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故乡

翁炜玲

历史将城墙染成灰白,青绿色的树木不规则地布满整个村庄,阳光下湖水碧波荡漾,缕缕炊烟飘向远方。就是这么个并不繁华的古朴之地,我萦绕心头的故乡。“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乡愁就像一丝线缠绕着我的心。我的家乡虽然没有什么名胜古迹,也没有大都市的繁华,但风景如画,景色迷人。

在那里,有一棵枫树,一棵极普通,一棵无名的枫树。我不记得这棵小小的枫树是什么时候种在山上的,只记得,枫树的树叶十分美丽,璀璨的橙色寓示这生命的灿烂,清晰的脉络见证着生命的沧桑。清晨,雾蒙蒙的一片,唯有灿烂的枫叶格外耀眼,好像在昭显他蓬勃的生命;傍晚,夕阳洒下余晖,万物蒙上了一层灰黄,唯有枫叶披上红衫反而更加动人,好像在卖弄她悠然不尽的风情。初春的时候,万物争显妖艳,花儿们竞相开放,柳树抽出了嫩绿的芽儿,小草探出了嫩黄的脑袋……枫叶沉寂着;盛夏的季节,万物散发着蓬勃的朝气。花儿们更艳了,树儿们更绿了,小草们也更加青翠……枫叶仍然沉寂着;终于,到了朦胧的秋季,一切都败落了,可是枫叶,他已蕴蓄了足够的力量,终于在自己生命最灿烂的时刻散发出最灿烂的光芒。喔,家乡的枫树,平凡而美丽。我也不怎么记得这颗小小的枫树到底做了什么,只记得,当飒飒的秋风吹来时,枫叶从树妈妈的怀抱中奔跑出来,他哭了,不仅是因为舍不得,更是因为自己身上的重任。每想至此,便不禁吟诵起“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诗句。

那些关于故乡的记忆,那些如酒往事,常常温暖我的心,抚慰我的心。多少个寂静的深夜,灯下枯坐,为生活、为世事而心生烦恼、生怨恨的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一幕幕故乡的往事。多少次梦回故乡,多少回想起故乡的点点滴滴。慢慢地,牵挂成了忘不了的乡愁。从西北荒漠到东南沿海,横亘在我们之间的不只有黄河长江,还有无尽的思量。如今的故乡对我而言既是一个回不去的地方,也是一个走不出的地方。沧桑的心已没有当初的激情,也许只有刹那间的熟识才能感受到那份苦思感情吧。曾偶读一句话,便熟记于心:“家不是一个地方,而是一段时光。”

篇二: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夏日的福州

郑达鸿

两千多年前,越王勾践的后人在闽江下游的一片高地上建城。这里向东有一条鼓岭山脉,再向东就是大海,鼓岭山脉阻挡了来自海上的台风和海啸。人们可以通过闽江与上游城市交换货物,也可以顺江而下,出海经商,生活幸福安定。这就是我的家乡——福州。

福州被称为“榕城”。从一千多年前的唐末,就有人在福州种植榕树了,榕树也是福州最常见的树木之一。榕树能把细根插入土中,并长出新的枝干。一棵榕树看上去像是很多棵树,因此榕树也是最好的遮阳伞。在我家楼下就有一棵大榕树,每天都有很多老人会在树下下棋。我去游泳的时候,也喜欢躲在有榕树遮蔽的区域,以躲避夏日炽烈的阳光。

福州还有两棵榕树让我印象深刻。一棵是城北森林公园里的那棵千年古树,那棵树一棵树的覆盖面积有一千多平方米,相当于一片小树林;还有一棵在乌山上,一条木栈道旁有一棵大榕树,不太一样的是,这棵榕树的根覆盖在一块大石头上,看上去就像是这棵树是从石头里长出来的。榕树在福州很常见,但它们给我的印象却最为深刻。

