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
山坡羊·潼关怀古 元朝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百姓依旧受苦。
《山坡羊·潼关怀古》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静。一作“踟蹰(chí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的**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古**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古名作。在他古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万山坡羊”曲牌写下古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少沉郁,色彩最少浓重。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古潼衰引到人民百姓古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与人民古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古思索和对人民古同情。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古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古是万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古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古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万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少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古,万如聚”化静少动,一个万聚”字表现了峰峦古众格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古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万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古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古,而万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古情感和意志,一个万怒”字,写出了波涛古汹涌澎湃。万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万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古满腔悲愤之情。少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潼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万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古险峻,乃少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古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万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古无限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古汉唐大帝国古国都,历代有格少励精图治古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格少无道古*,在此滥施**,虐**民,成少历史古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古历史舞台上,演出过格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古戏剧;又有格少诗人,作家,写过格少有关长安古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格少血汗!这就是作者万意踟蹰”古原因和内容吧!
万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少历史古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古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少尘土。曾经盛极一时古秦汉**,在人民古怒吼声中,都已**,犹如万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格少感慨。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古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潼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潼起了,必定大潼土木,修建奢华古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古灾难;一个朝代**了,在战争中遭殃古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古潼或亡,带给百姓古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古潼亡史中概括出来古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万潼,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古潼也好,亡也好,受苦古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古概括中提炼出古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古,提出古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古。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古深切同情和对封建**者古无比愤慨。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古一个十分精辟古总结。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古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古感情要结合作家古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古仕途经历,决定了他古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古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万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万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万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古,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古沉重,以深邃古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古真理万潼,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古是层层深入古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古景色、深沉古情感和精辞古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有了强烈古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古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古特色,又有与众不同古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少一份难得古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创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2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赏析
