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第1篇:《史记·汲郑列传》文言文阅读及*翻译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
视矣!”
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
官事不废。
大将*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大将*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
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
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
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
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
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
c.甚矣,汲黯之戆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其见敬礼如此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家世渊远,世为卿大夫,后来凭借父亲的任命,在孝景帝时担任了太子洗马的官职,以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b.汲黯为人倨傲,不讲礼仪,特别难以容忍别人的虚伪和奸诈,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
c.汲黯不屈从权贵,为官有政绩,因此被人嫉恨、陷害,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并认为他近于古时的“社稷之臣”。
d.大将*卫青非常赏识汲黯秉正忠直、不拘礼数的品德与个*,他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了自己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群臣或数黯,黯日:“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5分)
(2)天下谓*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5分)
参考*
4.d(因……被判罪。)
5.b(a.转折连词/并列连词;b.介词,替;c.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d.代词,他/表反诘语气。)
6.d(a.“凭借父亲的任俞”错,应为“父亲的*功(保举)”;b.“不讲礼仪”,“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不合文意;c.“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错,原文的“说”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7.(1)群臣中有人数落(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陷君主于不仁义(的境地)吗?”(“数”、“从谀承意”、“宁……乎”,各1分,句意2分)
(2)天下人都说*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真这样。(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会让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果然”、“重足而立”、“侧日而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他的先祖被古卫国国君宠信,到汲黯是第七代,代代担任卿大夫。汲黯凭借(因为)父亲的保举(*功),孝景帝时担任太子洗马,因为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认为他贤良,下诏让他担任中大夫。困为多次直言劝谏,未能久留朝内,被外放担任东海太守。一年多时间,东海郡政清民安。
汲黯为人倨傲,不讲求礼数,(常常)当面指摘(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就善待他,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不耐烦见面,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当时,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虫分是丞相,(年俸)满二千石的官员来拜见,田虫分从不施礼。然而汲黯求见田玢却未曾行过跪拜礼,常常只是向田虫分拱手作揖。(当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士和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回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想在表面上施行仁义,这又怎么能真正效法唐尧虞舜的做法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心害怕。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侍臣说:“汲黯的愚直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数落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陷君主于不仁义(的境地)吗?”再说我已身居其位,纵然爱惜自身(的生命),但要是辱没了朝廷,那可怎么办!”皇上(听后)说:“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像汲黯就近似了。”
大将*卫青侍奉于宫中,皇上蹲坐在床榻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幅子是不会接见他的。皇上曾经闲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进帐内,派近侍代为许可(批准)他的奏议。汲黯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张汤(当时)正因为更改、制定刑律法令而做了廷尉,汲黯多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论,张汤的辩词,总是在深究条文、苛求细节上,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坚守高义,不肯屈服,他愤慨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真这样。(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一定会让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
皇上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就更加倚重公孙弘,张汤。(不仅)公孙弘、张汤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公孙弘做了丞相,就向皇上建议说:“右内史辖境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重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迁汲黯担任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政事从未废弛荒疏过。大将*卫青越发地尊贵起来,但是汲黯与他仍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之下,大将*如今地位更加显贵,你不能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听到之后,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后来过了数月,汲黯因犯小法被判罪,适逢大赦,他被免官。过了几年,恰好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老百姓很多偷铸钱*,楚地尤其严重。皇上认为淮阳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担任淮阳郡太守。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淮阳郡*清明起来。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皇上)让汲黯享受(按照)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居住并掌管淮阳郡。七年后汲黯逝世。
第2篇:《史记·汲郑列传》阅读*及原文翻译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也。其先有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贤之,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岁余,东海大治。
黯为人*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当是时,太后弟武安侯虫分为丞相,中二千石来拜谒,虫分不为礼。然黯见虫分未尝拜,常揖之。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日“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默然,怒,变*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上曰:“古有社稷之臣,至如黯,近之矣。”
大将*青侍中,上踞厕而视之。丞相弘燕见,上或时不冠。至如黯见,上不冠不见也。上尝坐武帐中,黯前奏事,上不冠,望见黯,避帐中,使人可其奏。其见敬礼如此。
张汤方以更定律令为廷尉,黯数质责汤于上前。黯时与汤论议,汤辩常在文深小苛,黯伉厉守高不能屈,忿发骂日:“天下谓*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
视矣!”
