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精选13篇)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
记承天寺夜游 作者:苏轼 文 本 译 文 原 文 文 本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晚上。解开衣服想睡觉时,月光从窗口射进来,我愉快地起来行走。想到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在庭院中散步。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未寝,相与步中庭。 庭院中的月光宛如一泓积水那样清澈透明,水中藻、荇纵横交叉,都是绿竹和翠柏的影子。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哪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但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 何夜无月,何处无松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记承天寺夜游》 2003/04/01 张笑天——《记承天寺夜游》教学案 [教学目标] 1.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以读入文,读通文句,读出韵味,熟读成诵。 2.知人论世,联系文章写作背景,了解作者的有关情况,进一步理解作者丰富微妙的思想感情。 3.吟咏品味。文章富有诗情画意,引导学生品味文章画面的精美、语言的简练、布局的匠心所在。 [教学重点、难点] 联系作者当时的创作背景,通过文本的咬文嚼字,体会作者的心境,提高对于文章主旨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苏轼是我国古代的大文豪,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文都有很高的成就。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他所写作的小品文《记承天寺夜游》。 从文章的标题来看,是记叙夜晚到一家寺院游玩的经历,那么我们事先推测一下,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这篇文章会不会描述他游玩时的心情?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下面我们来学习这篇课文,看看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我们的推测是否相符。 二、读以入文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听读,注意读音、节奏、停顿。 提示:寝(qǐn)藻(zǎo)荇(xìng) 2.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清句中停顿。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学生听读并评价。 4.齐读课文。 三、翻译理解 学生小组合作,疏通理解文意。注意下列语句的翻译: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 四、品味鉴赏 齐读课文,思考: 1.作者为什么要夜游承天寺? 2.作者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3.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 4.请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这幅月夜图。 五、分析探究 再读课文,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请结合背景,说说作者的情绪。 五、熟读成诵 教学反思: 本文精华在于学生能否理解文章的末句,因此采用“知人论世,披文入情”的教学方法。“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尔。”以平淡朴实的文字诉说了作者内心复杂的情感。其中固然表现了作者那种解脱世俗、忘情自然的恬然旷达的思想,一种享受自然美的自慰自得的欣慰,然而仔细品味,又何尝不深重的流露出作为“闲人”的惆怅和愤懑呢?因此,讲解当时背景,苏轼贬居黄州,政治上受排挤,不能不造成他内心的苦闷。也许,辗转难眠正是两个沦落人起行赏月、派遣郁闷的原因所在,所以做个“闲人”,在自然中去自娱自乐、寻求解脱便在情理之中了。 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准备: 1、解决生字词注音;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再次朗读。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谪居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3.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教学过程】 一、课文导入: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写于他被贬在湖北黄州之时。在文中我们看不到一般人被贬官的挫折、苦痛和郁闷,我们却只看到夜晚游历快乐和闲适。似乎是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我们不妨来一起耐心寻味。 二、背景资料 三、朗读(听录音),评赏朗读的效果(注意情感的曲折有致)。疏通文句。 四、整体把握: 1.试想苏轼为何要夜游?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起一同贬官到黄州的好友,想起一同赏月 2.为何寻张怀民?心有灵犀 3、作者用妙笔绘美景,请问作者用笔的巧妙之处体现在哪里? 虚实相生,联想巧妙,无一字提到月,却“不着一字,尽得风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背面敷粉”(即用视觉的错觉从反面敷墨) ——水→水草→影 ※作者眼中的月色是怎样的月色?——欣赏图片,品读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 (从具体的描写句中感受,在下面横线上写出一个比较恰当的词) 空灵、清丽、淡雅、皎洁的月色 4.其间有怎么的情感变化起伏? 欣然—无与为乐(微憾)—遂(不假思索中的激动)—寻(急切访友的心意)—亦(“心有灵犀一点通”,同好相知的喜悦)—相与步(平和从容) 5、如何理解“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作者与张怀民欣赏月夜景致时感慨到表面上是自嘲地说自己和张怀民是清闲的人,闲来无事才出来赏月的,实际上却为自己的行为而自得──月夜处处都有,有了人的欣赏才有美,因为有情趣高雅的人欣赏它。“闲”是相对“忙”来说的,由于贬官谪居,自然不像在京城时公务缠身。一个“闲”字包含着作者几多感慨,有贬谪的悲凉,失意的落寞,自我排遣的达观,还有有闲赏月的欣喜,这使我们看到作者潇洒人生,达观处世的人生哲学。正因如此,作者笔下的月夜才会那样空灵,皎洁。作者对美的追求,对生活的热爱使得文章富有感染力。 6、抒情即寓于叙事、写景之中。叙事、写景、抒情,又都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一点:“闲”。作者和朋友的“闲”,在文中是如何体现的? 〖明确〗: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清楚,两个人都很“闲”。“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冬夜出游赏月看竹柏的,却只有“吾两人”,因为别人是忙人,“吾两人”是“闲人”。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7、“闲人”究竟是什么人? 〖明确〗:“闲人”,即清闲的人,这里并非是指闲极无聊、无所事事的人,而是包含着复杂的意味。