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通用15篇)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生物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教学中,我力图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小学低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下面摘录第二课时的几个教学片段。

  片段一:指导朗读,引导探究

  (在复习第一节的基础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

  师: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生:降落伞。

  (出示课件图片,认识像降落伞的蒲公英宝宝和像绒球的蒲公英妈妈。)

  师: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

  生:风。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蒲公英是请风帮忙传播种子的。

  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出了欢快自豪的心情。)

  片段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讨论;检查者检查是否完成了每一项任务;监督者监督组里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认真朗读和参与了讨论。)

  (各小组学习,讨论,朗读,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组织讨论帮助解决。)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片段三:小组交流,表演体验

  (学生汇报交流。“先锋”小组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汇报。)

  生A: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猫,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猫”、“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

  生A: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

  (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本案例根据11月15日参加优质课评选教学实录整理)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2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饶有趣味的介绍知识的科普类儿童诗。全诗共五节,第1节激发学生思考:植物用什么方法传播种子;第2、3、4节运用拟人的手法,分别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等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第5节鼓励学生仔细观察发现新知识。在中,我力图体现标鲜明的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促进师生、生生间的互动,并从小学低段儿童特点出发,适当采用“表演——体验”的教法,让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得到发展。下面摘录第二课时的几个片段。

  片段一:指导朗读,探究

  (在复习第一节的基础上)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学生自由朗读第二节。)

  师: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生:降落伞。

  (出示>课件图片,认识像降落伞的蒲公英宝宝和像绒球的蒲公英妈妈。)

  师:光有降落伞行吗?还需要什么?

  生:风。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现在请小朋友们说一说,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蒲公英是请风帮忙传播种子的。

  师(指导朗读):小蒲公英在蓝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是多么的自豪啊,因为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朗读时要注意读出他们的心情。

  (学生齐读,读出了欢快自豪的心情。)

  片段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师:请你和组里的小朋友商量一下,在苍耳和豌豆两种植物中你们组喜欢哪种植物妈妈的办法?

  (教师布置小组合作学习任务)

  1、说说这位植物妈妈请谁帮忙传播种子?怎样传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提出还不懂的问题。

  (小组分工:组长组织讨论;检查者检查是否完成了每一项任务;监督者监督组里每一位同学是否都认真朗读和参与了讨论。)

  (各小组学习,讨论,朗读,教师巡回参与指导。)

  (学生提出疑问,教师组织讨论帮助解决。)

  师:刚才各个小组都进行了认真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我想大家一定弄明白了苍耳妈妈或者豌豆妈妈是怎样把自己的孩子送到远方去的。

  片段三:小组交流,表演体验

  (学生汇报交流。“先锋”小组喜欢苍耳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他们通过表演的形式来汇报。)

  生a:我是苍耳妈妈,我的孩子长大了。(“苍耳妈妈”欢快地手舞足蹈着,老师把一颗颗苍耳粘到他身上。)

  生b:我是小白兔,蹦蹦跳跳的小白兔。

  生c:我是小花猫,喵—喵—喵。

  生d:我是小袋鼠,有一个大大的口袋。

  (“小白兔”、“小花猫”、“小袋鼠”分别跳着、走着经过“苍耳妈妈”的身边。)

  生a:请你停一停,能不能搭个便车带我的宝宝到远方去旅行啊?

  (小动物纷纷表示同意,把几颗苍耳粘到自己身上,离开了“苍耳妈妈”。)

  (“小白兔”把苍耳撒在田野里;“小花猫”把苍耳撒到山坡上;“小袋鼠”把苍耳撒在自己家门口。)

  师:你瞧,苍耳妈妈多聪明啊!她请小动物帮忙把自己的孩子带到了远方。小动物把小苍耳带到哪儿,哪儿就是小苍耳的家。

  (本案例根据11月15日参加优质课评选实录整理)

  ( 友情提醒:查找本课更多资料,请在站内搜索关键字:植物妈妈)

  此文转载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书写12个字,再学习认识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了解植物和探究植物的兴趣。

  【课前准备】

  蒲公英、苍耳、豌豆的种子。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组织学生认识一些植物。板书课题。

  2、出示柳树、蒲公英、苍耳、豌豆、凤仙花的种子传播。

  3、学生说说了解了什么?整体感知植物的传播方式。

  二、初读课文,感知大意

  1、范读,让学生边听边想,植物妈妈有什么好办法。

  2、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⑴ 自读全文,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正确。

  ⑵ 同桌互相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教师注意指导易读错的音。

  ⑶ 同学之间交流记字方法。

  3、小组内轮流读课文。教师巡视,发现错误及时纠正。

  4、小组之间竞赛读,看哪组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5、说说课文写了哪些植物。

  三、巩固生字

  1、认读生字。

  3、用做游戏的方法认读生字。

  四、课堂练习

  1、巧读词语。听读:例如,说植物的种子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安家──四海为家。

  四海为家 纷纷出发

  蹦着跳着 仔细观察

  2、扩展说叠字词语:

  上上下下 来来往往 急急忙忙 认认真真 欢欢喜喜

  许许多多 进进出出 高高兴兴 花花绿绿 快快乐乐

  四、课外实践

  查资料或向别人请教,了解其他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第二课时

  一、展示、交流课外收集的资料和了解的知识

  1、指名介绍自已收集到的资料和了解到的知识。

  2、自已找伙伴交流。

  二、感情朗读,感悟课文

  1、分组朗读,每个小组选自已喜欢的一小节来读,读后说说自已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问题。组与组之间进行交流。随机理解下列词语:四海为家,纷纷、铠甲、山洼、炸开

  2、组与组之间进行朗读比赛,教师在读的过程中相机指导。

  三、巩固练习

  1、指名读或全班读。

  2、口头练习:

  课文讲了(  )、(  )、(  )等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  )*(    )传播种子。

  3、练习用“准备”“已经”各说一句话。

  四、指导书写生字

  重点指导已要半封口,豆的口要写得扁一点,如和好,要重点区别两个女字的不同。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4

  教师秉着“以人为本”的教学原则,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目的,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创立出新的“让我们自己学”的教学模式,即:“创设情境我想学——让我们自己去学——我们学会了(我们会学了)──我们还想学。”从而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样,学习才不会成为学生的沉重负担,使他们能够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诗歌。全诗运用形象的比喻和拟人手法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课文。教学本课,可以让学生从优美的诗句中获得一些植物知识,从而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细心观察事物的兴趣。《语文课程标准》在阶段目标中提出的有关第一学段的阅读目标指出:“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新的教学模式,根据教学内容与要求采用各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孩子的情感参与认识活动,充分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使情感溶入课堂,达到“教”与“学”有效统一的最高境界。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2个生字,并能用“准备”“已经”造句。

  2、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3、能正确地背诵课文。

  4、通过朗读、说话的训练,加强对学生的思维训练,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具准备】多媒体、若干个内装苍耳实物的信封、图片。

  【教学特色】运用新的教学模式,借助多媒体教学,创设轻松愉快的氛围,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让学生动手操作,理解文中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我想学”的氛围,导入新课。

  1、由课题导入: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植物妈妈做什么事有办法?有什么办法呢?请看大屏幕。

  (评析:由于城里的孩子没有见过大自然中的有些植物,教师在上课时播放课件让孩子通过动画画面,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如此直观的画面,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们个个睁大眼睛看着迷人的画面,那种求知的欲望是无法用言语表述的。在这样的情境下开始一节课的教学,其效果是毋庸置疑的。)

  2、学习课文第二节:

  植物妈妈干什么事有办法?传播种子让孩子到哪儿?(板书:传播种子。)请学生看课文,自己读读课文第一节找一个词概括。(板书:四海为家。)理解四海为家的含义:到处生根发芽。

  二、教师恰当引导,为真正做到“让我们自己学”奠定基础

  1、学习第二节:

  植物妈妈用什么办法让孩子们四海为家呢?我们先来学习第二节。

  课件出示第二节诗句,谁来读读?(指名读)这一节介绍了什么植物?老师把蒲公英妈妈带来了。(贴图)蒲公英妈妈用什么方法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请小朋友看书读第二节,用笔把不懂的地方划下来。

  2、学生自由提问:

  ⑴ 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说明小朋友都开动了脑筋。那么我们来议一议,一起来解决这些难题。

  ⑵ 娃娃指的是谁?降落伞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比作降落伞?准备是什么意思?(小朋友你们有毛衣吗?谁给你织的?你们的妈妈早早地把毛衣织好,等到天冷就给你们穿上。那么蒲公英的妈妈也和你们的妈妈一样,在孩子未成熟之前,就准备好了降落伞。光有降落伞行吗?蒲公英妈妈靠什么传播种子?(板书:风吹)谁能用“准备”说一句话?)“纷纷出发”是什么意思?(出示网页课件,理解纷纷是接二连三的意思。)

  (评析:画面中已拟人化的蒲公英随风飘舞,接二连三地纷纷出发。孩子在轻松的音乐中欣赏可爱的动画。如此新颖、独特的多媒体课件激活学生的思维。同时也使教学氛围轻松、愉快。)

  ⑶ 教师提问:请小朋友仔细看,想一想,假如你就是一颗蒲公英的种子,妈妈给你们准备了降落伞,微风一吹,你就飘啊、飘啊,你能飘到哪儿?

