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1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解题:(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家,我**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 (山 院 洞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 (前洞 后洞) 后洞 (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 (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教案2
课时安排:
三教时。
教学目的:
1、思想教育目标:认识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2、基础知识目标:了解借游记抒发议论的写法。
3、能力培养目标:古文的字词句篇。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背诵全文;
2、 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3、之以的用法。
教学方法:
精读课。
教具使用:
多**教室设备——电脑等。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学生初次学习这样的文章,会有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个困难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全文的警策“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初步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教读,最后总结全文。这种教学方式可以概括成:“全局——局部——全局”。
运用这种教学方式,必须以学生的充分预习(必要时可以从课堂抽出20分钟让学生预习)为前提。
2、对语言障碍要有足够的估计。本文中有些句子层次较多,有些词看似*常而用法和含义比较特殊,常见虚词“其”“之”“以”等出现的频率较高,且涉及多种用法,这些都是困难所在。有些词、语、句要提出来,用灵活的方式(据上下文义推测、文白对照、长句化短句、语法分析等)进行解释;有些可以在教读过程当中以**方式要求学生解释,而后补充纠正;有些可以放到结束课上,通过分类整理,加深理解。更为重要的是,要在诵读课文的过程当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领悟上述词、语、句的含义。
3、本文作者的思想是深沉的,胸怀是阔大的,所以能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这一点,学生很难品味出来。因此,教师应当将示范背诵作为一种直观的教学**加以运用,必要时应逐句地带领学生诵读。
4、本文拟用3课时教读,安排如下:
第1课时:讲解文章主旨和布局,介绍作者,诵读第1段。
第2课时:诵读第2、3段。
第3课时:诵读第4、5段,总结全课,完成练习第一、三、四题,整理实词。
预习安排
1、对照注释看课文一遍,然后朗读课文一遍。
2、给下面的句子划停顿: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注意本文中的“其”“之”“以”都有多种用法。
4、准备背诵全文(末段可略读)。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即“教学设想”中提到的那四篇。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出大段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CSC课件中朗读展示。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无物以相(xiàng)之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 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5、“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三、作者简介。
关于本文的写作背景,“预习提示”已经说过,这里稍作补充如下: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十六年后(1070年)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可视为这一观点的发展。
四、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五、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补充,然后归纳。
问: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后洞时结束。)可见第1、2段是记游部分。
问: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生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第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第1、2段。
六、诵读第1段。
1、教师先范读一遍,然后领诵一遍。
〔说明〕教师范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此前不叫褒禅山;“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讹音为“华”。)
②“唐浮图慧褒……名之曰‘褒禅’”——这句说别名来由。下句“今所谓……庐冢也”作补充,证明此说正确。
③“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这里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④“距洞百余步……曰‘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慧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而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
教师巡视全班,先背下来的学生可以举手,接受教师个别检查。
教师还可以将作者行文顺序写在黑板上: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这一段。
先看行文顺序背诵,然后拭去板书再背诵。
4、指点与答疑。
①为什么要先点出洞名?(下文主要记游华山洞经过,又由此生发议论。)
②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古文无“花”字,“花”小篆中作■,像花之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华”分开。)
③“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在现代语中应是两句话:因为它在华山南边,(所以)这样称呼它。“名之”是下半句,表示结果。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七、留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先全班学生齐背,然后抽查个别学生1—3名,从中发现问题要做具体指导。
2、“其”的用法。
先检查练习的第二题的完成情况。这里不书题文,只写答案。
(1)代词。那(此系远指,指褒禅埋葬之时)。
(2)代词。这(此系近指,指慧空禅院)。
(3)代词。它(代仆碑)。
(4)前“其”:代词。它(代“穴”)。
后“其”:代词。那些(远指,作“好游者”定语)。
(5)前“其”:代词。它(代后洞)。
后“其”:代词。代游客,此处须用本名,不用现代语代词。
(6)代词。自己(代作者本人)。
(7)代词。他们(代“古人”)。
(8)语气助词。难道(表示反问语气)。
补充:(1)既其出——助词,无义。
(2)视其左右——代词,自己(代作者)。
(3)谬其传——代词,它(代山的名称)。
(4)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些(指欲出者)。
整理:教师可事先在黑板上画好图表,然后一边检查,一边将题号列入空白栏内。
二、诵读第2段。
1、教师示范背诵并穿插讲解。
①“其下*旷……所谓前洞也”——“前洞”陪衬“后洞”,一笔带过,妙。
②“由山以上五六里”——“以”的用法同“而”,一笔带过行程。“有穴窈然”——写所见,“入之甚寒”——写所感。“问其深”——写所问。这是详写后洞。
③“余与四人……而其见愈奇”——“愈深”“愈难”“愈奇”六字,大有深意,为下文议论张本。如果是一般的山水游记,“愈奇”之后必大肆渲染。
④“有怠而欲出者……俱出”——游程至此结束。
⑤“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洞中所见。
⑥“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追记自身,伏“悔”字。
⑦“既其出……游之乐也”——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2、教师领诵(要求学生一边跟教师读,一边考虑如何划分本段层次)。
3、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4、学生练习背诵这一段。
〔提示〕要分层练习背诵。
背第一层,先板书行文顺序:前洞——后洞。再**:后洞的特点是什么?(“窈”“寒”“深”。)洞的深处是怎样的情形?“愈深”“愈难”“愈奇”。)出洞的真正原因是什么?(“怠”。)
背第二层,先板书行文结构(共三大句,依次用①、②、③表示。)如下:
5、学生齐背与个别检查。
6、指点与答疑。
①两个“盖”字的用法基本相同,但后一个的肯定意味要多一点。
②末句太长,有的选本断为两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这表明“悔”的是“随以止”,“不得极夫游之乐”是“随以止”的结果。“极夫游之乐”与上文“其见愈奇”相照应。
三、诵读第3段。
1、教师示范诵读并穿插讲解。
①“于是余有叹焉”——“于是”承上,“叹”启下,由叙事过渡到议论。
②“古人……无不在也”——“无不在”就是“无不在心”,省“心”字,使行文简洁。全句意在颂古人博大精深,为下文立论根据。
③“夫夷以近……则至者少”——照应前洞、后洞。“而世之奇伟……在于险远”——照应上文“其见愈奇”。“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上文“则其至又加少矣”。“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事实推出结论,为下文“尽吾志”张本。
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四、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检查作业。
1、作者游踪示意图(供参考)
小结:写游记须有明确的方位感。
2、连贯背诵前三段。教师先作示范背诵(速度稍慢,便于学生默诵),请三位同学依次背诵1、2、3段,最后全班同学齐背这三段。
3、整理“之”“以”的用法。
表一 “之”的用法
注:加★号的是学习重点(下同)
表二 “以”的用法
二、诵读第4段。
1、教师示范诵读这一段,然后**: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追问: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呢?(“何可胜道也哉”。从这里可以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2、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对众口传闻的事、古书上记载的事都要仔细加以分析,辨明正误,不可盲从——这就是本文作者说的“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学生练习背诵。
4、检查背诵。先背第4段,然后齐背第1至4段。
三、略读第5段。
先问:古代游记在文末列出同游者姓名,几乎成为一种定式,同学们过去已经见过,请说出篇名。(《小石潭记》。)
再问:试以这两篇游记为例,说说运用这种定式有什么好处。(①古代游记大多是借山水、景物寄托作者的思想感情,所以在文章主体部分中不出现同游者姓名;即便在记游踪时不能不涉及同游者,也只用泛称,如本文中的“四人”“怠而欲出者”“或”等。②这样写可以节省许多笔墨,使行文简练。)
四、用做练习和讨论问题的方式总结全课。
1、做练习第一题进一步了解本文前后照应,用事实为议论张本的写法。
2、讨论问题: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让学生**发表意见,教师不必表态。
如学生之间争辩不已,教师可以用“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来启发学生,即可看出上述两个观点的联系。
参***如下:
作者游褒禅山,本来是一次*常的游历活动,但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悟出“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由此再引申一步,就得出了“非有志者不能至”的结论。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极夫游之乐”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具体分析了“至”的几个条件,最后得出“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尽吾志”的观点,将它置于主要位置,只是在文末略提“深思慎取”的观点,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3、整理实词。
先完成练习第三题,但不采取选择方式,因为第1、3、4三组中“与其他几个词义不同的词”不止“一个”,而采用具体辨析的方式。例句只标出A、B、C等;题文以外的例句,由教师口述,学生可以在课后补写。
观:①观察。例:A。②景象。例:B、E。③宫廷中高大的楼台(读guàn)。例:D。④对事物产生看法。例:C。
名:①名义。例:D。②命名。例:A、B、C。③著名。例:有仙则名。④说明、说出。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文:①文字。例:A、B、C。②文章。例:D。③纹理。例:文理有疏密(《活板》)。④掩饰(读wèn)。例:E。
求:①寻找。例:B。②请求。例:D。③探究。例:A。④索取、要。例:C。
舍:①房屋。例:屋舍俨然。②筑室定居。例:始舍于其址,③同“捨”(读shě),放弃。例:便舍船,从口入。
言:①言语、**。例:以空言求璧。②说。例: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险:①高山。例:险以远。吾与汝毕力*险。②险要。例:江山险固。
孰:①谁。例:其孰能讥之乎。②通“熟”,仔细。例:唯大王与群臣孰计议之。
常:①经常。例:千里马常有。②*常。例:非常之观,以上是多义词。
加:更。例:则其至又加少矣。
相(xiàng):帮助。例:无物以相之。
父(fǔ):通“甫”,古代男子名下加的美称。例:长乐王回深父。
以上的字在文言文中有特殊用法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落实虚词“其”的用法,翻译文章中的重点语句。
3.找寻文章中哲理性语句并尝试用一句话概述感悟。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去标点、抠空诵读的方式,诵读并尝试背诵第三自然段。
2.利用工具书,小组合作,梳理“其”的基本用法。
3.翻译重点语句,总结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
3.迁移提升,结合文中哲理性语句谈生活感悟。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作者的人生态度,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发。
【教学重点】
检查落实第三段的背诵,“其”的意义及用法,重点语句的翻译。
【教具准备】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课前准备任务:
1.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
2.熟读并通译全文,圈出疑难,通过小组讨论、查工具书的方式解决问题。
一、课堂热身,诵读第三自然段。
1.去标点诵读。
2.抠空诵读。
3.抠更多的空诵读。
4.仅余提示性文字诵读。自我检测,并通过“抢背”的方式展示。
5.在老师的提示下,试背全段。
二、文言词句落实。
出示课前准备任务,检查落实。
1.教师分类列举本课含有“其”的句子,随机抽取学生投影这些句子并讲解。其他学生评价、质疑。
2.根据课前学生翻译文本所暴露的问题,筛选有疑难的句子进行当堂翻译检测。
分别找学生**书写,各小组选出**进行评价、完善。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适时提醒文言翻译的注意事项,如:文言的意识(单双音转换、词类活用等)、语境的意识等。
三、深读文本,拓展提升。
师引导:经典有永不衰竭的探求价值。《游褒禅山记》对我们学习的意义还在于它是一个素材宝库。文中那些富含哲理的语句让你联想到了什么?尝试从文章中找寻这样的句子,并用一句话概述你的体悟。
师示范:“‘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无限风光在险峰,没有接受磨砺的勇气,怎能收获别样风景。”
生自我思考,尝试写下新的感悟。
生展示交流。
四、课堂小结,布置作业。
《游褒禅山记》对我们的学习还有什么启示呢?比如深入把握作者情感的方法,比如写作时材料取舍的借鉴,比如文章的构思,比如……。我们课下可以更深入地思考,发掘经典更多的解读价值。
作业:仿照本节课深读经典的方法,选择本单元的其它文章进行解读。
《游褒禅山记》教后反思
这次全市优质课比赛的主题,*老师定为“文言文课堂教学观摩”,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来探讨和研究文言文教学。我有幸在这次活动中获得了现场课展示的机会。在准备过程中,碰到了很多困难,粗列有以下几点:
1.文言文教学的课堂应该是怎样的?突出“文”,还是突出“言”?若“文”“言”兼顾,应如何协调,课堂节奏如何把握?
2.对于学生学过的文章怎么教的问题。作为新授课讲的话,这篇文章有大量可讲之处,如:词句上可讲讲“其”、词类活用,可讲讲具体语句的翻译;构思上可讲因事说理的写法,叙议结合的结构;内容上可讲成功的要素“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可是,这些也一定是学生当初学这篇课文时老师重点讲授的内容。如果只求形式上的创新,难免有新瓶装旧酒之嫌,并不能让学生有新的收获,这岂不是抛离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3.充分考虑学情的话,就意味着这节课的设计方向只有两个——一种是按第三课时来上,一种是按复习课来上。可是活动当天我面对的会是什么样的学情呢?答案是未知。
4.这篇文章的词句理解难度不大,按已授课方向准备,“言”的部分处理什么呢?本课层次清晰,所说之理不难理解,“文”的部分还有什么可处理之处呢?一篇冷静的、理性的、有思辨意味的文章怎么讲出点语文味,甚至是文化味呢?
可以说这些困难直到讲课前一天去见学生都没有完全得到解决。可是,有两点我很清楚。第一,“其”这个虚词最适合用这一课来总结。所以见到学生后我布置下了一个明确的课前准备任务——翻查字典,梳理“其”的意义和用法,找出本课所有“其”的句子,分类整理并选择最具**性的一例附在相应义项后。第二,明天我面对的是这些学生,明天的课也将在对他们了解的基础上展开。于是我问了学生几个问题:你对这篇文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第三段是要求背诵的,你还会吗?通译全文,哪些句子是你翻译时仍有困难的?
在了解了学情之后,我的心里有底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来解决这些问题,如何**课堂的问题了。之前的几次试讲,方案都是被**的。可是我和一中语文组的同仁们在以下几点上达成了共识:
1.无论是教授哪一类文本,教学上都应该着眼于两条思路——培养语文听、说、读、写的能力,提升语文素养。
2.语文课堂应力能融合新课标所提出的“三维目标”。
3.教学中要为学生构建一个开放的学习环境,充分调动学生。
4.作为已授课的再次讲授,教学中应既有检测巩固,又能依托于对教材的解读,进行拓展提升。对这一课来说,引导激发学生思考人生,谈体验,从而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度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途径。
《游褒禅山记》教案4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具准备】多**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在神宗**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王安石的词教辅《菩萨蛮》)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
元祐**(1086)司马光**,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了解作者的这些生*事迹,更能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整体感知:
1.放视频,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学生**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2.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
2.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四人)展开诵读,第一小组读完第一段,第二小组接着第二段,依次轮流下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研习、讨论课文内容
(一)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后,派**回答
1.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画出空间方位图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1.名寺 洞 碑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读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三)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2.**: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学生阅读全文
六、背诵第二段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三段
二、集体朗诵课文
三、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六、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ll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这是一个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八、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
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5
教学目的
一、知识目标
1.理解文言词语:阳、谬、咎、极、于是、夷、非常、观、至于、相、焉、穷、尽、其等。
2.辨析词类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以及词类活用和词的兼类的区别。
二、能力目标
学习本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三、德育目标
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对课文字词句的准确把握。
难点:认识治学、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解决办法
1、了解作者,了解作者所生活的时代。
2、对注释,查字典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设计
一、课前预习
1.借功课下注释,朗读课文,了解其意。
2.注意课文生动语句的赏析。
3.归纳文意,疏通结构。
二、课内采用出题,学生自讲,教师总结的方式
课时安排
两课时(疏通一课时)
教学步骤
教学要点
本文所体现的杂记类散文因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法。
教学内容
一、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
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 者 认 真 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二、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
略写前洞(不到二十个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 处设 比:① 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 前洞“ 记游者甚众 ”与 后洞“ 来而记之者已少 ”、“其 至又 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通过这些对比,下文转入议论便水到渠成,有了很好的伏笔。
三、文章第三段有几层意思?怎样评价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道理?
提示:
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接着以古人作为立论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个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再拿世人的避难就易,同它对比;然后 精辟地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既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也强调了“力、物”这两个客 观条 件的重要作用,反映出作者能辩证地看问题;最后又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这既是 本段 的中心,也 是 全文的主旨。作者在这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这些道理,对于我们的治学、从事工作,无疑都有启发作用。
四、在第四段里,作者申述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引申出来的?
提示:
作者认为治学不应该轻信盲从,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大脑的认真思考辨析,然后谨慎地选取其中合理的部分,扬弃那些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是很可贵的。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者之众,自然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逻辑十分严密。
五、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呼应的?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对后边的议论起了什么作用?
提示: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两个部分之间用了过渡句(第二段的最后几句,第三段开头一句),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二是两部分在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记游时写到前洞、后洞及仆碑等情况,正是处处为议论部分埋下很好的伏笔,使议论有依据,三是记游与议论这两部分之间,游山与治学处世这两类事情之间,内在联系紧密,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围绕这一 共同 点来 展 开议论。记游,处处为说理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遥相呼应。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从而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题。
完成课后练习(略)
《游褒禅山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指名两学生 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
褒bāo禅山 华huá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具体步骤:(1)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译读课文,并圈出疑难字词。
(2)分组译读课文,教师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
4、自读,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5、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
教学预设: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
2、 研读第二段
(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教学预设: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追问: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3)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说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
--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归纳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4)学生**朗读第四段
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4、研读第五段
(1)齐读第四段
“父”字读作“fǔ”
(2)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三、探究拓展
1、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教学预设: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教学预设:本文把游山_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
(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那么凶,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游褒禅山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
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学方法:
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第一课时
一、教学导入
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在作文课上集中练习了“感受生活—描写生活”这一专题,其实在古文中不乏这样的范例,“唐宋八大家”的作品大都是写生活的典范散文。韩愈的《马说》,柳宗元的《捕蛇者说》等均是由生活而感,由感而成文。今天我们一起来看看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体会一下作者是如何抒写自己的旅游感受的。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北宋临川(今江西临川)人。仁宗朝进士,神宗时任**,推行变法,史称“王安石变法”,列宁称之为“*十一世纪时的**家”。王安石是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曾巩齐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一。他主张文学应当“有补于时”,重在“适用”。其散文现实性和战斗性都很强。王安石曾封荆国公,所以世人称为“王荆公”。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听录音,正音正句读
1、对划线词注音释义是否正确?请在括号里作判断。
A、褒禅山(bōushán,即华山)亦谓之华山()
B、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zong,坟墓)也()
C、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yao,深远幽暗)然()
D、既其出,则或咎(jiu,责怪)其欲出者()
E、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xiang,帮助)之()
F、何可胜(sheng,完全,尽)道也哉()
G、庐陵箫君圭(gui,人名)君玉()
H、余弟安国*父(fu,对男子的美称)()
2、下列各句中哪些停顿是正确的?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C、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D、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E、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F、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便舍船,从口入
D、土地*旷,屋舍俨然
E、退避三舍
2、余
A、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游刃有余
D、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奚以知其然也
D、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五、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六、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于是余有叹焉
B、而人之所罕至焉
C、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其熟能讥只乎
D、其真不知马也
E、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莫名其妙
E、不名一文
F、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作业:课后练习
五、教学后记
《游褒禅山记》教案8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展示这两句并点名**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教案9
教学目标:
1、积累掌握重要的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等文言知识点,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把握作者通过游记的形式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3、学习本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
1、掌握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
2、作者的观点态度。
3、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预习,初步疏通、理解课文,了解作者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引"生"入胜
从文章标题可以看出,本文是一篇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如《醉翁亭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等。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思想家、文学家,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家"。在**上和文学上都是革新派,他反对北宋初年的文风,主张文章应"有补于世"。他的文章结构谨严,说理透辟,笔力雄健,语言洗炼,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跟以前所学的那些游记有什么不同?会有什么特点?下面,我们一起来研究。
二、听读课文,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文章是一篇游记,作者一行共几人?是在什么时间游的山?作者的'游踪是什么?
(2)作者游览褒禅山有何感想与体会?
讨论补充与小结:
(1)作者一行共五人:王安石、萧君圭、王回、王安国、王安上。是在宋仁宗至和**(1054年)四月游的山。作者的游玩路线是从慧空禅院——石碑——华山洞——后洞。
(2)作者借一次没有尽兴的游山,提到两条深刻启示:一是世上神奇雄伟、美丽壮观的景色,常常在艰险,遥远的地方,必须不避艰险,"尽吾志"以赴之,才能于已无悔,于人不可讥。这里是借游山喻人生哲理——不论干什么事情,都必须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去完成自己的意愿。二是对"华山"的"华"字读音的谬传而发的慨叹——由于古代文献资料的散失,后代以讹传讹,求学的人们对于学问必须"深思慎取"。
三、讲读课文记叙部分
方法:朗读课文;释词译句;内容理解;整理巩固。
1、第一段:记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介绍褒禅山概况;
词:舍名址乃阳卒文盖
句:…者…也;盖音谬也;
内容:①别名②名称由来③慧空禅院④华山洞⑤仆碑⑥花山辨音
作用:由山名起始,以考证山名结尾,在内容上环环紧扣,完整的结构表现了游览的全程,教案《幸存的老教案:游褒禅山记》。
2、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此次游山收获之最重要诱**节;
词:侧十一其至又加少矣明既其出咎悔其随之极
句:…者…也;盖音谬也;其至又加少矣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内容:①前洞②后洞③进洞④出洞⑤至者已少⑥本可前进⑦悔出
作用:揭示人们就易避难心理;未能尽心而致悔,由此引出下文。
记叙作用:提供真实形象,为下文议论提供依据和铺垫。
四、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准备背诵第一二段。
第二课时
一、讲读课文议论部分
方法同记叙部分
1、第三段:游华山洞心得
词:于是叹之夷以近非常幽暗昏惑相之其孰能讥之乎
句:古人之观于天地…而无不在也;然力足以至焉…其孰能讥之乎;
内容:①过渡②古人精神③就易避难的普遍心理④条件一:志⑤条件二:力⑥条件三:物⑦强调:尽吾志。
理解:
①古人精神:依据、标准和效法;非常之观非任何人所能达到,而而唯有尽吾志且有了各方条件的人方可达到。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概括、虚实和意象的理解和创造;杨花落尽子规啼;成功的文字和理解的拓展;
2、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指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词:以悲之谬传名胜道所以学者
句:余于仆碑,又以悲夫…胜道也哉;此所以…慎取之也;
内容:①批评:辗转讹误,相沿失实的普遍情形;②肯定深思而慎取的求学态度;
理解:
②照应文字:比较异同——虚实的关系;行文的规律;形象大于思想;
二、布置作业:
准备默写第一二段
第三课时
一、作业检查
默写课文第一二段。
二、讲读结尾
第五段:补叙同游者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是写游记常用格式。
词:圭玉回深安*父某
三、文章立意和布局讨论:
1、问题一:本文"叙"多,还是"议"多?为什么?(本文是一篇游记,但是他并不像我们以前学过的游记那样绘声绘色地描摹景物、记叙游程,而是更侧重于抒发感慨,本题着重研究与众不同的"叙议结合"的游记方式。)
提示:文章没有对褒禅山景色进行细致精妙的描绘,不是因为景色不美。这一点从课文注释和文中"其见愈奇"等句可以看出。其实本文名为游记,可实际正如《古文观止》评语所云:"借游华山洞,发挥学道。"这个"道",我们可理解为治学之道,也可理解为创业之道。它的具体内容正是文中提出的中心论点:"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很显然,它不是一般记游之作,而是倾吐抱负、借题发挥的"思想小品"。作者这样写,正体现其"所谓文者,务为有补于世"这一主张。因此全文的重点应在后一部分的发挥议论、阐明道理上。
2、问题二:作者认为"志""物""力"三者的关系是什么?你同意吗?(本题着重研究作者的观点态度。)
(1)作者认为要达到"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志"、"力"、"物"三个条件,那么作者认为"志"、"力"、"物"这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提示:对于"志"、"力"、"物"三者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首先要有志,虽然有矢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
(2)迁移讨论:你认为"志"、"力"、"物"三个因素,对于达到成功,哪个因素是最重要的?
