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贵传的原文以及翻译
第1篇:蒋贵传的原文以及翻译
导语:蒋贵(1380年—1449年),字大富,*都人,祖籍浙*绍兴府诸暨县义安乡。?明代中期大将。蒋贵身材高大、孔武有力、擅长骑*。早期随燕王朱棣起兵,因功官任指挥佥事,后镇守边关,战功极多,官至平蛮将*、定西伯。正统十四年(1449年)去世,追赠其为泾国公、谥武勇。以下是小编从《明史·蒋贵传》中摘抄的原文以及翻译,以供参考。
原文
蒋贵,字大富,以燕山卫卒从成祖起兵。积功至昌国卫指挥同知。从大*征交?及沙漠,迁都指挥佥事,掌彭城卫事。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诸番叛,充右参将,从总兵官陈怀讨之。募乡导,绝险而进,薄其巢。一日十数战,大败之。进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七年复命为参将,佐怀镇松潘。明年进都督佥事,充副总兵,协方政镇守。又明年,诸番复叛,政等分道进讨。贵督兵四千,攻破任昌大寨。会都指挥赵得、宫聚兵以次讨平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无算。捷闻,进都督同知,充总兵官,佩平蛮将*印,代政镇守。
英宗即位,以所统皆极边地,奏增*士月粮。正统元年召还,为右都督。阿台寇甘、凉,边将告急。命佩平虏将*印,帅师讨之。贼犯庄浪,都指挥*源战死,亡士卒百四十余人。侍郎徐??劾贵,朝议以贵方选*甘州,势不相及。而庄浪乃??所统,责??委罪。置贵不问。
明年春,谍报敌驻贺兰山后。诏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迤西,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塞会剿。贵至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言前途无水草,引还。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言状,尚书王骥出理边务,斩敬,责贵立功。贵感奋,会朵儿只伯惧罪,连遣使入贡,敌势稍弱。贵帅轻骑败之于狼山,追抵石城。已,闻朵儿只伯依阿台于兀鲁乃地,贵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往袭。副将李安沮之,贵拔剑厉声叱安曰:“敢阻*者死!”遂出镇夷。间道疾驰三日夜,抵其巢。阿台方牧马,贵猝入马群,令士卒以鞭击弓?惊马,马尽佚。敌失马挽弓步斗贵纵骑蹂击指挥毛哈阿奋入其阵大败之复分*为两翼别遣百骑乘高为疑兵转战八十里。会任礼亦追敌至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以数骑远遁,西边悉平。
十四年正月,贵卒,年七十。赠泾国公,谥武勇。
【翻译】
蒋贵,字大富,作为燕山卫的士兵跟随成祖起兵,靠累积功劳升职到昌国卫指挥同知。跟随大*征讨交?及沙漠,提拔为都指挥佥事,负责彭城卫的*务。
宣德二年,四川松潘的少数民族叛乱,蒋贵担任右参将,跟随总兵官陈怀*叛*。招募向导,越过险要的地形进*,接近了敌人的巢穴。一天打了十多仗,大败叛*。升任都指挥同知,镇守密云。宣德七年,又任命为参将,帮助陈怀镇守松潘。次年,升任都督佥事,代理副总兵,帮助方政镇守松潘。又过了一年,各少数民族又叛乱,方政等人分路进兵*。蒋贵率领兵力四千,攻破了任昌的大寨。会合都指挥赵得、宫聚的队伍,依次平定了龙溪等三十七寨,斩首一千七百级,投崖坠水死者没法计算。捷报传到朝廷,升任都督同知,代理总兵官,佩平蛮将*印,代替方政镇守松潘。
英宗即位以后,蒋贵因为所统领的地方都是非常偏远的边境地区,上奏请求增加*士每个月的粮食供应。正统元年,召蒋贵回到朝廷,任右都督。阿台侵犯甘州(今甘肃张掖)、凉州(今甘肃武威),边疆的守将向朝廷告急,朝廷命令蒋贵佩戴平虏将*的大印,统帅*队*。叛*进犯庄浪,都指挥*源战死,阵亡士卒一百四十余人。侍郎徐??*劾蒋贵,朝廷开会讨论认为蒋贵刚选兵出发去甘州,势必来不及救援。而庄浪归徐??所统率,追究徐??推脱罪责的责任。把蒋贵的事情放在一边,不予追究。
