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
行政能力测试简介
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英文名Administrative Aptitude Test,简称AAT)和智力测验一样,属于心理测验的范畴。它用来测试应试者与拟任职位相关的知识、技能和能力,是考查应试者从事公务员工作所必须具备的一般潜能的一种职业能力测试。
是国家公务员考试公共笔试的一门。
考察的重点
把数量关系、判断推理、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资料分析这五个方面作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内容,是因为它们是上述能力中最基本、最主要的也是便于实际测查的内容。这五种能力仅体现了对国家公务员最低限度的要求,并不代表行政职业能力的所有方面。能通过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只是说明应试者具备了做好行政工作的必要条件,而不是充分条件。
1. 对语言文字的综合分析能力
考生对语言文字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主要通过言语理解与表达这种题型来实现。该题型的基本构成是给出一段文字资料或者一篇文章,然后根据所给材料设置一定的问题,内容主要是对词和句子一般意思和特定意义的理解,对比较复杂的概念和观点的正确理解,对语句隐含信息的合理推断,在干扰因素较多的情况下,能比较正确地辨明句义,筛选信息等,要求考生具有相对较强的言语分析和理解能力,以及扎实的语法功底和文字处理能力。
2. 对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
对应试者数量关系的理解与计算能力的考查是通过数量关系这一题型来实现。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是人类智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今天,国家公务员进行的是一种高效、科学、规范的信息化管理,因而要求管理者能够对大量的信息进行快速、准确地接受与处理,而这些信息中有很大一部分是用数字来表达或者与数字相关的。因此,作为国家公务员必须具备数量关系理解能力,能迅速发现数字之间蕴涵的关系,进行准确的数学运算,只有这样,才能胜任其工作。本部分内容考试涉及的知识和所用材料一般不会超过高中范围,甚至多数是小学的数学知识,以此为媒介,考查应试者对数量关系的理解和计算能力。
3. 逻辑判断推理能力
判断推理是测查应试者的一种测验形式。判断推理是人类智力的核心部分,它的强弱反映一个人对事物实质及事物之间联系的认识能力的高低。国家公务员担负着行政管理工作,面临的事物之间的关系和矛盾十分复杂,要处理好这些复杂的关系,必须具备较强的判断推理能力。判断推理能力涉及对图形、词语概念和文字材料的认知理解、比较、组合、演绎、综合判断等能力。
4. 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以及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
对这项能力的考查是通过常识判断来实现的,由于公务员职业性质的要求,要求公务员必须具备相对较广的知识范围,否则将不能处理日常中形形色色的人和事,所以在这类试题中,所选素材从古到今,从无机物到人类,从自然界到社会……包罗万象,对应试者没有专业上的歧视,而是通过测试比较不同考生知识面的广博程度。对于大多数考生而言,要在短时间内提高常识判断能力是很难的,重要的是在于平时的学习、观察、思考和积累。
5. 资料分析及判断能力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大量的信息往往通过统计资料来反映的,要正确、及时地作出决策,必须要求能够对这些形式上比较抽象的综合信息进行快速的分析与加工,从枯燥的形式中找出需要的“关键点”,只有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地制订方案。作为一名公务员,资料分析和判断能力的强弱将直接关系到工作的开展和工作的效果。
公务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一大特点就是在较短时间内迅速决断,完成大量的试题,平均每52秒完成一题。许多考生在走出考场之后摇头叹息:“时间不够,没做完。”因此,考生在公务员考试备考过程中,考生特别需要注意历年公务员考试中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题型、题量与时间限制。
行政能力测试 应试技巧
答题思路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答题方法主要有三个:一是先易后难,二是先难后易,三是按题顺序号做。其中,第三个方法只有在考题都较易或者对考题十分有把握时方可采取,但这种情况是罕见的。第二个方法是冒险的,遇到“拦路虎”一味地硬拼,将自己搞得头昏脑涨,不仅影响了做题速度,而且后面容易的题也可能选错答案。所以,第二个方法不可取。多数人认为还是采取第一个方法即“先易后难”为妥。
先易后难有三层意思:
其一,就“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各部分考题而言,有一些是较易的,也有一些是中等难度的,还有一些是难的。因此,在答题过程中,应先将容易的与中等难度的做完,当遇到了难题,一时又想不出解题方法,或判断不出哪个选项为正确答案时,应采取先放一放的缓冲策略,集中精力去做会做的题,最后留下些时间(比如十来分钟),回过头来再集中精力打“歼灭战”。如果某些难题实在做不出,即可采取“猜测法”,猜一个认为可能正确的选项。这样做,一来有可能会猜对—些,二来即便是猜错了,也不会倒扣分(在做某些省市或部门的试卷时不宜使用这种做法,因为有“知觉速度与准确性”,这部分做错了会倒扣分)。这样,既可以保证做题的速度,又可以保证做题的质量。如果猜答案,要遵循一定的规律。
