我在讲初一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时,组织学生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其中包括这么几个项目:①祖国之最(涉及我国经济、科技、地理、文化……), ②爱国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 ③辉煌成就(有古代和现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就必须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觉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所谓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善良、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有自尊、自爱和自制能力。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我在讲授初一《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时,结合“非典”带给人们的灾难,留给人们启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决心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接着我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清洁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清洁工人劳动的艰辛,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不守社会功德,违法乱纪,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如某市一中学生因迷恋网吧,被父母批评后,心中不满,竟残忍地杀害了其父母。再如北京市两名中学生纵火焚烧网吧,导致二十多人死亡,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我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但更需要自我保护。配合教材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告别网吧 走近科学》的活动,这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步,先请法律工作者讲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二步,请曾经迷恋网吧的学生代表谈身受其害的体会。第三步,签名仪式。学生在主题横幅上联合签名,决心告别网吧,使活动达到了高峰。这次活动后,原来各班令人头疼的网吧迷,现在安下心来学习了。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未来着眼,二十一世纪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世纪。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理想,就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同时也是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趋势的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仅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国际专家学者指出: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甚至把拥有心理健康素质看成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尤其是在城市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因军训太苦,便回到宿舍服毒自杀),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一旦达不到目标,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总奢望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没有遇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因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无形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负担太重,走上轻生之路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竞争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结合初一开设的锻炼心理品质的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带学生走向农村,帮农民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纠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自制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是用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法律常识、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努力探索着……
1、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对学生教育就要始终坚持这个方向。
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较高的目标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如:我在讲初一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时,组织学生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其中包括这么几个项目:①祖国之最(涉及我国经济、科技、地理、文化……), ②爱国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 ③辉煌成就(有古代和现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就必须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觉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所谓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善良、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有自尊、自爱和自制能力。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我在讲授初一《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时,结合“非典”带给人们的灾难,留给人们启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决心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接着我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清洁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清洁工人劳动的艰辛,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不守社会功德,违法乱纪,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如某市一中学生因迷恋网吧,被父母批评后,心中不满,竟残忍地杀害了其父母。再如北京市两名中学生纵火焚烧网吧,导致二十多人死亡,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我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但更需要自我保护。配合教材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告别网吧 走近科学》的活动,这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步,先请法律工作者讲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二步,请曾经迷恋网吧的学生代表谈身受其害的体会。第三步,签名仪式。学生在主题横幅上联合签名,决心告别网吧,使活动达到了高峰。这次活动后,原来各班令人头疼的网吧迷,现在安下心来学习了。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未来着眼,二十一世纪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世纪。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理想,就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同时也是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趋势的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仅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国际专家学者指出: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甚至把拥有心理健康素质看成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尤其是在城市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因军训太苦,便回到宿舍服毒自杀),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一旦达不到目标,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总奢望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没有遇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因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无形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负担太重,走上轻生之路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竞争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结合初一开设的锻炼心理品质的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带学生走向农村,帮农民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纠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自制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思想政治课 篇2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是用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法律常识、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努力探索着……
1、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对学生教育就要始终坚持这个方向。
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较高的目标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如:我在讲初一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时,组织学生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其中包括这么几个项目:①祖国之最(涉及我国经济、科技、地理、文化……), ②爱国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 ③辉煌成就(有古代和现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就必须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觉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所谓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善良、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有自尊、自爱和自制能力。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我在讲授初一《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时,结合“非典”带给人们的灾难,留给人们启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决心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接着我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清洁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清洁工人劳动的艰辛,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不守社会功德,违法乱纪,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如某市一中学生因迷恋网吧,被父母批评后,心中不满,竟残忍地杀害了其父母。再如北京市两名中学生纵火焚烧网吧,导致二十多人死亡,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我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但更需要自我保护。配合教材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告别网吧 走近科学》的活动,这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步,先请法律工作者讲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二步,请曾经迷恋网吧的学生代表谈身受其害的体会。第三步,签名仪式。学生在主题横幅上联合签名,决心告别网吧,使活动达到了高峰。这次活动后,原来各班令人头疼的网吧迷,现在安下心来学习了。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未来着眼,二十一世纪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世纪。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理想,就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同时也是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趋势的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仅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国际专家学者指出: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甚至把拥有心理健康素质看成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尤其是在城市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因军训太苦,便回到宿舍服毒自杀),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一旦达不到目标,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总奢望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没有遇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因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无形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负担太重,走上轻生之路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竞争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结合初一开设的锻炼心理品质的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带学生走向农村,帮农民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纠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自制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是用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法律常识、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在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努力探索着……
