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5篇)
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精选5篇)
作为一名教职工,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1
教学目标
1、通过使学生经历猜测、探索、验证的过程来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和分米,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2、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结合具体内容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实践又应用于实践的观点,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1分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在建立长度观念时,对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关系易混淆,故教学时应讲清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它们的长短,使学生能正确、深刻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或挂板)、米尺;学生准备直尺一把、一枚一分硬币、一枚一元硬币。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由学生测量的结果引入毫米。或者由下面的游戏引入。
测量游戏:同学们,你们每组桌上有一个篮子,篮子里有几种东西(“一元硬币、一分硬币”各一枚、一张纸条、一块橡皮),请你们看看分别是什么?谁能用尺子准确测量出它们的长度或厚度?(小组合作)然后小组汇报。
猜测:一元硬币的厚度。测量一枚1元硬币或1分硬币的厚度为什么不能用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
一枚1元硬币(1分硬币)的厚度用米或厘米做单位都不合适,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毫米。(板书:毫米)
二、探索新知
1、认识毫米。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快乐学堂——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有什么新发现?(同桌交流)
汇报交流:1厘米中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用两支笔的笔尖指着,一毫米一毫米地数1厘米中有多少个1毫米?
直尺上除了厘米刻度外还有更小的格。一厘米间的每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1毫米。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
(板书:1厘米=10毫米)。
你身边什么物体的实际长度接近1毫米?
用手势表示出1毫米、5毫米、10毫米的长度。
练习:
量出一枚1分硬币的厚度。
填一填:
2、认识分米。
(1)引入分米。
动手操作:用学生尺或米尺量自己的课桌宽是多少?(当学生用“米”做单位量时,课桌宽不够1米,用“厘米”做单位时,一一测量很麻烦。)
独立探索:你感觉用一个多长的长度单位量课桌的宽比较合适?
汇报交流,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像量课桌这样的物体长度时用米、厘米或毫米做单位都不合适,我们就要创造一个新的长度单位。
⑤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学生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把课题补充全:分米的认识)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用手势表示出1分米的长度,表示出2分米的长度。
(3)学生用直尺量1米长的绳子,每1分米作一个记号,问: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板书1米=10分米)
(4)练习
与同桌互量从手腕到指尖有多长?
三、利用知识,解决问题
继续播放课件:毫米和分米的认识——练习区——由浙江大学网络信息系统有限公司提供
1、量出数学教科书的宽是几分米几厘米几毫米?(1分米4厘米4毫米)
2、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投影或挂板出示)。
一把米尺的长是1(),一把米尺的长是10(),一把米尺的长是100()
一个墨水瓶高约1(),教室的门高约是2(),宽约是1()
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学会了什么?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即直观又准确地记住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五、板书设计:
1、毫米、分米的认识
2、1厘米=10毫米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
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2
教学内容:教材例2、例3及做一做。
教学目标:
1、建立1分米的长度观念。
2、知道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会用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在实际操作中,增强学生合作交流意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难点:分米与厘米、分米与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回顾旧知,活动引入
(一)回忆已学过的长度单位,请同学们分别用手势表示1毫米、1厘米、1分米。请大家用手势表示1米大约有多长?1厘米大约有多长?1米等于多少厘米?
