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的心得体会
微课的心得体会(精选20篇)
当我们积累了新的体会时,有这样的时机,要好好记录下来,这样可以不断更新自己的想法。那么问题来了,应该如何写心得体会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微课的心得体会,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
通过这次培训,特别是学习了《微课程的运用》,增长了不少知识。
微课是展示自己教学能力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这种短时间内的视频教学,能有效地观察自己上课时的过程,包括上课时的表现,对于自己的教学展示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能通过自己看到自己上课时的语言,姿势,动作形态,课堂讲授等获得较大的自我认识。然而随着信息与通迅技术快速发展,在教育领域,“微课”将革新传统的教学与教研方式,突破教师传统的听评课模式。
微课时间短:教学视频是微课的核心组成内容。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微课”的时长一般在5分钟以内。
微课内容少“微课”主要是为了突出课堂教学中某个学科知识点的教学,或是反映课堂中某个教学环节、教学主题的教与学活动,相对于传统一节课要完成的复杂众多的教学内容,“微课”的内容更加精简。
资源容量小。“微课”视频及配套辅助资源的总容量一般在几十兆左右,师生可流畅地在线观摩课例,查看教案、课件等辅助资源,非常适合于教师的观摩、评课、反思和研究。
“微课程”起点很低,基于PPT(幻灯片)技术,后期转为视频文件,人人可做,简单易学。微课程每一集内容相对独立,它可独立使用,也可嵌入学校任何课题,还可以独立成系统,综合使用。 "微课程"利用了网络传送的便捷与录影重复利用成本低的特性,使用方便,除了网上学习,还可利用手机、微博等方式学习,也可以用于学校例会、研讨会观看或讨论。主要针对教师专业发展,内容直接指向具体问题,关注"小现象、小故事、小策略",主题突出,一课一事,层层剖析,有深度,能启发有思考。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
微课是当前信息技术大数据时代的产物,它作为一个新生事物正在强势冲击传统课堂教学。通过这次的培训,我感受到微课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方式,更是一种促进教师自己成长的新模式,通过制作微课,我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通过这次培训,我对微课有了全面的认识。
一、微课形式、设计原则与框架搭建如何进行
微课是以短视频或H5等新媒体为媒介,按照内容分层可视化封装知识点或技能点(重点、难点、疑点、热点)的媒体元素,输出为一定微形式、微风格的互联网教学媒体。在微课制作时必须考虑:
(1)精致化、碎片化;
(2)快节奏、跳跃性;
(3)去中心化、反说教;
(4)寓教于乐、形式多样。
微课的实质就是把知识点以“短小精悍”的方式呈现出来。其中,短指的是视频长度短,小指的是主体小、容量小;精指的是精心设计、精致制作、精良讲解;悍指的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制作的流程
微课制作的流程包括制作准备、选题设计、素材收集、课件制作、视频录制五个步骤。尤其是选题设计,不宜选题目过大的内容,不然受到时间限制,老师会讲解不清。课件的设计也很重要,它是老师上课的主要媒体。所以,在课件里,既要制作生动而且还要设计相应的练习。
同时对微课的制作方法:录制法、拍摄法、混合式制作法等也有了深入的了解。并且学会了如何运用微课录课视频软件进行剪切,加入音乐和片头片尾的制作。
三、微课制作中课件制作技巧
微课制作中课件制作技巧主要用到思维导图软件,思维导图是表达发射性思维的有效图形工具,能够用图形表现各级主题的主次和隶属关系,它具有焦点集中、主干发散、层次分明、节点相连等特征,因此,在微课制作的过程中经常被用作知识载体地呈现。学会了思维导图类工具Novamind 5的安装、以及主要功能的使用方法,那么制作微课会变得简单易行。
总之,通过此次培训班的学习,我学习了更多、更易应用的课件制作软件,尤其是思维导图的用法,也认识到了制作微课并不是一件特别困难的事情,只要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就可以很便捷地实现知识的高效传播,我相信微课会让教育变得更有趣、更容易接受;提高微课设计与制作能力,在教学中更好的运用微课这一教学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但是,我也意识到,我这次所学的有关微课制作的知识还很肤浅,今后我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继续和同行们共同探讨这个话题!
