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民服务》
《为人民服务》(精选17篇)
《为人民服务》 篇1
a案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 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 2.重点句子的课件 第一课时 一、课前交流,导入新课 1.同学们,想一想在你的日常生活中,你在哪见过“为人民服务”的字样?你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毛泽东在1944年9月8日为纪念张思德同志而发表的一篇演讲(板书课题),相信同学们读后你会对“为人民服务”有一个正确理解和认识。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读文,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2.同桌互相检查读课文,注意生字要读准字音。 3.同学互相推荐读,教师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 4.默读课文,你对课文有了哪些了解,还有什么疑问?准备与同学一起交流。 三、同学交流,理清思路 根据学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 1.课文是围绕什么来讲的?(围绕“为人民服务”来讲的) 2.文中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从三个方面讲了怎样才能为人民服务。a、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b、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利益坚持改正错的。c、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3.各小组代表提出小组同学的疑问,准备下节课共同解决。 学生可能提出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等一些问题。 四、布置作业 1.抄写本课生字和新词。 2.熟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质疑入手,品读课文。 怎样才能做到为人民服务呢,带着上节课疑问,我们再次走进文本,默读课文,找出体会深刻句子画一画,简单作一下批注,汇报时可结合自己熟悉事例来介绍。 1.学生默读课文,自主学习。 2.小组内交换自己看法,准备在全班交流。 二、相互交流,突破重难点。 1.根据学生汇报,出示重点句子,谈自己体会。 ①结合生活熟悉事例谈自己对生死观看法。(学生可从李大钊或郝副营长等熟悉的事例谈谈对生死观的理解)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句子,引导学生读出自己的体会。 ②引导学生读好二段。 ③同学们理解的很好,出示课件“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这段话讲了几层意思,你怎样理解这段话? (三层意思:1.总说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不怕别人批评;2.是阐述任何人都可以提出我们工作中的不足或缺点;3.只要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去做。) ④指读课文 出示重点句子“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结合你知道的事例,谈谈对此句话的理解。(因为我们是革命的队伍,是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因此要搞好团结,互相爱护,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2.读课文1段,谈谈各自理解。从“完全”、“彻底”词语中你体会到什么?齐读1段。 三、领悟表达,积累运用。 1.《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小学阶段首次接触的一篇议论文,说一说你领悟到什么?(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 2.“为人民服务”是1944年毛泽东在追悼张思德会议上的一篇著名演讲,同学们赶快用自己喜欢方式把课文背诵下来。 四、说演结合,提升素养。 调查搜集新时期“为人民服务”事迹,在下次语文活动课中讲给大家听。 (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第一小学 郑淑丽) b案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a 认读生字词 b 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c 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a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⑴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⑵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b 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c 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的,是彻底地( )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a 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b 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c 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⑴”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⑵”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⑶“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内蒙古包头市九原区沙河镇二小 杜彩云)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理清课文层次,初步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结合具体事例,理解重点句的意思。 2、学习文章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段式,并练习运用。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重点和难点】 1、重点:理清文章思路,了解文章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论述的。 2、难点:理解一些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一、启情导入 1、同学们,通过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 2、板书课题: 为人民服务 学生齐读。 二、初读感知 1、指名接读课文,其他同学思考: 通过预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2、学生汇报预习内容。 (字词、主要内容、查找的资料等。) 三、品读课文 1、回顾理解句子含义的方法是什么? 2、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谈谈你的理解。自学好了之后小组交流。 3、集体交流: 当学生交流完某个自然段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本自然段写了什么以及在表达上的特点。 4、看板书总结: 本课围绕着第一自然段提出的“为人民服务”的观点写了三方面内容: 树立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生死观;正确对待批评;要搞好团结。这就是议论文的结构形式:先总论后分论。 板书: 总 分 5、其实这种先总论后分论的结构形式在本课的自然段中也有所体现,你们发现了吗? (生:第2、3自然段。) ⑴ 自读第2自然段,看看毛泽东是如何先总的阐述观点,再分层论述的? ⑵ 指名回答。 ⑶ 按照这一自然段“先讲……再讲……接着讲……最后讲……”自己练习说一说这一自然段的段落层次。 ⑷ 再指名说。 ⑸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演讲的语气): 自读、指读、齐读。 ⑹ 集体背诵。 四、返顾整体 1、第三组课文的主题是“深深的怀念”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十六年前的回忆》《灯光》与本课的写法有什么不同之处? 2、教师总结: 这是一篇议论文,毛主席围绕着“为人民服务”的观点采用了先总论再分论的结构形式,把几个方面的意思像层层剥笋一样,一层一层讲得非常清楚。他在讲其中一个方面的时候,也采用了这种结构形式,使文章观点更有说服力,结构更加严谨。 五、读写结合 1、出示演讲要求,指名读: ⑴ 观点明确,语言清楚流利。 ⑵ 恰当模仿课文第二自然段的写法。可以引用,可以举例。 ⑶ 话题: 从本课学习的“谈批评、讲团结、生命的价值”中任选一个话题。如:“生命诚可贵”“团结就是力量”“正确对待批评”等。 2、自列提纲后小组交流。 3、指名在全班内演讲。 六、拓展延伸 屏幕出示诗歌《怀念张思德》,师生齐读。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体会作者围绕中心论点逐层论述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 4、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二、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论点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cai课件、收集有关资料、自制空白小卡片。 第一课时 教学要点: 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复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3、读议课文第一自然段,了解党的根本宗旨。 教学过程:(略)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旧引新,课件导入。 导语:(略) 出示配音课件: (1)周总理一夜工作图。(2)清洁工夜扫大街图。(3)吴天祥热心助贫图。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过渡:(略) 1.学生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思考他围绕为人民服务这个主要意思讲了哪些方面的内容呢? 2.教师巡回辅导。 三、分层探究,合作交流。 (一)学生自读自悟,说、读、议结合。 1、学法提示:默读课文,批画出你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并试着凭借自己的力量去理解它。 2、学生自读自悟。 3、汇报自学所得,说、读、议结合。 (二)小组合作探究,说、读、议结合。 过渡:(略) 1、小组合作学习。(教师巡回辅导) 2、交流学习所得,说、读、议结合。 (三)班级合作学习,说、读、议结合。 过渡:(略) 1、小组间相互质疑问难。 2、全班合作探究、交流所得,说、读、议结合。 作答重难点: ①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a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是通过哪些重点词句体会的? b出示课件,指名判断: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c结合课前搜集的材料,指名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哪些人的死比鸿毛还轻? ②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走到一起来了。 a指名说说你是怎么理解的?是通过哪些重点词理解的? b出示课件,帮其理解。 …… 四、回归整体,明确内涵。 1.小结过渡。(略) 2.思想升华,渗透教育。(略) 3.学生谈感受。 4.学生互赠卡片。 