其二,难题因人而异。对数学专业的应试者而言,数量关系与资料分析类的试题可能是容易的,而对一些非数学专业的应试者且平时掌握的做题规律又少者,可能就是难题了。对中文与新闻专业的应试者而言,言语理解与表达类的试题可能是容易的,而对于非中文专业的应试者可能就是难题了。对平时能熟读《十万个为什么》、法律知识牢固而又很注意多方面知识积累的应试者而言,常识判断类的考题就是容易的,而对于那些偏科的应试者来说,常识判断题则是难题了。
其三,平时要多练习些难题。这几年,考试中的难题不断增加,且变化也较多。这些难题并非偏题,而是要求应试者综合运用某几种规律或某几门课的知识方能解答出来。如数字推理中的一些难题需要综合运用减法规律与平方规律。如常识题的难题,需综合运用地理、历史、物理与科技等几门课的知识方能选择出正确答案。因此,如果平时多练习些难题,多掌握些破解难题的方法,到了考场上真正不会的难题就少之又少了。
应试心理准备
1.纠正要“得满分”的想法
有些应试者在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中,总想把全部考题都做正确,当碰到难题做不出时,就焦急万分,这反而会使本来可做正确的题,因为心情紧张反而做错了。其实,这是应试者走入误区所致。应试者应当明白,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考题,覆盖面很广,它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法律、科技、管理等领域的内容。就学科而言,它既涵盖了数学、政治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学、历史学、地理学、化学、物理学等内容,又包括了政治理论、科技知识、法律常识、公文写作等学科的内容。而每一位应试者都不可能是“百事通”,总会有几个方面是不太熟悉的,要想全部答案都做对,几乎是不可能的。一般而言,在“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这100分的考题中,能得80多分就是高分了,得70分左右是完全正常的,也表明应试者发挥出了自己的水平,因为合格者大多集中在这个分数段内。因此,应试者切不要因贪高分而发急,那将得不偿失。
2.调整应试心态
应试者考前的心态如何,是决定考试成败的重要因素。有的应试者考前疏忽大意,自以为潜能很大,对“行政职业能力测试”考试盲目乐观,因而不重视;有的应试者因为心中无数,怕考不好而心情紧张,做很多次练习还不能放心。如果应试者持这两种心态去考试,很可能在考试中失败。
因此,应试者考前既不能太紧张,又不能大意,应该持一种平常的心态去应试,相信自己能考好。在战略上不要太看重考试,但在战术上要重视考试。重要的是要积极做好考前的如下准备:一是考前要了解“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实施方法和程序、答题卡和草稿纸的使用方法、答题时间的分配等,以做到心中有数;二是考前要研究“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的例题,搞清楚题型的特点、答题的思路与某些题型的答题技巧,以做到胸有成竹。同时,在考场上应试者不可随意行事,否则会影响你的考试成绩,要严格按照监考老师宣布的注意事项与列在试题本前面的各项要求去做,以做到有条不紊。
答题时间分配
应试者在拿到试卷时,不要赶时间、赶进度,要保证正确率,在限定时间内完成一定量的试题,只要正确率有保证是可以过线的。相反,如果完成了大量的试题,正确率却很低,那就很难过线,在每一年考试当中都会出现:做完的过不了线,没做完的却过了线。所以,在平常的练习中要找相当难度的试题,在限定的时间内作答,发现自己的优势与劣势。在考试时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答题习惯,合理分配时间。
高分对策
行政职业能力测试的性质是一种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主要考查的是应试者在行政管理方面的潜力和倾向。测试的题目大都为考生所熟悉,所用到的知识也不会超出中学范围。但由于题量大、时间紧,再加上很多题目只有在找到一种简便方法后才能在短时间内做出。而很多考生恰恰是在寻找简便方法上浪费了大量的时间,结果导致无法按时完成所有试题,最终与高分无缘。因此,行政职业能力测验考查的就是考生做题方法和速度,通过做题方法和速度来反应考生各方面的能力,应试者要想拿到高分,必须掌握正确的方法。
1.方法的选择至关重要
在公务员考试中方法和速度都是十分重要的。但是速度的提高是以方法的优化为前提的。可以说,没有好的方法就没有快的速度。方法是第一位的,是最为关键的。
2.学会放弃
好的方法固然能提高做题速度,但并不是每个题目的简便方法都是一眼即可识破的。有些题目用常规方法做可能要花费很长时间,而寻找简便方法可能会花费更多的时间。因此,为了保证整体的做题速度,就一定要学会放弃。尤其是在遇到一个新题型时,如果一分钟之内仍找不到简便方法的话,就一定要果断地放弃。
3.审清题意,切忌盲目答题
答题时一定要先审清题意,弄清题目的要求。公务员考试的题量大、时间紧,对大部分考生来说,能按时完成所有题目已经是相当不错了。因此,如果审错了题意,再重新答题的话,即使做对了题目也与做错或没做没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它挤占了解答后面题目的时间。所以,做题前一定要看清题目,审清题意,减少答题的盲目性,避免因改正错误而浪费时间。
4.重视直觉思维
在考试过程中,往往还会遇到这种情况:针对一问题,想到了好几种可能情况,或者觉得几种答案都对又只能选一种时,应试者往往会陷入沉思,犹豫不决,最后瞎猜一个答案。既浪费时间,又不能保证准确率。在这种情形下,建议采用“最先想到”的方案,也就是说,要重视直觉思维的结果。直觉思维是以过去的体验和知识水平为基础产生的,因此有一定的正确性,它比随意瞎猜要更有效一些。
5.克服考试中的“舌尖效应”
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形,一些很熟悉的事情,就是一时想不起来,有一种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来的感觉,心理学中称之为“舌尖效应”。“舌尖效应”在情绪紧张时尤为明显。对付“舌尖效应”的办法就是在心理上放松,暂时把“拦路虎”放在一边,先做其他的题目,过一会儿再回过头来思考这一问题,也许就会恍然大悟。
http://www.cnrencai.com/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