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象棋兵升级规则

国际象棋兵升级规则

  国际象棋棋盘为正方形,由32个深色和32个浅色方格交替排列组成,每边八个方格。浅色棋格称为白格,深色棋格称为黑格,摆放棋盘时要使每位棋手的右下角为白格。下面是小编为您带来的国际象棋兵升级规则,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国际象棋的棋子也分为两种颜色:浅色棋子称为“白棋”,执白棋的棋手称为“白方”;深色棋子称为“黑棋”,执黑棋的棋手称为“黑方”。对弈双方各有16枚棋子,分别为一王、一后、双象、双马、双车和八兵。

  国际象棋走法:

  王(king)——王是全个棋局中最为重要的棋子,走法是横直斜走均可,但每回合只能走一格,且所走到的位置不可有对方棋子的威胁,否则会被视为“违规移动”(illegal move)。在任何时候,双方的王不可放在一起。

  后(queen)——后是棋局中最强的一个棋子,可横直斜走,且格数不限。

  车(rook)——一如中国象棋,车的走法是横直走,格数不限,不可斜走。

  象(bishop)——象的走法只可斜走,格数不限,但不可转向。即白格的象只可在白格出现,黑格的象只可在黑格出现。

  马(knight)——马的走法和中国象棋相同,同样是走“日”字,不同的是,西洋棋的马是没有“绊马脚”的限制。

  兵(pawn)——兵的走法是,其第一步可向前走一或两格,以后每次只可向前走一格,不可向后走,吃对方的棋子则是向前打斜来吃。

  o兵的升变(promotion)——当兵子走至对方的底线(即最远离己方的一行),不能再向前走的时候,玩家可选择把该兵子升级为车、马、象或后。

  o吃过路兵(en passant)——当其中一方行走第一步两格兵时,而另一方的兵子在此兵隔邻并排,另一方便可把前方的兵当作一格兵吃掉,吃法仍是向前打斜。但可吃过路兵的一方必须在下一步马上吃,否则就永远失去机会。

  王车易位(castling)——在任何时候,当自己的王与车之间没有棋子,且王没有被对方将军,参与易位的车以及王车之间的格子没有被对方的棋子威胁,而王与车也从来没有动过,便可以把王向车的方向打横移动两格,再把车直接移到王的另一侧,放在王的相邻一格。如果王与车之间有两个格的称为“短易位”,三个格的称为“长易位”。王一旦移动过,即使再回到原位,也失去易位的权利。同样,移动过的车也失去参与易位的权利。

  国际象棋记法

  棋盘的每一个格子由一个坐标来标识。横向的一排格子称为一(rank),纵向的一排格子称为一(file)。棋盘上离白方最近的一行为1,最远的一行为8。靠白方最左手的一列为a,最右手的一列为h。这样白方左下角的一格坐标就是a1。

  除兵外,每种棋子有一个英文字母来表示,k代表王,q代表后,r代表车,n代表马,b代表象,兵则没有字母。记录王车易位则以o—o表示短易位,o—o—o表示长易位。

  正式的记谱法是先写棋子的字母,再写由哪格走到哪格,例如ng1—f3,表示马由g1格走到f3格。也有简略记谱法是只写目的地,没有来源地,如rd3,表示有车走到d3格。当有两个同样棋子可以到达同一个目的地时,则写出来源地的行或者列,如rad3。

  如果吃掉对方的棋子,则在两个位置之间加上“x”,如bb5xc6或bxc6。

  在正式的计时比赛中,如果自己所剩的时间在五分钟以下,那自己便不需再继续记。

  兵升变

  兵升变,国际象棋中的一种规则,是指兵的一种特殊着法,当一方的兵通过直进或斜吃而到达底线(对于白方是第8横线,黑方是第1横线),可以变成后、车、马、象的其中一种,但不能变王,也不能不变。兵一旦升变,立即具备新棋子的功能。

  兵升变,是指国际象棋中兵的一种特殊走法。当一方的兵通过直进或斜吃而到达底线(对于白方是第8横线,黑方是第1横线),可以变成后、车、马、象的其中一种,但不能变王(因为一国不能有二君)。兵升变是强制性的,兵到底线,不能仍然是兵。兵一旦升变,立即具备新棋子的功能。因此,一方可以有两个或更多的后,或是3个或更多的车、马或象。在大多数情况下,兵到底线都升变为后,因为后的威力最大。

