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精选6篇)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精选6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学习成语故事"望梅止渴"的含义,理解故事内容,理解词语“望、止”“沉思”的含义。
2、通过故事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3、初步体会成语的结构特点,对成语感兴趣。
4、根据已有经验,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欣赏并理解故事,能在集体前复述故事。
活动准备
1、梅子每人一颗。
2、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品尝梅子,通过提问,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
1.教师:你吃过梅子吗?你感觉吃梅子的时候有什么感觉?
(请幼儿品尝梅子,说说自己的感觉。)
2.教师:你听过有一个成语,叫做望梅止渴吗?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个故事。
(如果有幼儿知道这个成语,可以鼓励他说说自己对成语的理解。)
二、教师讲故事,引导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1.教师出示挂图,讲述故事,引导幼儿初步理解故事。
(1)故事的名字叫什么?故事讲的是关于谁的故事?
(2)究竟什么事望梅止渴呢?
2.教师再次进行讲述故事,边讲述,边提问,帮助幼儿进一步理解故事内容。
3.请幼儿看着图书,进一步理解故事。
4.请幼儿打开幼儿用书,看着图书,试着说一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三、通过讨论,懂得遇到困难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师:你还知道哪些成语?它是什么意思?
四、拓展经验,进一步了解成语。
1.鼓励幼儿积极说出自己知道的成语以及含义。
2.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成语的结构特点。
小百科:梅原产中国南方,已有三千多年的栽培历史,无论作观赏或果树均有许多品种。许多类型不但露地栽培供观赏,还可以栽为盆花,制作梅桩。鲜花可提取香精,花、叶、根和种仁均可入药。果实可食、盐渍或千制,或熏制成乌梅人药,有止咳、止泻、生津、止渴之效。梅又能抗根线虫危害,可作核果类果树的砧木。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运用连贯、完整的语言讲述图片的情节,并运用合理的想象来表现角色的心理变化,根据故事情节了解杨梅的功效并品尝,知道它好吃又有营养。
2、根据故事内容进行发散性思维,推测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
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
4、乐于与同伴一起想想演演,激发两人合作表演的兴趣。
活动准备:
每组一盘杨梅,望梅止渴的图片
活动过程:
一、导入
1、说说杨梅的外形特征。
2、看了杨梅后有什么感觉。
幼:很想吃的感觉,感觉酸酸的口水都快有流出来了。
二、引入故事“望梅止渴”。
1、有一个成语“望梅止渴”猜猜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2、最近电视上热播的《三国演义》有没有看过?里面有哪些人物?
看过,里面有曹操、诸葛亮、孙权……(从孩子的回答中看出他们对“三国演义”有认识。)
3、分段欣赏故事
观察图片(一)问:图片中的人物他们在干什么?天气怎么样?这么热的天气将士们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很累、很渴)讲述故事上半段。
观察图片(二)它们找到水源了吗?将士们为什么刚才没有力气走走路了而现在却有力走了呢?带着疑问欣赏故事的下半段。
4、小结“望梅止渴”的意思
望梅止渴的意思: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口水,因而止渴。现在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三、品杨梅、说杨梅
1、品尝杨梅说说杨梅的味道。除了可以直接吃还有什么吃法?
2、吃杨梅对我们身体有什么好处?
小结:杨梅除了味道好以外,对我们的身体还很有好处,杨梅可以消暑止渴,可以治疗头疼,杨梅泡酒可以治疗肚子疼……
总结:
师:今天我们品尝了杨梅,还听了“望梅止渴”的故事,把这个故事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
小百科:望梅止渴原意是梅子酸,当说到梅子的时候,就会想到梅子酸而产生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了解“望梅止渴”的大意,对历史故事感兴趣。
2、知道各种水果的吃法。
活动准备:
1、幼儿用书、挂图。
2、请幼儿自带各种水果(注意品种多样)、水果盘、水果刀等。
活动过程:
欣赏故事《望梅止渴》
一一故事里有谁?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
一一为什么士兵们都走不动了?为什么后来大家又有力气了呢?
路的前面真的有梅林吗?为什么曹操要骗他们?