(二)思考:要量课桌的长度,你觉得用哪个长度单位比较合适,为什么?(用毫米太小了,用米又太大了,应该用厘米比较合适)
(三)估计一下课桌的长度。
(四)请学生量课桌长度,可用1厘米长的手势去估量,也可以用自己的学生尺去量,看谁量得既准确又快。
1、每个学生动脑筋,尝试用各种方法来测量。
2、在4人小组内交流各人的测量方法,评评优劣。
3、选几个小组来反馈信息。预设学生可能选择以下几种测量方法。
(1)用1厘米的长的手势去估量。
(2)用学生尺去测量,如尺子最大刻度为12厘米,然后将一个个12厘米相加。
(3)用学生尺10厘米10厘米地量,并相加,最后一次与不足10厘米的长度再想加。
(4)先请学生自评测量方法的优劣,再请他评,最后选出最优方案。
二、主动探索,学习新知
(一)初识分米
通过反馈交流,引导学生想象:由于课桌比较长,用厘米做长度单位来量还是比较麻烦,如果有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长度单位就好了。
互相讨论:这个单位规定为多长合适?引导学生根据以上测量方法讨论(得出以“10厘米”为一个单位比较好)汇报并说明理由;从而引出“分米”(板书课题)
(二)感知分米
1、猜测一下1分米有多长,你能在尺子的刻度中找出1分米吗?(可从尺子“0”刻度一端开始找,也可以在尺子中段找。)
2、问: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板书:1分米=10厘米)
在自己的学生尺中找出1分米。
3、将拇指和食指张开,量出1分米的长度,感知1分米的长度。
4、说一说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度大约是1分米?
5、估一估,课桌大约宽几分米,再准确地量一量。(同桌合作)
6、是:刚才我们了解了分米与厘米的关系,那么你想知道1分米与1米的关系吗?(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解决的方法)
方法一:拿出已准备的1米长的绳子,两人合作,一个用尺子量,每量一分米,另一个同学就在纸条上做一个记号,观察1米里面有几个1分米。
方法二:因为1分米=10厘米,1米=100厘米,因此1米=10分米。
(板书:1米=10分米)
(三)运用分米
1、填空,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床长2[ ],也就是( )[ ] 。
一支铅笔长2[ ]4[ ],也就是()厘米。
青蛙平均一次能跳35[ ],两次能跳()分米。
2、找朋友
一把米尺的长是1分米
一把米尺的长是10米
一把米尺的长是100厘米
3、在〇里填上<、>或=
20厘米〇3分米1米〇99厘米
80厘米〇8分米1分米〇90毫米
4、丁丁写了一篇数学日记,我们一起来看看他写得怎样。
20xx年9月20日(星期四)天气:晴
今天早晨,我从2分米长的床上爬起来,来到了卫生间,拿起1厘米长的牙刷刷完牙后,急急忙忙地洗脸,吃早饭。上学路上我看见有一棵高2厘米的树被风刮断了,连忙找来了一根长1厘米的绳子把小树绑好。我跑步赶到学校,看到老师已经在教室里讲课了,我赶紧从书包里翻出1毫米长的钢笔和4米厚的笔记本,认真地做起笔记。
请学生各抒己见,把认为不正确的地方改正过来。
三、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3
教学目标:
1、通过估计、测量、讨论交流等活动,使学生明确毫米产生的实际意义,知道毫米与厘米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2、使学生在操作中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明晰测量的步骤与方法。
3、使学生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点:
使学生初步建立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厘米=10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难点:
体念1毫米的实际长度,形成直观表象。
教学准备:
1分硬币、各种卡、学生尺及文具;例1的情境图,光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我们以前学过哪些长度单位?
2、你能用身体中的尺表示吗?
3、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二、毫米的产生
1、估一估
师:请同学们拿出数学书估一估我们数学书的长、宽、厚大约是多少厘米?
生:自由发言
师:谁来说说你估计的是多少?
生:……
师:谁估计的结果比较准确呢?怎样来验证?
生:用尺子量。
2、量一量
师:现在请同学们拿出尺子在小组内进行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分别是多少厘米?把测量的结果记录在卡纸上。
生:测量并汇报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哪一组测量的结果。
生:数学书的宽不到18厘米,厚不到1厘米或6毫米等
师:数学书的宽和厚度能不能用整厘米数表示呢?
生:不能
师:归纳,当我们在测量数学书的宽或厚度不是整厘米时,要想量的更精确些,我们通常用毫米作单位
三、合作探究,认识毫米
1、初步认识1毫米
(1)直尺直观演示
师:毫米可以用字母mm来表示。关于毫米,你已经知道了哪些知识?
