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简历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资料
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分享一篇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简历_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资料_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经历,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王振义(1924.11.30-),江苏省兴化人,内科血液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他在医学上的最主要贡献是次利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细胞分化,在临床上极大地提高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病人的完全缓解率和长期生存率。2011年1月14日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个人简历_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简介资料_王振义(中国工程院院士)经历 简介王振义,男,1924年11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博士生导师,上海交大医学院终身教授。先后担任内科住院医师、住院总医师和主治医师。曾任上海第二医科大学校长,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中华血液学会副主任委员、《中华血液学杂志》副总编,现任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1948年毕业于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从事于血栓与止血的研究.在国内首先建立甲型和乙型血友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法,并发现轻型血友病。国际上首次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论文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上,2000年已被引用1000次以上,该年获美国ISI引文经典奖。该研究成果,在国内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上海市科技功臣奖。在国外,获法国“1990年杰出医生”奖牌,魏克斯曼肿瘤研究基金会奖牌,美国凯特林癌症研究大奖。“求是”科技基金“突出科学家”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科学博士学位。王院士共发表论文310篇,主编专著五本,参加编写著作17部。与陈竺一起主编的“肿瘤得诱导分化和凋亡”一书(上海科技出版社)获国家出版一等奖。
生平介绍王振义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先后培养博士21人,硕士34人,其中一人后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一人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和法国外籍科学院院士,因而在2003年被评为“上海市教育功臣”。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终身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历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前广慈医院)主任、主治医师(1948~1960)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原上海第二医科大学)病理生理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60~1982)、基础医学部主任(1982~1984)、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1984~198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所长(1987~1996)。从事内科血液学的教学、医学和科研工作已五十余年。
1948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获博士学位。
1954年起,从事研究血栓和止血,在国内首先建立血友病A与B以及轻型血友病的诊断方法。
1980年起开始研究癌肿的分化疗法。
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发表论文314篇,主编专著5本。
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获法国荣誉骑士勋章。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上海血液学研究所名誉所长。
2011年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2年3月6日,由于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研究中取得原创性成果及开发全新疗法,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6日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王振义是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农工党主席陈竺及其夫人陈赛娟的导师。
攻克难关20世纪80年代,日本偶像剧《血疑》风靡亚洲,成为中国黑白电视时代动人的爱情故事片之一。无数观众通过这部当年热播的电视剧,认知了可怕的“血癌”,即白血病这种造血系统的恶性肿瘤。很多年来,人类对白血病一直束手无策,视之为“不治之症”。
在同一时期,一位中国医生用独创的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法救治了首例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同年,有24位血癌患者得到治疗并好转。这位中国医生就是日后著名的血液学家王振义院士。王振义说:“白血病是u2018杀手u2019,而我是u2018杀手u2019的u2018杀手u2019。”
2011年1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颁发给名噪海内外的“癌症诱导分化之父”王振义,实至名归。
开创成果险被“夭折”的学术成果开创治癌史的新纪元
1986年5月,上海儿童医院收治了一个5岁小女孩——头晕、乏力、恶心、持续高烧、咳嗽、牙龈出血并萎缩、便血……经诊断,她患有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而且已到晚期。这种病是急性髓细胞白血病的一种特殊类型,病情极度凶险,缓解率低、死亡率高,通常从发病到去世不超过1周。