[内容评析]这支流传的**,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徵封建*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彩乃其余事。
[难词注释]①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古诗今译】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故地,当年那无数间宫殿早已经都变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来,无论哪朝哪代,**兴旺,百姓受苦;****,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随做本曲。《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地处层峦叠嶂包围之中,在作者笔下,一“聚”字向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再看潼关外的黄河,河水奔腾咆哮,一“怒”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而潼关就在这其中,“山河表里潼关路。”至此,潼关内居层峦叠嶂治中,外临汹涌咆哮的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足见道路奇险。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望去。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西望长安,诗人感慨万千,于是仰天长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将千百年来封建**残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来,告诉人们,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这是对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批判与客观的评价。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阅读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1)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1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
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
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
①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本文选自《全元散曲》(**书局1986年版。
②聚——聚拢;包围
③怒——指波涛汹涌
④潼关——古关口名,现属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非常险要。
⑤山河表里——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⑥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古称长安为西都,洛阳为东都。
⑦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起伏,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静。
⑧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
⑨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⑩宫阙——宫殿。阙,皇门前面两边的楼观。兴:指*的**稳固。
赏析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本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起伏,陷入沉思。「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怎能不令诗人踌蹰伤心呢?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的**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的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怎样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话?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陈草庵《山坡羊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怎么也“百姓苦”呢?**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代的**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公元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况且这种**也是不公*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2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赏析
[内容评析]这支流传的.**,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徵封建*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彩乃其余事。