总结:(略) 附:板书设计 完全彻底(根本宗旨) 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而死,重于泰山(正确对待生死) (主要意思)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批评) 提高勇气,团结互助(正确对待困难、同志) 《为人民服务》教学杂谈 【广东省广州市华美英语实验学校 黄 茳】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点滴谈·审题悟意,渗透德育教育〗 《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从课题看就有着很强的德育教育意识,抓课题悟文意。让学生了解张思德同志的故事,理解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感悟文本含义渗透德育教育,使学生受到这样的教育:“为人民服务”是从小事、身边的事做起,我们小学生也可以做到,而且能做好,从而树立起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意识。 《为人民服务》教学谈 湖南省长沙市芙蓉区双新小学 黄 贤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读课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如何将老课文上出新意,如何在这篇课文中深入地挖掘出课文的内涵,这些都是我们重新拿起这篇课文时所思索的问题。 《为人民服务》全文很短,只有五六百字,但内容非常丰富、深刻。全文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依次讲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是我们的宗旨;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正确对待批评,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正确对待困难、对待同志,为人民的利益团结互助;悼念为人民而死的人以团结全体人民等多方面的问题,思路十分清楚。通过自己的反复诵读,觉得这篇课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是为了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教材。 根据课文内容设置了知识、情感、能力三个目标: 1、通过学习,让形式理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中“固”、“或”的意思。了解“固”的古义与今义的区别。 2、让学生了解什么样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是轻于鸿毛。 3、让学生知道普通人应怎样为人民服务,培养形式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培养学生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的能力与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以上4点都是。 教学难点: 让学生知道普通人应怎样为人民服务。 这篇议论文说理性很强,不太符合现在学生的口味,应怎样上呢?设计前我作了调查,百分之八十的同学不喜欢这篇课文,觉得它枯燥无趣。怎样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并真正地受到革命人生观的教育,培养他们为人民服务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呢?我设计了如下环节。 说:首先我直接导入,复习旧知识,回忆每一段都讲了什么,全文主要围绕什么来写的后,让学生说说文中印象深刻的句子,引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这句话,随后让学生说说自己对“固”、“或”字和句子的意思。 谈:学生理解了句子的意思后,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古人把死与泰山和鸿毛联系在一起,让学生理解什么样的死是重于泰山,什么样的死是轻于鸿毛。课件出示死重于泰山和死轻于鸿毛的人物图片。(死重于泰山的有毛泽东、诺贝尔等名人、伟人;死轻于鸿毛的有希特勒、拉登恐怖分子等)紧接着我让学生交流自己收集到的人物及事迹。让学生了解死重于泰山和死轻于鸿毛的人物,丰富学生的积累,知道这些名人、伟人为我们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问:课件中闪现的都是一些名人、伟人,学生肯定也会说出一些名人、伟人的名字,那普通人能否为人民服务呢?我讲述李素丽、徐虎、张思德同志的事迹,让学生理解他们都是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为人民服务,请学生想一想在我们身边还有哪些人也在为人民服务呢。 练:通过句式练习:为人民服务,_________把学习这篇课文的感受说出来。让学生理解为人民服务不分大小事,不分时间,不分年龄等 读:学生用最喜欢的方式读最喜欢的段落或句子,并试着背诵,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教学目的】 1、学习本课的新字新词。 2、初步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一、激qing导入,交待目标 同学们,你们记不记得建国五十周年国庆大典的盛况吗?江主席亲切慰问的话语:“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听到的是战士们铿锵雄壮的话语,至仿还回荡在耳畔。那么,为什么要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呢?今天,我们就学习第十二课: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是议论文,是我们新接触的一种文体,议论文就是研究某种问题的文章。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大多是记叙文,希望同学通过本音标学习,能体会议论文与记叙文的不同之处。 板书: 为人民服务 二、预习检查 1、简介写作背景。 2、介绍书中的人物。 三、自学 下面大家自学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在自学中有什么弄不懂的问题记录下来。 四、自学汇报 1、汇报字、词、句,师随机点拨。 2、提出在自学中没有弄懂的问题。 五、小组讨论 各小组讲座本组同学提出的问题,组长同学做好记录。 六、汇报交流 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3、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为了一个共同的革命目标,下次到一起来了。 在理解句子的同时联系现实生活,哪些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哪些人的死是比泰山还重的?哪些人的死是比鸿毛还轻的? 4、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5、只要我们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6、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七、质疑 1、李鼎铭先生是在怎样情况下提出“精兵简政”这条建议的? 2、全文是围绕哪一中心论述的? 3、为什么要把开追悼会作为一个制度?为什么在文章结尾时提出这个问题 4、“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这勇气从哪里来? 八、朗读课文,体会中心 1、课文学到这儿,你认为怎么样活着才有意义? 2、自由朗读课文,体会中心,喜欢读哪段就读哪段。 3、指读。 九、总结 1、通过本课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2、师总结: 这篇课文是毛泽东以为人民服务为中心,论述了为什么为人民服务,怎样为人民服务。希望同学们长大后都能成为为人民服务的人。 十、作业 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为什么 根本 宗旨 为人民服务 正确对待生死 怎样正确对待批评 正确对待困难 【教材分析】 这是人教版六年级第十二册第一组的第四篇课文,是一篇讲读课文。文章是毛泽东主席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红军,经历过二万五千里长征,后来担任中央警备团的战士。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时,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 日,中央警备团为他举行了追悼会。毛主席同志在会上作了的演讲,这就是《为人民服务》。 【学情分析】 本学期是小学阶段的最后一个学期。进过前几年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学习本组课文要尽可能地让学生独立的阅读思考,并把自己的理解与感受和同学交流讨论,并且对以前学过的内容进行有机的复习。本文实际上讲了人活着为什么的问题,是进行正确的人生观教育的极好材料。在学生掌握中心后,进一步引导学生顺着作者的思路读。以加深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理解,同时认识思路清楚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学会本课7个生字和新词。 3、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难点:理解复杂句子之间的关系;通过划出关联词,逐句分析,再总体思考围绕什么写的来理解句子之间的关系。 【课时安排】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整体把握;学习第二、三自然段;学习生字词;初步理解课文,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入课题 1、在省个人民政府的办公大楼里都镶着五个字,在每个公安厅里也镶着同样的五个字,在很多的政府部门里都镶着同样的五个字——你知道是哪五个字吗?学生回答,老师板书:为人民服务。 2、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3、指导:这源于毛主席的一次演讲。一九四四年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毛主席发表了作了的演讲,题目就是《为人民服务》。这篇的演讲,是毛泽东民本思想和*思想最灿烂的展示,这篇的演讲从一九四四年以来都深刻的影响着我们。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质疑一:一个字“死” 1、 提问:我认为全文大部分内容是围绕一个字来写的,你觉得是哪个字呢?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课文,想一想: 2、 老师范读课文。 3、 学生思考、回答: 4、教师正面肯定之后引入“死”字(如果没有学生提到老师可以直接给出)。提问:你想一想老师(这位同学)为什么用这个字来概括呢?从哪些方面考虑的呢? 5、学生思考、交流、讨论; 6、教师指导:1、文章是为了追悼张思德同志的,本文是因“死”而来的; 2在文中重点讲了“死”的意义; 3在文后谈到了“死人”的是经常发生的,“死”得其所,还有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4在文章最后还谈到了以后我们“死”人了怎么做的问题。 7、小结:文章是在追悼会上的演讲,引导人们正确的看待死的问题,并从这个问题深化到为人民服务以及全党全军以后应该怎么做的问题上来。 三、再读课文,深入学习 (一)质疑二:两个方面 1、提问:文章写到了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是哪两个方面呢? 2、学生思考,点名回答;(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2无价值的死。) 3、提问:关于死的这两个方面的意义,毛主席是怎么说的?在书上划出来。 4、老师指导:死的意义的两个方面:1、有价值的死——重于泰山;2无价值的死——轻于鸿毛。 5、指导: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介绍张思德同志);指导读最后一句。 6、小结:只要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就不怕牺牲,因为为了人民死了也是光荣的。 