了解各种水果的不同吃法。
一一原来有时候水果只看不吃也能止渴呢,你知道你的水果的吃法吗?(切、拨、削、洗净吃)
一一观看挂图,了解各种不常见水果的吃法。
一一吃水果时要注意哪些事?(例如:吃水果前要将水果洗干净、要洗手、果皮不乱丢……)
水果品尝会。
幼儿品尝各种水果。
建议:
邀请家长为孩子讲述一些此类故事,引导幼儿学习与水果有关的成语及其故事(如瓜熟蒂落、桃李满天下,等等)激发幼儿对史事的兴趣。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能在阅读过程中,借助拼音认读"止、期、舌、燥、导、根、灵、骑、精"9个生字。用音序查字法,从字典里查"燎、酸、润"三个字的页码。能在老师的指导下描写汉字"止、舌、骑、根、灵、导"。
2、朗读课文,做到不加字、不漏字、不改字,按标点停顿。尝试背诵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3、懂得在危急的情况下,要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识记本课10个生字。
2、在语境中理解"望梅止渴、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灵机一动"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积累词语,揭示课题。
1、词语辨析、积累,揭示部分课题。
板书:渴
口渴了,我们都要喝水解渴。解渴也可以说是--止渴。
借助读好这个"止渴"。(整体认读音节翘舌音)
板书:止(长竖短横短竖长横)
请在书上描摹一个。
2、初步理解课题,引入新课。
板书:望梅
今天学的这个故事就是关于止渴的,但不是喝水止渴,是用一种很特别的止渴方式。
谁知道这里的"望"字是什么意思吗?(看)
那么,望梅止渴就是--
突出这个奇特的方法,谁愿意再来读读?
这是真的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个有趣的故事,补题:44
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借助提示,了解故事概况。
请大家认真读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到底讲了些什么?借助这个提示说说看。
出示:(什么时候),(谁)用了(什么方法),带领将士们走出一片荒原。
交流。
2、借助新词学习,了解故事背景。
这个故事发生在距今大约1800年前的--三国时期
借助拼音读准"三国时期"。
(地图)这是一段著名的历史。当时中原大地,天下三分,魏国、蜀国、吴国三个国家并存。这就是--板书:三国
三国鼎立的局面持续了大约40多年。这段时间被世人称为--板书:时期
3、听记训练,了解曹操的聪明。
这个时期可谓人才辈出,各显其能。其中在魏国影响最大的当属他们的统帅--曹操。(图片)
板书:曹操
曹操是个怎样的人?请大家认真地听,仔细地记。
听记句子:曹操是三国时期有名的英雄人物,他足智多谋,文武双全。
交流。
三、细读课文,深入感悟。
(一)借助文本,积累词语,理解"干渴"。
1、三国时期,曹操带兵出征,经过一片荒原。他们遇到什么困难?--
(1)出示: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的,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先请同学们自己看着书,借助拼音把句子读读通顺。
指名交流读句。
(2)其他同学边听读边想句中哪些词语说明他们遇到了困境?
出示:火烧火燎烈日高照口干舌燥嗓子冒烟
这些词语,写得很好!让我们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开火车拼读这些词语。
能直接读词语了吗?开火车。
(3)这个词语很特别,这里"燎",它的左边是个--"火字旁"
它是"烧"的意思。地上热得就像大火--燃烧。谁能把它的意思给读出来。
(4)这个词语也很特别--口干舌燥。
这个"燥"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吗?
我们已经学会查字典了,你会用什么办法查字典呀?
我们就一起来查查这个字?知道"燥"的意思就是没有水分。
读好它。
(3)将士们又热又渴,下面就请同学们再把这句话来读读好,用朗读来表达。
指名读。
请女生一起来读好句子。
2、想象说话,理解"干渴"。
如果你就是其中的一名士兵,此时此刻,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
出示: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的,我感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想:。
如果用上一个"感叹句"就更表达内心的渴望。谁再来试试?
出示: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的,我感到口干舌燥,嗓子冒烟,心想:!
3、小结板示:
天空中--,大地上是--,将士们个个--他们多想喝口水啊!
(二)读读演演,理解"灵机一动"。
1、可是有水吗?
出示: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
到自己不太熟悉的地方,要找个熟悉当地情形的人带路,他就是--
曹操问过向导,这里的"根本",你能换个词吗?
一点水都没有,谁能把句子读读好?
指名读。
男生读。
将士们的行军速度就越来越慢。板书:行军速度减慢
2、不及时走出荒原,很多士兵肯定会倒下。万一遇到强敌进攻,那可如何是好?
出示句子:曹操问过向导,附近根本没有水,怎么办?
谁能读好这句话?请注意把问号的语气读出来。
曹操和你们是一样的焦急!请大家自由再练练。
3、在危急之中,曹操想出了一个好办法,那就是--(望梅止渴)
他的这个办法可是事前没有准备,临时想出来的,就是--灵机一动。
(读准后鼻音)
不是慢慢思考的,谁能再读好这个词?
(开火车读,齐读)
4、曹操怎么做、怎么说的?同桌两人一起读读第二节,先把句子读读通。
出示:忽然,他灵机一动,……(到第2节结束)
5、我们先来看看曹操是怎么说的?谁来读?