  (播发课件“纷纷出发”,发散学生思维、练习说话。)

  3、过渡:

  说得真好,蒲公英是多么可爱!多么勇敢啊!能在公园、田野安家落户,他们的妈妈真高兴啊!谁能读出这种感情?(板书:读)(网页课件,出示课文中的第二节。)指导朗读。范读、(把加点的词稍微加重点语气读。)试读、比赛读、齐读。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把喜欢阅读放在(1—2年级)阅读教学阶段目标的第一条。因此,教学中,要努力激发学生兴趣,营造一种“我要读”的氛围。)

  4、你们读得真不错,那么这一节主要告诉我们什么?

  5、总结学法,这一节学得不错,让我们回忆一下是怎样学懂这一节的?

  三、在“让我们自己学”的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体验

  1、我们用这种方法学习第三节,(网页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节。)指名读,看这一节介绍了哪一种植物?(贴图)请大家自己读、划出不懂的地方。然后同座互相议一议,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自己解决。

  2、“铠甲”是古代士兵身上穿的铁衣,在这里指什么?

  请你们打开小纸包,这就是苍耳子,用手摸摸、再用力捏捏,你的手有什么感觉?(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觉。)再仔细看看,每根刺上有钩。你们想一想“带刺的铠甲”指的是什么?(苍耳种子外面的硬壳,板画:)苍耳“带刺的铠甲”有什么用呢?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1~2年级)综合性学习中提出:“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在这里,教师利用苍耳的实物,让学生观察,再把苍耳粘在衣服上。这样的亲自观察、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课文的内容。)

  3、苍耳能在田野山洼中多高兴啊!请你们当苍耳子,读出这种高兴劲儿。(指名读、齐读。)这一节告诉我们什么?

  四、在“我们学会了”什么中,体会合作学习的快乐

  1、请同学按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课文第四节,看看豌豆妈妈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四海为家的?(贴图)

  2、网页课件出示填空:

  (教师板画豆荚及板书太阳晒。)

  太阳是怎样帮助豌豆妈妈传播种子的呢?

  (网页课件出示经过拟人化的豌豆从豆荚中蹦出的场景。)

  (评析:学生通过观看豆荚炸开,豌豆们一个接一个从豆荚中跳出,手拉着手跳到田野里的拟人动画效果,理解到豌豆种子离开妈妈时的高兴心情,也为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作了铺垫。)

  3、比较句子:

  豆荚炸开,孩子们离开妈妈。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第二句好在哪儿?(写出了声音及孩子们高兴的心情。)指导朗读。

  4、结合板书,学到这儿,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你们喜欢她们吗?请你们看板书,喜欢哪个妈妈就试背哪个自然段。

  五、拓展延伸,“我们还想学”

  1、师小结:

  植物妈妈的办法有很多很多,只有仔细观察、勤动脑筋、多看课外书就能得到。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节。为什么粗心的小朋友得不到他?

  2、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是不是就这几种?你们还知道哪些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师点击主页,带领学生上《中国科普博览生命奥秘网》了解种子传播的奥秘,激发学生学科学的兴趣。同时也为课后编诗歌奠定基础。

  3、师总结:

  我们小朋友以后要养成勤学习、爱思考、认真观察的好习惯,到大自然中去了解更多的知识,探索它们的奥秘!

  4、作业超市:

  三项作业任选一项。

  ⑴ 我是小诗人:

  试着把网上看到的或听到的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按课文第二节的样子,编一段诗歌。

  ⑵ 我是朗诵家:

  把自己喜欢的几节有表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⑶ 我是小画家:

  试着把学过的诗歌画下来,布置教室。

  (评析:“作业超市”增加了课文对学生的吸引力,从课堂延伸到课外,让大家更感受到了网络带给他们的快乐。)

  【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我秉着“以人为本”的原则,以学生的学习需要为目的,充分运用多媒体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在平时的教研中,教师经常说要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学生到底需要的是什么?教师又该怎样去满足学生的需要呢?等等。这些一直是大家共同探讨的课题。日前,根据教学实践摸索了一套新的教学模式,即:“我们想学——让我们自己学——我们学会了(我们会学了)——我们还想学。”这一教学模式旨在以学生的需要为目的,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因此,学习没有成为学生沉重的负担,反而使他们能够愉快地、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我想在本课教学中,我多次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学时,我先利用多媒体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进入到学习的角色。提高了学生读书的兴趣。形成“我想学”的课堂氛围。让我们自己学、学生有了“我们想学”的前提,教师就应正确引导,使之变为“让我们自己学”。在这里可从几方面入手,一方面教师指导学生学习,及时总结方法,为下一环节的“我们学会了”奠定了基础。另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利用多媒体技术,了解学生学习情况。

  “我们学会了”指的是学生经过自己去学和老师的点拨,理解了课文,掌握了知识。教学中我经常问:“从这句话中你体会到什么?”你明白了什么?”“你读懂了什么?”等等,让学生结合已学过的知识畅所欲言。然后再问:“从哪儿体会到的?”“你是怎样读懂的?”让学生各抒己见。最后再让学生有条理地回答。这样一来不同的学生理解的角度不同,体会也不同,只要合乎情理都应给予肯定。“我们学会了” 指的是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融会贯通。

  我们还想学、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具备了一些学习方法,必然还想去学。教师应保护学生的求知欲望,做好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的指导。新颖独特的作业,更加激发了学生学习的欲望,为他们的终生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总之,在课堂上教师要“以人为本”,以满足学生的发展需要为目的,把学生看成活生生的人,始终把他们摆在主体地位。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调动和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积极性,把他们早日培养成才。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5

  【课前延伸】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全诗生动形象地把自然知识蕴含其中,语言朗朗上口,内容浅显易懂,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学生分析】

  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并且文中介绍的内容大多数的学生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了解植物知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培养学生留心身边的事物、认真观察的好习惯,有一定词语积累。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质疑探究

  1、谈话引入:

  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

  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设计理念: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释疑探究

  1、感知:

  ⑴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⑵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⑶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设计理念: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2、识字:

  ⑴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⑵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⑶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设计理念: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⑴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⑵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⑶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⑴要写的字,如:

  已、娃、纷、好。

  学生认读。

  ⑵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⑶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

  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⑷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设计理念: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一、导入

  挑苹果游戏:

  (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1、诵读:

  ⑴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⑵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⑶朗读比赛,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设计理念: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2、演读:

  ⑴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⑵学生自由练背。

  ⑶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设计理念: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3、讨论:

  ⑴“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⑵“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设计理念: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4、练习:

  ⑴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⑵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设计理念: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5、拓展探究: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设计理念: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6、写字:

  ⑴要写的字:

  甲、洼、豆、识、经。

  学生认读。

  ⑵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⑶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⑷学生再练写。

  (设计理念: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教学资料】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6

  教学目标:

  (一) 知识教学点

  学会本课生字词:看懂图,理解词句的意思;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 能力训练点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 德育渗透点

  激发教育学生学会观察,善于观察,养成观察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难点:了解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教学准备

  苍耳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导言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21课《植物妈妈有办法》同学们一起读课题。生质疑

  二、 激情引趣

  1、 声看动画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汇报。

  2、 师:植物妈妈有哪些办法传播种子呢?请同学们打开书,借助拼音轻声读课文,画出本课的生字,认准它。

  3、 学生汇报认识的字。

  4、 小组内交流认字。

  三、 读中感悟。

  1、出示第一节 你读懂了什么?

  指导朗读问句。

  2、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找出你最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把它读出来。

  生读汇报(理解准备了)。

  (出示)只要有风轻轻吹过,

  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指导朗读,体会“轻轻”,感悟“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的场面。齐读。

  3、 你还喜欢哪位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

  生1 生2

  示图2

  对照图读第三小节,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师生共同解题(铠甲一词)

  指导朗读。

  苍耳靠什么传播种子?

