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标题

【篇一】新闻标题

新闻类语段压缩 高考复习(高三)

新闻类语段压缩的原材料文字及信息量较多,而答题时却要求用极少的文字(一般10-25个字之间)来概括其主要信息。因此,答题往往感觉这类题目难度较大,且无规律可循。其实,只要避免一些常规性的错误,这类题目得高分并不难。

★技巧指津

(1)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标题新闻:

要把握语段语意,从中筛选出关键信息(读者最关心、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然后用简明的语言把它表达出来。①主体事件名称+②(必要的)时间(重要的高精尖科技实验时效性很强,有时要落实到分秒)、地点③主体事件目前的状态、结果、趋势(即人们最关心的新闻点)

(2)拟写新闻标题:

新闻标题提挈全

要把消息中最基本、最核心的内容用最简明的话在开头一段中加以表述,它是为了让读者一目了然地了解整个消息的情况与结局,这是新闻的特殊格式。

标准新闻导语一般包括:①新闻单位名称+②消息发出地名称+③发出时间+④主体事件+⑤(主体事件发生的必要的)条件或原因+⑥主体事件的简约过程+⑦状态、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说明:如果试题材料不包括前三项相关材料,前三项内容可取舍;④⑤两条可互换位置;⑥中的过程要句子、话完成,如果字数要求极严,可以用主体事件名称带出过程。

(4)一般性新闻材料的压缩:

对于一般性新闻材料答案应包括:①(必要的)时间、地点+②事件发生的原因、背景或其它条件+③事件发生过程的主要步骤名称+④事件过程的结果、影响或发展趋势。

例题1:且看下面两则材料:

  材料一 将下面一则消息压缩为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字)

  最近,在安徽枞阳县汤沟镇出了一桩新鲜事,全镇有九成农民在建造新房时,还建了专用的书房,添置了书柜、写字台等,为孩子们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该镇农民深深懂得:医治贫穷先要医治愚昧,医治愚昧必须重视文化。过去,许多农民种庄稼、养鱼虾,吃尽了缺少文化、不懂科学的苦头。他们读不懂书报,掌握不了新技术和市场信息,无法提高产量和经济效益。因此,他们逐渐注重智力投资,决心把子女养成有文化、有道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一代新人。

材料二 阅读下面的材料,依材料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15字)。 

 北京市公安机关在追逃专项斗争中,采取“网上作战”等高科技手段和对在逃人员的分级督捕,自7月1日至8月2日,将211名在京作案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缉拿归案,据介绍,按照中央政法委和公安部的部署,北京市公安局自5月份开始对全市1990年以来的负案、批捕、扣留在逃犯罪嫌疑人和从监管等场所逃脱的犯罪嫌疑人和罪犯,进行了全面调查,将查出的1000余名在逃人员的情况全部输入计算机上网,并与公安部联网。

  下面看看做这类题目时常犯的一些错误:

  一、压缩后的句子缺主语(即陈述对象)

  例:1注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材料一)

    2使用高科技,犯罪分子无处逃。(材料二)

  分析:新闻往往告诉人们什么地方(什么人等)发生了什么事,且压缩后的句子常采用“主谓”式,因此句子的主语(即:“什么人”或“什么地方”)必须要点明。例1中谁“盖新房时建书房”呢?例2中什么人“使用高科技”?不说清楚就失去了新闻本身的意义。

  二、主语(陈述对象)不准确

  例:3安徽农民建书房,注重智力投资。(材料一)

  4汤沟镇农民建房时盖书房,成为培养四有新人的典范。(材料一)

  5公安机关对在逃犯“网上”督捕。(材料二)

  分析:这三个答案虽有主语,但很不准确:例3主语范围太大,易让读者误认为“安徽全体农民”都“建书房”;例4主语范围太小:“汤沟镇”名不见经传,谁知道它在何省何县呢?例5的毛病也是主语范围过大,让人误以为“全国公安机关”都网上督捕逃犯。

  三、主要信息(指事件或行为)概括不准

  例:6安徽枞阳农民重视文化从孩子抓起。(材料一)

  7北京7月份缉捕逃犯200余名。(材料二)

  分析:新闻压缩成一句话后,这句话一定要有具体事件,且要突出其最主要的信息(即新闻最想告诉读者的信息)。例6的错误之处在于没有具体的事件,例7的不足之处是没有突出最主要的信息——“网上”。(或“高科技”)

  四、直接抽取一句话作答

  例:8安徽纵阳县汤沟镇农民盖新房时建书房。(材料一)

  9北京公安机关网上追捕逃犯。(材料二)

  分析:一则新闻,负载的信息往往不止一个,答题时,最好既突出最主要的信息,又能尽量增加一些次要信息,以便答案完整;而直接抽取一句话作答,信息量往往不足。因此,最好的做法是以一句话为主干,在这个主干上增加其它位置的信息。上两例可改为:a.安徽枞阳汤沟镇农民重智力投资,盖新房时建书房。b.北京公安机关网上追逃成果显著。

  五、答案超字数

  例:{10}北京公安机关采取高技术手段,缉拿犯罪嫌疑人归案。(材料二)

  分析:原材料明明要求“不超过15个字”,该生却用了23字(标点在内),未按要求去做,得分显然要大打折扣,因此需要进一步压缩。

  综上所述,新闻类语段压缩一定要注意以下几点:

  1.句子一般采用主谓句。

  2.主语(陈述对象)必须存在且要准确。

  3.一定要概括出最主要的信息(指事件、行为)。

  4.在字数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多负载信息。

5.连同标点在内,千万不可超字数。

 压缩语段的关键是分清主次,语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这主要内容又由哪些主要因素组成,只有这些东西搞清楚了,压缩时才不至于胡子眉毛一把抓,甚至拣了芝麻,丢了西瓜。

