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本法是借浴水的温热之力及药物本身的功效,使周身腠理疏通,毛窍开放,起到发汗退热,祛风除湿,温经散寒,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祛瘀生新等作用。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希望大家喜欢。
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1
1.使用方法
将中药浴液倒入清洁消毒后的浴盆或浴缸里,加入热水,然后把水调到适当的温度,即可洗浴。
2.注意事项
(1)浴液加水后,温度要适中,不能过热,以免烫伤。
(2)沐浴时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寒、吹风,洗浴完毕马上拭干皮肤。冬秋之季,尤注意浴处宜暖而避风。《老老恒言》谓:'浴后当风,腠理开,风易感,感而即发,仅在皮毛则为寒热,积久入里患甚大,故风来宜避,浴后尤宜避。
(3)饭前饭后30分钟内不宜休浴。空腹洗浴,容易发生低血糖,而虚脱昏倒。饭后饱腹沐浴,全身体表血管被热水刺激而扩张,胃肠等内脏血液都会被动员而分散到身体表层,胃肠道的'血量供应减少,同时会降低胃酸分泌,并使消化器官功能减低,从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
(4)高热大汗、高血压病、主动脉瘤、冠心病、心功能不全及有出血倾向等患者不宜使用。
(5)对于年老和心、肺、脑等病患者,不宜单独洗浴,应有家属助浴,洗浴的时间不宜过长。
中药浴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2
一、中药足浴治疗原理
足与人体健康关系很大,关于足部的养生研究在我国已有悠久的历史,《黄帝内经》记载: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谓经脉之行;三经皆起于足。既足部是三阴经的起点,三阳经的终点。足掌有300多处穴位、67个反射区,是人体的一个缩影。通过足浴和足部按摩刺激,促使全身血液循环改善,调节各脏腑器官的功能,改善内脏产生的病理变化,提高机体自我防御及免疫力。
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在浸泡的过程中,借助药力和水的热力作用,通过皮肤毛孔吸收,经络传递,可使肌体气血运行通畅;血脉通畅后,药物随热而行,乘热吸收,经脉循环,直达病所。
二、什么样的病症适合中药足浴
应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可治疗以下病症:头晕、头痛、失眠、耳鸣、颈椎综合征、神经衰弱;慢性咽炎、鼻炎、感冒、咳嗽、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下肢血栓性闭塞性脉管炎、趾甲炎、湿疹足癣、足趾变形、下肢静脉曲张;风湿关节痛、足跟痛、腰痛及坐骨神经痛;心血管疾病如高血压、低血压、冠心病、中风后遗症、肥胖症;胃下垂、便泌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脑萎缩、老年痴呆症。
对于美容祛斑亦有较好疗效。
三、结语
中药足浴是用中药煎煮取汁泡脚的一种保健治疗方法;中药足浴疗法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原则,用不同的中药煎汁足浴,具有广泛适应证,在护理过程中,按治疗时间,按疗程经心施治,采用中药足浴按摩的方法,操作简便,效果显着,经济安全,避免了药物的不良反应,病人多为老年人,疾病种类复杂,中药足浴在此类人群中的应用适合得到广泛推广。
四、中药足浴小妙方
睡眠障碍:丹参30g,石决明30g,磁石30g,牡蛎30g,茯神15g夜交藤15g,肉桂15g,合欢皮15g,香附15g。出盆后用干毛巾轻快地搓擦按摩脚趾和掌心,其催眠助睡效果会更佳。
强筋健骨:骨碎补20g,仙鹤草20g,续断30g,伸筋草20g,羌活15g,红花8g,透骨草15g。
养生足浴方:当归15g,黄芪20g,红花10g,苏木10g,泽兰10g,生地10g,川椒10g,葛根15g,细辛6g,酸枣仁15g,艾叶10g。
降压足浴方:罗布麻叶15g,杜仲6g,牡蛎15g,夜交藤10g,吴茱萸10g。
中风后手足拘挛:伸筋草、透骨草、红花各15g。
双足水肿:楠木,桐木各适量 。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