首先,“闲人”指具有闲情雅致的人。其次,“闲人”包含了作者郁郁不得志的悲凉心境,作者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抱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不为俗务所累,可以悠然赏景。 当然他又何尝愿意做一个“闲人”呢?赏月“闲人”的自得只不过是被贬“闲人”的自慰罢了。 7、苏轼作文以辞达为准则,所以当行即行,当止就止,很少有芜词累句,这在他的笔记小品中表现得最为突出。 【延伸】:苏轼自己评论他的文学创作,有一段话很精辟:“吾文如万斛泉源,不择地皆可出。在平地,滔滔汩汩,虽一日千里无难。及其与山石曲折,随物赋形,而不可知也。所可知者,常行于所当行,常止于不可不止,如是而已矣!其他,虽吾亦不能知也。”(《文说》) ※为何苏轼在被贬后却依旧有此闲情呢? 儒、道、禅的融合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苏轼(1037-1101),21岁出蜀进京时,22岁中进士,26岁又中制科优入三等(宋代的最高等),奋厉有用世之志。苏轼不仅对儒、道、释三种思想都欣然接受,而且认为它们本来就是相通的。他在王安石厉行新法时持反对态度,司马光废除新法时又持不同意见,结果多次受到排斥打击。44岁时遭遇“乌台诗案”,险遭不测。晚年贬海南,对苦难并非麻木不仁,以儒家固穷的坚毅精神、老庄的超越态度、禅宗以平常心对待一切变故的观念——消解痛苦。 所以苏轼,既执着人生又超然物外——坚定沉着、乐观旷达,生活情趣和创作活力。故黄州、惠州、儋州:逆境中的创作高峰——苏轼去世前自题画像说:“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自题金山画像》) 【教学目的】 1.重点词、句的理解与翻译。 2.学习抓住特征描写景物的方法。 3.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重点】 1.品析句子,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月夜图导入:在夜深人静、皓月当空的夜晚,月光如流水般洒落大地,一切都像笼着轻纱,若隐若现,连坚实的大地似乎也溶成了一片浮动的云烟。面对如此美景,你是否想出门欣赏一番?今天我们来学习苏轼的一篇文章《记成天寺夜游》,看看苏轼在美丽的月色中会发出怎样的人生感慨。 二、整体感知文段 1.给生字正音、朗读课文、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再次朗读。 2.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质疑: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提出,同学解答,全班共同关注、探讨。 户:门;遂:于是;盖:大概;但:只是;耳:语气词 4.听音乐《二泉映月》品味月色描写,用自己优美的语言复述描写月色的文段。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小组商量,以各种方式(如:小品、诗歌、散文等)复述课文内容。 6.表演。 三、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一方面作者被贬,心情郁闷,想出去走走,另一方面因为月色很美,想去赏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去一去关键词,品修辞) 绘景:月色—积水空明,竹柏—藻荇交横 把“如”、“盖……也”去掉,和原文相比,句子的意思有无改变? 变了。原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如临其境 3.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添一添,品意境) 皎洁、空灵、清丽、淡雅 在“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后加上“丛中蛙鸣起伏,空中流萤飞舞,寺中人语喧哗,院外狗吠连绵。”一段话,好不好? 不好。改变了原文明净幽闲,清丽淡雅的味道。 4.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5.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贬官的悲凉、落寞,赏月的欣喜,自我解嘲的达观 6.小结:《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章通过对庭中优美月色的描绘,让我们感受到苏轼热爱生活、追求美好事物的执着,面对逆境达观处世、潇洒人生的难能可贵。 四、能力扩展:一切景语皆情语 看图写景抒情。 五、作业 阅读古诗《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情感。 水调歌头[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授课班级:八(10)班 授课时间:.11.6 学习目标: 1.背诵并默写课文,掌握常用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大意。 2.在读中品味语言,理解作品意境,把握作者情感。 3.学习作者在遭遇人生困境时的旷达胸襟。 学习重难点: 1.欣赏文中的描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悠闲、超逸的心境。 2.体会文中起伏的情感,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深入探究“闲人”的内蕴。 导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古人借月抒怀的诗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二、自学交流,整体感知 1.走进作者 2.背景资料 3.听读课文,正字音,强节奏,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①教师范读②放声自读③检查生字④齐声读 欣然( ) 遂( ) 寝( ) 藻荇( )( )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解释加点的词语 (1)欣然起行 ( ) (2)遂至承天寺 ( ) (3)水中藻荇交横( ) (4)盖竹柏影也 ( ) (5)相与步与中庭 ( ) (6)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 ) 2.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 (1)相与步于中庭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作者夜游的原因是什么? 2.作者是如何描写月色的?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去一去,品修辞;添一添,品意境)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怎样理解文中的“闲”字? 五、拓展延伸,小结反思 叙事、写景、抒情议论其实始终都是在写人,从文中我们读到了一个乐观豁达的苏轼,此刻,面队承天寺这轮空明的月亮,面对豁达的苏东坡,你想说些什么呢? 六、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七、作业设计 1.默写背诵这篇短文 2.完成本课学案 (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划分朗读停顿,不要把句子的意思读破,领字后面需有一个小的停顿。)1.正音:藻( )荇( )2.划分朗读停顿:念 无 与 为 乐 者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遂 至 承 天 寺 寻 张 怀 民庭 下 如 积 水 空 明水 中 藻 荇 交 横盖 竹 柏 影 也3.解释加粗的字欣然起行( ) 念无与为乐者( )遂至承天寺( ) 怀民亦未寝( )相与步于中庭( ) 盖竹柏影也( )4.