  压缩语段的步骤:

  ①弄清题目要求,看它要求我们怎样压缩,有些什么具体要求。

  ②仔细阅读原文,把握原文的中心。

  ③分析原文的内容要点,看它到底说了哪些内容。

  ④根据原文的中心,分析原文哪些内容是应该保留的,哪些可以舍去。

  ⑤根据字数要求,对保留的内容进行文字上的加工,使其语言规范,文气贯通,能准确体现原文的中心,这就是我们需要的答案了。

例题2:下面是发掘杭州雷峰塔地宫的一段报道。请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不出现具体时间,不超过35个字。

上午9时整,考古队进入现场开始发掘。打开地宫并不容易,直到9时45分,考古人员才将压在地宫洞口的750公斤重的巨石移开,露出93厘米长、13厘米厚的大理石盖板。盖板上没有任何文字,但考古人员在紫红色的泥土中发现了10枚唐开元通宝铜钱。10时5分,盖板基本清理完毕。10时30分,盖板绘图完毕。11时整,盖板还没有打开,发掘现场发现越来越多的钱币。11时11分,最激动人心的时候到了,考古人员开始用撬杠撬开盖板。11时18分,考古人员翻开大理石盖板,地宫口终于打开了!

解析:此题对压缩有具体的要求:①将关于地宫开启过程的文字进行压缩,②不出现具体时间,③不超过35个字。解题时,首先找出有关开启过程的内容,然后对这些内容按题目要求进一步分析处理,最后组织答案。对于“开启过程”而言,主要有四个要点:①移开巨石,露出盖板;②清理盖板;③绘图;④撬开盖板,打开地宫。答案中这四个要点是不能少的,当然它们的顺序也不能变更。

综合思考后答案便为: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清理盖板并绘图,撬开盖板打开地宫。(或:先移开地宫口的巨石露出盖板,然后清理盖板并绘图,最后撬开盖板打开地宫。)

例题3:根据信息产业部在新闻发布会上所传出信息的要点(包括价格变动状况),拟一条一句话新闻。(不超过22个字)

今年2月28日上午,信息产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传出信息:从3月1日起,在基本不增加用户负担的前提下,电话通话费每三分钟低于0.16元的,调整到0.16元;高于0.22元的,降到0.22元。固定电话初装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000元,移动电话入网费指导性标准降为500元至1500元;住宅用户同址安装两部以上电话,从第二部起不再收取初装费。与电信收费标准进行结构性调整的同时,邮资也进行了调整:平信、印刷品今后按本埠与外埠区别收费,不超重的本埠平信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60元,外埠由每20克0.50元提高到0.80元。

解析:解答此题也需要一定的外围知识作依托。这些外围知识便是“一句话新闻”。一句话新闻,也叫标题新闻,是最简洁的新闻。它采用标题新闻的语言表达形式,用一句话来完成一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文字所表达的观点。(不超过15个字)

利用电脑网络,人们可以进行经贸洽谈,发布产品信息,进行异地购物,大容量通信,与朋友聊天,查阅资料。但也有人利用电脑网络具备的多媒体功能,传播不健康的图文信息,对青少年身心造成危害;再加上网上冲浪极易使青少年上瘾,影响学业;另外,电脑网络也容易遭到“病毒”、“黑客”的袭击,从而泄露政治、经济、军事机密,造成工作系统的瘫痪。

解析:此题要求用一句话的形式从表面的繁杂的内容中概括出抽象的观点,概括观点和概括主要内容是两码事。此材料的主要对象是“电脑网络”,内容共两层,第一层谈的是电脑网络给人们带来的好处,第二层谈的是电脑网络存在的弊端,因此答案可为:电脑网络有利也有弊。如果概括成“电脑网络的利与弊”,那就错了,因为这是概括了主要内容而不是材料所表达的观点。

林琳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默认分类 2009-12-24 15:20:23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引号;

十一. 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

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歧义。

十七.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

(副)翻墙入室 盗窃国宝

(主)巡夜人智擒疯狂蠹贼

让人不明白是巡夜人,还是小偷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十八、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十九、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二十、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二十一、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二十二、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如东城区推行电子政务,就不能作成《北京市推行电子政务》;

二十三、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通俗的语汇。例如《五环采用机顶式吊梁技术建立交》。

二十四、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北京市年生活垃圾为5亿吨》,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北京人一天生产垃圾4.2斤》。

《浅析新闻标题的重要性》

摘 要:新闻是面对大众传播公共信息的一种文学形式,标题则是新闻的眼睛,是新闻的精华,标题的优劣直接决定着新闻的质量好坏和受欢迎程度。新闻标题对受众是第一视觉冲击波,对传播信息沟通受众、引导舆论、表现主旨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标题的制作一向被新闻工作者看重。尤其是当今面对信息技术革命带来的挑战,面对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新闻工作者在制作标题上更是绞尽脑汁,从而达到先声夺人,吸引受众的目的。本文旨在探讨标题在新闻中的重要作用和特点,并对如何拟定恰当的新闻标题提出了几点思考。

关键词:新闻标题 重要作用 特点 制作要求

一、 新闻标题的特点

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一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题文一致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用事实说话,标题用新闻说话,就是说标题要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要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反映到标题上。所以,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相一致,这是新闻标题的最基本特点。这种一致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标题所提示的信息,要与新闻事实一致。具体来说,标题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必须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能是虚构的。二是标题中的观点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概括并作出评论,但对新闻内容所作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或肆意拔高。