1、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对学生教育就要始终坚持这个方向。
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较高的目标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如:我在讲初一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时,组织学生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其中包括这么几个项目:①祖国之最(涉及我国经济、科技、地理、文化……), ②爱国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 ③辉煌成就(有古代和现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就必须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觉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了教学目的。
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所谓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善良、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有自尊、自爱和自制能力。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我在讲授初一《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时,结合“非典”带给人们的灾难,留给人们启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决心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接着我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清洁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清洁工人劳动的艰辛,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不守社会功德,违法乱纪,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如某市一中学生因迷恋网吧,被父母批评后,心中不满,竟残忍地杀害了其父母。再如北京市两名中学生纵火焚烧网吧,导致二十多人死亡,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我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但更需要自我保护。配合教材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告别网吧 走近科学》的活动,这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步,先请法律工作者讲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二步,请曾经迷恋网吧的学生代表谈身受其害的体会。第三步,签名仪式。学生在主题横幅上联合签名,决心告别网吧,使活动达到了高峰。这次活动后,原来各班令人头疼的网吧迷,现在安下心来学习了。
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未来着眼,二十一世纪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世纪。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理想,就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同时也是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趋势的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仅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国际专家学者指出: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甚至把拥有心理健康素质看成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尤其是在城市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因军训太苦,便回到宿舍服毒自杀),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一旦达不到目标,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总奢望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没有遇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因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无形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负担太重,走上轻生之路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竞争能力。
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结合初一开设的锻炼心理品质的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带学生走向农村,帮农民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纠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自制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思想政治课 篇3
思想政治课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是用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法律常识、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在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努力探索着……1、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对学生教育就要始终坚持这个方向。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较高的目标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如:我在讲初一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时,组织学生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其中包括这么几个项目:①祖国之最(涉及我国经济、科技、地理、文化……), ②爱国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 ③辉煌成就(有古代和现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就必须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觉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了教学目的。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所谓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善良、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有自尊、自爱和自制能力。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我在讲授初一《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时,结合“非典”带给人们的灾难,留给人们启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决心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接着我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清洁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清洁工人劳动的艰辛,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不守社会功德,违法乱纪,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如某市一中学生因迷恋网吧,被父母批评后,心中不满,竟残忍地杀害了其父母。再如北京市两名中学生纵火焚烧网吧,导致二十多人死亡,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我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但更需要自我保护。配合教材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告别网吧 走近科学》的活动,这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步,先请法律工作者讲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二步,请曾经迷恋网吧的学生代表谈身受其害的体会。第三步,签名仪式。学生在主题横幅上联合签名,决心告别网吧,使活动达到了高峰。这次活动后,原来各班令人头疼的网吧迷,现在安下心来学习了。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未来着眼,二十一世纪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世纪。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理想,就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同时也是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趋势的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仅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国际专家学者指出: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甚至把拥有心理健康素质看成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尤其是在城市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因军训太苦,便回到宿舍服毒自杀),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一旦达不到目标,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总奢望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没有遇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因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无形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负担太重,走上轻生之路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竞争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结合初一开设的锻炼心理品质的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带学生走向农村,帮农民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纠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自制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思想政治课
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 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造就“四有”新人为目标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从根本上说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指出:“要说素质,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各年级的必修课,是用来对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基本观点、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法律常识、心理品质和道德品质教育的主要学科,就是要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方向,培养他们具有高尚道德情操、良好心理品质、现代法律意识、崇高理想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思想政治课在培养人们的思想道德素质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是完成素质教育任务的重要途径。为此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我总是努力探索着……1、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 培养学生的思想素质,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我们所要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和坚持“三个代表”的思想,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局面,我们对学生教育就要始终坚持这个方向。对青少年来说就是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有较高的目标信念和社会责任感。在教学中为了达到这个目标,一方面我充分利用教材的内容,另一方面我注重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不仅使学生轻松地掌握了教材内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想素质。如:我在讲初一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时,组织学生开展“祖国知识知多少”的知识竞赛,其中包括这么几个项目:①祖国之最(涉及我国经济、科技、地理、文化……), ②爱国人物(包括民族英雄、革命烈士、科学家……), ③辉煌成就(有古代和现代,主要是新中国成立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祖国建设所取得的成就)。同学们为了在竞赛中获胜,就必须查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这样无形中增长了学生对祖国的了解,提高了学生的觉悟,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了同学间团结协作精神,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竞争意识,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达到了教学目的。2、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法律意识. 所谓高尚道德的人,就是把共产主义、社会主义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变为自己的道德品质,有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道德观念和文明礼貌的行为习惯,有善良、正直、诚实的性格品质,有自尊、自爱和自制能力。只有具备良好道德素质的人,才能真正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才能够担当起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们对青少年进行道德教育就是要使他们明白,做人必须符合社会主义的基本道德,要向雷锋、焦裕禄、孔繁森那样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心中只有他人,唯独没有自己的人”。要让学生懂得社会主义道德的基本要求,我国法律的基本常识,自觉地以道德和法律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成为一个讲文明,懂礼貌,有道德,遵纪守法的好公民。如我在讲授初一《融入社会生活、 陶冶高雅情趣》时,结合“非典”带给人们的灾难,留给人们启示,使学生亲身感受到不文明行为的危害,决心向陋习宣战,向不文明行为告别。