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第1篇: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2)悉:尽,全。
(13)黄发:指老人。
(14)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5)要:通“邀”。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
(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扶:沿着、顺着。
(24)向:原先。
(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29)刘子骥:名?(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30)规:计划,打算。
(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
(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36)旷:空阔,宽阔。
(37)俨然:整齐的样子。
(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39)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叫的声音。
(40)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41)延:邀请。
(42)为:对,向。
(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45)具:同“俱”,完全,详尽。
(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47)既:已经,以后
(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补充: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林尽水原: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相闻:可以互相听到。要:同“邀”邀请
第2篇: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
《桃花源记》于永初二年(421年)作,文章描绘了一个没有阶级,没有剥削,自给自足,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下面给大家搜集整理了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xíng),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yǎn)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qiānmò)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zhuó),悉如外人。黄发垂髫(tiáo),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yāo)还家,为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jiàn)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yù)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yì)太守,说如此。太守即(jí)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jì),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译文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以捕鱼为业。(一天他)沿着小溪划船,忘记了路途的远近。忽然遇见一片桃花林,在岸的两旁有数百步远,中间没有其它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繁多。渔人对此感到十分诧异,又向前行走,想要走到桃花林的尽头。
桃林在溪水发源地就到头了,(渔人)就看见了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隐隐约约好像有点亮光。(渔人)便舍弃(他的)船,从洞口进入。起初十分狭窄,仅能容一个人通过。又往前走了几十步,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齐有序。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桑树竹林之类事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和*的叫声可以互相听到。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男女女的穿着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老人和小孩,都十分悠闲,各得其乐。
(村中人)看到渔人,于是都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儿来。(渔人)详细地回答。(村中人)就邀请(渔人)到他们家里去。准备酒、杀了鸡做饭菜(招待他)。村民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祖先为了躲避秦时的战乱,率领妻子儿女和乡邻来到这个与世隔绝的地方,不再出去,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来往。(村民)问(渔人)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汉朝,更不用说魏晋两朝了。渔人把自己的所见所闻详细具体的讲述给村民听。(村民)都感叹惊讶。其余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家中(做客),都拿出酒和饭菜来款待他。(渔人在桃花源中)逗留了几天后,就(向村里人)告辞离开。临别时村民嘱咐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
(渔人)出来以后,找到他的船,就沿着原先的路回去,一路上到处作标记。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禀告了这段经历。太守立即派人跟他一同前往,寻找从前做的标记,最终迷失了方向,再也找不到通往桃花源的路。
南阳的刘子骥,是个高尚的隐士,听说这件事后,高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去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陶渊明《桃花源记》翻译]相关文章:
第3篇:初中语文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其注释
桃花源记
陶渊明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于是出现一座山,山上有个小洞口,(洞里)隐隐约约里面好像有光亮。(渔人)就离开小船,从洞口进去。开始洞口很窄,仅容一个人通过。又走了几十步,突然变得开阔敞亮了。这里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的景物)。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到鸡鸣*叫的声音。那里面的人们来来往往耕田劳作,男女的穿戴完全像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老人和小孩都悠闲愉快,自得其乐的样子。
(桃源中人)看见渔人,竟大吃一惊,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尽地回答了他。他就邀请渔人到自己家里去,摆酒杀鸡做饭菜。村子里的人听说有这样一个人,都来打听消息。他们自己说前代祖先为了躲避秦朝时候的战乱,带领妻子儿女和同乡人来到这个与人世隔绝的`地方,没有再出去过,于是和桃花源以外的世人隔绝了。他们问现在是什么朝代,竟不知道有过汉朝,更不必说魏朝和晋朝了。这渔人一个一个地为他们详细说出自己知道的情况,那些人听罢都感叹惋惜。其他的人各自又邀请渔人到自己的家中,都拿出美酒和饭菜来招待。渔人在这里停留了几天,告辞离去。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桃花源以外的世人说啊。”
渔人已经出来,找到了他的船,就沿着旧路回去,一路上处处作了标记。回到(武陵)郡里,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这些情况。太守立即派人跟着他前去,寻找先前做的标记,竟然迷失了(方向),而不能再次找到(通往桃花源的)那条路了。
南阳人刘子骥,是个高尚的名士,听到这件事,高高兴兴地计划前往。没有实现,不久因病而终。后来就再没有问路探访(桃花源)的人了。
注释:
(1)陶渊明:(365—427)东晋浔阳柴桑人,名潜,字元亮,世称靖节先生,自称五柳先生,著名诗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后世称他为:“百世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
(2)太元:公元376~396年,晋孝武帝年号。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共计21年。
(3)武陵:晋郡名,治所在今湖南常德。
(4)缘:循,沿着。
(5)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6)异:惊异,诧异。这里的意思是“对……感到奇怪”。
(7)尽:尽头。
(8)才:仅。
(9)俨然:整齐的样子。
(10)属:类。
(11)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南北小路叫阡,东西小路叫陌。
(12)悉:尽,全。
(13)黄发:指老人。
(14)垂髫(tiáo):指儿童。髫,古代小孩的垂发。
(15)要:通“邀”。
(16)咸:都。讯:消息。
(17)邑人:同乡
(18)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9)间隔:隔离。
(20)乃:竟然。
(21)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
(22)延:邀请。
(23)扶:沿着、顺着。
(24)向:原先。
(25)处处志之,志:名词作动词,做标记。
(26)郡下:指武陵郡城下。
(27)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28)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
(29)刘子骥:名?(lín)之,《晋书。隐逸传》里说他“好游山泽”。
(30)规:计划,打算。
(31)未果:没有实现
(32)寻:随即,不久。
(33)遂:终于
(34)问津:问路,访求。津,渡口。
(35)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
(36)旷:空阔,宽阔。
(37)俨然:整齐的样子。
(38)穷其林: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穷,尽。
(39)鸡犬相闻:(村落间)能互相听见鸡鸣*叫的声音。
(40)为具言:为(桃花源中的人)详细地说出。
(41)延:邀请。
(42)为:对,向。
(43)便扶向路:就沿着原来的路(回去)。扶:沿着。
(44)语云:告诉(他)说。“语”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之”字。
(45)具:同“俱”,完全,详尽。
(46)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47)既:已经,以后
(48)志:用符号做标记,动词
补充:
落英缤纷:落花繁多的样子。
林尽水原: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的不真切。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要:同“邀”邀请
【初中语文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其注释】相关文章:
1.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2.陶渊明《桃花源记》原文及注释
3.陶渊明《桃花源记》注释
4.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
5.陶渊明《桃花源记》的译文
6.有关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
7.陶渊明桃花源记译文
8.陶渊明《移居二首》译文及注释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