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排名魏姓及来历

第1篇:百家姓排名魏姓及来历

每一个姓氏的都有着一个深深的故事,想了解了魏姓是怎样的吗?本文由小编为大家搜集的百家姓排名魏姓及来历,欢迎大家阅读!

魏姓在新百家姓排名:第46位、旧百家姓排名:第30位

姓氏源流

魏(wèi)姓源出有四:

1、出自姬姓,为周文王裔孙毕万之后,以邑为氏或以国名为氏。据《元和姓纂》、《史记·魏世家》、《通志·氏族略》等有关资料所载,周文王第15子毕公高受封于毕,其孙毕万在毕国被西戎攻灭后,投奔到晋国,成为大夫。因功,被赐魏地为邑,其后子孙以邑为氏,称为魏氏。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建立魏国,公元前225年被秦所灭后,亡国的魏国王族以国名为氏,形成魏姓最重要的一支。史称魏姓正宗。

2、出自芈姓,为颛顼帝的后裔魏冉之后,后改姓魏。据《史记》等有关资料所载,战国秦昭襄王时有国相、穰侯、昭襄王母宣太后异父弟魏冉,本楚人,芈姓,后改姓魏。

3、出自外姓改姓魏:

①出自高姓改姓魏。南宋蒲*人有魏了翁,庆元进士,本高氏,后改姓魏。

②出自李姓改姓魏。明代有昆山人唯校,其先世本李姓,弘治进士,后改姓魏。

4、出自少数民族改汉姓或为少数民族固有之姓:

①满族倭彻赫氏、佤族斯内氏、鄂伦春族魏拉依尔氏改汉姓为魏。

②土家、蒙古、彝、回、朝鲜等族均有魏姓者。

得姓始祖:毕万。毕万。据有关资料所载,魏姓为黄帝的姬姓嫡裔,他们原为毕国人。周文王的十五子毕公高受封于毕(今陕西省西安、咸阳两地之北),后毕国为别国所灭,其后裔万仕晋(今山西省境),成为晋国大夫。晋献公是当时晋国一名很有雄心壮志的君主,在位期间攻克了周围的许多小国,使晋国一度成为当时的强国之一。献公念毕万在晋国灭霍、耿、魏三国*勋卓着,于是将原是姬姓国的魏地赐给毕万为邑。公元前445年,毕万的后代魏斯与韩、赵两家共同瓜分了晋国,自立诸侯,建国为魏,公元前225年,魏国即为秦所灭,亡国后的魏国王族子孙遂以国为姓。毕万也就被后人尊为魏姓族人的得姓始祖。

第2篇:劳姓在百家姓排名介绍及来历

姓名每个人都有,这是一个人身份的象征,是表明家族的字。人们推测,姓的由来是在远古时期,氏族部落对图腾的信仰而来的。久而久之,也就成了我们如今的姓。本内容由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劳姓在百家姓排名介绍及来历,欢迎大家借鉴!

劳姓

劳姓,*姓氏之一。分布很广,今上海松*,天津武清,山东鱼台、平度,内蒙古乌海,山西太原,广东*门,广西田林,*西九*,云南邱北、陇川等地均有分布。汉族、瑶族、回族、壮族等多个民族有此姓。

汉代有劳*、宋代有劳?(任城人)、明代有劳钺(九*人)、劳樟(崇德人)、清代有劳潼(南海人)、近代有劳乃宣等名人。

姓氏源流

源流一

起源于汉代,是一个以山为氏的姓。的风景胜地——崂山。崂山在古代的时候称为劳山。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自为体系,很少去与外界的人交往。相传在秦始皇时期,方士徐福带领着5000童男童女出海访仙,就是从崂山上的船,后徐福子孙世居于此。居住在崂山的人一直到西汉时才开始与外界的人交往,也就是从这时开始,他们成为了汉王朝的百姓。汉王朝在这个时候赐他们为劳姓。世代相传。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市东面的海面上,有一个有名源流二

源于禽名,出自先秦时期酷吏博劳,属于以官职称号为氏。在典籍《广韵》中记载:“古有博劳。”博劳,原本是一种小型鸟类,为候鸟*猛禽,古代称其为“?”,亦称百劳、浊温,在医*典籍《本草》中称作“博劳”,今动物学书籍中通称“伯劳”。

源流三

源于地名,出自唐朝时期*陵劳劳亭,属于以山名为氏。*陵劳劳亭,自三国以来就是一个非常着名的地名,为孙吴国时期所建。*陵,故址在今*苏省南京市区南部,“劳劳亭”在古代是人们送别之所,特别是在唐朝诗仙李白撰写了《劳劳亭》一诗之后,其名更着。

总结:看完小编整理的文章,大家对劳姓有了解了吧。姓氏是*文化的一部分,有很多个,有的很少在生活见到,厨房里面的柴米油盐也是姓氏之一。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雷姓在百家姓排名和来历介绍