此题目的讨论学生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经历,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中互相交流,从而得出结论。讨论应当遵循切合学生实际、实事求是的原则,自圆其说即可,不必一概而论,强求**。
四、布置作业,课外延伸:
1、背诵文章三、四段,准备默写。
2、完成讲义《贺若弼》
《游褒禅山记》教案10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 ( 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 *、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 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 深) 愈(难)其见愈( 奇)。而随洞深入, 题**( 少),乃至( 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 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 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阅读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1)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1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习。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习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教学要点: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游褒禅山记》教案3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缘由。
【重难锁定】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巩固地主阶级的**。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十一世纪的**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志
音谬——深思慎取 游洞不尽—— 力
物
《游褒禅山记》教案4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指名两学生 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
褒bāo禅山 华huá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具体步骤:(1)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译读课文,并圈出疑难字词。
(2)分组译读课文,教师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
4、自读,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5、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
教学预设: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
2、 研读第二段
(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教学预设: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追问: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3)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说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
--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归纳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4)学生**朗读第四段
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4、研读第五段
(1)齐读第四段
“父”字读作“fǔ”
(2)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三、探究拓展
1、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教学预设: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教学预设:本文把游山_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
(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那么凶,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游褒禅山记》教案5
[教学目标 ]
第二课时
一、检查作业: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①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②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③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他)的”讲。④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⑤语气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如“其孰能讥之乎”。
二、讲读课文第3段:
(一)导入: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足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的议论打下伏笔。
1.**,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二)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观”:①观察、看。“古人之观于天地……”②景象。“非常之观”。③建筑物的一种,读 ,“大王见臣列观”。(《廉颇简相如列传》)
(2)“得”:①能够。“不得极夫游之乐”。②心得、收获。“往往有得”。③融洽。“与公甚相得”。④得到,获得。“某得八焉”。(③、④均《王忠肃公翱事》)
(3)“夷”:①*坦。“夷以近”。②铲*、削*。“今操芟夷大难”(《赤壁之战》)。③我国古代对****及外国的一种蔑称。“南抚夷越”。(《隆中对》)
(4)“相”:①帮助、辅佐,读 。“无物以相之”。②**、丞相,读。“操虽托名汉相”(《赤壁之战》)③互相,读 。“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
2.古今异义:
“非常”:本文义为“不寻常”、“非同一般”,是两个词。如:“非常之观”。不同于现代汉语表程度的副词。
3.虚词:
“以”:作介词用:①因、由于。“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②用来、拿。“无物以相之”。作连词用,相当于“而”:①表并列。“险以远”。②表承接。“由山以上”。
4.句子:
(1)“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双重否定句,强调“志”的重要。
(2)“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中间省略了“而不至”之类的话,翻译时要补出,否则意思不连贯。
(三)引导学生讨论以下问题:
(l)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
(2)①问: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对学生回答的不同答案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应作分析,然后总结,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由此而生。因此主旨是:“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问: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3)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的?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明了这样的意思。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四)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三、讲读第4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
重点掌握如下词、句:
1.一词多义:
(1)“悲”:
①感叹、叹惜。“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②悲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岳阳楼记》)。
③哀怜。“余悲之,且曰:‘若毒之乎?’”(《捕蛇者说》)
(2)“胜”:
①尽 。“何可胜道也哉”。
②能承担,禁得起, 。“沛公不胜杯构”(《鸿门宴》)。
③优美的, 。“予观夫巴陵胜状”(《岳阳楼记》)。
④胜利, 。“终不能加胜于赵”。(《廉颇蔺相如列传》)
2.词性活用:
(1)“谬”:弄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世之谬其传……”
(2)“传”:流传下来的文字,动词活用为名词。“后世之谬其传……”
(二)引导学生讨论如下问题:
(1)教师范读,**“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
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四、讲析第5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五、问题讨论: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提示: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第二段最后一句“不得极夫游之乐”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②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起照应作用的句子有“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和“其下*旷……记游者甚众”;“险以远,则至者少”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好游者不能穷”、“来而记之者已少”;“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和“其见愈奇”;“非有志者”和“怠而欲出者”;“随以止”和“遂与之俱出”;“可讥”和“人咎”;“在己为有侮”和“悔其随之”;“仆碑”和“有碑仆道”;“古书之不存”和“其文漫灭”;“谬其传”和“音谬”。前文的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③作者把治学处世比作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六、全班齐读课文。
七、布置作业:
解释下列句中的虚词: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之”字:
(1)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 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 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 其孰能讥之乎
(7) 此余之所得也
2. 解释下列句中的“其”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②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③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④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⑤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⑥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⑧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3. 解释下列句中的“以”字: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作介词用:因、由于。)
② “无物以相之”。 ( 作介词用:用来、拿。)
③“夫险以远”。(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并列。)
④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作连词用,相当于“而”,表修饰。)
《游褒禅山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解题。
2、理解掌握文中的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的用法。
3、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4、体会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治学处世皆须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熟读背诵。
积累卒、文、道、名、奇、舍、穷、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掌握虚词者、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教学难点:
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程序设计:
(一)课题导入及解题
导语设计: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等等,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哪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哪些思考呢 ?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
解题:(展示课件)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 , 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家,我**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二)学生整体感知课文
1、学生初读课文,读准字的读音。(课件展示字的读音)
2、听录音范读,初步感知课文。
3、学生齐声朗读课文,进一步熟悉课文。
(三)研读第一、二段
1、研读第一段
(1)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A、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B、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C、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D、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词性活用:
A、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B、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C、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①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②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这些词语的掌握揉进翻译通课文时。
(2)然后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根据文中的方位,画出虚拟示意图。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引领学生背诵这一段。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来由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2、研读第二段
(1)二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这一段中有那些对比:
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其下*旷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
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
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2)作者游洞后出来后的心情怎样?后悔为什么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以悔结束记游,为下文抒发议论作铺垫。
3、指导背诵:
师生共同讨论本段层次划分: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至段末)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前洞(*旷、记游甚众)后洞(窈然、寒、深)进入(深、难、奇)怠俱追记洞中所见(盖余所至又加少矣)追记自身,伏悔字(方是时火尚足以明也)以悔结束记游(既其出游之乐也)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一)研读第三、四段
1、指名朗读、口译第3段: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
总结:作者揭示了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辨证关系,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2、研读第四节段
这一段有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相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写这些仆碑表达了作者什么观点?(治学必须深思慎取)
思路: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
(二)讲析第五段
这一段是补叙,交代同游者籍贯、姓名和写作本文的时间并署名。
思考: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提示: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
(三)指导背诵,学生**朗读课文
(四)课堂巩固练习题
做课后研讨与练习的第一、第二题。
(五)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 (山 院 洞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 (前洞 后洞) 后洞 (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 (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 (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教案7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认识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3.掌握“以”“其”等虚词的用法,以及词类活用和一词多议的词语。
4.背诵全文,培养文言文阅读能力。
教学设想
1.“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这既是本文的难点,也是重点,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力求讲得透辟一点。
2.让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串讲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3.凡是要学生辨析、积累的实词和虚词,除弄清它在本文的含义和作用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读过的文言思考一下曾经出现过的意义和用法,使之反复巩固,温故知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初中时我们学过《醉翁亭记》,“记”即游记,**一种文体。作者一般借记游而进行议论,表达自己的观点。像《醉翁亭记》,作者借写山水之景,而表现了“醉能同其乐”和“太守之乐其乐”的与民同乐的观点。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游褒禅山记》同样也借记游表达了自己的观点,那么,作者表述了怎样的观点呢?我们一起来学习课文。
二、作家作品及文章写作背景。
1.关于王安石:
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
王安石是*十一世纪的**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关于本文写作背景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的作品。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12年后(1070年)拜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三、课内预习。
对照注释细读课文第1、2两段,借助工具书弄懂疑难字词。
四、讲读第1、2段:
(一)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作适当板书):
1.一词多义:
(1)“卒”:①死。“卒葬之”。②终于。“卒相与欢”。(《廉颇商相如列传》)③士兵。“夫以疲敝之卒……”(《赤壁之战》)
(2)“文”:①碑文,整篇文章。“其文漫灭。”②文字。“独其为文”。、③华美、有彩饰。“舍其文轩”。(《公输》)
(3)“道”:①道路。“有碑仆道”。②说、讲。“何可胜道也哉”。③道理。“传道受业”(《师说》)④正确的方法。“策之不以其道”。(《马说》)。
(4)“极”:①尽,-尽情享受。“极夫游之乐”。②至多,最多。“亦极七八万耳”。(《赤壁之战》)
2.词性活用:
(1)“舍”:筑舍定居。名词活用为动词。“始舍于其址”。
(2)“名”:①命名,称呼。名词活用为动词。“名之曰褒禅”。②说清楚,说明白。名词活用为动词。“而莫能名者”。
(3)“穷”:穷尽,走到头。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好游者亦不能穷也”。
3.“……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1)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如“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家也”。“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2)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②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如“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二)引导学生讨论问题:
1.概括这两段的段意,指出主要使用了什么表达方式。
提示:记叙游山的见闻和经过。主要使用了记叙的表达方式。
2.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3.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4.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提示: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三)全班朗读课文两遍。
五、布置作业。
1.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2.预习3、4、5段,借助课文注解及工具书试口译。
《游褒禅山记》教案8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家”(列宁《修改工人**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先驱*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9
知识与技能:
1.掌握“各”、“极”、“观”、“求”、“其”等实、虚词的多种含义;辨析词类活用的情况;学习判断句的两种形式,等文言的基本知识。
2.了解作者生*、写作背景、写作意图。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语言的分析,学习并能够使用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本文所阐发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能够阐释出这两者在当今时代的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1.理解并能够吸收作者在文中所阐述的想要达到目标必须具有“志”、“物”“力”三个因素;以及治学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2.能够使用正反论证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并能够使用文中边叙边议、叙议结合,正反论证,首尾相和的写作方法。
教学思路
通过理清作者游览经历来分析作者论证的逻辑以及行文的思路,最后深入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两个道理。
教学活动
一、启——导入课题
师:我们曾经学过不少文言游记,如《醉翁亭记》、《岳阳楼记》、《小石潭记》等,大家认为这些游记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抒情感怀 ;一般以叙为主,感为辅。
师:今天我们来学*安石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看它在写法上有何特别之处?
检查预习成果:看学生是否在课前疏通文意,总结重点文言知识。
二、承——记叙游览经历
师:通读全文,作者一共游览了几个地方?游览顺序是怎样的?你能否画出作者的路线图?
补充**:(1)作者是先游览的华山洞还是先游览的仆碑呢?
明确:游览了两个地方:从禅院出发,游览华山洞、仆碑
禅院 → 仆碑 → 华山洞 → 仆碑 先游览的仆碑。
(2)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
明确:作者在游览华山洞之前路遇仆碑,发现“其文漫灭”,知道是“谬误”,后游历了华山洞,有感而发,原路出洞后又遇仆碑,再见则抒发感慨,说理记文。
师:在这些地方作者分别遇到了什么事呢?请大家集中阅读第一、二段,找出景物的特点并填空。
①王安石在山道旁看到什么?(有碑仆道)
上刻什么字? ( 花山)
②华山洞有二洞。其前洞情况如何?( *、旷)
前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如何?( 众)
其后洞情况如何?(高、寒)
后洞洞壁上题记之人又如何?(少)
③王安石一行人在洞中又有什么经历?往洞里走愈( 深) 愈(难)其见愈( 奇)。而随洞深入, 题**( 少),乃至( 加少)。
④在游洞过程中,有怠者呼“不出,火且尽。”当时力尚足,火尚明,王安石随怠者出后,他又有什么表现?( 悔随之出)。
三、转——说理记文
主问题:在这样的游历经历中,作者感悟了什么道理呢?
次问题:
(1)作者是如何将文章从叙事转为议论的呢?
明确:通过“于是余有叹焉”。
(2)作者“叹”的是什么? 作者又为什么叹呢?
明确:
1.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2作者有力足火明却游而未尽,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
(3)作者认为如何才能“不悔”?
明确:
1.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到达目标)
2.尽吾志而不能至,可以无悔。(尽力却没到达目标)
(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欣赏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明确:志、力、物首先要有“志”;虽然有失志不渝的决心,但力量不足也不行;尽管志向坚定,力量充足,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境地,如果没有外物相助,也不能至。既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反映了作者朴素的唯物**观点,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主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体现了作者朴素的辩证观点。
(5)作者出洞又遇仆碑,此时他论说了什么道理?
明确: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四、合——叙议结合,结构严整,思想深刻
1、回到我们之前的问题:既然先游览仆碑,作者为什么在抒发议论的时候要先议论华山洞呢?作者又是如何论说华山洞的经历的?
明确:游览顺序和说理顺序一一对应,叙议结合,行文严谨,首尾呼应。第三段通过对比论证的方法来论说华山洞的经历。
2、作者本文中一共论述了两个道理,请运用“知人论世,以意逆志”的方法,分析作者为什么要在这区区一篇游记中论说这些道理呢?
补充材料:从文章后面有“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字样,据此可知这篇名文是作者在宋仁宗(赵祯)至和**即公元1054年写的。当年4月,王安石从舒州(今安徽潜山县)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同时王安石同欧阳修交好,主张古*新,反对当时诗歌文章浮华的弊病。
明确:
1.作者借“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他主张**的远大理想,并指出,要达到这远大理想必要有志、物、力;倘若条件齐备却没有达到理想,作者“无悔”。以文言志,表明作者**的决心。
2.又在途中遇仆碑,想起文坛流弊,指出学者治学要“深思而慎取”。
《游褒禅山记》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实词、虚词的用法
2.把握作者感情,写作思路。
3.归纳、分析作者“尽吾志”的思想
4.学习作者积极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
1.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2.“其”“之”“以”“夷”“相”等词的用法。
3.背诵全文。
教学设想
1.本文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它以抒发议论为主而以记游为辅,议论又涉及哲理问题,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解决的办法是:一开始就指导学生初步了解文章的全局,抓住“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理清脉络层次,然后逐段诵读,最后总结全文,即“全局——局部——全局”。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工具书查找的方法积累这些词。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三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说过。
学生说出游记篇目:《醉翁亭记》、《桃花源记》(注意不要把《核舟记》、《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教师:根据初读印象说说《游褒禅山记》跟上述四篇有什么不同。(从记游中生发议论)
教师指出: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像《游褒禅山记》这样由记游中生发议论的不算很多,这是古代游记中的一种特殊体式。阅读时要注意的是:文章议论的中心是什么,它怎样由记游中生发出来。能把握住这两个问题,才能学好这篇文章。
二、讲解文章的主旨
1.播放配乐课文朗读。
2.学生齐读全文。在齐读前先检查三个长句句中停顿的划分并正音。
(多**展示)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正音:褒(bāo)禅山亦谓之华(huā)山褒之庐冢(zhǒng)也
无物以相(xiàng)之后也之谬(miù)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shēng)道也哉长乐王回深父(fǔ)
3.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句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缘此而生。)
讨论后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4.教师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词语。
5.教师再追问:“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而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源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也正是本句的关键词语。
三、学生齐读课文前四段。要求在诵读中体会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和文章布局上的特点,弄清作者的总体构思。
四、归纳文章布局的特点。前面在讨论文章主旨时,已经涉及布局的一些特点,这里只稍作
补充,然后归纳。
教师**:本文记游程从什么地方开始?到什么地方结束?(从“慧空禅院”开始,到出洞后结束,可见了第1、2段是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作者发了哪些议论?(“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写游山的心得)前一点是由什么事情引发出来的?(游后洞而未能“极夫游之乐”)后一点呢?(“有碑仆道,其文漫灭”)(可见3、4段是议论部分,分别照应1、2段)
五、诵读第1段。
1.教师讲读
[说明]教师讲读不要求连贯,可以随时穿插一些小问题
①“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哪一个是本名?(华山)哪一个是别名?(褒禅山)从什么地方看出来的?(“以故其后名之口褒禅;”有碑仆道……曰“花山”——可见“花山”是古名,“花”后来谬音为“华”)
②“距其院东五里……名之也”——“华山洞”是指前洞还是指后洞?(后洞,下文可证)这句介绍华山洞名由来。
③“距洞百余步……口‘花山’”——“有碑仆道”中有省略成分吗?(“仆”后省“于”)说碑“距洞百余步”,却没有说出方位,据你判断,碑应在洞的哪一面?(西面。作者以整空禅院为参照物,再去前洞,正是向东走,先见碑后见洞,可见碑在洞的西面)
2.学生练习背诵第1段。
教师可将本段行文思路利用多**展示:
本名别名由来及证明华山洞名由来从仆碑看出本名指出音谬
3.学生齐背第1段。
先看行文思路顺序背诵,然后**背诵。
4.个别检查背诵。
六、布置作业
1.顺畅地背诵第1段,熟读第2、3段。
2.完成练习第二题,将“其”的用法整理成表格。
附: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主旨句: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而余亦悔其随之不有极夫游之乐也
布局:记游部分——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1、2段)山院洞碑
议论部分——写游山的心得
(3、4段)尽吾志而不至者,可以无悔矣
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2)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
《游褒禅山记》教案1
课文说明
好文章,特别是古文,如牛肉干,越嚼越有味,越嚼越能感受它的精思细理,这篇课文就是如此。
我初次阅读并未感觉有什么特别之处,无非讲了志力物的辨证关系这个学生一读就能理解。可在我看了有关评论之后又读,发现好文章就是好文章,他之所以能流传后世,定有它特别高妙之处,这篇文章区区几百字通过对一次游玩的简单记述就为我们深刻透辟的阐述了怎样成大事以及以怎样的态度做学问的问题,前后呼应,详略得当,记叙与议论完美结合,无一句无着落,没有旁逸之枝,思维严密、清晰(无怪乎作者是****家,纯文学家思维一般没有这样严密清晰,很多时候混沌一片),如果也能让学生领略到这一点,可以激发学生阅读古文的兴趣。
[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家.晚号半山。神宗时,曾推行变法,被列宁誉为*十一世纪的**家,我**一日,新法便推行一日。后因保守派反对失败后,退居江宁,封舒国公,旋改封荆,也称荆公,卒谥文。其散文雄建峭拔,被推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作品今存《王临川集》等》。
[关于文体]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题目中有记不见的就是游记。)
[个性教案]
《游褒禅山记》教案
一、导语:
以前我们写游记主要写哪些内容?
学生答:旅游的时间地点和谁一起去,然后写所见,抒发对大自然的热爱或者抒发对古代文明遗迹的赞美,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颂以及由此引发的作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等等,可这篇游记却不是如此,它通过作者的亲身游历探险,发幽微之思,阐发深邃的哲理,那么作者为我们阐发了那些哲理呢?他的观点给我们那些思考呢?好,下面我们就一起学习这篇文章。(板书课题,然后通读全文)
二、简介作者并解题
记是一种文体,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
游褒禅山记:是游褒禅山后所记,所以它是一篇游记。
作者要游历褒禅山,作者是怎样介绍褒禅山的?好,我们先看第一段。
三、研读第一、二段
指名朗读、口译。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由教师点拨。
重点掌握以下词、句:
一词多义:
《游褒禅山记》教案2
教学目的:
1.学习“盖”“所以”“以”“观”“名”“其”等文言常见词语的用法。
2.体会文言断句及句中停顿的方法,掌握文言句式特点。
3.学习本文以记游写感的写法,体会作者在文中表现出的观点。
教学重点:常见文言词语的用法;作者的观点。
教学难点 :记游写感的写作方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方法:文言教学三读法(自读—译读—导读)
学法点拨
整体感知、诵读、点拨、自学、讨论、批注等。
教学准备:
1、自学
2、勾画《高考神梯》
3、自制多**课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简介作家作品时代背景
2、听录音,正音、明读
3、诵读第一二自然段。
教学步骤
一、导入 新课
教师:本单元四篇课文中有两篇是游记。游记这种体裁我们并不陌生,初中时我们已经学过。
学生说出游记的篇目。(《醉翁亭记》《小石潭记》《登泰山记》……注意不要把《陶花源记》和《岳阳楼记》列入游记。)
古代游记的写法不拘一格,但大多是抓住景物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请同学们注意本文与所学过的游记有什么不同?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晚年自号半山老人,世称荆公。北宋著名***、文学家。宋仁宗时,他上万言书,主张实行新法,****。后拜相,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由于保守派反对,新法受阻。他具有朴素的唯物辨证思想,反对天命,提出了“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进步**。他的诗词文多揭露时弊,体现了自己的**主张与抱负。诗词遒劲清新,风格高峻。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本文写于34岁任舒州通判时。
三、点拨本文学习步骤
1、阅读课文。
2、理清作者思路,找出文章的写作线索。
3、逐段阅读,弄清文中字句含义与用法。
4、了解本文写作特色。
5、掌握作者要表达的思想与感情。
6、背诵。
四、整体感知。
1、听录音,正音:庐冢 谬其传 无物以相 深父
瑰丽 窈然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
2、明读:所谓华山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者。
而我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3、理清课文结构思路:
(1 )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2 ) 记游洞经过
(3 ) 抒发游洞的感慨(全文重点)
(4 ) 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5 ) 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五、分析解读一二段
(一)补充注释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始:起初;舍:建房
2.而卒葬之 卒:最后
3.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名:给……命名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阳:山的南面(古人以山南水北为阳)
5.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盖:大概,可能
6.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穷:走到尽头
7.不出,火且尽 且:将要
8.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加:更加
9.火尚足以明也 明:照明
10.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其:自己;极:尽
(二)指出下列句中所列词语的意义和用法
1.舍
A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B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C 便舍船,从口入
D 土地*旷,屋舍俨然
E 退避三舍
2.余
A 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
B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C 游刃有余
D 其余,则熙熙而乐
3.穷
A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B 穷发之北,有冥海者,天池也
C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D 复前行,欲穷其林
4.然
A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B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C 奚以知其然也
D 吴广以为然
(三)下列句中哪些次是词类活用?请具体解释之。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此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4.其下*旷,有泉侧出
5.则其好游直不能穷也
6.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7.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8.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9.余亦悔其随之而不能极夫游之乐也
(四)朗读课文,边读边翻译。
(五)分析理解
1.褒禅山因何而得名?他到底是什么山?
答:因唐朝和尚慧褒而得名;就是现在的华山。
2.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而尚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讨论)
3.从文中所写来看,作者为什么要进山洞?又为什么半路撤出?
答:“如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4.现在时兴一种运动,叫做探险运动,你认为这种运动兴起的原因是什么?(讨论)
六.熟读课文一二段,课后用通顺的语言认真翻译一遍。
教学后记: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读三四五段 2、 小结本文 3、练习
教学步骤
一.复习背读第一二段(或抽查词语理解情况)。
二.分析解读三四五段
(一)补充注释
1.于是余有叹焉 焉:语气词,不译。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因为,由于
3.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夫:那;以:而,并且
4.其熟能讥之乎 其:岂,难道
5.何可胜道也哉 胜:完全
(二)下列词语在句中应怎样解释?
1.焉
A 于是余有叹焉
B 而人之所罕至焉
C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焉用彼相矣
D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2.其
A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B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 其熟能讥只乎
D 其真不知马也
E 汝其勿悲
3.观
A.古之人观于天地、山川、草木……
B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C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 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
4.名
A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B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C 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D 莫名其妙
E 不名一文
F 以奇乃华山之阳而名之也
(三)指出下列句中词类活用现象
1.往往有得
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3.险以远,则至者少
4.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5.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四)比较下列划线词语的古今意义和用法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5.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
6.于是余有叹焉
7.往往有得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9.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五)指出下列句中含有的文化常识。
1.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四人者:庐陵箫君圭君玉……
3.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4.《临川先生文集》
5.今之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六)分析后三段
1.王安石基于这次旅游产生了一点感想?请具体说明。
答:赏“非常之观”“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对于古书“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2.王安石分析要赏“非常之观”必需哪些条件?
答:要有志、有力、有助。
3.学习了本文,你有了怎样的体会?你将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讨论)
三.朗读后三段,边读边翻译。
四.小结本文:
1、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请找出本文中能概括全文主旨的一句话:“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作者记游褒禅山不为记游,而为发表议论:无论治学处事,首先要有百折不挠的意志,也要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2、因事见理,叙议结合。本文前两段记游山,后两段发议论,前面的记游处处与后面的体会有关,后面的议论又紧扣前面的游山经历。前后呼应,结构谨严,具体生动,浅显易懂。
五. 课堂作业 :课后练习
六.课后作业 :1、背诵全文
2、 完成《高考神梯》
《游褒禅山记》教案3
【三维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王安石及其作品的有关常识。
2.掌握重要文言字词及文言现象。
3.学习、借鉴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
(二)过程与方法
1.利用注释、工具书疏通文字,教师进行点拨、解难。
2.通过学生合作讨论,指导学生从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入手,弄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理解作者“有志”“尽吾志”的观点。
3.重视诵读,落实背诵要求,联系学习过的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温故知新。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度,明白其借鉴意义。
【教学重点】
学习“即事明理”的写法,指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呼应关系,研习第三段。
【教学难点】
课文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法,及“乃”“道”“盖”“文”多义词辨析,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教具准备】多**投影、课件,印发《游褒禅山记》课堂练习。
【课时安排】3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简介作者与课文,学生分小组合作,积累文言词语、句式。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用文言文写作的游记有《小石潭记》、《醉翁亭记》等,这些游记共同的侧重点是什么呢?
那就是抓住景物的特点,浓笔重彩、精描细绘,表现山水之美。
我们今天学*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这篇游记与我们学习过的那些游记不同,它不重在表现山水之美,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用酣畅的笔墨进行大量的议论,记游实际上是个引子,说理才是全文的中心学习这类游记有助于同学们提高思维的能力为此我们共同来研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
二、解题(简介作者及课文)
学生读注释①,了解作者及课文,教师补充。
本文是王安石34岁时在任舒州通判时写的一篇游记,借游生议,说明要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神宗熙宁二年(1069)任参知政事,次年任**在神宗**下,制定并推行农田水利、青苗、均输、保甲、免役、市易等新法,使国力有所加强**王韶取得熙和等州,改善对西夏的作战形势王安石拜相,他不顾保守派的反对,积极推行新法传有“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跟本文“尽吾志也而不能至,可以无悔矣”的观点是一致的因遭到反变法派的猛烈攻击,于熙宁七年(1074)罢相,次年再为相熙宁九年再次辞去相位,退居江宁(现在江苏南京),潜心学术研究和诗文创作(王安石的词教辅《菩萨蛮》)封舒国公,又改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
元祐**(1086)司马光**,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他是欧阳修倡导的北宋诗文*新运动的积极参加者,反对北宋初年浮靡的文风,主张文章“务为有补于世”他的诗文多为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主张和抱负他的散文雄健峭拔,在唐宋八大家中独树一帜,诗歌遒劲清新,词虽不多而风格高峻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了解作者的这些生*事迹,更能深刻地理解这篇游记体散文所蕴含的深意)
三、整体感知:
1.放视频,学生跟着阅读课文,注意字词读音。
2.学生**朗读课文。
3.学生集体朗读课文。
4.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
5.理清思路,把握结构。
**:本文各段落写了什么内容?
点拨:①(1~2):记叙——游山经过。
②(3~4):议论——游山心得。
③(5):记叙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
四、掌握重点文言词句
学生分小组合作,翻译各段,解决各段的文言字词句,如有疑难,则请其他同学回答,或教师点拨。
1.课文第一段重点掌握词句。
唐浮图慧褒始舍於其址:居住
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活用为动词,命名
距其院东五里:名→状,往东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表判断,为,是
“……者,……也”表示判断的两种形式: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表示单纯的判断,“者”前是主语,“者”后是谓语。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今言…“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表示因果关系的复合判断“者”在这里除了表示停顿语气外,还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2.课文第二段重点掌握词句
有泉侧出 名→状,从旁边
有穴窈然 幽深的样子然,形容词词尾
问其深 形→名,深度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形→动,到尽头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而”,表修饰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动→名,见到的景象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十分之一
则其至又加少矣 动→名,到达的人 / 更
火尚足以明也 形→动,照明
则或咎其欲出者 有人 / 责怪,埋怨
3.课文第三段掌握下列词句
往往有得 心得,收获,名词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因为 / 并且,连词
夷以近…险以远而且,表并列,连词
古人之观于天地 观察,动词
非常之观 不*常 / 景观,名词
常在于险远 形→名,危险遥远的地方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形→名,让人迷惑的地方/到达 / 帮助
于人为可讥:对于 / 是,算得上,动词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副词,表反问语气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鱼虫、鸟兽:介词结构后置句
不随以止也:不随(之)以止也省略句
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4.课文第四段重点掌握词句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因为
后世之谬其传 弄错,使……错,使动用法
而莫能名者 没有人 / 名→动,识其本名
何可胜道也哉 尽,完 / 说,动词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的原因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以(之)悲夫古书之不存省略句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判断句
五、布置作业
1.诵读全文2.将文中出现的有“其”字的句子全部找出来,并归类整理。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1.研习课文
2.理清课文前后两部分的内在联系,弄清因事说理叙议如何有机结合。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学习文言文,重要的是诵读,诵读成咏方能加深理解内容现在按学习小组(四人)展开诵读,第一小组读完第一段,第二小组接着第二段,依次轮流下去,看哪个小组读得最好。
二、集体朗诵全文,注意语感
三、研习、讨论课文内容
(一)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学生分小组思考、讨论下列问题后,派**回答
1.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山之、山之、山之、山之
2.画出空间方位图
3.讨论:为什么要特别提及仆碑上的文字?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他也因此受时人讥笑,你是如何看待他的这个习惯的?