另外,我也深感一个问题,微课制作出来了,如何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有效地自学?这也是一个值得老师关注的一个问题。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3
近两年就像智能手机和“微信”引起的社会资源和信息的大爆炸一样,在教育界“微课”已然形成蓬勃爆发之势,教育资源建设的又一次大变革已悄然遍地开花。“微课”也为初中理化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在本学期的初中实验加试教学中我们理化生教研组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将实验过程先以“微课”的形式在手机上形成视频资源,记录教师的操作细节,让学生反复观摩。降低了实验难度,有效提升了理化实验教学效果。教师也在对自己制作的“微课”进行反复观看及不断完善中使自己的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成长和提升,同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化实验资料库。更为以后整个学科的资源建设及学习模式的变革提供了很好的理论支持和示范作用。
一、在理化实验教学中使用“微课”的有利条件
现代化学校建设为“微课”的录制和使用提供了硬件基础。学校的“班班通”工程建设使每个班都配备有电脑、投影、白板;每位教师也重新配备了办公电脑;校信通、家校通、教学用U盘、光盘一应俱全。随着信息化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网络和电脑已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必备品,特别是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普及使得网络学习成为可能。
二、在理化实验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客观原因
我市进行初中理化生实验加试已多年。实验加试强调学生操作实验的能力,这就促使学校在原有各类教学仪器的基础上,加强实验室建设。补充了大量实验效果比较理想的仪器设备,以满足学生实验的需要。学生在学习某些操作性较强的实验时,可以进入实验室动手操作,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有计划地实施了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为主的实验教学,成立了理化生实验社团,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探究性实验活动,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了有效提高,对学生的能力培养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三、在理化实验教学中使用“微课”的必要原因
实验课教学和常规课堂教学最显著的不同就是:操作性强、可视性差、细节较多。学生难以在一遍教学过程中深刻理解、全面把握,而在高频度重复性的实验教学中,还必须一遍一遍地讲解和强调要点,让教师苦不堪言。实验心理学家赤瑞特拉(Treicher)在关于人类获取信息的来源的实验中发现:人类获取信息的83%来自视觉,11%来自听觉,3.5%来自嗅觉,1%来自味觉。所以传统实验教学中可视性较差的问题,如果能以“微课”视频来弥补,就会大大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另外“微课”最终呈现的数字格式的视频,可以储存、复制。学生可以在学校或家里反复观看,看清要点;突破难点;熟悉过程;加深理解。所以“微课”的出现,打破了课堂的框框,打通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的联系。其鲜明的可重复性、可选择性特点让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变得更加灵活。
四、利用“微课”有效提升理化实验教学效果
“微课”制作完成后,要使其融入课堂,有效克服实验课知识点凌乱、操作动作琐碎、教学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制作好的微课视频也要实现资源共享,打造信息化的高效课堂,构建自主、优质、高效的学习体系。首先,我们搭建了较完整的信息资源共享平台,各级平台的有效利用保证了“微课”在实验常规教学中起到点睛的神奇效果。
1、利用人工传递课堂平台教师用U盘将制作好的“微课”视频转移到所教班级的电脑桌面,便于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随时观摩、学习,熟悉过程、关注细节、领悟原理。
2、利用网络平台将自己的微课上传至市网络资源库,资源共享。
3、可以分享至学生的QQ空间,这样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营造中招实验加试氛围。既能达到励志的效果,也能使学生相互切磋,互相鼓励,牢固掌握。其次,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各种教学手段配合得当,才能使传统模式与现代手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微课”等现代信息技术与初中理化生实验相结合,打破了课堂实验的局限性。通过视频实验剪辑,学生看到一些重要的,但在目前条件下难以精确完成的实验,弥补了常规实验的不足,提高了初中物理和化学实验的演示效果。众所周知,理化实验存在仪器条件难以满足每一位同学的需要,实验内容繁琐,药品损耗较大,在实验教学中坐在后排的学生很难看清讲台上的实验操作细节。“微课”具有时间短、储量小、表现形式多样、携带和播放方便等特点,它还可以把关键步骤、关键点放大,这样既减少了仪器、药品不必要的损耗,又使实验的可视性增强,也增加了学生完成实验的信心。在本阶段高密度、大容量的实验教学中,“微课”以其“微”而“巧”的鲜明特点,发挥着其他课程资源无法替代的作用。“微课”与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互相融合,取长补短,以“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资源促进新的教育教学方式变革,也将成为必然趋势。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4
20xx年1月18和19日为期两天的微课程教学培训,在石家庄市北方大厦石门会堂隆重召开。河北省中小学教师微课程设计与应用培训会暨黎加厚教授微课程专题报告会在此举行。来自全省教体系统的教育局长、教研员、中小学校长、主任及各学科骨干教师近800人,聆听了上海师范大学黎加厚教授《微课程教学设计与应用》的报告。黎教授是一位学识渊博、精神矍铄、和蔼可亲的老人。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幽默风趣的话语,精彩的案例,伴随着不时传来的阵阵掌声,让广大教师们经历了一次头脑风暴。
在第一天的理论培训中,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研究。这与传统的“老师白天在教室上课、学生晚上回家做作业”的方式正好相反的课堂模式,我们称之为“翻转课堂”。通过对知识传授和知识内化的颠倒安排,改变了传统教学中的师生角色并对课堂时间的使用进行了重新规划,实现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革新。自此,“翻转课堂”成为教育者关注的热点,并被加拿大的《环球邮报》评为20xx年影响课堂教学的重大技术变革。在我国,重庆市江津聚奎中学和广州市海珠区第五中学相继开始了翻转课堂的教学实验。在翻转课堂中,信息技术和活动学习为学习者构建出个性化协作式的学习环境,有助于形成新型的学习文化。本文通过探究翻转课堂的起源、概念与基本特征,在分析国外实施案例的基础上,构建出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型,并分析了实施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以期为我国教学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在19日这天的技术培训中,各市区百余名学科骨干教师学习了制作微视频的几种技术,体验了在教学平台上创建微课程,并按照分组精心设计,通力合作,分别运用卫生纸和笔、prezi和录屏制作、手机录像和纸笔等方法,在短短几个小时之内就创作了数十个精彩纷呈的微课程,老师们认真执着的敬业精神在这里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这次微课培训为我省的教学改革注入了丰富的时代内涵,让全省教师又一次感受到了理念的冲击,真正让老师们领会到了微课程“微而精,小而奇,内容少,蕴意深,从小处入手,解决一个问题”的独特魅力。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5
一、多看名微课,增长眼界
凡事多学多看,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拓宽思路,开阔眼界。微笑的《蒙娜丽莎的喜怒哀乐》500年多了,还是那么令人着迷;被遮挡的令人迷人的面纱;长胡子的《蒙娜丽莎》;微笑、边哭、龇牙。短短的微课深深的吸引着我,让我学到很多人生表情与生活世界的接轨,了解了达芬奇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的人文素养。
二、博览群微,取长补短
不管是英语微课还是数学微课,不管是小学还是高中的知识微课,我都一一浏览,取杂家之精华,弃其糟粕。有的是用课件ppt加上配音;有的是背景家视频;有的是手写板加录屏软件;有的是三合一.......总之从设计到制作成功思考非常周密!