福州属于河口盆地地形,四周被群山峻岭环绕着。东面是鼓岭山脉,海拔接近一千米。福州夏天最高温度高达40℃以上,但在鼓岭上却只有30℃,是个避暑的好地方。鼓岭由于海拔高,附近的云飘过来时会产生一阵雾,还会滴下许多小水滴,而等云飘过去后那阵雾又突然消失,只有游客们头上衣服上的小水珠证明着曾经有一片云飘过。

福州城中心有三座山,乌山、虞山和坪山,虽然都不高,但都是游客们常去的地方。坪山上有一座镇海楼,据说可以镇住大海,挡住台风。文革前怕被作为轰炸目标就被拆除了,但2005年夏天的龙王台风给福州带来了大量降水,2006年经政府批准,重修了这座镇海楼。结果,之后福州果然没有遇到什么大的台风了。福州的台风会给福州带来大量降雨,却再也没有造成什么大的损失。

福州,我的家乡,我总有说不完的回忆。

篇三: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故乡的秋

范俊宏

“当长路走过漫漫古道的时候,心已从于梦中苏醒。”

“不知古道上的风从何处起,可他去往的是故里。”

“红叶最多情,一夜即相思。”

每当想起这些残篇断句的时候,一幅凄凉悲壮的画面,不时就重新印刷在我的脑海中。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我就再也没有看到故乡的秋天了。

在我的认知中,秋天是多彩的,充满诗意的。而故乡的秋天,我记忆的非是如此,也正是如此。

故乡的秋是悲凉的。少年时的我,跟着妈妈去挖笋,连锄头都拿不动的我,只能在山下玩。走来走去,期盼着妈妈快点回来,可人生如意事,十不常八九。知道这样就找个石头坐下了,旁边还有小池子。觉得烦闷,地上拿起枯叶,观察的同时中又慢慢的拧碎,凝视着枯叶曾经生机勃勃的叶脉,小手随着叶脉的纹路,一点一点剥离。看了看几乎都被枯叶填满的小池子,眼看两下手中不成模样的枯叶,心里有些不是滋味。恍惚之中,一片落叶从我眼前飘过,打断了我的思绪。望着满山的树,看着满地的落叶,脑海不时的勾勒出几幅画面。

秋天的一片落叶,沉陷在泥和泥之间,受着别人羡慕的呵护。躲过一个严寒的冬天,春天在落叶躲藏的地方萌出新芽,经过很多年后,生成了一棵大树,可是秋天的时候又会落下很多落叶。

我知道这是自然规律,但是总不知道从哪来的难受和委屈。看到满是枝叶的大树,落下来的是朦朦胧胧的嫩叶,心里总会有产生悲凉凄腕,难以言说,即是不可言说的孤立。落下来的好像……就好像被他嫌弃扔到的孩子。想到这,看了看天色,晚霞刚刚萌出一点红,想着还未回返的妈妈,就想到自己会不会是大树嫌弃的孩子,一样的被妈妈扔掉了。呜咽声就慢慢的响起来了。妈妈回来的时候,晚霞已经消失了,天已经有点灰暗了。

现在想起来,就莫名的笑了笑,真的不可思议,自己天马行空想那么多,自己把自己弄哭了。

不过确实,家庭像大树一样,到了时间也要把自己扔出去历练一番,可能会活得不如狗,也可能会支起一个家。不管结果如何,自己出生在故乡,思念的是故乡,心所在的也是故乡。

篇四: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故乡是什么

温棋燕

故乡,是我们年少时想逃离的地方;故乡,是我们年老想回可能已经回不去的地方;故乡,是清明的那柱香,是中秋的那轮月,是春运时那张车票;是不经意间流露出的口音。

在文学的世界里,有太多太多对故乡的描述,“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那是对故乡的一种思念;“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那是对故乡对亲人的一种思念。

我从九岁起就一直在外地读书,对于家乡却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思念。虽然回家的次数越来越少,可是心与家乡的距离却越来越近。