4.为什么说“华( huá )山”是“音谬”?
学生思考后回答
点拨:1.名寺 洞 碑
2.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而慎取”的依据。
3.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 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 “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二)第四段写由仆碑而得的感悟
1.指名朗读
2.学生讨论:在本段中作者表达了怎样的观点?这一观点是怎样演绎而来的?第四段又是如何与第一段照应的?
点拨:作者认为治学不应当轻信盲从,以讹传讹,而应该“深思慎取”,也就是要经过自己的头脑认真辨析思考,然后谨慎地吸取***真理的部分,扬弃那些有谬误的东西这一观点无疑是正确的作者采用“不……不……”(“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的双重否定,强调突出“深思而慎取——深刻的思考,谨慎的采用对于治学的重要”这种治学态度是作者本人躬身实践的。
作者从第一段的“有碑仆道其文漫灭”,联想到“古书之不存”,从“音谬”联想到“谬其传”的情况不可“胜道”,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深思慎取”的结论前面提到的“仆碑”,为后面的议论“深思慎取”的治学态度提供了具体的资料前面是伏笔,后面是照应有叙有议,照应紧密构思严谨,逻辑严密。
小结:第一段是把所游之地交代清楚(所游之地有褒禅山、慧空禅院、华山洞),主要说明褒禅山和华山洞名称的由来,辨识“华实”之“华”应为误读第四段中写到仆碑上的文字,和第一段中的有关仆碑的描述照应前面的描写为后面的议论埋下伏笔。
(三)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1.**:第二段可以分成几层?
可以分为两层:第一层:简介前洞和后洞第二层:追记后洞中所见并表示遗憾心情。
点拨:这一段先介绍前洞和后洞,接着写游后洞的情形,然后简析他们本来具有进洞尽游的条件,结果却是半途折回介绍前洞极简略,只点明因“*旷”而“记游者甚众”;介绍后洞较具体,写“窈然”,突出其艰险,写“寒”和“深”都与“窈然”有关,也是“好游者不能穷”的原因写前后两洞相互照应,着力突出“窈然”——洞险、深、尽、寒,为下文写半途退出作铺垫。
2.**: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点拨: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欣喜和懊悔两种情感,哪一种对文意来说更重要?)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本段写游洞,并不写景,只是写了半途退出的经过,这与第一段中写上山独写一块倒在路上的碑类似显然记游不是重要的,而是借以表达自己的观点,记游是为后面进行议论准备材料的。
(四)研习第三段
1.本段着重写什么?阐述了什么观点?学生思考后回答
明确:写游褒禅山的心得体会,抒发自己的感想,即第一句中所说的“有叹” 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1)以“于是余有叹焉”一句承上启下“于是”的“是”什么意思?让学生在第二段中找“是”所指代的“这种情况”都包括哪些语句?——“是”说“游华山洞”从“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到“火尚足以明也”。
(2)“叹”字承上文的“悔”字,领起全段启下,自然地转入议论。
2.主要写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深思而悟出来的作者以游洞为喻,自己无所得产生的懊悔,就是因为没有“求思之深”。
3.写现在一般“世人”的做法: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照应“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险以远,则至者少”,照应“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人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不能穷也”。
4.对比之后,重点阐述作者自己的观点:
“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照应“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5.用“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但这种境界“人之所罕至”,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怎样才能达到呢?学生找出文句后回答。
作者提出了三个“不能至”:“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去掉双重否定(作用是加强论述的力度),就是“三有”:有志(坚定的志向)、有力(不断的艰苦努力)、有物(一定的物质条件)。
6.三者关系:
那么为什么后悔?是不是自己能力不够?是不是没有相应的条件?学生思考后回答。
因为余之力尚是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根结在于他的意志不坚定。
作者从顺序上肯定了“志”的重要首先要有“志”,其次要有“力”,再次要有“物”。
作者又对“志”的重要性,作进一步的强调和申述。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有“力”而无“志”,因此未达目的,这会被人讥笑,自己也会悔恨;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指出只要“尽吾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悔;
这一正一反得出结论:“尽吾志,可无悔”照应“既其出,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7.最后,以“此余之所得也”,收束这一段议论,归结到作者思想上的收获,回应“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乌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段议论以古人“有得”始,以自己“所得”终,前后呼应 。
四、问题探究
1.思考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提示:可以从过渡、衔接,前后呼应,游山与治学处世三方面联系上思考)
明确:文章两部分之间使用了过渡句“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开启下文,第三段第一句“于是余有叹焉”,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使文章前后衔接,过渡自然。
再一是文字上前后呼应,意思贯通正因为回家探亲途中游山探胜,却因轻信随从,失诸检察,半途而废,褒禅山最为奇妙之处未能一睹为快,作者悔之不已,感慨系之,从而悟出“志”“力”“物”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正因为游览中发现“有碑仆道”,“花”“华”音讹,于是由此发出了“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的感慨前后照应的句子体现了记叙正是为议论部分埋下伏笔,使议论有依据,议论部分是记叙的深化,是从具体事物中悟出来的含有哲理的感想。
还有一点就是作者把治学处世比做游山,抓住它们之间的共同点: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慎取的态度游览中总结出“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非有志者不能至”的深刻道理从而勉励自己和读者在治学、处事、创业的道路上坚定志向,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攀登风光无限的险峰。
2.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又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明确:“尽吾志”的观点——这正是“求思之深而无不在”的结果由此可见,“尽吾志”的观点跟“深思慎取”的观点是有联系的:“尽吾志”的观点是在“深思慎取”的基础上产生的;有了这个观点,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深思慎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古人之观于天地……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这句话,即可看出两个观点的联系)。
3.讨论总结这篇课文写作上的特点
讨论、归纳,学生补充,教师订正
明确:(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本文是一篇游记,但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之美的描写和景物的叙述,或者寄托某种情致怀抱,而重在借景生论,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文章以记游作比喻,引发出议论,因事说理,以小见大准确而充分地阐述了一种人生哲理,给人以思想上的内涵启发,使完美的形式和思想****文章前部分记游山,后部分谈道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呼应文中记游内容是后文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的理性概括和深化。
全文即事明理记游,处处为议论埋下伏笔;议论,句句与记叙相呼应游踪交代完整清晰,见闻却言约而事丰,未尽的游兴在议论中得以宣泄,强烈的感受在议论中尽情地倾吐“记”为“议”提供形象依据,“议”是“记”的最后升华二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中见奇,别开生面。
(2)本文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有“志”“尽吾志”并“深思而慎取”,为此选材游褒禅山从略,游华山洞详写,记仆碑文字从详,其余从略;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游后洞从详,又以写心情“悔”从详。
五、学生阅读全文
六、背诵第二段
七、课堂小结
本文最大的特点是因事见理、叙议结合前两段记游,第三、四段发议论记游为发议论做铺垫,而发议论则句句回应记游两者相得益彰,浑然一体学习本文要掌握这种在记叙的基础上深入发表有道理的议论的方法。
作者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和所感,阐明了无论是治学还是处事,都必须具有百折不挠的意志和“深思而慎取”的态度,以及只有这样才能取得成功的道理。
八、布置作业:背诵课文三段,力争全文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1.辨析词类活用
2.指导整理“其”字的几种用法
3.完成课堂练习
【教学步骤】
一、指名背诵三段
二、集体朗诵课文
三、发放课堂练习,学生完成
四、“其”宇在文中有二十多处,每个同学迅速找一处,指出它的意义同学更正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3.距其院东五里 4.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5.其文漫灭 6.独其为文犹可识,日“花山”
7.其下*旷 8.问其深
9.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l0.人之愈深,其进愈难
11.而其见愈奇 12.然视其左右
13.盖其又深 14.则其至又加少矣
15.既其出 16.则或咎其欲出者
17.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18.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19.其孰能讥之乎 20.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教师总结点拨
“其”字在文中有二十处之多,大致可分为五种类型:
(1)指示代词,相当于“那”“那个”“那些”
(2)人称代词,相当于“它”(他)
(3)人称代词,表领属关系,作“它的”讲
(4)人称代词,活用为第一人称相当于“我”“我们”“自己”
(5)语气副词,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难道”;表估计时,译为大概、可能
五、指名学生汇报完成文后练习四的情况(解释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同学们补充订正)
六、辨析词类活用、古今异义、特殊句式
看课文,指出加点的字古今词义不同或词类活用情况
(1)而卒葬之古:终于;今:士兵,完毕
(2)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古:十分之一;今:数词ll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古:不*常;今: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
(4)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词,“所”与介词“以”结合,相当于“……的缘故”;今常用作因果关系的连词“学者”: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的人今:特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5)长乐王回深父这是一个通假字,“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称。
(6)问其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这三个词都可以视为形容词用作名词,分别为深度、到达的人、险远的地方,也可以把“其至”“险远”看做是后面省略,后面分别省略“之人”“之地”。
(7)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谬”:弄错,使……错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名”:说出,说明,动词。
(8)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尽情享受,形容词用作动词。
4.指名回答下列句式的特点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明确: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提顿,“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第(1)个句子是一般判断句,第(2)、(3)个句子是因果判断句,其中的“者”有提示原因的作用。
七、全文小结
《游褒禅山记》是一篇游记体的论文,阐述两个观点,一是“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必须“尽吾志”以赴;一是古书不存,学者研究学问必须“深思而慎取”文章以游山为喻说明无论治学、立业都必须有坚强的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有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意志不坚,浅尝辄止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本文的结构谨严,可以从前后叙议的紧密联系,行文的上下呼应和写法上曲折、起伏方面去体会。
八、布置作业
归纳、整理多义词“道、名、然、其”四个词的义项。
板书设计:
《游褒禅山记》教案4
【教学目标】
1. 梳理文章内容,掌握重难文言语汇。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 理解成事需“志、力、物”及“深思慎取”的主旨,以古鉴今。
4.感悟王安石写作**缘由。
【重难锁定】重点:目标1、2;难点:目标3。
【教学方法】诵读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1课时
一. 情境导入: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音谬,引入华山(花山)之探。
【解析】“猪革亮”是古代一种皮具,类似于鞋子,“顶”是皮匠制造皮具的一种做法。
另一种说法:“皮匠”实际上是“裨将”的谐音,原意是指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民间流传中被说成了“皮匠”。
二.合作探究
(一)音谬之思
1.齐读一段。
2.师生探讨“华”发音。
(重点字词融入)“舍”、“卒”、“以”、“其”、“乃”等。
“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等。
3.由“音谬”王安石思考到什么道理?
“深思慎取”。
4.范读四段。
(二)入洞未尽而出之叹
1. 褒禅山景物探幽引入。
2. 生读二段,共同探讨。
(字词分析,游览过程把握。)
3. 齐读第三段,分析“余有叹”:
①古人观自然有得。(例证)
②志——险远。
③力——不怠。
④物——幽暗昏惑“相之”。
⑤无悔,无讥。
4. 所悟。
(讨论,结合已学知识及生活学习体会谈看法)
三.拓展延伸
1. 王安石写作缘由:
变法**,尽吾志(力、物)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补充作者资料: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晚号半山。抚州临川(现江西省临川县)人。仁宗庆历进士。嘉祐三年(公元1085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要求改变“积贫积弱”的局面,推行富国强兵**,抑制大官僚地主的兼,强化**力量,以防大规模的农民**,巩固地主阶级的**。神宗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任参知政事。次年任**,依靠神宗,实行变法。因保守派反对,新法迭遭阻碍。熙宁七年辞退,次年再相;九年再辞,退居江宁(今江苏南京),封荆国公,世称王荆公。卒谥文。他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保守,是*十一世纪的**家。其诗文颇有揭露时弊、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体现了他的**主张和抱负。
2. 同游之人共鸣
父(甫)的探讨,志同道合之游之感。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四.布置作业
背诵全文,完成课后练习一、二。
附板书: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志
音谬——深思慎取 游洞不尽—— 力
物
《游褒禅山记》教案5
【课前梳理】
在新教材里这是一篇自读课,但考虑到学生自读有一定困难,而且这一课在写作方法和前面的《兰亭集序》与《赤壁赋》有很多可以通过比较加强认识的地方,而且在内容上也有指导意义,所以准备进行讲读,计划来两课时完成。准备教授的内容:
1、这篇文章的的写作顺序不同于一般游记的记叙顺序,先叙事再谈理最后补叙游览的时间以及同游的四人。这是在写法上的有意安排,因为王安石所要强调的是在这次失败的游览中所悟出来的个人准则。因此上《游褒禅山记》重在游览过程与感受过程的叙述最后得出结论,使用的是依事说理的方法,符合知、思、悟、行的认知过程。
2、《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3、与《兰亭集序》的比较:
《兰》尽兴而悲(重在情感)。
《游》败兴而悟(重在理智)。
可以说明,无论是尽兴还是扫兴,都可以对人有所触动,都会使人有所收获,从而可以引申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注意关注我们的生活经历,一样会像《游》文中提到的古人一样观万物而有得。
4、与《赤壁赋》的比较:
《赤》(客)触景生情;(苏)取景论理──事简议多。
《游》依事说理(缘事悟理)──事理各半。
《赤》则是淡化过程重在以主客问答的形式向我们展示异常精彩绝伦的关于人生态度的辩论会,不突出思考的过程。另外,两位辩手都是从眼前环境中取材,客是取地点而生情,苏子则是水月达理,同出一景,却又各富理趣,确实是佳妙之作。(这一部分在教授《赤壁赋》没有来得及进行,挪到此课中来。)
《游》由经历的事情而生感慨,再由感慨进一步上升到理性的思考从而得出自己的观点(悟),最后写下文章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知、思、悟、行过程很明显。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作者的观点、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2、引导学生以作者的论点考察自的生活学习。
3、通过比较加深本单元课文的理解。
〖计划用时
两课时。
〖教学步骤
1、作为复习与铺垫,齐读《赤壁赋》。
2、导入课文。
3、学生默读、齐读课文各一遍。
4、疏通课文大意,找出重点段落、分析作者观点。
5、与《兰亭集序》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6、与《赤壁赋》比较,明确相关内容。
【课堂简述】
第一课时。完成了《赤壁赋》的诵读。由王安石变法导入(可以用来印证,文中的观点),完成课文诵读。梳理了课文第一、二段。没有翻译,让学生注重注释,互相补充理解课文。在讲授中,调动了学生游览的经历。
第二课时。 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详解志、力、不随以止(不盲从)、无物以相之(客观条件)的关系。进行与《兰》的比较,强调了对失败经验的汲取是更为重要的。举了爱迪生在发明灯泡时面对几百次失败,说:我已经知道了这几百种材料不适于做灯丝。的例子。进行了与《赤壁赋》的比较。通过三篇文的差异比较,总体强调,文章的形式要服从于所要强调的内容、材料的安排应以感受最深、最突出的内容为中心。
【课后反思】
学生对于文言文还是存在,先入为主的看不懂现象。根据导引大部分学生能够理顺文章大意,这反映出学生大多缺乏主动学习的自觉性。
《游褒禅山记》教案6
【教学目标】
1、积累重点文言词语和句式。
2、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3、学习作者“尽吾志”和做学问“不可不深思而慎取”的治学态。
【教学重点】
1、 积累重点文言实词和文言虚词。
2、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重难点:
【教学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 《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记,可说明、议论、描写、叙述。本文它一篇游记。那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简介作者及背景
1. 作者
王安石(1021—1089),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介甫,号半山,抚州临川(现在江西临川)人。封荆国公,故世称“荆公。嘉祐六年(1061)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后司马光**,废尽新法,王安石忧愤去世。卒谥文,故又称“王文公”。
王安石在文学上也是个革新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今存《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
2.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三、初读课文,整体把握
1、学生**诵读课文,要求:边读边划出段落序号、读准字音和停顿
2、指名两学生 诵读课文,是顺势正音
褒bāo禅山 华huá山 庐冢(zhǒng) 有穴(xué)窈(yǎo)然
怠(dài) 咎(jiù) 好游(hào) 仆(pū)碑
无物以相(xiàng)之 深父(fǔ)
3、疏通文意
过渡语:俗话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我们读也读了,现在就请大家依据课文注释,说说看,文章的每一段讲了什么内容,好吗?我们分组进行:男生负责一二自然段,女生负责三四五自然段。当然你们可以在翻译之前,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其他同学帮助解答。
具体步骤:(1)先给学生三分钟时间,译读课文,并圈出疑难字词。
(2)分组译读课文,教师及时予以点评和鼓励。
4、自读,理清思路(从表达方式考虑,课文共五段,各段表达方式有何不同):
一、(1—2):记叙——游山经过。
1、介绍褒禅山概况。
2、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二、(3—4):议论——游山心得。
3、写游华山洞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4、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三、(5):记叙—结尾,补叙同游者
5、画出直接表现作者观点的句子
(1)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四、归纳文言知识
五、课堂小结
六、布置作业
熟读课文,并背诵第三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巩固,导入新课
二、品读鉴赏,合作探究
1、 研读第一段
(1)这一段依次记述(每格一字):
山之名、山之寺、山之洞、山之碑。
(2)第1段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提示: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是后面议论中提出“深思慎取”的依据。
(3)这一段说明事物方位清楚,层次井然。交代空间的变化,有何作用?
教学预设:交代了作者游山的踪迹。
2、 研读第二段
(1)游记一般要写出景物的方位,使之在读者的印象中产生空间概念,形成立体感。试以华山洞作为参照物,说出禅院、仆碑、前洞、后洞的方位。
提示:禅院在距华山洞五里的西面,因为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仆碑在华山洞西面百余步的地方,因为仆碑是作者从禅院东去华山洞的路上看见的;前洞就是华山洞,前洞的“前’是相对于后洞的“后”而言的;后洞在华山洞北面五六里的地方,因为华山洞在“华山之阳”,“由山以上”则是北面了。
(2)第2段略写什么?详写什么?运用了哪些对比?有哪些作用?
教学预设:
略写前洞(19字),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
多处设比:①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②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其至又加少”对比;③“余所至”之浅与“好游者”所至相比;④进洞时“其见愈奇”的欣喜与出洞后因“不得极夫游之乐”的懊悔相比。
作用是为第二部分的议论作铺垫。
(3)那么游洞后,作者有什么感受呢?
明确: “后悔”,因为余之力尚足以入,火足以明也,却随之出,不得极夫游之乐也,实意在说明自己意志不坚定。
3、研读第三、四段
(1)齐读第三段,思考:在这一段里,作者一开始就指出古人浏览观赏,“往往有得”, 其“有得”的原因是什么呢?
明确: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2)追问:作者引出古人观赏有得的目的是什么呢?
明确:借托古人引出自己的观点.
(3)追问:那么,怎样才能做到像古人那样探究思考的广泛而深入呢?作者从哪些方面来发挥的?
讨论归纳:
从五方面阐述:
①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突出“志”的重要性;
②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吃不足者,亦不能至也
--说明“力”的重要性;
③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
--说明“物”的重要性;
④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在己为有悔
--物、力都足以至而未至
⑤只有“尽吾志也,可以无悔也”
--强调“尽吾志”的重要性.
教师小结归纳
作者揭示了成功的条件就是 “志”、“力”、“物”,强调了“力”与“物”这两个客观条件的作用,又强调了“志”这个主观因素的关键作用,强调只要尽己之志,虽然不能达到目的,亦可“无悔”、“无讥”,作者在这儿所论述的既是游山之所得,又是治学处事之理,也是成就一切事业之道。从这里大家受到了什么启发?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学习谈一下。
(4)学生**朗读第四段
思考: “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其文漫灭”。)“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作者认为现实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何可胜道也哉”)
由此讨论:你认为现实生活中像这样的情况多吗?请举例证明。
学生畅所欲言,估计说的更多的使广告招牌、报章杂志上出现的。(略)
**: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
明确:作者从仆碑发生联想,指出对待传闻应该采取“深思慎取”的态度。
4、研读第五段
(1)齐读第四段
“父”字读作“fǔ”
(2)学习游记写法的结尾:同游者的姓名没有出现在正文里,而是记在这段文字中,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这样写在文尾,能使行文简洁,避免横生枝节,这也是古人写游记常用的格式。如《小石潭记》的结尾也是这样。
三、探究拓展
1、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治学处世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
教学预设: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教学预设:本文把游山_和治学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游山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 “尽吾志”和“深思而慎取”的道理。
3、拓展:态度决定成败──也谈“尽吾志”
(1)我们可以不伟大,但我们庄严;我们可以不永恒,但我们真诚;我们可以不完美,但我们努力。(毕淑敏)
(2)如果老天爷不曾给你聪明的才智和显赫的家世,那么,“态度”将是唯一能使你胜出的金钥匙。
一天猎人带着猎狗去打猎。猎人一枪击中了一只兔子的后腿,受伤的兔子开始拼命奔跑。猎狗在猎人的指示下也是飞奔而去追赶兔子。可是追着追着,兔子跑不见了,猎狗只好悻悻地回到猎人身边,猎人开始骂猎狗了:“你真没用,连一只受伤的兔子都追不到。”猎狗听了很不服气地回道:“我尽力而为了呀。”再说兔子带伤终于跑回洞里,它的兄弟们都围过来惊讶地问:“那只猎狗那么凶,你又带了伤,怎么跑得过它的?”“它是尽力而为,我是全力以赴呀,它没追上我,最多挨一顿骂,而我若不全力的话我就没命了。”
四、课堂小结
五、作业布置
《游褒禅山记》教案7
【教学目标】
1.设疑讨论,引导学生在理解内容的同时理解文言字词。
2.反复诵读: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3.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治学态度和人生哲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积累“名”、“舍”、“谬”、“穷”“明”“极”等文言实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在于”“至于”“于是”“学者”等古今异义词的意义。
2.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策略】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引导学生通过回顾所学过的课文、参看本课注释、运用文言语法知识推断等方法逐步扫除。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展示相关课堂习题。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本文是一篇文言文,由于文化、心理的距离,学习起来相对比较枯燥,可采取设疑探讨的方式,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生以前所学课文进行联系比较。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或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同学们,你喜欢旅游吗?你想旅游吗?为什么呢?(请学生回答并相机引导。)
旅游并非为了“到此一游”,告诉别人“我来过”,而是为了开阔视野,丰富阅历,启迪人生。
设计意图:借此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为以下文本思想内容的教学做铺垫。
2.初中我们学过不少游记古文,有哪些呢?
(请学生回答并引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
3.《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两篇游记的主旨句分别是什么?岳阳楼景区和醉翁亭景区分别美在哪里?
(请学生齐声背诵并用多**展示《岳阳楼记》《醉翁亭记》中的相关语句及岳阳楼和醉翁亭的图片。)
《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岳阳楼记》:“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醉翁亭记》:“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设计意图:多**导入,用齐声背诵和图片展示集中学生的***,拉近学生和文本的距离,调动学生的积极情感,为学生理解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异同做铺垫,温故而知新。
二、整体感知
1.解题
同学们,请把书翻到35页,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褒禅山记》(板书)也是一篇游记。我们看作者写了哪些内容,又是怎样写的。
设计意图:故意漏说“游”字,一为激趣,一为激发学生思考,初步感知本文与前两篇游记的不同。
2.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本文共有5个自然段,请同学们齐读课文(男生读一、四段,女生读二、三段,齐读第五段),并思考:
A.本文各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用简短的话加以概括。(每句不超过8个字)(点名**)
B.课文哪些地方写到褒禅山的美景?请用文中的原话回答。
(点名**)
明确:A.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
第5段——同游者谁
B.“有泉侧出”“其见愈奇”
3.多**展示褒禅山的风光图片。
4.小结
本文写到褒禅山美景的地方很少,可见作者写作的侧重点并不在这里,而重在写游山过程中的感受。
三、研读探究
(一)研读第一、四两段
1.研读探讨第一段
(1)齐读第一段,本段共六句话(提醒学生在书上标注序号),请梳理一下:褒禅山有几个名字?各对应文中哪些句子?(点名**)
明确:褒禅山华山花山
②③④⑤①⑥
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思路,培养概括能力。
(2)教师设疑①:第一段六句话中,第4句话明显不通,这个山洞到底是“华山洞”,还是“华阳洞”?你怎么看?(点名**)
明确:抓住文中“所谓”二字可知,这是人们的讹传,这是别人说的,作者并不全信,可见作者谨慎采取别人的说法的严谨的态度。
(多**展示华阳洞图片加以印证,教师以严谨的态度为学生做出表率。)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做铺垫。
教师设疑②:第3句话与山名无关,似可删去。你怎么看?
设计意图:设疑激趣,印证上一步的结论。
(3)请学生翻译第4句——“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重点讲析“以”“名”的用法、意义和“阳”字的文化内涵,并以此迁移到第2句——“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中“舍”“名”“之”
“以”等的用法和意义。
(多**展示这两句并点名**学生。)
明确:
①译文: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给它命名的。
②“以”,连词,因为;“名”,名词用作动词;“阳”,山南水北为“阳”,因为*处于北半球,在赤道以北,山南正好受到阳光的照射。
③译文:唐代和尚慧褒开始在山麓筑屋定居,死后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从那以后人们称这座山为“褒禅”。
④“舍”,名词用作动词;“名”,名词用作动词;“之”,代词,代指慧褒所住的地方;“以”,介词,因为。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学习迁移能力,深入探讨,在思考比较与模仿中习得知识。
2.指导学生自主研习第四段
(1)从游记的一般的写作思路来看,第一段保留第一句话,后面的内容全部删去,然后接上第二段文字,文章也是通顺的,作者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写上这么一段?