  师:谁喜欢豌豆妈妈的办法?小组内自学第四小节。想想豌豆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

  生小组内自学。生汇报。

  指导朗读“啪”、“蹦着跳着”。

  四、 齐读最后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

  生汇报

  五、 扩展练习

  生活中,有许许多多的植物,都有自己传播种子的方法。请同学们把课前搜集的植物拿出来,小组内说说它传播种子的方法。

  生汇报。

  六、 总结

  相信同学们会在生活中仔细观察,从大自然中获取更多的知识。

  板书:

  21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风吹

  苍耳 动物带

  豌豆 太阳晒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7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信息资料

  1、教师准备有关网站、演示课件或相关的挂图,生字卡片。

  2、学生了解有关“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的知识。

  教学时数两课时

  第一课时

  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要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来送别自己的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2、课件演示:播放蒲公英、苍耳等植物传播种子的动画,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板书课题。

  (采用学生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看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对话平台

  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尝试朗读,整体感知,交流收获,培养自主读书的能力,体验读书的快乐。)

  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导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导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给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话。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的读书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第二课时

  对话平台

  导入

  挑苹果游戏:(将生字卡片做成苹果形写上编号)你选择第几号苹果,读出上面的生字,再组词造句。

  诵读

  1、教师范读,学生边听边体会语气。引导学生评一评老师哪读得好,哪读得不好。

  2、学生自由练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有感情。

  3、朗读比赛。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小节,比一比看谁读得好。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能让学生进行单纯的模仿,要引导学生的反复朗读的基础上,获得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演读

  1、教师引读,学生尝试背诵课文。

  2、学生自由练背。

  3、课文表演。边背边加上动作。也可让学生进行想象发挥,进行小型课本剧表演。(以鼓励为主,参与为主。)

  (加强学生的诵读练习,加深学生自己的独特感受,发展语感,丰富学生的积累。)

  讨论

  1、“四海为家”是什么意思?

  2、“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是什么意思?什么样的小朋友才能得到它?

  (这一环节引导学生加强对课文的体验和领悟,开阔视野,培养综合素养。)

  练习

  1、出示课后“读读抄抄”中的词语,引导学生多方式读词。

  2、扩展仿说词语。这样的词语你还知道哪些,快来与同学交流。

  (创设多样的练习方式,巩固所学,达到学用结合。)

  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搜集了解到展示出来吧!

  (在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甲、洼、豆、识、经。学生认读。

  2、自己练写,小组评议。

  3、教师小结,指导重点。

  4、学生再练写。

  (写字是学生的重要技能,尝试之后,发现不足,及时改进,增强写字效果。)

  伴教锦囊

  相关链接

  种子传播的奥秘

  种子的传播方式大致有四种:风传播、动物传播、弹射传播、水传播。

  如:春天,柳絮四处飞扬。你知道春天柳絮飞扬的奥秘吗?抓一团柳絮仔细观察,会发现里面有些小颗粒,那就是柳树的种子。柳树就是靠柳絮的飞扬,把种子传播到四面八方的。

  凤仙花妈妈的办法跟豌豆妈妈的办法差不多,凤仙花果实成熟后炸裂,凤仙花妈妈用这种办法把种子送到四面八方。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8

  教学目标:

  1.复习生词,掌握生词的读音,复习“得”的读法。

  2.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3.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

  教学重难点:目标2、3

  教具准备:灯片2框,词卡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查词语:植物、知识、已经、旅行、准备、降落伞、许许多多、四海为家。

  2.查多音字“得”的读法.出示课后的三个句子。

  二、整体感知课文

  1.自由读课文,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用——标出。

  2.谁能说一说?(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三、学习第二节诗

  1.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

  2.(创设情境)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用——标出来。(板书降落伞)

  (出示灯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

  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

  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怎么样了呢?能不能用一个词说说你刚才看到的景象?“纷纷”是什么意思呢?

  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3.谁来体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4.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中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试试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5.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你喜欢蒲公英妈妈吗?(聪明、伟大、了不起、无私)

  6.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7.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

  四、学第三、四节诗

  1.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她们一样聪明,一样无私,一样伟大,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

  2.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3.(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节诗)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出示灯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想一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以四海为家。

  4.这节诗怎么读呢?谁能不看书读?抽背。

  5.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6.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动作体会“脆、响、有弹性”,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

  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7.蹦到哪儿……跳到同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8.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自由朗读,自己体会,自己背诵,可坐可站可做动作,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五、拓展延伸

  1.通过对课文的学习,你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了吗?他们的传播方法还有好听的名字呢,蒲公英妈妈的方法叫风传播,苍耳妈妈的方法叫动物传播,豌豆妈妈的方法叫弹射传播。

  2.(出示植物图片)看,这里有这样一些植物,你知道他们传播种子的方法吗?分四人小组讨论,可以猜一猜,也可以大胆地推测。

  3.你喜欢哪位植物妈妈的办法?我们一起来表演表演,你愿意演植物妈妈呢还是演植物娃娃?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角色自己在小组里先演一演,一会儿到台上来演,好吗?

  4.同学们表演得真好,大自然有很多很多有趣的现象,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得到很多很多的知识,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前收集的有关资料介绍给大家,好吗?

  5.最后,我们一起来把这首既有趣又好听的诗读一读,把它读得美一点,好吗?

  (第二稿)

  教学目标:

  1.知道植物妈妈有多种不同的方法传播种子,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体会独立生活的乐趣。

  2.理解课文内容,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诗歌2-4节。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直难点:目标1、2

  教具准备:灯片2框,多媒体演示文稿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昨天老师布置了三个自学题,同学们都完成了吗?

  (出示演示文稿)

  1.想办法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

  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

  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二、正确读全诗,初步感知全诗内容

  1.自由读全诗,做到不加字、不减字、不错字。

  2.请五位同学读这首诗,其余同学认真听,看他们是不是读正确了。

  3.你觉得他们读得怎么样?我们再自己读一读,争取做到读正确。

  4.我们轻声把这首诗一起读一读,好吗?

  三、理解朗读全诗,体会诗的美和趣

  1.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老师觉得这首诗既美又有趣,还很有意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我们一起仔细读读这首诗。

  2.诗里讲了哪几位植物妈妈送孩子出去旅行呢?在书上把它们画出来。(板书:蒲公英、苍耳、豌豆)

  3.我们先看蒲公英妈妈是怎样将孩子送出家门的,自由读第二节诗。(创设情境)蒲公英妈妈给孩子准备的是什么呢?用——标出来,(板书降落伞)

  (出示灯片)看到一朵一朵的降落伞了吗?光有降落伞行吗?还得有什么?哪怕是微微的、轻轻的风。做动作体会“轻轻”,这句诗怎么读呢?

  (描述)风婆婆过来了,她轻轻地吹着,孩子们你出发、我出发,大家都出发,这是书上说的哪个词语的意思,把它画出来。

  4.让我们闭上眼睛想像,轻声读“只要……”

  5.谁来体会,谁能不看书读,可以试试,能背的一起背。

  6.这时的孩子们多么自豪啊,他们长大了,终于可以离开妈妈独立生活了,他们在蔚蓝的天空里飞呀飞呀,他们会飞到什么地方呢?

  你能不能用“蒲公英娃娃飞呀飞呀,飞到,就是它的家”这样的句式说话。

  7.蒲公英妈妈请风婆婆帮忙,把孩子送到了他们想去的地方,你觉得蒲公英妈妈怎么样?你喜欢蒲公英妈妈吗?

  8.让我们来想像当时的情景,夸夸蒲公英妈妈,自己读读这节诗,你能加上动作读这节诗吗?会背的可以不看书,看谁读得最投入。

  9.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

  10.像蒲公英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接下来我们来看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是怎样送孩子出去旅行的,读读第三、四节诗,并和同桌说一说。你知道他们的办法了吗?

  11.(简略引导学生理解第三节诗)谁来说说苍耳妈妈的办法?

  知道铠甲吗?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

  (出示灯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你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12.这节诗怎么读呢?谁能不看书读。抽背。

  13.苍耳妈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

  14.豌豆妈妈的办法是什么呢?谁来说一说。豌豆妈妈为娃娃准备了什么,又借助了谁的力量呢?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听,什么声音?(动作体会“脆、响、有弹性”,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

  这一下可不得了啦,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他们去干嘛?这时候他们的心情怎么样?怎么读,试一试,谁把两句连起来读。

  15.蹦到哪儿……跳到哪儿……他们也以四海为家。

  我们来读读这节诗,你想怎么读?自由朗读,自己体会,自己背诵,可坐可站可做动作。谁愿意背给大家听?