(二)准确到位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与浓缩。表意准确是指,标题表达的含义要准确,评价新闻的观点要准确,运用文字的方式要准确。在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不允许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态度要鲜明,对事实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文字的选择以及表现方式的运用来表达肯定、否定或中立的态度。突出到位是指,标题要突出新闻的重点,恰到好处地表达新闻的事实,不能越位和错位。

(三)简洁易懂

新闻标题应当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因此,精彩的新闻标题往往都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开门见山,不绕圈子,用最短的句子,最少的字词表达新闻事实的主题。而且,好的标题通俗流畅、朗朗上口,古字、方言、技术术语等艰涩怪异的字词一般不出现在新闻标题里,否则会造成阅读及理解障碍,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

(四)新颖生动

精彩的新闻标题如传神之目,魅力无穷,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一个众人叫好的标题,如果使用次数多了,频繁的出现在受众面前,就成了俗套,没有任何新鲜感了。因此,新闻标题要形式多样,不拘一格,新颖生动,让受众耳目一新。

(五)逻辑性强

新闻报道涉及方方面面,新闻事实要素多样,信息负载量大,内容选择的可能性及组合方式多,造成了标题的种类和形式的复杂多样。因此,新闻标题逻辑性强,这是思维的逻辑性在新闻标题写作中的具体体现。

(六)预设信息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受众阅读新闻总是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新闻标题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新闻是传播者将接受者未知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以必须有一定量的共享信息,否则,新闻就会令人难以理解,达不到传递的目的和效果。

正因为新闻标题具有鲜明的特点,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阅读兴奋点、争夺受众必读率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而言,了解和掌握新闻标题的基本特征,不断更新新闻观念、创新新闻写作水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三、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

标题在一则新闻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也是组成新闻的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具体来说,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传递信息,便利读者 标题是受众识别新闻内容、判断新闻价值的第一信号,恰当的新闻标题仅用短短的几个字便可以传达出整则新闻的主要内容,使读者在第一时间了解新闻的关键信息,从而根据自身的阅读需要,对所有新闻进行有选择的阅读。在现如今这个信息空前活跃的时代,读者总是想以最快捷的方式、最短的时间获取大量的信息,读者对新闻的选择过程也大多是通过浏览标题完成的。所以,新闻媒体争取读者的竞争, 在很大程度上也是标题的竞争。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必须建立在为受众者提供真实信息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其传递信息,便利读者的真正作用。

(二)画龙点睛,引人注意 在信息传播过程中,标题被称为新闻的眼睛,起着画龙点睛,吸引读者的作用。一则好的新闻往往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而好的标题让人眼前为之一亮,心灵为之一振,也能够让读者迅速了解新闻概况、作

者的立场和态度,并成功吸引读者的注意,引发其阅读兴趣。但正因如此,为了博人眼球、增加卖点,一些人玩起了文字游戏,使得“标题党”大量存在。他们歪曲甚至捏造新闻内容,制作出看似引人注意的新闻标题,而这种行为不仅是对读者的欺骗,更在一定程度上违背了新闻职业道德,我们应该坚决杜绝这种现象的存在,为新闻的编写和传播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真正实现新闻的作用和价值。 四、 新闻标题的制作要求

正是因为新闻标题不可替代的作用才使得它的拟定工作显得尤为重要,而拟定新闻标题不仅是一项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工作,同时也是一门艺术。那么,应该如何制作新闻标题才能够突出它的作用,发挥它的价值呢?我们常说“写文章要做到信达雅”,信即真实准确,达即通顺明了,雅即优雅有文采,而用这一点来说明制作新闻标题的要求也是十分贴切的,一个好的新闻标题同样也要做到“信达雅”。具体来说,新闻标题的制作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 真实准确,反映实际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发挥其传递信息作用的前提和基础,标题作为新闻传神达意的工具,更应该确保真实可信,反映实际。一个好的新闻标题是建立在事实的基础之上的,并且能够准确传达真实信息,做到忠于事实,忠于读者。任何脱离或者歪曲新闻事实而胡编乱造的标题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对读者的阅读造成理解偏差,不利于社会信息广泛而有效的传播,也会对社会舆论的导向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对于新闻工作者来说,拟定出真实可信的新闻标题显得尤为重要。在制作新闻标题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讲求分寸、合乎逻辑、符合政策、尊重科学的原则,在事实的基础上做出真实准确的新闻标题,发挥它的真正价值和作用。

(二)简洁明了,切中主题新闻标题

俗话说:“看书看皮,看报看题。”特别是在当今这个信息时代,人们的

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对信息的选择和接收越来越快餐化,对新闻的阅读也更加趋向于是对新闻标题的阅读。在这样的需求之下,标题作为新闻的浓缩和精髓,就必须做到简洁明了,切中主题,使读者能够一目了然,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大量的信息。这就要求新闻标题的字数首先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其次要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句式不能过于复杂,与此同时,也应严格遵守逻辑规律的基本要求, 使之具有逻辑性。相反,过于冗长繁琐的新闻标题反而会降低读者的阅读兴趣,使新闻的精华丧失吸引力,失去其原本应该具有的生命力和作用。

(三)形象生动,新颖别致

一则新闻如果想要取悦于读者,首先它的标题必须具有较强的感染力。除了真实准确,简洁明了之外,一个好的新闻标题还应该做到形象生动,新颖别致,这样才能吸引读者的眼球,从大量的新闻信息中脱颖而出。例如,在拟制新闻标题时,可以巧用比喻、比拟、双关、对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化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动,使标题产生丰富的蕴涵力和广阔的想象空间。与此同时,也可以在标题中妙用一些诙谐幽默的语言或者是近段时间流行的网络用语,这样不仅通俗风趣、赏心悦目,而且贴近生活、回味悠长。但前提是一定要在新闻标题中采用积极向上的正面语言,为广大读者获取新闻信息营造一个健康纯净的阅读氛围。