明确:因为山名引发了作者的怀疑、思考和感慨。
(2)这种感慨是什么呢?请同学们看第四自然段。学生齐读第四段,请一名同学对照注释翻译第四段。教师简要点评并做方法指导。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译文: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因此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弄错它流传的文字而无人说明白的情况,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求学的人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采用资料的原因。
强调:“于”,对于;“以”,因为,介词,其后省略“之”;“之”,取消句子主谓之间的**性;“谬”,弄错,形容词用作动词;“传”,流传的文字,动词用作名词;“名”,说(明白),名词用作动词。“道”,说;“所以”,……的原因;“学者”,求学的人。
(二)研读第二、三段
1.研读探讨第二段
(1)这篇文章题为《游褒禅山记》,却很少写到山上的风光,只是写了游览山里华山洞的经过。哪几句介绍了华山洞的情况?那几句直接写到游洞时进洞出洞的过程?(点名**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
A.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
译文:华山洞下边*坦空旷,有泉水从旁边涌出,题字记游的人很多,这是人们所说的“前洞”。顺山而上走五六里,有个洞穴幽暗深远,走进洞穴十分寒冷,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走到尽头,人们叫它“后洞”。
重点讲解“问其深,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也”句中的“深”“其”“虽”“穷”四字的意义和用法。其中的“穷”字可联系学生学过《桃花源记》中“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中的“穷”字的解释——穷:尽,形容词用做动词,这里是“走到……的尽头”的意思。
B.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
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译文:我和同游的四个人拿着火把走进去,进洞越深,前进越困难,然而见到的景象也越奇特。有懈怠想要退出的伙伴说:“如果不出去,火把将要烧完。”于是跟他们一起退出洞来。
重点讲解“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句中的“以”字的用法。
(2)文章除了写游洞的经过外,还写到出洞的情况,请找出并翻译。(点名**并要求学生齐读。)
明确: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译文:我们已经出洞了,便有人责怪那要求退出来的人,我也后悔自己随从他们,以至不能尽情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重点讲解句中的“其”“极”字的意义和用法。
(3)作者游洞时和出洞后的心情有何变化?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明确:游洞时看到奇妙的景色,内心无比欣喜;出洞后,感到没能欣赏到更为奇丽的景色,内心十分懊悔。
(4)多**展示洞内奇观。
2.研读探讨第三段
(1)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让作者十分懊悔,古今诗文中有不少写游洞的诗文,其中却不乏尽兴之作。比如:
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
*
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本文那句话与*诗中“无限风光在险峰”这句话表达了相近的意思?
明确:“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设计意图:古今比照,使讲解通俗易懂,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习的兴趣,开拓学生的视野,也为以下的教学内容做铺垫。同时,教师结合这一句可联系本段上文和第二段文字,理清议论的思路,理解叙议结合的写法。
(2)一次败兴的游览让作者懊悔,但作者却没有沉浸在无限的怨天尤人之中无法自拔,而是对自己的行为和思想进行了深入的反省,总结不能尽兴的教训,提取人生历练的感悟。齐读第三段,思考:
A.作者认为,要到达有着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险远之处,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每点不超过5个字)
明确:①有志气②有能力③有外物帮助④有主见
B.这些条件和心理素质怎样与前文照应的?
C.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段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四、课文总结
介绍写作背景和作者经历,告诉学生,一次不能尽兴的游览,王安石深刻地反省自己,提取人生的感悟,把游历中的心得融入到了自己的生活中,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这篇文章给了我们很大的启发,我们该如何对待学习和生活呢?
五、作业
1.熟读课文。
2.总结本篇课文中词类活用、古今异义词和“其”“以”“之”等虚词的用法。
3.完成文后练**、三题。
4.联系学习和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
《游褒禅山记》教案8
一、自学发现(自习完成)
(一)书声琅琅(以读为本,入情入境)
1、通读一遍,**感知
(1)读出文言节奏来,注意停顿、重音、语气等。
(2)不看注释,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储存的相关知识,试着迅速理解、翻译词句的意思,并标出一时不能理解的词句。
(3)梳理整体印象。
2、根据整体印象,再默读一遍,理解不懂的词句。
读完后,借助注释、参考书、文言词典、同学老师和相关理解方法,试着去理解不懂的词句的意思和用法。
(二)夯实基础(九层之台,起于垒土)
1、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家”。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时代背景资料:
公元1051——1054年,王安石任舒州(现在安徽省潜山县)通判,1054年(宋仁宗至和**)4月,辞职回家探亲,在归途中游览了山峦起伏,有泉有洞,风景秀美的褒禅山,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2、解释黑体字的含义
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有碑仆道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何可胜道也哉:
3、指出古今异义并解释
非常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
于是于是余有叹焉吾祖死于是吾父死于是
至于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学者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古之学者必有师。
所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十一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指出此类活用并解释
慧褒始舍于其址。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距其院东五里。有泉侧出。
入之甚寒,问其深火尚足以明也。
则其至又加少矣。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常在于险远。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5、一词多义
其
以故其后名之曰距其院东五里独其为文犹可识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而余亦悔其之
既其出视其左右谬其传咎其欲出者
吾其还也其可怪也欤其孰能讥之乎?其皆出于此乎。
文: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不以木为之者,文理有疏密
属予作文以记之文过饰非
乃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曰悉使羸兵负草填之,骑乃得过。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此乃天也
道
有碑仆道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何可胜道也哉
6、特殊句式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者也。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有碑仆道。唐浮图会褒始舍于其址。
(三)整体感知
1、梳理本文思路
全文五段,可以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一、二段),已游山所见的景物和经过,是记叙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
第二层(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
第二部分(第三、四段),写游山的心得。这是文章的议论部分,可以分为两层。
第一层(第三段),写游洞华山的心得。这一层是全文的重点。
第二层(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第三部分(第五段),是记游的结尾。补叙同游者的籍贯、姓名和作记时间,以及作者籍贯、署名。这是写游记常用的格式。
2、思考下面问题
(1)介绍“褒禅山”的语句有哪些?为什么要特别提到仆碑和仆碑上的文字?
(2)第二段中介绍了前后两洞,你认为着重介绍的哪一部分?为什么?
(3)第三段所写的作者心得是什么?在文中寻找关键语句回答。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3总结:
本文通过游褒禅山的所见所感,把______和______两个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借______的体验,说明了处事、治学都要“________”和“______”的道理。
(四)我的发现
1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根据本文请你设计一个最值得探究的问题,并提出你的看法。
问题:
解答:
方法总结:
二展示发现(上课展示自主合作的成果)
(一)展示成果
1、小组交流各自的自学收获和值得探究的问题,整理记录值得交流的自学收获,选出最值得探究的一个问题,集体交流。
收获:
问题:
2、小组**展示整合后的学习成果,其他同学记录有价值的成果。(展示的方式有品读式、问答式、讨论式等方式)
各组同学发言中有价值的成果记录:
3、在各组交流中,你认为最有价值的问题是:
问题:
认可原因:
(二)质疑问难(通过交流,你解决了很多疑难,你还有哪些疑难?)
探究题:议一议:本文由“不得极夫游之乐”生发出“尽吾志”的观点,由“仆碑”生发出“深思慎取”的观点,这两个观点彼此有联系吗?
(三)当堂训练
.讲述“三豕涉河”的故事。
“子夏之晋,过卫,有读《史记》(古书,非司马迁作)者曰:‘晋师三豕涉河。’子夏曰:‘非也,是己亥也’夫已与三相近,豕与亥相似’。至于晋而问之,则曰晋师已亥涉河也。”(《吕氏春秋察传》)
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三总结发现
学有所得(自主整理学习收获,用一分钟时间概括本课的学习收获)
四拓展发现
(一)学以致用翻译句子(做到字字对应,通顺;不乱译,不漏译)
1、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
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4、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5、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6、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7、夫夷以近则游着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8、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二人之所罕至焉。
9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所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10、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二)课外升华
高考链接文言训练
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
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本文有删节)注]①翣(shà):扇子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赋形受质质:资质B.今人乃自贵其贵贵:以……为贵
C.畜妻而育子,同也畜:养D.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陵:欺凌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邻之厚,君之薄也
B.尔不谨,褰帷而放之人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
C.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其孰能讥之乎
D.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台生困暑,夜卧(于)絺维中B.童子拔蒿束之,置火于(其)端
C.其烟勃郁,(烟)左麾右旋,绕床数匝D.蚊一举喙,(人)即号天而诉之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对”,奏对、对策,原本用于臣子向君主陈述见解,提出建议。本文借用“对”的形式,以小喻大,借物讽人,言在此而意在彼,耐人寻味。
B.本文由生活小事入笔,从闻蚊、拍蚊写到照蚊、驱蚊,然后引发议论,逐步推进,最后以天台生“叩心太息”、“坐以终夕”作结,照应开篇。
C.本文描写细致生动,颇富情趣;议论鞭辟入里,启人深思;句式长短交错,整散结合,加之韵脚的巧妙运用,读来淋漓酣畅,令人击节赞叹。
D.本文借童子与天台生的对话,既揭露了同类相残的黑暗的社会现实,又批判了忽视异类生存**的错误认识,阐发了万物*等、物我为一的主题。
《游褒禅山记》教案9
教学目的
1、理解:
领会前人关于“志”、“力”、“物”三者关系看法的精神实质,记住做学问要“深思慎取”的告诫,学习他们不相信旧说,有疑必察的精神和强调实践,反对主观臆断的态度。
2、积累:
⑴ 丰富学生有关文言文的诵读知识,培养诵读文言文的习惯。
⑵ 了解几种文言句式,特别是宾语前置句。
3、运用:
辨析几种常见的修辞格。
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诵读知识及诵读习惯的培养。
2、理解“志”、“力”、“物”三者关系,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3、作者略写仆碑、前洞,详写后洞,与全文主旨的关系。
4、掌握“观”、“名”、“文”、“求”等词的意义和用法;了解“其”的不同用法。
知识点
1、读准难字字音,掌握异读的三个类别。
2、读准文言句子,不要读破句。
3、了解文言虚词在表达语气、传达感情上的作用。
教学方法
串讲法、诵读法、多**。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解题
1、本文体裁:游记散文。
2、全文内容:通过游山,阐发两点感想。
二、范读全文,自读
三、逐段辨析有关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对照译文,辨析疑难)
1、第一段:
⑴ 读准下列词语的字音:浮图、庐冢、漫、华、谬等。
⑵ 译句: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
⑶ 分析“其”字的用法。
⑷ 找出名词用作动词的例句。
2、第二段:
⑴ 找出名词作状语的例子:侧出。
⑵ 找出形容词作动词的例子:穷、明。
⑶ 解词:旷、拥、怠、加、咎、极等。
⑷ 不要读破句:“而余亦悔之……之乐也。”
3、第三段:
⑴ 辨析:“焉”、“而”、“也”等虚词用法。
⑵ 解词:观、得、非常、至于等。
⑶ 读准音:“相之”。
⑷ 口译本段。
4、第四段:
⑴ 标出下列句子的语中停顿处:“后世”句。
⑵ 悲夫(fú)
5、第五段:
⑴ 找出假借字。
⑵ 找出判断句、省略句。
四、作业
背诵全文。
第二课时
一、分段讨论问题
1、第一自然段记了什么?有什么特点?
提示:
记所游山名,交待“褒禅”山名之由来,介绍华山洞的位置及命名原因,考证“华山”原名叫“花山”。
作者记游时,并不沉醉于山水之中,而重在考察事物的原委,正是为下文“谬其传”埋下伏笔,已有“慎取”之意。
2、第二段记叙游华山洞的经过,哪些详写,哪些略写?为什么这样处理材料?
提示:
写游前洞,惜墨如金,一笔带过;写游后洞,**如水,详加介绍。
这样剪裁,是为下文议论铺设事实依据。
3、第三段作者写游山的心得体会。他阐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请指出具体例句。
提示:
阐述了宏伟的目标与不可少的主客观条件之间的联系。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突出了“志”的重要。“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说明“力”的重要。“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说明“物”的重要。“然力足以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从反面强调“尽吾志”的重要。“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则从正面再次强调了“尽吾志”的重要。
4、第四段,作者写了第二点心得体会。哪句话能表明作者的观点?
提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5、本文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结合得自然。***些语句起到了联系和照应作用,请分别找出来。
(例句略)
6、本文末一段写了什么?有何作用?
提示:记同游之人和时间。既照应前文,又对“余与四人拥火以入”补叙。这种写法,可使行文简洁紧凑。
二、读全文,师指点
三、完成思考与练习
《游褒禅山记》教案10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字词。
2、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手法。
3、理清思路,背诵第三段。
4、借鉴学习作者“尽吾志”和“深思慎取”的思想。
教学重点:学习即事明理,叙议结合,前后紧密相扣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学习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人生哲理,表现积极的人生态度。
课时安排:二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
(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
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作者简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上强调“权时之变”,反对因循守旧,客观上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被列宁称为“*十一世纪的**家”(列宁《修改工人**的土地纲领》)。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三、背景资料
《游褒禅山记》是王安石三十四岁时(1054年)从舒州判通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此山,三个月后以追记的形式写下此文。虽然是游记,但却是借记述游山来说理。
王安石游褒禅山未能穷尽山洞。由此事生发开去,讲出一番求学问、做事业的道理,并辨证地提出了“物”、“志”、“力”的关系。这篇文章以其所表现出的深邃的思想、高远的知趣、坚毅的品格给后人以有益的启示。古往今来的仁人志士,其立场和世界观虽然并不相同,但莫不具有远大的抱负和坚韧顽强的追求与奋斗精神。**先驱*有诗道:“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高尚的生活,常在壮烈的**中。”这里,闪耀着思想的光辉,也熔铸着优秀人物的思想精华。
四、学习课文
1、听读课文:注意正音、理解大意
2、讲解第一段
介绍褒禅山概况:
本名①→由来②③→山洞名及来由④→仆碑、本名⑤→音谬⑥
3、作业:书面翻译第一段在笔记本
第二课时
1、复习第一段翻译
2、讲解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的经过并表示遗憾心情:前洞*旷游者众,后洞远游者少。追记后洞中所见——悔
3、讲解第三段游华山洞的心得
A、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
B、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4:作业:书面翻译第三段并背诵。
第三课时
1、检查三段背诵
2、讲解第四段:借仆碑抒发感慨,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3、讲解第五段:记游的结尾——补叙
4、主旨总结
①.教师指出: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试参照此例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学生可能说出多种答案,可以稍加讨论。对不确切的答案应作一点分析,例如“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一句是就仆碑而言,不过是信笔拈来,与游洞无关。作者此次游褒禅山的主要目标是游洞,他的主要感受是缘此而生。)
讨论后应确定,“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一句是全文主旨的概括。
②.追问:作者说“不能至”是指什么说的?(不能至洞的深处,不能见“非常之观”。)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因为已经“尽吾志”了。)“尽吾志”是什么意思?(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关键。
③.“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极夫游之乐”是指什么说的?(至洞之深处。)为什么到了洞之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可以看出,再看下文“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也表现了这样的意思。)你们能不能从*诗词中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作者的这个意思呢?(“无限风光在险峰”。)再说作者的“悔”——这“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随之”。)
小结:“随之”,就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作最大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5、写作特点
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②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③文笔简洁,语言凝炼
6、作业: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基础知识梳理
1、找出文中的词类活用词:
①始舍于于其址
名词作动词,筑舍定居
②有泉侧出
名词作状语,从旁边
③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深:深度。穷:走到尽头。
④则其至又加少矣。到达的人。
⑤火尚足以明也。照明。
⑥其进欲难,而其见欲奇。见:见到的景象。
⑦常在于险远。险阻僻远的地方。
⑧谬其传而莫能名者。谬:使动,弄错,使…错。传:流传的文字。
名:动,识其本名,说出名称。
2、找出文中的判断句: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音谬也。
④此余之所得也。
⑤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补充解释
①偏义复词:庐冢。
②古今异义词:以上、不能、十一、于是、非常、所以。
③一词多义,参见课后练**、三、另补。
4、疑难句释
①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②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
④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5、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⑴唐浮屠慧褒始舍于其址:舍,筑舍定居。名词用作动词
⑵火尚足以明也:明,照明。形容词用作动词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命名。名词用作动词
⑷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险远,险处,远处。形容词用作名词
6、掌握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
⑴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观察)
而世奇伟、瑰怪、非常之观(景象)
大王见臣列观(建筑物的一种,宫廷中的楼台、宫殿)
⑵此余之所得也(得到)
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往往有得(心得、收获)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能够)
⑶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那,代指慧褒埋葬的时间。)
距其院东五里(那,代指慧空禅院)
独其为文犹可识(它,代仆碑)
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它,代穴;那些,代指游客)
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那,代指后洞;那,代指游客)
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自己,代作者)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他们,代指古人)
其孰能讥之乎(难道,表反诘)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义和用法:
A.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形容词作名词,迷乱的地方
B.往往有得:动词作名词,心得
C.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名词,观察
D.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名词,景象
8、将下列句子按其中的“之”字的语法分类
(1)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鱼虫、鸟兽,往往有得
(2)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4)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
(5)至于幽暗昏惑无物以相之
(6)其孰能讥之乎
(7)此余之所得也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3)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写说课稿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游褒禅山记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
一、教材分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单元教学目标是理解文章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知识,进而培养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表面上看,本文是一篇游记,其实是借题发挥的议论文。本文的最大特点是记叙、议论相结合,记叙为议论服务。作者先记叙了自己游山洞的经历。山洞“深”“难”“奇”,因有人“怠而欲出”,自己随之而出,所以不能“极夫游之乐”。接着,作者转入议论,“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这样就把人分成两类,只有那些不畏艰险沿着崎岖的山路勇敢攀登的人,才***到达光辉的顶点。这个道理不仅仅适用于游览爬山,也适用于一切工作。王安石深知,欲达险远,首先需要立志,这是主观条件。没有远大志向就永远到达不了“险远”。有了志,就要持之以恒,有主见,不随波逐流。否则,也不能到达“险远”。在此基础上,自身还要有足够的力量。以上三个方面,志、恒、力都是攀登者自身具备的条件,可谓内部条件。然而到了“幽暗昏惑”之处,如果“无物以相之”,也不能到达。只有内外条件都具备,才能欣赏到无限风光。
课文的教学重点是积累文言知识,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教学难点是学习作者叙议结合的技巧。
二、教学目标
《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新教材在文言教学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课后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非常认同这种倾向,因为读背是“理解、内化、学以致用”的基础环节,是积累语言,澡雪精神,形成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特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课文,积累整理重要的文言知识。
2、体会本文笔墨清淡而情意缠绵动人的特色。
三、教学方法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语文教学过程中的文本研习、问题探究、活动体验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提高综合的语文素养,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为此,我主要采用“反复诵读法”和“问题探究”的教学方法。
通过反复诵读,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感悟文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通过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构建师生间***等、互动对话的语文课堂。
四、说教学程序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导入设计
在初中,我们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山川风物的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抒发作者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游记,却不以表现山水之美为主,而是在记游的基础上,进行大量的议论,议论是文章的中心,而记叙只是一个引子。这篇游记就是北宋散文家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板书)。那么作者借助游褒禅山,阐发了怎样的道理呢?下面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2、文学常识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号半山,卒谥文。北宋临川人,***、思想家、文学家。仁宗庆历二年中进士,嘉祐三年上万言书,提出变法主张。在文学上也有很高的成就,他博古好问,不迷信子古人,主张为文要有“补于世”,散文雄健峭拔,诗歌遒劲清新,诗文思想同**主张是一致的。著作收入《临川先生文集》。
(二)熟读课文,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圈点勾画重点虚词、实词和特殊文言句式;标注出疑难字句。
2、师生交流,质疑释疑,完成对课文的翻译,熟悉课文内容。
(三)研读文本,问题探究
1、速读全文,概括每段大意。(整体把握内容)
明确:第1段——山名考证;第2段——游华山洞;
第3段——游洞心得:第4段——观碑心得;第5段——同游者谁
2、古人在游记中写感受常会用一两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如《醉翁亭记》中的“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如《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本文点明主旨的是哪句?为什么?
明确:①登山游洞的感受——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对于仆碑的感受——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3、华山前后洞各有什么特点,游人的情况怎样?
4、朗读第3段,想一想要想领略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必须具备哪些条件,其中最为重要和可贵的是哪一点?
明确:有志,有力,有物。其中最重要的是“志”
5、结合你读这一段的启发,谈谈怎样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6、课文的第一段和第四段有什么关联?
7、有人认为王安石针对“仆碑”提出“深思而慎取之”的观点,游离于主题之外。结合王安石的处境,谈谈你的观点。
明确:表面上看好像冲淡了文章的主题,细细琢磨,作者把这一小段放在大段议论之后写是有深意的。“仆碑”虽“仆”,毕竟是“碑”,但“其文漫灭”,谬种流传,不得识其真面目。学者不应该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追根溯源,求其本质。王安石变法,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危险,*向来有“成者王侯,败者寇”的说法,一旦变法失败,王安石能否得到一个客观公正的评价呢?王安石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不是有人称王安石为“*人”吗?王安石壮志未酬,他成了后世毁誉交织、争论最多、分歧最大、盖棺难定论的人物。仇视王安石的人极尽诬蔑栽赃之能事,欲“漫灭其文”。由此看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这是多么令人惊心的话语啊!由此而知王安石洞悉人生。
(四)艺术特色
本文在记游的基础上说理,记叙和议论紧密结合,前后照应。
(五)整理文言知识:
1、古今异义,如:
(1)盖予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4)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2、词类活用,如: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2)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3)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4)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5)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6)有泉侧出
3、一词多义,见课后练**
4、特殊句式,如:
(1)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2)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判断句)
(3)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状语后置)
(4)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状语后置)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课后练**、三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2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重点:
目的2、3
教学难点:
目的1、4。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总课时:
3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 冢 华 相 谬 窈 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
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发言,不求**。)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
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提示: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3、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3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高中语文第二册第五单元课文。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的、教学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1、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
2、教学目标的定位
(1)知识目标
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
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学习叙议结合,因事说理的写作手法。
(3)情感目标
领会“意志”、“ 深思慎取”对学习、生活、工作的重要意义。
3、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判断句、陈述句、反问句等常见文言句式
4、教学难点的突破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二、说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 “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
3、教学方法的优化组合
情境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小组合作法———文言文需要小组协作。
**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反馈法———新知识需要及时整理。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三、说学法
1、学生的情况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也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但是部分文言字词的读音、句读、释义依然会对高一学生存在一定的挑战。
2、学法的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1、 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这也是需要学生掌握的一种常见的阅读方法。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
4、归纳法
高二游褒禅山记语文说课稿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这也是一个消化吸收的过程。
四、说教学程序
(一)教学环节与设计思路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就是一个例子,第一篇课文我是详讲、细讲,后面的课文,学生在把握方法的基础上以自学为主)所以本课的教学我安排了四课时,教学环节共分三关即诵读关、通义关、悟志关,其中诵读关解决这样几个教学任务:读准字音、读准句读;通义关主要把握文章的大义、重点实词的含义、重点虚词的用法、文言句式及特殊用法的整理;悟志关在前两关的基础上重点引导学生自主发现文本中的人文内涵及其对现实生活的指导意义,包括文章的自然游览的路线、④“有志矣……不能至也”推开一层,点出“力”,照应上文“余之力尚足以入”。
⑤“有志与力……不能至也”再推开一层,点出“物以相之”,照应上文“火尚足以明也”。
⑥“然力足以至……讥之乎”——用推理导出最重要的结论(即本文主旨),作者正意只在“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这句话上。前有反衬,后有反问,语势节节上升。
⑦“此余之所得也”——总收一笔。
2、教师领读。
也要提示学生考虑如何划分层次。
3、学生分层练习背诵。
可分两层:第一层(开头到“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从“求思之深而无不在(心)”导出立志的重要性;第二层(“有志矣”到段末)阐述“尽吾志”的观点。
〔提示〕这一段逻辑性很强,作者的推理过程明显,行文又处处跟前一段相照应——所有这些都在语气上反映出来。因此,本段使用虚词的频率较高。要提示学生注意“焉”“也”“夫”“则”“而”“故”“矣”“然”“其”“乎”等虚词在表达语气上的作用;必要时教师应二遍三遍地领读。这是本文思想内容的重点,也是诵读的重点。这段能否诵读得顺畅,是衡量这篇课文教学成败的主要标准。
4、检查背诵。
可以采取三种方式:(1)全班学生齐背;(2)抽查个别学生背诵;(3)分别默写若干句。后两种方式可以同步进行。
5、指点与答疑。
①“古人之观于天地……”意思就是“古人观察天地”。“之”,助词,无义,有舒缓语气作用。“于”,这里表示观察的对象,译成现代语时可省略。
②“险”,这里用的是本义,即“高山”,因为后洞在山上。“夷”,指*地,说的是前洞地势。
③“至于幽暗昏惑”中的“至于”是实词性词组,意思是“到了……的地方”。
④“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中的“也”,在一般情况下可省,但此处不能省,它表示肯定的语气,意思是确实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
⑤“此余之所得也”:这是特殊形式的判断句,读时“此”后应作一顿。
五、留作业。
1、连贯背诵第1至3段,准备背诵第4段。
2、绘作者游踪示意图。(据第一、二段绘制)。
3、整理“之”“以”二字的用法。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4
一、说教材
(一)课文分析:《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的讲读课文。本单元的四篇课文都属于唐宋散文。这个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要理解课文所总结的历史教训以及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了解几种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积累文言文知识。
《游褒禅山记》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的名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教学本课我安排了两个课时,第一课时是讲授记游山的部分,第二课时是讲授发议论的部分,我的说课内容是针对第二课时来说的,这个课时的教学重点是掌握虚词“者”、“其”的意义与用法,教学难点是领悟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二)学情分析:《语文教学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教学目标:根据教学大纲,分析本文特点,结合学生实际,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学习文本中词语的活用,了解文言虚词“者”、“其”的意义与用法。
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课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事必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二、说教法
《游褒禅山记》是一首晦涩难懂的文言文,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也是很难把握的,根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我主要采用了“反复诵读法”、“串讲翻译法”和“问题探究法”的教学方法。
反复诵读:这是本课教学的主要方法,通过反复诵读能熟悉并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知识。
串讲翻译:通过文本的疏通,为学生理解课文扫清障碍。
问题探究:展开教师、学生、作者和文本四者之间的对话,理清“志”、“力”、“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三、说学法
我将结合作者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等写作手法进行教学。引导学生诵读、齐读、品味,力争能通过这三方面使学生领会作者所阐发的“深思慎取”的道理并培养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南朝刘勰说过:“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山水之乐在于陶冶性情,也在于一山一水给我们诸多的联想与点滴的感慨,你们也会有这样的体验吧?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5
尊敬的老师,各位同学。今天我说课的篇目是《游褒禅山记》,为了更好的体现我的教学设计,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是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第三册第五单元的第二篇课文,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作者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
《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记叙了王安石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学习本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二、说学情
高二学生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文言文阅读能力,但由于人生阅历的缺乏和知识结构的不完善,对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的领会有一定的困难,因此,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是通过疏通文本,学习文中文言文知识,从而领会作者阐述的“深思慎取”的道理。
三、说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要求,再结合本单元的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把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确定为:
知识与能力目标:
①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现象和特殊的文言句式。
②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领会治学处世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再次,我来说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高中课程标准对文言文教学的要求是不必对艺术特色等做过多的分析,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掌握文中的重点文言实词、虚词、词类活用和特殊的文言句式。体会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为: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四、说教学方法: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据此,我准备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实施教学:
(一)、朗读法:使学生在朗读中感知课文,理解课文。
(二)、讨论点拨法:从不同角度巧设疑,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自主解决疑问,把握课文内容。
(三)、情景激励法、分析法等。针对重、难点,逐个层次分析,使学生把握重点,突破难点。
这样,就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知识水*出发,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培养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以后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再来说学法:
新教学大纲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学习、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3、尝试对古代散**一点评析。
五、说教学过程:
基于以上考虑,根据教指导学,为了学,服务于学的指导思想,我准备采用以下的教学步骤来达到教学目的。根据课文的内容我安排了两课时。
第一课时
1、导入新课:
人们常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又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导入新课就显得十分的重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我将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来达到目的。
2、释题和背景、作者介绍,帮助同学了解一些文学常识。
3、阅读文章,疏通文意。
在这里我将采取的步骤是: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教师点拨。通过朗读法、讨论点拨法来帮助同学了解文章大意,让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自主阅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文意;遇有读不通的地方,提出疑问,在小组内交流讨论,合作探究,或查找资料,请教老师。了解了文章大意就有利于后面教学环节的进行。
第二课时主要就进入课文分析:
1、首先我将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然后以**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其次重点分析第三、四段。通过游山的“所得”,重点把握作者的观点“尽吾志”,以及由此而进一步提出的“深思”和“慎取”。详细分析作者是怎样得出“深思而慎取”的道理。这个环节中我运用了朗读法、讨论点拨法,这样能带动课堂气氛和体现课堂上学生的主体性。最后略讲第五段内容。
2、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3、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让学生自主整理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现象。
六、说板书设计:
一篇好的板书设计能体现本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重难点,有益于学生学习。我采用的是提纲式的板书设计,以简洁的文字,体现了课文的内容,以板书为提纲带动各个教学环节,利于学生背诵、理解。整个板书设计构成**的整体,让学生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的结合中完成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附板书:《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记叙记山(山→院→洞→碑)
游洞(前洞→后洞)
议论怠出而悔有志、力、物
漫灭谬传深思慎取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包括教材、学情、教学目标和重难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以及板书设计。我的说课完毕,谢谢大家!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6
教材简析: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王安石的一篇补世力作。这篇游记,叙述他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本课是高中语文课本第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六国论》和《游褒禅山记》是教读课文,《伶官传序》和《石钟山记》是自读课文。《六国论》和《伶官传序》都是借古讽今的史论,《游褒禅山记》和《石钟山记》都是因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显然引领了《石钟山记》。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学生学习文言文的要求是:能够诵读浅易文言文,理解词句的含义和作品的思想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重点掌握常见的150个文言实词、18个文言虚词和主要文言句式在课文中的用法。根据这一要求,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一、认知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二、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一、重点积累名、曰、文、进、奇、好、出、极、观、求、险等文言实词的意义。
二、掌握虚词“以”、“其”的意义与用法。
三、词类活用。
教学难点
一、掌握文章说理深刻、章法严谨的写作特点。
二、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
教法运用:
指导思想:
坚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三主”的教学思想以及素质教育的方向,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发展学生健全的认知结构,激励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学会学习。
教学设想:
一、本文是一篇文言文,文字上有一定的障碍,应在课前梳理清楚。
二、本文又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
三、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利用多****展示相关的风光图片以及作者的游程(制作成多**课件)。
四、为了掌握本文重要的文言词语,可利用多****展示相关课堂习题。
教学方法:
诵读法---古诗文需要熟读背诵。
串讲法---文言文需要疏通文意。
**法---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比较法---新旧知需要温故知新。
讨论法---课堂上需要活跃气氛。
练习法---教学上需要精讲多练。
教学**:
录音机、多**课件、幻灯片。
学法指导:
高一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一、引导学生利用课文注释,使用工具书自己翻译,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解难,培养自学能力。
二、告诉学生翻译文言文要遵循的原则。
三、调动学生思考、讨论、交流的积极性,教师适时点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提示学生反复诵读课文,体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
五、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教学程序:
教学本课可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1、 导入新课:
首先给学生介绍的七绝诗《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学生通过诵读领会了“无限风光在险峰”一句的含义。随后因势利导,引出课题,指出今天我们要学习的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就含有类似的深邃哲理。
2、 整体感知:
先用录音机播放课文朗读,再**学生诵读全文,了解文章大意,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纠正不正确的读音。并以**的形式检查学生的理解情况:
①课文中记游部分,集中于文中哪几段?(第1、2节)
②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2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③文中第三段的议论是针对哪部分内容阐发的?(第3 节)
得出怎样的结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慎取之也。)
④请同学们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能够作为"无限风光在险峰"注脚的语句 (“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3、 写作顺序:
A、本名与别名的由来
B、记游洞经过
C、抒发游洞的感慨
D、简写由仆碑而产生的感想
E、补记同游之人、记游时间
4、课文分析:
A、引导学生自读前两段,让学生叙述游山经过。从学生的回答中提出重点实词的解释方法。
( “舍”在注释中解释为“筑舍定居”,其根据是什么?曾见过的类似的句子有哪些?这样解释是古汉语的什么特点?——名词活用作动词,曾学过“驴不胜怒,蹄之”、“公将鼓之”等。总结:“慧褒始舍于其址”,在“其址”前边的必须是个动词,来表示慧褒的动作。因此,从“舍”的名词必须引申开去,会想到“舍”是由人建造给人居住的,故释为“筑舍定居”。这便是从词的位置以及词的关系来揣摩词的意义。因此,识词辨义要考察语言环境,不但在句中看,还要注意句与句的关系。前两段中用法相近的还有: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名:名词作动词,“命名”之意。火尚足以明也。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之意。这便是词类活用)
B、以**方式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情况。
(1)第1 节中为何提及仆碑及仆碑上的文字?