  16.像蒲公英、苍耳、豌豆这样的植物妈妈还有很多很多,我们怎么知道他们的方法呢?自己读读第五节诗。

  17.(再出示演示文稿“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现在再谈谈你读这首诗的感受。

  18.是的,这确实是一首非常美、非常有趣的诗,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你可以坐着读,也可以站起来读,可以做动作读,想怎么读就怎么读。

  今后,你要是拿到喜欢的文章,也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读,去享受阅读的乐趣。

  四、拓展阅读

  (出示问题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

  1.谁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介绍给大家对根据学生收集的资料适时点拨)

  2.(出示鸟帮石榴传播种子的幻灯片)老师这里有一幅图片,你仔细观察,和同学一块讨论讨论,它可能是采用的什么方法传播种子呢?

  3.(出示《植物》一书)老师这里也有一本书,我们可以通过什么方法很快地知道书里有没有我们要查的资料呢?(老师通过实物展示平台展示查阅的过程,教学生查目录的方法)

  书里有好多好多有用的有趣的知识,同学们赶快去阅读吧。

  在实践与自我反思中成长——《植物妈妈有办法》教后感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人教社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它以诗歌的形式生动形象地介绍了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集知识性、趣味性、审美性于一身,深受师生的喜爱。

  我曾经以这篇课文的同一个教学设计在重庆地区开过多次研究课,后来到南通参加国家骨干教师培训班,我又准备以它作课例展示,目的是想通过课例展示为老师和学员们提供一个交流教学思想与实践的具体案例,同时也希望验证一下在跨越地域差异之后,原来的教学设计是否同样有效。

  在经过两次试讲和不断修改以后,我把《植物妈妈有办法》呈现在大家面前,这时已和我最初的设计大相径庭,但它得到了听课者的一致认可,我也在这个过程中成功地超越了自己。

  在备课、试讲、上课的整个过程中,我一直以“如何体现新课标鲜明的人本位思想,寻找适合学生的教学,真正促使学生的发展”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我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不断调整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的需要,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在不断的实践与反思中成长。

  一、不断寻找适合学生的课堂教学结构

  第一次试讲,当我还在写小黑板时,学生无意的一句话就给了我一个下马威,他们说:“这首诗我会背了。”在那个瞬间,我意识到我有可能把握不住学生。果然,在见面后,我将教学程序依次呈现:复习生词、句子——整体感知——重点理解2、3、4节诗——表演——总结。学生在这个过程被动地跟着我,终于逐渐失去耐心。我的话越来越多,我感觉自己已失去了他们。

  课后讨论时,我剖析了自己失败的原因:教学设计的起点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太大,他们喜欢主动参与,而我老在扮演挡路人,虽然这次试教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但我却有不少收获。

  第二次试讲。我在第一次试教的基础上,重点修改了最后一个教学环节,留出了近10分钟时间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性学习。在黑板上给出了狗尾巴草等十余种植物的名称让学生分析或推测这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当时的场面倒是很热烈。我心里有了一丝轻松。但后来听上海一师附小张悦老师《奇怪的充气建筑》一课后我改变了想法,这位年轻的女老师以她的课堂教学真实地传达着这样一个教学理念:“教师淡出课堂”。我开始思考怎样让教学真正回到学生当中。

  我准备大动教学结构,把教第二课时改为教第一课时,课前给学生三个自学题,即1.想办法读准生字的读音,把课文读正确。2.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3.收集植物传播种子的资料。我把这三道题作为贯穿教学的主线。上课的头天晚上,我完成了多媒体演示文稿的制作,基本决定以这种全新的结构进行第三次教学。

  一开课,我抛弃了以往老师谈话激趣的传统做法,直接出示三个自学题,并切入教学:“昨天老师布置了三道自学题,同学们完成得怎么样?先看第一题,你能做到把课文读正确了吗?自己读一读。”这样的切入具体、有效,奠定了整节课的教学思路,教学在此基础上有序地展开,40分钟的课堂教学呈清晰的块面结构。

  课堂结构的改变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我觉得自己已不是挡路人,而是可亲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激励者,孩子们喜欢听这样的话:“你能读正确吗?不行就再试试。”“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

  二、不断调整教学环节以适应学生

  改变课堂教学结构后由于没有时间试讲,对每个教学环节所花的时间心里没有数,这就要根据学生的情况不断地调整,但原则有一条,每个环节的教学应该见到实效,切忌虚晃一枪。

  在教学第一个环节时,时间的安排就很出乎我的意料,学生不能一下子做到把诗读正确,原来安排的自由读一遍显然达不到目的,怎么办?我果断地留出时间让学生读了四遍:自由读、抽读、再自由读、齐读。虽然表面看花了时间,但这种时间是应该花的,教学时间就应该用在学生读得不熟处、理解不清处、悟得不深处。

  再如教学苍耳妈妈传播种子一节,也与课前的设计相距甚远。在自读这节诗后,有个小女孩把一颗苍耳粘到了她的毛线帽子上给我看,这是多么形象的理解方法,是我课前没有想到的,于是,我抛弃了原有的教学设计,把小女孩请上台演示苍耳怎么挂在动物身上去旅行,接着辅之以一框拖动的幻灯片,学生恍然大悟。这个教学环节的处理简约、有效,并弥补了第一个环节造成的超时,使整堂课的教学得以顺利完成。

  当然,也有处理不当的地方,如最后学生展示收集的资料这一环节,由于学生收集的资料太多,无法—一展示,我只给了三个展示机会,让很多孩子很失望,如能安排一次小组内的交流会更好。

  课堂是师生、生生全方位互动的场所,这种互动不可能是事先设计好的,老师的教学机智、教学敏感、课堂驾驭能力显得尤为重要,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锤炼。

  三、不断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首先我要求学生能正确地朗读全诗,初步感知全诗的内容,这是引导学生体验自己学习的成果,看到学习的成效,产生对自学的心理认同。

  接下来我出示第二个问题:你觉得这首诗怎么样?这个问题指向学生对全诗的整体的初步感受,学生能朦朦胧胧地感觉这首诗好美、有趣,于是我顺势引导:“为什么这首诗会给我们这样的感受呢?让我们再仔细地读一读。”在这个过程中,我充分尊重儿童的认知规律,采取幻灯演示、动作表演、想像体会、朗读表达等方式充分调动儿童的情感体验,使他们亲历获得美、趣、乐的过程,然后我又问:“你现在觉得这首诗怎么样?”学生说:“太美了!太有趣了!太好听了!很动听。”“给了我们很多知识,我觉得很有意义。”同样的问题,反映出学生情感体验的加深、丰富。这时,我继续启发学生:“你能把体会到的这些情感表达出来吗?选一种你喜欢的读书方式自己朗读全诗。”在学生入情入境的朗读之后我又加以点拨:“今后拿到喜欢的文章你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式去读,享受阅读的乐趣。”这样做使学生的情感体验由对一首诗的关注升华到对阅读乐趣的体会,对学生的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教学即将结束时,我设计了让学生自由展示收集到的资料这一环节,并出示了飞鸟帮石榴传播种子的幻灯片,让学生推测石榴种子的传播方法,最后我给学生展示了一本精美的《植物》画册,引导学生用查目录的方法找到我们想要的内容,这一连串的设计把学生的思维引向了更加广阔的天空,课外阅读、探究学习的乐趣也尽在其中,收到了言已尽而意未尽的效果。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9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以自然常识为内容的诗歌.全诗共五节,第一节提出问题:植物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第二,三,四节分别讲蒲公英,苍耳,豌豆传

  播种子的方法;第五节讲只要细心观察就能获得许多知识.诗中把植物当作人来写,读起来亲切,有趣.

  教学重点及难点:

  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思路:

  以读代讲,读中释疑,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思路

  同学们,世界因为有了日月星辰,有了动植物的存在才显得更精彩,更奇妙.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植物的王国,继续学习21 课——《植物妈妈有办法》.

  师:谁能有感情地背诵第一小节课文

  生:举手背诵,老师予以鼓励.

  师:是啊,植物要旅行靠的是啥办法呢 请同学们听第二,三,四小节录音.(放课文朗读录音)

  师:听了课文朗读录音,你知道儿歌具体写了哪几种植物出外旅行吗 根据学生回答出示课件.,引入第二小节学习.

  二,学习第二小节

  1,请一个学生读课文第二小节.

  2,谁来说说蒲公英出外旅行靠的是啥办法 相机出示课件.

  3,降落伞指的是哪部分 (学生看课件回答)

  4,指导朗读,读出亲切,愉快的语调.

  5,小结:蒲公英出外旅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本身有毛茸茸的小花—降落伞,二是要有风吹.

  三,学习第三小节

  (用学习第二小节的方法学习第三小节课文.)

  四,学习第四小节

  1,出示课文,学生齐读.

  2,豌豆妈妈的孩子是怎样外出旅行的 相机出示课件,让学生指认豆荚.

