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梅止渴散文
望梅止渴散文
童年时,村子南边的土坎上,生长着一棵梅树,家乡人叫它梅李树。细细的枝干,瘦瘦的叶子,弱不禁风的样子。忘记了它什么时候结果子,总之,不到成熟的季节,我们就攀援上它的身子,摘了青果子吃。没有成熟的梅子吃到嘴里酸酸的,像是在抗议我们的恶作剧。那时,我们总是口渴,哪里管的上它的什么情绪。
那时候,我们哪儿懂得“望梅止渴”那样的成语。上学以后,才看见了它隐藏在书本里。看是看见了,却是没有和曾经吃过的梅子联系起来,还以为是梅花呢。长大后才晓得,“望梅止渴”里的梅,不是那种用于观赏的梅树、梅花,而是果梅树结的果。
《香草美人》一书介绍了诸多可以用来保护健康、治疗和调整身体状况的植物。其中一节有介绍梅树的文字。说梅含有丰富的钙、镁、钾、钠、磷、铁、锰、铜、锌等多样化矿物质,是一种绝佳的保健水果,具有敛肺止咳、涩肠止泻、杀虫安蛔、止痛止血的作用。药书上也说它能主治久咳、虚热烦渴、久疟、久泻、尿血、血崩、蛔厥腹痛、呕吐等病症。家乡的父老乡亲,喜欢在酷暑天喝梅酒。日本有本古老的医书《医心方》,上边说:梅可断绝三毒。三毒指的是食、血、水。也就是说,梅子对治疗食物中毒、中暑和喝冷水导致的腹泻很有效。
二月接近三月的当儿,春天刚刚转过身,梅树的叶子还没来得及长出来,但是悄没声息的,它的枝头已经显示出几朵五瓣花来。花朵的颜色大多是白色,也有红色和浅红色的。花瓣有单瓣,也有重瓣,果实呈球形,上面有一条沟。到了梅雨季节,果实成熟后变黄,味儿很酸,所以古人称这个季节为“人梅时节”。
梅子不仅有“望渴”的作用。在乡下,有许多使用梅子治病的疗法。譬如头疼时,把梅干贴在太阳穴上;扁桃腺发炎了,喝一点稀释过的梅肉汁。某个家庭主妇,如果谁能做得一手好梅干的话,就会受到乡人的尊敬。日本人发明的`“日之丸便当”就是防止饭菜变质的妙法。民间有句说法:“食梅不吃核,核里有天神”。未成熟的梅核里含有有毒的苦杏仁苷。如果将梅子用盐或烧酒腌制一个月的话,苦杏仁苷的毒性就会逐渐分解而消失。梅干和梅酒就是这样制作出来的。
思维打了个顿,又回到“望梅止渴”这句成语中来。它出自《世说新语·假谲》。其中的主人公是三国的“枭雄“曹操。
相传,东汉建安初年的一个春末夏初季节,曹操统率军队去打南阳军阀张绣。由于久旱未雨,井河干涸,走到半道,将士们渴得个个口干舌燥,走路没了精神。这时曹操急中生智,用马鞭指向前方说:“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将士闻之发生条件反射,口皆生津,于是一鼓作气,径直打到南阳,取得了讨伐张绣的胜利。曹操班师许都,向皇上交旨时述说了望梅止渴的趣事。皇上龙颜大悦,令御厨宴待群臣。御厨用荔枝、鸡肉做成菜肴,寓意“望梅止渴”,曹营将士品尝之后,美不可言,齐呼万岁圣恩。
“望梅止渴”的字面意思很好理解,比喻用空想、假想来安慰自己,具有典型的心理暗示作用。事实上,它道出了一个非常有趣而又十分常见的心理现象:联觉。联觉是指由一种感觉引起另一种感觉的心理活动。具体到“望梅止渴”这个典故,就是由听觉引起了味觉。除味听联觉外,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有这样的体验:看到红的、橙的、黄的颜色会产生温暖的感觉,而看到蓝的、青的、绿的颜色会产生寒冷、凉快或清爽的感觉,因而前者称为暖色,后者称为冷色。这是由视觉引起温度觉的结果。
有些时候,人是需要心理安慰的,就如望梅止渴。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