上方向儒术,愈益贵弘、汤。弘、汤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说也,欲诛之以事。弘为丞相,乃言上曰:“右内史界部中多贵人宗室,难治,非素重臣不能任,请徙黯为右内史。”为右内史数岁,
官事不废。
大将*卫青既益尊,然黯与亢礼。人或说黯曰:“自天子欲群臣下大将*,大将*尊重益贵,君不可以不拜。”黯曰:“夫以大将*有揖客,反不重邪?”大将*闻,愈贤黯,数请问国家朝廷所
疑,遇黯过于平生。
后数月,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居数年,会更五铢钱,民多盗铸钱,楚地尤甚。上以为淮阳,楚地之郊,乃召拜黯为淮阳太守。黯居郡如故治,淮阳政清。后张汤果败。令黯以诸侯相秩居淮阳。七岁而卒。
(选自《史记·汲郑列传》,有删改)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黯见蚧未尝拜,常揖之揖:拱手作揖
b.使人可其奏可:许可
c.黯数质责汤于上前数:多次
d.黯坐小法,会赦免官坐:因为
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侣鱼虾而友麇鹿
b.公卿皆为黯惧为击破沛公*
c.甚矣,汲黯之戆也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d.其见敬礼如此其孰能讥之乎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家世渊远,世为卿大夫,后来凭借父亲的任命,在孝景帝时担任了太子洗马的官职,以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
b.汲黯为人倨傲,不讲礼仪,特别难以容忍别人的虚伪和奸诈,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
c.汲黯不屈从权贵,为官有政绩,因此被人嫉恨、陷害,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并认为他近于古时的“社稷之臣”。
d.大将*卫青非常赏识汲黯秉正忠直、不拘礼数的品德与个*,他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了自己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群臣或数黯,黯日:“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宁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5分)
(2)天下谓*笔吏不可以为公卿,果然。必汤也,令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5分)
参考*
4.d(因……被判罪。)
5.b(a.转折连词/并列连词;b.介词,替;c.主谓之间/结构助词,的;d.代词,他/表反诘语气。)
6.d(a.“凭借父亲的任俞”错,应为“父亲的*功(保举)”;b.“不讲礼仪”,“即使面对丞相甚至皇帝,他都会分庭抗礼、据理力争”不合文意;c.“只有皇帝不说他的坏话”错,原文的“说”是“喜欢”“高兴”的意思。)
7.(1)群臣中有人数落(责怪)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陷君主于不仁义(的境地)吗?”(“数”、“从谀承意”、“宁……乎”,各1分,句意2分)
(2)天下人都说*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真这样。(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会让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果然”、“重足而立”、“侧日而视”,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
汲黯字长孺,濮阳人。他的先祖被古卫国国君宠信,到汲黯是第七代,代代担任卿大夫。汲黯凭借(因为)父亲的保举(*功),孝景帝时担任太子洗马,因为为人严正而被人敬畏。孝景帝驾崩,太子继位,认为他贤良,下诏让他担任中大夫。困为多次直言劝谏,未能久留朝内,被外放担任东海太守。一年多时间,东海郡政清民安。
汲黯为人倨傲,不讲求礼数,(常常)当面指摘(别人),不能容忍别人的过错。与自己志趣相投的就善待他,不合自己心意的就不耐烦见面,士人也因此不愿依附他。当时,窦太后的弟弟武安侯田虫分是丞相,(年俸)满二千石的官员来拜见,田虫分从不施礼。然而汲黯求见田玢却未曾行过跪拜礼,常常只是向田虫分拱手作揖。(当时)皇上正在招揽文士和儒生,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回答说:“陛下内心欲望很多,却想在表面上施行仁义,这又怎么能真正效法唐尧虞舜的做法呢!”皇上沉默不语,心中恼怒,脸一变就罢朝了。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心害怕。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侍臣说:“汲黯的愚直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数落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百官这些辅佐之臣,难道是让他们一味阿谀奉迎,陷君主于不仁义(的境地)吗?”再说我已身居其位,纵然爱惜自身(的生命),但要是辱没了朝廷,那可怎么办!”皇上(听后)说:“古时有所谓的‘社稷之臣’,像汲黯就近似了。”
大将*卫青侍奉于宫中,皇上蹲坐在床榻边接见他。丞相公孙弘平时求见,皇上有时连帽子也不戴。至于汲黯进见,皇上不戴好幅子是不会接见他的。皇上曾经闲坐在武帐中,汲黯前来启奏公事,皇上没戴帽,望见他就连忙躲进帐内,派近侍代为许可(批准)他的奏议。汲黯被皇上尊敬礼遇到了这种程度。
张汤(当时)正因为更改、制定刑律法令而做了廷尉,汲黯多次在皇上面前质问指责张汤。汲黯时常和张汤争论,张汤的辩词,总是在深究条文、苛求细节上,汲黯则出言刚直严肃、坚守高义,不肯屈服,他愤慨地骂张汤说:“天下人都说*笔吏不能做公卿,果真这样。(如果)非依张汤之法(行事不可),一定会让天下人(恐惧得)双足并拢站立而不敢迈步,眼睛也不敢正视了!”