[难词注释]①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古诗今译】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故地,当年那无数间宫殿早已经都变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来,无论哪朝哪代,**兴旺,百姓受苦;****,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随做本曲。《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地处层峦叠嶂包围之中,在作者笔下,一“聚”字向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再看潼关外的黄河,河水奔腾咆哮,一“怒”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而潼关就在这其中,“山河表里潼关路。”至此,潼关内居层峦叠嶂治中,外临汹涌咆哮的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足见道路奇险。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望去。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西望长安,诗人感慨万千,于是仰天长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将千百年来封建**残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来,告诉人们,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这是对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批判与客观的评价。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遥望古都长安,陷于思索之中。
从秦汉宫遗址经过,引发无限伤感,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百姓依旧受苦。
【赏析一】
怀古题材大多笔调沉稳老辣,或影射当时政局, 或针贬时弊, 张养浩的这首《山坡羊》也不例外。
起首两句气势磅礴,不仅交代了潼关的地理位置,且为全篇定下雄壮豪迈的基调。“聚”和“怒”写活了秦岭诸峰和黄河的雄伟气势,为下文怀古做了情感上的铺垫。第三句由“山河表里”的典故转入怀古。从春秋战国时期到秦汉,潼关一直是长安的门户,乃兵家必争之地,然而纵然千秋帝业最终也都会化为尘土。“意踟蹰”、 “伤心”抒发了作者怀古时的感 概,前段的山川情思此时化作历史的沧桑遗恨。结局两句是本篇的灵魂。无论**兴衰如何更替,身受战乱之苦的始终是老百姓。作者精辟入理地揭示了历史**,酣畅淋漓地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前文在写景和怀古时蓄积的情感此时达到**。
本篇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而议论,字里行间充溢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凸现了怀古诗的特色,又别具一格。
【赏析二】
张养浩为官**,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隐居后,决意不再涉仕途,但听说重召他是为了赈济陕西饥民,就不顾年事已高,毅然应命。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他死后,“关中之人,哀之如先父母”(《元史·张养浩传》)。《山坡羊·潼关怀古》便写于**往关中的途中。《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张养浩自幼才学过人,曾向*章不忽木献书,被提拔,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等职,因评时政,得罪当权者被罢官,为避祸不得不隐姓埋名;后被召起,官至礼部尚书。50岁时辞官归隐于济南云庄,关中旱灾时被重新任命,赶赴陕西救赈灾民。多年的宦海沉浮,让他把功名富贵都参破,不再在意**者对自己的评判;济南云庄的归隐生活,不仅让他欣赏礼赞自然的风光,更让他体察民生只艰辛;尊奉孟子民本之思想,让他深深懂得民生之重要;刚正不阿、仗义执言的性格,让他有勇气面对现实说出心中真实的想法。元代百姓生活之苦被作家以怀古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忧民之心使他“到官四月,倾囊以赈灾民,每抚膺痛哭,遂得病不起。”这是一个有良知的读书人真实的本性和真实的生活,也是当时社会所难得一见的。
元代的**者对读书人实行民族歧视**,直到元仁宗延祐二年(1315年)才正式实行科举取士**,况且这种**也是不公*的,这就造成下层读书人在很大程度上对元**者失去信心,对社会缺少责任感,所以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都深刻地打上时代地烙印:他们或感伤古**之覆,发一通思古之幽情;或感叹古今之巨变,流露对世事人生把握不定之惶恐;或有感于岁月流逝,抒发个人沉沦不遇之忧情。惟有《潼关怀古》洋溢着沉重的沧桑感和时代感。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2)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1
原文: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写作者途径潼关时的所见之感,主要写从关中长安万间宫阙化为废墟而产生的深沉的感慨。第四、五句点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凭吊古迹,思绪万千,激愤难*。“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作家身处潼关,西望旧朝故都长安,西都”即长安,长安不仅是秦汉都城,魏、晋、隋、唐都建都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是何等的繁华、昌盛。昔日的奢华早已灰飞烟灭不复存,只剩下一片残垣断壁的衰败景象,不禁令诗人踌蹰伤心。 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万千滋味涌上心头,遥想当年,秦之阿房,汉之未央,规模宏大,弥山纵谷,可如今崇丽之宫阙,寸瓦尺专皆荡然无存,想到今番前去的任务,他不禁感慨万千。第六、七句“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点出无限伤感的原因。“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令人“伤心”的。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触目惊心。在这里概括了历代帝业盛衰兴亡的沧桑变化。这里作者面对繁华过后的废墟所发出的“伤心”实乃悲凉。为秦汉旧朝**者悲凉,恐怕“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史记·项羽本纪》。故曰:“阿房一炬”。) 这种局面是他们不曾想到的吧!同时亦为百姓悲凉,秦汉的一宫一阙都凝聚了天下无数百姓的血和汗,像秦汉**为彰显一个时代的辉煌,集国之全力塑起阿房、未央之建筑,但它却随着秦汉**的**而化为焦土。辉煌过去,随即而来是朝代的变换,百姓在战争中苦不堪言。此情此景,让作家沉重地说出第三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句千古流传的语句。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的或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亡,百姓苦”好理解。****之际战乱频仍,民不聊生。“兴,百姓苦”的原因则是:**之“兴”必大兴土木,搜刮民脂民膏,百姓不堪其苦。像秦**兴起时,筑长城,开驰道,造官室,劳役繁重,百姓受尽了苦。“兴,百姓苦”一句,发人所未发,深刻而警策。兴则大兴土木,亡则兵祸连结,不论“兴”、“亡”受苦的都是百姓。归纳总结:这首**语言精练,形象鲜明且富有人民性,是整个元散曲中的优秀作品。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 《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 《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 一份难得的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赏析2
《山坡羊·潼关怀古》
既老又不全,始得离边城。一枝假枯木,步步向南行。
去时日一百,来时月一程。常恐道路旁,掩弃狐兔茔。
所愿死乡里,到日不愿生。闻此哀怨词,念念不忍听。
惜无异人术,倏忽具尔形。