(四) 语言优美,内涵精深

其实,新闻标题在传递信息的同时,无形中也起到了一种“文化表达”的作用,因此标题作为新闻的眼睛,不仅要明亮传神,还要有灵性。在当今社会文化大繁荣大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向导,应该通过不断提升新闻本身的文化品位和文化内涵率先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搭建平台,而这些在新闻标题中也应当有所体现。例如,可以在标题中借用一些家喻户晓的古典诗文、俗语和典故,将新闻性与文学性巧妙结合起来,增加其文采。此外,也可以锤炼字词,使标题具有音韵美,读起来朗朗上口,增强节奏感。但前提是一定

要考虑读者的接受水平,不要为了一味地提高文学性而使标题变得晦涩难懂,这样不仅不利于读者对新闻信息的理解,也对双方的情感互动产生了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应当在读者可接受的范围内提升文化内涵,增加美感,真正使新闻阅读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新闻标题不是信手拈来,它的每次产生都是新闻工作者在经过深思熟虑、反复修改之后的结果,这也正是因为它具有不可或缺的重要地位。因此,新闻标题的制作首先必须做到真实可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其进行美化,使标题更加简洁明了,形象生动,内涵精深,从而充分发挥新闻标题的重要作用,实现其自身价值。

参考文献: [1] 张少华,钟庆伦.报纸新闻标题中的文化负载词[J].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08)

[2] 王艳彬.新闻评论标题的艺术与评析[J].中国传媒科技,2023(12)

[3] 余昕莹.如何避免网络流行语在新闻标题中的滥用[J].新闻世界,2023(07)

[4] 程鹏.新闻标题要做到“信、达、雅”[J].新闻爱好者,2023(11)

[5] 陈安源.擦亮新闻的眼睛——社会新闻标题制作要讲“四化”[J].新闻世界,2023(07)

[6] 张志军,徐建华.新闻标题的艺术[M].北京:语文出版社

[7]资庆元.中国新闻标题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2

十大优秀新闻标题

(2023-04-10 10:13:35)

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有一个好的标题。对于新闻来说,更是这样。新闻的吸引力一直是新闻工作者不懈努力、孜孜以求的目标。而新闻标题又是增强新闻吸引力的第一要件。通过学习,我们了解到新闻标题应——

就它的生动而吸引人讲,它应该使读者“一见倾心”。

就它的简洁明快讲,它应该让读者“一目了然”。

就它对新闻事实讲,它应该是“一片丹心”。

就它对新闻内容的高度概括讲,它应该是“一语破的”。

就它的笔触犀利讲,它应该是“一针见血”。

就它的逻辑说服力讲,它应该是“一言九鼎”。

就它所提供的信息含量讲,它应该是“以一当十”。

就它的含意深刻讲,它应该让读者“一唱三叹”。

就它给读者的印象讲,它应该是“一曲难忘”。

下面我们来盘店十个优秀新闻标题

1、 难以想“象”的痛苦

有人说,新闻标题是文学与新闻相结合的最高技巧。这个标题是个绝好的例子。在广场上看热闹的人们横七竖八地站满了一对大象母子雕塑的身上、鼻子上,只剩了面孔的大象在人们的踩塔下显的特别的委屈。《难以想“象”的痛苦》,巧妙地分开了“想象”这个词语,也委婉地对市民的这种行为提出了批评。

2、奥巴马和希拉里联手是"梦幻组合"还是"一场噩梦"?

新闻标题的技巧在于如果委婉的揭露一些人们所知的一些信息,在此则标题里,希拉里与奥巴马激烈竞争是大家都所知的,但新闻标题却低调的用引号来告诉了读者,而且引起读者的思考。

3、千里赴蓉 只为活出个熊样

04年被解救的天津受虐黑熊艾玛,被送往成都治疗的事情。“千里赴蓉”,简要说明了黑熊是被展转送往成都寻求治疗的,而且这种拟人手法也合乎黑熊受到的关切;“只为活出个熊样”,继承前句语境,轻松幽默地吸引起了读者阅读新闻的欲望,看完新闻,又感觉这幽默是借对黑熊的调侃之名,而对虐熊者进行谴责,继而引发读者的怜悯之心。

4、豆芽为什么这么“肥” ?激素催的!

比较精彩的设问型新闻标题。一问一答,让标题的语势波澜起伏,直接吸引了读者对新闻内容的关注。这句问答,包含了最核心的新闻内容,并且给了读者最容易记住的一个生活信息:“肥”豆芽要慎重购买。

5、借你的眼睛穿过黑暗

照片的内容是 5 位来自外地的目盲艺人在两个健全人带领下穿过马路。他们前后手搭肩膀,互相配合,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新闻用浪漫的诗句作为标题,首先传达了对这些残疾人互爱互助的尊重,再者他们虽身有残疾,地位卑微,但也是自立自强的艺人,所以这句浪漫饿又充满深情的句子,也显示了他们对生活的乐观和对生命的热爱。

6、国足赢了全国人民笑了;国力走了陕西球迷哭了

这个对照性的标题把两个新闻的感情元素平静地说出来了,但对于本地读者、尤其是球迷来说,这种感情却恰恰相反成了一种复杂,继而强烈迸发。这个标题对版面的美化作用在美编的安排下得以彰显-----同样是白色大号字体,但左边是大红底色、全国球迷狂欢照片,右边是纯黑底色、陕西球迷撒泪即景。一赢一走,一笑一哭,看似平淡的标题,实则饱含了编辑的别巨匠心。

7、你胆大我害怕

照片上一个拆迁房屋的民工悠然地站在一个 10 米高的梁上挥动榔头,让过路人心境胆颤。站在群众角度上的第一人称的标题,用顺承的语气表达了对“大胆”民工的劝勉与批评。六个字一句话的题目言简意赅,准确鲜明,且与新闻内容配合完整。