(为后文作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物的本源,充分体现了“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这也是“深思慎取”的依据。)
(2)第2 节略与详是怎样安排的?***哪些对比?这些对比的作用是什么?
(略写游前洞。详写游后洞及所见所感。)
(对比有: 前洞 后洞
*旷 幽深
甚众 已少、又少
余所至浅 好游者所至深
还有见到奇景的欣喜与出洞的后悔相比。)
(作用:为议论作铺垫。)
C、课堂训练:
归纳“名、曰、文、进、奇、好、出、极”的意义与用法。
完成课后练习第二、三题。
第二课时:
1、导入新课;
第二段详写游后洞的经过,着重写在力尚足、火尚明的情况下,竟随“怠者”而返的遗憾心情。还有前洞与后洞的对比,都为第3、4段 的议论打下伏笔。
2、思考,回答第2自然段的层次:
第一层:开头到“遂与之俱出”,记游洞经过。
第二层:“盖余所至”到段末,追记后洞所见并表达遗憾的心情。
3、诵读第三段:
教师范读并穿插评点,及时进行**和展开讨论。
**
①古代游记中写感受,常用一句话来概括全文的主旨,例如《醉翁亭记》末段:“太守之乐其乐”“醉能同其乐”二语便是该文的主旨。说说本文的主旨可用哪句话来概括。
( “尽吾志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
②作者说“不能至”是针对什么说的?
(不能到达洞的深处,见不到“非常之观”。)
③这本来是件有“悔”的事,为什么作者又说“可以无悔”呢?
(因为已经“尽吾志”了。)
④“尽吾志”是什么意思?
(为实现自己的愿望作最大的努力。)
小结:“尽吾志”是这句话的要害。
讨论
①“尽吾志”这句话跟前段记游中哪句话是前后照应的?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②“极夫游之乐”是针对什么说和?
(至洞之深处。)
③为什么到了洞的深处才能“极夫游之乐”呢?
(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④作者“悔”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随之止。)
小结:“随之止”是放弃自己的意愿,不做最大的努力而屈从别人,这正是本句的要害。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有志。
4、读析第4 段:
学生朗读,然后展开讨论。
(1)“古书之不存”跟上文哪句话相照应?
(其文漫灭。)
(2)“后世之谬其传”又是跟哪句话相照应?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3)这样说来,这两句话是不是专指碑文字迹模糊和“花山”被误传为“华山”这两件事说的呢?为什么?
(不是,它既是专指,又是泛指,而且重在泛指。从“何可胜道也哉”中,看出它是泛指文字流传或刊印的讹误。)
小结:这就是从个别引申出一般的写法,也表现了作者的阔大胸襟,看问题有思想高度。
由此得出本段的结论:要深思慎取。
5、略讲第五段:了解古人写游记结尾的写法和作用。
6、总结扩展:
中心思想。(这篇游记叙述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并借此生发议论,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深思而慎取”的态度。)
写作特色。(因事见理、叙议结合,重点突出、详略得当,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心得交流。(各人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学习本文后的感想)
7、课堂练习:
整理虚词“其”字的用法(结合练习“三”)。
完成课后练习“一”。
8、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
课后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要力求体现程序性、概括性、指导性、艺术性。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记叙 记山(山 → 院 → 洞 → 碑) 仆碑(1节)
(1、2节) 游洞(前洞 → 后洞) 后洞(2节)
议论 怠出而悔 有志、力、物(3节)
(3、4节) 漫灭谬传 深思慎取(4节)
因事见理、叙议结合 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结构严密、前后照应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7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能理解词句含义,读懂课文,学习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的内容和思想倾向。大纲在语文教学目的阐述中还有这样的话:“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这也是与文言文教学密切相关的。
(二)关于考纲:
根据《大纲》的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古代诗文的阅读作了三个递进层次的要求:
①理解(能力层级B):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理解常见文言虚词虚词在文中的用法;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
②分析综合(能力层级C);筛选并提取文中的重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③鉴赏评价(能力层级E);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
(三)关于教材:
新教材非常重视古代经典诗文的阅读积累,**教材编排的古代诗文作品,约占课文总数的40%,高一文言文按时代编排,高一下第五单元为宋代散文,宋代散文继承唐古文运动的传统有所发展,题材更加广泛,形式更加多样,语言更加畅达,并且更长于议论,对后世的散文创作有深远的影响。从语言文字上看,宋朝散文较上册的文言文更为浅显。
文言文教学,新教材编排上有明显的“两重一轻”倾向,“两重”是指重视诵读,重视积累;“一轻”指轻篇章的琐屑分析。这一倾向从新教材的练习设计可明显看出来。我个人认为文言文教学应体现这种倾向,避免大量无效的分析,应多诵读……培养语感。
(四)关于学情:
学生经过初中和高一上期的文言文学习,已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实词、虚词,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但仍有一些难点有待突破,如文言句式,词类活用、虚词的用法等。我任教的两个班的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比较浓厚,课堂气氛活跃。
针对以上的分析情况,本课的教学目的、学法、教法和教学程序确定如下:
二、说教学目的
(一)教学目的:
①诵读课文;
②准确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③归纳并掌握“道”“盖”“文”三个多义词的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的用法;
④体会并借鉴本文即事明理的写法;领会文章所阐发的哲理。
(二)教学重点:
①诵读
②积累
(三)教学难点:
①准确判断词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②虚词用法: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1、诵读法。这是学习文言文最基础、最重要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方法。诵读能在感知言语声音形态的同时,实现对文本的感悟理解。言语声音形态与情味的关系是极其密切的,从感知的直接性来说,文字不如声音彻底、深刻、细腻。因此诵读法成功关键是要读出声音的各种形态,如节奏、语调等,只有这样,才能听到“古人”的心声,才能“得他滋味”(朱熹语),才能触摸到言语主体的情味。否则,仅得其声音,得其字形,充其量也只是“认读”。当然,要做到这一点,有一个探究、发现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逐步读出“情味”来。因此,范读多读显得非常重要。
2、圈点法。使用各种圈点勾画符号阅读文言文,也是古人一种重要的读书方法。唐彪曾说:“凡书文有圈点,则读者易于领会,而句读无讹。不然,遇古奥之句,不免上字下读,而下字上读,……”我从两方面进行指导:一是指导使用圈点勾画符号,二是指导学生在圈点勾画的基础上适当作一些批注。第一节课,学生主要勾画出疑难处及哲理句。
3、猜读法。哥德曼认为,阅读过程并非一个精确知觉的过程和系列加工的过程,而是一个选择的过程和预期的过程,阅读是一种语言心理学的猜测游戏。在学生掌握了一定数量的文言词汇后,碰到难词时,教师应引导点拨学生大胆猜测,在小心求证的基础上准确把握词在文中的含义。这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习《游》文,我精选七个重要词语为例让学生猜,点拨指导运用七种方法。
4、练习法。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能力。我设计两套练习,一是课堂巩固练习,重在巩固课文的重要词语;二是课外迁移练习,选用98高考题,进一步巩固准确把握文言词语意义的方法。
(二)教法:
1、点拨法:蔡澄清先生大力倡导的语文点拨教学法是根据*汉语文的特点,针对中学生学习语的实际,为落实启发式教学原则而采取的一种教法。所谓“点拨”,就是教师针对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知识障碍、思维障碍与心理障碍,运用画龙点睛和排除故障的方法,启发学生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的方法。简单说,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点拨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在学习《游褒禅山记》中,我主要点拨的是准确理解词语含义的几种方法,使学生学会“猜”,从而提高阅读文言文能力。
2、归纳法。从上学期开始,我一直对常见实词、虚词的意义用法进行系统归纳,使所学知识系统化,网络化,既便于记忆,又便于运用。如《游褒禅山记》一文的第二课时,我主要运用归纳法,归纳“文”“盖”“道”三个实词义项及“乃”“然”“其”三个虚词用法。兹举一例如下:
→独体汉字叫“文”→文字
→装饰→掩饰(文过饰非)
→彩色交错为“文”
→华丽,有文采→文辞→文章,文献→文化教育
四、说教学程序:
(一)总体设计:通过以上分析,我确定了本文的教学整体思路:通过诵读把握全文;通过猜读训练思维;通过归纳使知识系统化、网络化;通过精练巩固、强化。在这个思路指导下,《游褒禅山记》一文的教学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主要是:诵读、积累;第二课时主要是:诵读、归纳。
(二)第一课时教学过程设计:
1、导入及解题(2分钟)*诗导入:“无限风光在险峰”
学生自读注解①补充王安石相关内容
2、整体把握:(19分钟)
(1)范读(5分钟)难读字点拨:褒、华、谬、咎、父
(2)**朗读(5分钟)诵读点拨:(略)
(3)齐读(5分钟)
(4)全文思路:(4分钟)
设计问题点拨思路
悔游:不得极夫游之乐
↓
悟理:要有志
1、作者主要游了哪些地方?
要深思慎取
结果如何?
2、作者悟出了什么道理?(请学生圈点、勾画,老师板书如左。)
3、理解重点词语:(12分钟)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语法推断(舍,房子,但在句中作谓语,故用为动词,可解为“做房子定居”。)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形训推断(阝,古作“阜”无石之山,故从“阝”之字,大都与山、高下有关,阳即指“山南”。)
(3)有碑仆道成语推断(今有成语“前仆后继”,“仆”意为“倒下”,据此结合语境,不难判断此处“仆”即为“倒下”之义)
(4)独其为文犹可识联今推断(联合现代联合关系词汇,如文字、文章等,据同义联合原理,可知“文”有“文字”“文章”等义,此处便不难断为“文字”。)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语境推断(穷,穷尽,据文中语境“游”,不难理解此处“穷”可解为“走到尽头”。)
(6)则其至又加少矣迁移推断(加,此处解为“增加”显然不通,若联系曾经学过的“民不加少”,知此处“加”为“更”之义,便可马上推断“加”的意义:副词,更。亦可用语法和联今法,此处“加”作状语,联系现代汉语有“更加”一词,亦可推断出正确意义。)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对位推断(此句后有“险以远,则至者少”一句,由此可知“夷”与“险”义相对,结合语境,大致可猜出“*坦”之义,联系常用语“夷为*地”亦可推断。)
强调:以上的方法可以综合运用,推断将更为准确。
4、**朗读全文(5分钟)
5、课内巩固练习(7分钟)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
众。()
③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
亦悔……()
④入之愈深,甚进愈难,则
其见愈奇。()
⑤不出,火且尽。()
⑥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
而慎取之也()()
⑦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者()
提示:
①联今推断
②语法推断
③语境推断
④语法推断
⑤迁移推断
⑥迁移推断
⑦成语推断
7、课外迁移训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在括号内解释加点词。
李若水字清卿,氵名州曲周人。靖康**,为太学博士。开府仪同三司高俅死,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若水言:“俅以幸臣躐跻显位,败坏军政,金人长驱,其罪当与童贯等()。得全首领以没,尚当追削官秩,示与众弃;而有司()循常习故,欲加缛礼,非所以()靖公议也。”章再上,乃止。……二年,金人再邀帝出郊,帝殊有难色,若水以为无他虑,扈从以行。金人计中变,逼帝易服,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气结仆()地,众皆散,留铁骑数十守视。粘罕令曰:“必使李侍郎无恙。”若水绝不食,或勉()之曰:“事无可为者,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若水叹曰:“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其仆亦来慰解,曰:“公父母春秋()高,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若水叱之曰:“吾不复顾家矣!忠臣事君,有死无二。然吾亲老,汝归勿遽()言,令兄弟徐言之可也。”……粘罕令拥之去,反顾骂益甚。至郊坛下,谓其仆谢宁曰:“我为国死,职耳,奈并累若属何!”又骂不绝口,监军者挝破其唇,口巽血骂愈切,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年***。
[注]①李若水:北宋末年人,官至吏部侍郎。靖康二年随钦宗至金营,不屈而被害。②躐跻:越级升官。③扈从:随从护驾。④粘罕:金国贵族,官至都元帅,执掌国政。多次率军攻打北宋。⑤口巽血:含血喷出。
附:高考原题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非所以靖公议也靖:*息。
B、金人曳出,击之败面曳:蜂拥。
C、若少屈,冀得一归觐觐:拜见。
D、我为国死,职耳职:职分。
2、比较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①俅以幸臣躐跻显位②得全首领以没
③扈从以行④至以刃裂颈断舌而死
A、①和④相同,②和③相同。
B、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C、①和④不同,②和③相同。
D、①和④不同,②和③不同。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事,天子当挂服举哀故事:指先例。
B、得全首领以没全首领:保持高位。
C、而有司循常习故有司:指主管官吏。
D、公父母春秋高春秋:指年龄。
以下4—5题的句子在文中的正确意思是()
4、①其罪当与童贯等②帝殊有难色(3分)
A、①他的罪责应当归于童贯等人
②**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B、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C、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有特殊的为难神色
D、①他的罪责应当与童贯一样
②**有十分为难的神色
5、①汝归勿遽言②奈并累若属何(3分)
A、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B、①你回去后不要惊慌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C、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可怎么办呢
D、①你回去后不要匆忙地说这件事
②为什么又把你们一起牵累了呢
6、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从分句间语意关系的角度看,分类正确的一组是(3分)
①若水抱持而哭,诋金人为狗辈。
②公昨虽言,国相无怒心。
③今日顺从,明日富贵矣。
④天无二日,若水宁有二主哉!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
C、①④|②|③D、①|②|③|④
7、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李若水认为高俅败坏军政,以致金人入侵,应降低他生前官爵俸禄的等级,而不应循常习故,用隆重的礼节为他治丧。**当即接受他的意见,不再为高俅挂服举哀。
B、金人邀请宋钦宗出郊,却又中途变卦,逼钦宗改换服装以侮辱宋朝。李若水坚守气节,大骂金人,虽惨遭毒打,仍未动摇自己的忠心,并以xxx对金人的诱降表示抗争。
C、李若水不愿为了能回家侍奉父母而投降,他严词拒绝了仆人要他屈从金人的劝说。但又流露出对父母的牵挂,要仆人转告兄弟慢慢地禀告父母,不要惊吓了老人。
D、粘罕诱降李若水遭到失败,于是下令杀掉他。李若水义无反顾,骂不绝口,金人打破了他的嘴唇,他喷血痛骂,愈加激切,以至遭裂颈断舌而死,景象十分惨烈。文章来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8
一、说课标
新课标中对学生学习文言文有这样的要求,“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词句含义,读懂文章内容。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文言句式的意义或用法,注重在阅读实践中举一反三。诵读古代诗词和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二、说教材
《游褒禅山记》选自高中语文必修2的第三单元。这一单元的三篇课文都是古代的山水游记类散文,其他两篇分别是《兰亭集序》和《赤壁赋》。我国古代的山水游记多以描写景物、记述游览经历为主。但在对自然景物的客观描绘中,往往融入了抒情、说理的内容;在记游的同时倾注了作者个人的志趣和感情。
《游褒禅山记》就是在写景记游的同时表达了自己因此游不畅而产生的感慨。游记立意超卓,指向鲜明,言简而意丰,言近而旨永。“吟咏之间吐呐珠玉之声,眉睫之前卷舒风云之色”,自创新格而弥足珍贵,彪炳千古而有无限的可开掘性。
它提出要实现远大理想,成就一番事业,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并提出治学必须有“深思慎取”的态度。这来自生活的体悟至今仍能引发我们的再思考。
三、说教学设想和课时安排
本文是一篇游记散文,难度不大,而且注释详细,因此我准备将文言知识的积累通过课内合作探究、师生共同解决的方式完成。文中的重点细节品读也采用合作探究的方式。我计划用一课时完成我的教学目标。
四、说教学目标
鉴于以上分析,我制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读准字音,读准文言句读。
2.掌握文言常见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加强文言文字词句知识的积累。
3.理清文章的思路,领会文章的思想内容。
过程与方法
1.掌握整体感知古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2.通过朗读理解古文思想内涵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味作者从游山这样的小事中悟出的人生哲理,表现的积极人生态度。
2.理解作者“尽吾志”的思想,体会“深思慎取”的重要性。
五、说教学方法
古人云,“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教学过程实际上就是教师引导、学生感悟的过程。良好的引导,就不能简单地把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以结论的形式直接告诉学生,而应当启发铺垫,让学生通过积极的思维活动,在讨论中逐渐明了,并且最终由学生之口讲出来。露滋苗始发,渠成水自流。所以,教学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铺垫。做教师的最高境界就是凭借到位的铺垫,把要传达给学生的知识,让学生自己体悟出来,自己总结出来。
所以本节课以诵读法和引导法为主,合作讨论法、点拨法、串讲法相结合。
六、说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过程分为以下几个环节:
一、形象导入,激发热情
二、反复诵读,全面把握
(一)一读正字音
(二)二读通文意
(三)三读抓关键
(四)四读探(叹)中心
三、知人论世,主旨探究
四、课堂延伸,升华主旨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9
今天我要说的是《游褒禅山记》复习,现依据教学大纲、考纲、教材、学情对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的制定及教学程序的设计等方面作如下说明:
一、说大纲、考纲、教材和学情
(一)关于大纲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读懂文言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课文中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和常见文言虚词的用法,以及与现代汉语不同的文言句式。能结合教材中的古代诗文了解相关的文化常识,丰富文化积累。
(二)关于考纲
据《大纲》要求,高考《考试说明》对文言文要求是:1.正确认读基本篇目的字音,读清句读。2.理解基本篇目中常见文言实词、文言虚词的含义及用法。3.理解并能够用现代汉语翻译基本篇目中的重要文言语句。4.理解基本篇目的思想内容及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三)关于教材
<<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审定教材>>第二册教材中的第三单元,单元训练重点就是读清句读,了解文言句式的知识,理解文章所阐发的人生哲理
(四)关于学情
此前,学生学习文言文已经有了初中三年的学习经验,**高中后又掌握了不少的文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篇浅易的文言文并不会感到特别的吃力。而这节课又是复习课,对于一些学生易掌握的知识可略说,而对于*时的易错的要重点说,要说透。对于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迁移,传授学生记忆方法。
二、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中名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的用法。了解文言虚词“其”的意义与用法。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2、能力目标——熟读背诵,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情感目标——领会治学处世皆须坚定意志,并且要深思慎取的道理。
教学重点:
重点: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用法,古今词义的区别及特殊的文言句式。虚词“其”的用法。
2.通过合作讨论、课文叙议结合的特点,理解叙述与议论的内在逻辑联系
难点:理解《游褒禅山记》所阐述的道理
三、说学法、教法
(一)学法
高二学生对文言文阅读已具备了一些基础知识和积累,但对如何学习文言文,还是一个新课题,因此教师应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运用已有的知识框架同化新信息,建立新的智能,逐步走向**学习的境界。
1、比较法
本文是一篇游记,可与学过的旧课文进行联系比较。教学中,通过回顾初中的学过《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进行比较,加深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特点。帮助学生突破难点。
2、讨论法
作为一节复习课,学生可讨论,可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调动学生思考、交流的积极性,通过讨论,学生加深对本课词类活用,特殊句式的掌握,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练习法
这是巩固知识、发展能力的有效方法,关键在一个“精”字。“练”不求“多”,应求“精”,要用最少的练习巩固学生的知识,我设计了课堂练笔练习,重点巩固,当堂“消化”。
(二)教法
1、点拨法
所谓“点”就是点击要害,抓重点;所谓“拨”,就是拨疑难,排障碍。此法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我主要点拨的是词类活用,句子的翻译
2、迁移法、归纳法
鼓励学生及时归纳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注意积累文言文知识。
3、**法
课堂上需要师生互动
四、说教学程序
以复习初中所学两篇游记的文体知识导入,了解游记这种文体知识,理解文章的主旨,然后通过课件展现,帮助学生复习巩固字音,字意,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对于学生回答中出现的问题进行点拨,释疑。对一些知识点进行归纳。例如“其”的用法。在疏通字音、字意的基础上理解文章的结构,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方法。
五、布置作业
阅读文言文的能力,知识点的掌握还需要一定练习来巩固,我布置了《单招零距离》P86-P88的练习
六、板书
板书是一堂课的精华所在。我设计的板书如下:
1节:山名考证
记叙山—院—碑
2节:游华山洞
前洞:*旷、游者众
后洞:幽深、罕至
3节:游洞心得
议论
4节:观碑心得
游褒禅山记说课稿10
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游褒禅山记》,这篇课文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二篇文言文。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这三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地位
文章语言难度适中,内容有很好的针对性,适合对高二学生进行文言文教学。本单元的学习内容是宋代散文,《游褒禅山记》与《石钟山记》编入同一单元,前者是教读课文,后者是自读课文。两者都是即事说理的游记。《游褒禅山记》的教学应是对《石钟山记》自读教学的引领和铺垫。
(二)教学目标
结合本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标要求,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设定为以下三个方面:
1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
2学生结合实际领会处世治学皆须坚定意志、深思慎取的道理,借鉴本文即事说理的写法。
3指导诵读,培养学生借助注解、依据上下文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三)重点难点
依据教学目标,参照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确定本课教学的重点、难点如下:
重点:积累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知识。(积累“卒、道、极、观、得、悲”等实词,“以”、“其”两个虚词的意义与用法,以及文言特殊句式。)
难点:领会文章所阐述的道理以及即事说理的写法。
二、教法学法
1.教法
教学是一门艺术,因此,教师要本着"因材施教"以及"教学有法,但无定法"的原则,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根据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征,我采用以下方法进行教学:
1、学生诵读、教师范读,整体感知的教学方法。
2、点拨词句方面的一些知识,循序渐进,逐步积累的教学方法。
2.学法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学会自主、合作、探究。要重视师生的语言交际和心灵沟通。”据此,我确定了以下学法及能力培养:
1、圈点、勾画、批注的方法。
2、参照注解,动口动脑,培养学生自己获取知识的能力。
3、指导学生进行正确的诵读
3.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和多**辅助
三、教学过程
(一)准备阶段
我主要的准备工作是备好课,做好PPT课件。在课前两天布置学生预习该课。
(二)课堂教学过程
我计划两个课时完成本课教学任务。第一课时完成对“言”的解读;第二课时完成对“文”的品赏。每课时各设计四个环节。
第一课时
一、导入:由学过的《小石潭记》、《登泰山记》、《醉翁亭记》等文言文游记导入。
设计理由:回顾学过的类似文言文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对此课文的学习状态。
二、课文导读
1、学生读题注,了解作者及背景。
2、学生**诵读一遍,教师强调注意读准字音。
3、播放朗读录音,教师纠正学生诵读时不正确的读音
设计理由:扫清文言文阅读的初步障碍
三、语言积累
1、小组合作。借助注解,疏通课文,学生整理文言词语、特殊句式。
2、练习巩固。(配发习题、实物投影)
(1)重点词:卒、文、道、极、观、得、夷、相、悲、胜
(2)词类活用:舍、名、穷、谬、传
(3)特色句式翻译:(教师点拨,以直译为主,力求准确)
①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判断句
②此余之所得也。判断句
③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设计理由:以解释加点词、特色文句翻译题形式,突出了学生自主学**惯的培养,也落实了重点词句积累这个学习目标,为下节课“文”的品赏做准备和铺垫。
3、课时小结
(1)学生齐读课文,巩固重点字词。
(2)总结文言知识学法:一要熟读,二要结合上下文推断词意。
四、课后练习
1、熟读课文,整理虚词“以”、“其”在文中的用法。
2、背诵课文1、2段。
第二课时
一、检测导入
1、学生齐背课文1、2段
2、**:本文是游记,从第一段交代看,作者参加游览的三个点是什么?(出示游褒禅山示意图)
由学生思考前两段与后文的关系导入本课时的学习。
二、思考讨论
1、学生自读全文,思考本文与其他游记的异同。
设计理由:帮助学生弄清本文形式上是游记,内容上其实是议论文。
2、议论的标志是哪个句或字?(“于是余有叹焉”的“叹”,“有所得”的“得”),“叹”“得”指的是什么?(两个观点:①尽吾志;②深思慎取)
3、教师结合资料补充王安石变法及其坚定意志、百折不挠的精神。
4、思考:王安石游褒禅山有“得”,你还会有哪些“得”?以此来落实教学目标
三、反馈巩固
1、归纳写法。
问题设置: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试从①过渡衔接;②两部分在文字上的前后呼应;③游山与处世治学两者的内在联系这三方面思考)讨论。
学生讨论交流,教师补充。意在指导学生用归纳和比较的方法来思考和解决问题。
明确:
(1)因事说理,叙议结合。
(2)重点突出,详略得当。
(3)结构严谨,前后照应。
2、理清思路。(幻灯片出示课文结构图)
3、指导背诵3、4段。
4、简要总结:文言文学习要熟读精思,要因言悟道。
四、拓展迁移
1、学以致用:联系学生实际谈谈志、力、物三者之间关系。(可以预设名校、重点班问题;家教问题。老师、学校都是“物”、是外因,学习最主要的是自身的努力)
板书设计
记叙(议论的基础)——山院洞碑
议论(记叙的深化)——尽志无悔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4)
——游玉皇山作文10篇
游玉皇山作文1
玉皇山有万山之祖的名称,它如巨龙横卧,雄伟壮丽,与凤凰山遥相呼应,有“龙飞凤舞”的美称。
今天,我们和玉皇山来了个亲密接触。玉皇山山脚有一块牌匾,上面写着“玉皇山”三个大金字,非常引人注目。向上望去,玉皇山的石阶像一条从天上飘落的彩带,游人像一个个小白点,在彩带上慢慢的移动。
我们拾级而上,进入了一个树的海洋。那儿有一颗古柏,它的树叶并不茂盛,树杆却奇特,它的根扎在深深泥土里,树冠仰首挺胸,刚劲有力的树杈像尖利的龙爪,伸向天空,一股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绿油油的草地上洒满了野花,有的地方零零落落,有的密密麻麻,漂亮极了。我还看见许多野果,有红的绿的,看得我口水都流出来了。
我们一口气爬到了山顶,来到了紫来洞,斜壁上写着“紫气东来”,巧妙嵌入了紫来二字。走进洞里,黑乎乎的,但是非常凉爽。加上黄的绿的灯光和上面小洞照进来的太阳光,紫来洞便显得幽深奇特。洞内有许多的石像,有的横卧在一个大石坑里,非常慈祥;有的盘腿坐着,正在念经;有的身上的彩条随风飘扬,是在开心地采花呢!