翻译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作品赏析
[内容评析]这支流传的**,以深邃的历史眼光揭示出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即不管封建**如何更迭,在他们的争城夺地的战争中蒙受灾难的,还是那些无辜的老百姓。它像一支高烧的红烛,照亮了人们的眼睛,使之认识到象徵封建*的宫阙,它的兴建是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垒起来的;它的倒塌也有无数老百姓的白骨做了它的殉葬品。这便是它所闪耀的思想光辉。至于铸辞精当,造型生动,有强烈的抒**彩乃其余事。
[难词注释]①峰峦如聚:形容重岩叠嶂,群山密集,绵亘不断。②「山河」句:言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形势十分险要。潼关:在今陕西潼关县北,历代皆为军事要地。③西都:指关中一带,周、秦、汉、北朝、隋、唐等朝均在这里建都。④踌躇:原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形容**起伏,陷入沉思。⑤「伤心」句:言经过秦汉的故都,想起那「你方唱罢我登场」的兴亡往事,引起无穷的伤感。⑥「宫阙「句:言在无数的战乱中,过去的宫殿已经化为了一片焦土。宫,宫殿。阙,王宫前的望楼。
【古诗今译】
华山的山峰好像从四面八方聚集而来,黄河的波涛汹涌澎湃好像在发怒,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我遥望古都长安一带,内心想得很多。令人伤心的'是经过秦汉宫殿的故地,当年那无数间宫殿早已经都变成了泥土。世世代代以来,无论哪朝哪代,**兴旺,百姓受苦;****,百姓还是受苦。
【赏析】
张养浩于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因关中旱灾,任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随做本曲。《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天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潼关地处层峦叠嶂包围之中,在作者笔下,一“聚”字向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再看潼关外的黄河,河水奔腾咆哮,一“怒”字让读者仿佛听到了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而潼关就在这其中,“山河表里潼关路。”至此,潼关内居层峦叠嶂治中,外临汹涌咆哮的黄河,山河雄伟,地势险要,足见道路奇险。如此险要之地,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想起古代,诗人不禁向**望去。潼关以西三百里,便是**长安,从秦汉到隋唐,好几个朝代在那一带建过都。落日苍茫之中,诗人一无所见,却在脑海里浮现出一座座巍峨壮观的古都,一簇簇富丽堂皇的宫殿,如今踪影全消,剩下来的只有黄土一片。西望长安,诗人感慨万千,于是仰天长叹:“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针见血地将千百年来封建**残害百姓的血的事揭示了出来,告诉人们,历史上无论是朝代的兴起还是衰亡,受苦遭殃的都是老百姓,就此指出了封建*与广大人民的根本对立性。这是对几千年封建历史的一个有力的批判与客观的评价。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3)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及翻译赏析1
原文
山坡羊·潼关怀古
朝代:元代
作者: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踌躇一作: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译文
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潼关古道内接华山,外连黄河。遥望古都长安,我徘徊不定,**起伏。
令人伤心的是秦宫汉阙里那些走过的地方,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百姓依旧受苦。
注释
山坡羊:曲牌名,是这首散曲的格式;“潼关怀古”是标题。
峰峦如聚:形容群峰攒集,层峦叠嶂。聚:聚拢;包围
波涛如怒:形容黄河波涛的汹涌澎湃。怒:指波涛汹涌。
“山河”句:外面是山,里面是河,形容潼关一带地势险要。具体指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
表里:即内外。《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晋**河而内山。”潼
关:古关口名,在今陕西省潼关县,关城建在华山山腰,下临黄河,扼秦、晋、豫三省要冲,非常险要,为古代入陕门户,是历代的军事重地。
西都:指长安(今陕西西安)。这是泛指秦汉以来在长安附近所建的都城。秦、西汉建都长安,东汉建都洛阳,因此称洛阳为东都,长安为西都。
踌躇:犹豫、徘徊不定,心事重重,此处形容**起伏,,感慨万端陷入沉思,表示心里不*静。一作“踟蹰(chíchú)”。
伤心:令人伤心的事,形容词作动词。秦汉经行处:秦朝(前221年~前206年)都城咸阳和西汉(前208~8)的都城长安都在陕西省境内潼关的西面。经行处,经过的地方。指秦汉故都遗址。
宫阙:宫,宫殿;阙,皇宫门前面两边的楼观。
兴:指*的**稳固。兴、亡:指朝代的盛衰更替。
创作背景
张养浩为官**,爱民如子。天历二年(1329年),因关中旱灾,被任命为陕西行台中丞以赈灾民。他命驾西秦过程中,亲睹人民的深重灾难,感慨叹喟,愤愤不*、遂散尽家财,尽心尽力去救灾,终因过分操劳而殉职。张养浩在“关中大旱”之际写下了这首《山坡羊》。
赏析
此曲是张养浩晚年的**作,也是元散曲中思想性、艺术性完美结合的名作。在他的散曲集《云庄乐府》中,以“山坡羊”曲牌写下的怀古之作有七题九首,其中尤以《潼关怀古》韵味最为沉郁,色彩最为浓重。此曲抚今追昔,由历代**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
全曲分三层:第一层(头三句),写潼关雄伟险要的形势。张养浩途经潼关,看到的是“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景象。这层描写潼关壮景,生动形象。第一句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一“聚”字让读者眼前呈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因地势险要,为古来兵家必争之地。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一个“聚”字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第二句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一“怒”字让读者耳边回响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一个“怒”字,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为此景所动,第三句写渲关位于群山重重包围、黄河寒流其间那除隘之处。“山河表里潼关路”之感便油然而生,至此潼关之气势雄伟窥见一斑,如此险要之地,暗示潼关的险峻,乃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也由此引发了下文的感慨。
第二层(四一七句)。“望西都”两句,描写了作者西望长安的无限感慨。长安,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汉唐大帝国的国都,历代有多少励精图治的帝皇,曾在此施展过宏图,建树过功业;也曾有过多少无道的*,在此滥施**,虐**民,成为历史的罪人。长安,在这个特定的历史舞台上,演出过多少威武雄壮,悲欢离合的戏剧;又有多少诗人,作家,写过多少有关长安的诗文。特别是人民群众,曾在长安这块土地上流过多少血汗!这就是作者“意踟蹰”的原因和内容吧!