谁愿意当一回曹操?请你注意这个提示语,把句子给读好了!
6、为了演得更加逼真,再来看看曹操当时是怎么做的?我们也可以配上动作!
我读句子,你们一起试试?(泛红动词)
自己练练。
(三)联系上下文,理解办法"灵"。
1、这个办法可真灵,我们一起配合读第三节:
2、这个办法灵在哪?谁能借助提示,联系第一节、第三节说说看。
出示:这个办法真灵啊!听到有梅子,将士们原先,现在。
3、现在想想早上吃的那个梅子,你嘴里多了些什么?
这种感觉就叫--(板书:湿润)
齐读词语。
嘴巴湿润,不再感到--,人有了精神,行军速度也慢慢--,他们就这样--(板书:打起精神赶路),很快就走出了荒原。
4、三国时期,曹操用望梅止渴的办法,带领将士们走出一片荒原。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来历。
四、质疑解惑,理解"望"的真正含义。
1、学到这里,老师想问大家,将士们到底看到梅子就解渴了。
2、看看老师给你的提示,好好想想。
出示:
三国时期,曹操带领十万大军经过一片荒原。
忽然,他灵机一动,骑着马跑上一块高地,挥鞭朝前一指,对将士们高声喊道:……
将士们一听到"梅子",马上想到了梅子的酸味,干渴得嘴变得湿润起来。
3、这里并没有梅林,将士们只是想到梅子的酸味,嘴里变得湿润,暂时止住了干渴。为了马上吃到梅子解渴,将士们都打起精神一鼓作气冲上高地,很快走出了这片荒原。
4、原来这里的"望"不是看的意思,而是"想到"。
板书:想
五、总结课文,布置作业。
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这个故事是一个成语故事。以后大家一听到这个成语--,脑子里就要想到这个故事。
所以今天回家试着用上黑板上的这些词语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梅、止”等14个生字,会写“士、万”等6个生字,积累“望梅止渴、有气无力”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讲一讲“望梅止渴”的故事。
3.理解"望梅止渴"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育学生学会在紧急情况下,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克服困难,解决问题。
[教学重难点]
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将句子读通顺。
2.理解成语“望梅止渴”的含义。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揭题导入,引入新课
1.人渴了要喝水解渴,“解渴”又叫——出示:止渴(读准翘舌音“zhǐ”,齐读)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不是喝水止渴,而是一种特殊的止渴的方式,叫――望梅。(补充板书:望梅止渴)
3.在学习本课之前,谁能先告诉老师你们吃梅子的感觉?(学生交流发言:酸酸的、甜甜的)同学们说得都很对,那么想到这又酸又甜的梅子,我们课文中的人物又是什么反应?下面我们一起去文中看一看吧!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出示自学要求:
(1)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边读边标出自然段序号。
(2)借助拼音,学习生字。
(3)同桌互相交流识字方法。
2.再读课文,思考:谁望梅止渴?为什么要望梅止渴?
3.给下列生字注音。
烤( )速( )
灵( )酸( )
快( )止( )
三、疏通字词,指导书写
1.师:刚才同学们已经熟读了课文,现在我们来学习一下课文中的生字词。
2.出示课文生字,采取多种形式认读。(自由读,指名读,卡片抽读)
3.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比一比:士――土上――止
加一加:云+力=动
4.我们已经会认,并能识记这些生字了,那你们知道怎样才能把它们书写正确、美观吗?
5.出示田字格中的生字,认真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认识新偏旁“力”,指导书写生字。
7.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士( )万( )
土( )方( )
8.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 )干( )燥
灵机( ) ( )
有( )无( )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达标检测
一、复习导入,学习新知
1.师:上节课,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并且学习了课文生字,同学们都能正确、美观的书写,真是太棒了。
2.现在,我们再来复习一下课文生字、新词。(出示课文生字,认读)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深入地理解课文,解决同学们心中的疑问。4.读读记记。
将士忽然很多
望梅止渴灵机一动
二、学习课文
1.谁望梅止渴?自读第1自然段,从哪个词语看出将士们口很渴?(出示:口干舌燥)
(提示:教师可以结合具体的语境或者动作,引导学生理解这个词语的意思)
(1)将士们为什么会“口干舌燥”?(正值夏天,烈日高照,大地被烤得滚烫。 找不到水)
(2)找不到水的将士们口干舌燥――(引读)有气无力,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
2.现在处境十分危急,曹操心中也万分着急,怎么办呢?曹操有没有想出办法来为将士们止渴呢?
