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看英译俗语的翻译论文
从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看英译俗语的翻译论文
在日常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都有写论文的经历,对论文很是熟悉吧,论文一般由题名、作者、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和附录等部分组成。你知道论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从交际翻译与语义翻译看英译俗语的翻译论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摘要:《红楼梦》是举世公认的中国古典小说巅峰之作。《红楼梦》的译本中,最为著名的英译本有英国汉学家代维?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的全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我国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的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本文以纽马克的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为指导,对两种《红楼梦》英译版本中俗语的翻译进行对比分析,从而帮助理解两种译本的语言特点,以及两种翻译方法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
关键词:语义翻译;交际翻译;《红楼梦》
《红楼梦》是清代曹雪芹先生创作的章回体长篇小说,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首。在众多《红楼梦》英译版本中,英国汉学家代维?霍克斯(David Hawkes)和约翰?闵福德(John Minford)的全译本The Story of the Stone,和我国翻译家杨宪益与戴乃迭夫妇的全译本A Dream of Red Mansions影响最大。霍克斯与杨宪益的译本分别有着不同的语言特点。2008年,冯庆华在其著作《母语文化下的译者风格》中,概括了霍译本的优点:“第一,霍译的语言表达详尽生动;第二,霍译的归化处理更容易为英美大众所接受;第三,霍译词汇量大,搭配丰富,特色词、独特词多;第四,霍译文本书面与口语体风格泾渭分明。”(冯,306-307)为了更好地理解杨译本与霍译本的语言特点及作者的翻译手法,本文以《红楼梦》中俗语的翻译为例,结合纽马克的翻译理论,针对杨译本与霍译本进行对比分析,进而帮助理解两种译本的语言特点,并从语义翻译与交际翻译在具体实践中的应用获得启发。
一、语义翻译和交际翻译
彼得?纽马克(Peter Newmark)是英国著名的翻译理论家,他在其著作《翻译问题探讨》(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中首次提出了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概念。纽马克指出,交际翻译指译文对目的语读者产生的效果应尽量等同于原作对源语读者产生的效果,语义翻译则指在译入语语义和句法结构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准确地再现原文上下文意义。(Newmark,38-62)交际翻译强调译入语,其目的更多地在于传递信息,让读者去思考、去感受,而语义翻译强调源语言,以原文作者为中心,力求保持原作的语言特点与表达方式,准确地传达出原文的上下文意义。从定义上看,两者的最大区别在于交际翻译重效果轻形式,而语义翻译则重形式轻效果。
二、霍译本与杨译本的对比分析
俗语是民间集体创造、言简意赅、广为口传并较为定型的艺术语言,是民众生活经验的艺术总结和语言智慧的'充分展现。恰当地运用俗语可以使语言鲜活生动、活泼风趣,增强文章的艺术吸引力。(党,149)因此,成功的俗语翻译,可以使得译入语读者更好地了解原文中包含的民族思维方式、生活习惯以及语言特色。
《红楼梦》中,俗语的使用十分常见。而霍译本与杨译本中对这些俗语的翻译又各有特点。以下将选取两种译本中若干俗语的翻译,结合纽马克的翻译理论,对比分析两者各自的语言特点。
1.生米煮成熟饭
霍译:The rice is cooked and know that it can’t be uncooked.
杨译:The rice is already cooked.
汉语中,通常用“生米煮成熟饭”表达“为时已晚”的含义。译文中,杨宪益运用了语义翻译,原文的含义与句法结构都保留了下来;而霍克斯不但把原文的意思表达出来,还“再创造式的”增加了隐含意思。很显然,霍克斯这样做是为了帮助译入语读者更好地理解原文。交际翻译法在这里的运用,虽然起到了很好的交际效果,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使译文丧失了俗语应有的美感。
2.求人不如求己
霍译:Self-help is the best help.
杨译:It’s better to ask of one’s own folk than of outsiders.
两种译文都清晰地表达出了原文所要表达的含义。区别在于,杨宪益的译文更趋向于语义翻译,其译文的语言特点显然也是遵循原文的语言表达的,而霍克斯的译文则简练许多,他运用了交际翻译,直接译成了原俗语的引申义,与此同时,self-help与the best help还产生了对应效果,增加了译文的美感,使得意义与效果兼顾。
3.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霍译:The toad on the ground wanting to eat the goose in the sky.
杨译:A toad hankering for the taste of swan.
癞蛤蟆想吃天鹅肉比喻一个人没有自知之明,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得到的东西。从两种译文可以看出,杨译本更趋向语义翻译,无论是含义还是语言句法特点都遵照了原文,而霍译版本中,译者则添加了“on the ground”和“in the sky”两个介词短语。霍译本中,不但表达出了原文的含义,一组介词短语更增强了“癞蛤蟆”与“天鹅”的对比度,一个在“地上”,一个在“天上”,更体现出“不可能实现”,使得译文更加生动,也更便于理解。
从以上例子可以看出,杨宪益的翻译手法更趋向于语义翻译,更注重保留原文的语言内容及其形式,而对于原文中一些内容的引申义则有待于读者去体会;而霍克斯则更趋向于使用交际翻译,他在翻译使尽量使用了译入语来取代原语中的文化,通过“增词”甚至是“再创造”的形式,完全地表达出了原文中可能晦涩难懂的部分,使得目标语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原文。可以说,两种译文各有千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翻译风格。
结语
通过对霍克斯、杨宪益两种《红楼梦》译本中俗语翻译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霍克斯主要采用交际翻译,而杨宪益主要采用了语义翻译。其中,对于交际翻译而言,虽然它可以让目的语读者迅速明白原文的含义,却可能因为使用了译入语中的替代词而造成与原文存在细微差别甚至是欠译;同样地,语义翻译虽然再现了原文的内容和表达形式,却可能使译文缺乏美感,无法实现原文对源语言读者所产生的效果。因此,翻译方法的选择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只要能使译文发挥其最好的效果,就是合理的翻译方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