7、齐读第二自然段。 (二)质疑三:三个人物 1、提问:在毛主席的演讲中一共提到了三个人物,是哪三个人呢? 2、点名上黑板来板书三个人的名字:张思德、司马迁、李鼎铭(指导写字) 3、提问:这三个人物分别是在什么地方出现的呢?请你划出所在的句子。 4、点名回答。 3、提问:毛主席提他们的目的又何在呢? 4、学生再读课文,思考、交流; 5、归纳、指导:(1、张思德:指出他的死是光荣的,追悼他;同时也给全军树立了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向他学习为人民服务,读两句提到张思德的话,体会毛主席的赞扬和号召;2、司马迁:引用他的话来说明人死的目的(讲解“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意思)指导读这一句3、李鼎铭:是用他提出来的“精兵简政”的意见,来证明我们是完全彻底的为人民服务的。)(一个引例:周总理也提出了很多为人民的好建议,怎么不提他呢?) 学生在思考回答毛主席提李鼎铭的目的上可能有难度,围绕“李鼎铭”重点讲解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三段。 学生思考: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①先说出这段话中的关联词,并在书上点上着重号。[因为……所以(因果)如果……就(假设)只要……就(条件)] ②每句说的是什么? 第二句讲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 第三句讲凡是符合“说得对”、“对人民有好处”这个条件,不管是谁的批评和意见,我们都要改正,都要照办。 (2)这段的中心句是?(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指导本段是怎样围绕这句话论述的。(逻辑严密的一组复句加以论述和通过举例。指名分别读出这两部分。)这段话一句紧扣一句,层层递进联系非常紧密。先讲不怕批评再讲不讲究批评的对象和方式方法。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4)所以,毛主席提到“李鼎铭”先生就是为了说明“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的这个观点。 四、复习巩固 提问:第二自然段中心句是哪句?作者是怎样围绕这个主要意思进行论述的? (第一句是中心句;先引用司马迁的话做论据,再具体讲什么样人的死毫无意义,什么样的人死得有价值。最后肯定张思德的死比泰山还要重。)这一段是讲革命者对生死的看法人要死得有意义、有价值,揭示了革命的人生观。 小结:我们可以借鉴围绕这一个主要的意思进行一步一步的论述,把自己的观点说明清楚。 结束语:大家说老师我今天是干什么来了?(为人民服务了!)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反思 (泉州市培新小学 吴琼瑜) 一转眼,从教近十年了,公开课也做了不少。对于公开课,我的理解就是:它是一种新理念的尝试,一种理想的追求,一种艺术的雕刻……是阳春白雪,是冰山雪莲,是孔雀展屏。然而,当教研员让我在“区际交流 和谐共进”沈河、和平语文学科教学研讨会上执教《为人民服务》一课时,我着实感到困惑了。 《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1944年9月8日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这篇讲演着重论述了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可以说这是一篇典范的演讲词。可是我一直在想:这篇课文学生能喜欢吗?教材为什么要选这篇课文?时隔六十多年,文章的核心思想学生是否完全接受?况且,本文的第四、五两段似乎与前面几段论述的不是一个问题,分析起来有一定难度。这样一篇课文,怎样才能让学生在课堂上活跃起来?我们究竟应该教给学生什么? 经过对教材、学生等反复的思考与沉淀,我把这堂课的教学设计为一节演讲课:让学生感知演讲词针对性、启发性、感染性的三个特点,从而能够进行简短的即兴演讲。针对教学目标,我预设了这样的教学过程:通过分析演讲词的结构、语言,紧紧抓住严密、准确、有表现力这几个词语来体会演讲词的特点,从而掌握演讲的基本技巧。 在上课过程中,学生们热情的反应超出了我的想象。我想,这更多应该源于他们对于演讲这一的喜爱,这篇课文完全成为学生们学习演讲词的一个载体,因此,他们乐于朗读、品味、分析、总结,并把学到的知识在即兴演讲中加以运用。 回顾这一节课,体会有以下几点: (一)让语文课语文味儿十足 总以为只有古典诗歌教学过程中意境的渲染能够让语文课语文味十足,其实不然,语文应是听说读写的结合,要让一堂课更具有语文气息,不仅要让学生感受到语文的美,还应该进行扎扎实实的训练,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和语文素养。 (二)让语文课“实用”起来 语文课教学,不仅要教会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培养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鉴赏的能力、表达的能力、交流的能力……面临现代社会中交际越来越重要的现实,让语文“实用”起来。 (三)让学生思维动起来 有时候,一些课堂热热闹闹,师生和谐愉快,可是教学效果并不好,究其原因,学生并没有认真深入的思考,因此语文能力提高比较缓慢;我们应该选择恰当的教学切入点,让学生的思维真正的动起来。 (四)让课堂环节灵活、高效 我们学习、领悟课改的新理念,我们更关注这些新理念的落实,关注新课改的实践,然而在教学实践中也遭遇了一些困惑与尴尬。忽视语文教学特点而过分追求新形式,会让我们的课堂走入误区。如何让课堂环节灵活、高效,带给学生健康的、有活力的语文课堂,是值得我们深思的一个问题。 语文课,我们究竟应该带给学生什么?应该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综合! 公开课是一种磨练,更是一种收获。 《为人民服务》教学反思 《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中的第4课。此文是毛泽东同志在中央警备团举行的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所作的讲演。全文阐述了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文章围绕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中心,分层进行了论述。这种无故事情节、无华丽辞藻的文章,对小学生来说是“无趣”的,可我在教学时却感受到了语文教学的无穷乐趣。 教学片段:“开追悼会的目的”的记录。 文章引用:今后我们的队伍里,不管死了谁,不管是炊事员、是战士,只要他是做过一些有益的工作的,我们都要给他送葬、开追悼会。这要求成为一个制度。这个方法也要介绍到老百姓那里去。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这样的方法,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师:同学们读读这段文章,想想从中你能读懂什么?体会到什么? 学生:我体会开追悼的目的是“寄托我们的哀思,使整个人民团结起来”。 师:说得很不错,有哪位同学再来说一说? 学生:通过学习这一段,我读懂了:毛主席能平等待人。他认为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不管是谁,只要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我们都要给他开追悼会。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所以我们就要为他开追悼会。 师:你的想法很独特,老师都佩服你了。 学生:我也认为开追悼会是为了歌颂那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寄托我们的哀思。 师:你特别爱动脑筋,这句话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大家禁不住为你喝彩。 学生:我体会到了开追悼会既可以安慰死者的家属,又号召大家都来学习他的精神。 师:你的表达很清楚,大家一听就懂…… 学生:我从文中读出“毛主席是个极其聪明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当时的革命势力并不强大,毛主席就用为死者开追悼会的方式让人民都团结起来,这样一来,革命力量就会慢慢增强,一举歼灭敌人,解放解放全中国。 …… 教学反思:《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为人民服务》这篇讲演稿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要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教师应该从“深文浅教”中教会学生。通过课堂上的实践,证明了这节课的安排是合理的,学生学到了知识,老师教的轻松,收到了实效。从学生的发言中可看出,他们对此理解还是比较透彻的。学生为何对文章能作出如此透彻的理解呢?简单地说,他们已经初步掌握了一定的学习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 长期以来,我注重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渗透和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了“读---想---谈”小学语文教学模式的探讨。这种教学模式要求:把学习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研究,教师不讲也可以,等到学生实在不能用自己的能力了解功课时,教师才去调兵遣将帮助他。这种模式营造了让学生主动地获得学习的成功,同时激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自学能力发展也得到了提高。他们可以大胆地去发现、去想、去说。 《为人民服务》的教学反思 来自。 佚名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2.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3.学会本课生字。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4.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2.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初读课文,让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二、教学重点、难点 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三、教学过程 (一)学生自己初读课文,并画出文中生字新词。 (二)教师指名按自然段读课文,检查学生初读课文的情况,并注意纠正读音。 1.指导学生读准字音。 课文当中有些字的字音需要特别引起注意。如“悼”读d4o,不读di4o;“炊”读chu9,不读cu9,应通过反复练习帮助学生读准字音。练习时可以采用选择正确读音的形式。如: 2.指导学生分析字形结构。 本课共有4个生字,数量不多。其中有3个字可以用比较的方法来记忆。如: 这样可以利用熟字帮助学生很快记住生字。 3.课堂讨论识记难字的方法。 应该注意“鸿”字由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左中右结构的字,不要把“氵”误写成“冫”。 “鼎”字比较难写,可分成这样两部分来记:“目”和,记忆这部分时应抓住这部分左右基本对称的特点。特别要强调这个字的笔顺:目、鼎。 (三)理解词语。 1.让学生从文中找出不理解的词质疑。 可让学生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然后提出来小组讨论或查字典,在小组中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提出来集体讨论。 2.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1)在学生质疑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 以“死得其所”这个词为例,在这个词中“所”原指地方、处所。教师可以让学生找到这个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联系上下文想一想,进而联系实际讨论,体会“死得其所”一词在课文中指的是死得有价值,有意义的意思。 以“鸿”字为例,“鸿”字在课文中组成“鸿毛”一词,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并不难理解,指的就是鸿雁的毛。