三、学习软件使用,为制作铺垫
要想做好微课,在原有电脑基础上录屏软件的使用要非常熟悉 。
首先要确定自己喜欢的软件,对自己来说使用非常方便的软件。有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 、屏幕录像、超级捕快、kkcapture、录像软件等等。
其次了解各种软件,确定最适合自己的。“鞋穿在自己的脚上,舒不舒服只有自己知道"!会声会影camtasia studio 、两张软件比较容易接受,后者简单,前者有flash的共性,会flash的最好用会声会影,因为其功能比较全面和强大!
四、打好基础,开始行动
1、精心设计:5至10分钟的教学设计,要求完整连贯,学起来简单易懂,又非常吸引人的内容,简称“微设计”。
2、精心设计多媒体课件:不管你是用flsh还是用ppt,都要设计的寄简洁又大方,还要生动形象,要吸引学习者的眼球,又要让学习者过目不忘!
3、开始制作:打开录屏软件,调和桌面背景颜色,调好声音属性,清清嗓子,开始吧!最后还要对所录的进行编辑,处理出更靓的效果来:可以加上字幕,可以加上双影效果……
微课虽小,要是你制作出来,你会收获很大;微课虽小,但是很新颖,学起来又不累;微课虽小,可以帮助那些有困难只能在家的孩子和大人学习提供方面,提供同等的校园学习生活。您还在犹豫什么,赶快微课吧!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6
刚开学的时候听说过微课的名字,但不解其意。后来参与了英语百花奖,其中就有微课的录制,我们的微课内容就是中西方早餐饮食文化差异。在今天之前,我一直认为微课只是为教师教课提供便利和方便学生直观学习、理解,毕竟五分钟你传递的信息要精炼,不可能大段大段的叙述。
在今天的青年训练营上,我第一次发现微课原来可以这样:可以暂停,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可以质疑,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范例微课,丰富了我的知识,拓展了我的视野,提升了我的技能。这让我想到了我们英语的微课,也可以制作多种样式的,正如王岩校长所说,可以有课前微课,课中微课,课后微课。同时,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要将这短短几分钟充分利用,可以先设问质疑,再通过学习解答疑问,让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求知欲去探究和学习。
作为一名新教师,我说的可能有不对的地方,请大家多多批评指正。我也会多向身边的各种老师取经,希望大家不吝赐教。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7
今天在办公室的时候,听到通知老师一会儿让去参加个培训,具体是什么我也不太清楚,虽然并没有要求我们实习生去,但是我们也没有事儿干,就跟着凑热闹了,怀着好奇的心情,我走进了学校的小礼堂。
此时已经有很多老师到了,我赶紧找个地方坐下,讲座已经开始了一会儿了,这才知道,原来这次是老师有关微课,微课程的培训。瞬间觉得很熟悉,因为我在大学的信息技术课上了解过微课,而且当时主要了解了一个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而最后老师给我们布置的作业,就是让我们准备个ppt,并利用这个软件录制一节微课并生成一段微视频,而这个就是我们最后评分的标准。
而这次培训,讲的竟然也是这一个软件,跟我坐一起的老师表示没听说过微课,对这个软件也不甚了解。另外觉得在初高中实用性并不大,因为条件达不到那个标准。而我,就会觉得容易接收得多,突然有一种感觉,原来我们现在在大学学的东西其实挺有用的,现在真正到了实习的中学后,就会发现,现在初高中推崇的东西正是我们在大学学到的东西,而且,我们的可塑性要比在职老师要大很多。
最让我惊讶的是,讲这个培训的是竟然就是本校的老师,孟小强,而这个老师还是我的老乡,之前我还跟他有一面之缘,老师只有三十岁,很年轻,看上去也不太起眼,但没想到他竟然能够一直坚持做微课,瞬间感觉自己仿佛找到了榜样,并且孟老师已经做出了一定的成就,目前他已经做了500个微视频了,我觉得,我一定要去网站上看看他的微课,像他学习。
培训过后,学校教务主任和书记分别发言,强调了微课的'重要性,其中王主任提到,在前几天的优质课评比中,老师的表现离新课改还有一定距离,作为一名老师,需要我们不断进步,不断摸索,不断提升。
而李书记也对这位孟老师提出了表扬,并鼓励大家像他学习,我感觉到,其实教育一直在进步,而且在中学里,我明显感觉到,现在新课改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学校一直在组织公开课,听评课等等,希望老师之间可以互相督促,互相提意见,最后达到共同的提升,另外现在学校还在搞集体备课,同科老师共同备课,最后整理出最优秀的课,然后大家就都可以按照那个课上。
我觉得教育一直都是我们社会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而我们作为老师,更应该多花点儿心思,教育培养出更有能力的学生。时代在进步,教育在改革,而我们老师也应该有改革的理念,不断提升自我。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8
今年暑假我参加了晋城市教委组织的微视频制作培训。短短两天的培训却让我感受到了微课的无穷魅力和对教学的巨大的辅助作用。我就参加培训后的一些感想与大家分享。
首先由市教育局电教馆张彩云老师给我们分析了微课的现状、问题与趋势。她说到:这是一个“人人为师,人人为学”的时代。这让我明白:今天,我们任何人,只要愿意,我们可以向其他任何人学习我们想要学习的几乎任何东西。接着由微视频制作专家张教授向我们介绍了微课的设计制作与发展趋势,我市教师针对“该如何上好微课”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我们具体学习了如何制作微课。