师:你认为1毫米有多长?能用手比划一下吗?你能在尺子上找到1毫米究竟有多长吗?
生:同桌两人互相指出尺子上1毫米有多长。(尺子中的1小格也就是1厘米中)
师:那也就是说尺子上任意一小格的长度都是1毫米,3小格呢?,5小格呢?1毫米到底有多长,你能用手比划下,看看有什么感受。
(2)动手实践
师:不好比划吧?我来教给大家一个好办法。拿出尺子,用手捏住,然后捏尺子的两个手指保持不动,把卡尺子抽出来。这时,我们两指间的这道缝大约就是1毫米。
生:学生体念
(3)生活中的1毫米
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物品的厚度大约是1毫米?(1分的硬币、直尺、公交卡的厚度等。)
师:那也就是说在生活中测量哪些物品的长度或厚度一般用“毫米”作单位比较合适呢?(很短的或很薄的)
师:在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用毫米作单位的物品?
2、探究毫米与厘米之间的关系
(1)数一数
师:我们知道刻度尺上的1小格就是1毫米,那么在1厘米中究竟有这样的几毫米呢?请在自己的尺上选择任意的1厘米数一数。先自己数,然后指给同桌看。
师:有发现了吗?(指名:1厘米里有10毫米)你是从数字几数到几的?大家数出来的结果怎样?(再指一两位)是不是每1厘米中都有10毫米呢?老师也来选1厘米,咱们一起数好吗?
师:那也就是说(1厘米正好=10毫米(齐读一遍)
师:那2厘米是多少毫米?4厘米呢?
生:2厘米=20毫米,3厘米=30毫米
师:那1厘米6毫米=()毫米呢?
生:16毫米
师:你能在直尺上找出长16毫米吗?
(2)量一量
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认识了毫米,知道1厘米=10毫米,你能用毫米的知识解决问题吗?(能)请同学们打开书的22页拿出尺子量一量的第1、2题的线段各有多长。
四、课堂练习
师:我们已经学过的长度单位有米、厘米、毫米,你能用这些长度单位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能)那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1、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1)一枝铅笔的长约18( ) (5)一枝粉笔长75( )
(2)一分硬币的厚度约1( ) (6)小芳家到学校距离为200( )
(3)教室的长约8( ) (7)一把钥匙的长45( )
(4)玲玲的身高为125( ) (8)练习本的厚约3( )
2、判断,请在对的后面打“√”,错的后面打“×”。
床长2厘米()
牙刷长约13毫米()
小树高3分米()
老师的讲桌高9分米()
小明的身高130cm()
橡皮的长约30厘米()
3、量一量完成练习五的第2题
4、拓展《小马虎的日记》
20xx年5月30日星期五天气:晴
早上,我们坐在长约8毫米的教室里,等着老师来上课、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毫米的认识”,老师来了后发给每个人1枚厚度约是1厘米的1分硬币、我估计了一下老师手里拿的粉笔的长度约为7米5毫米,我手里刚开始用的铅笔长度约为15毫米,我估计铅笔盒的高度大约为20厘米、老师让我们量一量橡皮的长度,约为8毫米、
五、课堂小结
时间过得很快,一节课马上就要结束了,在这节课中你有什么收获?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几个长度单位?你能给他们排排队吗?米——厘米——毫米。(板书)米不是最大的长度单位,毫米也不是最小的长度单位,如果你们有兴趣,还可到书中或网上查查看。
六、板书设计
毫米的认识
米厘米毫米
1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
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4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1分米和1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分米=10厘米、1米=10分米、1厘米=10毫米的关系。
2、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度量物体的长度,并且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并学会估测,提高估测能力;
3、在动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参与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
教学重点:建立1分米、1毫米的长度观念,熟悉所学过的长度单位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使用长度单位。
教学、具准备:课件直尺硬币米尺正方体盒子等。
学情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了米和厘米之后,学会了用直尺进行测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的教学内容是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分米和毫米,初步建立分米和毫米的概念,并且通过学生自己的'实际测量,感悟并学会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使学生经历观察、比划、举例等活动,认识分米、厘米和毫米间的进率,学会以分米和毫米为单位测量较短物体或线段,使学生能积极参加操作、估计、测量等活动,主动了解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感受到长度单位分米和毫米在实际生活里的应用价值。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要来个“游园夺奖比赛”活动,比赛的规则是:只要你能正确地回答园中设置的题目,你就能获得相应的奖品,最后再根据每组得奖的多少,评出三个优胜组。各组同学有没有信心夺奖?