走出紫来洞,站在山顶往下望,杭城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我看见了八卦田,相传那是南宋**祭祀农耕的地方,田地分成八块,有红通通的柿子,有黄灿灿的麦子,有紫色的茄子……向东远眺,钱塘江像一条玉带,一座座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杭州迈入钱江新时代,如同初升的太阳,生气勃勃。
啊!美丽的杭州。
游玉皇山作文2
冬爷爷刚刚迈着沉重的步伐离我们而去,春姑娘就迫不及待地踏着轻盈的脚步来了。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为了不辜负这美好的春光,我和妈妈一大早便来到了玉皇山脚下,准备去领略山顶秀美的风光。一路上,我们闻着清新甜润的空气,看着湛蓝深远的天空,听着小鸟悦耳的歌声,有一种说不尽的舒畅。
正在我们准备休息的时候,突然妈妈发现我的登山杖的脚不见了,我仔细回想了下,刚刚一个大台阶的地方,好像登山杖**了一个小洞里,会不会是那时候把脚弄丢了呢?我们连忙回头去找,仔细地寻找每一个小洞,但是还是没有找到。正当我们耷拉着头,准备放弃的时候,我突然眼前一亮:哇!登山杖的脚!它正在前面一个台阶里的小洞里躲着,呼呼大睡呢,看上去舒服极了!
这个小插曲丝毫没有影响我们的心情,我们继续向山顶爬去。山顶附近的竹林郁郁葱葱,竹叶青翠欲滴,远远望去,像一片绿色的海洋。站在山顶的亭子里,我们眺望远方,西湖美景,尽收眼底。
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临近中午,我们拾级而下,踏上归程。回望高耸的玉皇山峰,我们约定以后要经常爬山,亲近自然,强身健体,陶冶情操。
游玉皇山作文3
前天晚上,爸爸对我说:“儿子,明天我们去玉皇山吧。”“太好啦!太好啦!”我还没有等爸爸说完,就高兴地跳了起来。
一大早,我们背着行李,提上水果,来到公交站台,乘上K511公交车到观音塘小区下车,我们先去了四季青服装城买了几件衣服,然后又乘坐K12公交车到玉皇山脚下,刚想进去时,一位工作人员把我们拦住,向前一步说:“小朋友,你们先到旁边售票处买票,然后才能进去。”于是,爸爸买了三张门票,经过几番周折终于可以爬山了。
我们沿着玉皇宫的方向前进。抬头一看,狭窄而陡峭的石级直冲云宵,心想:玉皇宫真的在上面吗?我怀着半信半疑的心情向上快速前行,不一会儿就满头大汗了。当我走到十字路口时,看见前面有个大石碑,上面写着:“老玉皇宫向上100米”。此时,我的心情非常激动,原来真的有玉皇宫。我浑身充满力量,奋力向山上冲云。终于看到了“老玉皇宫”四个大字,玉皇宫从整体上看是个大长方形院子。由前厅和后宫构成,后宫里有一座大约三四米高的巨像。院子里有一座假山,假山上有许多奇形怪石。前厅旁边有一棵生长了大约一百六十多年的樟树,高约二十米。
沿着山路,我们一边走,一边拍照留影,时走时停,偶尔坐下来休息。不知不觉我们来到紫来洞,紫来洞又称“飞龙洞”,紫来洞里光线很暗,走进里面,隐隐看到人工雕刻的石像,听见从石缝里流淌下来的水滴声,其声清脆而略带幽魂的感觉,使人在黑暗里有些胆怯。紫来洞又大又深,洞里有个象天窗一样的大洞口,这是紫来洞唯独可以获得外界光线。顺着光线方向向上看去,有许许多多像白雾一样的水蒸气浮向洞口,非常奇特,时而升空,时而旋转,美丽极了。洞口旁边还雕刻着四个大字“紫气东来”,字迹十分有力,使人留恋往返。
玉皇山的风景真美,景点很多,我们还游玩了樱花地、潜龙洞、八卦田和林海亭等优美宜人的景点。
整个上午,我们累并快乐着,累是因为我们走了很多石级路;快乐是因为我们游玩了很多玉皇山的优美景点,收获了关于玉皇山的人文知识,拍到了许多奇特的美景。
在下山的途中,爸爸和我分享旅途的感受,讲述了许多祖国的大好河山,让我激动不已,充满好奇。我默默地下定决心:一定要好好学习,早日长大,游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游玉皇山作文4
昨天下了一场大雪,第二天,爸爸妈妈就带着我和姐姐一起去上玉皇山去看雪景去照雪景。
还没有走近玉皇山,我们就能看见漫山的白雪把玉皇山打扮的像个纯洁的小姑娘,树上挂着厚厚的雪挂,玉树琼枝,就像小姑娘头上的发饰。
雪花对孩子不是一种天气而是冬天里最美的花朵,是上天派来和我们嬉戏的伙伴精灵。我和姐姐高兴极了,在雪地上奔跑嬉闹着,雪也在我们的脚下吱吱作响,好像也在和我们笑闹,我和姐姐跌躺在厚厚的雪上,一点也不痛,我们还在笑,爸爸给我们照下这美丽的时刻。
我们在山上还看到梅花鹿和猴子,它们真可怜,没有吃的在笼子的角落蜷缩着,对这么大好的景色也没有感觉。
玩了两个多小时我们依依不舍的离开了玉皇山,下一个冬天我还要来玉皇山,我爱冬天的玉皇山,我爱雪后的玉皇山。
游玉皇山作文5
今天是***的第五天,我约了小伙伴在爸爸妈**带领下,兴致勃勃地来到道家名山——玉皇山。
当我们的车子到山脚下,原本下个不停的蒙蒙细雨忽然停了,大家都很兴奋。一下车,我们马上感觉到沐浴新雨后,青山翠谷,空气特别清新怡人。
我们拾级而上,两边枝叶茂盛,绿树成荫,星星点点地开着粉***、蓝色的、紫色的各种不知名的小花,一群小鸟在树上叽叽喳喳地叫着,飞来飞去,为四周增添了生机,真像一幅美妙的风景画!
我们继续往上走,先后经过了老玉皇宫、樱花地等景点,不一会就来到了山腰,前方斜壁上苍劲有力地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爸爸说:“这里就是紫来洞,相传是清代紫东道人依势开辟而成。”我们跟着往里走,发现原来洞中有洞,豁然开朗,里面怪石嶙峋,形态万千,还立着很多雕像,神态逼真,惟妙惟肖。
我们穿过七星亭,观赏了排成七星形状的七口大缸后,一鼓作气,很快就来到了海拔二百三十多米的玉皇山顶,一座古色古香的道观出现在我们面前,只见红墙黑瓦,雕梁画栋,走近一看,叫福星观,供奉着玉皇大帝,难怪叫玉皇山。我们来到观景台,极目远望,西湖、钱塘江的美景尽收眼底,微风吹来,让人心旷神怡!
今天我们登玉皇山虽然很累,但能领略到山顶的无限风光,真正体会到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道理。
游玉皇山作文6
杭州的玉皇山是个风景优美的地方。
走进大门,爬山玉皇山,不一会儿,就来到了樱花地。细长的栏杆,一看就是竹子做的。边上有一个小亭子,向下望,可以看到郁郁葱葱的树丛。这是一座古老的庭院,透过窗户往里看,还能看见木头做的桌子和椅子。
顺着陡峭的台阶往上走,就看见了七星缸。有7个差不多1米多高的大缸立在我面前,上面写着许多看不懂的繁体字。这些缸是铁做的,所以生锈了。据说这些缸是把一些铁放在太阳下晒,融化,再凝结成七个大缸的呢!
出了七星亭,继续往上爬,终于来到了山顶。站在福星观前面向下望,杭州城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大片大片的树丛,掩映着古老的亭子。正前面,西湖清的像一块宝石,各种游船在湖面滑过,可热闹了!
玉皇山真美啊,我希望下次有机会,再去游览一次。
游玉皇山作文7
杭州的玉皇山是一座风景优美的名山。
进入玉皇山的大门,穿过林海亭,顺着羊肠小道向上走,就来到了老玉皇宫。这是一座神圣的宫殿,几座巨大的神像端坐在宝殿上,供奉的人连绵不断,妈妈说这里是道观,不要去打扰他们。
我们继续往前走,凉爽的秋风吹拂着火红的枫叶,显得别有一番韵味。突然,我止住了脚步,一根巨大的油麻藤,躺在路中,黑色的树藤盘到一棵树上,一阵风吹来,它的叶子沙沙作响,一下子吹凉了我的心。我突然发现路边躺着许多褐色的东西,仔细一看,一个个黄黄的坚果戴着小帽子,那就是麻栎果。
走着走着,我感到一丝凉意,原来,大名鼎鼎的紫来洞映入眼帘。紫来洞又名飞龙洞,石碑上有“紫气东来”四个大字。我走进洞去,发现里面比外面大很多,黑洞洞的。钟乳石滴水的声音清晰可闻,充满神秘感,宛如真有飞龙在洞里一般。
紫来洞出来,往下俯瞰,钱塘江和复兴大桥都看得到。江面在阳光照耀下,波光粼粼,美极了!过了一会儿,我又来到七星缸旁,七口大铁缸矗立在面前,里面装满了水,它们建于公元937年,因当时火灾,有人说这里有龙,所以要造七口大缸在这里镇住龙。
“啊!快上山顶了!”我大呼。一片葱郁的竹林上有朱红色建筑,那就是福星观。下面有一棵长满树瘤的树,估计有几百年树龄了!我终于登顶了!站在山顶,美丽的景色一览无余,向下鸟瞰,西湖的美景大半收在眼底。我惊呆了,被大自然创造的奇迹给迷住了,整个杭城,蓝天白云,太美了!
玉皇山是大自然创造的奇迹,以它独特的美吸引着更多游人!
游玉皇山作文8
清晨的玉皇山中涌出一股蒙蒙的薄雾,还 沉睡在秀丽的梦谣当中。几只虫豸在深谷中无精打采地轻轻哼着小曲,早已入了迷。山林中出奇的静,但就在此刻,一阵欢乐的歌声从远处荡来,打碎了可贵的宁静。抬眼望去,哦!原来是金成外国语小学活泼的四年级同学啊!
金秋时节,秋风飒飒。正在这与秋姑娘碰头的好时机,我校**了令同学们兴奋的秋游活动,四年级的景点正是人少景好的玉皇山。
从玉皇山脚下往上眺望,石阶犹如一条灰色的苍龙,在山上盘旋,雄伟壮观。大门前的几颗参天大树,苍劲有力,郁郁葱葱,拔地而起,冲向天空,挺拔而严肃。山上是茂密的林海,犹如一片绿色的颜料泼在山头,看上去是那么的舒服。还 没上山,我便已对玉皇山赞不绝口,好想赶紧上山去享受大自然美丽的风光。
我们一步一个台阶,开始了上山的旅程。刚走没多久,前方突然停住了脚步。我疑虑走上前——原来是一颗百年古树的根挡住了我们的去路。它的根源竟是株5米开外的大树,树根从路中间“闯过”,一路上“截兵斩将”,最后停在右边的一株小树杈上。它上面画满了老人那密密麻麻的皱纹,沧桑的岁月中,它的生命力是那么顽强,至今依旧生机勃勃!
经过辛苦的攀登,我们来到了天下闻名的“紫来洞”,“紫气东来”四个大字中完美地镶入了“紫来”二字。洞中一片漆黑,勇敢的“高富帅”老师带着我们在紫来洞中绕来绕去,洞的上方有一个“天眼”,透入了微弱的光芒。洞中犹如一个空灵的仙境,不断有水珠从高处落到石头上,把一块块石头击打的凹凸不*,叮叮咚咚,犹如一段大自然的交响乐。一眼望去,黑漆漆的山洞压根看不见尽头,无边无尽。几只花花**的鲤鱼跃然于紫来洞中的水池,玩得不亦乐乎。紫来洞还 洞中有洞,清爽幽奇的紫来洞令人流连忘返,印象深刻!
玉皇山,是一座美丽的山。它东起钱塘江,西至西子湖。我爱你,仙境般的玉皇山!
游玉皇山作文9
玉皇山是杭州的一座景色宜人的名山。
进了大门,绕过林海亭,沿着蜿蜒盘旋的石阶爬到了半山腰,就来到了紫来洞,一块写着“紫气东来”四个大字的石壁耸立在面前。这块石壁巧妙地把“紫来”两个字插了进来,更加突出了这个洞的名字。来到了洞口旁,阳光照射进去,仿佛真的看到了幽幽的紫气,这个洞不深,但却让人感到毛骨悚然!
紫来洞再往上爬一点,就是七星缸,这个地方还有一个奇妙的传说:很久以前,这里有一条飞龙经常出来害人,一位老铁匠要降服他,就让每家每户交一把菜刀,收齐菜刀后,老铁匠把它们炼成了七只大缸。还让人们把这七只大缸扛上来,在飞龙熟睡的时候,用大缸压住了它的胡须、爪子和尾巴,再灌满水。可就在倒那最后一桶水的时候,那个人摔倒了,飞龙打了一个大喷嚏,醒了,然后用力一挣飞走了,但它再也不敢回来了,可那七只大缸却留在了那里。那七只大缸现在是按照北斗七星的顺序排列的,上面刻着花纹和编号,好像还在**想象中的飞龙呢!
爬到了山顶,绕过一片美丽的竹林,就看见一座四角形的二层的建筑耸立在面前,上面写着“江湖一览”四个大字,没错,这就是江湖一览亭,爬到上面,面向东方,近处,雷峰塔在阳光下栩栩生辉,左手边,西湖静得像一面镜子,清澈得像一块巨大的碧玉,苏堤把西湖切成两块,大的那块,中间有三个小岛,岛上绿树成荫,隐隐约约还可以看到断桥呢。右边,是宽阔的钱塘江,慢慢地流淌着,果然是江湖一览啊!
玉皇山上有许多景色秀丽的地方,希望你有机会去细细游览。
游玉皇山作文10
在桃花盛开的春天,学校**我们去玉皇山春游。
大约过了半个多小时,车子来到了玉皇山。我们在路边美丽的绿树和鲜花簇拥下走进了山顶。来到山上,错落有致的山间景色立即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只见山体延绵,山水一色,果园连片,使人留连往返。
刚走一会,一阵幽幽馨香随风飘来。我不禁向远方一望,那错落有致的山岗上,粉***一大片,如落日,似火焰……。
哇!那大片欲燃的桃花,在雪白梨花、黄色菜花的印衬下显得格外艳丽。
哦!这就是桃花园,我第一次见到如此多的桃花。那争奇斗艳的粉红让我们兴奋不已。我的朋友早已不能自制,飞快钻进桃花深处,不停地将那迷人的景色连同美丽的身躯收入心中。
穿梭桃园,欣赏着这多色的桃花。我的心经不住这美景的**,渐渐地陶醉了。其实,陶醉的又何止我一个人。那一批接着一批的人从四面八方涌来,他们穿梭在田园中,在温暖的阳光下尽情赏花,享受着自然风光。
走在狭小的山路上,我一边仔细品味着空气里的芳香;一边望着那一片片桃园、梨园。想着收获的季节,这里将是硕果累累,一片丰收繁忙的景象。想到这我美美的舔了舔舌头。
在玉皇山上,供人欣赏、游玩的并不只是美丽的鲜花和田园风光,还有《我的兄弟叫顺溜》影视拍摄基地。当我们吃完午餐后便准备去那里。
临近中午,我们好不容易走进了“顺溜”战斗和生活过的“军营”,那儿有储存的房子,有专门商讨的房子,还要可以看电视的房子。我们不大多拿起享受着“将军瘾”,有小部分人参观其它房子,而我走近可以看电视的房子,看着《我的兄弟叫顺溜》这部电视剧。
随着太阳渐渐偏西,我们拖着的身体但却高兴的心情离去了……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5)
——游羊山作文10篇
游羊山作文1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非常兴奋,因为今天是春游。在过去的路上,我一直欢呼雀跃地喊着:“太好了!”
我们进入羊山湖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鸟多树多的林子。抬头望去,绿树成荫,一片安静的景象。可突然,几声清响的“叽叽”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只谁也叫不出名字的鸟,它身体蛋黄色,翅膀虽小,但非常有力“扑哧扑哧”地扇着,嘴巴就像针一样尖,嘴里还叼着一只虫子,虫子像要跳一样,“咣当咣当”地左右摇摆。看完了鸟,我收起东西,继续往前走。
我们走到半山腰,刮来一阵风,调皮的风横冲直撞,花儿低下了头,垂着叶子,小草弯下了腰。我往右看,看到了一片小竹林,竹子挺拔地站着,像个士兵,它们挺直腰,形成一道屏障,身上的叶子虽然被风吹得掉了下来,可它们还是坚持站立,这令我想到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风停了,我背上背包,继续往上走。
到山顶了,这儿寒风刺骨,真是“高处不胜寒”呀!我抱紧自己,直打哆嗦。我跑去望台一看,不禁拍手叫好,下面绿树成荫,百花争相,万紫千红,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很快,太阳落山了,我们收好东西准备回家,这时火红的晚霞照着大地,把羊山湖公园变得更美丽了。
游羊山作文2
今年暑假期间,我么们一家去了六羊山。
游客不多,非常清净,顺着台阶向山上爬路两边都是水沟,溪水清澈见底。走了一个多小时我们到达了老龙湖,我的腿已经有些酸疼了,坐下来,一边休息一边观赏美景,老龙湖是六羊山最好的地方,溪水从空中飞泄而下,形成一连串的奇观,水流打在拦路的岩石上,变成了水汽,空中,水雾弥漫,像是罩**一层神秘的面纱。继续往上爬,山势陡峭,台阶的坡度很陡,几乎是垂直的,这是整座山最陡的一段台阶,而且曲折盘旋,看不到头,让人心惊肉跳,手腿发软。台阶好像无穷无尽无尽一般,爬完一段还有一段。我的腿又开始发抖了,我为我可怜的大腿再加一把劲。
慢慢前进,这里的坡*缓一点,比下面那陡峭的山路好走多了,两旁是茂密的树林,有银杏树和栗子树,银杏树上还结了好多银杏果。栗子树上结了好多绿色的球球,爸爸说那里面就是我们爱吃的栗子了。脚下是弯弯曲曲的小路,我的双脚几乎麻木,还是不停的迈步,我要坚持到底。又爬了一个多小时,终于到达山顶,放眼望去,山下景色非常漂亮,雾蒙蒙的,我们像是站在云端,为自己爬到山顶而自豪。
由于太累,我们就坐滑道下山,滑道全长1480米,有点陡,滑起来非常刺激,滑的时候一阵欢呼。爬山真的很锻炼心志,我喜欢爬山,喜欢爬到山顶的自豪感和喜悦,希望有机会再爬更高的山。
游羊山作文3
上个星期,我们去了趟外婆家,听外婆说,那儿新建了一个公园,特别漂亮。
饭后,天还没黑,我和表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了,外婆说,天黑了才能去,当时我真想用一块大黑布遮住天空,让它立刻暗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马上去玩了。天终于暗了,我们不停地催着大人。我们两个小孩和姐姐、外婆慢慢地走在那条小路上,那儿有一所中学,上面有一个大钟,在慢慢地走着我总是想不明白那钟为什么会走,坏了怎么修,我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饭后的人们和我们一样三三两两地向羊山公园走去。
不知不觉地,我们到了公园。那儿的灯有的长有的短,有大有小。有些灯光有***、黄色的、绿色的,但大多数是白色的。花儿也是五颜六色的,有***、紫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粉色的,分为妖娆。我看到了一圈岩石,围着一棵大树,我飞快地在岩石上跑了一圈,好险啊!差点就从那上面掉了下去。那儿的石头高低不*,每块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一角突出,有的很光滑,有的就像一顶帽子,上小下大。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我和表妹走得快,那儿有一条小路,是由一块块小石头组成的,我们两在那儿跳格子。绕了一圈,看到了一个沙坑,姐姐说走了再去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的舞台,一片空地,打羽毛球的的人呼呼生风、满头大汗,聊天的人像有说不完的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跳舞的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玩滑板的人轻松自如。外婆在那和邻居寒暄了几句就走了。由于我们什么也没带,就只能去沙坑里去玩了。
外婆在外面看着我们,姐姐就像一个小孩子似的,也进来玩了。有很多人都在挖坑,有些人故意趁天黑挖了个深深的陷阱,让你们一不留神,就落入陷阱。有的人在挖笑脸,一双眼睛,**的嘴巴。我把沙子往上一洒,就像往上洒了无数粒米饭。我又和表妹去造小山了,姐姐也加入造小山的`工程中。我觉得,那一刻所有在玩的大人都返璞归真了。
羊山公园,你真美,真好玩。
游羊山作文4
今天阳光灿烂,正是游羊山石佛的.好日子。
早上,我们早早的来到了羊山石佛,一进大门我就看见峰峦雄伟的大山。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有海狮峰、有青蛙峰、还龟峰,奇峰罗列、形态万千。我们爬过连绵不断的大山,看着大自然美丽的杰作。
继续往前走,就来到了了几个石头上刻着几个石佛,每一个佛旁都有他的名字,各不相同、形态万千,我真佩服雕刻家的技术。
再往前走就来到了一个小水池,小水池的水不多,但是有几只小鱼在里面快活的游来游去,有时你追我赶、有时躲躲藏藏,好像在玩***。
我们沿着小水池的来源一直往前走,小水池的来源是一条干枯的小溪,小溪里有虾、有鱼、有水蝎子。还有青螺,小溪虾最多,但是不好抓。爸爸却能抓到几只我呢,一直也抓不到,爸爸告诉我用两只手捧着抓,这几次了我却能抓到几只了。
今天玩的真开心,羊山石佛真是佛在石中,石在水中啊!