通过这次培训,让我有很大的收获:
一、我知道了,其实微课是指利用10分钟左右时间讲解一个非常碎片化的知识点、考点或作业题、考试真题、模拟题的一种微视频。这种视频有着短小精悍的特点,即视频长度短,主题小,设计、制作、讲解精良,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二、微课虽然是一个短小的视频,但它也具有环节上的完整性。微课虽展现的是某个教学重难点的知识,但就这个知识点而言,它也有导入、过程和小结。因此,我们在制作微课的时候一定要清楚这一点。
三、在学习制作微课时,我也有一些小收获。如:我们不仅可以利用录屏软件来录制微课,也可以使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其实手机和摄像机是最容易操作的,如:平时老师们说,教学中的某个知识特别难,而课堂上的时间又有限,老师兼顾不到每一位学生,也许某个孩子理解能力弱,没跟上老师的思路,这一部分就落下了,这个时候,老师就可以采用手机或者摄像机,准备好纸笔,这个时候老师就只需在纸上进行解题,解一道题最多也就用3、4分钟,既简单又清楚,孩子可以一遍一遍去看解题步骤。
四、之前总觉得微课在我们这个技术相对落后、孩子自学能力较弱的环境下根本就是天方夜谭,但现在我有了一点点转变,当时我们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疑惑——孩子课堂上在老师的眼皮底下都不认真学习,在家有可能一遍一遍,翻过来翻过去的看视频学习吗?在与老师们的交流中,一位老师问出了大家的心声。而方莹老师平时也是把视频做好后,让孩子利用微机课或者是自习课去观看,这样大部分人都在学习,避免孩子偷懒的情况。所以,对于我们小学而言,小学生的自制力和学习主动性本来就弱,这种“家校翻”根本就不适合,所以,我们只能利用微机课和自习课让孩子去观看微课。
其实微课的制作相对来说较容易,但是如何设计导学案,在教学内容的哪一环节设计微课,用怎样的方式设计孩子们容易理解才是最难的,也是我学习之后一直思考的问题。
在今后的课堂上,我会不断去尝试、争取能让微课伴着孩子们一起进步。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9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涌现出了许多新生事物,微课就是其中的一种。之前接触到微课的时候,我认为微课是一次简短的课堂活动,或是记录课堂活动的一小段视频,或是将40分钟的一节课分解成多个课堂碎片等等。本学期,我校组织了一次微课制作的培训,在经过培训之后才有了较深入的了解。认识到微课是以阐释某一知识点为目标,以短小精悍的在线视频为表现形式,以学习或教学应用为目的的在线教学视频。它主要表现在短小精悍,“短”是指视频长度短;“小”是指主题小;“精”是指设计,制作,讲解精良;“悍”是指学习效果震撼令人难忘。
通过薛校长的阐述,让我感触到我们的教学一直是老师与学生面对面教学,之后出现了在线教学,怎样能达到最有效的教育模式呢?那就将这两种模式结合在一起形成混合学习模式。我们传统的课堂教学是学校上新课,家里做作业,所有内容齐步走,只照顾到三分之一的学生,也没有做到因材施教,学生课后遇到问题怎么办呢?没办法解决就会到课外辅导班。而现在所推行的翻转课堂则是在家里看视频上新课,到学校来做作业参加讨论,家中他们可以按照自己的步调学习,随时在线与同学互动,回到课堂老师可以对有疑惑的同学进行个别讲解,也可对某知识点重点讲解。由此在课堂中可以解决学生出现的问题,学生也可回到家中再次观看视频进行学习。
此次培训中我还学到了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环节,包括选题设计、撰写教案、准备教学素材与练习测试、制作课件、教学实施与拍摄、视频后期编辑以及教学反思。制作微课的方法,我们可以用录屏软件、摄像工具、录播教室、智能笔、IPAD和专用软件等。其中的一些方法对于我们是很适用的,而且所用工具我们也可以找到,我们现在缺乏的应该是技术。以后当我们学会了微课并能很好制作的时候,我们要把握好的一点就是会不会为微课而微课呢?微课的作用为“解惑”而非“授业”,它用于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网络在线课后辅导,并不能完全代替课堂的新知识教学。微课是为教学模式的创新准备的,其存在的理由就是让教师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快乐、更高效。因而,微课只是我们用于教学的辅助手段,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为孩子的课下学习提供更好的平台和帮手。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0
4月16至19日,我有幸参加了在西安举行的名师之路活动,活动中聆听了吴琳、薛法根、赵志祥等名师的课,真是受益匪浅!
最让我大开眼界的还应该是诸向阳老师的微课教学。以前我通过学习已经知道了微课教学,也知道了未来语文教学的发展方向应该是翻转课堂微课教学。但是我一直不知道怎么操作,看到本次活动的通知,我主动要求去西安学习,也是奔微课教学去的。经过本周末的学习,我终于亲眼看到了这种微课程教学,学生与老师在课堂上就学习内容作深入的研究、探讨,这种微课教学不受时间限制,学生可以在家里接收微课,一遍一遍地反复学习,有了课前的学习准备,学生在课堂上可以与教师更加深入的学习教材内容,课堂容量变得更大了,课堂教学当然高效了。
不仅如此,我还听专家介绍了微课的由来,原来微课的前身是美国的慕课。许多人怀疑微课程不可能实现,但是我相信专家的话:十几年前我们不是同样怀疑过幻灯片的使用效果吗?那不是也很快普及了吗?