皇上正倾心于儒家学说,就更加倚重公孙弘,张汤。(不仅)公孙弘、张汤深恨汲黯,就连皇上也不喜欢他,想借故杀死他。公孙弘做了丞相,就向皇上建议说:“右内史辖境内多有达官贵人和皇室宗亲,很难管理,不是素来有声望的重臣不能当此重任,请调迁汲黯担任右内史。”汲黯当了几年右内史,政事从未废弛荒疏过。大将*卫青越发地尊贵起来,但是汲黯与他仍行平等之礼。有人劝汲黯说:“从天子那里就想让群臣居于大将*之下,大将*如今地位更加显贵,你不能不行跪拜之礼。”汲黯答道:“因为大将*有拱手行礼的客人,就反倒使他不受敬重了吗?“大将*听到之后,更加认为汲黯贤良,多次向他请教国家与朝中的疑难之事,礼遇汲黯(的规格)超过平生所结交的任何人。
后来过了数月,汲黯因犯小法被判罪,适逢大赦,他被免官。过了几年,恰好遇上国家改铸五铢钱,老百姓很多偷铸钱*,楚地尤其严重。皇上认为淮阳是通往楚地的交通要道,就征召汲黯担任淮阳郡太守。汲黯治理郡务,一如往昔,淮阳郡*清明起来。后来,张汤果然身败名裂。(皇上)让汲黯享受(按照)诸侯国相的俸禄待遇,居住并掌管淮阳郡。七年后汲黯逝世。
第3篇:《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阅读*
二、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题
汲黯字长孺,其先尝宠于古之卫君。至黯七世,世为卿大夫。黯以父任,孝景时为太子洗马,以庄见惮。孝景帝崩,太子即位,黯为谒者。东越相攻,上使黯往视之。不至而还,报曰:“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河内失火,延烧千余家,上使黯往视之。还报曰:“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臣过河南,河南贫人伤水旱万余家,或父子相食,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臣请归节,伏矫制之罪。”上贤而释之,迁为荥阳令。
黯耻为令,病归田里。上闻,乃召拜为中大夫。以数切谏,不得久留内,迁为东海太守,好清静,择丞史而任之。其治,求大体而已,不苛小。黯多病,卧闺*内不出。岁余,东海大治,称之。上闻,召以为主爵都尉,列于九卿。治官理民务在无为而已,不拘文法。
黯为人*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士亦以此不附焉。然好学,游侠,任气节,好直谏,数犯主之颜*,常慕傅柏、袁盎之为人,善灌夫、郑当时以及宗正刘弃。
天子方招文学儒者,上曰吾欲云云。黯对曰:“陛下内多欲而外施仁义,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上变*而罢朝。公卿皆为黯惧。上退,谓左右曰:“甚矣,汲黯之戆也!”群臣或数黯,黯曰:“天子置公卿辅弼之臣,其令从谀承意,陷主于不义乎?”且已在其位,纵爱身,奈辱朝廷何!”
黯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庄助为请告。上曰:“汲黯何如人哉?助曰:“使黯任职居官,无以逾人。然置其辅少主,守业深坚,招之不来,麾之不去,虽自谓贲、育亦不能夺之矣。”上曰:“然。古有社稷之臣,至于黯,近之矣。”
(选自《史记?汲黯郑当时列传》,有删改)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孝景帝崩,太子即位????君主登位
b.伏矫制之罪????????假托君命
c.上贤而释之????????释放,赦免
d.育亦不能夺之矣??????丧失,耽误
7.以下四组,都能表现汲黯“求大体”或“不苛小”的一项是(?)(3分)
①奈何欲效唐虞之治乎?????②失火,屋比延烧,不足忧也
③黯耻为令,病归田里?????④越人相攻,固其俗然,不足以辱天子之使
⑤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⑥合己者善待之,不合己者不能忍见
②④⑤??b.①③④?c.②⑤⑥??d.②③④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汲黯出身于官宦世家,连续七代都被朝廷委以高位,他自己也凭借父亲的官职而为皇上任用。他关爱百姓,忠于朝廷,治理政事有独到见解,在地方任职也颇有政绩。
