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家书》名言名句

以下是由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名言名句”,如果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话,请关注本站。

《曾国藩家书》名言名句

1、 立志与自强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曾国藩家书》。

2、 凡将相无种,圣贤豪杰亦无种,只要人肯立志,都可做得到的。《曾国藩家书》。

3、 立者,发奋自强,站得住也;达者,办事圆融,行得通也。《曾国藩家书》。

4、 君子有高世独立之志,而不与人以易窥;有藐万乘却三军之气,而未常轻于一发。《曾国藩家书》。

5、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曾国藩家书》。

6、 从古帝王将相,无人不由自立自强做出,即为圣贤者,亦各有自立自强之道;故能独立不惧,确乎不拔。《曾国藩日记》。

7、 君子之立志也,有民胞物与之量,有内圣外王之业。《曾国藩家书》。

8、 挺然特立,做第一等人物。《曾国藩家书》。

9、 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见识也。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曾国藩家书》。

10、 士人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有志则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有恒则断无不成之事。三者缺一不可。《曾国藩家书》。

11、 总不出乎立志有恒四字之外也。《曾国藩家书》。

12、 立志不坚,不能断葛根,截然由义,故一引便放逸了。《曾国藩日记》。

13、 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曾国藩家书》。

14、 清则易柔,惟志趣高坚,则可变柔为刚;清则易刻,惟襟怀闲远,则可化刻为厚。《曾国藩家书》。

15、 受不得穷,立不得品,受不得屈,做不得事。《曾国藩家书》。

16、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曾国藩家书》。

17、 从有恒二字痛下工夫,然须有情韵趣味,养得生机盎然,乃可历久不衰,若拘苦疲困,则不能真有恒也。《曾国藩家书》。

18、 余于凡事皆用困知勉行工夫,尔不可求名太骤,求效太捷也。《曾国藩日记》。

19、 要与世间撑持事业,须先立定脚跟始得。《曾国藩家书》。

20、 人之疲惫不振,由于气弱。而志之强者,气亦为之稍变。《曾国藩日记》。

21、 百种弊病,皆从懒生,懒则弛缓,弛缓则治人不严,而趣功不敏,一处迟则百处懈矣。《曾国藩家书》。

22、 养活一团春意思,撑起两根穷骨头。《曾国藩自箴联》。

23、 君子欲有所树立,必自不妄求人知始。《曾国藩日记》。

24、 古称金丹换骨,余谓立志即丹也。《曾国藩家书》。

25、 谚日:好汉打脱牙和血吞。此语是余生平咬牙立志之诀。《曾国藩家书》。

26、 举世之所迷,智者之所独觉。《曾国藩日记》。

27、 毕竟先知后行,至于纯熟,乃能合一。《曾国藩家书》。

28、 舍命报国,侧身修行。《曾国藩日记》。

29、 若愧奋直前,有破釜沉舟之志,则远游不负。若徒悠忽因循,则近处尽可度日,何必远行百里外哉!《曾国藩书信》。

30、 吾生平长进全在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切不可颓然自馁也。《曾国藩日记》。

31、 至于强毅之气,决不可无,然强毅与刚愎有别。《曾国藩家书》。

32、 唯有一字不说,咬定牙根,徐图自强而已。《曾国藩家书》。

33、 凡危急之时,只有在己者靠得住。《曾国藩家书》。

34、 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则日进无疆矣。《曾国藩家书》。

35、 以懦弱无刚四字为大耻。《曾国藩家书》。

36、 天下事未有不自艰苦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曾国落日记》。

37、 坚忍支撑,可建非常之业。《曾国藩日记》。

38、 挺身入局,敢于担当,才有成事希望。《曾国藩日记》。

39、 担当大事,全在明强二字。《曾国藩家书》。

40、 余死生早已置之度外,但求临死之际,寸心无可悔憾,斯为大幸。《曾国藩日记》。

41、 困心横虑,正是磨炼英雄玉汝于成。《曾国藩家书》。

42、 一一一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曾国藩日记》。

43、 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可以验我之思;震撼折衡,可以验我之力;含垢忍辱,可以验我之量。《曾国藩家书》。

44、 大丈夫见善明,则重名节如泰山。用心刚,则轻死生如鸿毛。《曾国藩家书》。

45、 人遇逆境,无可奈何,而安之若命,是见识超群。然君子用以力学,借困衡为砥砺,不但顺受而已。《曾国藩家书》。

46、 凡事当有远谋,有深识。坚忍于一时,则保全必多;一时之不忍,而终身惨乎!《曾国藩家书》。

47、 柔靡不能成一事。《曾国藩家书》。

48、 凡发一谋,举一事,必有风波磨折,必有浮议摇撼。坚忍力争而后有济。《曾国藩家书》。

49、 凡事皆有极困极难之时,打得通的,便是好汉。《曾国藩家书》。

50、 患难忧虞之际,正是德业长进之时,其功在于胸怀坦夷,其效在于身体康健。《曾国藩笔记》。

51、 一日无进境,则日日渐退矣。《曾国藩日记》。

52、 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间那有空闲的光阴。《曾国藩自箴联》。

53、 凡人心之发,必一鼓作气,尽吾力之所能为,稍有转念,则疑心生,私心亦生。《曾国藩家书》。

54、 求业之精,别无他法,日专而已矣。谚日艺多不养身,谓不专也。吾掘井多而无泉可饮,不专之咎也。《曾国藩家书》。

55、 天地之所以不息,国之所以立,圣贤之德业所以可大可久,皆诚为之也。故日: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曾国藩书信》。

