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明义主要事迹

第1篇:郭明义主要事迹

梳理郭明义的事迹,关爱他人、感恩社会的线索清晰可见:他无偿献血20年,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至少可以挽救75名危重病人的生命;从1994年开始,他先后资助了180多名特困学生,累计捐款10多万元。以下是小编整理的郭明义主要事迹,欢迎来参考!

倾听郭明义的心声,推己及人、无私忘我的心迹感人至深:看到困难学生、亟待输血的病人,我就想,如果他们是我的亲人,我该怎么做;我始终觉得能够回报社会的还是太少,我必须尽心尽力。

从中我们不难看出,郭明义的善举是感*的,也是理*的;既出自人*的良善、出自将心比心的感同身受,也出自一个社会公民对社会责任的主动担当。一个人,既是家庭中的个体、单位里的成员,也是社会中的一分子,受惠于社会的泽被,同时也应对社会负有相应的责任。

如果说社会是个庞大复杂的机器,每个人都是其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那么任何一个零部件出现故障,都会影响社会的整体运行,并且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他人。从这个意义上说,一个人越是希望社会美好,就越是应该为他人分忧、为社会担责,扶危济困不是分外之事,而是一个社会公民的分内之责。这方面,郭明义有着深刻的认识,他说:我们对社会有怎样的态度,就会有怎样的行动和付出。

从1979年获悉xx某地发生地震灾情后捐出身边的积蓄,到成为xx市第一批捐献造血干细胞的志愿者,郭明义的助人善举一以贯之;从被他人的困境所触动,到主动寻找需要救助者,郭明义的志愿者精神成长发轫。在郭明义看来,与那些渴望帮助的孩子和工友相比,自己是富裕的,也正是在与受助者的情感互动中,他感到了关爱的力量,收获了至深的幸福。

在对他人、社会的关注中,郭明义总在问自己还应该做些什么,还能够做些什么。这是社会公*识成熟的表现。我们的社会以人为本,那么人应当以什么为本?有专家做出论断,人应当以社会为本。本,是双向的,是互动的。确立人以社会为本的理念,社会责任才有出发点和落脚点。

学习和弘扬郭明义助人为乐、回报社会的精神,就应该如郭明义那样在内心追问自己,在行动中践行社会公民的责任,每个社会成员都去相互关爱、相互支持,用爱心和奉献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社会氛围,就能不断推动*社会的建设,提升每个社会成员的责任感和幸福感。

有一种爱,悄然无声,但却震彻心扉;有一种奉献,默默无闻,但却热血豪情。郭明义,这个时代的热血英雄、道德标兵,用爱心与奉献义无反顾的高高擎起了*精神的美丽旗帜;用爱与奉献,重新诠释了当代英雄新的定义。

郭明义同志只是鞍钢的一名普通工人,但他短暂的一生里却充满着不平凡!16年捐出*总额的一半参加希望工程,资助特困学生180多人,撑起了180个家庭的天;20载累计献血6万多毫升,相当于自身血量的10倍,挽救了75条鲜活的生命。他7次发起无偿献血倡议,600多名矿业职工积极响应;他8次发起捐献造血干细胞活动,1700多人踊跃追随;他发起的捐资助学活动已有2800多人参与,资助孩子1000多名。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长年累月地坚持。人生的道路有千百条,高尚的是,郭明义同志义无反顾的选择了一条甘愿多吃苦,多受累,多奉献而不图回报,不计较得失的人生大道!

大志者必胸怀远大,大悟者必意境高远。郭明义先进事迹,无不包含着对党的宗旨的深刻领悟和远大理想的追求,无不蕴藏着对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思索,其大放光芒的行为,诠释的是人与人的*相与,解读的是人与社会的共同进步。

郭明义家并不富裕,房子40平方米,家用电器寥寥无几,矿上几次福利分房,郭明义都有机会,可他一次申请都没有交过。家人抱怨他,而他却说,看到还有许多同志没有房子住,机会就让给他们吧。海城有个孩子每天要走4公里路上学,郭明义听说后把自行车送了过去。妻子又为他买了一辆。不久后,他听说汤岗子小学的一个贫困生上学路途遥远,这辆自行车再次成为赠品。

有人嘲笑他,说他“傻”,而他却笑着反驳道:“*当年不也被人称为傻子吗?”