8、“徒儿” 休得无礼

西安名胜大雁塔南侧有尊高大的玄奘铜像,经常有孩童爬到“唐僧”身上玩耍,周围游客缤纷,这等行

为甚是不雅。这个摄影报道的大照片就是这样一个随意的场景,但因为标题的传神,而让报道的分量得以提高,报道的意图也因为这“借体”教化,而更易实现。

9、我很丑,但不防碍做总统

2004 年的乌克兰大选,遭遇中毒毁容的尤先科占到上风。这句编辑“杜撰”出来的用第一人称说的话,因为用了赵传的“我很丑,但我很温柔”的比拟,所以多少带点调侃的意思。政治新闻的标题向来给读者一种谨慎不苟言笑的印象,如果是纯粹的政治报纸,这也是必须的,所以不可能这样拟发,但《美报》只是西安的一家社会生活类报纸,所以如此这般“调侃”也算是一种个性,这首先肯定了尤先科的政治才能,再者也贴近这个喜欢诗歌和善于煽情的总统候选人的风格形象。

10、(肩题) 墓价 4000 元碑价 1500,一亩地年租 350 元能建 200 座墓

(主标题)墓园暴利人“死不起”了

从肩题就可以看出整个新闻要说的问题了,墓园暴利一直为人们所敢怒不敢言,这条新闻不仅为人们代言说了这个问题,而道出了老百姓的心声-----人“死不起”了,愤怒与谴责之意活然而出,让人百般玩味。

如何写新闻标题

尚自强

一、新闻标题的地位、功能、类型、结构

新闻标题的地位:书看皮,文看题,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是给读者的“第一印象”,甚至可以说标题比导语还重要。

新闻标题的功能:新闻标题具有提示内容、评价内容、吸引阅读、美化版面等功能。 新闻标题的类型:新闻标题可分为单一型标题、复合型标题、实题、虚题等类型。单一型标题只有主题,没有辅题,一行题居多,也可两行、三行,字号无区别;复合型标题既有主题,又有辅题,均为多行题,主辅题字号有大小之分;实题是新闻标题中叙述事实的部分,着重表现具体的人物、动作和事件等;虚题是新闻标题中发表议论的部分,着重说明原则、道理、愿望等。例如:

允许“生财有道” 不可“为富不仁”(虚题)

大东门集贸市场举办有毒有害商品展览(实题)

新闻标题的结构:

新闻标题的结构可分为主题、引题、副题等。

主题,主题是标题中的核心部分,主题说明新闻中最重要或最引人注意的事实和思想,是标题中的主要部分。主题在整个标题中所用的字号最大,居于最显著的位置。

引题,引题引出主题,通过交代和说明相关的背景、意义、目的、原因、气氛、性状等引出主题。通过直接叙述主干事实的起始部分引出主题,使长主题短化。通过提出疑问和发表议论引出主题。

副题,副题解释和补充主题,对主题起解释和补充的作用。副题补充主题中未交代的事实,补充主题所述事实的结果或影响,印证主题的观点或回答主题的提问,解释主题中概括的事实或描述的细节。例如:

此风不可长(引题)

南京出现万元宴席 (主题)

消费者为外商 国人不可攀比 (副题)

二、新闻标题写作的基本原则

1、准确,题文相符,题合文意,概括得当,新闻标题必须符合新闻事实,这是新闻标题最基本的要求。

2、通俗,通俗易懂,简洁明了,一目了然,新闻性和可读性并举。标题中禁止使用过于专业或晦涩的词语,严禁出现常人不熟知的人名、地名,或引起歧义的地名缩写。杜绝枯燥的专业术语,或者公文式的话语,口语化和漫画化往往是通俗、形象的基本策略。如,《奥巴马头三脚踢得不错》。

3、简洁,做到一语破的、一针见血的点出文章最为精彩的部分,把新闻的核心内容揭示出来。一般情况下标题中最好不要出现重复字眼和标点符号。

4、新鲜,在明白达意的基础上,找一个不常用的方式、不常用的词儿,来说说它,常能 “出奇制胜”。如,《帕瓦罗蒂:不唱了,以后洗澡都不哼哼了》。

5、活泼,活泼生动,幽默有趣,生机勃勃,动感强烈。

6、鲜明,文章提倡什么、反对什么,赞扬什么、批评什么,是非分明,毫不含糊,旗帜鲜明地体现在标题中。

7、形象,就是读之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犹如面对电影镜头。

8、善美:标题要“善”,要有人文关怀;标题要“美”,要符审美习惯,考虑版面和画面的美观需求。

三、新闻标题写作的相关技巧

1、直白式,直接明了表明文意。

2、方法式:“如何??”

3、询问式:“你是否???”

4、建议式:“去??最??”

5、预告式:“今年最重要的??将是??”