这个小女孩已病得奄奄一息。在上海市儿童医院工作的谢竞雄医生把这一不幸的消息告知了自己的丈夫——上海瑞金医院血液科王振义医生。王振义赶来,看到发着高烧、出血的小姑娘正一步步走向“天国”,十分无助。听到小孩父母那悲痛的哭泣,王振义心里隐隐作痛,试探着对孩子父母说:“我有一种新疗法可以一试。”
新疗法就是用全反式维甲酸作为诱导剂,试图让恶性细胞转化为良性。王振义比喻说:“关于肿瘤细胞,就像自己的孩子中有一个变坏了,我是打他呢?还是教导他呢?常规的治疗方法是肿瘤细胞一定要杀掉。就是用化学药物的治疗,叫化疗。化疗有一个缺点,不仅是把肿瘤细胞毒死了,正常细胞也受到了严重的损害。而我们这个治疗方法,是叫诱导分化,就是劝导它弃邪归正。”此前,诱导分化只是一种理论的可能,国际上只有以色列科学家在小鼠实验中获得成功,但从未应用于临床。而全反式维甲酸通常也只是用于治疗皮肤病。
风险可想而知。“用治皮肤病的药治白血病,疯了!”很多资深医生也劝王振义慎重,虽然女孩是绝症,如果不成功,家属也有迁怒于新疗法的可能,但王振义仍然非常坚持。首先因为体外培养证明这个药可以使白血病细胞变为正常,用药过程中也一直密切观察,确实发现肿瘤细胞在“好转”,更关键的是:“我的思想很u2018端正u2019,我不是拿病人做实验,而是从病人需要考虑,为了挽救生命,冒险是值得的。”
1天、2天、3天……第7天,“奇迹”发生了。自“鬼门关”返回的小女孩症状明显改善,她睁开了眼睛,朦胧中看见一位穿着白大褂的慈祥长者正在向她微笑。1个月后,她脸色红润,病症完全缓解。
这位从“天国”路上走回来的小女孩,从小学、中学到大学毕业,已是一位如花似玉的大姑娘,现在一家国际著名制药公司担任药物研发员。
从医之旅1924年11月,王振义出生在上海。他回忆说,自己小时候就习惯刨根问底,凡事总有问不完的“为什么”。在姐弟8人中,排行老三的他是个很好学也很会玩的孩子,溜冰、打乒乓球、踢毽子、打“墙球”样样喜欢,但严厉的父亲从未将戒尺打在他的手心上。
祖母是王振义最爱的老人,至今王振义还清晰地记得在他7岁那年,祖母不幸患了伤寒,病势凶险,虽然请到了当时一位沪上知名的医生前来诊治,但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祖母最终还是未能得到救治。全家人悲痛欲绝,父亲从此也希望子女中有一人能够从医。当时只有7岁的王振义已经在思考着:“为什么这个病不能治呢?怎么会得这个病呢?难道就真的没有办法了吗?”一个接一个的问号,在王振义的心中萌发了一种对医学知识探求的渴望。
王振义的父亲当年在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安平保险公司任经理。家境较为殷实,家教甚严。家庭对孩子们的要求是,虚心好学、诚实做人、要有专业特长。
1936年,王振义毕业于上海法租界所办的萨坡赛小学(现卢湾区第一中心小学)。1942年从上海震旦大学附属中学毕业并被免试直升进入震旦大学,在家庭的支持下选择了学医。1948年,王振义从震旦大学医学院(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毕业,获得医学博士学位,因成绩优异,留在广慈医院(瑞金医院前身)担任住院医师。
在王振义看来,作为医生一定要有爱心,治病救人,为患者服务是医生神圣的职责。他的这种信念和瑞金医院一贯倡导的“广博慈爱、追求卓越”的理念相一致。
王振义曾参加抗美援朝医疗队,在东北为战士们会诊。当时,志愿军战士得了一种难治的“怪病”。王振义几经寻找,抓到了“元凶”——田埂里的小龙虾引起肺吸虫,扭转了原来结核性脑膜炎的错误诊断,因此荣立二等功。
1952年,上海第二医学院成立,口腔系就设在广慈医院。当年,广慈医院的内科已分专业,王振义从事血液病的诊治工作。“血液病在整个内科当中是一个小科,它不是常见病。开始的时候,我认为是比较简单的,只要在显微镜下看一看细胞形态,就可以诊断。到目前为止,它是生命科学当中我认为最难的一个学科,因为它牵涉的面非常广,从分子生物学、基因,一直到基因组蛋白质形态,到临床。有一些血液病,特别是恶性的血液病,像白血病,到目前为止许多还没有解决的办法。”日后,他没有想到,这个“简单”的疾病非但不简单,反而最复杂。
在血液病领域,王振义最先接触的是止血与血栓领域,很快初露锋芒。1953年,他在临床中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些病人在平时没有出血症状,但在拔牙等小手术后会出血不止。他翻阅了大量文献,了解到血浆中凝血因子的高低值是出血的关键,一般实验室检验无法发现,需要用凝血活酶生成试验。但做该试验时,需要将硅胶涂在玻璃管壁上。当时国内无此材料,一向喜欢钻研的他用石蜡代替硅胶,成功地在国内首先确立了这种检测方法,并做出诊断,解决了这种不明原因出血的诊断和治疗问题。
此后,王振义一发不可收。随着研究成果的不断出现,他开始在国内外权威科技杂志发表了一系列高水平论文。他与夫人合译的《出血性疾病》一书,1958年由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出版。这是当时国内唯一一本有关出血性疾病的参考书。
1959年“大跃进”,王振义经历了从医生涯中最大的惨痛。他回忆说,当时作为年轻人,有雄心壮志,又不甘落后于人,也提出3年之内攻克白血病,但“实践告诉我们,并不是这么简单”。
从1982年开始,王振义指导研究生开展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的研究,以后又开展肝素对血小板和巨核细胞刺激作用的研究。1997年应邀与沈志祥合写了《巨核细胞与血小板在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中的变化》一章,这是中国学者第一次被邀在国际刊物上撰写有关血液学的论文。他参与主编的《血栓与止血》已成为我国在这领域中的代表性专著,并被不断再版。
在10多次调动工作期间,王振义利用一切机会,在新的岗位上不断学习,掌握新理论。60多年行医生涯中,王振义将基础学科与临床实践密切结合,将祖国医学和现代西医理论合二为一,将中国古代哲理思想与当代科学思想融为一体,引领着我国血液学研究攀上一个又一个巅峰。
个人荣誉 简述1986年在国际上首先创导应用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得很高的缓解率,为恶性肿瘤在不损伤正常细胞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诱导分化疗法取得效果这一新的理论,提供了成功的范例。因而获得国际肿瘤研究奖五项,国内国家级奖七项(一项第一作者)。
1989年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获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
1991年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首届上海科技博览会优秀奖。
1991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失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机制研究获第六次国家自然科技三等奖。
1992年当选为法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1993年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失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机制研究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3年3月在瑞士获步鲁巴赫肿瘤研究奖。