游羊山作文5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非常兴奋,因为今天是春游。在过去的路上,我一直欢呼雀跃地喊着:“太好了!”
我们进入羊山湖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鸟多树多的.林子。抬头望去,绿树成荫,一片安静的景象。可突然,几声清响的“叽叽”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只谁也叫不出名字的鸟,它身体蛋黄色,翅膀虽小,但非常有力“扑哧扑哧”地扇着,嘴巴就像针一样尖,嘴里还叼着一只虫子,虫子像要跳一样,“咣当咣当”地左右摇摆。看完了鸟,我收起东西,继续往前走。
我们走到半山腰,刮来一阵风,调皮的风横冲直撞,花儿低下了头,垂着叶子,小草弯下了腰。我往右看,看到了一片小竹林,竹子挺拔地站着,像个士兵,它们挺直腰,形成一道屏障,身上的叶子虽然被风吹得掉了下来,可它们还是坚持站立,这令我想到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风停了,我背上背包,继续往上走。
到山顶了,这儿寒风刺骨,真是“高处不胜寒”呀!我抱紧自己,直打哆嗦。我跑去望台一看,不禁拍手叫好,下面绿树成荫,百花争相,万紫千红,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很快,太阳落山了,我们收好东西准备回家,这时火红的晚霞照着大地,把羊山湖公园变得更美丽了。
游羊山作文6
上个星期,我们去了趟外婆家,听外婆说,那儿新建了一个公园,特别漂亮。
饭后,天还没黑,我和表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了,外婆说,天黑了才能去,当时我真想用一块大黑布遮住天空,让它立刻暗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马上去玩了。天终于暗了,我们不停地催着大人。我们两个小孩和姐姐、外婆慢慢地走在那条小路上,那儿有一所中学,上面有一个大钟,在慢慢地走着我总是想不明白那钟为什么会走,坏了怎么修,我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饭后的人们和我们一样三三两两地向羊山公园走去。
不知不觉地,我们到了公园。那儿的灯有的长有的短,有大有小。有些灯光有***、黄色的、绿色的,但大多数是白色的'。花儿也是五颜六色的,有***、紫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粉色的,分为妖娆。我看到了一圈岩石,围着一棵大树,我飞快地在岩石上跑了一圈,好险啊!差点就从那上面掉了下去。那儿的石头高低不*,每块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一角突出,有的很光滑,有的就像一顶帽子,上小下大。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我和表妹走得快,那儿有一条小路,是由一块块小石头组成的,我们两在那儿跳格子。绕了一圈,看到了一个沙坑,姐姐说走了再去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的舞台,一片空地,打羽毛球的的人呼呼生风、满头大汗,聊天的人像有说不完的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跳舞的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玩滑板的人轻松自如。外婆在那和邻居寒暄了几句就走了。由于我们什么也没带,就只能去沙坑里去玩了。
外婆在外面看着我们,姐姐就像一个小孩子似的,也进来玩了。有很多人都在挖坑,有些人故意趁天黑挖了个深深的陷阱,让你们一不留神,就落入陷阱。有的人在挖笑脸,一双眼睛,**的嘴巴。我把沙子往上一洒,就像往上洒了无数粒米饭。我又和表妹去造小山了,姐姐也加入造小山的工程中。我觉得,那一刻所有在玩的大人都返璞归真了。
羊山公园,你真美,真好玩。
游羊山作文7
假日里,阳光灿烂,我们一家三口去齐贤游览羊山石城。
我们沿着一条石板路,来到了羊山石城,一座座千姿百态的石山立刻映入了我的眼帘。有的像手掌一样直冲云霄,有的像一把锋利的宝剑,架在两山之间,有的像一把大斧头,插在大地上……
我迫不及待地向一座石山跑去,说它是山,其实是一块巨大的石头,但比普通的石头要高大得多,中间有几条小路可以通到山顶。我沿着小路向上攀登。一路上,荆棘丛生,沙土松软,稍不留神就会打滑或者被荆棘刺中。不过,我最喜欢走这样的路了,因为它充满了挑战。三个人中,我充当了探路的角色,总是走在最前面,了解路况,有时还作出判断,提醒爸爸妈妈该往哪里走方便。
我们奋勇前进,很快就到达了山顶。再上去就是两块突兀的大石头,中间有一条一米多宽的缝,我向下一望,真像是悬崖峭壁。山顶上有个大*台,站在那儿,一座座石山尽收眼底:高高低低的石峰错落有致,石峰之间,灌木丛生,显示了他们顽强的生命力。在低凹的地方,从山上流下来的水汇成了一个个小池塘,池塘里的水很绿很绿,农民伯伯在池塘边上种了一些蔬菜,一块块绿油油的菜地给光秃秃的石城增添了许多生机。
看着前方那一块块巨石,我不由得感叹:石城的石头真奇啊!简直就像一块钢板上布满了密密麻麻的钢针,但这些钢针没有经过打磨,随意地丢弃在那里,危峰林立,似乎一不小心就会栽倒下来。从不同的角度看,这些石峰各不相同,正像苏轼写的那样:“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现在的羊山石城是一个有待开发的风景区,它就像山野里的'一朵野花,需要我们去细细品味。
游羊山作文8
上个星期,我们去了趟外婆家,听外婆说,那儿新建了一个公园,特别漂亮。
饭后,天还没黑,我和表妹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去了,外婆说,天黑了才能去,当时我真想用一块大黑布遮住天空,让它立刻暗下来,这样,我们就可以马上去玩了。天终于暗了,我们不停地催着大人。我们两个小孩和姐姐、外婆慢慢地走在那条小路上,那儿有一所中学,上面有一个大钟,在慢慢地走着我总是想不明白那钟为什么会走,坏了怎么修,我们一边走一边讨论着。饭后的人们和我们一样三三两两地向羊山公园走去。
不知不觉地,我们到了公园。那儿的灯有的长有的短,有大有小。有些灯光有***、黄色的`、绿色的,但大多数是白色的。花儿也是五颜六色的,有***、紫色的、蓝色的、白色的、粉色的,分为妖娆。我看到了一圈岩石,围着一棵大树,我飞快地在岩石上跑了一圈,好险啊!差点就从那上面掉了下去。那儿的石头高低不*,每块的形状都不一样,有的一角突出,有的很光滑,有的就像一顶帽子,上小下大。一不小心,就会滑下去。我和表妹走得快,那儿有一条小路,是由一块块小石头组成的,我们两在那儿跳格子。绕了一圈,看到了一个沙坑,姐姐说走了再去玩。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的舞台,一片空地,打羽毛球的的人呼呼生风、满头大汗,聊天的人像有说不完的话,滔滔不绝、口若悬河,跳舞的人翩翩起舞、婀娜多姿,玩滑板的人轻松自如。外婆在那和邻居寒暄了几句就走了。由于我们什么也没带,就只能去沙坑里去玩了。
外婆在外面看着我们,姐姐就像一个小孩子似的,也进来玩了。有很多人都在挖坑,有些人故意趁天黑挖了个深深的陷阱,让你们一不留神,就落入陷阱。有的人在挖笑脸,一双眼睛,**的嘴巴。我把沙子往上一洒,就像往上洒了无数粒米饭。我又和表妹去造小山了,姐姐也加入造小山的工程中。我觉得,那一刻所有在玩的大人都返璞归真了。
羊山公园,你真美,真好玩。
游羊山作文9
今天,阳光明媚,万里无云,我非常兴奋,因为今天是春游。在过去的路上,我一直欢呼雀跃地喊着:“太好了!”
我们进入羊山湖公园大门,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一片鸟多树多的林子。抬头望去,绿树成荫,一片安静的`景象。可突然,几声清响的“叽叽”打破了宁静,原来是一只谁也叫不出名字的鸟,它身体蛋黄色,翅膀虽小,但非常有力“扑哧扑哧”地扇着,嘴巴就像针一样尖,嘴里还叼着一只虫子,虫子像要跳一样,“咣当咣当”地左右摇摆。看完了鸟,我收起东西,继续往前走。
我们走到半山腰,刮来一阵风,调皮的风横冲直撞,花儿低下了头,垂着叶子,小草弯下了腰。我往右看,看到了一片小竹林,竹子挺拔地站着,像个士兵,它们挺直腰,形成一道屏障,身上的叶子虽然被风吹得掉了下来,可它们还是坚持站立,这令我想到一首诗: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风停了,我背上背包,继续往上走。
到山顶了,这儿寒风刺骨,真是“高处不胜寒”呀!我抱紧自己,直打哆嗦。我跑去望台一看,不禁拍手叫好,下面绿树成荫,百花争相,万紫千红,一种生机勃勃的景象……
很快,太阳落山了,我们收好东西准备回家,这时火红的晚霞照着大地,把羊山湖公园变得更美丽了。
游羊山作文10
今天,爸爸带我去羊山公园游玩刚到入口就看见了羊山公园的一个传说;隋开皇年间(581-600年),越国公杨素釆羊山之石后,留下硝璧奇岩,后人依凿石窟为佛舍。历时七世在一高十余丈的孤岩上,镌刻成一尊高十五米的弥勒佛像,俗称“羊山大佛”。相传像成之日空中鹫鸟翔集,后人就依岩建造了“灵鹫禅院”以供奉石佛,后更名为“石佛寺”。
羊山公园还有许多景区比如说千年石宕、石雕大佛、石佛禅寺和*绍兴特支机关旧址等等。
一进羊山公园,再里面一点就有一个池塘,瞧!那里竟然有一条死鱼!一抬头就看见了千手观音,虽然没有色彩但是十分美丽就像一枝盛开的花朵。里面有几个小水坑。在这里抬头望就可以看见一座像“老人”的山峰,接着往下走就可以看见弥勒佛像和如来佛像。再往里走就可以“发现”奇形怪状的石头。有的像乌龟有的像,老鼠,有的像路人,还有的像被刀砍成两半的人脸,怪石嶙峋,形态万千,里面还有一层层高大的阶梯就像耸入云霄的天梯。里面还有一个“小村庄”,爸爸告诉我这是一个拍电影、电视剧的地方,我疑问的对爸爸说:“那我们上次拿的花盆在电影里是不是宝物呢?”
说完我们就回家了。羊山公园:即使不做什么,也很值观赏。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6)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 (菁选3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十一世纪的**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1、掌握文章大意,提升品味游记类古文的能力。
2、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3、学习作者勇于探究的精神,培养学生在学**勇于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自主探究和小组讨论,指导学生理清文章的内容和结构,体会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难点:学习作者“有志”“尽吾志”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方法
批注式阅读法、谈话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通过作者的生*导入:同学们,说起王安石,我们并不陌生,他是北宋的***、**家,他曾官至**并主持了北宋的“王安石变法”,他的一生也与变法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王安石在**变法前游览褒禅山时的所记所想,或许在蛛丝马迹中我们能探求到伟人心里的远大抱负。(板书题目)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朗读课文,对照注释阅读课文,疏通文意,把握文章结构。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哪几部分,每部分分别讲了什么?”
明确:
①(1~2):记叙一行人游褒禅山的经过。
②(3~4):议论自己游山的心得。
③(5):补叙、简介其他人。
(三)深入研读,重点感悟
1、看文章中游山经过这一部分,思考以下问题:
①小组讨论,为什么说“华(huá)山”是“音谬”?
汉字最初无“花”字,“花”小篆中写成像花形;“花”是后起字,有此字后“花”与“华”分开,“华”才读“huá”王安石认为碑文上的“花”是按照古音写的今字,仍然应读“huā”,而不应该读成“huá”。
②对“花”和“华”的辨析体现了王安石爱钻字眼的习惯,对这个习惯,你有什么看法?
各抒己见
2、作者分别游览了哪些地方?各个地方分别有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游览了前洞和后洞;前洞:*旷,游者多;后洞:窈然、寒、深,游者少。
3、看游山心得这一部分,作者有什么心得?
明确:现在的人要想做事情有所成就,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天下的珍奇异景往往在一些偏僻、常人难以到达的地方,而大多数人会因为其艰险、难找而选择放弃,所以越奇特的地方被人发现的越少。
5、既然奇景异观常人很难看到,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从文中归纳概括。
明确:需要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一个人要有远大志向,目标明确,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板书“志”)
二是“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如果气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也很难到达理想境地。(板书“力”)
三是“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客观的条件也是我们成功的必备条件。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板书“物”)
总之,志、力、物是一个人成功的必备条件。
6、虽然作者讲到“志、力、物”三者缺一不可,但是现实往往不如人意,对此,作者又有什么心得呢?
明确:尽了自己的努力而未能达到,也就没有什么遗憾的了。
(四)拓展延伸
王安石在游览了褒禅山后得出了“有志”“尽吾志”的观点,抒发了其积极进取的精神。这种精神对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启发作用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怎样做?
(五)小结作业
学生总结本节课内容,作业:查找一下王安石生*的相关资料,了解王安石其人。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些重点实词、虚词的的多种含义;辨析一些词类活用现象。
2、学习此文因事说理,叙议结合、详略得当、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3、学习作者做事“尽吾志”和治学“深思慎取”的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舍”“名”“其”“以”等文言实词、虚词,学习“至”“明”等一些词的活用。
2、学习本文叙议结合、前后照应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时数:
3课时
第一课时:导入课文,整体感知,学生结合注解疏通字意。
第二课时:学生质疑,教师串讲,归纳重点字词。
第三课时:分析本文的写作特点,复**结。
四、文本解读:
1)作者的思路:
板书:
1、介绍褒禅山概况
记叙
2、记游山经过(详略)照应因事说理
3、游山心得——尽吾志照应议论
4、对仆碑的感慨——深思慎取——补叙。
5、同游者、写作时间
2)重点内容分析
第1段写仆碑是为后面议论埋下伏笔,作者认真考证仆碑上的文字,探究事理的本源,充分体现了他“求思之深”的探索精神,也为后面第4段议论中提出治学“深思慎取”提出依据。
第2段略写略写前洞,较详细地写了后洞特点及游后洞的所见所感。并且采用了对比的形式,前洞的*旷与后洞的幽深对比,前洞“记游者甚众”与后洞“来而记之者已少”对比,最后写出洞后的心情,突出一个“悔”,因为当时“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却“与之俱出”,“不得极夫游之乐”,由此而悔,从而为第3段的议论作铺垫。
3)重点内容处理方法
教师提示此文和其他游记不同,学生寻找后教师明确:本文不同于一般的游记,不重山川风物的描绘,而重在因事说理,以说理为目的,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本文记叙、议论的部分,并**学生在原文寻找前后照应的语句,从而明确记游内容是议论的基础,是议论的事实依据,议论是记游内容在思想认识上理性概括和深化,前面的记游处处从后面的议论落笔,为议论做铺垫;后面的议论有处处紧扣前面的记游,赋予记游内容以特定的思想意义,记叙和议论相辅想成,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五、助读材料
1、王安石(1021~1089),字介甫,号半山,宋朝临川(现在江西省临川)人,***,文学家,思想家。后被封为“荆国公”,人称“王荆公”。是**十一世纪的**家,又是一位诗文大家,散文雄健峭拔,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长于说理,精于修辞,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2、褒禅山是安徽省含山县城北的一座风景秀丽的山。宋仁宗至和**(1054年)四月,王安石辞职回家探亲(之前在舒州任通判),途中和几位游览了褒禅山,这年七月,作者以追记的形式,补写了这篇游记。
六、重点内容积累
名言: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字词积累
1、重点词语:
侧:名词作状语,从旁边。(活用)
深:形容词作名词,深度。(活用)
穷:形容词作动词,指走到尽头(活用)
见:动词作名词,见到的(景致)(活用)
十一:古代分数表示法,即十分之一
至:动词作名词,到的人。(活用)
明:形容词作动词,照明。(活用)
或:有的人
2、虚词:
(1)其:
①其下*旷:代词,代指华山洞。
②问其深:代词,代指后洞。
③则其虽好游者不能穷:代词,那些
④其进愈难:代词,游览的人。
⑤而其见愈奇:代词,那些(景观)
⑥视其左右:代词,那些(游览的人)
⑦其又深:代词,代指后洞。
⑧则其至又加少:代词,那些
⑨既其出:助词,无义。
⑩咎其欲出者:代词,那个。
悔其随之:代词,我。
(2)以: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而,连词,顺承。
②拥火以入:而,连词,顺承。
③予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来,连词,修饰
译文:
褒禅山也称为华山。唐代和尚慧褒当初在这里筑室居住,死后又葬在那里;因为这个缘故,后人就称此山为褒禅山。现在人们所说的慧空禅院,就是慧褒和尚的墓舍。距离那禅院东边五里,是人们所说的华山洞,因为它在华山南面而这样命名。距离山洞一百多步,有一座石碑倒在路旁,上面的文字已被剥蚀、损坏近乎磨灭,只有从勉强能认得出的地方还可以辨识出“花山”的字样。现在将“华”读为“华实”的“华”,大概是(因字同而产生的)读音上的错误。
由此向下的那个山洞*坦而空阔,有一股山泉从旁边涌出,在这里游览、题记的人很多,(这就)叫做“前洞”。经由山路向上五六里,有个洞穴,一派幽深的样子,进去便(感到)寒气逼人,打问它的深度,就是那些喜欢游险的人也未能走到尽头——这是人们所说的“后洞”。我与四个人打着火把走进去,进去越深,前进越困难,而所见到的景象越奇妙。有个懈怠而想退出的伙伴说:“再不出去,火把就要熄灭了。”于是,只好都跟他退出来。我们走进去的深度,比起那些喜欢游险的人来,大概还不足十分之一,然而看看左右的石壁,来此而题记的'人已经很少了。洞内更深的地方,大概来到的游人就更少了。当(决定从洞内退出)时,我的体力还足够前进,火把还能够继续照明。我们出洞以后,就有人埋怨那主张退出的人,我也后悔跟他出来,而未能极尽游洞的乐趣。
于是我有所感慨。古人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得益,是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坦而又近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多;危险而又远的地方,前来游览的人便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非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僻远,少有人至的地方,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虽然)有了志气,也不盲从别人而停止,但是体力不足的,也不能到达。有了志气与体力,也不盲从别人、有所懈怠,但到了那幽深昏暗、令人迷乱的地方却没有必要的物件来**,也不能到达。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而未能达到,便可以无所悔恨,这难道谁还能讥笑吗?这就是我这次游山的收获。
我对于那座倒地的石碑,又感叹古代刻写的文献未能存留,后世讹传而无人弄清其**的事,哪能说得完呢?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地援用资料的缘故。
同游的四个人是:庐陵人萧君圭,字君玉;长乐人王回,字深父;我的弟弟安国,字*父;安上,字纯父。至和**七月,临川人王安石记。
特色片段: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此段用一“叹”字紧承上文,领起全段,以古人作为立论的标准,从“求思”的深度和广度两方面,分析了古人“往往有得”的原因,阐述了宏伟目标,险远的道路和“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强调了只要尽了自己的主观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讥”、“无梅”。
背诵内容:2、3、4段
练习:
选择题:
1、下列有关文学知识正确的一项是:
A.王安石,北宋人,字临川,号半山,有《临川先生文集》,为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
B.王安石生封荆国公,故世称之为“王荆公”,又因卒谥“文”,故又称为王文公。
C.古人称谓一般不直呼其名,而可称籍贯、字号、官名、排行等,如“庐陵萧君圭君玉”就含有籍贯、姓氏、官名和字。
D.古人之所谓“浮图”和“庐冢”即为和尚和寺院。
2.解释下列加点的文言词语
①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
②有碑仆道,其文漫灭。
③有穴窈然。
④盖予所至,比好游者不能十一。
⑤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⑥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3.指出下列各句的活用情况
①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②有泉侧出
③其见愈奇
④常在于险远
⑤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4.解释下列句中古今的含义
①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②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
③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④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翻译: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2、予于仆碑,又有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7)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 (菁选3篇)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1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义与用法相同的一项( )( 3分)
A .畅其心而发其文者 其时时于梦中得我乎!