6、反差式:反差对比能产生冲击性和刺激性。如,《住宾馆 坐飞机 吃西餐 河南小伙20元游遍欧洲》

7、悬念式:公布一部分信息,控制一部分信息,靠公布的信息引起公众对隐藏信息的好奇。如告诉过程,不告诉结果;告诉“是什么”,不告诉“为什么”。如,《毛泽东为何选择王洪文?》

8、用典式:把当下最流行的话语、句式,运用到标题中,既有亲切感又有新鲜感。如,《中央拨款4万亿 拉动内需“不差钱”》。

9、套名句:这里的“名句”是个宽泛的概念,可以出自古典名著名篇,也可以出自影视剧片名、歌词、广告词等。

10、逆向式:看似违背常情,实则“新”寓“奇”中,有磁石吸铁之效。例如《我渴望有个后妈》、《渴望停电》、《真想做个差生》、《享受唠叨》、《100分,我恨你》等。

11、数字式:巧拿数字炫出声色,标题中运用数据,能够给读者一目了然的效果。

12、共鸣式:巧动情感拨动心弦,要把自己对稿件内容的喜怒哀乐等种种感情融入笔端,以此吸引和引导读者看完你的稿件。

13、对偶法:用结构相同或相似,字数相等的两个语句来表达相似、相反或相关的意思。

(1)正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相近似。如:

回归后第一个夜晚,香港岛兴奋得彻夜不眠??(引)

九七回归齐乐颂 万千灯火共心声(主)

——1997.7.2《羊城晚报》

(2)反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相对立。如:

四川国际电视节“繁荣”背后有隐忧(引)

清宫戏四面开花 少儿剧寥寥无几 (主)

——《羊城晚报》

(3)串对:对偶的两部分,在意义上相关联(承接,连贯,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如:

一妇当关断总阀 五家半月断水喝(主题,因果关系)

众邻居一怒之下告到法庭(副)

——《羊城晚报》

14、拈连法:利用上下句的联系,巧妙地把适用于甲事物的词用于乙事物。如: 英文打字机打得“火热”(主)

货紧价扬现象将持续到明年(副)

——1993.5.15《粤港信息日报》

15、顶真法:前后词语紧紧相连。如:

羊城大嫂“老来俏” 俏丽明艳“也争春”

——《羊城晚报》

16、比拟法:把物拟作人,叫“拟人”;或者把甲物拟作乙物、把人拟作物,叫“拟物”。

(1)拟人法:

征地造房为啥等煞人?(引)

一道公文背着39颗印章旅行 (主)

希望有关部门舍繁就简,多办实事,加快住宅建设 (副)

——1980.9.19《文汇报》

(2)拟物法:

断粮!让“寄生虫”无法寄生 (主题,把人拟作物)

广州对多次无故拒绝再上岗者停发救济金生活费 (副题)

——羊城晚报

17、嵌入法:人名(地名、物名)嵌入法,把一些包含意境的名字点化成标题,或巧借姓名的谐音制成题目,能起到一语双关、新颖别致、情趣盎然的效果。如:

传世江山最多娇 痛惜关山难留月(引)

国画大师关山月遽然去世(主)

——2000.7.4《羊城晚报》

18、谐音法。利用读音相同或相近,而字形字义都不同的词形成声音上的反复,这种相同的声音与不同的意义正好揭示了事物的某种联系。如

洗洗洗 洗雪百年国耻新闻标题

喜喜喜 喜庆香港回归 (主)

——《新民晚报》

19、双关法:用同一词语关顾两种不同的事物产生“表里”两重意思。言在此而意在彼,生动而幽默。如:

甲方不按合同办事,反说乙方没有缴纳租金(引)

解决纠纷,合作社用的是“土”办法(主)

——1998.9.13《羊城晚报》

20、倒反法:字面意思和实际意思正好相反,富有讽刺、幽默意味。如:

好一个大寨式的先进党委(主)

邢台县仅三十八万人 冤案四千八百多宗(副)

21、复迭法:反复陈述同一词语,借以突出内容,加强语气。如:

啤酒气足 群众气消(主)

南昌啤酒罐头厂接受批评,提高啤酒质量 (副)

——1980.1.25《人民日报》

22、回环法:标题中的某些词词序颠倒一下,可造成一种回环往复的情趣,令人回味无穷。如:

喜嫁三“千金” 谢辞金三千

——1983.10.21《湖北日报》

23、排比法:排列三个或三个以上结构相似,字数大体相等的语句来表达相似或相关的意思。如:

富裕起来的农民的新要求(引)

吃细粮 住新房 看彩电 骑“凤凰”(主)

这则报道的目的并非鼓励农民把钱都花在吃住上,而是从一个侧面看一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并启发人们想一想,还有哪些工作需要跟上去 (副) ——1984.1.6《辽宁日报》

24、对比法:把不同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两个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对照)。如: 嘉定一社员突患急性阑尾炎——

腹痛如绞求医急 三家医院冷似铁

——1980.6.7《文汇报》

25、反常法:把两种看似不合常情,违反常理而实际上具有深意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做成标题,可以引发读者的好奇心,激发读者的探究欲,使标题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如: 七国首脑 八张面孔

——1991.7.13《中国青年报》

26、比喻法: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比喻与其相似的抽象的事物。如:

黄河上游水电站建设进入新阶段(引)

胜利截流腰斩“黄龙”(主)

——1980.1.1《人民日报》

27、借代法:标题不直书人物和事物的名称,而以别称代替,给读者以新颖感,使其联想。如:

为新街口闹市区综合治理做出贡献的人们(引)

“3860部队”(主)

——1993.7.19《南京日报》

28、引用法:直接引用报道对象有代表性的话做标题。如:

逢源大厦工地没日没夜连续打桩,附近居民不堪忍受屋震床撼之苦(引)

“我们晚上要睡觉!”(主)

——1993.5.5《羊城晚报》

29、描写法:形象再现新闻事件中最典型的场景,给读者形象感。如:

报告司令员:一营有27名官兵烂脚,14人染上皮肤病,但没有一人撤下抗洪第一线?? (引)

话音落,将军已然泪夺眶(主)

——1998.8.10《羊城晚报》

30、悬念法:引而不发,用含蓄的语言引导读者思索、联想。如:

尿布里忽闻婴啼(主)

护士粗心险丧一命(副)

31、设问法:胸中早有定见,话中故意设问。

(1)提问。如:

公平秤能否真姓“公”?(主)

