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中庙的旅游攻略 中庙旅游景点介绍

巢湖中庙的旅游攻略

  想要去旅游的首先要了解目的的旅游景点有哪些,然后选择最适合的目的的出发。那么,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巢湖中庙的旅游攻略,供大家阅读参考。

  1、巢湖

  巢湖,俗称焦湖,是我国第五大淡水湖之一,安徽省境内最大湖泊,位于皖中,流域总面积1、3万平方公里,常年平均水位在8、37米时,面积770平方公里,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1公里, 湖岸线周长176公里,平均水深2、89米,容积20、7亿立方米。巢湖水系发达,入湖主要河流有南淝河、上派河、丰乐河、杭埠河、兆河、柘皋河等,出湖经裕溪河、牛屯河与长江连通。湖中鱼类上百种,其中银鱼、白米虾、螃蟹被誉为“巢湖三珍”,行销海内外。湖水、湿地是水鸟的天堂,有30余种属保护鸟类。巢湖“奠淮右,阻江南”,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历史遗存众多,水师文化、淮军文化、渔家文化、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巢湖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湖光山色美不胜收,沿岸各类景观100余处。郭沫若游览巢湖时曾留下“遥看巢湖金浪里,爱她姑姥发如油。”脍炙人口的`诗句。2002年,巢湖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2、中庙

  中庙位于巢湖市中庙街道,古因居庐州、巢州中间而得名。中庙坐北朝南,座落在巢湖北岸延伸湖面百米的巨石矶上。石矶呈朱砂色,突入湖中,形似飞凤头,俗称凤凰台。整个庙宇横峙湖岸,重檐飞出,凌空映波,似丹凤之冠。中庙始建于东吴赤乌二年(239年),属祭水类建筑。历史上或毁于兵燹,或废于失修,历代屡废屡修。汉时造基,唐代完工,元朝将庙基圈拱成桥,称“鳌背洞”,在洞上建殿。大庙先时祭祀主宰巢湖波涛的太姥,后来也祭奉泰山玉女的碧霞元君。咸丰四年(1854年)毁于太平天国运动。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李鸿章倡募重修,分前、中、后三殿,七十余间。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底,后殿因火灾被毁,仅存前、中两殿及厢房。1986年,落实党的宗教政策后,修葺的中庙基本恢复了李鸿章时代的原貌。中庙整体属徽派建筑,一进天王殿;二进大雄宝殿;三进后殿为藏经阁。1998年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3、姥山岛

  姥山岛位于我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湖心,是湖中最大的岛屿,距中庙3、5公里,离巢湖市、合肥市各45公里。传说陷巢州时,焦姥舍身济世,变成此山,故名。姥山实为一亿多年前火山爆发形成的湖心岛。姥山岛由结晶质凝灰岩、安山岩等组成,最高海拔105米,面积0、886平方千米。山地植被覆盖率达80%以上,以黑松、毛竹、杉木、板栗林为主。山呈椭圆形,远看是三山,近瞧有九峰,逶迤蜿蜒,林木葱郁、四季常青,如青螺浮水,为八百里巢湖唯一的“湖上绿洲”。山巅的文峰塔建于崇祯四年(1631年),清光绪四年(1878年)续建完工。山腰的圣妃庙,祭祀主湖女神,始建于晋朝。南麓有一天然避风良港,旧称“南塘”,系元末抗元将领率水师屯寨姥山时修建。山上建有“望姑”、“虎上”、“望姥”、“状元”四亭。

  4、文峰塔

  文峰塔伫立巢湖湖心姥山之巅,雄伟壮观,是观赏巢湖风光的最佳处。此塔始建于明崇祯四年(1631年),建至四层,因战乱而辍工。清光绪四年(1878年),李鸿章倡捐,委托江苏候补道吴毓芬续建三层完工。塔共7层、133级,高51米,系条石青砖结构,八角形,层出飞檐,檐悬铁铃,内有砖雕佛像802尊,匾额题词25件。因建塔是为了显示地方人文之胜,故名文峰塔。塔身有外壁、回廊、塔心三个部分组成,奇巧甚绝。塔门刻有“云梯”二字。进入塔内,门梯交错,左拐右旋如入迷宫。塔壁四周均有石刻匾额、诗文、佛像等。现存有明代崇祯皇帝题额“三元叶吉”,李鸿章题额:“文光射斗”,李瀚章题写“举头日近”,刘铭传亲书“中流一柱”,吴毓芬书《姥山四季歌》,严尔圭、熊文举等 “层云一驾”、“中天佛日”、“天斗青藜”等字。1998年,该塔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昭忠祠

  昭忠祠又称淮军祠,位于巢湖北岸中庙东侧。系晚清重臣李鸿章为祭奠和纪念淮军阵亡将士,在1892年淮军创建三十年之际,经光绪朝廷敕令而建的祠堂,被尊奉为淮军“总祠堂”。昭忠祠于1893年动工,1894年6月竣工。祠由门厅、正殿、两厢组成,占地面积1800平方米,建筑面积700平方米。光绪皇帝御书“昭忠祠”金匾。1912年,中华民国政府颁令,将全国昭忠祠一律更名为“大汉忠烈祠”。该祠为巢湖市现存最大的古建筑,1982年被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