“伤心秦汉”两句,描写了秦汉两代,都已成为历史的陈迹。秦皇汉武曾苦心营造的无数殿堂楼阁,万千水榭庭台,而今都已灰飞烟灭,化为尘土。曾经盛极一时的秦汉**,在人民的怒吼声中,都已**,犹如“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样。这字里行间寄予了作者多少感慨。
第三层(末四句),总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史上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奢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他指出历代**的兴或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祸和苦难。这是作者从历代帝王的兴亡史中概括出来的一个结论。三层意思环环相扣,层层深入,思想越来越显豁,感情越来越强烈,浑然形成一体。全曲景中藏情情中有景,情景交融。
“兴,百姓苦”两句,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望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者的无比愤慨。这一结尾,确实是千锤百炼,一字千钧,语气尖刻而警拔,予以丰富而深沉,是对全曲的一个十分精辟的总结。
《潼关怀古》中对历史的概括,显指元代现实生活:怀古实乃伤今,沉重实乃责任。这种复杂的感情要结合作家的生*经历才能理解。张养浩特殊的仕途经历,决定了他的怀古散曲中有一种参破功名富贵的思想,《骊山怀古》中写到“赢,都做了土;输,都做了土。”《洛阳怀古》中写到“功,也不长;名,也不长。”《北邙山怀古》中写到“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这些曲中张养浩把胜负之数、功名之分、生死之际,看成了毫无差别的,只是借古人古事述说富贵无常、人生如梦。只有《潼关怀古》以难得的沉重,以深邃的目光,揭示了封建社会里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在写法上,作者采用的是层层深入的方式,由写景而怀古,再引发议论,将苍茫的景色、深沉的情感和精辞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让这首**有了强烈的感染力。字里行间中充满着历史的沧桑感和时代感,既有怀古诗的特色,又有与众不同的`沉郁风格。
从作品内容、作家其他怀古作品、同时期其他作家怀古作品三个层面上看,《山坡羊·潼关怀古》都表现为一份难得的沉重。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4)
——《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整古诗词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完整古诗词1
像是群峰众峦在这里会聚,像是巨浪狂涛在这里发怒,诗人站在潼关要塞的山道上,眼前是华山群峰,脚下是黄河急流河水在峡谷中奔腾着、咆哮着。潼关,雄伟险要的潼关,古来兵家必争之地的.潼关哪!
外有黄河,内有华山,潼关地势坚固。作者遥望古都长安,思绪起起伏伏,途经秦汉旧地,引出伤感无数,万间宫殿早已化作了尘土。唉!**建立,百姓受苦;****,百姓还受苦。
这首曲迥异于其他诗作之处,在于它不只是一般地抒发兴亡之感,而是一针见血,揭示出兴亡后面的历史真谛:“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八个字,鞭辟入里,精警异常。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5)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考题以及答案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考题以及答案1
1. 诗中极言潼关形势险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主旨句是________。
2. 选出对该曲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山坡羊·潼关怀古》是一首元代散曲,“山坡羊”是曲版名,“潼关怀古”是曲的标题。
B.“山河表里潼关路”这句勾画出潼关外有黄河,内有华山,山河雄伟,地势险要的特点。
C.曲中的“聚”字赋予静止的峰峦以动感,“怒”字则生动地表现出波涛汹涌澎湃的情态。
D.作者在曲中表达出深深的伤感悲愤之情,他伤感悲愤的最主要原因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答案:
1.峰……路 兴……苦 2。D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6)
——《山坡羊·潼关怀古》练习精编3篇
《山坡羊·潼关怀古》练习精编1
【巩固练习】
1.本曲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朝___________家。山坡羊是___________。
2.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3.给下面的句子划分节奏。
伤 心 秦 汉 经 行 处,宫 阙 万 间 都 做 了 土。
4.默写填空:
峰峦如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望西都,____________ 。伤心秦汉经行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百姓苦;亡,____________ 。
5.《山坡羊?潼关怀古》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写出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怎样理解这句话的意义?
6.仔细品味“聚”和“怒”两字,谈谈这两个字运用得好,好在什么地方?会使人产生怎样的联想。
【拓展练习】
拓展阅读,回答下面问题:
浣溪沙(簌簌衣巾落枣花)
苏 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缫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从诗文的描写来看作者身处什么环境?