要看校秤员是不是胳膊朝“理”弯(副)

——1983.10.10《新民晚报》

(2)诘问。如:

广州市保安员屡屡施暴的事件时有所闻,保安员的素质已成众人关心焦点,保安队伍形象建设已引起重视(引)

此等保安员,保的什么“安”?(主)

——《羊城晚报》

32、问答法:把已弄清楚的新闻事实,故意据事发问,然后跟着作答。如: 120平台上,三个推土机手围炉夜话(引)

何事萦怀?大江截流!(主)

——《羊城晚报》

33、呼告法:撇开读者,直接对第三者说话,借以表达激动的心情,加强词语的感染力。如:

新自来水厂选址仍在论证。“以水养水”力不从心。广州城难道要临渴掘井么?(引) 快做,也许还来得及(主)

——1993.3.12《羊城晚报》 34、感叹法:将深沉的思想或强烈的感情,用一种呼声或类似呼声的词句表达出来。如: 关卡重重 手续繁琐 公公点头 婆婆摇头(引) 企业自建职工宿舍真难(主) 市纺织局造房五万平方米的计划,不知何时才能落实(副) ——《文汇报》 35、差错法:在标题中故意造成某种差错,以吸引读者注意。如: 扬州钢铁厂出现一个不等式(引)

1+1>2 (主)

书记厂长合作好,十三年亏损变盈余

——1986.4.8《新华日报》

(副)

浅谈新闻标题的特点新闻标题

俗话说:“题好一半文,眉清目传神”。标题是新闻和受众之间的桥梁,受众可以通过标题了解新闻,新闻可以通过标题宣传思想。一个好的新闻标题,犹如画龙点睛,能给新闻增色添辉,能帮受众选择阅读,使其产生共鸣。

新闻标题大体包涵了三个方面的特征一一首先必须是新闻事实的概括,其次是新闻组成的一个部分,最后可以对新闻事实进行评说。因此,新闻标题往往都是文字简洁,极具个性,可以使受众通过它对新闻事实有所了解,具有新闻信息的导读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新闻标题

1、题文一致

新闻标题是新闻的一部分。新闻用事实说话,标题用新闻说话,就是说标题要准确地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精神实质,要把新闻的主要内容反映到标题上。所以,新闻标题必须与新闻内容相一致,这是新闻标题的最基本特点。这种一致主要包括两方面含义:一是标题所提示的信息,要与新闻事实一致。具体来说,其一,标题所反映出来的信息必须是新闻中本来就有的,不能是虚构的。其二,标题可以从新闻中选择某一方面,但是这种选择要顾及新闻整体,不能歪曲或误解整个新闻的基本事实。二是标题中的观点在新闻中要有充分依据。标题可以具体描述新闻事实,也可以对新闻中的事实进行概括并作出评论,但对新闻内容所作概括及评论一定要有充足的新闻事实作为依据,不能想当然或肆意拔高。

2、准确到位

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事实的高度概括与浓缩。新闻要准确地宣传马克思主义,宣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因此新闻标题都做到了表意准确,突出到位。表意准确是指,标题表达的含义要准确,评价新闻的观点要准确,运用文字的方式要准确。在重大问题和原则问题上,不允许模棱两可、含糊其词,态度要鲜明,对事实要有鲜明的倾向性,通过对新闻事实和文字的选择以及表现方式的运用来表达肯定、否定或中立的态度。突出到位是指,标题要突出新闻的重点,恰到好处地表达新闻的事实,不能越位和错位。要将新闻中的精彩部分当作撰写标题的主要内容,即将新闻中最具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内容反映到标题上。同时,在有副题、引题的情况时,要将新闻内容中的精彩部分写在主题之中。

3、简洁易懂

新闻标题应当让受众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多的信息,因此,精彩的新闻标题往往都是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简洁明快的标题使受众一瞥就能了解其中的含义,被受众所接受。冗长繁琐的标题,主题、引题、副题一大堆,会使受众感到沉闷,失去兴趣。好的标题都是惜墨如金,开门见山,不绕圈子,用最短的句子,最少的字词表达新闻事实的主题。用一行题就能说清楚的,决不用两行,力求言简意赅。而且,好的标题通俗流畅、朗朗上口,古字、方言、技术术语等艰涩怪异的字词一般不出现在新闻标题里,否则会造成阅读及理解障碍,容易让人产生视觉疲劳。2001年7月13日中国申奥成功后,很多新闻的标题只用了四个字“我们赢了”,甚至有的只用两个字“赢了”,虽然字数不多,但已经表达出最丰富的内容了,让受众记忆深刻。

4、新颖生动

精彩的新闻标题如传神之目,魅力无穷,往往令人拍案叫绝。一个众人叫好的标题,如果使

用次数多了,频繁的出现在受众面前,就成了俗套,没有任何新鲜感了。因此,新闻标题要变化多样,不拘一格,新颖奇警,令人耳目一新,切忌千篇一律,千题一式。所谓求新颖,就是内容要新,形式要新,文字要新。要讲究生动性,以优美的形式吸引受众。一是巧用富有表现力的事物表现标题的内容,如比喻、比拟、借代。二是巧用诗词佳句或模仿现在句式格调表现标题内容,如引用,仿拟。三是巧用词语、语句之间的各种联系表现标题的内容,如对比、对偶、排比、拈边、反复、联珠。四是巧用词语的多重含义来表现新闻内容,如双关,反语。五是巧用提问和呼唤的方式表现标题内容,如设问,呼告等。通过精心选词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增强标题的形象性、生动性,给受众以美的享受。