教师可引导学生找到带有“鸿毛”一词的句子进一步理解,鸿毛是很轻的,有的人的死比鸿毛还轻,实际上暗含了这种人的死是很轻微的,是微不足道的,进而使学生理解到鸿毛一词的引申义:轻微,微不足道。 (2)出示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完全:就是百分之百的意思。在课文中这个词指的是除了为人民服务以外,再没有别的其它的目的。 彻底:是贯彻到底的意思,也就是说,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做什么工作,都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谋利益,而不是出于其它的目的。 五湖四海:这个词泛指全国各地。联系上下文可理解革命队伍的人来自全国各地,四面八方。 追悼:指的是怀念死者,表示哀悼的意思。 “哀思”这个词可以用分别解字再解词的方法理解。“哀”指“悲哀”;“思”指“思念”;“哀思”这个词就是指悲哀、思念的感情。 固:本来的意思。 于:比的意思。 或:“有的”的意思。 通过对以上重点词语的理解,通过让学生在读书的同时思考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可以培养学生认真思考、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理清文章层次结构。 1.让学生自己按自然段顺序读课文,边读边想一想每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2.指名按自然段顺序朗读课文,读完一段,说说这个自然段讲了什么? 通过读课文让学生知道课文先讲了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及党领导的军队的根本宗旨;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的意义;又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然后讲了为了人民的利益要搞好团结,提高勇气,不怕牺牲,互相爱护;最后讲了开追悼会的目的。 全文以“为人民服务”为线索,分五个自然段,从五个方面进行论述,这样便理清了文章的层次,为下一步深入阅读课文,学习课文做了准备。 (五)指导难句的朗读,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1.自由轻声读课文,然后画出读不好的句子。 2.小组交流,如何来读好画出的难句或长句。 3.提出读不好的句子,全班共同练习朗读。 课文中有这样几句话学生读起来可能有困难。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教师指导学生读这句话时,可以采用范读的方式,让学生听读,然后再让学生自己练读。可以这样停顿: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中引用了一句古文,读好这句话,首先要了解这句古文的意思,在此基础上,读好这个长句。可以这样停顿:中国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做司马迁的/说过:“/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抄写读读写写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使学生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二)概括课文中心思想,体会作者论述中心思想的思路。 (三)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一)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二)了解课文中论述的各个层次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这个中心思想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过程 (一)引导学生回忆课文结构层次。 1.自由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的题目是《为人民服务》,课文从哪几个方面讲了应如何为人民服务? 首先讲了我党及人民军队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接着讲了人的死有两种不同意义;然后讲为人民服务要坚持好的,改正错的;又讲为人民服务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最后讲开追悼会的目的。 2.教师小结:这五个自然段讲了五层意思,每一个自然段都可以独立成为一段。 (二)学习第一段。 1.自由读第一段,结合这一段中的词语说说什么是为人民服务? 学生能够说出为人民服务就是为了解放人民,为人民利益工作的就可以了,不要求学生的回答深入详尽。 2.板示: 我们这个队伍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板示出这两句话后,让学生读一读,比较比较这两句话有什么不同?从带点的词语中能体会出什么?请同学们谈一谈。 “完全”说明我们这个队伍是百分之百地为人民利益工作的,除此之外没有任何别的目的。“彻底”则说明了我们这个队伍无论在什么时候,做什么工作,时刻都想着人民。这句话揭示了党和党领导的人民军队为人民服务的要求和标准,党和军队与人民群众有着密切关系。 (三)学习第二段。 1.学习第二段,可让学生先自己读一读第二段,画一画有哪些句子不理解,然后提出不懂的问题。 2.学生的问题可能集中在这两句话上: (1)“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这句话的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有的人的死有价值、有意义,比“泰山”还重,有的人的死无价值,无意义,比“鸿毛”还轻。 学生理解了这句话的意思,可再让学生说说什么人的死比“泰山”还重?使学生深入领会“为人民服务”的含义。 (2)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这句话教师可以启发学生理解。张思德同志1933年参加革命,经过长征,负过伤,是一个忠实地为人民利益服务的共产党员。1944年9月5日,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因炭窑崩塌而牺牲。张思德同志牢记革命队伍的宗旨,活着为人民的利益工作,死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体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因为他为人民的利益而死,虽然一生中没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他的死却是有意义、有价值的,所以说“比泰山还重”。 3.学生领会了这两个难句的意思,教师可让学生带着体会到的感情再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学习第三段。 1.让学生默读课文,想一想我们应该怎样对待自己的缺点?从课文中画出有关语句。 2.学生可能画出这几句话。 (1)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如果有缺点,就不怕别人批评指出。不管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都行。只要你说得对,我们就改正。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教师可将这些句子板示出来,然后提问,这段话共有几句?每句说的是什么?句与句是怎样连起来的? 教师可以帮助、指导、启发学生理解这几句话的意思:为人民服务,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批评。无论是自己的同志,亲密的朋友,还是平日相处时有矛盾的人、反对过自己的人,这些人的批评都要听得进去。只要是正确的批评和意见,我们就要接受,就要改正,就要照办。这就表明了衡量是与非的标准只有一个,就是要符合人民的利益,对人民有好处。 (2)学生还可能画出这句话: 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学生提出这句话,教师可启发学生结合对上面几句话的理解来体会这句话的含义。 这句话讲的是:人民的利益是衡量对错的标准。要使我们的队伍兴旺起来,就必须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坚持好的,坚持对人民有益的,改正错的,改正对人民无益的。 3.学生理解了这几个难句,教师可再组织学生自读课文,进一步深刻体会文章的含义,同时为后面的背诵奠定基础。 (五)学习第四段。 在前面三段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不同的形式教学生读书,找难句,提问题;点拨启发学生,理解难句。在第四段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讨论,自己学习。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第四段,画出你认为重要的句子或不懂的句子,然后在小组中说说你对重点句的理解,最后再把不懂的句子提出来,小组里的几个同学共同讨论,互相补充。 2.集体讨论。 (1)请学生读自己画出的重点句,再谈谈自己的理解。 (2)把小组讨论后理解仍有困难的句子提出来集体讨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这几句话的点拨。 ①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全民族的解放。 “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指的是当时的陕甘宁边区和华北、华中、华南等抗日根据地。当时这些根据地的人口总和是九千一百万。这句话是说,还要扩大抗日革命根据地,才能取得全民族,全中国的解放。可见,当时为人民服务的共同目标就是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民族。 ②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这句话是说,革命斗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必然要遇到艰难困苦。但是,我们为了人民利益,为了民族解放,就不能怕困难,要看到成绩和光明,要树立信心,鼓足勇气。 ③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革命队伍的人是为了一个共同目标走到一起的。因此,不论是干部对战士,还是战士对战士,都要互相关心、爱护和帮助。这样才能更好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实现我们的目标。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3、4自然段。 (1)背诵之前应先让学生将这两段话再读一读,对这两段话有一个整体的印象。 (2)出示填空: ①( )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 ),我们( )有缺点,( )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是什么人,谁向我们指出( )行。( )你说得对,我们( )就改正。你说的办法( ),我们( )。 背诵这几句时教师可指导学生抓住这几句话中的关联词语及重点词语,利用这些词语指导学生记忆。 ②(“ ”)这一条意见,就是党外人士( )先生提出来的;他提得好,( ),我们就采用了,只要我们为( ),为( ),我们这个队伍就( )。 ③我们都是来自( ),为了一个( ),走到一起来了。我们还要和( )走这一条路。我们今天已经领导着有( ),但是还不够,还要更大些,才能取得( )。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 ),要( ),要提高(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 )解救他们,我们要( )。要奋斗就会( ),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 ),想到( ),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 )。不过,我们应当尽量地减少那些( )。我们的干部要( ),( )都要( ),( ),( )。 在指导学生背诵时,教师可采取多种形式。如让学生自己对照课文口头填空,熟读,或同桌互相填空,小组填空等。也可以教学生一起背的方法,如先熟读再背诵、抓重点词背、分层背等等。 (六)学习第五段。 1.让学生自己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要开追悼会? 