翻译句子无与乐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①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②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③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④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⑤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5.下面对加粗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欣然起行(高兴地)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6.用现代汉语翻译“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本文集中写景的句子是第________句,其主要内容可用4个字概括为:□□□□。8.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________的心境。(须扣住“月”字概括。)(二)绍圣六年十月十二日,与幼子过游白水佛迹院。浴于汤池,热甚,其源殆可熟物。循山而东,少北,有悬水百仞。山八、九折,折处辄为潭,深者缒石五丈不得其所止。雪溅雷怒。可爱可畏。水崖有巨大迹数十,所谓佛迹也。暮归倒行,观山烧,火甚。俯仰度数谷,至江,山月出,击汰中流,掬弄珠璧。到家,二鼓,复与过饮酒,食余甘煮菜。顾影颓然,不复寐。书以付过。东坡翁。(文题:游白水,作者:苏轼)9.解释下列加粗的词语。(1)殆可熟物( ) (2)循山而东( )(3)折处辄为潭( ) (4)俯仰度数谷( )10.指出下列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1)殆可熟物( )(2)雪溅雷怒( )11.翻译。(1)雪溅雷怒,可爱可畏________________。(2)击汰中流,掬弄珠璧________________。12.本文写于绍圣元年(1094年),是苏轼贬官惠州时所作。记叙了作者和儿子苏过从白天出游到晚上归家这一天的活动,着重写了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个片断。13.《记承天寺夜游》和《游白水》中都写到了月亮,且都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前文是以________喻月,后文是以________喻月,形象生动;两文共同的写作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抓住两文中的比喻句揣摩。)参考答案1.zǎo、xìng2.划分朗读停顿:念/无与为乐者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3.高兴的样子 想到 于是 睡觉 共同,一起 发语词,原来是4.(1)没有可与自己一起游乐的人(2)缺少像我两个这样的闲人5.a6.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7.④(即“庭下……盖竹柏影也”)概括:庭中月色(或:月色如水、月色空明)(2分,只要能扣紧“月”来概括即可给满分,其余酌情给分)8.旷达(答“豁达”也对;答“怀才不遇”、“愤愤不平”、“乐观”、答“闲适”、“热爱自然”不对)9.(1)大概(2)沿,顺(3)就(4)走过10.(1)形容词的使动方法,使物熟(2)名词作状语,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11.(1)水花像雪溅,水声如雷怒,既可爱又可怕。(2)在江心划船,捧弄船桨击起的水滴,发亮似珍珠,圆月的影子沉浸的水里,洁白如宝玉。12.佛迹院、观山烧、玩江景13.比喻。水,璧;寄情于景,情景交融 一、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1.欣然起行( ) 2.水中藻荇交横( ) 3.如吾两人者耳( ) 4.月色入户( ) 5.盖竹柏影也( ) 6.但少闲人( ) 二、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默写出文中描写庭中月光澄澈的句子,并对其写景的妙处试作简要的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说说课文中哪些语句表现了“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阅读下面几段文字,完成文后的练习 (一)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选自________,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__(朝代)________家、________家,与父________、弟________合称“三苏”,三人同为________之列。苏轼死后谥号________。 2.解释加粗的词语。 遂至承天寺________庭下如积水空明________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______ ________ 3.“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中蕴含着作者怎样微妙而复杂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又是如何理解这句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简要说说这篇文章表露了作者什么样的特殊心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西湖游记 从武林门而西,望保俶塔突兀层崖中,则已心飞湖上也。午刻入昭庆,茶毕,即棹小舟入湖。山色如娥,花光如颊,温风如酒,波纹如绫,才一举头,已不觉目酣神醉。此时欲下一语描写不得,大约如东阿王梦中初遇洛神时也。余游西湖始此,时万历丁酉二月十四日也。 1.解释下列加粗的字词。 从武林门而西( ) 突兀层崖中( ) 即棹小舟入湖( ) 2.从文中的哪些词语可以看出作者对西湖向往已久,亟欲一览的迫切心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写了哪几种景物?主要用了哪种修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湖心亭看雪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注:更定:初更开始的时候。毳衣:用鸟兽细毛编织的衣服。雾凇沆砀:雾气弥漫,大雪覆盖湖山。白:酒杯。 1.给下列加粗字注音。 挐一小舟( ) 毳衣( ) 沆砀( ) 一芥(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粗的字词。 人鸟声俱绝( ) 是日( ) 挐一小舟( ) 余舟一芥( ) 3.本文的叙述和描写与《记承天寺夜游》有何相同的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于描写的对象不同,这篇文章与《记承天寺夜游》表现的意境和手法的运用有何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愉快地,高兴地2.交*错杂3.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4.单扇的门,一说指堂屋的门5.连词,承接上文,解释原因,相当于“原来是”6.连词,只是,不过 二、1.月色洒满庭院,如水一般清明澄澈,水中藻荇纵横交错,原来是竹子和松柏的影子。2.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三、“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用“积水空明”四个字,来比喻庭院中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一池春水的静谧感;用“藻荇交横”四个字,来比喻月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水草摇曳的动态之美,整个意境静中有动,动而愈见其静。 