次年春天,谍报敌*驻扎在贺兰山的后面。皇帝下诏命令大同总兵官方政、都指挥杨洪出大同向西,蒋贵与都督赵安出凉州长城关口会合围剿。蒋贵到了鱼儿海子,都指挥安敬说前面的路上没有水草了,率兵返回。镇守陕西都御史陈镒上奏告状,尚书王骥出京负责处理边疆事务,斩了安敬,责令蒋贵立功免罪。蒋贵感动振奋。正好朵儿只伯害怕罪责被追究,接连派使者入京上贡,敌人的势头稍稍减弱。蒋贵率领轻骑兵在狼山击败叛*,追到石城。战斗停止了,听说朵儿只伯去到兀鲁乃地依附了阿台,蒋贵带领二千五百人为前锋前往突袭。副将李安劝阻他,蒋贵拔剑厉声斥责李安说:“敢阻挡进*者死!”于是出了镇夷。从小路疾驰了三天三夜,抵达了叛*的巢穴。阿台正在放马,蒋贵突然冲入马群,命令士卒用鞭子击打弓?,让马受惊,马都跑散了。敌人失去了战马,带着弓箭,步行和明*战斗。蒋贵放开骑兵,践踏攻击,指挥毛哈阿奋勇冲入敌阵,大败敌*。又把兵分为两翼,另外派一百骑兵占领高地作为疑兵,边打边行八十里。正好任礼也追击敌人到了黑泉,阿台与朵儿只伯带着几个骑兵远远地逃走了,西方边境都平定了。
正统十四年正月,蒋贵去世,时年七十。朝廷追赠他为泾国公,谥号为武勇。
第2篇:贾生列传原文以及翻译
文言文在初中,高中中的平时考试、期末考试中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所以,多做一些关于文言文翻译的题目,不仅能熟能生巧,掌握知识,最重要的是能使你语文的文言文水平提升。这篇贾生列传原文以及翻译,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原文】
贾生名谊,雒阳人也。年*,以能诵诗属书闻於郡中。吴廷尉为河南守,闻其秀才,召置门下,甚幸爱。孝文皇帝初立,闻河南守吴公治平为天下第一,故与李斯同邑而常学事焉,乃徵为廷尉。廷尉乃言贾生年少,颇通诸子百家之书。文帝召以为博士。
是时贾生年二十余,最为少。每诏令议下,诸老先生不能言,贾生尽为之对,人人各如其意所欲出。诸生於是乃以为能,不及也。孝文帝说之,超迁,一岁中至太中大夫。
贾生以为汉兴至孝文二十余年,天下和洽,而固当改正朔,易服*,法制度,定官名,兴礼乐,乃悉草具其事仪法,*尚黄,数用五,为官名,悉更秦之法。孝文帝初即位,谦让未遑也。诸律令所更定,及列侯悉就国,其说皆自贾生发之。於是天子议以为贾生任公卿之位。绛、灌、东阳侯、冯敬之属尽害之,乃短贾生曰:「雒阳之人,年少初学,专欲擅权,纷乱诸事。」於是天子后亦疏之,不用其议,乃以贾生为长沙王太傅。
贾生既辞往行,闻长沙卑湿,自以寿不得长,又以适去,意不自得。及渡湘水,为赋以吊屈原。
贾生为长沙王太傅三年。岁余,贾生徵见。孝文帝方受厘,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居顷之,拜贾生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文帝之少子,爱,而好书,故令贾生傅之。
文帝复封淮南厉王子四人皆为列侯。贾生谏,以为患之兴自此起矣。贾生数上疏,言诸侯或连数郡,非古之制,可稍削之。文帝不听。
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贾生之死时年三十三矣。
【翻译】
贾生名叫贾谊,是洛阳人。在*岁时就因诵读诗书会写文章而闻名当地。吴廷尉担任河南郡守时,听说贾谊才学优异,就把他召到衙门任职,并非常器重。汉文帝刚即位时,听说河南郡守吴公政绩卓著,为全国第一,而且和李斯同乡,又曾向李斯学习过,于是就征召他担任廷尉。吴廷尉就推荐贾谊年轻有才,能精通诸子百家的学问。这样,汉文帝就征召贾谊,让他担任博士之职。
当时贾谊二十有余,在博士中最为年轻。每次文帝下令让博士们讨论一些问题,那些年长的老先生们都无话可说,而贾谊却能一一回答,人人都觉得说出了自己想说的话。博士们都认为贾生才能杰出,无与伦比。汉文帝也非常喜欢他,对他破格提拔,一年之内就升任太中大夫。
贾谊认为从西汉建立到汉文帝时已有二十多年了,天下太平,正是应该改正历法、变易服*、订立制度、决定官名、振兴礼乐的时候,于是他草拟了各种仪法,崇尚黄*,遵用五行之说,创设官名,完全改变了秦朝的旧法。汉文帝刚刚即位,谦虚退让而来不及实行。但此后各项法令的更改,以及诸侯必须到封地去上任等事,这都是贾谊的主张。于是汉文帝就和大臣们商议,想提拔贾谊担任公卿之职。而绛侯周勃、灌婴、东阳侯、冯敬这些人都嫉妒他,就诽谤贾谊说:“这个洛阳人,年纪轻而学识浅,只想独揽大权,把政事弄得一团糟。”此后,汉文帝于是就疏远了贾谊,不再采纳他的意见,任命他为长沙王太傅。
贾谊在担任长沙王太傅的第三年。一年多之后,贾谊被召回京城拜见皇帝。当时汉文帝正坐在宣室,接受神的降福保佑。因文帝有感于鬼神之事,就向贾谊询问鬼神的本原。贾谊也就乘机周详地讲述了所以会有鬼神之事的种种情形。到半夜时分,文帝已听得很入神,不知不觉地在座席上总往贾谊身边移动。听完之后,文帝慨叹道:“我好长时间没见贾谊了,自认为能超过他,现在看来还是不如他。”过了不久,文帝任命贾谊为粱怀王太傅。粱怀王是汉文帝的小儿子,受文帝宠爱,又喜欢读书,因此才让贾谊当他老师。
汉文帝又封淮南厉王的四个儿子都为列候。贾谊劝谏,认为国家祸患的兴起就要从这里开始了。贾谊又多次上疏皇帝,说有的诸侯封地太多,甚至多达几郡之地,和古代的制度不符,应该逐渐削弱他们的势力,但是汉文帝不肯听从。
