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译文及原文赏析
第1篇:《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译文及原文赏析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虽则如云。匪我思存。缟衣綦巾,聊乐我员。
出其??,有女如荼。虽则如荼,匪我思且。缟衣茹?,聊可与娱。
注释
东门:城东门,是郑国游人云集的地方。
如云:形容女子众多。
虽则:虽然。
匪:非。思存:想念。思:语助词。存:一说在;一说念;一说慰藉。
缟(gǎo):白*;素白绢。綦(qí)巾:暗绿*头巾。
聊:且,愿。员(yún):同“云”,语助词。一说友,亲爱。
?(yīn)?(dū):城门外的护门小城,即瓮城门。
荼:茅花,白*。茅花开时一片皆白,此亦形容女子众多。
思且(jū):思念,向往。且,语助词。一说慰藉。
茹(rú)?(lǘ):茜草,其根可制作绛红*染料,此指绛红*蔽膝。“缟衣”、“綦巾”、“茹?”之服,均显示此女身份之贫贱。
参考译文
我走出了城东门,只见女子多如云。虽然女子多如云,但不是我心上人。身着白衣绿裙人,才让我乐又亲近。
我走出了外城门,只见女子多如花。虽然女子多如花,但不是我爱的人。身着白衣红佩巾,才让我爱又欢欣。
赏析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是*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这是一位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专一不二的小诗。全诗二章,每章六句。此诗朴实无华,明白如话,表现了当时男女之间纯洁的爱情,也蕴含着是对那些喜新厌旧、见异思迁的人的曲折婉转的批评之意。
对于这首诗的背景,旧说颇有争议。《毛诗序》以为是“闵乱”之作,在郑之内乱中“兵革不息,男女相弃,民人思保其室家焉”;朱熹《诗集传》则称是“人见淫奔之女而作此诗。以为此女虽美且众,而非我思之所存,不如己之室家,虽贫且陋,而聊可自乐也”。清姚际恒《诗经通论》并驳前二说,认为此诗非淫奔之诗,并断诗中“缟衣綦巾”者为主人公妻室。清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引《夏小正》传谓“缟衣为未嫁女所服之”,断此诗主人公的爱恋对象为恋人。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写男子表示对爱恋对象(或其妻子)专一不二的诗。
郑之春月,确如姚际恒所说,乃是“士女出游”、谈情说爱的美妙时令。《郑风·溱洧》一诗说,在清波映漾的溱水、洧水之畔,更有“殷且盈”的青年男女,“秉兰”相会、笑语“相谑”,互相赠送着象征爱情的“芍*”之花。这首《郑风·出其东门》所展示的,则是男女聚会于郑都东门外的一幕,那景象之动人,也决不逊*于“溱洧”水畔。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出其??,有女如荼”——二章复叠,妙在均从男主人公眼中写来,表现着一种突见众多美女时的惊讶和赞叹。“如云”状貌众女之体态轻盈,在飞*流丹中,愈显得衣饰鲜丽、缤纷照眼;“如荼”表现众女之青春美好,恰似菅茅之花盛开,愈见得笑靥灿然、生气蓬勃。诗中的主人公也是个有血有肉的男人,也是富有爱美之心的男人。面对着如许众多的美丽女子,纵然是枯木、顽石,恐怕也要目注神移、怦然动心的。
在迈出城门的刹那间,此诗的主人公也被这“如云”“如荼”的美女吸引了。那毫不掩饰的赞叹之语,正表露着这份突然涌动的不自禁之情。然而,人的感情是奇特的,“爱情”则更要微妙难猜:“虽则如云,匪我思存”、“虽则如荼,匪我思且”——虽然社会上美女如云,但我的心思真的没有在她们身上。她们都比不上我的心上人。她虽然成天穿着简陋的衣服,朴素的白娟衣裳,戴着青黑*的头巾;她虽然远不如大街上美女们花枝招展,但我爱她,我也以此生有她而足为乐矣!在众多美女前怦然心动的主人公,真要作出内心所爱的选择时,吐语竟如此出人意料。两个“虽则……匪我……”的转折句,正以无可动摇的语气,表现着主人公的情有独钟。接着就是他那幸运的恋人出场:“缟衣綦巾,聊乐我员”、“缟衣茹?,聊可与娱”二句,即带着无限的喜悦和自豪,将这位恋人推了出来。而且,“缟衣綦巾”“缟衣茹?”,均为“女服之贫贱者”(朱熹),主人公所情有独钟的,竟是这样一位素衣绿巾的贫贱之女。只要两心相知,何论贵贱贫富——这便是弥足珍惜的真挚爱情。主人公以断然的语气,否定了对“如云”“如荼”美女的选择,而以喜悦和自豪的结句,独许那“缟衣茹?”的心上人,也足见他对伊人的相爱之深。