  3,指导朗读.

  五,说话练习

  植物妈妈的办法的确很多,谁来扮演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孩子来夸夸自己的妈妈 请三名同学表演.

  六,拓展练习,激发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除了上面我们学习的蒲公英,苍耳,豌豆妈妈让自己的孩子出外旅行外,谁能再说说其它的植物妈妈是怎样让自己的孩子出外旅行的

  出示课件:"想一想"

  学生自由练习说话,老师予以点拨.

  说话举例:

  榆树,棉花,椿树等(靠风出外旅行)

  丹参,窃衣等(靠动物带出外旅行)

  大豆,风仙花等(靠自身开裂出外旅行)

  野葡萄,山果果等(靠鸟类吞食而出外旅行)

  莲子,椰子等(靠浮在水面漂流出外旅行)

  七,学习最后一小节

  1,学生齐读最后一小节课文.

  2,老师小结:大自然是那样的神奇,美丽,充满了知识与乐趣,就让

  我们共同去探索吧!

  3,指导朗读全文并背诵.

  八,布置作业

  请同学们收集几种植物的种子,想想它们是如何出外旅行的.

  附板书设计: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0

  设计理念

  《植物妈妈有办法》一课采用韵文的形式,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语言朗朗上口,是一篇百读不厌的科普作品。因此,通过情境创设,师生合作互动、生生互动的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活动中,让学生获得科学知识,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教材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将自然知识寓于充满儿童情趣,富有韵律感的诗歌之中,浅显易懂语言朗朗上口,是优秀的科普作品。课文共有五小节,分别介绍了蒲公英、苍耳、豌豆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配有两幅插图。教学中应抓住诗歌利于朗读,内容充满情趣的特点,激发学生童心,引导学生在多读读好上下功夫,进而体会文章表达的精妙和其中蕴含的知识。

  对象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有一年的语文学习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而这篇课文是用拟人手法告诉我们科学知识的,学生容易被吸引,再说课文中介绍的植物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了解和体验。教学时应在读中感悟的基础上,联系实际,创设情境,把各种语文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体现语文教育的特点。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了解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了解植物知识,激发学生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苍耳实物

  2.学生观察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激趣,导入课题

  1.春天到了,跟着爸爸妈妈去大自然中旅行是我们最开心的事了,可是,植物妈妈也给她们的孩子准备好了旅行的礼物。让我们坐上动力快车去探个究竟。(板书课题:植物妈妈有办法)

  2.学生读题

  二、创设情境,整体感知 

  (一)通过范读,整体感知

  1.孩子们,植物妈妈到底有什么办法呢?请听——(师范读课文。)配乐班得瑞的《童年》

  师:刚才,你们认识了哪几种植物?

  2.指名回答,教师相机板书词语:蒲公英、苍耳、豌豆。

  3.学生读一读,认一认名字

  4.教学生字:蒲 苍 豌

  让学生知道蒲和苍是草字头,豌是豆字旁

  课件出示蒲公英、苍耳、豌豆的图片,认识这几种植物。

  (二)读通课文,学习字词

  1.这三个植物妈妈都用什么办法呢,你来读读这首有意思的小诗,把生字读正确,把课文读通顺。

  2.检查字词。

  大家一定被植物妈妈的好办法吸引了吧。看,植物妈妈给我们带来了一些礼物呢。请看——

  课件出示:

  (1)句子(教学多音字:“得”“为”的读法)

  ①孩子就得(děi)告别妈妈,四海为(wéi)家。

  ②粗心的小朋友却得(dé)不到它。

  (2)认识新词:

  旅行 降落伞 娃娃 纷纷 山洼 啪的一声 炸开 蹦着跳着 观察 知识

  ①指导读准翘舌音“炸”“察”“识”,“识”在“知识”一词中读轻声。

  ②区别“娃”和“洼” (这两个字是形声字,声旁相同,形旁不同,“娃”古代把女孩称为“娃”,因此是女字旁,有水的小坑叫洼,所以它是三点水)

  ③在书写时,这两个字要注意什么吗?(“娃”左右相等,“洼”左窄右宽,右边都是两个土。)

  (3)教师范写,学生练写。

  3.师生合作读小诗:现在你们就是植物妈妈,(指名4个同学:你是蒲公英妈妈,你是苍耳妈妈,你是豌豆妈妈,就请你来读第五节,表扬这些植物妈妈)老师读第一节。(评价学生的朗读,以读正确、流利为标准。)

  三、潜心品读,感受美和趣

  植物妈妈到底有什么方法呢?让我们先来到蒲公英妈妈的身边。

  (一)学习第二节

  1.(课件出示第二节诗歌的内容),师(问一个学生):告诉我们,你为孩子准备了什么?

  (学生:降落伞)

  2.(出示蒲公英飘着的静态图)看,蒲公英轻轻飘在空中,多像降落伞。

  3.咦,它怎么不飞呢?(学生:因为没有风)是啊,哪怕微微的、轻轻的风也行呀!(动作演示,用嘴轻轻地一吹),(动画演示蒲公英飘动,然后是一朵接着一朵的样子)蒲公英宝宝,你出发,我出发,一个接着一个出发了,大家都出发,这就叫作——纷纷出发。

  4.小小的蒲公英接二连三地离开了妈妈,它们飞呀飞,会来到哪里呢?

  课件出示句式:蒲公英飞呀飞,飞到了( ),( )就是它的家。

  5.蒲公英飞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它们在那里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繁殖着一代又一代,它们的身影遍布大自然的角角落落,蒲公英妈妈真是了不起,让我们来夸夸她吧!(学生有感情齐读第二节)

  (二)学习第三、四节

  1.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蒲公英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把孩子送出去旅行的呢?(学生回答:风),那苍耳妈妈和豌豆妈妈又有什么好办法呢?自己赶快读读第三、四节。(学生自由读第三、四节)

  2.老师这里有一些苍耳,请大家摸一摸,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苍耳的身上有刺,会扎人)

  3.是啊,苍耳的全身都长满绿色的尖尖的小刺,这就是诗中所说的——带刺的铠甲。(学生接着回答)

  4.这带刺的铠甲有什么妙用呢?(课件出示图片,创设情境)小兔跑过去,苍耳会说:“小兔小兔,停一停,搭个车,带我去远行。”你想,还会有哪些小动物从苍耳身边经过,苍耳又会说些什么呢?大家在小组里说一说。

  5.小苍耳,你碰到谁了?带你去哪里?你觉得怎样?请你来读一读。(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对话中,对学生进行朗读指导,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独特感受读)

  6.就这样,苍耳跟着这些小动物们到田野,到山洼,小动物们把他们带到哪儿,哪儿就是他们的家。现在,我们知道了苍耳妈妈靠什么办法传播种子的呢?(动物),那豌豆妈妈有什么绝招吗?

  7.谁来说说豌豆妈妈借助了谁的力量?(板书:太阳)

  8.夏天,火辣辣的太阳照着豌豆荚,豆夹就这样被炸裂了,怪不得“炸”是火字旁呢?(动画演示,太阳照射下,豆荚炸裂,豆子弹射而出)

  这豆子跳得多么——多么——(开心、快乐、兴高采烈、迫不及待……)

  豌豆娃娃们迫不及待地蹦了出来,谁来读一读后两句话。(反复体会读“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9.小豆豆们,你们离开了妈妈,来到新的环境,你们此时此刻心情如何?(高兴、快乐、兴奋……)把你的这份心情融入到诗歌中,做一颗快乐的小豆豆吧!我们一起把这一节连起来读读。

  四、总结内容,背诵积累

  1.孩子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办法,现在你能来说一说吗?

  课件出示:蒲公英靠( )传播种子,苍耳靠( )传播种子,豌豆靠( )传播种子。

  2.我们从这首优美、有趣的小诗中,我们知道蒲公英妈妈靠风力吹,苍耳妈妈靠动物带,豌豆妈妈靠弹射传播种子。让我们把它们记在心中吧!大家可以挑自己喜欢的一节记一记,孩子们快快准备准备吧。

  3.检查背诵情况。

  五、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孩子们,植物妈妈还给我们带来了一段话,想考考大家,你能行吗?自己先试试。

  课件出示:植物要旅行,各有各的办法。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只要风儿轻轻吹过,娃娃们就纷纷出发。苍耳妈妈让动物带着自己的孩子去田野、山洼。豌豆妈妈让孩子晒在太阳底下,“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只要你去仔细观察,你会得到更多知识。(本段话包括了本文要学的生字。)

  2.师:我们就把这节课学过的知识记住。写“识”

  六、说话练习,语言实践

  1.孩子们,老师这里有两句话,你发现了什么?(这两句话都有“只要……就”)

  课件出示句子:只要风儿轻轻吹过,蒲公英娃娃就纷纷出发。

  只要挂住动物的皮毛,苍耳娃娃就能去田野、山洼。

  2.你能不能用上“只要……就……”来说一说小豆豆吗?

