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

简介:

schacter等1980年进行了一个实验研究。首先让被试阅读一些单词,例如:assassin,octopus,avocado,mystery,sheriff,climate。一小时后,再做两次实验:首先是再认测验,被试不会有任何困难;其次是补笔测验,向被试呈现一些有字母残缺的单词,要求尽可能地将残缺字母填补上,例如:ch__nk,o_t_us,_og_y_,_l_m_te。在这次测验中,被试对其中的两个残缺单词很难做出正确解答,即chipmunk和bogeyman;而对其它单词就很容易了。这是因为在一小时以前见过octopus和climate这两个词。这种记忆被称为启动效应(primingeffect)。在实验中,schacter等人对测验的时间间隔进行了控制,有的是在一小时后,有的是在一周后进行测试。在这两种情况下,后者对所学单词的再认,即有意识的回忆,远不如前者准确,但对于补笔测验的结果,两种情况下完全等同。这就是说,引起单词填补测验中的启动效应的,是在测验前看到这一单词所引起的某种并非自觉记忆的因素。同样有意思的是,对某一单词而言,即使被试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这一单词,启动效应也会产生。事实上,不管被试记不记得在学习阶段看到过该单词,启动效应的强度是一样的。这些研究结果似乎告诉我们:启动效应的产生不依赖于有意识的记忆。

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graf和schacter于1985年提出了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两个概念,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作中自动起作用。内隐记忆的特点是:被试对信息的提取是无意识的。由于内隐记忆的特征限制,要测量内隐记忆只能用间接法,而不能按照传统方法直接来测量记忆的内容。目前,测量内隐记忆的方法有知觉辨认、单词补笔等。本实验采用知觉辨认和再认的方法,以验*内隐记忆现象的客观存在,比较外显和内隐记忆测试的结果有何不同。

方法与程序:

实验材料:

共有160个词语,分成两组,每组各80个词语。一组为学习用词,一组为混淆用词(见附录一和附录二)。

缓冲词20个(见附录三)对每个被试都相同,不包括在学习用词中,随机呈现。

实验程序:

(1)学习

每个被试按顺序学习,每个词语呈现1秒。40个学习词及10个缓冲词是分别从80个学习词及20个缓冲词中随机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休息5分钟。

重复上述程序,只是换了剩余的10个缓冲词和剩余的40个学习词。休息15分钟。

(2)测试

每个被试做4个测试,流程为:再认1―知觉辨认1―知觉辨认2―再认2。①再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8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依次逐个呈现,当被试按键反应后呈现下一个字。

②知觉辨认1:

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是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20个没有学习过的(随机从剩余的6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每个词逐个随机呈现,呈现时间为50ms。被试在纸上写下辨认的结果;然后按键呈现下一个词语。

③知觉辨认2:

程序同知觉辨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学习用词中挑选出来的;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从剩余的40个混淆用词中挑选出来的。随机呈现给被试。

④再认2:

程序同与再认1。呈现40个词语,其中20个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学习用词;20个没有学习过的是随机挑选后剩余的20个混淆用词。随机呈现给被试。

结果:

为了*是否存在内隐记忆,对辨认新词的正确率和辨认新词的正确率做配对样本t检验,结果如表3所示:

由结果可知,辨认新词和辨认旧词正确率差异显著,*内隐记忆的存在。所以:启动效应=旧词的知觉辨认正确率减去新词的辨认正确率。也即是:68.54%-58.54%=10.00%。

4所示:由结果可知,再认击中率和再认虚报率差异显著,说明外显记忆显著。

讨论:

1.在每一部分实验前和后要使用缓冲词,是为了防止系列位置效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2.根据实验程序,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区别有:内隐记忆从现象上来讲就是被试在*作某任务时,不经有意识地回忆,存储在大脑中的信息会在*作中自

动起作用。外显记忆则要求被试有意识地回忆往事(如再认学过的单字)。

3.对于全部被试

(1)对被试的旧词辨认率和新词辨认率做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存在内隐记忆。

(2)对被试的再认击中率和再认虚报率做配对样本t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外显记忆效果显著。

(3)由以上数据可知,各个被试的结果分数差异还是很大的。这说明不同个体的内隐记忆水平可能不同,也可能是因为个体自身的状态的不同。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4)因为此实验中男被试较少,所以无法做男女的内隐记忆是否具有显著差异。可以进一步实验来探讨。

4.对于个体的实验结果,辨认新词的正确率大于辨认旧词的正确率,也就无法计算内隐记忆。这并不能说明此被试在辨认字词的过程中没有内隐记忆。可能是由一些的原因。

(1)被试在实验中,曾因偶然事件中断了实验,又重新开始实验,可能对字词的识记产生影响。

(2)实验材料的影响,由于被试的学习经验不同,被试可能对新词更加熟悉。

(3)实验室环境不安静,可能在辨认旧词时受到更多的影响。

5.实验程序中有较长时间的休息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被试的疲劳效应。可能也会引起被试注意力分散,因为时间较长,被试可能会分神,影响实验结果。

参考文献:

朱滢.启动效应-无意识的记忆.当代心理学研究.*大学出版社:37-67李志勇.内隐记忆研究新进展.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08(2):146-148

第2篇:隐隐的记忆随笔诗歌

踏上家乡的土地

再也见不到

父亲劳作的*苦

他已躺在另一个世界里休息

但我湿润的双眼

分明发现他忙碌的身影

还在家乡的土地

往来穿梭

若即若离

我发现土坷里闪烁的露珠

那定是父亲长年积攒的汗滴

那隐没在纵横阡陌中的洞穴

是否有父亲未做完的梦在小憩

敢问地里的小草

我的父亲是否曾经在这里灌溉

是否在这里年复一年地播种

锄犁

敢问餐桌上的米粒

是否是父亲把你们从大雨中抢收

在打谷场上晾晒

然后干干净净地躺进

温暖的粮囤里

每当我踏上故土

每当前往父亲的墓地

我都这样地问

又像自言自语

岁月默不作声

岁月在认认真真地翻检着

隐隐的记忆

第3篇:隐形记忆优秀作文

今天我梦见我去长城旅行了,在去的途中我发现旅行包里有一个特别漂亮的瓶子,上面写着“隐形*水”我看了看说明,说是24小时有效期。我想着既然可以隐形不如我喝了吧,看看效果咋样。

我喝下了隐形*水真的没有人能看到我了,我就计划着去最想去的长城,人家都说不到长城非好汉,我就特别好奇。

来到长城脚下,我就看到长城像一条矫健的巨龙、越过群山、经绝壁、起伏在崇山峻岭之颠。

我顺着阶梯向上爬,爬了多少个楼梯也数不清了,就感觉非常的累,向前看去,又是一望无际的楼梯在等着我,我这时就打退堂鼓了,心想这就是人们说的长城,可我觉得一点也不好玩,除了爬楼梯还是爬楼梯。

想想万里长城呢,我才走了多长呀,趁现在没有人看的到我,还是原路返回吧,这样也不至于太丢人,我正准备灰溜溜的往回走,就听到妈妈喊“快醒醒、快醒醒、都几点了还在睡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