游“记忆园”(复习旧知识)
幻灯出示“记忆园”中的问题,并逐一显示问题:
(1)我们已经学过()和()两种长度单位?
(2)1米=()厘米
(3)13厘米—7厘米=()厘米
(4)比划比划1厘米大约有多长?
(5)用手势表示出1米的大概长度。
(上述问题如果学生答对了,奖给小红旗一面)
复习阶段活动小结:(鼓励获奖同学,导入新课教学)
教师导语:以前,我们学过长度单位厘米和米,知道量较小物体的长度或较短距离应该用厘米作长度单位,如果要量更小物体的长度或者要求量得更精确,该用什么来作长度单位呢?请跟着老师走入“求知园”,去认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留一定的手写空间,留待后面在补上完整的课题)
二、游“求知园”,认识毫米
幻灯出示“求知园”认识毫米的有关问题(逐题显示)
1、仔细观察尺子,看看1厘米中间还有什么?(有很多小格)
(学生举手答,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2、数一数,1厘米中间有多少个小格?(10个)
注意引导学生怎么数,数得快的同学奖“速度奖”牌一面。
告诉学生:1厘米中间每个小格的长度是1毫米。
3、1厘米=()毫米(引导学生说出想的过程)
(学生举手抢答,答对的同学奖“思考奖”牌一面)
4、用手比一比,1毫米大约有多长?(指名同学比给大家看,其他同学跟着比,比对的同学奖“发现奖”牌一面)
5、量一量:量一根长10毫米的纸条剪下来、量一分硬币的厚度是()毫米、量数学书的厚度是( )毫米。
6、说一说:回形针长( )毫米、铁钉长( )毫米。
(答对5、6两题的同学,分别奖“勤于动手奖”一面和“小星星”一颗)
活动小结:(照顾后进生,巩固“毫米的认识”)
刚才,我们在“求知园”中认识了新的长度单位“毫米”,同学们在夺奖的过程中学到了新的知识,下面我们把机会让给那些没有得奖的同学,请他们来回答几个问题(指名后进生回答)。
1厘米=( )毫米 1毫米大约有多长?
(各组同学的得奖情况对比,表扬先进组,鼓励后进组)。
三、继续游“求知园”,学习分米。
导语:在“求知园”中,我们认识了比厘米小的长度单位毫米,也有我们没有认识的长度单位“分米”。老师只知道分米是一个比厘米大而又比米小的一个长度单位,关于“分米”的其它知识,还要同学们在游完了“求知园”之后才知道,下面我们就一起去“夺奖识分米”(补充课题,使本节课的课题完整)。
幻灯出示“求知园”中有关认识分米的问题(逐一显示):
1、量一根10厘米长的纸条,然后把它剪下来,看谁剪得快?
告诉学生:10厘米也叫1分米。
2、填一填:1分米=( )厘米。
3、数一数:在米尺上10厘米为1段地数,看看整好可以分成几段?然后填空:1米=( )分米。
指名学生到黑板前数1米的硬纸条。
4、做一做:
量一量数学书的长度大约是几分米?