  3.你还能说用上“只要……就……”来说一说别的人或事物吗?

  七、布置作业:

  1.完成课堂作业本中有关的作业。

  2.搜集有关其它植物传播的方法。

  3.把诗歌的第二、三、四节背给家长听。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

  苍耳 带刺的铠甲 动物

  豌豆 晒太阳 太阳(弹射)

  第二课时

  一、复习引入

  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学生看板书齐读课题)。首先我们来听写几个词(听写第一课时学过的新词)

  2.植物妈妈的办法真是又多又奇妙,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她们办法。(配乐背诵第2-4节。)(

  二、品读开头,提升情感

  1.植物妈妈都有各自的办法,下面我们来看一看诗歌的第一节告诉我们什么?请一位同学来读一读。(指名学生读,课件出示第一节内容)。

  2.读了第一节,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根据学生讲到的内容进行随机的指导。

  句子一: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四海为家。

  要点:让学生知道句子中的“孩子”和“四海为家”

  如师:像这样,种子们来到哪里,哪里就是它的家,这就是——四海为家。

  师:植物种子们,我们已经长大了,要独立了,此时你的心情如何?就带着这份心情来读一读第一句话。(请几位学生,带着他们的独自的感受朗读)

  句子二: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要点:让学生知道这里的旅行指的是“传播”

  3.师生互动,引读诗歌,把文本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如:师——别急别急,植物妈妈都有各自的好办法呢?(请一位学生)蒲公英妈妈,你的孩子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生——我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我的娃娃。只要有风轻轻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

  三、课外拓展,激发兴趣

  1.不光这些植物妈妈有办法,在大自然还有许许多多的植物妈妈有自己传播种子的办法呢!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让学生先说,老师提供一些资料:葡萄、凤仙花、椰子、荷花、樱桃、石榴、柳絮、喷瓜,喷瓜是属于喷射传播,这种传播很少见,教师可以特别指出)

  2.你能像课文一样夸夸这些植物的妈妈吗?为你喜欢的植物编一编儿歌吧。

  课件出示: 妈妈有个好办法,

  她 。

  只要 ,

  孩子们就 。

  3.学生自由说,指名学生说。

  4.在这次学习活动中,我们一起采集身边的植物,观察、了解它们传播种子的方法,还编出了不少有趣的儿歌,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啊!你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发现?(学生畅所欲言)

  四、研读结尾,总结全文

  1.是啊,只要我们认真学习,仔细观察,就能发现更多的秘密,怪不得说——(出示第五节,引读)

  课件出示:

  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

  不信你就仔仔细细地观察,

  那里有许许多多的知识,

  粗心的小朋友却得不到它。

  师:边问边出示句子:_________的小朋友就能得到它。(学生回答后再出示词语:细心)

  2.教师总结:植物王国千姿百态,植物王国里的奥秘还有很多,希望你做细心的孩子,做有心人,去探索大自然中更多秘密,你将会得到更多的乐趣。

  五、指导书写,完成作业

  (一)教学“已、甲、豆、纷、经、如、好”7个生字的书写

  1.运用你们会观察的眼睛,这几个字在书写时要注意什么?

  2.教师范写

  3.学生在音乐《d大调》中练写,教师巡视指导

  4.评价学生的书写。

  (二)出示作业超市    

  必做题:

  1.抄写aabb的词语,课后题第二题

  课件出示: 许许多多 高高兴兴 进进出出

  花花绿绿 说说笑笑 快快乐乐

  (1)读词语,

  (2)照样子试着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

  (3)抄一抄。

  2.完成作业本中的有关作业

  选做题:

  1.我是小诗人:我会试着把其它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按课文样子,编一首诗歌。

  2.我是朗诵家:我会把自己喜欢的几节诗歌有表情地背给爸爸妈妈听。

  3.我是小画家:我能把学过的诗歌画下来,布置教室。

  板书

  植物妈妈有办法

  蒲公英 降落伞 风 仔细观察

  苍耳 带刺的铠甲 动物 发现秘密

  豌豆 晒太阳 太阳(弹射) 得到知识

  ……

  教学反思

  从现代诗歌在小语教材中所占的比重来看,现代诗歌的教学并不是小学阅读教学的重点。但优秀的、程度适宜的现代诗歌对培养学生语感、美感、积极健康的情感及文化的归属感还是有重要作用的。对这篇浅显易懂的科普诗歌,我强调了以下几个教学重点。

  第一个重点是读准。这里的“读准”首先是指读准字音。其次是读准节奏。最后是清晰、响亮地读出韵感。“读准”是现代诗歌教学的底线,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尤其重要。所以我通过一开始的范读和课堂教学时的细致地指导来落实。在教学时我的配乐范读确实吸引了学生,听了我的朗读以后,很多学生都跃跃欲试。

  第二个重点是朗诵至背诵积累。这是升华情感,积累语言的重要教学环节。在朗诵的时候,我让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当当有本事的植物妈妈,并及时评价他们的朗读,夸他们那么有办法,学生参与的面非常广,在一次次诵读中获得精神的愉悦感。由于时间关系,教学时我注重了集体朗读,个体朗读并不是很多,这是第一课时反映出的问题。

  第三个重点是扩展。教材并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生活才是学生学习的大课堂。 我根据农村孩子熟悉植物的实际,课前布置预习,让学生观察各种植物,了解植物种子传播的一些办法。再回到课堂,以教材为依托,将生活实际和课本知识有机地结合。

  第四个重点是仿写。即使是低年级的学生,也会在欣赏诗歌的过程中引发创作诗歌的冲动,我给学生规范的句式,在课堂教学时有的学生能写一节,有的学生能写二到三节,我根据学生的作品,把他们连成了一篇文章,并郑重其事的写上了诗人的名字,孩子们都很开心,说自己也能写诗了。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1

  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傅家店大徐小学 徐娟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介绍自然常识的诗歌。作者运用诗歌的形式,以简短的篇幅、形象的语言,叙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富有儿童情趣。在教学中,我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按每段课文的深浅程度,选用不同的教法授课,使学生很快了解了一些植物传播种子的常识,激发了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培养了学生细心观察的能力,从而收到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一、串讲

  第一段是课文起始段,课文里难于理解的词语比较多,而学好了这一段,弄懂了课文内容,将激发起学生学习下文的积极性。我选用了串讲的教学方法,解答了“如果、四海为家、旅行、啥办法”等词语。学生理解了课文,读起来就琅琅上口,积极性就自然高涨起来。

  二、谈话

  课文第二段用拟人的方法介绍了蒲公英,使学生知道蒲公英的种子会顺风飘去,但是学生却不知道蒲公英的种子是靠风力传播的。读了课文以后,我把课前采集来的蒲公英的绒球展示给学生看,再吹一口气,学生便见到有些种子纷纷飘走了。此时,我就选用了谈话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指出拟人句中“蒲公英的孩子”是什么,“降落伞”又是什么,并解释“纷纷出发”的意思,学生通过着实物,再读课文,讨论蒲公英飘散种子的情景,便理解了课文的内容。

  三、释疑

  课文第三段写的是苍耳。低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他们很少观察过苍耳。刚读完这段课文时,学生便纷纷提问:“苍耳是什么样子的”“什么叫全身武装”“什么是铠甲呢”“动物的皮毛怎么会挂住苍耳的种子呢”我针对学生所提出的问题,用实物苍耳来作详细解答。为取得最佳效果,我将苍耳种子画在玻璃板上,用投影仪投到屏幕上,学生从屏幕上清楚地看到一粒粒长满尖刺的种子。他们意会到这就是苍耳的孩子,穿上带刺的铠甲,全身武装了。我用几粒苍耳种子放到学生的绒衣上,让学生走一走,跳一跳,种子却牢牢挂在身上。利用这种释疑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弄懂了“只要挂在动物的皮毛,就能走遍田野、山洼”的意思。

  四、演示

  课文第四段写了豌豆荚在太阳底下晒裂了,豆粒儿蹦跳到别处。教此段时,我就拿出一颗豆荚,将豆荚一捏,壳子突然收缩,形成弹力,将豌豆弹射出来。这与课文里写豌豆晒在太阳底下,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跳着离开妈妈效果是一样的。通过这样演示,学生的疑问就全部消除了。