56、 以诚换诚,无人不诚。《曾国藩书信》。

57、 纵人以巧诈来,我仍以浑含应之,以诚愚应之;久之,则人之意也消。若钩心斗角,相迎相距,则报复无已时耳。《曾国藩曰记》。

58、 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曾国藩家书》。

59、 凡与人交际,当求其诚信之素孚;求其协助,当量其力量所能为。《曾国藩家书》。

60、 君子之立身,在审其所处,诚内度方寸,靡所于疚,则仰对昭昭,俯视伦物,宽然不怍。《曾国藩家书》。

61、 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曾国藩笔记》。

62、 心诚则志专而气足,千磨百折,而不改其常度,终有顺理成章之一日,心虚则不客气,不挟私见,终可为人共谅。《曾国藩家书》。

63、 宜以真心相向,不可常怀智术,以相迎距。凡人以伪来,我以诚往,则伪者亦共趋于诚矣。《曾国藩家书》。

64、 诚者,不欺者也;不欺者,心无私著也;无私著者,至虚者也。是故天下之至虚,天下之至诚者也。《曾国藩家书》。

65、 贤者敬而贵之,不肖者敬而远之。《曾国藩家书》。

66、 举止端重,则德进矣。《曾国藩笔记》。

67、 风节,守于己者也;傲,则加于人者也。《曾国藩日记》。

68、 天下古今之庸人,皆以一惰字致败。天下古今之才人,皆以一傲字致败。《曾国藩家书》。

69、 有过人之行而口不自明,有高世之功而心不自居,乃为君子自厚之道。《曾国藩家书》。

70、 傲人不如者必浅人,疑人不肖者必小人。《曾国藩日记》。

71、 越自尊大,越见器小。《曾国藩家书》。

72、 好胜人者,必无胜人处,能胜人,自不居胜。《曾国藩日记》。

73、 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曾国藩家书》。

74、 天地间推谦谨是载福之道,骄则满,满则倾矣。《曾国藩家书》。

75、 劳则不佚,谦则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曾国藩家书》。

76、 自敬方能自尊,敬亲方能齐家,敬人方能使人敬己,敬业方能事业有成。《曾国藩家书》。

77、 无多言,多言多败;无多事,多事多患。《曾国藩家书》。

78、 不能过谦,过谦则下无敬畏之心。《曾国藩家书》。

79、 巧辩者与道多悖,拙讷者涉者必疏,宁疏于世,勿悖于道。《曾国藩笔记》。

80、 量随识长,闻事不喜不惊,乃可以当大事。《曾国藩家书》。

更多名言名句精选阅读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家书家规_名言名句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家书家规_名言名句

清曾国藩《曾文正公家训》。

1.以惩忿窒欲为养生要诀。

两江总督。
治学治军均有建树,治家教子尤为有方。
子曾纪泽为清末著名外交家,子曾纪鸿于算学具极高造诣,不幸早逝;孙辈有诗人曾文钧,曾孙辈有教育家曾宝荪、学者曾约农等。
惩忿窒欲:语出《周易损》:损,君子以惩忿窒欲,其中惩即惩戒,忿即愤怒,窒即抑制,欲即嗜欲,全句意为克制愤怒,抑制嗜欲。

谕纪泽、纪鸿:张文端公所著的《聪训斋语》,都是教子的名言。
其中谈到养身、择友、观山水和赏花竹的文字,完全是追求一片太和生机。
你们应该常常阅读反省。
鸿儿身体单薄虚弱,也应该常常阅读这本书。
我教育你们兄弟时所引用的书并不多,只有圣祖的《庭训格言》和张公的《聪训斋语》两本,这些书句句都是肺腑之言。
以后在家中就要栽花养竹,出门就要饱看山水。
环绕金陵百里左右的地区,都可以全面游览一遍。
算学方面的书千万不要看了,读其他书只能以半天为限,到未时以后,就要立即休息一会。
历观古人的经验,把惩治恼怒和节制欲望作为养生要诀,惩忿就是我在以前的信中所说的少恼怒的意思,窒欲就是我前文所说的懂得节制和爱惜财物的意思。
由于喜好出名、争强好胜,以致用心太过,也是欲望一类的东西。
药虽然是有利的东西,它的有害的一面也夹杂在其中,所以不要轻易服药。
恳切地叮嘱你们要注意。

曾国藩对康熙的《庭训格言》和张英的《聪训斋语》推崇备至,这说明他与这两位杰出人物在教子方面的见解是英雄所见略同。

事实证明,他们正是凭着这种教育思想培育出不负厚望的出色后代。
在这段文字中,曾国藩特别提醒儿子要注意养育身心。
养育身心的方法有二:一是要游览山水和栽花养竹,利用自然风物来陶冶情性、涤荡心胸;二要尽量减少愤怒、用节俭的思想来抑制自己的欲望,这样就使自己的内心充满一片太和生机。
终始保持一种清明、平和的心境是养生的根本,养生是比追逐功名利禄还要重要得多的立身的根本。

2.虚心涵泳.切己体察。

谕纪泽儿:你读四书,没有什么心得,这是由于不能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的缘故。
朱熹教人读书,这两句话最为精当。
你曾经读过孟子的《离娄》章,《离娄》开头部分说在上者如果不衡量事物并制定出合适的规范,在下者就会无法可守,我往年读到这句话,也没有引起多大警惕。
近年在外面办事,才知道上级领导一定要根据事物制定出合适的规则,下级一定要坚守法度。
如果人人都认为自己也能根据事物制定法度,那就从心所欲不遵守法度了,就要发生下级侵凌上级的现象。
我爱别人而别人却不爱我这句话,往年阅读的时候,没有感到很亲切,近年阅历越深,才知道治理人不成功的原因,是智慧不足的缘故。
这就是切合自身的经历体察书中思想的一个例子。
涵泳二字最不容易理解,我曾私下里推测它的意思:涵,就如同春雨滋润花朵,如同渠中清水灌溉稻田;春雨滋润花朵,雨量过小就难以浸透,雨量过大就摧折和摧伤花朵,适中才能使花朵涵裹并慢慢吸吮雨滴;渠中清水灌溉稻田,水流过少禾苗因水分不足就会枯槁,水流过大禾苗就会伤于洪涝之灾,水流适中禾苗就会得到涵养而蓬勃生长。
泳字的意思,就如鱼游在水中,人的脚浸泡在温水里。
程子说鱼在渊潭中跳跃,活泼无比,庄子在濠梁观鱼时说:哪里知鱼不快乐呢?左太冲有濯足万里流的诗句,苏东坡有夜卧濯足诗、浴罢诗,都表达了人性乐水的一种快乐。
善于读书的人,一定要把书当咸水,把自己的心当成花、当成稻、当咸鱼、当成洗足,那么涵泳二字的意义就能用语言表达出来。
你读书容易流于解说文义,不很深入,可就朱子关于涵泳、体察这两句话,来尽心深究。

这是曾国藩身体力行地教育儿子要注意读书的方法和进入读书的境界。
读书首先要切己体察,就是要把书中的道理纳入自己的办事进程中体察感受,这样不仅会使自己加深理解和深入掌握书中的道理,而且会使自己今后的办事能力进一步提高。
其次要虚心涵泳,就是要让书的春雨轻柔地滋润心花,让书的清渠静静地灌溉心田。
人游在书香里,如鱼游在水中,如脚泡在热水中,这种奇妙特殊的享受,才是一种真正的读书生活。
曾国藩教子不仅是一个关怀备至的慈父,而且已经成为一个说文解字的老师了。