接着我利用休息日带领学生走上街头,向市民宣传《文明市民公约》,清洁马路中间的隔离栏以及道路两旁的绿化带。通过这一活动不仅使学生亲身体会到清洁工人劳动的艰辛,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人民,而且更重要的是他们感受到劳动后的喜悦,不文明行为的丑陋,使他们更加热爱劳动,自觉养成文明习惯,培养健康、向上、文明、科学的生活情趣。 目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的人不守社会功德,违法乱纪,而且青少年违法犯罪案件在近几年来呈上升趋势,尤其是网吧对青少年的危害更为突出。如某市一中学生因迷恋网吧,被父母批评后,心中不满,竟残忍地杀害了其父母。再如北京市两名中学生纵火焚烧网吧,导致二十多人死亡,走上了违法犯罪之路。我在讲授初二《依法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时,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懂得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各方面的保护,但更需要自我保护。配合教材我组织学生搞了一次《告别网吧 走近科学》的活动,这次活动分三步,第一步,先请法律工作者讲如何预防青少年犯罪。第二步,请曾经迷恋网吧的学生代表谈身受其害的体会。第三步,签名仪式。学生在主题横幅上联合签名,决心告别网吧,使活动达到了高峰。这次活动后,原来各班令人头疼的网吧迷,现在安下心来学习了。3、 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 人的心理素质是人的素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未来着眼,二十一世纪是高度知识化、信息化的世纪,也是全球竞争日趋激烈、合作日趋紧密的世纪。要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全面振兴的理想,就必须培养同现代化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记高素质的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记的专门人才。这些人才同时也是适应国际竞争与合作发展趋势的人才。参与国际人才竞争与合作,仅有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国际专家学者指出:从世界科技人才竞争发展的趋势来看,能否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优势,人才的心理素质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不少人甚至把拥有心理健康素质看成是现代文明人的重要标志。 从现实来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当然包括学生的心理健康素质。调查研究表明,我国青少年确实存在着心理素质不高的问题,个别人尤其是在城市还比较严重。随着我国独生子女的普遍化,心理健康问题成为一个需要认真加以重视的问题。中小学生的心理素质不高,暴露出来许多与现代社会发展不适应,影响其健康发展的心理问题。如自私、个人主义严重、不尊重他人、不会交际与合作,懒惰、不愿吃苦(据报道某中学一女学生因军训太苦,便回到宿舍服毒自杀),害怕失败和挫折、心理承受能力差,有的人喜欢好高骛远,不能实事求是,一旦达不到目标,便一蹶不振,甚至走上绝路;有的人总奢望什么事都会一帆风顺,没有遇困难的心理准备,一旦遇到挫折,便茫然不知所措;有的因家长对子女的要求过高和社会竞争力的增强,无形对子女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压力,使其心理负担太重,走上轻生之路等等。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将直接影响他们的健康成长,进而影响我国在世界的竞争能力。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政治理论教学和对现实情况的分析,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个人与社会,纪律与自由,现象和本质的关系;让学生懂得想问题办事情要从实际出发,正确的与人交往;看问题,办事情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结合初一开设的锻炼心理品质的教育,还可以利用校外的教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如带学生走向农村,帮农民种植农作物,体验农村生活,锻炼他们的独立自主能力,提高与他人交往的能力和培养他们吃苦耐劳的精神,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以正确的态度对待一切,遇到挫折,能及时调整自己的情绪,自觉磨砺坚强的意志,纠正自己心理上的偏差,形成活泼开朗、乐于交往、自制力强,有较强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有战胜困难和积极对待挫折的勇气和本领等良好性格,做到胜不骄,败不馁,真正成为二十一世纪所需要的人,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
思想政治课 篇4
在情景教学中,运用各种情景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充分调动起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兴趣,让他们在愉快的心理状态下主动学习,这是思想政治课教学获得成功的关键。诚然,在思想政治课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运用诸如音乐、电视、广播、多媒体教室等许多现代化教学手段,以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新奇感。不过,我认为这只是解决了形式上的问题;要真正培养起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还得从课堂教学内容本身去下深工夫。
①始终坚持启发式教学。
坚持启发式教学,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要的历史经验教训之一。特别是在实施思想政治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们更要坚持贯彻启发式的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总方法,是思想政治课教学改革要达到的目标中的一部分,也是思想政治新课程的教学改革取得成功的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持。近几年,一些有责任感的教师在这方面已经进行了不少有益的尝试。在教学实践中,我坚持深入钻研教材,发掘教学内容中的启发因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值得注意的是,一个较好的启发性问题,应该具备下列的条件:
<1>问题本身是学生未知的新问题,且能体现教学的重点内容;
<2>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水平相适应,不过难也不过易,是他们跳一跳后方能摘到的“桃子”;
<3>问题的表述清楚明确,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比如,在学习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时,我设计出的问题是
(1)同学们,你对现实的物质生活有何感受?
(2)在物质生活条件已经有了很大改善的今天,我们是不是就可以大手大脚、没有任何节制地消费人们所创造的财富呢?为什么?
(3)这要求我们做到什么?其含义是什么?
(4)你能举出身边这方面的例子吗?
(5)人们这样做有什么现实意义?
(6)作为中学生,我们该怎样去达到这一要求?这6个问题都很贴近学生的生活,结合自身实际和教材本身,想想也都能答。
②理论联系实际,国内外重大时事政治穿插运用。
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居于主导地位的基本原则,这对于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课的兴趣也很重要。因为思想政治理论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就会觉得,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就在我们身边,很实际,并不只是纯理论要求,它要解决的是我们身边的一些实际问题,学了之后有用,如此,自然就能产生要学好思想政治课的动机与兴趣。不过,要贯彻这一原则,重要的是我们要正确把握它在不同教学阶段上的不同要求。
(1)在阐明教材理论知识阶段,也就是新教材的教学,我们可以通过实际材料使学生感知与理解教材。这时我们要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前提下,联系学生比较熟悉的、易于理解的、生动具体形象的、又能准确反映教材理论知识的实质的实际事例进行教学。比如,在进行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教育时,我联系学生自己的财物(书、文具、自行车等)和他所使用的课桌椅、实验器材、教室等,阐明公共财物的概念,并进一步明确为什么损坏公物要赔偿等问题。
(2)在运用理论分析说明实际问题阶段,即课本知识的应用。这时,我们要着重联系与教材内容有关的、学生关心和感兴趣的重大社会实际,以及学生中带有倾向性的思想行为问题应用知识,巩固深化所学理论知识。比如,在进行科教兴国这一基本国策教育时,我联系到2003年10月我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重大时事政治,说明我们党和政府对科学技术工作的重视,以及这一事件将对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和科学技术的强大力量,让学生进一步明确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再比如,在讲到坚持真理、反对谬误、破除迷信这一知识点时,我联系到危害我国当前社会的邪教天安门广场自焚事件的社会实际进行教学,既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迷信思想的重大破坏作用,也加深了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思想政治课 篇5
摘要:初中思政课加强人文精神教育要更新观念、确立“以人为本”思想;要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要加强自主、合作精神。
关键词:初中;思想政治课;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的形成是个长期的过程,而初中阶段是学生思想不断成熟、日趋稳定的关键时期。现行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显露出种种问题:教育观念滞后,教学内容存在着“繁、难、偏、旧”的状况,教学方法单一,忽视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教学评价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过于注重学业成绩,忽视综合素质的评价和全面发展的评价。加上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使教师难以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学生难以整合思政学科中加强自身人文素质的科学知识等。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推行无疑是对这一矛盾的有效化解,新《课程标准》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上为初中思想政治课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和现实途径。
一、确立“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新的课程目标确立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将学生的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学生基本素质的提高置于课程目标的核心位置。这就要求教师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切实贯彻人本主义思想,一切从学生自身实际出发,立足于青少年的思维特征、认知能力,让青少年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尊重他们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促进他们自我教育、自我发展能力的形成;更要关注他们的情绪生活、情感体验、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通过教育使他们不仅能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也能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为他们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寻找结合点,体现人文精神教育的基本要求
作为人文精神教育主阵地的思想政治课,每一课的教学内容都包括丰富的人文精神内涵。新课程更是增加了许多充满人文精神的内容和材料:如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的坚强意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仁爱精神;“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律己观念等。
结合初一政治教材,对学生进行良好心理品质和健康人格、高尚道德情操和正确思想方法的教育,使他们懂得磨练意志、优化性格、自尊自信、陶冶情操、严格自律对个人成长的意义;引导他们具有面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和对待成功的正确态度,以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需要。例:在讲授《善于调节情绪,保持乐观心态》这一课时,老师可介绍一些调节不良情绪的方法,如理智消解法,注意转移法、心理放松法,要求学生看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刊、影视作品,避免盲目冲动;和学生一起学做课本材料中的心理放松操。在培养学生良好的情绪的同时,努力培养学生健全的理智感、道德感、美感、集体的荣誉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
结合初二政治教材,采用以例说法、模拟法庭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的教育,逐步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和公民合法权益,依法同违法犯罪作斗争的能力;帮助学生初步形成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所必需的法律意识,自觉遵守宪法和法律,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要求学生知法、守法、护法,培养学生增强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的情感。
结合初三政治教材,使学生能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和消极影响,正确认识当今世界的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环境问题,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社会责任感、危机感,努力使学生的情感得到升华,自觉把祖国的前途命运、人类的幸福与个人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并落实在自己的行动中。
三、改革教学方式,加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方法的针对性、有效性和时代感,强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性学习等方式进行教学,强调有条件的学校,应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努力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师应主动顺应时代的需要,积极投身于教育教学改革之中,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精神。
1、启发式教学。启发式原则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它要求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道德辨析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例:在讲“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时,教师可以先播放一首《春天的故事》的歌曲录音,随后给出问题:1979年在中国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她是一个春天?这位老人是谁?1992年中国又发生了什么事?为什么说1992又是一个春天呢?受歌曲的启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会被激发,他们会纷纷举手发言,并进行热烈的讨论,这时教师可适当地进行一些穿针引线。这样,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我国改革开放这一基本国策的理解,而且升华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2、研究性学习。随着形势的发展,传统的以灌输、塑造为主,过分强调教师的权威性,忽视学生的主体作用的思想教育方法越来越难以得到学生的认同。这就需要教师引入能真正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研究性学习方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确定问题,自主探索,主动分析,解决问题。如针对去年夏天严重的“电荒”现状,教师可组织学生对当地“电荒”状况展开调查,了解用电现状,分析“电荒”产生的原因,提出缓解“电荒”的有效建议。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不但可以提高自身的创造力和实践能力,而且还能促使他们更多地去关心家乡的发展、祖国的命运、社会的进步。
