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不得别人好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见不得别人好也是一种心理疾病
现在的很多人都会患上一种病,那就是见不得别人好,这正印证孔子的那句话:“不患寡而患不均”。有的人因为努力获得升迁,但是也避免不了有人在背后说风凉话,会说凭借什么关系得到的机会;去参加同学聚会,看到其他同学穿的比较好,开着好车,就会莫名的心理不舒服,连带表情就会不自然的感觉。看到自己竞争对手惨败,有一种幸灾乐祸的感受,看到别人倒霉,就会觉得特别高兴,很多表现就是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强。
这样的事情从两大方面去分析,从六小结去阐述。
一、从心理学角度看,会出现这样现象的原因:
1、从人的天性角度看,会引起人的嫉妒心理。
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如果看到别人在某方面比自己强,就会认为别人一定比自己过得好,这就会让人产生心理不平衡的感觉,从而产生了嫉妒。
在这种心理作用下,不同性格的人会有不同的特点:有的人会很受激励,会发愤图强;有的人会自责,自信心也备受打击;有的人就会在背后使坏,让别人不顺利。
还有一种现象:就是拿别人的成功去数落自己亲近的人,例如:妻子会说丈夫:你看隔壁的小李赚的都比你多,这就会导致家庭的不和睦。这都是妒忌心理产生的见不得别人比自己好。存在这样的心理是正常的,天性使然。
2、历史遗留的不安全感受。
不知道有没有发现,以前觉得“老婆、孩子、热炕头”是追求,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就是生活的保障,现在是有房、有车、有存款就是理想生活。
但是看到别人拥有了更多的东西,更优秀的孩子,这种不安全感就完全被触动了。中国经历了内忧外患、民族存亡的磨难,就会更加深这种不安全感。在由于贫富差距大,分配不公,让国人的不安全感转向仇富的心理。
总之是种种原因,导致这种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根深蒂固,形成一种“心理基因”。
3、国内教育错误,固化了这种不良心态。
深入人心的这种不安全感,让家长担心孩子以后的生活不能更好的立足。所以家长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去灌输忧患意识,拿孩子的短处去和别的孩子长处对比,让孩子产生了抵触心理,甚至变成严重的妒忌。
错误的教育让”见不得别人好”在孩子的心中滋生。
总之,一个人总是出现见不得别人好的心态,不但自己活得累,身边的人也会感到辛苦;损害团体的和谐,自己也会受到排挤。
二、首先从佛教的角度去分析:
仔细品味一个道理,人们会深深放在心上的“邪念”就是一种烦恼。如果人们没有邪念,也就谈不上有烦恼;但是某个人如果感受到烦恼,就应该反过来好好观照自己的内心,既内观。看看自己有没有什么不好的邪念,制造出这些烦恼。
每个人都会有这样几种邪念,那就是“贪、嗔、痴”。
1、如果人们都想去占有一个人,通常在“情”中表现,那就是(贪),如果没有这样的想法,那就没有感情上的烦恼;
2、如果人们不是爱看别人的笑话,老是希望自己的对手倒霉(嗔),那就会没有事业上和人际关系上的烦恼;
3、如果人们不把自己的不幸一味的归结客观原因,父母的无能、老板的不公平、命运的捉弄,那么人们就获得了智慧。
应对方法从心理学角度看:
首先,对比是可以有的,但是要不得攀比;
其次,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或者因为某事而心态失去平衡时,要尽量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让别人的“好”变成自己的业障。
第三,对自己要有信心,相信自己只要努力,会拥有自己的成功。
最后,和自己最亲近的人交流要把握好度,不盲目。
佛教对治嫉妒心的方法:
佛教要求人们的事看见别人好,我们要为之高兴,生起欢喜心。对于喜欢妒忌的人,为别人生起欢喜心有什么好处呢? 从佛教的观点来讲,替别人高兴也是有一定的功德的,而且有个名词:叫随喜功德。那就是说:你生起了欢喜心,就会消灭自己的妒忌心,你的本性上就向着善道前进一步,修行也会增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