指导学生理解开追悼会为了怀念死者,怀念那些曾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做过贡献的人,同时开追悼会也能使人民更加团结,使整个民族团结起来。 (七)总结课文中心思想。 1.提问:这篇讲话的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个中心是怎样一层一层表达出来的?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然后按板书提示指名谈一谈。 教学内容: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四课。 教学目标: 1.学会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等词语; 2.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中含义深刻的语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北京中南海大门朱红影壁墙上的“为人民服务”图片)通过课前查找到的资料,介绍这句话的来历。简单介绍张思德。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句 1.引导学生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或者班级内讨论的方法解决。 2.引导学生说说读课文过程中遇到的不容易读懂的语句,然后找出来读一读,读通顺,说说都读懂了什么。 3.交流汇报。重点读通、读懂以下几句话:“我们这支队伍……”“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死得其所”。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重在读懂句子的意思,不必深究,也不必引申。在此基础上,把课文中的语句读通顺。] 三、细读课文,理清层次 1.引导学生说说这篇课文中心议论的是什么。(为人民服务。) 2.学生自由读课文,然后在小组里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些内容。(学生讨论交流后教师总结。) 3.读课文,把喜欢的部分画出来多读几遍。 4.把画出的语句读给同学听。 [设计意图:本文许多语句说理清楚,含义深刻,需要认真体会。因此,这个环节就是要孩子反复读书,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感悟。]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听写词语。 二、细读课文,交流体会 1.回忆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2.自由读课文,再把自己喜欢的句子反复读一读,然后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体会,在全班交流。 3.重点分析,交流汇报。 (1)“人固有一死……”在联系张思德的事例,理解这句话的基本含义后,让学生例举他们认为“死重于泰山的人”。然后引入臧克家的《有的人》这首诗,让学生明白那些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虽然死了,还活在人们的心中。 (2)“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联系“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理解这句话。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的人和事展开讨论。 [设计意图:在理解句子含义的时候,要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自己的所见所闻来交流感受。老师可以布置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或者在课堂上适当补充一些阅读资料。] 三、体会表达方法 引导学生再读课文,看看从表达方法上有什么收获。可以结合以下具体语句来谈: (1)我们这个队伍……通过“完全、彻底”这两个词,体会这个队伍“为人民服务”的目的及语言的简练、准确。 (2)学习司马迁的话来说明人死要有意义。“精兵简政”一例,说明要正确对待批评和建议。 (3)注意课文第三自然段的关联词语,如“因为……所以”、“如果……就”等,读起来琅琅上口,很有逻辑,写作时可以借鉴。 (4)第四自然段中用了一个“但是”,告诉我们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得其所。又用“不过”这个词,说明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就要互相关心、帮助。引导学生把握几方面意思连接非常自然的特点。 四、总结概括,拓展延伸 1. 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下来。 2. 把自己认为需要记住的句子抄写到笔记本上。 【后记】 这样一篇离学生生活甚远的文章,必须让其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学生只有从枯涩的文字中得到乐趣,才会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我将死的意义拓展为如何看待生死,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学习时,学生对“重于泰山”之死的理解由战争年代的英雄转到和平年代的人民公仆,进而转到普通的劳动者。让学生认识到“比泰山还重”的生命并不在于它消失的形式,而在于它存在时的价值。 教学对待批评的态度这一部分,我又引导学生联系名言警句:“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当这些平时熟知的语言和课文紧密联系起来的时候,学生的思维也活跃起来。在教学中,我也适时点拨:这篇文章中许多句子都可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座佑铭,时刻提醒着我们“人活着到底为了什么”。 语文即生活,尤其是这样一篇经典的文章,如果不把它的根深植在生活的土地里,它就会枯萎在学生的心灵里。 薛法根《为人民服务》课堂教学实录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的课文,读题,预习过了,喜欢吗?亮出观点说说理由到底喜欢不喜欢? 生:喜欢。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因为课文中的张思德同志是一个任劳任怨的人,毛主席为他写文章写得很好 师:张思德是好人所以你喜欢。 生:喜欢,因为张思德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得其所。 师:有不喜欢的吗?全班不约而同,是吗?我知道一开始肯定有人不喜欢,但是真正读进去了你就会喜欢它。 师:为人民服务是毛主席在张思德同志追悼会上即兴作的演讲。这样的文章我们先要发现观点,毛主席提出了什么观点,课文第一节一开始就提了出来,打开课文读一读找一找是什么观点。 生读课文。 师:发现了请举手。 生:他们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 师:课文中毛主席提的观点是为人民利益而工作的。还有不同看法吗?找是哪句话。 生: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人民的。 师:为了人民的利益工作用一句话概括就是——为人民服务。仔细读第一节这里的服务和我们一般生活中的服务有什么不同。仔细再读课文,用笔圈一圈关键的地方。 生读课文。 生:毛主席所说的为人民服务是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平常生活中的服务是普通的,给人帮助给人方便的。 师:毛主席这里的不同请读一读第一自然段。 生读。(师:大声一点,充满信心好吗?) 师:生活当中有各种各样的服务,医院里为谁服务?马路上警察为谁服务?驾驶员为谁服务?营业员为谁服务?学校里面老师和员工为谁服务?这些服务与毛主席讲的服务有什么不同?你发现了吗? 生:平常的服务是一个职业指定的为一个人服务,毛主席是为共产党服务的。 师:听一听老师来读,看看到底有何不同。读完问,他对这个要求与平常的要求有什么不同? 生:彻底。完全。 生:是彻底完全地为人民利益地服务。 师:毛主席在这里提出来的观点 生:毛主席所说的服务是为了解放人民的。 师:当时有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解放人民。因为当时还是抗日战争时期。 生:毛主席说我们这个队伍是完全彻底地解放人民的。 师:怎样的是完全的彻底的? 生:只要对人民有好处的就要为他服务。 生:无论有什么困难,只要能做到就为人民服务。 师:生活中是要有回报的,这里的呢 生:是不需要回报的。 生齐读第二句话。 师: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容易吗? 生:不容易。 师:生活中容易,但是要做到全心全意,一般人做不到,这是一个最高的道德要求,所以毛主席这里说的谁要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生:他号召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人民服务。 生:共产党和现在的人民政府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师:现在的政府是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的军队,现在还有八路军、新四军吗?现在你能够找到谁? 生:人民政府。 生:解放军。 师:八路军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叫人民的军队。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最初叫什么? 生:红军 师:工农红军。解放时期的叫什么? 生:解放军 师:你现在看到哪些是人民解放军系列的? 生:交警。 师:你只认识交警?因为只有交警为你们服务过的是吗? 师:还有武警等。你是人民吗? 生:是 师:我们大家都是人民中的一员。毛主席号召军队政府要为人民服务,而且要完全彻底地。他不是要所有的,是特指的人。 生读第一节。 师: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是很不容易的,而张思德同志就做到了。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人是什么样的人? 生:是任劳任怨肯吃苦的人。 生:是不求报酬的人。 师:你觉得他是人什么样的人? 生:伟大的人。 生:平凡的人。 生:品德高尚的人。 师:这样的人值得我们学习、尊敬、景仰、纪念。所以毛主席在追悼会上做这样的演讲。毛主席他围绕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观点他一层一层地论述。每一个自然段论述了一层意思。请你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读,想一想每个自然段写了哪一层意思。有的自然段需要你概括需要你归纳。划出重要的语句。 师:同学们坐得非常端正,表情非常严肃,学习可以轻松一点。 生读。 师巡视:每一个小节它都讲了一个意思;有的学生划了许多句子,能不能用一句话来概括; 这位同学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师:我们一个自然段一个自然段地来学习概括,先看第二自然段,你找到那层意思的句子的请举手。 师:举手说明你有没有信心,一年级举得很高, 中年级就低了,高年级就不见了。 生:第二节写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是不同的。 师:是怎样的不同? 生:有的----有的------ 师:你怎么知道有的比泰山还重有的比鸿毛还轻? 生读课文。 师读课文,共三句,最后毛主席想说的是什么意思? 生:张思德同志死的比泰山还要重的。 师:到底哪个意思? 生:死得要有意义。 师:什么意义呀?这篇文章不是很容易读,要真正读出意思来我们来看他是怎么说的? 生读第一句。师:哪些意义呢?不清楚,再读第二句话。生读。 师:人死有什么不同?一是——(重于泰山) 师;什么叫重于泰山? 生:就是死得有价值。 师:还有一种是? 生:轻于鸿毛。 师:这句话是司马迁说的,不是毛主席说的,所以这一句叫引用。 师:毛主席到底要说什么呢?读第三句。 生读。 师:这句话中用了个什么标点符号? 生:分号。 师:这个分号表示前面的句子和后面的句子是并列的。你们看这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联系吗?分句前面的再读读。 生读。 师:看看这两个分句的意思有什么关系? 生:意思是相反的。 师:对是相对的,相反的,是运用了一个对比,从正面和反面两个方面来讲人死的意义是不同的。告诉为人民利益死是重于泰山。用的方法是对比。再读最后一句话。 