四、入夜即“解衣欲睡”,“闲”;见“月色入户”,便“欣然起行”,“闲”;与张怀民“步于中庭”,连“竹柏影”都看得那么仔细,那么清楚,两个人都很“闲”;结尾的“闲人”是点睛之笔,以别人的不“闲”反衬“吾两人”的“闲”。 五、(一) 1.《东坡志林》苏轼 子瞻 东坡居士 北宋 文学 书画 苏洵 苏辙 “唐宋古文八大家” 文忠 2.于是,就 清澈透明 这里指不汲于名利而能从容流连光景的人 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3.它包含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在痛苦中又得到某些慰藉的甘味。 4.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到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 5.透露出作者在贬谪中感慨深微而又随缘自适、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 (二)1.向西 高耸的样子 划船 2.心飞湖上 茶毕,即棹小舟入湖 3.文中写了山色、花光、温风、波纹四种景物,主要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三)1.ná cuì hàng dàng jiè 2.停,止 这 牵引 小草 3.提示:不必面面俱到,列举其一即可。如都是写景散文,但都不先点景,一个写解衣又起,一个写乘舟下湖,使读者随作者自然地步入景中;文字都十分简练;二者皆情景交融,自然成章,毫无雕琢之感。4.提示:此题有一定难度,不必作过高的要求,可侧重于一个方面。如苏轼的文章突出了闲适、恬静,张岱的文章突出了广漠、辽阔;苏文借用多种形象作喻体,表现月色空明,张文则直写雪色之白。 这堂课从最初设计到最后的呈现,感想良多,下面就选择其中最深的三点谈谈: 1、文言文要以诵读为基础。文言文有其深厚的文化内涵,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都应多让学生去感知。感知的最好办法就是诵读。两天教学文言文的老师在这一点上都无一例外,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味古人的情感。 2、教学的对象是学生,教学成效只有通过学生才能体现出来。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标准之一肯定离不开学生在你的课堂上掌握了些什么。这次活动是将八上的内容放在初一学生中教学,这就更需要考虑学生接受能力了。有人曾用“死于章句,废于清议”来概括现在文言文教学的极端。当教师努力落实文言知识的时候,课堂成了语法分析课;而当教师极力关注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向时,教学又有浮于表面之嫌。如何合理处理两者关系?当我看到钱梦龙先生回忆改变人生的一节课——《愚公移山》教学的时候,他介绍自己的文言文教学主张:一般都在学生自读感知的基础上,通过教和学的互动,帮助学生在整体把握文章情意的同时领会文言字词的含义和用法,而不是离开了具体的语境去孤立地解释字词的知识。这个主张就是在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的表现。试想一下:教学创意再完美,但不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际接受能力,那么正如陈小英老师所言:“再好的创意也只会成为学生心中永远的创影。” 3、课堂时间有限,一节课的关注点不应该是面面俱到的。教师一点要舍得舍弃。按照传统的教法,《记承天寺夜游》的教学点可以有很多:理解重点词句;欣赏文中的写月色的句子,体会作者的心境;结合作者在黄州的经历,探究“闲人”的内蕴……但在45分钟时间内不可能解决所有的问题,那么就只能选择其中最有价值的一点来教学,来挖掘。最初我本想通过探究“闲”的含义来把握苏轼豁达的心境,继而领悟其人生态度。但试上了之后却很难把握,课堂给人的感觉就是思路混乱,成了一锅糨糊。教研组的老师马上给我指出了这个问题,告诉我一堂课的思路必须有条理,否则课堂重点就不突出了。在历经几次调整之后,我就把重点定位在赏析景语,体会情语。 总的一点感觉,公开课是对自己平时教学的一个总结。得与失,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定论。但对我而言,我要说一句:本想收获一缕清风,而你却给了我整个夏天!再次感谢语文组的全体老师! 教学目标: 1、 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理解作品意境,体会文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学会积极乐观对待挫折。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你知道哪些描写月亮的诗句?(学生背诵诗句)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苏轼的一首《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他描写月亮的一篇小短文。齐读课题。由题目,你能了解哪些内容? 二、介绍作者——苏轼。 苏轼(1037年1月8日-11XX年8月24日),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人称其为“苏东坡”。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豪放派词人代表。 三、自主朗读。 1、教师范读课文,注意字词的读音和朗读的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和节奏。 3、教师指名学生读课文。 4、请学生对学生的朗读作评价。 5、学生齐读需要注意的句子,并再次齐读短文。 四、疏通文意。 1、根据课下注释,疏通课文。 2、在疏通文意方面你有哪些疑惑?全班一起交流。 男生齐读叙事部分,女生齐读剩余部分。 五、深入理解课文。 1、文中有一句写景的千古名句,找出来。 2、古人评价它说:“仙笔也。读之觉玉宇琼楼,高寒澄澈。”下面我们也赏析一下这句写景名句。 齐读这写景名句。 3、文中最能表现作者心情的就是结尾的抒情议论部分,自己读读,并且通读全文。在读中品,在品中读。月下的苏轼,会有哪些复杂的心绪呢? (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心情的寂寞;面对挫折逆境的豁达,面对孤独人生的感慨……) 苏轼在政治上有远大的报负,但是被一贬再贬,流落黄州。同学们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如果是你,心情如何?(低沉、郁闷、萎靡不振)而苏轼表现如何呢?(旷达、豁达) 带着这复杂的心绪我们再来读一遍课文。 4、走近苏轼。 5、与苏轼共勉。作者是在政治漩涡中身心俱受伤害后被贬黄州的,在这样的逆境中,仍有赏月的悠闲,这对我们直面人生中的困难、挫折带来了哪些启迪? (作者不沉溺于被贬的失意中,而是自己寻求解脱,这是一种旷达的胸襟。我们在面对困难与挫折时也应积极、乐观,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强者。) 六、试着背诵课文。 七、生活中,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挫折中,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从容。 八、布置作业。 教学目标:1、背诵全文,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2、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3、学习记事、写景、抒情的融合感悟作者简洁的语言特点, 教学重点:1、重点:结合课文来理解一些词和句的含义。2、难点:学习古人写景抒情的方法。 