  五、引伸

  学习了前面几段课文后,我跟同学们一起归纳出植物传播种子“靠风吹、太阳晒、动物皮毛带”等办法,并且设疑问:“植物妈妈的办法就只有这些吗”让学生阅读最后一段课文,并补充说明植物传播种子的其他方法。如有的学生说:“菱角种子随水漂流;石榴让鸟儿吃下去,种子随粪便拉到不同的地方。”还有的同学说:“桃子、杏子成熟的时候,红红的,招引动物去吃,还会从树上掉下来让动物容易吃到。动物吃了甜甜的肉,里面有一个核,咬不动,吐了。那个核在地里裂开,种子开始发芽,长成桃树、杏树。”还有十几位同学分别说出榆树的榆钱、柳树的柳絮、槐树的槐荚等等,都是借助不同的外界条件把种子传播到更多更远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样就激发了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获得了更多知识,从而收到了最佳效果。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2

  【设计特色】

  强调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把更多时间留给学生,引导学生自读自悟,教师只在适当时机,借助适当多媒体手段进行提示,巧妙点拨,精要总结。相关网站的浏览一方面拓宽了学生的视野,调动了学习知识的兴趣,另一方面也使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得已提高。

  【教学目标】

  1、理解诗句,了解蒲公英,苍耳,豌豆传播种子的方法。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培养学生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热爱和观察大自然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文中的重点词句和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小朋友们,你们爱旅行吗?你曾去过哪些美丽的地方?愿意向我们介绍介绍?

  2、植物的种子要旅行靠的什么办法?

  3、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通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边读边想课文介绍了几种植物?

  2、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三、学习第二小节

  1、你们见过蒲公英吗?

  (多媒体出示蒲公英图,引导学生仔细观察。)

  2、蒲公英妈妈为了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孩子们怎样离开妈妈?

  (演示风吹散蒲公英过程。)

  3、文中用了什么词?根据刚才你看到的情景给“纷纷出发”选择1个正确答案。

  (屏示:一个接一个;一起。)

  4、知道了“纷纷出发”的意思了,你能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句话吗?

  5、学生自由读,指名读。

  四、小组合作自学第三小节

  1、屏示:

  ⑴ 苍耳妈妈为了孩子准备了什么?

  ⑵ 孩子怎样才能离开妈妈?

  2、和你的好朋友组成学习小组,学习第3小节内容,相信聪明的你们一定能自己找到答案。

  3、交流。

  4、教师点拨:

  ⑴ 实物投影苍耳引导学生观察,指一名学生上来摸一摸说感觉,告诉学生观察物体时不光要靠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有时还应用手摸,这样才能更全面观察物体。

  ⑵ 苍耳孩子们是怎样离开妈妈?

  (演示:小兔经过苍耳时皮毛上挂住了苍耳种子。)

  ⑶ 指导朗读。

  (谁愿意把苍耳妈妈的好办法读一读?)

  ⑷ 填空指名回答:

  苍耳妈妈为孩子准备了  靠  传播种子。

  五、自学第四小节

  1、用你喜欢的方法自学第4小节。

  2、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3、演示:

  豌豆炸开过程。

  4、看了刚才演示想想这句话怎么读?

  屏示:

  啪的一声,豆荚炸开,孩子们就蹦着跳着离开妈妈。  

  5、学生试读,说出理由。

  6、指名读,师生共同评议。

  7、蒲公英妈妈靠风传播种子,豌豆妈妈靠小动物传播种子,而豌豆妈妈让豌荚晒晒太阳就能传播种子,谁传播种子的办法最好,文中用了哪个词?

  8、读时要突出“更”,要读重些。

  9、指导朗读。

  六、学习第五小节

  1、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只有这三种吗?

  2、你还知道哪些?怎么知道?

  七、课外拓展

  1、指导学生浏览相关网站,如:

  中国科普网。

  2、交流。

  3、小结:

  同学们植物妈妈的办法很多很多,只要你平时多注意观察,多读有益课外书,还可以通过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你就一定能得到更多知识,发现更多大自然的奥秘。

  【教学效果】

  本课“读”占鳌头,以读促感,以点促读,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都处在积极状态,适当的电脑演示既解决了教学重难点,又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由浏览网站更使学生产生深入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整节课既赋予文字以大自然的生命力,又给学生丰富的精神享受,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板书设计】

  蒲公英 风

  苍耳 小动物

  豌豆 晒太阳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3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依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学,合作,探索的学习方式。

  因此,在整个活动过程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民主、探索、合作的空间,以唤醒,激活他们的学习热情,并通过合作学习来促进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点

  1、在读中感悟课文的韵律美,了解课文告诉我们的知识。

  2、识字,写字。

  教学过程

  一、切入举偶

  1、谈话引入:小朋友,秋天是植物种子成熟的季节,种子宝宝告别妈妈开始自己的生活,你们想知道植物妈妈是用什么好办法送别自己孩子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植物妈妈有办法》(板书课题)

  (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言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兴趣。)

  2、课件展示:拿出蒲公英,苍耳等值物传播种子的画面,引导学生观察。今天《植物妈妈有办法》这一课要告诉我们植物传播种子的巧妙办法,现在我们就来学习。

  (采用喜欢的形式,引导学生观察动画,整体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二、对话平台

  1、感知

  (1)自由读课文,不认识 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启遍。

  (2)小组内互相读读,说说你懂了什么?

  (3)交流,小组选出代表,汇报小组读书的收获。

  (这只是初读,学生能说出自己的读书所得就要加以表扬,不能要求过高。)

  师:蒲公英娃娃是怎样离开妈妈的?

  生1: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它送给自己的娃娃。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纷纷出发。

  师:你用课文中的句子来回答问题,可以。如果能把课文中的句子变成自己的话说一说就更好了。

  生2:蒲公英娃娃拿着妈妈给的降落伞,风一吹,它们就离开了妈妈。

  生3:蒲公英的种子上有一撮小白毛,一有风,它们就被吹得到处飞。

  师:你一定见过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走的样子,是吧?

  (生点头,其他学生也纷纷说自己见过这种情景)

  生4:(抢着说)老师,我也吹过蒲公英,我摘一棵蒲公英,把他们放在嘴边,使劲一吹,蒲公英的种子就飞走了。(许多学生也七嘴八舌地说他们也玩过这种游戏。)

  师:同学们不仅能用自己的话来说课文中的意识,还能联系自己平时玩过的游戏来说明课文中的内容,很好。

  师:谁能说说蒲公英的种子被风吹走时是什么样的?

  生1:它们被风一吹,就一个挨着一个飞走了。

  师:“一个挨着一个”有得好。

  生:风一吹,它们就全飞走了,飞得到处都是。

  师:“到处都是”用得也很好,“一个挨着一个的飞走了”“飞得到处都是”可以用课文里的一个词来说,是哪个词?

  生:(异口同声)是“纷纷”。

  师:这些蒲公英的种子“纷纷”离开妈妈,它们可能会飞到哪里,在哪儿安家呢?

  生1:它们可能飞到草丛里,在草地上安家。

  生2:它们可能飞到大树下,在大树下安家。

  生3:它们可能飞到山坡上,在山坡上安家。

  生4:它们可能飞到小河边,在小河边安家。

  师:这些蒲公英娃娃飞到哪里,就在哪里安家,用课文中的一个词来就是——(学生一时没回答上来)快在书中第一小节里找一找——

  生:(看书后纷纷兴奋地喊着)“四海为家”。

  2、识字

  (1)自己练读生字,引志学生可同桌之间接龙读读生字。

  (2)小黑板出示生字,多种方式指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引志学生在交流过程中绘生字找朋友,用词语说说。

  (新课标要求“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在这一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运用多种形象直观的方法来调动学生积极性,相互交流识字方法,提高自主识字的效果。

  3、赏读

  (1)小组合作读课文,看谁读得美。

  (2)选读,选自己喜欢的一节练读,再展示。

  (3)通读全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读。

  (阅读是学生与文体的对话,要给学生充分的朗读时间,整体感知课文,在正确,流利朗读的同时,获得初步的理解与体验。)

  4、写字

  (1)出示要写的字:如已、娃、纷、好。学生认读。

  (2)学生观察字的结构,交流书写应注意的地方。

  (3)教师示范,指导重点笔画,如“已”要半封口,不能写成自己的“己”等。

  (4)学生练习,教师巡视。

  (在重视学生写字质量的同时,还应注意学生的写字姿势,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5、拓展

  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把你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展示出来吧!(请同学们回家要注意观察,下次上课我们来做个汇报,看谁讲得最精彩)

  (在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能力的同时,激发学生探索,奥秘的兴趣。)

  本站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自中小学教育资源站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4

  (课堂教学片段):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蒲公英妈妈到底用了什么好办法送孩子去旅行的?  

  师:谁愿意读一读?