毋庸置疑,一个爱心似海的人、一个深情满怀的人、一个精神境界高尚无比的人,必然孕育着无私的品质,生发着动人心仪的情愫。其感人肺腑的事迹,发人深省的品质,是崇高人生理想的转化,是爱心火焰的绽放。

学习郭明义精神,就要学习他崇高的*信念,学习他对*群众的热爱和对事业的执着。像他那样把坚定理想信念和在本职岗位上创先争优结合起来,时刻忠诚于党和*的事业,践行为*服务的根本宗旨。

学习郭明义精神,就要学习他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扶危济困、团结互助、*友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郭明义的善举,为我们打开了通向爱心的路,而让行善行为蔚然成风。每个人在社会中都应该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人为善、助人为乐。

学习郭明义精神,就要学习他忠于职守、爱岗敬业的主人翁精神。我们要把郭明义作为内心的一面镜子,把弘扬郭明义精神融入到日常工作中,把工作当事业,把职责当使命,严格要求自己。

学习郭明义的先进事迹,就是要学习他心底无私、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学习他持之以恒、爱心不移的坚定意志;学习他以苦为乐、肝胆照人的思想情怀;学习他干一行爱一行的执着的工作精神;学习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共处的传统美德。

无私奉献成了郭明义刻在骨头里的习惯。郭明义同志的崇高品德传承于*精神,又具有鲜明的时代*。他站在时代潮头,体现和呼应着当代*社会发展的主流。他的境界既令人有高山仰止之感,而又是那样质朴无华。从郭明义身上我感到,国家、社会、群众对我们的认可,就是我们最应该珍视的荣誉。

观《郭明义》后感

郭明义1958年12月出生在xx市xx区齐大山镇一个普通的矿工家庭,1977年1月参*,并于1980年6月在部队加入**,1982年复员到鞍钢矿业公司工作。在鞍钢工作的28年里,郭明义先后做过大型矿用汽车司机、团支部书记、矿党委宣传干事、统计员、英语翻译和公路管理员。无论做什么,他都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30多年来,郭明义始终坚定理想信念,忠诚于党和*,自觉践行党的根本宗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助人为乐、促进*,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他死了,但他却如伟大领袖毛主度说的一样,他死的比泰山还重。这是最近一段时间,网络、电视、报纸等舆论宣传的重点,为此引起我对他的关注。有幸在最近观看了《郭明义》的电影,使我感触颇深。

郭明义同志30年如一日热心公益事业,帮助身边弱势困难群体,化解*群众之间的各种矛盾,给300多个濒临绝望和无助的困难家庭带来了生的希望;他用爱心“捂热”冷漠,甘做社会的“润滑剂”的事迹感动了*,也感动着我,甚至在全社会激发了爱的潮流;他用大爱营造着一个温暖祥和的社会环境;他资助了180多名特困中小学生,而这些资金全来自他和他的家庭的省吃俭用;他一生无偿献血累计相当于自身总血量的10倍!

有人说他是“不懂得生活的人”,可我不这么认为。他用自己的行动*了他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先锋,是我们国人的楷模,是我们后人的典范。身为一个新*的年轻的我,要学习他的先进事迹,要学习他心底无私、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要学习他持之以恒、爱心不移的坚定意志,要学习他追求真善美、崇尚*共处的崇高美德。

有人说“*”已经去了国外,现在外国人都在学习*,传承着*的精神。作为一名*人,我要加强道德修养,提高人格品行的感召力,结合自己日常的工作,开展有针对*的学习,努力做到无私奉献,刻苦专研*技术,不断提高为*服务的技能,把为我市企业服务当作毕生的事业,放在心里,放在首位,全心全意地为企业、为建德经济的发展服务。

郭明义是一位普通的矿工的儿子,是一位普通的*员,他是个“小人物”,他的事迹也不惊天动地,但点点滴滴却是可歌可泣,值得我们后辈好好学习,他的精神如同*一样,将永远激励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鞭策我们更加热爱**,热爱我们身边的人们,要更加热爱我们自己的事业,努力工作,踏实做人,用自己的人生来回报社会。

让我接过*的*,高举郭明义的旗,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伏首甘为孺子牛。

第2篇:文明生主要事迹

文明生主要事迹1

王玉娜同学是金龙山镇于店小学四年级学生,她是一个品学兼优的孩子。

在学校,她是老师的小助手,同学的好榜样。作为班级的学习委员,她时刻严格要求自己,课堂上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认真完成作业。班级作业本她管理得井井有条,收发及时。老师不在时她主动协助班长布置学习任务、管理班级,深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

她是一个有着极强的集体荣誉感的孩子,同学学习上有困难,她耐心帮助,不厌其烦。她的同桌是班上学习比较吃力的一个孩子,大家都觉得和这样的同桌一起学习负担太重,但是王玉娜同学主动要求和该生同桌,而且还积极主动的帮助其他学习有困难的是同学,她的热心于耐心感动着每一个孩子。

?