还有一个更让我有感触的地方我不得不说。以前我坚决不允许儿子上网,但是听了讲座后我知道了中国的孩子为啥没有后劲,原来他们上了大学后,被压制的网瘾一下子泛滥了,是之前被压制得结果。还有外国的孩子从小事手捧笔记本和家长一起网上学习的,而我们从不教给孩子网上学习的本领,只是一味地“谈网色变”,拼命给孩子抱补习班,浪费了钱,把孩子学习的积极性打消得无影无踪,多么遗憾的做法呀。网上的资源全部浪费了。唉!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1
刚接触,既好奇又疑惑,有空就进入教师网学习,看看里面的微课,觉得里面的内容不详尽,又到其他网络搜索,看多了我就悟出了道。“它具有以下特点:
1、“微课”不同于常态教学研究活动。
“微课”可以在办公室或其他场所进行,它观察、研究对象主要是教师的教,对学生的状态只能作出猜测。活动的目标主要在于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案,培训教学技能等。
2、“微课”的规模孝时间短、参与性强。
教师在学科组内参加活动。每人上“课”、被评的时间控制在5分钟左右,听“课”者由其他参加者(同组教师和专业人员)组成。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位教师不仅登台上“课”,展示自己对某堂课的准备情况,同时又可作为学生向同事、向专业人员学习,并参与对教学效果的自评与他评,不断反思、修改自己的课前备课,总结经验,提升能力。
3、“微课”的反馈及时、客观、针对性强
由于在较短的时间内集中开展“无生上课”活动,参加者能及时听到他人对自己教学行为的评价,获得反馈信息。较之常态的听课、评课活动,“现炒现卖”,具有即时性。由于是课前的组内“预演”,人人参与,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的心理压力,不会担心教学的“失败”,不会顾虑评价的“得罪人”,较之常态的评课就会更加客观。
我切切实实的感受到:微课虽然是无生上课,但上课的老师心中必须有学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展示出老师的教学技巧和老师的教学素养。微课其实是老师与学生在心灵上交流、互动的教学模式。只有心中有生才能上好微型,从而达到提高自身教学技能的目的。
当欣赏了很多微课,个人感觉很简单,迫不及待地着手准备了。 第一步是确定微课的知识点。正是复习期间,就选个习题试试。信心满满地开始录制微课了,只有试过后才明白“看花容易绣花难”。整个录制过程我都快要崩溃了,“意外”太多。重录了N多遍,好不容易吧,在再也不想录了的念头控制下,保持了点理智,完成了录制过程,点击“保存”,这下是大功成了吧?可是不知道它被保存到哪去了,当时心里的急啊,不能用言语来形容。搜索程序和文件,找不到。这个录制微课的软件几乎是英文,咱不懂啊,再找开它,反正是稀里胡涂地,那个认为消失无踪的东西又出来的刹那间,心里真是比捡到金子还更高兴。记录下令人“抓狂”的微课录制过程,对初探微课的老师说一句话“磨刀不误砍柴工”,一定要先把录制微课的相关理论知识吃透,再来实践哦!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2
五四杯的开展如火如荼,微课是众多评比项目中重要的一环。微课的制作对现代教师而言是难点,也是突破点。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它有它的内容与活力。这次是我第二次制作微课,不得不说收获颇丰。
微课在制作之前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我的目标很简单,配合周老师制作关于小学总复习的微课研究。最近正在教授比例这个内容,对于知识的逻辑性、细节性,对于学生的难点、易错点掌握最为充分的时候。因此我选择在这个时候制作比例的复习微课。
微课的制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运用录屏软件,一种是运用相机实际拍摄。就我个人的理解而言,两种方法各有优劣。录屏软件在运用之前,要单独制作课件,配合每一步课件的出示,整理自己的语言逻辑,撰写成文,最后才开始录屏。二运用相机拍摄需要较为安静环境,大量的白纸。一边讲解一边书写。更有利于磅数学生梳理细致的细节,更适用于某一道题目的具体分析过程。综合考虑之后,我选择了运用录屏软件来制作。
录屏软件的运用比较简单,即使在录音过程中有任何错误,也可以从错误的地方重新录制。最后在编辑是将错误语段删除即可。而且录屏软件不存在清晰度问题,不用调整焦距,是较为简单的制作方法。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3
“微课”是以“微视频”为核心,并整合了“微教案、微课件、微习题”等内容,营造了一个与具体教学活动紧密结合、真实情景化的“微教学资源环境”。微课是一种区别于传统课堂的创新教学模式,它是内容充实丰富的微课例。微课最大的特点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具体表现为时间段、内容精、时空限制小等优点。
在制作微课《探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过程中,我感受到微课程不仅是学生学习的一种新型方式,更是一种促进自己成长的新模式,通过最近制作微课程,我不断深入反思,不断归纳总结,一个知识点,精要的讲解,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五分钟的学习享受,可以让更多的学生爱上学习。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将一些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拓展性知识碎片化,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
目前我采用的方式是通过录屏软件camtasia studio自己录制,前期的工作主要是做教学设计和教学课件,对于课件不仅要贴切还要精美;课件的素材选择直接影响到教学课件的画面美,因此网上的很多素材需要更进一步的加工和处理,这就要求教师精通修图工具,例如光影魔术手、Photoshop等制图软件。因此,教学课件的制作将会是重中之重。接着是使用cs进行屏幕和声音的录制,最后是影片、声音的剪辑,主要有对视频片段之间的过度效果的设计,声音的剪辑主要是除噪和声音的淡入淡出、音量的控制和背景音乐的添加。对教师使用各种软件的技巧要求很高,需要自己熟练掌握各种修图软件和音视频软件的使用方法。
制作一个优秀的微课,一份精美的ppt往往可以让微课加分。那制作ppt有什么要求呢?