B .序齿而行 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C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 歌以赠之
D.渺焉四顾,心目豁然 盘盘焉,囷囷焉
3.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 ( ) (3分)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4.下列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B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
C .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D.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
5.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3分)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参***
1.D
2.D
3.C
4.A
5.B
6.(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庖为厨房(1分);省略句式1分;句意1分。)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斯为这,这个(1分);信为实在(1分);句意1分)。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2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雾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阙,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窅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峰,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衫万章①,夹路北转。洞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曰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杆,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 ,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知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溧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 ,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注】 ① 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 心*气易:心情和悦。
1 .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杳无穷极 杳:深远
B .修篁干霄 干:冲
C .延坐后堂 延:延请
D .履苍莽中 履:鞋子
2 .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 分)
① 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 峭壁对立,状若华表
③ 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 其北有甘露室
⑤ 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 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
A . ①④⑤ B . ①③⑥ C .②③⑤ D .②④⑥
3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 .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 .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鸣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
D .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4 .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 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 分)
译: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 分)
译:
参***:
1、D【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2、C【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①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④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
3、B【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章一一比对,即可发现,B选项中雄伟*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才是巨石雄坦。
4 . ( 6 分)
( 1 )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参考译文】
游览名胜的人,逢好天气是乐事,遇到理想的地点又是乐事,而同游的又都是优秀的人物,大家因为相处**、郁闷抒发、心情畅快而写写文章,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斋的严君置备酒菜邀我同游龙鸣山,龙鸣山即是无想山。是时春雨初晴,风和日丽,老老少少,依照长幼顺序而行,鼓乐队在最前面作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进五六里,只见两山如双虫**,相距百步,向东绵延而去。两山之间为石田,田的右边有小路,小路依着山势深邃又曲折。行进三四里,山势狭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进数里路,山势愈发奇峻,山谷中薄雾沾湿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边崇峦叠嶂,无穷无际。走了不久,只见峭壁对立,形状宛如华表,巨大的松树和杉树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涧底部多石,云深树茂,繁花遮石,鸟声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间。寺庙雄奇伟丽,寺门榜额**禅寂二字。寺院门外有一颗古松,直径数抱粗。高耸云霄的篁竹则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出门迎客,延请我们至后堂,后堂有匾,**白云深处。寺院西边有座听松轩,再向西即是五代韩熙载读书堂遗址,他所种植的'桧树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气象空旷,直立在数座山峰的最高处,从亭往下看,先前登过的群山之顶都在脚下。于是抬脚攀登上潮音岩,岩上各种石头真是异态百出。因为同游者登山疲惫,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山上有深幽广阔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山的西边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坦,上面可坐几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于是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时如夏,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酒毕,**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不久与**告别,出了寺门。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各自作了诗才回来。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隐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没有前贤留下的诗词及当代名家抒怀的笔墨,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哎!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是孔夫子带领学生沐浴后在舞雩台享受春风。王曦之的兰亭*,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于是记下这次游玩所见之景,旨在使无想山得以让世人知晓。
游龙鸣山记阅读答案3
游龙鸣山记
【明】陶安
游之胜者,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则所以宣其和、舒其郁、畅其心而发其文者,盖乐焉而不失乎正也。
至元丙子二月甲午.厚斋严君治酒肴,招予游龙鸣山,即无想山也。时春霁既久,风日暄丽,耆英少俊,序齿而行,鼓吹前导。从蓝溪东南行五六里,两山峙如双蠲,相距百步,绵亘东趋。中夹石田,田右小路,随两山势深宵曲折。行三四里,隘不宜田,仅可为路。又数里,山益奇峻,轻岚暖霭,微袭襟帽。山外崇峰复嶂,杳无穷极。少焉,峭壁对立,状若华表,松杉万章①,夹路北转。涧多石底,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似非人间世。僧舍雄丽,榜日“禅寂”。门外独松古秀,大连数抱。修篁干霄,森列门内。寺**出迎客,延坐后堂,匾曰“白云深处”。其西有“听松轩”,又西即韩熙载读书堂遗址,所植桧犹存。其北有“甘露室”。又北,上为“招云亭”,气象空旷,攒峰玉立,视向所历群山,低俯其顶矣。遂蹑蹬至潮音岩,怪石异态百出。同游者疲于跻攀,于是止焉。
予以未登绝顶为怏,与三二友决意直上。地势斗峻,褰裳②。援萝,履苍莽中。上有天池沆瀁③,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其西绝顶,巨石雄坦,可坐数十人。渺焉四顾,心目豁然。其东绝顶,视西又高,倦不欲登,还饮“白云深处”。于时暖气薰席,蒸焉如夏,凄焉如秋,栗焉如冬,觥筹无算,谈笑甚欢,虽从者乐工各适其意。酒既,**引客看花,徐行登环翠阁。已而与**别,出寺门。行几一里,众以兴未尽,席地坐,分韵赋诗者久之.诗成而归。
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但潥之为州,非通都要路,兼是山隐于邃奥,故无前贤题咏及当代名笔发其幽潜,予故表而出之。呜呼!乐而不失乎正者,浴沂风雩也。兰亭之会,乃或感慨悲戚。今同游者心*气易④,发言为诗,皆有可观,其亦乐之正者欤!遂记兹游之胜,使无想山得以著于世云。
(选自《陶学士集》,文字略有改动)
【注】①章:大材。②褰裳:撩起衣裳。③沆瀁:水深广的样子。④心*气易:心情和悦。
1.对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杳无穷极 杳:深远
B.修篁干霄 干:冲
C.延坐后堂 延:延请
D.履苍莽中 履:鞋子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和虚词在文中含义的能力。
【解析】需要结合原文语言环境来推断词语的含义和用法。A、B、C三项符合均符合原文意思;D项“履”在本句中应该解释为动词“踏”而非名词“鞋子” 。本题的误区在于考生对文言实词的把握过于僵化,不能和语言环境结合起来理解,而误认为D项正确。
【答案】D
2.下列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的一组是(3分) ( )
①春霁既久,风日暄丽 ②峭壁对立,状苫华表
③云深树茂,繁卉被岩,鸟声清碎 ④其北有“甘露室”
⑤气象空旷,攒峰玉立 ⑥蒸焉如夏,凄焉如秋,粟焉如冬
A.①④⑤ B.①③⑥ C.②③⑤ D.②④⑥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中信息的筛选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此题可用排除法,考生审题时要特别注意“直接”两个字。①为游山时的天气,与龙鸣山景色无关,可排除A、B选项。④是间接描写龙鸣山景色,而非“直接”。⑥为作者登山归来在寺院中的感受,故可排除D选项。
【答案】C
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首段“适其时可乐也,得其地尤可乐也,而所游又皆佳士”从三方面提出“游之胜”的标准,引领下文。
B.潮音岩有一块雄伟*坦且可坐数十人的巨石,站在上面可以俯瞰美景,因而成为龙鸣山的重要景点。
C.作者和同伴游览了龙呜山美景,谈笑作诗,心情和悦,体会到了类似于“浴沂风雩”那样纯正的快乐。D.龙鸣山地处幽僻,交通不便,不为人知,作者写这篇游记,是想让更多的人知道龙鸣山值得一游。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对文章的理解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为C。
【解析】解答本题要审准题,找出“不正确的一项”。根据文章一一比对,即可发现,B选项中“雄伟*坦的巨石”并非在潮音岩上,而是在山顶的西边。根据文中第二段和第三段潮音岩是“怪石异态百出”而“其西绝顶”,才是“巨石雄坦”。
【答案】B
4.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其水下飞潮音岩,引以给庖。(3分)
译文:
(2)斯游也,适其时而得其地,信足乐矣。(3分)
译文: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句子的能力,翻译时注意联系前后文,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做到文从句顺。
【解析】第(1)题翻译时要注意关键词“下”是名词作状语“向下”;“庖”是翻译难点,但如果考生能从“庖丁解牛”中作引申,就可以得出“庖”为“厨房”的意思;另外本题还应注意补足省略的成份,句子方能完整。第(2)题,注意关键字“斯”假借为“此”“这,这个”的意思。联系范仲淹《岳阳楼记》“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馋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不难理解。本题要点是“信足乐矣”,如果考生能联想到《兰亭集序》中的“信可乐也”,也就能准确翻译了。
【答案】(1)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
(2)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
【参考译文】
游览名胜的人,逢好天气是乐事,遇到理想的地点又是乐事,而同游的又都是优秀的人物,大家因为相处**、郁闷抒发、心情畅快而写写文章,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
元仁宗丙子年二月甲午日,厚斋的严君置备酒菜邀我同游龙鸣山,龙鸣山即是无想山。是时春雨初晴,风和日丽,老老少少,依照长幼顺序而行,鼓乐队在最前面作为先导。从蓝溪向东南行进五六里,只见两山如双虫**,相距百步,向东绵延而去。两山之间为石田,田的右边有小路,小路依着山势深邃又曲折。行进三四里,山势狭窄不宜作田,只能修路。又行进数里路,山势愈发奇峻,山谷中薄雾沾湿了衣服和帽子。山的外边崇峦叠嶂,无穷无际。走了不久,只见峭壁对立,形状宛如华表,巨大的松树和杉树沿路排列,向北延伸。山涧底部多石,云深树茂,繁花遮石,鸟声清脆,此地好像不是人世间。寺庙雄奇伟丽,寺门榜额**“禅寂”二字。寺院门外有一颗古松,直径数抱粗。高耸云霄的篁竹则繁密地生长在寺院内。寺院**出门迎客,延请我们至后堂,后堂有匾,**“白云深处”。寺院西边有座“听松轩”,再向西即是五代韩熙载读书堂遗址,他所种植的桧树仍然有在。寺北有“甘露室”。再往北,有“招云亭”,亭子气象空旷,直立在数座山峰的最高处,从亭往下看,先前登过的群山之顶都在脚下。于是抬脚攀登上潮音岩,岩上各种石头真是异态百出。因为同游者登山疲惫,于是未往上登。
我以没登上山顶为憾,与两三个朋友决定继续登山。山势陡峭,只好撩起衣裳。攀援着藤萝,脚踩在茂密丛林中。山上有深幽广阔的天池,天池的水向下飞泻到潮音岩,(人们)接引(它)来供给厨房。山的西边顶部,巨大的石头雄伟*坦,上面可坐几十人。在石上茫然四望,心中豁然开朗。山的东边顶部比西边顶部还高,因疲倦不想再**,又回到寺院的“白云深处”后堂。于是温暖的气息弥散席子,气氛热时如夏,静时如秋,冷时如冬,觥筹无数,谈笑甚欢,即使是仆从与乐工也各得其乐。酒毕,**带领客人赏花,众人缓缓登上环翠阁。不久与**告别,出了寺门。走了一里,众人余兴未尽,席地而坐,分了韵脚赋诗良久,各自作了诗才回来。
这次游览恰逢适宜的天气,又遇到理想的地点,确实很快乐了。但溧州不是交通要塞,且又隐藏在深山之中,所以没有前贤留下的诗词及当代名家抒怀的笔墨,因此我写了这篇文章。哎!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是孔夫子带领学生沐浴后在舞雩台享受春风。王曦之的兰亭*,或许太感慨悲戚。此次同游的人心情和悦,吟咏作的诗,质量上乘可以欣赏,也是既高兴又不失正体的事!于是记下这次游玩所见之景,旨在使无想山得以让世人知晓。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8)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阅读答案 (菁选3篇)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阅读答案1
《游褒禅山记》是北宋的***、思想家王安石在辞职回家的归途中游览了褒禅山后,以追忆形式写下的一篇游记。该篇游记因事见理,夹叙夹议,其中阐述的诸多思想,不仅在当时难能可贵,在当今社会也具有极其深远的现实意义。“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更成为世人常用的名言。
该文是王安石34岁时(1054年)从舒州通判任上辞职,在回家的路上游览了褒禅山,三个月后以追忆的形式写下的。四年后(1058年)他给宋仁宗上万言书,主张****。12年后(1070年)罢相。他不顾保守派反对,积极推行新法。提出“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的观点,这与本文的观点也有相似的地方。
原文: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相关试题及答案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10.C/舍:筑舍定居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记
A. B.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C. D.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11.A/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连词,上句表顺承;下句表修饰,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译为“在……方面”;下句译为“到”。
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明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3分)
①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其下*旷,有泉侧出
③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然视其左右,而记之者已少
⑤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12.B/②写前洞;⑤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⑥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
1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3分)
A. 作者认为要到达有“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 文章指出探求事物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之境,也没什么可后悔的。
C. 作者赞美了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浅尝辄止、浮泛不实的学风。
D. 本文是一篇叙议结合的游记,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了学人治学的道理。
13.C/“批评了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文中没有依据。
14.把语段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9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⑶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3分)
14.⑴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计分点:问、深、穷、)
⑵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出)因而没能穷尽游洞的快乐。(计分点:亦、随、极)
⑶因为他们探究、思考深邃而且广泛。(计分点:以、求、无不在)
二:
18、上文节选自课文《______________》,作者王安石,号______________,世称______________(2分)(三空中任何一空出错即扣1分,扣完为止)
19、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4分)
①.则或咎其欲出者()②.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③.何可胜道也哉()④.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
20、选出与“其孰能讥之乎”中“其”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项()(2分)
A.距其院东五里
B.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C.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D.一之谓甚,其可再乎?
21、翻译下列语句:(5分)
①、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
②、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22、作者由古人“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能有所得的事实,引起了深入思考。他认为“求思”应具备一些条件。请结合实际,谈谈你认为这些条件中哪个条件起决定作用?(3分)
参***与评分标准:
18、游褒禅山记半山王荆公(写王临川、王文公亦可)(2分)(三空中任何一空出错即扣1分,扣完为止)
19、①责怪②辅助③尽④说出名字(4分)
20、D(例句中的“其”与D项中的“其”都用作副词,表反诘语气。其他三项中的“其”都用作代词。)
21、①可是,力量足以达到目的(而未能达到),在别人(看来)是可以讥笑的,在自己来说也是有所悔恨的。(3分然、焉、为、通顺)②这就是学者不可不深入思考而谨慎取舍的原因啊。(2分所以、慎取、通顺)22、古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往往有得,是因为“求思之深无不在也”,是他们苦心探索,务求深入的结果。王安石游褒禅山之所得,是由游山的经过所见获得的启示。他认为,要观赏到“非常之观”,首先要定立志向,因为非常之观常在险远,定立了志向,还要有能力、毅力,还要有所凭借和帮助。在有能力、有物力的情况下半途而废,会徒然让人讥讪,也给自己留下无穷遗憾。游山如此,个人修养、做学问、干事业无不如此。在客观条件具备的.情况下,事情成败的关键往往在于主观的认识和努力。王安石的一番感慨,自然与他的**事业的理想和后来百折不挠的经历紧密相连。由此,学生可以谈志向,谈毅力,谈机遇,也可以谈志、力与客观条件的联系,也可以由文章的观点,评论王安石的变法的成败、教训等。(3分)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阅读答案2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4.对句中加点字的解释,不准确的一项是:( )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拿着
B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弄错
C火尚足以明也 明:明亮
D而在己为有悔 己:自己
5.下列叙述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人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首先必须有志向,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B“力不足”或“无物以相之”,要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同样是困难的。
C“志”“力”“物”三者关系密切,缺一不可。“志”是必要的保障,“力”与“物”则是基本的前提。
D“力”和“物”有时难以强求,因此,只要“尽吾志”,即使“不能至”,也“可以无悔矣”。
6.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
A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B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C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D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7.翻译下列画线的句子:
(1)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2)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答案:
4---6 CCB 7略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课后练习阅读答案3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节选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拥:持、拿
B.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夷:*坦
C.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舍:房舍
D.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帮助
答案:C/舍:筑舍定居。
1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B.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荆轲逐秦王,秦王还柱而走
C.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D. 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
答案:A/以:均作连词,表因果,因为。B而:均作连词,上句表因果,因而;下句表修饰,可不译。C其:上句语气助词,不译;下句代词,他。D于:介词,上句表条件,在。下句表结果,到。
12. 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说到后洞“游历艰难”的一组是
① 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
② 其下*旷,有泉侧出
③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
④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
⑤ 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
⑥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③④⑤ D. ②③⑥
答案:B/②写前洞;⑤写“我”还有力量游历,火把还足够照明;⑥写华山洞命名的原因。
13. 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项是
A. 作者认为要到达奇伟、瑰怪和非常之观的地方,需要志、力、物,三者中志最重要。
B. 文章指出探求只要尽了志与力,即使不能到达险远、非常之境,也没有什么可悔的。
C. 作者赞美古人求思之深之广的治学精神,旨在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D. *坦和近旁处,游览的人就会多;比喻如此去治学,其学问当然就难有深度和广度。
答案:C/文章没有直接“批评当时浅尝辄止的浮泛不实的学风”。
1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⑴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3分)
译文: 探询洞的深度,就是那些喜好游历的人也不能穷尽。
⑵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3分)
译文: 我也后悔自己跟随他们因而不能穷尽游洞的快乐。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9)
——游褒禅山记原文 (荟萃2篇)
游褒禅山记原文1
游褒禅山记
王安石
褒禅山亦谓之华山,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距洞百余步,有碑仆道,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其下*旷,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众,所谓前洞也。由山以上五六里,有穴窈然,入之甚寒,问其深,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谓之后洞。余与四人拥火以入,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遂与之俱出。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方是时,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也。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长乐王回深父,余弟安国*父、安上纯父。
至和**七月某日,临川王某记。
游褒禅山记原文2
该文写于宋仁宗至和**(1054)七月某日,是作者与他的两位朋友和两个胞弟同游褒禅山后所写。这是一篇记述与议论相结合的散文,与一般游记不同,独具特色。全文按照记叙和议论的层次,可分五段。
从篇首至“盖音谬也”。记述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文章开头紧扣题目,开门见山地先说明褒禅山又叫华山之后,接着追述之所以命名为褒禅山,是因为唐朝有一个名叫慧褒的和尚,一开始住在华山之下,死后又葬在华山之下,所以叫做褒禅。作者由远及近,当追溯了褒禅山命名的由来之后,就把笔墨转向眼前所见的慧空禅院上来。说明如今看到的慧空禅院,就是当年慧褒禅师居住的房舍和坟墓之所在。因为这毕竟是一篇游记,所以当写到慧空禅院之后,便以它为基点,重点突出地来记叙褒禅山的名胜华山洞。“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这三句,说明华山洞的方位及其命名的由来。接着又写距华山洞百余步倒在路旁的石碑,以及碑文的情况。“其文漫灭”一句,从字面上来看,是说由于年代久远,字迹已经模糊不清。其实,也是为了突出其中尚可辨识的“花山”二字。之所以要突出“花山”二字,在于纠正今人把“花山”之“花”误读为“华实”之“华”的错误。之所以要纠正今人读音的错误,又旨在为下文发表感想和议论设下张本。
从“其下*旷,有泉侧出”至“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记叙游览褒禅山后洞的情形。这段承接第1段华山洞的方位和命名,进一步分别就华山洞的前洞和后洞加以叙写。前洞,“其下*旷,有泉侧出”,虽有美景而不险绝,“而记游者甚众”,不足以游,所以一笔带过。而后洞与前洞相比,则迥然不同,它不像前洞那样*坦广阔,游人举足可到,而在“由山以上五六里”的幽深之处,需要花费气力才能到达,而且“入之甚寒”,所以即使喜欢游览的人,也不能穷尽它的尽头。然而惟其险绝,才有奇观。因而便引起了作者与同游者的极大兴趣。于是他们拿着火把走了进去,走得越深,行进越艰难,而所看到的景物也就越加美妙。可是行进的艰难与景物的美妙形成了矛盾,所以同游者之中有倦怠而想出来的人说:“不出去,火把就要烧光了。”这么一说,大家就随着他一起走了出来。一旦走出洞后,作者却深有感慨,慨叹自己所到达的地方比起喜欢游览的人,还不到十分之一,然而在洞的左右壁上,题字留念的人已经很少了。如果再往深处走,到达的人就更少了。这说明没有大志而畏于艰险的人,是不能够深入险境而窥视到异观的。因而又回顾自己在洞里还没有出来的时候,“余之力尚足以入,火尚足以明”,是可以继续前进的,只是听了倦怠者的话,随着走出洞来,而不能极尽游览之乐。目的不达,满腹憾恨之情溢于言表,由此可见作者不畏艰险的积极进取精神。
从“于是余有叹焉”至“此余之所得也”。
写未能深入华山后洞所产生的感想和体会。这段开头“于是余有叹焉”一句,奠定了全段的基调,为展开议论作了带有浓厚感**彩的转折。行文先从古人的行事说起,而后又回到游览风物上来,加以发挥议论。就古人来说,他们观察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都有所得,这是因为他们对事物观察思索得深切,而没有探索不到的地方。作者称引古人,是为了借古鉴今。不言而喻,今人行事,要想有所收益,也必须具有古人那种探索的精神。但事实上,并不是人人都具有这种精神的。就以游览风物来说,“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这种现象,就正是缺乏探索精神的表现。而天下的奇异雄伟、异乎寻常的景物,又常常在险远之处,人们却又很少能够到达,那也就不可能看到奇景异观了。那么怎样才能看到奇景异观呢?作者进而又从三个方面加以论说。一是“非有志者不能至也”。这里强调了一个“志”字。只有胸怀大志,才有可能到达理想的境地。二是有了大志,不随随便便地止足不前,“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力”字。这个“力”,是指气力。如果气力不足,像“有怠而欲出者”那样,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三是有了大志和气力,而又不轻易地倦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这里又强调了一个“物”字。这里所说的“物”,是指火把之类的借助之物。当游览者走进昏暗之处的时候,如果不借助火把之类的物来照亮前进的道路,也是不能到达理想境地的。总之,只有具备志、力与相助之物这三个条件,才能到达理想的境地。这是就正面来说。反过来说,气力可以达到而又未能达到,这对别人来说是非常可笑的,对自己来说是很可悔恨的。如果竭尽了自己的志气,也仍然达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悔恨的了。这样,谁还能讥笑他呢?作者从正反两方面把道理说得清清楚楚。这就是作者游览华山后洞之后的心得和体会。这个心得和体会,是十分深刻的,它的客观意义却远远超过了游览,而可以用之于从事一切事情。
从“余于仆碑”至“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写由于仆碑而引起的联想。作者从仆碑上尚可辨识的“花山”之“花”字,今人误读为“华实”之“华”,从而联想到古籍,“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从山名的以讹传讹,联想到古籍的以讹传讹,使作者触目伤怀,慨叹不已。因而又进一步提出“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对待传闻要“深思”而“慎取”这个提法,也很精辟。它对学者整理和研究古籍,鉴别其真伪,恢复其本来面目,不仅是必要的,而且也是有指导意义的。
从“四人者”至篇末。记同游者姓名和写作时间。
从以上五段简略地叙述和分析里不难看出,本文虽以游记命题,但所写重点却不在于记游,而在于写作者在游览中的心得和体会,并着重写了两点:一是写华山山名的本末;一是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
写华山山名的本末时,从今人对“花山”读音之误,联想到对古籍的以讹传讹,从而指出对古籍要持“深思而慎取”的态度。这既是对当时学者的劝勉,同时也是作者自己治学态度的写照。王安石在治学方面,就颇多创见,不为前人之见所束缚。比如他与门人一起修撰《诗》《书》《周礼》三书的经义和《老子注》等书的注疏,以代替汉儒以来的章句之学,就是突出一例。再如他写的咏史和怀古诗,也多半一反常人之见。在《商鞅》诗里写道:“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在《贾生》诗里写道:“一时谋议略施行,谁道君王薄贾生。”这些都反映出他的新见解。这些见解,又都是为他打击旧*,推行变法革新服务的。因而也可以说他变法革新的理论和实践,就正是他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得出“深思而慎取”的结果。
写游览华山后洞的经过时,从“入之愈深,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而游者也随之越来越少的情况,进而论述了“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险远”,要想看到“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就必须有一个不畏艰险,一往直前的坚强意志,同时还要具备足够的实力和可资凭借的外界条件。他这种力图精进,永攀高峰的精神,同他后来在变法革新中所表现的不怕**、百折不回的精神也是完全一致的。这种积极进取精神,同他的变法革新,虽有其不可避免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然而却也能给人以有益启示和鼓舞。
本文的写作技巧也是比较高明的。
既然本文的重点不在记游,而在写游览中的心得体会,所以在材料的取舍上,行文的**安排上,是颇费一番切磋琢磨之功的。作者在记游中,处处为写心得体会搭桥铺路,使记游与心得体会十分**自然地结合起来。
文章开头“褒禅山亦谓之华山”一句,看来只是叙说褒禅山的原委,**淡淡,并不新奇。但细加玩味,却不寻常。它不仅为下文考究褒禅命名的由来起着开拓的作用,而且也把有关全局的“华山”二字突现出来。作者突现出“华山”,对全文的记游和议论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可以设想,倘若读者不了解褒禅山就是“华山”,那么文章题为《游禅山褒记》,而下面所记的,也就是与“华山”不可分割的华山前洞、华山后洞,便失去了根基,而令人不可思议。随之游览华山后洞,从而发表议论也将成为不可能。所以首句把“华山”突现出来,是十分重要的,不可缺少的,它对全文来说,起着先引和铺垫的作用。然而作者又不特意去就“华山”而论“华山”,却以考究褒禅山命名由来的方式来突现它,这就更显得自然入妙了。从考究褒禅山命名的由来来看,文从字顺,无懈可击;从记游角度来看,又顺理成章,起到了它应有的作用。
该文是以记游为辅,以议论为主的特点,所以作者在记游中写什么,不写什么,以及怎样写,也是经过周密考虑,严加取舍的。文中所写华山、慧空禅院、仆碑和华山前洞,由于都不是所写重点,所以都一笔带过。而它们的出现,又都是为写华山后洞,特别是写游华山后洞作铺垫过渡的。详其所详,略其所略,对所写重点游华山后洞,则刻意作了较为细致地记叙。作者先写华山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虽好游者不能穷;次写入之愈深,进之愈难,见之愈奇;次写怠而欲出者声张出洞,同游者遂与之俱出;次写入之愈深,记游者愈少;次写既出之后,有人责备怠而欲出者;次写作者悔恨随怠者而出,不能极尽游览之余,层层深入地写出了游览华山后洞的全过程。这之中有环境气氛的渲染,有游人的`活动,有意志不坚强者的退缩,有责怨之辞,有悔恨之语。记游详尽曲折,思想**波澜起伏,这就为下文抒写心得体会,发表议论,作了自然而然地铺垫过渡,使记游与议论紧密地融合起来。
再如作者写仆道之碑,叙写“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谬,也是有意安排。它对下面针对后人对古籍以讹传讹的现象发表议论,同样起着铺垫的作用,使之前呼后应,结为一体。总观全文,记游为议论提供了条件,而议论则是记游的必然发展。为突出所写重点,作者严于取舍,精于剪裁,善于铺垫过渡的写作技巧,是值得借鉴的。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又感慨倒在路边的碑,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游褒禅山记》教案10篇(扩展10)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 (荟萃2篇)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从记游到议论,即事明理的写作手法。
2、学习本文所论述的做任何事要有志向、不盲从、努力向上和“深思慎取”的态度。
3、掌握词类活用和一词多义的用法,特别是“其”、“道”、“名”、“然”等词的用法。
4、熟读背诵,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教学设想:
1、本文的语言比较通俗,可让学生利用注释自己串讲课文,必要时教师进行点拨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文中的一些常用词,除弄清它在本课的用法外,还要引导学生联系所学过的篇目及利用查找工具书的方法积累这些词的其他用法,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3、即事明理的写法,学生比较陌生,所以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理清记叙和议论的关系,从而理解作者所阐述的观点。
4、诵读是本文学习的重点,要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通读课文,在诵读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落实本课的背诵要求。
总课时:
3课时
教学要点:
作者及课文简介,疏通文意。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导入
《醉翁亭记》、《岳阳楼记》,“记”是一种文体,指游记。游记的共同点是什么呢?(明确:抓住景物特点,表现山水之美。有人曾将游记比作“纸上山水”。)
二、介绍作者、背景。
三、交代本课的教学目的及课时安排。
四、由学生朗读课文。
正音(板书):褒冢华相谬窈父
五、默读课文,根据注释疏通文意。
六、由学生复述课文,串讲。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些必要的点拨,特别要点出一些重点字词的用法。
七、由学生质疑,提出存在的其他问题。
八、齐读课文,巩固词义。
九、作业
1.积累“其”、“道”、“名”、“然”的义项。
2.熟读课文,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第二课时
教学要点:体会叙议结合手法。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的重点词语的用法。
二、积累词义。
指定几位学生把自己所归纳的词义及例句抄写在黑板上,并讲解。
三、齐读课文,理清思路。
由学生讨论,明确文章结构。
第三部分(1、2):记游山所见及经过。
第二部分(3、4):写游山的心得。
第三部分(5):游山的时间及同行者。
四、讨论叙议结合的手法。
1.问:本文的叙议是怎样紧密相连的?
由学生讨论后明确:
(1)两部分间衔接过渡自然。
(2)记仆碑情况突出“花山”二字,为后文的议论作铺垫。
(3)强调前洞路近、地*、游者众,后洞强调路远、奇险、游者少。为后文议论作铺垫。
2.作者通过记游,阐述了什么观点呢?
作者据仆碑得出了要有“深思慎取”的态度;通过两洞对比,得出了做任何事都要有百折不挠的精神这个结论。
3.本文即事明理,借游山抒发了内心的感慨。诸同学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谈谈你对作者这一感慨的看法。(本题可由学生**发言,不求**。)
五、作业。
熟读课文,写一篇读书笔记。
第三课时
教学要点:指导背诵。
教学步骤:
一、检查上节所讲授的叙议结合的特点及作者的观点。
二、启迪思维,深入研究。
从游览来看,这是一次半途而废的游览。照理,这样的游览并没有多大价值可写,而本文却成为一篇传诵千古的名篇,为什么?从中,我们对作文之法有什么体会?
提示:
1.首先要重视文章的立意,有新意,能启发人们思考。
2.其次要重视构思布局,使材料与观点有机**,结构严密。
三、指导背诵第三段
第三段紧承上文,抒发自己的感想。
(1)用“叹”领起下文。
(2)以古人作立论的标准:“求思之深而无不在”才“往往有得”。
(3)世人的做法: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
(4)阐述志、力、物三者的内在联系。
(5)强调只要尽了自己的努力,即使不能达到目的,也可以“无悔”。
(6)结合提示,争取当堂背诵。
游褒禅山记优秀教案2
【活动目的】
1、理解并学习作者“尽吾志”的思想,培养立大志并为之奋斗的精神。
2、学习因事见理、叙议结合的写作方法。
3、积累文言基础知识:文言词语和文言句式。
【活动重点】
理解本文的精神实质,培养学生的良好的意志品质;积累文言知识、学习文章写法,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活动用具】
1、多**课件。
2、朗读录音磁带。
3、补充的相关资料。
【活动时间】
90分钟。
【活动步骤】
一、导入新课,多**助读
1、由唐宋八大家和王安石变法引出作者。
2、作者简介:多**课件展示。
3、了解时代背景:多**课件展示。
二、活动之一:朗读活动
1、听朗读录音或多**配音朗读:学习字音和断句。
2、学生**朗读:读准句读,读准字音,读出表情。
3、检查朗读效果:学生单人朗读,师生听读,并进行评议,师生相互取长补短。
三、活动之二:学习课文,积累文言知识
1、学生自学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借助工具书,学生自读全文,学习文中字词句,理解文章大意。
2、学生记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在小组中寻求解决,疑难问题供班级交流。
3、师生班级交流:小组问题展示──班级交流讨论──师生答疑解难──形成班级共识。
四、活动之三:小组合作探究
1、总结性学习活动:
⑴课文中疑难字词句的积累学习。
⑵文中出现的文言句式的归纳学习。
⑶小组学习中还存在的`新问题记录。
2、探究性学习活动:
⑴本文主旨可用哪一句话来概括?
⑵“尽吾志”一句跟前文记游中哪句话是照应的?
⑶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么紧密联系的?
⑷体现课文主体的段落是哪一段?为什么?
3、小组合作学习,形成小组作业,供班级交流使用。
五、活动之四:班级交流
1、多**展示某一小组的总结性学习成果,其他小组修订补充。
2、多**展示探究性学习的成果,班级交流讨论:展示成果──小组异议──班级讨论──师生交流──形成共识。
六、布置作业(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