预习准备: 1、解决生字词注音;2、看注释、查工具书试翻译课文;3、查资料了解作者的生平、经历、作品;4、找古今中外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床前明月光,疑似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 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张九龄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刘禹锡西江月[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长相思[白居易]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洲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交流有关描写月亮的诗词句。 2.作者简介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在诗词、散文方面都有杰出成就,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三苏”,均在“唐宋八大家”之列。 苏轼有不少随笔式的散文,大都取材于日常生活的片段,或渲染出一种情调,或表现一片心境。本篇课文就出自苏轼的一部笔记《东坡志林》,仅83字的写景小品,看似单纯写景,实则是有寓意的,要耐心寻味。 3.有关背景 本文是苏轼于元丰三年(1080年)2月到达黄州贬所,名义是团练副使却有职无权,无事可做。写本文之时,他在黄州贬所已近四年,但苏轼的心胸却“很坦然”。累遭贬谪,仍然乐观,旷达。并不“悲伤憔悴”。另一方面,他有志用此,并不甘愿做“闲人”。因贬得“闲”,便“自放于山水之间”,虽在赏明月,观竹柏,自乐其乐,但并不得意,因此他的自适也包含了失意情怀的自我排遣。 二、初读感知内容 1.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清句子停顿。 如: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庭下/如积水空明 念/无与为乐者水中/藻荇交横再次朗读。 2.听录音确定朗读的节奏,请一位同学范读,大家评价。 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 三、思读探究感情 合作探究,分小组讨论: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3.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文章的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四、赏读品味语言 1.创造情境,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给人怎样的感受?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3.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 五、延读拓展积累 1.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看图写景抒情 六、板书设计 描绘——庭中月色 贬官谪居 追求——美好事物 人生观 热爱生活、旷达处世 教学目标: 1、读通文意。 2、领悟心境。 3、赏析美景。 教学重难点: 1、赏析月景的特点及写法。 2、领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教学方法:诵读法、竞比法、质疑法、讨论法。 媒体设计:计算机课件 教学步骤: 一、设置情景导入课文。播放一组月色图让大家欣赏。 导语:人们常说:“月色如画”,在摄影家、画家眼中如此,在散文大家的笔下也毫不逊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代散文《记承天寺夜游》欣赏一下散文大家苏轼笔下的月色图。 二、简介作者。 请学生交流收集的有关作者的信息,用多媒体展示苏轼的生平,让学生摘要做笔记。 三、读熟课文。 自读课文,就难读的词或句子进行圈点,小组讨论解决,如仍有疑问则向老师提出,多媒体展示重点词句,让学生当堂巩固。然后熟读课文(可按下列步骤进行:个别朗读——学生评说——再听范读——一起朗读) 四、读懂课文。 1、请学生结合注释和已学过的知识,或查阅工具书自渎理解,有疑问可同桌交流,也可提出大家一起讨论解决。 2、请一个同学用现代语言表述文章大意。 五、读课文,欣赏月景。 1、这篇散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一句话概括。 2、作者看到了些什么,划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多媒体展示“赏月图”) 3、这一句主要写了哪些景物? 4、这些景物都是客观实景吗,体会“藻荇交横”的妙处。 5、讨论如将“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改为“竹柏影如水中藻荇交横”,表达效果一样吗? 6、学生用诗意化的语言描述这幅月色图。 7、有感情的朗读此句,当堂背诵。 六、感悟作者复杂的心境。 1、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苏轼与张怀民漫步在这冰清玉洁、宁静淡雅、如诗如画的月色之下,其心境如何呢?快速浏览全文,找出文章中能表达他此时心境的一个字。并结合文章中的词句加以品析。 2、作者为什么会如此清闲、悠闲呢?我们来看作者是在何时何地写的这篇散文?(多媒体出示文章的写作背景) 3、他遭受冤屈而被贬谪,成了有职无权的“闲官”,按照常理,遇到这样的打击,他的心情应该如何呢? 4、但他却表现得那样的洒脱、安闲,可见其是一个怎样的人? 5、作为一代大文豪、一个大政治家,他想不想做一个闲人呢? 6、朗读最后一句话,读出感慨万千的语气,体会作者复杂的情感。 7、一边欣赏优美的月色图,一边配乐有感情朗读全文。 8、开展背诵竞赛。 七、拓展延伸。 月亮在诗人的眼中是一个有情之物。回忆我们读过的有关月亮的古诗文,用下列句式进行赏析。 “我欣赏诗(文)的 一句,它写出了月亮, 表达了诗人情感。” 苏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由主题合成单元、“名著推荐与阅读”和“专题”构成。全册共计六个合成单元,《记承天寺夜游》编排在第四单元。 《记承天寺夜游》这篇文言文,是苏轼在被贬于黄州的困苦境遇中所写的。这篇仅有84字的短文,写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作者无法睡眠,到承天寺去找好友张怀民,两个人一同在月光入水的庭院中漫步。作者以诗一样的笔触描绘了月色之美,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意境,同时也流露出遭贬中自我排遣的特殊心境。它好像一首清冷的月光曲,每一个音符都闪耀着银色的寒光,都倾诉着作者悲凉的情怀。 《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中,明确要求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的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语文课程标准》“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 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和对课文的分析,结合学生已在七年级学过苏轼的词《浣溪沙》、《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一学生实际,我决定以“读”为突破口,以“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习课文。为此我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 (一)精心设计导语,走进苏轼。宋代有个大诗人(出示课件——苏轼像图),大家认识吗?(有人会说认识,有人会说不认识)谁来给大家说一说?(视学生介绍的情况,教师小结)。苏轼这位大文豪,才华横溢,但他的命运却不太好。1079年他因“乌台诗案”被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其心情可想而知。但他善于自我解脱,同友人张怀民夜游承天寺,承天寺的月色在他的笔下,澄澈透明,如诗似画。