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论语》的成语

出自《论语》的成语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出自《论语》的成语,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学过的内容要经常复习它。《论语·学而》(1·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不是很高兴的吗?《论语·学而》(1·1):“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3、——犯:干犯。封建统治者指人民的`反抗、起义。《论语·学而》(1·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4、——巧言:花言巧语;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花言巧语,虚伪讨好。《论语·学而》(1·3):“巧言令色,鲜矣仁!”

  5、——每天多次地自我反省。《论语·学而》(1·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6、——指回家要孝顺父母,出外要敬爱兄长。《论语·学而》(1·6):“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汉·桓宽《盐铁论·授时》:“教之以德,齐之以礼,则民徙义而从善,莫不入孝出悌,夫何奢侈暴慢之有?”

  7、——做了事情以后,还有剩余的精力和时间。《论语·学而》(1·6):“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8、——多指尊重贤德的人,不看重女色。《论语·学而》(1·7):“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

  9、——说话靠得住,有信用。《论语·学而》(1·7):“与朋友交,言而有信。”

  10、——终:人死;远:指祖先。旧指慎重地办理父母丧事,虔诚地祭祀远代祖先。后也指谨慎从事,追念前贤。《论语·学而》(1·9):“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11、——原意为温和、善良、恭敬、节俭、忍让这五种美德。这原是儒家提倡待人接物的准则。现也形容态度温和而缺乏斗争性。《论语·学而》(1·10):“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12、——指用途可大可小。《论语·学而》(1·12):“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

  13、——敏:奋勉,慎:小心。办事勤勉,说话谨慎。《论语·学而》(1·14):“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

  14、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论语·学而》(1·15):“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

  15、——精:完美,好;益:更加。好了还求更好。《论语·学而》(1·15):“《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宋·朱熹注:“言治骨角者,既切之而复磋之;治玉石者,既琢之而复磨之,治之已精,而益求其精也。”

  16、——告诉了这一点,就可以知道另一点。比喻能明了事物的因果同异的关系,据此知彼。《论语·学而》(1·15):“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