这天是星期六,也是学校的组织的郊游日。我怀着愉悦的心情上了大巴车,一路上跟同学们嘻嘻哈哈的。不知过了多久,大巴车在一片森林里停了下来。紧接着就听到老师说:“同学们,我们今天来的是一片果园,希望同学们能对大自然有更多的了解。”

下车后我便和他们分开了,独自来到一个小路上。正当我感到无聊时,一抬头便望见一棵巨大的柿子树,我不禁感叹道,这果实可真大呀!我在树下徘徊了好一会儿,不知怎的,便想起奶奶家门前的那棵柿子树了。不禁又想起那坐在柿子树下的矮小而柔弱的身影。是的,那是我的奶奶,那是一直盼星星盼月亮般盼着我的奶奶。怀着那份简单但执着的挂念守望着。我始终忘不了你眼神中流露出的不舍,流露出的期盼。我看到你的微笑在树下,在阳光下,和红柿一样灿烂。我永远忘不了那在树下柔弱的身影,永远忘不掉那巨大而火红的柿子树,忘不掉那破旧而低矮的围墙。想到这,我的眼泪不禁落了下来。

长大了,每个人都要面对世间百态。但是,小时候在家乡的岁月总是最快乐、最无忧无虑的。在我看来,家乡不仅承载着一个孩子最初的梦想,更成为了这个孩子将来所面对一切的见证者。我或许就是这样的一个孩子,我爱着家乡,家乡也爱着我,家乡在我的心中是无法替代的唯一。不管走多远,家乡都伴我一路而行。这份浓浓的家乡之情将一直延续下去!

篇五: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我的故乡

黄小芳

我的故乡靠海,自小在海边长大的我,对故乡总有着别样的记忆。

清晨是一天的开始,也是小岛向世人展现魅力的时刻。乘一叶扁舟,从远方向小岛驶来,便会看到一道霞光浮现在岛的一角,浮现在湛蓝的天上。它似红非红,忽明忽暗;又直入云天,或光洒碧波。原本漆黑的海面,被这霞光照亮了许多。当小船靠了岸,海岛上郁郁葱葱的林间之景,又呈现在你的眼前。

故乡的海滩便是不可多得的风光,在不经意间,总能在海滩上看到形态各异的海螺和贝壳。日出时分,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在金色的沙滩上,连着波光,海螺、贝壳就像从沉睡中苏醒的孩子,恣意躺在沙滩上,享受着天然的日光浴。游客们有说有笑,孩子们堆筑城堡。一阵浪打来,脚印、城堡连着海螺、贝壳,都被轻轻推向大海,想必海浪也是想着好好欣赏这幅别具一格的“沙画”吧!

故乡不仅风景宜人,那里的居民也都热情好客、淳朴善良。傍晚时分,袅袅的炊烟、菜肴的香气,便是另一幅温馨的风景画。累了一天的农民、渔夫,也都收工回家休息了。孩子们有的在家门前的空地上玩耍,有的帮着大人忙活……。月上枝头,常能见到老人们聚集在种着些花草的小院里闲谈,孩子们在草地上玩笑、嬉戏,他们笑着,跑着,清风徐来,把他们的歌声和笑声穿的很远,很远。

如今,我还是会不时响起我的故乡,故乡海,故乡的月,故乡的人,总能让我想到我的童年,回忆那些令人怀念的美好。

篇六: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我的家乡——仙游

林静

家乡的山,家乡的水,家乡的山水好养人。我的家乡就位于福建省莆田市的仙游县

仙游历史悠久,拥有着1400多年的历史。也算是座文化古县了吧?这里有着不少的旅游景点,中国古典工艺博览城、仙游九鲤湖风景区、海峡艺雕旅游城、百松村、仙游乌石村、仙游兰石村、龙纪寺,仙水洋、天中万寿塔、仙游文庙、龙华双塔、无尘塔、金钟水库等。其中的九鲤湖风景区九鲤湖,是国家AAAA级景区,中国祈梦文化发源地。景区是仙游“四大景”,即九鲤湖、麦斜岩、菜溪岩、天马山之一,以湖、洞、瀑、石四奇著称,尤以飞瀑为最,素有“九鲤飞瀑天下奇”之美誉。湖的四周,林木葱茏,千岩竞秀,怪石嵯峨,瀑漈泱泱,融林、瀑、水、石之胜景于一处。