3、体验性教学。新的基础教育课程强调,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体验出发,密切知识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不断深入地观察和体验真实的社会生活。为此,教师不仅要增加课堂教学中组织学生开展演讲、辩论、表演以及观看影视、录像等活动成分,而且应打开校门,突破校园四角天空的束缚,引导学生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进行社会调查,参与社会实践,并及时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举办展览、壁报等活动,安排学生撰写小论文、调查报告等。凭借这个过程,学生可以了解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要求、人们的人生态度和理想信念,进而以此为参照来设计自己、调整自己、充实自己,逐步形成明确的价值观念和人生态度。
四、完善评价方式,保障人文精神教育的有效实施
新课程评价要求教师不断完善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但无论采取何钟方式,都应充分体现以下特点:
1、发挥主体性。对学生的学习评价不只是老师的惟一权力,我们也可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的形式,使学生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如通过学生自评,提倡学生不断反思并记录自己的学习历程:最好的作业、最满意的作品、最感兴趣的课外书、最难忘的事等,及时发掘并展现学生的闪光点,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发展学生的自我意识。又如通过小组互评,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行为习惯等作出较为客观的评判,能使学生看到他人的长处,发现自己的不足,最终实现自我改正、自我完善。这样的评价方式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主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
2、体现全面性。学习成绩曾经是考查学生发展的重要指标。但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爆炸、竞争加剧、网络与信息时代的到来,仅仅掌握知识与技能已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对人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在评价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其他方面,如积极的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等,从考查学生学到了什么到学生是否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合作、学会做人等进行全面考查和综合评价。
3、尊重差异性。无论从哪个角度说,人总是有差异的,人的思维也不一样。根据差异性原则,教师应以最大的宽容鼓励学生去学习,允许有不同的速度,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去学习。对一些认识事物较慢的同学,要注意鼓励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或别人的帮助,争取达到基本要求,稍有进步就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的自信性。平时多留心和培养学生的闪光点,让其发扬光大,逐渐成为合格的各具所长的社会有用人才。
4、重视实践性。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且更要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体验。比如,设计一份社会调查的作业,然后评价学生能否积极主动地完成这一调查任务,能否实事求是地分析调查活动的数据,是否在调查报告中表现出对存在问题的忧患意识,能否独立思考,提出与他人不同的见解。只有在参与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人文精神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这是时代发展的要求,也是教育改革的必然,但这又是一个长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如何使人文精神在初中思想政治课中得到贯彻、落实,是值得所有政治教师积极研究探索的问题。只有在开放的观念、开放的内容、开放的方式、开放的评价中反复感知、理解、实践之后,才能很好地去把握新形势下初中生人文精神教育的规律性。
思想政治课 篇6
浅谈思想政治课中启发式教学的合理运用作者:宋德如李敬农文章来源:转载 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开创了启发式教学的先河。他提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①的思想,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教育思想宝库。此思想在几千年后的今天不仅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而且内容日趋丰富,体系日臻完善,对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有着重要的指导价值。现代教育科学研究表明,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这种教学思想符合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原理和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摆正教与学的关系,变学生“要我学”为“我要学”,从而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使其生动活泼地学习。因此,在各科教学过程中,我们应充分合理地运用这一教学指导思想。在此,本人拟就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如何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问题,谈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方家。本人从多年的思想政治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出发,认为在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启发教学。
一、提问启发
启发式教学的主旨在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除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外,还应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加强非智力因素的引导,设置问题的情境,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提问启发式正是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有效方法之一。它是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状态,精心设计一些富有启发价值的问题,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索,然后发现“为什么”,最终找出问题的结果。例如,在讲《助人为乐》一课时,配合挂图,讲雷锋冒雨送老大娘的故事,然后提出一系列具有启发思考价值的问题:“这位老大娘在人生地不熟的情况下,心里如何想?”“当雷锋送老大娘到家,与老大娘告别时,老大娘心里又如何想?”“雷锋衣服淋湿了,为何还笑得那么甜?他心里想什么?”这种提问启发,既丰富了知识,又长了智慧,利于学生思维活动铺开,让学生展开想象,揣摩人物情感,探究事态的发展。这对强化学生道德认识,加深道德情感,开发学生智力是极其有益的。“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陶行知语)。为此,教师要善于设置疑点,多积累学生易出错的问题,引导学生探究,这样既避免了课堂教学的平铺直叙,又使课堂气氛波澜起伏。在教《别了,我爱的中国》一课,教师提问:“本课中为何三次出现‘别了,我爱的中国,我全心全意爱着的中国’?”在引导学生回答时,又可适时补充这样一个问题:“大家比较一下,若这个句子只出现一次,其效果又有何不同?”使学生在比较中体会到问题的实质。当然,教师的置疑既不能呆板平淡,又不能深浅过度,更不能无针对性,否则游离教学本旨,就达不到应有的教学目的。 二、反问启发 在启发式教学中,“启”是关键,“发”是要害,合理的“启”可以得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适时运用反问启发,可使学生豁然开朗,柳岸花明。所谓反问启发,即用旁敲侧击的手法,从问题的侧面或反面来多角度发问,以转弯抹角地进行点拨,促使学生消除思维障碍,从而达到教学本旨。在讲“奴隶社会中,奴隶受剥削的根源是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力”这一问题时,学生似懂非懂。用反问手法:“如果是奴隶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劳动者,会出现怎样的结果呢?”则学生茅塞顿开。由此一步步引导学生解决“地主和农民、资本家和工人间的关系是什么?”等系列问题。这样层层反问启发,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中,奴隶、农民、工人受剥削的根源,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因此,教师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要善于激疑,多从反面提出问题,“制造矛盾”,以此打开学生心灵的门扉,激发其思考,逐步引入教学佳境。 三、举例启发 为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抓住教材的重点、难点等关键问题,运用一定教具,如实物、实验、电教等,以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其理解和掌握知识。其中“举例”不乏为思想政治课中启发教学的一重要手段。因为学生周围处处是活生生的思想教育好素材,由此为切入口进行教学,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为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在传授新知时,有时可将两个或两个以上截然不同的问题进行对比,以启示学生找出问题间共性、异性及其本质联系,这就是采用对比启发教学方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大量运用此手法,引导学生对人物、事物乃至时空、场景等进行对比,从而领会教学内容,强化自身的道德认识。例如,在《人生观》一课教学时,通过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大汉奸汪精卫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可启发学生了解“树立正确人生观”的意义。文天祥起兵抗元、誓死不屈,作《过零丁洋》诗,最后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身殉国,流芳百世,受世人景仰。而汪精卫不顾民族存亡,国家安危,与日本侵略者“同舟共济”,也作《过零丁洋》一诗,其最后两句为:“凄然不作零丁叹,检点生平未尽心。”甘作奴才,成了一条断了脊梁的癞皮狗,受历史的唾弃,而遗臭万年。通过对比,使学生知晓,人生观就是人们对生活目的和意义的根本看法,并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再如教《遵守公共秩序》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公共秩序的重要性,提出问题,课堂讨论基础上,让学生联系实际,对照自己,对照同学,赞扬好人好事,批评不良倾向,从而使学生明辩是非、真伪,懂得善恶、美丑,提高道德评价和自我教育能力。因此,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若教师运用了大量相互对立的观点和材料,启发学生对比,同时教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会使学生从中受到启迪。 四、联想启发 所谓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而想到另一事物,或由甲观念而想乙观念的心理过程。它不仅是人们记忆、思维、想象等心理过程不可缺少的心理条件,也是情感、意志过程不可少的心理因素。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可以通过各种联想来启发学生理解、记忆概念和原理及有关内容,使学生借助奇特联想、类比联想、接近联想、对比联想和因果联想等联想手法,来进行归纳,演绎和类比推理,进而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思想认识。如《我国公民应履行的基本义务》一课,内容多,难记忆。对此可用联想手法,让学生把国家这个“大家”想象成为家庭这个“小家”,并提出启发性问题:“作为一个家庭成员,你应履行哪些义务?”通过一比一问,使得问题具体形象化,易为学生接受。又如,对我国古代指南针、造纸、印刷、火药等四大发明,学生易把发明的次序弄错。对此可用联想手法启发学生记忆:猎人打鸟,首先瞄准方向,然后再扣扳机,火药最后发射出去。指南针是指示方向,故在第一,火药在“最后”。只有先发明纸,然后才能印刷,故造纸在前,印刷次之。这种联想看似滑稽,但对记忆确有好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重视学生掌握知识间联系,引导学生分析事物的异同点,培养学生的联想力,这也为培养创造性人才打下基矗。 五、情境启发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形象化语言描绘、探究性问题设置、具体教育活动的组织及电教手段的运用等创设最佳教学情境,营建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以达到启发、感染目的。在讲《团结起来力量大》一课时,拿出一盘散沙和一些水泥,在演示中让学生知道“一盘散沙并无力,如果加上水和泥,凝固以后硬无比”的道理,并用一手指和五手指举排球做实验,创设一种“团结起来力量大”的教学情景,让学生亲眼目睹,耳有所闻,心有所悟。这既丰富了学生的感性认识,又加深了学生的思想认识。为配合《人生观》一课的教学,我设计了一小品让学生表演。某宾馆来了几位客人,陪同人员向服务员介绍:“这是市长的儿子,那是局长的女儿,……”。服务人员极为反感,义正严辞说:“他们是不是没有职业和姓名?捧出当官的父母,难道身价就变了?我们可不吃这一套!”学生真情表演,教师现场点化,启发发问:“这里体现了哪两种不同的人生观?”学生经情境的渲染,通过热烈讨论悟出了:短短的场景却是一场人生价值观的剧烈交锋,即以等级、地位、权势,还是以劳动贡献作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尺度。 思想政治课中教学情境的设置旨在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体验,引起共鸣,启发学生思索,籍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情境的设置要围绕教学目的,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合情合理,健康有益,不能只图“热闹”而游离教学目的。 总之,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有利于加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尽管启发的方式不只以上几种,但其教学主旨是一样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深入了解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性教育,采用多种启发形式,激活学生学习动机,引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和浓厚的探求兴趣,激发学生积极思考,从而创造课堂教学的最佳时效,以有效地完成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注: ①南宋理学家朱熹注曰:“愤者,心求通而未达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辞。”参见孟承宪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逊,人民教育出版社1979年版,第26页。
思想政治课 篇7
加强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环节
广东省惠州市龙门县 谭次添
思想政治的新课程标准要求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加强教学实践环节的有效性和针对性。据此,本人在教学中摸索出一些方法,在此以人民教育出版社的初一思想政治教材为例介绍如下。
一、 加强实践环节的理论依据和相关准备工作
1、加强实践环节的理论依据