  生:读小诗的第二小节。

  师:蒲公英妈妈的办法是什么?

  生:蒲公英妈妈为孩子准备了降落伞,只要有风吹过,孩子们就去旅行了。

  师:板书。  

  师(看课件录像描述):是啊,每年6、7月份,一颗颗蒲公英种子成熟了。风婆婆轻轻的吹过来了,瞧!大家一个、一个接一个地出发了。那小诗的第二小节哪个词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生:纷纷。

  师:(看课件,指导朗读):谁来读一读?

  生:读(没有读出纷纷的含义)

  师:老师也想读一读,别忘了夸夸我。

  生:模仿老师读出蒲公英飞行的样子。

  师:(出示整小节的诗句)谁能完整的读一读?

  生:读给同桌听。

  师:(课件)这一次你还能完整的读吗?(缺少两行)

  生:尝试着完整的读。

  师:(课件,白板)能尝试着背出来吗?

  生:齐背。

  师:真了不起,这么短的时间就能完整的背下来,令人佩服。

  案例分析:

  《植物妈妈有办法》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作者运用拟人的手法,形象生动地讲述了蒲公英、苍耳、豌豆三位植物妈妈传播种子的方法,很适合小朋友的阅读。

  新课程下的教材观强调,语文教材只是促进学生发展的“文化中介”和师生对话的“话题”。可见,教材只是“凭借”。在这个片段的教学中,我立足本科的教学重点及目标所要达到的知识情感点,努力使学生在课堂上学会朗读,学会背诵。在指导“纷纷”一词的理解上,我先是让学生通过看录像,再次感受蒲公英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有了形象生动的生活实际,学生们在抓“纷纷”时,就比较简单的读出自己的理解来。班上的孩子读的还不错,仿佛置身于满地蒲公英的纷飞境界中。这时,及时的进行朗读指导是很有必要的。学生的兴趣也是很高的。

  在朗读的基础上,很自然的引出背诵的教学目标。因为有了深刻的朗读和理解基础,所以学生背诵起来也是轻松的很。一个小节的教学完成了对文本的理解,从而有感情的朗读,进而练习了背诵。一环紧扣一环,学生们学的有滋有味。

  这篇课文的内容很简单,而且配有形象的插图,所以学生理解并不困难。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感受各种植物传播种子的办法。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在充分朗读体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自读自悟,尽量体现学生自主参与阅读实践的过程。

  但是,因为教学中导入课题部分学生说得比较多,后面教学比较仓促,我认为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不断探索、实践,吸收更多的新课程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植物妈妈有办法》片断赏析 篇15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10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蒲公英、苍耳、豌豆等的传播方法。

  3.背诵课文。

  4.有观察植物、了解植物知识、探究植物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学会本课生字新词,了解文中三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l 出示花草、树木、庄稼等图片:这些东西,我们可以称作植物。(板书:植物。)

  2你们还知道哪些植物?像麦子、棉花是靠什么传播种子的?(农民)而许多野生植物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学习了儿歌《植物妈妈有办法》你就会知道了。(补全课题,齐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

  4小结过渡:这首儿歌运用了拟人手法,把植物当成人来写,生动形像,朗朗上口,写得很美,也很有趣。读读儿歌,你一定会有很多收获。(激趣导读。)

  二、初读识字。

  l学生自由试读课文,画出生字、互助学习或请教老师。

  2指名分节读课文,正音。(“知识”的“识”应读轻声。)

  3.想一想:课文讲了几种植物?它们各自用什么办法传播种子?

  4.学习生字。

  (1)板贴字卡从读生字,正音。

  注意读准“炸”、“察”。

  (2)在运用中巩固识字。(扩词造句。)

  (3)在游戏中巩固识字。

  (4)交流识记字形的“窍门”。

  (5)写字指导。

  重点指导“女”字旁的写法,注意区别已——己。

  5.再读课文,刚才你想知道的问题找到答案了吗?你还知道了什么?(让学生充分自读自悟。)

  三、小结感悟,再读课题。

  为了传播种子,植物妈妈各有各的办法,她们的办法怎么样?课题中的“有办法”该怎么读呢?

  第二课时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沉睡了一个冬天的种子们就要破土而出,开始新的生活了。那么,这些种子是怎样离开妈妈被传播到各地的呢?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继续学习第五课 《植物妈妈有办法》。

  上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生字,下面我们来读一读这些词,看谁的声音最洪亮。(小组开火车)

  1、豆荚 拼一拼后 齐读

  2、知识 “识 ”本音 是二声,在词中读轻声 齐读

  3、石榴 师强调轻声 生再齐读

  4、许多多 我们前面还学过一个这样的词语 (出示 淅淅沥沥 ) (齐读)你还能再说几个这样的词吗 ?

  5、多音字 1)读词 出示读音后拚读强调再齐读

  2)读句子 指名读后再齐读

  3)“为”:在这句话里还有一个多音字 出示读音 它还念什么?出示句子读一读

  同学们的词读得不错,老师相信课文我们会学得更好。

  齐读课题:想一想当你读到这个课题时最想知道什么?

  打开书,快速读一遍课文第一段,找一找课文中给我们提了一个什么问题?(出示课件)

  谁来问问大家?(指名问、两人互相问、齐问)

  那么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哪些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他们是怎样传播种子的呢?自读课文找一找,把植物的名字画在书上。(指名 板书)

  出示课件图片:这就是蒲公英,课文哪一段介绍了它是怎样传播种子的?(指名读)

  下面我们一起去看看蒲公英传播种子的过程。(课件演示 )

  蒲公英靠什么传播种子?(风)(指名 )

  需要很大的风吗?你从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读一读。(指名)(出示句子)

  什么是轻轻一吹?你吹一下。(学生做轻轻一吹的动作)

  只要这样轻轻一吹,蒲公英的种子们就可以乘风出发。刚才你们看到这些小伞兵出发时的样子,能不能用书上的一个词来形容一下。(纷纷)(指名)(出示词语)

  平时我们还有什么时候可以用到这个词?(上课发言、打铃回教室、秋天的树叶)

  我们怎样读这句呢?(只要风轻轻一吹,种子们就一个接一个的出发了)(自由读、指读 3-4人、齐读)

  蒲公英妈妈的方法真不错,苍耳妈妈为孩子们准备了什么呢?(自读、指名答 带刺的铠甲)

  (出示图片)这就是古代战争时兵士们所穿的铠甲,你看到这些铠甲有什么感觉?(坚硬、保护身体)

  苍耳妈妈为孩子们也准备了铠甲,而且是带刺的铠甲。(出示图片)你想象一下,苍耳妈妈的孩子们 穿上这身铠甲会是什么样?(展示苍耳实物,让学生动手摸一摸验证一下)

  当孩子们穿上这身带刺的铠甲,苍耳妈妈就可以放心的让他们去旅行了。那谁会带他们去旅行呢?课文中哪句话告诉我们了?(出示句子 齐读)

  (拿出苍耳示范挂住)苍耳可以挂在咱们的身上,还会挂在谁的身上?动物们会把他们带到哪呢?(指名说)

  那我们应该怎样读?(自读、指读3-4人、齐读)

  (出示句子)这两种植物传播种子的方法真有意思。蒲公英妈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读一读(齐读)

  苍耳妈妈又是怎样传播种子的?(齐读)

  你能用上“只要---就—”说一句话吗?

  这两位妈妈都为孩子准备了特殊的礼物,可有一位妈妈不仅没有为孩子准备礼物,胆子还特别大,它是谁呢?(出示图片)

  它是怎么传播种子的呢?读一读 (出示课件)

  石榴妈妈不仅没有给孩子准备礼物,还用美味可口的果汁吸引小鸟来吃掉自己的娃娃,这是为什么呢?(种子有坚硬的外壳,鸟吃掉后消化不了,会排出体外)

  所以我们说石榴妈妈的胆子 真大(齐说)让我们用佩服的语气再来读一读。(齐读)

  (出示图片)小鸟带走了石榴妈妈的孩子,可是豌豆妈妈的孩子既没有这样坚硬的外壳,又没有蒲公英和苍耳妈妈那样的礼物,它的孩子是怎样离开妈妈的呢?(自由读、指名读)

  好了,现在让我们和豌豆妈妈一起送走宝宝们。请同学们双手合拢,我来读第一句,你们来读第二句,并加上你的动作。(师生读)

  你看,豌豆妈妈的办法多妙呀,它是在谁的帮助下送走了自己的孩子?(太阳)

  所以我们说 豌豆妈妈 更有办法。(齐读)

  你能对豌豆妈妈说一句称赞的话吗?

  我们用称赞的语气再来读一读这段好吗?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