1994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PHI染色体相关白血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获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王振义院士获得国际肿瘤学界的最高奖——凯特林奖,评委会称他为“人类癌症治疗史上应用诱导分化疗法获得成功的第一人”。
1995年人类白血病分子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1996年获求是科技基金杰出科学家奖
200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授予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2011年1月14日,王振义荣获2010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2年1月,荣获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2012年3月6日,在美国领取了由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颁发的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
2012年3月31日获“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
详尽王振义教授从事内科血液学的教学、医学和科研工作45年。先后担任过内科学基础、普通内科学、血液学、病理生理学等教学工作,培养了博士11人,硕士43人。
二十世纪80年代中期,在他的领导下与中科院药物研究所合作,从生蒲黄中分离出四种有效成份,确定了它们的化学结构,并阐明了它们在防治食饵性动脉粥样硬化的作用机制,因而获得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80年代中期,所领导的研究组,在中国首先提纯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建立了检测该因子抗原与功能,以及甲型血友病携带者的方法,因而两次获卫生部科研乙级奖;研究组还在中国首先提纯和检测抗凝蛋白(蛋白C和S),β血小板球蛋白、血小板第4因子、首先发现和报道蛋白S缺乏症。血小板蛋白分离、提纯、抗血清制备和放射免疫测定药箱的研制获1985年二医大科技成果奖。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研究获1989年卫生部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获1991年首届上海科技博览会优秀奖。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机制研究获第六次国家自然科技三等奖。人类白血病分子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项目获1995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PHI染色体相关白血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获1994年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PHI染色体相关白血病细胞和分子生物学研究获1995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人类白血病细胞分子机制研究及其临床应用获1995年国家科委技术进步二等奖。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分化治疗的机制研究获1993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
2010年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2012年1月26日消息,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日前宣布,将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及开发的全新疗法。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曾被认为是最为凶险、病程发展迅速的白血病之一。但王陈两位科学家将传统中药的砷剂与西药结合起来用于治疗,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五年无病生存率”从大约25%跃升至95%,如今这种联合疗法已成为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标准疗法。
本届奖项遴选委员会联合主席、美国福克斯蔡斯癌症治疗中心科学家贝亚特丽斯·明茨说,两位科学家“完全改变了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医疗状况,他们联手取得的成果已经并将在未来继续拯救千千万万患者的生命”。王振义现任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终身教授,是中国著名血栓和止血专家。陈竺曾经是王振义的学生,目前为中国卫生部部长。
主要论文70年代末,由于在日常医疗工作中,眼看许多急性血友病,尤其是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因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先后去世,或在化学疗法(化疗)药物的杀伤作用下,因毒副反应而不能救治。这些事实激发了一个医生应有的天职感情,决心开展血友病治疗的研究。在儒家改邪归正的思想下,又注意到国外的研究进展,肿瘤细胞在体外可以通过诱导分化,转变为较为成熟的正常细胞,乃从事于肿瘤诱导分化疗法的探索。从1979年至1986年研究了一些诱导分化药物的方法,均未成功,1986年在体外试验取得成功的基础上,国际上首次用国产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取得十分满意的效果,挽救了一些频死患者的生命。法、日和美国等学者证实了这一结果,但论文发表已晚于中国二三年。到此为止,应用全反式维甲酸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病例高达85~90% ,这种方法副反应少、不抑制造血、不引起出血、使用方便(只要口服)、价格低廉。这不仅为这种过去认为治疗困难、死亡率高的急性白血病找到了一种新的治疗方法,而且还为肿瘤可以通过诱导分化治疗的理论和治疗途径,提供了一个范例,引起中国国内外学者广泛重视。1994年通用汽车公司癌症研究基金会评委认为这是一项重大性的研究成果,为攻克肿瘤新途径的研究,作出了贡献,因而授予癌症研究大奖凯特林奖。1988年发表在国际杂志《BLOOD》的论文,据统计,至1992年为止,已被引证370次以上,是中国被国外引用次数最多的论文之一。这掀起和推动了这一领域的研究热潮。1996年获求是科技基金杰出科学家奖。1993年3月在瑞士获步鲁巴赫肿瘤研究奖。
本文由网友收录到YY简历模板网 http://www.yyfangchan.com/,想关注更多名人的个人简历、个人经历欢迎关注个人资料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