新化大地为革命奉献了青春和热血,因此也留下了许多革命基地。据统计,我县共有79处革命遗址,被列入福建省革命遗址,分布在18个全县乡镇(街道)。1927年,仙游成立了第一个中共基层组织——中共上宫支部,现已改建为中共上宫支部纪念馆。1930年创建了仙游第一个革命武装——中国工农红军第108团,开展了艰苦卓绝的革命武装斗争。而先烈们的英灵便长眠于仙游革命烈士陵园。它更是于2009年9月被福建省委党史研究室授为首批省级党史教育基地,是先有一处开发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既表现了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也发挥了重要的教育作用。

“啊!我家在仙游,仙游是我家……”这首来自著名女高音刘媛媛老师的《神仙畅游的地方》勾起了无数莆仙儿女的乡情,歌声绕梁带着的浓浓乡情。充分展现仙游作为“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之都”“戏剧之乡”“武术之乡”“工艺美术之乡”的魅力风采与文化内涵。

仙游有着自己的语言,有着自己的文化,有着自己的山水,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仙游儿女。

篇七: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家乡的春节

黄逸斌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春节是中国劳动人民最欢庆的节日。在过节的这段日子里,身在他乡的异客都暂忘了旧日的烦恼,暂别了工作的岗位,回到许久未归的家乡陪伴亲人,并按照当地的习俗给春节增添浓厚的色彩和味道。

在我的家乡莆田,年味儿大概是腊月初十就有了的。这几天里,家家户户都要进行一次大扫除,莆田人叫它扫寻。大人和小孩共同劳动,搬家具,洗地板,擦窗户…将这一年来不好的东西通通扫出门,热热闹闹井然有序,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过年的期盼。

打扫完房子,就该给它装扮装扮了,一张张红彤彤的福字图粘在窗玻璃上笑脸盈盈,一对对吉祥的春联贴在门框上吐露芬芳。此时绕着村子走走,你会看到人们最质朴的祝愿。然而在这喜庆的氛围里,也存着几分哀伤。莆田的春联是与众不同的,为了悼念300多年前被倭寇杀害的莆田人,于是制造了白头联,在红色的对联上方留有10厘米长的白纸额头。火焰烧过房屋会留下焦痕,子弹射在墙壁会留下弹孔,莆田人不曾忘记过这块土地上的人所遭受的苦难。

期盼着,期盼着,春节的年味儿越来越浓厚了。小孩子们也欢呼起来,因为家家户户都开始做起他们最喜欢的红团和炸豆腐了。一颗颗红彤彤的小球儿在家长的手掌中滚来滚去,圆润后捏平,包上甜甜的绿豆酱,再滚圆后用印有花纹的模具一压一磕,新鲜粉嫩的红团儿就出来了;一块块白嫩的豆腐经锅一炸,立刻变得金灿灿香喷喷。大人们欢喜,小孩子们贪吃,红彤彤的红团和金灿灿的炸豆腐寄托了全家人的幸福。

接着除夕夜将年味推到了高潮,长辈和晚辈围坐在一起吃年夜饭,谈谈一年来的收获,说说家乡的变化,我们把这顿团圆饭称作围炉。伴着惊喜的鞭炮声和绚烂的烟花,守岁的人们推杯换盏情深味浓。然而莆田的春节是一年两度,不仅大年30要做岁,到了初四还要做一次大岁,形势跟大年三十一样,全家要吃一顿团圆饭。原因是明嘉靖年间,福建沿海倭乱频繁,兴化民众逃亡至山区,直到抗倭英雄戚继光赶跑倭寇后人们才重新回到家园。大家一方面掩埋被倭寇杀害的亲友尸体,另一方面收拾破碎家园。这时,年节已过,人们只得在二月初二那天互相探望之后,于二月初四重新做岁。