5、逻辑性强

我们知道,新闻报道涉及方方面面,新闻事实要素多样,信息负载量大,内容选择的可能性及组合方式多,造成了标题的种类和形式的复杂多样。因此,新闻标题逻辑性强,这是思维的逻辑性在新闻标题写作中的具体体现。在搜狐博客链接的搜狐新闻中,有一则新闻的标题是《台湾省选举产生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13名(图)》,第一反应就是台湾省怎么也选举起了全国人大代表?仔细查看,原来该新闻转自中国新闻网,原标题为《台湾省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选举产生(图)》。同样都是那些汉字,只不过 “选举产生”4个字的位置挪了个地方,逻辑关系就错了,就造成了误解。所以,必须恰当安排新闻标题的逻辑关系,不仅可以多层次、多角度准确提示新闻的主要内容,使受众更好地把握、理解新闻事实和意义,而且合乎逻辑的标题内容组合也能使其新闻价值增加。

6、预设信息

新闻标题之所以对受众产生巨大的吸引力,预设信息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受众阅读新闻总是带有太多的随意性和不确定性,于是在新闻标题中就存在着大量的新闻信息。新闻是传播者将接受者未知的信息进行传播,所以必须有一定量的共享信息,否则,新闻就会令人难以理解,达不到传递的目的和效果。因此,通过标点、句式、字体、词汇等手段,实现了新闻标题中存在着大量的预设信息,提高了新闻标题的表达效果,从而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

正因为新闻标题在吸引受众注意力、营造读报兴奋点、争夺受众必读率等方面发挥着前所未有的作用,关注并研究“读题时代”,进而从技术层面上透视“读题时代”新闻标题的基本特征,对于我们新闻观念的更新、新闻业务的创新具有重要的实涉章交。

新闻标题的十大禁忌 默认分类 2009-12-24 15:20:23 阅读1 评论0 字号:大中小

1、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②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处理方式是转放在副题中。

③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

④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起

歧义。

⑤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

⑥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敢”等

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⑦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⑧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⑨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翻译成

通俗的语汇。

⑩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

新闻标题的制作规范与技巧

一.标题应该准确的表达原文的大意(文体的基本规范);

二.新闻标题,尤其是主题一定需要做成实题,尽量将新闻要素做进标题之中。如无可能出现的纠

纷,避免使用“一”、“某”等含混的表述;

三.标题中注意将文章中的兴奋点提炼出来,在标题中应该做到不少于一个兴奋点(重要的新闻人

物、离奇的新闻时间,重大或者是新奇的事件本身等);

四.单行通栏标题的字数应该控制在9——11个字之间。

五.标题的主谓宾结构必须完整,避免出现双谓语和动宾搭配不当的情况;

六.新闻标题必须有动态词汇,主要为“行为主体+行为+行为客体”的句式结构。消息标题中力戒“的”字结构(***的***)、“是”字结构(****是**)、“和”字结构(****和****)、“为”字结构(为****)等静态句式

出现;

七.标题主要只用主动语态,慎用被动语态作为新闻标题,以使新闻事实表述地更加直接、有力;

八.对已经发生过的新闻事实,除特殊需要,无须在标题中加上时间,如“昨日”等,用现在时表述基

本新闻事实,以使报纸感觉鲜活,给读者以强烈的时间感;

九.对将要发生的新闻事实,应该在标题中用“将”注明。

十.新闻标题中尽可能地省略标点符号。顿号和逗号,尽量用空格来替代,以使版面透气,更加清丽。严禁使用感叹号,避免给人主观感情色彩。尽量不使用省略号和破折号,因为省略号至少占用两个字符的空间;尽量不使用问号,在句式本身为疑问句的时候,禁用问号;除表达反语的意义外,尽量不使用

引号;

十一. 新闻标题中严禁出现重复字眼;

十二.新闻主体中的人如果不为常人所知,不宜出现在主题中。如果必须出现在主题之中,则可用

该人的身份替代;

十三.尽量在主题中回避字数太多的人名和地名,转放在副题中;

十四.严禁在标题中出现不常用或引起误解的地名简称(如“阿国发生军事政变”,不知道是阿根廷、

阿富汗还是阿联酋);

十五.慎用多行主题,否则起不到标题原应承担的醒目和提示的作用;

十六.标题尽量不折行,不裂句;迫不得已转行的时候,要注意单独成行的一句要意义完整,不引

起歧义。

十七.副、主结构的标题,要特别注意引题和主题之间的逻辑关系。当副题的主语和主题的主语非

同一主体的时候,尤需小心语义之间的连贯和协调,避免出现:

(副)翻墙入室 盗窃国宝

(主)巡夜人智擒疯狂蠹贼

让人不明白是巡夜人,还是小偷翻墙入室、盗窃国宝;

十八、副题在补充说明主题意思的时候,避免出现主体事实的重复;

十九、如无特殊需要或者明显的是非判断,避免在标题中出现主观色彩浓厚的字眼,如“竟然”、“胆

敢”等字眼,尽量保证报纸的理性色彩和客观形象;

二十、不提倡在新闻标题中使用问句,新闻内容是什么就告诉读者什么,无须哗众取宠、欲擒故纵; 二十一、新闻标题中做出的判断,要在正文中有足够的证据支持,避免出现孤证、过头的判断;

二十二、新闻事实是一个个例的情况,新闻标题中做慎用宏观表述。如东城区推行电子政务,就不

能作成《北京市推行电子政务》;

二十三、标题中尽量不要出现专业性过强的词汇,善于用已知的事物作为桥梁,将生僻的专业词汇

翻译成通俗的语汇。例如《五环采用机顶式吊梁技术建立交》。

二十四、标题中的数字,尽量将之具化为读者有生活经验和尝试的具体描述,如《北京市年生活垃

圾为5亿吨》,就可以转化为《一个北京人一天生产垃圾4.2斤》。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