生读。 师:评价张思德同志的死有没有价值只有一个标准,是什么? 生:他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 师:话没说清楚。标准是。 生:这个标准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师:应该这样讲张思德同志的死是不是完全为人民的利益。 板书:为人民利益而死是重于泰山。讲的就是这样的一层意思。同学们画的都是第一句,但第一句没有把这一节完全透彻地说明白,先总说,再说不同的意思,然后说怎样的死才是怎样的,最后下结论。 师:第三节写的什么? 生:读第三节的第一句。 师:他划的是这句话有没有不同的。 生读最后一句。 师:到底两人的有什么不同,一起来读一读,男同学读一句,女同学读一句。 师:男同学读的和女同学读的意思一样吗? 生:一样。 师:都讲了什么意思? 生:都讲了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 板书:为人民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 师:在写法上一样吗?看看男同学的四句话,发现毛主席说话有什么特点。 生读。 师;毛主席说话有什么不同? 生:很坚定。 师:怎么看出来。毛主席说话怎样? 生:他用了一个关联词。 师:一个吗?他一连用了几个。我们读一读。一句就有两个。因为——所以,如果——就。读第二句。不管——都。再往下。只要——就。再往下,——就——。一连用了四五个关联词,论述的时候用了这些关联词就更严密,更清楚,就让人感觉很严肃很坚决。读时要注意。再一起读。 师:这两句话中还讲了“精兵简政”这件事。这段话和刚才的话有什么关系? 生:是毛主席举了个例子。 师:这个意思说的是? 生;党外人士只要提的意见有好处,我们就采用。 师:也就是说只要是符合人民利益的我们就采用,如果做错了就要改正。其实就只有一个意思。一连说了几次?(三次)中间一次是用事例来说的。演讲时用了三个意思来说就深刻了,用事例来说就更有说服力了。 师:下一节围绕这个意思加了什么内容。(第四节)这一节隐含在其中,自己轻声读一读。 生读。 生:这一节写了为人民服务要不怕困难互相关心,互相帮助,互相爱护。 师:她会概括的,让我们听听她是怎样概括的。 生沉默。 师:是自己概括出来的吗? 生:这些课文中都有的。 师:你是怎么读出来的,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你概括得很好但说不清楚是吗,谁来说清楚。 生:课文中说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就是——。因为他们是为人民的利益而死的就是死得其所,所以根本不怕死。 师:什么叫死得其所,所是什么? 生:处所。 师:死得有处所。那死在什么地方? 生:死人民的利益而死。 师:死在为人民利益而工作而奋斗而战斗的岗位上。这叫不怕牺牲,他对待牺牲是不怕的。 有决心吗? 生:一连用了几句排比句说明他不怕牺牲的决心。 师:真好。同学们有的概括要真正能从课文中读出意思来。这里就讲了为人民利益要不怕困难。 师板书:为人民利益不怕困难,不怕牺牲。 师:能不能一个人奋斗?要团结起来一起为人民的利益工作奋斗所以要讲团结,要讲互助。所以这一自然段中毛主席讲的主要意思要概括的。 师:什么叫五湖四海。知道什么是五湖吗? 生不会,师回答。 师:四海是哪四海? 生不会。 师回答。 师:用五湖四海来表明什么意思? 生:中国的每个地方。 师:对了,这表示全国各地,这就是五湖四海。读书要读认真。 师:革命目标是什么?懂吗?绝大部分同学还没有想清楚。 生:是解放全中国。 师:讲对了,当时是抗日战争最紧要的关头,我们国家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着,所以共产党的最主要的任务是解放全中国,全民族,除此之外还什么?那就是为人民服务。当时的主要目标就是解放全中国,就是全民族的解放。所以党人民军队要团结人民一起奋斗。这里有个小知识点,今天已经领导着有九千一百万人口的根据地,当时中国总人口多少?(四亿)有多少人口在革命的根据地上没有被日本帝国主义占领,只有四分之一都不到,所以形势严峻、残酷,因为有四分之三多的中国人民正被日本帝国主义压迫着,蹂躏着。所以毛主席说要不怕————————读。 生读。 师:一连用了三个要,如何读出气势来。再读。 生读:我们的同志—— 师:你发现这样读体会到毛主席在演讲时是怎样的? 生:一个比一个强烈。 生;情绪比较激昂。 师:演讲时就是要有激情,不能冷冰冰,再来读一读最后一句话。 生读:我们的干部—— 师:这一句话也是一个排比句,是不是要很激情呢?注意这是毛主席在对战士人民群众作的演讲,这个演讲该怎样读,听老师来读,听好了谈一谈这个演讲给你什么体会。 师读:毛主席当时可能就是这样演讲的。 生:我觉得毛主席讲得很激昂很坚定。 师;这段话同学们好好地读一读,要像老师这样作演讲。 师:再读最后一节,讲的什么。 生:读。 师:最后一节讲的是我们要悼念死去的人,尤其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人,要开追悼会,以此来团结我们的人民。 师:课文学到现在我们来看看黑板。这篇课文难吗/ 生:不难。 师:难吗? 生:——难。 师:一开始很简单,但是要真正读懂是要认真的细细思考的,读书不能浮光掠影,浅尝则止,我们来看为人民服务这篇文章毛主席提了观点发出了号召,他号召——读板书。 根据板书总结:先讲了——然后讲了——接着讲了——最后讲了—— 师:每一层都围绕了一个中心,就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师:这是毛主席对我们党我们公务员提出的最高道德标准,但现在读起来仍然非常亲切。下面想象一下当一回毛主席,面对群众,面对人民,该如何演讲,同时用两只耳朵听一听你这个毛主席是怎样演讲的。这回读了,再谈感受和感觉。 生读。 徐辛夷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讲演稿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教学《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应该从“深文浅教”出发,花一番功夫设计教学方案。 一、教师讲述背景材料。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练习第二题:“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讲的”然后由教师简明地讲述有关资料: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全文生字少,学生初读时不会有困难。但是,课文有不少由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在理解上却有困难。教师除了要提示他们查字典独立理解一些词义(如“鸿毛”“固”“或”“卖力”等)外,还应出示小黑板补充一些注释,如“司马迁”“法西斯”“精兵简政”等。学生第一遍读课文,要求他们抓住词语,初步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为悼念张思德,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对张思德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热情赞扬,同时对他的牺牲表达了哀悼之情。组织学生第二遍读课文时,要他们思考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讲演人对死者的评价和悼念。 课文的第一、二段表达了对张思德的评价:张思德生前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第五段表达了讲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学生重点阅读第三、四段,并画出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一切革命联合会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概括地说说各个段落的大意。 三、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大家讨论。 1.第一段,课文用“革命”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任务。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生前参加了革命队伍,而且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总(起)分(述)关系。这样说可以启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义,从而充分肯定张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绩。 3.第三段共六句话,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连接的三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加强了语言的力量,突出强调了“我们这个队伍”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层。第一层指出“我们这个队伍”现时的任务:要团结全国大多数人民,去争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层和第三层指出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要努力奋斗;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5.第五段在讲演结束时仍回到追悼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了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导朗读和背诵,检查并帮助学生对讨论中着重分析的词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一、复习导入 1、听写生字和词语: 彻底、司马迁、鸿毛、兴旺、目标、炊事员、送葬、哀思。 2、订正(评价字迹正误、美观)。 二、导读课文1~3层(1~3自然段) 1、教师提示学法: ⑴ 自己找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你对句子的理解。 ⑵ 想一想这几段怎样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论证的。 2、讨论交流,鼓励发表个人见解: ⑴ 革命队伍的根本宗旨。 ⑵ 死的两种不同意义。 ⑶ 正确对待批评。 3、朗读4~5层(4、5自然段),按照前3层的学法学习四、五层: 提问交流后教师小结: 主要讲为人民的利益搞好团结,提高勇气;开追悼会的目的。 三、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分层论述的写法 四、找出课文中的名言警句或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背诵 五、课堂练习 1、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思考 练习”2、3题。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2、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3、在理解课文思想内容的基础上,使学生受到“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抓重点词句体会文章思想内容。 2、如何感受主席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聚情感 1、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段国庆60周年庆典的阅兵式盛况。(多媒体播放:国庆阅兵盛况) 2、同学们,“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从上个世纪开始,历经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依然永恒不衰。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的题目。来,整齐响亮地读一遍!(板书课题:为人民服务) 3、介绍写作背景 这篇文章是1944年9月8日,毛泽东主席参加一名普通战士张思德的追悼会,在会上发表的一篇演讲。那你们对张思德有哪些了解呢?交流收集到的资料,初识张思德 二、了解体裁,掌握学习方法 1、师导:在半个小时的演讲中,主席没有看稿,却字字珠玑、慷慨激昂、一气呵成。而且,丰富的肢体语言更增添了演讲的感染力。 2、同学们预习过课文,有没有发现这篇课文很特别?它到底是一篇什么样的文章呢?对,今天我们学的这篇课文,既不是写人,也不是记事,它很特殊,这种文体就是议论文。