3.人生惟有常是第一美德。

谕纪泽:人生只有恒常是第一美德。
我早年对于写字这门艺术,也常常动脑子下工夫去追求,终究一无所成。
近日天天临摹练习,久不间断,便感到每月都有变化、每年更不相同。
年龄无论老少,事情不论难易,只要坚持做下去,自然如同植树和蓄养动物,看着它们一天天地长大,自己还不知道。
你的短处在说话不够谨慎、缓慢举止有欠端庄、稳重。
看书虽能深究其义,但写文章缺乏异军突起的不凡之势。
你如果能在这三件事上再下一番苦功,初下手时猛力进取,日后持之以恒,这样做下去,不过一两年你就会有很大进步自己还不知道。
语言谨慎、缓慢,举止端庄稳重,道德就有进步。

做文章要有峥嵘、宏大和畅快淋漓的气势,学业就有了增进。

所谓常,就是坚持和积累,才能形成习惯并产生作用,才能出现期望达到的火候与功夫。
曾国藩针对儿子的特性,认为他应该把常的美德运用到训练说话、举止和作文三个方面,他认为训练说话和举止属于进德的范畴,训练作文属于进业的范畴,只有德业并进,才会达到《周易》中提出的崇德而广业的境界。
其中进之以猛,持之以恒,确实是帮助人们革除恶习、发奋励志的至理名言。

4.早起也,有恒也,重也,三者皆尔最要之务。

谕纪泽:接到你十九、二十九日两封来信禀告:知道喜事已经办毕,新媳妇能得到你母亲的欢喜,就是家庭的福气。
我朝历代皇帝一直沿袭下来的习俗,就是寅时正刻就起床,到现在两百年不变。
我家的高祖和曾祖,相传都起得很早。
我能看到的竞希公、星冈公,都是天还没亮就起床,寒冬起床坐到一个时辰,才开始看到天亮。
我父亲竹亭公,也才到黎明就起床,有事的时候不等到黎明,每晚一定要起来看一两次,这是你们都曾经看到的。
我最近也是黎明就起床,心里想延续先人的家风。
你现在已经成人并有了家室,应该以早起为每天要做的第一件事,自己要带头行动,也要带领新媳妇一起行动。
我平生犯了没有恒心的错误,弄得万事无成,立德不成,立业也不成功,已经让我深深地感到耻辱。
到了治理军务的时候,才开始矢志不移地办理一件事。
在这中间,我的志向发生几次变化,这是我没有恒心最明显的地方,一直是我内心的耻辱。
你如果稍有成就,一定要在有恒方面重下工夫。
我曾经细看星冈公仪表非凡,完全在于一个重字。
我走路、仪表、举止也比较厚重,都是从星冈公学习来的。
你的仪表、举止分量很轻,是一大弊病,以后要时时留心,无论行走还是坐下来,都要有厚重感。
早起、有恒、厚重,这三点是你最重要的事。
早起是先人立下的家法,没有恒心是我留下的耻辱,不厚重是你的不足,所以特别谆谆告诫于你。

谕纪泽:你近来写字,总是软弱无力,骨力不坚劲,墨色不丰腴,与你的体形向来轻薄正是一种毛病。
你应当用油纸临摹颜体的《郭家庙碑》,柳体的《琅琊碑》、《元[玄]秘塔》,来医治这种毛病。
每天都要留心,专从厚重两字上下工夫。
否则字体太轻薄,体质也随之更加轻薄了。
人的气质,本来是天生的,难以改变,只有读书能够改变气质。
古代精于看相的人,也说读书可以改变骨相。
想要改变气质,首先要确立坚韧、超拔的志向。
以我平生为例,三十岁前最喜欢抽烟,片刻不能离,到了道光壬寅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立志戒烟,至今不再抽烟。
四十六岁以前,做事没有恒心,近五年来深以为戒,现在做大事小事都有恒心了。
就这两个例子,可见没有任何东西改变不了。
你们对于厚重两个字必须立志改造,古人称金丹可以换骨,我认为立志就是金丹。

曾国藩从儿子写字骨力不坚中,看出他的体形与气质的不足,进而推广到要求儿子变化气质并树立恒心与志向,足见其在教子方面明察秋毫、立意深远。
早起是曾家的传家至宝,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养成勤劳的习惯,而且也为人们赢来更加充裕的工作时间,实际上也等于加倍珍惜和延长了有限的生命时间。
重厚不足是儿子在写字、举止和体形方面存在的通病,所以曾国藩要求儿子通过写字和读书来转换骨相和变化气质,因为人只有行为举止端庄厚重,才会办事踏实、稳重、坚定和有分量。
他认为要想变化骨相和气质,首先要树立坚卓之志,立志就是金丹,遂志贵在有恒。
人如果没有恒心将会百学皆废、万事无成。
在矢志不移的恒心面前,一切艰难险阻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悄然软化或涣然冰释。
只要做到早起、厚重和有恒这三点,人就具备了自立自强的精神与气概。

5.不忮不求。

谕纪泽、纪鸿:我平生稍微看了一些先儒的著作,发现圣贤教人修身,千言万语,都以不忮不求为重。
忮,就是嫉妒贤人陷害能人,妒恨他人的功勋,争求上司的宠爱。
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懈怠的人自己不能修身,忌恨他人的人害怕别人修身的一类人。
求,就是贪求名利,只把名利放在心中,所谓没有得到就忧愁如何得到,已经得到又忧愁失去的一类人。
嫉妒心并不常见,总是发生在名气和学业相等、权势和官位相等的人之间;贪求之心也不常见,总是发生财物分配和地位晋升互相有抵触的时候。
想要营造福气,先要排除嫉妒之心,所谓人能达到没有贪欲和害人之心,仁的作用就用之不尽了;要树立品德,先要除去贪欲之心,人只要没有图谋不轨的偷盗心理,义的作用也就用之不尽了。
嫉妒之心不去,内心就布满荆棘;贪求之心不去,心灵中就充满卑污。
我对这两种心理经常加以惩治,只恨还没有把它们彻底扫除干净。
应当在这两件事上痛下工夫,并愿子孙世代要引以为戒。