一、首页要整洁。
首页是一个课件等待正式上课前使用的一个页面,一般来说是一个欢迎页面,这里不需要太多的内容,但可以稍华丽一点,一幅优美的风景画或一幅符合主题的画面加上一段简洁的欢迎词差不多了。为了让等待的过程不至于太枯燥,可以设置让欢迎词动起来即自定义动画。另外由于这是一个等待的时间,最好能插上一段轻音乐或符合主题的其它音乐,但时间不宜太长。
二、对文字的处理应合理。
一般在课件中少不了文字这块内容,有时只有少数的几个作为注解,有时需要很多文字,有时候甚至可以省略文字用图形代替。在处理文字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文字较少时可采用相对较大的字号,但不要让文字充斥整个屏幕,要留有一定的空间;比较少时可在空余的地方插入一些不太容易引人注意的图片或gif小动画。可采用"进入"或"移动"的手法。如果文字布满整个了屏幕,没有给边缘留下足够的空间,给人以一种压迫感。
2、文字较多时可考虑采用"移动"手法,但应注意标题一般情况下不要随之移动。如果文本比较长,可以采用图片的形式,即通过制图软件将问题放在图片上显示。在有图案作为背景时可考虑在屏幕的顶端和底端覆盖一个与两端一样的图案,放在文字上上一层,让文本的滚动有种出字幕的效果。设置文本移动时,要么设置为重复移动,要么在文本移动结束后设置为自动切换到另一张幻灯片或目录,切忌留下一个只有按钮的空屏。
三、对图片图形的处理要注意效果。
在处理图形图片这块内容时,可以运用大量的手法和手段。图片比较多时可采用进入、退出或移动等效果;比较少时可采用插入幻灯片、触发器等效果。但总的来说要符合课件的主题,如果是作为图片欣赏的话,建议采用移动、进入、退出等等动态效果比较好的手法,但是作为作品介绍的话,建议还是采用插入幻灯片或触发器的手法。但是无论运用哪种手法都要注意以下一些问题:
1、结构、布局要合理。 一个页面里有较多的图片同时出现时,图片和图片之间不要有重叠,并且尽量对齐,或按照一定的规则排列,松紧要得当。
2、图文混排时要注意重点突出,不要让陪衬的其它配件喧宾夺主,文字尽量不覆盖在图案上。
四、自定义动画设置要完整。
有些老师在课件中采用移动手法来展示图片,有点像电影,这个创意不错,很富特色,但需要注意图片的位置要摆放合理;移动要完整,不能移动完以后还有半个尾巴留在屏幕里;在设置自定义动画时一定要注意速度设置不能太快;动作设置要完整,最好能在切换到该页面时能自动进行播放播放,有些图片通过强调放大以后还要能够缩回去,不能动作只做一半,否则将导致其它动作不能进行,严重的还会造成死链。
当然,我目前也只是处于微课制作的初步阶段,技术还很不成熟,各种软件使用还不够精通,还不能够构成一个知识体系,所以,我觉得构建学科微课资源库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投入的方面。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4
20xx年x月x日我有幸去郑州参加全国信息技术培训,学习微课的理念和录制方法。非常感谢各位校领导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也非常感谢各位同事的支持和帮助。我们的培训时间为20xx年x月x日至10月x日,历时5天。短短5天时间收获很大,受益多多,现在我就将自己学习的一些心得体会向大家做以汇报:
这次培训分为两大模块:一是基础理论课程讲座,二是技术实践课。给我们上课的是自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我们都很佩服他,因为5天的学习都由他一人讲授完成,并亲自自导我们软件的安装及学习。他不但是一个微课理论的先行者更是一个微课制作的百事通。
本次培训采取机房教学,我们不与培训教师直面都是屏幕及广播中听取课程,为了一睹广西示范大学的杨上影老师讲授微课的风采,在进行培训的第一天,我们近300人挤在一间计算机教室内听理论课程培训。这丝毫不影响我们的学习热情,在培训中我了解到了信息化基础理论、同时在课中播放众多的视频资料,以轻松幽默的形式还向我们展示了未来教室的变化,以及信息技术可以让教育更美好的实例,让我们真实的感受到信息技术成就现代化教育模式。同时我也深刻体会到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对我们教师的信息化素养提出新的要求,挑战着我们的教师能力。
在微课的设计流程、类型以及发展,录制制作中又使我对微课程的制作有了浓厚的兴趣,为我们更好的开展信息化教学提供了一个强有力的手段。在技术实践课的学习操作中我学会了如何做出一个微课录制需要的PPT,以及PPT中我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细节和技巧。如何利用Camtasia studio进行视频和音频录制,如何利用edius进行视音频的编辑,如何利用After Effects进行微课片头制作等等,两天时间我们学习熟知22个软件,容量之大,是我在培训前没有想到的,为了更好的完成培训任务,组委会安排我们又进行了两天的晚自习培训,杨老师主动的帮助我们完成微课软件的安装和破解办法。这一点我们都非常的感谢。通过学习我发现我们学校其实在微课开发的路上理论是先进的,录制的技术方法和形式也是值得肯定的。只是我们还有很多细节部分需要统一,理论上明确把握什么不是微课,技术上突破怎么录制出反说教能够和学生心理相互适应的交互式微课,是我们今后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5
