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论文
企业生命周期的比较分析论文
一、企业生命周用与经营周期的一般理论及其决定因素
美国管理思想家伊查克·麦迪思把企业生命周期形象地比作人的成长与老化,把企业生命周期细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每个阶段的特点都非常鲜明。
从理论上讲,企业生命周期理论的目的不是要说明企业成长的阶段性,而是要揭示出影响企业生命周期的因素,进而说明如何改善企业的生命周期。早期研究认为,企业生命周期与产业生命周期和企业经营周期密切相关。产业生命周期受技术进步、技术替代以及宏观产业政策的影响,因此,一国的消费者收入、就业水平、税收政策、未来通胀预期、利率、货币政策以及国内国际政府贸易政策等都可能是具体的影响因素。但后来的研究证实,将企业生命周期波动的原因归因于外在因素属于外因决定(shock-based)理论,其隐含的理论前提假设是企业生命周期应该是稳定的,只有在受到外力冲击时才会发生波动。但这一理论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同,比如利率对企业生命周期的影响在美国没有得到实证支持。相反,最新的研究结论支持企业的劳动生产率会极大地影响企业经营周期,而经营周期的变化方向基本上与企业生命周期的变化方向是一致的。所不同的是企业经营周期反映的是企业的经济行为在扩张与收缩、繁荣与萧条之间的循环或替代选择,当循环圈越大或增长繁荣期越长时,企业生命周期也就越长。而我们通常认为生命周期是不可逆的,更不可能循环,所以,研究企业经营周期更具有实际意义,或者说,研究企业生命周期必须研究企业经营周期。
早期理论认为,企业经营周期具有从扩张到收缩或从萧条走向增长繁荣的自我维持、自我平衡的功能,即繁荣——收缩——繁荣,类似于钟摆的运动一样。到20世纪20~30年代,受世界范围的经济危机的影响,一些学者认为,企业经营周期只有受到外在可见的或不可观察的因素如利率、汇率、生产力等共同影响的情况下才会发生波动,所以,这种理论认为企业经营周期的变化只是一种随机或概率现象,类似于波浪的运动,不是必然规律。到了60年代,西方理论界重新修正了外在因素引起波动的.理论,提出了“索洛剩余”(SOlowResidual)概念。这一理论是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RobertSolow的增长理论发展而来。劳动生产率模型认为在全社会平均劳动生产率(单位工人的产生)与单位工人资本正相关。实际劳动生产率与模型预测值之间的差额就叫作“索洛剩余”。剩余理论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揭示出这一剩余大约是偏离劳动生产率模型预测值的1/4,正是它导致了企业经营周期的波动。这一理论的先进性在60~70年代得到大量的实证支持。不少美国经济学家证实“索洛剩余”极大地影响了产出的波动。其波动的幅度与战后美国的经营周期非常相似,而且,这些研究也加强了经营周期理论与微观经济原理之间的联系,将影响因素由几个减少到一个,其意义自然不言而喻。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一些理论和模型难以确定究竟是哪种因素影响企业经营周期,但可通过索洛剩余和劳动生产率模型,找出影响周期波动的主要原因是消费支出和投资的增加以及技术进步的联合作用。从企业自身来讲,企业是否具有持续的投资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是决定企业经营周期乃至企业生命周期的关键因素。企业的融资能力、投资与管理决定能力、企业的规模、管理者和员工的素质、企业创新激励机制等都是这两大因素的具体体现。
二、我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析
本文所分析的民营企业是指在家族企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并向现代企业制度发展的典型民营企业,不包括非国有或公有的外资企业或国家控股的混合企业。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其他国家,都有关于民营企业持续发展的话题。中国有“富不过三代”
[1][2][3][4]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yyfangchan@163.com (举报时请带上具体的网址)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