几年之后,粱怀王因骑马不慎,从马上掉下来摔死了,没有留下后代。贾谊认为这是自己作太傅没有尽到责任,非常伤心,哭泣了一年多,也死去了。死的时候年仅三十三岁。
第3篇:《三国志·蒋琬传》的原文及翻译
【原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师将*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节选自《三国志?蒋琬费?姜维传》)
【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杀死。*师将*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格向来简略,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其傲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如果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不能攻克,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过去偏*入羌,郭淮失败逃走,考虑事情长短得失,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至延熙九年(246)去世,谥号为“恭”。
【习题及*】
三国志
蒋琬字公琰,零陵湘乡人也。弱冠与外弟泉陵刘敏俱知名。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除广都长。先主尝因游观奄至广都,见琬众事不理,时又沉醉,先主大怒,将加罪戮。*师将*诸葛亮请曰:“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先主为汉中王,琬入为尚书郎。亮卒,以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素*简略,琬与言论,时不应答。或欲构戏于琬曰:“公与戏语而不见应,戏之慢上,不亦甚乎!”琬曰:“人心不同,各如其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戏欲赞吾是耶,则非其本心,欲反吾言,则显吾之非,是以默然,是戏之快也。”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作事愦愦,诚非及前人。”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琬曰:“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主者重据听不推,则乞问其愦愦之状。琬曰:“苟其不如,则事不当理,事不当理,则愦愦矣。复何问邪?”后敏坐事系狱,众人犹惧其必死,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其好恶存道,皆此类也。
琬以为昔诸葛亮数窥秦川,道险运艰,竟不能克,不若乘水东下。乃多作舟船,欲由汉、沔袭魏兴、上庸。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而众论咸谓如不克捷,还路甚难,非长策也。琬承命上疏曰:“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由是琬遂还住涪。疾转增剧,至九年卒,谥曰恭。
(节选自《三国志?蒋琬费?姜维传》)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除广都长除:授职。
b.或欲构戏于琬曰构:陷害。
c.又督农杨敏曾毁琬曰毁:诋毁。
d.道险运艰,竟不能克克:克服。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3分)()
a.琬以州书佐随先主入蜀天子以生人付公理
b.公与戏语而不见应君乃反迎而贺
c.戏之慢上,不亦甚乎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d.事不当理,则愦愦矣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7.下列各句编为四组,都能表现蒋琬“好恶存道(合乎道义)”的一组是(3分)()
①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②琬与言论,时不应答
③面从后言,古人之所诫也④吾实不如前人,无可推也
⑤琬心无适莫,得免重罪⑥会旧疾连动,未时得行