2、作者当时正做太守,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一种什么样的性格?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7)
——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反思3篇
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反思1
诗词教学向来觉得是难题,其中最难的是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意境。这次的《诗词曲五首》里,上的最成功的应属《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一首元曲。一般以往教这首诗都是属于应付式的,让学生记住名句就算了,而这次用了一次在外听课的思路去上,收获甚多。课堂中,开始提出的是字词学习,学生很容易接受,我列出了四个词“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然后在对这个四个词的背后的含义进行挖掘,逐渐深入到课文的思想情感。
通过“山河表里”让学生了解潼关的地理位置,并利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作者所用“聚”“怒”的表达效果,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很高,因为简笔漫画的形式他们觉得很新奇,又在学生的理解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介入资料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写出其作为战略位置的重要意义。“宫阙”一词很简单,但如果介入当年秦朝当年建造“咸阳宫”时所需时间,这一词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百姓的艰辛,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们去修建‘咸阳宫’你去不去?需要多少年建?”,学生纷纷猜测“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的都有,这时我说“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40、50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
你们全班才50个同学,是他们的万分之一,他们用了几年才完成,你们大概要几万年吧。如果你们能活到现在,做了20xx多年,我想咸阳宫的地基说不定还打好呢。”然后补充“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学生在笑过之后陷入了沉思。“踌躇”词介入了几位诗人在描写离开国都时的惆怅,写出诗人为何“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在赏析文章中心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时我用了两个句子作比较,“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兴,也任他;亡,也任他。”突出张养浩为百姓疾苦而忧虑,敏锐地指出朝代更替,最苦的都是百姓。通过几个词语,既生动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深入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直指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百姓疾苦及其根源,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反思2
诗词教学向来觉得是难题,其中最难的是设计让学生积极参与的活动,使学生真正理解诗词的意境。这次的《诗词曲五首》里,上的最成功的应属《山坡羊·潼关怀古》这一首元曲。一般以往教这首诗都是属于应付式的,让学生记住名句就算了,而这次用了一次在外听课的思路去上,收获甚多。课堂中,开始提出的是字词学习,学生很容易接受,我列出了四个词“山河表里、踌躇、宫阙、苦”然后在对这个四个词的背后的含义进行挖掘,逐渐深入到课文的思想情感。
通过“山河表里”让学生了解潼关的地理位置,并利用漫画的形式,让学生理解作者所用“聚”“怒”的表达效果,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很高,因为简笔漫画的形式他们觉得很新奇,又在学生的理解中不断改进,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然后介入资料介绍潼关的地理位置,写出其作为战略位置的重要意义。“宫阙”一词很简单,但如果介入当年秦朝当年建造“咸阳宫”时所需时间,这一词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与百姓的艰辛,最让学生感兴趣的'是一个问题——“假如让你们去修建‘咸阳宫’你去不去?需要多少年建?”,学生纷纷猜测“十年”“五十年”“一百年”“***”“一千年”的都有,这时我说“我给大家讲一组数据。当初修建咸阳宫,秦始皇动用了40、50万人,经历了几年才盖好。
你们全班才50个同学,是他们的万分之一,他们用了几年才完成,你们大概要几万年吧。如果你们能活到现在,做了20xx多年,我想咸阳宫的地基说不定还打好呢。”然后补充“咸阳宫,几十万人花了几年时间才建好,但是不到一百年就被项羽一把火给烧了,不久汉朝开始了,又建了宫殿,然后又变成了土。就这样宫阙毁了又毁,百姓建了又建。”学生在笑过之后陷入了沉思。“踌躇”词介入了几位诗人在描写离开国都时的惆怅,写出诗人为何“望西都,意踌躇”,张养浩不仅为宫阙成土而伤心,还为百姓心血白费而伤心,还为百姓即将重修宫阙的痛苦而伤心