[板书:议论文] 介绍议论文: 它没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没有细致的描写,没有华丽的词藻,它跟你讲道理,分析问题,它有的是深刻的思想。你们知道吗?这是咱们小学阶段遇到的第一篇议论文. 3、指名分段朗读课文,思考:这篇议论文的观点是什么?课文围绕这个观点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读后交流:这篇论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中国共产党和革命军队应该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4、了解议论文的学习方法 这里要特别跟大家介绍个规律,这议论文、演讲辞啊,每一段话都有要说的重点、要点,这些重点要点呢,大多含在每一段话的开头或者结尾。只要你掌握了这个规律,再难的议论文也会引刃而解。我现在抽其中的3段请你们来读一读,既想了解你们预习的情况,还想和大家一起寻找每段的要点 5、理清脉络,了解各段重点 引导学生读课文,找出2—4自然段的重点句和关键词 板书:死的意义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6、小结:主席围绕“为人民服务”谈了哪些问题?指名回答 三、了解观点,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从这段话中找出与中心联系最密切的一句话,并勾画出重点词语。 2、交流,理解句子 (1)出示句子: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2)找出重点的词语,理解“完全”“彻底” (3)体会议论文语言的严谨性 (4)朗读感悟 3、全班齐读第一自然段 四、学习“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生死观 1、请大家放声自由地读读课文第二自然段,看看主席到底用了哪些方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2、学生自由读,交流:死的意义到底有什么不同,主席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 (一)、引用名言 (1)出示:“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2)指名读这个句子,了解词语意思:固,本来。或,有的。于,表示比较。 (3)我们在课内外积累了许多关于生死的名言,你还记得吗?交流课外积累的名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 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景皓)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文天祥)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于谦) (二)接下来,主席又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观点呢?(对比) (1)出示:“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 (2)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说说这句话其实讲的是哪个字?(死) (3)(点击课件:为人民的利益而死)死,什么意思?能换个词解释它吗?(献身、就义、牺牲、捐躯······) 我们把刚才的解释放在这儿(点击课件: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同意吗?(上西天、下地狱、见阎王、命丧黄泉、一命呜呼、呜呼哀哉、送命……) (4)指导朗读 (5)小结:同学们,在主席的演讲中,在你们有感情的朗读中,我们感受到这对比呀,比出了——情感,比出了——轻重,比出了——是非,让我们记住这个说明的好办法——对比。 (三)主席用了引用名言、对比的办法之后,还用了什么办法证明自己的观点?(举例子) (1)张思德是谁?主席为什么给张思德这么高的评价,他到底是什么样的战士?平时怎么为人民服务的呢?指名读课后“资料袋” (2)多媒体播放张思德电影片段,帮助体会 (3)小结:张思德就是这样一个平常的人,普通的人,他的一生都在为我们讲述一个共同的主题——为人民服务。 3、总结:这一段很有特点,主席先总的说……接着引用说……然后对比说……最后举例说……让我们带着方法一起读一读。 4、全班齐读第二自然段 五、课堂总结 同学们,张思德永远离去了,但我们也永远记住了这个年轻的好战士,可亲可爱的好战士——张思德!我们更记住了他身上最可贵最朴素最永恒的精神——为人民服务!正是靠着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我们的党,我们的军队,克服了重重困难,历经了风风雨雨,从胜利走向胜利。 板书设计: 死的意义 为人民服务 不怕批评 团结互助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司马迁、鸿毛、兴旺、炊事员。 2.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领悟围绕主要意思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重难点:1.体会“为人民服务”的思想。2.理解一些含意深刻的句子。 课前准备:1.生字、生词卡片或课件。2.重点句子的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联系前文,导入新课 同学们,通过对本组前两篇课文的学习,我们看到了志士在刑场上视死如归、英雄在战场上冲锋陷阵的历史画面。缅怀着革命先辈,我们心中涌动着深深的怀念。今天,我们继续跟随时空的转换,到延安窑洞前去聆听毛泽东主席的深情演讲。(板书课题) 二、激发兴趣,初读感知 《为人民服务》这篇演讲稿你们的爷爷奶奶曾经背过、爸爸妈妈也曾经读过,文中究竟散发着什么样的魅力在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呢? 1.通过课前阅读“资料袋”和预习课文,你知道《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主席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做的演讲? 2.自主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注意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边读边思考: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3.交流初读收获 ⑴认读生字词 ⑵指读课文,校正读音 ⑶交流讨论: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方面的意思? 三、品析词句,理解感悟 围绕“为人民服务”,毛泽东主席是怎样层层深入,进行具体表述的?细读课文,随着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我们会感受到毛泽东主席语言表达的魅力。 1.读第一自然段,思考:课文开头明确提出谁为人民服务,为什么为人民服务? ⑴出示句子:“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去掉“完全”、“彻底”两个词,比较读,体会两个词语中包含的意思。 说说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为解放人民而不惜流血牺牲的事例。 ⑵再读开头,感悟写法。(直接点题,亮明观点) ⑶根据提示背诵: 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 )、( ),是( )。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 )的,是彻底地( )的。张思德同志就是( )。 2.读2—5自然段,理解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⑴默读,思考: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怎样才能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⑵再读,动笔划出认为含义深刻的句子,说说自己的体会。 ⑶根据学生发言,顺势出示: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 先理解带点字的意思,再说说句意思,然后举例说说哪些人的死比泰山还重。 (可联系刚学过的课文里的李大钊、郝副营长等战争时期的人物,也可联系和平时期为人民利益勇于献身的人物。) “因为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所以,我们……你说的办法对人民有好处,我们就照你的办。” 这段话围绕怎样对待批评讲了哪几层意思?是怎样一层一层讲下来的? “我们的干部要关心每一个战士,一切革命队伍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联系过去的或现在的事例,可以是众所周知的,也可以是身边默默无闻的,说说怎样对待别人才是为人民服务。 四、回归整体,升华情感 1.战争时期,聆听着毛主席《为人民服务》的演讲,我们的共产党和共产党所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这支革命的队伍不怕牺牲、英勇奋战,用生命和鲜血换来了人民的解放、国家的成立;建国以后,人们背诵着《为人民服务》,不怕困难,艰苦奋斗,换来了国家的繁荣与富强。今天,你们──21世纪的少年朗读着《为人民服务》,收获到了什么? 2.朗读全文 第二课时 一、读写字词,加强积累 (重点指导“鼎”的笔顺,读写词语盘点中本课的词语) 二、品析片段,感悟写法 1.品读课文2.3自然段,说说毛泽东主席在论述“人死的不同意义”和“正确对待批评”两方面内容时,分别采用了什么方法来增强说服力的?(引用名言、举例子) 2.这两段都围绕中心意思进行了分层表述。再次朗读,体会这样表达的好处。 三、读背摘抄,积累内化 1.朗读全文,练习背诵。 2.课文中有不少警句,可作为我们生活的座右铭。选择感受深刻的句子,抄写下来。 《为人民服务》是一篇讲演稿。讲演,是一种强调阐明观点和宣传效果,并注重感情感染的论说方式。讲演稿属于论说文的范畴。 教学《为人民服务》的要求是:让学生反复读课文,在朗读和默读的过程中理解课文内容。《为人民服务》这篇课文对学生来说是有一定难度的。老师应该从“深文浅教”出发,花一番功夫设计教学方案。 一、教师讲述背景材料。 出示课题后,让学生看课文后面的练习第二题:“毛泽东同志的这个讲话是在什么情况下、对谁讲的?”然后由教师简明地讲述有关资料: 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在对敌作战不断取得胜利的同时,各解放区都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对支援战争、减轻群众负担、巩固和扩大解放区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八路军战士张思德(属中共中央警卫团)在陕北安塞县山中烧炭,1944年9月5日因炭窑崩塌而牺牲。9月8日中共中央直属机关为悼念张思德同志召开大会,毛泽东同志在追悼会上发表了著名的讲演《为人民服务》。 二、引导学生初读课文。 1.全文生字少,学生初读时不会有困难。但是,课文有不少由熟字组成的词语,学生在理解上却有困难。教师除了要提示他们查字典独立理解一些词义(如“鸿毛”“固”“或”“卖力”等)外,还应出示小黑板补充一些注释,如“司马迁”“法西斯”“精兵简政”等。学生第一遍读课文,要求他们抓住词语,初步读懂每一句话的意思。 2.为悼念张思德,毛泽东同志在讲话中对张思德的革命精神进行了热情赞扬,同时对他的牺牲表达了哀悼之情。组织学生第二遍读课文时,要他们思考课文中哪些段落直接表达了讲演人对死者的评价和悼念。 课文的第一、二段表达了对张思德的评价:张思德生前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第五段表达了讲演人的哀思。 3.要求学生重点阅读第三、四段,并画出表达主要意思的句子: 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 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 一切革命联合会的人都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4.在学生阅读的基础上,通读全文,概括地说说各个段落的大意。 三、引导学生细读课文。 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一边读课文一边思考,然后组织大家讨论。 1.