  国际象棋规则对兵升变的规定经历了从不统一走向统一的过程。早期国际象棋,各国规则对兵升变的规定并不完全相同。有规定兵只能升变成吃掉对方的棋子的,也有规定兵只能升变成初始局面该兵原来所在列的棋子(E列变为后)的,又有规定兵可以升变为任何一枚棋子或者不升变的。19世纪下半叶,这些规则得到了统一,就是规定到达底线的兵不能不变,不能变王,必须变成后、车、马、象的其中一种。

  兵到达底线升变后记谱方式,举例说,白兵到达a8线,就记录:a8=Q后/N马/R车/B象。如果在对弈中,出现兵升变后,在原来的后已死的情况下,把以前的后拿上来,替换兵;如果原来的后还在,就是一方同时拥有两个后,一些精致的棋盘会有预备黑白各两个后,普通棋盘只要把车的棋子上下颠倒摆放,替换原有的兵,就可以表示后。

  拓展:

  国际象棋兵的规则

  下国际象棋的时候,兵走两格,旁边有个子,可以横吃吗?国际象棋兵的规则有哪些?一起来看看。

  兵本身有两种吃子的方法:

  1、一般情况下,兵斜吃,即吃与自己斜前方相邻的棋子;

  2、特殊情况(注意,仅此一种):兵“斜走横吃”。当你的兵A从初位(开棋前棋盘摆好时兵的位置)向前移动两格后,对方行棋。若对方的走兵B,且B向前移动一格后恰与兵A平行相邻,那么兵A可以斜行至兵B的后方完成吃子。这种吃法称为“吃过路兵”。

  当然,当兵行至棋盘底线,完成“升兵”,变成了后或车或象或马,其吃子就按照变化后的棋子的吃子规则进行了。

  你的情况如果和第二种情况完全一致(必须是完全一致),当然可以吃,不过注意吃的虽是旁边的子,但要走到对方子后面,即斜走横吃。

  附:国际象棋规则的演变史

  虽说国际象棋迄今已有1500年以上的历史,但直到半个多世纪前才有正式统一的规则。1924年在法国巴黎国际棋联创立后的首次代表大会上,制定规则的工作被列入了议程。于是,在1929年国际棋联代表大会上通过了国际象棋的统一规则。

  从最古老的国际象棋手册上可以找到国际象棋着法的一些规则,由瑞士卢塞恩的裘恩拉米里兹、达米安诺、路洛佩兹,和后来的菲利多尔及其他一些人所编;然而有关比赛组织方面的技术问题直到19世纪才见诸于世。尽管国际象棋或者可以说是棋子的着法,有关王车易位、无子可动(或称逼和)、吃过路兵、兵的升变等一些比较特殊的规则,在15世纪末基本上已经形成了今天的式制,并在一些国家早就实行。可是,以意大利为例,仅仅是1881年米兰的大型比赛中才执行上述这些特殊规则。

  许多以今天的眼光看来似乎是极其理所当然的规则,事实上在取得公认过程中都有一番非寻常的曲折离奇的经历。如有个时期用骰子来决定白方还是黑方先走,而比赛中超过时限和迟到均会被处以罚款等。

  19世纪时,有一些国家棋协和国际象棋俱乐部都各有自己的着法规则。约在1850年巴黎出版了书名为《国际象棋着法规则》的小册子,在1857年俄国也出版了一本正式的国际象棋规则。被不少国家采用的德国棋协规则一直使用于许多大型比赛中。

  1851,年在伦敦举行的第一届现代国际大型比赛采用的是欧洲主要国际象棋俱乐部的规则,1862年在伦敦举行的大型比赛中所使用的规则是以1860年H斯汤顿在《实战》一书中的建议为依据的。他的规则被英、美两国的许多比赛组织者和棋手所采纳。

  在1851年伦敦比赛中根本就没有时限这回事,此后在许多大型比赛中使用了沙漏器来计时。汤麦斯勃拉脱威尔逊所发明的棋钟在1883年的伦敦大型比赛中首次使用,它在国际象棋着法规则和比赛实施条例的进一步演变上很有影响。自此以后,速度在比赛中成一个重要的因素。

  国际棋联的成立对于统一各国所使用的不同规则的工作提供了方便。然而即使是在1929年后,仍有许多国家棋仂保留了一些补充规则,它们对国内比赛还是有效的。

  1952年国际棋联出版了规则的新版本,并且成立了国际象棋规则常务委员会,简称为规则委员会,专门负责解答规则,中含糊不清的地方。这样,就产生了一些称为“解释”的补充规则。这些“解释”经国际棋联代表大会批准和规则同样有效。1966年出版了规则的第三版,其中就收有许多“解释”。该版本和过去两次一样,都采用了法文文体。