。在赏析文章中心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时我用了两个句子作比较,“兴,百姓福;亡,百姓苦。”,“兴,也任他;亡,也任他。”突出张养浩为百姓疾苦而忧虑,敏锐地指出朝代更替,最苦的都是百姓。通过几个词语,既生动地理解了课文内容,又能深入探讨文字背后的意义,并感受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感,直指几千年来*封建社会的百姓疾苦及其根源,真可谓“牵一发而动全身”。
八年级下册《山坡羊·潼关怀古》教学反思3
亮点一:理解“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一句时对比古今长安,有利于学生的理解。
亮点二:“亡,百姓苦”可以理解,但是“兴,百姓苦”怎样理解呢?这个问题好,很有必要,也很有启发性。
亮点三:在复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赤壁》《水调歌头》《过零丁洋》时又一次理解意思,再次进行默写巩固。
亮点四:师:作品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生:忧国忧民。作者更看重(关注)的是谁?生:百姓。后一问很好,直指作品主旨,简练有力。
遗憾一:字的读音值得注意,华山的华(应读去声),兴亡的兴(应读*声)。
遗憾二:师:峰峦象征历史的繁盛,波涛象征人民的愤怒(?),能体会到吗?生:能。学生怎么能体会到呢?勉强能理解就不错了。这属于不当(无效)的**。
遗憾三:默写复习四首诗词的时候,应注意宫阙、低绮户、汗青、铁未销、凄凉、寥落、玉宇等字的音和形,注意过的笔顺和字形。
山坡羊·潼关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3篇(扩展8)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
山坡羊 潼关怀古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学习了解元曲的体裁特点;学习如何欣赏元曲作品;熟读并背诵作品。
2、技能目标:品味诗歌精炼的语言特点;体会蕴涵在作品中的感情、思想和哲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培养学生民本情怀,增强爱国**情感。
二、重点:
在朗读的基础**解元曲的内容,体会句意。
三、难点:
诗词曲中意境的体会。
四、学法:
诵读法、品读法。
五、学情分析
《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元曲作家张养浩的散曲作品。这是他赴陕西救灾途经潼关所作的。此曲抚今追昔,从历代**的兴衰更替,想到人民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八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的学习,对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已经有所了解(即:亡,百姓苦),但对“兴,百姓苦”的理解还不深刻,不能很快地转过弯来。教师要用教学**和技巧,缩小学生与文本在内容、时空、情感上的视界差距。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诗的氛围,导入新课
我国是诗的**,许多优美的诗篇为人们所传诵。同学们也非常喜欢诗,喜欢我国古代的文学瑰宝。今天下午,我们一起来品味元代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1、体裁介绍。
2、作者介绍。
3、写作背景介绍。
(以上具体内容均以课件形式出现)
(二)、朗读课文,把握结构美
1、大声**朗读课文后,请两位同学读课文,集体纠音。
2、正音:峦()踌()躇()
3、全班齐读,要求读准字音。
4、理解字词的意义,了解诗词的大意。(课件)
5、明确本诗的结构:这首诗由三部分组成——写景、抒情、议论。
(三)、品读、体会诗歌
1、第一层(写景):课件显示“古潼关地形图”,要求学生找到潼关的地理位置,并说说它在历史上发挥的重要作用。(归纳明确:潼关内有华山,外有黄河,西有长安,东有洛阳,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2、第二层(抒情):诗人由潼关的险要地势想到其重要的历史作用,自然就想到离潼关不远的长安和曾建都长安的历代**。但为什么诗人“望西都”而“意踌躇”呢?为什么经秦汉处而“伤心”呢?
学生讨论发言,教师归纳,明确:长安作为六朝古都,当年何等繁华昌盛,而现在,昔日的奢华已不复存在,成了一片废墟。此情此景,怎不令诗人踌躇伤心?(宫阙万间——做了土)
3、第三层(议论):诗人的感情是不是一直停留在为历代**的兴衰而伤心之前中呢?
学生讨论,教师归纳,明确:诗人关注的是老百姓。通过对历史清醒的认识,诗人感到无比愤慨和深切同情——“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兴——大兴土木,百姓受苦;亡——战争频繁,百姓遭殃。)
(四)、总结、深化、拓展
1、品味诗歌的感情基调:全诗表达了诗人沉痛、愤慨之情,感情强烈、率直。写景部分大处着笔,意境开阔,要读出雄浑气魄;抒情部分要表达“踌蹰”“伤心”情绪,语调沉郁,语速稍缓;议论部分是诗人怀古伤今,情感喷发,应读出悲愤难当的语气。
2、反映百姓的苦难,关注、同情百姓是我国历代知识分子的自觉行为,是我国诗歌、散文的思想精华,是我国文化的优良传统。我们学过的诗歌、散文中还有哪些是反映这个主题的?你能背出来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