现在让我们与这位大诗人共同夜游承天寺吧!(板题) (设计说明:由学生介绍苏轼可以使学生在自主参与的过程中交流处理信息,教师作必要的小结点拨,能够为阅读感悟奠定基础) (二)出示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文句,读出文章的韵味,理解文章的意境 2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的特殊心境,能当堂背诵全文 (设计说明: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不是提出一系列问题,而是确定学习目标,提出学习要求,使学生在自主实践的过程中明白课堂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做到有的放矢) (三)学习方法指导 1.自读课文,“三看一查”,顺畅诵读。 2.尝试翻译全文,并与同桌或在小组中先讨论交流(设计说明:自读是“自主”学习的具体体现。“三看一查”要求学生自读时认真看课文、看注释、看探究与练习;查工具书,结合上下文,理解字、词语的意思。尝试翻译全文,是为了通过学生的自身实践,再现课文所描写的情景。安排讨论,是一种交互型活动,让学生学会和其他同学一起学习,一起讨论,彼此听取对方的意见,共同完成语文学习。 (四)探究合作交流 1.作者为什么要想着夜里去承天寺游玩?他是怎样描写月色的? 2.作者描绘的这幅月夜图有什么特点?文中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3.文章结尾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绪? (设计说明:在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悟情、悟境) (五)走进苏轼的内心世界,与作者对话: 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设计说明: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六)教师小结。运用纲要信号简洁明了的将文章内容展现在学生面前,便于知识的巩固、积累和运用 (七)当堂背诵课文。 从教学的实际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思维活跃,发言踊跃,特别是当教师问到: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课堂气氛更是达到了高潮,学生几乎是抢着发言。 吴代军同学说:“你虽然被贬,在以后的官场上很难再站起来,也就不可能为朝廷尽忠了,但是你的爱国心终究不变,那颗忠心既然无法在朝廷中燃烧,那么就用你的诗,你的词以及你的那颗心去陶冶人们吧!” 刘腾飞同学说:“宰相肚里能撑船,将军额头跑得马。要胸怀大志,不要为被贬而忧愁,保持乐观心态,总有一天‘骥遇伯乐’为朝廷出力的。” 宋杰同学说:“你可真是乐观,在被贬之时,还有心情赏月,不过经你这么一写,这月亮真是太美了!你虽然遭贬,但不要灰心丧气,在文学方面好好发展,你将会名垂青史的,加油吧!” 汪俐俐同学说:“苏轼老前辈,趁这美好月色,下几盘棋如何?人生会遇到到许多不如人意的事情,何不对酒当歌?这才是人生几何呀!” 邓婕同学说:“何必总汲汲于仕途?仕途的路途上开满了美丽的玫瑰,玫瑰上总是长满了刺,倒不如归隐田园,赏月观花自在,何必如此悲伤?” 谢东亚同学说:“既然你的抱负没有实现,就不要气馁,爱拼才会赢。在黑暗中,你一定会找到光明的,大好年华不可以游山玩水而闲之!” 谢冰莹同学说:“苏轼老前辈,什么事都要想开点,对那些追名逐利的人,不要放在眼里。所谓‘愁一愁,白了头,笑一笑,十年少’你不要为那些事感到悲伤,只要你这一生是幸福的,没有白活也就足够了。要想到‘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在文学方面多写点好诗、好词,照样可以青史留名。 学生的精彩发言,大大出乎我的意料。课后我及时的将学生的发言记在“课后记”中。它促使我进一步认识到了:现代教师角色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韩愈所说的“传道、授业、解惑”的人了,更为重要的是,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伙伴,是与学生彼此平等的沟通的对象。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激发者、引导者、指导者。教师要在课堂上给学生提供个性化学习、体验的时间和空间,搭建一个学生与学生对话、学生与老师对话、学生与作者对话、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平台,发展学生的思维,进一步体验作者的情感,感悟作品的意境,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以上是我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做法和想法,不妥之处,请予指正。 教学目标: 1、了解苏轼生平以及他的文学成就 2、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能背诵全文 3、理解作者的情感 4、文言积累 教学设计: 一、导入: 悠扬的古琴曲就像时光机一样,把我们带到了一千多年前的那个夜晚,皓月当空,引发了古人无限情思,我们似乎听到有两个人在月下聊天。那又是谁呢?他们又在谈论什么呢?今天我们就借着这琴声和苏轼的这篇文章,带着我们的疑问向古人要答案去! 先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看谁了解苏轼的有关资料最多。 (请学生发言汇报了解的资料,然后展示课件,补充文章的写作背景) 二、朗读,整体感知 1、请学生自由朗读,尽量大声的读,然后请学生说说自己读的怎么样?(读的不大好,或者读的不错……引到录音朗读) 2、听录音朗读,对照自己的朗读找距离(引到翻译理解文章内容上来) 3、借助手头的工具、注释和自己的文言积累,合作译读文章(请学生提出讨论过程中的疑问,课堂讨论,教师提出文言积累要求) 4、出示课件,提供参考译文 三、背诵 1,展示课件中,图文结合,请学生配乐朗读(四个不同的图文) 2,听录音朗读,自己试着背诵或者跟读 3,背诵 四、品味 出示课件问题: 1、文中写了何人、何事、何景、何情?(用文章里的词、句回答) 2、文中作者抓住了庭院中怎样的景物特征,怎样描写的? 3、揣摩文字所寄托的作者的思想感情。(文章里哪些语句是作者感叹的句子,这些句子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4、教师总结: 苏轼在自己的政治观点不被人认同,出狱被贬后,还能以这种豁达的心胸写下如此优美的文章,试问我们也有如此心境么?那么让我们借着音乐和美丽的景色,也来学学古人吧。 五、拓展延伸 欣赏月夜图,倾听古曲,可以学着古人,激发情思也写一个短文或者写一两句自己想对苏轼说的话。 【教学目标】 1.熟读并背诵全文。 2.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3.感悟作者的人生态度,理解作者的心境。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文写景抒情的语言。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播放歌曲《但愿人长久》,感受歌者和词人苏轼所表达的感情。导入本文,共同学习体会苏轼在这篇写月亮的文章中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把握 1、悟读——把握文章内容 (1)初读,扫清字词障碍。 (2)再读,思考讨论并回答: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3)齐读课文,注意停顿、节奏,读出韵味。 2、译读——疏通文意 (1)自读,结合课下注释,同桌互译互听全文。 (2)再读全文,进一步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研读赏析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作者为什么想着在初冬的夜里走出户外? (2)作者是如何描绘月色的?