信息技术是一门以计算机操作为主的学科,网络化课堂教学环境为"微课"的传递与使用提供了必要的硬件支持,每节课都可以让学生应用微课自主学习。我们认为,应用微课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学习形式主要有三种。
1、课前预习型这种学习形式其实质就是"微课式"翻转课堂。微课作为一种前置性学习辅导的资源,让学生课前进行知识的自主学习,而在课堂上师生间能充分进行答疑辅导、对话交流、展示汇报等知识内化式的高级思维培养教学活动。
2、课堂穿插型课堂穿插型可以将一些重、难点、疑点或易忽视、易混淆、难于掌握的知识点,或教师难于用语言表达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中用一个短小精悍、通俗易懂的微视频形式穿插在课堂教学中,呈现给学生,帮助学生完成知识内化,保持和强化学习兴趣。微课作为一种教学资源,也可以穿插在常规传统教学中某一环节如导入、新授和练习等环节中,教师播放或由学生自主点击学习。同时,我们研究发现一节课中穿插一至两个微视频比较合适,过多就会使课堂教学的实质变味。
3、课后查漏补缺型微课应用于课后,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并巩固重、难点、疑点、易忽视、易混淆及难于掌握的知识点,扩展学习、迁移应用,引出后续学习内容。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6
课程已完成了一半,感觉希望就在眼前。我像打了鸡血一样,搜索大量的图片素材,制作ppt,最开始的困难就是如何把静止的ppt背景图放进动态的录课视频里,作为从来没有录课经验的我,当时能想到的办法就是用手机对着ppt录下来一段一段的视频,再把所有的视频剪辑拼接,当我把完成的微课视频发给梦霜主任的时候,主任说课程设计很好,就是画面感觉像翻录的...并教会我如何运用剪映放置背景原图制作视频,解决了我入手最大的一困难,开窍的我对录课开始像着了魔一般:每制作出一个精美的画面,我会欣喜若狂;每遇到一个技术性问题,我脑海会一直想着这个问题,吃饭从来是家人叫了再叫,喝水也想,走路也想,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忘寝废食”的境界...经常性的睡觉了还不自觉的想,因为没解决的困难总萦绕在脑海,如何做到音乐,画面,ppt背景和声音的完美融合...想着想着就兴奋的睡不着,经常熬夜到凌晨两点多;直到身体对我提出抗议,不得不放慢下脚步。
课例经过反复提交、修改;3月4日终于交出了我自己也算满意的微课给梦霜主任、张燕老师,都得到了她们的认可,可以准备一下文案、图片等微课纲领提交了。那一刻我欣喜若狂,回想这半个月以来日日夜夜的坚持,从三四份教案到四五次的录课,从一路上碰到的微课技术问题到逐个攻破难关,从课例反复被打回修改到反复琢磨出区里所要的微课效果,真正体会到了什么叫“功夫不负有心人”,很多时候真是这样,只管专注认真的去做,不言放弃,努力向前,时间自会给出答案。不逼自己一把,真不知道自己的潜力有多大。
在这里想说的感谢太多,感谢我婆婆一日三餐的操持,感谢我公公天天溜妹妹,感谢姐姐懂事自觉学习,让我都无后顾之忧完完全全沉浸在自己的事情里;更感谢区教研员张燕老师、张梦霜主任的大力帮助,感谢爱人耐心核对校验,让我能从困顿中拨开迷雾,越过重重艰险难关,顺利出色的完成微课的录制。就像梦霜主任说的,活动的结果如何不重要,参与的过程学习收获了许多很重要。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7
一、微课的定义
“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这些知识点,可以是教材解读、题型精讲、考点归纳;也可以是方法传授、教学经验等技能方面的知识讲解和展示。
二、微课与课堂教学的区别
微课是模拟一对一的教学情景,区别于一对多注重教师教的课堂教学,微课类似于一对一辅导,注重学生学,在较短的时间内讲授一个知识点。因此,对于老师而言,最关键的是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制作微课,而不是在教师的角度去制作,要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
三、微课的十大特征:
1.主持人讲授性。主持人可以出镜,可以话外音。
2.流媒体播放性。可以视频、动画等基于网络流媒体播放。
3.教学时间较短。5-10分钟为宜,最少的1-2分钟,最长不宜超过20分钟。
4.教学内容较少。突出某个学科知识点或技能点。
5.资源容量较小。适于基于移动设备的移动学习。
6.精致教学设计。完全的、精心的信息化教学设计。
7.经典示范案例。真实的、具体的、典型案例化的教与学情景。
8.自主学习为主。供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课程,是一对一的学习。
9.制作简便实用。多种途径和设备制作,以实用为宗旨。
10.配套相关材料。微课需要配套相关的练习、资源及评价方法。
四、微课脚本的编写
1、教师要熟悉教材和学情。
对某一课时的教学,教师必须熟悉教材的整体规划、重难点、课标要求,充分挖掘课时教学中的难点,准确把握教学难点,找到教学的难点,也就明确了微课的设计思路。
教师还要根据平时积累的教学经验,充分研究学情,明确在实际的课堂实践中,学生的困惑点和障碍点在哪里。良好的微课设计应该是循序渐进的,不能跳跃式发展。对于低年龄儿童,具体(多图、动画、视频)的知识对于他们更易于接受,对于高年龄儿童,认知方式已经发展为更易于接受抽象的知识,可以给予学生想象的空间,进行知识的自我思考才是高效有建设性的。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8