唯物主义认为,物质既具有客观实在性,即共性,也有其特殊性,即个性;认识事物必须既看到其共性,又看到其个性;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现代教育学也认为,教学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原则和因材施教原则。
在政治课教学中加强实践环节,也就必须要以上述的理论为依据。
2、加强实践环节的准备工作
要加强初一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实践环节,必须先了解学生心理品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使教学活动具有针对性,否则就是盲目教学。
本人通过以下方法了解学生的心理品质:
(1)、言行观测。在日常教学和课余接触中,通过倾听学生说话和观察其行为,研究其心理品质。本人还在第一学期上课伊始让学生逐一作自我介绍,一方面认识学生,更重要的是另一方面可以从中了解学生的心理。
(2)、谈话法。在课间休息时,到教室与学生谈话,有意识地询问学生的心理品质的各方面,然后整理和记录。
(3)、作业法。例如在第一学期入学时要求学生写出成为初中生的感受;让学生回忆成功和挫折;写出成长记录等。
(4)、心理测验法。寻找和印刷心理测验题,发放给学生回答并回收。如进行情绪测验、意志力测验、开拓进取精神测验、性格测验等。
二、加强实践环节的途径和方法
(一)、确定教学目标时要联系实践
教学目标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目标导向作用,教学效果的取得,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学目标。为加强实践环节,在确定教学目标时,一定要联系学生的实践,并指导学生的实践活动。
本人把教学目标分为两类,一是知识目标,属于理解层次,要求与课程标准相同;另一类是实践目标,结合学生的心理品质现状和行为实践加以确定。例如,把第六课《发挥性格优势 养成良好习惯》的第一框《人的性格各不相同》的实践目标确定为“能分析并列出三位(或以上)同学的性格优点和缺陷,以及自己的性格优点和缺陷”,一方面是为了使教师了解学生的性格特征,另一方面引导学生剖析自己和同学,树立学习榜样,也为后面的《努力塑造良好性格》教学作铺垫。
(二)、确定教学重难点要注意根据学生的行为实践
确定教学重难点依据是:①知识点相对于教学班学生的理解难易程度;②学生学以致用,在实践中加强心理品格修养的难易程度。
与教学重难点相适应,在教学课时安排上,要加以恰当处理。
例如在第一课《锻炼心理品质 加强品格修养》的第二框《道德良好、心理健康有利于成长》的教学中,本人把实践目标“能找出自己与教材中的例子相比,在克服困难方面的差距,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克服各种困难”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作为教学的难点;安排两课时完成该框目的教学。具体安排为:第一课时,完成教材内容的教学,并布置学生课后查找差距,写成书面作业交教师审阅;第二课时作为活动课,学生作堂上介绍,学生相互间逐一评价,教师小结并点评,以作行为指导。
(三)、导入新课尽可能与实践相关
导入新课,力求针对教学内容,用小品、唱歌等形式表现日常生活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积极性。
例如,以组织学生齐唱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导入第七课《待人真诚热情 建立真挚友谊》;以一男生穿拖鞋、奇装异服与一衣着得体的女生演小品的形式,衬托高雅和庸俗情趣,让学生在小品中感受高雅情趣和庸俗情趣的巨大反差,使教育更具有针对性。
(四)、课后作业的设计和课后辅导要针对实践
1、课后作业的设计
与课程改革相适应,设计课后作业切实地针对学生的行为实践和心理品质,着眼于指导学生加强品格修养,而再也不能像过去那样,设计那些纯粹是照抄教材的作业,因为那样根本不能发展学生的能力和提高其心理品质。
如把第四课《能够承受挫折 勇于开拓进取》的第一框《人生难免有挫折》的课后作业设计为“写出印象深刻的一次挫折,以及当时的感受和对待挫折的态度”。
有时也可以把教学目标之中的实践目标作为作业,如第六课第一框的实践目标就可以布置成学生作业。
2、课后辅导
要真正加强实践环节,指导学生加强品格修养,单靠课堂短短的45分钟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必须在课后加强有关辅导,把课堂教学与课后辅导有机地结合起来。
例如,在完成第六课的教学后,教师可以动员学生以两人为一小组,通过自评和他评,找出各人符合实际的性格优点和缺陷,并列出常见表现,共同制定每人克服性格缺陷的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互相监督;教师掌握各小组的名单,在课后检查计划的实施情况,并作方法指导和鼓励。
(五)、注意要把学生的实践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
笔者认为,课程标准中提到的“实践环节”,既包括学生个体或集体的实践,更应包括我国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的实践,突出表现为完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维护祖国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伟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因此,要加强教学的实践环节,应把学生个体的实践与该历史任务结合起来。
如在进行第九课《培养爱国情操 树立崇高理想》教学前,我先作了一场关于钓鱼岛问题、中国台湾问题、西沙和南沙群岛问题、我国与印度的领土争端、西藏分裂分子与“东突厥伊斯兰运动”的分裂问题等的讲座,结合二零零二年十一月所作的关于党的xx大的讲座,介绍我国现阶段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和缺乏的人才类型,然后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把个人的理想与祖国的需要和命运联系在一起,做坚贞不渝的爱国者。
二零零三年六月二十九日
思想政治课 篇8
随着计算机网络的普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网络教学已成为当前实施素质教育、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一种有效途径。在我校教师人人配备电脑和网络工程的实施环境下,利用网络教学已蔚然成风,现结合教学实践谈谈网络教学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应用。
一、网络教学有利于教师协同备课,实现教学资源共享
互连网上存储着学校教学所需的各种数据库和多媒体教学软件库,为广大教师利用网上资源进行协同备课提供了便利的条件,教师可以选取网上的名师教案或课件进行教学,从而实现了互连网上教学资源的共享,提高了教学资源利用率、备课水平和教学效果。例如:在讲解"学会与父母沟通"时,我先从网上下载了这一框题的课件,并针对我校教学的实际情况,进行了适当删、补,优化了网上教学资源配置,真正实现了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网络教学有利于提高教学实效,拓宽学生视野
实效性是网络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是衡量一节课好坏的标准。指出:"要重视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使思想政治课教学提高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影响力。"
网络教学集声音、图像、视频、动画等内容于一体,既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性、增加学生的可选择性,又能体现因材施教原则。使一些抽象、难懂、枯燥的理论变得具体、形象、生动,从而易于学生理解和接受,给传统的教学注入了新的生机和活力,增强了政治课教学的趣味性、实效性。
三、网络教学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
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应用,其主要目的是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思想政治课因其固有的特点即理论性、现实性、开放性更适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学生可以从网络的资源库中各取所需,针对自己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在网上自主学习、讨论、分析、解决,并撰些小论文,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发学生学习潜能、提高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能力的目的。
四、网络教学有利于创设新情景,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掌握基础知识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理解运用基础知识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思想政治课的生命力就在于理论联系实际,而传统教学手段难以把大量鲜活的正在发生的现象呈现给学生,而网络教学则可利用互连网的优势解决这一问题。通过网络及时把一些热点现实材料下载给学生或学生自己上网浏览,让学生分析、讨论,达到理论与现实的结合,课内与课外的统一。既提高了政治课的时效性,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如:震惊世界的"9。11事件"、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入世、中国足球出线等重大新闻通过互连网及时传递给学生,采用"头脑风暴法"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围绕社会热点尽量展开自己的思维、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提高学生正确分析、评价、解决现实问题能力。
五、网络教学有利于创造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
网络教学充分利用了各种信息载体,具有新颖性、趣味性、娱乐性、知识性的特点。这些特点有利于实行启发式、讨论式、民主式、合作式教学,有利于创造出一个和谐、高效的课堂气氛,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比如,文字、声音、图像以及各种表现手法、手段的应用,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了学生对教学信息的反应,使学生在不知不觉的欢快气氛中发挥出自己潜在的自主性,从而使问题以最快的速度、最清晰的思路和最灵活简捷的方法得以解决。
当然,网络教学不是"无所不能",而是辅助教学的工具,因此,在运用网络教学时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一、注意网络教学的适用性、科学性
并非所有的教学内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体或课件网络教学。只有那些教学重点和难点以及关键点,才值得运用网络辅助教学。同时,使用网络教学要坚持适度、实用、经济、科学、高效原则,避免简单地运用网络对学生进行"狂轰滥炸",要留给学生与教师交流的时间,坚持以人为主、以机为辅、人机协作的原则。
二、注意师生合作的灵活性、交互性
网络教学使教学观念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千变万变都不能违背教学规律和学生的身心特点。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仍要处理好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关系。不能心中只有网络,而让师生成为网络的奴隶。应让网络教学更好地适应学生心理特点和学科特点,增强课件的交互性,使师生双边活动得以顺利开展,从而更好地为提高学生素质服务。
三、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渗透性
网络教学作为现代教学手段之一,有其突出的特点,但传统教学手段也有其自身的优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将传统教学手段的优点与现代教学手段优势有机渗透,多种教学手段综合运用,绝不能用网络取代老师,用屏幕取代黑板,这样才能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思想政治课 篇9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教育的重要渠道,其思想性、时代性强。因此我们要结合课程体系,把握时代脉搏,充分发挥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生命力。首先我们应指导学生阅读各类书刊如《半月谈》、《中学生时事报》、《时事》杂志等;其次坚持让学生每天收看《新闻》和《焦点访谈》,并作好摘记,在课堂上花一部分时间进行新闻发布会;另外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撰写政治小论文,并在政治学科组内设奖进行评比。这样,通过课堂与社会有机结合,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学生学习政治课的积极性就会大大提高。例如:初二思想政治课中讲到《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这一课时,可利用学生平时提起布什、伊拉克战争等津津乐道这一兴趣,让学生谈平时所掌握的时事知识,可以相互补充,给他们充分的自由,从而提高他们上课的高涨情绪,进而让学生讨论这些强国为什么热衷于干涉别国内政,在这种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老师再总结出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这样的课堂教学既紧密联系了学生的思想实际,又加强了学科与国际形势联系,既让学生关注了社会生活焦点,又掌握了书本知识,为思想政治课堂教学注入了活力。更为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这样的教学才能激发学生兴趣,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思想政治课 篇10
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方法探讨
四川省夹江中学校 王兴敏
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包括经济常识、哲学常识和政治常识三大板块。有的人没有看到或不了解政治课的教学改革,简单的认为政治课就是说教,政治课教学还是传统的灌输。正是这些误解使政治课处在一个不利的氛围中,从而影响了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因此,在许多学生的眼中思想政治课是一门很枯燥的课程,许多学生一看见思想政治课就“望而生畏”,退避三舍。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枯燥的事情,只要端正自己的认识,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全可以提高自己是理解能力,从而达到提高成绩的目的。把别人认为枯燥的东西,变成自己的乐趣,让自己的成绩出类拔萃。实际上,高中的政治课有其自身的学科体系和价值,而且在政治课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师已经大胆的进行了教学的改革,一些新的教学模式如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情景教学、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等都已经进入了课堂,并受到了许多学生的普遍欢迎。
就学习本身而言,一方面是“学”,一是方面是“习”。“学”主要包括课前预习、专心上课和及时复习。“习”主要包括自我检测和运用(练习、考试、联系实际分析问题)。前者重在知识的理解、记忆,后者重在知识的运用和能力的培养,前者是基础,后者是目的。
下面就学习的过程谈谈学习高中思想政治的一般方法:
(一)关于预习。预习是无师自通的桥梁,是思维习惯形成的助推器。它能够增加上课的目的性,提高时效性;还能培养自学能力,形成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能力。可分为课前预习和阶段性预习,粗预习和精预习。搞好预习首先“要做好笔记”。预习时应该在书上做出眉批,在笔记本上列出提纲和写出听课要注意的问题,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其次要“规定一些常用符号”(如△、☆、* 、等)来提示自己,以达到在学习和复习中提醒自己注意,便于向老师提问或者避免遗漏知识和犯同样的错误;再次,要“勤思善想”,也就是发现问题。预习的关键要善于“想”,即发现和提出问题,如“新旧课之间有什么关系”、“和过去的什么知识类似”“能阐释哪些热点问题”等等,这一过程中有利于培养了同学们的思维品质;最后,要“持之以恒”。搞好预习还必须有决心、恒心、自信心。要把“课前预习”这个起始阶段搞得深入、扎实,使之在整个学习过程的良性循环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当然,学习不是一蹙而就的,还需要坚持一定时期才能见到效果。
(二)关于上课。上好课是学习的重要阶段,是提高成绩和培养能力的瓶颈。上课的关键是“专心”。“心”专在哪里?一般来说专在看(书,黑板,屏幕),听(老师讲解和同学们发言),积极参与(积极动脑与老师形成零距离互动、将你预习时确定的听课重点与老师的讲解结合起来)
“看、听、参与”等形式有所不同,但共同的东西就是都必须动脑,这是贯穿整个上课全过程中的一条主线,也是衡量专心不专心的唯一标志。主动思考要求 ①注意知识的积累②增加感性材料的储备③学会一些思维方法(如分析、综合、比较、抽象、具体化等)④将自己置身于教学情景之中。
(三)关于复习。学习具有实践性、个体性、反复性的特点,反复性以及爱宾浩斯遗忘曲线要求学习过程应该及时复习。及时复习可以使知识的漏洞得到及时弥补,使对知识的理解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的再认识,再提高,特别是使思维的深刻性得以发展.