2.孟姓百家姓排名介绍

3.骆姓在百家姓排名介绍

4.百家姓排名2023年排名及百家姓来历

5.百家姓排名2023梁姓排名

6.百家姓的来历

7.*百家姓中越姓的来历

8.百家姓之谌姓起源来历

9.百家姓之璩姓的来历

10.2023年百家姓排名_最全百家姓排名

第3篇:百家姓戴姓排名及介绍

戴姓在百家姓中也算是家族大一点的姓氏,下面是应届毕业生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百家姓戴姓排名及介绍,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戴姓在宋版《百家姓》排名第116位,是当今*姓氏排行第五十四位的姓氏,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零点四。在大*区及海外华人中皆有分布,其中华东地区约占所有戴姓人口的六成。

姓氏起源:

源流一

源于子姓,出自商朝后裔、周朝诸侯国宋国君主宋戴公的谥号,属于以谥号为氏。据史料记载,周公旦在平定“管、蔡、霍三监之乱”后,封商纣王之庶兄微子启(子姓)于商的旧都(今河南商丘南),建立宋国,建都商丘。微子启逝世后,其弟仲衍嗣位为宋公。传至宋国的第十一位国君(公元前799~前766年在位),逝世后被谥为戴公。宋戴公传位于宋武公子司空),其余诸子以谥号“戴”为氏,形成戴氏一族。宋国执政的华氏、乐氏、老氏、皇氏,四族统称戴氏,《左传》昭公八年(公元前534年)九月,有记载「宋戴恶会之」,戴恶应为其他未立氏的戴公子后裔。

另,宋朝学者戴植在所撰的《鼠璞》一书中说:“殷氏有改为戴者,以义改也。”所谓“以义改也”,并非指的是两个姓氏在字义上的相通,而是指他们系出一源。

源流二

源自春秋时期诸侯国戴国。戴国被郑国灭掉后,其王族后裔及子民遂以国为姓以纪念故国,属于以国名得姓;是戴姓重要支系之一。戴国首任受封国君一说为子姓殷商皇族后裔,另一说为姬姓宗族子弟。

考古工作者发现在古戴国封地(今河南民权县东北一带)出土的青铜器铭文中有叔庆父之妻为姬姓之记载,姬周有同姓不通婚的习俗;《春秋释地韵编》和《*古今地名大字典》皆称戴国是子姓国;《通志。氏族略》列戴国为周朝姬姓“不得姓之国”;查周所封之五十五个同姓国中也没有戴国。《路史。国名》列在子姓商族之后;因而戴国更可能是子姓诸侯国。更有一种未*实的说法为戴国首任受封国君戴平公是商王帝乙的侄子,也就是商纣王的堂兄弟,周朝灭商后因臣服周武王而受封为诸侯。

另外,卫有戴公,卫康叔10世孙,姬姓。曹有戴伯,姬姓。鲁桓公生僖叔牙,牙生戴伯兹,姬姓。宣公十五年,有召戴公,周卿士,姬姓。

源流三

源于蒙古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附载蒙古八旗姓》、《黑龙*志稿·氏族》记载:

(1)蒙古族巴逊氏,亦称把孙氏、博斯沁氏,世居克什克腾(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basun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卜氏。

(2)蒙古族岱齐特氏,亦称戴特氏,世居喀喇沁(今内蒙古赤峰喀喇沁旗)。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满语为daicit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

(3)蒙古族塔塔儿氏,源出元朝时期成吉思汗的世仇塔塔儿部,世居察哈尔(今河北张家口一带,包括河北、内蒙乌兰察布盟、锡林郭勒盟一部、山西部分地区)。后有满族引为姓氏者,改称塔塔喇氏,满语为tatarhala.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谭氏等。

(3)。蒙古族戴卜罗氏,出自陈蒙古八旗的岱簸罗氏族,在清康熙二十六年(公元1687年),该族奉命随蒙古八旗和汉*八旗派驻辽宁丹东凤凰城,屯垦于瑷河沿岸的影壁山附近,满语称其为daibolohala,清朝晚期以后改汉姓为戴氏,主要聚居于凤城大堡蒙古族镇。

源流四

源于满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据史籍《清朝通志·氏族略·满洲八旗姓》记载:

(1)满族达尔充阿氏,满语为darconggahala,世居吉阳(今黑龙*萝北集达河北岸)、黑龙*流域等地,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2)满族戴佳氏,亦称达佳氏、大佳氏、戴拉氏,源出唐朝时期渤海国皇室大氏家族,满语为daigiyahala,世居杭间(今辽宁)、浑郭(今辽宁)等地。后有蒙古族引为姓氏者。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代氏。

(3)满族乌苏氏,亦称吴苏哈里氏,源出金国时期女真温古孙部(吾古孙、乌孙),以部为氏,满语为usunhala,汉义“水”,世居乌苏(今吉林伊通)、瓦尔喀(今南自长白山、图门*以北,北自黑龙*下游乌扎拉地方以南,东至俄罗斯滨海地区南部)、讷殷(今吉林抚松松花*上游流域)、长白山等地,是满族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清朝中叶以后多冠汉姓为戴氏、乌氏、吴氏、苏氏、关氏、穆氏、柏氏、武氏、常氏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