第一段,课文用“革命”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性质,用“为着解放人民的”“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点明我们这个队伍的任务。第三句话指出张思德同志生前参加了革命队伍,而且是“完全”“彻底”地为人民服务。 2.第二段的中心句是“人总是要死的,但死的意义有什么不同。”这一句跟下面三句是总(起)分(述)关系。这样说可以启迪革命的同志分清人生的不同意义,从而充分肯定张思德同志生前的功绩。 3.第三段共六句话,其中有“不管……都……”“只要……就……”连接的三个表示条件关系的复句。用这样的句式来说,加强了语言的力量,突出强调了“我们这个队伍”坚持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高于一切。 4.第四段可以分三层。第一层指出“我们这个队伍”现时的任务:要团结全国大多数人民,去争取全民族的解放。第二层和第三层指出怎样才能完成这个任务:要努力奋斗;要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 5.第五段在讲演结束时仍回到追悼张思德“完全”“彻底”为人民服务的革命精神,紧扣讲话中心,又进一步表达了对张思德同志的哀悼之情。 四、指导朗读和背诵,检查并帮助学生对讨论中着重分析的词句和文章的中心思想深入理解。 教学目标 1.学会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彻底、鸿毛、送葬”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了解演讲稿的特点。 3.理解课文内容,受到革命人生观的启蒙教育。 4.初步掌握围绕主要观点分层论述的表达方法。 教学流程与设计意图 第一课时 一、揭题导课 1.知作者:同学们,通过预习,你们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毛泽东)。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任,同学们对他了解多少?(教师相机引导,初知毛泽东。) 2.析课题:这篇课文是一篇演讲稿,是毛泽东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做的演讲?(学生自由阅读“资料袋”后回答。) 3.究主人公:据你们了解,张思德是一个怎样的人,会令毛泽东如此敬重?(可以用课件播放相关资料,教师随机引导并补充。) 4.明背景:抗日战争后期的延安正处在热火朝天的大生产运动中。毛泽东的勤务兵张思德为人憨厚朴实,工作任劳任怨,从不计较个人的得失,一心一意为着革命的利益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而默默地奉献。为解决中央机关冬季取暖问题,他不幸牺牲。毛主席在他的追悼会上深情地说:“我们的队伍里到处是这样的人,普通、平常、像清凉山上的草一样,我们注意不到他们,往往也听不到他们的声音,可正是这些人支撑了我们的事业。”毛主席的这篇讲演发表时以《为人民服务》为题,这篇文章也成为共产党人行为准则和毛泽东思想的具体体现,在60多年后的今天,重温这段历史和这篇文章仍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设计意图:“知作者→析课题→究主人公→明背景”四个教学环节层层剥笋,环环紧扣,一则展示预习情况,增加课堂信息量;二则链接相关知识,使学生在学习前就对这篇看似“平铺”的文章有一个立体的认识,从而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这是整合处理教材的一个奠基环节,需要的时候教师要敢于“讲”,力争“点石成金”。 二、初读,感知课文 1.读通课文:指定6位同学逐段朗读课文,其他同学评价、订正。要求:达到演讲的第一步──声音洪亮、字正腔圆,有一定的语气变化。 2.学会字词:可以采用毛遂自荐的方式上讲台带领大家学习。 ①生字:鸿、鼎、旺、炊。 (可以点4名同学上台板写并组词,其他同学观察笔顺、字形是否正确,尤其是“鼎”字,共12画,第6画为重点。注意读准字音:悼dào 炊chuī 受难nàn 送葬zàng) ②词语:固、鸿毛、法西斯、精兵简政、五湖四海、死得其所…… (可以采用互问互答、替换词语、举例子、造句等方式来理解。) 设计意图:读通课文,扫清字词障碍,这是一个比较单调且往往被老师轻视的环节,这样设计,以期让每个学生扎实有效地读书、写字、积累好词。 三、再读,梳理文络 1.默读,用“~~”画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或者自己概括出小标题批注在课本上。(可以放一段轻音乐) 2.交流找出来的中心句,适当修改后,让学生板书。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笔画出每段的中心句或概括小标题予以批注,旨在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这篇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写了五层意思,每一段又围绕一个中心展开论述,列提纲既符合“把厚书读薄”的理念,又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语言概括能力。 四、复述课文 1.依据黑板上的提纲,同桌之间复述课文。 2.师生集体复述课文。设计意图:这是一个传统但却很有效的环节,放在课堂结尾,既可加深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又能锻炼其口头表达能力,使课堂回归到课文的整体。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内容 1.同学们,《为人民服务》是毛泽东在张思德同志的追悼会上所作的著名演讲。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来说说课文围绕“为人民服务”,讲了哪几个方面的意思? 2.将学生的回答进一步概括,并板书。 (党的宗旨──死的意义──是非标准──具体做法──形成制度) 设计意图:导入开门见山,提问不浮、不泛,紧扣文本,既检查学生对课文主要内容的掌握情况,又使他们注意力回归,无需过多组织课堂,便使学生进入到思考状态。 二、自主选段学习 1.要求: ①弄懂段落中的知识点,如句子之间的关系、表达方面的特色及相关的知识信息等等。 ②能带上表情和动作把本段演讲出来。(最好脱稿) ③参考本段的表达方式,仿写精彩片段。 2.学习方式:先默读再自由读。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主选择段落,自主选择学习方式,在读中发现并解决问题。三点要求层层拔高,有梯度。在教师的巡视和点拨下,让学生充分地阅读,发现文本中的亮点,再经过演讲和仿写形成语文能力。 三、交流学习收获 以“说”和“读”的方式进行交流课文知识点,教师予以巧妙引导,其他同学可以补充或反驳。(主要内容为各段知识点) 设计意图:给学生较大的发言空间,需要教师引导学生,驾驭课堂。拟形成一种全体师生争先发言的热烈气氛。 四、展示演讲风采 1.自选课文一段登台演讲。 (师生从声音、停顿、表情、动作等方面予以评价。) 2.演讲自己仿写的片段。 3.即兴拔高演讲。 (用简短的语言演讲古今中外“为人民服务”的人。) 设计意图:层层拔高的演讲设计,旨在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前两个环节可以让多数同学展示,最后一个环节要求不宜太高,教师可以起个头,学生的演讲哪怕是只言片语,只要语句通顺并把握好演讲的语气、表情即可。及时通过演讲内化党的宗旨、死的意义、是非标准等等。 五、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你们的汇报中,我知道了我们党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我还知道了张思德同志──我们队伍中的一员,他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比泰山还重)。这时候,我想起了臧克家写的纪念鲁迅的一首诗: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 让我们谨记党的宗旨及毛泽东爷爷的教导,从现在起,好好掌握本领,将来服务人民,造福社会! 设计意图:语文教学的升华环节尤为重要,师生通过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学生在心里埋下一颗“要活在人民心中”的种子。 教学目标: 1、了解演讲词的一般特点。 2、培养逻辑思维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 3、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努力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 一名工交车司机在行车途中突然心脏病发作,在生命的最后一分钟里,他做了三件事: ——把车缓缓停在马路边,并用生命的最后力气拉下了手动刹车闸; ——把车门打开,让乘客安全的下了车; ——将发动机熄火,确保了车和乘客的安全。 他做完了这三件事,安详地趴在方向盘上停止了呼吸。 2、2007年感动中国颁奖晚会视频材料— 二、听录音或听老师范读课文,初步了解演讲内容,并体会演讲者的感情。反复朗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 。朗读指导:要以演讲者的身份读出真情实感,即要读出对张思德同志的崇敬、悼念之情,要读出鼓舞群众斗志、促进人民团结的激qing。 三、学生分组阅读,讨论 讨论题:1这篇演讲词的主题是什么?围绕这一主题,演讲者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这篇演讲词内容丰富,演讲思路清晰。 这是一篇政论型演讲,这类演讲最大的特点是以理服人,因此理要清,意要明,材料要翔实,逻辑性要强,要自始至终有一条线索贯穿其中。毛泽东同志围绕“为人民服务”这条线,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和严密的逻辑论证来阐明自己的观点、见解和主张。 3从文中找出你认为最有教育意义的被人们视为格言警句的句子或段落,并理解其含义。 2、了解本文严密的论证及逐层深入的结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思路 推理论证练习:根据逻辑思路,在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句子。(投影或板书) 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是队伍中的一员,所以 为人民利益而死,比泰山还重, ,所以张思德死比泰山还重。 仿照这样的逻辑推理写一段话。 (2)、用具有组织说服力的事实进行论证。 要求:从第三段中找出事实诊所并说说它的作用。 提示:第三段中举出李鼎铭精兵简政的建议被采纳的这一事例,证明我们能够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从而坚信只要我们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我们这个队伍就一定会兴旺起来。事实论证增强了说服力,极大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 (3)、逐层深入的论证结构(学生讨论后归纳)提示: 首先提出论点:我们的队伍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接着论述论点:为人民服务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我们要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改正错的。为人民的利益牺牲是“死得其所”,但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最后发出号召:悼念烈士,寄托哀思,团结一致。本文的论证结构与一般议论文的基本结构大致相同,演讲思路十分清晰 四、演讲指导后,小组推荐代表参加班级演讲比赛。每位参赛同学从本文中自选两个小节进行演讲。每组推荐评委一人,根据评分标准打分,最后评出班级演讲优胜者。 评分标准如下:满分10分,每项2分。 姓名 大方得体 感情充沛 节奏感强 普通话准确 动作适当 总分 以《我有一个梦想》为题写一篇演讲稿,准备参加班级演讲。 写作思路提示: 1、“我”的一个梦想是什么? 2、“我”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梦想? 3、“我”准备怎样去实现这个梦想《为人民服务》 篇2
《为人民服务》 篇3
《为人民服务》 篇4
《为人民服务》 篇5
《为人民服务》 篇6
《为人民服务》 篇7
《为人民服务》 篇8
《为人民服务》 篇9
《为人民服务》 篇10
《为人民服务》 篇11
《为人民服务》 篇12
《为人民服务》 篇13
《为人民服务》 篇14
《为人民服务》 篇15
《为人民服务》 篇16
《为人民服务》 篇17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