这幅月夜图有何特点? (3)文中有哪些句子表达了作者的情感? (4)最后一句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对以上问题的看法,再读课文。 四、探究学习 1、学生自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提出问题,教师准备以下问题。 (1)文中并未直接叙述作者与张怀民的友情,但字里行间却可以看出两个人亲密无间。请试着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词句加以体会。 (2)文中“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里显然与实际不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看见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2、学生再读课文,争取背诵文章。 五、拓展延伸 1、当你面对如诗似画的月色,难道你不想对苏轼说点什么吗? 2、请你用优美的文字把你记忆中最难以忘怀的月色描绘出来。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读懂课文,掌握一些实词的意思,培养独立学习文言文的能力。 2.反复朗读,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教学重点与难点: 1.课文的朗读与疏通。 2.体会作者的特殊心境。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 1.反复朗读。 2.创设情境,组织小组合作学习。教学过程:一、导入: 1.回忆已学过的苏轼的词《水调歌头》,背诵这首词。 2.交流收集的苏轼的有关材料和写作背景。 3.《水调歌头》是千古绝唱,《记承天寺夜游》是抒情经典小品。二、反复朗读、疏通课文: 1.组织全班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注意节奏,读出文章的韵味,自由朗读、齐声朗读、示范朗读、配乐朗读等形式相结合使用。 2.组织学生以小小组为单位,对照注释,借助工具书,合作翻译全文。 3.组织学生交流,引导学生质疑,讨论解疑,理解课文内容。注意一些关键词语的意思:“欣然”、“相与”、“盖”等。三、赏析月景、感悟意境: 1.创造情境:译完课文,请大家一起吟诵描绘月下美景的语句,并思考作者如何描绘月景的?学生思考,明确: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描绘了优美的月景。 2.探究:在作者写景的基础上,我们来续写一句,大家看哪句合适?(1、丛中蛙鸣不断。2、村中狗吠鸡鸣。3、几处纳凉人笑语阵阵。)为什么?学生分组讨论:明确:这3句,任何一句续在后面都不合适,破坏了宁静幽闲、清丽淡雅的气氛。 3.教师小结:这篇短文不足百字,却脍炙人口,堪称古代小品文中的杰作。文章通过记事、写景、抒情,以极精练的语言,创造出一种诗一样的艺术境界,表现出作者旷达的人生态度,给人以美感和熏陶。请同学们课下反复诵读,深入领会本文语言运用的妙处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四、布置作业: 1、月光,曾激发过无数诗人的才情,留下许多杰出的诗篇。收集一些描写月亮或月色的诗句。 我说的课文是人教版初中语文第三册第五单元二十一课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一、教材分析 《记承天寺夜游》是苏轼的一篇小品文。写于苏轼被贬黄州期间。全文仅80余字,却运用记叙、描写、抒情等多种表达方式,创造了一个清冷皎洁的艺术世界,传达了作者豁达乐观的心境。本文语言干净利索而又极富表现力,可以说是写景抒情的精品。对于学生陶冶情操、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来说,本文是学生学习的典范。 二、教学对象分析 学生经过初一一年的学习,已初步形成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对于文言文的阅读与学习掌握了一定的步骤,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能很容易接受这篇短文,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文言文的喜悦感与成就感,进而主动加入到理解、背诵、创新的学习活动中来。 三、教学目标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形成良好的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结合本单元教学目标和课文自身特点,我把本课教学目标定为: 1、知识目标 反复诵读,领悟文章的思想感情。 了解文章写景抒情的方法。 品味朴素自然、意味隽永的语言。 2、能力训练点 通过诵读,培养语感。 培养用朴素的语言表达感情的能力。 3、德育渗透点 学习作者旷达的心境,培养自己良好的个性。 4、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月色自然之美,感受作者胸怀旷达之美。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分析文章的景色描写并体味意境。 难点:体会作者旷达乐观的心境。 五、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用朗读法、问答讨论法、创设情境法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六、学法 采用探究式,合作式学习方法,使学生自主的学习,用探究的方式由表及里地理解文言文。 七、教学程序 1、导入新课: 2、简介背景,放课文范读录音,提示学生注意正音。听后回答:用文中词语简述作者的思路。这样使学生对课文有一个整体的感知。 3、学生朗读朗读是文言文教学中的重要手段,应反复进行,本课采用轮读即一人一句,个读、小组读等多形式朗读,以读带动对课文的理解,使学生感到以读为乐,做到五分钟内至少读三次。 4、在反复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分组合作分析问题。将学生每6人分为一组共同分析以下问题进行交流: ①作者何以夜游? ②何以至承天寺? ③他为何不去找别的朋友? ④用原句回答寺庭步月,见到何种景色? ⑤可见其怎样的心情? 这样设计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自主合作的学习。在愉快的合作中主动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教师巡视适当点播。每组推选一名发言人明确以上问题。这一个环节之后,学生对课文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把握,为了由浅入深体会文章的精妙,突出文章的重点,还需仔细品味课文,引导学生体会描写的高超。 5、细读写景的句子,根据自己的理解画出一幅月夜图,进行交流。这时教师深入学生当中,及时掌握情况。画好后请语言表达能力较好的学生对照图画结合想象描绘一下景色。组织全班同学评论。再与原文比照体会文中景色描写的精练、生动。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该句比喻的妙处。找出句中的比喻关系,体会描绘了一种怎样的景色。在这个环节中学生于紧张分析中精神得到缓解,兴趣再一次被激起。结合他们的想象,感受到了月色的皎洁、恬静并理解了比喻的作用,完成了文章重点内容的分析。 6、当学生还沉浸在文章所描绘的美景中时,教师设疑,引起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来突破本文的难点。在此设计一个讨论题:文中“何夜无月?何夜无竹柏?”显然与实际不相符,因为并非每夜都能见到月色,每处都有竹柏。你如何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学生分组讨论后会明白,月光虽非夜夜明,竹柏亦非处处有,但大自然的美景却时时能觅,处处可见。只要心胸开阔,淡泊名利,无论在哪里,都能在美好的大自然中享受到无穷乐趣。作者正是借“何夜”“何处”点明这一真谛。这也正是作者能保持乐观进取精神的缘由。