a.②④⑤b.①④⑤c.①②④d.③⑤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蒋琬做广都县令时,经常喝得大醉,什么公务都不管。刘备有一次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看到蒋琬诸事不理,大怒,要将他治罪杀死。
b.蒋琬与杨戏说话,杨戏有时不应答他。但蒋琬并不认为他的行为是辱慢自己,而是显示出了他为人实诚痛快。
c.督农杨敏曾经批评蒋琬“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蒋琬承认自己“确实比不上前人”,不同意去追究杨敏的毁谤之责。
d.大家议论认为从水路进攻魏国,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了大家意见,改变了主意。
9.断句和翻译。(10分)
(1)用“/”给下面的文段断句。(4分)
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2)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①先主雅敬亮,乃不加罪,仓卒但免官而已。
②或以白琬,主者请推治敏。
5.d(克:攻破,战胜。)
6.c(助词,无义,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a项,介词,凭借……的身份。/介词,把。b项,连词,表转折,却/连词,表递进。d项,连词,那么、就/连词,但是。)
7.b(②写杨戏素*简略,⑥写未能依时出兵。)
8.a(并非特意到广都考察蒋琬,而是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往的。)
9.(1)昔偏*入羌/郭淮破走/算其长短/以为事首/宜以姜维为凉州刺史/若维征行/衔持河右/臣当帅*为维镇继/今涪水*通/惟急是应/若东北有虞/赴之不难。
(每错、漏、多3处扣1分)
(2)①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得分点:雅、但、大意)
②有人把这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
(得分点:或、白、大意)
参考译文:
蒋琬,字公琰,零陵郡湘乡县人。他二十岁上与表弟泉陵人刘敏都成为当地名人。蒋琬以州书佐的身份跟随先主刘备入蜀,升为广都县县长。刘备曾在一次外出视察时突然前至广都县,看到蒋琬诸般公务都不管,当时又喝得大醉,故此大怒,要将他治罪杀死。*师将*诸葛亮为蒋琬求情说:“蒋琬,乃社稷栋梁之才,其才干不止于治理一个百里的小县。他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表面文章夸饰,希望主公深加考察。”刘备一向敬重诸葛亮,于是没有治蒋琬的罪,匆忙之中只罢免他的官而已。
刘备为汉中王,蒋琬入朝为尚书郎。诸葛亮去世,朝廷任命蒋琬为尚书令。东曹掾杨戏*格向来简略,蒋琬同他谈话,他有时不应不答。有人想在蒋琬面前诬陷他,便对蒋琬说:“您与杨戏讲话而他不答理,其傲慢上级,不是太过分了吗!”蒋琬回答说:“各人心*不一样,就像人的容貌有差异,当面应承背后非议,这是古人告诫人们注意之事。杨戏想要赞成我,但不是他的本心,想要不赞成我,又怕暴露我的不是,所以默然不应,这正是他的诚实之处啊!”又督农杨敏曾经毁谤过蒋琬说:“做事昏昏然,确实不如前人。”有人以此话告诉蒋琬,主管官员请求让他们去推究其事治罪杨敏,蒋琬说:“我确实不如前人,有什么可推究杨敏的呢?”主管官员再次陈说而蒋琬不允推究。主管官员则请蒋琬去责问杨敏说他昏昏糊糊的情状。蒋琬说:“如果不如前人,则处事不合理,处事不合理,则昏昏糊糊。还有什么好问的呢?”后来杨敏犯罪坐监,大家都担心他必死无疑,而蒋琬心中不存成见,故杨敏得以免除重罪。蒋琬的好恶爱憎合乎道义,都像这样。
蒋琬考虑到过去诸葛亮数次出兵秦川,因道途险恶运输艰难,最后都不能攻克,不如改从水路顺势而下。于是多造战船,打算从汉、沔地区袭击魏国的魏兴、上庸一带。恰逢他旧病连续发作,没有及时去这么做。而大家议论都认为如果不能迅速取胜,退路十分艰难,这并非长远之计。蒋琬接受大家意见上疏后主说:“过去偏*入羌,郭淮失败逃走,考虑事情长短得失,认为凉州是最重要的事情,应当以姜维为凉州刺史。如果姜维出征,与敌人对峙河右之地,为臣则统领大*为姜维后援。如今涪地水*通,可以应急,如果东北一线有战事,奔赴救援不难。”于是蒋琬退还驻守涪县。病情加剧,至延熙九年(246)去世,谥号为“恭”。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