剪一根3分米的纸条给大家看看。
四、活动总结:(强调知识重点,表扬先进小组)
这节课,我们通过“游园夺奖”活动,认识了长度单位“毫米”和
“分米”,知道了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在活动中同学们表现出色,下面我们进行评比。对获奖小组及获得奖品的同学进行鼓励。
五、课堂作业:
1、练习八第1、2题。
2、动手实践量一量:
(1)《品德与生活》这本书的长、宽、厚各是几厘米几毫米
(2)10张纸大约有多厚?
(3)橡皮擦的长、宽各是几厘米几毫米?
三年级数学教案《毫米、分米的认识》 篇5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21至24页
教材分析:
(一)分析教材所处的地位和作用
学生对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本单元中, 、将要学习长度单位“毫米”“分米” ,这部分知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是学生身边的数学,这些长度单位的教学不仅是学生今后学习的重要基础,也为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能力和实践能力创造了条件。
(二)分析教材的编排意图
1、关注学生的已有经验,提供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的材料。
2、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
3、重视估测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教学重点:
体验 1 毫米、1 分米的实际长度,形成正确表象
教学难点:
1、学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2、能够根据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进行简单的换算和计算。
策略方法:
通过学生观察、讨论、实际操作等突破重点,通过学生小组交流、汇报、动手操作,计算等突破难点。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长度单位中的米与厘米,已经了解了一些有关测量的知识和方法,在生活中常遇到测量问题,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也有用尺子进行测量的经历,在教学时,应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允许他们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测量,要注意自主学习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与认真思考相结合,在测量中,学生可能对毫米的测量更难掌握一些,可让学生多操作,单位换算和计算也要加强。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际测量,使学生明确毫米、分米产生的实际意义,建立 1毫米、1 分米的长度单位。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毫米与厘米、分米与厘米、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简单的换算。
3、在操作和交流中,使学生学会用毫米、分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4、培养学生估测的意识,提高学生估测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复习旧知。
(1)师生一起回忆,曾经学过哪些长度单位?(米、厘米) 。
(2)请同学们以厘米为单位,分别测量曲别针、铅笔的长度。
(3)集体交流: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的。
2、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根据掌握的知识,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老师板书学生估计的结果。 提出问题: “究竟数学书的长、宽、厚各是多少?谁估计的结果更接近准确数据呢?”请同学分成小组对数学书的长、宽、厚进行实际测量。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毫米。
(1)分组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和厚。
(2)组织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数学书长:不到 21 厘米,差 2 个小格。 宽:不到 15 厘米,差 2 个小格。 厚:不到 1 厘米,只有 6 个小格。
提出问题:要想精确地表示出测量结果,而测量的长度又不足整厘米时怎么办呢?
引出毫米:当测量结果不是整厘米时,我们可以用毫米表示。位于厘米间的一个小格的长度,就是 1 毫米。 板书课题:毫米的认识
2、学习 1 厘米10 毫米。
请同学们拿出直尺,从直尺上选定 1 厘米的长度,数数在 1 厘米的长度里有几个小格。每个小格的长度有什么特点?(长度相等) 通过观察和数格从中得出,把 1 厘米平均分成 10 份,每份就是 1 个小格,长是 1 毫米。1 厘米10 毫米。
老师板书:1 厘米10 毫米
3、深刻感悟 1 毫米的长度,形成直观现象。
(1)说一说,在生活中哪些东西的长、宽或厚约是 1 毫米?然后动手量一量看你说的对不对。 (硬币、超市会员卡、钥匙等)
(2)说一说,生活中哪些物品通常是以毫米为单位计算的?
(3)说一说,数学书的长、宽和厚各是多少厘米多少毫米?
(4)猜一猜,学生尺的厚度是几毫米?然后同桌同学合作验证猜得对不对。
三、巩固练习
1、第 3 页做一做
2、第 5 页练习一第 1、2 题及第 3 题的前 2 题。
四、课堂小结: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