在此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追问:“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中的“闲”应怎样理解?学生就很容易体会苏轼乐观豁达的心境了。 7、拓展练习 你赞同苏轼的人生态度,处世之道吗?自由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是教会学生辩证的看待人和事。许多教师点到苏轼的乐观豁达即收尾,忽略了学生喜爱质疑,乐于探究的心理倾向,利用这个练习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提出不同的意见,可以用现代人的眼光向苏轼提出建议。是课堂气氛再次达到高潮。 8、作业 ①搜集有关月亮的诗句。 ②为苏轼和张怀民在寺庭步月时设计一段对话。 ③背诵全文。 9、板书 寺庭步月——事 庭中月景——景宁静淡泊 乐观豁达——情 八、说课综述 总结以上几个环节的设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与学生的认识规律相符,通过这一课学习,学生不仅感受到月夜美景,还感悟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分析过程中,学生愉快的合作学习,多角度的展开思维活动,并且学会了辩证的看待问题,与无形中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是利于学生知识、能力、情感发展的。 一、教学目标: 1、诵读:熟读成诵,读出文章韵味。 2、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3、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 1、积累:掌握文中重点字词句的含义。 2、感悟: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三、教学难点:感受作者的特殊心境,领悟作者的人生态度。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品味法、讲授法,合作探讨。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语设计: 我想请问在座的每一位同学,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遇到过困难和挫折吗?当你陷入困难和挫折时,你是否感到沮丧、不知所措甚至痛苦呢?老师跟同学们一样,当困难和挫折来临时,也会产生这种心理。有一个人说过“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个人所经历的痛苦比我们更深,挫折比我们更多( 多媒体展示:) 这个人就是——苏轼。上节课我们朗读了他的写景文《记承天寺夜游》,并疏通了文意。可是却还不知他历尽人生沧桑,看尽世态炎凉,为何如此快乐?今天,我们再随着苏轼去承天寺同赏秋月,探寻快乐的真谛。3’请先听老师读一遍课文。 (二)课文朗诵。 1、老师范读1.5’2、同学齐读 1.5’ ( 多媒体展示:) 过渡语设计:疏通文意的工作我们已经完成了,现在我们温习一遍。 (三)文意疏通,检查预习。( 多媒体展示)3’ 抢答题: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想到没有人与我同乐,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枸影也。 (月光照在)庭院中,如水一般澄澈清明,水中的藻荇之类的水草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和柏树的影子啊。 (4)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竹子和松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的闲人罢了。 过渡语设计:这是一篇写景的散文,你能快速找出本文写景的句子吗? ( 多媒体展示:描写环境的句子)(学生找出后要求学生齐声朗诵) (四)景物赏析 (1)启发:这句话的描写对象是什么?怎么表现的? 超级链接一:无一字写“月”,而又无一字不在写“月”。暗喻:月如水(清明澄澈) 映衬:影衬光(清丽淡雅) (2)超级连接二: 积水空明(此何时?望日之前,朗朗晴空,明明皓月)月色之明 藻,荇交横(若真是水中所见,可见水——清)月色之清 盖竹柏影也---(影子分明,则说明?光——浓)月色之浓 (3)超级连接三:添上语句后感觉不好,原文点明时间,秋夜,地点,承天寺,再加上如积水空明的月光和如藻荇交横的竹柏影,渲染出清凉幽静、空明澄澈、疏影摇曳、似真似幻的意境,写出了月色的皎洁与空灵。而添加语增添嘈杂之声,既不符合时间地点,也破坏了原文的清幽淡雅之意境。) 过渡语设计:《记承天寺夜游》里的月夜小景,确实美伦美奂。但“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像承天寺这样的美景每夜都有到处都有,为什么只有苏轼才能领略到? (五)探究苏轼的心境10’ (1)师:苏轼讲了原因吗?(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师:那么怎么理解“闲人”这一词呢?(课文有注释) 师:“清闲的人”。苏轼的“闲”是有特殊背景的。(多媒体展示:) 师:可见,苏轼在黄州的“闲”,是迫不得已的,“闲人”之说蕴含着郁郁不得志的悲凉感慨,可是作者并没有悲叹,而是自嘲、自慰。 (2)师:那么,苏轼在黄州的“闲”,是不是闲极无聊,无所事事呢?老师查到了一点资料,请一位同学给大家念一下------( 多媒体展示: 师:这样看来,苏轼一点都不“闲”,反而很“忙”。那么“闲”字还该这样理解? (学生讨论后明确:忙里偷闲——闲情雅致) (3)师:在政治上受打击、生活困窘的时候还能有闲情雅致,这样的“闲人”又能有几位呢?文中说“两人者耳”。“闲”——看来很难做到,怎样才能“闲”,苏轼有没有在文中告诉我们?(难度较大,学生一般很难发现。)(多媒体展示: 师:让我们再次齐读写景的句子,由“景语”来体察“情语” (描写环境的句子)要求学生齐声朗诵 师:“景语”流露出他怎样的内心世界?(学生讨论发言,教师从中点拨进而作出结论: 苏轼心如“积水空明”,空明澄澈的美景体现了内心的宁静旷达与明亮。 师:苏轼一生历贬八州,走过无数的穷山恶水,却能始终做到随缘自适,自得其乐: 你从这些诗词中看到苏轼怎样的心境? (学生自由回答) 师:是呀!有了豁达的心境,在他的作品中就没有了沮丧、抑郁。 (六)让我们再次齐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豁达心境。 师:苏轼之所以成为名垂千古的人物,不仅在于他的政绩和文章,更在于他的豁达而洒脱的人生观。也让你我用闲适的心情去发现生活的美,用洒脱去面对人生,用豁达去创造诗意的人生。 (多媒体展示:) 板书:一切景语皆情语 悲凉感慨 景语:空明澄澈情语:“闲”闲情雅致 宁静旷达 (七)作业:拓展练习10’ 请读李白《游泰山》(组诗)和杜甫《望岳》根据“景语”对比两位诗人不同的《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2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3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4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5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6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7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8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9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0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1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2
《记承天寺夜游》译文 篇13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