复习包括:及时复习、阶段复习、总复习。进行及时复习,应着重抓好以下个环节:①“忆”:即回忆学习了哪些知识,如本课的重点是什么、教师是如何分析和解决知识的、教学内容的知识网络图等等,要达到在大脑中要象放电影一样能把它再现出来。②读:读书、读笔记并同回忆进行对照,这样就不仅加深了记忆而且保证了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③思:把新知识进行归纳形成一个小系统,让知识各就各位。然后纳入到所学知识的大系统中,形成一个知识网络或知识坐标。复习的这几个环节是统一不可分割的,学习中要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灵活运用。不可孤立的强调一个方面,否则就达不到好的效果。
当然要想学好高中思想政治课,除了掌握上述一般方法以外,最重要的一点还要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培根说:“习惯真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生,因此,人从幼年起就应该通过教育培养一种良好的习惯。” 如果你渴望获得较好的学习成绩,就应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国哲学家艾蒙斯说:“习惯要不是最好的仆人,便是最坏的主人。” 可见习惯有好有坏之分,好习惯会使人获得成功和幸福,坏习惯会导致人生的失败与不幸。因为好的习惯是成功的捷径,坏的习惯却将人带入迷途。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按照学习高中思想政治课的一般方法和培养成良好的学习政治课的习惯并持之以恒,就一定能够从这种好习惯上获取源源不断的动力和精神财富,在好的学习方法的指导下,在学海中扬帆起航到达成功的彼岸!
2005年3月
思想政治课 篇11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思想政治课 篇12
上海市七一中学 俞若迪
关注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表现和教师的教学行为,成为二期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评价的主要内容,即关注学生是怎样学的,了解学生在课堂上如何讨论、如何交流、如何合作、如何思考、如何获得结论及其过程等,我们对教师教学行为的关注也是关注教师如何促进学生的学习来评价教学行为表现对学生“学”的价值。傅道春教授在《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书中提出,教师的教育关注历来是不同教育目标追求的行为表现,它是通过显性行为反映隐性理念的一种方式,通过教师的教育关注,我们可以看到每一位教师的心灵世界。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应如何问,笔者结合新课改背景下听的和自己亲身的实践进行了反思。
笔者最近听了一些课,发现:教师的提问给学生思考的空间大了;琐碎的、细小的问题少了;单纯就书上内容回答的问题少了;教师提问的随意性小了;不着边际,让学生不知所措的问题几乎绝迹了。在新内容的学习之前,老师总是要求学生自己先预习书本,然后,这样问学生:“你读懂了什么?”“读了这一段话你体会到了什么?”学生思维活跃,各抒己见,充分体现了读书是一种个体行为,每个学生有不同的体验,老师们不再追求答案的唯一。例如,曾经听过这样一节课,课程的主题是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老师在课堂上提出了“如果;你是推销员,你如何向和尚推销木梳这样一个问题,从而打开了学生的思维,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了/但稍作观察、分析和归纳后,你又会发现不少教师把“读懂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你想说什么”之类的问题当作“万能钥匙”,不根据学科特点,不分时间和场合,不顾班级的实际,一味的使用,结果,学生趣味索然,所见所思十分肤浅,教师又缺乏进一步的指导,教学效果不甚理想。
如何设问,这是一个古老的话题。近代和现代的启发式教学思想,实际上应当渊源于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教育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苏格拉底本人就是以谈话的方式,与学生不断反诘和归纳,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最后让学生自己得出解答问题的正确结论的模范教师。作为现代教师,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时候,应该反复自问:这一节课中哪些提问是有效的?哪些提问是多余的?哪些设问需进一步改进?
所以,笔者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要紧扣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引导学生思考。例如,笔者在执教对外开放这一章节时,一度用了汽车零配件的组成的材料,结果发现学生对此很冷漠。后来笔者选用了另一个材料,用了好几个汽车的商标来替代原来的设问,一下子调动了学生的兴趣,使得课程的导入自然流畅。
教师提出的“问题”要便于学生操作,有层次性,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的要求,学生主动参与面广;例如,笔者在讲述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这一课题事,过去的教学中,只是从一个方面来分析它们之间的关系,经过多次的教学,笔者认识到,同一个实践过程,不同的实践主体可以获得不同的认识,为此,在最近的教学过程中,笔者选用了连宋大陆行这一材料,分别让学生从连宋本人、大陆民众、中国台湾民众等三个角度加以分析,从而使学生对这一概念有了完整的认识。
另外,笔者也认为,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有针对性,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和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能提供知识获得的科学途径和策略,有助于学生促进知识间的迁移,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认知结构,各层次学生都在原有水平上得到提高;教师的提出的“问题”还能促使学生有计划学习,并合理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方法,让学生正确评价学习的态度、方法、过程、结果,使学生学会学习的经验,并引导学生纠正自己的不足,促使学生评价和调节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学习策略。教师提问时要注意师生之间多次质疑、交流、评价,时刻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如参与程度、交往环境、思维状态、情绪反映、生成状态等,对于学生对问题思考引发新的有效问题进行及时的再组织利用。
思想政治课 篇13
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
作 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
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不受学生喜欢的原因。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如“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存在着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教学手段单调等弊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恪守了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其不良后果是导致了学生原有的自主愿望的日渐消退,自主潜能的长期埋没,终至于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无所适从,影响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教育人本论认为,学生应该是永远的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它的三大基本目标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了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就应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建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1、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达到的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好政治课知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2、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科学性原则。
在建立新模式中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系统科学地传授政治课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新模式建立必须联系以下几方面的实际;一是联系校情,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来构建模式,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二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要弄清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情况、思维特点和认知情况来建立。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国内和国际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新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研究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学科、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拓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搞好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
(4)主体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是以生为本,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已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5)创新性原则。在建立新模式过程中,每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否定自己,推陈出新,大胆创新,积极摸索,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模式。
三、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新模式的探索。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在方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课程的开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它能够给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我们积极探索的政治课的教学新模式是:以“研究性学习”思想为指导,把它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建立研究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和专题研究模式。
1、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所处位置、政治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每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或学生提出4至5个课题(课题应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容易操作),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择各组喜欢研究的课题,按照“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分析整理——成果展示”程序去操作,用学校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去完成。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充分体现政治课的德育功效。
2、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学生充分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促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适时点拨引导和总结。操作程序是“自主学习——情景创设——问题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完成目标”。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先行学习并能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情景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重大时政、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让学生去分析感悟,产生问题。“问题设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富有启迪性,拓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并把它认真解决。“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是在问题设置后师生共同完成设问的环节,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讨论和导引,完成教学目标。
这种模式在操作时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求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和设计;二是可以打乱教材编排结构,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来取舍教材内容;三是选取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感并能贴近学生,还要精炼;四是问题设置是这种模式的关键和中心,问题设置要精简实效,要具有适当的隐弊性和启迪性,不能过于简单或高难;五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控制课堂秩序。
3、专题研究教学模式。
所谓思想政治课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一些与课本相联系的材料(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打乱教材原有的结构进行,可以随教学进度在每课、每节乃至某些适合的框题使用。设置专题要小而精,要覆盖所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服务,它可以是紧扣教材知识点的简易性专题,可以是立足知识面生成的综合性专题,可以是围绕现实问题生成的跨学科专题。问题设置既要有启发性和递进性,又要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思考。
这种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作用是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面对专题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来分析解答;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模式很符合当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使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毫无生气的教学模式,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课 篇14
你还没注册?或者没有登录?这篇文章要求至少是本站的注册会员才能阅读!
如果你还没注册,请赶紧点此注册吧!
如果你已经注册但还没登录,请赶紧点此登录吧!