所谓忮,就是嫉妒之心。
持有这种不幸的心境的人自己不努力却嫉恨他人的成功,自己没有成功却专门陷害创造成功的人。

这种人不仅是社会进步的障碍,而且也是一个自寻烦恼和终身失去快乐的人。
所谓求,就是对名利的贪心,这种心理往往不是为了自己的成功去不惜伤害他人,就是因为他人的成功而伤害自己。

人生何处何时不充满得与失的转换变化,被这种客观的变化调戏得喜怒无常,实在是一件自取其咎的蠢事。
嫉妒之心是满怀的荆棘,贪欲是心灵的卑污,必须坚决、彻底地把它们从心灵深处扫除干净。
这两种有害的心理平日隐而不显,往往都在同行竞争和评功论赏的时刻爆发出来,所以要克除这两种心病,就要在竞争激烈的关口,首先抚平和舒展自己的心性。

6.去忿欲以养体.存倔强以励志。

至于倔强二字,实在不能缺少。
立功业做文章,都要有这两个字贯注其中,否则就会柔弱以致倒下,不能成就一点事情。
孟子所说的至为刚健,孔子所说的坚贞、稳固,都要从倔强二字做起。
我们兄弟都更多地承传了母亲的品德,其中的好处也正是倔强。
如果能去掉恼怒和贪欲来保养身体,保存倔强的个性来激励志向,就能每天都能获得无限的进步。

倔强二字,用来交友,就会变成刺人的锋芒和交流的顽障;用来研讨方案,就会变成拒纳忠告和执著护短;用来决策,就会轻陷罗网和挑战规律。
但如果把它用来励志建功,就会具有锐不可当、日进无疆的内在动力。

7.慎独则心安,主敬则身强。

日课四条:第一条:慎独能使人心灵安定。
自我修身的过程,最难莫过于养心。
心里既然知道善恶,却不能在实际行动中去行善去恶,就是欺骗自己。
在方寸之间,是不是欺骗自己,这都是别人所不知道的,唯独自己一个人知道。
所以《大学诚意》中两次提到慎独。

如果真能像喜欢美色那样好善,像讨厌恶臭那样除恶,力除私欲而保全天理,那么,《大学》所提倡的自足、自快,《中庸》所说的在无人之处也能警惕谨慎、戒惧小心,都能得到切实推行。
这也就是曾子所说的自我反省是否得理,然后采取行动,孟子所说的俯仰无愧,以及所谓养心的最好办法莫过于减少欲望,都不外乎是这一点。
所以,能慎独就能在心中反省而不会感到愧疚,就可以与天地鬼神相对质,必定没有任何行为不使内心快乐、满足,即使在穷困中,没有内心愧疚的事,也能泰然面对天地,这颗心就常常快乐、满足、宽舒和平静。
这是人生第一自强之道,第一等寻求快乐的方法,守身处世的第一要务。

第二条:以敬为立身的根本,就能强身。
敬这一个字,孔孟用来教育人,春秋时代的士大夫也经常谈论这一点,到程子朱子时强调过千言万语,都离不开这个主旨。
在内心要专注、安静、纯粹和统一,在外表要整齐、严肃,这就是敬字的功夫。
出门时如接见重要宾客,役使民众如同举办重大祭祀,这就是敬字的气象。

自己加强修养以安抚百姓,笃志恭敬而使天下和平,这就是敬的效验。
程子说:上下都统一推行恭敬之道,那么天地就会回归正确的位置,万物自然生长,阴阳无不调和,麟凤龟龙都会一起出现,聪明才智都会从这里生出。
拿这种精神来奉祀天帝,可以只要恭敬就会达到无关不备的境界。
我认为敬字最切实的功效,还在于坚牢肌肤、强健筋骨。
庄严、恭敬就是强身之道,安逸、放肆日渐苟且偷生,这些都是很自然的印证。
即使老年体弱的人,一遇到坛庙祭献的时候、战阵危急之际,也不自觉地精气神为之惊惧、振作,这足以知道敬能使人身体强健了,如果无论对人多人少、事大事小,都逐一予以恭敬,就能使自己身体强健,又有什么可以怀疑的呢?

第三条:追求仁道就能使人和悦。
凡是人一出生,得到天地的道理而生成自己的本性,由于得到天地之气而长成自己的肉身。

我与民众及万物,在本来同出一源,如果只知道对自己有心却不知道仁民爱物,就是违背并丧失了大本同源的道理。
至于位居人上拥有高官厚禄,就担有拯救人民于灾难疾苦的责任。
读书学习古人,粗略知道一些大意,却不知道教育和培养庶民万类,就是在很大程度上辜负了上天对我们的厚爱。
孔子教人,最重要的莫过于求仁,而其中最切要的莫过于要想自立必须立人,要想自己通达,一定要使别人通达。
能够自立的人无所畏惧,如同富人拥有百物不需向外求借。
能通达的人四通八达没有人违背,如同贵人登高一呼,群山响应。
谁不想自立、自达,若能推广到立人、达人,就与万物共同享受春天了。
后世讨论求仁的观点,莫过于张子的《西铭》最为精当。
他认为视民为同胞、视物为同类,以及以宏大之心广济苍生,都是遵循天理者分内应该做的事,只有这样才能称之为人,不这样做就违背道德,就叫做贼。
真能做到这样,全面使天下人自立、通达,即使没有得到他人做出贤明辛苦的评价,人们难道会不喜欢而归附于你吗?

第四条:勤奋劳动,天神都会钦佩。
人的本性,没有不好逸恶劳的,不论贵贱智愚老少,都贪图安逸而害怕劳作,这是古今一致的规律。
人一天所需要的衣食,与一日所做的事、所用的力相称,那么他人才会认可,鬼神也会赞许,以为是你自食其力的结果。
那些农民和织布的妇女,终年勤奋劳作才能挣来几担粟和几尺布,而富贵之家终年安逸快乐,不从事一种职业,却吃珍馐、穿锦绣、酣睡高卧、一呼百应,这是天下最不平等的事情,是鬼神所不允许的,难道还能长久吗?古代的圣君贤相,像商汤是天没亮就起床,文王天晚了也不休息,周公更是夜以继日、坐到天亮,都无时无刻不以勤奋自勉。
《无逸》-篇中提到勤劳则长寿、安逸则夭亡,是一点都不错的。
为自己个人来考虑,也应该操练和学习各种技艺,磨炼筋骨,巩固知识,勉励自己的行为,端正自己的思虑和节操,就可以增长才智。
为天下考虑,如果发生饥寒,有一个人生活没有着落,都要看作自己的失职。
像大禹为了治水连续四年过家门而不入,墨子主张为了以利天下从头到脚都可以放弃自己的利益,这都是自己十分节俭、勤政为民的好例子。
所以荀子喜欢称赞大禹和墨翟的品行,是由于他们是勤劳的典范。
我组建湘军以来,每每对那些有专长而又能忍受艰苦的人,没有不予重用,没有不加称赞的。
那些没有一点才华和专长又不习惯劳作的人,终将被世人所唾弃甚至饥寒而死。
所以,勤劳就能有才华而且长寿,安逸就会因为不善工作而被抛弃。
勤劳就能广泛地救济民众,天地都会钦佩、敬仰。