由此回看诗章之开篇,那对东门外“如云”“如荼”美女的赞叹,其实都只是一种渲染和反衬。当诗情逆转时,那盛妆华服的众女,便全在“缟衣綦巾”心上人的对照下黯然失*了。这是主人公至深至真的爱情所投*于诗中的最动人的光*,在它的照耀下,贫贱之恋获得了超越任何势利的价值和美感。
第2篇:《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全文翻译赏析
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译文]他家虽在我近旁,人却像在远方。
[出自]春秋《诗经·国风·郑风·东门之墠》
东门之墠,茹藘在阪。其室则迩,其人甚远。
东门之栗,有践家室。岂不尔思?子不我即。
注释:
墠(善shàn):经过清除平整的土地。一作“坛”。“墠”犹“垣”,指堤。
茹藘(如绿rúlǜ):茜草,绛*染料。
阪(板bǎn):斜坡。头两句说东门外有堤,堤有阪,阪有茜草。
践:齐,指排列整齐。《集传》:“践,排列貌。”
家室:指诗中女主人公自家的居室。
即:接触。
译文1:
东门长堤一道,坡上长着茜草。那屋子近在眼前,那人儿可真遥远。
栗树挨着东门,小屋齐齐整整。怎么不巴望你来?望你来你偏不肯。(余冠英的译文)
译文2:
东门之外有广场,茜草生在山坡上。两家房屋虽接近,人儿却像在远方。
东门外面一株栗,有户人家好整齐。难道我不想念你,你不找我我心急。
【概要】思念近在咫尺的情人。
赏析:
本诗两章的头两句应合观,诗人点明她所热恋的男子的住处及周围环境。诗人爱屋及乌,在他的心目中这儿是多么优美、多么迷人啊!我们随着她那深情的目光,可以看到城东那块开阔的土坪,这是用人工开拓出来的,不消说,这也有着她所爱者的*勤汗水,也许正因为这样,她才特别用了一个“墠”字。紧挨着土坪有座小山坡,沿着山坡长满了茜草,附近还有茂密成荫的粟树,她那朝思暮想的心上人的小屋就座落其中。她凝望着,痴想着……茜草的根是染大红*嫁衣最好的材料,而栗树薪也是人们嫁娶要用的东西,这一下不免触动了她敏感的神经,忍不住要和盘托出自己的心事,这就是两章诗的后两句的内心倾诉:首章诗人埋怨所恋者“其室则迩,其人甚远”。依常理,主人没有外出,则室迩人近,而此云“室迩人远”,何其反常!头句是实写,讲的是实在的空间距离长度,后句则着眼于情感体验,讲的是诗人潜意识驱动下形成的心理距离长度。从下章两句可知,造成这一心理距离长度的原因是:“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诗人是单相思,我虽想念着他,他却无情于我,故觉得咫尺天涯。从“室迩人远”的反差中,展现了诗人感情虚掷的委屈,爱情失落的痛苦,较之直说,显得有简约委婉之趣。姚际恒《诗经通论》有一段精妙分析,他说:“‘其室则迩,其人甚远’,较《论语》所引‘岂不尔思,室是远而’所胜为多。彼言‘室远’,此偏言‘室迩’,而以‘远’字属人,灵心妙手。又八字中不露一‘思’字,乃觉无非思,尤妙。‘思’字于下章始露之。‘子不我即’正释‘人远’,又以见人远非果远也。”
整首诗歌,虽然仅有两章32字,然歌词委婉隽永,缠缠绵绵,曲曲折折,大有余音绕梁的美感效应。
第一章前两句“东门之墠,茹藘在阪”,起兴当中含有比喻,以红茜草隐喻男子心中所思的女子,以颜*的醒目勾动读者的审美冲动,惊醒、激发读者的审美联想。不止是旧说所谓“触景生情,堵物思人”。后两句“其室则迩,其人则远”,写的是女子在男子心目中的感觉,用语极为精炼、准确,将相思而不得见的心情写得出神入化。作者以一种近似反常的距离感,暗示出男子心目中女子对他情感的投入程度。这种心理感觉,类似于当代诗人顾城《远与近》一诗中“你看我时很远,你看云时很近”所揭示的心理与情感模式。同样是咫尺天涯,似近而实远,用不同的感觉意象写出来,却共同具有“情趣、象趣、理趣”,让人回味不尽。明孙鑛《批评诗经》评这两句:“用语工绝,后世情语皆本此!”看来绝非媚语。仅此两句,便将双方行迹之近(“室迩”)与感情之疏(“人远”),通过强烈的对比,描写得淋漓尽致,这完全得力于作者艺术技巧及心理感悟的灵通与投入。