文明生主要事迹2

我叫王植,生于1999年2月,是东岳镇中心校五年级1班的一名小学生。我在学习上认真刻苦,各科成绩都很好;在实践中能够勤于动手,善于动脑,敢于大胆创新;我时时刻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都有突出表现,是同学们的好榜样。

一、刻苦学习,勇攀高峰

在学习中,我不怕困难,不向任何一道难题低头。虚心好问是我从小养成的好习惯,正是这种好习惯促使我不断发展,语文、数学、英语等各科的成绩好比芝麻开花节节高。在成绩面前,我从不骄傲,我认为,山外有山,天外有天,我必须不断努力,追求更高的目标。

二、团结友爱,乐于助人

平时,我不仅和学习成绩好的同学在一起谈心得、交流学习经验,争取更大进步;还经常主动关心班里学习较差的同学,我总是帮助后进生解答疑难、耐心讲解。

乐于助人也是我的一大特点。在班里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借给同学们学习用具等类似的例子举不胜举,每一件小事都饱含了我对班集体的热爱和对同学们的友情,我一直坚信:“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美好社会一天比一天好。”

三、快乐阅读,才艺相长

我热爱读书。从低年级开始,我就给自己定了一个长远的读书计划,要求自己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进行课外阅读,并坚持写日记。几年来,我有两篇习作在《小学生学习报》上发表。广泛的阅读丰富了我的知识,开阔了我的视野,也培养了我良好的道德情*。

我的每一个点滴进步,都和各位老师的*勤培育是分不开的。尤其是班主任老师给了我极大的鼓励。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一定不会辜负老师的期望,争取更大的进步。

第3篇:卢俊义的主要事迹介绍

导语:卢俊义是梁山的第二把交椅,虽然他不是自愿上的梁山,但也最终列入梁山好汉之一,这人内心正直,这样的*格让他在面对任何人时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卢俊义的主要事迹介绍内容,希望能给你带来帮助!

卢俊义这人内心正直,这样的*格让他在面对任何人时都能坚守自己的信念。宋*等人看中他的才能,就用计让官府认为他已经是梁山的人了,希望能够就以此逼迫他加入他们的阵营。在卢俊义被送入大牢后,蔡京看他武艺高又有谋略也对他动了心思。他把卢俊义叫到了面前,问他愿不愿意为他效力,愿意的话就能走出大牢并拥有荣华富贵的机会。可是卢俊义宁愿失去这个能够施展他抱负的机会,也不愿意做奸臣的走*,他坦然地拒绝了蔡京。卢俊义第一次来到梁山后,也拒绝了宋*向他抛来的橄榄枝,他不愿意落草为寇,一心一意想为大宋效忠。

卢俊义也有太过自信而盲目行动的*格不足。卢俊义的自负来源于他高强的武艺。这样的*格让他在对敌中有足够的勇猛,不管战争局势坏到了怎样的地步,他都确信自己能力挽狂澜。在征辽的战场上,他中了敌人的奸计,让他与大部队分开,陷入了包围圈。这时候大辽的四个将*来取他的*命,看到这一幕的宋*都为他担心,但是卢俊义自己一点也不担心,单*匹马迎敌,不仅取了其中一人的*命,还将剩下的三人打跑了。这是他过于相信自己而带来的胜利,但这样的*格也时常令他处于危险的地步。有一次打仗,他的朋友认为他应该亲自出马,不然的话会功亏一篑。但是卢俊义只是听听就算了,完全没放在心上。要不是跟随在他身边的人足智多谋又武艺高强,他的*命就到此终结,等不到他加官晋爵的那天了。