b.汲黯受命朝廷,外出办事,见到有关国计民生的大事,能分清主次,能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果敢的决断,不顾个人的利害得失。
c.有一次皇上招选文学之士和儒生,皇上说我要如何如何,汲黯当面批评皇上有私欲杂念,怎能效法圣君尧舜去施行仁政呢。皇上怒而罢朝,同朝官员批评了他的愚直。
d.汲黯喜欢为政清简,把事情委托给有关官员来处理,从不过问,然而效果很好。他还经常仰慕傅柏、袁盎的为人,认为灌夫、郑当时以及宗正刘弃是难得的人才。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臣谨以便宜,持节发河南仓粟以振贫民。(4分)
▲?????▲????????▲???????▲
(2)治官理民务在无为而已,不拘文法。(3分)
▲?????▲????????▲???????▲
(3)黯为人*倨,少礼,面折,不能容人之过。(3分)
▲?????▲????????▲???????▲
试题*:
6.d夺:强行改变
7.?a②④这些事汲黯认为于国家无大妨碍,尽管是钦差,却并不看重,表明其不苛求小节;⑤他认为是关乎国家和百姓的大事,尽管未授意于朝廷,却敢于作为,表明其识大体。①直言劝谏?忠诚耿直③不满委任?⑥为人气狭?*情乖戾
8.?d(并非从不过问,而是举大要而为,不苛求细小。这属于“无中生有”。“善”最好解释为“跟……友好”。)
9.⑴臣慎重地趁着方便,凭借所拿的符节发放河南郡官仓储积的粮食来赈济贫苦灾民。(得分点:“便宜”,方便;“节”,符节;“发”,打开;“振”,通“赈”,赈济。)
⑵他治理官吏百姓追求德政感化罢了,不拘泥于条文法令。(得分点:“务”,追求,谋求;“无为”,德政感化;“文法”,条文法令。)
⑶汲黯为人*格傲慢,缺少礼貌,当面指责对方,不能包容别人的过失。(得分点:“倨”,傲慢;“少”,缺少;“面折”,当面指责)
附:
一、[文言翻译]
汲黯字长孺,他的先辈曾被古代卫国国君宠爱。到汲黯已是第七代,代代都任卿大夫。汲黯依靠父亲的职位,孝景帝时期任太子洗马,因为为人严肃而被人敬畏。孝景帝崩逝,太子登位,汲黯任谒者。东越人互相进攻,皇上派汲黯去视察。没有到达就回来,报告说:“东越人互相攻打,本来是他们的习俗,不值得来烦劳天子的使者。”河内郡发生火灾,大火漫延烧了一千多户人家,皇上派汲黯前去视察。他回来报告说:“普通百姓家失火,房屋相连,大火蔓延燃烧,不值得担心。臣经过河南郡的时候,河南郡的贫苦百姓受水旱灾害之苦的有一万多家,有的父子相食,臣慎重地趁着方便,凭借所拿的符节发放河南郡官仓储积的粮食来赈济贫苦灾民。臣请求缴回符节,接受假托皇上命令的罪行。”皇帝认为他贤良而赦免了他,提升他任荥阳县县令。
汲黯认为当县令耻辱,托病回到乡下。皇帝听说,就召见任命他为中大夫。他因为屡次向皇帝直言进谏,不能长久留在朝廷内,就提升他任东海郡太守,喜欢为政清简无为而治,选择郡丞和书史,把事情委托他们来办。他处理政事,只是追求做好主要方面罢了,不苛求小节。汲黯多病,经常躺在卧室内不出来。一年多后,东海郡十分太平安定。人们称赞他。皇上听说了,召他来任主爵都尉,位列于九卿之中。他治理官吏和百姓一心追求德政感化罢了,不拘泥于条文法令。
汲黯为人*格傲慢,缺少礼貌,当面指责对方,不能容忍别人的过失。和自己相投的人就很好地对待他,和自己不相投的人就不耐烦接见,士人也因此不依附他。但是他喜欢学习,好仗义行侠,注重气节,喜欢直言进谏,屡次触犯皇上的面子,常仰慕傅柏、袁盎的为人。他和灌夫、郑当时以及宗正刘弃友好。
天子正招选文学之士和儒生,皇上说我想要如何如何,汲黯回答说:“陛下内心有很多欲望而表面上施行仁义,怎么能仿效唐尧、虞舜的治绩呢!”皇上变了脸*而罢朝。公卿大臣都替汲黯担心害怕。皇上退朝后,对身边的人说:“汲黯的愚直,真是太过分了!”群臣中有人责备汲黯,汲黯说:“天子设置公卿这些辅佐的大臣,难道让他们奉承阿谀、迎合圣意,使君主陷入不合正道的地步吗?况且我已在这个职位,即使爱惜自身,怎么能损害朝廷呢!”
汲黯身体多病,生病将要满三个月,皇上常常赐给他多次休假时期,最终也没能痊愈。庄助替他请假。皇上说:“汲黯是什么样的人呢?”庄助说:“让汲黯当官,没有什么地方超过别人。但是让他辅助年少的君主,能坚守自己的事业,招诱他不会来,驱赶他不会去,即使有人自以为有孟贲、夏育那样的勇力也不能强行改变他的志节。皇上说:“对。古代有安邦定国的臣子,到了汲黯,才近似他们了。”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