这便是我们莆田的春节,这里的人们不仅有对未来的期许,也有对往事的缅怀。

篇八: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木兰溪

陈剑清

它从悬崖峭壁上飞驰而下,它从青山翠竹间流淌而出。小桥屋檐下,茅舍人家旁,它欢快地嬉戏追逐。它在平坦的原野上尽情的奔腾、翻滚,在车水马龙间静静地沉思、漫步。它从遥远的过去流淌向将来,流过四季的渡口,流过清晨与黄昏。最终它流淌进了我的心灵,滋润了我的心田——它就是流淌在故乡的木兰溪。

你瞧,它的景色多么美丽呀!溪水静静流淌,倒映着蔚蓝的天光,鱼儿在蔚蓝的天空里自由自在的游来游去,偶尔溅起的浪花,像是落到溪里的白云。忽而清风徐徐,涟漪微动,远处青山的剪影,小桥人家的淡影,高楼大厦的倒影,泯灭着,闪烁着,最后支离破碎,成为片片深深浅浅的光斑。宁静的村庄里,年轻力壮的农夫引着溪水去灌溉良田。在溪边,有妇女边洗着衣服边拉家常,有孩童调皮的戏水玩耍,有老翁悠闲地漫步。是兴化平原上的这条溪流,抚育了小桥流水畔富饶美丽的江南水乡。

你听,潺潺的流水声像是一首古老的歌谣,咏唱着光阴的故事。清晨,成群结队的鸟儿停留在溪边的树上,伴着流水的伴奏尽情的歌唱。那琴声不是涓涓细流的叮叮咚咚,而是潮起潮落的哗哗啦啦;那歌声不是断断续续的叽叽喳喳,而是连绵不绝的喧嚣嚷嚷。午后,远处山上的古寺里传来了悠扬的钟声,那钟声在空中盘旋,在溪里流淌,悠扬,清澈,渺远,古老,像是悠悠岁月里的一声叹息。黄昏,西畔的一个个村庄升起了袅袅炊烟,有鸡鸣犬吠,有归巢的鸟儿拍动翅膀的声音,有大人呼唤调皮的孩子回家吃饭的声音,静静流淌的溪水畔宁静而又和谐。夜晚,流水声伴着虫鸣蛙语,使人昏昏欲睡。忽然远处一阵锣鼓喧天,让人精神一震,悠扬的唢呐伴着“咿咿呀呀”的人语在夜空下飞扬,或浑厚嘹亮,或清脆悦耳,或婉转动听,就这样无意间闯入了你的心扉。原来是邻溪的村庄里在露天演普仙戏呀!

木兰溪水是有味道的,它的味道是甜丝丝的,不信你尝:春天有枇杷,香甜可口;夏天有容颜,饱满多汁;,秋天有荔枝,清香扑鼻;冬天有甘蔗,清脆可喜。

亲爱的木兰溪啊!你静静的流淌在我眼前,轻轻的流淌在我耳畔,流淌在我唇齿间。最后悄悄的流淌进我的心田,流淌成涓涓的乡情。

篇九: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故乡的小河

黄丹

古往今来,许多文人志士赞美滔滔不绝的长江,也有人歌颂九曲黄河,但我更爱故乡那条豪不起眼的小河

小河的水真绿呀!绿得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小河的水真清呀!清得可以看见水里欢快的小鱼和水底的沙石;小河的水真静呀!静得好似一面镜子,碧水幽幽,凉风习习,绿水红花相互掩映。

阵风吹过,清香扑鼻而来。原来是小河边的花儿开了。花儿真多,有迎春花、月季花、桃花。远远望去,朵朵花儿像一个个穿着漂亮衣裳的少女,她们仰着小脸羞涩地笑,显得美丽可爱。那些姹紫嫣红的花儿在葱绿发亮的嫩叶衬托下,显得生机勃勃。花儿散发淡淡的清香,不时招来几只蝴蝶在上面偏偏起舞。