安逸会对人没有补益,鬼神也不喜欢。
所以君子要得到人神的依靠,没有比勤劳更好的办法了。

我年衰多病,眼病越来越重,已经难以挽回了。
你及各位侄儿们身体强壮的不多。
古代君子自己修身治家,一定能内心安静身体强壮,以后才会出现振兴景象;一定要使众人喜悦鬼神钦敬,以后才会出现祥瑞并集的场面。
现在写这四条,我自己用以自我警示并弥补往年的罪过,同时也让你们二人各自综合勉励。
每天晚上用这四条督促自己,每月月底对照这四条互相检查。
同时也给几位侄子阅读,让他们一起坚守,希望能够遵循并有所成功。

慎独是古人养心的一种特效手段,意思是人在独处时也要把内心中不良的念头连根拔除。
目的是为了永远保持一颗快乐、纯良和光明正大的心灵。
敬是一种庄严的气质,它能使人专注、认真,使人提神、健体,世界会因此而神圣,生命会因此而崇高。
在普天之下推行恭敬之道,就会出现阴阳调和、天地定位的局面。
推行仁道的关键就要做到民胞物与、推己及人和拥有与万物同春的志趣;推行仁道并不意味着一味付出,仁者爱人,最终必定收到群伦拥戴、众望所归的效果。
勤劳是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也是天人共钦的劳动精神。
一个惯于不劳而荻的人最终难逃天怒人怨的下场。
只有勤劳不止、自强不息,生命的意义才会得到不断拓展与延伸。
做到了以上四条,就能使人成为一个有信心有能力推行仁爱之心的人;就能使人成为一个善良、崇高和众望所归的人。

曾国藩名言名句


1、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2、凡事留余地,雅量能容人。

3、不贪财,不失信,不自是,有此三省,自然人皆敬重。

4、富贵气太重,亦非佳象耳。

5、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9、知足天地宽。

1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1、广其识则天下大。

1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7、家和则福自生。

1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禁大言以务实。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3、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5、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2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8、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9、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30、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31、古者英雄立事,必有基业。

32、须有宁拙毋巧之意,而后可以持久。

33、困心横虑,正是磨练英雄之时。

34、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35、居心平,然后可历世路之险。盘根错节,可以验我之才;波流风靡,可以验我之操;艰难险阻。

36、先静之,再思之,五六分把握即做之。

37、自其外者学之而得于内者谓之明,自其内者得之而兼于外者谓之诚,诚与明一也。

38、自修之道莫难于养心。

39、凡世家子弟衣食起居无一不与寒士相同,则庶可以成大器,若沾染富贵气习,则难望有成。

40、受挫受辱之时,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智。

41、国家之强,以得人为强。

42、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43、人苟能自立志,则圣贤豪杰何事不可为?何必借助于人?

44、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

45、人生莫惧少年贫。

46、不随众从之喜惧为喜惧。

47、凡办大事,以识为主,以才为辅;凡成大事,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48、尽人事以听天,吾唯日日谨慎而已。

49、凶德致败者约有二端:曰长傲,曰多言。

50、凡人无不可为圣贤,绝不系乎读书之多寡。

51、天下事未有不由艰苦中来,而可大可久者也。

52、兄弟和,虽穷氓小户必兴,兄弟不和,虽世家宦族必败。

53、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54、邪正看眼鼻,真假看嘴唇,功名看气概,富贵看精神。

55、吾辈读书,只有两件事,一者进德之事,一者修业之事。

56、务须咬牙厉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57、凡有盛必有衰,不可不预为之计。

58、清高太过则伤仁,和顺太过则伤义,是以贵中道也。

59、神正其人正,神邪其人奸。

60、不深思则不能造于道。不深思而得者,其得易失。

61、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臭,既要精当,又要简捷。

62、总宜奖其所长,而兼规其短。

63、人必诚,然后业可大可久。

64、凡天下事,虑之贵,详行之贵,力谋之贵,众断之贵独。

65、放开手,使开胆,不复瞻前顾后。

66、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7、居有恶邻,坐有损友,借以检点自慎,亦是进德之资。

68、盛世创业之英雄,以襟怀豁达为第一义。

69、君子能扶人之危,周人之急,固是美事,能不自夸,则善矣。

70、守笃实,戒机巧,守强毅,戒刚愎。

71、劝人不可指其过,须先美其长。人喜则语言易入,怒则语言难入,怒胜私故也。

72、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变化气质。

73、无实而享大名者必有奇祸。

74、为人不可过于聪明。

75、学而废者,不若不学而废者。学而废者恃学而有骄,骄必辱。不学而废者愧己而自卑,()卑则全勇多于人谓之暴,才多于人谓之妖。

76、人宜减者决减之,钱宜省者决省之。

77、誉望一损,远近滋疑。

78、无论治世乱世,凡一家之中,能勤能敬,未有不兴者,不勤不敬,未有不败者。

79、凡人做一事,便须全副精神注在此一事,不可见异思迁。

80、一身能勤能敬,虽愚人亦有贤智风味。

81、另起炉灶,重开世界。

82、以才自足,以能自矜,则为小人所忌,亦为君子所薄。

83、小仁者,大仁之贼。

曾国藩励志名言名句


曾国藩励志名言名句

【倔强地自立】

男儿自立,必须有倔强之气。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成功不可复制。
不同的事业,虽然有相同的因素,却必将深深植下个性化的基因。
人的成长,依赖是最致命的缺憾,它使你一生都活在别人的阴影之下,永远在仰视中乞求一方生存空间。
坚强是成功的种子。
人生的每一次风雨,都是不屈精神的一次淬火,都是灵魂的一次铸造。
独立,使你走过了别人未曾走过的路,使你夺取了别人不敢想象的璀璨。
每一次苦难,都是上帝送给你的一份礼物。
不要拒绝这份为你特制的礼物。