  1974年,国际象棋规则首次采用英文本。与所有国际棋联文件一样有效,是权威性的正式的。1977年被授权再版。

  规则委员会在工作中发现规则中仍有许多模糊不清的地方。因而,国际棋联很快就以解释来弥补不足。这样的做法,就可能导致把规则神秘化而在比赛中“解释”喧宾夺主,统率一切。为此,规则委员会在1982年置“解释”于一旁,重新编写规则。

  规则委员会考虑到比赛时会发生和可能发生的一系列问题,因此把规则中一些模棱两可,相互矛盾的地方予以纠正。规则委员会在重新编写的过程中征集了各会员国的'建议,汲取了会员国中棋手和裁判们多年工作中积累起来的经验。

  于是,产生了1984年萨洛尼卡国际棋联代表大会通过的国际棋联英文本新规则。这本规则对前规则作了较为重大的改动,与过去的规则相比,它含意更清晰,逻辑更严密,脉络更分明,文字更简练,为各会员国的比赛者所称道。我国的现行规则也是以此为蓝本的。

  1988年萨洛尼卡国际棋联代表大会上通过了规则委员会的规则修订本。这次修订,改动的幅度较小,基本上都属细节性的和文字性。这次代表大会还决定,以后每隔4年重新修订规则一次,以使之更臻完善和适应比赛发展的形势需要。1992年马尼拉国际棋联代表大会上通过规则委员会的规则再次修订本就是根据这一精神在1993年起生效的。

  体育竞赛就是用规则来进行比赛。就这一意义上来说,国际棋联的现行规则以及现行的规则法定程序都是符合国际象棋运动的开展和各级棋手的愿望的。今天我们能够使用的新规则,乃是在艰难曲折的漫长过程中,由无数棋家的智慧和心血凝聚而成的。它将随着国际象棋实践的发展而发展。1992年在马尼拉国际棋联代表大会通过的国际象棋规则修正本(英文版)共有19条,其内容可概述如下。

  第一至三条:陈述对局是由双方在棋盘上走动棋子来进行的;介绍棋盘及其正确摆法;介绍棋子和对局前原始位置的排列;直线、横线和斜线的释义,何谓白方和黑方以及白方开始对局,双方交替走子。

  第四至五条,描述棋子的走法,包括易位、吃过路兵和兵升变等等。

  第六条:对一着棋的完成释义。

  第七条:摸子动子规则。

  第八条:指出在对局过程中不合规则的着法走了以后或不合规则的局面出现以后的正确处理程序。

  第九条:对“将军”释义。

  第十条:对局结束的两种情况。一种分出胜负,即一方被将死或认输,对方胜,一种和棋结局,或双方同意和棋、或一方无子可动、或三次重复局面、或五十回合规则和棋。

  第十一条:每方都需记录对局着法。

  第十二条:论述限时制和着法的完成与用时的关系。

  第十三至十四条:阐述封棋和续弈的程序。

  第十五条:论述棋手在对局过程中的操行。

  第十六条:陈述裁判的职责。

  第十七条:成绩计算的方法。

  第十八条:国际棋联对棋规执行提出的申诉将作出解释。棋手个人当然也可申诉,但通常由裁判员或比赛组织者向国际棋联提呈拟议。

  第十九条:规则的有效性。

  补充棋规:对局的记录法。

  这19条法规(包括补充棋规),其中后9条(包括补充棋规)是“规”,仅适用于面对面比赛的对局;前10条是“法”,还适用于盲人比赛和通讯赛的对局等(国际棋联也特地制定了有关的“规”)。

  从国际象棋规则的形成和发展来看,可分成三类。第一类包括诸如棋子原始位置摆法、棋子着法等基本“法”。尽管后和象的着法历经了重大变革,但却自有国际象棋的雏形以来,“将杀”从本质上并无改变。第二类包含了对局辅助方面规则,诸如“易位”、“吃过路兵”、“五十回合和棋规则”、“兵升变”、“无子可动”、“三次重复局面”等。这些历来聚讼纷纭的问题,是逐步趋向一致而最后定型的。第三类是变化不大、渐进发展、臻于完善的所谓惯例之类的规则。例如,棋盘的定向、第一着、观众须知、不合规则着法、摸子动子规则,“我摆正棋子”、发现数着之前没有应将的处理、如何处罚以及棋手操行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