思想政治课 篇15
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目前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教材滞后:政治课教学最大的特点就是时政性强,但作为政治教材,不要说一出版,就是在刚刚酝酿要形成文字时就已经滞后了。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而教材的变化远不能适应新情况的变化,从而形成理论和实际脱节。教材的滞后性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内容抽象:政治课教学没有数学的严密逻辑,也没有语文的优雅动人。政治是一门抽象的艺术,虽然说打开这扇大门,内容也是精彩纷呈,可以容纳下大到中美关系、印巴问题甚至奥运会、世界杯,小到生活中的买卖关系、人际关系等等。但大部分学生心中打不开这扇大门。这就要求教师将抽象的理论用形象的方法展现出来。
效率低下:教学的目的无非是让学生把握知识,能够学以致用。但政治教学中常见的问题是,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接受的东西却很少。在我做过的问卷调查中,学生听课效率“时高时低”的占60%以上,“比较高”的才占百分之十几。课堂上能吸引学生的兴奋点少,常常是一个问题反复强调多次,但做题时仍是有大部分学生出错。如何吸引学生,让学生主动来学习政治,提高政治课教学的效率,是摆在政治课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针对政治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教师就要有相应的对策来解决。
一、提高教师自身的修养
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要想成为学生亲与信的教师,就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修养,增加个人的人格魅力。我们常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教师在掌握大量背景材料的基础上,精通教材,熟知学生,创造性地利用教学新手段,运用教学新方法,研究思维训练新形式。并且要注意营造一个充满情感的教学环境,以达到政治教育和能力培养的最佳效果。为此教师要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修养,能以昂扬的精神风貌、轻松愉快的笑容、适度得体的动作把学生的心固定在课堂上。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要注意语言的幽默性:学生不喜欢一个严肃古板的教师,尤其是一个严肃古板的政治教师。适当地运用轻松幽默的语言,会调节课堂气氛,使原本艰涩的问题、尴尬的局面变得轻松自然。
其次,教师要注意教学案例的新颖性:针对教材的滞后性,政治课教学必须紧密结合国内外形势。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充实内容,从而使理论更加切合实际,增强政治课的吸引力和可信度。
最后,教师要注意理论的形象性:针对内容的抽象性,教师要想办法把抽象的知识以形象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说运用投影片、漫画、表格、电子板书、录像资料、寓言故事等多种教学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课堂变得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如在讲到“事物是普遍联系的”时,恰逢中国“入世”。我选择了水均益主持的《焦点访谈》中的一个片段:水均益的一段评述和入世时的一个镜头。并且设计了这样的问题:中国为什么要入世?中国为什么能入世?让学生在讨论中得出中国和世界是密切联系的,从而一下子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
三、注重教学中的精讲精练
理论要联系实际,学以致用。课堂上,如果教师一味地讲,就会使学生厌烦。教师要在教学中学会精讲,学生可以理解的东西就不要多讲,学生能自己明白的问题放手让他们自己去思考,甚至可以让学生互相讲解当小先生。适当的练习对学生来说是必要的。但如果练习不当,也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所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同样要讲究“精”字,要相信学生,放手学生,防止滥做习题,也不宜搞一些偏、难、怪题,要注重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把握。
总之,政治课教学担负着教书育人的双重任务,它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如何搞好政治课教学是每一个政治课教师都必须思考的问题,许多可行的方法有待于我们在实践中去不断探索。
思想政治课 篇16
论思想政治课在德育教育中的
作 用
中学思想政治课是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必修课程,是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良好道德品质的主要途径。同时思想政治课教育教学活动是学校德育工作的主导渠道,其教学模式及效果是影响德育实际效果的一个主要因素。作为政治课教师要有改革意识和创新意识,必须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积极探索并构建新的教学模式,努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
一、 传统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不受学生喜欢的原因。
当前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如“填鸭式”、“一言堂”,说教式等存在着教条化、教学方法机械、教学手段单调等弊端,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造成这些弊端的原因就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不更新,教师恪守了教师、课堂和课本三中心,其不良后果是导致了学生原有的自主愿望的日渐消退,自主潜能的长期埋没,终至于面对纷繁多变的世界无所适从,影响了政治课的德育功能的发挥。教育人本论认为,学生应该是永远的学习的主人,强调要尊重、关心、理解和信任每一个学生,它的三大基本目标是发现学生的价值,发挥学生的潜能,发展学生的个性。
为了激发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充分发挥政治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主渠道作用,每一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大力培养学生的自主精神,全面激发学生的创造性,从而培养学生学会学习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学力,就应该大胆探索,积极实践,建立受学生喜欢的教学模式。
二、建立新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的目标和原则。
1、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达到的目标。
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的构建必须是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积极性;有利于学生学好政治课知识;有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觉悟的提高和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有利于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能够很好的认识和分析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一些现实问题。
2、建立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应遵循的原则。
(1)方向性、科学性原则。
在建立新模式中要注意把握时代脉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党在新时期的教育方针。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为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创造条件,系统科学地传授政治课知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理论联系实际。新模式建立必须联系以下几方面的实际;一是联系校情,要根据学校现有的条件来构建模式,利用好现有的资源。二是联系学生的实际,要弄清学生的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情况、思维特点和认知情况来建立。三是在教学过程中要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联系国内和国际时政热点和社会问题新变化,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3)研究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建立在研究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本学科、本专业及相关学科的教育教学理论发展的新动向,拓展知识,提高教学水平,从而进一步搞好教学实践活动。同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地总结经验、不断地提高。
(4)主体性原则。新模式的建立必须是以生为本,要注意启发学生勇于提问题,以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给学生以充分表现自已见解的机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道德辨析能力。
(5)创新性原则。在建立新模式过程中,每位政治课教师要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要敢于否定自己,推陈出新,大胆创新,积极摸索,建立符合学生实际的新模式。
三、现阶段思想政治课新模式的探索。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方案》,在方案中把“研究性学习”作为必修课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的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此课程的开设在国内尚属首次,它能够给我们思想政治课教学带来生机,它以学生为本,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使每一个人获得全面自由发展。根据思想政治课的特点和实际教学情况,结合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开设,我们积极探索的政治课的教学新模式是:以“研究性学习”思想为指导,把它渗透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建立研究性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和专题研究模式。
1、研究性教学模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于科学研究的情景和途径,让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发现和体验,学会对大量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判断,从中增进思考力和创造力,提升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学校所处位置、政治课的特点和学生的素质,每期在教师指导下,结合教材内容,由教师或学生提出4至5个课题(课题应在现有条件下能够完成,容易操作),让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选择各组喜欢研究的课题,按照“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具体实施——分析整理——成果展示”程序去操作,用学校安排的研究性学习课程时间去完成。这样做能够激发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能够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使学生的研究能力、协调能力、社交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并且在完成课题的过程中,使学生的政治和思想品德素质得到提高,充分体现政治课的德育功效。
2、问题导学模式。
问题导学模式是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创设情景,设置问题,学生充分讨论与教师点拨相结合,共同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的一种模式。其目的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激活政治课,培养学生的兴趣,最大限度地压缩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促使每位学生都有足够的时间去主动学习,主动思考,教师在课堂上的主要工作是适时点拨引导和总结。操作程序是“自主学习——情景创设——问题设置——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完成目标”。其中“自主学习”是指学生根据教师的教学内容设计先行学习并能发现问题,为后续学习奠定基础。“情景创设”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选取一些反映时代脉搏、重大时政、社会热点和学生生活实际并且符合教学目标的材料,让学生去分析感悟,产生问题。“问题设置”是指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设置富有启迪性,拓展学生思维和调动学生主动性的问题,让学生去分析思考并把它认真解决。“学生讨论”和“教师点拨”是在问题设置后师生共同完成设问的环节,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讨论和导引,完成教学目标。
这种模式在操作时要注意:一是教师要求认真准备,精心备课和设计;二是可以打乱教材编排结构,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来取舍教材内容;三是选取的材料要具有时代感并能贴近学生,还要精炼;四是问题设置是这种模式的关键和中心,问题设置要精简实效,要具有适当的隐弊性和启迪性,不能过于简单或高难;五是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很好的控制课堂秩序。
3、专题研究教学模式。
所谓思想政治课专题研究教学模式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根据教学实际的需要,选择一些与课本相联系的材料(时事政治、社会热点问题和学生感兴趣的话题等),以问题为中心,采用专题研究的形式进行教学的模式。这种模式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相对独立的组成部分,根据教学需要可以打乱教材原有的结构进行,可以随教学进度在每课、每节乃至某些适合的框题使用。设置专题要小而精,要覆盖所设的教学目标,为教学服务,它可以是紧扣教材知识点的简易性专题,可以是立足知识面生成的综合性专题,可以是围绕现实问题生成的跨学科专题。问题设置既要有启发性和递进性,又要能够拓展学生思维,让学生主动去收集资料进行分析思考。
这种模式既不同于“研究性学习”方式,也不同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其作用是可以使学生自主学习,培养他们独立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可以激起学生创新思维的浪花,面对专题学生能够从多角度来分析解答;可以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可以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这种模式很符合当今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可以使学生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素质。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德育工作主渠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建立教学新模式,改变原有令人乏味的毫无生气的教学模式,激活思想政治课,使学生在学习中自觉提高思想政治素质,自觉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从而发挥思想政治课在德育工作中的作用,增强政治课德育的实效性,为学校形成良好的校风、学风奠定基础。
思想政治课 篇17
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 李 琼
关键词:思想政治课 英特尔@未来教育 研究性学习 探究性 自主性 开放性 合作性 过程性