4月11日,我聆听了微课大使郑玲玲的讲座,受益匪浅。在短短的不到三个小时的时间了,我知道了什么是微课,微课在课堂教学中的运用以及微课运用的前景。可惜我只是看到关于微课浅显的现象,没能学到微课的技术,这是我的一大遗憾。根据我对于微课的学习,浅谈几点感受。
1、微课产生的必要性。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化扩散的速度加快,微课的出现及使用越来越被需要。微课主要关注小现象、小策略,积累小故事,是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手段。因此微课也分为两类:教师类微课程和学生类微课程。教师类微课程可以开发他人的作品,也可以开发自己的成果。
2、微课是什么?通过学习了解到微课是指源于教育教学实际,基于教师专业发展和学生自主学习,以主题模块组织起来的相对独立与完整的小规模课程,具“短”、“小”、“精”、爆的特点,适用于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及各种课程类型。微课表面是制作技术,其实质是精细观察、深度思考和思维方式的变革。微课时间微,只有5分钟,若干个微时间形成1+1大于2的效应。内容微:一次一个小点积少成多,四两拨千斤。要求微,每次启发一点点,量变引起质变。
3、通过学习我看到了微课运用在课堂的好处、优点。但是我只是走马观花的学了一点皮毛,觉得自己离微课很远。不会制作微课,对于微课可望而不可即,希望以后有机会能深度接触到微课的学习制作中。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19
2022年因为疫情防控的不稳定,学校相较以往的开学推迟了一周,2月18日上午,正当所有人为开学而做准备的时候,下午就接到深圳市因疫情防控形势下达的有关所有中小学以及幼儿园暂不返校的通知,我们隐约感觉到上网课的日子又将来临了。
正在顾虑上网课网络卡顿,设备故障等问题的时候,我们接到区里的通知:市教科院公众号将推出一个《国之乐空中速递》音乐鉴赏系列展播活动,向全市征集以中国传统经典音乐作品为主的课例。刚接到这样一个消息的时候,我挺懵的,感觉无从下手,好在梦霜主任在大家困顿迷惑的时候极具前瞻性眼光,果断一锤定音:先定主题写出教案,教案如果不通过,制作ppt也是浪费时间的。于是,我就开始想选什么主题,曲子既经典好听,又容易操作发挥的....《茉莉花》、《金蛇狂舞》、《瑶族舞曲》选择了很久,最后确定了《瑶族舞曲》。
很快,我就开始围绕主题构思教案,我的教学目的是什么,重点是什么,难点在哪里,加入什么环节才是我的特色,那几天我是吃饭想这个事,喝水也想这个事,对上电脑一坐就是一天,敲出的字又撤回,如此反复.....两三天的时间里终于交出了我自己还算满意的一份教案,发给了梦霜主任,主任给了我一些中肯的意见,并让我再发给区教研员张燕老师,并说最终还是要张老师审核通过的。很快,也得到了张燕老师的回应:有想法,是一节很不错的线下课,但是这次市里要的模式是艺术作品鉴赏,要更少与学生的互动,教师的讲解作品分析要更多.....这与平时上课模式的大反转一下让我又懵了....我静下心来思考:《瑶族舞曲》是民族管弦乐,是多种乐器的合奏,不善于某一乐器的展示来发挥,我只能果断换主题,选了我擅长的竹笛乐器名曲代表《姑苏行》再重新写教案。
我又继续开始上网查找大量有关《姑苏行》的文献资料,如创作背景,传统文化等等,整理思路重写教案,经过燕姐的稍稍修改,这次终于得到了区教研员的认可,可以开始录课了。那一刻,我的内心总算舒了一口气,感觉连着三四天的努力终是没有白费,坚守而有所获。
微课的心得体会 篇20
微课程不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教师成长的新范式,通过制作微课程,我们不断深入,不断归纳,在不知不觉中成长。多媒体的呈现方式、五分钟的学习享受让更多的学生爱上了微课。借助微课程这一工具,我们可以将一些重难点,易错易混点,拓展性知识碎片化,显性化,形象化,传媒化、科研门槛草根化。
从微课制作上,目前我们常用的方法有录屏专家,课件加声音或背景音乐转化为视频格式,手机录制视频。其中,录屏专家和手机录制都挺方便,课件加声音转为视频格式需要安装20_版的ppt,对电脑系统要求比较高。
从教师层面,通过微课制作,不仅提升了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更重要的是制作微课也是教师专业成长和积累的一个过程,做微课程,其实是一个反思的过程,在不断地反思中,教师能够不断地成长。微课程便于传播,教师间可以相互学习好的经验方法。优秀教师有许多好的经验,过去没有恰当的办法总结、传播,而微课程恰好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式,固化经验、传播方法,从而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共同成长。
从课堂操作方面,我校实行走班制教学,微课的应用弥补了走班过程中老师不能兼顾的不足,对学道中的共性问题及一些难点,盲点进行针对性点拨和指导。从而保证走班教学的课堂教学质量。
从学生层面,微课以一个个完整而独立的知识点呈现,学生不懂可以反复播放,针对性的深入学习,利于学生落实重难点知识。避免了往日课堂学习之后学生似懂非懂吃夹生饭的问题。
我们目前也只是处于微课制作的初步阶段,数量上少,知识点少,学科主干重难点尚未制作全,不系统,所以,我觉得构建学科微课资源库应是我们今后努力的方向和重点投入的方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