我不知道小河究竟流向何方,只记得河水宝贵极了。别的不说,单说两岸的草木吧,就比别处繁盛、葱郁。初春河边的垂柳伸出了柔嫩的指尖,小草探出鹅黄色的脑袋,别的树也都早早发芽了。夏日。树叶、小草青翠欲滴,在阳光下油亮亮的。草木长这么好,不用说是因为它们从小河得到了足够的水分。一年夏天天旱得厉害,人们把小河水引进田里,庄稼得救了,小河却越来越瘦了,可它仍旧“哗哗地笑着唱着,是为自己所做出的牺胜而感到骄傲吗?

我十分喜欢这清凌凌的河水,因为她不但给人们提供了水源,还养育万物,滋润大地,孕育着希望和未来!

在我心中,故乡的小河是条最无私,最可爱的小河

篇十: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故乡的童年

张天郑

故乡的童年是美好的,是快乐的。每当我想起故乡,便不禁的傻笑。想起那时同年傻傻的我,做出的傻傻的事,让我十分怀念。好想回到故乡,回到童年。

那是一年的春节,我和弟弟买了许多鞭炮回来玩,普通玩法玩腻了,就想玩的新花样;我们商量着,说好看到什么可以炸的东西就炸。

我们来到雁塘,脑子里便闪过一个念头:炸水!鞭炮一仍,水花四溅,非常漂亮。弟弟想跟我一起炸,我同意了,我先点燃了鞭炮,等着弟弟,可弟弟怎么也点不燃了,“啪!”鞭炮在我手上炸开了,弟弟问我有事吗,那时我还满不在乎的说没事。鞭炮能等吗?被炸了还不疼。

我们继续出发,“诶,弟弟!我们炸炸牛怎么样?”弟弟拍手说好。走到牛身旁,见牛在撒尿,便笑出声来。牛发现了我们,好像尴尬,似乎在说:“牟!干什么?笑我上厕所?!”我和弟弟笑着说:“就你牛啊!我炸死你!”

“弟弟,准备好了吗?预备,点火,发射!”牛吓的东跑西窜,“牟——!”的叫着。

回到家里,还把这件事告诉奶奶,奶奶把我们教训了一顿。训的什么我都没听,还在一旁偷偷的笑,我估计,弟弟,也没听多少吧!

回想往事,故乡早已没有童年时的味儿,直到听到孩子们欢乐的笑声。如同轻柔的旋律包围着我。我才知道原来主角早已不是我了。

这也许就是故乡的童年。我们年少时想逃离的地方,是我们长大时想回可能回不去的地方。

篇十一: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故乡

张思琪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故乡永远是一种朴素与真实,每一个归来去兮的人,都曾梦萦百回。

——题记

故乡的山路九曲十八弯,铁壳车子,一路向南。

一道道曲折弯弯,一丛丛野草漫漫,都挤在旧日余晖里。目光寻着,思乡季节里的梦,一一拾起。路途遥遥,朴朴风尘,归乡的思绪迢迢千里。

蔚蓝的天空依旧瓦蓝锃亮着,风把它吹得透明如洗。嘹亮的歌声还飘在空中,视野在呼吸里开阔。我如一个孩童,群山把我揽入心怀。我的血脉,和故乡融在了一起。

故乡的山一如父亲的脊,浑厚,敦实有力,环绕着村庄。脊不锋芒,却挑起一个悠久的历史,担着一个世代的岁月,穿梭在风雨里。山的姿势如同一棵永久的树,沉默着不低头,历史让他的肩磨得更加厚实,岁月在他的脚下踩得愈加沉稳,滚烫的日子碾过山脊,却碾不垮一如既往的身姿。日轮轰轰隆隆的跨过大山,把朴实的日子染成火红。