后一章,前两句“东门之栗,有践家室”,我认为不能做寻常理解,旧说将“践”解释为“浅陋”或“陈列”,断此为“即景生情”之词。我认为这些都不能完全解释诗歌本意。按诗歌的情感逻辑,第二章表达的不仅是女子的思念,更有女子的示好之意。开章谓“东门之栗”,不仅起兴,更为引起下句“有践家室”之喻。此处的“践”,若按“践踏”的引申意训为“伸入”,则诗歌明里是写东门外的栗树枝条已经伸入我家庭院,实质上是写男子已经走进女方的心里。这样才会有后面的“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言明我早就在想着你,只是你一直不来和我亲近。如此,诗意一下子就明晰起来,显露出男子原本是缺乏足够的勇气与自信,故而觉着姑娘好像离他很远。而姑娘虽然心理面深爱着这位男子,却因为*格内向,没有足够的表示,故而造成了彼此的误解。这种状况,正是情窦初开的青年男女,在热恋之前特有的感情特征,非常符合生活中一般的恋爱规律。即此看来,古人所谓的“淫奔”之说,在这里也站不住脚。他们之所以欲进而未进,完全是由于相爱双方“止乎礼仪”,心有所思而行动有所顾忌,用理智克制着内心里不可抑制的情感,这怎么能算作“淫奔”之诗呢?即便最后一句“岂不尔思?子不我即”,貌似灼热的反诘语气,也完全只是姑娘的心里所语,表面上一定还是一副非常*冷的样子,这很符合初恋姑娘的举止神态,也与诗歌第一章男子的心理感觉相吻合。另外,诗歌第二章前两句“东门之栗,有践家室”,按《诗经百科辞典》的解释,还暗示着姑娘已经到了“女大当婚”的年龄了。因为可践家室之栗,必是深秋之栗,已经成熟,而古代风俗,金秋乃嫁娶之期。故而姑娘思嫁,理所当然。此说亦可与后面两句“岂不尔思,子不我即”相通,因此,亦可纳入诗意。(作者:龙文鞭影)
第3篇:《国风郑风·山有扶苏》原文翻译及赏析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桥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注释
①扶苏:树木名。一说桑树。
②隰(xí):洼地。华(huā):同“花”。
③子都:古代美男子。
④狂:狂妄的人。且(jū):助词。一说拙、钝也。
⑤桥:通“乔”,高大。
⑥游龙:水草名。即荭草、水荭、红蓼。
⑦子充:古代良人名。
⑧狡童:姣美的少年。一说为狡狯的少年。
翻译
山上有茂盛的扶苏,池里有美艳的荷花。没见到子都美男子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狂徒。
山上有挺拔的青松,池里有丛生的水荭。没见到子充好男儿啊,偏遇见你这个小狡童。
赏析
《国风·郑风·山有扶苏》一诗出自《诗经》,为《国风·郑风》的第十首。为先秦时代郑国华夏族民歌。这是一首描写男女约会时女子对男子的戏谑、俏骂的诗歌。全诗二章,每章四句。全诗充满了调侃、戏谑的意味,笑骂中蕴含着深厚的爱,清新活泼。又因为全诗出自少女之口,不失其天真、善良。
全诗共二章,均借草木以起兴。“山有扶苏,隰有荷华“;”山有乔松,隰有游龙“,描写的尽是山中的树,低谷的花,并未见一人。其实这并不是情侣约会的地点和景*的描写,因为在《诗经》中,“山有…...,隰有......”是常用的起兴句式,如《邶风·简兮》‘中有:“山有榛,隰有苓”,《唐风·山有枢》中有“山有枢,隰有榆”,“山有漆,隰有栗”等。这里就是一个典型的起兴,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诗非兴会不能作,或因物以起兴,或因时而感兴,皆兴也”,即这里的兴只从语势或韵脚上引出下文,使诗篇的开头委婉含蓄,与后文的故事并不相关。
“不见子都,乃见狂且”,这两句是赋,为女子的调笑之辞。“至于子都,天下莫不知其姣也”(《孟子·告子上》)。“子都”,似为传说中古代美男子名,这里泛指俊美的男子。有论者认为“都“姝”古本双声,都”为“姝”的假借。《说文解字》云:“姝,美也”,故子都就是子美。女子称所爱为“狂且”,与美男子“子都”对举,明明是双方相约而来,偏说对方非己所爱,心爱叫冤家,可见其*格的爽朗善谑。
第二章是叠章,开头两句仍以草木起兴引起下文。“不见子充,乃见狡童”反复调侃,加强语势,感情也层层递进。“子充”泛指美男子。论者认为“充”,古韵在东部,姝”,古韵在区部,区东可以对转,“充”即“姝”的对转,故子充与子都实为同指。始为“子都”,此为“子充”,重章叠句,整饬中有变化,更显得错落有致。
少女对心上人主动发起调笑戏谑,可以想象,被调侃的男子绝不会甘拜下风,当有回敬。妙语如珠,往来应答,场面应十分热烈,气氛也极为活跃,少男少女率真爽朗的*格及欢快健康的戏剧*场面,在这里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