【再坚持一下】

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工夫。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务须咬牙励志,蓄其气而长其志,切不可恭然自馁也。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抵达成功,所需的仅有一点:再坚持一下!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古之成大业者,多自克勤小物而来。
百尺之楼,基于平地。
千丈之帛,一尺一寸之所积也。
万石之钟,一铢一两之所累也。
文王之圣,而自朝至于日中昃,不遑暇食:周公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幸而得之,坐以待旦。

仲山甫夙夜匪懈。
其勤若此,则无小无大,何事之敢慢哉?《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以一缕精心,运用于幽微之境,纵不日进,或可免于退乎!《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所谓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

你尽可心比天高,负才自傲,不屑于俗间琐事,不理喻点滴细节,但脱离了人情世事,才高志远也只是空中楼阁。
一沙一世界,一叶一菩提,世间大道,只蕴含在细微处。
把小事做好,想透了,量积质变,人生才可能迎来升华。

【一切都要讲基础】

谦谦自将,敛其高远之怀,即于卑迩之道。
盖不如是,则不足自致于久大。
藏之不密,则放之不准。
苏轼诗始知真放本精微,即此义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苏轼曾以一首长诗《子由新修汝州龙兴寺吴画壁》盛赞吴道子的壁画。
当中四句是:细观手面分转侧,妙算毫厘得天契。
始知真放本精微,不比狂花生客慧。

他认为没有技法的精微,就没有风格的真放。

艺术如此,人生亦然。
做事,只有恪尽职守,才能纵横捭阖;做人,只有诚信谦卑,才能左右逢源。
一切都要讲基础。

【自立之道就在脚下】

卫身莫大如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
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或为人幕之宾。
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
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至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
食之得不得,究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
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
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哉?《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事业是立身之本,是人生一等一的大事。
然而,事业之功,只在事业之外。
事业是驿站,须在跋涉与舟车上下工夫;事业是果实,须在耕种施肥上下工夫;事业是大厦,须在砖石泥灰上下工夫。
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到达的方法,只在脚下。

【如鸡孵卵】

君子之用功也,如鸡伏卵不舍,而生气渐充。
如燕营巢不息,而结构渐牢。
如滋培之木,不见其长,有时而大。
如有本之泉,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
放乎四海,但知所谓功,不知所谓效,而效亦徐徐以至也。
《曾文正公全集文集》

天下之事,有其功,必有其效。
功未至,而求效之遽臻,则妄矣。
未施敬于民,而欲民之敬我:未施信于民,而欲民之信我。
鲁莽而耕、灭裂而耘,而欲收丰穰十倍之利,此必不得之数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但求速效,亦反以害之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摒弃浮躁的心态,从零开始,从一做起。
专心做好每一个一,则干百万随之而至。
只要胸中有丘壑,粒砂必可成塔。

【干一行爱一行】

来书谓意趣不在此,则兴会索然,此却大不可。
凡人作一事,便须全副精神在此一事,首尾不懈。
不可见异思迁,做这样,想那样:坐这山,望那山。
人而无恒,终身一无所成。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爱一行干一行不若干一行爱一行。

【成败无定数】

士大夫处大事,决大疑,但当熟思是非,不必泥于往事之成败,以适应一时之利害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往事的教训可以用来警惕,他人的经验可以用来借鉴,但千万不可由其他事的成败来决定当前做事的取舍。
世界上没有两片叶子是完全相同的,做事也是这样。
同样的事情,环境、形势、主体与人心向背不会完全一样,所以结果也没有可比性。
借古鉴今是良好的习惯,但谨记事情的主动权操之在我。
让古人决定今人、让他人左右本人,就不是聪明的做法了。

懒惰者,连犯错也没资格久骄而不败者,容或有之。
久惰则立见败亡矣。
《曾文正公全集劝诫营官四条》

做任何事情,唯一不可缺的是积累。
积累知识、积累资本、积累人脉、积累经验成功的要素,都是点滴集聚而来。
即使是骄傲,也是积累达到一定程度,自认为高人一筹而产生的认知。
但懒惰则完全背道而驰,连骄傲的错都没有资格犯。

勤是一种实践,俭是一份美德历览有国有家之兴,皆由克勤克俭所致。
其衰也,则反是。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勤,不是患拙而补勤、患笨而先飞。
俭,也不是出于饱时省一口,饿时得一斗的忧虑。
勤俭是一种生活态度,是洞彻人生之后的身体力行。
人生如白驹过隙,其使命就是实践、再实践,其美德正是珍惜、再珍惜。

【早点起床也是美德】

忠之积于平日者,则自不妄语始:勤之积于平日者,则自不晏起始。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优良的品德是珍珠,人人都想得到。
在许多人看来,这珍珠藏在高山之巅,得到它,需要经过艰难的跋涉。
所以,有的人放弃了,有的人说:今天先休息,明天再上路。
于是,珍珠就成了高贵而寂寞的幻象。
其实,这颗珠子并没有那么遥远。
它就在你心中,也许此刻,还正握在你的手中。
当你已上路,沐浴着它的光辉,你已经得到它了。
甚至,当你决心上路的那一刻,它已经被你的心紧紧拥抱。

【自我建设第一要义】

瑞玉常坚,蕴蓄者久也;户枢不敝,勤动者恒也。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建立在欺诈基础上的名利,同样也经不起欺诈变化的冲击,耐不住公平正义的拷问,其訇然崩盘的机会,比陡然暴富的机会要大得多。

勤与恒永远是自我建设的第一要义。
做到了这一点,当一个个机遇到来时,才会完成人生中的一次次突破。

【总有转机】

大抵事机之转,其始赖一二人者,默运于渊深微莫之中,而其后人亦为之和,天亦为之应。
《曾文正公全集书札》

越是在低谷,越要有所作为,因为已无处可去,所有的路径都是向上攀登。

【不进则退】

不日进则日退,断无中立之理。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孙中山说过:天下大势,浩浩汤汤,顺之者昌,逆之者王。

不管如何曲折跌宕,历史潮流总是势不可挡,没有一刻停息。
因此任何时候都不要停下求索的脚步,也不要安于既得的成就。
在你稍一驻足的时候,时光已裹挟着一切,在你身旁呼啸而过。
当错过了某些东西,想要奋起直追,恐怕已是望尘莫及了。

掌握好生活的节奏,兑现对自己的诺言。
当你不断调动智思与才能的时候,你的生命永远是新鲜的。

【明日是幻象】

凡事不可待明日,愈积愈难清。
《曾文正公全集杂著》

做事最珍贵的是当下。
人人都知道往者不可谏,而少有人知道:明日也是个幻象。
人人都有自己的志向,而少有人悟到:远大的志向与当下的行动是一回事。
人的生命很长,自己能把握的只有当下这一刻,明日都是未知。
当下能做到的事不去做,反而将命运全交给未知,可以想象,你的未来也是镜花水月。

【勇于超越】

前世所袭误者,可以自我更之:前世所未及者,可以自我创之。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花圃里开满了玫瑰,固然美丽。
然而,我为什么不能栽种一些兰花?