卢俊义的事迹很多,主要讲他在战场上对敌的表现。卢俊义本是大名府内的员外郎,出生富贵,家世清白,后来被宋*等人诓骗上了梁山,成为了梁山泊的二当家。他攻打童贯的时候,与他手下酆美交过手。卢俊义在马上大声斥责,问童贯现在不从马上下来,还要等到什么时候。童贯听了就对众人说,前面有埋伏,后面有追兵,面对这样的局势又能怎么办呢?这时他的下属酆美表示愿意付出自己的*命来报答童贯的知遇之恩,并吩咐众人跟牢童贯,先往济州方向逃,他来缠住卢俊义。说完,他就用*背拍打马匹向卢俊义冲去。仅仅斗了数个回合,卢俊义成功用*攻破酆美的防守,提住了他的腰,把他给活捉了。

在卢俊义的战斗生涯中,不仅这件事迹值得人传颂,他在征辽战争中的事迹也值得人称许。话说那一天已经到了傍晚,辽国四将与卢俊义就这么恰好遇上了。卢俊义身边就只有一杆*,一匹马,他面无惧意地与那四人战上了。卢俊义有勇有谋,见与那四人交战了两个多小时都没有个结果,他故意露出了破绽引诱对方攻击。对方中的一人果然上当,拿着*就砍了过来。卢俊义见此故作大声,那小将一时之间被惊住了,他看准这个时机用***地刺了下去。另外三人看到了卢俊义毫不拖泥带水的动作,心里感到了害怕,再也没有斗志骑着马逃走了。

在水浒传中,吴用为了让卢俊义被官府所追捕进而拉入他们团伙,就诱导卢俊义在自家的墙头上写下反诗一首。诗的意思是在芦花丛中有一叶扁舟,风流才子可以凭借这游玩。义士如果能明白这个道理,调转方向逃难就能够解决一切。这是一首藏头诗,四句话的开头一起看就是卢俊义反。那为什么卢俊义在书写完后没有看出来呢?原来在古代写诗不是一句诗单独成列,一般一列写四五个字就换列了,卢俊义反四个字被嵌在几十个字里,卢俊义自然没有看出来。卢俊义听信吴用的话往东南方向跑,在路过梁山的时候被好汉们抓上了山。他迟迟不肯点头答应加入梁山,没有办法,吴用先放了他随从下山。在离开前,他跟随从说他的主子在墙上写了一首反诗,这时他告诉随从的诗与诱导卢俊义写下得不一样了。前面两句只改了一个字,后面两句却完全不一样了。它被改过后的意思是有志气的人拿着宝剑在谋反的时候斩下奸佞的头。当然改过后的四句诗的开头连起来还是卢俊义反。对于这两首不一样的反诗,专家认为是作者在写完后忘记修改了。可是有人认为作者不会犯这样的错误,吴用在卢府说的诗内容像是为了安抚卢俊义的,如果念得是第二首,卢俊义就能发现吴用的意图了。他告诉随从的诗反意非常的明显,这也是为了让那随从印象深刻。总之无论诗写得是什么内容,最重要的是要告诉回家的仆人关于这首藏头诗要如何正确解读它的潜在意思,好让他能够添油加醋地对官府说。

在历史上宋*发起过起义,卢俊义也确实是领头人之一。但是宋朝是发生起义最多的朝代之一,宋*起义只是很小的一次,因此在史书上留下来的记载并不多。在一幅宋代画家所画的三十六人图像中完整记录了那三十六人的姓名外号,但卢俊义写作为卢进义。画像上的三十六人与水浒传是有出入的,没有出现林冲、一丈青等人物。卢家庄遗址是卢俊义的故里,关于历史上卢俊义的真实形象只能从当地的传说中窥探一二。据卢氏后人讲,历史上的卢俊义与小说有很大出入。他热心仗义,打架很有一套,但他不是出生于富贵之家。他是个农民,居住的房屋是用泥土垒起来的,院墙是用篱笆围成的,他常常在篱笆外种些瓜果蔬菜。那时候的卢家庄在大名府的郊外上,在大名府起义的宋*等人听说他武艺高强有意拉他入伙。那是个寒冷的冬天,农民们没有过冬的食物,卢俊义带领乡亲向官府提出拒绝纳税。他被官府捉拿押入了大牢,官府甚至为了给别的人一个威慑,放火烧了卢俊义的屋子。宋*等人从牢里劫出卢俊义,从此之后卢俊义落草为寇。后来被朝廷招安,他屡建战功,日子过得渐渐富裕起来。后来因为一次押送任务没有完成,他按律当斩。在无奈之下,他第二次加入起义*。为了血脉能延续,他的后代来到故乡躲藏起来,而对于卢俊义二次起义参加的是哪支队伍就不得而知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