(1)自读第2自然段,曹操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指名交流)(同桌读、师生配合读、齐读)
(2)出示句子:“前面有一大片梅林,树上结满了梅子,能够解渴,大家快去吃吧!”
(3)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又酸又甜
又____又____
又____又____
(2)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
____越来____越____
3.曹操想的这个办法究竟好不好呢?我们一起来读读第3自然段。(出示第3自然段)
(1)出示生字:酸(指名拼读,齐读)吃过酸的东西吗?什么感觉?这种感觉就叫――(酸)
(2)填空。
将士们原先( ),现在想起梅子又酸又甜的味道,口水都要流出来了。
将士们原先( ),现在个个打起精神往前赶路,不久就走到了有水的地方。
(3)这就是成语“望梅止渴”的来历。
4.思考:
(1)前面真的有一大片梅林吗?(学生自由讨论,举手发言)曹操为什么这样说?
(2)将士们走出荒原,没有看到梅林,会怎么说?
出示:将士们有的说:“。”有的说:“。”
师小结:所以“望梅止渴”的`“望”在这里应该理解为“想”,那么“望梅止渴”究竟是什么意思呢?(自读、齐读)6.学完这篇课文,我们知道曹操想的办法是( )
A.告诉将士们前面有梅林,树上的梅子可以解渴。
B.告诉将士们前面有水源。三、总结延伸
1.出示:三国时期、烈日高照、口干舌燥、有气无力、灵机一动、打起精神、望梅止渴。用上这些词语说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2.分角色扮演,朗读课文。
3.你还知道哪些成语故事?和大家说一说。
[教学板书]
望梅止渴烈日高照 没有水源――将士们口干舌燥、
有气无力
灵机一动 前面有梅林
“望梅止渴” 走到有水的地方积极
动脑
克服困难
[教学反思]
《望梅止渴》的故事离学生的生活实际非常遥远,要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并开拓思维并非易事。为了拉近学生与课文的距离,在课题导入时,让学生自己说说尝梅子的感受,然后说说口渴时想到梅子酸味后的反应,最后在理解意思的基础上引出课题,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对于一年级的学生而言,除了读通课文,正确识记生字,还要培养学生初步的问题意识。在揭示课题后,我引导学生根据课题,提出合理的问题,然后以此为线索展开课文的学习。这样,就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在教学中我注意让学生学习提问,敢于提问。在学生预习过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己说说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未读懂,并对学生所提问题及时予以鼓励,以激发学生质疑的积极性。
幼儿园中班《望梅止渴》教案 篇6
学习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积累9个词语。
2、正确朗读课文,了解“望梅止渴”的故事,指导曹操在危急时刻,积极开动脑筋,终于克服了困难,脱离了险境。
3、用音序查字法查出“燎”、“酸”、“润”在字典中的页码。
4、说一说。《望梅止渴》的故事。
学习过程:
一、出示课题,感知课文:
1、交流收集到的三国时期的一些资料
2、今天,学习一三国时期的有关曹操的一个故事。
出示课题,学习生字:梅、止
思考:课题的含义(看到青梅嘴巴就不干了)
3、听课文录音,为小节标号。
二、新授课文,学习字词。
1、跟老师一起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2、分小节读课文。
3、自己小声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曹操带领十万大军出征时遇到了什么困难?
4、出示句子:
当时烈日高照,大地火烧火燎,将士们个个口干舌燥,嗓子冒烟,行军速度越来越慢。
学习生字:舌(书空)燥(找姐妹)
词语理解:烈日高照火烧火燎口干舌燥
读句子:(指导朗读、指名读、小组读、试背)
5、同桌互读2、3节,讨论:曹操想出什么办法?结果怎样?
6、用书上的句子说说曹操是怎么做的?找出动词练习说话。
动词:跑、挥、指、喊
7、学习生字:导(字形)根(找姐妹字)灵(书空)骑(组词)
词义理解:灵机一动
8、结果怎样?齐读第三节。
学习生字:酸、精
找反义词:湿润
9、思考:将士们没有喝水,刚才还口干舌燥,现在为什么打起往前赶路了呢?用自己的语言练习说话。
10、读句子:
曹操用“望梅止渴”的方法,带领将士们走出了荒无人烟的地方。
11、朗读全文,你觉得曹操的办法好不好?你最欣赏的是哪一点?
三、音序查字
1、复习音序查字法的步骤。
2、小组擂台:谁查得快而正确。
酸、润、燎
四、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1、可以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进行说话。
2、要求:说清楚、语言表达上较正确、规范。
五、拓展性思考如果你是曹操,还能提出什么好办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