在初三思想政治课中如何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使之既能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效果,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同时使学生的思想品德得到熏陶,“英特尔@未来教育”为我们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本文就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开展思想政治课研究性学习谈一些体会。让我们先来看一个教学实例。
初三思想政治课《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目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本册的教学重点。教学这一内容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开展研究性学习,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其意义十分重大。
第一步:学生通览本课教材,建立对本课知识的宏观印象。
第二步:讨论明确本单元的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制定本单元学习计划。
基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单元问题:•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形势;
•我国资源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形势;
•我国环境现状的基本特点及形势;
•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意义及基本要求;
•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的意义及具体要求;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请你给家乡提一些合理化建议;
教师展示powerpoint演示文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学习指导》,让学生明确本单元共同应探讨的问题、学习目的、学习方法以及应完成的作业等等。本单元学习之后,应完成的单元作品有: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演示文稿;用frontpage创建一个学习本单元的资料网站。
第三步:组织学生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各组学习任务及时间安排。教师综合学生讨论意见用word写成“单元计划实施时间和内容安排”和“实施单元计划小组任务安排”。
1、实施单元计划小组任务安排
人口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人口的资料:包括我国的人口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面临的人口形势以及人口问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资料应从国家和自己家乡两个角度反映(正反面的材料都应具备),数据要具体详实。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资源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资源的资料:包括我国的资源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以及资源问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资料应从国家和自己家乡两个角度反映(正反面的材料都应具备),数据要具全详实。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环境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环境的资料:包括我国的环境的基本特点,目前我国面临的环境形势以及环境问题给我国现代化建设带来的影响;资料应从国家和自己家乡两个角度反映(正反面的材料都应具备),数据要具全详实。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可持续发展组:利用英特网、社会调查或其它方式收集整理有关我国政府或当地政府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的战略的具体措施和具体的实际事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青少年应该做些什么。利用powerpoint创建演示文稿,向全班同学展示。
2、单元计划实施时间和内容安排
周一(两课时):1、引入人口、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等概念;2、通读本单元教材,明确学习的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3、成立学习小组,明确学习要求、学习任务和学习方法;
周二(两课时):指导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告诉学生查找相关学习资料的相关网站,学生利用学习计算机室上网或家用计算机上网查找相关资料;
周三(两课时):以小组为单位分类整理所获得的资料,用powerpoint创建学习资料演示文稿在计算机教室播放,实现资源共享;
周四(两课时):教师引导学生再读教材,归纳整理知识要点,整合全班学生学习所获得的资源,实现教材内容与自主学习所获得知识的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把全班同学的学习成果用frontpage创建一个网页在学校局域网上发布。
周五(两课时):浏览学生创建的网站;单元小结:用“多媒体演示文稿评价量规”和“学生网站评价量规”评价学生作品,给学生学习过程以充分的肯定。
第四步: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这一过程教师要做好两件事:①教师要把以上资料放入教师网站,以便学生随时查阅,学生通过e-mail把遇到的问题随时向老师询问以求解答;②对学生学习方法进行跟踪指导,包括常用搜索引擎(如google)的使用方法以及office常用组件的使用方法等。
第五步:以学习小组名义用powerpoint创建一个展示小组学习成果的演示文稿向全班发布,实现资源共享。
第六步:以全班名义用frontpage创建一个学习本单元的资料网站向全校发布。
第七步:学生单元作品评价,单元学习小结。
这是一个运用“英特尔@未来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课中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教学实例。在教学中实现了在网络资源下的课程资源开发,实现了网络资源与教材资源的有机整合和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更重要的是“英特尔@未来教育”教学模式的全过程渗透了研究性学习的精髓。
一、“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探究性的特点。
“英特尔@未来教育”特别强调单元计划的教学要以问题为核心,以追求对问题的深刻理解为目标,新版的教材(中文5.2版)的单元计划中,更是将问题分为基本问题和单元问题。
在上例教学中,基本问题“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本单元应学习探究的核心问题,是通过本单元学习应实现的终级目标。以下六个问题是单元问题,是对基本问题的细化,适合作为引导学生进行相关研究的比较具体的问题。学习的全过程以问题为核心,通过“任务驱动”调动学生对问题求解的欲望,使整个学习过程变成一个围绕问题而探究的过程。学习的方式不再是被动地记忆、理解教师传授的知识,而是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探求结论的自主学习。在上例中,学生通过查找各种资料,弄清楚了现阶段制约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种种制约因素,自然会提出“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这时,“要走持续发展之路”这个问题的提出也就水到渠成了。“英特尔@未来教育”这种以问题为核心的学习方法与研究性学习的实质是完全一致的。
二、“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自主性的特点。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课内容抽象枯燥,教学方式单一泛味,学生大多对思想政治课不感兴趣。要让他们积极、乐意、主动地学习较为抽象、单调的思想政治课,要求我们教师要注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采取丰富活跃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求知欲,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主动学习,增强思想政治课的感染力和吸引力。
“英特尔@未来教育”的整个教学过程处处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这一特点。异彩纷层的网上资源对学生来说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诱惑,这种诱惑将极大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按自己的兴趣选择和确定学习的内容,通常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进行,整个学习过程、学习的方式方法以及最后的学习成果展示等主要取决于学生个人或学生小组的努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规定的时间内,成为某一个研究课题的提出者、设计者、实施者,学生个体对课题目标的实现负有主要的责任。学生真正放置于学习的主体地位。在单元计划的实施中,学生感到肩负一种责任,他们学习的主观积极性得到极大的调动,自主学习、积极探究就有了强大内在动力。
三、“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开放性的特点。
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研究性学习,就是要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唯教材是尊、唯课堂是尊、唯结论是尊的思想,要求教师要有开放的意识,教学要具有开放性,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开拓进取的精神,才能适应日益开放的未来社会。
纵观“英特尔@未来教育”的全过程,实施单元计划的各个模块无不体现了开放性的特点。首先,学生选题具有开放性。人口问题,资源问题和环境问题等单元问题,学生选择什么问题进行研究,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知识结构来决定。二是学习的形式具有开放性。在如前的教学实例中,体现出最大的时空开放性,为了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人口、资源和环境国情,以及当地政府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措施,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获取自己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当然也可以离开书本、走出课堂,走向社会,利用图书馆、调查访问等手段,最大限度地收集资科,从而把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联系起来。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不仅培养了学生开放的学习意识,而且提高了学生在信息社会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和利用信息的现代人素质。三是思维方式和结论的开放性。“英特尔@未来教育”允许不同的学生按自己的理解以及自己熟悉的方式去解决问题,允许不同的学生按各自的能力和所掌握的资料以及各自的思维方式去得出不同的结论,而不是追求结论的唯一性和标准化。开放的思维方式一定会带来开放的研究结论。在上例单元问题中,“走可持续发展之路,请你给家乡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这个问题本身就具有开放性,学生根据自己家乡的特点提出的建议也一定会呈现出开放性与多样性。
四、“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合作性的特点。
当今社会,竞争和合作并存,具有积极合作精神和有效的人际交往技能是现代人高素质的一个重要标志。尤其是在科学研究中,人际之间的合作就显得更为重要,当今世界,很少有仅仅靠个体就能完成的研究项目。小组合作学习是研究性学习的有效组织形式,“英特尔@未来教育”正好体现了这一学习形式。
在上一课例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主要的学习形式。按单元问题将学生分为四个组。在每个小组中,学生分工查找资料,然后大家再进行材料的交流,共同利用找到的材料进行学习,最后大家要将自己小组的探索成果,经过大家的综合后做成演示文稿或者网页。在制作过程中,又可以让部分学生设计脚本,部分计算机基础好的学生进行制作,美工好的将界面美化等。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式,不仅有利于课题研究的正常开展,而且能够发挥学生的特长,相互扬长避短,发挥优势,以争取研究获得显著的成果。同时,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互动的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或是说话,或是书面,或是e-mail。这种师生间、学生间的互动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使他们在与同伴分工合作、共同努力的过程中,学会倾听别人意见,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与别人达成一致、分享共同的研究成果,等等。
五、“英特尔@未来教育”体现了研究性学习过程性的特点。
在如上的教学课例中,没有测验和考试的环节,表明“英特尔@未来教育”将整个单元计划的实施看得比得到某种结果更为重要,这与研究性学习注重学习的过程不谋而合。
第一,“英特尔@未来教育”学习的过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过程。在实施上例单元计划的过程中,学生在尊重课本前提下,不迷信课本,不被课本的条条框框所束缚,不迷信权威,通过收集大量信息,积极提出自己的新观点、新思想,使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以发展。同时,以探究为主要的活动形式,要求学生自主实践,在“做中学”,有利于提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第二,“英特尔@未来教育”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过程。它是围绕基本问题的提出和解决而展开的一种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积极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养成因问题而思维的习惯。第三,“英特尔@未来教育”让学生知道了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学生通过诸如设计课题、查找资料、动手实验、社会调查等亲身实践,可以获得对社会的直接感受,了解科研的一般流程和方法,尝试着与他人交往和合作,知道除了教材以外还有很多获取信息的渠道,试图综合已有的知识来解决正在研究的课题等等。
学生通过“英特尔@未来教育”,具备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了问题意识,知道了科研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比教师给学生任何一个结论都具有深远意义,因为这样做,为学生终身学习与探究奠定了基础。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正当思想政治课教师为如何在教学中进行研究性学习感到徨惑之际,“英特尔@未来教育”使思想政治课教师豁然开朗,大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这种教学模式的核心是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强调一种主动探究式的学习,这无疑是信息时代对学校教育要求的体现,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一种新的尝试和实践。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英特尔@未来教育”必将对我国教育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论文:
吴国焕《英特尔“未来教育”,研究性学习的好抓手》
付新新《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课的研究性学习》
朱永新《中国教育缺什么》 苏州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琼,本科学历,中学高级教师,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副校长,主管教学工作和教学科研工作,从事初三思想政治课教学,曾有多篇教学论文在刊物上发表。现主要从事研究性学习研究。联系电话:990 通讯电址:湖北省公安县玉湖中学 邮政编码:43431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