人人都习惯了走大道,固然通畅。
然而,我为什么不能独辟蹊径?

世界的美好,不在于色调统一,而在于万紫干红;社会的进步,不在于步调一致,而在于有人扎扎实实,有人健步如风,有人载歌载舞,有人把飞天的梦想变成了现实。

有句话叫人微言轻,也有句话叫做风起于青萍之末。
谁敢肯定,你的这次置疑不会掀起一次大的风潮?

刚柔相济,无往不利刚柔互用,不可偏废。
太柔则靡,太刚则折。
刚非暴虐之谓也,强矫而已。
柔非卑弱之谓也,谦退而已。

趋事赴公,则当强矫:争名逐利,则当谦退。
开创家业,则当强矫:守成安乐,则当谦退。
出与人物应接,则当强矫:入与妻孥享受,则当谦退。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天是刚,地为柔。
有了天之刚,才有了普惠万物的阳光;有了地之柔,世界才会如此丰富多彩。

男是刚,女为柔。
有了男之刚,才有了社会与家庭的柱梁;有了女之柔,才有了生命的摇曳多姿。

义是刚,情为柔。
有了义之刚,才会使天地间充满正气;有了情之柔,才会使心与心的交流变得温馨怡人。

人而不为,天何从佑?

凡办大事者,人谋居半,天意居半。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若恐天意难凭而广许神愿,若恐人谋未臧而多方设法,皆无识者之所为。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乾隆在《御制文三集》中说:为事在人,成事在天。
天而不佑,事何能成?人而不为,天何从佑?然而为事又在循理,为不循理之事,天弗佑也。

人要有所为,老天才帮得上忙。
什么也不做,老天也徒呼奈何。
谋事、做事,才有机会成事。
事在人为,不可不为也,不可不慎也。

【顺逆都是礼物】

君子之处顺境,就就常觉天之过厚于我,我当以所余补人之不足:君子之处啬境,亦就就焉常觉天之厚于我,非果厚也,以为较之尤啬者,而我固已厚矣。
古所谓境地须看不如我者,此之谓也。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常怀敬畏感恩之心,则不论顺逆,都能安然度过。

【人生着力之处】

日内,思古来圣哲名儒之所以彪炳宇宙者,无非由于文学、事功。
然文学则资质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事功则运气居其七分,人力不过三分。
唯是尽心养性,保全天之所以赋于我者。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人生着力之处当于自占七分者,黾勉求之,而于仅占三分之文学、事功,则姑置为缓图焉。
庶好名争胜之念可以少息,徇外为人之私可以日消乎?《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人皆有天赋之资。
成就高的人,赖其天赋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挥;碌碌之人,在于其天资被私欲纠葛所蒙蔽。
成功之精髓,在于尽己之力的同时,尽可能减少遮蔽天赋之物。
人力处做加法,偏心处做减法。

【知其不可而为之】

圣人有所言,有所不言。
积善余庆,其所言者也。
万事由命不由人,其所不言者也。
礼乐政刑,仁义忠信,其所言者也。
虚无清静,无为自化,其所不言者也。

吾人当以不言者为体,以所言者为用。
以不言者存诸心,以所言者勉诸身。
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荀子之道自克,其庶为闻道之君子乎!《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自然社会都有自己的规律,人力无法逆转,这不是我的管辖范围。

心存一分}青明,不怨恨、不争论、埋头去做,我所管辖的范围,仍大有可为,所谓螺蛳壳里做道场。

知其不可而为之,尽人事,听天命,心中坦然无憾,是至高的境界。

【以三分人力呼唤七分天助】

五事则完其肃、义、哲、谋、圣之量。
五伦则尽其亲、义、序、别、信之分。
充无欲害人之心而仁足:充无穿窬之心则义足。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人事皆有天命,却不可庸庸待命。
阳光明媚,春风拂面,而我却尚未播种;潮平岸阔,风正气爽,而我却没有准备篷帆。
让天奈何?天助自助者。
当我尽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三分人力,可唤来七分天助。

奋发做事,淡泊待命若于性分当尽之事,百倍其功以赴之。
而俟命之学,则以淡如泊如为宗,庶几其近道乎。
《曾文正公全集求阙斋日记类钞》

成功需要两大因素:一是努力,一是运气。
人的管辖范围是努力,而运气的管辖权在于天意。
每做一事,尽好自己的职责就是满分,切不要责运怨天、越权行事。
自己不努力,靠天来帮忙,即使天可以帮忙,帮助的对象也不是这样的人。
尽了努力,运气不济,也不要心生怨恨。
怨天尤人不仅无济于事,反而消磨了自己的意志。
万事都有规律可循,失败必有违背天律之处,把它找出来,就是上天对你的馈赠。

跌倒了,爬起来,把绊倒你的石头捡起来,当成跨越沟堑的垫脚石。

【阴阳转化】

用兵人人料必胜者,中即伏败机:人人料必挫者,中即伏生机。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看起来必胜无疑的事,说明阳的积累近于极致,阴必然在其中孕育;反之亦然,所谓冬至一阳生。

自然在变化,人心在变化,所谓成功,无非就是掌握了变化的道理。

【顺其自然】

庄生云:闻在宥天下,不闻治天下也。
东坡取此二语以为养生之法。
尔熟于小学,试取在宥二字之训诂体味一番,则知庄、苏皆有顺其自然之意。
养生亦然,治天下亦然。
若服药而日更数方,无故而终年峻补,疾轻而妄施攻伐强求发汗,则如商君治秦、荆公治宋,全失自然之妙。
柳子厚所谓名为爱之,其实害之,陆务观所谓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皆此义也。
《曾文正公全集家训》

