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会经常接触并使用阅读答案,借助阅读答案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此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一份什么样的阅读答案才能称之为好阅读答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中语文《燕歌行·并序》阅读答案及翻译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燕歌行·并序》
开元二十六年,客有从元戎出塞而还者,作燕歌行以示。适感征戍之事,因而和焉。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旗逶迤碣石间。
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
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大漠穷秋塞草衰,孤城落日斗兵稀。
身当恩遇常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
铁衣远戍辛勤久,玉著应啼别离后。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边风飘摇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
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
君不见沙场争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注解]
1、元戎:主帅,指幽州节度使张守啤
2、摐 :击;
3、金:钲,行军乐器。
4、极边土:临边境的尽头。
5、胡骑句:意谓敌人来势凶猛,像疾风暴雨。凭陵:侵凌。
6、身当两句:意谓战士们身承朝庭的恩遇,常常不顾敌人的凶猛而死战,但仍未能解除重围。
7、铁衣:指远征战士。
8、玉筋句:指战士们想象他们的妻子,必为思夫远征而流泪;玉筋:旧喻妇女的眼泪。
9、蓟北:唐蓟州治所在渔阳,今天津蓟县,这里泛指东北边地。
10、刁斗:军中打更用的铜器。
译文:
开元二十六年,有位朋友跟随大将出征塞外归来,写了《燕歌行》给我看。我有感于征伐戍守的军投之事,因而作了这首诗与之唱和。
在本朝遥远的东北边关,硝烟弥漫,本朝大将辞别家乡,去扫荡残暴凶恶的敌人。
男子汉本来就看重,纵横驰骋上战场,天子又特别赏识给予荣光。
军队敲钲打鼓开往三海关,旌旗迎风招展,蜿蜒盘绕在碣石间。
边塞校尉的紧急文书,飞过浩瀚的大漠,敌人燃起的战火照亮了阴森的`狼山。
边境之地,多么辽远;山川寂寞,荒无人烟。
敌骑猖狂,恣意侵犯;挟风裹雨,气势汹汹。
士兵们在前线拼杀,已经半死半生,将帅们在营帐中看美人歌舞。
秋天将尽的大漠上,边地的荒草一片枯萎;落日映照的孤城里,已经没有多少士兵可以作战。
深受皇帝的恩德礼遇,不把敌寇放在眼里;在关山拼搏死战,仍未能冲破敌军重重包围。
身披铁甲的战士,长期戍边非常辛苦;家中的妻子怨恨别离,日日垂泪何其伤心。
少妇在城南思念役夫,愁肠寸断;征人在辽远的蓟北空自回头。
塞上长风万里,哪能载我飞度这遥远的路途;边地茫茫苍苍,一无所有。
白日列阵沙场,杀气腾腾天昏地暗;夜晚军营中戒备森严,警报频传。
刀光剑影血雨纷纷,誓死报国岂是为了个人的功勋?
谁不知沙场征战千辛万苦,人们至今还怀念李广将军。
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一、这首诗主要的表现手法是什么?
⒈善于描写边塞风光,渲染战争气氛;情景交融,表现了士兵内心的悲苦之情。
⒉运用对比手法,深化作品主题;
⒊七言歌行,参用律句,形成音调之美。
二、请鉴赏“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一句。
运用鲜明的对比,将战士的为国死战和将领的寻欢作乐对照来写,虽无任何议论,但情感和观点却得以显露,充满了愤怒和讽刺。
三、“大漠”“穷秋”“塞草”“孤城”“落日”“斗兵”六个意象营造怎样的意境?
荒芜、衰败、冷落、凄凉、雄浑、深远的意境,有着鲜明的边塞特点的阴惨景色,烘托出残兵败卒心境的凄凉。
四、为什么“至今犹忆李将军”?李将军与诗中的将领有何不同?
李广:骁勇善战,足智多谋,身先士卒,不贪功,爱士兵。
将领:无勇无谋,恃勇轻敌,远离前线,寻欢作乐,好大喜功,不问士兵死活
赏析
诗的思想内容很丰富、复杂、深刻:
1、歌颂爱国将士英勇抗敌,艰苦征战;
2、谴责边防失策、将帅无能,致使战争旷日持久;写军中苦乐不均,令战士心寒,讽刺将帅骄奢,不恤士卒;
3、同情将士们在艰苦的战争中的思乡之情。诗中有对比,有批评,有怨愤,有讽刺,有歌颂,有同情。涉及受战争牵连的各方面人物:天子、将军、士兵、思妇、敌人。表达了诗人对这场战争的复杂情感和深刻思考,足以代表盛唐士人对战争的普遍态度,因而被誉为盛唐边塞诗的压卷之作。《唐诗评选》:词浅意深,铺排中即为讽刺。此道自三百篇来,至唐而微,至宋而绝。《唐诗快》:此是歌行本色。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