走进大山,就是走进热烈的生命。

故乡的水里淌着一首古老的诗词,被采风的歌者念起。水里流传着一段久远的历史。梦里花落知多少。没牙的奶奶背着竹篓慢步从河畔走过,竹篓里的山歌嬉闹着跑进鹅卵石;雨来的时候,顽童踩着水花,水花在她们的脚尖舞蹈,它们大声的歌唱,它们跌进河里哗啦啦响。故乡的人把昨天的记忆遗忘在湿漉漉的水草中。多年以后,故乡的水慢慢老去,但它依旧唱起鹅黄的歌谣,说着昨天的故事。

途经一片田野,空旷的田野晃动着一茬茬土黄的稻秆,青涩的稻草人在黄昏的落寞中守望。风吹稻田,往车窗的后面急剧荡去,如同胶卷在我面前闪现出一帧帧彩图。我看到,父辈们的镰刀,轻轻一闪,便砍下了大片大片的金黄。那些故乡的人们,他们热爱这片土地,对待土地如同生命,虔诚。土地在他们脚下踏出金子般的声响,汗水在每一寸土地上都透着金色的光芒。

只有他们,才能把灵魂埋进沉甸甸的谷里。

夕阳西下。远处飘起一只风筝,牵扯风筝的孩子,像一首大地上蹦哒的诗。

风筝爬上云端,山里的一群少年,扛着竿子笔直的从田埂走过,像一支大山逡巡的队伍,大步的跨过河流大山,倒映着朵朵白云下的身影精神抖擞。

他们把故乡山川走进生命的底色里。

很快,车到站了。夜色为故乡披上一层面纱,站着,有些痴迷的看着星点路灯。记忆里的故乡没变,一直这样安静又迷离,亲切而让人惦念,我脚下的那一撮土,不知还有没有我去时的气息。

篇十二:故乡的风土人情作文

路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李淑敏

当你远走他乡,当你踏足天涯,总有那么一个地方让你魂牵梦萦。而那,便是故乡。就如杜甫诗中所道:“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这就是诗人对故乡的怀念,对故乡月亮的怀念,是无法改变的。无论春夏秋冬,无论东西南北,都思念着故乡。

故乡,已经深深嵌入了我们的文化。从《采薇》中的“曰归曰归,岁亦莫止”,到《春江花月夜》中的“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从《春望》中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到《秋兴八首》中的“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我们不难发现,诗人们离乡愈远,诗中的乡思愈令人惆怅。于是有人总结道:“因为那是大陆的泥香,古中国幽渺飘忽的气质;近时,浑然不觉,但愈远,愈令人临风神往。”

故乡,远不只是地图上的几个宋体字。当你轻抚那个小圆圈,眼前闪过的,是过去的种种。不得不承认,故乡凝成了我们,我们走成了故乡。当我们痛哭,故乡也在默默流泪;当故乡被侮辱,我们也会心如刀绞。在出乡之时,每个人都牵了一根故乡亲手递来的绳。她会嘱咐你,让你把绳系在腰间。最后,在你踏上旅途之前,她会对你说:“常回家看看。”

河边的杨柳垂落尖尖刚好碰到溪水,落叶飘到河里,随水游走。谁也不知道他们会到何方,会经历哪些坎坷。稻草场边散布着几根电杆,似乎有些年头,微微倾斜,大胆的麻雀会在那停好长时间。风刮起了地上凌乱的东西,竟让我有些伤感地想到了马致远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的我们又何尝不是“断肠人在天涯”?

渐渐的,故乡的初衷已满足不了我们的教育需求,这也意味着我们将远离故乡,去到一个陌生的环境。小时候的伙伴也考到了不同的学校,虽在一城,但不是一心。身边的朋友渐渐熟络,可早已没有了之前的感觉。灯红酒绿的城市让我一个寒门子弟眼花缭乱,一轮孤月,谁又会抬头在意它,终是“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看着人山人海的大街,有了种“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的孤寂感。

看着那边一层层绵延的山峰,不知道后面是不是我日思夜想的故乡。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