人是微缩的世界,世界是放大的人心,其规律只有一个。
就管理方法而言,顺其自然是至高境界。

穷物之理,尽己之力格物,致知之事也:诚意,力行之事也。
物者何?即所谓本末之物也。
身、心、意、知、家、国、天下皆物也。
天地万物皆物也,日用常行之事,皆物也。
格者,即物而穷其理也。
如事亲定省,物也:穷其所以当定省之理,即格物也。
事兄随行,物也:究其所以当随行之理,即格物也。
吾心,物也:究其存心之理,又博究其省察涵养以存心之理,即格物也。
吾身,物也:究其敬身之理,又博究其立齐坐尸以敬身之理,即格物也。
每日所看之书,句句皆物也:切己体察,穷究其理,即格物也。
此致知之事也。
所谓诚意者,即其所知而力行之,是不欺也。
《曾文正公全集家书》

儒家之格物、诚意,是立身治世的核心内容。
天下的事理只有一个,而在不同的物中,却有干差万别的表现。
于干差万别处探究出这个一,这是思想的极致。
知道而身体力行之,做到事事合于道,时时无违背,这是行动的极致。

曾国藩早年是一位愤世嫉俗、锋芒毕露、不知妥协的青年。
可以预见的是,如果保持这种状态,曾国藩的政治生命肯定不会长久,甚至他的身家性命也如在刀尖上行走。
然而,事实是曾国藩自从当上京官后,十年七迁,连跃十级;官居,手握重权,却少有人诋毁嫉妒;居官三十四年间有惊无险,即便有险也每每化险为夷。

曾国藩能做到这一点,不得不归功于他在险风恶浪中所修炼的处世智慧。
如果用一个字概括这种智慧的话,那就是概。
如果用一段话来概括他的为官处世的思想体系,那就是他于同治元年给弟弟曾国荃的一封家书。
他在家书中说:管子云:斗斛满则人概之,人满则天概之。
余谓天之概无形,仍假手于人以概之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则已晚矣。
吾家方丰盈之际,不待天之来概,人之来概,吾与诸弟当设法先自概之。

概,是削平之意。
引申为:无论持财、为官、做事、做人、言论还是自身修持,都忌满、忌贪、忌盈,而是善退、善藏、善让。
他深谙日中则昃,月盈则亏的道理,因此在与人交往上,都是谦让有加。
有一次因一言不合,与朋友郑小珊闹翻了,直至恶语相向。

事后,曾国藩不是考虑如何惩治这个新仇,而是反思己过。
后来请郑小珊吃了顿饭,欢笑如故,化解了前嫌。

谦让并不是胆小怯懦,而是一种人生智慧。
曾国藩认为:只有谦让才能赢得别人的信赖和支持,从而为事业的成功打下基础;而一味地炫耀自己,只能说明无知和鄙陋,有时候还会处处树敌。
左宗棠是经曾国藩提携和举荐而成名的,但是恃才傲物的左宗棠并不把曾国藩放在眼里,人前人后经常讥讽。
在曾国藩一次战败想要投江之时,甚至指着曾国藩的鼻子骂他是头猪。
堂堂大员,被自己的部下如此讥讽叱骂,曾国藩却并没有生气,反而不断委他以重任。
一世张狂、目中无人的左宗棠,唯独对曾国藩崇敬有加。

曾国藩虽然身居大位,功名赫赫,但他从来不借此飞扬跋扈、凌驾于人,而是时时提醒自己要清廉、谨慎、勤勉,不能自我膨胀。
在清朝,四品以下的官员可以坐四个人抬的蓝呢轿,三品以上的官员可以坐八个人抬的绿呢轿,而曾国藩升到二品官后依旧坐着蓝呢轿。

这种低调、藏锋的做派,也让他免予兔死狗烹的下场。

清同治三年(1864)

,太平天国运动被平定,曾国藩名满天下,被朝廷大加褒奖。
然而,几十万虎狼之师握于曾国藩一人之手,各省督抚多有曾国藩的门生故吏,八旗绿林却早就溃不成军。
这一切不能不使清廷顾虑重重。
然而,曾国藩这时开始自削兵权,他大幅度裁军,先下令裁撤江宁吉字营湘军二万五千人,后又着手裁撤湘军精锐曾国荃统领的五万余人,到同治四年二月曾国藩军队只剩两千余人。
一退再退,自剪羽翼,无论从姿态上还是实力上都让清廷相信了他并无野心,所以仍能高宫厚禄,得以终老。

在做人处世上,处处恪守自概之道,常常自我刮平,才使曾国藩避免了待他人之来概而后悔之,从而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有关曾国藩名言名句


1、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量宽足以得人,身先足以率人。

2、惟正己可以化人,惟尽己可以服人。

3、遇诡诈人变幻百端,不可测度,吾一以至诚待之,彼术自穷。

4、处事速不如思,便不如当,用意不如平心。

5、人之处于患难,只有一个处置。尽人谋之后,却须泰然处之。

6、端庄厚重是贵相,谦卑含容是贵相;事有归著是富相,心存济物是富相。

7、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

8、处事贵熟思缓处,熟思则得其情,缓处则得其当。

9、知足天地宽。

10、百种弊病,皆从懒生。

11、广其识则天下大。

12、好便宜不可与共财,狐疑者不可与共事。

13、责过太直,使人惭恨,在我便是一过。

14、以爱妻子之心事亲,则无往而不孝。以责人之心责己,则寡过。以恕己之心恕人,则全交。

15、君子之道,以知命为第一要务。

16、胸怀广大,须从平淡二字用功。

17、家和则福自生。

18、何必择地?何必择时?但自问立志之真不真耳!

19、凡事须逐日检点,一日姑待后来补救,则难矣。

20、禁大言以务实。

21、省事是清心之法,读书是省事之法。

22、宁可数日不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

23、功不独居,过不推诿。

24、从人可羞,刚愎自用可恶。不执不阿,是为中道。寻常不见得,能立于波流风靡之中,最为雅操。

25、受非分之情,恐办非分之事。

26、遇棘手之际,须从耐烦二字痛下功夫。

27、责己厚而责人薄耳。

28、精神愈用而愈出,不可因身体素弱过于保惜。

29、家中无论老少男妇,总的习勤劳为第一义,谦谨为第二义。劳则不佚,谦者不傲,万善皆从此生矣。

名句作为警示自己的句子,希望以上《《曾国藩家书》名言名句》内容对您有所帮助,如果还想获取更多名句内容可以点击名言名句专题。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